中西教育差异论文范例6篇

中西教育差异论文

中西教育差异论文范文1

关键词:区域经济;高等教育;河南;湖北

一 、引言

1.1问题的提出

区域经济和区域高等教育的发展理论上具有一定程度的协调性和相关性。此点无论在国内外的实践,还是国内外的各种理论研究中,均证明了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之间具有很强的协调性和相关性。但是在现实实际中,这点并不能得到有效的论证。比如,陕西也作为全国著名的科技大省、教育大省、文化大省,具有得天独厚的办学优势、 庞大的人才队伍和强大的支撑力,理应也是一个经济大省。然而现实中, 尽管陕西拥有丰厚的文化、发达的教育、高端的科技,但经济发展却明显滞后。这种教育与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悬殊的状况被学者称之为“陕西现象” 。本文通过河南和湖北两省的比较,进行相关分析区域经济和区域高等教育之间的关系。

1.2样本选择理由

笔者选择这两省作为分析的样本,基于以下理由:

首先,河南,湖北两省无论是在区域位置,自然资源,气候条件,交通条件等方面均具有相似。其次,河南和湖北在经济既有共同点又有差距。河南与湖北两省在中部六省中,中部六省与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相比,东西两个地区的发展势头均高于中部地区,形成了中部“塌陷”的形式。但是在中部地区GDP总量中河南位居中部第一位,湖北在处在第二位,所以说两者有比较的必要。再次,河南与湖北在高等教育上有着明显的差别。湖北省是我国教育资源较为集中的地方,尤其是高等教育。湖北的高等教育水平位居全国前列,大学生人数达130万,其中武汉大学生人数超过105万,居全国第一;高等院校数量居全国第二;国家重点院校数量位居全国第三;研究生教育水平国内排第四,仅次于北京、上海、江苏。但是河南无论是高等教育人才,高等教育数量,重点院校数量均小于湖北省。

对于这种教育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发展差距悬殊的状况在国内并不只是在河南和湖北两省有,此前还提过陕西以及浙江均有这种类似现象。因此本文基于河南、湖北两省的分析,对于实现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共同发展有重大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二、河南、湖北两省高等教育发展差异分析

2.1 基本指标设定及说明

没有任何一个数据能够全面地反映出该地区的高等教育,因此这里的指标必须包括相应的子指标。这里,将衡量教育的指标分为教育规模、教育质量和教育效益这三个子指标。教育规模,采用的是每万人在校生数,这能更准确地反映和评价教育产出规模本身的变动情况。教育质量指标,采用高等教育单位中老师数与学生数之比。我们认为如果每个学校每个老师教授的学生过多,就有理由相信,此时的教育质量是没有保障和可能低下的。教育效益指标,采用的是高素质人口比重,即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体现出教育是否真正促进了地区人口素质的提升。

2.2 教育规模分析

这个数据可以看出河南的教育规模相较于湖北来说,两者的差距是比较大的,但是我们可以看出2004年时,湖北十万人口在校大学生数是河南十万人口在校大学生数的2倍多,但是到了2011年,湖北的同期数只有河南同期数的1.57倍。河南的高等教育规模虽然不如湖北,但是发展迅速,但是两者之间的差距依旧较大。

也就是说在河南每个高等教育单位所培养的人是低于湖北省的,可能会说每个单位教育的人越少不越能集中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但是实际上,师生比方面,河南又是高于湖北的,而且有越来越大的趋势。这只能反映出一个事实,即,河南省的教育资源不足,尤其是适合的高等教育的师资力量是绝对不如湖北省的。

2.3 教育质量分析

我们采用的采用高等教育单位中老师数与学生数之比,具体原因前面已经介绍,这里面就不在赘述了。数据如下:

从数据上来看,河南的高校老师平均要比湖北的老师多交2个学生。而且两个省都存在高校师资不足的问题。在这里,我们不难看出,随着高校的扩招,教师队伍建设方面且不说质量方面,就是数量方面,也是跟不上扩招的速度,很多高校的师生比低于国家规定的1:14的标准。2009年河南的,师生比已经快要逼近1:20,远远超过国家的相关的规定。这进一步体现出河南省高校师资力量不足的严重问题。

2.4 教育效益指标分析

对于衡量教育效益指标,采用的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但是受到数据收集的影响,这里只有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得出的结果,湖北省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9.53%,而河南省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6.39%,可见两者的差距是十分巨大的。再从两个省的毕业人数进行分析。

在2005年,湖北的高校毕业人数还远远高于河南省,但是到了2011年,河南省的毕业人数却超过了湖北省。但是,由于河南省人口数目较大,想要提升全省的高等教育人口比重无疑是一件很困难的事。

2.5 结论

从三个指标来看,河南省与湖北省均有着较为明显的差距,而且就目前的河南教育发展水平来看,并且受到历史因素等多重因素的影响,笔者并不认为河南的高等教育会实现跨越式地发展直至超过湖北省。而且我们不难发现通过前面一些简单的数据分析,笔者认为河南高等教育有以下问题:

a 顶尖学科的缺失。b 在2004到2009年,河南省的师生比一直在上涨,这看出河南省的师资力量是比较薄弱的。

但是湖北省的高等教育发展存在较为严重的结构缺陷。湖北省各地方高校规模发展不平衡,武汉市占了全省40%的高校,囊括了全部8所部属高校,在校生是地方高校的60%,特别是校均在校生几乎是地方高校的两倍,这说明湖北省省属高校存在着明显的结构缺陷。这些缺陷表现为地方高校办学规模小、资源配置不平衡,这又必然导致高校办学效益不高、管理体制条块分割等问题。

三、河南、湖北两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分析

3.1 两省经济差异总述

河南与湖北两省同处于我国中部地区。中部地区是指中国的内陆腹地,只要是指山西、河南、湖北、安徽、江西六省。在改革开放之后,特别是90年代,“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提出,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势头均在中部之上。从现在众多的数据来看,中部地区已经处于“塌陷”的状态,而且经济结构相较于东部地区也为低水平的“二三一”的经济结构。并且中部地区内部的经济差异也越来越明显,中部六省中,GDP总量以河南和湖北领先,江西和山西落后一些。本文重要集中分析河南和湖北之间的经济差异。

两省之间的经济差异分为省间差异和省内差异。后文对两者之间的差异也基于此项分类。

3.2 指标简介

本文是用泰尔指数法对河南。湖北两省区域经济差异进行分解。泰尔指数最早是由荷兰著名经济学家H.Theil于1967年利用信息理论中的熵概念来计算收入的不平等性,通常作为衡量地区之间收入差距的指标。该数值越小说明区域间不均衡程度越小,越大则相反。

从理论上讲,一个好的衡量收入差距的相对指标应具备以下五个性质:1、匿名性或无名性;2、齐次性;3、总体独立性;4、转移性原则;5、强洛伦茨一致性,即要和洛伦茨曲线有一致性。泰尔指数是目前唯一可以满足上述五个性质的指标。

用泰尔指数来衡量收入差距的一个最大优点是它可以衡量总差距、组内差距、组间差距,以及组内差距、组间差距对总差距的贡献。这样就可以判断收入差距在多大程度上是由组内引起的,在多大程度上是由组间引起的。该指标恰如其分的满足研究的需要[3]。

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河南和湖北地区间的差异显得微乎其微,两者之间的差异在地区内部的差异。如果,说经济与高等教育有着直接而明显的关系,那么河南与湖北之间高等教育的差异也应该更多地体现在区域内部的差异。

方差作为变异系数中,用得最多也是最简单的系数。如果我们把每个省视为一个单独的样本,计算组内方差这,来衡量省内的差异情况,结果如下。

我们可以很明显看出,湖北省内部方差较大,内部差异相较于河南较大。从具体数据来看,武汉市GDP占湖北近三分之一,过多的经济资源集中在武汉一市,无疑是不利于湖北整体经济发展的。

3.4 结论

根据,泰尔系数分解法来看,河南和湖北两者之间的差异不是很大,但是湖北省的省内差异十分明显。这对于,两个省之间高等教育的布局无疑是有着重要的影响。

四、结论

4.1 结论

本文将区域分为高等教育建设与经济发展两个方面,试图找寻之间的联系。对于衡量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方面,分为教育规模、教育质量和教育效益这三个子指标。本文从这三个指标入手,认为河南省无论是在教育规模,还是教育质量,亦或者是教育效益方面与湖北省均有着较为明显的差距,河南省区域高等教育的发展远远落后于湖北省。但是两者区域高等教育发展也都有其各自问题,前文已有详述,这里不再赘述。

在经济发展方面,两者之间差距从人均GDP还是泰尔指数分析法来看,省际之间差距都不是很大,但是明显的是两者的省内差异,这点在在湖北省体现较为明显由于湖北省省内经济差异较大,形成了较为严重的省内高等教育结构差异。

河南省在经济发展水平基本与湖北省一致的情况,却出现高等教育发展大大落后的情况,这说明区域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发展并不具有一定的关系,但是区域内部经济结构影响高等教育的布局和结构。

参考文献:

[1]姚聪莉, 于欣荣, 赵小白. 教育与经济视角: 对 “陕西现象” 的分析[J]. 西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

中西教育差异论文范文2

关键词:中西文化差异 思维方式 宗教文化差异 教育差异

时下,越来越多的中国人特别是年轻人喜欢西方的文化和事物,其热度已形成了一股浪潮,大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当然这与二十一世纪政治气候和文化发展不可分割,中西方交流的密切,使得研究中西差异尤为重要。文化一词在词典中的解释为: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从这一解释来看,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即中西文化差异形成的原因与文化形成时期的社会历史背景息息相关,“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正体现了这种差异表现的多样性。

总的来说中西方文化差异基本存在以下几点。

一、文化差异

具体而言在精神上,主要就是中西方思维方式不同。中方的文化思想说到底,关键在于一句孔子的“谦、恭、信、敏、慧”,而西方的文化,正好相反,在于一个“争”字,在处理人事方面以己为先。有人认为,西方文化以结构細节分析居优;东方文化以结构整体综合见长。

文字上,中国由整体象形文字发展而来的会意文字,具有书画同源的特点,句法中主谓关系,修饰关系成分之间的性、数关系和时态,一般不作严格要求,强调以意会来把握。西方由个体字母组成的拼音文字,其句法对主谓关系、修饰关系成分之间的性、数、格和时态,则往往有较严格一致的要求。

语言上,中国在文章章法和文字描写方式上习惯于文章必须有头有尾,层次分明,起承转合,不可颠倒;来龙去脉必须交代清楚,注重整体的完整性;人物描写也以“沉鱼落雁之容,羞花闭月之貌”的整体刻画为特色,注重外在行为的描述。西方的文学作品则可由任意一个中间局部开头,整体时空感不强,倒叙、跳跃、意识流、片段,这些更是其作品之特长;人物描写则以从头到脚,直到睫毛颤动等細节刻画为基本特色,注重不可见的独白和内在心理描写。

二、教育差异

所谓教育的差异,就是两种民族之间不同的文化氛围的差异。两种不同的种族必然产生两种不同的教育体制。无论是从政策层面的实施到体制制度的建设在西方发达国家都几近完备。在孩子们都接受高级的、良好的教育的大背景下,这也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就是有一些学生养成了不良的骄奢习惯。西方文化的教育主旨是培养孩子的自我能力和素质,在教育环境非常良好的情况下,西方孩子的这点缺点也显得不足一提。

相比而言中国文化的背景太深,政府经济负担能力过重,使我们的素质教育发展在目前来看还是不尽如人意。我们的素质教育虽然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是仍然无法脱离应试教育的阴影。在这种大教育背景下,我们的素质教育忽视了对孩子自我能力的培养以及提高。我们的学生在国际竞赛上的水平很高,但是在生活能力方面却则远不及西方学生。笔者认为,这只是两种文化及社会制度的产物,两种不同的国情,两种不同的教育制度,产生了不同的教育结果,这并不能只从表面来说孰好孰坏,他们各有各发展的优势和瓶颈,我们应该做到“求同存异”,使中西方教育在各自不同的土地上都得到良好的发展,摒弃自我的不足,互相吸取对自我有利的方面。

三、上的差异

中西文化的差异还集中体现在上,有些学者认识:中国并没有宗教。显然,这种说法过于草率,但也反映了一定的事实。中国的文化是一种包含性的文化,只要符合中国文化的道德要求并有利于本土文化发展的,一律吸收。当然,宗教也是如此,因此中国长期以来是一个多宗教的国家,而且又有大部分的非教徒。而西方文化强调本体的神圣性和优越性,在宗教上采取的态度和做法与中国大相径庭,例如,多次的、长久的宗教仇杀、宗教裁判所的建立及兴盛等,所谓的“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也由此可以体现得出。相对于中国对外来宗教和文化的吸收和融合,西方更热衷于对外扩张和传播。

这种在宗教上的差异,其形成的原因也与形成时的社会背景有着密切的联。熟悉历史的都知道,佛教、道教的传入和产生是在东汉时期,当时的中国,封建专制已经形成,统治者急需一种能够安抚人心,利于安定的宗教以束缚人们思想,进而维护其统治。而泛基督教系则形成于西罗马帝国最混乱的时候,奴隶制的社会制度正在崩溃,斗争和对抗是当时社会的主题。

四、艺术上的差异

大家都知道中国画的大开大合、泼墨写意和欧洲油画讲究的人体比例和光学原理等完全是属于风马牛不相及的技术范畴。我们过于抽象的艺术表现手法让欧洲人不能理解,同样,我们有时也觉得欧洲人的艺术技术过于本分,呆板而缺少灵动感。看多了欧洲绘画史上被奉为经典的宗教题材画作,中国人有时在感叹其技法写实細腻的同时,也会感慨欧洲大师们想象力的贫乏:为了说明天使在飞,就非得给那些可爱的小精灵们加上一双翅膀。我们的祖先也画了几千年,为表现出仙女们飘逸、凌空而飞的感觉,在她们旁边加上几朵白云,也达到同样的艺术效果,而且更形象生动,也富有意境和想象空间。

综上所分析的种种就是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表现。但是,我们应该看到,艺术是“求同”和“存异”同时存在的,只有取二者之长,才有更广阔的创作空间和灵感,如能从中找到一个准确的结合点,那不仅会给两个民族,而且也会给整个世界带来一种更具包涵意义的和谐与美丽。

参考文献:

[1] 谭立坚.交际及习得理论在口语教学中的应用.国外外语教学,1997(2).

[2] 邢东.中美文化差异管窥.全国优秀英语学术论文集,1997.

中西教育差异论文范文3

我们对比一下中西方传统文化理念的差异就不难看出,这种文化差异直接影响到了设计教育的理念和方法。

分析对比中西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两种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存在很大的不同。西方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中,强调人的独立、自主、进取、拼搏的精神,这种理念促使着西方文化不断地自我超越和创新。相反,在我们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中,把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奉行无为一统的中庸平和观念,反对个人的独立意志,强调群体意识,这种价值观使得中国传统文化缺乏了创新精神,压抑了人性的自然属性,阻碍了个人先天的创造力,滋生了人的惰性,养成了人们顺从内敛的性格。

通过对比中西方传统文化渊源以及所形成的价值取向的不同,我们不难理解由于文化理念差异所导致的中西教育之间的不同,从而影响到了艺术设计教育的差别和培养审美意识理念的不同。中国教育注重综合,讲究基础概念和宏观理念的统一培养,注重学生整体性、全面性的认识,对已知的知识不断累积,故有“温故而知新”,又善于多方位的进行思考,还有学而知新的创新理论,“新是故中之事,故是旧时底,温起来以尊德性,然后就里面讨得新意,乃为道问学”;而西方教育大都是基于人文思想而展开的,注重在一个点上的深入培养,强调学生个性表现和创造力的挖掘,强调自我意识、实践及分析能力,鼓励思想的自由开放。由此可见,就艺术设计教育而言,中国这种统一化的教育模式,对思想的自由度有一的限制,进而影响到设计创造力的发挥,这对侧重于开发设计思维的学科而言缺乏科学性,以至于学生往往好高骛远,眼高手低,对事物有总体的理论认识能力而缺乏相应深入的个体分析能力,不肯脚踏实地的研究分析事物的细节,这种习惯也就间接影响了中国学生在做设计时的效率。西方教育虽然它注重个体深入的分析,但同时也缺乏综合思考能力的培养,缺乏对事物环境的宏观认知,也存在不足之处。中国的教育思想讲究“温故而知新”,注重先前知识和后续知识之间的联系关系,侧重综合、宏观的看待问题,强调面的整体性,善于全面的思考问题,但在纵向的深入研究上会有所欠缺;而西方的教育思想则正好相反,注重个体的探索创新,提倡个体间的差异,在某一个点上会深入的研究,容易发现新的事物,但在知识的系统性上又会有所疏忽。我们东方传统文化注重宏观设计理念,注重从总体到局部的逻辑思维过程,西方侧重个体问题的深入分析,突出个体研究差异。如在2011年北京国际设计三年展论坛上,中外嘉宾的切入点有明显的差异,西方设计师多从作品和设计细节入手,详述具体案例设计思考的过程,而中方嘉宾则是更多的涉及宏大的理论思考,以及中国未来设计发展走向的展望。当然这种差异除了传统文化对设计思维的影响外,还有设计环境和条件不同的现实原因。

另外,这种传统文化根源对设计教育的影响也体现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

首先,在教学目标的定位上。目前我国设计类院校很多情况下教授的知识还是停留在当下社会的实际应用,对未来的发展趋势预测不足;而设计较为发达的西方国家,其教授目标则是为了探究事物的发展规律及未来趋势而教学,尽可能的遵循人性自身的本质特质,最大限度地开发个体的创造力。

其次,在课程设置和要求上。在西方的高校教学中,课程设置较为独立和深入,强调个体思维深度的训练,课程内容差异化明显,不太注重设计的关联性和实际的社会联系。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对个体之间的差异化要求严格,学生作品风格多样化,个性鲜明,这对学生个体创造力的开发有很大好处。相比之下,我们的课程要求上差异化不足,学习过程中对学生作业雷同现象严重,不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发挥。

再次,在课堂的授课方式上。西方在上课的方式上多采用互动讨论式授课,课堂氛围活跃,教师注重引导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注重学生之间的观点交流,对统一的标准要求较为宽松,对未来的可能性留有空间。而我们多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课堂气氛严肃沉闷,对不成文的标准要求过多,学生显得过于拘谨,严重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开发。

总之,中西方艺术设计教育理念各有精化可取,但我们的设计教育事业发展较晚,许多东西需要向西方学习和借鉴。艺术设计教育的关键就是要培育学生的创造力,发挥学生的创新精神,西方艺术设计的摇篮包豪斯(Bauhaus德国)的设计教育体系中提出:“在设计中提倡自由创作,强调只有在精神获得极大自由的情况下,才能充分释放潜能与创造力。只有在思维方式、课堂气氛以及教学方法都能够实现自由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培养出富有个性的尤其是具有创新性思维能力的学生。”这一设计教育体系在西方发达国家的教育实践中得到了充分的实施与贯彻,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我们当下各个高校的设计教育模式各不相同,还在探索改革之中,虽取得了一定的设计成果,但与西方的发达国家相比,我们还是小学生,不过我们相信,只要循序渐进,认清我们的文化特色,结合西方科学的教育方式,因势利导,脚踏实地,我们的艺术设计教育之路将会越走越宽。

参考文献:

[1] 左铁峰.论基于文化观的现代设计教育模式.2005.

[2] 艺术与设计.

[3] 田春.中西设计概念溯源与比较[J].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07.

中西教育差异论文范文4

【关键词】中西文化互补;高校外语;教学研究

0 引言

文化作为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综合概述,不仅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寄托和展示内心思维活动及实现模式的平台,同时由于文化所特有的多元性和导向性也决定了文化不仅是丰富人们精神生活的助推器,更是决定生活模式及发展趋势的关键因素。人类共同的实践活动体现了文化的普同和融合;各民族不同的生产活动、交往活动及各异的环境造就了文化的多元。有些学者强调文化一元论,也有些学者更注重文化的差异性,认为民族文化之间的不断冲突和碰撞将是本世纪文化发展的主流。面对着各异的文化发展理论,教育者无疑应该更加深入、客观地研究和剖析文化的本质和特征,形成正确的文化认知观。这一方面是因为文化涵盖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另一方面,教育者因其“传道、授业、解惑”的职业特征,更需要能够为教育对象提供科学的文化指导。

1 中西文化互补理论研究

中西方文化作为两种不同体制、不同形态和不同环境下的人类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一种表现形式,必然存在着各式各样的差异,这些差异不仅是真实存在的,也是显而易见的。

近年来,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中西方文化进行了详尽地多方位对比,这不仅使人们更清楚地认识和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以实现成功的跨文化交际。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探寻差异背后的互补可以实现文化的共同发展。

1.1 中西文化互补的前提

中西文化在长期交流的过程中,其差异性愈发明显。因此有些学者认为,这些差异的存在会使得文化冲突愈加强烈,而互补则无从谈起。其实不然,文化差异是互补的前提,正是存在差异,才能实现互补。“越是异性、异质的文化,互补性也就越强。任何一种文化在历史发展长河中,并不是自我封闭,而是在相互交流中保护自己的特色,在竞争和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1]p102-103正是由于差异的存在,才会使得各种文化各具特色,呈现出纷繁的魅力;才会使得各种文化在竞争中发展,在互补中壮大。因此可以说,中西文化差异的存在有益于文化自身发展,它构成了文化互补的前提。

1.2 中西文化互补的要求

1.2.1 正确的文化认知观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存在和发展的灵魂和根基,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文化的多元性也要求民族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吸纳和融合。研究表明,一个国家或是地区的民族文化越是单一,那么它的排它性就越发明显。这种过度地对于民族文化的封闭看似是出于对于自身文化的保护,但从根本上来说其实是阻碍了民族文化的生存和进步。对于一种文化的正确认知源于人们在思想和认识上的一种态度。这种态度的形成、转变和发展不是内化的,它首先需要的是一种外在的接触、碰撞,然后才会通过筛选、摒弃,以至求同存异,在交往中实现吸纳与互补。这种文化认知观的形成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具备继承性,它需要外在的合力。只有对于主流文化形成正确的认知观,民族文化才能健康发展。

1.2.2 教育是决定文化发展的内核

教育对于文化的决定性作用源于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就教育目的而言,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教授指出,“教育的根本目的包括:一是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吸收世界上所有的先进文化,以及新文化的创造;二是开启心智,培育精神,提高人的全面素质,使教育真正成为‘养成人格之事业’。”[2]可见,教育是以文化的发展为出发点并服务于文化,所谓开启心智、培育精神也可以理解为是依托教育的途径打造并形成健康的文化认知观。其次,就教育对象而言,实现大众教育不仅是一个社会文明的标志、文化进步程度的体现,更是促进文化发展的主要渠道。同时大众教育的普及性也使得它对于文化发展起着关键作用,因此可以说,教育是文化发展的内核。

2 中西文化互补有助于高校外语教学的发展

外语教学作为实现跨文化交际的一种工具是近年来高校课程建设和改革的重点所在,但需要注意的是,目前的改革成效远没有达到一种理想的水平。束定芳指出,我国外语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如:应试倾向明显、教学形式和方法缺乏创新、学生学习态度不积极、中小学外语和大学外语严重脱节。[3]p3 这表明我国的外语教学并不是在单一层面上存在问题。学生学习态度不积极、对英语缺乏兴趣原因必然是多方面的,例如学习动机不明确、教师授课方法缺乏创新以及教材陈旧等。但笔者认为,文化教育的缺失在很大的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语言是抽象和枯燥的。这些符号系统对于母语的使用者来说无疑是信手拈来,但对于外语学习则不然。语言以一种抽象的模式出现,如果再抛开对于文化的掌握,以抽象的模式去吸纳,那么这一过程无疑是晦涩无味的,甚至是痛苦的。语言与文化相互依赖、相互影响,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文化是形象生动的、具体的并且有血有肉的。长期以来,中国的外语教学重视语法讲解和对词汇的呆板记忆,忽略了语言承载着文化,这种教学模式不仅增加了外语学习的难度,同时也阻碍了学习者知识领域的延伸和扩展;忽略了对于目的语文化的了解和掌握,更加使学生在枯燥中对外语学习失去了兴趣,使学习变得被动无效。

3 外语教学中实现中西文化互补的途径

文化教育的缺失阻碍了高校外语教学的发展和进步。一方面,应试教育造成在教学中教师更多的把关注点放在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提高分数,通过各种考试;同时学生对于外语学习也同样以目的性动机居多,这种教学模式和学习动机或许可以在短时间内取得成效,但从长远来看对教与学来说无疑是不利的。另一方面,文化教育全面深入课堂得到了很多教育者和学生的认可,然而不可否认,文化是一个包含范围极广的领域,因此习得必然是一个长期的学习过程,它对成绩的提升并不会在短时间内效果显著,因此面对着应试教育的现状,文化教育的深入无疑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通过中西文化互补有助于推动外语教学中文化教育的实施。

3.1 淡化差异性,强调互补性

外语学习是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知识的学习,它与中国文化的差异存在于各个层面。教育者习惯于在二者之间找出不同,却通常忽略了内在的互补。差异学习虽然可以使学生感受到中西文化的迥异风格,但同时却在无形中使中国学生对西方文化感到陌生,无法融入到语言生存的文化之中。这就好像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个体,看似没有共性、没有交集,只有差异,那么二者之间便也不会有希望彼此了解,相互融合的愿望。因此在外语教学中淡化差异性,以互补的视角为学生搭建起中西文化交流的桥梁是非常有益的。英国哲学家罗素在《中西文化比较》中提出:“不同文明的接触,以往常常成为人类进步的的里程碑。希腊学习埃及,罗马学习希腊,阿拉伯学习罗马,中世纪的欧洲学习阿拉伯,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学习东罗马帝国。”[4]p146这种学习源于对差异文化的欣赏、接受、从而实现互补与发展,因此在某种程度上,淡化差异的文化理念不仅不是对民族文化的背弃,而是以一个更开阔、进步的视角去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

3.2 实现文化互补的多样性

文化是多元的,不同形态、形式的文化共存造就了多姿多彩的文化生活。文化也是动态的,在碰撞、交融与互补中发展。纵观我国高校外语教学现状,不难发现教学内容与模式相对单一。虽然教师也在不断尝试用各种方式去活跃课堂,但却很难有所突破。其主要原因应归结于忽略了文化互补对于多样性的要求,没有搭建起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桥梁。实现外语教学中文化互补形式的多样性应关注学生兴趣点的多样性,同时培养学生多样性的文化认知意识。由于学生的年龄特征,他们往往会缺少理性的思维,因此教育者应帮助学生以更加多样、综合的视角去认知文化。目前高校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多以课堂为主,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兼顾文化教育,而文化互补作为一个综合性课题并不是有限的课堂教学内能够达到理想效果的,因此促进互补模式的多样性发展是非常必要的。

4 结语

文化在“某种文化的形成和确立意味着某种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的被认可和被遵从,也意味着某种秩序的形成。这对一个社会来说是非常必要的,一个没有深厚底蕴的社会可能会处于不停的、无方向的变动或混乱之中。”[5]p24目前,我国高校的外语教学一直是高校教育改革的重点,这不仅是因为外语教学与其它学科的教学有着语言使用上的差异,更为重要的是,外语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是中西文化差异在教育形式上的一种外在体现,是两种文化相互融合并碰撞的一种表现形式。中西文化的交流与互补是保持东西方文化活力的源泉。中国文化以民族文化为依托,同时也向世界敞开了大门,在交流与互补中展示其东方民族文化所特有的魅力。外语教育者既是语言的传授者,更是中西方文化的传播者,因此在教学中更应遵循文化的发展规律,重视文化的互补性,从而提升学习者的外语学习兴趣,提高外语教学的实践效果。

【参考文献】

[1]何星亮.中西文化的差异性和互补性[J].思想战线,2011(1):102-103.

[2]杨玉良.感受多元文化 培养国际人才――外研社《新标准大学英语》教学研讨系列报道(四)[Z].2010,4.

[3]束定芳.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3.

中西教育差异论文范文5

关键词:少数民族;社会阶层;高等教育入学机会

中图分类号:G64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15)05-0116-06

收稿日期:2015-06-25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我国不同省区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入学机会调查研究――以云南、内蒙古、吉林为例”(14YJC880097)。

作者简介:杨倩(1984- ),女,山东肥城人,教育学博士,鲁东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教育社会学研究。

一、问题缘起

在一个多民族社会,不同族群之间在获取教育机会时可能会受到社会阶层和族群身份等因素的交互影响,同一族群内部也可能因社会阶层位置不同而产生差异。查尔斯(Camille Z. Charles)[1]等人的研究显示,族群之间在家庭背景上的结构性差异导致了学业成绩的族群差异,并且这种差异是通过文化资本、经济资本等的中介作用加以影响的;处于不利地位的少数族群,如非裔美国人、土著印第安人与西班牙裔美国人,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不如白人,其父母较少谈论大学计划,较少为子女的高中学业做计划,较少送子女去私立高中,并且为子女大学入学的经济准备也不足,这些对子女的高中学业成绩以及进入大学的机会都有不利影响。奥尔(Amy J. Orr)[2]的研究表明,在控制了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后,财富对学业成绩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并且财富主要是通过影响子女可接触到的文化资本的多少从而影响学生学业成绩的;黑人学生成绩之所以比白人学生要低,是因为其拥有的财富实质上比白人少得多。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族群与阶层有非常紧密的联系,但两者并不总是重合,如奥尔在控制了阶层因素的影响后,发现族群因素对学生学业成就发挥了显著的消极作用,与白人学生相比,黑人学生成绩较低。这说明族群身份是影响人们获取教育机会、取得学业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获得教育机会的过程中,一些族群的成员所遭遇的困难是另一些族群的成员所不用面对的。

国内关于少数民族学生学业成就问题的研究基本呈现两种趋势:一是从一般性的理论阐释入手分析少数民族教育的低学业成就问题,如祖力亚提・司马义[3]等人的研究;一是通过实践性的田野调查对某一民族学生的低学业成就表现及其原因进行分析,如钱民辉[4]、马茜[5]等人的研究。这些研究多是从文化的视角探讨少数民族的学业成就问题,而对少数民族内部的社会阶层分化以及各个少数民族间的社会阶层分化对少数民族学业成就和教育机会的影响关注较少。谢作栩、谭敏曾以少数民族整体为研究对象,揭示了家庭背景、族群因素对我国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影响[6] [7]。那么,不同少数民族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是否存在差异?在同一少数民族内部,不同社会阶层子女的入学机会是否存在差异?各种差异的具体表现是什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些差异?在不同类型高校,不同少数民族各社会阶层子女的入学机会差异是否有所不同?本文利用问卷调查数据、人口普查数据和访谈资料,以云南省五个少数民族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为对象,分析各种差异的具体表现及其成因。

二、数据与研究方法

本研究对边疆多民族聚居的云南省13所高校在读少数民族大学生(共涉及34个少数民族)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7 450份,回收6 115份,回收率达82.1%,有效问卷5 608份,有效率达91.7%。其中彝族、哈尼族、白族、傣族和纳西族的有效样本(共3 511份)分别有1 590份、371份、879份、445份、226份,分别占总有效样本的28.4%、6.6%、15.7%、7.9%、4.0%。该问卷“家庭背景”6个项目的克隆巴赫α系数为0.850,说明“家庭背景”的内部一致性较高,具有良好的信度。

本文参照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变迁研究”[8]课题组关于当前中国社会十大阶层划分法调查了学生父母的职业类型,并将十个阶层合并为优势阶层、中间阶层和基础阶层三大阶层类型①。然后根据这三大阶层划分对彝族、哈尼族、白族、傣族和纳西族大学生所处的社会阶层进行统计。这5个少数民族的阶层构成比例来源于《云南省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中“全省各民族分性别、职业的人口”的推算[9](P1338-1340)。本文在统计了样本中大学生所处社会阶层的构成比例与少数民族人口的阶层构成比例的基础上,采用“辈出率”[10]②这个指标分析不同社会阶层的各个少数民族子女接受高等教育机会的差异。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不同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差异

从入学机会的数量上来看,表1分别对所抽样的彝族、哈尼族、白族、傣族、纳西族大学生的分布状况进行了统计,发现上述各少数民族在校大学生样本占少数民族在校生总样本的比例分别为28.4%、6.6%、15.7%、8.0%、4.0%。辈出率测算结果显示,纳西族、白族、傣族、彝族和哈尼族高等教育入学机会辈出率分别为1.98、1.54、1.00、0.86、0.62,其中,纳西族和白族的辈出率最高,傣族和彝族次之,哈尼族最低,说明这五个少数民族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呈现明显差异,纳西族和白族子女的入学机会最高,傣族和彝族次之,哈尼族最低。

就入学机会的质量而言,表2统计了三类高校中五个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分布状况,结合各个少数民族人口的分布情况进行辈出率测算,得出了不同少数民族子女就读各类型高校的差异情况:第一,重点本科院校中,纳西族、白族、傣族、彝族、哈尼族的高等教育辈出率分别为1.98、1.67、1.14、0.71、0.43,说明纳西族、白族子女进入重点本科院校的机会最大,傣族、彝族次之,哈尼族最小,呈梯级分布。辈出率的高低差别为4.60倍。第二,一般本科院校中,白族、纳西族、彝族、傣族、哈尼族的高等教育辈出率分别为1.96、1.73、1.08、0.83、0.43,说明白族、纳西族子女进入一般本科院校的机会最大,彝族、傣族次之,哈尼族最小,呈梯级分布。辈出率的高低差别为4.56倍。第三,高职高专院校中,纳西族、哈尼族、彝族、白族、傣族的高等教育辈出率分别为2.23、1.19、0.99、0.90、0.85,说明纳西族子女进入高职高专院校的机会最大,远高于其余四族,呈蒜型分布。辈出率的高低差别为2.62倍。第四,从标准差的测定结果来看,五个少数民族在高职高专院校、一般本科院校、重点本科院校辈出率的标准差分别为0.57、0.63、0.66。这说明在不同类型高校中,五个少数民族的入学机会差异不同。在高职高专院校中,五个少数民族的入学机会差异最小;在一般本科院校中,此差异相对较大;在重点本科院校中,此差异最大。

笔者通过实地访谈和查阅文献资料发现,出现上述差异的原因,一方面在于少数民族之间在职业结构(阶层)、教育等方面存在的结构性差异。比如纳西族、白族处于较高阶层的人口较多(国家党政机关与企事业单位负责人的比例分别为1.07%、0.81%,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分别达到了7.49%、5.83%),接受高等教育人口的比例较高(分别为11.47%、7.46%),而哈尼族处于较高阶层的人口较少(国家党政机关与企事业单位负责人的比例仅有0.40%,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仅为2.58%),接受高等教育人口的比例较低(2.93%)[9](P1338-1340,397-399)。优势阶层往往占有较多的组织资源、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其子女“不仅从其出身的环境中得到了习惯、训练、能力这些直接为他们学业服务的东西,而且也从那里继承了知识、技术和爱好”[11],所有这些东西都有利于学业的成功。而基础阶层子女所能从家庭继承的有利于其学业成功的资源比较有限,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他们对高等教育机会的获取。父母受教育程度不同,家庭成员中积累并共享的态度经验和性情倾向等家庭的惯习也会有所差异,从而影响父母在子女教育过程中的介入程度、所提供支持的数量和类型以及所营造的子女成长的环境差异,进而作用于子女在受教育过程中的表现和选择,影响子女的学业成就和升学机会。对一个族群而言,其所拥有的优势阶层越多,高学历的成员越多,族群作为一个整体所获得的教育机会也就越多。另一方面,族群文化也影响了少数民族的教育机会。从访谈结果来看,白族和纳西族普遍具有重教兴学的历史传统和观念意识,即使是处于较低阶层家庭的父母也能重视子女学校教育,对子女抱有较高的教育期望,这非常有利于子女克服学校和社会中遭遇的文化语言障碍,克服家庭社会阶层位置较低、经济收入较少、文化背景弱势带来的负面影响,从而积极推动子女获得较多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与白族和纳西族的情形恰好相反,哈尼族由于多聚居于山区和半山区,很多家长倾向于保守的传统思维,缺少吸纳主流文化的意识,往往不重视子女教育,这些都制约了哈尼族子女的高等教育机会获得。处于弱势地位的哈尼族子女受家庭不利因素的制约更大,他们往往较难获得层次更高、质量更好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傣族的情形又不同,傣族多聚居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其支柱产业种植业、养殖业、旅游业的经济收益较高,但大多为粗放型产业,从业人员无需较高学历,仅靠家传技术便可以从事,这促使傣族的高等教育的需求较低;同时,由于傣族深受宗教文化影响,主流文化的发展相对薄弱,大多成员讲求凡事随性,顺其自然,安于现状,影响了傣族父母对教育的态度和教育期望,进而影响傣族子女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

(二)不同少数民族各阶层子女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

1.不同少数民族各阶层子女入学机会总量差异

表3结合不同少数民族各阶层人口的构成比例以及不同少数民族大学生样本的阶层结构,通过测算辈出率来分析不同少数民族各阶层子女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差异状况。统计结果显示:第一,无论何种少数民族,其优势阶层辈出率都远高于中间阶层和基础阶层,比如哈尼族优势阶层辈出率为16.50,分别是中间阶层和基础阶层的13.2倍、18.3倍;傣族优势阶层辈出率为18.75,分别是中间阶层和基础阶层的19.95倍、20.16倍,这表明在同一少数民族内部,不同社会阶层子女的入学机会总量存在很大差异,优势阶层子女占有很大优势。第二,从标准差的测定结果来看,傣族、哈尼族、白族、彝族、纳西族三大阶层辈出率的标准差分别为10.29、8.91、5.42、4.17、1.96,说明在入学机会的总量上,不同少数民族各阶层子女的入学机会差异存在很大差别,傣族和哈尼族各阶层子女的入学机会差异最大,白族和彝族次之,纳西族最小。

2.不同少数民族各阶层子女入学机会质量差异

就不同类型高校而言,不同少数民族各阶层子女的入学机会差异状况如表4所示。该表的数据呈现以下几个特征:第一,重点本科院校和一般本科院校中,五个少数民族优势阶层的辈出率均最高,说明这五个少数民族的优势阶层子女进入这两类院校的机会最高。第二,高职高专院校中,彝族、傣族、纳西族、哈尼族仍然是优势阶层辈出率最高,说明这四个少数民族的优势阶层子女进入该类院校的机会最高;而白族基础阶层的辈出率最高,说明白族基础阶层子女进入高职高专院校的机会最高,这可能是由于白族优势社会阶层子女已经逐渐转向追逐具有更高文凭价值、象征更高身份地位文化的本科高校的入学机会,而让渡了部分就读高职高专院校的机会。第三,标准差的测定结果显示,重点本科院校中,哈尼族不同阶层子女的入学机会差异最大,傣族次之,纳西族最小;一般本科院校中,傣族和哈尼族不同阶层子女的入学机会差异最大,彝族次之,纳西族最小;高职高专院校中,哈尼族不同阶层子女的入学机会差异最大,远大于其他四个少数民族。

综上可以发现,一方面,在同一少数民族内部,不同社会阶层子女的入学机会的总量和质量均存在很大差异,优势阶层子女占有很大优势。这显示了少数民族与其他群体一样面临着内部的结构性分层,这种分层结构与社会全体成员的分层体系保持着高度一致,即优势地位群体占据了更多更好的高等教育资源,而那些父母职业地位不高、文化程度较低、家庭经济状况不佳、地处农村地区的少数民族子女获得高等教育机会的数量与质量都明显不足。另一方面,五个少数民族不同社会阶层子女的入学机会差异不同,哈尼族不同社会阶层子女的入学机会差异最大,纳西族不同社会阶层子女的入学机会差异最小。这主要是由于不同少数民族的内部分层有其自身的特性,如哈尼族内部的社会阶层差异程度更为突出,纳西族内部的社会阶层差异程度较小。

四、主要结论与分析

1. 不同少数民族获得高等教育的数量和质量均存在差异。无论在入学机会的总量上,还是在获取代表较高质量的本科入学机会上,纳西族和白族都占有很强的优势,而傣族、彝族、哈尼族则处于相对不利地位,尤以哈尼族最甚。并且,院校层次越高,这种差异越明显。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少数民族之间在职业结构(阶层)、教育等方面存在结构性差异,另一方面在于族群文化的差异。这二者相互交织地影响着其子女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使不同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差异呈现多样性。

2. 在同一少数民族内部,不同社会阶层子女的入学机会的总量和质量均存在很大差异,优势阶层子女占有很大优势。这显示了少数民族与其他群体一样面临着内部的结构性分层,这种分层结构与社会全体成员的分层体系保持着高度一致,即优势地位群体占据了更多更好的高等教育资源,而那些父母职业地位不高、文化程度较低、家庭经济状况不佳、地处农村地区的少数民族子女在高等教育机会获得的数量与质量都明显不足。

3. 五个少数民族不同社会阶层子女的入学机会差异不同,哈尼族不同社会阶层子女的入学机会差异最大,纳西族不同社会阶层子女的入学机会差异最小。究其原因在于,不同少数民族内部结构性分层有其自身的特性,哈尼族内部社会阶层差异程度更为突出,纳西族内部社会阶层差异程度较小。

我国不同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差异的影响因素十分复杂,既有社会阶层的影响,又有族群文化的影响。鉴于此,在改善不同少数民族的高等教育机会时,各个少数民族应当根据本地区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发展的客观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细则,进一步将低阶层少数民族学生作为政策的受益群体,并积极提升少数民族父母的文化教育素养,从而改善少数民族家庭的教育态度和教育期望,以缓解不利家庭背景对其子女高等教育机会的负面影响,提升少数民族的高等教育机会。

参考文献

[1] Camille Z.Charles,Vincent J.Roscigno,Kimberly C.Torres.Racial inequality and college attendance: The mediating role of parental investments [J].Social Science Research,2007,(36):329C352.

[2] Amy J.Orr.Black-white differences in achievement: The importance of wealth [J].Sociology of Education,2003,76(4):281-304.

[3] 祖力亚提・司马义.少数民族学生低学业成就浅析[J].西北民族研究,2008(2):117-123.

[4] 钱民辉.多元文化与现代性教育之关系研究――教育人类学的视野与田野工作[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266-288.

[5] 马茜.多民族地区教育的地域性阐释――以中甸县第一中学为个案[A].//滕星,张俊豪编.教育的人类学视野――中国民族教育的田野个案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1-47.

[6] 谢作栩,谭敏.我国不同社会阶层少数民族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差异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9,30(10):30-35.

[7] 谭敏,谢作栩.家庭背景、族群身份与我国少数民族的高等教育获得[J].高等教育研究,2011,32(10):50-58.

[8] 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9] 云南省人口普查办公室,云南省统计局.云南省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中西教育差异论文范文6

[关键词] 中西会计差异 会计思想 会计教育

一、中西会计行业的差异

1.中西会计准则外部的差异。中国会计准则在制定的参与者,制定的过程,设计的内容,实施的过程中都与西方会计准则有诸多差异。中国是采用由政府以《会计法》为标准的制定模式.而国外会计准则是一种政府与民间共同制定的制定模式。政府和利益集团都对会计准则的制定有很大的影响。我国的会计准则在实施中是采取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并行的做法,而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如英国、澳大利亚都是采用会计准则形式。且因为美国等西方国家在世界的主导地位,越来越多的国家所采用的会计制定、实行模式趋向于美英等国。我国在2006年颁布的新会计准则是由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构成的,整个结构类似总分结构,整体概念在基本原则中显示。西方国家的则未将总体概念单独制定成正式的基本原则,只为准则的制定人员提供参考文件。由于发展较晚,中国会计准则在内容的涉及范围不够广泛,这与西方国家发展基本完善的会计准则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在会计的操作上,西方发达国家在经过数年的发展后,大中小企业基本都是采用各类ERP软件管理,而中国虽然也已开始普及ERP,但大多数还是大型企业,中小型企业没有统一的管理标准,难以普及ERP系统并且失败率高。ERP系统的使用不仅要求会计人员良好的掌握会计专业知识,还要具备一定的管理知识,ERP系统的操作技术。

2.中西会计行业的内在差异。中西会计思想的差异源于不同社会的价值观、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和传统文化等。这种差异是多年的经验习惯所造成,也是一个国与国之间文化思想差异的一个体现。中国与西方会计思想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对权力上, 中国的传统文化讲究等级的区分,在会计的管理上上司与下属之间是绝对的命令与服从关系,这是传统观念所致,认为等级之分就是能力之分,就是对错之分。从另一个方面说,中国会计人员更习惯于遵守已经形成的规律,只求不出错,一切遵守上级指示以及周围的形势。在某些问题上不能从一个会计人员的专业角度去执行。在西方会计思想中并没有太多的等级分别,上下级几乎平等,会计工作人员更多的是依靠自己的职业角度判断。只是因为西方传统观念更讲究人人平等,在遵守法律规定的情况下,个人会体现个人价值,规避其他不利的因素。对工作的态度上,中国目前有很大一部分会计从业人员缺乏专业的态度,并未将工作与个人利益同等对待。在工作中只求不出错,而不将对社会,对工作单位的权益放在第一位。大部分会计人员并未将自己看成一名服务人员,没有将自己摆在服务社会,服务工作单位的位置上,没有优胜劣汰的压力。这种现象一方面是因为中国还未完全的进入市场经济,会计人员的旧思想还没更新;另一方面是因为体制结构的问题使人缺乏改善工作态度的动力。

二、中西会计教育的差异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我国的会计将接受更多来自国际化的挑战,会计国际化是必然的,但我们确实与西方发达国家存在着不小的差距,从会计教育的层面进行改进是从根本上帮助会计从业者提高能力,转变思想,适应市场需求的办法。

1.中西会计的差异在表面上是中西会计准则的不同。对会计准则的理解与掌握来自于受教育阶段的教材,资料及案例分析等。中西会计准则有很多差异,这些差异主要是因为不同的国家的国情所致,还有一部分是因为我国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会计准则并不完善。所以在会计教育中,我们应当以当前的教材为根本,在平时和课外增加对西方优秀教材的接触,增加对西方会计案例的分析,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鼓励学生自己研究各国会计准则在内容上的差异,让学生在今后接触到西方会计的实务时在理论上过关。要求学生掌握英语,尤其是会计专业英语一定要达到很高的水平,语言是交流的基础,只有学好了英语,加强会计专业英语的教学才可以使我国的会计人员有更多学习,使用西方会计的机会。会计教育机构还应加强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在教学中加入信息管理学等知识,积极与企业合作,开展ERP仿真操作管理等课程。

2.我国的会计教育往往是向学生不断的灌输已有的会计知识,教学目地往往是为了通过职业考试,为了找到工作,大部分高校都过于注重对学生会计专业能力的培养和会计知识的教学,忽视了最重要的非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及长期自学的能力。会计这门学科一直在发展,随着全球化的深入,会有更多新的理念知识进入我们的视野。市场对会计人才的需求往往是将会计职业道德摆在第一位,其次是可持续学习能力。因此会计教育应该以转授基础知识为为本,加强在社会,历史,艺术,科学等方面的教育,让学生以后有良好的整体基础,方便自己学习最新的理论知识,帮助学生更快更好的将理论运用到实际。同时我们要着重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让学生对于会计的权利,会计的义务有正确的认识,培养对专业的热爱精神,让他们以后在从事会计行业时有一个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端正的工作态度。

参考文献:

[1]基于美:英两国环境会计教育下的思考[J].会计之友,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