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施工技术范例6篇

隧道施工技术

隧道施工技术范文1

【关键词】隧道;施工技术;管理

1 前言

在实际生活中,尽管存在“金遂银桥”的说法,但是,由于隧道施工的条件既复杂又艰难,导致隧道施工技术很难管理,容易出现大亏、小盈的现象出现。尤其是对于那些较大的隧道工程来说,可能会潜在很多的影响因素,隧道工程管理系数较大。目前,施工管理工作是整个施工管理工作的最核心内容,特别是对施工的质量、进度、成本等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 隧道施工中常见的技术方法

2.1 盾构喷射砼施工技术

盾构施工技术通常情况下指的是在河流的浅水区或者是沿海地区,最适合用在软弱不透水的粘土中。用此方法,在大气中就可以完成开挖,在压力很大时,可能会有部分粘土被挤入隧道,可以在隧道导坑上施加一定的压力。到目前为止,喷射砼技术在国外已经广泛被使用,据统计90%的隧道工程都是采用喷施砼施工技术,而且运用这项技术可以提高工程质量,最终实现保护隧道的目的。

2.2 沉埋隧道防水技术

沉管法适合用在土质比较松软的海底,尤其在不规则的地方可以使挖槽费用增多,然而,硬岩基槽的截面可以使用此方法。就目前的技术来说,沉埋隧道防水方法已经比较成熟,特别在国外河流、海洋中建造通道中常常采用此方法。然而,隧道防排水问题能否处理好,会影响到隧道的使用寿命。所以,在隧道建设的前期,严格执行规范要求,认真做好隧道防排水工作。到目前为止,隧道工程与地下防排水工作取得了较大进步。

3 隧道施工管理的重要性

3.1 保证隧道施工安全的途径

在制度施工方案和选择施工技术的过程中,首先要考虑到每一个工序中可能会出现的危害,进而确定危险源,及时采用有效的预防、补救方法,同时,在短时间内制定一套完整的应急预案。现如今,由于设计勘察手段比较落后,导致在隧道施工过程中会出现很多影响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在地理条件非常复杂的山区,潜在大量安全隐患,例如:涌水、瓦斯等。由此看来,在施工过程中,要结合超前地质探测方法,提前预测施工地段的地质条件,这样,可以有效的减少自然灾害的影响。

3.2 提高施工质量

施工质量是确保施工安全的前提条件。提高工程质量,就要使施工工艺科学、合理,并且在施工过程中要不断对工程质量进行检验。目前,由于隐蔽隧道工程占有大多数,因此,在工程竣工后再发现问题,就很难进行修改,因此,可以运用最先进的方法进行检测,例如:雷达检测、声波检测等。这样,可以保证隧道施工的质量。由此看来,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监控,同时还要借助一些先进的检测技术,只有确保前一个工序满足要求,才可以对后一个工序进行施工。

3.3 有效控制成本

施工方案的优劣会直接影响到施工成本控制,一方面,如果能够制度出科学、合理的方案,那么就可以最大限度的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从而可以选择简单的机械设备。另一方面,在施工阶段,施工单位不仅要满足用户的要求,同时还要确保隧道的质量,充分考虑和分析地质条件和施工单位的技术水平以及施工工艺等方面,对设计图纸要认真审查,及时提出合理的修改意见。这样,可以减少竣工后再修改方案费用的支出。

4 目前隧道施工的基本现状和解决的有效措施

4.1 精细化程度不够

目前,大多数隧道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对施工技术和作业指导做得不详细,未能充分发挥出指导作用,因此,施工队伍的团结合作和经验直接决定了隧道施工质量和进度的优劣。但是,由于施工队伍大多数都是农民,具有很大的流动性,这些都不利于施工工作的顺利开展。由此看来,必须对现场施工进行科学管理,并且要给适当指导。

4.2 要有严谨的工作态度

在隧道施工阶段,对现场的基本情况要熟悉掌握,利于各自检测手段对施工质量进行检验,以便满足最初的设计要求,并最终达到预期的效果,同时也可以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只有在隧道施工之前认真预测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这样一来,在施工阶段,可以把握重点、重视对施工现场的控制,在隧道工程竣工之后要加以核对,从而遂整个施工控制形成一个封闭的过程,以便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比如:在施工之前的测量工作要认真执行双检制度,对放样测量和长度测量等进行复测,这样,使得测量工作成为一个封闭的模式,从而确保施工尺寸的准确。

4.3 转变传统的施工管理理念

隧道施工要转变传统的施工管理观念,在施工过程中,不仅要提高施工管理水平,而且最重要的是提高施工水平。施工技术管理和理念要运用到施工过程中,现如今,比较流行的施工管技术管理大多数是通过讲学、积极参与到管理工作中的方式才实现的。

4.4 要有超前意识

由于隧道工程施工程序复杂,涉及到的问题很多,根据可能遇到的问题、技术困难等,及时做好预防准备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样可以有效避免遇到问题时仓促解决问题的不良现象。例如:在施工前,应该对施工现场地质条件等进行认真调查,及时了解和掌握施工信息,这样,在隧道施工阶段可以正确的指导施工。

4.5 监督单位要认真做好监督管理工作

隧道施工技术不管是先进还是落后,都是保证隧道设计符合要求,从而,保证隧道的施工质量,把成本消耗降低到最低。但是,由于在施工过程中,普遍存在一些问题:第一,监督单位缺少对现场的监督工作;第二,施工条件的复杂,未能做到全过程监控,只对一些重点工序进行监督,给隧道工程安全留下了很多安全隐患;第三,对施工重点控制执法不严。这些,都会直接影响到隧道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所以,监督单位要长期紧盯工程施工,不仅要紧盯施工方案和出现问题,更要认真抓细节工作。特别是技术管理中测量、地质测量、机械设备选择等方面都要由专业的人去完成,只有合理分工,才能将施工人员的潜能充分发挥出来。建设出质量优、合格的隧道工程。

5 结束语

总体说来,隧道施工技术管理成为整个施工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特别是对隧道的安全、质量和成本等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施工过程中,每一人都要各司其职,尽职尽责,制定出科学的施工方案,同时更要确保施工到位,这样,才能建设出高质量、低消耗的工程,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下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玉清,蒋俊峰,邵大鹏.新寨隧道进口浅埋偏压隧道施工技术[J].现代隧道技术,2011(2).

[2]郝俊锁,沈殿臣,王会军.梅岭关瓦斯隧道施工技术[J].现代隧道技术,2011(2).

隧道施工技术范文2

关键词:隧道;技术管理;初探

1问题的提出

隧道工程施工条件复杂,工期、质量、安全要求严,成本控制难,竞争激烈,施工风险高。虽然有“金隧银桥”的说法,但在复杂的施工条件下,隧道施工技术管理不好,常会导致出现大亏或小盈的现象。特别是长大复杂隧道,其面临的可变因素更多,工程项目管理难度更大。施工技术管理作为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核心工作之一,对工程项目的施工安全管理、质量控制、进度控制、成本控制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19世纪是高层建筑的世纪,20世纪是桥梁工程发展的世纪,21世纪将是隧道及地下工程发展的世纪,因此,面临21世纪隧道及地下工程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发展隧道工程施工技术,加强隧道施工技术管理势在必行。加强施工技术管理,不断提高施工技术管理的“精细化管理、人性化管理”水平。

2隧道施工技术管理在项目管理中的作用

隧道施工流水线作业,各工序依次展开,施工技术管理的好可以起促进作用,反之则起制约作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只有人员、设备、材料等资源优化配置,并不断加强施工技术管理,才能实现高效、优质、低耗工程。实现这一目标也是企业的立足之本。隧道施工技术管理在项目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主要体现在安全、质量、进度、成本等方面。

2.1加强隧道施工技术管理是确保隧道施工安全的有效途径

在施工方案制定及技术交底实施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每道工序潜在的危害,明确危险源,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并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由于设计勘察手段有限,隧道施工中面临的可变因素较多,特别是地质条件复杂的山岭隧道,隧道施工中常面临涌水、突泥、瓦斯突出、塌方等安全隐患。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充分利用综合超前地质预报手段,以探测隧道前方地质条件并指导施工,合理规避灾害风险。在长期的施工技术管理中,我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比如,浏阳河隧道出口在施工人员进洞之前进行安全讲解,并在洞口树立危险源警示牌,时刻提醒进洞人员注意施工安全;此外,每月进行安全质量大检查,综合各部门专业人才,扫除安全质量死角。

2.2加强隧道施工技术管理是实现施工项目管理质量控制的根本保证“安全是天,质量是命”这是不可否认的真理,但在一定程度上来说,确保施工质量是保证施工安全的重要前提。实现施工质量控制要做到:施工工艺要可靠、现场实施要到位、试验检验要及时。隧道施工隐蔽工程较多,如果事后发现问题整改困难,并且依靠雷达检测、声波检测等先进的检测手段,即使施工完毕也能对隧道实体一览无余。因此,施工中必须加强过程控制,并进行必要的检验监测,只有上一工序合格了才能进行下一工序的施工。

2.3加强隧道施工技术管理是实施施工项目管理成本控制的重要手段施工项目成本控制是指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对影响施工项目成本的各种因素加强管理,并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将施工中实际发生的各种消耗和支出严格控制在计划成本范围内,消除施工中的损失和浪费现象。施工技术方案的好坏直接影响项目管理成本控制,施工方案如果制定得合理、可行、科学,可以大大地节省劳动力和降低损耗,使选用的机械设备较为简单;在施工项目建设过程中,施工单位应该在满足用户要求和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联系项目的主观条件、施工单位自身的技术水平和成熟的施工工艺,对设计图纸进行认真会审,并提出积极的修改意见,在取得用户和设计单位同意后对施工图纸进行某些修改。

2.4加强隧道施工技术管理是施工项目管理进度控制的有效途径进度控制的目标是在保证施工质量、确保施工安全、不因抢工期而增加施工成本的条件下,适当缩短施工工期;影响施工进度的因素主要有:有关单位的影响、意外事件的出现、施工条件的变化、技术失误、施工组织管理不当。其中施工单位采用技术措施不当,造成施工中发生技术事故;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结构缺乏经验;流水施工组织不合理;施工平面布置不合理,这些技术管理措施将影响施工进度计划的执行。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技术管理跟不上而影响施工进度经常遇到,例如我国隧道施工常对“洋技术、洋机械”感兴趣,但是“食洋”不化,没有深入研究,拿来就用,往往对机械设备性能及适应性了解不透,慢慢摸索,既增加了成本,又影响了施工进度。因此,只有在隧道施工项目施工过程中,不断加强隧道施工技术管理,才能使施工项目管理达到高质量、短工期、低成本这一根本目的。

3隧道施工技术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3.1存在的问题当前施工技术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3.1.1对于施工技术管理,还不能体现精细化管理的水平,存在粗放型的特点许多项目在建设过程中,施工技术交底或作业指导书不够详细,“纵向没有到底,横向没有到边”,没有真正发挥指导作用,故施工质量及进度的好坏取决于施工队及协作队伍的经验,而不是体现在施工技术管理的水平上。当然这与协作队伍的成员大部分以农民工为主,并且流动性比较大等不利条件有关。这样更应加强现场施工技术管理,加强现场的指导及培训。

隧道施工技术范文3

关键词:长大隧道;施工;技术

一、工程概况

吕梁山隧道长达20785米,横穿吕梁山脉,是太中银铁路全线最长隧道,施工工艺标准要求高,施工条件非常恶劣,同时它也是国内第二长隧道。吕梁山隧道为一级风险隧道,是全线工期控制性工程。工期紧,地质条件复杂,斜井长,坡度大,进正洞后通风难度大,作业面多,施工组织复杂,后期施工制约因素多,难度大。在隧道DK129+255至出口DK139+930设计为双洞隧道,管段内设置3#、4#、5#三座斜井。

二、工程主要技术

(一)工程实施进度控制方法

施工单位在施工进度落实方面制定了有力措施,(1)实行工期目标管理,作业队长目标责任制;(2)合理配置资源,满足进度要求;(3)优化施工方案,科学组织施工;(4)抓关键环节,加快工程进度;(5)加强机械设备管理与维护;(6)加强材料供应及物资储备工作,避免因停工待料而影响工期。

(二)斜井断面方案的确定

吕梁山隧道斜井断面设计为5m×5.68m,采用无轨运输。出碴车根据设计断面也只能采用单行道行驶。罐车高度为3.8m,其要与出碴车高,在洞内通风采用直径为1.5m的通风布向洞内供风,通风排烟困难。针对这一问题,对斜井断面变为6.5m×6.43m,并每个200米设置一倒车洞,因此就解决了上述问题。

(三)通风技术

1、施工通风难点

首先,无轨运输,车辆机械尾气污染严重;其次,上下边坡在沿掘进方向纵向存在,对于空气流通有不利的影响;再次,隧道较长,通风与排风的距离较长;最后,每洞都有扩大断面,具有较大的风阻。

2、施工通风方案

在左洞都布置有轴流和射流风机,左洞引入新鲜空气。由轴流风机通过软式风管压入新鲜空气,这是左右掌子面都要进行的,左洞掌子面经过横向通道流向右洞,其都由右洞排出。离掌子面最近的横洞以外布置轴流风机布置,而在轴流风机以外布置有射流风机,离轴流风机最近的射流风机距轴流风机要小于200m,其他的则要小于400m。风机布置位置随着隧道开挖进尺加深其向洞内移动,可以根据具有情况适当的增加射流风机数量。射流风机作用有:(1)向洞内引入新鲜空气;(2)阻止左洞掌子面返回的污风通过左洞向外排放。

3、实施预防及调整措施

(1)对现场施工人员的管理和教育进行不断地加强,放炮前一定要做好风筒的保护工作,同时,风筒维护班组成立是非常有必要的,他们对风筒的日常维护和维修进行全面地负责,从而保证漏风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2)对通风方案中行车线路的重要性进行进一步的明确,要规定各班组的司机在行走时一定要按照要求进行,从而避免扰乱风路。(3)还要建立路面养护班组,对洞内路面定期进行洒水,从而保证路面没有尘土飞扬,确保洞内空气的新鲜度。(4)把一台射流风机设置在右洞通风通道口处,向洞外吹风。

4、通风方案的实施效果

现场施工通风效果由于方案的调整和优化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尤其引入了射流风机,使得轴流风机送风距离得到了大大的缩短,通风效果得到了较明显的提高,通风时间缩短了,能耗减少了。经过现场的检测得到:一氧化碳浓度为20mg/m3,二氧化碳体积含量0。5%,二氧化氮浓度为3 mg/m3,风速为0.3 m/s~0.5 m/s,隧道内温度28℃~30℃,漏风率基本在0.25%左右。有毒有害气体浓度和粉尘浓度以及洞内风速和温度等均达到了作业环境要求,从而为洞内优质、安全、高效的施工提供了良好的作业环境。

(三)排水方案

吕梁山隧道地下水类型分为四种,分别是:第四系孔隙潜水、基岩裂隙水、岩溶水、断层水。赋存于沟谷或山坡中的是第四系空隙潜水,沟谷中有小股泉水涌出。区内分布较为广泛的碳酸盐岩,其厚度较大,是主要的含水岩系的泉水涌出。隧道施工过程中,3#、5#裂隙水发育,每个洞口都要超过400m3/h的出水量,对于长隧道而言,隧道施工技术难题之一就是在最短时间内排除作业面的水,通过排水的研究,在吕梁山隧道施工中形成了一套完善的施工排水方案。斜井内排水为:该隧道斜井平均坡度为12%,在斜井内每隔550~600m出设置一个泵站,其容量大约400m3,泵站水池在斜井一侧打一个长为20m、宽为6m、高度为3.5m的导洞,水池顶面与高出斜井底50cm为一宜,并把平台搭设在水池上面,安防水泵,其采用55kW的渣浆泵,其扬程为80m,流量为80m3/h,。把水排出洞外采取泵站与泵站间逐级抽排的方式。3#、4#斜井采用三级抽排,5#斜井采用二级抽排。正洞内的排水为:

正洞设计坡度为11‰,反坡排水时,水池设置在正洞420m横洞道位置,水池顶面与隧道隧底面一致,把型钢以及钢板铺在上面,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方便过车。采用13kW的污水泵进行逐级抽排,最终排入斜井内一级泵站,再通过斜井内其它泵站逐级排出洞外。

三、长大隧道施工发展趋势

随着机械设备的设计制造能力的不断发展,隧道施工机械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在发达国家隧道施工别重视设备的合理配置。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在隧道施工中已经引入了信息化管理。我国长大隧道施工加强了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应用研究,对施工地质勘测和超前预报工作进行了加强,使得施工机械化配套得到了改进和完善,总而言之,在实际应用中,要努力提高隧道建设组织管理水平,从而才能推动长隧道施工技术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伟. 长大隧道无砟轨道施工技术研究[J]. 山西建筑, 2009, (28).

隧道施工技术范文4

关键词铁路隧道岩溶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U459.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引言

岩溶隧道在中国西南地区经常遇到,主要是碳酸岩地层在水的作用下形成的各种规模及形状的洞穴、通道等。

根据以往的施工经验,对岩溶地区隧道施工技术,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对岩溶发育段的预测,采用各种方法进行预报,能够比较好地预测岩溶及赋水带的方法主要为地质雷达及红外探测技术[[[] 王华,杨军生,王春雷. 地质雷达在隧道岩溶超前预报中的试验研究. 路基工程,2007,1:101-103.]] [[[] 李兴春,王宏,李兴高.红外技术在开挖隧道岩溶探测和预报中的应用. 工矿自动化, 2008,2:70-71.]];另外就是对岩溶地区的处理。有大管棚超前处理技术[[[] 郭 群. 大管棚超前支护技术在南山隧道岩溶处理施工中的应用. 隧道建设,2008,28(3):336-338.]],管棚结合小导管、高压注浆、桩基托梁结构、钢筋混凝土板等技术措施[[[] 张朝强. 大山隧道岩溶治理浅谈. 四川建筑, 2008,28(3): 54-56.]],对岩溶洞穴采用顶部回填,侧板加固以及隧底溶腔注浆,溶腔壁稳定加固,设地下水排泄通道等措施处理[[[] 肖凯刚, 赵玉龙. 龙凤坝隧道DK213+ 423~+485段溶腔处理设计. 施工技术,2008,37增: 255-257.]]。超大地下溶洞采用碗扣支架、锚喷支护及圆柱形立柱共同支顶溶洞顶部的施工方法[[[] 宋长甫. 龙麟宫隧道大型溶洞支顶加固技术. 铁路标准设计,2007(9):77-78.]]。总结出隧道通过岩溶地段应本着“稳妥可靠、保证工期、经济合理、不留后患”的目标;坚持“ 防、排、截、堵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治理岩溶水;坚持“短进尺、弱爆破、强支护、早封闭、紧衬砌、勤量测”的原则通过岩溶地区。处理方法可概括为:引、堵、跨、绕 4种方法[[[] 陈文海. 隧道岩溶病害处理方法与实例分析. 企业技术开发,2008,27(7):49-53.]]。

2 工程概述

2.1 工程概况

大田山隧道位于云南省红河州建水县境内,为单线电气化铁路隧道,起迄桩号DK112+765~DK115+010,全长2245m。线路平面布置:DK112+765~DK114+122.76为曲线段,曲线半径R=1600m,缓和曲线L=190m,DK114+122.76~DK115+010为直线段,隧道纵坡坡度为12‰的下坡。隧道进口采用台阶式洞门,出口采用挡墙式洞门,边、仰坡采用人字型浆砌片石骨架护坡,隧道内均采用曲墙复合式衬砌。隧道纵剖面示意图如图1所示。

图1 隧道纵剖面示意图

2.2 地质、气候条件

隧址区属低中山剥蚀、溶蚀地貌。地形起伏较大,地面高程在1260~1390m之间,相对高差130m,隧道最大埋深100m。在DK113+760~+900段地表发育一溶蚀沟谷及溶蚀洼地,轴向长约180m,宽30~100m,深约10m,洼地内被垦为为旱地,另一溶蚀洼地,常年积水,水深2~15m,略呈椭圆形,轴向长约450m,宽40~160m。

隧址区上覆第四系全新统坡洪积黏土、坡残积黏土。下伏为断层角砾、上第三系泥岩、炭质泥岩夹砂岩,三叠系中统个旧组下段白云岩质灰岩。

线路位于区域性北西向断裂石屏-建水断裂带之东端,该断裂带属全新活动断裂带,其分支断层-燕子洞断层于DK114+180横穿线路,与线路交角为47°。

隧址区位于云南省的东南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热同季,干湿季节分明,夏季伴随着云量、雨量的急剧增加,温度相应降低,绝对最高气温出现在干季末(春季)。

2.3 工程重难点

由于隧址区地表溶沟、溶槽、洼地发育。地层中含白云质灰岩,且洞身段裂隙水受季节变动影响,这些都为岩溶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条件。根据地质勘察资料,曾在DK113+850处钻孔揭示一溶洞,垂直深度为0.9m,内有黏土充填。根据区域资料,白云质灰岩地层内岩溶强烈发育,地下岩溶形态极为发育。

3 超前地质预报技术

本岩溶隧道综合超前地质预报采用了TSP地震波地质超前预报法、红外探水法以及超前钻孔法;以DK113+780~+810段进行说明。

(1)TSP地震波地质超前预报法

①现场观测系统布置

在隧道DK113+650的左边墙和右边墙位置分别布置一个地震波信息接收孔,孔径均为50mm。在DK113+670~DK113+704段的右边墙位置,按约1.5m的间距布置24个激发孔分别激发地震波,激发孔孔深1.3m,孔径约40mm,孔向下倾斜约10º,每个激发孔装填的药量为66g。激发孔和接收孔基本保持在同一个高度上。

②结果分析

DK113+780~DK113+787段:围岩较破碎(Ⅲ级),溶蚀裂隙发育;

DK113+787~DK113+810段:围岩破碎(Ⅳ级),岩溶局部发育。

(2)红外探水法

①测点布设

在掌子面取9个或9个以上均匀分布测点,采用红外探水仪进行红外探测;从掌子面向已开挖段每隔5m布置一个测点(左右边墙以及拱部测点在同一断面),分别测得初期支护段左边墙、右边墙与拱部岩体的辐射场强值。

②结果分析

现场测得数据

对大田山隧道DK113+780掌子面前方30米进行超前探水测得的场强具体数值如表1所示。

表1

由掌子面岩体上9个测点的红外辐射场强数值可知其最大值为357μw/cm2,最小值为349μw/cm2,差值为8μw/cm2,小于允许的安全值10μw/cm2;可以看出:往掌子面方向,红外辐射场强值曲线相对起伏不大,整体上呈直线型。

根据上述1、2两种判别方法,结合已揭示的围岩情况,可以判定DK113+780~DK113+810段不存在含水构造。

(3)超前探孔法

①钻孔布设

在掌子面DK117+780处,应用MK-5型钻机进行超前钻孔作业作业对前方30米进行探测,钻孔总长124.1米,钻孔参数、位置及深度等见表2。

表2

②芯样分析

钻孔DZK16-1:孔深31.1m,整段为灰岩,浅灰、灰白色,微晶结构,钙质胶结,若风化,溶蚀中等发育,岩体自稳性好,终孔水量无变化,属Ⅴ级次坚石。

钻孔DZK16-2:孔深31.0m,整段为灰岩,浅灰、灰白色,微晶结构,钙质胶结,若风化,溶蚀中等发育,岩体自稳性好,终孔水量无变化,属Ⅴ级次坚石。

钻孔DZK16-3:孔深31.4m,整段为灰岩,浅灰、灰白色,微晶结构,钙质胶结,若风化,岩体自稳性好,溶蚀中等发育,在DK113+787~DK113+795段钻机钻进速度较快,既无卡钻现象,无钻芯试样,推测此处岩溶十分发育,含有溶洞。

钻孔DZK16-4:孔深30.6m,整段为灰岩,浅灰、灰白色,微晶结构,钙质胶结,若风化,岩体自稳性好,溶蚀中等发育,终孔水量无变化,属Ⅴ级次坚石。

(4)综合分析

根据上述三种探测方法综合分析:DK113+780~+810整段为灰岩,浅灰、灰白色,微晶结构,钙质胶结,若风化,岩体自稳性好,为Ⅲ级围岩,溶蚀中等发育,断面不含水,在DK113+787~DK113+795段靠近线路右侧边墙脚处含有一空溶洞,溶洞规模不大。

(5)本隧道揭示岩溶发育特征

1)1#溶洞

位于DK113+670~+704段,纵向长34m,横向最宽约29m,最高约28m,底部有厚0~15m碎石土、软塑壮的黏土充填,开挖揭示溶洞空间较大,顶壁长满石钟乳,形状各异;左低右高,中部及左侧下部大面积充填碎石土、黏土;并在DK113+680线路左侧至溶洞壁附近有积水现象,但水量较小,仅见溶洞顶壁有渗滴水现象,向DK113+680线路左侧溶洞壁处的岩溶管道处排泄,岩溶管道半径约0.6m。1#溶洞开挖揭示横断面图如图2所示。

图2 开挖揭示1#溶洞横断面图

2)2#溶洞

位于DK113+787~+795段线路右侧边墙脚,纵向长8m,横向宽4~5m,深10~15m。开挖揭示时未见有地下水流出。2#溶洞开挖揭示横断面图见图3。

图3 2#溶洞开挖揭示横断面图

将现场揭示情况与超前探测分析情况进行对照,基本相符,说明超前预报分析基本准确。

4 岩溶隧道开挖支护技术

4.1 超前支护技术

本隧道岩溶地段填充体较少,但岩溶发育,为确保施工安全,采用超前小导管注浆进行预支护,小导管在洞外加工场加工。施工前先沿开挖周边轮廓线按照设计间距准确布出孔位,采用YT-28型凿岩机钻孔,小导管采用风枪或游锤打入,浆液在现场拌制,采用液压注浆泵压注。注浆材料采用纯水泥浆,水灰比为0.5:1~0.8:1,浆液先稀后浓,注浆参数根据现场试验适当调整。

岩溶地段超前小导管支护工艺流程图见图4。

4.2 开挖方法

岩溶地区开挖方法宜采用台阶法,在Ⅱ、Ⅲ级围岩条件下,当溶洞仅穿过隧道底部一小部分断面时,可采用全断面一次开挖,当隧道只有一侧遇到溶洞时,先开挖该侧,待支护完后再开挖另一侧。

(1)1#溶洞

根据超前探测情况,溶洞较大,且局部含水,对DK113+670~+710段采用上下台阶法开挖,采用微震光面爆破,严格控制装药量。开挖循环进尺控制在1~1.5米。开挖采用风钻进行打眼,在每次施作钻孔时,掌子面不同位置施作3个3.5~4m深钻孔以进一步确定前方溶洞轮廓。

(2)2#溶洞

根据超前探测情况,溶洞位于隧道线路右侧且溶洞规模不大,对DK113+670~+710段采用全断面法开挖,采用微震光面爆破,严格控制装药量。开挖循环进尺控制在0.8~1.0米。在每次施作钻孔时,掌子面不同位置施作3个3.5~4m深钻孔以进一步确定前方溶洞轮廓。

图4 超前小导管注浆工艺流程图

4.3 初期支护

岩溶地区隧道初期支护根据岩溶情况进行适当加强,采用打锚杆或施作小导管注浆及格栅钢架等进行施工。由于1#溶洞较大,采用格栅钢架进行加强支护;2#溶洞较小,且未影响支护轮廓,现场按照原设计采用初喷混凝土、锚杆支护。

(1)1#溶洞初期支护

隧道岩溶段开挖后,立即对钟乳石发育的溶洞顶部喷C20混凝土进行封闭,混凝土厚10cm。

在隧底施作50cm厚C15混凝土止浆板,然后施作Φ75钢花管桩对隧底进行注浆加固。待施作完毕,达到设计强度后,对边墙初支外侧空腔采用M7.5浆砌片石进行,回填高度至钢架B、C单元接头处。回填前对基地杂物进行清除,在设立格栅钢架断面位置处画出锚杆位置,拱部12根,每根长3m,边墙14根,每根长3m,纵、环向间距分别为1m、0.8m。回填过程中将锚杆砌入浆砌片石中,并确保回填浆砌片石与岩壁紧贴密实,外壁尽量平整,挡墙外部预留足够空间进行初期支护,防止侵限。

回填完毕后,进行格栅钢架的安装及挂钢筋网片,拱墙格栅钢架1m/榀,钢架脚架立在处理过的基底上,在格栅钢架外侧安装钢筋网片,钢筋网片采用Ф8钢筋洞外加工,网格间距25cm×25cm,由于拱部外侧喷射混凝附着物较少,钢筋网片进行加密采用安装双层钢筋网片交错安装。

钢架、钢筋网片安装完毕进行喷射混凝土作业,喷射混凝土前在拱部安装好吹砂预留管,并用塑料袋等编织物堵严,防止喷射混凝土堵住管口。

(2)2#溶洞初期支护

隧道开挖完后,对溶洞上部空间进行喷射C20混凝土封闭,厚度10cm。然后在该段线路右侧边墙空溶洞上方设I18型钢网格架,嵌入基岩1m,网格间距1m×1m,其上铺双层铁丝网,进行喷射混凝土作业,至设计厚度。

5 结束语

通过本岩溶隧道施工情况说明:采用地震波超前地质预报、红外探水、超前探孔等综合超前预报手段,成功的探测了隧道岩溶的发育情况;在此基础上采取超前注浆支护、短进尺、初期支护加强等技术进行施工,并根据溶洞大小、规模及含水情况采取不同的施工技术,确保安全、优质、高效的通过此岩溶不良地段,是岩溶隧道施工中一种有效的、安全的方法;但还要进行进一步的探讨,并在实践中不断研究,逐步完善和提高。

参考文献

[1] 王华,杨军生,王春雷. 地质雷达在隧道岩溶超前预报中的试验研究. 路基工程,2007,1:101-103.

[2] 李兴春,王宏,李兴高.红外技术在开挖隧道岩溶探测和预报中的应用. 工矿自动化, 2008,2:70-71.

[3] 郭 群. 大管棚超前支护技术在南山隧道岩溶处理施工中的应用. 隧道建设,2008,28(3):336-338.

[4] 张朝强. 大山隧道岩溶治理浅谈. 四川建筑, 2008,28(3): 54-56.

[5] 肖凯刚, 赵玉龙. 龙凤坝隧道DK213+ 423~+485段溶腔处理设计. 施工技术,2008,37增: 255-257.

隧道施工技术范文5

Abstract: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and the accelerated pace of urbanization have promoted the vigorous development of traffic engineering and the continuous emergence of new construction technologies. In order to promot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residents, and facilitate people's travel, China has built a large number of tunnel projects. In tunnel construction, the sprayed concrete has high density, strength, and waterproof function, and it also helps to streamline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to make the construction operation more flexible and convenient. Shotcrete technology is widely used in the engineering field due to its technical superiority. In this paper,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work of Shizishan Tunnel project in Nanping City, the shotcrete technology is analyzed in detail, which can provide reference for other tunnel construction.

P键词: 隧道施工;喷射混凝土技术;湿喷混凝土

Key words: tunnel construction;shotcrete technology;wet shotcrete

中图分类号:U4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08-0146-02

0 引言

喷射混凝土技术是目前广泛应用在隧道施工领域的一种工法。喷射混凝土具有较高的密实度、强度和防水功能,但是施工时会产生大量的粉尘,空气污染严重,在近两年国家大力治理粉尘、雾霾污染的政策控制下,该工法在实际应用中频频受限。当前,经过改良的机械手湿喷混凝土工艺方法,能够大幅度减少粉未量,工艺流程简单,且操作灵活,在工程领域展现出极强的适用性。但是严格来讲,在具体实施中,还是应该根据隧道建设要求、建设规模、现场条件以及成本控制要求来选择合适的工法,以确保施工效果达到预期要求。

1 机械手湿喷混凝土施技术

1.1 机械手湿喷混凝土的技术优势

①隧道施工对环境和人员劳动保护的要求越来越高,混凝土湿喷支护技术改善了工作面的作业环境。②提高混凝土质量。干喷混凝土过程中不易控制拌和用水量、外加剂量,导致配合比在施工过程中被改变,喷射混凝土强度得不到保证;新型智能一体化混凝土湿喷台车混凝土由搅拌站严格按配合比生产,混凝土强度稳定可靠。③提高工效。隧道常用普通干喷机,每台需要4~5人配合每循环3台作业至少需要12人,普通湿喷机需要约7人,每小时作业能力约6m3;而新型智能一体化混凝土湿喷台车正常施工中仅需要3人配合,作业能力约为每小时8~20m3;且相对施工准备及撤离时间更少更节约时间。④提高安全系数,保障施工安全。由于干喷或普通湿喷由全人工操作,为保证喷射过程顺利进行,施工人员离受喷面距离约3m,人员靠近掌子面易受危岩落石伤害。而新型智能一体化混凝土湿喷台车采用智能系统,操作人员可以处于相对安全的位置遥控操作,提高了施工安全。⑤降低回弹率。干喷工艺添加固体速凝剂及施工用水为人为感官,难以准确量化,且不能均匀拌和,多种因素导致回弹率较高。干喷工艺回弹量普遍超过20%,而湿喷混凝土由搅拌站统一拌制,新型智能一体化混凝土湿喷台车具有自动添加速凝剂的功能,添加量均匀,且自带空压机,风压稳定,喷射距离及角度相对容易控制,大大降低回弹量。经过多次试验边墙回弹量一般在5-8%以下,拱顶回弹量在10-15%。

1.2 喷射原理

混凝土通过喷射泵的吸、送柱塞缸连续不断地输送凝土流经输送管路,与液体速凝剂混合后在自带空气压缩机的帮助下,喷向受喷面。原理图如图1所示。

1.3 混凝土湿喷台车主要由5大部分组成

①混凝土泵与同步速凝剂添加系统。②喷射机械手。③空气压缩机。④电气控制箱及电缆卷筒。⑤湿喷台车整机底盘和行走系统。

1.4 工作性能

①全液压伸缩和回转的混凝土喷射机械手,施工范围大,最高可达17m,宽20m,深8m的区域。②液压驱动喷射臂和喷头能轻易完成仰俯、伸缩、回转、摆动、扇动等全部喷射动作。③大小臂可相互或独立完成动作,简化操作。④独特的转台系统可完成270°的回转施工范围。臂架可缩回与底盘平行,运输尺寸小。⑤喷头有锥形回转、法向摆动、轴向转动三种方式动作,240°球面全方位转动。

1.5 施工工艺流程

湿喷混凝土过程中根据喷射效果即时调整风压、分层厚度、喷头距受喷面距离、喷头角度等参数。从而得出喷射混凝土满足表面平整、喷射过程中不掉皮、喷混凝土密实等规范要求指标的相关施工参数。具体工程流程如图2所示。

2 湿喷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

2.1 湿喷混凝土材料控制

①水灰比控制。与喷射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水密性、抵抗开裂性、保护钢材的性能有最大关系的是:水灰比、单位水量和单位水泥用量、速凝剂用量。在适合作业的范围内,单位水量越小,相对水泥、速凝剂用量越小,从而成本最低,同时混凝土的开裂也将减少。②骨料控制。在骨料中,细骨料是喷射混凝土构成材料中占最大容积的材料,对回弹等施工影响较大。骨料粒径越大,回弹率越大;反之,粒径过小,阻力越大,喷射中易于堵管,不利于喷射操作。粗骨料越大,水泥用量可以降低,但回弹越多。施工中骨料宜选择河砂,粗骨料率在2.3~3.1之间,粒径控制在10mm~15mm之间。

2.2 施工的质量控制

①风压的控制。施工时喷射混凝土的输料管长度应该控制在规定范围以内,喷嘴与出料口的高差要控制在5m以内。要严格控制好风压的稳定性,这样可以有效控制回弹量。②喷射角度的控制。在受喷面较为平整时,喷嘴尽量与喷面垂直,如果受喷面比较不平,应该尽量与受喷面保持垂直的喷射角度。如果喷射混凝土的角度不垂直,会影响混凝土的密度,并加大回弹量,造成过多的浪费。③喷射距离。为了保证混合料的充分拌和,可以在喷头上接出一段塑料管,也可以保护操作人员不被回弹料伤到。喷嘴与喷面的距离要控制好,如果距离较远会影响喷射混凝土的强度和密度,如果喷射混凝土较近,回弹量就会增加。④喷射方法。建议采用分段、分块、分部的工法,按照“先边墙,后拱角,最后拱顶”的顺序喷射混凝土,以避免混凝土下滑、脱落。可进行。在施工中,喷头应该与受喷面对正,缓慢地、均匀地、按照螺旋移动的方式顺时针喷射,以确保喷射面的混凝土均匀、美观,避免混凝土回弹量超出限度。⑤喷射厚度控制。喷射过程中,要根据设计的温度标准严格控制喷射混凝土的厚度,可以将钢筋头焊接在钢拱架或专用支护架上来明确标示喷射混凝土厚度。如果局部喷射的部位混凝土厚度超过限度,要在挂防水板之前剔除混凝土,以免对防水板造成破坏。⑥养护质量控制。喷射混凝土的工序结束后,为了避免混凝土水化热引起温度裂缝,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应该及时进行养护。在混凝土终凝后2小时,便可采取洒水养护的方式,养护的时间不能小于14天,可根据混凝土表面的湿润情况来确定洒水的次数和洒水量。

3 工程案例

3.1 隧道工程概况

某隧道位于高速城区连接线道路的中段,隧道区地形总体趋势为中间高、两端低,所穿山脊最高高程约为260m,侧地面高程在112.3~143.2m之间,地面高程为125.0~95.4m之间。隧道单洞长分别是左线1069m,右线1042m。场地覆盖层主要有人工填土、第四系冲洪积层及残坡积层,下伏基岩为燕山早期第三次黑云母花岗岩。经过工程部门勘察分析决定本隧道所有喷射混凝土采用湿喷工艺进行施工,主隧道、匝道、风井及风道等大断面地段现场采用麦斯特机械喷射手及TK-500湿喷机进行混凝土喷射施工;斜井、人行横道、车行横道等小断面人工进行喷射。

3.2 效果分析

隧道工程通过工程建设人员一年多的建设已经顺利完工,本隧道的贯通加强了城市主干路之间的联系,并完善了区域路网的功能,还同时拉动了附近城乡土地利用与开发,促进了中心城区经济的发展。通过隧道施工建设,大量累计了隧道工程的施工经验,并通过对施工中所遇到的施工技术要点的探讨和研究,为今后相似类型的隧道工程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其中湿法喷射混凝土强度好,早期强度较高,回弹量少(湿法喷射混凝土回弹量在15%~20%,干法喷射混凝土回弹量基本在40%~50%)节约了材料且减轻了粉尘污染,使作业环境得到改善。

4 结束语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隧道建设事业蓬勃发展,目前我国隧道数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一位。但我国仅仅是一个隧道大国,而非隧道强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隧道建设还存在着机械化施工程度不高,施工工艺不够先进,质量控制不够严格,工程事故频发等缺陷。隧道技术的发展表明,今后我国隧道技术的研究方向为:非爆破的机械化施工、合理规划与环境保护、设计可靠合理、使用安全等方面。

参考文献:

[1]陈传健.浅谈湿喷混凝土在隧道中施工应用[J].河南建材, 2014(04).

[2]陈涛.隧道湿喷混凝土施工控制技术[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3(32).

隧道施工技术范文6

Abstract: The tunnel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is continuously improv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a massive underground project construction, on this basis, some more effective construction methods appeared, such as the New Austrian Tunneling Method, Norway method, shallow tunneling method, and so on. 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New Austrian Tunneling Method in tunnel construction combined engineering examples.

关键词: 新奥法;隧道;施工技术

Key words: New Austrian Tunneling Method;tunnel;construction technology

中图分类号:U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5-0108-03

0 引言

隧道工程在交通运输中占了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我国隧道施工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盾构法、矿山法、新奥法。新奥法即新奥地利隧道施工方法的简称,新奥法是以隧道工程经验和岩体力学的理论为基础,将锚杆和喷射混凝土组合在一起作为主要支护手段的一种施工方法,经过一些国家的许多实践和理论研究,于60年代取得专利权并正式命名。六十年代此法被介绍到我国,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得到迅速发展。新奥法几乎成为在软弱破碎围岩地段修筑隧道的一种基本方法。

1 新奥法技术的原理

①围岩是隧道结构的主要承载部分。②为使围岩在开挖卸载后不失去原有的强度,应在开挖后对围岩进行加固。③隧道围岩支护过程中,一方面允许围岩有一定的位移,从而产生受力区;另一方面,又必须限制围岩位移的程度以避免围岩变形过大而产生严重松弛卸载。④围岩自稳时间,一方面依靠对围岩地质条件的初步调查,另一方面可通过在建造过程中量测隧道周边的位移来评定。⑤初次支护的建造应是适时的,使围岩在开挖后延时一定时间来得及变形并形成承力保护区,以达到较好的支撑效果。⑥初次支护主要作用是保持围岩的自承状同,防止严重的松弛和卸载,而不是用来承担隧道围岩所失去的承载力。⑦由于喷射混泥土本身具有强度高和轻度变形的特点,其整体的结构效应通常可视为薄壳,具有可塑性和收缩的能力。⑧由于喷射混凝土具有可填平洞壁不平整面、与围岩紧密结合等特点,使围岩不发生严重的应力重分布,常被用来作为初次支护,必要时还使用锚杆、钢筋网和钢拱架。⑨初次支护只要没有被腐蚀破坏,即可视为整体承重结构的一部分。⑩施工方法决定了孔洞从开挖到封闭所需的时间,围岩的变化可经过施工前的地质调查资料进行估计,很难定量解释,施工过程中通过测量来控制和修改。?輥?輯?訛设计的隧道横截面应尽可能接近圆形或椭圆形,因为,从静力学的角度来看,隧道横截面为圆形时受力条件最为有利,严格限制超挖和欠挖,隧道开挖后需及时建造仰拱以形成封闭结构。?輥?輰?訛应特别注意施工过程中工程荷载对隧道受力的影响。应尽可能减少开挖次数,或拱部采用一次开挖方案,为了尽量限制开挖后隧道围岩二次应力重分布程度和松动圈的范围。?輥?輱?訛建造薄层内衬砌,以提高隧道结构的安全性及达到密封的效果,使结构内不产生过大的弯曲应力,内层与外层相互之间只传递压力。?輥?輲?訛外源水压和静水压力的控制可通过在外壳(必要时也在内壳)上设置软管及足够的密封排水装置来实现。?輥?輳?訛对整体结构系统的稳定性、安全度评价和设计结构需要加强的必要性以及设计结构刚度的大小,均根据建造过程中的应力及变形状态的测量结构来确定。?輥?輴?訛为了提高衬砌的强度,一般不增加其厚度而增加钢筋含量(即钢拱);增大整个结构的刚度可通过增加锚杆的根数或长度以形成围岩受力环区来实现。

2 新奥法施工技术

2.1 双连拱隧道新奥法施工 采用单向掘进新奥法施工,由进口向出口方向掘进。采用明挖法施工明洞段,采用“三导洞”法开挖正洞,即先行贯通中导洞,中隔墙先施工完,两侧导洞再施工,拉开左、右导洞达到一定距离。洞身衬砌采用复合式衬砌,采用网、锚、喷、工字钢架、短管棚、格栅钢架结合长、超前锚杆支护进行初期支护,二次衬砌采用模筑砼,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间铺砌土工布和改性防水板组成的复合防水层。采用凿岩机钻孔掘进,边墙采用控制爆破,拱部采用光面爆破,非电毫秒雷管起爆,自卸汽车运输,侧卸装载机装渣。采用模板台车进行二次衬砌,在拌和站集中拌制砼,砼机械振捣,泵送入模,通风采用自然式通风。

2.2 工艺流程和关键技术 新奥法是以锚杆支护、喷射混凝土为主要支护手段,柔性薄层由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形成,与围岩紧密粘结的可缩性支护结构,允许围岩有一定的协调变形,而不使支护结构承受过大的压力。

2.2.1 开挖 隧道开挖前,首先就隧道分部开挖顺序、部位标高进行科学地确定,然后合理调整各部位的钻眼、装药、爆破等细节系数,以达到轮廓成形圆顺,超欠挖最少的效果。

①开挖顺序以及部位的选择(三步开挖法)。中导洞及主洞的分部位开挖标高位置确定,应充分考虑到工程量比例的合理安排、初期支护难度、材料合理应用以及机械设备运转空间等需要来考虑。

1)工程量比例适当:要求分部位开挖法施工每步工程量要适当,减少开挖和支护时间,以便开挖施工的三个部位能形成流水式作业,充分发挥机械的使用功能。

2)支护难度考虑:尤其是拱部开挖,断面空间大小既要考虑到支护材料的合理下料不致于浪费,又要考虑到工人操作的简单、快速。如拱部工程量断面过大或过小,给安全施工带来极大隐患,势必增加出碴、支护的难度和时间。

3)设备运转空间要求:一般情况下,拱部不宜断面过大,拱部开挖标高应能满足装载机在期间能运行自如。

尽量避免初支结束后支点处于不利的受力支点上,要考虑断面支护结构受力要求。

②钻眼施工。断面轮廓成形的圆顺以及超欠挖的多少受到隧道钻眼好坏的严重影响。而钻眼施工的各工序中,眼数、布眼角度、眼深、布眼形式等均需根据现场调整系数,才能达到最理想效果。包括:掏槽眼、辅助眼、周边眼、底板眼,辅助眼、周边眼的眼深要保持一致,这样才有利于爆破后掌子面平齐,便于后续施工进行。

③装药爆破。钻眼结束以后,装药也甚为重要。爆破轮廓由于装药不当而导致成形后出现参差不齐的现象,甚至引起较大的局部超欠挖。辅助眼药量为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眼深的药量,一般情况下(2.5m眼深)掏槽眼装药要足但应适量,周边眼视围岩裂隙情况可少药甚至不装药(即采用隔眼装药、预裂爆破)。

应安排经验丰富的工人进行装药操作,因为装药工作是个既要有理论又要实践经验的细活。

装药连线应选择不同段别的非电毫秒雷管,为达到预裂爆破或者光面爆破效果,不同的眼别采用不同的段别雷管,最后统一成束由1~2个火雷管引爆。

2.2.2 第一次支护 又称为初支,作业包括:初喷封闭、拱架架立、联网、锚杆施工、复喷混凝土、超前支护。

主要工序有初喷封闭——拱架上立——锚杆施工——复喷结束。

①初喷封闭。爆破后出碴、排险后立即进行对掌子面的岩体进行喷射砼封闭覆盖,防止小块掉渣伤人,将炸松岩石裂隙封闭。要求初喷表面外观尽量平顺,一般喷射砼厚度为5cm,以便拱架的安装。

②拱架架立。掌子面初喷结束后,立即进行钢架(格栅或型钢拱架)的架立。架立时要求垂直度符合要求,位置准确,纵向连接成完整体,构件连接部位牢固,钢架底支撑块采用钢板、方木或者砼块垫底,拱架架立纵向平顺,横向圆顺。

③锚杆施工。拱架架立完毕,按设计间距进行锚杆布置。布置时达到整体受力效果,尽量与钢架连成整体,通过锚杆将围岩应力变化传递至钢架往四周分散。

锚杆施工前将锚杆施工机具(双液注浆机、风钻等)、杆体材料(中空注浆锚杆、双液浆体)备好。

锚杆施工顺序:定位——钻眼——清孔、检孔——杆体顶入——安装止浆塞、托板——钢筋网片安装。网片安装紧贴初喷基面上。

如果清孔不彻底、检孔不合格应进行补孔或复钻,直至达到设计深度及其他要求,浆液注浆要保证压力、效果。

④复喷结束。喷射砼的补喷应在锚杆施工结束后立即进行,直至设计厚度。喷射前拌和料要掺加钢纤维搅拌均匀,在合适位置留出厚度检测点。喷射时先从钢架支撑点开始逐步往拱部方向喷射。

按照设计要求需要或者现场地质不良(围岩极为破碎)时,进入下一循环的开挖施工之前,为保证施工的安全,应进行超前支护施工。

超前支护分为三种:砂浆锚杆超前支护、小导管掌子面超前支护以及隧道洞口大管棚的超前支护。

2.2.3 二次支护 二次支护又称二次衬砌。为了确保隧道的安全,保证隧道工程的长期使用,要对开挖好的隧道进行衬砌。复合式衬砌是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组成。初期支护是帮助围岩达到施工期间的初步稳定,二次衬砌则是提供安全储备或承受后期围岩压力。

必须严格按照新奥法的原则进行复合式衬砌施工,施工和监测应遵循技术规范的要求和设计图纸规定进行。初期支护力不足时,除应及时加强初期支护外,也可以加强二次衬砌参数或提前施作二次衬砌。

二次衬砌采用模筑衬砌方法,也就是采用模筑砼作为衬砌材料进行内层衬砌。模板台车的生产能力大,可配合砼输送泵联合作业。浇注时采用长度大于8m的模板台车。它是较先进的模板设备,但其尺寸大小比较固定,可调范围较小,影响其适应性,且一次性设备投资较大。

①施工前准备。根据隧道中线和标高及断面尺寸,测量确定初衬立模位置。隧道衬砌施工时,其中线、标高、断面尺寸和净空大小均须符合设计要求。

轨道铺设应稳固,其位移和沉降量均应符合施工误差要求。采用整体移动式模板台车时,实际是确定轨道的位置。轨道铺设和台车就位后,都应进行位置、尺寸检查。须预留误差量和沉落量,以保证衬砌不侵入建筑限界,且要注意曲线加宽。

②浇注模筑混凝土。

1)施工顺序:仰拱或底板的浇注施工小边墙的浇注施工仰拱充填混凝土拱圈边墙浇注施工混凝土养护。

2)仰拱或底板的浇注施工。施工之前,要清除积水,杂物和虚渣。超挖部分用同标号混凝土浇注密实。

3)小边墙浇注施工。首先要把小边墙基底的石渣,污物和基坑内积水排除干净,严禁有积水的基坑内浇注混凝土。

4)拱圈、墙体浇注施工。通过模板台车预留孔由下向上依次灌注。同时两侧应对称和分层灌注混凝土,每灌注的高度、次序、方向根据搅拌能力灌注速度,洞内气温和振捣等因素确定。

5)混凝土养护。砼养护洒水,二衬砼可采用表面喷雾养护。采用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其养护时间不得小于7d,掺有外加剂或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小于14d。养护用水的温度与环境温度基本相同。

3 结束语

新奥法施工技术科学合理,得到了大力的推广,也引起了隧道设计理念的重大变革。尽管如此,新奥法在我国的推行情况并不好,在一些隧道工程的施工中也出现过安全、质量方面的事故,因此,必须掌握新奥法的施工技术,并严格按设计要求施工,在施工中不断积累施工经验。

参考文献:

[1]黄成光.公路隧道施工.人民交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