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空间信息论文范例6篇

地理空间信息论文

地理空间信息论文范文1

【摘要题】专题探讨

【关键词】信息理论/三个空间/网络空间/信息空间/思想空间/思维空间

波普尔的三个世界的理论对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图书馆学界基础理论建树,曾有过重要的影响,而九十年代初托夫勒的《大趋势》对整个信息界的撞击,人们至今还记忆犹新。而今,当我们站在新世纪的起点上,企盼着新的更高层次的信息理论的出现。近年来,国外有不少理论研究显示了一定的成熟度,其中三个空间的理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这三个空间是指网络空间(Cyberspace)、信息空间(Infosphere)和思想空间(Noosphere)。美国海军研究生院的约翰·阿奎那(JohnArquilla)与其合作者们自1991年开始进行了关于未来军事事件、社会矛盾及犯罪、信息策略等研究,并陆续发表了一系列的报告与著作,如1996年的《网络战争的来临》、1999年的《历数新的边界》、1999年的《思想政治的出现》、即将出版的《战争中信息作用的转换》等。尤其是在《思想政治的出现》一书中,阿奎那等全面地概述其理论基础:三个空间的理论,为这一研究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

1网络空间(cyberspace)

这是三个概念中最常用的一个,指全球范围的因特网系统、通讯基础设施、在线会议体系、数据库等一般称作网络的信息系统。该术语最多的是指因特网,但也可用来指具体的有范围的电子信息环境,如一个公司、某武装部队、某政府和其他机构组织等的信息系统。

该术语可用于解释信息的电子存贮和信息流、该信息系统的服务商和用户、及其与之相连为一个领域和系统使之成为如同政治学、经济学那样明确的特征的技术。理想的是,随着技术的进步,用户应该能够通过硬件软件进入并运作这一网络空间。

网络空间发展最快、是世界上势力与所有权范围最新的领地。无论在哪一个国家,都是当前最大的项目之一,网络空间这一术语也成为最流行的词汇之一。

该术语比信息空间和思想空间具有更趋向于技术的一面。但在这个术语里,人们看到网络似乎比看到技术更多些,从WilliamGibson1984年用Cyber-punk来说明交感幻觉(Gibson,1984),直到如今人们用Cyberspace用于说明建设创造思想的全球模型,加强人们精神上的联合,这种观点实际上预示着网络空间与思想空间的部份重合。

网络空间比信息空间或思想空间更受限制些,表现在其主要表示网络(这一似虚而实的事物)。但有些定义也跨出了因特网的范畴,如那些与网络空间有关的,影响重要基础设施的公共电话网、电力网、石油天然气管道、远程通讯系统、金融票据交换、航空控制系统、铁路编组系统、公交调度系统、广播电视系统、军事和其他政府安全系统等。策略性的信息战争大部份在于保证国内的网络安全,并发展对系统里其他势力弱小的国家的剥削能力(Arquilla,1999)。

2信息空间(infosphere)

明确了网络空间概念在空间和技术上的局限性后,一些分析家提出信息空间的概念。这两个术语间的区别并不十分清楚,常被交替使用。如最近有人定义:信息空间是将世界通讯以网络、数据库、信息源连接到广大的、内联的、参差不齐的电子交流系统的捷径,信息空间有着将所有的人和所有的知识集中到一起(Vlahos,1998)的潜力。然而这从某种角度上看不正是网络空间的定义吗?

实际上,信息空间比网络空间要大得多,它可以包括后者的全部内容再加上可能没有被包括进网络信息系统的内容。在民用范围内这经常包括广播、印刷等媒体以及一些机构,如公共图书馆等,其中还有相当部份信息内容还没有被电子化。在军事范围内,信息空间还可能包括命令、控制、通讯、谍报、监视、侦察系统——这些战场之外、但与战争相关的军事信息环境(Aquilla,1999)。

像网络空间一样,信息空间正作为真正的全球信息基础和环境在显现出来,传统的对空间和时间的认识在这里已不能说明问题。该术语因其聚焦于信息环境广义地定义,而不是仅考虑基于计算机技术和设施,因此具有一定的理论优势;同时又因其是人物空间的中介,即信息空间是基于信息的一个明确的领域,但又与我们同时所居住的地球的其他部份密切相关,因此而受到人们的青睐。

法国哲学家PaulVirilio也曾提及信息空间这一概念:信息空间,信息所处的领域,将会将其强加于地理空间。我们将会生活在一个缩小了的世界上,事物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能力将把我们的世界挤压到所剩无几。事实上,已经出现了速度污染,使我们的世界减小到零。在最近的将来,人们将会感到被圈在一个小环境内,他们会觉得被快速传播的信息的力量关在这个已到忍受到极限的世界上。如果让我来提供一个结论性的想法,那么内联互动对真实世界就像放射性对大气层一样(DerDerian,1996)。

3思想空间(Noosphere)

到目前为止,最抽象而又最不受青睐的就数思想空间了。该词源自于希腊语noos,意为思想,由法国神学家和科学家PierreTeilharddeChardin在1925年首创,并通过50和60年代他去世后出版的著作而传播开来。依据他的观点,世界首先进化出地理空间,然后生物空间。由于人们得以在世界范围内联系交流,于是世界开始出现思想空间,他将此描述成许多形式,如跨全球的思想领地、思想线路、巨大的思想机器、充满纤维与网络的思想外壳、流浪(游移不定)的意识等。

根据Taihhard的说法,思想的力量多年来已经创造和发展了部份思想空间,最后终将取得其全球的存在,其各种各样的部件正在融合。不久以后,一个合成体系将呈现出来。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不同文化的人们的意识与精神活动将无需确定的范围,但又不丧失个人的特征。再认识充分些,思想空间将把人类提高到一个更高、更新的进化阶段,人们由集体的心理和精神的合成力量所驱动,由一种对道德和法律的虔诚所驱动。当然,这种过渡也许不那么简单顺利,或许要依靠某种全球的震动或者是某种启示以成为思想空间最终的融合特征。

尽管这一概念基本上是精神的,远不如网络空间或信息空间的技术性强,但Teilhard已经把不断加强的通讯交流归结为一个因素。在他的时代还没有类似因特网的媒体存在。然而,50年代的广播和电视媒体促使了这种全球意识思想的产生。他期待惊人的电子计算机给人类以新的思想工具。他的预测与如今的因特网竟不谋而合。

很少有政府或商界人士有兴趣促进全球思想空间的构筑,除了在有限的范围,如国际法、政治或经济理论界的研究人员。促进全球思想空间实现的动力更可能是来自那些非政府组织的活动家,或其他民间社会的成员,如教学、学校等,或那些献身于信息交流自由和伦理价值规范传播的个人。我们相信,现在是到了政府与商界开始往这一方向转移注意力的时候了,尤其是因为在信息时代强权将比以往任何时候更需要国家政府和商业市场人员与民间社会活动家的合作力量。

4三个空间之间的关系

所有三个领域都还在发展中且继续维持着这一状态。三者都在世界范围内很快地扩展,但都还分裂成更小的组成空间,其中有的空间在世界某些地区发展得更快些。尽管三个空间都在均衡发展,但仍继续其间的交叉覆盖。网络空间将维持最小的部份;居于其他两个空间之内的信息空间次之;而思想空间则将三个空间全部包括在内。见下图。其中某一空间发展时,其他也都在发展,尽管不必要平衡进行。

三个空间示意图

附图

本图录自Arquilla,JohnandRonfeldt,David.Theemergenceofnoopolitik:TowardanAmericaninformationstrategy.SantaMonica:RAND,1999,p16

三个理论一个都不能忽视,但人们对它们各自的倾向性的认识是不同的。三个空间都有技术、组织和思想层次,但这些层次及其作用却不尽相同。更进一步说,每个空间都有其内在的特性。在三个空间中,网络空间最具技术性,而思想空间则最具观念性。当人们考虑网络空间时,跳入其脑海的首先是连接了因特网的计算机屏幕,而其内容无关紧要。当人们考虑信息空间时其图像可能是通过卫星转播的电视节目。当人们考虑思想空间时,其脑海中形成的图像不会是什么技术,却可能是涉及文化伦理的什么观点,其内容应该是文化的。

当我们讨论网络空间的延伸趋向于技术性时,讨论信息空间则经常强调通讯交流的动力以及对其的思考,相比而言,讨论到思想空间的未来时,似乎一定是哲学方面的,尽管两者之间少有联系,或相距甚远。

虽然每一个领域的运用都是独立的,但讨论时都很可能岔到另一个空间的方向上去。因此,许多对网络空间的讨论可能很大程度上转移到思想空间去。如通过网络空间和信息空间讨论分析信息战争的军事分析家们争辩说,信息战争实际上是关于人们智力、精神的战争,是侵犯到人们的观念、认知领域的战争。一方面有相当多的关于网络黑客的讨论,而同时在美国又有观念被黑客入侵的个案,如对手、操纵者通过广播媒体或因特网传播其声明或公告。同时,拥护思想空间理论的哲人们亦注意到该理论的发展,还得依靠这已在世界范围内被普遍认可了的、联网了的信息和通讯系统的传播。

地理空间信息论文范文2

 

关键词:信息文化 税收信息化建设 信息技术

一、信息文化的内涵

信息文化是信息社会的主流文化,是人们借助于信息、信息资源、信息技术,从事信息活动所形成的、信息社会所特有的文化形态,是信息社会中人们的生活样式。信息作为一个科学概念,最早出现在通信领域,但随着信息概念向各门具体科学渗透,被纳入了哲学的视野。在研究信息的过程中日益倾向于探究信息的本质,逐渐赋予其高度的抽象性和概括性,同时也赋予了世界观和方法论意义。信息是在信号的刺激下产生的,就其形成的过程而言,具有一定的客观性,但不能据此否定信息的主观性,无论是生成的信息,还是生产的信息,最终都以主观的形式而存在,而且随着人们意志的改变而改变。如果没有大脑的出现,就根本不可能生成和生产信息,这个世界也永远是充满各种信号的呆板的世界。

信息的本质是主观虚拟存在,而事物的本质则是客观实际存在。首先,信息决定于事物,离开了事物,信息就失去了赖以产生的客观基础。其次.信息不同于事物,信息是虚拟的、主观的,而事物是实际存在的、客观的。第三,信息具有一定的超越事物之外的独立性。因为信息是虚拟的、主观的,所以信息可以超越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自由地进行信息运算,并据此改造事物。第四,信息对事物的反映有时是扭曲的。信息之间的联系基本上与事物之间的联系相符合,有时超越事物之间的联系,并生产出新的信息。

智能信息是“情报学”与“信息学”发展融合的产物。在知识环境下,智能信息学注重对知识传播、获取、管理和情报交流的研究,以及“探索信息激活的规律”。目前,人类对信息的需求已从最初的单一需求转向了适用于各领域的决策信息需求,因此,智能信息已超越以往文献情报学及科技情报学的研究范围。传统的科技情报理论、文献情报理论正在与现代的竞争情报理论、工商情报理论、技术情报理论、安全情报理论等现代情报理论相结合,从而形成智能信息理论。

信息技术的使用也给信息社会带来了许多伦理问题,这些伦理问题包括信息的获取、保存和扩散;信息的质量控制,可靠性、自由流动和安全性;普遍存取的扩大;内容的共享与交换;创建新数字空间的技术支持;公众意识;对多样性、拥有权和隐私权的尊重;对信息通信技术的伦理性使用;以及新信息通信技术与传统信息技术的集成等。

二、信息文化对税收信息化建设的影响

1、信息文化改变了税收管理体制、组织形态和结构,未来税收工作的主体将围绕网络建构。在信息社会中,社会系统的各个环节都需要信息和反馈作为运行与控制的依据,各种制度的运行也都建立在相应的信息传播技术基础上。税务征管也将围绕网络建立起新的虚拟社会结构及虚拟组织而展开税收管理工作。面对社会组织分散化和社会结构日益复杂化的趋势,信息文化将建立起社会运转的新规范,将引导税收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决定税收管理的新机制。

2、信息技术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深刻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在信息社会中,人们的活动日益依赖各种信息中介.并由此改变人们的工作方式、交往方式和教育方式。同时,人们的信息意识、信息素养、信息心理和信息生产、传播、选择和应用等方式也受到信息文化的影响。一是信息时空观的形成。信息社会通信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传递时间不断缩短,空间距离相对缩小使人类社会的空间特征有更加时间化的趋向,即空间可以被时间置换。二是信息世界观的确立。传统的物质意识二分世界观将被信息世界观所取代,信息与物质、能量被视作是共同构成世界的要素,对于人们所生存的世界,信息更具有了无可取代的地他,其地位超过了信息和能量。三是信息价值观的确立。信息的特征决定着信息价值在增值中的作用。信息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在各领域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信息拥有者在竞争中占据着有利地位,权力“从资本占有者手里转移到职业官吏和技术治国论者,及信息提供者手里”,信息的价值观得以确立。“信息经济”、“知识经济”都足信息价值的体现。

地理空间信息论文范文3

关键词: 信息共享空间; 图书馆空间; 服务模式; 协调服务

中图分类号: TN911.2?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373X(2017)01?0156?03

Abstract: The framework of the library space and service mode based on information sharing is put forward, which includes the resource collaboration, technology collaboration, process collaboration and strategy collaboration. According to the above framework, the library space service model based on information sharing was constructed, which includes the support layer, virtual layer and physical layer. The service contents provided by three layers were explained. The service mode is introduced with an instance. The mode provides a complete service for users, and creates a harmonious study atmosphere.

Keywords: information commons; library space; service mode; coordination service

0 引 言

基于信息共享的D书馆空间的实现展现出了网络创新的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从互联网上获得知识更加方便。这种获取知识的形式转变使得目前图书馆的到馆人数显著下降。这种形式的转变使人们产生了紧迫感,从而更加关注图书馆的未来和发展。

信息共享空间(Information Commons,IC)最早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的北美地区[1],它使得高校图书馆不仅仅局限于物理空间。该模式整合了多种资源和服务,创建了一个跨部门的合作平台,充分发挥图书馆的原有优势,重塑了图书馆的实体形象,为图书馆提供了“转型”和“复活”的机会[2]。国内的专家学者也对此进行了研究,一些国内的图书馆还开展信息共享空间服务或者正在计划开展这项服务,如清华大学图书馆,中国科学院国家图书馆等[3]。因此,基于信息共享的图书馆空间及服务模式的研究,对指导图书馆的建设以及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从“文献服务”到“信息服务”,又从“信息服务”到“知识服务”,图书馆两次服务的变更始终没有离开实实在在的服务场所与空间。信息共享空间则很好地解释了抽象意义上的服务场所与空间,它的出现为图书馆信息服务开辟出了新的领域[4]。因此,本文致力于积极构建基于信息共享的图书馆空间及其服务模式,希望以此满足用户的新需求,并且可以促进未来图书馆服务的新发展。

1 基于信息共享的图书馆空间的概念思想与理

论模型

1.1 基于信息共享的图书馆共享空间的概念思想

作为图书馆服务共享空间的思想源泉,基于信息共享的图书馆空间的基本内涵与理念是:内涵丰富、以人为本、民主自由、集体智慧、开放获取、空间共用、资源共享、设施先进、共享参与、交流合作[5],从而进一步提高人类及社会的资本与价值。基于信息共享的图书馆空间的出现,在为图书馆服务共享空间提供理论指导的同时,还为实现共享服务提供了场所和实践经验。

基于信息共享的图书馆空间与基于服务共享的图书馆空间的概念主要源于以下几种思想:一是信息公平思想。无论是在分配物质资源,精神资源,还是信息资源时,不可避免地都涉及到一个公正、公平的问题;二是知识公共思想。知识是人类历史发展的精华,是文明的积淀,知识的公共性是知识的基本属性,这是由人类社会性的实践活动决定的,知识的公共性是人类发展和进步的基础,实现知识公共是信息共享的基本目标[6];三是信息服务共享思想。信息服务空间是一个整合实体资源、服务和空间的协作式学习环境和综合设施;四是信息开放获取思想。开放获取信息的目的就是促进信息自由获取、共有以及共享,鼓励人们在开放的学习环境中学习、思考和实践。

1.2 基于信息共享的图书馆空间的理论模型

基于信息共享的图书馆空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空间环境,它可以为个人、群体或组织提供从事信息活动的场所。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组成部分:图书馆物理空间、图书馆虚拟空间、信息资源空间、图书馆文化空间、用户信息环境等[7]。基于信息共享的图书馆空间目标的实现需要完善共享的服务空间作为基础,而完善的图书馆共享服务空间的构建应该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信息共享空间的基本理论模型是人们普遍接受的三层结构模型,包括:支持层、虚拟层和实体层。其中支持层是通过服务和系统运行、发展的核心层。虚拟层是用户学习知识、交流资源、共享心得、实现创新的虚拟空间。实体层则是用户学习、互动、协作和配合的实体空间。虚拟层是联系支持层和实体层的桥梁。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理论模型的分析如表1所示。

图书馆服务共享空间的理论模型如图1所示,这是一个“因需而变”和“以用户为中心”的动态模型。从本质上说,用户空间是用户获取并且利用信息资源的个性化信息空间,它是一种嵌入式的用户信息环境,是图书馆服务共享空间的中心。信息资源空间是指图书馆服务共享空间内所有可供用户利用的网络与图书馆实体构成的信息资源体系。图书馆实体空间是用户进行研究、学习、交流的物理场所,它的主要组成为硬件设施、服务设施、图书馆建筑等。图书馆虚拟空间同样是用户研究、学习、交流的场所,但它是一种虚拟环境,是整合和连接实体空间中各类资源链的桥梁。它的主要组成为虚拟资源和虚拟网络等。图书馆文化空间是支持图书馆服务共享的组织文化环境,它的主要组成为图书馆职业精神和图书馆组织文化等。

2 基于信息共享的图书馆空间及服务模式构建

2.1 基于信息共享的图书馆空间及服务模式的框架

在虚拟环境下,关注研发新技术的同时,还要注重将现有的各种技术共同运用在虚拟环境下。信息共享空间汇集了大量的人力资源、信息资源以及技术资源等,问题的核心是如何使各种Y源有效结合,从而发挥更好的作用。IC资源协同框架如图2所示。IC流程是知识协同的整个过程,涵盖了IC中知识的生成、识别、获取和利用等。IC协同流程模型如图3所示。与此同时,在信息共享空间的构建过程中,与图书馆IC的战略规划相结合,通过系统性建设。因此,实现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服务向协同服务的转变也非常重要。IC协同服务战略如图4所示。因此,本文提出了图书馆IC协同服务模式的概念框架,主要由以上四个核心要素组成。每个要素中包含若干个子系统,IC服务模式框架如图5所示。

2.2 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服务模式

图书馆想要在未来的信息环境下生存,就必须快速地融入到整个信息服务系统中。基于信息共享的图书馆空间服务模式的提出正是图书馆对内部和外部环境的改变做出的积极回应。其结构框架包括支持层、实体层和虚拟层。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服务模式如图6所示。

3 案例研究

中国科学院专业领域知识环境(Science Knowledge Environment,SKE)是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组织开发的,在科学研究过程中,它是支持科研人员对产生和所需要的信息知识资源进行共享、合作、管理和组织的综合平台[8]。作为国家的科学研究平台,中国科学院聚集了大批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实验室以及研究所。它的科研模式逐渐转变为跨学科、跨部门、跨组织的服务模式。中国科学院专业领域知识环境可以为研究人员提供自主或协作知识资源,传播、发现和管理知识的服务,实现了在虚拟的分布式环境下的信息交流和信息集成。

如图7所示,科研过程是一个从了解科学研究的趋势并且产生科学研究思路、设计项目和组织资源、设计实验并进行测试、数据采集与数据分析、交流并且保存科学研究成果的连续知识流[9]。针对中国科学院专业领域知识环境的构建,设计了院所合作的服务模式和机制,根据科研工作的全过程组织服务和资源。针对涉及到的各种科研资源进行标引和分类,构建多维的、立体的资源系统,其中主要包括科研信息的归纳、永久储存、信息检索以及实时等。根据科学研究的生命周期来安排服务和资源,并且提供基于科学研究流程的服务体系。

4 结 语

基于信息共享的图书馆空间及服务模式概念的成功之处在于通过提供资源、获取技术、培养电子素养以及专家协助来吸引用户。这种新型的服务模式可以不断地寻求机会将网络学习环境、物理学习环境以及学习支持同用户需求相结合,提供给用户一个具有完整一致性的服务,为用户营造出和谐的学习氛围和社会环境。同时,基于信息共享的图书馆空间也充分地展示了当今科技时代校园文化信息中心的核心魅力。

参考文献

[1] 陈丽萍,王立文.高校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服务模式的探讨及启示[C]//华北地区高校图协21届学术年会(北京市)论文集. 呼伦贝尔: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2007:59?64.

[2] 胡力.近年国内信息共享空间研究进展评述[J].图书馆学研究,2012(12):9?15.

[3] 孙玉伟.信息行为领域知识基础、研究热点与前沿的可视化分析[J].图书情报知识,2012(2):108?116.

[4] 朱小梅.打造用户学习中心:图书馆学习共享空间构建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2(11):83?86.

[5] 胡力.基于信息共享空间的图书馆协同服务模式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3.

[6] 郭海明.资源共享理念下的图书馆空间服务[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1(7):1?4.

[7] 彭一中,余峰.试论图书馆作为文化公共空间的社会价值[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2,32(4):19?21.

[8] 孙波.泛在知识环境下我国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策略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9.

[9] 王芙容.信息共享空间构建研究:以徐州工程学院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界,2011(2):72?75.

地理空间信息论文范文4

关键词:巴赫金;微博;传媒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一、民间广场空间中的毗邻关系

1970年代。巴赫金在《小说的时间形式和时空体形式――历史诗学概述》中,提出了作为其整个理论体系有机组成部分之一的“时空体”理论,其中关于拉伯雷的民间广场文学以及全民性、节庆性孤独的自我体验等论述。给我们展现了另一个人类活动的广阔天地。民间文学空间中的毗邻关系是在“生活本身当中――自然斗争的集体劳动、劳动果实的集体消费、对整个社会成长更新的集体关注之中”的一律平等的可感的交往,而且有着广场的特殊气氛和广场语言的特殊结构。

在狂欢节上,人们不是袖手旁观,而是就在其中生活。而且是大家一起生活,因为从观念上说,它是全民的。

“民间广场”是拉伯雷展现新世界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体现着最具人性的生活。人以及他生活中的一切行为、一切事件与时间空间形成崭新的关系。在这种崭新的关系中,“质量水准(“价值”)同时空规模(量)是相符的。形成正比。”巴赫金认为在以前固有的形而上空间观念影响下,文学所展现的人类毗邻关系到处是上下等级的印记。到文艺复兴时代,随着等级世界崩溃,片面垂直的时间的世界模式及其绝对的上和下及升降运动发生变化,“如果以为毗邻的成分中有一个居于整体中的主导地位,那就完全错了”。在拉伯雷的民间广场中,人与人之间的毗邻关系是平等、自由而无等级观念的,它包罗万象又具有再生性。新模式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水平线。人的身体成了宇宙的相对中心,探究平面空间的观念价值内涵是文学等级空间的新特点。

巴赫金在对拉伯雷的研究中提出的“广场”空间不只是一个大众聚会的场所,更是尽情享受的感官欲望与理性水融的自由空间,即“公共空间”和“公民社会”。在这里。人与人之间的平时的等级差别、高低贵贱、清规戒律等等都在随心所欲、无所羁绊的欢娱中颠覆。平等、感性是“广场”空间中人与人之间最本真的关系。巴赫金不仅揭示了这一关系,而且看到了形成这种关系的潜在力量。在巴赫金的广场理论中,存在着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民间世界和官方世界。民间世界是一个“乌托邦理想的东西与现实的东西,在这种绝无仅有的狂欢世界感受中暂时融为一体”的场地,人的毗邻关系回归到了自身,并在人们之中感觉到自己是人。在民间世界中,往往以颠覆、逆向、亵渎、嘲弄、贬低的行为和语言,将现有的事物现象、语言思想间传统的毗邻关系撕开。例如,上和下、生与死、坟墓与孕妇等这些有着形而上等级思想的词语。巴赫金“广场”空间理论的意义就在于:通过“广场”这个空间重新揭示了被人们的日常空间所遮蔽的一种曾经有过的自由的生活方式,使人们在颠倒的世界中重新认识他们之间的毗邻关系,重新享受到自由的感觉。巴赫金写道:

拉伯雷艺术方法……的实质,首先就可以归结为破坏一切习惯的联系、事物间和思想间普通的毗邻关系,归结为建立愈想不到的毗邻关系、意想不到的联系……

在破坏事物现象、思想词语间传统毗邻关系的同时,拉伯雷通过别出新裁的荒诞奇幻的形象以及形象的组合,达到揭示世界一切现象间的新的、真实的、合乎“自然”的毗邻关系和相互关系。在拉伯雷笔下……恢复了事物间非常古老的毗邻关系……

巴赫金对民间广场的空间毗邻关系的论述,是其对理想中颠倒的世界的描述,正是在民间文化与官方文化相互对峙和影响下带来了文学获得革新的动力。这种革新的力量源于破坏和重建的欲望,用拥有医疗性质的广场狂欢破坏已有的成型的关系,在颠倒的世界里寻找一种更真实、自然的毗邻关系,“这时,毗邻关系中的所有成员(整体的所有成分)都具有同等的价值”。成为一种暂时的平等。这种颠倒的世界可能是一种弱势力量,却遍及追寻平等的网络公共空间中,每个个体都是传播和接受信息的载体,他们同时从不同空间角度来观察和描绘世界,正凸显了巴赫金空间化写作中的一个重要特征――并置性结构,这种结构打破叙述的时间流,并列放置意义单元,使文本统一于空间关系中。性质相同或者相异的事件通过不同空间的并列放置,产生出新的氛围或对比出新的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讲。现代社会信息碰撞下产生的媒体环境正是这种并置性结构的反映。而以微博为代表的自主性网络空间进一步加剧了媒体市场的细分和信息的点对点传输,在这里空间的秩序被打乱、被碎片化,出现了类似巴赫金广场空间上的自由、颠倒,平等的毗邻关系。

二、微博空间中的毗邻关系

1.碎片化传播方式中的平等关系

微博的产生和广泛应用。使这种独特的民间广场存在于虚拟世界中。一个一般长度不超过140字的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及获取平台,可以通过电脑网络、手机短信或手机上网等各种客户端更新内容或查看页面。并实现即时分享的网络工具,迅速占领了社会各个关系网的人们的日常生活。

微博这个分享平等自由广场的出现,也使“碎片化”这个描述当前中国社会传播语境的说法更加具体形象。碎片化原意为完整的东西被分割成很多零块,这种理论频繁地出现在技术领域和后现代主义理论中。而在传播学中,“碎片化”更多地关注在传播的主体上。鲍得里亚的理论矫正了福柯对于符号权力和媒介权力的忽视。认为主体“玩弄碎片,这就是后现代”,他在《宿命策略》的文本中也描绘出了一幅主体渐渐失去控制力的后现代形而上场景,其映照在大众信息传播上,正是现代碎片化信息空间的写照。“微”正是一种碎片性质的表达。140个字的容量限制,意味着寥寥数语即可成篇,这使文字的表达不再需要宏大的叙事,而趋于日常化:有效的信息、坦诚的交流、当下心情的直白。在这样一个碎片化信息空间里,传播主体被信息传播方式转换成一个多重的、去中心化的主体,无论你是机构、组织,还是名人,都同普通用户拥有完全平等的发言权――个账号、一个文字框、一个提交言论的按钮,民间广场的平等在这里得到了最好的诠释。不同于传统媒体环境中“传”者与“受”者的显著分野,微博是一种自由选择的交流方式,使用者自由选择自己关

注的人、自己扮演的角色、自己的表达方式,可以随意定制信息来源、自主选择信息平台、自由选择交流对象;在即时的评论和回复中,传受身份处于不断交换的信息流中,每个个体都体会着近距离对话、不拘形式的广场式交往所带来的自由愉悦。微博广场上的“媒体汇”囊括了各类报纸、杂志、电视频道、电视栏目、政府新闻网、新媒体等信息即时传播者。社会信息共享的逐步平等化和透明化,使每个人、每种媒体甚至“官方世界”都面临着信息所带来的监督和挑战,如何寻求政府、企业、社会之间的良性互动成为新的关注焦点。怎样提高政府、企业、社会公众等的舆情应对能力和媒介素养在微博空间里凸显出重要的意义。

2.微博广场上民间力量的更新

巴赫金说:“我们分析毗邻关系,是取它最单纯的形式,取它最基本的粗线条。但有不断出现的大量新成分被吸收到毗邻关系中来,它们使主题复杂起来,使情节的组合变得相当多样。”在“仁者,人也”的中国传统文化中认为只有在“二人”的关系中,才能体现人自身的存在。人的本质偏重于强调个体的群体特征呈现出一种自我压缩。日益宽松的意识形态环境。开放喧哗,多元化的生活与精神状态,使这种最单纯的形式、最基本的粗线条吸收了大量的新的成分,破坏和重建的革新力量从网络中孕育而生,形成了一种与传统官方文化的“二人”关系完全不同的独特的“民间”空间。

各种慈善信息或者商业信息通过微博这一平台很短时间内就可以传遍开来,新浪微博针对4月14日的青海地震发起的“绿丝带”爱心传递活动在短短5天内参与人数就达到544274人,讨论青海地震的微博总数已经超过100万余条;大S、汪小菲闪电订婚形成了微博中一道奇怪的风景:很多圈内好友的祝福和网友、娱乐记者的热嘲冷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看似私人化的空间实际上成为了媒体议程设置。大众传递交换信息、发表个人想法、娱乐狂欢的广场空间。新型的社会化媒体和社交的网站带来了一种新型的毗邻关系――民间广场空间中的毗邻关系,而这种毗邻关系又反过来影响一个个独立的个体。微博的及时评论、转发、对话功能以及微博广场的概念等,拉近了幸福与不幸、获得与失去、上与下、美与丑的距离,对于公众人物和事件的广场式的评论似乎是现代世界中的加冕与脱冕,正如巴赫金所说:“广场的赞美是正反同体的,它处于辱骂的边缘。”加拿大学者伊尼斯指出:一种传播媒介的长期使用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被传播的知识的特性。并且认为,它的普及性影响终将创造一种文明。即“一种新媒介的长处。将导致一种新文明的产生”。这种观点注意到传播媒介会导致被传输的知识的意义出现某种偏斜。甚至还会进而促进一种新文明的出现。而在微博这一“低清晰度”的“冷媒介”里,每个人在阅读信息时,都可以在微博广场空间上无限接近信息的人,空间上的无限接近使得批判性接受的可能性大大的增加。人的毗邻关系呈现了更加个人化的交往形式,微博成为一股并不微薄的新文明力量。

地理空间信息论文范文5

还是从本次的阅卷说起吧。我批阅的是现代文一(标题为“公共空间与公共意识”)的第5题:“作者在第④段和第⑥段都援引与中国历史有关的材料,但目的不同,请联系上下文作简要分析。”分两小题(以下分别简称为题1和题2,本文主要以题1的答案为依据),各2分。

题1的参考答案是――

证明“公共空间”“国民意识”对于促进社会变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题2的参考答案是――

指出以家族为本位的“公共空间”是有局限的。(中国在建设现代“公共空间”的进程中应避免以家族完全代替个人的倾向。)

由参考答案可知:“公共空间”或“国民意识”和“必要性”或“重要性”为语义(信息)核心,以“社会变革”为重要修饰语,它是“必要性”或“重要性”意义指向;以单句为语言形式;以正面为言语的角度。经过一定量的实际阅卷后,阅卷组提供的评分细则补充了三个可得满分的答案:A证明在公共空间发表个人意见的必要性;B以事实证明“莫谈国事”不利于社会进步;C从清王朝的崩解灭亡可以看到,“公共空间”、“国民意识”能封建专制,促进社会变革。

A答案包含“公共空间”和“必要性”这两个核心短语,但其“必要性”的指向没有涉及。B答案包含与“社会变革”语义相似的“社会进步”,以反面为言语视角。C答案则包含了“公共空间”、“国民意识”和“社会变革”三个核心为语义(信息)核心,虽然由于“封建专制”这几个词语使“社会变革”的所指有些缩小,但核心语义(信息)没有大的变化。因此,我们可确定这三个答案与参考答案的语义(信息)偏差度为零,阅卷组的意见显然是正确的。

我在阅卷的过程中,还看到以下几类答案:

第一类:

1 说明国家要进步,国民必须要有“公共空间”意识。

2 论证所有的不满与意见都应该在“公共空间”发泄和表达,这样才有利于社会进步。

3 举例论证在公共场合理性地表达真实想法,才能形成公共意见,让社会进步。

4 举例说明只有当见解在“公共空间”得到表达和辩论,才能推动社会变革。

5 为了体现在公共场所表达自己的想法,有助于社会的进步。

6 论证了公共空间的形成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7 举例说明了在“公共空间”表达不满和意见可以指引国家进步发展。

8 阐述人们需要一个公共场合来表达个人意愿,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这类答案中,都含有“公共空间”“社会变革”和意思分别与之相近的“公共场合”“社会进步”等,我们可确定其信息偏差度为零。前四个答案以复句为言语形式,第一个答案为假设复句,后三句为条件复句;后四个答案为单句。第8个答案中“人们需要一个公共场合来表达个人意愿”与下文第四类相似,而“这是历史的必然”,运用的是判断句形式,它暗含有“社会进步”“社会变革”的语义信息,因此同样可视作零偏差。

第二类:

1 论证在公共场所把自己想法表达出来的重要性。

2 通过举例论证了在公共场合表达意见的重要性。

3 通过论证清王朝灭亡的原因,突出并表达了理性的“公共意识”的重要性。

4 突显公共意识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性。

在这类答案中,都出现了核心词语“重要性”,其中前两个答案都包含“公共场所”(它与参考答案中的“公共空间”意思较近),而后两个答案中都包含“公共意识”(可理解为“公共空间”的意识)。我们也可确定它们信息偏差度为零。

第三类:

1 说明中国逐渐拥有了一定的公共意识,并对中国社会变革起了一定作用。

2 表达出甲午后国人开始意识到国家,形成公共意识,促进社会变革。

3 说明中国人民的公共意识的觉醒,成为中国社会变革的前提。

这三个答案都包含“公共意识”和“社会变革”这两个核心词语,但其论述的范围明显缩小:由普遍的人类社会变为具体的中国社会。因此,它们存在一定的信息偏差,但得满分也还是可以接受的。

第四类:

1 强调说明了真实想法和意见可在“公共空间”中表达。

2 强调应在公共场合发表自己的意见。

3 说明在“公共空间”中,要汇集私人的意见、看法为公意。

这类答案都包含“公共空间”或“公共场合”,都提到要表达意见,但没有用明确的语言提到其作用,可理解为隐含其“重要性”或“必要性”这一信息。在语言表达上是有些不足的,也有些微信息偏差。

第五类

1 为了说明私下应尽公民义务,但不满与意见应在“公共空间”得到发泄和表达。

2 突出只有在公共场所,才应该把自己的真实想法和盘托出。

3 运用事实论据论证了不是所有的意见、不满都应在“公共空间”得以表达。

4 在公共场所应该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而在私人空间应该做自己的事,尽自己的义务。

第1个答案信息偏差度比第四类高,其信息焦点并不在“要在公共场所发表自己的看法”,它重在突出发表意见的场合限制,其意义只有与“私人空间”对照时获得,因此其信息偏差度较高。

第六类:

1 与康德的看法形成对比,引出下文中国人国民意识的觉醒带来的变化。

2 反衬出在公共场合自由议论的重要性,要让人在公共场合自由发表意见。

第1个答案中包含核心词语“国民意识”并言及意义,而说运用对比的手法则明显有误(不过可忽略不计);但“引出”后部却是个陈述句,这种语言形式是极不恰当的。第2个答案中的“反衬”一说则完全错误,因而这一答案阅卷组判得一半分数可认为是恰当的。

第七类:

1 使自己的观点更加具有说服力,说明人们应该有公共空间来表达自己的意见。

2 使“在公共空间要表达个人意见”这一论点更深入。

这两个答案具有相同的语义信息,既包含第四类的语义信息,又指出了援引中国历史有关的材料的效果或作用,但两者的信息焦点是不同的。答案1侧重于阐述观点,答案2侧重运用的效果或作用,因而答案2的信息偏差读较答案1高。但由于“目的”与“效果”之间本身也存在交叉,不能截然分开,从某种意义上说,目的也基于对效果的认识与预期,因此答案2也可适当给分。

第八类:

1 中国人逐渐意识到在公共空间发表不满与意见的重要性。

2 说明了在公共空间中,需要理性,要让人说话和辩论,不然不会形成公共意见。

“在公共空间发表不满与意见的重要性”言语信息符合参考答案,但由于它充当答案1“意识到”的宾语,整个句子陈述了一个事实,而不是一个观点,改变了信息的焦点。答案2中,由于加上了“不然不会形成公共意见”一句,“在公共空间中,需要理性,要让人说话和辩论”的意义变为“形成公共意见”,而使信息偏差度陡然提高。

第九类:

1 进一步论证“公共空间”是一个表达自我观点、主张的地方。

2 说明公共空间应该是一个汇公议的场所。

3 为了论证“公共空间”可以是不满与意见得到发泄与表达的地方。

4 强调“公共空间”是一个将个人意见汇集为公意的地方,说明公共空间与国家的关系。

前三句考生以判断句的形式阐明“公共空间”的含义,而题目则着眼于“公共空间”的意义,尽管两者存在联系,但角度明显不同,可谓答非所问,信息偏差度极高。而第4个答案的后句涉及到“公共空间”与评分细则中一个答案(“……,从而影响了社会变革”)相似,可得1分。

第十类:

1 表现“公共空间”中要的是理性。

2 有力说明在公共空间发表不满意见需要理性。

3 说明有了“公共空间”才会有“公共意识”,“公共空间”是“公共意识”的基础。

这类答案与第八类有相似之处,它们与参考答案处于不同的语义层次与信息焦点,信息偏差度也为零。

第十一类:

1 以实例说明中国人在清王朝晚期就有了“公共意识”。

2 突出人们开始有了公共空间,并形成了公共意识。

3 做为一个例子,写出了中国人民在何时有了“公共意识”。

4 写出了中国历史关于公共场所等的发展与变化,写出了中国人“莫谈国事”这想法的来源。

类似这样的答案为数不少。其明显错误在于它只是陈述一个事实,而没有言及“公共空间”“公共意识”的意义(重要性、必要性),因此它们的信息偏差度同样为零。

以上我们把考生题1的答案大致分成了十一类,并通过与参考答案(包括评分细则)的对照,简略地分析了两者存在的差异,它们的信息偏差度基本呈为由低到高的趋势。据此,我们可从几个方面思考来信息偏差度,如(1) 信息偏差度内涵。(2) 信息偏差的分布情况。(3) 信息偏差度的成因。(4) 信息偏差度与判分的关系。(5) 研究信息偏差度的理论依据和方法。(6) 研究信息偏差度的意义等。下面逐一作初步的研究。

(一)零及低零偏差度的几种情况

除了考生的与参考的答案完全相同或核心词句相同外,以下几种情况也可能为零偏差度。

1 同义词或近义词。

同义词或近义词有两种,一种是静态的语言层面的,这不言而喻。另一种则是动态的临时的言语层面的。在一定的语境里,一些原本没有语义关系或有明显区别的词会临时变成同义、近义的词语,从而与参考答案构成同义关系。如前三类答案中的“公共场所”“公共场合”“公共意识”“社会进步”“国家进步”等分别与“公共空间”“国民意识”和“社会变革”意思相近、相关。另外,本题第2小题对于黄宗羲的设想的评价性“不合理”与“有局限”和“不认同”“表示疑虑”“表示担心”等也具有同义性。

2 正面与反面(正面与侧面)。

最初的参考答案是从正面来说的,而后来的评分细则的答案B“以事实证明‘莫谈国事’不利于社会进步”和一考生答案“说明没有公民意识是不行的”都是从反面来说的,两者也可认为构成了同义关系,其语信息偏差度为零。而“诠释真正的公不应以家庭为本位,而应该是整个社会的每个个体”,则是正面与反面的结合。

3 概括与具体(本体与指代)

如题2的评分细则答案A“指出黄宗羲的公共空间的设想有局限性”与答案B“引述黄宗羲的设想指出以家族为本位的公共空间的不合理性”相比,前者较概括后者较具体,而“对黄宗羲的设想表示不认同”则更为概括。至于“阐明作者对这一设想的疑惑与担忧”则干脆用“这一设想”来指代了。

4 显豁与暗隐(直接与间接)。

相对于参考答案来说,有些考生的答案并不显豁,它们的信息是暗藏的。如“强调应在公共场合发表自己的意见”与“证明在公共空间发表个人意见的必要性”相比较,“应”的表义是暗指的,而“必要性”是明指的、直接的。

5 情感态度的强与弱

情感态度强弱的表现之一就在于模态词的区别。如第四类三个答案分别用了“可”“应”和“要”三个模态词,其表达的态度大致呈由弱到强之势。但这种差异在这里可忽略。题2评分细则满分答案A“指出黄宗羲的公共空间的设想有局限性”,而一半得分答案A“指出黄宗羲心目中的公共空间还是以家族为本位的”。其中有一个原因在于前者“有局限性”态度鲜明,后者“还是”其表达的情感态度是暗含的,强度明显减弱,因此我们可认定两者存在较为一定的信息偏差度。

6 不同语言单位间的同义

短语、单句与复句是不同的语言单位,在特定的言语活动中,它们可以表达相同的意思,传递一致的信息。如第二类答案1中的“在公共场所把自己想法表达出来的重要性”是短语,第一类答案6中的“公共空间的形成促进了社会的进步”是单句,而第一类其他答案都是复句。

(二)较高和高偏差度的几种情况

1 信息焦点改变

第七、八类答案主要属于这种情况。尽管它们包含“在公共空间要表达个人意见”和“在公共空间发表不满与意见的重要性”合乎参考答案的主要信息,但这些考生都改变了信息焦点,要么侧重效果作用的表述,要么侧重对事实的陈述。

2 信息主次颠倒

第九类答案表述的是公共空间的含义,第十类答案表述的是在公共空间发表意见的原则,第十一类答案表述的是我国公共空间或公共意识的发展历史(题2答案也有类似偏差,如“运用黄宗羲的例子,指出在中国家国一体的现象由来已久”和“说明以家族为本位的公共空间的设想的由来”)从语义的逻辑关系来看,它们与公共空间或公共意识的意义是有内在联系的,但它们在该语段中并非主要信息,对它们的论述都是指向必要性、重要性的。因此,这类答案其实是主次颠倒、主从不分,以至答非所问。

3 范围改变

第五类答案3:“运用事实论据论证了不是所有的意见、不满都应在‘公共空间,得以表达。”而文段明确指出:“所有的不满与意见都应该在‘公共空间’得到发泄与表达。”这样,把全体缩小为部分,范围明显改变,信息偏差度较高。

4 信息模糊

第九类答案4中的“说明公共空间与国家的关系”的“关系”与评分细则所列“……,从而影响了社会变革”的影响,信息模糊,态度不明。

当然,从逻辑上看,以上这些较高的信息偏差度必然还存在信息缺漏等情况。

(三)非核心信息偏差的几种情况

1 知识性偏差

第六类答案1“与康德的看法形成对比”中,并非构成对比;答案2“反衬出在公共场合自由议论的重要性”中的“反衬”则完全错误。这类偏差其实并不是表述上的缺陷,而是知识性的偏差。自然,其偏差也是有程度之分的,因而要区别对待。

2 范围偏差

第三类答案1和答案2表述的是“公共空间”、“公共意识”对于中国社会变革的作用,而不同于参考答案所指出的一切社会变革普遍的意义,这里范围明显缩小。

3 时间偏差

“公共空间”“公共意识”对于社会变革的作用在时间上并没有限定,但第二类答案4“突显公共意识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性”却限定在“当今”,而文本第4段论及的恰恰是在中国历史上的作用(当然还适用于当今和未来),这就不符合作者的本意,从某种角度而言,这是一种明显的信息偏差。

4 信息冗余(或无中生有)

这种偏差表现为答案中出现了文本中没有传递的信息,它是多余的信息,虽然它未必错误。如题2的一答案“说明中国古代公民意识表现,但因封建礼教束缚仍有局限性”,其中“但因封建礼教束缚”文章并未言及。

(四)信息偏差度与判分(宽严度)

至此,我们可以确定信息偏差是客观存在的。从内容上说,有语义信息、情感信息和审美信息(在其他题型、题目里)上的三种偏差;还有核心信息与依附类、限定式等非核心信息偏差;其存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并且偏差度有高低悬殊。显然,判分的高低与偏差度是密切相关的。但是,偏差的情况复杂,偏差程度的不同,而分值总是有限的(本题只有2、 1、 0这三个分值),这就产生了多对少的矛盾。解决这一矛盾,就需要把信息偏差的分布情况弄清,加以合理的分类,并根据不同的类别配以不同的分值。通常,与核心信息、中心信息偏差度高的,不得分或少得分;有部分偏差的适当给分;而没有偏差或偏差度极低的判满分。那么,对于非核心语义偏差的答案该如何判分呢?有一点是明确的,即不能有明显的、极端的知识性错误,尤其不能与核心语义、文本信息不一致甚至矛盾,否则应扣分。

判分除了与信息偏差度这类学术因素有关外,它还在很大程度受考试的性质、类型、目的甚至试卷期待分等非学术因素的影响,它们都影响着阅卷标准的宽严程度。宽者,可适当减少核心信息;严者,不放过非核心信息,对答案的同义性严格审定(如对同义词的认定等)。宽严影响对信息偏差的分类与判分。当然,但对于同一场考试的阅卷必须保持宽严一致。

(五)信息偏差的成因

1 文本方面

对同一个提问,题1的得分率远高于题2,显然前者的信息偏差度要远低于后者,这体现了信息偏差度的文本因素。(这是同一文本的不同语段体现的差异,更不必说不同的文本了)同时,题1考生答案中直接提及“重要性”“必要性”的少,而答类似“说明中国人在清王朝晚期就有了‘公共意识’”倒不乏其例,这跟语段中出现几个时间词语和文义的隐含性有关。

2 知识与能力方面

这类信息偏差是由考生在语文等方面的知识缺陷导致的。如上文提到的“对比”与“反衬”两个术语的使用。文体是人类在长期的言语实践中产生的言语样式、功能变体,它决定了阅读的策略、思路与方法,而文体意识的薄弱与识别能力的不高,必然导致考生阅读策略的不当,最终导致了出现不少考生从“公共空间”“公共意识”历史发展的视角去答题的错误。对一些词语理解的错误,也使得考生答题时的表达不明不准。如,“关系”与“影响”两词,都有正反两方面的指向,而参考答案是单指正向的,这就产生了信息偏差。

当前,高中学生普遍存在着逻辑思维能力不高,理论素质偏低的现象,因此考生对这一类理论性文章常常表现出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主次颠倒、以偏概全,甚至有不知所云的情况,答题时自然产生较高的信息偏差度了。

至于试题本身的难易是不言自明的,这里就从略了。

(六)研究语义偏差的理论依据和方法

信息偏差是一种普遍的客观存在,研究信息偏差度的最直接理论依据就是现代语言学、文章学、阅读学与信息学等相关理论,它主要运用现代语义学的理论(如语义场、语境、语义关系等)、现代修辞学中的同义形式理论、话语分析等原理,通过对考生答案的分类并与参考答案进行细致的比较分析,把握信息偏差度的分布趋势与特点,探究其产生的原因等。

(七)研究语义偏差的意义

1 规范参考答案的编写

许多参考答案的编写者具有丰富的经验,从以上的简单分析中,我们也认识到:参考答案尤其评分细则要力求准确、明确、简要,又要具备一定的开放性和预测性,要明确什么是核心信息,什么是非核心信息,并对有些难题作出不同得分的原因说明,以增强参考答案规范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2 提高阅卷的科学性、公平性

通过对参考答案、评分细则和部分考生答案的比较分析,总结归纳并预测可能出现的信息偏差的分布情况,明确信息偏差度与判分的关系,进而确定主观题阅卷的基本策略、步骤和方法(如查找核心词语,判别词语与句子的同义性,确定信息焦点等),从而降低语文阅卷的主观性、随意性,提高科学性、公平性,而这就是研究明确语义偏差度最根本的目的所在。

3 指导语文教学研究

借助对信息偏差度成因的分析和减低信息偏差度方法的探索,有助于规范语文阅读教学的内容、策略和方法,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4 制订语文主观性试题的阅卷规范

研究信息偏差度的一个目标就是在不远的将来我们能制订出一套科学、可行的语文主观题阅卷的规范,以提高语文教学、语文测评工作的科学性、公正性。

地理空间信息论文范文6

近日,一则新闻引起人们极大的关注。由中国科大和清华大学组成的联合小组成功实现了世界上最远距离的量子态隐形传输。实验结果首次证实了在自由空间进行远距离量子态隐形传输的可行性,为全球化量子通信网络最终实现奠定了重要基础。

一位记者还添油加醋地描绘了一个科幻场景:

“存放着机密文件的保险箱被放人一个特殊装置之后,可以突然消失,并且同一瞬间出现在相距遥远的另一个特定装置中,被人方便地取出。”

如果不是看在刊登这则消息的都是权威媒体,我第一感会冒出“这会不会是愚人节新闻”的想法。继而不禁深深感叹,技术进步真是无所不能,稍不跟上,就OUT了。

据百度百科介绍:量子态隐形传输是一种全新通信方式,它传输的不再是经典信息而是量子态携带的量子信息,是未来量子通信网络的核心要素。利用量子纠缠技术,需要传输的量子态如同科幻小说中描绘的“超时空穿越”,在一个地方神秘消失,不需要任何载体的携带,又在另一个地方瞬间神秘出现。

这已经超出了一般人的常识。但事实上,人类在很久以前,就有关于不同于物质时空、精神时空的第三态时空――相当于今天所说信息时空的想法。

例如古希腊柏拉图所论物质、精神之上理念;近代黑格尔所论物质、精神之上的理念,现代波普尔所论世界一(物质)、世界二(精神)之上的世界三(信息)。

随着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的发展,人类开始去构建真的具有时空意义的信息空间。例如美国信息高速公路计划、网格计划,以及近来的智慧地球的设想。这与中国大干快上铁公鸡(铁路、公路、机场),完全不在同一个时空考虑问题。

卡斯特关于在流动空间或信息流空间建设信息化城市的设想,与我们大干快上物理城市,希望在这样的城市中让生活更美好,想的也完全是两个不同时空的事。

在技术证明信息空间存在之前,信息空间的商业理论已经产生。例如布瓦索的名著《信息空间》。布瓦索还把信息空间理论,伸延到对知识资本形态的理论构建上,考虑时空转换的商业影响。

正如醒客(Thinker)陈世鸿所说:“人类正经历工业文明向信息文明的过渡,信息的交流正在替代物质的流通,成为世界新秩序的决定者,信息的流向,不再受制于传统的时间和空间。”“人所代表的智能生命引领着生物界,也便从物质文明进入意识文明。”

但我们经常看到一种现象,许多人生活在信息时代,但对信息化视而不见。因为他们总是用物理时空,来理解信息时空。

举例来说,以为在中国建七倍于欧洲的物理城市,是未来方向;但对欧洲来说,从城市回到乡村,才是未来方向。真正的未来在卡斯特说的流动空间(信息流空间),未来人类将在流动的时空中配置资源。一步看错,几十万亿的产业资源就会投到与未来错位的方向上去了。

我们今天的世界,实际是三种时空的叠加。农业时空,是以自然为参照系的时空,特点是相对于自然节奏而变化不定。我到农村旅行,向老农问路时,总听到这样的回答:还有一里地,15分钟就到了。实际一走才发现,这一里地有十几里之远,这15分钟有两个小时之久。

工业时空,是以人工物为参照系的时空,特点是相对于工具等长等距,信息时空,是以意义为参照系的时空,特点是相对于人的目的而“浓度”不同(这是托夫勒的用语)。比如恋爱时,总觉时间太快,等车时,总觉时间太长。在达利的油画中,表现钟表在流淌,就是相对于意义的时空变化。

意义的空间是现实存在的。为意义的流动而搭建的信息基础设施,构成了类似哥伦布发现的新大陆,人们称之为智慧地球。为意义的流动而构造的世界,是第二人生,存在于电脑、网站、手机等信息终端之上,将来会直接存在于意念控制的电脑之中。

互联网将极大地改变人们的生活态度。人们从为手段而生存,变成了为目的而生存。人们对什么是真实的看法,将完全改变。虚拟可能比真实更加真实,尤其是当虚拟更代表意义时。没有意义的生活,即使它在物理上很真实,但在意义上是不真实的,而有意义的生活,才是更加真实的生活。

比如人为什么喜爱物理意义上并不真实的游戏呢,因为在游戏中,人处于自由选择的目的状态。所以席勒说:“只有当人充分是人的时候,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的时候,他才完全是人。”

又比如,电子商务好在什么地方?因为“谁需要什么”这种关于意义的信息,不再受到物理空间中不透明、不对称中间存在和利益的扭曲,人的商业因此变得更具目的性,更加不“盲目”。

相反,华尔街虽然从物理的角度看很真实,但当金融人不对委托人负责时,对委托人来说,它的存在是不真实的,至少是盲目的。

技术推动时空转换,从物理空间转向信息空间,必然对人们从事商业的方式,产生重大影响。在物理空间谈到企业,人们会联想到厂房、院子。在信息空间中,这样的厂房和院子是不存在的。

以往时空概念下的专用性的固定资本,将转变为云计算中资源共享的信息基础设施,形成设施即服务(Iaas)、平台即服务(Paas)、软件即服务(saas)的新商业模式。

我在神州数码参观时,发现他们已不再固定员工的坐座。而是按先来后到的顺序,随机选择一张空的办公桌,将电脑往上一接插,个人专用的工作界面与数据就随之恢复和形成。

未来云计算推动下的企业创建,也可以是这样。人们不再进行厂房和设备等固定资本投入,将自己的企业往云计算中心一接,就可以根据个人业务的识别,随时随地直接进入到自己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个性化工作状态。人们以个人知识为流动资本,为顾客创造价值。

作为效果,人们将进入普遍的报酬递增状态。人人都可以从事初始投人大,边际投入低,边际成本递减,边际收益递增的商业活动。这里的初始投入,已被云计算共享公共计算资源所替代。

当然在这种情况下,收益不会无限增长,但它将主要不是受成本约束,而更多受需求方收入条件约束,形成以需求为中心的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