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外贸论文范例6篇

传统外贸论文

传统外贸论文范文1

[论文摘 要]在国际贸易人文化发展这种重要趋势的背景下,研究其对未来国际贸易的发展、和谐社会的构建所带来的影响有着重大的意义;探讨建立以人文贸易为基础的可持续贸易发展模式,把转变贸易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与应对贸易壁垒列入“人文贸易”的系统化研究范畴,也有助于大大提高贸易政策的有效性、全面性。 

 

一、国际贸易人文化的内涵 

进入21世纪后,随着世界经贸的变化和发展,在多边贸易体制的制度框架下,一种新的价值取向正在国际贸易领域内悄然形成,即贸易的人文化(即人文贸易)现代人文主义思想在国际贸易领域的体现,它通过以wto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的制度安排,特别是“贸易与环境”等问题纳入wto新一轮多哈发展议程,使国际贸易活动不仅重视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问题,而且关注人类发展中的社会问题。 

在传统人文主义的影响下,国际贸易的指导思想以谋取最大限度的经济利益和对物质财富的最大限度占有为目的。不管是重商主义理论,还是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理论、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和h-o原理都只是重视贸易的总量,很少顾及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的承受能力。另一方面导致人类发展与自然发展的对立,使人类社会在取得巨大进步的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生态失衡、贫富分化等。 

现代人文主义思想从根源上改变了传统人文主义思想对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的错误价值导向。以1995年建立的wto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旗帜鲜明地将可持续发展写入前言,作为一个重要宗旨,这是对gatt宗旨的重大发展。在发展国际贸易的过程中牢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目标,是着眼于全球的长远利益和子孙后代的幸福,防止片面追求眼前利益的倾向,防止由于一味地追求某一时期生产与贸易的发展,而造成对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的破坏,以至从根本上动摇国际贸易的基础,降低人类的生活水平。从gatt对世界资源的“充分”利用,演变成wto对世界资源的“合理”利用,一方面反映出wto寻求的人类对资源利用能力的扩大主要表现在对资源利用质的提高,而非对资源利用量的扩大;从更深层次上讲,也是现代人文主义思想在国际贸易的体现,是贸易人文化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里程碑。 

 

二、国际贸易人文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一)国际贸易人文化对国际贸易理论基础的动摇 

第一,对指导国际贸易理论价值取向的哲学思考。理性经济人的假设是现代经济学基本的核心假设,是现代经济学产生、发展和研究工作的核心与起点。经济学研究主要建立在人们受自身利益驱动并能做出理性决策的假设基础之上。现代人文主义思潮的兴起,在国际贸易内形成人文化的新价值取向。人文贸易的哲学基础现代人文主义坚持“以人为本”,追求人的全面发展。人文主义关注人的发展与完善,强调人的价值和需要,关注生活世界存在的基本意义,并且在现实生活中努力实践这种价值和意义的精神。其哲学价值取向与传统国际贸易理论是完全不同的,对谋求利益最大化的“理性经济人”假设提出严重挑战。 

第二,对传统自由贸易能增进社会财富和福利的增长的质疑。关于自由贸易可以改善经济福利的论断是经济学中最古老和最广泛接受的原则之一。它在构造国际政治、政府和制度框架(比如,单一市场地区,如欧盟和wto)中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然而传统自由贸易理论论证的条件假设中都没有把环境污染及生态破坏的负面影响计入生产成本。没有考虑环境成本的“社会财富和福利”的增长,其实是一种“虚拟”、“现时”的增长,其增长的背后忽略了“现实”、“延时”的补偿成本,如果考虑环境成本带来的财富和福利的损失,传统的自由贸易会增进社会财富和福利的增长的结论实际上可能站不住脚。 

(二)国际贸易人文化对多边贸易体制的挑战 

随着国际贸易人文化的发展,如何协调环境与贸易的关系,对多边贸易体制的许多基本原则提出了挑战。如生产过程和方法(ppm)问题和双重环境标准的争论对现有国民待遇原则提出了质疑;环境补贴和与环境成本内在化有关的生态倾销问题使得人们重新思考公平贸易原则;发展中国家在保护环境方面能否享有特殊待遇等。国际贸易人文化的发展,将从新的角度思考两者的协调问题。 

三、建立以人文贸易为基础的可持续贸易发展模式的初步探讨 

(一)建立可持续贸易发展模式的目标 

建立可持续贸易发展模式必须以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促进对外贸易的人文化发展。国际贸易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应与人文化发展方向内涵是一致的。国际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应跳出传统意义上的片面追求贸易额的“可持续”增长,而是在关注贸易总量的同时还应关注贸易的实际质量,从以物为中心的可持续发展到以人为中心的可持续发展,从追求短期利益的可持续发展到追求长期综合利益的可持续发展。 

(二)建立可持续贸易发展模式的主要措施 

第一,重新审视对外贸易效益来源,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转变外贸的增长方式,必须重新审视外贸效益来源。首先必须建立人文贸易的评价体系,在衡量外贸效益的经济指标体系中增加生态指标和社会指标,客观评估外贸对国家经济、生态、社会带来的整体影响。在此基础上,重新思考外贸效益的来源,对资源投入与贸易收益严重失衡的产业进行技术革新,减少其负外部性,促进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优化升级,实现外贸收益的现实增长。 

第二,建立贸易与环境的有效协调机制。建立贸易与环境的有效协调机制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加强贸易与环保法规、政策的协调,充分考虑贸易政策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及环境政策对贸易的扭曲代价,实现贸易与环境的双赢;其二是建立人文贸易措施保护体系,推行绿色贸易行动计划,合理建立中国产品绿色标准体系,既可以增加我国在国际贸易中产品的实际竞争力,又可以实现以人为本,自然、社会的协调发展的保障体系。 

第三,构建应对国际贸易“人文壁垒”的预警和快速反应系统。国际贸易的人文化发展伴随着“人文壁垒”的产生,为了防止其带来的负面影响,需构建相关的预警和快速反应系统,对人文贸易发展过程中有可能引起的“人文壁垒”的变化因素进行监测、识别、评价、预测、预防控制并及时矫正不良发展的趋势,以保证国际贸易人文化的健康发展。 

 

参看文献 

[1]ota sik, fred eidlin, william graf:for a humane economic democracy,journalof economic literature [m]vol, 24, no, 3 (sep, 1986), pp,1233-1234 

[2][美]理查德t德乔治.经济伦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美]马克a卢兹.经济学的人本化[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传统外贸论文范文2

中国自入世以来一直都面临着继续改革进出口体制,降低关税,大幅度削减与取消非关税壁垒,进一步提高市场开放程度的问题。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在当前世界各国的贸易政策中,推行贸易自由化和实行贸易保护是并行存在的。任何一国制定贸易政策是以本国的利益而不是以全世界的福利为基点的,其贸易政策的选择必然会受到自身经济实力和经济发展需要等因素的制约。发达国家尚且不会实行绝对的自由贸易政策,毫无保留地开放市场,中国则更不例外。那么政府应当如何制定贸易政策?怎样的贸易政策才能对经济发展起到适当的保护与支持作用?这些都是当前很长一段时间内函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本文立论主要基于以下事实:1、传统贸易理论已经不太适合用来指导二十一世纪中国提高本国福利与促进国内就业;2、中国已正式加入世贸组织。我国所面临的问题是:制定怎样的贸易政策才能既适应世贸组织的规则和框架,又符合自身的经济实力和经济发展需要;3、我国是以发展中国家的身份加入世贸组织的,这为中国在这种倡导自由贸易的多边贸易体制下展开运用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手段寻找到了一定的空间。4、一些发达国家己经成功运用了战略性贸易政策。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国目前实施这一政策可能会存在劣势和障碍,但是已经有规律可循了。我们可以借鉴其他国家的先进经验,洋为中用,他为我用。这些事实都指出在中国运用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紧迫性、必要性和可行性。

我国现有的贸易政策一般与传统的古典、新古典贸易理论的思想相符合,保护政策多以传统的幼稚产业保护论为依据。但在西方理论界,近几十年来,随着建立在不完全竞争和规模收益递增基础上的新贸易理论的兴起,作为该理论在这个领域的延伸和拓展,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应运而生。该理论打破了传统贸易理论的完全竞争假设,提出了不完全竞争和规模收益递增的假设,给国际贸易领域的研究注入了新的思想。今后,如果在制定贸易政策时能够借鉴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思想,并将其与传统理论结合起来,干预性贸易政策的制定就有了更为合理的依据。从这个意义上说,本文的研究内容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战略性贸易政策在中国的适用性分析践意义。而本文正是以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为依据,探讨中国在世界贸易组织

这样一个多边贸易体制下如何制定对外贸易政策的问题,发掘政策手段的运用空间。旨在通过介绍和分析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的基本内容、实施条件和政策效应,为其在中国的应用提出一点政策建议。

二、文献综述

国外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有很多,詹姆斯·布兰德(Jam。5Brander)和芭芭拉·斯潘塞(BarbaraSpen。er)最早对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做出了探索性研究。布兰德和斯潘塞(BranderandSpeneer,1981)认为在面临外国寡头垄断的条件下,进口国可以利用关税抽取垄断租金,从而提高本国厂商的竞争能力;而后布兰德和斯潘塞(BranderandSp。n。er,1983)论述T补贴对国民福利的巨大作用,提出一种解释在不完全竞争的国际市场上政府对本国厂商用R&D补贴或出口补贴等“产业战略”政策进行政策干预的论点;布兰德和斯潘塞(BranderandSpenCer,1985)认为,出口补贴能够改善本国厂商在同外国厂商的非合作竞争中的相对地位,扩大它的市场份额,加强本国厂商的竞争能力,从而扩大本国的福利水平;克鲁格曼(Krugman,1984)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提出在市场有寡头垄断,并且两国市场相互分割、存在规模经济效应的前提下,本国政府通过贸易保护(关税或配额)全部或部分地关闭本国市场,赋予本国厂商在特定市场上的特权地位。这样一方面扩大了本国厂商的生存空间,受保护厂商的销售会增加,边际成本会下降;另一方面,降低了外国企业的竞争能力,外国企业的销量减少,边际成本上升。本国的这种保护措施会增强本国厂商在第三国市场上的竞争力,达到了促进出口的目的。

以上是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基本模型,后来又有许多学者对他们作了多方面的扩展,并进行了实证分析。伊顿和格罗斯曼(EatonandGrossman,1986)在考察了不同市场结构和企业行为假设下的最佳贸易和产业政策后发现,如果国内外的寡占企业间采用“古诺模型”方式竞争,那么出口补贴就可以用来向本国企业转移利润。并且他们认为只有当本国的企业数目不太大时,出口补贴是合理的。迪克西特和格罗斯曼(DixitandGroSSman,1986)考察了经济存在多个寡占行业时的情况。结果表明:一国通过出口补贴来支持某一行业寡头企业的扩张和与此相联系的利润转移必然伴随着其他寡占行业企业的收缩和利润损失。如果政府可以判断出哪个行业的企业能获得高于平均水平的利润或租金,它就会对该行业的企业给予特别的支持。但事实上,选择此类行业所需的信息很难获取。迪克西特(Dixit,1988)应用“校正”模型的方法评估了战略性进口政策在美国汽车行业实施的效果。他考虑了关税是惟一政策工具和对进口施加关税的同时对本国企业给予生产补贴两种情况。他发现运用这些政策工具可以使本国的国民福利提高,但这种福利收益是很小的;比较起来,关税与补贴并用时的福利要高于单独使用关税或补贴时的福利。但即使是在前者的情况下福利的提高也并不大。拜德温和克鲁格曼(BaldwinandKrugman,一988)分析了空中客车一波音的竞争,欧洲的补贴虽然使美国的福利受损,但欧洲也没有获利。同年,拜德温和克鲁格曼又以半导体行业的一种产品16K动态随机存储器为例,对“以进口保护促进出口”政策的效果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进口保护的确起到了促进出口的作用。

国内方面,夏申、张谦、吴一心(1995,1998)等对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基本思想作过介绍;张磊(1997)对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有效推行的外部条件的考察和张永林(1999)对战略性贸易政策目标、效果及实施条件的分析;许统生(1999)对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模型进行了研究;唐永红(l999)把战略性贸易政策同中国的政策实施实践联系起来;胡昭玲份002)对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证研究等。总体看来,我国对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研究刚刚起步,在理论方面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对于实证方面的研究则更为欠缺。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传统外贸论文范文3

论文论文关键词:传统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比较优势;战略性贸易政策;贸易条件 论文提要:通过对传统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的介绍,以及国内对这两种理论不同观点的分析,认为这两种理论在我国是相互补充的关系,对我国外向型经济发展都有一定的作用。 对于国际贸易理论,理论界有两种流派:一种是向来占主流地位的李嘉图的比较优势学说和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说,我们称之为传统贸易理论;另一种是随着国际贸易的空前繁荣和发展,20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以来,以克鲁格曼、赫尔普曼、迪克西特等为代表的经济学家提出的新贸易理论。 传统贸易理论假设在完全竞争的前提下,各国间进行自由贸易,由市场机制决定价格,对关税、进口限额等保护贸易或限制贸易的政策持否定态度,它考虑的是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如何在世界范围内最优配置经济资源的问题。按照李嘉图的学说,各国都应该致力于自身有相对比较优势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交换自身相对劣势的产品,以提高世界福利。按照赫可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说,各国应该出口那些使用本国密集要素,进口那些使用本国非密集要素的产品。传统贸易理论解释了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现象。 20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国际贸易领域出现了新的变化,如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量大大增加、产业内贸易量日益增加、跨国公司在国际经贸活动中作用空前加强等现象,这些都是传统贸易理论无法解释的,于是新的贸易理论随之产生。新贸易理论对前者进行了否定,认为国际商品市场具有不完全竞争和规模收益递增两个基本特征,从而合理地解释了国际贸易领域的新现象。新贸易理论提出的是战略性贸易政策,即一国政府在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条件下,借助研发补贴、生产补贴或出口补贴等政策手段,保护国内市场,扶植本国战略性产业的成长,实现规模经济,抢占国际竞争对手的市场份额,或者通过进口征税攫取外国垄断利润。 以上两种理论归结到国家外贸政策上就是自由贸易和保护贸易政策,对这两种政策国内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传统贸易理论更适合我国,战略性贸易政策不切实际;另一种则恰恰相反。下面笔者将从他们的观点出发,结合我国实际来分析着两种理论在我国的适用性问题。 一、主张传统贸易理论的主要观点 (一)我国现阶段不具备战略性贸易政策赖以实施的条件,战略性贸易政策在我国不乐观 1、战略性贸易政策实施成功的关键在于行业的不完全竞争特性,至少在国内市场上应具有规模经济。据发达国家经验,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对象包括商业航空部门、半导体、电信设备部门、汽车部门等。而在我国这些行业企业规模普遍偏小,重复生产,地理集中度偏低,达不到最小有效规模。 2、战略性贸易政策易导致新的市场扭曲,首先,将扭曲微观经济主体。我国许多重要行业多属国有企业,企业在内部转制中仍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还带有一定的行政色彩,不是市场竞争中自然产生的,缺乏竞争力。在这种情况下对其进行扶持反倒会使其依赖性增强,甚至引起大量的非生产性寻租,造成效率流失。其次,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全面实施必然需要政府的大量补贴或经济支持,这往往过多占用稀缺经济资源,导致过高的机会成本,从而削弱我国的比较优势产品的出口。 3、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成功还取决于单方面采取战略性行动,即假定外国没有采取相应报复措施。显然,这种理想状态不可能达到。 4、鉴别战略部门需要大量、及时、充分、可靠的信息,而且政策制定稍有失误都将导致极为严重的后果。 (二)传统的贸易理论更适合我国 1、我国贸易的伙伴国多为发达国家。有资料显示,与我国贸易的伙伴国多为与我国资本劳动比率差别大的发达国家或地区,如中国香港、日本、美国和欧盟是我国的四大贸易伙伴。以2007年出口为例,至2007年11月底,我国出口额为11,036亿美元,对上面四大贸易伙伴的出口就占我国出口总额的62.9%。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的对外贸易理应并且必须建立在比较优势的基础上。 2、我国出口商品更多地面临完全竞争的国际市场,我国在国际市场上控制能力差。我国目前出口的工业制成品中,绝大部分是粗加工的轻纺产品和一般机电产 品,是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并且不具备生产资料的独占性、规模收益和专利技术等形成垄断的因素。但是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还是有相当强的国际竞争力,这是我们的比较优势。 3、当前世界经济正趋步走向全球化、一体化,各国的生产、贸易和投资日益融为一体,特别是WTO的加入,各国之间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正逐步取消,顺应这股国际潮流,才会有更大的经济发展空间。 二、主张新贸易理论的主要观点 (一)传统贸易理论会导致我国贸易条件的恶化,并且许多假设与现实不符 1、传统贸易理论会导致我国外贸条件恶化,比较优势陷入低水平循环的陷阱。比较优势论虽然在短期内有利于世界资源的优化配置,但在长期内却导致各国贸易条件的变化。由于发展中国家主要出口初级产品,技术进步慢,需求弹性低,且规模收益递减,完全竞争特征明显;而发达国家主要出口技术产品,需求弹性高,且规模收益递增,这样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贸易就是一种“不平等贸易”,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将日趋恶化。如果发展中国家一味奉行比较优势论,将在国际分工中处于越来越不利的地位,落入“贫困陷阱”。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面对这样的情况应该积极改变外贸条件。 2、由于主流贸易理论的诸多基本假设与现实严重不符,它就更不能解释世界贸易中的如下现象:首先是里昂惕夫之谜展现的美国进出口商品结构的实证分析与该理论不符;其次是国际贸易伙伴结构揭示出的国际贸易主要在发达国家之间而非在要素禀赋不同的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进行;最后是国际贸易内容主要是资本品与资本品之间的贸易而非资本品与劳动密集型产品或资源密集型产品之间的贸易。而新贸易理论恰恰可以解释这些现象,从而可以为我国外贸的发展提供更好的理论依据。 (二)新贸易理论、特别是国家干预的政策可以为我国经济水平提高发挥很好的作用 1、有利于实现产业高度化。发达国家对于发展中国家(两者的产业结构级别通常不同)的竞争优势是由产业级别决定的,两者间的贸易越自由对发达国越有利,而同产业结构的发达国家或者是发展中国家之间则由于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的存在并不会使某国自然具有竞争优势,所以政策主张倾向于干预。因此,我们看到的是一方面多边贸易体制致力于减少管制,促进自由贸易;另一方面似乎是一种所谓“战略贸易理论”的形成正掀起为保护正言的逆流。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可以从这两种看似对立的理论得到启示:接受现有国际贸易格局的产业发展政策会使发展中国家陷入一种低水平增长,并且在国际贸易利益这块日益膨胀的“馅饼”中分得的份额越来越小;干预的贸易理论与产业政策的结合是发展中国家实现产业高度化的手段。 2、有利于控制本国市场,开拓国外市场。首先,“战略性贸易政策”框架内的多种贸易干预措施可以防止或限制外国企业进入国内市场,增加本国企业成本竞争性;其次,出口补贴可降低本国企业的成本,增加其市场份额和利益;最后,通过产业政策和贸易政策的紧密结合可以支持具有高度技术机会和外在型产业的发展。 三、这两种贸易理论在我国目前都有其适用性,不是可以相互替代的 (一)发展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出口自身相对优势的产品,这是传统贸易理论的核心所在,我国在任何时候都应该遵循这一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在国际市场上有竞争优势,也只有这样才能在国际贸易中有利可图。就这方面而言不是新贸易理论可以替代的。但是我们还要看到我国的对外贸易目标不是片面追求量,追求向外度,而是在扩大开放和扩大对外贸易中利用国际资源和国际市场提升国内的产业结构。 任何国家的贸易比较优势和贸易比较利益地位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其原因是一国的生产结构类型和贸易结构类型在不断逆转。这种贸易结构类型逆转的速度,决定了一个国家在国际分工阶梯中有相对的位置。如果一个国家不能适时地完成生产结构类型和贸易结构类型的逆转,或者贸易结构类型的逆转滞后于生产结构类型的逆转,那么它将处于贸易比较利益的劣势地位。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不可能也不应该靠自身的贸易比较利益来改善自身在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中的利益分配,更不可能自发地完成动态比较成本优势和贸易比较利益地位与产业结构调整的结合。对此,我国应该正确把握国际经济的变化趋势,积极参与国际分 工和国际贸易,运用国家干预力量扶植和促进重点产业发展,开发新的比较优势;同时,利用国际投资及采取相关政策来促进自身生产结构和贸易结构类型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转化,才是取得在国际贸易中比较利益地位的必要条件。 (二)新贸易理论强调贸易利益不仅来自比较利益,而且来自对外开放产生的规模经济和技术外溢效应,这对我国外向型发展战略的确定,有着重要的理论启示和政策意义。 1、我们应该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分工,推进贸易自由化进程。贸易自由化也是传统贸易理论所倡导的。如果企业参与国际贸易,产品所面临的市场就会扩大,需求会增加,企业生产规模就会扩大。由于生产处于规模经济阶段,产量的增加使产品成本降低,从而在国际和国内市场上都增加了竞争能力。因此,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必须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分工,推进贸易的自由化进程,不仅要看到国际贸易带来的直接利益,更应看到参与国际经济分工所能带来的技术外溢和边干边学的效应。不能把扩大进口和开放市场看作是一种“入世”的代价,是为了获得某种权利而不得不承担的“义务”。 2、新贸易理论中关于商品生产模式和贸易模式的不确定性能给我们一些借鉴意义,尤其对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政策具有指导价值。由于商品生产模式和贸易模式是不确定的,一国政策就能够根据自己的经济目标,通过适当的干预,较灵活地调整生产要素的组合,使生产模式向所期望的方向发展,从而达到调整产业结构、保护幼稚产业的目的。例如,我国有13亿人口,汽车工业市场潜力很大,发挥规模经济的潜力也很大,政府管制引导产业向规模经济方向发展应是我国保护和发展汽车工业的主导措施。 3、政府干预作用内生化是比较优势形成的关键因素。将政府干预作用作为比较优势内生为国际贸易理论的一个变量,是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的一大进步,而比较优势依然是国际贸易的基础。一方面技术变量已成为现代企业和国家相对比较优势形成的关键变量,而技术变量的提升,无论是来自于“边干边学”,还是R&D,都与法律、投资激励等形成的经济环境密切相关,都需要通过政府的支持,即取决于政府的干预情况;另一方面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资源禀赋的内涵发生了变化,相对于“自然资源”而言,“创造型资源”(如信息、知识资本、创新、制度、技术等)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企业以及一个国家越来越依靠这类资源来获得比较优势,因而政府干预也被内生为主要因素,成为直接影响这种“创造型资源”比较优势形成的关键变量之一。 因此,我们不能妄加断言地说哪种理论好,哪种更适合中国经济发展的需要,而应该切合我国自身的实际从不同的角度来选择、来组合。(作者单位:洛阳理工学院)

传统外贸论文范文4

国际贸易理论在于揭示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结构以及贸易利益的分配问题。在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国际贸易理论也在不断发展。二战后,国际贸易表现出新的特点与格局,传统国际贸易理论无法或不能全部解释这些现象,新贸易理论因此得以涌现发展。本文对新国际贸易理论的产生、主要内容、特征等作了简要介绍。 一、战后国际贸易格局的新变化 战后特别是六十年代以来,国际贸易格局出现了一系列新变化:技术密集型产品贸易比重迅速上升;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成为世界贸易的主要部分;产业内贸易迅速发展,工业国传统的“出口制成品,进口初级产品”的贸易形势逐渐变化,出现了大量的同一产业内既有出口又有进口的产业内贸易;跨国公司空前发展,跨国公司内部贸易成为工业国总贸易量的主要组成部分。 二、针对国际贸易格局的新变化对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反思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主要指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和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论,是以比较优势理论为核心内容,以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为基础,认为在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下以比较优势为基础进行自由贸易,可以实现贸易双方的利益双赢。因此其主要在于解释产业间贸易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垂直分工与贸易。所以不能或不完全能解释国际贸易中的新变化,必然会引起对传统贸易理论局限性的重新思考: 首先,传统贸易理论是以国家之间的差异和要素禀赋的差异来解释贸易,强调国家间的相似性与贸易量之间的反向关系,即国家间差异越大,产生贸易的可能性越大,即贸易更多发生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显然不能解释二战后要素禀赋相似的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成为世界贸易的主要组成部分这一事实。其次,传统贸易理论认为各国应当按要素禀赋所决定的比较优势来进行生产与贸易,即所交换的应当是要素密集度不同的产品,应当是产业间的贸易。然而,实际的贸易构成中却包括大量的要素密集度相似的同一产业内的双向贸易,即产业内贸易。此外,当人们将注意力转向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及由此引起的公司内贸易时,就会进一步发现传统理论的不适应性,期望有一种考虑了公司行为的贸易理论。 因此,为了能对国际贸易的新变化做出科学的解释,需要对传统贸易理论进行补充与发展,促成了新贸易理论的产生。 三、新贸易理论的产生与假设前提 新贸易理论主要是指二战结束后,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为解释新的贸易现象而产生的一系列国际贸易理论学说。其主要代表人物包括迪可西特、克鲁格曼、赫尔普曼、斯宾塞和布兰德等。其中最主要代表人物是克鲁格曼。以下对其假设前提进行介绍。 传统贸易理论是古典经济学的产物,是以一些严密的理论假设为基础的,主要包括: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规模报酬不变或递减、各国的需求偏好相似且不变、模型分析的是两个国家、两种商品、两种要素,即2×2×2模型。但新贸易理论认为正是这些前提不符合当今社会经济生活,使传统贸易理论无法解释现实。应当放宽并建立更符合现实的前提假设: 1、引入产业组织理论,市场结构假设转变为更符现实的不完全竞争。 2、规模报酬不再是不变的,而是递增的。 3、传统的2×2×2贸易模型过于简单化,新贸易理论改为J×N×M模型。 4、放弃赫克歇尔-俄林关于贸易国在获得生产技术方面具有相同可能性的假定,研究不同国家获得技术的可能性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在建立了更符合实际的前提假设后,打破传统贸易理论中“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不变”这两个关键假设后,为解释贸易动因与贸易基础开辟了新的源泉,新贸易理论得以发展壮大。 四、新贸易理论的主要内容与特征 1、新贸易理论对贸易动因与贸易基础的解释 产业内贸易、发达国家之间的水平分工与贸易的迅速增长成为当今国际贸易的主要现象,新贸易理论认为这是因为产生国际贸易的动因与基础发生了变化,不再仅仅是因为技术和要素禀赋的差异带来了贸易。新贸易理论从供给、需求、技术差距论等不同角度分析了国际贸易的动因与基础。 (1)从供给角度:揭示了规模经济性和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下的企业的垄断竞争行为成为贸易产生的重要动因与基础。1977年,迪克希特和斯蒂格利茨建立的D-S模型,阐述了在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下消费者需求多样化和企业生产规模经济的两难冲突问题。在具有规模经济的条件下,企业倾向于扩大生产规模,对生产者来说,产品差别越少越好;而消费者则要求产品要具有多样性,即产品差异。国际贸易可以解决这一矛盾:各国专业化大规模生产具有某一方面差异的同种产品并进行贸易,既利用了规模经济性获得比较优势,又满足了消费者对差异产品的需求。 克鲁格曼看到了D-S模型解释贸易问题的潜力,首先将它应用到国际贸易分析中,建立了规模经济理论,即一个由规模经济引致贸易的模型。通过采用张伯伦垄断竞争分析方法,得出结论为:贸易并不需要是技术或要素禀赋差异的结果,而可能仅仅是扩大市场和获取规模经济的一种途径。国际贸易的意义就在于能够形成一个一体化的世界市场,厂商可以打破单一狭小的国内市场限制,在世界范围内扩大产品销售市场,并从别国进口其它差异性产品,以满足消费者需求。 综上所述,关于贸易发生的原因,新贸易理论从供给角度分析,认为在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下,规模经济就成了引起专业化与国际贸易的重要原因。即使各国的偏好、技术和要素禀赋都一致的情况下,也会产生差异产品之间的产业内贸易,并且国家间的差异越大,产业间的贸易量就越大,而国家间越相似,产业内的贸易量就越大。 (2)新贸易理论还强调需求因素对贸易产生和贸易结构的影响。从需求角度进行探索,填补了贸易动因研究视角上的一大空白。瑞典经济学家林德提出的代表性需求理论,将需求与产品差异结合起来解释了产业内贸易产生的原因。他指出,一国平均的收入水平或者大多数人的收入水平就是一国的代表性需求。生产者只有专门生产代表此水平的商品才有可能达到规模经济,因此,一国应集中生产本国代表性需求的产品,出口该产品,并从与本国收入水平相似的其他国家进口相似产品,以满足本国其他收入水平消费者的消费需求。该贸易理论表明,规模经济容易在各国代表性需求的产品上产生,因此收入水平越相似,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越多。 (3)技术差距论以不同国家之间的技术差距为分析前提,认为技术差距和模仿时滞决定了现实的贸易格局。1959年,美国经济学家波斯纳运用技术创新理论修正了赫克歇尔-俄林模型,提出了技术差距理论。该理论在解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贸易时,即是著名的生命周期理论。同时也可解释发达国家之间贸易:即使两个发达国家在技术开发方面具有相同的能力,所开发出的技术与产品仍会有差异,从而促成国际贸易的产生。因此技术水平接近的国家会因为追求产品的差异性而产生贸易。从而解释了发达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 2、在贸易政策方面,两个论点——利润转移论和外部经济的提出 传统的贸易理论是建立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框架下,完全竞争市场是最具效率的市场,任何干预只会带来效率损失。因此传统贸易理论强调自由贸易的重要性。 新贸易理论则认为现实中市场的有效性就值得怀疑。因此提出了两个干预贸易的论点-利润转移论和外部经济论,在此基础上提出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 外部经济论认为,一些具有技术创新的高新技术产业,可以通过知识外溢为其他部门带来收益,即产生了有益的外部经济性。政府则应该对这些产业进行扶持,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 以上述 两种理论为基础,新贸易理论提出了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即应当对对本国经济有重要促进作用的战略性产业进行扶持补贴。如日本80年代中期从美国手中夺得半导体产业的控制权,就是战略性政策使用的结果。战略性政策对美国20世纪90年代的贸易政策有重大影响力,同时,也影响了欧洲联盟条约的内容。 3、新贸易理论提出了参加贸易并不总能得到利益的论点 传统贸易理论并未对国际贸易的福利效应作专门分析,因为其理论的结论是按比较优势进行分工对各国都有利益,贸易利益来源于专业化生产效率的提高。新贸易理论认为贸易利益不仅来自比较优势,还来自于:规模经济性、增加了不完全竞争产业的竞争程度、增加了产品的差异性等。同时,新贸易理论指出,尽管存在着潜在贸易得益,但不完全竞争市场同时也产生了风险,使一国经济有可能不仅无法利用潜在的贸易得益而且实际上遭受损失。当贸易使得本国以递增规模生产的行业和高度垄断的行业收缩,而带来的其他利益不足以弥补这种收缩带来的损失时,贸易使本国受损,这说明,参加贸易并不是总能得到利益。 4、新贸易理论开始注重国际贸易理论与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融合 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将贸易与投资问题孤立地进行研究。经济全球化使人们认识到贸易与投资实际上是厂商国际化经营中的不同选择方式,出口或到东道国建立基地所需考虑的因素实际上是相似的,国际贸易可以看作是以商品为载体的要素的国际流动。二战后跨国公司成为国际经济生活的主要载体,对国际贸易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故一些学者开始将贸易与投资置于统一框架中进行研究,注重与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融合也是新贸易理论的重要特征之一。 五、新贸易理论与传统贸易理论的关系 从以上介绍中,可以看到,新贸易理论的假设更具有现实性,特别的,它极好地解释了产业内贸易现象和要素禀赋相似的国家之间的贸易。但新贸易理论并不是对传统理论的全盘否定。现实中产业间贸易和产业内贸易并存的现象说明传统贸易理论与新贸易理论之间的关系是互补的。要全面准确地解释现实中的国际贸易现象,传统的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缺一不可。正如新贸易理论的创建人克鲁格曼认为的,如果要简单说明传统理论与新贸易理论的差别,则可以回答:传统理论把世界贸易看成是完全发生在像小麦这类商品上,新贸易理论则认为主要贸易品是像飞机这样的商品。因此,新贸易理论既是对传统贸易理论的继承,也是对国际贸易理论新发展的反映和阐释。之所以新贸易理论与传统贸易理论有互不一致的结果,这根源于假设的冲突。

传统外贸论文范文5

    一、战后国际贸易格局的新变化

    战后特别是六十年代以来,国际贸易格局出现了一系列新变化:技术密集型产品贸易比重迅速上升;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成为世界贸易的主要部分;产业内贸易迅速发展,工业国传统的“出口制成品,进口初级产品”的贸易形势逐渐变化,出现了大量的同一产业内既有出口又有进口的产业内贸易;跨国公司空前发展,跨国公司内部贸易成为工业国总贸易量的主要组成部分。

    二、针对国际贸易格局的新变化对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反思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主要指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和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论,是以比较优势理论为核心内容,以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为基础,认为在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下以比较优势为基础进行自由贸易,可以实现贸易双方的利益双赢。因此其主要在于解释产业间贸易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垂直分工与贸易。所以不能或不完全能解释国际贸易中的新变化,必然会引起对传统贸易理论局限性的重新思考:

    首先,传统贸易理论是以国家之间的差异和要素禀赋的差异来解释贸易,强调国家间的相似性与贸易量之间的反向关系,即国家间差异越大,产生贸易的可能性越大,即贸易更多发生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显然不能解释二战后要素禀赋相似的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成为世界贸易的主要组成部分这一事实。其次,传统贸易理论认为各国应当按要素禀赋所决定的比较优势来进行生产与贸易,即所交换的应当是要素密集度不同的产品,应当是产业间的贸易。然而,实际的贸易构成中却包括大量的要素密集度相似的同一产业内的双向贸易,即产业内贸易。此外,当人们将注意力转向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及由此引起的公司内贸易时,就会进一步发现传统理论的不适应性,期望有一种考虑了公司行为的贸易理论。

    因此,为了能对国际贸易的新变化做出科学的解释,需要对传统贸易理论进行补充与发展,促成了新贸易理论的产生。

    三、新贸易理论的产生与假设前提

    新贸易理论主要是指二战结束后,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为解释新的贸易现象而产生的一系列国际贸易理论学说。其主要代表人物包括迪可西特、克鲁格曼、赫尔普曼、斯宾塞和布兰德等。其中最主要代表人物是克鲁格曼。以下对其假设前提进行介绍。

    传统贸易理论是古典经济学的产物,是以一些严密的理论假设为基础的,主要包括: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规模报酬不变或递减、各国的需求偏好相似且不变、模型分析的是两个国家、两种商品、两种要素,即2×2×2模型。但新贸易理论认为正是这些前提不符合当今社会经济生活,使传统贸易理论无法解释现实。应当放宽并建立更符合现实的前提假设:

    1、引入产业组织理论,市场结构假设转变为更符现实的不完全竞争。

    2、规模报酬不再是不变的,而是递增的。

    3、传统的2×2×2贸易模型过于简单化,新贸易理论改为J×N×M模型。

    4、放弃赫克歇尔-俄林关于贸易国在获得生产技术方面具有相同可能性的假定,研究不同国家获得技术的可能性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在建立了更符合实际的前提假设后,打破传统贸易理论中“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不变”这两个关键假设后,为解释贸易动因与贸易基础开辟了新的源泉,新贸易理论得以发展壮大。

    四、新贸易理论的主要内容与特征

    1、新贸易理论对贸易动因与贸易基础的解释

    产业内贸易、发达国家之间的水平分工与贸易的迅速增长成为当今国际贸易的主要现象,新贸易理论认为这是因为产生国际贸易的动因与基础发生了变化,不再仅仅是因为技术和要素禀赋的差异带来了贸易。新贸易理论从供给、需求、技术差距论等不同角度分析了国际贸易的动因与基础。

    (1)从供给角度:揭示了规模经济性和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下的企业的垄断竞争行为成为贸易产生的重要动因与基础。1977年,迪克希特和斯蒂格利茨建立的D-S模型,阐述了在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下消费者需求多样化和企业生产规模经济的两难冲突问题。在具有规模经济的条件下,企业倾向于扩大生产规模,对生产者来说,产品差别越少越好;而消费者则要求产品要具有多样性,即产品差异。国际贸易可以解决这一矛盾:各国专业化大规模生产具有某一方面差异的同种产品并进行贸易,既利用了规模经济性获得比较优势,又满足了消费者对差异产品的需求。

  

       克鲁格曼看到了D-S模型解释贸易问题的潜力,首先将它应用到国际贸易分析中,建立了规模经济理论,即一个由规模经济引致贸易的模型。通过采用张伯伦垄断竞争分析方法,得出结论为:贸易并不需要是技术或要素禀赋差异的结果,而可能仅仅是扩大市场和获取规模经济的一种途径。国际贸易的意义就在于能够形成一个一体化的世界市场,厂商可以打破单一狭小的国内市场限制,在世界范围内扩大产品销售市场,并从别国进口其它差异性产品,以满足消费者需求。

    综上所述,关于贸易发生的原因,新贸易理论从供给角度分析,认为在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下,规模经济就成了引起专业化与国际贸易的重要原因。即使各国的偏好、技术和要素禀赋都一致的情况下,也会产生差异产品之间的产业内贸易,并且国家间的差异越大,产业间的贸易量就越大,而国家间越相似,产业内的贸易量就越大。

    (2)新贸易理论还强调需求因素对贸易产生和贸易结构的影响。从需求角度进行探索,填补了贸易动因研究视角上的一大空白。瑞典经济学家林德提出的代表性需求理论,将需求与产品差异结合起来解释了产业内贸易产生的原因。他指出,一国平均的收入水平或者大多数人的收入水平就是一国的代表性需求。生产者只有专门生产代表此水平的商品才有可能达到规模经济,因此,一国应集中生产本国代表性需求的产品,出口该产品,并从与本国收入水平相似的其他国家进口相似产品,以满足本国其他收入水平消费者的消费需求。该贸易理论表明,规模经济容易在各国代表性需求的产品上产生,因此收入水平越相似,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越多。

    (3)技术差距论以不同国家之间的技术差距为分析前提,认为技术差距和模仿时滞决定了现实的贸易格局。1959年,美国经济学家波斯纳运用技术创新理论修正了赫克歇尔-俄林模型,提出了技术差距理论。该理论在解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贸易时,即是著名的生命周期理论。同时也可解释发达国家之间贸易:即使两个发达国家在技术开发方面具有相同的能力,所开发出的技术与产品仍会有差异,从而促成国际贸易的产生。因此技术水平接近的国家会因为追求产品的差异性而产生贸易。从而解释了发达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

    2、在贸易政策方面,两个论点——利润转移论和外部经济的提出

    传统的贸易理论是建立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框架下,完全竞争市场是最具效率的市场,任何干预只会带来效率损失。因此传统贸易理论强调自由贸易的重要性。

    新贸易理论则认为现实中市场的有效性就值得怀疑。因此提出了两个干预贸易的论点-利润转移论和外部经济论,在此基础上提出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

    外部经济论认为,一些具有技术创新的高新技术产业,可以通过知识外溢为其他部门带来收益,即产生了有益的外部经济性。政府则应该对这些产业进行扶持,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

    以上述两种理论为基础,新贸易理论提出了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即应当对对本国经济有重要促进作用的战略性产业进行扶持补贴。如日本80年代中期从美国手中夺得半导体产业的控制权,就是战略性政策使用的结果。战略性政策对美国20世纪90年代的贸易政策有重大影响力,同时,也影响了欧洲联盟条约的内容。

    3、新贸易理论提出了参加贸易并不总能得到利益的论点

    传统贸易理论并未对国际贸易的福利效应作专门分析,因为其理论的结论是按比较优势进行分工对各国都有利益,贸易利益来源于专业化生产效率的提高。新贸易理论认为贸易利益不仅来自比较优势,还来自于:规模经济性、增加了不完全竞争产业的竞争程度、增加了产品的差异性等。同时,新贸易理论指出,尽管存在着潜在贸易得益,但不完全竞争市场同时也产生了风险,使一国经济有可能不仅无法利用潜在的贸易得益而且实际上遭受损失。当贸易使得本国以递增规模生产的行业和高度垄断的行业收缩,而带来的其他利益不足以弥补这种收缩带来的损失时,贸易使本国受损,这说明,参加贸易并不是总能得到利益。

    4、新贸易理论开始注重国际贸易理论与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融合

    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将贸易与投资问题孤立地进行研究。经济全球化使人们认识到贸易与投资实际上是厂商国际化经营中的不同选择方式,出口或到东道国建立基地所需考虑的因素实际上是相似的,国际贸易可以看作是以商品为载体的要素的国际流动。二战后跨国公司成为国际经济生活的主要载体,对国际贸易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故一些学者开始将贸易与投资置于统一框架中进行研究,注重与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融合也是新贸易理论的重要特征之一。

传统外贸论文范文6

[关键词]经营;战略转型;传统国有外贸企业;研究

[中图分类号]F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4)30-0039-02

1 前 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经济影响因素的不断增多,给我国传统国有外贸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一定的机遇与挑战。为了使我国国有外贸企业能够有效应对这些挑战,把握机遇,进一步拓宽生存与发展空间,就必须对传统国有外贸企业经营战略进行转型,也可以说,经营战略的转型是传统国有外贸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1]。

2 传统国有外贸企业的经营战略转型相关理论概述

21 传统国有外贸企业经营战略转型的内容

传统国有外贸企业经营战略转型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传统国有外贸企业经营战略转型的发展方向与目标要明确。传统国有外贸企业的发展方向是企业改革的原则、方向与动力。而企业发展目标则是企业对发展方向的进一步深化,体现出企业在某一时期内所要达到的目标与经营方向;②对传统国有外贸企业当前的内部、外部环境进行深入分析,了解企业存在哪些优势、劣势、威胁与机遇,进而有效促进企业资源的有效整合与应用;③对传统国有外贸企业内部、外部环境与企业经营的战略目标进行对比,分析出企业内部、外部环境与企业经营战略目标的差异性,进而有利于企业制订具有可行性的战略方案。此外,企业也可以根据差异性分析的结果,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对企业战略转型过程中存在的风险与成本问题,制订出有效、可行的战略转型方案[2]。

22 传统国有外贸企业经营战略转型的原则

传统国有外贸企业经营战略转型要适应企业内部、外部环境发展的需求,因此传统国有外贸企业经营战略转型应遵循以下原则:

①长期性,经营战略的转型应考虑到企业未来的生存与发展,是企业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对生存与发展目标进行的规划;②竞争性,企业经营战略转型的主要目的就是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超越竞争对手,可以说,竞争优势是企业经营战略转型的核心内容;③动态性,由于企业生存与发展面临的影响因素较多,如经营环境、行业环境、宏观环境等,只有在这些影响因素相对稳定时,才能确保企业的发展战略处于一个动态平衡的状态;④整体性与全局性,企业经营战略转型应以企业的整体为研究对象,强调企业经营过程中各个部门之间的相互协调发展,如生产、人力资源、研发、销售等,可以说,企业经营战略转型主要追求的目标是企业发展的全局性[3]。

3 传统国有外贸企业的经营战略转型分析

31 传统国有外贸企业经营战略转型的优势

由于传统国有外贸企业从事外贸事业时间较长,对外贸行业的相关政策、操作流程等相对熟悉,有相对稳定的合作伙伴与交易渠道,且国有外贸企业属于国有资产,其背后有国家政府的支持,工作收入稳定,待遇优厚。

32 传统国有外贸企业经营战略转型的劣势

传统国有外贸企业经营战略转型的劣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企业战略定位不明确,随着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与发展,国有外贸企业实行的传统经营战略已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也不具有市场竞争优势,其原因主要是传统国有外贸企业经营战略定位不明确;②企业管理机制严重落后,传统国有外贸企业由于受到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经营管理模式仍采用粗放式管理制度,缺乏完善的监督与管理机制,进而导致企业缺乏一定的市场竞争力;③企业经营模式存在较大的风险性,大多数传统国有外贸企业都实行的方式,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方式的利益逐渐下降。而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还需要承担仓储物流、汇兑、收汇等风险,导致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存在风险性较大、收益较小的现象[4]。

33 传统国有外贸企业经营战略转型的威胁

传统国有外贸企业经营战略转型的威胁主要体现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贸易方式的转变,随着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先进信息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大大降低了企业经营成本,提高了企业工作效率,而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实现了交易的无国界、无区域等的限制,对传统实体外贸经营方式带来很大的威胁;二是日益严峻的市场竞争,随着经济体制与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与发展,国有外贸企业不再独自享有许可证、配额等优惠政策,实现了进出口经营权制度的转变。

34 传统国有外贸企业经营战略转型的机遇

传统国有外贸企业经营战略转型的机遇主要体现在体制改革与国际贸易环境两个方面。在体制改革方面,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传统国有外贸企业不再归属于国家相关行业管理,而归属于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管理,这种管理形式的转变,使得传统国有外贸企业与其他形式的外贸企业一样,其经营的主要目标就是获得利益与保持市场竞争优势;国际贸易环境方面,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一方面给我国各个行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压力与挑战,另一方面扩大了我国经济市场范围,为我国企业走出国门带来了机遇,促进了国际贸易环境的不断优化[5]。

4 传统国有外贸企业的经营战略转型思路

41 以整条产业价值链为重心

传统国有外贸企业将企业现有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实现企业经营的整条产业链,开发整条产业链上与企业经营相关的产品,进而使企业获得整条产业链的竞争优势。

42 以产业价值链中的某一个环节为重心

传统国有外贸企业在进行现有资源整合过程中,致力于整条产业链中的某一个环节方面,进而有利于企业获得该环节的市场竞争优势。例如我国进出口主要业务之一纸制品,经过长期的发展,纸制品已具有国际贸易的主要市场竞争力。

5 结 论

通过对传统国有外贸企业经营战略转型进行深入研究,有效促进我国国家外贸企业经营战略转型与发展,有利于提高国有外贸企业市场竞争力,有效实现传统国有外贸企业经营利益最大化,进而促进国民经济的增长。

参考文献:

[1]张景臣,李佳佳,刘心如案例研究对制度基础观战略理论建构的贡献――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企业战略转型研究[C]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与战略分会场论文集,2011:131-132

[2]贾晓军,刘玉玲,李晓丽新经济形势下传统国有外贸企业竞争环境分析及发展战略研究[J]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4(11):101-102

[3]彭晓平,李建伟,张双城中小企业战略转型的风险因素识别――基于出口转内销型中小企业的案例研究[J]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5(14):123-124

[4]王晓云,王剑敏,秦玉平河北省国有外贸企业经营模式重构研究――基于价值链分析的视角[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研究(上半月),2009,20(2):126-127

[5]雷利君,陈石坚,时玉梅SM中国分公司加工贸易经营战略转型研究贸易战略转型研究[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5(7):122-123

[6]罗孟波,范颖彦我国中小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绩效研究[J].中国市场,201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