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音培训总结范例6篇

播音培训总结

播音培训总结范文1

一 关于培训总结如下:

二 那些业绩历历在目:

三 关于工作我懂得:

四 孜孜不倦我们的未来:

关于培训总结:

1 培训团队文化 ;

2 参加公益、户外、各知名老师授课活动;

3 全力以赴参与记者团、金话筒活动;

4 努力、认真、负责对于我们每天的播音工作;

5 各部门相互学习交流, PK 才艺等;

6 对周末例会认真听取总结并分析;

优点:成员反省意识强;对于自己工作积极;善于听取他人意见建议

缺点:常请示勤汇报方面相对欠缺;团队里存在小团体;团队团结心凝聚力有待加强

那些业绩历历在目:

2011 年 10 月 9 日,我们参加了分队第一次团队文化培训。

2011 年 10 月 13 日,我们再次参与军训培训,使我从新体会了帅气的军人那飒爽英姿的风采;让我们得到锻炼身体,磨练了意志。

2011 年 10 月 15 日,广播台和记者团全体成员去进行为期一天的野营拉练,我们去真人 CS 枪战,玩到了尽兴,一种放松,部门之间的了解,增加了团队协作精神。

2011 年 11 月 1 日,部门领导安排试播、跟播值班表,好开心终于可以播音了。

2011 年 11 月 4 日,参加记者团入团仪式,看着他们入团仪式我在期待我们早日入台。

2011 年 11 月 6 日,在王老师带领下观看《共铸中国心》公益宣传片,王老师讲解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内容深入人心,在同一天我们参加了心理讲座懂得了好多,找回自己。

2011 年 11 月 13 日,“金话筒奖播音主持大赛”录制宣传片。

2011 年 11 月 11 日,参加金话筒奖播音主持大赛总决赛节目的彩排。

本学期工作综上所述,一路走来哭过笑过但我却从未放弃过因为最初的梦想。唯一的遗憾是没有入台,期待入台。

关于不足:

尽管得到了锻炼但还是有不足还是会紧张,不能很好的控制心态,应变能力不够,对于自己的栏目播音感情欠缺,底气不足,没有具备主播的气质,和其他部门沟通不够,和导播没有做到会意。

关于工作我懂得:

在这学期,在我们团结下工作有条不紊的的进行着,在工作过程中不仅锻炼了我们业务水平和执行力,提高了我对待事情积极性,在人际交往方面能力加强,工作让我有了责任心,使我变得自信,不知不觉中学会了感恩,感恩领导的知遇之恩,感恩同事们的关心爱护,使我有了目标懂得追求,教会了我如何为人处事。

播音培训总结范文2

 

关键词:播音与主持艺术  人才培养模式  就业导向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人类社会将从工业时代进入信息社会时代,社会经济也将从工业经济进入知识经济时代,许多领域的竟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竟争。随着传媒事业的发展,播音员、主持人的定位也不仅仅局限于一档栏目或一台晚会的主持,而是延伸出了婚庆主持人、会议主持人等新兴行业的主持。作为培养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技术人才的高校,为进一步适应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提高人才质量,迫使高等教育管理者们思考专业的发展目标和定位。课程设置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道路”的办学方针,突出职业性、实践性、开放性的原则,以职业岗位需求为前提,改革以学科为体系的传统教育模式,探索建立“宽基础、活模块、重技能”的教学模式。本文以播音与主持专业学生就业现状为切入点,探讨普通艺术高等院校播音与主持专业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

   1 ,.音与主持专业鱿业状况分析

    在对某普通艺术高校2005级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100名毕业生进行的就业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在电视台、电台工作的占就业总人数的38%;在传媒公司、文化礼仪公司工作的占就业总人数的11%:在高校、中小学、文化培训机构工作的占就业总人数的28%;各企事业单位、自主创业、个体经营的占23%。从调查结果来看,从事本专业的人数并不多,大部分转行从事了传媒行业相邻的工作,即便是在电视台就业的学生,也是大部分从事了编导、摄像、后期制作等工作,而担任主持人角色的少之又少。

    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扩招,很多高校先后增设了播音与主持专业,培养人数的不断增加也使得近年该专业教育“产出”的毕业生人数大增,面对目前市场供大于求的激烈竟争,就业形式堪忧。作为普通艺术高校教育者的我们不得不反思,学生毕业之后,定位是精英,还是大众化?所以我们不能的一味的效仿精英教育模式,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及时调整办学思路,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建立起符合就业岗位需要的课程体系,以培养职业技能和岗位能力为主线,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重视实践教学和舞台表演训练,在满足学生就业需求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高素质和岗位提升能力。

    2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裸程设,分析

    播音与主持的教学模式应和国家的教育发展状况相适应,和企业的发展前景紧密结合,才会有生命力。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属于交叉性学科,涉及新闻学、传播学、语言学、艺术学、美学等学科。因此,在课程设置中要从广播电视传媒行业的需要出发,注重各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面对以学科设置为体系的传统教育模式,已不适应新世纪的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相互依存的发展要求。社会需要通才基础上的专才,课程的设置应注意在传统的课程体系基础之上,更加贴近时代的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注重综合素质的提高,加强课程与就业岗位的联系。

    从课程设置来看,多数院校开设了公共课、专业基础课群和专业课群。专业基础课群和专业课群,基本上都是普通话语音基础、语言技巧、广播播音与主持、电视播音与主持等传统意义上的播音员与主持人培养体系,课程内容缺少相互渗透,很难达到“一专多能”,而且与当今广播电视传媒行业的发展现状脱轨,造成了学生学习兴趣薄弱。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课程设置中应体现“宽基础、活模块、重技能”的课程体系构建模式,增强课程内容的实用性、注重课程的拓展性,以市场就业为导向为学生不同的职业定位设置不同的专业课程群。在每个方向模块中设置必修课和选修课两部分,必修课是按照行业岗位工作的要求设置的职业核心课和就业技能课,选修课是与播音主持专业相关的边缘性学科的技能课。另外,还将多证书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中,构建以职业岗位能力为主线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要求将本专业相对应的证书培训课程纳入教学计划当中,例如《普通话等级证》、《记者证》、《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证》、《婚庆主持人资格证》等。

    3多方向的人才培养撰式

    所谓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理论、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根据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为依托,不同类型的学校人才的教育和教学模式、管理制度、评估方式及其实施过程的总和。作为普通艺术院校招收了较多的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学生,但根据就业调查显示,只有很少一部分学生从事了播音主持工作,多数学生转行或待业。播音与主持专业作为交叉性学科,存在若干发展方向,如主持人、播音员、编辑、记者、文化礼仪等,这些方向与专业的发展都需要高素质和综合化的人才。而目前播音主持专业培养的学生大多业务水平单一,难以达到广播电视媒体岗位对人才的要求。具体表现在多数学生只掌握了播音与主持的相关的理论技巧,养成了单一播音主持特色,等到工作实践中,只能适应传统的播音主持技巧,对广播电视采编制作、摄像、礼仪主持等工作无法胜任。

播音培训总结范文3

【摘 要】播音主持是通过广播电视传媒进行信息传播的一种创造性活动,被认为是广播电视的“中介之序”,是党和国家与广大人民群众进行联系的梳理和纽带。播音主持专业“1+X”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是为了使学生通过本专业的学习将来更好地发挥“梳理和纽带”的作用,发挥广播电视教育和鼓舞广大人民群众的作用,同时有助于进一步加强播音与主持专业的学科建设,增加教学效益,促进学校传媒类专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关键词】播音主持;1+X;人才培养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6-0225-01一、播音主持专业“1+X”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背景大连艺术学院播音主持专业“1+X”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是借助综合类艺术高校的艺术学科优势和平台,探索把播音主持艺术特色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创新有机结合起来。以提炼综合类艺术院校播音主持艺术专业办学特色和提高核心竞争力为目的,充分发挥综合类艺术院校的学科优势,以课程一体化建设为载体,进一步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创新特色课程体系,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专业的建设重在人才的培养,播音员、主持人的培养重点强调“人”的重要性,应培养素质全面、适应能力强的合格的传媒人才,在此基础上,提出“1+X”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四业联合”(播音主持专业、表演专业、广播编导专业、动画专业)的专业特色和多元化教学改革思路,从而探索播音主持艺术专业立足综合类艺术高校优势的人才培养创新之路。二、播音主持专业“1+X”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内容(一)以“提高学生应用能力”为主线,重组理论课程体系主要从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个方面来构建人才培养体系。一是将综合素质的修养与专业教学紧密结合,做到“文本”与“人本”的融合;二是行业“一专多能”的培养,提倡“厚基础、活模块、重实践”的课群设置;三是突出实践教学在专业教学的核心地位,提高学生实操能力培养,采取“理论+实践”“大课+小组课”的授课方式。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上,依托学校优势学科,突出专业特色的“1+X”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1”就是播音主持专业的基本技能,这是学校教育的立足之本,又是毕业生未来竞争的优势所在。“X”是指模块式教育,强调多种技能并重,包括表演基础课、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课、栏目策划与创意、视频制作课,这些相邻学科领域课程的加入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二)对优秀的节目还原分解,重组实践课程体系将诸多课程重要内容,分解组合为“新闻节目类课程”“综艺节目类课程”等若干个知识“核”,围绕这个“核”进行多侧面知识传授和能力训练。例如:讲新闻内容时,可按照新闻报道的形成过程,依次讲授采访、写作、编辑、播音等有关知识,进行相应的能力训练。这样的集约化教学拟在三、四年级进行,一、二年级主要是普通话语音与播音发声、采编、播音、语言表达等知识讲授和训练,在实践教学中提升专业技能。三、播音主持专业“1+X”人才培养模式特色分析(一)立足于综合类艺术高校的学科优势进行课程的集约化构建。不仅加强了各学科之间的联系,也促进学生艺术个性的发展和创造能力的形成。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上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X”的培养模式,不是各学科知识的简单相加,而是建立在学科知识、能力基础上的、多种能力组成的整体,重在培养素质全面、适应力强的的应用型传媒人才。(二)注重理论和实践结合的研究。以“1(播音或主持)”为核心,把表演、采编、制作串联起来,贯通成一个渐进的提高过程,在以各种常见的节目样式(如新闻类节目、综艺类节目)为专题,集中进行讲授和训练,每一个专题都体现一个核心(播音主持)、一个链条(表演、采编、制作)、一个层面(知识面),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使学生在近似“实战”中提高播音主持综合能力。四、总结播音主持专业分散的知识通过“1+X”整合,合理配置各学科资源,增加教学效益,组成整体的“链条”,体现了课程的关联性和互动性,进而提高了播音主持专业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这种多元化的课程构建,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识修养和实践能力,端正其审美取向,进而转化为清晰的传播思路、积极的传播愿望和较强的传播能力,为毕业后的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作者简介:李克振(1986-),男,籍贯:山东,学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播音与主持艺术。

播音培训总结范文4

[论文摘要]作为普通艺术院校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建设和发展要适应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一味的追求精英教育是不可取的,教育管理者要以职业岗位需求为前提,改革以学科为体系的传统教育模式,探索建立“宽基础、活模块、重技能”的教学模式。本文以播音与主持专业学生就业现状为切入点,探讨普通艺术高等院校播音与主持专业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人类社会将从工业时代进入信息社会时代,社会经济也将从工业经济进入知识经济时代,许多领域的竟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竟争。随着传媒事业的发展,播音员、主持人的定位也不仅仅局限于一档栏目或一台晚会的主持,而是延伸出了婚庆主持人、会议主持人等新兴行业的主持。作为培养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技术人才的高校,为进一步适应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提高人才质量,迫使高等教育管理者们思考专业的发展目标和定位。课程设置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道路”的办学方针,突出职业性、实践性、开放性的原则,以职业岗位需求为前提,改革以学科为体系的传统教育模式,探索建立“宽基础、活模块、重技能”的教学模式。本文以播音与主持专业学生就业现状为切入点,探讨普通艺术高等院校播音与主持专业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

1音与主持专业鱿业状况分析

在对某普通艺术高校2005级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100名毕业生进行的就业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在电视台、电台工作的占就业总人数的38%;在传媒公司、文化礼仪公司工作的占就业总人数的11%:在高校、中小学、文化培训机构工作的占就业总人数的28%;各企事业单位、自主创业、个体经营的占23%。从调查结果来看,从事本专业的人数并不多,大部分转行从事了传媒行业相邻的工作,即便是在电视台就业的学生,也是大部分从事了编导、摄像、后期制作等工作,而担任主持人角色的少之又少。

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扩招,很多高校先后增设了播音与主持专业,培养人数的不断增加也使得近年该专业教育“产出”的毕业生人数大增,面对目前市场供大于求的激烈竟争,就业形式堪忧。作为普通艺术高校教育者的我们不得不反思,学生毕业之后,定位是精英,还是大众化?所以我们不能的一味的效仿精英教育模式,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及时调整办学思路,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建立起符合就业岗位需要的课程体系,以培养职业技能和岗位能力为主线,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重视实践教学和舞台表演训练,在满足学生就业需求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高素质和岗位提升能力。

2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裸程设,分析

播音与主持的教学模式应和国家的教育发展状况相适应,和企业的发展前景紧密结合,才会有生命力。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属于交叉性学科,涉及新闻学、传播学、语言学、艺术学、美学等学科。因此,在课程设置中要从广播电视传媒行业的需要出发,注重各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面对以学科设置为体系的传统教育模式,已不适应新世纪的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相互依存的发展要求。社会需要通才基础上的专才,课程的设置应注意在传统的课程体系基础之上,更加贴近时代的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注重综合素质的提高,加强课程与就业岗位的联系。

从课程设置来看,多数院校开设了公共课、专业基础课群和专业课群。专业基础课群和专业课群,基本上都是普通话语音基础、语言技巧、广播播音与主持、电视播音与主持等传统意义上的播音员与主持人培养体系,课程内容缺少相互渗透,很难达到“一专多能”,而且与当今广播电视传媒行业的发展现状脱轨,造成了学生学习兴趣薄弱。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课程设置中应体现“宽基础、活模块、重技能”的课程体系构建模式,增强课程内容的实用性、注重课程的拓展性,以市场就业为导向为学生不同的职业定位设置不同的专业课程群。在每个方向模块中设置必修课和选修课两部分,必修课是按照行业岗位工作的要求设置的职业核心课和就业技能课,选修课是与播音主持专业相关的边缘性学科的技能课。另外,还将多证书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中,构建以职业岗位能力为主线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要求将本专业相对应的证书培训课程纳入教学计划当中,例如《普通话等级证》、《记者证》、《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证》、《婚庆主持人资格证》等。

3多方向的人才培养撰式

所谓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理论、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根据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为依托,不同类型的学校人才的教育和教学模式、管理制度、评估方式及其实施过程的总和。作为普通艺术院校招收了较多的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学生,但根据就业调查显示,只有很少一部分学生从事了播音主持工作,多数学生转行或待业。播音与主持专业作为交叉性学科,存在若干发展方向,如主持人、播音员、编辑、记者、文化礼仪等,这些方向与专业的发展都需要高素质和综合化的人才。而目前播音主持专业培养的学生大多业务水平单一,难以达到广播电视媒体岗位对人才的要求。具体表现在多数学生只掌握了播音与主持的相关的理论技巧,养成了单一播音主持特色,等到工作实践中,只能适应传统的播音主持技巧,对广播电视采编制作、摄像、礼仪主持等工作无法胜任。

所以,结合普通艺术院校的实际情况,我们应制定符合岗位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多方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宽进严出”的教学方法。即宽口径招生,对在校的学生进行分块管理,制定并实施“平台、模块”式人才培养方案。学生在入学1-2年时间内进行专业平台基础课群教育,在学生一年的学习中,了解学院的情况、专业的内容,学院也了解了每位学生的的专业情况,在第二学年,从学生的专业基本功、学生发展潜力、个人发展兴趣等方面入手,制定符合就业岗位需求的专业课程,比如说适应在播音方向发展的学生组织在一起,重点培养学生话筒前的实践技能和把握稿件的能力;对于适合做电视主持人的学生,加强镜头前的实践和备稿、控场等相关业务能力;对于文字功底很强的学生,可以试图培养其文稿策划和编辑的能力;对表演天赋较强的学生,可以加强公关礼仪(婚庆主持、会议主持)方面的培养。在打好播音主持基本功的前提下进行分方向培养的方式,对学生快速适应就业及社会工作实践起到积极的作用。

定岗定位的分流培养,可以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注重个体综合素质的提高。社会需要通才基础上的专才,在宽而坚实的基础上,力求精而深。根据岗位定位进行专业技能训练与培养,制定不同的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我们的培养岗位主要分三个方面,即播音主持方向、广播电视编导方向、

公关礼仪主持方向。

3.1播音主持方向

本方向主要培养能在各级电视台、电台担任播音员和主持人角色的工作。这个方向对学生的专业水准和职业素养要求较高。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专业基本功底、较强的思辨能力、文化修养和良好的形象条件。重点培养学生话筒和镜头前“有稿播音锦上添花,无稿播音出口成章”的语言创作能力。

在播音与主持方向教学内容中侧重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广播电视语言传播人才。主要的课程是语言技巧、思维训练、播音文体、节目主持艺术、主持人形象塑造、文艺作品演播、电视节目采编与制作、播音作品鉴赏等专业课程。

岗位实践要求:

C1)每学期进行一场专业汇报,包括朗诵、不同风格的栏目主持。获得相应的实践学分。

(2)积极参加国家、省级、市级或校级的专业比赛,获得创新学分。

(3)每年寒暑假到电视台岗位实习,熟知一线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工作现状,开学后上交实习报告,获得相应的实践学分。

3.2广播电视编导方向

本方向主要培养能在各级电视台、电台和企事业单位担任编辑、记者、节目策划与制作等工作的人才。这个方向要求学生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较强的文字写作功底和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

在广播电视编导方向教学内容中侧重培养能创作、编辑制作广播、电视节目等方面的管理性人才。主要的课程是中外文学史、采访与写作、节目采编与制作、电视艺术概论、影视编导基础、非线性编辑技术等专业课程。新晨

岗位实践要求:

(Z)每学期末上交最低两个自编自导的栏目作品,有专业教师进行综合考评,并获得相应的专业学分。

(2)积极参加国家、省级、市级或校级的专业比赛,获得创新学分。

(3)每年寒暑假到电视台岗位实习,开学后上调查实习报告,获得学期的实践学分。

3.3公关礼仪方向

本方向主要培养能在婚礼、晚会、庆典和展会等主持和策划工作的人才。这个方向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有声语言运用能力、市场调研、综合分析与创意策划能力。

在公关礼仪方向教学内容中侧重培养能从事各种文化活动的主持和策划的高素质技能性人才。主要的课程是中外礼仪基础、非节目主持艺术、表演基础与技巧、商务口语表达、展览会策划与管理等专业课程。

岗位实践要求:

(1)每学期上交最低两个由自己参与主持或策划的节目作品,有专业教师进行综合考评,并获得相应的专业学分。

(2)积极参加国家、省级、市级或校级的专业比赛,获得创新学分。

播音培训总结范文5

一、切实抓好少年儿童的思想品德教育。

1、每天中午1:30至1:50播音员进行播音。播音内容以育人为本,阅读较好的学生文学作品和好人好事为主题。对学生进行“五爱教育”、社会公德、常识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2、鼓励学生踊跃投稿,评比出优秀小作者,并给予一定的奖励。

3、积极开展富有实效的教育活动,如读书征文、专访等形式的活动,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

4、每周开展好升旗及降旗仪式。

二、不断加强播音员自身的建设。

1、推进少先队工作社会化,积极联系社会各方面的力量集合资源,形成合力,构建与社会相适应的少先队工作社会化运行机制,让全社会都来关心少年儿童,拉开“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一切”的系列主题活动。

2、加强宣传力度,加强播音员的普通话训练,使播音员的普通话更上一层楼。

3、每天播音都进行考勤,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一定的播音制度。使播音员自觉遵守播音制度。

4、结合形势重大节日及纪念日,大力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大、中队主题会,丰富了队员的校园生活。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更大的提高,活动能做到有计划、有记录、有总结。

三、播音员注意事项。

1、各播音员要熟练播音程序,服从安排,能以大局为重,每天准时在13:30-13:50这一时间段播音。

2、爱惜播音室内的财物,室内物品用后要整理归位,并作好登记,无关人员不准入内。

3、播音稿件要提前定好且熟悉,保证播音时的流畅性,逐渐形成自己的播音风格特色。

4、各播音员要在本班宣传同学向播音室投稿,且遵守《播音员制度》。

四、播音员的要求:

1、各播音员要团结协作,相互帮助,共同提高,严格遵守播音员制度。

2、要力求播音质量,保证时间,开头语与结束语要具有自己的特色,提倡大胆创新。

3、物品要归位且登记其性能好坏,切断电源和锁好门柜后方可离室。

4、各班播音员为本班通讯员,要带头和组织好本班同学向播音室投稿。

五、不满意之处:

1、学校播音设备因年久在逐渐老化,特别是高音喇叭本学期就维修了多次,播出音质不佳。因此在调节音量和音质时有一定难度,不便于播音员操作。

2、也因设备不配套,播放音乐的设备通过很复杂的程序设置,而设置程序比较复杂,十分不便于有的放矢地选择歌曲节目;因此,使整个播音显得单调。

播音培训总结范文6

在上级团委和学校党支部的领导下,以素质教育为主线,以学校德育工作、教学工作为轴心,认真细致的开展团员工作,发展、挖掘自身的特点和优势,结合我校学生的特点,开展适合他们的各种团的学习和活动,积极探索共青团组织服务学生的有效途径和手段,竭诚为广大团员学生成长、成才服务,推进团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全面活跃团的各项工作,推动我校共青团工作不断前进,力争在三中的带领下开创学校共青团工作的新局面。

二、积极配合学校抓好常规管理工作

团委将围绕学校党政工作中心开展工作,团结带领广大学生做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生力军和先锋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学习、教学、管理、建设等工作效率和质量的提高,服务于学校的建设发展;开展适合学生特点的多种文艺、娱乐、体育活动,丰富学生业余生活,倡导健康的兴趣爱好,营造良好文化氛围。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增进学生与团组织的联系。

三、加强团组织及学生会建设,完善工作保障体系

进一步加强团支部工作的战斗力,积极开展创造“先进团支部”、活动,加强团队伍建设,进一步贯彻团中央《关于加强团发展工作的意见》和《团员发展工作的细则》,增强共青团员意识主题教育活动。在坚持标准,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加大团员发展工作的力度。同时也加强团干部及学生会队伍建设,健全共青团员长期受教育,永远跟党走的长效机制。不断增强团员的政治意识、组织意识和模范意识。

四、利用现有条件,搞好宣传工作

利用学校现有条件,积极配合学校做好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和学校中心工作的宣传,利用学校校园广播、电子屏和各班教室的黑板报及学校的橱窗对团员进行教育。认真组织办好黑板报。同时,充分利用校广播室、橱窗、电子屏等宣传渠道,搞好学校宣传工作,扩大学校影响。

五、继续做好校团委的常规工作

校团委将继续做好团员的培训、学习工作,团员组织关系的转接工作以及新团员的入团工作,进一步完善校团委的档案管理和建设工作。充分调动学生委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使之成为团委工作的助手,成为和学生沟通的桥梁。全力抓好团员、团干的培养和考核工作,认真做好团委及各团支部的常规活动记录。积极配合学校其他部门做好相关工作。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上级主管部门布置的各项工作。校团委工作是千头万绪的,我们还要在本学期工作计划的基础上,根据学校工作的作的实际要求,灵活多变地开展工作,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乘势而上,争取开创校团委工作的新局面,把校团委的工作和学校整体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学校的跨跃式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本学年主要工作安排

九月份

1、开展入学教育,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和训练。

2、校园广播站正常播音。

3、庆祝教师节,进行尊师爱生教育。

4、完成各项临时性工作。

十月份

1、开展庆国庆专题黑板报、主题班会、手抄报系列教育活动。

2、举办团干部培训班、新团员的选拔与培训。

3、校园广播站正常播音。

4、成各项临时性工作。

5、配合教导处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

6、汇总校运动会和校文艺汇演的报名表及文艺汇演节目的筛选

十一月份

1、配合学校开展消防安全教育活动

2、开展校第六届运动会

3、校园广播站正常播音。

4、成各项临时性工作。

十二月份

1、学生干部总结会,表彰优秀团干部

2、校园广播站正常播音。

3、“新年畅想”主题团会,第四届校文艺汇演

4、成各项临时性工作。

元、二月份

1、进行新团员宣誓活动。

2、组织开展迎新活动

3、团委工作总结

三月份:

1、开通校园广播,接收学生投稿。

2、完成各项临时性工作。

3、团籍管理工作。

4、开展“学雷锋”系列活动。

5、校园广播站按时播音。

四月份

1、利用清明节进行网上祭英烈主题活动。

2、配合教导处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

3、新团员的选拔与培训。

4、“纪念五•四”黑板报比赛。

5、校园广播站正常播音。

6、成各项临时性工作。

五月份:

1、开展庆“五•四”系列纪念活动。

2、评选并表彰校“优秀团员”、“优秀团支部”、“优秀团干”。

3、发展新团员,组织入团宣誓仪式。

4、校园广播站正常播音。

5、完成各项临时性工作。

六月份:

1、整理好毕业团员档案,以备办好转接工作。

2、配合学校教导处做好学生的中考迎考思想教育工作。

3、校园广播站正常播音。

4、成各项临时性工作。

七月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