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婚礼主持词范例6篇

传统婚礼主持词

传统婚礼主持词范文1

关键词:礼仪;西方婚庆;民俗民风

礼仪是人们由于受到社会环境中历史传统、风俗习惯、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形成起来的,是人与人沟通交流的重要行为准则。在通常情况下,礼仪可以划分为两层:一层是礼节和仪式;二层是人们约定俗成,充分表示尊重的方式。尤其是在当前社会活动频繁的背景下,展开各种礼仪是不可或缺的。像结婚这种个人生活的重大场合,通过众多的人履行仪式而隆重地加以庆贺,是早期社会的一个显著特征。人类学家认为:婚礼是婚姻开始的社会方法。婚礼礼仪是各个国家发展中都存在的仪式,但是由于西方国家的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不同,各个国家的婚庆礼仪也存在着差异[1]。同时,西方婚庆礼仪也在较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的民俗民风。

一、西式婚仪流程

在当前社会人们的观念中,西方婚庆礼仪是属于浪漫型的,所以整个西式婚礼开展过程都洋溢着浪漫的氛围。一般情况下,西方婚庆都是在教堂中举行,以充分显示其庄重和沉稳。在西方的婚庆中,新娘的礼服以白色为主,而新郎则主要以黑色西装为主要的礼服。其主要原因是在西方人的观念中,教堂和婚礼都象征着神圣和庄严,所以新娘和新郎在服饰上都必须显示出庄重严肃。其婚庆礼仪的主要流程如下:首先是新郎进入到教堂中,站在教堂最开始的地方等待新娘步入会场;其次是所有亲朋好友都站在通道上,伴听着婚礼进行曲,看着新娘挽住父亲的手臂步入到教堂。父亲再郑重的将女儿的手交付给新郎,其喻示着将自己的女儿托付给新郎;再次是一对新人缓缓步入到神父面前,对自己未来的婚姻进行宣誓,以此作为新娘和新郎向对象交出自己的承诺,这是整个婚庆礼仪的高潮;再其次是新娘和新郎相互握住双手,当着神父的面相互交换戒指,并深深的亲吻对方;最后,整个婚庆仪式完毕,有请新人退场。这时所有的宾客起身鼓掌,在众多亲朋好友的目光下走出仪式区。

二、西方婚庆礼仪对中国民俗民风的影响

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西方婚庆礼仪对中国民俗民风起着重要的熏陶。新中国刚刚成立的时候,有些新郎在结婚的时候会穿中山装,有的新娘喜欢穿着旗袍。但是到了的时期,婚庆礼仪的礼服便有了一定的改革,有些新郎喜欢穿蓝色的制服,而有些新郎新娘则喜欢穿着绿色军装。但是,随着我国改革开发政策的实施不断深入,中西方的文化融合不断加深,中西方的婚礼服饰也逐渐有了更加深入的接触,越来越多的新郎喜欢穿着西装,而新娘则更是以穿着婚纱作为时尚的象征[2]。

(一)西方婚庆礼仪对中国婚礼地点的影响。中国传统办婚礼的地点是在男方家,这样的安排充分体现出中国婚姻中女性的附属地位。而西方婚庆礼仪推崇神圣和庄严,所以西方婚庆礼仪举办的地点主要以教堂为主。但是随着西方婚庆礼仪的渗透,逐渐影响到了中国的婚庆习俗。当代中式婚礼可以选择男方家或者酒店,回门酒也可以在酒店举办,显示出男女平等。

(二)西方婚庆礼仪对中国婚礼服饰的影响。由于西方婚庆礼仪与中国婚庆礼仪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所以决定了中西方服饰的差异。其对中国婚礼服饰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有些新郎穿着西装,新娘穿着红色礼服开展庆典。新郎的西装则是受到西方婚庆礼仪尊严的氛围影响,而新娘红色的礼服则是以保持我国传统的吉祥和喜庆氛围为主。同时,由于受到西方婚庆礼仪的影响,中国母亲在女儿出嫁的时候会为其准备“新、旧、蓝、借”四项装扮。其中这里的“新”主要象征着送新娘新郎礼物,象征着一对新人的全新生活;“旧”则主要是指母亲穿戴过的头饰和首饰。其主要代表的是亲朋好友送的礼物;“蓝”主要是指新娘佩戴的小首饰或者是花束。其象征着新娘对爱情的忠贞。“借”主要是指向自己的亲朋好友借东西,其代表着好运。从这点上,西方婚庆礼仪对中方婚礼服饰的影响说明了社会人类的文明是相通的,展示着多种文化相互融合的局面。

(三)西方婚庆礼仪对中国婚礼过程的影响。西方婚庆礼仪对中国式婚礼过程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颜色上。传统的中式婚礼以热情的红色为主,但是受到西方婚庆礼仪的影响之后,中国式婚礼中逐渐出现了以白色调为主的氛围。有意思的是这两个在同一文化中对立的颜色却在另一文化中传递着相同的信息;二是声音上。我国传统的婚礼要越热闹越好,鞭炮声、奏乐声、熙攘声一刻不停,主婚人的声音也要越高越好,这样才能显得新人受到的祝福多。但是由于受到西方婚庆礼仪的影响,其婚礼逐渐变得柔和,整个婚礼现场洋溢着安详的氛围;三是行礼仪式上。传统的中国新人的婚礼必须要由男方家族中德高望重的人主持,主要的仪式是“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之礼。新人以这三拜表示礼成,表示他们已经传承了天地的旨意,得到祖先及父母的认可正式结婚。但是由于受到西方婚庆的影响,中国式婚礼习俗逐渐引入了牧师来主持婚礼,宣布他们婚姻的合法性。礼仪上更是尊重信仰,要在上帝的面前相互宣誓:“从今天开始,相互拥有,相互扶持,无论是好还是坏,是富裕还是贫穷,是健康还是疾病都彼此相爱、珍视,直到死亡将我们分开”,表示忠于彼此的爱情与婚姻。相互交换戒指并亲吻对方后表示礼成。四是婚宴。我国的传统婚宴是在男方家举办,婚宴的钱一般由男方家来出。礼成后新郎会一一向前来贺喜的宾客敬酒答谢,女方则不宜抛头露面回洞房体息。而受到西方婚仪的影响后,新郎新娘会分别向每个酒桌的贵宾敬酒,新郎新娘的父母也要向宾客敬酒,对宾客到场表示感谢和欢迎。

三、受到西方婚庆影响的当代湖湘新型婚礼

湖湘婚俗作为中华民族婚俗文化的一部分,自然有区别于其他省份。旧俗有说媒、相亲、换庚、定庚、过门、拜堂、闹房、回门等成套仪式。在少数民族中,青年男女的择偶、定亲和婚礼比汉族要丰富多彩,有许多还保持着原始古朴的特色。如进入洞房还有闹房的习俗,闹房形式不一而足。在湘西、湘南一带,还流行哭嫁之风。当代湖湘大地的婚庆礼仪中西结合,古今贯通,无论是在婚礼形式上、还是服饰、婚宴上都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

(一)受到西方婚仪影响的湖湘婚礼形式。与西方的婚礼相比,现代的湖湘年轻人比较喜欢“中西合璧”式的婚礼。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司仪主婚的方式,既有西方婚仪中牧师带领宣誓的部分,又有中国特色的司仪与新人、新人父母、客人的互动。西式部分有了西方宣誓词的出现,两位新人的爱情表白和对未来生活的期望。中式部分则由新人给父母敬茶谢恩,父母发红包的传统构成。这种中式和西式结合而成的婚礼,既体现出了西式婚礼神圣而庄严,又能表达出中式婚礼隆重而温馨,兼具唯美圣洁与喜庆热闹,融合了中式与西式婚礼的精华,充分体现了现代湖湘年轻人不俗的品位。

当代湖湘年轻人求新求异,喜欢举行适合自己个性特点的婚礼仪式。如中式婚礼和西式婚礼各半天的形式,这种形式的婚礼很经济划算又具有创新意识,既保留了传统的仪式又能结合西式婚礼自由开放的氛围。还出现了诸如戏剧性的婚礼、音乐婚礼、教堂婚礼、旅游婚礼等特殊婚礼形式等。不论这些婚礼形式来自中国或西方国家,都是充满着人们的新的追求和理念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愿望。不管是西方化的中式婚礼,还是中国化了的西式婚礼, 这都是婚礼的变化形式,这些变化形式意味着婚礼的形式手段和婚礼的文化将会相互借鉴、相互融合、也会更加丰富多彩,也昭示着东西方文化的进一步交融。

(二)受到西方婚仪影响的湖湘婚礼服饰。虽然大多数中国年轻人喜欢穿西式的礼服和白色的婚纱举行婚礼,但是在当前湖湘地区,在中西文化相融合的时代背景下,时尚化、个性化并且有着东方风情的婚礼服倍受消费者的青睐。湘绣在现代婚礼服设计中的应用,给婚庆服饰带来了浓郁的东方文化气息,更赋予湘绣和婚礼服新的生命力,展现出湖湘婚庆礼仪新的风,继承、保护和发展了湖湘的婚庆礼仪。

(三)受到西方婚仪影响的湖湘婚宴。在中国,婚礼=喜宴,这是毋庸置疑的。湖南人好客,传统的婚宴就是一场非常盛大隆重的宴席,通常在中午举行,持续三天。在宴席上,人们只吃、喝、聊天,饭后各自回家而且婚宴的费用是新郎分担。常德、岳阳等地依旧保持娘家先办出嫁酒、男方家办婚宴的传统。

当前湖湘人思想比较开放,喜欢浪漫,思维比较多面,在湖湘婚礼中也充分显现。尤其是对于湖湘经济较为发展的地方,其影响颇深。其中有些以高规格、时尚为制高点的婚礼,逐渐告别了传统的酒店模式,主要以户外草坪、浪漫集市、爱情教堂等场所为主,极具浪漫主义色彩。

结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对外开放程度越来越深,中国人正在大步进入世界,积极学习西方文化。同时,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和地位逐渐提升,也使得越来越多的外国国家开始学习中国文化。中西文化渐渐融合,相互借鉴。民俗文化是其中重要的交流内容,婚俗文化也包含其中。婚俗文化反映了中西方婚俗文化的交流与碰撞。西方婚礼中式化,中国婚礼西式化,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婚礼形式。婚礼文化是文化中较为典型,换言之是中西方文化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的典型。当两者不同国度文化的碰撞,便能碰撞出五光十色的火花,成为闪闪发亮的星光。如果将两种文化的碰撞比喻成一个正在发生的美丽动人的故事,那这便是正在上演的故事,一个从东方到西方或从西方到东方的美丽故事,一个融入了中西文化、婚姻理念和价值取向的最新故事,一个魅力、神奇、通俗的幸福故事。这些故事将会世世代代延续下去,流传万世,进而更多的西方婚俗文化流入中国,并深刻影响着中国婚俗文化,从而形成中国特色婚俗文化。

参考文献:

传统婚礼主持词范文2

什么是婚礼?

答:婚礼,即结婚仪式,是男女缔结婚姻关系的公开仪式。古时候,结婚亲迎定在黄昏的时候进行,故俗称“昏礼”,自唐朝始亲迎改在早上。

传统婚礼能在晚上举行吗?

答:可以在黄昏后举行婚礼。目前在我国江浙一带都是晚上举行。

我国民间传说中的人生四大喜事是指什么?

答: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传统婚礼中,为什么将新婚之夜称作为“花烛夜”?

答:传统婚礼中,新婚之夜时,夫妻二人要在洞房里燃起新娘陪嫁来的一对绘有龙凤的蜡烛,称为“点花烛”,所以人们就将新婚之夜也叫做“花烛夜”。花烛夜也称为点长命灯、点长明灯。

传统婚礼中,新娘出阁前必须要做的一件事情是什么?而现代婚礼中,新娘出阁前必须要做的一件事情是什么?

答:开脸或挽脸、绞脸。化妆。

传统婚礼嫁妆中,除珍贵的珠宝首饰外,还有一些象征好兆头的东西,请说出三样?

答:剪刀、痰盂、尺子、花瓶、铜盆、鞋、龙凤被、床单、枕头(一对)、筷子和碗(用红绳捆绑着)。

我国许多少数民族有着民族特色婚俗,请回答回族新人的婚礼由谁主持?

答:清真寺的主持。

中国婚礼中有一个隆重的拜堂仪式,在新人鞠躬时,他们的腰应该弯到多少度是最合适的,其中三拜分别是拜什么?

答:45°最合适。一拜天地,二拜父母,三拜夫妻。

从什么时候开始,亲迎改在早上?

答:古时男家去女家亲迎均在夜间,自唐朝开始,亲迎定在早晨。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上半句是什么?源自哪里?是什么寓意?

答:上半句是“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源自《诗经邶风击鼓》。描写的是一位驻守边关的战士,久未与妻子相见,回忆当日离别之时的场景,寓意是:无论生死,无论聚散,让我们发下海誓山盟;牵着你的手,让我们一起慢慢变老。

1、请说出传统中式婚礼当中的五种有代表性的仪式。

答:挑盖头 、入洞房 、跨马鞍 、拜天地 、交杯酒等。

2、说出五种传统婚礼当中常用的道具。

答:盖头 、花烛、马鞍、火盆、斗、称杆等。

3、传统婚礼中用什么挑起新娘的盖头 ?为什么?

答:秤杆或如意, 意思为称心如意。

4、请读出下列姓氏的正确读音(请看题板一):臧 区 仇 单 瞿 答:(臧zāng;区ōu;仇qiú;单shàn;瞿qú,全部读对方可得分)

5、西式婚礼中新郎新娘的站位是怎么样的,为什么?

答:男右女左 ;

因为古时候,盎格鲁撒可逊的新郎时刻准备挺身而出,以保护新娘不会被别人抢走。在结婚典礼时,新郎让新娘站在自己的左边,一旦情敌出现,就可以立即拔出佩戴在右手的剑,英勇击退敌人。

6、为什么新娘要戴手套?

答:在中古罗马时,准新郎要送象征爱的信物,以稳定心上人的心。当时许多绅士送手套给心上人表示求婚,若对方在星期日上教堂时带着那副手套,就表示她已答应求婚。

7、什么新娘要戴面纱?

答:最初新娘的面纱象征着青春和纯洁。很久以前,基督徒的新娘戴着白色面纱,表示清纯和欢庆;或戴蓝色的面纱,以示如圣女玛丽亚的纯洁。

8、为什么新娘穿白色礼服?

答:自罗马时代开始,白色象征着爱情。在1850年到1900年间白色也是富裕的象征。到本****初,白色代表纯洁的意义已远超过其他。

9、为什么新娘要抛花球?

答:新娘抛花球意味着谁接到谁就快要结婚了,所以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群欣喜若狂的年轻人等待着新娘手中抛出的花球。

10、请说出钻石婚、金婚、银婚分别是结婚多少周年的雅称? 答:60年 50年 25年

11、民间传说的人生四大喜事是什么?

答:久旱逢甘霖 他乡遇故知 洞房花烛夜 金榜题名时

12、假设:你为一对新人设计了婚礼中交换戒指这一仪式,但是当现场操作时,发现首饰盒是空的,新人忘记把戒指带来了。怎么办? 请你现场即兴发挥。

请评委点评

13、假设:婚礼进行中,一对新人伴随着《婚礼进行曲》缓缓走来,突然因为音响设备的原因音乐中断。请继续……

请评委点评

14、请音响师播放第一段音乐,……

请说出这段《婚礼进行曲》的作者是:

答:德国,瓦格纳

15、请音响师播放第二段音乐,……

请说出这段《婚礼进行曲》的作者是:

答:德国,门德尔松。

16、请音响师播放第三段音乐,……

请说出这段乐曲的名称。

答:《梁祝》或《梁山伯与祝英台》。

17、请音响师播放第四段音乐,……

这是一段婚礼上经常播放的乐曲,请说出它的名称。

答:《步步高》

18、请音响师播放第五段音乐,……

这是一段婚礼上经常播放的乐曲,请说出它的名称。

答:《彩云追月》

19、 请音响师播放第六段音乐,……

这是一段婚礼上经常播放的广东音乐,请说出它的名称。 答:《喜洋洋》。

20、我国《婚姻法》中对结婚年龄的规定是什么?

答:男不低于22周岁。女不低于20周岁。

21、交杯酒是婚礼上的常见仪式,请说出交杯酒的其他二种以上叫法: 合欢酒、交心酒、合婚酒、卯颜酒、合卺(JIN 上声)酒等。

22、请即兴描述下列二种花材在婚礼中的寓意:

百合花、鹤望兰(也叫天堂鸟)

答:百合花:百年好合等;

鹤望兰:比翼双飞、事业顺达等。

23、请即兴描述下列二种花材在婚礼中的寓意:

粉色的玫瑰、火鹤(也叫红掌)

答:粉色的玫瑰:甜蜜爱情、温柔浪漫等。

火鹤(红掌):心心相印、大展宏图等。

24、新婚之夜为何又称为“花烛夜”?

答:入洞房后有一项重要的礼仪就是夫妻二人将新娘陪嫁带来的一对绘有龙凤的蜡烛点燃,称为“点花烛”,亦称“点长明灯”或“点长命灯”。

25、请看题板二。请读出下列词语:(全部答对得分,否则不得分) 答:陪奁(pei lian ) ; 合卺(he jin )

26、什么是“冰人”?请说出它另外的几种称呼答(出三种以上): 答:冰人即媒人;也叫媒妁、媒婆、红娘、月老、伐柯人等

27、传统婚俗中有吃子孙饺子的习俗,请问:

吃子孙饺子要吃几个?为什么?

答:吃七个,古代以生五男二女为大吉。

(全部答出得分)

28、你能简要说说“婚礼司仪”和“婚礼主持人”的区别吗?

答:婚礼司仪是指仅仅报告婚礼进行程序的人,而婚礼主持人除了“司仪”的功能外,还要兼有前期策划、烘托气氛、控制场面、随机应变等作用。婚礼主持人比婚礼司仪更要求具有全面能力。

29、请说出传统中式婚礼中常见的乐器,四种以上:

答:唢呐、笙、萧、锣、鼓、笛子等。

30、“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是一句家喻户晓的描述爱情的著名诗句,也是婚礼主持人经常用到的一句祝福语,请问,这句名

句描述的是哪二个人的爱情故事?

答:唐玄宗(李隆基)和杨贵妃(杨玉环)。

31、现在常见的婚礼形式有哪些?(说出6种以上)

答:田园、灯光、旅游、中式、西式、空中、水下、广告、教堂。

32、传统的旧式婚礼中,新娘出阁前必须要做的一件事是什么?现代的婚礼中,通常新娘在出嫁前要做的一件事是什么?

答:开脸或挽面(或绞脸),化妆。

33、中国传统结婚礼俗问答,请说出传统婚俗中的“三书”是什么? 答:“三书”是指“六礼”过程中的来往文书。分别是订婚时交换的“聘书”;过大礼时互换的“礼书”;迎亲时由男方送到女家“迎书”。

34、中国传统结婚礼俗问答,请说出传统婚俗中的“六礼”是什么? 答:“六礼”是指由求婚、说媒到迎娶、完婚的交道手续。分别是“纳礼”、“问名”、“纳吉”、“纳徾”、“请期”、“亲迎”。

35、能在晚上举行婚礼吗?“婚者,谓黄昏时行礼,故曰婚”出自什么? 答:可以,在中国古代迎娶花轿都在黄昏以后。上面的那句出自《白虎通》。

36、中国社会协会婚庆行业委员会是在什么日期召开成立大会的? 答:2004年2月27日。

37、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婚庆行业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大力弘杨健康、文明、时尚的婚庆文化;制定行业标准和行为规范;监督、指导全国婚庆市场的运作和健康发展;举办相关培训、考核、评比、表彰;****开展婚庆文化研究宣传;协调解决与行业有关的各类纠纷;维护会员合法权益;增加与国际间相关****、团体、个人的友好往来及信息交流。

38、中国传统结婚礼俗问答,传统婚礼中的“合卺酒”——交杯酒始于哪个朝代?有什么象征意义?

答:始于周朝,象征着夫妻合二为一,永结同心,同甘共苦的意思。

39、请说出婚庆公司能为新人提供的主要服务内容(四种以上)? 答:场地布置、婚礼策划、婚礼主持、婚礼摄像、婚礼摄影、化妆等。

40、说出常见三种以上新娘手捧花的样式?

答:瀑布型、圆球形、杖形、月牙形、花环、花篮等

41、中国传统结婚礼俗问答,传统婚礼中的嫁妆中,除珍贵的珠宝首饰外,还有一些象征好兆头的东西,请说出三样?

答:剪刀 (表示蝴蝶双飞,永不分离的意思)、尺(表示良田万顷)、痰盂(表示子孙桶)、花瓶(表示花开富贵)、同偕到老(铜盆及鞋、龙凤被、床单及枕头一对、两双用红绳捆着的筷子及碗)等。

42、“表亲婚”,也就是现在废止的近亲结婚的其中一类,是古代上层社会较为通行的一种婚姻形式,俗称“亲上加亲”,但大多都带有功利色彩。请说出表亲婚的对象?

答:表亲婚的对象一般是姑表或姨表兄妹。

43、我国许多少数民族有着民族特色婚俗,请回答回族新人的婚礼由谁主持,怎么称呼这个角色?

答:清真寺的主持,称谓阿訇。

44、在讲究的婚礼中,进行到婚宴的时候,新娘更换的服装一般不用

什么颜色,而用什么颜色?

答:不用白色,换成比较有个性的彩色。

45、西式婚礼中,新郎要抛东西吗?

答:要抛袜圈<<同样寓意谁接到谁就快要成新郎了。

46、请分别说出西方情人节和中国情人节的日期?

答:公历2月14日和农历7月7日。

47、新娘的手捧花与新郎的胸花之间有什么关系?

答:新郎的胸花是新娘手捧花束中的一朵。

48、中国婚礼中有一个隆重的“拜堂”仪式,新郎、新娘在鞠躬时他们的腰应该弯到多少度是最合适的,其中三拜分别是拜什么? 答:45度,一拜天地,二拜父母,三拜夫妻。

49、在婚宴当中,按照酒杯的不同种类,倒酒的程度是不一样的,白酒、红酒、软饮分别是?

传统婚礼主持词范文3

闽南婚俗在很大程度上还延续着唐宋以来的一些传统习惯,在此基础上也逐渐形成了本地区的民俗特征,但随着时代的进步,又接受西方现代简约婚俗的洗礼,其婚礼形式正发生悄然的变化。闽南传统婚俗中吉祥用品所反映的吉祥图案,仅保留了中原传统吉祥图案模式,缺乏具有闽南地方性特征,无法反映当地民众的审美需求。在进行闽南婚庆吉祥用品设计的同时,应有针对性地对婚庆用品作具有闽南文化特征的创意设计思考,以适合闽南婚庆市场的需要,引领当地的社会潮流,迎合现代青年的精神需求。

关键词:

闽南;婚俗;吉祥用品;创新设计

一提到婚礼,人们首先会想到喜气洋洋和热闹场景,“坐花轿,骑白马”“凤冠霞披,头盖红头巾”等是中国传统新郎和新娘的标志,也是当下人们对古代婚礼的印象。随着时代进步及对传统观念的转变,中国现代婚礼也越来越西化。这除了因宗教和观念的不同,也有“崇洋”的倾向,还因为西方婚礼简单而不失浪漫,及那些漂亮的婚纱礼服,一度成为时尚新娘的梦想。所以,越来越多的现代情侣愿意选择在教堂或酒店由司仪主持婚礼,将其它一切传统礼俗简化。然而,在中国的闽南地区,不管是采用西式婚礼还是传统婚礼,仍然保持着该地区特有的婚俗习惯,无论其流程、习俗、服装、食品以及婚礼现场所用的带有“吉祥”意味的用品,都表达着闽南人对传统婚礼礼节的执着和尊重。

一、闽南传统婚俗

[1]365-368闽南地区至今还延续着一些唐宋以来传统婚俗的习惯,比较讲究礼俗,不管是经人介绍还是自由恋爱,从促成一桩婚姻到走入殿堂,都需要经过一连串复杂的仪式才算“圆满”,其过程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一)议婚议婚,相当于古代的“纳采”和“问名”。在闽南传统婚俗古礼中,议婚还包括探家风、求庚、择日。1.探家风即探听对方家庭的情况,包括了解其家庭成员、家乡的经济和生活环境等。2.求庚即结婚对象相互比对双方的生辰八字,看是否八字吻合。合则成,不合则不会强求。闽南传统婚姻中有年龄(相差)“六岁大冲,三岁小冲”的忌讳。这虽是封建迷信之说,但即使现在的年轻人如何崇尚科学,也不会跳过“求庚”这个程序,以免将来心中留下疙瘩。3.择日即选择订婚和结婚的日期。如果认可了婚事,双方家长便会商量选择订婚和结婚的良辰吉日,并做好相应的准备。

(二)订婚订婚算是办喜事的开始。按闽南传统的风俗,自订婚到结婚的这一段时间内,男女双方及其亲属都不得参与丧事(白事),以免红白相克,不利喜家。当议婚的程序都顺利通过,男方就可以按期去女方家完成包括订亲、行聘、送定的订婚程序。其中行聘主要是送庚帖、聘金、聘礼等。聘金的多少则要视男方经济情况而定,闽南自古有聘金的“大八二”和“小八二”之说。而聘礼则包括表示吉祥的香烛、鞭炮、面线、红鸡蛋、莲子、猪脚、花生、烟、酒、衣服及项链、戒指等金器首饰。

(三)媒婆在闽南,媒婆不一定是说媒之人(介绍人),但她却是熟悉传统婚俗之人。中国传统的婚姻历来都注重媒妁之言。媒婆不但是议婚阶段的关键人物,也是婚礼仪式的主要角色。以前,闽南把专门主持出阁仪式的妇女,称为“送嫁妈”,她要陪伴新娘从娘家到夫家。在举行婚礼的过程中,媒婆在整个婚礼仪式中还起着串场的作用。哪怕婚礼的男女主角是自由恋爱,两个人从相识到相知,也许没有经他人介绍,但是媒婆这个角色是不能缺少的。可以说,没有“媒婆”的婚礼,就不是完整的婚礼。

(四)送亲与迎亲结婚当天,新娘会早早起来梳妆打扮,穿上漂亮的婚纱礼服,等待新郎来迎亲。新娘上轿(现在坐车)前会做“上头”仪式,即由父母或“送嫁妈”为她挽面、盘髻、戴花,并一边念着“新人头插花,入门好夫妻,新人头插艾,入门得人疼”等闽南吉祥语。新娘还会邀请一位好姐妹作为伴娘。伴娘除了陪伴新娘,还会在婚礼中想尽办法“为难”新郎。而新郎也必须面对新娘的娘家人许诺,做到有求必应才能顺利带走新娘,在这样“刁难”的气氛下才能充分营造出婚礼的喜气。旧时,较为富裕的家庭,迎亲时会有一顶华丽的花轿和一些头戴鲜花、挑着嫁妆盘担的娘家随亲婶姆们,由阿舅仔(闽南人对新娘弟的称呼)带着花篮和带根叶的甘蔗与红灯笼跟随着。而男方则要分别给阿舅仔、伴娘、挑盘担的婶姆们馈赠数目不等的红包。现在,迎亲的花轿早已随着时代的变迁换成三轮车、小轿车了。由此可见,闽南迎亲的方式相对传统而又求变。

(五)婚礼庆典闽南人对婚礼环节的重视可谓是一丝不苟,对传统婚俗也是非常尊重。农村的婚礼都尽量选择在家里举办,宴请的宾客包括亲戚朋友和邻里乡亲,场面既隆重又热闹。城里的婚礼宴请的地点大都选择在酒店,并会请专业的婚庆司仪主持婚礼,场面也不失隆重。虽然酒店式婚礼带给人们华丽的享受,然而却体会不到那份回归自然的淳朴和热闹。在乡下婚礼庆典的过程中,由媒婆或司仪引导婚礼的仪式,在“相见”的环节中向新娘介绍婆家的家庭成员和称谓,同时进行新婚夫妇拜天地,拜父母,夫妻交拜成礼等流程。新婚夫妻拜堂后在媒婆引导下,新郎以红缎牵新娘入洞房,双双坐在床沿上,同时厅堂鸣炮,开始大宴宾客。

(六)闹洞房婚礼宴席散后,新郎新娘要向众人分发糖果、花生、蜜饯等,众人则在边吃边念着押韵的闽南吉利话(称为“念四句”)。如“饮茶呼于哒(干),明年生个有囝耙(儿子)”“饮茶又吃甜,来年生个好阿囝”……为了增加喜庆的热闹气氛,任何闹洞房者都可以随意与新郎新娘逗乐戏谑。闹洞房时不必拘泥于自己的辈分和地位,故有“闹洞房,无大细”的戏言。等大伙散场后,媒婆捧着称为“合房圆”的甜汤圆进来,嘱咐新娘与新郎一起吃合房圆。吃过合房圆,媒婆退出洞房,新夫妇就可以休息了。

(七)回亲回亲,也称“回门”。在闽南地区的传统结婚礼俗中,婚后第二至第四天为新娘回亲日(不同地方风俗有所差别)。新娘第一次回娘家,要由弟弟接回娘家叫“头返客”,当天晚上必需返回夫家。在回娘家时要带各种礼品,返回夫家时,要从娘家带来两根带尾的甘蔗和雏鸡。要把甘蔗置于门后,象征夫妻生活像甘蔗一样“有头有尾,节节甜”。带来的雏鸡(闽南叫做“带路鸡”),寓意是让嫁出的女儿还记得回家的路。

二、婚庆吉祥用品

婚庆用品,指的是在举办婚礼的过程中,所需的各种能烘托婚礼现场喜庆气氛的用品,如:“囍”字图案剪纸、喜帖、喜糖、喜包、鞭炮、红烛、对联、米筛或花伞、茶盘及洞房的床上用品等。闽南人对婚庆用品的置办非常讲究“喜庆”和“吉祥”的寓意。“吉祥”二字出自于《庄子•人间世》中的“虚室生白,吉祥止止”[2]40。吉祥也称“吉羊”,其意为好运之征兆、祥瑞。中国古代吉祥纹样的生成,均由民间艺人把美好的故事情节或代表喜庆的征兆绘成图案,用来表达求吉避凶的观念。吉祥图案是中华民族艺术和民俗文化千百年来沉淀的结果,是广大劳动人民集体智慧与创造的艺术结晶。吉祥图案主要表现在春节、祝寿、婚庆等重大场合,尤其以婚庆最为典型。

(一)婚庆吉祥图案的元素在中国传统的婚庆吉祥图案中,常用的图案元素有:龙凤、鸳鸯、荷莲、喜鹊、百合等,它们均有象征爱情、和谐、长久的美好寓意。在人们看来,现实世界的客观事物以及某些图形似乎都关联着特定的思想观念,并具有一定的物象象征意义,这种关联是由中国传统文化观念传承下来的,具有恒定的解释。1.龙凤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是具有想象性的理想中的灵物。民间对龙形早有“九似”之说。比如东汉学者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龙的形象作过详解:“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3]4是集勇猛、威武、神秘、吉祥、喜庆等多种象征于一身;凤也是一种具有想象性和理想中的鸟。凤身华丽而丰满,姿态多变。据《山海经》记载:“丹穴之山有鸟状如鹤,五色而文,名曰凤,首文曰德,冀文曰顺,背文曰义,膺文曰仁,腹文曰信,先则天下安宁。”[3]101龙纹和凤纹一样具有悠久的历史。在古代,除了为皇帝和皇后专用,在当代的民间吉祥图案中,以龙代表男性,凤代表女性,用来祝福新婚夫妇幸福美满。故有“龙凤呈祥”“成龙成凤”等吉祥语的诞生与大量流传龙凤纹结合的图案,来表达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太平盛世的渴望。龙的神奇威武与凤的艳丽美妙,龙凤纹样的结合,恰好构成了人们意念中美好与祥瑞的男女组合,并被奉为中华民族最喜闻乐见的吉祥图案。2.鸳鸯在东晋《搜神记》卷十一《韩妻》[4]中叙述了一则关于鸳鸯相思的民间传说,人们便根据这个传说绘成了“鸳鸯双栖”的情景,来表达人们对夫妻相爱、至死不渝的赞美之情。鸳鸯因其羽色绚丽,雌雄偶居不离,一直是被奉为忠贞不渝和纯洁爱情的化身。在中国的传统吉祥图案中常用雌雄鸳鸯并浮于水,即有“鸳鸯戏水”的形象来比作夫妻恩爱,永不分离的美好象征。类似这种题材的吉祥图案,有鸳鸯并游于荷花前的“荷花鸳鸯”图案,以祝福夫妻和(荷)睦恩爱;还有鸳鸯卧于莲叶上的“鸳鸯同心”图案,以示夫妻同心相连(莲)。3.荷莲荷花亦称莲花。并开蒂莲,是人寿年丰的预兆和纯真爱情的象征,它是百花中唯一能花、果(藕)、种子(莲子)并存的,莲花以它那美、爱、圣、洁的综合象征成为中国人喜爱的吉祥之花。因此常藉“莲”与“连”“联”与“年”等同音组合在传统的吉祥图案中,如有“连生贵子”“喜结连理”“年年有余”等表现的吉祥含义。4.百合百合花的花容雅致,姿态亭亭玉立,其花白、叶青、茎秀,属名贵的花种,素有“云裳仙子”之美称。民间因其花名“百合”而有“百年好合”“百事合意”之意,中国人自古以来都把它视为婚礼中必不可少的吉祥花种,用于花瓶、花篮和装扮婚车,设计婚庆图案也常考虑百合花。5.喜鹊民间素有传说“喜鹊报喜”的典故,以致于民间有画鹊兆喜的风俗画产生。如:画两只鹊儿面对面称为“喜相逢”;画双鹊中加一枚古钱叫作“喜在眼前”;画一只獾和一只鹊在树上树下对望名为“欢天喜地”;画鹊登在梅枝上称作“喜上眉梢”。此外,中国百姓历来重视对家庭祖业和香火的延续,会通过婚庆表达对家族兴旺和多子多福的愿望。因此,通过石榴、蝙蝠、桃子等多重组合来象征多子、多福、多寿的“三多”图案。另外,还有关于“麒麟送子”“子孙满堂”等其它丰富多彩的祈福祥瑞图案,都是用来象征福泽子孙,繁衍万代的祈求。

(二)婚庆吉祥文字的内容在中国传统吉祥图案中,常以汉字的字形和词义变化作为图案的构图要素和表现手法。中国的象形文字本身在造字的过程中就是以图意的形式出现,加上“汉字六书”中“象形、指示、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的造字手法,在汉字字形解义上,更有以文人雅士的书法和民间的图案作为构成要素,为我们解读吉祥图案的含义提供直接的帮助。把文字作为图案的一种特殊表现形态,或把表达吉祥意义的特定汉字艺术化地表现于吉祥图案之中,诸如“福、禄、寿、喜”等字形,就有为数众多图案化的表现形态。有些象形文字,具有很容易被还原为图案或直接作为图形构图元素而被采用的特点。这也是在传统吉祥图案中,往往有把对文字直接变形作为装饰图案的主要原因。在传统婚庆吉祥图案中最为典型汉字的图案化例子是“囍”字图形,实际上这是一个由两个汉字“喜”巧妙合成的特殊文字符号,在闽南婚庆中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吉祥图案”。目前,闽南人在使用中往往是直接用红纸剪出“囍”的方形字或圆形字,而没有像中原地区那样结合“喜鹊”“喜蝠”“喜梅”“喜荷”等源自带“喜”字的动物或植物的吉祥图案。

三、闽南婚庆吉祥用品的创新设计

(一)“囍”字图案传统吉祥图案中典型的汉字图案有“福”“禄”“寿”“喜”等。而“囍”字,则是由两个“喜”字合成的特殊文字符号。“囍”作为婚庆场合专用的吉祥图案,在闽南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它们大都经过大红纸剪而成图,并结合喜鹊、鸳鸯、龙凤等图形,以此创造出“双喜临门”“喜上眉梢”“龙凤双喜”等具有表现夫妻恩爱的吉祥图案。下图中间“囍”字图案的设计运用了“圆寿字”的构图形式,在字中突出“男和女”为传说中爱神和女神的代用符号,将“囍”字图案化、构成了一个圆形的吉祥符号,貌似一对有缘男女相偎相依、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之誓言,既有现代的装饰风格又符合传统审美观念,以满足当代青年多元化、时尚化、个性化的需求。如图1所示。

(二)结婚喜帖在婚礼的过程中,结婚喜帖犹如一张通知书,是向亲友传达信息包括喜宴和观礼的日期(含时刻)、地点、双方的结婚对象及父母等。[5]尽管它只是寥寥数语,却是对亲朋好友们表情达意的工具,并对婚期郑重决定的具体呈现,为新人的良缘佳期通知报导。闽南传统的结婚喜帖在装帧形式上有横式和竖式,纸面颜色多为大红色底金黄字。结婚喜帖与其他的喜帖不仅在名称上有区别,在内容上更有很大的区别。比如婚庆喜帖必须要有“囍”字或“婚”字,而且周边要用美丽吉祥的图腾对“囍”或“婚”字进行装饰,传达出另外一层寓意。如图1所示。结婚喜帖是婚宴前由男女双方分别向其亲友发出赴宴的柬帖。一般是从新郎、新娘的父母角度分别发出的邀请,如果是联婚,则由双方的家长联合共同具名。1.格式A、男方格式:×××先生(女士):谨择于公历××××年×月×日(并排)农历××年×月×日(星期×),为×子×××(并排)×媳×××举行结婚典礼,届时敬备喜酌恭请台驾光临,(男方家长)×××,×××(并排)敬邀,席设:××××(详细地址);时间:晚上六点入席。B、女方格式:×××先生(女士):谨择于公历××××年×月×日(并排)农历××年×月×日(星期×),为×女(女婿)×××(并排)×婿×××举行结婚典礼,届时敬备喜酌恭请台驾光临,(女方家长)×××,×××(并排)敬邀,席设:××××(详细地址);时间:晚上六点入席。2.注意事项(1)文字通常采用宋体或楷体的繁体字以表传统与庄重;(2)所有的姓名应写全,不应写绰号或别名;(3)在两个姓名之间应该写上“暨”或“携”,不用顿号或逗号。两句之间不用逗号或句号而用换行;(4)结婚的日期通常会写上两种日期(公历和农历);(5)写明举行婚礼的详细地点和入席时间。结婚喜帖是给应邀宾客对主角婚礼留下的第一印象。所以喜帖在款式和内容设计上,应追求美观大方、精彩别致,最好能具有个性创意,特色鲜明,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婚礼的风格和新人的艺术品味。一张结婚喜帖的设计,主要是由文字、图案、色彩等要素构成。其中文字是最主要的,它传递的是新人的喜事和信息,图案和色彩则主要显示喜庆的韵味。本例对喜帖图案是根据闽南新娘喜欢在婚礼现场穿大红花衣的习惯设计的,这里的文字内容包括主题字创意和邀请函内容。主题字“囍”或“喜结良缘”常与吉祥图案(如大红花布)进行装饰美化,利用联想,把图案嫁接于喜帖文字上,使文字形象化,丰富且热闹,符合“囍”字所传达的意境;邀请函内容如上所述,其设计指的对文字内容进行文字格式的设定。为显示喜庆和富贵,一般会采用烫金的形式。如图2所示。

(三)喜糖包装结婚要准备许多喜糖,寓意喜气、甜蜜。闽南对吃喜糖有“吃甜甜,明年生后生”的吉祥寓意。喜糖,顾名思义,就是办喜事发给亲朋好友的糖果,同时也是给前来祝贺的来宾表达感激,并想与之同喜的一种交流方式。[6]29-33在中国民俗中有“三喜”,即嫁娶之喜、生子之喜、百岁之喜。而嫁娶之喜是三喜中最大一喜。在这一喜中,向亲朋好友分发喜糖,那是必不可少的。而“喜糖之意不在糖,而在喜”喜糖被赋予的特殊意义就体现在喜气洋洋的包装上。虽时代变迁,但发喜糖的风俗却代代相传下来。喜糖中的“喜”代表着与大家同喜同乐,“糖”则代表甜甜蜜蜜,是希望新人在今后的生活中甜甜蜜蜜。喜糖,是传递结婚信息的“甜蜜吉祥物”,在婚礼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也是和亲朋好友分享这份喜气,得到大家的祝福。据了解,闽南大多数新人们在采购婚庆喜糖时,喜欢采取多样品种配搭。在闽南的喜糖包装里,以往主打的是国产奶糖和水果糖。目前,在喜糖行列中,最受欢迎的要数进口糖果和巧克力。除了各种口味的糖果外,还有那些独立的食品,如牛肉干、蜜饯、花生豆等现代花样食品,也纷纷扮上“喜糖”的身份“恋”上了婚庆市场。作为喜糖的包装形式,则能将中国传统的喜文化演绎得淋漓尽致,让人们都能从小小的喜糖包装上感受到中国五千年的传统喜文化的精髓和内涵。例如:可以把花轿、灯笼、龙凤等象征物及吉祥物作为模拟的对象与喜糖包装结合在一起,而设计成了不同造型的纸盒结构;还可以将包装盒设计成心的形状,表现一种甜蜜和恩爱的情调;也可以通过对长方形的变形,设计成喜服包装,再配以中国传统服装的装潢图案,把时下流行的唐装演变成了炙手可热的喜糖包装等等,使整个包装看上去既具有传统的风貌,又不失时尚风格。在众多的喜糖包装中,看到最多的文字是“百年好合”“永结同心”。闽南人视结婚为“家里有喜事”所以,本例中设计者用“家有喜事”的字眼来突出主题,能更直接地表现出闽南的特色。这样跟上时尚的喜糖包装相结合,既又好听又将时髦的视觉语言很好的诠释出来。如图3所示。

(四)红包婚庆中的红包,又称“喜包”,是作为参加婚礼的亲朋好友向结婚新人表达祝贺而随带礼金的礼俗。近年来,在婚庆红包的封套设计上除了运用传统的红色外,在上面不一而同的会印上“囍”字,有的还会印制象征性的图案,但内容都比较一般。在设计具有闽南风格的喜包图案上,一方面可以联想与结婚关联的词语,如“喜上眉梢”“喜结良缘”“永结同心”等。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这些关联词与闽南常见的吉祥图案结合起来,如喜上眉梢———采用喜鹊梅花图案和团花双喜图案的完美结合作为红包的封套图形设计;永结同心———采用如意形演变为合抱的心形,寓意两人的心合而为一,永不变心;喜结良缘———利用层层叠叠的玫瑰花图案相互映衬,表现出一种浪漫的爱情与和谐美满。如图4所示。

传统婚礼主持词范文4

关键词:中西方婚礼;对比;差异;文化差异

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9-0000-01

婚礼是一种宗教仪式或法律公证仪式,其意义在于获取社会的承认和祝福,防止重婚,帮助新婚夫妇适应新的社会角色和要求,准备承担社会责任。所有的民族和国家都有其传统的婚礼仪式,是其民俗文化的继承途径,也是本民族文化教育的仪式。婚礼也是一个人一生中重要的里程碑,属于生命礼仪的一种。由于不同的民族文化,导致婚礼也会有所差异,本文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对比中西方婚礼的差异。

一、结婚仪式

中国的传统婚俗有“三书六礼”“三拜九叩”这些繁俗礼节。所谓“三书”,就是指聘书、礼书、迎亲书。而“六礼”是指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而在这之间更有换庚谱、过文定、过大礼、安床等一系列的活动。在这些活动中也有着大量的禁忌和礼俗,比如新娘嫁妆中要有剪刀(蝴蝶双飞)、痰盂(子孙桶)、尺(良田万顷)、片糖(甜甜蜜蜜)、银包皮带(腰缠万贯)、花瓶(花开富贵)、铜盆及鞋(同偕到老)、龙凤被、床单及枕头一对、两双用红绳捆着的筷子及碗(有衣食)、七十二套衣服,用扁柏、莲子、龙眼及利是伴着(丰衣足食)等物,每样物品都有其不同的含义。而现代中国婚礼一般和婚宴结合在一起,通常新郎家会租用车队,迎娶新娘。

在西方国家中,婚礼时有旧、新、借、蓝等习俗。旧是指母亲传下来之婚纱,头饰或首饰,代表承受美好的一切;新是指朋友送的礼物如裙子,饰物,象征新的生活;借是指可向任何人借东西回来,据说从富裕亲友借来金或银放在鞋内,象征带来财运;蓝是指新娘的一些小饰物或花束用蓝色,意味着新娘的纯洁及贞洁。而在进行婚礼时,西方亦有大量的习俗。比如,在结婚时新娘总要带着一方手帕,西方人认为白手帕象征好运。根据民俗说法,农夫认为新娘在磨擦婚当天所流下的泪能使天降甘露,滋润家作物。后来,新娘在新婚汉天流泪,就变成她将有幸福婚姻的好兆头。而在婚礼典礼时,新娘总是站在新郎的左边,据说,古时候,盎格鲁撒克逊的新郎必须保护新娘子免得被别人抢走。在结婚典礼时,新郎让新娘站在自己左边,一旦情敌出现,就可以立即挥出配带于右边的剑,吓退敌人。在进行结婚晚宴时,要特别定制结婚蛋糕,根据历史记载,自罗马时代开始,婚礼结束时,人们会在新娘头上折断一条面包的材料――小麦象征生育能力,面包屑则代表着幸运。新人必须以糖霜,就形成今天的结婚蛋糕了。西方传统婚礼一般新娘挽着父亲手臂进入教堂,父亲将新娘交给新郎,牧师致词,新人宣誓,交换戒指,祈祷,咏唱诗歌等。

二、婚礼服装

20世纪初,传统的中式婚礼服还是长跑马褂和凤冠霞帔。凤冠霞帔属于清代诰命夫人的规定着装,是权势和地位的象征。因为其上布满了珠宝锦绣,雍容华贵,因而逐渐演变成好梦闺秀的婚礼服。而普通人家之女成婚事通常只能穿一身大红袄裙。中国传统婚礼进行时新郎和新娘都穿红色的礼服,象征的吉祥如意,预示在结婚后日子红红火火。龙凤在中国的神话中有着重要的地位。龙主阳凤主阴,而阳则代表男子,阴就表示女子。因此新娘就用凤表示。所以在红色的礼服上绣着凤也就很容易理解了。

而西方的新娘则穿白色的礼服。自罗马时代开始,白色象征欢庆。1850年到1900年之间,白色亦是富贵的象征。到了本世纪初,白色所代表的纯洁意义更远超其他。西方认为白色与童贞有关。古罗马的新娘穿着白色的婚纱,蒙着鲜橙黄色的面纱,象征着激情的火焰。在西方的天主教传统里,白色代表着快乐;其他一些地区,白色在他们的婚礼和葬礼里指示各种各样的通路典礼和意义。例如,在安达曼群岛,白色代表一种地位的变化。“传统”的白色结婚礼服,在早期是贵族的特权。在多利亚女王时代,大多数的新娘只能穿传统的国家服装,只有上层阶级才能穿代表权力和身份的白色婚纱。一直到近代,贵族阶级的特权消失以后,白色的婚纱才成为普通新娘的礼服。而相对于西方白色婚纱的历史,

三、婚礼地点不同

在中国,结婚是一件大事,其氛围要喜气洋洋,热闹非凡,在以前,人们会选择大型空旷的场地来举办婚礼,鞭炮声声,震耳欲聋,无论是新人还是双方的父母,还是前来祝贺的宾客。现在,风俗仍然没有改变,人们会选择比较高档的酒店举办婚礼,气氛同样热闹。

在西方,人们一般会选择教堂这个安静而神圣的地方,在牧师的主持下,在亲朋好友的祝福下,隆重而神圣的完成婚礼仪式。

四、总结

中西方在婚俗上面有以上种种的差异,这和中西方人在思想思维的差异有直接的联系。中国人比较保守,喜欢热闹,思维较古板,所以在中国历史几千年的时间里整个婚礼的习俗并没有多大的变化。西方人的思想则比较开放,对于婚礼的要求也比较低,他们婚礼的高潮则是在教堂中:随着神圣的《婚礼进行曲》步入鲜红的地毯,娇美的新娘手挽着父亲捧玫瑰慢慢向新郎走去,新娘的父亲将女儿的手放在新郎的手上,将女儿的一生托付给你,所有人的目光注视着这对新人,幸福洋溢在他们的脸上。另一个造成中西方差异的原因是中西方不同的宗教。中国是以佛教为主,而西方则是基督教为主的。所以西方的婚礼是在教堂中举行而主婚人则是神甫。中方的传统婚俗中的最重要环节就是拜天地,拜了天地以后就算是礼成了。

中西方婚礼差异的深层诱因是因为中西方文化不同,中西方文化差异是中西方婚礼差异的根本原因,所以了解中西方婚礼的差异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跟有助于加强中西方的交流与沟通。

参考文献

[1] 倪丽珠,浅谈中西方婚礼差异[J],文化园地,2008(2)

[2] 吴国华,蒲军,中西方婚礼服饰文化研究[J],美与时代,2006(2)

传统婚礼主持词范文5

一、中式婚礼仪式流程

1、祭祖:男方在出门迎娶新娘之前,先祭拜祖先。

2、出发:迎亲车队以双数为佳。

3、燃炮:迎亲礼车行列在途中,应一路燃放鞭炮以示庆贺。

4、等待:新郎礼车至女方家时,会有一男童侍持茶盘等候新郎,新郎下车后,应赏男孩红包答礼,再进入女方家。

5、讨喜:新郎应持捧花给房中待嫁之新娘,此时,新娘之闺中密友要拦住新郎,不准其见到新娘,女方可提出条件要新郎答应,通过后才得进入。

6、拜别:新人上香祭祖,新娘应叩拜父母道别,并由父亲盖上头纱,而新郎仅鞠躬行礼即可。

7、出门:新娘应由福高德劭女性长辈持竹筛或黑伞护其走至礼车,因为新娘子在结婚当天的地位比谁都大,因此不得与天争大。

8、礼车:在新娘上礼车后,车开动不久,女方家长应将一碗清水、白米撒在车后,代表女儿已是泼出去的水,以后的一切再也不予过问,并祝女儿事事有成,有吃有穿。

9、燃炮:由女方家至男方家的途中,同样要一路燃放礼炮。

10、摸橘:新娘子迎新车队到达新郎家时,由一位拿着橘子的小孩来迎接新人,新娘要轻摸一下橘子,并赠红包答礼。这两个橘子要放到晚上,让新娘亲自剥皮,意谓招来"长寿"。

11、牵新:娘新娘由礼车走出时,应由男方一位有福气之长辈持竹筛顶在新娘头上,并扶新娘进入大厅。进门时,新人绝不可踩门槛,而应横跨过去。

12、喜宴:时下颇流行中西合壁式的婚礼,大都在晚上宴请客人同时举行观礼仪式,在喜宴上,新娘可褪去新娘礼服,换上晚礼服向各桌一一敬酒。

13、送客:喜宴完毕后,新人立于家门口送客。

14、闹洞房:新人被整之灾情大小,端视新人是否曾在其他的婚礼上戏弄别人,或平素待人够不够忠厚等。

二、中式婚礼新人着装

新郎可以穿长袍,新娘披戴凤冠霞帔。

凤冠是饰有银质或其他质地的凤凰模型,霞帔则是红色的披肩,一般来说,新娘穿红绸袄裤,绣花鞋,上绣鸳鸯、梅花、莲花等吉祥图案。

中式的服装可以去礼服店订做或租借,在影楼拍摄婚纱照时也可以预定中装,有些影楼会在拍摄套系中免费借用婚礼当天的服装。

三、中式婚礼角色安排

下聘礼方:由男方家长担当。向女方提亲并赠送礼物﹐即旧时所称纳采和纳征.赠送的礼品通常包括各种在中国文化中表示吉祥的食品﹐物品。如茶叶等。

媒人:由一位与双方家庭关系都比较密切的人担当﹐负责邀请双方长辈见面,促进双方的沟通。

童子:由男方家的未婚男子扮演,负责婚礼过程中的端茶迎轿。

全合人儿:由女方家的几位年轻貌美的未婚女子扮演,在新娘下轿时扶新娘下轿。

婚礼司仪:宣布典礼正式开始,介绍双方重要亲友﹐并致祝福词。

主婚人:由德高望重的长辈或友人担当,为婚礼致词。

摄像师:专业的摄像人员,记录下婚礼的全过程,拍摄新人与来宾的照片,为新人留下珍贵美好的回忆。

传统婚礼主持词范文6

关键词 韩国婚俗 儒家文化 思想观念

作为单一民族的国家,韩国的婚俗原本很简单,影响婚俗变化的最大因素是中国儒学的传入并成为国家统治思想。韩国在中国“六礼”的大框架之内对其内容进行了本土化的改善和使用。近代以来,由于受到日本和西方文化的影响,韩国传统婚俗又不可避免地融入了新的因素。

一、韩国婚俗文化的演变过程

1.初期简单婚俗文化

高丽时期的史籍有这样的记载:“婚夕,宗族来会者,只擎一盘,行三杯而止耳。”也就是说,高句丽人办喜事时,新郎和新娘两家的亲戚聚在一起,摆上简单的酒菜,共同餐饮,如此而已。当时的婚娶方式也有独特之处:一是不收彩礼。高句丽人耻于收彩礼,认为收了彩礼如同卖了女儿,脸上无光。所以,结婚时男家只向女家送酒送肉,不送彩礼。二是“入赘婚”,韩语叫“男归女第”。新郎先“嫁”到新娘家,在新娘家过上三年两载以后,再把妻子儿女领到新郎家里过日子。这种婚俗虽简单却也体现出男女平等的观念,这是由于高丽王朝将佛教定为国教,而佛教则主张众生平等,在当时的社会得到极大的普及。

2.李朝时期繁琐婚俗文化

公元1392年,韩国建立了朝鲜王朝,又称李朝。李朝时期中国儒学思想在韩国得到空前普及,也极大地影响和改变了韩国的传统婚俗。改革后的传统韩国婚礼,礼数一般包括10项:①婚谈②纳采③纳币④醮子礼⑤奠雁礼⑥交拜礼⑦合卺礼⑧新婚之夜()9.于归新行10.币帛礼。但受到由来已久的“男归女第”传统的影响,使得婚礼制度中仍然保留了一些自己的特色。一种是“半亲迎”,先是新郎在新娘家举行婚礼,并留宿新娘家。第二天接新娘到新郎的家,拜见公婆。另一种叫做“三日于归”,即新郎在新娘家留宿三天之后,再把新娘迎到新郎家中。

3.兼顾传统的新式婚礼文化

李朝的统治崩溃后,到19世纪,日本将朝鲜变成了自己的殖民地,引入了西方民主风潮,儒家思想与西方文明发生了激烈冲突。在社会变革浪潮的冲击下,婚姻习俗也必然发生变革,韩国进入了新式婚礼时代。现代婚礼一般在新郎家乡举行,比较正宗的就在教堂举行,参照西方式的婚礼。接着还有一套韩国式的礼仪,要穿上传统的韩国民族服装,给婆家亲戚长辈行大礼。喜宴结束后,新人去新婚旅行,回来后再进行祭拜夫家祖先的仪式。第二天再去新娘家。现代韩国婚礼几乎都得经过这套程序。

二、婚礼形式的变化

一是婚礼形式的繁简变化。就形式上来说,韩国婚礼习俗经历了由简到繁又由繁到简的过程。从最初古代韩国的简单婚礼形式到李朝时期遵循繁琐礼节的结婚形式,再到现代简约西式婚礼与传统婚礼结合的模式,,体现了韩国古代传统与现代文明相互交融的特征。

二是“嫁妆”、“聘礼”的增加。古代高句丽人办喜事耻于收彩礼,认为收彩礼是一件不光彩的事。但与此同时,新郎要先“嫁”到新娘家,在新娘家过上三年两载以后才能带着妻子儿女回到新郎家中。而在近代,韩国人嫁女儿时,被褥是必备的陪嫁,而且被子的被面还必须是手工绣制的。50年前,韩国的新娘一旦嫁入婆家,就几乎再也没有机会回娘家了。所以,娘家人送东西也总是多多益善,主要是希望婆家对自己的女儿好一点。有的父母还希望通过嫁妆,证明自己家的社会地位或经济实力。近年来,家庭影院和等离子电视代替了被褥,成为应有之物。从传统意义上来讲,嫁妆就是新娘的家人送给新郎父母的见面礼。男方负责购置新房的传统依然没有太大变化。由于韩国房价高昂,男方如今在要求女方陪嫁方面,话语权反而比以前更大。

三、思想观念的转变

一是婚姻目的侧重点的转移。在古代的韩国,婚姻是家庭的前提和基础。受中国古代传统思想的影响韩国人同样认为:“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有所错(措)”。这种观念反应了古代祖先崇拜、生殖崇拜的习俗,婚姻主要被作为可以祭祀祖先、延续后代的手段。而现代人的观念显然有很大的转变,结婚的原因不再只是传宗接代那么简单了。而传宗接代也只是爱情的结晶,并不再是仅仅为了延续香火,保持家族旺盛。这也是精神文化发展的体现。

二是由父母包办到自由恋爱。古代韩国人结婚也必须遵从父母之命,一男一女没有父母之命而自由结合,是家庭和社会都不允许的。这样的原则对现在的男女青年也仍有影响,但是总体来说现在的社会更倾向于自由恋爱。现代男女都是自由恋爱,不少青年男女结婚以个人感受为准绳,强调“只要我们幸福就可以”。

三是同居思想的转变。韩国在进入产业化社会以后,婚姻的性质和意义都发生了质的变化。在很多人的观念意识当中,婚姻的意义与其说是在制度上的,是两个家庭的联姻,不如说是由当事人商议实现的对个人幸福和发展的追求。从前,“男女授受不亲”的思想束缚着人们,而如今婚前同居现象屡见不鲜。调查显示,大部分的韩国大学生对此表示赞同,认为这有利于双方的思想的磨合,为婚后生活打基础。当然也有一些学生表示强烈反对。与其利弊,现在也无法很好衡量,只能说利弊参半。

总之,从韩国婚俗文化的演变中,我们看到在世界现代文化的潮流中,韩国的文化习俗能够将外来文化与传统文化有机结合,巧妙地选择、吸收、消化和融合,并保持着自身独特的特点。

参考文献:

[1]试论韩国婚俗的儒家文化特征,姚鹰,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5年5月第3期

[2]古今韩国婚俗,郭军宁,百科知识2006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