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饪专业技术总结范例6篇

烹饪专业技术总结

烹饪专业技术总结范文1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变化,对烹饪人才需求的结构及质量标准都发生了变化,烹饪专业毕业生的出路也面临挑战。烹饪技能课是烹饪专业教学的核心,为了尽快适应变化的市场经济,我对烹饪技能课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时总结探索,不断改革进取,在培养目标上由“单一技能型专业厨师”向“一专多能型”转变 。因此,专业课程的设置及教材的内容,无论从深度和广度都发生了极大变化。

一、烹饪技能教学,以技法教学为核心

烹饪技能教学,除了菜肴制作之外,还包括揭示烹饪规律,总结烹饪工艺方法等理性方面的内容,同时肩负改革我国烹饪知识结构的重任。

烹饪技能课的教学,应突出“工艺方法”的主导地位,而以菜点制作为辅,如教授技法“滑熘”时,主要突出“滑熘技法”的教学,重点分析烹调工艺中每一个技术环节,如原料选择、刀工形成、吃味上浆、火候运用、调味及芡汁,从中揭示“滑馏”菜的制作规律,通过理性分析,掌握技术要领。在进行菜肴制作演示时,不可面面俱到,要突出代表菜的制作,加深对工艺方法的理解与记忆,从而达到“以法带菜”、“举一反三”的教学目的。例如,菜肴“滑熘肉片”、“滑熘鸡片”、“滑熘鱼片”,它们烹调方法相同,而原料不同,对于不同质地的原料,只需将“上浆的浓度”及“滑熘的火候”加以适当调整,便可用滑熘菜的工艺过程完成菜肴的制作。再如菜肴“滑熘鸡片”、“糟熘鸡片”、“番茄鸡片”都属于滑熘菜,主料也相同,只是调味上有所区别,只要掌握了咸鲜、槽香、酸甜的调味方法,制作这几道菜便易如反掌。

二、“晓之以理”是上好烹饪技能课的关键

烹饪技能课的教学,是以技法教学为核心,以烹饪原理为主轴线的一门课程,是学习、理解、掌握、运用、总结的综合过程。

在教授烹调技能的同时,逐步深化烹饪原理的教学,理论联系实际,这是目前烹饪技能课教学应重点解决的问题,它关系到我们培养的学生能否适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菜肴制作是烹调技术的综合运用,教学中一方面要求学生掌握菜肴的制作工艺过程,另一方面还要学生对菜肴及制作工艺进行理性分析和科学的总结,从而加深对烹饪的理解和灵活运用,教学菜以其色、香、味、形给学生以直观感受,对学生每一个实习菜例,结合菜品在制作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技术失误进行分析、讨论,通过科学的思维导向,使学生不仅掌握菜肴的制作教学工艺,而且“晓之以理”,从而加深对内容的记忆,达到了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如“白汤制作工艺”的教学,以脂肪乳化原理为主轴线,依据白汤的特点和制作工艺过程,揭示白汤的形成原理,理论联系实际,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循序渐进,加深对烹饪技能的理解,逐步深化烹饪教学。

三、“四段教学法”在烹饪技能课的运用

如何上好烹饪技能课,是烹饪职高一直积极探索的问题,实践证明,“讲、演、练、评” 四段教学法是目前烹饪技能课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在冷热菜制作、刀工技术、食品雕刻的教学中尤为适用。

“四段教学法”对专业课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他不仅要求教师熟练地掌握实际操作技能,还要不断提高自身文化素质,掌握烹调理论,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讲、演、练、评”四位一体,缺一不可,它要求烹饪技能课教师能够对每一单元教学过程综合考虑、整体设计,例如:在“拔丝”的教学中,首先从“蔗糖溶液的性质”入手,从中探索“拔丝”技法的规律,其中涉及理化基础知识很多,如“溶解和溶解度”、“熔化与结晶”、“浓度与密度”、“饱和溶液与过饱和溶液 ” 。由此可见,文化基础知识对于学习烹饪技能的重要意义。

“演示”不仅是传授烹饪技能的重要手段,而且通过“演示”检验所学理论的正确性与科学性,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尤其是菜肴制作演示,具有导向作用,教师每一个动作对学生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在烹饪技能课教学中,讲与演结合进行,边讲边演,要求教师不仅动作规范,而且重点突出,语言精练。例如:“拔丝”菜的教学,“炒糖”是制作“拔丝菜”的关键,“炒糖”时有下列现象发生,首先蔗糖熔化,由结晶态转为液态,并发生“翻泡”现象(糖液中水分蒸发引起),接着“泡由大变小、由少变多”(糖液中水分蒸发速度减慢),此时糖液进入了“过饱和状态”,并且具有较好的拉伸强度,低温时呈透明状,具有脆性。此刻是“拔丝”的最佳时刻,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抓住这些瞬间变化,由现象到本质,由表及里进行分析,揭示变化规律,使“讲与演”彼此默契协调,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在“讲与演”的基础上进行实际操作的实习,达到基本功熟练,逐步掌握各项烹饪技能,同时在练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素质,为保证实习紧张而有序地进行,制定相关的实习要求,如纪律、卫生、仪表等方面的要求,每次实习均应认真检查,严格要求,记录在册,实操时学生操作的位置、烹调的顺序、工具的放置、成品的去处都按规定进行,使学生实习操作规范化。这不仅锻炼了学生的专业素质,也锻炼了教师组织教学的能力。

制得的菜肴由师生共同品评,对菜肴出现不足之处,结合理性进行分析,如“拔丝菜”经常出现不出丝或出丝少、颜色深或味苦、反沙(重结晶)等现象逐一分析,总结技术要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进行概括总结,这种学习方法对培养学生的素质起了重要作用。

实践证明,“讲、演、练、评” 四段教学法在烹饪教学实践过程中,深化了教学内容,锻炼了教师,也提高了学生的烹饪技艺和文化素质。

四、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烹饪专业技术总结范文2

关键词:烹饪专业;烹饪化学实验;教学内容

《烹饪化学》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主要是讲述烹饪工艺过程中所涉及的相关化学知识的课程。烹饪化学实验,作为烹饪化学教学的重要一环,对于验证化学规律的正确性,训练学生认识科学和研究科学的能力,都是理工科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教学手段[1,2]。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如何让学生掌握更多的基础理论知识,使之作为新一代的厨师能"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充分发挥实验课的作用,对巩固理论教学成果和培养高素质烹饪人才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烹饪化学实验课程教学面临主要问题

(一)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

烹饪化学实验课程与烹饪相关专业课程的衔接不够,学生所学化学理论知识与烹饪实践活动脱节,课程内容固定不变,课程设计缺乏开放性和弹性,学生只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导致对该门实验课程重视程度不够,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能满足烹饪专业高素质人才的培养需求[3]。

(二)学生基本实验操作技能差

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学生基本实验操作不规范的现象相当普遍。如药品的取用、溶

解、过滤、滴定等常见操作,部分学生根本不知道如何正确操作,以至于给实验结果带来较大偏差,严重影响实验课的教学效果。同时,不规范操作极易产生安全问题,应坚决避免。

(三)学生实验综合能力差

通过批阅实验报告发现,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表述及实验结果的分析总结能力差。实验过程中,对于观察到的现象不能准确描述,得到的实验结果也不会进行分析总结。

二、烹饪化学实验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的主要方向

(一)结合烹饪实践,激发学习兴趣

烹饪化学实验的教学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从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提高学生的烹饪理论水平,为促进烹饪技术的科学化奠定良好的基础[4]。在实验设置方面,要突出烹饪化学特色,紧密结合烹饪实践活动,增加烹饪过程中的化学变化及其成因机理的实验内容。餐饮业讲求色、香、味、型,颜色被放在第一位,可开设天然色素和食品褐变的相关实验,通过实验使学生形象的认识食品褐变的原因及影响因素,认识到如何在烹饪过程中控制食物的色泽。在蛋白质性质实验等理论性较强的实验课授课过程中,结合蒸蛋羹、点豆腐等烹饪过程中的化学变化,使学生更直观的认识和理解该类知识点,让学生觉得知识生动实用,激发其学习兴趣。

(二)结合学生实际,强化实验基本操作

由于高职烹饪专业生源复杂,层次多样,水平参差不齐,理论基础尤其薄弱,很多人缺乏最基本的化学实验操作训练。在实际教学中,应着重解决烹饪学科所需的化学知识跟目前中学化学教材的衔接问题,还应根据学生情况,适当补充中学化学的基础知识以及实验基本操作,如药品的取用、溶解、过滤、滴定等等,并通过类似粗盐提纯等的实验,增强学生的基本实验操作技能,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安全的进行实验。

(三)重视实验结果分析,增加设计性实验

引导学生重视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在实验过程中详细记录实验现象,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如在结果分析中发现明显与实际不符,要求学生分析实验失败的可能原因,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针对学生普遍对烹饪中出现的现象感兴趣的特点,在烹饪化学实验课程的后期增加设计性实验。在该实验课中,教师只给出实验题目和要求,例如某营养素在烹饪过程中的变化。学生自行设计方案,安排实验过程,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将实验课与烹饪工艺充分结合,做好与烹饪专业技能课程的链接,让学生在做实验过程中体会、掌握物质的功能及性质,提升学生未来继续发展的潜力,增强学生毕业就业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季鸿昆. 烹饪化学[M].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7

[2]季鸿昆. 谈烹饪化学的教材和教学问题[J]. 扬州大学烹饪学报2000(3):45-48.

[3]卢美珍. 谈职业教育烹饪专业化学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J].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47-49

烹饪专业技术总结范文3

论文关键词:烹饪与营养教育资源库课堂教学

一、引言

烹饪文化是我国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经济获得了极大发展,旅游餐饮业呈现出空前繁荣的景象{。高效烹饪专业担负的重任是,向旅游餐饮业输送能熟练应用成熟技术和传播、推广新技术,并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面对旅游和餐饮业发展的新形势,烹饪与营养教育专业在培养目标、课程结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相对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烹饪与营养教育专业作为一个新型本科专业,本科生的教学创新问题一直比较难,如何区别于普通的职业教育,全方位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也是我们一直努力探寻的。本文提出构建教学资源库优化烹饪课堂教学的思路,探索烹饪本科教学的创新思路、特点、内容和操作方法。

二、什么是教学资源库

教学资源库是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提供的素材、课件、案例的集合,包括校园网内和因特网上的资源。教学资源库的使用,可以优化教学结构,提高教学效率,是当前现代教育技术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当前国内外关于学习资源的使用在理论研究较多,个案的使用也不少,但在实践上还不够系统和完善,尤其是学习资源库在烹饪专业的使用的研究在国内还很少见。

三、烹饪专业构建教学资源库的重要性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人的认识不是由外界刺激直接给予的,而是由外界刺激和认知主体内部心理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根据这种观点,学习过程被解释为每个学习者根据自己的态度、兴趣、爱好并利用过去知识与经验对当前学习者的外部刺激(例如学习内容)做出的主动的、有选择的信息加工过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把教学视为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充分利用各种学习资源(包括文字教材、音像资料、多媒体课件、软件工具以及从Internet上获取的各种教学信息等),通过意义建构而获得。

“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形式使学生被动地适应教师,被动地适应教师背后指挥教师的教育制度和教育管理者。在这种专制模式下,只有符合教师愿望的行为才是“好的”,而学生的那些建设性的发现、突发奇想和超前性思考得不到鼓励,创造性能力无法得到培养。而我们烹饪这个行业有个必要的能力就是继承和创新。当前课程整合提倡以学生为中心,教学设计从以知识为中心转变为以资源为巾心,学生在占有丰富资源的基础上完成教学目标,同时,实现各种能力的培养,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基于资源库的学习的教学设计模式采用的是“主体一主导”的教学设计。教师尽量要用课件(多媒体)上课。常用的有投影仪、幻灯片、笔记本电脑、课件、贴板图画、挂图等等教育学、心理学研究结果示:人们在学习新知识时,通过听觉记忆15%,通过视觉记忆25%,同时利用视觉和听觉则能记忆65%,通过人体多种器官的共同参与,则能记忆80%一90%。所以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能够调动学生多种器官的共同参与,对学生进行多层次、多形式的教学,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用于烹饪教学的媒体信息除了录像带、VCD、图片外,其他的资料不多,也没有现成的教学课件可使用。必须利用先进的数码摄像机、数码照相机、扫描仪等工具,将与课程有关的媒体信息收集起来,以备多媒体教学的使用。

当前餐饮业正处于高速发展期,增长势头十分强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新亮点。在这个关键时期,有必要在教学内容方面进行改革,以紧跟不断变化与发展的餐饮业。教学内容的改革应突出强调如下“三性”:一是包容性,即教师讲授的内容源于教材,但又不拘泥于教材,要在联系实际中拓展,在理论前沿上深化,在学科交叉中融合一句话:凡是与教学目标密切相关的虽然教材中没有,都应该充实到教学内容之中;二是前沿性,即着眼于未来餐饮业发展需要,贴近餐饮业建设实际需要,反映餐饮烹饪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和餐饮烹饪技术实践的最新经验。只有保证教学内容的前沿性,从高等烹饪院校走出来的学生才能很快地融入到餐饮业的发展中去;三是应用性,高等烹饪教育因专业性质决定了其具有很强的职业教育的特性,反映在教学内容上突出强调了理论知识与技术的应用性,在理论教学中不仅要理论阐释清楚,而且要给学生评介其应用的价值、范围及方式方法启发学生“以问题为中心”的深层次思维:在技能教学中,不仅要传授技术方法,而且要给学生揭示技术规律与技术应用,启发学生“以应用为中心“的新技术突破。

构建教学资源库优化烹饪课堂教学的意义在于探索在烹饪教学中使资源库有效地支持教学的途径。探讨如何运用学习资源库,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机整合,优化教学结构,提高教学效率,使学生学习过程在教师的主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四、如何构建烹饪专业教学资源库

烹饪专业的教师(红案、白案、食雕、营养卫生等)可以使用现成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或多媒体素材库,选择其中合适的部分用在自己的教学中;也可以利用PowerPoint、FrontPage、Flash等一些多媒体制作工具,编写自己的演示文稿或多媒体课件,具有一定利用信息技术为教学服务的能力。现在来看,这方面教学国内大部分还停留在作为演示工具的阶段,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只停留在辅助教与学的初级阶段。教师对媒体的应用层次有待深化。对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有待提高。各类学校的烹饪专业基本上都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本条件、工作基础,比如已经具备电脑、多媒体教室、数码设备等基础设备。另外一般都有烹饪工艺实验室可配合使用,能够实现构建教学资源库的目标。

构建教学资源库优化烹饪课堂教学以烹饪学科为切人点,从理论和实践上去论述构建烹饪教学资源库的必要性、重要性和迫切性。根据系统论的方法和教学设计的思想,提出了信息技术在烹饪教学中应用的实践研究,它是为提高学生学习烹饪学知识的效率和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而设计的教学结构形式或过程。

烹饪专业技术总结范文4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

提高烹饪教学的效果,首先需要加强高职院校烹饪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烹饪专业作为一门具有较强的实践类课程,教师不仅需要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水平和专业素质,还需具备较强的实践经验和烹饪技能。在当前我国职业教育中应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定期对教师进行专业培训,通过培训或进修的方式加强专业教师的自身职业技能,加强竞争机制,让教师对自己进行不断完善,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此外,烹饪教学中教师需要具备较强的实践技能,开展多元化的教学活动,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训练相结合,增强教师和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教师需要对烹饪专业的教学充满热爱,在工作中兢兢业业,严格按照教学规律,并不断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将传统烹饪文化与现代的市场需求相结合,制定完善的教学计划。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体现教师的个人修养问题,只有具备较强的道德素质和个人品质,才能发挥自身的魅力才能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产生指导性作用。

培养学生兴趣,从客观角度认识烹饪专业

在职业教育中烹饪专业具备较强的实践性和技能型,在学习初期学生会对烹饪专业充满热情和信心,但在学习烹饪专业的理论学习当中较为枯燥,在烹饪专业的实践训练中教学方法单一,长时间的学习难以提升学生的兴趣,在理论学习中和实践运用中两者不能得到很好的结合,因此烹饪教学的质量低下。在对烹饪专业的学习中,首先需要让学生对烹饪专业进行客观的认识,从长远角度来认识专业技能,通过教学中的讨论或开展相关的专业技能比赛,让学生对烹饪专业的了解畅所欲言,并在实践中加强专业技能的认识,提升学习兴趣,让学生对烹饪专业的学习充满信心,在实际技能训练中得到成就感。根据学生中的年龄特点及个人性格差异及阅历的不同,学生们对烹饪专业有不同的想法和认识,因此在烹饪教学中实行因材施教战略,根据学生的差异性总结教学经验,对学生的心理进行评估,适当给予学生鼓励和表扬,让学生在专业技能的实践中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及个性发挥,尊重学生的思想,充分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烹饪教学的效果和教学质量。

采用科学的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

提高烹饪教学质量,需要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不断发展和完善,将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进行有机结合,打破传统教学中枯燥乏味的教学观念及教学方式。首先可以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也就是在教学中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思考,在教学中根据创设的问题情境,在学习中引发思考,教师需要突出教学中重难点部分,进行适当的引导,从而对学生形成启发。例如在学习鱼茸的做法时,应根据鱼茸的特点以及对水量和盐量的需求,以及对火候和水温的要求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在实际训练中带着问题进行操作,从而掌握全面的做法技能。其次,可以采用流程式的教学方法,在技能教学中,对烹饪技能的流程进行训练,严格按照烹饪流程进行实践训练,从原料的选材、处理、刀工及菜肴的搭配、调味、火候的控制及成菜的勾芡和装盘等系列的技术流程,在操作中需要严格按照流程进行规范操作,教师应发挥指导性作用,突出教学中重难点问题,并让学生对操作工艺中的变化进行思考和体会,达到均匀的刀工。恰当的烹调方法、恰当的控制火候、菜肴的色泽明亮等质量标准的严格要求,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

烹饪专业技术总结范文5

一、烹饪造型的视觉艺术

1.视觉,是人类首当其冲的感觉,视觉过程是人类生存中如此基本而又奥妙的经历,以致我们把所有的精神活动都与视觉联系在一起。目前心理学界理论研究认为,人类对外界事物的感受有80%左右来自视觉所传达的信息,只有20%是由听觉、触觉、嗅觉等引发的。“色恶不食”、“秀色可餐”、“赏心悦目”、“观之者动容,味之者动情”等经典语言说明,视觉的作用实际上已影响到了我们的认识、思维和感觉。烹饪造型艺术则是欣赏与食用并存,将艺术之美赋予烹饪之中,是精神与物质的统一,是人类生活水平提高的表现,是烹饪发展之必然。

2.烹饪工艺美术的艺术观

烹饪工艺美术是一门研究烹饪造型的视觉艺术,中国烹饪自古以来就注重内在美与外在美的和谐统一,始终将味美可口与色、形的美观相结合,特别注重外表的视觉作用,讲究一菜十法、一饺十变、一酥十态等特色,充分运用艺术变化规则和烹饪工艺造型技法,使烹饪造型生动有趣、朴实自然,富于时代气息和民族特色。烹饪造型艺术的主要宗旨是以欣赏促食欲,在食者进行美的艺术享受的同时,增进食欲享受。

3.烹饪工艺美术实践的全过程

在烹饪工艺美术的研究中,以宴席菜点为媒介,使制作者与食者之间产生共鸣,出现了一种美的和声,一种美的共同追求。烹饪工艺美术自始至终贯穿于烹饪实践的全过程,不管是高档的宴席酒会、精致讲究的菜点、玲珑剔透的食品雕刻,还是大众化的饮食及一般的菜肴,都离不开烹饪工艺美术知识。正确认识、深入理解烹饪工艺美术的艺术观,并在实践中合理地运用,是当前烹饪工作者刻不容缓的任务二人的食欲因生理条件所限,总有一定的“量”和“度”,因此人类的食欲享受是有限的,而艺术享受是无限的。随着人类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人类社会不但需要烹饪,更需要用烹饪艺术方法去丰富烹饪、美化烹饪、提高烹饪。

4.审美观和创新能力

目前,烹饪界虽然创新了不少艺术菜点,也出现了若干色彩、造型、用料、口味及工艺和谐统一的好作品,但也存在着许多不足。就整体而言,烹饪艺术与其他姐妹艺术相比,差距还很远。不少宴席菜点的造型不美、水平不高、片面追求菜点表面形式的倾向仍然存在,使创新的艺术菜不伦不类,或毫无食用价值。有的地方把衡量菜点的艺术水平仅限于是否出现食品雕刻和围边上,许多人不理解烹饪工艺美术的含义,一提及烹饪艺术,不管是冷菜还是热菜,都是放上几朵雕刻小花。如此做法不仅降低了中国菜的格调,而且有损于中国烹饪的声誉。因此,烹饪工艺美术主要目的是为了研究、提倡、推广烹饪造型的艺术规律,提高、拓展烹饪作者的审美观和创新能力。

二、烹饪的吉祥文化

在现代烹饪美术教学设计中,如何引导学生掌握具有专业性和艺术性的现代烹饪理念的关键。但这样的一种结合,并不是对传统图形进行纯粹的拷贝或者简单的挪用,教师首先应引导学生认识和了解传统图形,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学会逐步挖掘、变化和改造传统图形,基本掌握烹饪工艺造型中常用的素描、图案、色彩等工艺美术基本知识及技能。学习烹饪造型艺术过程中的美学基本原理,并懂得如何实现饮食最佳美学境界的具体途径。让传统图形成为他们进行设计的一个新的创意点和启示点,从而焕发生命力的中国烹饪吉祥图案。

烹饪专业技术总结范文6

关键词:技校 烹饪教学 改革

技工教育经过几十年的风雨历程发展到今天,在各行各业的从业大军中,技校生以其一技之长、一专多能,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中,争得一席之地。现在,国家和有关部门开始前所未有地重视技工院校的建设和发展。2009年12月,总书记亲临珠海市高级技工学校视察,高瞻远瞩地提出了“技能型人才在推进自主创新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没有一流的技工,就没有一流的产品”的科学论断,技工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当然也给职业技术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

烹饪专业教学是一种职业教育,要求学生不但要有扎实的文化课基础,还要学习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能全面发展,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具有较强的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的技能型人才。

一、烹饪专业教学的现状

烹饪专业学生基础差、底子薄,素质较低、能力较弱,教师普遍感到上课缺少激情,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的现象普遍存在。烹饪专业技能课教师不是文化水平偏低,就是烹饪技能较差,很难使学生真正理解并得到一技之长。专业基础课教师虽然精通某一专业理论,但对烹饪技能课教学却缺乏深入了解。师徒式的传统教学虽然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但仍然存在教师操作演示和经验传授,学生以模仿、继承为主的局限性,大大束缚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符合现代教育的“生本”精神,有碍学生的发展。

二、烹饪专业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

第一,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关于技工教育的各项方针政策,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造就烹饪行业技能人才为目标,培养德、智、体、美、能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第二,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按照餐饮行业领域对职业能力的要求确定专业学习领域,制订专业培养计划。进一步提升校企合作的质量,使烹饪专业建设和课程设置符合餐饮业的现实需要,并能适应未来产业调整、技术升级带来的各种变化,为学生顺利就业及职业生涯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第三,遵循技工教育基本规律和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努力实现学习活动与职业活动的准确对接,合理打破传统的以学科体系为主的课程模式,积极推进以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内容模块化为核心的教学改革,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效率,使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达到国家相关职业资格标准和餐饮业生产岗位的要求。

第四,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育理念。在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运用方面,充分关注学生的兴趣和个人的成长需求,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在教学环节组织和设计方面,努力创造工作岗位的情境和要求,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较强的安全意识以及文明生产的习惯,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

三、烹饪专业教学改革的主要方法

1.优化师资队伍,提高育人能力

正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学习能够吸收最新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能力、专业技能、教学成果,并积极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在教学上有独到的见解,并且能够经常发现、研究行之有效的新的教学方法。但一些教师只是把书上的知识教给学生,有的干脆照本宣科,没有深入挖掘教材内容,无法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

第一,教师应当热爱学生,具有崇高的职业理想。职业理想是一切职业行为的动力。一个教师只有具备崇高的职业理想,才会有高度的积极性、事业心和责任感,真正为人师表。

第二,教师应当具备较高的教学能力,是否有丰富的专业学科知识和技能。教师要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精通自己所教的专业,了解学生的特点,才能有效地对知识进行传授。如参加“双师型”培训,入酒店、饭店进行“顶岗”培训。教师要具备较广泛的边缘学科知识,才能丰富课堂内容。烹饪专业教师除了熟悉本专业的知识外,还应有烹饪化学、营养卫生、成本核算、厨房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这样才能拓展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使自己在教学中得心应手。

2.加大专业建设力度,优化课程设置

教学改革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程设置是否合理。文化课,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打好文化基础;专业理论课和烹饪专业的烹饪原料知识、烹调理论、面点理论、营养卫生、成本核算等以应用技术为主要内容的实用性较强的课程,它对实现培养目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技能课,是专业课理论运用于实践的重要环节。在教学过程中要力求课程设置合理化。可以将烹饪专业的语文、数学、政治、计算机、体育、英语、烹饪原料知识、烹饪原料刀工技术、烹调技术、教学菜、面点技术、冷拼与食品雕刻作为必修课,采取严格的考试制度;将烹饪化学、烹饪美学等作为选修课,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选择,采取较为宽松的考查方法。以专业技能为主线,将文化课学习、专业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并要求文化课教师在教学中能结合烹饪专业知识进行教学,平时安排学生尽可能多地参加社会活动,增加实践机会。

3.加强专业思想教育,优化学生专业意识

教师应当具备较高的心理学知识,特别是掌握技校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将专业学科知识有效地与学生的兴趣、知识背景相结合,尊重学生个性,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以民主宽容的态度代替专横严厉的态度,创造良好的氛围,以提升学生的专业认识,帮助其树立专业意识。烹饪专业毕业生除个别升入高等职业院校外,绝大部分以参加就业为主要方向,他们除了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和娴熟的技能外,还要有适应社会竞争的心理准备。学校可以通过相关专业成功人士的专题讲座、心理辅导和就业指导等活动,有效地推进技校学生综合素质的健康发展,为顺利就业提供良好的心理基础。

4.优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积极探索、推进以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内容模块化为核心的教学改革。教学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与教学方法有着密切的关系。教学方法只有处在动态的过程中,打破单一的教学模式,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可采用多媒体教学、直观演示教学、分组讨论教学、任务驱动教学、现场指导教学等方法有助于改善课堂教学效果,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一般理论课可以根据内容选择讲授法,科学、系统的论述教学内容,推理性较强的课可采取以师生相互提问为主的谈话法或小组讨论法,通过推理,巩固旧知识,获取新知识。技能课可以采取任务驱动法、现场指导法、直观演示法等进行教学,由教师引导对教学中的某些问题开展讨论、探讨,以取得科学结论,掌握实践技能,达到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司.技工学校烹饪专业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8.

[2]韩枫.烹调技术[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

[3]周宏.烹饪原料知识[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