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饪专业培训范例6篇

烹饪专业培训

烹饪专业培训范文1

【关键词】 新疆;中餐烹饪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调研分析;建议

近几年来,新疆不断调整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建设跨越式的发展,使新疆各族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显著提高,推动了新疆的餐饮业迈向一个新阶段。餐饮业成为自治区吸纳就业、扩大内需的主要渠道。据自治区统计局公布2010年末,新疆餐饮企业3.7万个,从业人员93万人。自治区制订了《新疆特色餐饮业发展规划(2011-2015)》,要率先建成国内一流的清真餐饮基地。新疆餐饮业特别是新疆特色餐饮迎来了一个大发展的时期。同时,高素质实用型技能人才的缺乏和从业人员素质急需提高,制约着餐饮业的迅速发展。作为专门培养烹饪技能人才的职业学校,应紧紧围绕新疆餐饮业发展,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实践教学模式,加快校内实训基地平台建设,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以培养更多的合格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满足餐饮企业日益突出的人才需求。

职业学校实训基地建设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确定实施的“教育发展重点工程”的重要任务,是支撑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关键环节,是职业学校突出职业特色、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保障,它有效地解决学生现场实习实训的问题,提高学生的技能训练水平。突出了职业教育提高学生操作能力的特色。近几年来,国家投入了大量的财力支持职业学校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使职业学校教学设施设备水平得到快速的提高,为职业学校提升教学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提供了充分的保障。新疆各职业学校借此大好形势,抓住机遇,迅速提升校内中餐烹饪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水平,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本文通过对开设中餐烹饪专业并发展较好的职业学校和自治区烹饪技能大赛成绩突出的乌鲁木齐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新疆职业大学、乌鲁木齐第二职业中专学校、新疆昌吉职业技术学院、兵团工贸学校、塔城职业中专学校、呼图壁职业中专学校、哈密职业中专学校、石河子技工学校等9所职业学校校内中餐烹饪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现状,进行调研,从实训基地面积、实训室名称、功能、工位数、设备投入、产教结合和社会培训等方面调查分析,提出了中餐烹饪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新思考。

一、新疆中餐烹饪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现状调查

二、新疆中餐烹饪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现状分析

1、从调查的各校实训基地面积和工位数调研结果分析,各学校校内中餐烹饪实训基地已形成一定的规模,基本满足了实践教学和学生技能训练要求,保证了校内实训基地的现场实训教学基本功能。

2、从实训室名称和功能调研结果分析,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思路清晰,围绕课程体系建设对应热菜、面点、冷菜、雕刻四大核心技术的专用实训室,充分开展烹饪专业核心技能训练,为促进学生烹饪技能水平的提高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各学校烹饪专业教学水平在良好的实训平台上有了迅速的发展,为在全疆烹饪技能大赛取得良好成绩奠定了基础,校内中餐烹饪实训基地为提高烹饪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形成有力的保障。

3、从实训设备的安排和工位数的计算调研分析,还未形成以厨房工作过程导向的实践教学模式,而是以技能学习为导向的实训教学模式。一人一台一灶,一人从烹饪原料加工,切配,打荷干到炉灶岗,一人多岗操作。这种实训模式强调的是烹饪技术的学习,不利于学生对厨房各岗位和厨师职业要求的理解,学生只是为了掌握某一方向的知识或技能而进行的技能熟悉训练,学生不明确这些烹饪专业知识和技能与将来的工作岗位有何联系,有什么要求,学习起来是盲目和消极的,而且没有厨房工作流程意识、菜品质量意识和市场需求意识。同时未形成理实一体的课堂教学模式,实训模式职业特色不突出。先进的教学理念还停留在思想上,没有贯彻到行动中。目前的实践教学模式没有充分发挥实训基地的作用,而且对学生职业综合素质的提高贡献率较小。

4、从设备投入调研分析,各学校都积极投入资金,更新和增加设备,但设备仅限于实训课的教学,使用率不高,先进设备使用相对较慢。

5、从产教结合调研分析,没有形成生产性的实习基地。现有的非生产性的实训基地,强调的是学生烹饪专业技能的熟练训练,技能的训练处于孤立的状态,只是按照老师的要求模仿式的机械训练,为了技能训练而训练。尽管现在中餐烹饪专业教学中都在使用流行的项目教学,任务导向、仿真模拟训练,但是在没有真实的菜品生产任务的实操课堂教学只是虚拟和假想的工作环境,甚至只是停留在专业教师工作任务的语言描述中,与实际相去甚远,并没有有效的缩短烹饪技能学习与厨房岗位工作的距离。导致学生到餐饮企业还是要经历长时间的厨房各岗位适应和学习过程,直接影响到中餐烹饪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尤其是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爱岗敬业等职业素养,使人才培养质量大打折扣。

6、从社会培训调研分析,校内中餐烹饪实训基地只完成少量的简单的社会人员餐饮技能培训的社会服务任务,且服务层次较低,在被调查的学校中,只有3所学校,利用校内中餐烹饪实训基地进行社会人员餐饮技能培训,其他学校没有充分的利用校内实训基地设备资源,发挥为地方餐饮业发展服务的作用,同时没有充分利用学校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及物力资源的优势,没有形成与餐饮企业的优势互补的共赢局面,极大地影响了学校与餐饮企业的深入合作。同时校内中餐烹饪专业实训基地管理封闭,没有与餐饮行业、企业资源共享,造成一定的资源浪费。

三、基于新疆中餐烹饪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新思考

1、准确定位校内中餐烹饪实训基地的功能,充分发挥其功能

(1)校内中餐烹饪实训基地最基本的功能是根据中餐烹饪专业教学标准和实训要求,开展烹饪专业实训课的教学,对学生进行烹饪基本技能和综合技能的训练。学生在校内实训基地学习烹饪专业新技术,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

(2)校内中餐烹饪实训基地随着职业资格制度的推行,具备重要的烹饪专业职业技能培训和技能鉴定的功能,使职业教育更具特色。

(3)校内中餐烹饪实训基地要有生产功能。在实际厨房生产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以菜品生产任务为引导,让烹饪专业教学过程和厨房生产过程融为一体,实现教学做一体化,同时促进校内外资源共享。

(4)校内实中餐烹饪专业实训基地是开展对餐饮行业和企业服务的重要平台和载体,既可以对社会人员进行烹饪技术技能培训,同时对餐饮企业进行技术支持和合作产品开发。

从调研统计分析结果看,今后校内中餐烹饪实训基地的建设方向应该引入企业真实生产项目,加强生产性实习基地建设和提升与餐饮企业共同进行新产品、新技术开发及技术培训,突显为餐饮行业服务的功能,提升校内中餐烹饪专业实训基地的价值。为推进深层校企合作搭建良好的平台,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2、创建生产过程为导向的实训环境

以烹饪生产过程为导向的实训室设计与酒店厨房岗位对应,学生在实训时,既分工又协作,每人被分配在不同的岗位,有人在原料初加工岗,有人在切配岗,打荷岗,有人炉灶岗,每道菜品经所有工序才能完成。学生熟悉某一岗位后进行轮岗工作,学生通过实际菜品生产任务引导熟悉厨房生产工艺流程,不但完成烹饪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同时培养良好职业素养,更深刻理解岗位和职业要求,对厨师岗位能力要求有了深刻心得体会。创造一种烹饪技能训练特色的实训教学模式,使人才培养目标中的知识、技能、态度融为一体,更有利于中餐烹饪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比如中式热菜制作实训室设计中,头灶厨师,是厨房里的关键,设备安排以头灶为中心,右侧是二灶,左侧是平灶,平灶的左侧为蒸柜,蒸柜左侧附近为头砧板的生产设备。头灶的后面是一排荷台,并顺着二灶、三灶、四灶一字铺开。水台设备、烤箱设备也适宜在厨房主管附近。按酒店实际生产任务和生产工作流程安排设备,分区摆放,岗位既独立,又符合厨房生产要求,充分体现行业与专业相结合的特点。而建立真实的实训环境,使学生在真实的实训环境下,便于高质量完成了实训要求,更好地养成良好的厨师职业习惯,学生更加熟悉厨房工作流程。有利于提高顶岗实习的适应能力。

同时设计理实一体学习区便于学生随时进行思考、交流、提问,设置产品展示区,便于直观教学,作品对比。创设讲练结合,教学做一体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极大提高学生参与、交流、思考的积极性,知识与技能融为一体,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极大的提高课效。

3、建真实营业厨房,实现产教结合

建营业厨房,实现产教结合的教学模式,推动校企合作挖掘校内中餐烹饪实训基地建设内涵是提高中餐烹饪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

学生在真实的厨房工作环境中,以真实的菜品为载体,完成真实的工作任务。老师与师傅合一,学生与徒弟合一,教学与生产合一,技能训练与职业素养合一,在多重角色状态下通过完成一系列的生产任务来学习烹饪专业技能和理论知识,通过厨房实际工作实现过程性学习获得厨房工作经验,学生可以发自内心地加深理解岗位要求、知识与技能,自觉遵守和维护餐饮企业的一切,使学生学习时目标更加明确,积极地投入到烹饪专业学习和厨房生产中来,同时真正实现了教、学、做合一。并且培养了学生的工作责任感、员工的使命感,提高了学生专业综合职业能力,使他们提前体验了餐饮企业厨房生产的环境,为就业后能更好、更快地适应厨房工作岗位、降低就业回头率打下坚实的基础。更重要的是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搭建了重要的平台,在真实的厨房生产环境中,更好地养成学生敬业精神、吃苦耐劳、团队协作、人际交流交往等不可或缺的职业素养,真正使知识、技能、素养、融为一体,以达到现代餐饮企业对学生素养的要求高于专业技能要求的用人需求。

通过真实营业厨房教学模式,改变原有的烹饪实践教学模式,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使中餐烹饪专业实践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真正做到将学校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与餐饮企业厨房生产实际零接轨。引入餐饮企业生产模式、科学的管理制度、生产工艺流程、菜品质量标准和制作方法等,并与学校现有资源有效融合,是利用学校现有教学资源全方位营造酒店实践环境的崭新办学理念。例如塔城职业中专学校和呼图壁职业中专学校,都依托当地地方特色餐饮的发展,新建了民族风情餐厅,为校内中餐烹饪实训基地创设了真实的厨房生产环境,提升了校内实训基地的内涵。

4、充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数字化的共享资源,提高学习效率

充分利用学校优势,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数字化共享资源,创建中餐烹饪专业实训机房,实训室配多媒体设备及投影,实现局域联网,创造与酒店一致的仿真模拟实训环境,提高学习效率。加强资源共享,通过先进的多媒体设备,使学生感受到与实际生产一致的环境提高学习效率。例如乌鲁木齐职业中专,依托地缘和科技优势,紧紧围绕人们对健康和安全饮食强烈需求及新疆餐饮业发展,同时为打造新疆清真菜系,前瞻性地建设菜品分析室,建成具有营养分析室、微生物检验室及新疆领先的食品感官分析实验室,拟建成集食品感官分析、营养配餐、酒店管理及中餐烹饪仿真模拟技术训练为一体的数字化平台。为新修改的中餐烹饪与营养膳食专业创造良好的实训条件。同时为企业技术研发及新疆菜系的形成进行科学的分析,推动菜品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将为推动新疆清真菜系的形成发挥巨大的作用。以服务地方餐饮业发展为导向的前瞻性的建设,提升了校内烹饪实训基地的内涵和优势,形成与校外餐饮企业实训基地的优势互补,增加餐饮企业与学校合作共赢的吸引力,推动校企的深层合作。

今后,校内中餐烹饪实训基地的建设,应以地方餐饮业发展和餐饮行业、企业需求为导向,提高校内中餐烹饪实训基地的生产程度,引进餐饮企业的真实项目,加强校内实训基地的整体设计,创设真正的餐饮企业氛围,同时加强与产业、行业、企业的融合,校企共同开发教学资源,提升校内中餐烹饪专业实训基地的服务功能,促进校企的深度合作。为现代化的餐饮企业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

[2] 杨柳.中国餐饮产业发展报告(2012)[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3] 丁金昌,童卫军.“三个合一”校内实训基地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8(1).

[4] 于万成,王桂莲.以模拟工厂为平台培养学生职业能力[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5).

【作者简介】

烹饪专业培训范文2

【关键词】烹饪专业;教学模式;“一体化”教学

一、中等职业学校烹饪专业教学现状

中国烹饪是融多种学科于一体的实用科学技术,它形成了完整的独特的理论工艺体系。传统的烹饪专业教学是“注入式”的教学模式,教师主宰课堂,抑制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因此,烹饪专业教学模式的创新势在必行,构建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前提的新型教学模式“一体化”教学模式。

烹饪实训条件由于受到招生规模、实习经费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受实习条件、师资素质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烹饪专业的课程设置上,理论课、基础课所占比重普遍较大,实践课的比例较小。专业理论课与实践技能课脱节的现象普遍存在。教师和学生很难在这样的条件下开展有效的烹饪技能实践教学。

教师的操作技能亟待加强。当前,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烹饪专业教师的比例还较低,有的烹饪教师虽然有一定的操作技能但未受过教育教学方面的培训,难以运用相关的教学理论和技巧。专业教师的操作技能水平低,专业素质差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烹饪专业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烹饪专业教学模式改革措施

1.加强烹饪实训基地的建设

实习实训的良好条件是烹饪专业教学体系的重要保障,是学生掌握专业技能、培养职业素质的载体。烹饪专业的实习实训基地要满足实习教学的需要,除了必须具备用于专项技能训练的基本功训练、面点制作实训、热菜制作实训等实习训练的场所之外,还应争取条件创建“模拟厨房”。通过校企合作,与酒店建立广泛的合作,发展校外实训基地,通过顶岗实习、工学结合等多种形式锻炼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2.提升教师的综合能力,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烹饪专业教师必须具备不断强化专业技能的素质,要有扎实的基本功,对各种烹调方法、菜肴品种能熟练操作,对食品雕刻、面点工艺、西餐烹调能运用自如,才能成为烹饪专业的多面手。同时烹饪技艺水平的日新月异,也要求不断加强师资的培训,加强与饭店、酒店的合作,经常了解行业新动态,并去行业生产一线锻炼专业技能,从而使烹饪教师的观念及时得到更新,技能不断得到提高。

3.合理选择教学菜品,提高学生应用能力

①菜品要具有代表性。通过具有代表性菜品的教学,使学生能举一反三,掌握相同烹调技法的菜品。②菜品要具有实用性。当前,餐饮业空前繁荣,菜品的流行变化、地方菜之间的交融也是频繁交替,加之人们的饮食观念更加追求营养、健康、美味,所以酒店在菜品经营上要不断适应人们的各种追求,教学菜品也应紧跟各种变化。③菜品的广泛性还表现在不同菜系的菜品选择上,除了本菜系的菜品外,还应选取外菜系的名菜、特色菜、流行菜,以增强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4.改革教学方法,突出对实践能力的培养

烹饪专业课的教学应围绕行业岗位对学生知识和技能的要求开展,以实际岗位工作任务为出发点,岗位上需要什么,教学中就教什么,岗位上怎么做,教学中就怎么教,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课程。在实践中根据需要学习的相关理论知识,用多少就教多少,以“必需、够用”为原则,学生边实践、边学习相关理论知识,既可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

①重新确立培养目标,优化课程结构。中职院校烹饪专业的培养目标应定位为培养有文化、素质好、懂理论、会操作、识管理的生产第一线技能型的操作与管理人才。作为烹饪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首先体现技能性,同时还应该体现知识性、理论性,以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打好学习专业知识和掌握职业技能的基础,所设置的课程突出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要兼顾综合素质能力及专业拓展能力的培养。

②采用“一体化”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学模式实质上就是学生在实践状态下,系统而综合地组合教学过程的诸因素,整体地操作教学活动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形式。烹饪专业一体化教学课程主要还是以烹饪技能为主线的教学,建议采用以企业员工培养流程设计教学流程、选用“菜品主体、任务驱动”、“角色转化、自主培训”等“一体化”教学模式,核心技能课建议按照“菜品开发准备——任务分析——菜品设计——菜品试做——成品质量评价与任务小结——菜品岗位试用——顾客意见反馈与总结改进——市场推广应用”的实际工作过程及职业氛围进行训练。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变“厌学”为“乐学”,做好烹饪课程改革,让学生感到所学的知识对其今后的职业生涯是有用的,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可通过一些手段激励学生学习,比如通过烹饪技能比赛,形成竞争的学习氛围并结合颁发单项技能证书等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参考文献:

烹饪专业培训范文3

关键词:烹饪;高等教育;实践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1-0171-03

我国高等学校创办烹饪教育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并在短短的几十年里,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总的来说,学术性与职业性是我国烹饪高等教育的两种基本价值取向。这两种价值取向,决定了烹饪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既体现了烹饪高等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差异,也体现了烹饪高等教育与烹饪中等教育的差异,在注重实践技能培养的同时,特别强调知识内涵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很多问题,例如:课程设计单一、教学与实际脱节、对中国烹饪技艺的传承与创新不够、师资力量不强等,这很难满足烹饪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同时还制约了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基于此,本文尝试对烹饪高等教育的实践教学加以初探,以期推进烹饪教育教学的进步。经过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认为烹饪高等教育的实践教学应重视“主体―平台―教法―监控”四位一体模式的打造。主体即厘清教(教师)与学(学生)双主体的地位;平台即建构校内实训场所和校外实践基地;教法即研讨灵活先进的教学方法;监控即加强实践教学监督保障。

一、确立双主体的核心地位

1.发挥教师在实践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有数据显示,高达11.2%的高等烹饪专业毕业生在离校5年内改行。课堂教学与实践严重脱节是这一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只有改革现行的教学模式,重视职业能力培养,才能从根源上杜绝此类现象的发生。教学改革活动(包括实践教学改革)是高校发展中的主要内容,它要求通过教师的教学活动来提高学生的素质,从而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专门人才。因此,必须认清教师是实践教学的主体和发展的主力军。只有这样才能把实践教学深入化,并努力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对烹饪高等教育实践教学而言,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1)加强“双师型”队伍的建设,使烹饪教师队伍具备较高的理论教学能力、实践教学能力和科研生产能力,逐步形成一支“理论有高度、实践有技能、经营有招数”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以适应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要。(2)选派教师到餐饮企业进行锻炼,鼓励教师为企业经营发展进行咨询诊断和人员培训,为其生产经营出谋划策。这样,一方面可以了解企业人力资源需求情况,另一方面通过教师参与企业实践活动,调整知识结构,扩展业务视野,丰富实践内容,为更好的进行实践教学工作奠定基础。(3)鼓励教师参加各层次的进修、培训和深造,不断提高学历层次和业务能力,提高教学水平,保障实践教学改革目标顺利实现。(4)加强横向合作,提高教师科研能力。通过与餐饮企业开展科研项目合作,产生科研成果,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保证人才培养方案顺利实施。另外,还可以采取外聘的方式,聘请同行或专家来学校讲座、授课。按照上述措施来做,完全有可能培养出一支专业的、高素质的烹饪高等教育教师队伍。

2.强化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体地位。学习理论认为:自主性学习就是学习者能够认知自己的知识、能力等缺陷,根据学习能力、学习动机等要求,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和努力程度,自主性地学习知识、技能和能力等行为。而烹饪实践教学中逼真的学习环境,以及与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紧密结合的、循序渐进的强实操性,与自主性学习的条件不谋而合。在烹饪实践教学中运用自主性学习法,以学生动手为主,充分发挥学生自主能动性、想象创新性、实践创作性,不仅有益于提高学生技能,有效加强学生的专业素养,更有利于学生树立起强烈的创新意识。在烹饪实践教学中,学生在掌握了烹饪基本功、烹调基本技法等知识以后,需要通过不断的练习进行消化和吸收。如果在教学中一味地让学生就某技能单纯地、反复地练习,学生容易产生疲惫和厌倦感。而在自主性教学中,教师布置学习任务以后,按照基本技艺(如刀工、抛锅、芡、原料掌控等)的学习与掌握基本技法(如典型菜式、各种烹饪技法等)的演练理论知识(营养学、烹饪美学以及烹饪经验性常识等)的运用自主性学习(分组选择食材、命名、构思、组合、分工协作、教师指导与帮助、作品展示、师生点评)的开展知识与技能获得提高,完全由学生自主操作,设计所要制作的作品(包括命名、主辅料的搭配、料头的配置、烹调技法的选择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主动的,通过学生自己的积极思考、用心加工,原有的知识不断的被理解、消化和吸收,最后达到深化的目的。此类教学过程设计最主要的是学生始终为主角,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充满激情。

二、构建实践教学的平台环境

1.优化校内实训教学环境。创造条件,提供合理的烹饪实践训练场所,以达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目标。除为学生提供烹饪实训室外,还得构建基本功训练实训室、热菜制作实训室、菜品评判展销室、面点制作实训室和雕刻拼盘实训室等,既要设施齐全,又要功能合理,以满足学生的实训要求。有条件的院校还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设虚拟酒店,从事菜品的生产与销售;基础条件较差的院校更应创造条件,即使是用铁锅翻砂来练习锅勺运用技能、把报纸切碎来练习刀工切配技能,也要比纸上谈兵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

2.建设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烹饪教育的实践教学应及时了解烹饪行业的最新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同时还应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注重与相关行业的密切联系,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并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不断增强学生的实践及应用能力。“真实环境”是实践教学所强调的教学原则,在校外的实践教学基地中才能更好的使学生感受和体验到烹饪的专业知识和理论。在具体操作上可通过政府部门搭建校企合作的平台,以获得政策和资金方面的支持;可探索产学结合之路,推荐学生到用人单位顶岗实习;可设立专项资金,进行校企联合办学,常年安排实习学生;可聘请行业名师充当技术顾问或者聘用对口单位的主厨作为实习辅导老师;可选聘专职实训辅导员往来于各实习单位,跟踪辅导实习学生;可定期召开行业师傅座谈会,加强技艺研讨与情感沟通;还可组织学生参观大型餐饮和酒店企业的厨房生产部门,这样就更有利于学生掌握烹饪知识与技能。

三、探究实践教学的方式方法

1.现代技术教学方法的运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是现代技术教学的两大平台。要想达到既有利于课程开发和拓宽教学信息量,又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合作交流学习,实现教学相长的目的,就要在烹饪教学中合理设计、开发和建设现代信息技术教学平台。烹饪教师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使理论课程实践化,如设计烹饪教学软件,建立烹饪多媒体库,制作多媒体课件,用直观感强的方式阐述烹饪技艺理论,增强可视性,提高认知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对于一些操作性比较强的实践课,如刀功训练、食品雕刻、菜肴制作、艺术拼盘等,烹饪教师可利用图片、动画或录像机录制烹饪技能演示过程,对操作要领和技巧的关键过程可利用多媒体的局部放大、重复播放、慢放等功能进行直观地展示,对烹饪技能操作规范、重点难点进行剖析。要充分利用现有的电化教学片,国内、国际烹饪大赛的影视资料,来介绍课程的成就,影像资料的内容都是实况录制的,它可帮助学生了解实际,增强学习兴趣。此外,模拟厨房的应用也加深了学生对厨房加工的过程的认识。

2.研究性教学的应用。研究性教学以创造新知为特点,以来自实践的真实问题为基础。学生在接近真实的情景中学习,在持续的知识探究中发展学习兴趣、探究能力和创造个性;教师在持续研究学生的理解能力并在与学生互助合作的过程中拓展教学知识,提升专业素养,鼓励学生自主选题进行探究式学习,培养钻研精神和创新能力。例如,制作菜点时常用的挂糊手法,可以组织学生备齐挂糊所用的原料,让学生通过逐次实验的方式对比教师给出的几种配比来验证教材中所写的挂糊是不是最佳配比。在实践课中,鼓励学生思考,钻研问题。此时教师不是主导者,而应该是引导者。以导促学,强化实作,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增强学生动手能力。一是将理论讲授与示范相结合。例如:“裱花蛋糕制作”一课,通过边讲边示范,使学生从直观的印象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有关品种的理论要点。二是将示范与操作相结合。例如:面包制作,由于需要较大的投料量,可以将第一次品种教学安排为既是示范课,又是操作课。对于面团的调制采取集体示范,而对于面团的分割、成形、饧发、烘烤等工序则采取边示范边操作,或者先示范后操作的方式。三将操作课与实习课相结合,将学生在操作课上生产的产品销售给本校学生作为课间加餐食品,这样可收到资金循环使用和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双重效果。

四、完善实践教学的监控体系

烹饪类专业主要是培养“实用型”和“技能型”的专门人才,教学的重心已由过去的知识本位转变为能力本位。科学的实践教学质量监督与保障体系除了监控课堂教学环节外,还要监控课外的各教学环节,建立“学生理论基础+实践能力+职业素养+创新精神+发展潜力”的五位一体的全方位人才培养目标体系。

与此同时,还要加强制度建设,实行有效的激励机制。校内实训应配齐相应的辅导老师,严格规定其工作程序,把辅导实践教学的相关内容纳入教师绩效考核之中。对于学生的实训与实践,也要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在学生的技能水平甄别上,要制订出合理的测评标准,可将平时测试成绩、实践实训成绩、正规的烹饪比赛(如烹饪技能大赛)或资格考试(如技术等级证书考试)成绩统一进行量化,并直接与就业推荐挂钩。

参考文献:

[1]章海风.研究性教学法在烹饪高等教育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扬州大学烹饪学报,2012,(12).

[2]贺习耀.烹饪技能教学应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J].中国商界,2010,(6):218-219.

[3]崔桂友.烹饪高等教育的价值取向和培养模式[J].扬州大学烹饪学报,2004,(3):4l-43.

[4]吴晓伟.现代信息技术教学平台在烹饪教学中的运用与实践[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2,(07).

[5]李想,周世中.烹饪类专业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的实践与思考――以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烹饪系为例[J].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07).

烹饪专业培训范文4

关键词:中高职 烹饪工艺与营养 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8(b)-0179-03

中高职衔接涉及到中高职的招生方式、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学制、课程等多方面的衔接,其中,课程的衔接是中高职衔接的关键。中职和高职是职业教育的两个层次,中高职衔接就是要将两个层面职业能力培养有机结合,通过设计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开发中高职一体化课程、建立中高职一体化课程标准,实现中高职科学有效的衔接。本文以烹饪(中职:烹饪;高职: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为例,对构建3+2中高职衔接的一体化课程体系进行分析。

1 中高职一体化课程设计的思路

(1)《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中提出:“中等职业教育是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培养技能型人才,发挥基础性作用;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发挥引领作用”。基于指导意见的培养目标定位,按照技能型人才和高端技能型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制定课程标准,确定教学内容,构建中高职相衔接的课程体系。

(2)《国家职业标准》。根据培养目标的指向以及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对全体学生未来将要从事的职业(岗位)群,确定学习内容模块,构建课程体系。根据“标准”,中职、高职学校分别按照中级工、高级工的职业标准确定最基本的学习内容,按学习内容组成学习内容模块。中高职学校分别将具有学科关联性的内容模块构成一门课程,各门课程共同组成本专业的课程体系。

(3)中高职一体化的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要使中高职有机衔接,实施一体化的课程体系首先要实施一体化的培养方案,而后建立一体化的课程标准。应由教育主管部门或依托职业教育研究会组织高职院校、中职学校、行业专家和职业教育专家,根据职业岗位(群)分析,设计、制订并实施一体化的培养方案、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

(4)构建符合专业特点的课程模式。烹饪专业其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有其特殊性,理论知识主要以识记型和经验型的知识为主,专业技能以传统的手工操作的技巧和方法为主。烹饪专业的特殊性使得烹饪专业中高职采用纵向延伸模式的衔接存在课程和教学内容的大量重复,横向扩展模式则职业核心能力达不到高端的要求,因而宜采用职业核心能力纵向延伸、职业综合能力横向扩展的纵横延伸扩展的课程衔接模式。

2 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职业岗位(群)分析

2012年我们对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人才需求进行了调研和统计分析,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人才主要有七个岗位(群)(见表1)。

(1)中式烹调师。中式烹调师是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的核心岗位。要懂得中式烹调理论,熟悉烹调工艺流程;掌握烹调原料的选取、初加工、刀工技术、菜肴配制、调味、火候、初步熟处理和烹制技术等操作技能;掌握冷拼工艺和食品雕刻技术,形成中式烹调各岗位的实际操作能力。

(2)中式面点师。中式面点师需要掌握对各类面点原料合理的选择和加工;掌握水调面坯、膨松面坯、油酥面坯及米粉面坯的调制工艺;生制和熟制甜味馅、咸味馅的调制工艺;掌握常用的成形和装饰工艺;掌握蒸、煮、煎、炸、烤等熟制工艺;熟悉不同规格类型宴席点心的组配。

(3)西餐西点制作。西餐西点岗位要掌握常用烹饪原料合理的选择、加工技能;熟悉西餐制汤、调味工艺和烹调方法,能烹制一般西式菜肴;了解西餐菜肴的装饰造型。掌握面包面坯、蛋糕面坯、混酥面坯及清酥面坯的调制工艺;掌握生、熟的甜味和咸味馅料的调制工艺;掌握西点常用的成形和装饰工艺以及熟制工艺。

(4)营养配餐与快餐设计、制作。运用现代营养学理论和烹调原理,根据用餐人员的不同特点和要求,设计和制作适合不同人群合理营养要求的快餐饮食品。

(5)厨政管理。具有食品原料的采购、鉴别和保管能力、菜单设计能力、餐饮成本控制能力、厨房规划能力、美食活动策划能力;能制定厨房生产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并组织实施,合理调配人员和控制生产流程;能对星级酒店的厨房科学组织生产和有效的管理。

(6)餐饮创业。具有较强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创业思路清晰;能制定创业方案;能对餐饮投资进行可行性分析、餐厅市场前景分析、客源市场分析、市场份额预测;能建立餐厅经营理念、经营模式和经营策略,餐厅的定位,店面选址及店面设计,品牌创立,菜品搭配,招募合适的人员,管理人员,信息的收集,餐饮成本控制。

(7)中等职业学校实践指导教师和职业培训。能严于律己,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熟悉教学基本规律,了解教育学与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具有良好的教学组织能力、技能操作示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指导学生能力和团队合作交流能力;掌握耐心细致的工作方法;具有深厚的专业基础、娴熟的操作技能;具有设施设备维护保养能力,具备安全生产意识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3 中、高职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培养目标的有机衔接

中高职有机衔接的前提条件是培养目标衔接。技能型人才、高端技能型人才、应用型本科和专业硕士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层次。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生产、建设、服务与管理一线需要的技能型人才,达到中级工的标准;而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生产、建设、服务与管理一线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人才,达到高级工的标准。高职在中职培养的技能型人才基础上,进一步培养成为高端技能型人才,从而使培养目标得到有效衔接。

(1)中职烹饪专业培养目标及基本要求。

①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必备的文化基础知识和烹饪专业所必须的理论、技术、技能,能从事中式烹饪、西式烹饪、中式面点、西式面点等一线工作、具有公民基本素养和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中级烹饪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②基本要求。具有本专业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具备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和继续学习的能力。掌握食品营养、烹饪原料与加工的基础知识;掌握中、西餐烹调操作技术;具有成本核算能力和一定的创业能力。学生毕业后达到中式烹调师或中式面点师中级工职业资格,主要面向各级各类宾馆、饭店、机关企事业单位食堂等餐饮行业,从事烹调操作、面点制作、西餐西点制作等工作。

(2)高职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培养目标及基本要求。

①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大学专科层次文化知识,较系统的掌握现代烹饪、营养、餐饮管理的理论知识,具备烹饪工艺、餐饮和酒店经营管理基本技能。能从事烹饪操作、营养分析与营养配餐、餐饮管理、烹饪教学与培训以及餐饮创业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②基本要求。具有从事烹饪与营养专业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以及较强的现代服务意识;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和创业能力;具备本专业扎实的基本功和娴熟的操作技能,掌握营养食谱、药膳食谱、宴会及各种餐式的设计和研发技术,具备中式烹调师或中式面点师高级工职业资格,从事中、高档宾馆、酒店、大型企业食堂、快餐业、高级私人会所的烹饪技艺操作、营养配餐及快餐设计和餐饮管理岗位,或餐饮创业;也可到中等职业学校、企事业单位,从事烹饪实训指导和培训工作。

4 中高职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设计

在对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基本要求和培养规格进行科学定位的基础上,以能力为本位,结合岗位能力标准,构建基于岗位能力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如表2所示。课程体系各模块中高职课程层次分明、形成梯度,体现了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特点的纵横延伸扩展的课程模式。

(1)公共基础模块课程的衔接。

中职文化基础课程以《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为指导,以《教育部关于印发新修订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等七门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大纲的通知》为依据,设置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的基础上,结合烹饪专业的要求设置化学和美术公共基础课程。

高职的公共基础模块课程的设置要与中职课程相衔接,使学生达到专科学历的文化知识水平。高等数学以必须、够用为原则,主要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在中职阶段学习的化学和美术课程为高职阶段学习烹饪化学、烹饪营养与食品安全和烹饪工艺美术课程做准备。

(2)职业基础模块课程的衔接。

中职阶段开设烹饪职业所必需的职业基础课程,高职阶段拓展开设餐饮行业所需要的职业基础课程。高职开设的烹饪营养与食品安全、餐饮管理实务、烹饪专项技能与中职的营养卫生知识、饮食成本核算、烹饪基本技能课程实行纵向延伸式的衔接。如中职的烹饪基本技能主要训练烹饪操作所必需的技能,如刀功、勺功等,高职的烹饪专项技能主要训练具有地方特色的名菜名点的制作技能或特殊的专项技能,如面塑、糖塑、拉面等。在中职基础上,高职拓展开设厨政管理、烹饪器具与设备,为从事厨政管理和餐饮创业打基础。

(3)职业技术模块课程的衔接。

职业技术模块课程是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的职业核心课程。中职和高职分别按国家职业标准中式烹调师、中式面点师的中级工和高级工为基本要求设置课程和安排教学内容。高职阶段的营养配餐与快餐设计制作课程,是在中职具备烹调师中级工和掌握营养卫生知识的基础上,拓展达到营养配餐员中级工的要求,能设计和制作营养快餐,使学生毕业后可以从事企事业机关单位、快餐企业的菜肴设计与制作或自主快餐创业。

(4)职业拓展模块课程的衔接。

中职阶段的职业拓展模块主要是西餐西点和宴席与名菜制作技能的拓展,高职阶段则要拓展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高职开设宴席和菜肴设计、饮食文化与习俗课程,可以培养学生的饮食艺术和文化素质。开设农家乐经营课程,有利于学生将来从事农家乐经营工作或开办农家乐。开设职业培训与指导课程有利于学生从事烹饪职业培训或职业学校的实训指导,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

(5)综合实践资格考证模块课程的衔接。

综合实践资格考证模块课程为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所设。中职的综合实训主要实训组合菜肴(如四菜一汤)从菜单设计原料采购原料初加工切配烹调装饰的整个过程。高职的综合实训则以团队的形式实训宴席菜肴(冷菜、热菜、大菜、点心、甜菜、汤菜、水果等)。从宴席菜单设计原料采购原料加工涨发组配烹调(点心制作)宴席菜装饰上菜等整个过程,包括根据宴席内容设计文化和艺术的内涵,宴席的成本核算和控制等。为培养技能型和高端技能型人才,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中职阶段安排最后一学年(38周)的顶岗实习,高职安排最后一学期(15周)的顶岗实习和3周的毕业设计。

针对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的特点,实施纵横延伸扩展的衔接模式。公共基础课程和职业基础课程高职是在中职的基础上更为完整的知识体系、更具潜力的发展后劲和更高的职业素质。职业技术课程高职是在中职技能型的基础上培养高端技能型。职业拓展课程高职是在中职的基础上更具有高适应性,在培养特定职业岗位(群)能力的基础上,还要在学生未来再就业、多次就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上下功夫,不断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

构建一体化课程体系是实现中高职衔接的关键所在。一体化课程体系的构建,需要明确中职和高职毕业生就业面向的职业岗位(群),以及职业岗位(群)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在此基础上,按照中职培养技能型、高职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定位,确定中职和高职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要求,根据烹饪专业其知识含量和技能要求的特殊性,构建职业核心能力体现层次、综合能力体现高适应性的中高职相衔接的一体化课程体系,实现中高职的有效衔接。

参考文献

[1] 张家寰.中高职衔接课程结构一体化设计[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11):37-39.

[2] 敬代和,尹存涛,周玉丰.关于中高职课程体系的衔接[J].职教论坛,2012(26):37-39.

[3] 周桃英,邓慧.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探索[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8(12):100-101.

①基金项目: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2012年(高校)课题“中高职课程衔接实证研究―以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为例”(项目编号:SCG305)。

烹饪专业培训范文5

在蔚蓝的大海边,我尽情地弹琴、歌唱。一群天使般可爱的孩子围绕在我的周围像蝴蝶在飞舞,像小鸟在欢歌。如今我的梦终于实现了。我选择了太阳底下最神圣的职业——平凡而光荣的幼儿教师工作。十年前的九月,我跨进了盐城市教育学院的大门。毕业后,羞涩、腼腆、稚气未脱的我终于站在了孩子们的面前,迎接我的是一束束纯真而带有探究的目光。孩子们打量着我这个自己也还需要老师的老师,于是,我展颜一笑,给我的小朋友们留下了美好的第一印象。

苏霍姆林斯基曾讲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妈妈对孩子的爱是天性,而教师对孩子的爱却深深地包含着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心。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一个鼓励的微笑,不知不觉中,一种韵致,一种温馨,一种默契,便由淡到浓地弥漫在我与孩子们中间。

作为幼儿教师的我,更加懂得微笑的内涵与力量。一声亲切的问候,一个迷人的微笑,让孩子们感到亲切,也让家长们放心。幼儿园一天有节奏的生活,便从这微笑中开始了。

生活在孩子们中间,我快乐,我年轻,我教孩子们欢快的歌舞,孩子们献给我最最欢乐的笑声,这笑声,这歌声,同时也带给每一个家庭。

我打心眼儿里爱这些天真、稚嫩的孩子,我心中常有这样一个美好的愿望:我的微笑将成为这些孩子们童年生活图画中一抹最温馨的色彩!

我爱孩子,孩子们也爱我。有时他们会轻轻地来到我身边,依依不舍地拉着我的衣襟,甚至在马路上大喊大叫地追着我,直到我答应了,向他微笑了,才带着一脸的满足高高兴兴地走开。当我身体不好时,他们还会互相提醒“大家安静些”。我的喉咙容易沙哑,孩子们便会一本正经地对我说:“严老师,你嗓子哑了,吃革珊瑚含片会好的。”俨然一副体贴入微的模样,我仿佛看到了孩子们纯净的心。

幼儿教师的内心同样是纯净而晶莹的,就像那纷纷扬扬飘落下来的白雪,它给大地带来无限生机,它给寒冬里的孩子们带来无穷欢乐,正是它的圣洁使幼儿园成为一方净土,一方乐土,一方圣土。

爱孩子,爱幼教事业,做一名普通而称职的幼儿教师,已成为我心中永恒的梦想。

我愿做那潇潇的春雨,用心用爱去浸润脚下这片茵茵的土地,浇灌每一株稚嫩的幼苗,用自己的全部心血和汗水去圆一个丰硕的、沉甸甸的梦……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师范学院幼儿园)

浅谈我校烹饪专业发展 唐敏

摘要:多年来,我校烹饪专业根据自身优势和办学特点,以市场为导向,以培养合格人才为目标,抓管理,要质量,创名校,求特色,促发展,为省内外和宿迁市第三产业输送了大批优秀高、中级实用型技术人才,办学成绩显著。

关键词:烹饪专业;职业教育;专业发展

多年来,我校烹饪专业根据自身优势和办学特点,以市场为导向,以培养合格人才为目标,抓管理,要质量,创名校,求特色,促发展,为省内外和宿迁市第三产业输送了大批优秀高、中级实用型技术人才,办学成绩显著。烹饪专业2009年被评为江苏省教学示范专业,市劳动局、财政局、成教局先后在学校设立了烹调师、面点师、餐厅(客房)服务师、调酒师、计算机、珠算、推销员等十几个专业的培训基地与技能鉴定所,在社会享有较高声誉,毕业生、实习生供不应求,被誉为培养烹饪专业人才的摇篮。在2010年11月,全市乒乓球比赛人员的25桌宴席,由我们商贸服务系全体烹饪专业老师带领一部分学生共同操办,并受到领导一致好评。谈到烹饪专业的发展,个人觉得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起。

一、艰苦创业。改革创新,烹饪专业蓬勃发展

我校在1998年创立了烹饪专业,从此烹饪专业就伴随着学校的发展而成长。建校初期,办学条件十分简陋。经过学校几任领导和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学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在自我发展中,发挥行业办学的特色,不断探索和寻求办学的新路子,办学条件逐步改善,办学规模日益扩大,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校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上海王品在2003年与我校建立合作办学关系,成为我校烹饪专业的主要实习基地。在10多年的办学实践中,学校本着对人才培养高度负责的态度和强烈的使命感,克服各种困难,全方位加强人才培养,多方筹措资金,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到目前为止,形成了一个集教学、实习、生活、服务于一体,能容纳10000余人,为三产行业培养中、高级专门人才,在省内有较高知名度的名校。学校拥有计算机网络教室、多媒体教室。有与烹饪专业教学配套的烹饪、切配、雕刻、面点实习室、基本功训练室、多媒体教学演示室,以及课件教学、外语、普通话训练、摄像、录放像及学术交流等多项功能的先进教学设施。各专业实习、训练、演示、模拟设备齐全,为现代化教学提供了技术支持,为培养专业技能人才提供了坚实的物质技术保障。烹饪专业是学校的示范专业,在教学中紧密与我市餐饮业结合,面向社会,按需教学,服务市场,兼顾其他菜系,形成了高、中并举,长短结合的新模式,其规模、层次不断扩大和提高。

二、合理利用教育资源,办好烹饪短期培训

在搞好学历教育的同时,开办短期培训。近年来开办烹饪短期培训20余期。采取免收或少收培训费的方式对下岗职工、军嫂、春蕾失学女童等人员进行培训,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

三、加强烹饪专业的对外交流与合作

学术先后与北京和上海、苏州、无锡、杭州等地的大型饭店、宾馆等,签订合作协议。为传承中国烹饪文化,为学生就业开辟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师达到“双师型”

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为适应教学需要,学校每年抽出专项资金对教师进行教学、师德等方面的培训,逐步形成了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绝大多数教师达到了既能讲理论,又能带实践的“双师型”要求,专业课教师均取得专业技术等级证书,在全国、省、市组织的各类专业技能比赛中,均获得较好名次,多次受到奖励。在烹饪专业13名烹饪教师中,高级工10人,技师1人。教师中有1人曾被命名为“宿迁市百名技术能手”“新长征突击手”和“市以上优秀教师”称号。在教学管理中,学校注重突出岗位技能特色,因材施教;突出岗位技能培养和技能复合,注重培养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优势;突出教师教研特色,培养学习型的教师队伍。积极倡导、鼓励教师参加社会实践。

五、学校鼓励学生学技能,并创造条件让学生在技能比赛中得到锻炼

烹饪专业学生多次代表学校参加省市专业技能大赛,均取得优异成绩,深受社会、用人单位、企业的好评和欢迎。先后有10余家企业同学校建立了长期校企联合办学关系,形成了教学、实习、就业一条龙的办学体系,烹饪专业培养的学生供不应求。为学生架起了一条施展才华、报效祖国的绿色通道,学生专业鉴定合格率达到98%,就业率达到100%。

只要我们坚持这种发展战略,相信我们学校、我们烹饪专业肯定有无比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烹饪专业培训范文6

P键词:烹饪专业英语;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教改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3-0138-02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我国烹饪行业蓬勃发展,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特点日益突出,而烹饪从业人员素质不高及人才紧缺的现状,已成为制约烹饪行业迅猛发展的瓶颈,市场对烹饪高学历的专业技术人才已呈现出供不应求的状况。

烹饪专业英语课程是烹饪专业核心课程,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基本语言知识,而且要使他们具有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会话能力。但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审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的烹饪专业英语课程教育,不难发现此课程教学中传统教学方式仍占主导地位[1],更为重视建构知识体系而忽视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与职业能力,需要进行多方面创新改革。

一、目前地方普通本科高校烹饪专业英语教学现状

1.学生基础知识薄弱,缺乏学习兴趣。根据教育部最新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烹饪专业属于工学下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中的特设专业。从对口招收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逐渐开始向普通高中毕业生招生[2]。受传统职业价值观影响,大部分人不愿意选择这个专业,尤其在本科学校,相对属于“冷”专业。生源参差不齐、兴趣不同等因素使得烹饪专业英语教育出现良莠不齐的情况,同时不少学生对于学习英语重要性没有理性而充足的认识,为专业英语教学工作的开展带来各种困难,影响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2.教师队伍建设不理想,专业知识欠缺。烹饪专业英语课程要求教师掌握一定的专业相关知识,才能将烹饪知识融汇于教学之中,将二者有效结合起来。目前地方普通本科高校英语教师具备完整的英语知识体系,但是烹饪专业知识可能相对较弱。目前兼备一定烹饪专业知识和良好英语教学能力的教师为数不多。

3.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单一,缺乏实践应用。目前很多地方普通本科高校烹饪专业英语教学采用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原则,这种培养模式的特点就是方法单一、枯燥、机械化,忽略了语言本质就是培养学生实际能力、交际。学生孤立地记忆单词忽视读音,在实训实践或课堂中缺乏对所学烹饪英语的运用,缺乏语境实践运用,学生难以体会专业英语学习的乐趣及价值,学习效果不理想[3]。

4.重工艺技能、营养配餐轻语言学习,缺乏活力机制。学习技能获得一席之长,是烹饪专业学生苦学的出发点。学生一入校就开始进行相关技能培训和学习;烹饪专业职业资格证考试诸多,烹调技能在所有知识学习中排在前列。随着人们对营养、健康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公共营养师、营养配餐员已经是学生热衷的行业。而烹饪专业英语却备受冷落,化解其教与学难题,应从评价体系入手[4]。

二、烹饪专业英语的特点

1.专有词汇多。烹饪专业英语属于轻工业英语范畴,大量词汇采用派生、合成、转化等构词法构成,但这些词汇长单词多、专业性强同时缩写多,词汇是学习的难点之一。

2.独特语法较多且句子结构复杂。专业英语主体一般是从事具体工作的人或设备,叙述的是客观的过程或现象,长句多,大量使用定语从句、非谓语形式及被动语态等,专业性强、难以理解。

三、地方普通本科高校烹饪专业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是高校教学改革的核心,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保障。《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高校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2015年三部委印发《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应用型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必然发展趋势[5]。地方本科院校要准确定位,要承担起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历史使命[6]。

四、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烹饪专业英语教改措施

1.提高师资能力,明确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培养既具有一定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又具有综合应用能力的高层次人才,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应用能力。教师在讲授知识的同时应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要始终强调学习烹饪专业英语的重要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为提高以后工作中的竞争力做准备。同时应加大教师培训和学习力度,定期安排教师参观学习、实践锻炼,切实提高专业水平[7]。

2.改进教学方法,利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是促进学习最好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运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烹饪专业英语兴趣。当前较多的多媒体资源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对教学内容印象深刻,可以作为辅助手段;可考虑使用外文原版教材,增加学生学习实用性、趣味性;师生互换,让学生成为主角,由学生针对某一话题展开讨论,锻炼学生能力同时又活跃课堂气氛;教学中引入实际问题,如与往届毕业论文相结合,提高学习实际应用价值。

3.与实践应用结合,完善烹饪专业英语评价体系。考核方式上应采取较为灵活有效的考核方式,改变单一的卷面考试,教师应做到把烹饪英语词汇运用和烹饪专业技能实训结合起来。由于学生英语水平的客观差异,对于英语基础较扎实、口语较好的学生,考评时不但把专业词汇运用作为考评内容,还对技能实训时能否运用所学词汇进行口语表达或解说作为重要考评内容;对于英语基础薄弱的学生,则把实训时能否把烹饪原料、菜单、设备、工具、方法等词语用英语表达作为考评主要内容,考评更注重他们在实训过程中的表现。

五、Y语

综上所述,烹饪专业英语教学改革突破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将人才培养从注重知识传授转变到培养应用能力上来,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实际应用能力。通过教改实现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贴近市场需求,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永芳.分析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英语教改创新[J].英语广场,2016,(3):132-133.

[2]冯玉珠.大类招生培养背景下烹饪与营养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构建[J].扬州大学烹饪学报,2013,(3):55-61.

[3]陆涓.烹饪专业英语课程应加强实践环节研究性教学[J].扬州大学烹饪学报,2012,(3):56-58.

[4]林红明.“实训+英语”考评机制下中职烹饪英语词汇教学的策略与思考[J].职教通讯,2014,(18):71-73.

[5]袁媛.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英语教学改革――CBI模式下的创新性英语教学[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旬刊,2015,(1):228-229.

[6]程国煜,李景梅.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古汉语教改的思考与实践[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6(3):260-263.

[7]孙争争.改善“烹饪专业英语”教学的有效方法[J].科技资讯,2009,(27):202-203.

Discussing on Teaching Reform Based on Application-oriented Talents Cultivation Model in the Professional English of Cuisine

YANG Sheng-ru

(College of Food Engineering,Henan University of Animal Husbandry and Economy,Zhengzhou,Henan 450046,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