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安全形势论文范例6篇

国家安全形势论文

国家安全形势论文范文1

关键词: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教育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05-0153-03

国家安全是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生死存亡的重要问题,“90”后大学生是我国建设的新鲜血液,他们的国家安全意识状况对维护国家的安全稳定有着重要意义。

本文笔者对“90”后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现状开展了调查与分析。

1概念界定

《国家安全学》对“国家安全”概念的解释:“国家安全就是一个国家处于没有危险的客观状态,也就是国家既没有外部的威胁和侵害又没有内部的混乱和疾患的客观状态。”

而以国家安全意识为研究对象进行探讨的并不太多,不同学者的表述也不尽相同,其中,罗迪对国家安全意识的概念如此界定:是人们对国家安全问题的情感态度、认知以及在维护国家安全中具备的观念意识的总和,是世界观、道德观、政治观在国家安全问题上的具体体现。

综合这些文献资料,结合现实,本文笔者认为国家安全意识就是人们对于维护国家安全的态度与认知,及其责任意识、忧患意识、防范意识、行动意识、法律意识、学习意识的集合。国家安全意识的内涵很丰富,包括对国家安全问题的概念理解、事实认知、形势判断、价值取向及主观预期等。

2调查对象与方法说明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与访谈调查。问卷调查选取了西南科技大学、绵阳师范学院、重庆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川渝两地六所高校的800名“90”后大学生,发放问卷800份,回收718份,有效问卷716份,有效回收率为8975%。调查对象中,男生487人,女生229人;党员105人,团员608人,群众3人。访谈调查选取了30位学生来进行。基于国家安全的内涵,多元文化背景与中日中美多方局势复杂化的现实,我们从大学生对国家安全内涵的理解、对国家安全重要性的认识、对目前国家安全形势的判断,对我国国家安全存在的威胁的认识,对维护国家安全影响因素的认识,对维护国家安全的责任意识、忧患意识、防范意识、学习意识、法制意识、行动意识等方面来开展现实调查,将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与当前严峻的政治局势结合起来,进行分析与探讨。

3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现状调查结果

3.1对国家安全重要性的认知

调查中,96.79%的学生都选择了国家安全非常重要,关系到国家与人民的生死存亡,有2.93%的学生认为比较重要,有0.28%的学生认为只在战争年代重要,在和平年代无所谓,具体情况如图1所示。由此可见,绝大多数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国家安全的重要性。

3.2对国家安全的理解

学生对国家安全概念的理解,大部分学生认为就是国家完整,国家利益不受到侵犯。对于国家安全的内涵,有69%的学生认为国家安全包括了政治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科技安全、环境安全、信息安全各个方面,可见,大部分学生对于国家安全的内涵有正确的认识,他们已经认识到在当今日益复杂、多元的国际国内环境下,国家安全内涵已不仅仅是政治与军事安全,国家安全涵盖到涉及国计民生的方方面面。同时,有31%的学生对其内涵的认识只针对其中的几个方面,认为国家安全只包括政治安全、军事安全、环境安全等几个方面,这说明部分学生对国家安全的内涵认识还存在一定的片面性与局限性。

对于国家安全内涵的各个要素哪个方面最重要,有25%的学生选择了军事安全,有21%的学生选择了政治安全,17%的学生选择了经济安全,有15%的学生选择了文化安全,有6%的学生选择了科技安全,8%的学生选择了信息安全,8%的学生选择了环境安全。

由图2可见,对于国家安全内涵的各个方面,学生关注度最高的依然是军事安全,其次是政治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紧随其后,而信息安全、环境安全、科技安全则相对靠后。

3.3对目前我国国家安全形势的判断与认识

对目前我国国家安全形势的判断,有480人选择了B项“面临一定的威胁,但还是比较安全”,占总人数的67%,有122人选择“不太安全,形势复杂”,占总人数的17%,另外,分别有57人选择A和D,即“很安全,形势乐观”和“很不安全,时刻面临各种威胁”,各占总人数比例的8%,具体情况如图3所示。

由此可见,大部分学生对我国国家安全形势能够做出客观、正确的判断,同时,对国家安全有一定的忧患意识,对我国所处的复杂形势和面临的威胁有一定担心,但也仍有少部分学生对安全形势过于乐观。笔者在访谈中,发现了同样的问题,少部分学生对于安全形势缺乏必要的了解与思考,有个别学生表示:即使是在问题引发中日局势日渐紧张的阶段,我国国家安全也不必担心。

此外,在我国所处的安全威胁方面,问卷调查中该题目为多项选择题,调查结果如图4所示,在学生眼中所看到的我国目前所面临的安全威胁,634名学生选择了军事安全,541名学生选择了政治安全,448名学生选择了经济安全,392名学生选择了环境安全。

而选择文化安全、科技安全和信息安全三种安全威胁的学生则相对较少,319人选择文化安全,256人选择科技安全,207人选择信息安全。这反映出大学生对于我国所面临军事安全、政治安全等传统的安全威胁有着清醒的认识,尤其是在中日局势日益紧张的阶段,学生对军事安全威胁都表现出了高度的关注,在访谈中,不少学生都谈到,最关心也最担忧的是所面临的军事安全威胁。对于经济安全和环境安全这两种非传统安全威胁也较为关注,但是,对于文化安全、科技安全及信息安全威胁则关注度较低。

此外,“近年来在我国非常流行的日韩影视作品、服饰、饮食文化,对我国国家安全是否有影响”,有33%学生认为肯定有影响,有50%认为可能有一定影响,但不至于产生根本性的威胁,17%的学生认为完全不用担心,不会有影响。对于文化安全、科技安全及信息安全威胁的具体内容理解不够全面与深入。

3.4维护国家安全的意识

3.4.1责任意识

在“大学生是否有责任主动维护国家安全”的问题上,98.3%的学生都表示维护国家安全是大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应该为国家安全贡献绵薄之力,只有1.7%的学生认为维护国家安全离自己很遥远,维护国家安全应该是政府部门、国家安全机关的责任。这说明绝大部分学生有维护国家安全的责任意识。

3.4.2忧患意识

从前面图3可知,92%的学生都认识到我国目前面临有安全威胁,绝大部分学生对国家安全有一定的忧患意识,对我国所处的复杂形势和面临的威胁有一定担心。

3.4.3防范意识

调查中,有49.1%的学生认为自己身边并不存在威胁国家安全的行为,11.4%的学生认为身边存在威胁国家安全的行为,39.5%的学生表示不清楚,有可能存在威胁国家安全的行为。而有33.3%的学生在生活中曾经遇到过威胁国家安全的事件,事件集中在反日游行的事件、等组织发送的反动言论信件、势力的一些宣传等。41.67%的学生曾经通过网络、电话等途径收到过组织等敌对势力的反华言论,收到过这些言论宣传的学生,大部分对这些别有用心的言论持“看看并不会影响自己”的态度,并且,部分学生在此题目上表现出曾收到反动言论,但在上一题中却认为自己没有遇到过威胁国家安全的事件,说明警惕性不高。

对于这种言论的危害,有16.8%的学生认识到组织通过网络、电话等途径进行反华宣传等对我国国家安全会造成严重危害,有58.3%的学生认为可能对我国国家安全造成危害,有16%的学生认为不会有危害,另有89%的学生则选择了“不清楚”。以上这些,表现出当前大学生对于我国国家安全的防范意识还较为欠缺,对身边可能存在的国家安全隐患,防范意识很不够。

3.4.4法制意识

我国国家安全方面的法律制度保障相对缺乏,只有《宪法》、《国防法》、《国家安全法》涉及国家安全。调查中,有28%的学生表示没听说过《国家安全法》,57%的学生表示只是听说过,但并不清楚这一法律的内容,这说明大学生对于相关法律规定的了解知之甚少,关于国家安全的法制意识薄弱。

3.4.5行动意识

关于“如果你遇到威胁国家安全的事件,你会怎么做”这一问题,26%的学生选择了“应该立即向国家安全机关或公安机关报告”,21%的学生选择了“立即报告学校的思想政治辅导员”,39%的学生选择了“应该报告,但不知道怎么做,找谁报告”,13%的学生选择了“知道该报告,但怕被报复,所以就不敢报告”,1%的学生选择“找自己信任的人商量再做决定”。

对于“如果你遇到不明身份的人在公众场所(如公交车)进行反动言论宣传,你会怎么做”这一问题,15%的学生选择了“立即站出来制止”,38%的学生选择了“报警,请公安部门处理”,25%的学生选择了“置之不理,自己离开”,22%的学生选择了“不知道怎么办,原地观望”。

由以上两项结果可见,大部分大学生在维护国家安全方面知道应该采取行动,具有一定的行动意识,但是对于具体行动方面则较为茫然。

3.4.6学习意识

关于目前高校的国家安全教育现状,大学生有自己的认识与评价。87.5%的学生认为自己在国家安全知识及意识方面需要加强,愿意学习。25%的学生则认为目前所在高校没有开展国家安全意识教育,75%的学生表示目前自己所在高校的教育已经包含了国家安全意识教育。

而认为“学校教育已经包含国家安全意识教育”的学生对教育现状的评价,具体情况如图5所示。

由上图可见,仅有7%的学生认为已经做得很好,32%的学生选择良好,37%的学生选择一般,16%的学生选择较差,另有8%的学生则选择了极差。这反映出目前学生对高校的国家安全意识教育满意度较低。

此外,有66%的学生认为非常有必要将国家安全意识教育专门开设课程来进行,25%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并且,学生对教育形式也提出了很多建议。

4结论

根据调查结果,笔者进行了分析总结,总的来讲,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有值得肯定的一面,但也存在一些亟待重视并加以改善的问题。对于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的现状,得出以下结论:

4.1大学生对国家安全的重要性有着正确的认识,并有较强的责任意识

绝大部分大学生对于国家安全的重要性都有着正确的认识,能够将国家安全与国家、人民的生死存亡紧密联系,并且,能够认识到在当今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阶段,国家安全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同时,绝大部分大学生对于维护国家安全都表现出较强的责任意识,愿意为维护国家安全贡献绵薄之力。

4.2大学生对我国国家安全现阶段形势有着客观、正确的判断,同时有较强的忧患意识

调查结果显示,绝大部分学生对于我国现阶段的国家安全形势基本上都有客观、正确的判断,但仍有少部分学生对国家安全的局势盲目乐观,认识不够深入与全面。而且,大部分学生拥有较强的忧患意识。

4.3大学生对国家安全内涵及我国面临的各种威胁理解不够全面与深刻,欠缺必要的防范意识

大学生对于国家安全内涵的理解基本正确,但部分学生表现出局限性与片面性。在中日局势日趋紧张的现阶段,学生对军事安全威胁表现出高度的关注,对传统安全威胁的重视程度高,而对于文化、科技、信息等非传统安全威胁重视程度不够,对于我国所面临的各种安全威胁认识不够全面与深刻。同时,由于“90”后大学生的特点,加之教育引导不够,大学生的国家安全防范意识相对欠缺。

4.4大学生对于国家安全的法制意识较为薄弱,行动意识较模糊

大学生对于已有的国家安全相关法律制度知之甚少,对于应有的法制建设缺乏思考,这说明他们在国家安全方面的法制意识薄弱。而他们有爱国热情,希望为维护国家安全贡献力量,有一定的行动意识,知道应该为维护安全努力,但在具体的行动内容上不知所措,行动意识较模糊。

4.5大学生对于国家安全及其维护的相关知识有较强的学习意识

大学生对于国家安全的相关知识有强烈的学习愿望,目前学习的途径单一,效果不好,他们支持专门开设课程开展学习,针对国家安全知识的教育方式提出了诸多建议,也希望从中提高维护国家安全的意识与能力,这说明他们对于国家安全及其维护的相关知识有较强的学习意识。

4.6高校的国家安全意识教育亟待加强

多元化文化背景、多元化价值观、高速发展又日益复杂的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以及国家安全问题本身的敏感性、复杂性,使“90”后大学生在国家安全问题上表现出有热情关注却又无所适从的矛盾,也存在诸多的困惑。调查结果反映出目前高校的国家安全意识教育形势不容乐观,学生满意度低。这说明高校的国家安全意识教育需要引起高度重视,亟待加强。

参考文献

[1]刘跃进.国家安全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

国家安全形势论文范文2

[关键词]国家安全;新形势;国防教育

[中图分类号]D6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4)09 ― 0005 ― 02

“国无防不立,民无兵不安”。国防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安全保障。国家的生存发展,离不开国家的独立、领土完整、安全统一和稳定。无论是确保国家的内政不涉、不被侵犯、领土不被分割,还是实现祖国统一,促进国家长治久安和人民安居乐业,都不能没有强大的国防。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开展全民国防教育,是维护国家安全稳定,巩固国防的重要内容。

一、国家安全新形势对加强国防教育提出了新要求。

当今世界风云变幻,世界军事变革日新月异,虽然和平与发展已成为世界的主流,但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矛盾、冲突仍然存在,各种势力的斗争日趋激烈,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通过各种不同形式影响着世界格局,世界并不安宁。随着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伐和全面深化改革进程的不断加快,在不断增强综合国力的同时,面临的国防压力也不断增大,一些西方大国、临国不愿看到中国的强大,想方设法阻止中国的发展和前进。

这种政治经济军事格局,使我国的周边环境更为复杂,也面临着更多的安全威胁。我国邻国众多,政治格局多极化;陆海兼备,自然环境差异大;东强西弱,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国间矛盾交织,军事冲突较多。而我国周边安全形势更面临着祖国统一形势严峻;与周边国家海洋领土争端有增多的趋势,海洋权益存在复杂纠纷;边界争端尚未全部解决;少数分裂势力影响边疆安全稳定等等诸多挑战。这些因素都对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提出了新的要求,迫切需要加大全民国防教育力度,使广大干部群众时刻保持居安思危、警钟长鸣的忧患意识,营造关心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的良好氛围。

当前,中国正经历从“大国”走向“强国”的过程。处于“由大到强”阶段的国家安全要适应新的国际国内形势,既要重视传统安全,又要重视非传统安全,构建新的国家安全体系。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为此,充分认识和准确把握国家安全新形势,强化国防观念,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尤为重要。党的十对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做出了总体部署,提出了新要求。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关心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加强国防教育,增强全民国防观念,使关心国防,热爱国防,建设国防,保卫国防成为全社会的思想共识和自觉行动。这是新形势下加强国防教育的基本遵循。开展全民国防教育,增进全民国防意识、国防知识、国防技能和身体素质,是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不断强化国防观念、国防能力,捍卫国家、领土完整和安全,防御外来侵略、颠覆和威胁的必然要求。

二、国家安全新形势为推动国防教育提供了新动力。

国防教育作为巩固和加强国防而对公民进行的教育,是建设和巩固国防的基础,也是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途径。要进一步明确国防教育工作的总体要求、目标任务、方法途径、保障措施等,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普及和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奠定基础。

党的十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坚持富国和强军相统一,加强军民融合式发展战略规划、体制机制建设、法规建设。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围绕促进军民融合发展,搞好全民国防教育,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把爱国拥军热情转化为推进经济建设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协调发展的实际行动,不断深化国防教育成果。

当前,我国正处在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国家安全形势保持总体稳定,但国家安全问题的综合性、复杂性、多变性趋势不断增强,对搞好国防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新形势的需要,不断加强新形势下国防教育是巩固国防,促进国家安全的重要任务。加强新形势下国防教育,必须围绕时代主题和形势任务,树立与科学发展观要求相适应的国防观。要着眼推进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协调发展,大力宣传党和国家关于国防建设的方针政策,加强国家安全新形势教育,普及和深化国防法规宣传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牢固树立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的观念,树立富国和强军相统一的观念,树立军民融合式发展的观念,树立依法履行国防义务的观念,切实打牢建设和巩固国防的思想根基。

把国防教育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中国梦”宣传教育与国防教育统一规划、同步实施、共同推进。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国防教育,调动各层面、各类群体的积极性,依法开展国防理论、国防知识、国防历史、国防法规、国防形势教育,把国防教育成果转化为企事业单位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员工素质、履行国防职能的实际成果,转化为双拥共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实际行动,增强国防教育的系统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要坚持齐抓共管,按照《国防教育法》规定,健全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国防教育办公室组织协调,军地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的工作机制,形成整体合力,认真开展宣传教育,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热爱国防、关心国防、献身国防的积极性。统筹国防教育与城市文化传播,把国防教育融入城市历史文化宣传活动,在弘扬城市文化的过程中,强化公民责任意识、危机意识和国防意识。

国家安全形势论文范文3

    当今,全球化浪潮使得国家安全问题越来越多地从传统的军事领域,渗透到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其中,文化安全在国家战略和国家利益中的地位与作用愈发显得重要。

    一、中国国家文化安全面临的主要威胁

    在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各国不同文化类型之间的相互交流、冲突、渗透及融合,构成了生机勃勃的国际文化发展图景,但是,在不同文化的交互作用过程中,也有个别奉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西方国家为了达到经济和政治上的目的,不断推行“文化殖民”政策,形成了日益严重的“文化帝国主义”倾向。它们在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传播本国的文化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以损害本土文化为手段,图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新的方式延续和强化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对全世界的控制。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由于在文化、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国家利益等诸多方面与西方发达国家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分歧,自然而然地成为某些霸权主义国家进行文化渗透和文化颠覆的主要目标之一。这就决定了中国在新世纪必然面临来自外部的严峻的文化安全挑战和威胁,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大肆宣扬“中国威胁论”和“文明冲突论”,为西方文化扩张寻求理论依据,恶化中国国家文化安全的外部环境。

    1992年9月15日《亚洲研究》上刊登了罗斯?芒罗的文章《正在觉醒的龙——在亚洲真正的威胁来自中国》,该文从政治到经济、从军事到外交等等方面,论述了中国对亚洲和平与利益所构成的“威胁”,并以此警告美国防范这个远隔重洋的“充满活力、热气腾腾的国家”,由此成为“中国威胁论”的肇端。1993年美国哈佛大学亨廷顿教授提出“文明冲突论”与之遥相呼应。他认为在后冷战时代的新世界中,冲突的根源主要将是文化的而不是意识形态和经济的,作为儒教文明主要代表的中国是西方最大的威胁之一。在大肆宣扬“中国威胁论”的背后,深深隐藏着的是美国妄图建立文化霸权的“传教士”心态,以及恶化中国文化安全外部环境,达到遏制中国的企图。

    2.凭借强大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方面的优势,运用各种手段向中国推销西方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妄图通过打“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最终达到对中国的“和平演变”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反华势力利用一切手段进行全方位的文化渗透。西方一些理论家指出,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不同意识形态国家进行文化渗透是最有力的进攻。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西方利用一切手段大力宣扬西方的一套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近似强制的方式加强文化渗透和文化输出。推行以“西方中心主义”为基础的各种人文、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宣扬西方的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用似是而非的“人权”、“自由”、“民主”、“平等”概念,否定中国人民和中国政府现实地实现真正属于人民的人权、自由、民主、平等的努力。目的就是要搞乱我们的思想,破坏我们的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消解中华民族的凝聚力。西方反华势力通过广播、电视、电影、报纸、杂志等文化产品的输出,公开或隐蔽地推销其社会政治理论、价值观念、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并充分利用其网络优势,通过网络这只无形的手,以网络所特有的穿透力突破传统的国家概念和框架,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传统的语言交流规则和动作方式。

    西方文化的扩张和渗透,对我国的文化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和威胁。中华民族的特性和民族文化的认同情结已经有弱化的状况和趋势,一些人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作为自己的价值追求和人生目标,甚至崇拜西方的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发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扭曲错位。这将导致中华民族的文化混乱,使传统文化、道德准则受到强烈冲击。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维护我国文化安全,必须学会积极面对外来文化的冲击和影响,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应对措施。 二、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国家安全形势论文范文4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

2013年8月,国家领导人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只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向前推进。”1由此可见,意识形态安全与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高校作为社会主义人才培养的摇篮,作为意识形态生产和传播工作的前沿阵地,要将意识形态安全工作放在首位,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话语权和管理权。21世纪以来,网络、数字、移动通讯技术不断发展,基于互联网兴起的新媒体逐渐取代传统媒体的霸权地位,成为舆论信息传播的重要媒介,也成为青少年获取资讯的主渠道。新媒体的迅猛发展扩宽了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宣传渠道,成为新的思想文化传播阵地,同时,也给意识形态安全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如何认识并迎接这种挑战,亟需深入研究。

一、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意义

意识形态是和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直接相关联的观点、概念的总和,反映了社会的经济基础、政治制度、文化水平,以及人与人的经济关系和政治关系。意识形态安全是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处于意识形态生产和和传播的前沿阵地,面对国内外形势变化,应在第一时间做出评判反应。同时,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它所灌输的知识、传递的信息、渲染的文化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念、理想信念和政治信仰的养成有着至关重要的联系。高校的这些使命决定了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关系到党的前途和社会主义的未来。国家领导人说,“一个政权的瓦解往往是从思想领域开始,思想防线被攻破了,其他防线就很难守住”。2在一定意义上来说,高校学生的发展状态,关系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发展的未来。我们要站在国家安全的层面上,看待意识形态安全问题;要从执政安全的高度,认识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工作。要深刻意识到,培育高校学生的政治信仰、价值观念,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高度认同感和使命感,培育优良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是关系到党的执政地位和社会主义前途的头等重要的大事。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对于社会稳定的维护具有重要意义。意识形态安全主要是指社会成员对国家的主流的价值观、政治制度、执政党等的认同与支持的状态,它不仅能抵御外部力量的侵蚀,还是国内社会和谐的粘合剂。近些年来出现的一些恶性社会安全事件,从一定意义上说,是意识形态危机在社会生活中的反映。因此,高校要利用自身培育社会主义公民的主渠道这一特殊优势,加强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为社会培养更多具有意识形态安全的意识和担当的公民,从而维护社会稳定。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高校学生是受教育程度较高的群体。高校学生思维灵活,善于接收新鲜事物,价值体系尚未树立,是非意识尚未明确,心智尚未成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处于形成和发展阶段,帮助引导高校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思想观念、价值追求,是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高校和高校学生成为西方国家对中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重点对象。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和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国内外各种非主流意识形态涌进,与主流意识相互碰撞,激烈斗争,导致部分大学生在政治思想、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等产生一定的困惑和迷茫,在行为上有所偏差。

二、新媒体给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带来的挑战

与传统媒体相比较,新媒体有其自身的特点,具体包括:一是多样性,新媒体的传播是多层级的非线性的。二是互动性,新媒体提供的即时通讯打破了时空的界限。同时,新媒体设定在线评论促使原始信息和用户反馈信息相互交融,成为“公共资源”,提高了信息传播的效率。

(一)意识形态的多元化冲击了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内容

在传统媒体占主导地位的时代,高校学生获取信息的方式多是依赖纸质书籍、广播电视及口耳相传,新媒体的产生和发展,打破了时空和地域的界限,成为大学生了解信息的快捷渠道。同时,他们由单向的信息接受者变成双向的信息的创造、传播、交流者,在意识形态构建中,他们的主体地位也更为凸显。网络平台上,充斥着各种声音,不同意识形态、社会思潮和文化价值观在这里交锋,对于主流意识形态的观点,他们会判断、质疑,不会轻易认同。由此可见,网络新媒体的普及,冲击了高校传统的意识形态工作环境和方式,为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增加了复杂因素。

(二)双向式的信息传播方式冲击了高校传统意识形态教育的方式

传统媒体形成的传播方式是高度集中、自上而下、单向的理论灌输,这种方式的优点在于牢牢把握了意识形态的话语权,有效阻止了不利信息的传播,极大保障了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而新媒体的产生颠覆了传播的强制性和管控方式的垄断性,在新媒体时代,人们不再是单向的信息接受者和消费者,大学生也不再仅是被动的听从课堂上的理论释义,在开放的、自由的、共享的、互动的信息时代,人人都能成为信息的制造者和传播者,人人都是发声人。此外,网络上,良莠不齐的信息、此起彼伏的各种思潮、层出不穷的意识形态都会影响高校学生的价值培育和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而网络的虚拟化也会降低人们的道德自律,容易造成网络言行有失道德规范。

(三)新媒体成为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的便捷工具

《国家信息基础结构行动计划》中指出:“要开辟一个新的战场,即电子平台、信息战场,其目标就是西方价值观统治世界,实现思想的征服。”3长期以来,西方敌对势力一直对中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尤其在进入信息化时代后,新媒体已成为西方国家进行文化扩张和意识形态角逐的主战场,为达目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采取了直接发声和培植人的方式,利用新媒体的便利,在网络上大肆传播对主流意识形态安全不利的内容。而高校则是西方敌对势力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重点对象。目前,西方敌对势力在中国建立了数千反动网站,通过制造各种政治谣言和不良舆论,来诋毁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事务。另外,也利用新媒体大肆宣扬和推销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文化思潮和意识形态,对一些刚入高校、分辨能力不强的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和政治信仰产生不良影响,淡化了他们的对主流意识的认同感,同时也为高校意识形态的防御带来严峻考验。

三、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路径探析

2014年2月,国家领导人在信息网络安全信息小组首次会议上指出,“做好网上舆论工作是一项长期任务,要创新改进网上宣传,运用网络传播规律,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握好网上舆论引导的时、度、效,使网络空间清朗起来。”42016年12月,国家领导人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再次强调:“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5结合总书记的指示,高校要积极探索新媒体时代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新路径。

(一)整合教育主体,形成全员育人格局

一是加强党对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宏观领导。在新媒体时代,着力提高党对意识形态控制的能力,把握高校意识形态的主动权。二是加强党员干部领导班子的培育,着重加强对高校共青团、学生干部、党员队伍的建设,开辟网络教育基地,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意识形态认同感和凝聚力。三是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队伍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辅导员是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中坚力量,必须做好教师队伍的选拔和培训工作,将专业技术和信息技术相结合,在课堂上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优势,增强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实效性。四是帮助大学生形成和加强自我教育的观念,充分认识到自我的能动作用,大学生既是受教育者,同时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他们能将理论灌输内化为自身主观的意识,才能更好的保障高校意识形态的安全。

(二)充实教育内容,保障教育效果

教育的内容是教育的中介,要保证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顺利进行,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内容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新媒体的普及,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内容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要结合大学生的个人需求和实际状况。一是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荣辱观、民族精神、大学生理想信念、中国梦,它们是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核心和重点,帮助引导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政治信仰和道德观念。二是加强网络道德规范的教育,培养大学生文明的用网观念,对大学生进行网络法制教育,规范他们的网络行为。网络的开放性和虚拟性可能引起的网络犯罪,教育大学生文明用网、安全用网,不要超过法律的界限。

(三)拓宽教育的阵地,创新教育新模式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主阵地,随着新媒体时代来临,高校要抓住机遇,利用新媒体的优势扩大教育的阵地。一方面,优化理论课主阵地,继续提升思政理论课的学术性和现实性;另一方面,开辟网络新阵地,高校需要深刻认识到新媒体阵地的重要地位,着力建设适应时代特性、贴近校园生活的校园“红色”专题网站,社会焦点、国家重大方针政策等相关讯息,并定期制定有关时政热点的主题,设有在线交流功能,引导高校大学生积极思考,形成网上网下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合力。同时,也充分运用微博、微信、QQ等平台,传播正面信息,造就良好的新媒体意识形态教育氛围,抵御非主流意识形态的侵袭,为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注释:

1..把思想宣传工作做得更好[G]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53.

2.刘明福王忠远.民族复兴大战略——学习系列讲话的体会[N].决策与信息,2014(Z1):8-157+2

3.[英]安德鲁•查德威克.互联网政治学:国家、公民与新传播技术[M].任孟山,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10:34.

4..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4-26.

国家安全形势论文范文5

[关键词]西安 城市形象 城市定位 城市形象定位

随着近年来城市建设的发展,在城市经营过程中,越来越注重城市的“品牌效应”,重视城市个性和魅力的展示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和学者的共识。城市形象由此承担了反映城市独特形象和魅力的责任,它作为城市内涵的外在显现,无疑是城市对外宣传的最重要载体。

纵观国内外众多城市,其中有一些成功的形象定位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时尚之都”巴黎、“音乐之都”维也纳、“购物天堂”香港、“浪漫之都”大连、“生活品质之城”杭州、“风筝之都”潍坊等等,这些城市在城市形象塑造上抓住了自身独特的魅力,从而将其转化为城市提升竞争力的“软实力”。

作为举世闻名的古都西安,以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在城市经营中占据优势,但在目前城市形象的塑造上,虽然多年来已经形成了较为明确的公众感知意象,却缺乏鲜明的战略定位,城市形象尚未取得统一认识,这不利于西安城市形象的传播和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因此,在“千城一面”的城市化语境下,打造本我品牌形象是西安城市经营的现实要求。

一、西安城市形象定位的内涵

城市形象定位,即在分析和调查城市发展历史和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城市静态的、动态的比较优势,结合未来发展态势和区际分工,确定出最具有生机的城市个性特征。

西安城市定位的范围辐射广、内涵丰富,再加之城市自身各方面的特征,决定了其城市形象定位的复杂性。这些因素决定了西安城市形象定位需从多方面的分析比较中确定。就目前西安的城市形象定位现状来看,不同领导、专家、学者站在各自不同角度提出了不同定位,整体呈现出的定位特征比较抽象、模糊。本为试图通过西安市相关政府文件、西安现实优势以及其在全国的竞争力三个方面的分析,以此为西安城市形象进行再定位。

二、基于西安城市定位的城市形象定位

研究西安城市形象定位,可以依据近期西安政府文件中确定的城市性质和城市发展目标来进行探讨。根据《西安城市总体规划(2008年—2020年)》,可知,目前西安的城市性质(城市定位)为:“西安是陕西省省会,国家重要的科研、教育和工业基地,我国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并将逐步建设成为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现代城市。” ,《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发展战略规划(2009年—2020年)》和《西安国际化、市场化、人文化、生态化发展报告》两个文件中依次确定了西安的发展目标有:“西部最佳城市”、“中国西部经济中心”、“科技创新城市”、“生态宜居城市”、“交通枢纽城市”、“高新技术产业基地”、“黄河中上游地区国际资本聚集中心”、“亚洲知识与技术创新中心”、“新亚欧大陆桥中国段国际装备制造业转移的主要承接地”、“国际旅游城市”、“世界历史文化名城”、“东西方文化交流中心”。这些发展目标从范围上来看,从区域向全国再向世界发展,都是为最终实现西安市发展为“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国际性现代化大城市”这一目标而服务。从这一系列的城市发展目标和定位中可看出西安城市形象的定位和设计与“历史人文”“生态化”“国际化”这三个核心元素息息相关。

对于西安城市形象的定位,除了以政府文件的相关内容为依据来探讨之外,还可以从西安市的现实优势与其在城市群中的竞争力角度来分析西安城市形象的定位,以便更准确、科学地进行城市形象定位。

三、西安现实优势与城市形象定位

城市形象定位必须基于城市所具有的固有特征,尤其是优势特征。譬如说杭州市,它的一个很大的优势在于它所拥有的旅游资源,这种优势是基于它的地理位置的优越性(毗邻上海)及自然资源的不可替代性(西湖等旅游景点)。在很大程度上,这种优势是难以取代的。

总体上说,西安的比较优势突出地表现在三个层次上:世界级的历史人文资源优势;部级的科研教育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优势;区域级的金融、商贸中心和交通枢纽优势。

(1)世界级的历史人文资源优势。这一优势是西安的最大优势,也是西安市建设具有历史文化特色国际化大都市的重要依托。西安作为经济并不算发达的内陆城市,尚不具备像纽约、伦敦、巴黎等超级综合型国际化大都市的条件。西安要打造富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国际化大都市,以别于世界上其他国际化大都市,核心在于“历史文化特色”这一定位的依据是由西安深厚、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所决定的。

西安具有三千多年的城市史,一千多年的国都史,十三朝的政治史,它所积淀的历史遗产的深厚性、所蕴藏的文化瑰宝的丰富性、所蕴涵的传统精神的博大性是其他城市无法替代的。“西罗马,东长安”便是它在世界历史地位的写照。此外,其悠久历史文化所孕育的旅游资源,有许多属世界级水准,在国际旅游目的地城市体系中占有独特的地位,如秦始皇兵马俑、秦始皇陵、华清池、西安城墙、大雁塔等,这些旅游资源具有惟一性和不可复制性。

(2)部级的科研教育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优势。这一优势使得西安在西部地区形成了“第一科技创新城市”的强势品牌。西安有近百所各类高等院校,3000多个科研单位,是亚洲最大的航空城和中国的航天城。拥有近44万专业技术人员和53名两院院士,有许多国家乃至世界一流的科学家,有巨大的技术创新能力。西安还是国家重要的航天、航空、装备制造业基地。此外,西安有相当一部分部级、省级的重点开发区和产业基地,为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如表一)

(3)区域级的金融、商贸中心和交通枢纽优势。目前,西安已建成较为完善的经济体系和城市服务功能,成为辐射黄河中上游地区的金融、商贸和交通中心。截止2004年底实际利用外资25.51亿美元, 2004年出口20.35亿美元,在西部11个省会城市中位居前列,是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的窗口。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与68个国内城市,11个国家和地区通航。此外,西安是新亚欧大陆桥经济带中国段最大的中心城市。

四、西安城市竞争力与城市形象定位

从哲学角度来看,我们知道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因此,一个城市形象的定位不能只局限于城市自身的研究,还应考虑到它与其他城市之间的相互联系。只有和竞争对手的其他城市比较了,才能确定自身的最大优势,获得垄断性的城市形象定位。

2011年5月6日,中国社会科学院《2011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按照城市竞争力的理论框架,报告对城市竞争力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对全国56个重点城市的12个原因性的分项竞争力进行了分析和比较。下表节选了其中8个原因性的分项竞争力,列出了排名前十位的城市,帮助我们从中了解西安在中国城市竞争激流中所处的地位。(如表二)

从图表的排名来看,西安在以上各项的竞争力调查中,只有“科学技术”竞争力进入了全国前十名,其他各项均不在榜单。可见,“科学技术”可作为西安在全国竞争力中的一个资源优势为城市的建设和城市形象的树立服务。此外,“科学技术”的最大优势是针对西部地区而言的,西安排名仅次于成都,但就西安的现实教育、科技资源优势和产业长远发展目标来看综合优势大于成都。

综上所述,西安城市形象定位应从国际视角和区域视角两个层面来确定。“世界人文古都,西部科技新城” 这十二个字正是笔者经本文论析后所得出的关于西安城市形象定位的结论。其既强调了西安是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中国古都之首、西部核心的地位,又强调了西安人文、和谐发展的生态理念,同时也凸显了西安的时代特征,符合西安建设成为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国际性现代化大城市的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钱智.城市形象设计[M].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2]张佑林,张 晞.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战略定位:文化大都市[J].经济论坛,2011年总第491期第06期.

[3]李兴国著.北京形象——北京市城市形象识别系统(CIS)及舆论导向.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8.

国家安全形势论文范文6

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局势发生了巨大变化。新形势酝酿产生了新安全观。中国新安全观自提出以来产生了巨大影响,在理论上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意义。中国新安全观是被实践证明了的科学安全观,实现了我国国家安全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也成为了当今国际合作理论研究领域的新模式。

关键词:当代中国;国家安全;新安全观

中国新安全观不仅是一种政治战略,更是一套完整的国家安全理论体系,既是我国国家安全思想的最新理论创新,也是当今国际安全理论研究领域的一种新思路、新路径和新观念。

一、实现了国家安全思想的与时俱进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世界是不断变化的,历史是不断往前发展的,理论的创立和发展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变化了的客观现实做出相应的理论总结。建国之初我国百废俱兴,西方国家不断进行政治武力封锁,企图颠覆新中国的政权,因此,我国确立了军事武力为主,同时积极促进本国经济科技文化对外开放交流的国家安全思想和策略。改革开放后,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我国做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并一再强调各国应坚持平等尊重的合作原则。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虽然没有变,但各种发展态势继续深化,出现了一些新的现象和趋势,国际安全形势复杂化,世界上各种力量在重新组合,但一些基本矛盾并没有解决,传统安全思想观念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以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继承、邓小平等老一辈国家安全思想的基础上提出,要始终把国家的和安全放在第一位,时刻警惕西方长期和平演变的危险,但也要认识到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世界主旋律,和平、发展、合作是全世界人民共同的心声,主张以经济合作来最大限度减小国家间矛盾与冲突,积极扩大各领域共识。同志在多次会议上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中国所倡导的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认为新安全观的实质不是单方面安全,而是以互利合作寻求共同安全。这是我国第一次向国际社会系统地提出国家安全方面的战略理论和指导思想,实现了国家安全思想和策略的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

进入21世纪,同志在继承关于国际关系的基本理论和战略政策基础上,结合最近十年的经济发展实践和对外开放经验,深刻地指出,和平与发展是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和平发展中的各国相互依存日益加深,发展是增进人民幸福,促进社会进步的根本途径,因此,“世界各国应携起手来,共同应对安全威胁,摒弃冷战思维,树立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①在此基础上,从客观存在的国际外交和国家安全现实出发,提出“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为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而努力”。②和谐世界理论丰富发展了新安全观理论的内涵,为新安全观的与时俱进注入了新鲜血液。

十后,同志多次强调要积极倡导树立共同安全、综合安全、合作安全、可持续安全的安全观,创新安全理念,搭建地区安全合作新架构,注重强调走出一条共建、共享、共赢的安全之路。

二、国际合作理论研究中的新模式

现代国家安全理论大致有三种,现实主义安全理论,自由主义安全理论和建构主义安全理论。现实主义国家安全理论长期占据着国家安全思想研究的主导地位,是研究国家安全问题最广泛的应用方法。现实主义国家安全理论流派较多,这些流派都是从意大利政治思想家马基雅维利的人性本恶论出发,普遍认为自私贪婪是人类的本性,认为国家之间是零和博弈,权力和实力是国际话语权的唯一保障,国家间的矛盾与冲突最终要靠战争解决。现实主义国家安全理论突出强调政治受到人性客观法则的支配,把权力作为判断国家利益的唯一标准,之后出现的新现实主义国家安全观修改和补充了现实主义安全观核心观点,认为国家追求的是安全而不仅仅是权力,竞争和冲突时不可避免的。

自由主义和现实主义国家安全理论的理论基点恰恰相反。自由主义国家安全理论认为,人类的本性是善良的,唤醒误入歧途者的良知,消除国家之间的误会,追求长期的和平与安全才是国家安全追求的目标。自由主义主张通过建立世界组织,通过国际法、国际道德、国际组织和公众舆论来保障国家安全。认为国家之间的利益可以协调,国际社会中制度的缺失是造成国家间冲突的主要原因,积极倡导建立通过集体力量威慑阻止内部个别国家出现侵略和被侵略可能性的集体安全体系,建立战略同盟,积极合作。自由主义理论产生了新安全观的萌芽,为解决国家间冲突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法,但并没有脱离现实主义以军事实力作为维护国家安全的本质,没有从现实主义理论的本质中完全剥离,具有很大的不彻底性。

建构主义国家安全观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建构主义主张用社会学的视角看待世界政治,强调规范、文化和认同。特别关注国际关系中的社会交流规则和秩序而不是经济结构。建构主义认为,国家间的合作完全有可能,国家可以培养一种趋于合作的国际政治文化,而这种以和平友谊为基本特征的国际政治文化可以从根本上改变国家之间的冲突。

长期以来,在国家安全领域,西方三大国际合作思想流派相继占据世界国家安全研究主流地位,各个时期各主要国家在国家安全方面的战略政策或多或少都受到这三大主流国家安全学术思潮的影响,但从实质上讲,无论是现实主义国家安全学说还是自由主义国家安全学说、建构主义国家安全学说都是建立在维护西方资本主义利益基础之上的,都是为西方资产阶级强国剥削压迫其他发展中弱国精心编制的“道德外衣”、“正义外衣”,其目的就是在国家安全学术领域为西方资产阶级国家建立一套言之凿凿的理论学说,以便变本加厉的渗透影响世界广大弱国的国家安全政策,强迫发展中国家就范。新安全观是冷战之后妥善处理国际关系的伟大创举,具有全局性、前瞻性、指导性和先进性,蕴含着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和为贵”的思想精华。是中国人民真正追求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内在反映,其价值取向是谋求双方共同利益。新安全观不仅仅是国家安全的一种战略政策和方针,更是一种向往和平,反对资本主义强国掠夺压迫,呼吁各国互利共赢的无产阶级国家合作的理论宣言,是当今国际合作领域的最新范式,这是世界历史上无产阶级国家第一次提出的系统的、真正合理平等的、旨在维护各国真正互利共赢的和平国家安全观,对世界国家安全研究的影响重大而深远。(作者单位: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注解:

①.十六大以来重要文件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995

②.十六大以来重要文件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998

参考文献:

[1].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N].人民日报.2005.09.16

[2].树立开放思维,实现合作共赢[J].人民日报,2005.11.20

[3]李晓敏.中国的新安全观[J].和平与发展,2002(2)

[4]李英.当代国家安全观的演变―兼论中国普遍安全观的确立[J].理论界,2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