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自我总结范例6篇

改革自我总结

改革自我总结范文1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对历史经验的总结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30年的时间里,在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十分重视总结历史经验。

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从十个方面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第一,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必须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第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量力而行,积极奋斗,有步骤分阶段地实现现代化的目标。第三,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变革和完善必须适应生产力的状况,有利于生产的发展。第四,在剥削阶级作为阶级消灭以后,阶级斗争已经不是主要矛盾。由于国内的因素和国际的影响,阶级斗争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在某种条件下还有可能激化。既要反对把阶级斗争扩大化的观点,又要反对认为阶级斗争已经熄灭的观点。第五,逐步建设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社会主义革命的根本任务之一。第六,社会主义必须有高度的精神文明。第七,改善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民族关系,加强民族团结,这对于我们这个多民族国家具有重大意义。第八,在战争危险依然存在的国际条件下,必须加强现代化的国防建设。第九,在对外关系上,必须继续坚持反对帝国主义、霸权主义、殖民主义和种族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第十,根据“”的教训和党的现状,必须把我们党建设成为具有健全的民主集中制的党。

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用“三个不动摇”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近14年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十四大在回顾14年来的伟大实践基础上指出,“十四年伟大实践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的党的基本路线”。(《文选》,第1卷,222页),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必须把改革开放同四项基本原则统一起来,必须巩固和发展团结稳定的政治局面。

1998年12月,同志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用“十一个必须”总结了改革开放的主要历史经验:必须坚持党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必须全面、正确、积极地贯彻执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必须把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摆在首要地位;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必须建立和完善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必须坚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坚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共同进步;必须维护和保持安定团结的社会政治局面;必须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争取一个长期的和平国际环境;必须把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改革和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必须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报告用“十个坚持”总结了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经验: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坚持改革开放,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坚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2004年9月,十六届四中全会用“六个必须坚持”总结了55年来党执政的主要经验。第一,必须坚持党在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第二,必须坚持推进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增强社会主义的生机和活力;第三,必须坚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发展作为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第四,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第五,必须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第六,必须坚持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党的建设,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2006年6月,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暨总结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大会上,用“五个必须”高度概括了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宝贵经验。这个重要讲话指出,党必须准确把握时代脉搏,保证党始终与时展同步伐;必须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保证党始终与人民群众共命运;必须使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不断与时俱进,保证党的全部工作始终符合实际和社会发展规律;必须使党的建设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来进行,保证党始终引领中国社会发展进步;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保证党始终具有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2007年10月,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用“十个结合”总结了改革开放29年来的基本经验。报告指出,改革开放进程中,我们党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把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结合起来,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把推动经济基础变革同推动上层建筑改革结合起来,把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结合起来,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把促进改革发展同保持社会稳定结合起来,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结合起来,取得了加快实现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宝贵经验。

二、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总结经验

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对历史经验的历次总结,可以得出许多重要的启示。从这几次经验总结的历史背景来看,我们党总是在历史发展的关键时刻,强调及时总结历史经验的重要性。这几次经验总结,都遵循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逻辑与历史相一致原则。从这几次经验总结之间的联系来看,它们都是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一主题展开的。从这几次经验总结之间的区别来看,又是各有侧重的,既有对党的全部历史的经验总结,也有对党在某一历史阶段的经验总结;既有对党的基本经验的总结,也有对党执政主要经验的总结;既有旨在评判历史、克服错误倾向的经验总结,也有面对现实、应对将来的经验总结。

从党总结历史经验的成功做法中,我们可以归纳出用马克思主义方法总结历史经验的几点基本要求。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总结经验的过程,实质上是人们对以往的实践和历史进行重新认识的过程,这种认识一定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按照事物本来的是非曲直进行分析和总结,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改革开放事业是群众自己的事业,人民群众是改革开放实践的主体,也是创造改革开放新经验的主体。总结群众的实践经验,既是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的重要职责,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既要总结正面的经验,也要总结反面的经验。马克思主义者认为,正面的经验和反面的经验都很重要。对于反面的经验,无产阶级政党往往给予特别的关注。恩格斯就曾说过:“伟大的阶级,正如伟大的民族一样,无论从哪方面学习都不如从自己的所犯错误的后果中学习来得快。”(《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432页)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总结经验,就是要在吸取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学习和运用成功的经验,吸取失败的教训,避免重犯历史上犯过的错误,从而有利于今后事业的健康发展。

三、科学运用经验开辟未来

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我们要战胜可以预料的和难以预料的种种困难和风险,正确的途径就是充分运用已有的经验,并在新的实践中继续探索,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和谐,要求我们继续深化改革开放。要把改革创新精神贯穿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保障。

改革自我总结范文2

街道工委“改革开放新时期”专题研讨发言材料

1978年底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我们党的工作重心转到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以这次会议为标志,一个改革开放的全新时代由此开启。我们这一代人,作为改革开放的亲历者、参与者、见证者、受益者,重温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伟大历程,品味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伟大成就,共享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伟大荣光,展望改革开放新时期未来宏图伟业,内心无不充溢着自强自立、自信自豪。最近大家都观看了中共党史专题讲座录像《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与伟大历史转折》,重点学习了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在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讲话、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等等一系列重要讲话,的系列重要讲话鼓舞人心、激发斗志、催人奋进。根据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的学习安排,今天我发言的主题是,改革开放创奇迹,新征程创新伟业。

1978年底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我们党的工作重心转到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以这次会议为标志,一个改革开放的全新时代由此开启。我们这一代人,作为改革开放的亲历者、参与者、见证者、受益者,重温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伟大历程,品味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伟大成就,共享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伟大荣光,展望改革开放新时期未来宏图伟业,内心无不充溢着自强自立、自信自豪。最近大家都观看了中共党史专题讲座录像《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与伟大历史转折》,重点学习了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在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讲话、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等等一系列重要讲话,的系列重要讲话鼓舞人心、激发斗志、催人奋进。根据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的学习安排,今天我发言的主题是,改革开放创奇迹,新征程创新伟业。

指出,今天,中国人民完全可以自豪地说,改革开放这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还强调指出,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历史上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新时期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40年的改革开放所取得的重大成就,主要是体现在它推动我国实现或正在实现的五个方面的重大转变。

改革自我总结范文3

在中国这么一个超大型的国家里进行政治改革,一定要考虑每一项改革政策的代价。稳妥地推动政治改革,以较小的代价换取较大的成果,这才是中国前进的最佳之路

过去二三十年中,世界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大致有三种模式:第一种是古巴采用的“保守改革模式”,即政治体制完全不动,只对经济体制进行有限的改革;第二种是前苏联的“激进改革模式”,即对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都进行激烈的变革;第三种是“稳健改革模式”,即中国模式,其特点是“大规模的经济体制改革与相对较小规模的政治体制改革”,而政治改革重点是为经济改革和民生改善铺平道路。这三种模式中,中国模式无疑是最成功的。中国避免了大的动乱,经济飞速发展,社会充满活力,人民生活水平获得了空前的提高。

稳健的改革模式最适合中国

古巴的“保守改革模式”在政治上和经济上都尽量坚持原来的体制,在局部地方作一些小打小闹的改革。古巴坚持计划经济,但也增加了有限的市场调节,和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很有影响的“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思路颇有共通之处。但是不得不承认,古巴给人的印象是失望的。

人们往往把古巴的问题归结为美国的封锁和制裁。但我和一些古巴朋友私下聊天时,他们认为,造成古巴现今的状况,人为的因素至少占一半。古巴在80年代初曾尝试开放农民自由市场、物价改革、工资改革和外贸改革,但由于很快出现了投机倒把、贫富不均等问题,古巴政府从1986年到1989年进行了“纠偏运动”,强调加强党的思想工作和精神鼓励,反对权力下放,使得经济又回到了原来的以计划经济为主。

回想起来,如果中国当初没有走出计划经济的老路,没有大刀阔斧地进行市场导向的改革,而只对旧的体制修修补补的话,中国恐怕也很难告别古巴今天这种短缺经济的状况。但古巴并不全是问题,经济尽管如此困难,但还是实现了全民医疗低保。比较起来,我想中国通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国力大增,财税收入大涨,我们在社保方面一定可以比古巴做得更好。

在这个世界上,缺少基本的社会公正和贫富差距过大总会导致革命,革命是英勇的、浪漫的、痛快的,而革命之后的建设则是艰巨的、复杂的、耗费时日的。古巴人民在发展的道路上至今还没有探索出一条符合自己国情的成功道路。

前苏联在戈尔巴乔夫领导下,走的是激进改革的道路,其结果大家都知道。但我们不能忘记在1980年代,戈尔巴乔夫提出“新思维”和政治改革压倒一切,一时间还引来我们国内很多人的羡慕和赞扬。戈尔巴乔夫是以政治改革为主,用经济改革来辅助政治改革,结果成了首先要保证民主化这个政治进程不可逆转,为此什么都可以做,违背了经济规律,结果是灾难性的。

政治改革带来的一个巨大问题就是政治参与迅速爆炸,而苏联的体制完全没有为这种参与做好准备。激进的政治改革首先导致了人们质疑苏联共产党的合法性,然后质疑整个苏联国家存在的合法性。接着,立陶宛率先宣布脱离苏联而独立,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也紧随其后。因为经济形势已经恶化,戈尔巴乔夫乱了章法,他本人的威望几乎荡然无存,谁都可以拿他当笑料。戈尔巴乔夫本人至今仍在西方受到推崇,但很多俄罗斯民众不能原谅他。戈尔巴乔夫在自己人民心中的地位一落千丈。1996年他曾参加俄罗斯总统竞选,得票率竟不到百分之一。

如果比较一下中苏两国在改革战略上的差别,中国在邓小平的强势领导下,走了一条“稳健的改革道路”。如果从政治与经济互动的角度来看,中国的这个道路也许可以概括为:较大规模的经济体制改革与较小规模的政治体制改革相结合,而政治改革重点是为经济改革铺平道路,这也可以称为“经济改革优先的模式”。这个模式产生的利弊大家有目共睹,但总体上利大于弊,中国避免了大的动乱,中国的经济规模已经18倍于1979年,人民生活有了很大提高,大部分人对国家前途持乐观态度。

综合比较中国过去30年中出现过的不同模式选择,我的结论是:我们的“稳健改革模式”虽然问题不少,但确实比古巴的“保守改革模式”和苏联的“激进改革模式”要好,也比“极左”和“极右”的模式要好。

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通过30多年的奋斗,经济规模增长了18倍,4亿多人脱贫,大部分人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中国已经成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出口国,而这些统计还是建立在人民币被低估的基础上的。西方人对中国有各种各样的批评指责,甚至到了吹毛求疵的地步,但否认中国这些成就的已经大大减少了。

如果说我们大约300年前开始落后于西方,现在我们是真正地赶上来了。不管今天中国社会有多少问题,中国还是处在1949年以来最好的时候,处在300年来最好的时候,解决各种问题的资源和回旋余地也是前所未有的。绝大多数的国人也都为此成果作出了自己的贡献,甚至牺牲。

我们应该通过教育,使大家尊重每一个为民族复兴做出贡献和牺牲的劳动者,包括现在的弱势群体,并通过各种手段,使他们也能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在大变革的社会里生活不易,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帮助可以化解很多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人的心态也会更平和,生活也会更温馨。中国是有希望的,只要我们自己不打败自己,没有任何一种外部力量能阻碍我们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国政治改革要走自己的路

今天中国的政治发展是中国自己历史传统的一种独特延续,这种延续决定了中国道路的独特性。西方主流经济和政治学者从来没有想到中国走自己的路会如此之成功,也没有想到他们自己主导的发展模式在发展中国家会如此之不成功。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相对成功,在某种意义上,为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我们经济改革成功有三条根本的经验,第一是坚持“实事求是”,从中国的历史和现实出发,而不是从一个完美的理想设计出发;第二是循序渐进、不断试验、摸着石头过河、逐步地推动体制转型;第三是拿来主义,非送来主义,也就是说,学习别人的一切长处,但以我为主,以自己的眼光来决定取舍,绝不盲从。这种成功的思路也可以大至勾勒出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前进道路。

在西方历史上,与这种渐进改革思路比较接近的是英国历史上的经验主义变革思路。从国际经验来看,走经验主义的道路比理想主义的道路代价要小。英国是经验主义政治变革的典型,法国则是理想主义政治变革的典型。

从中国1949年以来的历史来看,前30年的经历更像法国,后30年的经历更像英国,而后30年的情况总体上比前30年要好得多,大部分人民得到了实惠,中国的崛起已不可阻挡。对于中国今后的政治改革来说,经验主义的渐进道路应好于理想主义的激进道路。

但是我们不少国人也有类似法国人这种政治浪漫主义情节和激进主义的传统,总希望通过激进的政治变革来解决中国存在的所有问题,毕其功于一役。其实,在中国这么一个超大型的国家里进行政治改革,一定要考虑每一项改革政策的代价。稳妥地推动政治改革,以较小的代价换取较大的成果,这才是中国前进的最佳之路。

我们要结合中国的国情进行民主形式的创新,从而使老百姓有更多的政治参与感和认同感。内容和形式相比,内容更重要,但形式不能被忽视。我们在形式方面可以借鉴西方的一些形式,也可以从我们自己的传统资源中进行提炼和创新,也可以土洋结合,创造出新的形式,从而使我们的民主在形式上更规范、更有活力、更为丰富多彩。我甚至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政治改革的重点就是从重视“内容”走向“内容与形式”并重,从强调“结果”走向“结果与程序”并重。

当然,西方政治制度值得我们借鉴的不只是形式,也有内容。比方说三权分立的学说强调了对权力的制约,我们可以结合中国的实际来借鉴权力制约这个思想,但没有必要学习美国三权势均力敌的政治构架。我们在保持行政主导的同时,可以借鉴一些国际经验,进一步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和制衡。

我们可以按照经济改革成功的经验,摸着石头过河来进行政治改革,在相当时间内最需要的不是“路线图”,恐怕也拿不出“路线图”,拿出来也是一个“花架子”,但像经济改革一样,我们可以有一个“指南针”,需要知道一个总体方向。经济改革的总体方向是市场导向的改革,是市场与计划的有机结合,是发展生产力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政治改革总体方向应该是实现励精图治的良政,确立一流的人才选拔机制、一流的民主监督机制、一流的社会协商机制,最终落实到人民的“优良的生活”。在探索和实践的过程中,某种更为完整的思路,或者叫“路线图”,在适当的时候一定会应运而生,就像通过16年的改革和开放,我们终于形成了内容丰富,而又可以操作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念,没有摸着石头过河的16年实践,是提不出这样的理论的。

我们是一个大国,在中国实践成功的东西,就是真理,西方现在可以不理解,可以挖苦,可以反对,但只要中国老百姓拍手叫好,只要最终事实证明我们的选择和做法是正确的,他们就只能来理解你,诠释你,并最终不得不接受你。中国模式最终一定会影响世界政治的游戏规则,丰富世界民主政治的形式和内容。西方自己的模式也是这样一路走来,并最终成为强势模式的。

中国已经走出了一条适合自己国情的发展道路,我们才对自己的政治制度进行了一些“挖潜”和“微调”,国家就迅速崛起了。如果我们继续推动符合国情的政治体制改革,把中国人民的智慧和潜力进一步发掘出来,那才是更加巍巍壮观的事业。我们应该自信地、从容不迫地、不卑不亢地平视一下西方,看看他们制度的长处在那里,短处在哪里,再对照一下中国,我们的长处在哪里,短处在哪里,从而搞清楚,对于西方的东西,哪些我们应该学习和借鉴,哪些应该反诘和扬弃,最终都是为了走出一条适合中国自己情况的政治发展道路,一条能使中国实现国家长治久安、人民生活幸福安乐的康庄大道。

改革自我总结范文4

首先,红利是个形象的比喻,其实质是发展的动力。一个经济体要发展(不是简单的增长),需要有一系列的条件以及由此形成的竞争优势。我们说有享受到了各种红利,主要指的是具备了这些条件,发挥了这些比较优势。我们过去比较强调要素红利,包括劳动力红利、要素红利等,但从历史看,过去30年其实我们享受主要是改革红利。为什么?要素红利原本就在那里的,只是传统体制与机制制约使这些红利没法释放出来;只有改革才打破了这些制度制约,使要素红利有效释放出来。

其次,怎么理解改革红利?改革红利可以从规模和结构两个方面看。从规模上看,改革红利无疑是指改革带来的收益要超过改革的成本,全社会总体的福利水平得到提升;从结构看,改革红利指的是每个人都能从发展中受益。总量与结构两者都很重要。没有总量福利水平的提升,就谈不上发展;而没有公平享受改革红利,可能有一些人不仅没有改革红利,还会遇到改革黑利。

第三,我们强调,改革要以公平可持续为导向,公平的含义就是要按改革收益匹配改革成本。改革成本,其实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对现有利益的冲击。但人总是不愿意主动放弃自己的利益。因此,每个人承受的实际改革成本,与他们是否有能力规避冲击有关。一些改革之所以在现实中受到质疑,与公平有很大关系。

第四,公平本身也是一个令人纠结的概念,这是一个相当主观的判断。公平的改革(包括公平地分享改革利益和承担改革成本),不是哪位领导说公平就公平的,这需要有一个合理的机制安排。比如,改革的公共政策要经过公众参与和互动,要有公众的广泛参与。

改革面临越来越大的利益掣肘,以至于认为“调整利益比调整理念还难”。在实际中,释放改革红利关键在于防止利益集团绑架改革。

既反“不改革”,也反“乱改革”。改革既需要战略家的高屋建瓴,也需要外科医生的精确实施。没有前者,就有可能带来“不改革”;没有后者,就有可能带来“乱改革”。两者皆不可取。

从历史看,“乱改革”可能有几种情况:第一,没有得到大多数人支持的改革;或者强行推进社会普遍不认同的改革;第二,在改革策略上没做好相应的准备,匆忙改革。细节决定成败,一项改革中,各部分推进的优先顺序有时候也很重要。没有做好相应的谋划就推进改革,可能会遭遇意想不到的阻力和困难。第三,绕开硬骨头,只改容易改的,难改的迟迟不动,绕着骨头转圈。第四,改革红利不能公平分配,改革沦为少数人谋利的工具。

真正的改革支持者,反对“不改革”,也反对“乱改革”。不改革的前景各方都看得很清楚,但乱改革的后果往往是滞后的,这就需要提高改革的科学化水平,要更多地倾听社会的声音,更多地汲取基层创新的经验。

改革红利的释放倒并不难,我们当前体制机制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任何一处的改进,都可以释放一些红利。比如,私营企业最需要的可能不是政府具体的财税政策支持,而是政府向市场多放权,管制更少些。但不同的改革措施释放的改革红利是不同的。税制改革,我认为可能释放出来的红利比一些小打小闹的改革更大。但政府自身改革,释放出来的红利规模,恐怕其他改革还很难相比。因此,尽快破题政府自己改革,相当重要。

改革自我总结范文5

第二个结合: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强调我国改革开放之所以成功,在于我们既以四项基本原则保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又通过改革开放赋予四项基本原则新的时代内涵,教育和引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刻认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辩证关系和重大意义,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当今世界的深刻变动和当代中国的深刻变革中牢牢站住了、站稳了,并成为充满生机活力的社会主义。

这一经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改革开放过程中的具体体现。30年的辉煌成就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必由之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前进的成功之路。社会主义要保持强大的生命力,就必须通过改革不断完善自己。中国共产党的成功经验就在于,在深化改革的实践中,紧紧把握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而这里面的辩证关系,就是邓小平1987年1月所概括的,一方面加强四项基本原则教育,一方面坚持改革开放政策。“我们要继续开放,更加开放。因为我们的承受能力比较大,加上我们有正确的政策,即使有一些消极的东西也不会影响我们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教育人民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就为我们事业的健康发展从根本上提供了保证。”

第三个结合:把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结合起来,强调我国改革开放之所以成功,在于我们坚持了人民创造历史这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真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紧紧依靠人民,最广泛地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从人民中凝聚力量、吸取智慧,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使党得到人民充分信赖和拥护,始终发挥领导核心作用。

十七大报告把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结合作为改革开放的经验,是对我国改革开放之所以成功的深层次揭示。谁都不会忘记,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从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开始的。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从群众实践经验中发现并总结而形成的。人民群众是智慧和力量的源泉,坚持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结合,就能有效地激发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形成改革发展的强大力量,从而推动改革开放。总结30年改革开放经验,就是既要看到党的领导的作用,也要看到人民群众的作用,要坚持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结合,在决策时倾听群众的声音,尊重群众的首创,从而使我们的制度设计和政策规定最大程度符合时代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要求。

第四个结合,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强调我们在深刻而广泛的变革中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时又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更好实现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任务。

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富强中国。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不仅使我们完成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同时也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了前提。这是我们为什么强调要在改革中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根本原因。30年来,我们始终不渝地坚持了这个基本制度,同时又强调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推动了社会主义生产力的不断解放和发展。

第五个结合:把推动经济基础变革同推动上层建筑改革结合起来,强调我们既积极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又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不断推动我国社会主义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适应,为改革开放提供制度保证和法制保障。

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我们不仅提出了全党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而且开始了由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性转移。这也是对我们党的挑战,即要把社会主义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正确处理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同市场经济多元化要求的关系。党既要具备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又要具备协调利益、整合社会,进而巩固群众基础的本领。这是一个非常繁重的任务和历史性的课题。从这一意义上说,中国的经济基础的变革从来就不是单向的,从来都是和政治发展,和民主法制建设相连的。30年的经验告诉我们,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必须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推进,努力与我国人民政治参与的积极性不断提高相适应。

第六个结合:把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结合起来,强调我们既重视物的发展即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又重视人的发展即全民族文明素质的提高,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着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当今世界,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越来越表现为教育科学发展水平和民族综合素质的竞争。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经验,就是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必须立足中国现实,继承民族文化优秀传统,吸取外国文化有益成果,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第七个结合: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强调我们既高度重视通过提高效率来促进发展,又高度重视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实现社会公平来促进社会和谐,坚持以人为本,以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着力完善收入分配制度,保障和改善民生,走共同富裕道路,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效率与公平问题一直是各国政府和执政党面临的敏感性的问题,处理不好会直接影响到政府的稳定和执政党的信用。在这个问题上,中国共产党人经历了一个不断认识及政策调整的过程。党的十六大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以后,社会公平不断凸显出党的执政理念中的地位,随后中国共产党明确地提出: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总结30年改革开放的经验,就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第八个结合: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强调我们既高度珍惜并坚定不移地维护中国人民经过长期奋斗得来的独立自主权利,又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始终站在国际大局与国内大局相互联系的高度审视中国和世界的发展问题,思考和制定中国的发展战略,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不管我们对全球化怎么理解,20世纪70年代第三次科技产业革命以来,特别是80年代西方世界普遍奉行新自由主义政策以来,世界经济政治关系向着一体化方向变化的趋势却是不争的事实。30年的经验就是,一个国家如果把自己孤立起来,不积极参与全球经济合作与竞争,只会越来越落后。因此,在保持独立自主的前提下,积极参与全球经济合作,是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方面和重要途径。但同样重要的是,独立自主是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前提。要在经济全球化竞争中取得胜利,必须首先立足于本国,从本国实际出发,依靠本国人民的力量,积极融入国际环境和广泛利用外部条件,走出一条适合本国特点的正确道路。

第九个结合:把促进改革发展同保持社会稳定结合起来,强调我们既大力推进改革发展,又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坚持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坚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改革开放必须有一个好的社会环境,这个社会环境就是要稳定,保持社会稳定,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保证。正是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着眼,邓小平同志早就指出,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总结30年的经验就是,稳定压倒一切。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是我们党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取得成功的一条宝贵经验。

第十个结合: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结合起来,强调我们既紧紧围绕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来推进党的建设,又通过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不断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使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改革自我总结范文6

会议报告由四个部分组成:一、2007年工作回顾与总结;二、当前面临的宏观形势;三、管理体制、机制的改革思路和要求;四、2008年的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

报告的第一部分指出了2007年我们工作中的不足之处也肯定了我们在过去一年工作的肯定,说明我们的企业在健康稳定的发展,通过我们的努力公司的整体实力、综合能力、治理水平、公司的品牌形象等有着显著的提高,这20年来我们公司整体规模不断扩大,公司的建筑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公司的行业领域不断扩展,公司的发展层面不断提升,公司的人才结构不断优化,公司的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公司社会地位不断的攀升,但是我们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的处理我们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积极面对,努力完善我们工作的不足之处:一、前沿意识缺乏,二、部分子公司责任状指标完成不理想,三、竞争层面较低,四、经济效益不高,五、市场开拓乏力,六、履约能力下降,七、资源整合能力缺乏,八、政令执行不畅。春节报告、改革决议、会议精神等长期落实不到位,九、管控不到位,十、腐败现象十分突出,十一、人员素质提升不明显,十二、铁军精神有所削弱,敬业精神、艰苦精神、务实精神大不如前,我认为公司在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出现各种弊端是难免的,重要的就是我们怎样面对弊端,如何剔除这些阻碍公司发展的绊脚石。

报告的第二部分指出了我们公司当前面临的宏观形势,如何利用这些宏观形势指导我们公司的发展。一、深入领会十七大提出的重要战略思想,指导集团公司的发展,二、2008年经济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但进入了复杂多变期,三、2008年建筑房地产业景气依旧,但挑战突出,四、随着技术的进步、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全球性的资源紧缺,生物医药、新能源等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报告的第三部分提出了对公司管理体制、机制的改革思路和要求,一、改革和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二、改善和完善物资供应管理体系,三、改革和完善资金管理体系,四、改革和完善企划管理体系,五、改革和完善法务管理体系,六、改革和完善检查监督管理体系,七、改革和完善建设产业集团的经营管理制度,八、改革和完善建设产业集团项目管理体制,九、改革和完善机具管理体制,十、改革和完善机械产业集团市场化、专业化管理体制。

在经营方面董事长作了六点要求1、调整组织机构,2、改革经营费用机制,3、改革考核激励机制,4、加大总公司对重大项目承接力度,5、推进客户关系管理工程,6、强化以总承包公司为基础,协同安装、装潢公司发展的经营机制,我认为董事长对经营方面的见解非常深刻,及时的调整了各种抑制总承包公司发展的因素,及时提出改革,使得公司的发展又上了一个高度,特别是第一点改变目前“机会导向型”的市场进入方式,建立“主动式”的新市场发展模式,随着中国经济的转型,机会导向型的企业将越来越难于生存,企业竞争力将逐渐向战略导向型和能力导向型转变,最高层次是文化导向型。

目前的很多企业还都处于机会导向型的阶段,就是寄希望于市场出现的机会,对手出现的失误,自身出现的奇迹。但现实的情况是,客户需求变化越来越快,等你感觉那是个机会的时候,已经人满为患,充满了恶性竞争,不再是机会;对手也跟你一样在苦苦寻找机会,甚至不惜运用各种手段来蚕食你的市场。

机会导向的观念使企业每天都疲于奔命,因为他们没有核心,没有专长,结果总是在价格竞争的边缘徘徊,每天都去学“海尔”,但越学越失望;每天都盯着销售数字,却发现增长越来越缓慢,前景越来越黯淡。

只有改革这种机会导向型的模式,才能使我们的企业具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报告第四部分董事长对2008年的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做出了要求对我们总承包公司要求确保完成经营产值35亿元,其中自营产值30亿元,我们济南分公司占自营产值5.8亿元,联营产值4000万。

今年是“管理、改革”年,对我们总承包公司的主要工作:1、总承包公司就是建设产业集团。经理层要认真构思和推进整个建筑产业的发展规划,负责对安装、装潢和钢结构公司进行管理、检查、监督和协调。2、加大市场开拓力度。3、着力提高业务质量,逐步实现从低端市场向高端市场转移,从低端领域向高端领域转移,从低价值链环节向高价值链环节转移。4、建立三轨制的经营模式。优先发展自营队伍,有计划的发展分包队伍,积极发展半实体公司。5、提升能力,推进企业逐步由传统的施工总承包向工程总承包转型。6、高度重视新资质就位工作。

学结报告 ·学习工作报告 ·公司学习报告 ·交流学习报告 ·出差学习报告

我相信08年是辉煌的一年,在我们大家一起努力下,公司一定会越来越健壮的发展。

总承包济南分公司预算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