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教学效果范例6篇

识字教学效果

识字教学效果范文1

1.重视发展学生的智力

这是形势对教学提出的要求。通用教材的识字部分,为发展学生的智力作精心的安排。我注重利用识字教材引导学生观察,在分析比较字形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我们常常发现,两个汉字的字形只有细微的差别,读音和意思却完全不同。观察力强的儿童就能看出来,而观察力差的儿童就常常把它们认错和写错。观察力直接关系到识字的质量。对形近字、同音字,我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找出它们的异同点加以区别。如教“青一清一情一请”,先指导学生观察后找出相同点:后三个字都有“青”,读音相近,只是最后两个声调变了;再指导学生看:几个不同偏旁和字义有什么联系。学生观察后说,“青”加上三点水,是“清水”的“清”;加上“竖心旁”,是“心情”的“情”;请人要讲话,“请”是言字旁。在教生字词时,我让学生自己去找容易写错的地方,提醒大家注意。学生积极性很高,都争着去找。如“假”字右边的上半部分,如“隆”字中间的一小横,学生都能自己找出来。在这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由于在识字的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学生识记生字的能力不断提高。如一次在学生自学生字后,我抽查默写了一个“猴”字,全班37人,有30人注意到“猴”字右边的“侯”与学过的“候”的区别。

2.创设教学情境

在识字教学中,单纯的识字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这时候创设一个教学情境就显得十分重要。在《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中,也明确提出在识字教学中,要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例如:在教学《动手做做看》一文时,创设“迎春花开”的识字环节。出示一幅只有绿叶没花的图,同学们,这些植物没有花,多难看呀,只要你能认读些生字宝宝,它的花儿就会开了。制作美丽的花儿,贴在黑板的一旁,花儿上的是这一课正要认识的生字。学生的注意力被吸引了过来,我适时地说:“这些美丽的花儿,很想开在花枝上,可是遇到了困难,同学们愿意帮帮它吗?”“愿意!”学生的回答十分响亮,看来他们的热情被调动起来了。“好,让我们一起行动吧!只要你能记住花儿上的字,那一朵花儿就能开在枝头上了”。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学生的积极性很高,识记的方法很多样,看着因为自己的帮助迎春花,一一开放在枝头,学生的脸上有说不出的喜悦,学生体会到了学习的快乐。整个识字的过程,学生的情绪始终很高。

3.编口诀

根据字形特点编口诀,直接、形象、准确。在孩子们眼中汉字不再是单调的笔画组合,而是一个生动活泼的神奇个体,里面有各不相同、无穷无尽的故事。在这种情况下,巩固识记不再是枯燥乏味、死记硬背的过程,而是充满情趣的游戏,孩子们能够真切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如:

梦:夕阳在林中落下,一切进入梦乡。

回:小口回家大口关。

双:又来一个“又”,成一双。

爬:用爪子巴着墙往上爬。

竖:小瘦和大瘦又立在一起。

挖:他提手挖走了究的长撇。

4.创新听写

低年级学生虽然有意注意在发展,但占优势的还是无意注意,他们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易被新鲜的刺激吸引。为了使枯燥的听写变得生动有趣,我们可以不采用老师报词学生听写的老办法,而是采用学生报词的新方法。如:

师:今天,老师采用新的听写词语方法,每个人选择几个词语,报给上黑板听写的同学写,并想一想,你为什么让他写这个词。(学生各自做准备)

生:我想报“标枪”,因为“标”字右下方撇、点容易写丢,“枪”字右下方容易写成“巳”。

生:我想报“落下”,因为“落”字是上下结构,容易把它写成左右结构。

生:我想报“休息”,因为“休”字易把“木”字写成“本”。

生:我想报“西瓜”,因为容易把“瓜”写成“爪”。

生:我想报“庆祝”,因为“祝”字左边易写成“衣字旁”。

师:大家想一想,这些地方是不是容易出错。

生:是!

从教例中可以看出,学生要考查别人的识字情况,势必要先去观察字形,并加以分析:哪些字容易出错,哪些字容易写混,从而对这些字有深刻的认识。不但那位同学动了脑筋,而且其他同学的注意力也高度集中,听得专心记得牢,对这些字的字形有深刻的印象。实践证明,这种报词听写的新方法,比老方法效果要好得多。

5.引导学生对日常生活进行观察

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看墙壁上的标语、宣传语、广告语、商店招牌等,让学生养成“见字就认,不会认的字就问”的好习惯。这样既能使学生对所学字、词加深记忆,产生想学字的强烈愿望,又能增加学生的识字量,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6.借助拼音,促使学生自学识字

初入学的儿童,识字不多。教师可从教汉语拼音开始,有意识地进行专题训练,使学生初步建立句子的概念。在教材中“看图说话学拼音”部分中要求学生学会52个汉字,所以在教学中学习识字时,可以结合画面组词,让学生边说边识字,从而在练习中不断提高识字水平。还可以根据拼音的发音不同,让学生组词造句,使枯燥的拼音字母学习变得内容丰富,形式生动有趣,促使学生利用拼音自主识字、阅读。

识字教学效果范文2

汉字是音、形、义三要素构成的统一体。识字教学的方法应从教学的内容音、形、义三方面来阐述。

1.字音教学的方法。

字音教学是识字教学的第一步,除借拼音学字音以外,字音教学方法还有三种:

(1)形声字找声旁

在常用汉字中,形声字占85%左右。掌握了学习形声字的方法,就解决了学习绝大多数生字的问题。教学时,要利用形声字声旁表音的特点,先读准作为声旁的独体字,再学形声字。若形声字与声旁读音完全相同(同音字),读准了声分就读准了字音,如:“递”、“柿”。若不完全相同,要进行声旁与形声字字音的比较,弄清什么不同,然后再读准形声字字音。如米──迷(声调不同),朱──殊(声母不同),回──徊(韵母不同)。

(2)音近字比较辨析

有的音近字是形声字,如:“妈”、“蚂”、“骂”;有的是形近字,如:“巳”、“已”、“己”;有的字形完全不同,如:“身”、“深”。教学时要找出它们在字音上的差别,结合字形、字义分析,放到词语中多读多练,帮助记忆。

(3)多音字据词定音

多音字教学,要依靠字义作为分化字音的手段,把它们放到语言环境中,据词按义定音。如“几个茶几”,“还不还钱”。

2.字义教学的方法。

字义教学是识字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的起点,对字形教学的影响很大,可以使学生减少机械识记,增强意义识记。常用方法有以下几种:

(1)直观演示法

朱智贤教授在《思维发展心理学》中讲到,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到以抽象逻辑为主要形式,但这种抽象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所以教师在字义教学中,要把抽象的文字符号代表的意义,用直观演示法形象生动地展示出来,以便于学生记忆。对表示具体事物的名词、数量词等,可用实物、插图、板画、模型、投影等来直观说明;对动词、形容词和方位词等可用手势、动作、表情来演示。

(2)组词造句法

这是帮助低年级学生了解字义常用的简便方法。如教“认”的字义时,可让学生扩成词“认识”,再造成句子:“与人说话就算认识了。”像这种用字组词造句进行字义教学的方法叫组词造句法。

(3)联系实际法

也称举例说明法。如教“认”的字义时,老师可引导学生组成词语“认真”后,出示两份作业,一份写得认真,一份写得潦草,让学生观察比较。这不仅用了直观的方法,而且也联系了学生的作业实际,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了,加深了学生的理解。

(4)结合课文法

这是随文识字最常用来理解字义的方法。如一位老师在教《植物妈妈有办法》一文时,这样引导学生理解“更”字。

师:刚才我们学习了植物传播种子的3种不同的方法。蒲公英要靠风来传播,苍耳要靠动物来传播,而豌豆呢,只要太阳一晒就能传播。同学们比比看,谁的办法最好,最容易?

生:豌豆的传播方法最好。

师:书上是用哪个字来说明豌豆的办法比其它两种好的呢?

生:更。

师:对呀,“更”就是越发,愈加突出的意思,所以我们读“更”字时,要突出它,读重音。

(5)利用规律法

古人用“六书”造字,确为一大创举。我们可利用造字规律教学字义。如象形字要抓住字形与实物相似的特点,用分析字形或展示实物图画的方法来揭示字义。如会意字要从分析字形各部分意义入手理解字义。例“三人为众”,“三木为森”,“不正为歪”,“小土为尘”。如形声字,要抓住形旁来理解字义。例“有水方说清,用言去邀请,丽人留倩影,日出天气晴,有目是眼睛,有心情更浓,有虫是蜻蜓,有米人精神”。

(6)比较辨析法

教形似的形声字与近义词、反义词均可用比较辨析的方法,使学生较深刻地理解生字。一位教师在教小语一册《画》时,先用直观演示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诗句中的“远──近”,“有──无”,“来──去”的意思,最后又用找反义词的练习,集中比较辨析三组反义词,效果很好。

(7)同义替换法

这是一种既能使学生认识同义词,又简便易行的好方法。如学习小语一册24课《小山羊》最后一句“小山羊和小牛一同吃青草”,教师引导学生理解生字“同”组成的新词“一同”时,请学生用替换法,即换一个词语帮助理解,但不改变原意。学生用“一块儿”、“一起”等来替换。然后教师话锋一转,告诉同学们,我们的汉语词汇丰富,变化多样,是其它语言无法比拟的,从而又进行了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教育。

3.字形教学的方法。

(1)笔画部件法

这是字形教学的最基本方法。笔画部件是构成汉字字形的基本要素。开始教简单的独体字,一般用按笔顺分析笔画的方法识记字形。如九──丿乙,先教学生念笔顺,掌握了笔顺后再指导学生在课本的四字格中描写、仿写。教合体字或结构复杂的独体字,要用分析部件或分析笔画、部件相结合的方法来学习字形。

(2)利用规律法

汉字的构成有规律可循。在字形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构字规律和学生心理特点,激发学生的想象,把无意识记变成有意识记。如一位教师教象形字“山”、“水”时,利用字形和实物的相似点学习字形。他先请一位学生在黑板上竖的画一条小河,连着画三座小山,接着教师因势利导,把小河演变成“水”字,把小山演变成“山”字,然后再按笔顺分析笔画,识记字形。

(3)儿歌字谜法

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汉字的构字规律编一些儿歌、字谜进行字形教学,既有趣味性,又有思考性,学生喜闻乐见,识字效率高。

如两则儿歌:“双人十四一心,‘德’字永记我心。”“中间有点

仔细辨,中间有言来分辨,中间有瓜长花瓣,中间丝线扎成辫。”字谜:重逢(又见);好女子(娘);又在村中(树);十字尾巴弯弯,算算比十少三(七)。

(4)直观形象法

根据儿童形象记忆占优势但知觉不精确的特点,教师的字形教学中可运用直观形象法。如一位教师教“看”字时,手搭凉棚放在眼上方,向远处望,问学生:“老师在干什么?”学生纷纷说:“老师在学孙悟空看远方呢。”教师边写边告诉学生:这是一个“看”字,上面是一个“手”字,下面是一个“目”字。这位教师抓住字形的特点,身体力行地作直观表演,集趣味性与形象性于字形教学之中,使学生产生了良好的无意识记。

(5)形近比较法

在字形教学中,可以将形近易混字,通过以熟字带生字辨析比较,区别异同。如学《难忘的泼水节》中区别“辛”、“幸”二字时,可以抓住“辛”、“幸”上半部分的不同,用“一点”和“十分”辨析字形;用“辛苦”和“幸福”两词体现字义,并编成儿歌“辛苦一点,幸福十分”,沟通形、义联系。这样不仅让学生清楚地区别了字形,也受到了深刻的思想教育。

识字教学效果范文3

【关键词】汉字;识字;节;节重复数

一、问题提出

2001年9月,《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和按其编写的实验教材开始进入课改实验区。与以往不同,该标准通过免设“内容标准”,增设“教材编写建议”,为教材的选编提供了更加灵活的操作空间,但同时也给教师处理教材时把握新课程的理念增加了难度。

在小学一年级识字教学中,教师们遇到的困难之一来自“多认少写”“识写分开”的原则。按照规定,义务教育第一学段(1—2年级)的认字数量由原来的1250个增加到1600~1800个。”““这些汉字要求学生“认识”,即:在本课认识,放到其他语言环境中也认识,不抄,不默,不考。《语文课程标准》作出这一规定,意在减轻学生的负担,防止“识”与“写”的相互牵制,以利尽早、尽快、尽多地认字,并为学生及早进入阅读做准备。然而,教师在进行识字教学时常常违背了新课程的初衷。许多老师反映,在“学会”要求之外,每课仍提出10来个汉字要求学生“认识”,任务过重。为此,他们采取了一些对策,概括起来不外有二:其一,不断强化训练。这种方法的结果是造成师生负担进一步加重。其二,寄希望于后面课文对汉字的重复,在应用中掌握汉字。在我看来,这种做法更加切合新课程的理念。但是,这个问题能够得到解决吗?这种看似把教学任务后移的做法,很难让人信服。有鉴于此,本研究对小学一年级第一册语文教材中的汉字分布和识字效果进行了对比研究,希望能为教师们走出识字教学的困境提供一点帮助。

二、研究方法

(一)关于教材分析的说明

1.根据被试学校使用教材的版本,选择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进行汉字分布统计。该册教科书由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1年初审通过,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6月出版。本册教材要求“认识”400个汉字。

2.节:为便于统计和说明,将教材中相对完整的每一独立部分称为“节”。在本册教材中能够独立成“节”的板块包括:“拼音”“复习”“识字”“语文园地”“课文”五个板块。全书共计5l节。

3.在本册教材中,对汉字提出“认识”要求,往往不在该字首次出现的节。鉴于这一差异,笔者选取两个维度考察教材中汉字的分布特点,进而研究这些特点与识字效果的关系。

(1)以对汉字提出“认识”要求的节为起点,考察之前、之后是否重复。据重复的方式,将400个要求“认识”的汉字划分为四类:前后都有重复,仅前面有重复,仅后面有重复,前后都没有重复。

(2)以对汉字提出“认识”要求的节为起点,考察节前、节后该汉字分别重复出现在多少节,并计算该汉字在全书出现的节数。

(二)关于识字量测试的说明

1.宁波市海曙小学在使用本套教材后,于2004年1月,对一年级四个平行班的188位学生进行了识字量测试。四个班级人数分别为:46、46、48、48。

2,以2500个常用汉字字表为测试试卷,请学生勾选其中能“认识”的汉字,然后统计出教材中提出过“认识”要求,而学生未予勾选的字数。据此,得到400个要求“认识”的汉字中,每一个汉字在188名学生中的总误识人数,以此作为衡量该汉字识字效果的指标。400个汉字的测试结果中,有效数据386组。

(三)关于数据处理的说明

1.选用SPSSl2.0作为统计分析工具

2.从两个维度考察汉字的重复与识字效果的关系

(1)汉字在教材中的重复方式:分别考察前后都有重复、仅前面有重复、仅后面有重复、前后都没有重复与误识人数的关系,据此说明与识’字效果的关系。

(2)汉字在教材中的重复出现节数;分别考察节前重复节数、节后重复节数、全书重复节数与误识人数的关系,据此说明与识字效果的关系。

三、结果分析

(一)汉字在教材中的重复方式与识字效果的关系

1.400个要求“认识”的汉字在教材中的分布情况

本册教材要求学生“认识”的400个汉字在教材中的重复方式不同,其中:167个字前后都有重复;40个字仅前面有重复;152个字仅后面有重复;41个字前后都没有重复。上述结果中,值得注意的是,教材中有41个汉字,在学习的前后都没有出现过;同时还有40个汉字在学习以后就没有在教材中重复出现过,这对学生识字是非常不利的。

2.四种重复方式的识字效果比较

上图显示:汉字的不同重复方式,在四个班误识人数的平均数上存在极大的反差。其中,“前后都有重复”和“仅后面有重复”的平均误识总数,明显低于其他两种重复方式。意味着以这两种方式重复的汉字,比其他汉字的识字效果更好。具体来说:“前后都有重复”的平均误识人数是21.3;“仅后面有重复”的平均误识人数是24.5;“仅前面有重复”的平均误识人数是49.?;“前后都没有重复”的平均误识人数是49.2。

3.节后有无重复的识字效果比较

表1对四种不同的重复方式,进行了两两间的差异显著性检验。表中显示,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的配对组包括:“前后都有重复”一“仅后面有重复”、“仅前面有重复”一“前后都没有重复”;存在显著性差异的组包括:“前后都有重复”“仅前面有重复”、“前后都有重复”一“前后都没有重复”、“仅前面有重复”一“仅后面有重复”、“仅后面有重复”一“前后都没有重复”。

据此,可以判断,造成四个班误识人数是否存在显著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提出“认识”的节以后是否有重复。把数据按照“节后有无重复”重新分组,并检验两组在误识人数上的差异。

表3数据显示,节后有重复与节后无重复的两组,在误识总数上,存在极其显著差异。说明,在提出“认识”要求以后的教材中,继续重复出现该汉字,对提高识字效果有着重要意义。

(二)汉字在教材中的重复出现节数与识字效果的关系

1.从三个角度考察重复节数与识字效果的关系

上表显示,三个不同角度得到的重复节数与四个班的误识人数之间,相关程度不尽相同。其中,提出要求的“节后重复节数”与四个班的误识人数之间存在极其显著负相关,而“节前重复节数”与误识人数之间的相关性则很弱,没有达到显著水平,所以,可以认为“全书重复节数”与误识总数的相关主要是由于节后重复节数的影响。

2.节后重复的节数与识字效果的关系

注:标注“*”表示所对比的两项均值在0.05水平上有显著性差异。

上述散点图显示,所考察的386个汉字根据四个班的总误识人数与节后重复节数确定的分布情况,即根据这两个因素确定某个汉字在图中的位置。随着节后重复节数的增加,点分布越来越靠近横向坐标轴。通过局部加权回归(Lowess)绘制拟合线,我们可以观察到随着单字在节后重复节数的增加,总的误识人数有明显地下降趋势。也就是说,随着节后重复数的逐渐增加,识字效果越来越好。

3.分段考察节后重复节数对识字效果的影响

通过观察图2曲线的下降趋势,我们将汉字在节后的重复分为三类情况:全书出现0—2节、全书出现3—6节、全书出现7节以上。同时,将最后一组细分为“7—14”和“15节以上”两组,以检验这一组内的差异。

检验结果显示,节后重复。一2节与其他三组在误识总数上,分别达到了极其显著的差异水平。节后重复3—6节的组与节后重复?节以上的组,在误识总数上,也存在显著水平的差异。而节后重复7节以上,细分的两组之间并没有显著水平的差异。这样图2中的拟合线上,可以概略地分出三段。我们由此可以选择2和6作为汉字重复节数的两个重要的拐点。节后重复由。节增加到2节,可以使识字效果得到极其显著的改善;节后重复由2节增加到6节,可以进一步提升识字效果。此后继续增加汉字的重复节数,对于识字效果没有显著的影响。

四、结论与讨论

(一)本册教材体现了以重复应用促进识字的思想,但是在汉字重复上存在缺陷

本册教材在字的使用上体现出不断重复的特点。全书要求“学会”的400汉字,平均重复5.9节。如果对照上述研究结果,应该说这种重复量是比较理想的,十分接近6节的拐点。然而,由于不同汉字的重复情况有较大的差异,造成节后重复数量和重复方式上的缺陷:

在400个要求“认识”的汉字中,重复不足的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同时也有部分汉字重复次数过多,占用了大量的课本空间。从节后重复节数来看,少于6节的有317个,少于2节的有162个,节后没有重复的有81个(这81个字也是从重复方式角度看没有节后重复的字)。这部分汉字由于重复方式上的缺陷以及节后重复数的不足,使识字效果难以保证。

(二)识字过后的复习巩固对提高识字效果有显著作用

通过上述结果分析,我们看到汉字在学习之前是否出现,对于识字效果并没有显著的影响。对于识字效果至关重要的,是作出“认识”要求以后的重复情况。所以,教师在进行识字教学时,就应该有意识地加强识字后的重复。

具体来说,教师可以针对自己授课所选用的教材,细化汉字复现的具体指标,例如:汉字复现的节数、汉字的重复方式等。做到各个汉字在全书的分布特点了然于胸,使自己的教学更加有针对性,更加有利于学生学习。在不加重学生学业负担的基础上,通过适当的节后重复,实现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识字要求。同时,学生在不断重复应用中认识汉字,能够更好地保持对母语学习的兴趣。

(三)有针对性地补充材料,使学生在课上有机会复习所学的汉字

本研究涉及的班级,人均汉字误识率是3.7%。笔者在调研中了解到,教师在教学中常常自觉地补充一些学习材料,增加学生识字过后重复接触所学汉字的机会。补充的童谣、童话等对提高识字效果有积极意义。但是,在没有数据验证的情况下,这类补充往往追求面面俱到,没有针对生字的具体情况。一些重复不够的汉字虽得到了强化,但那些已经有大量重复的汉字也在其列。结果常常是400个汉字的整体学习效果得到了提高,这种提高实际上是以师生学习负担的大幅度增加为代价的,而部分汉字在教材中分布的缺陷还是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笔者认为,应根据上述研究结果,对几类存在重复缺陷的汉字,在教学中予以强化。通过自觉地补充儿歌等材料,保证每个汉字都在学习过后,得到2节以上的应用,如有可能争取达到6次。同时,鉴于部分汉字在教材中的重复过分频繁,教师可以将自己的识字教学重点偏向重复不足的部分。以此,有望减轻目前识字教学中师生的负担。

识字教学效果范文4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识字教学;团队合作;文化内涵;教学质量

在课程标准的要求下,对识字教学提出加大小学生识字量,提前进行读写培养,从而有效缩短小学生低年级识字教学的周期。而识字教学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但是,由于小学识字教学中的汉字数量较大,加上小学生的注意力很难集中,这就造成学生无法取得良好的识字教学效果,会直接影响到整个语文教学效果的好坏,如何有效进行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是教师必须思考的关键问题。我将就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对如何有效进行小学语文教学提出自己的看法。

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根据学生掌握汉字的实际进度适时调整教学方式,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来进行识字教学,从而增强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效果,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汉字知识,锻炼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对于刚刚接触汉字的低年级学生而言,学习语文的困难性很高,低年级的拼音学习是语文教学的重点,而识字教学则相对更难一些。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初始阶段,语文教师应该努力培养学生对于识字的热情,帮助学生养成较好的识字习惯,让学生享受学习汉字的过程。

通过选择适当的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方法来提高小学生对于识字的兴趣,在充分考虑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的同时,努力增加合适的教学手段,进行多种不同方式的识字教学。借助猜字谜、图画识字和各种各样的识字小游戏来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活跃语文课堂气氛。还可以将相应的多媒体信息技术引入课堂之中,将枯燥乏味的识字教学和丰富多彩的多媒体信息技术有机结合,从而有效改善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效果。

合作学习也是有效进行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方式。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多个小组,引导和鼓励学生在小组合作中互帮互助,互相督促,从而提高小组成员学习汉字的积极性,再以小组的整体成绩为最终评分标准,使得小组和小组间形成有益的良性竞争,小组内部彼此齐心协力,共同进步,既培养起学生的竞争意识,又能够提高学生对团队合作的认同,也将达到有效进行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最终目标。

识字教学仅仅凭借语文教材是不行的,教师应当引导和鼓励学生将识字教学延伸到课堂之外,将学生的识字教育和日常生活相结合。儿童文学就是学生进行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最好材料,将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学真正结合能够有效促进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效率的提高。既有故事性,又能够帮助学生认识汉字的儿童文学类图书、杂志、报纸将极大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帮助学生积累相应的语文知识。当然,学生的记忆力要求学生在学习汉字的过程中不能仅仅依靠一次性的记忆,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制作识字小卡片,锻炼学生的收集和整理能力。让学生通过定期的复习和有效巩固已经学过的汉字,有效进行小学语文识字教学。

应该注意的是,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能单单注重对学生汉字数量的灌输,也要重视学生识字的质量。汉字是中国文化的根本所在,蕴含着中国数千年悠久文化内涵。如何在识字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初步体会汉字的基本内涵,初步了解汉字背后的文化底蕴,初步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极为重要。因此,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出人文精神,从文化视觉的角度来追求识字教学的目标。当然,小学生的接受能力毕竟相当有限,这就需要教师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现有水平一步步地提升对人文性的灌输,符合学生的接受心理,最终达到提高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效率,丰富学生的语文素质和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三重目标。

每一个小学语文教师都应该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制定的识字教学目标为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最终目标。在教学实践中寻找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结合古人识字教学中的重要经验,摸索出能够有效进行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途径,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最终培养出具有人文气息和文化内涵的学生群体。

参考文献:

[1]钟晓仁.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12).

[2]姚鸿滨.小学语文识字、写字教学改革的新尝试:“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识字、写字教学整合研究”课题研究简介[J].无锡教育学院学报,2005(Z1).

[3]张晓丽.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文化渗透探索[D].山东师范大学,2008.

识字教学效果范文5

关键词:小学语文;优化管理;识字教学;有效性;教学质量

一、优化教师管理,夯实识字教学有效性的基础

小学生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习效果的好坏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教师教学方法的好坏、教学设计如何、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是否恰当等等。这些都关系到学生学习兴趣的高低,也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学习成绩和学习效果。在小学语文课堂开展识字教学,必须优化教学设计,尊重学生,创新教学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此,小学语文教师素质的高低就直接影响到了以上种种的教学要素,要想提升识字教学的质量就必须提升教师素质,这是实现有效识字教学的基础和前提。要想提升教师的素质,首先要把好入口,在教师招录的时候一定要任人唯贤,选择德才兼备的人,同时强化教师培训,提升教师的教学技能;其次,教师要转变教学思维,优化教学设计,转变以往滞后的教学模式,尊重学情和学生,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后,教师要发挥学科组的作用,可以实现集体备课,提升学科组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发挥团队的作用。此外,教师还要认真备课、上课、听课,优化课堂管理,做好课堂反思,及时的调控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以便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优化语文识字教学的课堂设计,提升识字教学的知识性与趣味性

小学生由于受到自身习惯和年龄的限制,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不长,学习成绩受到学习兴趣的影响,或者说他们学习兴趣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他们听课的状态和效果。要想提升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质量,必须从学情出发,创新识字教学设计,实现识字教学的知识性与趣味性的统一。识字教学的设计要尊重学生,从学生的现状出发,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比如谜语教学、认字比赛,小组合作学习等。就拿猜谜语来说,教师可以这样有效的设计教学过程:亲爱的同学们,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个字,这个字有两部分组成,左边是木,右边是干,大家开动脑际,猜猜是什么字呢?这样让学生猜字谜,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再如:如果我们用土拦到一个人的去路,这会是一个什么字呢?猜字谜的方法,较为简单,并且能激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可以大大的提升教学效率。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紧扣教材,从现有的学情出发,采取学生易于接受的教学方式,只有这样才能提升教学的质量。素质教育环境下,教师的识字教学一定要紧扣教材,创新设计,给学生一定的新鲜感,这样才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和学习的兴趣。采取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教师也不能为了花骚的教学而设计,切记教学方式的采用是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目的,任何教学方式、教学理念和教学策略的实施都是围绕着教学目标设定的,在识字教学课堂也是如此,任何教学模式的采用都是为了提升识字教学的质量和学习的效果。

三、创新识字教学的方法和模式,巧用语文拆字教学方法

识字教学效果范文6

一、 乐用拼字卡、图画、歌谣识字

相对于严肃、紧张的课堂环境,小学生的心理发展决定了他们更倾向于轻松、愉悦的游戏情境课堂,尤其是能够给他们创造自主动手、发言表现的课堂教学。因此,在小学语文识字课里,可以巧妙运用拼字卡、图画来强化识字效果。例如,在教学“秒、炒、吵、秒、沙”时,可以让学生将偏旁与字卡拼组成新字。由于最初的文字是由画面演化而来,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这种汉字的演化规律,结合小学生对绘画的兴趣,把绘画与识字相结合,然后引导学生把汉字画出来。又如,在学习《口耳目》一文中的“火、山、日、田”字时,可以让学生发挥想象去绘画出来,然后教师再借用学生的绘画作品,将新字的意思讲述出来,字义与画面的结合使学生能快速地掌握这些汉字。

此外,语文教师既可以鼓励学生自编儿歌识记生字,又可以自行编创儿歌教学生识字,例如,《上学歌》的歌词:“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你为什么起得这么早,我去上学校,天天不迟到……”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唱这首儿歌,并用多媒体出示歌词,让学生对着歌词边唱边找找自己认识的字,然后写在本子上。还可以鼓励学生自己编儿歌,如“上学去,背书包,吃饱饭,不要跑;洗衣服,用水泡,过新年,放鞭炮。”使小学生在欢快的歌声里,不知不觉地学到许多文字。

二、 趣用“猜谜语”游戏识字

在一些新字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所学的新字编成谜语让学生猜测,这种方法能够集中学生注意力,并锻炼他们的发散思维能力。在好奇心的推动下,学生在急于寻求答案中,将思维的转速调到最大化,往往达到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引入“猜谜语”游戏,学生在渴望表现自己的情绪激励下,会聚精会神地听课。例如:一点一横长,一撇到南洋,南洋有个人,只有一寸长。打一字谜。(答案是“府”)一户人家有七口,种田种一亩,自己吃不够,还养一条狗 ,打一字迷。(答案是“兽”)在最初进行此类游戏识字法时,教师自行组织、采集文字谜语,在学生熟悉此游戏环节后,鼓励学生自己设计文字谜语,并让身边同学来猜。通过灵活运用“猜谜语”的游戏识字,既可以锻炼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又能增强其对文字意思、结构的把握,也颇具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巧用“侦探柯南”游戏识字

“侦探柯南”这种游戏识字法,主要适用于对一些形近字的掌握。由于一些汉字的构造非常相似,采用“侦探柯南”这种游戏识字法,可以让小学生去仔细观察相似字的区别,进而掌握它们相似字形下的不同意思,从而在小学阶段就逐渐培养起扎实的文字功底。例如,在进行此种识字方法时,首先,教师向大家介绍侦探柯南的超凡能力,柯南有一双非常敏锐的眼睛,能够发现案件的蛛丝马迹,查出元凶。然后,教师将一些形近字展示给大家,让学生们去辨认,如“目、日;母、毋;从、丛”,教师随机提问这一组字有什么区别?它们怎么读?有什么意思?在学生答对后,一定要及时给予鼓励,可以赠予学生“侦探柯南”的称号。通过这种方法,使学生在静下心来区别形近字的差异中,更好地将学过的文字进行巩固加深,避免出现混淆的问题。

四、妙用“摘果子”游戏识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