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导向理念论文范例6篇

行动导向理念论文

行动导向理念论文范文1

重要概念之间的理论关系或合理关系的连锁系统被称作是一个法则网络。法则网络包括原有模型(新构念的内在维度及其之间关系的框架)、前因变量或结果变量。具体而言,这涉及到社会创业研究三方面的缺乏:首先是社会创业构念原有模式的缺位,即缺乏社会创业内在维度及其相互关系的统一理论框架,其反映了社会创业的内涵与本质特征;其次是缺乏社会创业原有模式基础上的前因后果的统一理论框架,其反映了社会创业构念的效度;再次是缺乏社会创业构念内在维度及其相关变量测量题项的科学设计。正如盛南(2009)在其博士论文所指出,自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社会创业逐渐成为一个学术研究主题,定性研究就一直占据主导地位,高质量的定量研究更是罕见。尽管近年来社会创业在管理学和社会学领域持续升温,这一状况也没能得到明显的改变。究其深层原因在于社会创业核心构念,以及在其基础上构建的包括其前因后果的法则网络的缺位、缺失和相应测量工具的缺乏,解决这些问题不仅可以确立社会创业的学科基础和学术的合法性地位,更能促进社会创业已有分散理论与实证研究成果的有效整合,为后续高质量的定量研究提供至关重要的工具支持,提升社会创业的研究层次。

国外社会创业研究发展动向分析

事实上,为了突破社会创业当前的研究困境,国外许多学者(RaymondJ.Jones,2011;CraigL.Mayberry,2011;Lumpkin,2010;MichaelH.Morris,2011)在借用创业研究领域中“创业导向”这一概念及其成熟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成果,来开发社会创业的核心构念即“社会创业导向”及其前因后项的理论框架,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效,并预示着未来社会创业研究发展的动向。TimMazzarol(2011)理论上对“创业导向”能否运用于社会创业组织进行了分析,并认为“创业导向”的内在维度创新和超前行动对实现社会使命以及满足多重利益相关者的需求都是很重要的。但风险承担、进攻性竞争和自主性“创业导向”维度对社会创业组织的作用和商业企业的作用有着明显的差异。社会创业组织需要承担的风险主要不是财政风险,更多是非财务风险,即信任和名声受损的风险;社会创业组织强调合作和受多重利益者需求约束,进攻性竞争和自主性都难以兼容。G.T.Lumpkin(2010)利用输入-生产能力-输出框架,理论上探讨了与商业企业相区别的社会创业前因(包括社会使命/动机、机会识别、获取资源/资金和多重利益相关者)后果(包括社会价值创造、解决方案的可持续和满足多重利益相关者)与“创业导向”(包括创新、超前行动、风险承担、进攻性竞争和自主性)之间的关系。结论指出,尽管“创业导向”自主、进攻性竞争和风险承担维度受前因多重利益相关者和获得资源/资金有些程度影响,“创业导向”影响满足多重利益相关者和获得可持续解决方案,但是“社会创业导向”与商业“创业导向”基本没有区别或者只有轻微的区别。

为此,G.T.Lumpkin认为相关研究者可以好好利用已有的“创业导向”框架探讨社会创业的有关问题,而不必构建新的模式或理论,现有“创业导向”理论框架已为社会创业未来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但同时,他认为由于以下原因,在社会创业的意义下,“创业导向”也必须做一些修正。首先,尽管创业导向大多数维度对社会创业和商业创业而言,其差异也许是小的,但也有一些例外,也许是社会创业深入探讨的基础。例如,相对商业创业,社会创业受到的资源和机会约束是较大的,这就要求社会创业者发挥更大的创新性和主动性并实施超前行动,尤其面临要提供可持续的社会问题解决方案时更是如此。关于“风险承担”维度问题,社会创业呈现两难境地:一方面,要解决大量复杂的社会弊病,需要承担较高的风险;另一方面,像其组织一样,为了生存,其有必须规避风险,这也是由其创业资源约束大、可选择的可行机会少所致。另外,“进攻性竞争”和“自主性”是与社会创业本质特征比较冲突的两个“创业导向”维度。对“进攻性竞争”维度而言,

一方面,社会创业尽管不是以经济利益最大化为根本目的,但是为了生存和更好地实现其社会使命,开展生产与服务性活动并获取利润却是必须的,这必然与其他营利机构或非营利存在竞争甚至激烈的竞争;另一方面,由于社会创业以解决社会问题或者弱势群体的问题为根本使命,强调竞争以获取更多利润有可能会严重损害其公益性的本质和形象。由于社会创业有着多重利益相关者和资源被约束,因此,强调合作多于竞争;对“自主性”维度而言,存在与“进攻性竞争”维度类似的窘境。一方面,社会创业者为解决艰巨的、甚至不可能解决的社会问题,需要独立行动的勇气与行为,突破传统的制度和方法约束;另一方面,有许多事实证明,社会创业要解决大的社会问题需要更多的是合作,更多强调多元合作而不是自主决策与行动。由此可见,现有的“创业导向”维度不能完全反映社会创业过程的本质,尤其不能捕获社会创业的“合作”属性,为此,对其加以修订是必须的。其次,G.T.Lumpkin认为,只有当“创业导向”构念替代概念化的优缺点能被学者们清楚和完整地描述,并且替代的概念化合适时,“创业导向”的知识进步才有可能发生。因此,要将“创业导向”运用于社会创业的情境之中,对“创业导向”重新定义是有必要的,其不但要体现传统创业

过程的一般属性,也要反映社会创业过程的独有性质。 并且,选择和设计合适的测量工具以反映社会创业和商业创业之间“创业导向”定义的差异,也是必然的。最后,G.T.Lumpkin认为在考察修订“创业导向”概念、维度和测量方法时,要考虑时间因素的重要性,因为在社会创业的不同阶段,“创业导向”各维度的意义和作用是不同的。例如,进攻性的竞争,有助于社会创业在短期内得到启动和运行。对于长期的社会价值创造而言,尽管经济价值的创造会受到冲击,但其合作更为重要;“风险承担“维度存在类似情形,所有创业在短期内都需要承担比较高的风险以得到启动或者取得暂时的竞争优势,但随着时间的流逝,更多机构与资源的参与和介入以及社会价值不断创造,需要承担的风险就越来越小。TimMazzarol(2011)对G.T.Lumpkin在2011年第八届AGSE国际创业研究交流会上作的“关于创业导向能否运用于社会企业”的主题演讲进行了评论,他基本赞成G.T.Lumpkin的观点,认为“创业导向”基本上能被运用于社会企业,但“创业导向”五个维度能被应用的程度,有待商榷。

具体原因如下:“创新”与社会企业的社会使命是保持一致的,并且对于实现这个使命至关重要;“超前行动”与社会企业的角色也是保持一致的,因为社会企业有着多重利益相关者,因此,积极行动以多满足其各种需要是必须的。另外,“超前行动”对于满足社会企业创造持续的、实现其社会使命的解决方案也是重要的;但“风险承担”、“进攻性竞争”和“自主性”三个“创业导向”维度对社会企业的作用和商业企业的作用有着明显的差异。由于社会企业的资源更多具有公益性质,例如,外部捐款、志愿者义务劳动等,因此社会企业需要承担的风险主要不是财政风险,更多是非财务风险,即信任和名声受损的风险;由于社会企业本质上要求合作以满足赞助者或捐赠者、志愿者和顾客等多重利益者的需要,因此社会企业管理层战略决策和行为的自主性是受到约束的,他们通常被要求与其他组织和团队一起工作才能实现其社会使命。MichaelH.Morris(2011)根据Austinetal(2006)对非营利组织创业的定义,即“嵌入社会目的创业活动”,对在非营利组织创业情境下,“创业导向”的概念及其维度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在非营利意义下的创业,尽管以实现社会使命为根本目的,但本质是与营利意义下的创业是一样的。因此,“创业导向”是一个捕获企业创业与保守姿势程度的构念,其涉及到企业高层领导支持关键的创业活动。“创业导向”维度被概念化是按照企业如何支持内部活动,而不是按照这些活动指向的目的。

基于这个逻辑,MichaelH.Morris指出,学者们不必在原有“创业导向”维度之外,再设计一个侧重“社会目的”的维度。因此,非营利意义之下的“创业导向”维度也许能借鉴(映射)营利意义下的“创业导向”维度。但由于非营利的创业行为与商业创业存在不同动机、过程和结果,因此,对传统的创业导向维度进行修订是必要的。MichaelH.Morris(2011)还认为在非营利创业的情境下,其“创业导向”中的“创新”、“超前行动”和“风险承担”维度的含义相对传统创业更为复杂和多面。因此,设计次维度的替代概念化将能更准确地捕获非营利意义之下创业及其“创业导向”的本质含义。就“创新”维度而言,其应包括如下三个层次的含义:一是强化创新旨在核心使命的实现,或者通过提高效率,服务更多的个体,或者加强为这些个体所做之事;二是强化创新旨在创造新的收入来源,例如销售产品或者启动新项目,其可能与社会使命有直接关系或者无关;三是上述两方面兼而有之。就“超前行动”维度而言,其应包括如下三个层次的含义:

一是在具有类似使命的组织行动之前,如何实现社会目的方面实现变革;二是在具有类似使命的组织行动之前,在如何满足资金要求方面实施变革;三是就利益相关者的期望实施变革。就“风险承担”维度而言,其应包括如下三个层次的含义:一是愿意采取行动,尽管面临组织社会影响的巨大损失;二是愿意采取行动,尽管面临着巨大财源的损失;三是愿意采取行动,尽管面临非财务利益相关者支持的巨大损失。另外,MichaelH.Morris(2011)还指出,尽管“创新”、“超前行动”和“风险承担”的次维度是为了捕获一个独特的概念空间并且次维度之间相互排斥。但他们还是期望各次维度之间存在关系,正如许多证据支持“创业导向”三个核心维度存在关系一样。为此,MichaelH.Morris对“创新”、“超前行动”和“风险承担”各自次维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初步分析。为了更清楚地理解传统“创业导向”运用于非营利组织创业中的潜在不足,MichaelH.Morris还通过社会创业和商业创业两个维度区分出非营利组织的四个类型:第一种类型是社会与商业都保守,第二种类型是社会保守但商业创业,第三种类型是社会创业但商业保守,第四种类型是社会与商业都创业。并且认为传统的“创业导向”概念最不能揭示第四种类型非营利组织创业的本质过程。

因为基于传统“创业导向”的定义进行评估,不管某非营利组织在实现社会使命中如何保守,只要其开展确保财务可持续或保持股东支持的创业活动,其“创业导向”水平是高的。但“创业导向”运用于第四种类型的非营利组织风险最小,第三种和第二种居中。RaymondJ.JonesIII(2011)在个体层面上,对“社会创业导向”与社会财富创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定量实证研究。该研究采用Mortetal.(2002)的创业导向概念并对其进行了修正以符合社会创业情境的特点要求,其包括创新、风险承担、超前行为三个维度。其样本采用具有创业意向的在校大学生。结果显示:包括创新、风险承担和超前行动的“创业导向”与社会财富创造之间具有正相关。CraigL.Mayberry(2011)在非营利组织的层面上,对“创业导向”与前因社会创业家领导风格(变革型领导和交易型领导)与后果社会创业组织有效性(财务可持续、使命、成效、合法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该研究采用MorrisandJoyce(1998)的创业导向量表,总题项13个,其中组织创新题项5个、超前行动题项4个和风险承担题项4个。问卷采用Likert7点量表;结果显示,变革型领导风格积极影响实现组织使命的能力,而交易型领导对组织有效性没有影响。“创业导向”对组织成功有重要影响,直接影响组织实现使命和保持财务可持续的能力。Yoon-jooMa1(2012)在社会创业组织层面上,对创业导向(创新、超前行动和风险承担)与市场导向和社会创业组织中的社会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

该研究以美国和加拿大,107个社会创业组织作为样本,并运用PLS2.0anDSPSS15.0统计进行相关因子分析。结果显示,超前行动和风险承担对市场导向有积极影响而创新没有。社会创业组织的市场导向对改善其社会绩效例如公共绩效和就业创造有积极作用。另外,JayWeerawardena(2006)

是最早对社会创业的内在维度进行探讨的作者。该作者运用扎根理论方法和9个社会创业案例,探索性地分析了创新、风险承担和超前行为对社会价值创造的积极影响,以及社会使命、可持续性和环境动态对社会创业的制约作用。总之,近三年,国外基于“社会创业导向”的社会创业法则网络理论框架以及实证研究迈出良好的一步,尤其学者们对“创业导向”能运用于社会企业或社会创业组织之中达成了一定的共识,但相关研究还存在很大的努力空间。目前,学者们对“社会创业导向”,无论是概念的还是操作化的定义,都没有清晰界定,仍然简单地采用创业导向的测量题项或做一些简单修正,样本量的选取没有对实施主体即非营利组织、营利组织和社会企业作适当的分开处理,可能影响“社会创业导向”效度测量。另外,选取的前因和后果变量是有限的,这些都是社会创业研究领域未来需要改进的。

中国学者未来社会创业研究思路

近些年,中国学者也开始探讨社会创业的有关问题。但相对国外这方面的研究,时间非常短,这方面的研究论文数量和质量方面,远落后于国外。通过中国知网进行有关文献搜集,社会创业类文章仅仅发现20多篇,社会企业类文章仅仅400多篇。尽管以社会企业和社会创业为主题的硕博士论文达20篇,但大部分都是理论比较和案例研究,严格意义下的实证研究非常有限。尽管中国现有一些研究文献(例如,焦豪等,2008;谢宏儒,2009;孙艺卓,2010;王皓白,2010;严中华,2008,2009,2010,2011)对未来“社会创业导向”及其法则网络框架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最值得借鉴的是盛南(2009)的博士论文《“社会创业导向”及其形成机制研究:组织变革的视角》,该文在梳理总结以往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以组织社会化变革的过程为整体视角,以社会嵌入理论与结构行动理论为分析框架,对企业的社会创业现象进行深度解读、系统剖析和实证分析,主要解决了三个问题:一是挖掘企业社会创业的核心内涵,开发“社会创业导向”的概念构思;二是探索“社会创业导向”的触发动力和使能动力,明确“社会创业导向”的形成机制;三是研究“社会创业导向”对利益相关者的影响,构建“社会创业导向”的效能机制。盛南的研究结果显示:

①“社会创业导向”由社会引领、互惠协同和资源拓展三个两两相关的维度构成;

②“社会创业导向”的触发动力包括持续增长、联盟发展和社会承诺三类;

③个体认同导向的存在不利于“社会创业导向”的形成,而关系认同导向和集体认同导向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强化“社会创业导向”触发作用;

④“社会创业导向”不仅能够直接提升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影响力,而且能够通过企业社会绩效的中介效应对利益相关者影响力起到间接的推动作用。尽管盛南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理论进展,主要研究结论也具有较高的实践价值,但仍有许多局限性:首先是研究样本的质量有待提升,该文绝大部分的采样是在政府经济主管部门、金融机构和科技园区工作的熟人介绍下完成的,样本的随机性水平较低,对样本企业的规模、行业等因素也没有做出更加精细的要求;其次是成组问卷调研的情况不够理想,由于本研究的几个关键构思都是组织水平的变量,而数据的搜集只是在员工个体水平进行,因此在两个定量研究中均采取了成组问卷调研的方法,但是大部分企业都只完成了3份或4份员工问卷;再次,本研究发现“社会创业导向”由社会引领、互惠协同和资源拓展三个两两相关的维度构成,这与国外现有的相关理论和实证结论不一致;最后,本研究探讨的是营利企业的“社会创业导向”等问题,其结果能否推广到非营利组织和社会创业组织是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的问题。

行动导向理念论文范文2

[关键词]市场导向;营销观念;演进

市场导向概念被认为是营销管理进程的里程碑,而营销观念的执行即为市场导向。因此,市场导向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营销观念,营销观念认为组织的最终目标在于通过满足顾客需求,实现利润最大化。美国学者king(1965)把营销观念定义为“一种管理哲学,目的是增加企业利润,调动、利用和控制企业全部努力以帮助顾客解决困难”,而管理大师德鲁克则早在1954年提出类似思想,指出“创造满意顾客是企业惟一目标”。

我国大陆地区的学者们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将源自西方的市场导向理论引入国内,至20世纪末主要处于学习、借鉴与吸收国外理论研究成果的阶段。进入21世纪以来,这种学习与借鉴逐步深入,表现为市场导向理论研究视角的扩展和实证研究的跟进,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论文。具体说来,当前研究内容包括市场导向前因变量、市场导向测量量表、市场导向与组织绩效之间关系以及市场导向与组织绩效之间中间变量和调节变量的研究。在这种研究背景下,阐述市场导向理论基础,厘清市场导向概念演进尤为必要。

一、市场导向理论基础———营销观念

市场导向理论是营销哲学由传统观念向营销观念转变过程中形成的,是营销实践和理论相互作用、共同发展的结果。Levitt(1960)曾经对推销观念和营销观念作过深刻比较,指出推销观念注重卖方需要而营销观念注重买方需要。从本质上说,营销观念是一种以顾客需要和欲望为导向的哲学,是消费者论在企业运营中的体现,也是市场导向概念及其理论产生的思想基础。近40年来,营销观念一直是学术界和实业界

共同感兴趣的话题。GE公司通常被认为是最早根据营销观念系统重构业务流程的公司。1950年,GE公司执行经理为了开发和分销产品、服务以满足顾客需求,对公司的所有职能部门进行了重新

规划。由于顾客需求是市场导向公司的基本问题,所以公司要求各部门都要考虑顾客的需求和期望,这些需求在产品设计和生产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GE公司在当时备受关注的原因是对营销观念要素的理解和应用,譬如对当前及潜在需求的辨识。这是营销观念第一次得到清晰的诠释。不仅如此,营销观念还被应用于产品设生产计划的早期阶段,而不是生产周期的末端。因此,为了更好地实现顾客需求满足,营销决策逐步转变为所有重大决策的一部分。

Keith(1960)[1]年撰写的关于营销观念的论文,是最早而且最有影响力的研究之一。Keith认为,组织机构的演进要经历三个不同的管理阶段:产品阶段、销售阶段和市场导向阶段。对于任何期望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生存的营利性组织而言,这一演进程序都是适用的。然而,关于企业是否已经采纳营销观念的判断标准并不清晰,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营销观念予以定义。尽管学者们难以就营销观念达成一致意见,但诸多定义都包括辨识目标客户、通过营销组合满足目标客户需求,强调顾客当前及潜在需求及其满意度,认为这是组织赢得竞争优势所不可或缺的。概括而言,20世纪70年代左右,学者们对营销观念有如下描述:是公司坚持各部门功能的整合与协调,以实现公司长期利润最大化这一基本目标;通过交换实现个体目标和组织目标的程序,包括制定计划、执行定价、促销以及产品和服务的分销;营销观念是指外部顾客导向,而不是内部产品导向,是以利润为目标而非销售为目标,是组织层面努力与运营层面努力的彻底整合。当时,营销观念聚焦于顾客,似乎同于“顾客导向和顾

客满意”。满意的顾客是组织利润的源泉,当一些组织以极具竞争力的价格提供相似的产品和服务时,顾客满意就成为组织制胜的关键。这种情况下,顾客导向成为执行营销观念的决定性因素,

有利益地满足目标客户需求就成为组织最为重要的任务。事实上,营销观念就是努力发现市场顾客当前和潜在的需求,通过创造产品和服务来满足他们的欲望。

营销观念本质上是一种经营哲学或者经营策略。为保持传统、与营销观念定义相一致,营销学者们使用了“市场导向”这一术语表示营销观念的贯彻执行。

二、市场导向概念的演化

在解释市场导向的含义时,除了MarketOrientation,我们从有迹可考的文献资料中还找到了以下相关词汇:OrientationtoMarketing、MarketingOrientation、OrientationtotheClients以及CustomerOrientation。虽然有学者仅用“顾客导向”来代表营销观念的执行,然而研究中主要的分歧在于“营销导向”和“市场导向”。Shapiro(1988)认为,“营销导向”的的说法过于狭隘,容易产生误导作用,使人误以为处理市场活动是营销部门所应独立负担的责任,不能体现组织所有部门均要积极参与的一种整体经营理念。

Kohli和Jaworski(1990)认为,相比“营销导向”一词,“市场导向”更能够反映营销观念的真谛,理由如下:

1.营销观念是一种贯穿于企业所有部门、成员的经营哲学和理念,它所涉及的绝不仅是营销部门的功能,还应包含其他部门的功能,倘若表述为“营销导向”,则既有局限性,又容易起到误导作用;

2.“市场导向”可以避免过度膨胀营销部门的重要性,将此概念脱离了营销部门的范围,使之成为一个组织内所有部门的责任。因此,这一导向更易被非营销部门所接受,便于营销部门与其他部门协调及共同分担责任;

3.市场导向意味着企业更加关注市场状况,包括顾客当前及潜在需求、竞争者行为及战略以及调整顾客需求和竞争者行为的各种影响力量,而不仅限于顾客需求。Shapiro(1988)提出,为实现市场导向就需要消除部门隔阂,进行部门间有效的沟通和协作,并强调市场导向组织具有如下特性:

1.充分了解购买者特征,知晓这些特征将如何地影响每一部门在组织中的角色和职能;

2.制定战略决策,统筹考虑所有职能部门,为购买者提供解决方案

3.拥有协作良好的事业部,认真负责地制定决策Webster(1988)认为,企业要发展市场导向必须要具备下列五项特点:

1.高层管理人员必须支持顾客导向的价值观和信念;

2.将重视顾客、竞争者和市场的态度融入策略规划的过程;

3.提高营销主管的能力,以增强营销计划的设计与发展;

4.建立以市场表现为基础的绩效衡量指标;

5.公司全体对顾客一致的承诺。

Kohli和Jaworski(1990)进一步指出,市场导向为组织成员提供了一致的关注和承诺,从而有利于组织实现优越绩效。事实上,任何组织的生存和成长都与市场导向哲学观念相关联,因为即使最不注重市场导向的企业也会或多或少的搜集和利用市场或环境信息,所以市场导向应被定义为一种程度,而不是有或没有。通常地,大型组织中市场导向理念和操作层面的差距较中小型组织中的差距更大,这是因为顾客需求和组织高层管理人员之间的信息传递被一些中间管理层所阻碍。

对一个具有较强市场导向的组织而言,在关注竞争者行为和战略的同时,必须时时关注顾客期望的变化,并以此为基础进行组织资源配置。组织必须留神任何可能决定性地改变其未来的机遇。为创造优越价值,组织不仅要理解顾客的当前需求,更重要的是理解其潜在需求以及调节顾客需求、偏好,甚至购买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市场导向组织内的成员必须花费更多时间在顾客身上。还有学者认为,市场导向的管理乃是以了解顾客需求为出发点,通过推出具有竞争力的产品与服务,进而发挥本身的能力,致力于降低成本,并整合跨部门的努力来达成企业目标。

三、市场导向概念的分类

尽管市场导向作为营销理论中一个广受关注的焦点已经持续几十年了,但至今并无关于市场导向概念的公认定义,不同学者从各自研究角度出发,提出了不同的界定方式。当前营销学界的共识是,市场导向定义基本可分为行为观和文化关两大类,其代表人物分别是Jaworski和Kohli(1990),Narver和Slater(1990)。市场导向行为观侧重于同市场导向相联系的特定行为的研究,市场导向文化观则将市场导向看作是一种组织文化。

1.市场导向行为观

Kohli和Jaworski(1990)通过查阅文献和实地调查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发现,“以顾客为焦点”是市场导向的中心环节;被采访者们都强调组织内各种部门采取一致行为的重要性;获利能力是市场导向的结果,而不是市场导向的一部分。这一发现和Levitt(1960)的观点一致,他强烈反对把获利能力视为市场导向的一个组成部分,声称如果这样看的话,就如同说“人生的目的是吃饭”。

在上述研究基础上,Kohli和Jaworski(1990)将市场导向定义为三种活动的集合:市场信息产生、信息传播以及组织范围内对信息的反应。市场信息产生指搜集消费者当前和潜在的需求和偏好,也包括搜集分析影响顾客的需求和偏好的外部因素,譬如政府规制、技术发展、竞争对手以及其他一些环境因素。因此,环境扫描行为属于市场信息产生范畴。信息传播指情报信息通过正式和非正式的渠道,将信息传递给组织内的所有相关部门和成员的过程。组织响应是指对产生和传播的信息所采取的行动。对市场情报的响应存在两个维度:响应设计和响应执行。除非组织对信息产生响应,否则信息产生、信息传播行为都将失去意义(见图1)。图1表现了Kohli和Jaworski(1990)有关市场导向的概念及研究框架。

该定义侧重于企业特定的营销活动而非组织哲学,因此接纳这一定义使得营销观念更富操作性,也是目前广泛采用的较为权威的定义。Kohli和Jaworski以此为基础,开发了MARKOR量表,内容涉及与市场信息有关的信息生成、信息传播和信息反应三个方面的企业实践活动。量表的信度通过了实证研究的检验,但缺乏检验其效度的证明。

图1、市场导向行为观理论框架

资料来源:根据kohli和Jaworski(1990)整理。除了Kohli和Jaworski提出的市场导向定义外,Shapiro(1988)、Ruekert(1992)和Day1994)所提出的有关市场导向的定义也可归于行为观范畴。

Shapiro(1988)将市场导向定义为组织的决策过程,决策过程的核心就是在部门间分享信息,并认为市场导向型组织具有如下三项特征:①重要的市场信息能够被组织所有部门共享;②跨职能部门人员共同制定战略和战术;③各部门能够相互协调统一决策,并努力、认真执行决策。Ruekert(1992)将市场导向定义为组织获取和应用顾客信息的程度以及组织根据顾客需求和欲望制定发展战略并执行这一战略的程度,认为组织的市场导向程度可以根据以下几点来度量:①组织成员能够从顾客那里获取和使用多少信息;②组织如何制定战略来满足顾客的需求;③组织如何有效地执行战略来满足顾客的需求。该定义将市场导向视为对顾客的需求、需要进行有效反应的战略实施活动,是组织不断学习的过程。Day(1994)所提出的市场驱动理论也是从信息处理角度来定义市场导向的。他认为,为实现向顾客提供优越价值让渡,组织应当培养市场感应(Marketsensing)的特殊能力,此种能力体现在组织内部的每个作业程序中,包括广泛收集市场信息、对信息进行协同性分配以及对信息予以解释并形成组织记忆。他还指出,市场导向是一个多阶段的学习过程,包括程序性学习和经验学习两种类型。在学习过程中,组织不断调整其流程、结构等以为顾客创造优越价值。

2.市场导向文化观

Narver和Slater(1990)实地调查了美国一家大型木材制品公司中140位战略业务单位经理人[2]。在调研及文献回顾的基础上,Narve和Slater(1990)将市场导向定义为一种组织文化,这种文化能够最有效地诱发创造优越顾客价值所必需的行动,以此保证经营活动的良好绩效。具体而言,市场导向由三个行为要素构成———顾客导向,竞争导向和部门间协调。顾客导向是指,组织能充分地了解目标市场消费者的需求特点和偏好,并能预测消费者需求的变化;竞争者导向指组织对竞争者短期内的优缺点及长期能力与战略的了解;部门间协调指整合组织资源的使用以创造优越的顾客价值。由于公司中的任何个体都潜在地为创造优越顾客价值作出了贡献,所以每个公司都具备通向市场导向的路径。在Narver和Slater(1990)提出的市场导向结构中[3],除上述三个行为要素外,还有如下两个决策准则:长期观点和利润关注。长期观点是指组织对投资的回收与企业的营运采取长远观点。利润导向指对各部门的绩效评估以利润为导向。在MTKOR量表的信度检验过程中,因克隆巴哈α系数不支持两个决策要素的信度而在量表测项中予以删除(见图2)。图2表现了Narver和Slater(1990)的概念研究框架。Narver和Slater(1998)认为,市场导向不是一种单纯的行为,它同企业价值体系有密切的关系。正如他们所言,“如果市场导向仅仅是一组行为,与更深层次的组织信念系统完全没有什么关系,则不论组织的文化是什么,市场导向都能够被任何组织在任何时候移植,而这显然是不成立的”。

图2、市场导向文化观理论框架

资料来源:Naver和Slater(1990)。Naver和Slater提出的市场导向定义为人们所广泛接受,并被视为文化观定义的典型代表。不过,Deshpandeetal.(1993)、Deng和Dart(1994)、Homburg(2000)所提出的有关市场导向的定义也可归于文化观范畴。

Deshpandeetal.(1993)将市场导向描述为一组信念,这种信念将顾客利益放在首位,并兼顾其他利益相关者,譬如股东、经理人员、员工等的利弊得失,讲究利益分配的协调与平衡,强调企业的长期利润。与Naver和Slater不同,Deshpande认为市场导向就是顾客导向,市场导向无需强调竞争者导向,因为竞争者导向可能与顾客需求并不一致,甚至有所冲突。Deng和Dart(1994)赞同Narver和Slater(1990)有关市场导向的定义,但在其定义基础上增加了“利润导向”这一维度的内容,以补充市场导向在市场表现上的说服力,期望从动机与结果两个角度更加全面地测定市场导向的内涵[4]。

他们于1994年开发了一个市场导向测量量表,该量表与Narver和Slater(1993)提出的MKTOR量表相似,只是增加了一个维度———利润导向,认为这是企业存在的主要目的。Deng和Dart

(1999)还曾利用他们开发的量表对经济转型时期中国企业的市场导向进行过研究。Homburg(2000)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全面市场导向文化观,认为市场导向文化由四个部分组成:支持市场导向的共同价值观;市场导向准则;市场导向规章制度以及市场导向行为,化观是研究者们开展市场导向研究的两种不同视角,虽然学者们围绕这两种视角提出了各自不同的定义,但这些定义之间的区别

界线并不截然分明,彼此之间甚至有相当多的重叠部分。它们好比是同一建筑上几扇位于相同朝向而方位各异的窗口,每一扇窗口展现的一些景色也可以从邻近窗口看到,但是从每个窗口中心看到的景观却是互不相同的。Jaworski和Kohli

(1996)也认为,行为观和文化观这两个流派不是对立的,而是相互补充的[6]。我们赞成这种观点,认为文化总要通过行为来体现,而行为的深层动因又在于文化的影响,二者交织在一起难以割裂,

所以市场导向不仅是一种组织行为或仅是一种组织文化,而应当是两者的有机结合。因此,可以将市场导向定义为以提供优越顾客让渡价值、实现顾客满意为目的价值观及建立其上的一系列组

织内相互协调的行为,是价值观与执行力的统一。

[参考文献]

[1]Kohli,A.K.,Jaworski,B.J.MarketOrientation:TheConstruct,ResearchPropositionsandManagerialImplications[J].JournalofMarketing,1990,54(April),1-18.

[2]Narver,J.C.,Slater,S.E.TheEffectofaMarketOrientationonBusinessPhilosophy[J].JournalofMarketing,Vol.54,Oct,1990,20-35.

[3]Narver,J.C.,Slater,S.F.Additionalthoughtsonmeasurementofmarketorientation:AcommentonDeshpandeandFarley[J].JournalofMarketFocusedManagement,1998,(2):233-236.

[4]Deng,S.,Dart,J.Measuringmarketorientation:amulti-factor,multi-itemapproach[J].JournalofMarketingManagement,Vol.10,1994,725-742.

[5]周亚庆,罗青军,项保华.市场导向理论研究综述[J].科研管理,2004,(3):117.

[6]Jaworski,B.J.,Kohli,A.K.Marketorientation:Review,Refinement,andRoadmap[J].JournalofMarketFocusedManagement,1996,Vol.33,119-135.Market-orientedTheory’sBasis

andConcepts’EvolutionChenKai1,LiuYanhong2

(1.BeijingForestryUniversity,Beijing100083,China;2.BeijingInstituteofTechnology,Beijing100081,China)Abstract:Althoughmarket-orientedtheoryoccupiesanimportantand

行动导向理念论文范文3

【关键词】 企业文化;改革

一、树立起改革文化,鼓励职工以平常心面对改革

企业管理体制改革,必然带来对传统生产经营方式的挑战,企业文化要随之改变,创造支持改革并使改革维持下来的企业环境。社会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企业的管理实践在不断地受到改革创新的挑战,企业的职工追求的意义和价值也在变化。企业文化要适时地做出变革,从管理变革中发展企业文化,创造出产生更高工作满意度和价值的企业生活方式。中国平煤神马能源化工公司提炼了“企业发展,职工富裕”等十大企业理念,充分发挥企业文化优势,在企业生产经营各方面工作的开展过程中较好地发挥了促进作用。

但是,经过多年改革发展,公司已由产业结构单一、投资主体单一、产权关系单一、经营方式单一的局面逐步向产业结构多元,投资主体多元,产权关系多元,经营方式多样化发展。集团公司产权制度改革,多渠道、多形式引进战略投资,使集团公司的产权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管控问题愈发突出。由于规模大、层级多、分支机构复杂,观念不适应,带来了企业生产经营各方面的不适应,在运行过程中势必出现“大企业病”,降低内部沟通效率和资源利用效率,限制企业持续高速成长和利润递增。企业文化建设必须能够促使职工自觉地适应环境,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就必须以摒弃人们头脑中的旧观念,生成适应当前快速发展要求的新观念为其着力点和主要任务,以平常心对待改革。

二、开展大讨论是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一条有效途径

推动观念转变是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一项重大任务,观念转变的过程实际上是人们思想认识水平提高的过程,不能靠简单的一般号召或行政命令去解决,要通过广泛深入地开展大讨论活动,充分发扬民主、集思广义,才是完成推动观念转变这一历史性任务的有效途径。大讨论活动之所以要广泛深入地开展,原因就在于:在传统生产经营管理体制下所形成的旧观念带有普遍性,不仅存在于企业各级领导干部的头脑之中,也存在于一般干部和广大职工的头脑中。只有通过广泛发动,让每个干部职工都参与到大讨论中来,才可以上下沟通,左右互促,达到普遍转变,求得共识,达到统一步调,求实进取的实效。在传统生产经营管理体制下形成并积淀下来的旧观念在企业中由于工作单位、工作岗位的不同,其表现形式又具有多样性,必须紧密结合企业各自实际,广泛开展大讨论,通过讨论,消除误解,统一思想,明确方向。

三、领导班子观念的转变有较强的示范感召作用

首先,必须加强领导班子思想建设。主要是加强领导班子政治理论教育,用十七大精神武装头脑,时刻牢记科学发展,把适应市场发展作为对各级领导班子思想建设的最基本的要求,通过学习教育,努力促成班子全体成员观念转变,新的观念确立后不能只停留在观念形态,还应在转变观念的同时清理工作思路并明确班子每个成员的工作职责及具体工作目标和措施,把转变观念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起来,让观念的转变看得见、摸得着,不断尝到观念转变的甜头。

其次,必须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加强对领导干部的反腐倡廉教育,要求干部在工作中吃苦在前,急难险重的工作干部首先带头去干。勇于打破传统管理体制下的用人观念及单一的由组织任命的用人办法,大胆采用公开选拔、选聘的办法,把年纪轻、观念新、业务能力强的同志选拔到领导班子中去,增强企业领导班子的战斗力。

再次,必须加强领导干部的责任教育。领导是一种责任,领导是一面旗帜,领导是一种形象,领导是一种环境的创造者。干部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时,一定要想到职工的利益,要努力为职工办好事,充分得到职工的理解和支持,用自己的言行执行好上级的决议,用自己言行取得职工的信任。

四、发挥舆论导向创造出自觉行动的良好氛围

首先,要认真抓好十七大精神的教育,为干部职工观念的转变提供理论、思想武器。通过理论教育,提高干部职工政治素质、理论水平,为观念的转变奠定思想基础。

行动导向理念论文范文4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 认同 同一性 差异性

“认同”一词源于拉丁文idem(即相同,the same),最早是由弗洛伊德提出。简金斯在考察“认同”一词的英文含义时赋予了“认同”一词“同一性”和“独特性”双重含义,即“认同”一词中既包含“相似”(similarity),又包含“差别”(difference)。笔者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出发,对这一过程中认同的同一性和差异性进行考察,并在此基础上探究如何构筑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认同。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认同的同一性

“认同”在英语中既可表示为identity,又可表示为identification,当作后一种表示时,是对社会道德规范、准则、德性等的认同,也就是一种社会认同。这种社会认同趋向于一种群体观念,一种作为社会群体的成员所具有的共同观念,如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认同的一致性就表现为师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施教和受教的过程中达到社会认同的趋同。

1.师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认同的目标价值的同一性

哈贝马斯曾对社会认同提出质疑,提出了“现代社会有没有一种认同”的问题,也引起了很多学者的思考。毫无疑问,现代社会价值取向的多样化对认同的同一性提出了极大的挑战,但任何独立的国家、民族及社会群体都会有一种主导的价值取向,取得了这种主导价值取向的一致,也就达到了认同的同一性。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主要目标就是要帮助大学生真正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通过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并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观察和分析问题,逐步树立科学的政治信仰、正确的人生态度及理性的价值判断来达到。这一教学目标的实现过程,就是受教育者完成主流意识形态和主流价值观念的认同过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目标与达成主流意识形态和主流价值观念的认同在目标价值上是一致的,双方都是指向大学生的社会成长。

2.师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认同的同一性的决定条件

师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同一性首先取决于教师的社会认同。教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的施教过程实际上反映了教师对社会的主流价值、文化等思想观念的态度及对其的认识和理解,因此教师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是经过教师的理解加工后的实践性知识。教师在传授学生关于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念之前,必须有一个相应的社会认同的过程,教师的社会认同的态度及对社会主流规范、原则、观念与行为的认可、接受、实践的程度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社会认同。

师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同一性其次取决于教师的传授能力。这既包括教师的理论素养,又包括教师的实践能力。教师通过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相关理论的阐释让学生形成理论思维,通过理论思考进行价值甄别和判断,探求理论意义并导向理论认同。同时,教师通过实践中的言传身教对学生的社会认同进行引导和强化,使之逐渐内化为自我需要,达到与社会主流价值观念的一致。

师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同一性还取决于学生的主动自觉。教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所扮演的只是“引导者”的角色,而“‘引导’这种形态具有间接性、暗示性和促进性,其特征是学生主动自觉地进行某项活动,并得到长足发展”。[1]没有学生主动自觉地参与,教师的社会认同就不能内化为学生的社会认同,双方社会认同的一致便无从谈起。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认同的差异性

1.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认同的差异性的表现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认同的差异性表现为教师个体认同的差异性、师生认同的差异性及学生个体认同的差异性,它们集中反映为不同的社会认同态度。即不同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不同的社会认同态度、同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师生不同的社会认同态度及不同学生所表现出的社会认同态度的不同。至于不同的教师由于知识背景、社会环境、认知水平、行为方式等不同,对具体内容的阐释度的不同、对学生社会认同的引导方式不同及施教过程与学生的受教过程不同步所表现出的“授”与“受”的偏差、“教化”与“修养”的偏差等只是认同程度上的差异,不是认同的差异性的问题。

2.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认同的差异和差异性的认识

第一,认同既包含着同一性,也包含着差异性,它们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与此的同一性也就构成了与彼的差异性。正如简金斯所说,一个人的前后同一性或一个群体的成员之间的相似性,同时也构成与“他人”或“他们”的差别。[2]

第二,认同的差异是可以并需要通过引导和整合使之趋于一致的。正如欧文・拉兹洛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专家研究报告中指出的,“在一个多种文化的星球上,产生于多样性的那种差别需要整合来加以平衡”。[3]认同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它是多样性和丰富性的来源,但“多”并不代表“杂”,需要在寻求一致中进行有序整合,即“同质异构”。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认同构筑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认同构筑过程,就是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消解认同的差异性,强化认同的同一性的过程。这一消解和强化过程,既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引导促进,又需要受教育者的主体参与,只有在双方不断的互动实践中才能完成这一认同过程。

1.在内向性与外向性统一的过程中不断强化认同的同一性

这种内向性与外向性的统一包括两个层面的内外统一:一方面是教师自身向内的消化与向外的输出的统一,另一方面是学生主体向内的接收与向外的践履的统一。

教师层面的内外统一既要求教师的理论修为和教学艺术,又要求教师的身体力行,特别是对教师的个人修养和个人魅力提出了要求。因为学生对教师的认同是完成社会认同的基础,没有这种认可和信任关系的建立,便不会导向主流价值观念的社会认同的过程。这一论点在社会心理学家阿伦森那里得到了印证。他在《社会心理学入门》一书中指出:“认同的关键成分是吸引,即被认同者对个人的吸引。”“如果一个人发现某个团体或个人在某一方面对自己很有吸引力和感染力,他就会由于喜欢该团体或个人而倾向于接受其影响,并采取与之类似的准则和态度――不是为了获得奖赏或免受惩罚,而只是为了和那个人一样。”[4]

学生层面的内外统一既强调学生个体的情感内化,又强调学生个体的行为外化,即情感上将社会所倡导的主流行为方式、态度观念、价值标准等内化为自己的内心信念,并通过模仿等形式使其外化并与之趋于一致,形成稳定的心理和行为习惯。这种不断内化的心理过程和外化的模仿过程就是认同的过程。

教师层面的内外统一和学生层面的内外统一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作用的。教师的内外统一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内外统一,而学生的内外统一又有利于深化教师的内外统一。在师生双向的内外统一的不断互动中,认同的同一性得到了强化。

2.在一般性与特殊性统一的过程中不断消解认同的差异性

这种一般性指的是目的层面上的建立在相同文化特质基础上的主导价值的共同性,而特殊性指的是实践手段层面上的多样性和内容结构上的丰富性。

美国学者曼纽尔・卡斯特在其《认同的力量》一书中指出,“认同是在文化特质或相关的整套文化特质的基础上建构意义的过程”[5],认同的差异性来自于认同主体所理解和建构的意义不同。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而言,要不断消解认同的差异性,就要不断建构起师生双方共同的意义感、价值感和地位感。这种共同的意义感是基于相同的文化特质的,比如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中国公民身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

任何社会共同体(无论是民族还是国家)在生成和发展的过程中都有特定的主导价值观来整合社会观念,凝聚精神力量,这种主导价值观是社会构成的“黏合剂”。建立在文化特质上的价值目标是统一的,不是分散的,但实现这一目标的手段可以是多样的。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一方面,教师应尊重学生的多样性,通过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的丰富不断满足学生的多样性需求,另一方面,教师应充分发挥主导性作用,通过教学过程的渗透来整合和平衡不同的价值诉求,引导其不断接近主流价值观念。

不断消解认同的差异性,需要寻求主导价值上的一致,但同时,这种一致并不是机械的、僵化的,而是在对不同的价值诉求的动态整合中形成的。价值主体的多样性呈现出不同的价值取向,要求不同的手段和方式进行有序整合,达到与主导价值的一致。因此,主导价值的一般性并不否认价值取向的多样性,而价值取向的多样性带来整合手段和方式上的特殊性。在一般性和特殊性的不断统一中,不断寻求主导价值的一致,建构起相同的意义感,逐渐消解认同的差异性。

参考文献:

[1]余玉花.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2]张向东.认同的概念辨析[J].湖南社会科学,2006,(3).

[3]欧文・拉兹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专家研究报告:多种文化的星球[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行动导向理念论文范文5

内容提要:会共管理理论已有的 发展 ,呈现出将人文主义与技术主义相分离的研究方法失偏、将效率与会平相分离的治理理念失偏和将政府与社会相分离的治理结构失偏。公共管理理论创新需要从这些失偏中走出来,开辟新路径。

近年来,公共管理理论创新备受国内外行政学者的关注。但就如何推展的问题,仍然是见仁见智的。笔者认为从传统的行政理论到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发展,均不同程度地呈现出人文主义与技术主义相分离的研究方法失偏、效率与公平相分离的治理理念失偏和政府与社会相分离的治理结构失偏。公共管理理论创新需要从这些失偏中走出来,开辟新路径。

一、方法路径:将人文主义与技术主义融合起来

    社会 科学 研究中存在偏重价值理念分析和偏重事实实证分析的摆动由来已久,大体都经历过重价值理念分析的传统制度主义方法时期、重实证计量分析的行为主义方法时期和以动态制度分析为主导的新制度主义方法时期。这种摆动往往成为人们质疑社会科学的科学性的把柄,同时也大大降低了社会科学指导人类社会实践的可信度和有效性。而且,这种摆动的趋势仍未有多少收窄的迹象。正如英国科学家兼人文作家c.p斯诺在其著名的《两种文化》一文中所诉,人类将日益面临人文文化和技术文化割裂的威胁。川回顾公共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发展、从19世纪末的传统行政理论发展到现在的新公共管理理论,经历了三大阶段,虽然不能简单地把它们纳人传统主义一行为主义一后行为主义的发展轨道,但行政理论发展中将人文主义与技术主义割裂开来的特征是十分明显的。

    1.传统行政理论阶段(1900-1960年)。在这一阶段,政府机制与 企业 机制在管理效能上的反差直接推动了传统行政理论的研究路径是吸收企业管理的成功经验,以制度研究为重点,推动“行政制度化”,突出预算、人事、管理和组织等内容,虽然其中也有行为主义的兴起,但“见物不见人”是其主流的研究风格。在研究的价值取向上,“最初的价值观是效率”,“效率至上的价值观在公共管 理学 领域内直到1960年代都占据上风。”传统行政理论笼罩在技术主义的偏好之中。

    2.公共行政理论阶段(1960-1970年代末)。在传统行政理念和方法主导下,政府管理忽视了民权、公平、参与等宪政权益问题的解决,迷失了公共行政的服务方向,引发了社会对政府的信任危机和民权运动的兴起,也促使了“传统行政”向“公共行政”的转变。公共行政理论的研究路径是社会运动的直接介人,各种社会运动不断为公共行政的理论发展提出新问题、新方法,尤其是新的价值观。公共行政研究的重心正是传统行政所忽视的宪政权益问题,“它的思维方式从本质上讲不强调技术,而偏重于人本主义。

    3.新公共管理理论阶段(1970年代末一)。为民权运动所推动的公共行政,虽然鼓励政府更多地关注社会公平间题,但随之而来的公共财政膨胀和过度的行政分权,极大地制约了政府的行政能力,也将行政效率吞噬无几,公众对公共行政的乐观想法再度消失。这一时期,西方 经济 学出现了以布坎南等人为代表的公共选择理论和以科斯等人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的革新,其中的许多新概念、新思维和新模型被广泛地运用到公共行政分析中,产生了新公共管理理论。其价值取向是公共部门“减员增效”,“粉碎福利国家”。因此,“新公共管理表现了向市场和私营部门管理方式的回归,这反映了传统的宪政主义和管理主义之间的摇摆再一次摆向管理主义”。

    在传统行政理论时期,各国政府在众多的社会间题面前束手无策,引发了大规模的经济危机和两次世界大战,给人文精神以致命的找害。在公共行政理论的主导下,不少国家选择了福利国家政策,结果引致了政府膨胀、财政危机和社会惰性,将行政效率吞噬殆尽。刚刚兴起的新公共管理运动将公共管理活动视作经济活动来运转,有人批评它会导致忽视公共责任,不强调道德水准。因此,公共管理学要想独立于学科之林,要想在实践中成功地引导政府避免管理失败,就必须从行政理念和行政方法上跳出其在人文主义和技术主义中摇摆的周期性,有机地将公共管理的人文方面和技术方面融合起来进行创新。

二、理念路径:从效率与公平之争走向以责任理念为中枢

    公共管理具有对象的普遍性、内容的庞杂性和资源的公共性等特殊性。公平、民主、效率和效益都是公共管理追求的共同价值理念,但在公共管理的理论和实践中却时常难以完整把握。因为公平、民主、效益、效率根本就不是公共管理的最高理念。那么,什么是公共管理的最高理念呢?经典的《 政治 学》告诉我们“城邦的原则是正义”,“它所求的是最高最广的善业”,公共管理的最高理念应该是公共责任。公共责任相对于公平和效率而言更具有前提性和基础性,不讲求公共责任的公共管理既不可能是公平的,也不可能是有效的。只有公共责任才能将公平、民主、效益、效率有机地融合起来。以公共责任为前提的公平和民主就是不损伤效率和发展的公平和民主。换言之,以公共责任为前提的效率和发展也是不损伤公平和民主的效率和发展。在全球化趋势下,公共责任表现为全球责任。

    以公共责任为行政之最高理念的追求被封建国家 政治 精神的堕落,特别是近代市民社会兴起以来的利己主义(也包括狭隘民族主义、集团及政党利己主义)所吞噬。但在全球化时代,市民社会的利己主义理念要么自由泛滥而致各利益主体同归于尽,要么归附于公共责任的旗帜下寻求更安全的保护。因为,各利益主体越来越被一种人们所熟知的“拴在一根线上的蚂炸”的现象胶着在一起。在全球化的背景中,公共管理所追求的“公平”、“效率”等价值观已不是民族国家内意义上的,任何国家实现“公平”、“效率”的进程都是与它国的相同进程捆绑着的,不能以损害它国的“公平”、“效率,,来实现本国的“公平”、“效率;公共管理所面对的问题具有更多的相似性、关联性和国际性,诸如环保、维和、禁毒、打击恐怖主义、化解 金融 危机等,每一项职能的履行都更加依赖于各国政府的合作。如果不树立全球责任意识,不履行国际义务,而追求狭隘的“公平”或“效率”,公共管理就不可能实现其职能。全球责任意识是一个可以兼容“公平”和“效率”价值取向的理念,它既强调了人类平等和共同 发展 的目标,更强调了为此而尽可能地承担义务和付出智慧。它体现了人文精神和技术精神融合的最高境界。

    客观地说,传统行政理论一公共行政一新公共管理的发展只是被动地映应社会矛盾而作出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式的创新。当社会运转效率低下时,效率就成为公共管理理论主导的价值取向,并依此改变公共管理的理论构架;当社会不公的矛盾激化时,公平便成为公共管理理论主导的价值取向,并依此重构公共管理的理论框架。倘若照此发展,公共管理理论就没有基本的价值理念和稳定的理论框架。这种创新模式不能保证公共管理理论超前于公共管理实践,并为之提供替示和指导。和平与发展、公平与效率、稳定与革新是公共管理面对的永恒主题,这些主题的解决无不要求有人本的责任理念和 科学 的机制保障相结合。西方 经济 学也有过类似的割裂式发展的经历,从古典政治经济学到工具的经济学,都曾在世界性经济危机面前束手无策过。对经济学以这种模式发展的批评不绝于耳。经济学家彼得·德鲁克呼吁下一种经济学应试图兼有“人性”和“科学”两方面,经济学既是一种“人性”,一种“道德 哲学 ”,又是一种严谨的“科学”,是以人性和责任为基础的经济学。目前,以“人性”分析为中心结合制度分析、数学模型分析的“新政治经济学”已经兴起。这一趋势值得公共管 理学 借鉴。

三、结构路径:从政府与社会之争走向政府、社会和市场混合

行动导向理念论文范文6

[关键词] 大学生;理想信念;辅导员;职业人格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10-212-2

“高校辅导员和大学生的有效互动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辅导员与学生均以主体身份出现,以平等、尊重为原则,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传递和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以主体间关系为联系作用方式的实践活动。”新媒体技术爆炸式地发展,使大学生能接受的信息越来越多玩的方式更是多样,这种情况使他们课余学习的时间变少,思维方式、价值取向、行为表现都出现变化。面对新媒体环境下出现新问题,以往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也相应面临挑战。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并不是一个陈旧的课题而应当是与时俱进的,它的好坏决定着我们的民族能否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的核心。2006年4月底,教育部在上海举办了全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会议。会议上指出,“建设一支优秀的辅导员队伍对于全面提高育人水平,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管理水平至关重要。”职业人格是指人作为职业的权利和义务的主体所应具备的基本人品和心理面貌。作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力量,辅导员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教育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把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和辅导员个人的职业人格塑造结合起来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辅导员职业人格要求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现状

教育部2005年颁发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教社[2005]2号),明确指出:“辅导员、班主任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从定义中我们可以知道辅导员基本的工作职责要求辅导员必须具备相应的职业人格。首先,辅导员要具备较高的政治素养,扎实的政治理论基础,在政治觉悟上应与我们的党和国家的社会主义道路一致。其次,应具备较良好的道德修养,孔子有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话体现了“言传身教”的重要性,教师的思想道德、理想信念以及行为态度等方面,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的成长产生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再次,辅导员要具备较强的职业能力,既能处理学生的日常教育管理,也能根据需要组开展各种学生活动。通过这三个方面真正达到“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要求。

目前,在校大学生以“90”为主体独生子女居多,个性张扬,自我管理能力弱。教育部公布的2011年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调查报告指出,大学生主流思想仍是积极健康向上。但是,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和新媒体工具的不断涌现,舆论自由度逐渐开放,大学生足不出户也能阅尽天下大事,然而,网络信息良莠不齐,新媒体环境的不断发展使不少的大学生出现重视物质享受轻精神追求;不满社会现状且责任意识淡薄;过度崇尚自我却缺乏集体意识;追逐快餐文化缺乏理想信念。这些都给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全新的挑战。同时,由于职业定位模糊和工作评价度不高,甚至部分辅导员只是把当辅导员当做进入高校的跳板,所以在工作中存在职业理想缺失的状况,对工作不积极不主动,完成基本的工作任务就可以,没有积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自身的职业素养提高动力不足等问题,甚至有的辅导员本身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也十分淡薄。这就要求我们在强调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的同时也要加强对辅导员职业人格的塑造。

二、辅导员职业人格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价值契合

高校辅导员的职业人格包含着五个主要的影响要素,即马克思主义信仰、辅导员的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及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实践活动的情感体验、规章制度和他人经验等。而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而理想信念教育是大学生德育的重要内容,它包括大学生的信仰、追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各个方面。从两者来看,他们的主导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式等方面都具有明显的价值契合。

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内容应当是丰富的而且形式多样。利用好多媒体技术形式,在主题班会,职业规划和社会实践中,开展学雷锋、感恩、爱国等教育形式。在互动中辅导员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者、实施者、管理者,更是大学生的知心朋友和思想导师。从互动中两者都能得到提升,这对辅导员的职业人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教育的过程中,辅导员要注重教育与管理的结合,管理上张弛有度,在教育上注重方式。单纯的说教方式应当尽量避免,要强调自主性和觉悟。因此,在尊重大学生个性差异的同时要确保主流教育思想不动摇,对一些个体要实行差异化的教育模式,关注他们的职业理想,将他们的需求和实际进行分析,同时,注意观察他们日常的生活与学习,引导他们走上比较正确的道路,将价值引导与自我意识结合起来,在理论上自觉学习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在实践中践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做到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理解理论。

三、新媒体环境下创新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模式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

做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主要实施者,不仅掌控着教育的模式和过程,而且掌控实施的内容,因此,自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于理想信念教育的全过程让更多的学生通过不断的学习、实践和总结。把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体现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时代要求,坚定大学生的政治信仰,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提高社会主义觉悟。利用好新媒体工具制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舆论氛围,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弘扬主流文化摈弃腐朽和错误的思潮,为大学生的思想和学习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切实促进大学生增强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在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的过程中,辅导员应当提升自己的理论和实践水平,自觉以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的成果为切入点,通过实践促进大学生在实际中感受祖国的变化。从实际思考理论,从理论提升反过来指导实践,在反复循环中养成自觉追求社会主义价值的思想,树立共同理想,把理想信念转化为自觉的精神追求,从而形成坚定的理想信念。在实施的过程中实现双方的互动,通过互动促进双方价值的趋向一致,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

(二)以新媒体工具为载体,正确引导舆论

理想信念教育应抓住新媒体发展的机遇,辅导员应主动占领网络教育阵地,通过微博、微信、博客、QQ、网络论坛、聊天群、教师信箱等方式,积极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注重班级和系部网站建设和管理,在内容上尽量多宣传我国经济发展取得的成就,红色事迹等。结合新兴媒体工具可以建设官方微博、博客等,通过这个平台大家可以一起讨论各种问题,辅导员可以设置一些专门的热点问题讨论,主动引导学生关心国家大事,这种新的方式也使大学生愿意发表自己的看法见解,在师生的交流互动中提高大学生的判断力,在实践中自觉践行积累经验,进而转化为实际的行动。然而,新媒体工具的迅速发展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网络不断,言论自由不断开放,加强大学生的媒体素养也是辅导员的一项重要工作,同时也能提升自身的媒体道德修养。媒体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学生具备信息辨别能力,从理性的角度去解读和传播媒体信息,不能人云亦云瞎起哄。辅导员可以通过开展主题班会的形式,提供大学生解读新媒体信息的正确视角。也可以通过专题讨论、案例分析或者辩论赛的形式来开展教育,引导大学生学会判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三)以实践为动力,在实践中坚定理想信念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开展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而是一项重大的任务,面对多元的文化、迅猛发展的媒体工具、个性张扬的“90”大学生,你想单单通过宣传和灌输使他们自觉形成较高的理想信念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只要通过不断地实践才能真正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升华。目前各高校的实践活动是十分丰富的,比如寒暑假的下乡活动、社会调查、教学实践、参观走访、校园文化活动等,类型丰富多彩。作为辅导员应组织学生走进社会了解我们的国情、民情,尊重人民的劳动成果,感受在我们党的领导下国家建设的伟大成就,在实践中培养能力、提高社会责任感、形成集体意识、养成吃苦耐劳的精神。通过亲身体验才能了解祖国的发展变化,了解我们的成就是来之不易的,更能破除我们的思想困惑,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形成坚定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四)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向专业化发展

首先,辅导员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很难体现专业化,这就要求我们对工作进行专业细分,简单来说,我们既要有专业的思想政治理论工作者,也要有出色的班级系部管理者,也要有心理健康方面的专家等。因此,把出色的专业个体应用到工作的各个方面能够确实有效地解决各种问题。其次,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应拓展辅导员队伍的视野。使他们能把握敏锐的信息,掌握先进的媒体技术手段,熟悉流行的新媒体语言,从而能更好地对大学生进行引导,收到教育的成效。再次,推进辅导员职业化发展机制。辅导员工作是一项综合性工作,每天处理各项工作,凡是和学生有关的都和辅导员有关,辅导员因此被冠以“万金油”的称号。但是这种事务缠身的模式,很难使辅导员分出时间去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因此,我们应当在一个团队里面形成一个功能互补的专业团队,一方面依托专业开展各项职业工作,另一方面要明确辅导员的责任主体,建立一个与职业化相适应的工作机制。

参考文献:

[1]2011年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表明大学生思想主流积极健康向上[N].中国教育报,2011,(6):4.

[2]李中军.高校辅导员主体论[M]北京: 光明日报出版社,2011 :117-138.

[3]贝静红.高校学生理想信念培养和辅导员职业信念塑造[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