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贸易论文范例6篇

商品贸易论文

商品贸易论文范文1

论文摘要:本文在介绍金融危机背景下中韩两国贸易现状的基础上,从产业发展的角度,利用产业升级、产业间贸易和产业内贸易的相关理论,分析了中韩贸易的特点及所面临的问题,进而指出了中韩贸易所面临的前景,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论文关键词:产业分工 产业内贸易 比较优势 一、中韩双边贸易现状和特点 1.双边贸易额增速呈放缓趋势 中韩两国自1992年建交以来,经贸合作关系发展迅速。2007年,中韩双边进出口总额达1599.0亿美元,同比增长19.1%,其中中国出口561.4亿美元,进口1037.6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6.1%和15.6%。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2008上半年,中韩贸易额仍高达816.5亿美元,同比增长28.1%。韩对华出口450.94亿美元,同比增长27.2%,占韩出口比重22.7%,中国继续保持韩国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市场和第二大进口国地位。韩国则是中国第六大贸易伙伴、第六大出口市场和第三大进口来源地。 据中方统计,2003年中韩双边贸易总额632.3亿美元,同比增长43.4%,2011年双边贸易总额900.7亿美元,同比增长42.5%,2005年双边贸易总额1119.3亿美元,同比增长24.3%,2006年,双边进出口总额1343.1亿美元,同比增长20%;从韩方统计资料看,四年来的贸易总和分别为570.2、793.5、1005.6、1073.9亿美元,经过测算,年增长率为38.6%、39.2%、26.7%和17.1%;虽然中韩双方由于统计方法或统计范围不同,在具体数值上有所差异,但是从总体看,中韩贸易虽持续保持高速增长的趋势,但受国际经济增长放缓的影响,增速逐步趋缓。 2.产业内贸易成为贸易的主要形式 产业内贸易(Intra-industrytrade,简称IIT)是指一个国家在出口的同时又进口某种同类产品的现象。按照联合国《国际贸易商品标准分类》(Standard International Trade Classification,SITC)的标准,SITC中前三位数相同的产品,即至少属于同类、同章、同组的商品,都属于同一产业。 早在本世纪初,韩国学者李准晔等人就曾对中韩两国的产业内贸易指数进行了测算,数据表明:在20世纪90年代,无论是涉及所有部门的产业内贸易指数,还是工业制成品的产业内贸易指数 ,都是处于不断上升的态势。这说明,中韩两国的产业内贸易发展非常迅速,其地位不断提高。而中国学者曹子瑛、梁果(2006)根据1995年~2005年韩国海关贸易数据测算的10年间两国的产业内贸易指数平均达到0.68,产业内贸易已经成为中韩贸易的主要形式。 3.中韩双方贸易结构不同,中国处于低端层次 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的不同,中国在双边贸易结构中处于低端位置,这可以体现在产业间贸易和产业内贸易两个层次。 从产业间贸易结构看,中国出口到韩国的商品中,虽然自然资源密集型产品所占比重逐年递减,但劳动密集型产品和农副产品的比重仍然较大,一直在38%左右浮动。同期,韩国对华商品出口仍是以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为主。化工、机械、塑料等资本密集型产品在出口总额中所占比重稳定,始终保持在60%以上。 从产业内贸易结构 看,中韩两国处于垂直型产业内贸易阶段。根据李准晔等人的测算,20世纪90年代,中韩贸易中水平型产业内贸易比重没有明显提高,相反,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在中韩贸易中起主导作用,而且同类商品的相互贸易中所获得的收益差距较大。以中国商务部统计的数据为例,在集成电路及微电子组件(HS8542)的产业内贸易中,2006年中国向韩国出口17.4亿美元,同时韩国向中国出口额达到187.7亿美元,水平型产业内贸易差距明显。在垂直型 产业内贸易中,中国依旧处于产业链的低端。另据中国商务部统计:例如在钢材类进出口贸易中,韩国对中国出口的主要是不锈钢板材,而中国对韩国出口的主要是普通钢板;矿物燃料的产业内贸易中,中国对韩国出口中主要是煤及其制品,而韩国对中国出口主要是石油及沥青提取的油类及制品。 综上可见,产业间贸易中,中国在劳动密集型等低端产业具有比较优势;在产业内贸易中,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占主导地位,中国由于技术的差距,同一产业内依然处于产品链的低端。 4.贸易发展不平衡,中方逆差缺口较大 自建交以来,中韩双边贸易迅速发展,韩国对华出口额成倍增长,而中国则连年严重逆差,并有逐年增加的趋势。2003年以来,中国贸易逆差额连年超过当年中国对韩出口总额 ,2011年,中韩贸易逆差增幅达49.5%,2005年则突破增幅400亿美元大关;2007年,逆差增幅虽有所下降,但是绝对数额也创下476.2亿美元的新高,至2007年底,中国对韩国贸易逆差额累计额已达到近2500亿美元。除去韩方关税和非关税贸易壁垒的限制,对韩贸易逆差大幅度增加的原因主要是:一、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韩国企业对中国直接投资的增加,中国从韩国的进口迅速扩大,中国出口产品增长潜力不大;二是在双边贸易中垂直产业内贸易起主导作用,中国从韩国进口的原材料部分被加工成制成品后返销韩国或销往第三国。这都严重影响了中国商品进入韩国市场,阻碍了两国贸易正常均衡的发展。 二、中韩贸易现状深度分析 1.中韩分处国际产业分工不同层次,互补性强 韩国自上世纪60年代确立了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发展模式以来,整个产业结构以重、化工工业为主,造船、汽车、半导体、石油化工、IT等产业均在世界上占有较为重要的地位;农林渔业由于成本过高,竞争力较差,是韩政府重点保护的产业。近年来,韩国经济中服务业和制造业比重不断上升、农林渔业比重日益降低。 中国方面则由于在新技术新产品研发能力上的差距,现阶段只能以劳动密集型的轻纺产品和加工组装型的家电及电子通信产品工业成为世界的工厂,技术密集型产业还不具备成为世界工厂的水平。结合中韩两国的国情,同时考察中韩两国进出口商品的主要类别,不难看出,中国处于国际产业分工的劳动密集型,但同时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升级的阶段;韩国则处于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同时向高新技术产业升级的阶段。从整体看,韩中分属产业分工的第二、第三层次,这种互补性的产业结构,为两国的贸易提供了很大的空间。 2.中韩在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存在叠代态势 改革开放近30年来,随着市场经济及工业化进程的发展,中国的产业结构逐步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方向演进。从产业演进路径看,在经济发展和收入水平较低的阶段,产品需求主要集中在以农产品和轻工业品为主的生活必需品,产业结构以农业和轻工业为主。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品逐步向以非农产品为原料的耐用工业消费品方向转移。高附加值的耐用消费品的生产主要以重工业或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产业为基础,到2010年,中国的居民平均收入要达到中等国家的收入水平,需求结构的升级必将拉动产业结构的变化。从投资结构来看,中国的 政府投资及国际直接投资主要集中于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部门,这些都加速了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速度。而同期,韩国由于技术水平、研发能力、基础科学方面的限制,韩国产业结构转换和新技术自主性开发滞后,结构转变指数持续呈下降态势。 可以说,在制造业领域,中韩的部分产业都具备了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特征,这也是中韩产业内贸易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中国在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竞争力强化导致了中韩两国间贸易竞争的加剧。3.两国产业市场结构差异明显 韩国产业市场结构呈现规模有余,竞争不足的 态势。由于长期实行大企业主导型经济发展战略,韩国三星、现代、SK等大企业集团数量虽少,但创造的价值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超过60%。中小企业则相对较弱,1993年韩国中小企业的销售额占当年韩国GNP的比重不足5%,韩国产业形成的是规模有余、竞争不足的二元市场结构,以具备发达国家水准的大企业为龙头是韩国经济的腾飞和产业市场结构的重要特点。 中国产业市场结构恰恰相反,呈现分散化的特点,规模效应不强。众多中小规模、分散经营的生产方式无法抵御实力雄厚的国际竞争对手。尤其在工业生产领域中,同韩国相比,中国许多重要产业的整体规模与技术水平严重不对称,产量增长迅速而与先进水平相比的技术差距并没有缩短,属于粗放型增长,资源利用效率较低,重复建设严重,形不成规模经济,国际竞争力较弱。 三、中韩贸易的前景展望 1.贸易总额和贸易规模将持续快速发展 中韩两国同处东亚地区,区位合作优势明显,分处国际产业分工的不同层次,产业结构互补性强,因此,双方双边经贸关系发展具有巨大潜力和良好前景。同时,中韩两国都保持了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在WTO框架下,中国资本市场逐步开放,市场潜力巨大。随着中韩两国合作领域的不断延伸和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中韩两国元首确定的争取2012年双边贸易额达到2000亿美元的目标完全可以早日实现。 2.产业内贸易比重进一步上升,逐步由垂直型向水平型转移 改革开放近30年来,得益于宏观经济环境稳定、市场机制完善和民营资本的发展,以及跨国公司的制造环节以惊人的速度和规模向中国转移,中国已经进入工业化发展的中期阶段,中国制造逐渐崛起。在不远的将来,中韩两国在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交叉性会越来越强,产业内贸易竞争将会日趋激烈。随着市场竞争带来的资源地优化配置,中国产业竞争力的不断增强,双方的产业内贸易将呈现逐步由垂直型向水平型演进的趋势。为了应对相似产业的竞争,两国企业需要通过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强化产品异质性来加强竞争力。这方面,韩国政府已经选择了诸如家电领域的数字电视和通讯领域的新一代通讯标准,作为增强竞争力的手段,可以说是已经预见到了这一趋势。 3.中韩间相对贸易分工短期内不会有根本变化 产业结构的升级也要以产业结构合理化为基础,充分考虑国情现状和资源的约束性。在短期内,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经济转型的富裕人员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基数巨大。一是同庞大的劳动力基数相比,中国资本供给和高新技术仍属于相对稀缺资源,中国在劳动密集型产业方面的比较优势不会变;二是居高不下的非自愿失业(不论其是隐性的还是显性的),是任何政府在制定产业政策时都不可能忽视的问题。所以,中国不能过早地放弃传统的比较优势产业,否则只会导致欲速不达。因此,在短期内,中国将继续保持一定规模的对韩农产品,服装及衣着附件、织纱线、织物及制品等轻工业品出口。就中韩两国而论,目前中国处于两国贸易产业链下游,韩国处于上游的相对位置短期内不会改变。 4.中韩两国在世界贸易体系中地位将加速上升 从中国方面来看,正处于以重工业化为特征的工业化的发展中期阶段,如果能利用金融危机带来的机会,结合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机会,采取适当的产业倾斜政策,利用信贷、税收等优惠政策引导韩资流向通信、半导体等新技术产业及深层次的农产品深加工、能源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带动技术贸易、大型设备等贸易的发展,将大大加速产业结构的升级;从韩方看,韩国的产业结构正处于从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向高新技术密集型上升的过程中。韩国作为对中国第一投资对象国和长期的贸易顺差国,通过与中国的投资与贸易,顺利的转移了传统产业,并通过积累贸易资金,为加大韩国向高技术、高附加值的高新产业的科研投入,加速韩国产业向高端的转移提供了现实条件。因此,从整个世界贸易格局来看,中韩经贸合作促进了两国在整个世界贸易产业链条中向上游演进的速度,提高了双方在国际贸易市场的竞争力,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有关中韩产业内贸易发展态势的实证分析.北方经济,2006.10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7.中国统计出版社 国家统计局:中国对外经济统计年鉴2006.中国统计出版社 中国商务部http://www.mofcom.gov.cn/、驻韩经济商务参赞处http://kr.mofcom.gov.cn/

商品贸易论文范文2

关键词:标准仓单;套期保值;风险控制;大宗商品;贸易融资

随着我国大宗原材料进口规模不断扩大,商业银行也更多地涉足于大宗商品贸易融资领域。该类业务交易金额较大,进口商通常以进口商品在国内的销售款偿付信用证项下货款或商业银行融资。但由于大宗商品价格波动频繁且波幅较大,商业银行开立信用证或提供融资后,一旦价格下跌、销售不畅,商业银行将面临较大风险。因此,大宗商品贸易融资业务具有独特的规律和风险控制方式,商业银行需要深入研究。本文主要通过对标准仓单在大宗商品贸易融资中应用模式的分析,探索商业银行合理运用风险控制手段获得更高收益的有效途径。

一、标准仓单在大宗商品贸易融资中的应用模式

标准仓单在大宗商品贸易融资中基本的应用模式为标准仓单质押下的贸易融资。虽然标准仓单质押比较好地解决了商品质量保证、实际货物控制等问题,但是商品价格波动以及客户违约时银行处理货物的问题依然存在。因而,利用标准仓单可以用于期货合约交割的特点,将其与银行监控下的套期保值头寸结合使用,可以形成更可靠、更有效率的应用模式。

以大宗商品信用证业务为例,商业银行为大宗商品进口企业开立信用证前,首先要求企业建立与信用证进口货物相对应的期货卖出合约。在信用证项下单据提交至开证银行时,如果进口企业无法付款,银行则将信用证项下货物交至期货市场指定的交割仓库生成标准仓单,用于期货交割或者通过转让直接变现,抵偿商业银行信用证项下付款。

在此模式下,企业在商业银行监控下进行套期保值,使现货与期货损益互为补偿,可以有效降低商品价格出现不利波动时企业违约的可能。同时,商业银行还可以将标准仓单作为大宗商品信用证业务的风险退出手段,控制融资风险。

二、标准仓单在大宗商品贸易融资中的作用

(一)增加风险控制手段,提高风险控制能力

目前,商业银行大宗商品贸易融资业务的风险控制手段主要还是传统的担保、抵押等方式。引入标准仓单后,银行的风险控制手段将更为丰富,一方面标准仓单本身可以用于质押;另一方面,在存货质押中也可以将标准仓单作为存货变现渠道,从而提高风险控制能力。

(二)有效的风险退出渠道

由于标准仓单本身的特点,使其流动性较一般抵押物更强。如果再将标准仓单和银行监控套期保值头寸结合使用,将使商业银行在办理大宗商品贸易融资业务时获得更为有效的风险退出渠道。即在企业违约时,商业银行可将货物转换为标准仓单用于期货交割获得资金偿还融资,避免货物不能及时变现造成的流动性风险和处理货物过程中商品价格波动导致的市场风险,从而较好地解决处理货物方面的难题。

(三)扩大业务规模,获得更高收益

引入标准仓单后,商业银行增加了风险控制手段,提高了风险控制能力,获得了有效的风险退出渠道。因此,商业银行可以在既定风险容忍度的基础上扩展客户群,扩大业务规模,从而获得更高收益。

三、标准仓单在大宗商品贸易融资中应用的必要准备

商业银行在大宗商品贸易融资业务中使用标准仓单,作为风险控制手段及风险退出手段,将使银行获得更强的竞争优势。但是标准仓单、套期保值等期货市场工具具有较强的专业性,银行必须做好相关准备工作,才能将其“为我所用”,而不“为其所累”。笔者认为,银行将标准仓单用于大宗商品贸易融资业务前,需要做好如下准备:

(一)建立适用于交易的产品目录

将标准仓单用于大宗商品融资,相应的交易商品必须是期货市场交易的商品。因此,商业银行需要首先建立适用于交易的产品目录,可以在现有期货交易商品中优先选择单位价值较大、品质相对稳定的商品,以利于由简入难,逐步打开业务局面。具体来说,上海期货交易所的铜、铝、锌,郑州商品期货交易所的PTA,大连商品期货交易所的聚乙烯、聚氯乙烯都可以首先纳入适用于交易的产品目录。

(二)建立套期保值头寸监控体系

前述的标准仓单与银行监控套期保值头寸相结合的应用模式中,银行监控套期保值头寸是控制市场风险、使得标准仓单有效变现的重要环节。因此,商业银行需要建立套期保值头寸的监控体系。

该监控体系的基础是商业银行、期货经纪公司和企业的三方协议。银行需要设立专门岗位负责监控如下内容:企业套期保值头寸的规模、种类、期限等是否与贸易进口货物相配套;是否出现超出套期保值需要的期货交易;是否能在期货价格波动情况时补充保证金,确保期货头寸不因价格波动保证金不足而被迫平仓;是否可保证期货头寸在商业银行授权情况下方可进行各种交易。以上工作,银行也可以与期货经纪公司合作,由其承担部分工作,从而减少银行专门岗位的人员数量。

(三)完善货物管理控制,形成标准仓单生成机制

除了标准仓单本身质押的应用模式,商业银行将标准仓单作为风险退出手段,进行对实际货物监控下(如存货质押)的贸易融资是更为常见的模式。在此情况下,完善货物管理控制,形成标准仓单生成机制是银行风险退出的重要基础。

目前,商业银行对于货物的实际监控一般都委托专业物流监管公司办理。物流监管公司一般可以提供“保兑仓”、“海陆仓”等多种监管服务,监管范围从仓库延伸至陆路运输以及海上运输。商业银行只要在此基础上,建立将监管货物交付期货交易市场指定交割库并生成标准仓单的流程机制即可。

因此,这就需要银行与期货交易市场建立合作,形成一批备选的交割库。在将监管货物生成标准仓单时,可以就近选择交割库;或者在货物进入仓储环节时,直接指定由期货市场交割库储存。其中涉及的具体操作环节,仍然可以委托物流监管公司代为办理。

(四)建立标准仓单处理变现流程

标准仓单的处理变现是商业银行最终实现风险退出的核心环节,需要建立相应流程确保银行利益。对于未与套期保值头寸结合使用的标准仓单,银行可以采取自行寻找买方和委托期货经纪公司变卖两种渠道。根据境外银行相关业务经验,若银行有经营同类商品的客户,可以自行寻找买方,反之则需要委托期货经纪公司变卖。

在标准仓单与套期保值头寸结合使用的情况下,银行可以将标准仓单用于套期保值头寸的交割。由于期货交割的专业性,相关手续银行宜委托期货经纪公司代为办理,交割获得的资金可用于抵偿商业银行的贸易融资款。

完成上述准备工作后,银行将建立起“以货物实际控制为手段,银行监控套期保值头寸为支撑,标准仓单为风险退出渠道”的大宗商品贸易融资风险控制模式。较之单纯依赖货物控制的融资模式,上述模式风险控制能力更强、退出手段可靠,必将大大增加商业银行在大宗商品贸易融资业务中的竞争实力,从而为银行带来更高收益。

参考文献:

1.上海期货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套期保值交易管理办法(2004年8月25日)

2.上海期货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标准仓单管理办法(2006年7月26日)

3.上海期货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指定交割仓库管理办法(2008年12月25日)

商品贸易论文范文3

【论文关键词】 贸易条件 外商直接投资 关税率 汇率 贸易条件(Net Barter Terms of Trade)的含义是进出口商品比价,它反映了出口相对与进口的盈利能力。贸易条件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各国切身的贸易利益,它与比较利益一起被认为是国际贸易的两个基本问题,各国政府及研究学者对贸易条件的变动也都十分关注。 加入WTO以后,中国的对外贸易经历了快速增长。据海关统计, 2006年,中国对外贸易总额达17604.0亿美元,贸易总量排名第三。然而,伴随着出口的大量增长,我国对外贸易出现了出口价格相对于进口价格下降的局面。2011年4月,央行副行长郭树清指出:长期以来中国的出口价格水平下降,进口价格水平上升,这是典型的贸易条件恶化表现。

一、中国贸易条件的变动状况 1.贸易条件的含义及计算 在国际贸易中,贸易条件的最初含义就是价格贸易条件(NBTT),它是一国出口商品平均价格与进口商品平均价格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NBTT=(Px/Pm)·100,Px代表一国出口商品的价格指数,Pm代表一国进口商品的价格指数。本文依据SITC分类标准,采用帕氏公式来计算中国贸易条件指数。 帕式公式:Pxt=∑pitqit/∑pi0qit Pmt=∑pjtqjt/∑pj0qjt 其中,Pxt和Pmt分别表示第t期的出口和进口价格指数。pi0和pj0分别表示基期(1983年为基期)第i种商品的平均出口价格和第j种商品的平均进口价格。pit和pjt分别表示第t期第i种商品的平均出口价格和第j种商品的平均进口价格。qit和qjt分别表示第t期第i种商品的出口数量和第j种商品的进口数量。 2.中国贸易条件的变动趋势 中国贸易条件变动趋势图 从图1中可清晰的看出,中国贸易条件在1983年~2006年间呈波动性下降,趋于恶化的趋势。1983年~1985年间,贸易条件阶段式上升,由1983年的100下降为75.05。第二个明显的贸易条件上升阶段为1988年~1991年。其他时间段,中国贸易条件均有较为明显的恶化趋势。 二、中国贸易条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现实中,贸易条件变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那么究竟哪些因素影响中国贸易条件的变动,其影响程度是多少呢。本文运用国际经济学的相关理论为依据,选取影响因素作为模型参数,搜集1983年~2006年间的样本数据,建立影响中国贸易条件变动的回归模型,最终来考察这些因素与中国贸易条件变动的相关程度。

1.模型说明 假设大国情形,且显著性水平为5%。参数包括:GDP指数,以1983年GDP为基期计算。出口商品结构指数(RMP)=(工业制成品出口总额/初级产品出口总额)×100,以1983年RMP为基期。外商直接投资(FDI),本文采用实际利用的外商直接投资额,单位为亿美元。实际关税率(T)=(进口关税实际征收总额/总进口额)×100%。汇率(R),本文采用人民币对美元的年平均汇价,来源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 2.模型建立与检验 利用1983年~2006年的数据,以贸易条件指数(NBTT)为因变量,GDP、出口商品结构指数(RMP)、FDI、实际关税率(T)、汇率(R)为自变量,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考虑到FDI与GDP的相关性及FDI的滞后效应,将FDI的数据滞后一期处理。 NBTTi=a0+a1GDPi+a 2RMPi+a3FDIi-1+a4Ti+a5Ri+ei(i=1,2…24) 运用SPSS15.0,对以上模型进行线性回归,得出模型中R2=0.923,R2的修正值等于0.902,模型的拟合优度高。样本相关系数R=0.961,表明被解释变量与解释变量的线形相关性强。 DW=1.755,接近于2,所以模型不存在自相关。 资料来源:SPSS15.0输出结果 从表2可得出,贸易条件指数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NBTTi=37.672-0.010GDPi+0.015RMPi-0.009FDIi-1+3.818Ti+0.045Ri。 自由度为18的临界值t0.025(18)=2.10,常数项、GDP、FDI、T和R均通过了t检验。表明解释变量GDP、FDI、实际关税率和汇率对贸易条件有显著性影响。 出口结构指数未通过检验,因此对回归模型进行修正,在原来的回归模型中剔除RMP这个自变量,再进行回归。结果如下: NBTTi=39.864-0.005GDPi-0.012FDIi-1+3.710Ti+0.045Ri t值: (2.492-2.365-2.877 4.8782.154) t0.025(19)=2.09,各个自变量均通过t检验 F=50.847>F0.05(4,19)=2.90,通过F检验,说明总体回归方程是显著的R=0.965 ,R2=0.915,R2的修正值为0.897,说明模型的拟合优度高。 3.模型结论 从回归方程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GDP、FDI的变动对贸易条件产生负向影响;实际关税率和汇率的变动对贸易条件产生正向影响。 (1)经济增长与贸易条件 中国经济增长与贸易条件存在负相关关系,符合西方经济学中的雷布津斯基定理:在其他要素数量不变的情况下,一种要素数量的增加将会降低使用该要素商品的相对价格,如果该商品是出口商品则贸易条件将恶化,反之亦然。 (2)FDI与贸易条件 FDI的增加使得贸易条件恶化,这与外商直接投资的流向有关系。根据国际经济学的理论,如果FDI流入的是东道国的出口优势部门,那么将使出口部门的产出增加、价格降低,贸易条件恶化,反之亦然。在我国自2001年起,70%的外商直接投资流向了制造业。制造业部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导致出口商品价格,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产品价格下降。 (3)关税与贸易条件 实际关税率即进口关税率的系数为正,说明我国征收关税起到了改善贸易条件的作用,对贸易条件的影响是正向的。但值得注意的是,入世后我国利用关税来调节贸易条件的空间越来越小。

商品贸易论文范文4

[论文摘要]本文在标准国际贸易分类的基础上研究实际汇率与中美贸易差额的相关度。通过对变量使用平稳性检验与协整分析,我们发现:各类商品对实际汇率的弹性存在较大差异。我们应该利用人民币升值的契机,制定有效政策,有效缩小中美贸易顺差,优化出口商品结构。

近年来,美国对华贸易逆差持续增加。迅速增加的贸易逆差使得美国对中国的汇率政策职责不断加剧,认为中国利用了不合理的汇率政策即人民币的低估向美国低价倾销,并将美国失业率上升尤其是产业工人的失业和中美贸易的逆差都归结为人民币汇率,从而不断向中国政府施加压力,促使人民币升值。在中国美国商会网站上,奥巴马对中国汇率和知识产权问题提出批评,还指出中国对美国巨额贸易顺差是“操纵人民币汇率”的直接结果。很多文献大都是直接从贸易总量上进行分析,没有结合我国贸易的商品结构进行实证研究;而有的研究虽然进行了实证分析,但是没有区分名义汇率和实际有效汇率,因而常常得出不准确的结论这不利于我们从商品结构的角度认识人民币汇率变动与中美贸易差额的相关性。本文尝试在更加细分的商品类别基础上,来从根本上揭示当前人民币升值情况下,中美贸易顺差持续扩大。

一、中美进出口商品结构分析

中美贸易中进口额最大的两大类商品是杂项制品(stic8)和机械及运输设备(stic7),其进口金额绝对数值也远远超过其他商品,且有不断上升的趋势。WwW.133229.COM总体来看,燃料除外的非食用原料(stic2)、化学成品及有关产品(stic5)、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stic6)、这三类商品的进口额一直位于第3~5位,都有稳步上升的趋势,而饮料及烟类(stic1)进口额最小且趋于平稳,可能是由于国家垄断控制这类商品,使其进口不能随着市场需求而灵活变动。

中美贸易中出口额最高的三类商品依次是机械及运输设备(stic7)、杂项制品(stic8)和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stic6),这三类商品呈明显上升趋势,它们都是工业制成品系列,这说明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竞争力日趋变强,且机械及运输设备涨幅迅速。初级产品出口额较低且趋于平稳。

二、实际汇率与各类商品进出口的实证检验

1.本文采用的计量模型为:

其中,lnesitci与lnisitci分别表示按照标准国际贸易分类法细分的第i类商品出口与进口的对数值,i=0-8,代表按照国际贸易分类方式统计的9大类商(关于sitc9未分类商品本文不予统计)。lnreer表示各年度人民币对美元的实际有效汇率指数。lnugdp表示各年度美国gdp指数序列的对数值。lncgdp表示各年度我国gdp指数序列的对数值。表示我国贸易政策变量的对数值,用当年进出口额在工业附加值中的比率来模拟贸易政策变量,指数化后取其自然对数记为lng。和代表误差项。

2.平稳性检验

为了节省篇幅,本文省略了平稳性检验结果,但结果表明各相关变量的对数序列都是非平稳的,但它们的一阶差分序列都是平稳的,所以可以进行协整分析。

3.协整检验结果

(1)从各类商品出口协整分析结果表明:

①实际汇率弹性最大的是sitc1为1.309,而对我国出口到美国最多的sitc7、sitc8、sitc6这三类商品的汇率弹性依次为0.40011、0.1475、-0.1013影响系数较小,且第六类产品汇率弹性系数与我们理论预期相反,基于sitc1为饮料及烟类产品,带有国家垄断性质,国家应该放开管制,这样能有效缩小这类产品的对美贸易顺差。从总体来说,因为我国出口集中于sitc7、sitc8而汇率弹性不足,想要让人民币升值来达到降低总体对美贸易顺差的可行性不大。

②显著影响各类商品出口量的是美国的gdp,其次是我国的对外贸易政策。美国的高消费政策,增加了我国的对美贸易顺差。我国的对外贸易政策也有效促进了我国对美出口,特别是对sitc1和sitc3,这两类商品进出口基本上由国家垄断经营,其波动可能受政策性影响较大。

(2)从进口协整分析的结果来看:

①所有商品分类的进口与实际有效汇率和我国实际gdp及我国对外贸易政策都存在协整关系。我国经济增长对(除sitc1类)所有商品进口都产生了促进作用。我国的贸易政策对绝大多数商品都起到了促进作用,其中对sitc7、sitc8,这两大类商品贸易政策弹性系数比其他类商品小,国家应该有方向的制定相关政策,促进这两大类商品的进口,进而可以有效缩小我国对美贸易顺差。

②从汇率弹性来看,首先各类商品的汇率弹性系数的符号与理论预期相符,实际汇率变小,人民币升值,我国进口量变大,即dlnisitc/dlnreer<0,其中汇率弹性最大的四类商品是sitc3、sitc6、sitc7、sitc8,汇率弹性都超过1,我们可以抓住人民币升值期间,通过加大这四大类商品的进口替代来改善我国的对外贸易商品结构。特别是sitc3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历年来这类商品的出口随着国内工业产出增加而增加的,而国际市场价格上升时,该类产品的贸易逆差上升,这主要与我国对国际市场原材料的依赖程度有关,趁着人民币升值期间,可以加大这类产品的对美采购,满足国内日益增长的经济发展,缩小对美贸易顺差。

三、相关政策与建议

1.实施有差别的行业利率,优化贸易结构

在目前的贸易产品结构下,简单的汇率政策并不能有效地实现我国经济的外部均衡。汇率政策的制定应建立在贸易结构分析的基础上,央行可根据我国不同时期的对美进出口商品构成特征进行权衡并最终对汇率政策实施相机抉择。尤其是全面加入wto后,汇率政策很难做到在同一时间对不同类商品区别对待,为了降低商品汇率弹性不同可能造成的负面效果,我国可实施有差别的行业利率政策。对于利润较低的初级产品,如果其顺差继续加大,适当的高利率信贷政策可以限制其投资并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

2.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加快我国低端出口产品的转型升级

要通过形成内生性增长机制,带动出口结构的转型升级。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以自主知识创新和技术进步为主要支撑,充分利用全球性知识和技术创新资源,加快我国出口产品向高附加值转型升级(2)限制已有较强出口竞争力和产能低端产品重复建设。(3)企业要通过引进、联合研发、品牌塑造等多种渠道,在我国现有的低成本优势、后发优势和大市场优势的基础上,逐步形成新的技术优势和差异化优势,打破对我产品的技术壁垒,在微观基础上使我国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

商品贸易论文范文5

关键词:国际贸易;理论;发展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5-0-01

一、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思路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产生于18 世纪的英国,完成于20 世纪30 年代。以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和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为代表,这些理论为古典贸易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绝对优势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两个国家生产两种商品,如果其中一个国家对一种商品具有绝对的成本优势,而另一个国家对另外一种产品拥有绝对的成本优势,则这两个国家可以利用本国的优势,分别开展这两种产品的生产,并根据自身的需要进行这两种商品的交换,满足各自的需求,并都能在国际分工中获得收益。绝对优势理论要求从事某种商品生产的国家对此商品生产具有绝对优势,否则不能从事此项商品的生产,也就不能在国际分工中获得收益,而很多国家并不具备这一绝对优势。李嘉图将绝对优势理论进一步完善,他认为:每个国家不一定要生产各种商品,而且这些国家生产商品也不一定非要具备绝对优势,这些国家应该集中力量生产那些相对利益较大或相对不利较小的商品,然后通过国际交换,满足自身的需要,并能在国际分工中获得收益。这就是著名的比较优势理论,可以简单概括为“两优取重,两劣取轻”。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是对亚当·斯密绝对优势理论的完善,共同构成了古典贸易理论。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建立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商品的生产是建立在劳动的基础上,劳动力是最重要的生要素,而且假定其他生产要素的成本是固定不变的。

20世纪初,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提出了要素禀赋理论。要素禀赋理论认为各国产生国际贸易的原因是生产要素禀赋的差异。要素禀赋理论认为:各国生产要素禀赋不同,使各国生产商品时投入的成本存在很大差异,这些差异导致了商品的价格差异,进而各国进行商品交换,产生了国际贸易。要素禀赋理论被称为新古典贸易理论,曾经在很长时期内成为国际贸易的主流理论。

二、新现象对国际贸易理论的挑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发展中国家的出现以及国际分工的纵深发展,国际贸易进入了空前发展的趋势。但是战后的贸易模式与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并不相符合。这与经典贸易模型所预测的结果并不一致。美籍学者瓦西里·里昂惕夫对模型进行验证后,发现美国的贸易与H-O理论不符合,这一结果的产生推动了战后一系列贸易理论的诞生。战后的贸易新现象也得以诠释。战后的贸易理论也在不断解释新现象和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和发展。当代国际贸易中出现了下列新现象,对贸易理论构成了挑战。

1.发达国家间“水平贸易”的发展

遵循传统的比较优势和要素禀赋理论,国际贸易应该以垂直贸易为主,并且应该在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之间开展国际贸易。但是,战后发达国家之间的水平贸易在国际贸易中占据核心地位。而且,这种地位始终保持不变,传统贸易理论无法解释这一贸易现象。

2.制造业的内部贸易形成与发展

具备规模经济特征的制造业,在战后其内部的国际分工变得愈加精细化。而且出现了发达国家制造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趋势。因此,其内部贸易的发展呈现迅速上升的趋势。因此,传统的基于规模报酬不变的贸易理论面对这同一产业内部贸易的增长也束手无策。

3.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增长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制造业的国际分工已经逐渐从垂直分工的层面转向水平分工的方向。甚至出现了网络分工的新形势。制造业的发展逐渐具备产业链细分的特征,在跨国公司的主导地位影响下,制造业国际转移已经成为一个新的发展方向。公司内部的贸易开展迅速上升。而这一增长对于传统贸易理论来讲也是具有一定的挑战,其宏观研究的传统理论难以解释这一内部贸易增长的现象。

4.区域集团内部贸易发展

区域经济一体化源于20世纪50年代与70年代之间,形成了第一次发展的浪潮。进入20世纪80年代中期,再次掀起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高潮。几乎一半以上的全球贸易都产生在各个区域集团的内部。因此,面对这一区域范围内部贸易量的提升,仅适用于全球范围内的古典国际贸易理论无法诠释其原因。

三、国际贸易新现象的诠释

针对上述的国际贸易新现象提出的挑战,基辛、凯南、格鲁伯、费农为代表的经济学家们开始展开深入地研究,进而提出了新要素贸易理论,将原有的生产要素定义范围加以扩大,人力资本、技术、信息等要素加入考虑的范畴内,并且充分分析资本和劳动以外要素的功能,从而构建各自的假说条件,进而形成相应的理论。其中,林德首次从需求方面探讨贸易的原因,得出了偏好相似理论。并且提出影响需求结构的首要原因就是收入水平。这些理论对发达国家的水平贸易做出了详细的诠释。此外保罗·克鲁格曼传统理论中,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不变的假设,进而提出了规模经济是国际贸易产生的主要原因的观点,很好地解释了国际贸易大量发生在同类产业内部的现象。他的研究结果成功地解释了战后国际贸易的新格局。而进入到20世纪90年,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再次出现促进了跨国公司内贸易理论以及产品内贸易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才国伟,舒元.我国对外贸易与世界技术扩散[J].国际贸易问题,2009(11).

商品贸易论文范文6

【摘 要】:本文主要利用汇率长期行为理论研究从1983年到2001年以来日元汇率的变化。笔者认为日元的实际升值的基本原因在于是日本非贸易品相对价格的快速上升。文章同时通过对日元实际汇率和国内生产总值、消费物价指数以及贸易差额等相关经济变量之间进行回归分析,得出各变量之间的数学规律。 【论文关键词】:汇率;实际汇率 ;国内生产总值;数量关系 一. 研究背景从1997年以来,人民币汇率基本保持在1美元=8.27人民币水平上。近期人民币汇率面临越来越大的升值压力。很多学者强调人民币不能升值,因为在货币汇率问题上,日本有过前车之鉴。日元汇率从1973年开始随市场变化自由浮动,当时1美元=308日元。1985年日本签下了“广场协议”,日元被迫升值,1995年4月19日出现历史上最高值,即1美元=79.75日元。之后虽然有所起落,但总的来说70年代以来,日元整体处于升值状态。不少学者认为正是日元的升值导致了日本经济长期萧条。本文主要研究1983年到2001年以来日元名义汇率和实际汇率的变化,汇率变化和国内生产总值、进出口贸易额、消费物价指数之间的相互关系,探索日元汇率变化的规律,分析产出的增加是否必然导致实际汇率的上升。希望通过对日元汇率市场化后变化的分析,能够对我国的汇率制度建设有所借鉴和启示。二.汇率长期行为理论关于名义汇率和各国物价或成本水平比例关系的理论可以追溯到16世纪,与货币数量理论发展密切相关。20世纪初瑞典经济学家古斯塔负·卡塞尔推广购买力平价理论(PPP),即一国的名义汇率会与各国物价或成本水平比率平等变化,使PPP假说成为汇率理论的核心部分。购买力平价理论背后的基本思想是一价定律,一价定律适用于单个商品(例如商品i)的情况,而购买力平价理论则适用于普遍的价格水平。在下面对日元汇率分析中,假定用 表示美国价格水平, 为日本国内价格水平, 为名义汇率为单位本币的美元价值, 为实际汇率,由名义汇率和价格水平来确定,它是对一国商品和劳务价格相对于另一国商品和劳务价格的一个概括性的度量,实际汇率的数学表达式为: (1)从购买力平价背后的一价定律来说, 应该不变,或是从长期趋势来看,应该波动不大。根据上式计算1983-2001年日元对美元实际汇率的变动。一般来说广泛使用的实际汇率根据以下价格指数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缩减指数、消费物价指数、批发物价指数、出口价格指数以及单位劳动成本。由于消费物价指数比较容易收集,本文选用该指数来计算实际汇率,同时为了观察上的方便,对日元汇率采用直接标价法。注:以1990年消费物价指数为100计算 注:资料来自于历年的《中国统计年鉴》从上述图表和数据显示名义汇率和实际汇率在各年度之间发生的波动,1984到1986年期间,日元汇率发生剧烈波动,币值出现大幅度的升值,此后起落相对平稳。1989年到1994年期间日元再度升值,在1995年达到最高值,此后日元币值有所贬值。1997年到1999年中日币反弹,又出现20日元左右的升值。1999年之后受到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日元小幅度贬值。总的来说,名义汇率和实际汇率走势基本相同。购买力平价理论在解释名义汇率短期行为时完全没有效力,但是大量实证证明,工业国的实际汇率有向长期历史平均水平回归的趋势,这表明购买力平价理论在长期有一定的效力。对于汇率长期趋势偏离购买力平价的趋势,有许多重要的修正和改进理论。对于日元实际汇率变化,也就是日元长期处于升值可以采用巴拉萨和萨谬尔森(Balassa-Samuelson)的推测来解释:收入水平较高的国家非贸易商品与贸易商品价格之比较高的原因是随着实际收入的增长,贸易商品部门生产率的提高快于非贸易部门生产率的提高。由于国家内存在竞争的压力,贸易部门和非贸易部门中技能类似的工人工资必须大致相等。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贸易商品部门较快的生产率增长提高了非贸易生产部门的相对成本,因而提高了非贸易商品的相对价格。在各个国家贸易商品的相对价格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非贸易商品相对价格的提高导致了币值的实际升值。下面将一国的价格总水平定义为非贸易商品价格和贸易商品价格的算术平均。假设两个国家的价格总水平分别为 和 ,非贸易商品价格为 和 和贸易商品价格为  ;和 ,带 号的变量表示外国。(2) (3)当以消费物价指数表示价格 时,权重( 和 )为非贸易商品在消费总量重所占的比重。可将两个国家以同种货币表示的贸易商品的相对价格定义为: (4)定义下列方程: (5) (6)根据(5)和 (6)式可以得出: (7)(7) 式给出实际汇率( )、两个国家各自非贸易商品的相对价格( 和 )、非贸易商品在国内和国外价格指数中的权重( 和 )以及所有国家贸易商品的相对价格( )之间的关系。从等式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非贸易商品国内相对价格( )上升会导致实际汇率的升值。结合上述的等式来看看日本经济发展种的实际情况:如果日本生产率在贸易品部门和非贸易品部门平衡增长或是在各行业中得到整体提高,则各部门都获益并将导致日元的贬值。但事实上,日本贸易品和非贸易品部门的生产率不是同步提高的,导致对实际汇率完全不同的影响。贸易品部门生产率的增长迅速,而非贸易品部门的生产率增长相对较慢。贸易品部门生产率的上升有助于提高整个国家的工资水平,因而非贸易品的生产商被迫以提高价格的方式来对付工资成本上升的压力。在日本以贸易品来衡量的非贸易品的相对价格一直趋于上升。相对来说,美国的贸易品部门与非贸易品部门的生产率差异较小,所以日本的非贸易商品的价格要比美国上升得更快。根据经济学家理查德·马斯顿对1973-1983年美国和日本行业数据的研究,美国贸易品生产率的提高比非贸易品生产率多出13.2%,日本贸易品生产率的提高是非贸易品生产率的73.2%,美国非贸易品的相对价格上涨了12.4%,而日本上涨了56.9%。在1983年以后,这种情况仍然持续。与美国的贸易品相比,日本贸易品的价格下降许多,但是贸易品价格的下降不足以抵消日本非贸易品价格急剧上升对汇率的影响。总之,日本非贸易品价格的快速上升是导致实际汇率升值的基本原因。 三.日元实际汇率和几个经济变量的数量关系(一) 日元实际汇率和国内生产总值( )之间的数量关系产出的增加是否会导致实际汇率的上升,一直以来是汇率长期行为的实证研究的重要课题。利用EVIEW软件对1983以来的数据用做出简单的回归分析, 表示日元的实际汇率,采用直接标价法, 表示国内生产总值,结果说明20年以来日本的实际汇率和国内生产总值之间存在如下的线性关系为:(8)Dependent Variable: LOG(E) Method: Least Squares Sample: 1983 2001 Coefficient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 C(1) 12.63532 0.397077 31.82088 0.0000C(2) -0.750959 0.038354 -19.57975 0.0000R-squared 0.957539 Mean dependent var 4.868300Adjusted R-squared 0.955041 S.D. dependent var 0.361649S.E. of regression 0.076682 F-statistic 383.3665Durbin-Watson stat 1.923346 Prob(F-statistic) 0.000000模型说明在1983-2001年之间 ,GDP每增加1%,日元实际汇率数值就反向变动0.75%。说明产出增加1%,日元汇率会发生0.75%的升值。上述模型较好地验证了产出的增加会导致实际汇率的升值。(二) 日元实际汇率和消费物价指数之间的数量关系价格指数是市场供求关系的晴雨表,同时也反映了日元的国内购买力。国内价格水平对于汇率的影响很重要。下面是1983-2001日本消费物价指数和日元实际汇率之间的回归研究,存在线性方程: (9)Dependent Variable: LOG(E) Method: Least Squares Sample: 1983- 2001Coefficient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 C(1) 26.71714 2.499147 10.69050 0.0000C(2) -4.729298 0.540896 -8.743446 0.0000R-squared 0.818080 Mean dependent var 4.868300Adjusted R-squared 0.807379 S.D. dependent var 0.361649S.E. of regression 0.158723 F-statistic 76.44785Durbin-Watson stat 0.824394 Prob(F-statistic) 0.000000双对数方程的系数说明,在1983-2001年这段时间内,消费物价指数变动与日元的实际汇率呈现反向变动。日本国内的普遍物价上涨1%,日元实际汇率数值下降,日元升值4.7%左右。(三) 日元实际汇率与对外贸易之间的数量关系众所周知,本币贬值可以促进出口抑止进口,从而改善贸易收支的情况。按照如此的经济逻辑,日本贸易应该出现这样的情况:日元升值出口下降顺差减少外汇盈余减少,但是现实情况却出现日元升值出口数量减少 出口质量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加 产品价格上升 贸易顺差居高不下。从1983年到2001年日本长期处于顺差状态。1.日元实际汇率与出口额之间的数量关系国际贸易理论一般认为,一国的出口额是外国国民收入和实际汇率的函数,鉴于考查日元对于美元实际汇率的变化,以及美国是日本的主要贸易伙伴,因此将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作为考查对象。(10)Dependent Variable: LOG(X) Method: Least Squares Sample: 1983 2001Coefficient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 C(1) 0.821563 0.021085 38.96380 0.0000C(2) -0.214512 0.047617 -4.504920 0.0003R-squared 0.923484 Mean dependent var 8.007967Adjusted R-squared 0.918983 S.D. dependent var 0.353902S.E. of regression 0.100733 F-statistic 205.1766Durbin-Watson stat 1.958383   ; Prob(F-statistic) 0.000000 (11)从模型的各项检验指标来看,在1983-2001年时段内,日本的出口符合国际贸易理论的描述,汇率与外国国民收入都是促进出口的变量,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和日元贬值可以增加日本出口额。2.日元实际汇率与进口额之间的数量关系对于进口来说,国际贸易理论认为,一国的进口是本国国民收入和实际汇率的函数,如下所示: (12)Dependent Variable: LOG(M) Method: Least Squares Sample: 1983 -2001Coefficient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 C(1) 0.731957 0.034029 21.51002 0.0000C(2) 0.030109 0.072177 0.417151 0.6818R-squared 0.794207 Mean dependent var 7.716868Adjusted R-squared 0.782101 S.D. dependent var 0.380447S.E. of regression 0.177591 F-statistic 65.60713Durbin-Watson stat 0.863086 Prob(F-statistic) 0.000000 (13)从模型的各项检验指标来说,日本的进口模型符合国际贸易理论的描述:日本的国内生产总值是促进进口的变量,直接标价法的日元实际汇率与进口量呈负相关。但是模型说明主要影响进口量的变量是国内生产总值。3.日元汇率与贸易差额之间的数量关系从国际贸易角度来说,贸易差额是汇率的函数;而从国际金融角度来说,贸易差额影响一国的外汇储备,也反映了一个外汇市场上的外汇的供求关系,会影响汇率的变动。长期的出口顺差,会使得实际汇率数值下降,导致本币升值。根据1983 年到2001年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 Dependent Variable: LOG(X-M) Method: Least Squares Sample: 1983 2001Coefficient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 C(1) 11.33301 0.913581 12.40504 0.0000C(2) -0.977389 0.187171 -5.221919 0.0001R-squared 0.615979 Mean dependent var 6.574787Adjusted R-squared 0.593390 S.D. dependent var 0.450372S.E. of regression 0.287184 F-statistic 27.26843Durbin-Watson stat 1.391723 Prob(F-statistic) 0.000069从模型的各项检验指标来看,在1983-2001年期间,日元汇率和贸易差额之间是这样的关系: (14)说明外汇市场上实际汇率和贸易顺差反向变动。直接标价法下,实际汇率 数值上升,币值贬值,贸易顺差会增大。实际汇率每发生1%的变动,贸易差额就会反向发生1%左右的变动。四.结论本文根据巴拉萨和萨谬尔森(Balassa-Samuelson)假说解释了日元实际汇率升值的基本原因,并将日元的实际汇率和几个相关的经济变量进行回归分析,日元的实际汇率和国内生产总值、消费物价指数、进出口额之间存在以下几个数量关系:1. 日本的国内生产总值每增加1%,日元实际汇率升值0.75%。2. 日本消费物价指数上涨1%,日元实际汇率升值4.7%左右。3. 日本主要贸易国的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和日元贬值可以增加日本出口额,之间的数量关系是:如果美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增加0.8%,日元实际汇率贬值0.2%,日本的出口额将上升1%。4. 日本的国内生产总值促进进口增加,日元实际汇率与进口量呈负相关,但是影响进口量的变量主要是国内生产总值,日本国内生产总值增加0.73%,日元汇率升值0.03%,日本的进口额上升1%。5. 日元实际汇率每发生1%的变动,贸易差额就会反向发生1%左右的变动【参考文献】刘巍.对日元汇率与其他宏观经济变量之间数量关系的分析. [J].金融与投资2002(1)15-17伊藤隆敏.彼德·伊萨德等. 汇率变化及其对亚太经合组织地区贸易合投资的影响. .[M].中国金融出版社1996年12月保罗·克鲁格曼.国际经济学.[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2月 刘巍.对人民币变动轨迹的实证分析.[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 2003(2)2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