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包装管理制度范例6篇

产品包装管理制度

产品包装管理制度范文1

一、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合格率偏低,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定量包装商品的生产企业计量管理意识薄弱

从抽查中发现,抽样不合格的商品多数来自于小型企业,这些企业计量法制意识淡薄,有的企业只重视自身效益,至今仍有部分企业对计量法律法规缺乏了解,缺少计量意识,对监督检查采取应付的态度,对定量包装商品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相应的技术规范知之甚少、甚至于不知,对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的允许偏差、标注净含量以及净含量标注的法定要求缺乏了解。不少单位在生产控制中,由于对平均净含量概念模糊不清,把其控制在负偏差范围或在计算净含量时错误地将包装袋计算在内,从而导致商品缺秤短量。当然,这其中也不排除个别企业为了减少成本,提高企业利润,采取偷工减料、弄虚作假、明欺暗骗等手段坑害消费者,钻法律法规的空子。

2、计量器具配备不合理,人员不到位,对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的灌装过程的控制缺乏足够的重视。

国家《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规定》中明确要求,用于检验的计量器具应满足被测商品最大允许负偏差的1/3。从抽查中发现部分企业配备定量包装设备和计量器具选用不合理,未达到准确度要求或未执行周期检定,部分生产企业生产规模较小,定量包装设备陈旧,工艺落后,缺乏必要的计量监控措施。许多小型及私营企业还进行小作坊生产,未配备自动罐装机,还在手工灌装。还有一些企业对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的灌装过程的控制缺乏足够的重视,没有制定商品净含量的控制规范。计量管理水平不高,无专门的计量人员,缺乏严格的自我监督抽查措施。有些企业在产品出厂前,要么很少或根本不检查产品的净含量,要么靠简单应付性地“检查”来代替科学正规的抽查,导致生产的同一批次产品,其最大偏差与最小偏差相差很大。

3、流通领域管理不严

各大中型商场、超市对商品质量非常重视,对假冒伪劣商品把关较严,而对缺斤短两这一最为普通的计量问题,没有给予足够重视。大部分商业、企业缺少必要的商品净含量计量检测手段,对商品净含量没有专门的进货把关制度,超市自包装商品不去皮现象普遍存在,无形中将外包装计入商品重量卖给顾客,这反映出一些销售企业缺乏对国家有关计量法律法规的学习和认识,流通领域缺少有关的规范措施和执法力度。

4、“C”标志推行工作缓慢

我地区质监局把定量包装生产企业的商品净含量监督抽查工作作为一项惠民工程来抓,对监督抽查不合格企业进行帮扶,帮助企业建立计量诚信体系。2001年国家总局了《定量包装商品生产企业计量保证能力评价规定》,决定按照国际通行做法对我国定量包装商品实行“C”标志管理制度。但“C”标志的实施情况并不理想。厂家不积极,社会反响不大,很多生产企业对“C”标志一无所知。现实推行和使用“C”标志的状况与开展这项工作的初衷和期望相距较远,据国家计量专项抽查结果反映,凡是开展了“C”标志管理的企业,其产品净含量合格率都较高,且很稳定,存在的问题也较少。

二、对定量包装商品计量工作的几点建议

针对存在的上述问题,质监部门应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增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有关人员的思想认识水平

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向企业加大宣传计量法律法规力度,特别是国家《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规定》等相关规章及规范性文件的宣传,增强广大企业遵纪守法的自觉性。从宣传教育入手,对有关生产企业领导和计量、质保人员进行相关计量法律法规的宣传培训,提高企业领导者对加强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管理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提高定量包装生产企业的产品质量和计量管理水平。

2、抓好源头,把住厂门,规范流通市场,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质监部门要抓好生产企业源头,把住厂门。通过加强对定量包装产品生产企业的监管和服务,从宣传、监管和服务三方面着手,从生产源头保证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准确,提高定量包装商品生产企业的计量保证体系,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规范市场行为,提高流通领域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的计量合格水平是当务之急,主要是帮助经销企业自觉地把好进货关,提高对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正确标注的识别能力,促使其自觉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3、质监部门建立档案,实行动态管理

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要建立定量包装商品生产企业档案,实行动态管理和分类指导。对计量基础较好、生产规模大、社会知名度高的企业,指导企业建立并完善计量保证体系,在企业自愿的基础上,推行“C”标志管理制度。对计量基础较薄弱的企业,要帮助其加强计量基础工作,建立必要的计量管理制度,改造落后设备,配备合理的计量器具,培训计量检测人员,加强内部管理,提高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的控制水平。对规模较小的民营企业,根据企业需要,可直接为其提供计量技术支持,帮助其控制出厂产品的净含量合格水平。

4、强化计量监督管理的力度

定量包装商品的监督与管理是法制计量的重要内容,为了使定量包装商品在生产领域、流通领域中的计量问题得到解决,应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创造放心满意的购物环境。在每年的监督抽查中,都会发现部分生产企业的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不合格,依据《计量法》和《商品量计量违法行为处罚规定》规定,对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不合格的生产企业给予相应的处罚,限期整改,并到期进行复查验收。通过各级质量技术监督局对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进行监督抽查,把此项抽查工作与企业日常计量工作结合起来。通过建立监督制约机制,加大对定量包装商品的计量监督抽查力度。建立适合本地区的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工作的长远机制和管理模式,使定量包装商品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

产品包装管理制度范文2

【关键词】节约型社会 商品过度包装 立法思考

建设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但近年来,不少生产厂商却大肆地进行商品过度包装,不但浪费了资源,同时还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因此,在商品包装上做到适度包装,杜绝虚假包装行为,这是当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根据相关的统计,北京市每年产生垃圾约300万吨,其中商品包装物就能达到83万吨,可减少的过度包装物已经达到60万吨。①可以说,过度包装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进程。

目前,我们每年所产生的包装废弃物大约有1600万吨,已占到城市固体废弃物的33%,并且以超过12%的速度逐年递增。②造成我国商品过度包装的主要原因在于,生产企业为追逐更多的利润,不惜进行片面、过度的包装,以花样百出的商品包装来赢得消费者的眼球,而商品生产企业又将包装成本变相增加到商品价格当中,使消费者不明就里地支付了过度包装的成本,这是一个不良循环的往复过程。此外,政府部门未能进行有效地监管,企业未能正确履行其社会责任,及时承担污染物的回收责任,这就使得近年来过度包装所带来的包装废弃物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③笔者认为政府部门应该尽快建立、健全与包装相关的法律,对过度包装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进行法制约束,最大限度地保护环境、维护社会整体的利益。

我国对商品过度包装立法的现状

目前,我国仅有几部法律、法规涉及到了商品过度包装的问题,如《环境保护法》、《产品质量法》、《清洁生产促进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包装资源回收利用暂行管理办法》。此外,地方政府也出台了部分条例和管理办法,如2000年,上海市政府颁布了《一次性塑料饭盒管理暂行办法》;2006年,哈尔滨市政府颁布了《哈尔滨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管理条例》,等等。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我国对于产品过度包装的法律规定还存在不少问题:一是相关法律的规定还缺乏现实的可操作性,仅仅是制定了一些原则性的规则,这在司法实践中并无太大的实际意义。由于对过度包装的法律责任承担人还尚未明晰,这使得司法执行者在实践中无法有效地对过度包装行为予以规制。另一方面,一些地方性法规具有明显的地域性,无法对其他地方的过度包装问题进行规制。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吸收国外对商品过度包装进行立法规制的实践经验,以此来加强我国对商品过度包装的规制,以便为商品包装制定出统一的标准。国外对商品过度包装立法的现状

日本对商品过度包装的法律规制。在日本,商品过度包装的现象也曾经广泛存在。举例来说,到了年终的时候,某家公司的老板会给员工派送一些福利品,但当员工打开福利品的时候,发现去除外三层、里三层的包装袋之后,只有一块毛巾或是一支圆珠笔。员工们都会认为花在包装上的钱甚至超出福利品本身。④为了防止这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作法,日本颁布了《包装新指引》的规定,要求尽量缩小包装容器的体积,容器内的空位不得超过容器体积的20%;包装成本不应超过产品出售价的15%,这样便很好地控制了产品间隙率过大和使用成本较高材料进行包装的问题。1995年,日本又制定颁布了《容器包装循环利用法》,也间接地对企业过度包装行为进行了制约。

德国关于包装废弃物的法律规制。德国在1986年制定颁布了《废物回收与处理法案》,并于1991年通过了《德国包装法令》,这一专门性的法令对商品包装问题进行了针对性的规定。1996年,德国颁布并实施《循环经济和废物管理办法》,该法案规定应尽可能避免产生废物,并要求商品生产者对包装垃圾进行最终回收,在包装物的回收处理上明确了责任,由此促使商品生产企业尽可能地减少商品过度包装或是采用可降解、可再利用的材料进行产品包装,这就为减少资源浪费、保护环境提供了更为有效的保障。⑤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我国对商品过度包装进行限制的最好方法就是制定包装方面的专门性法律,对商品过度包装的责任承担予以明确,以此督促商家采取更为合理的包装方式,减少资源浪费,尽可能地避免环境污染。对我国商品过度包装的立法思考

借鉴日本和德国对于商品过度包装的立法经验,结合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制定统一的《包装法》对商品过度包装进行限制、规范,无疑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相关部门在制定《包装法》的时候,应该考虑到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商品过度包装立法规制的基本原则。第一,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原则,让污染者对其污染环境的行为负责既可以解决治理环境污染的成本问题,也可以督促公民形成保护环境、爱护环境的良好理念。基于此,我们可以规定,如果一旦发现商品生产企业对商品进行了过度包装,那么就可以责令它来承担一定的治污费用,这样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商品生产企业的过度包装。第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要从源头上对商品过度包装进行控制,一方面严格控制商品的过度包装行为,另一方面对产品包装的材料予以改进,尽可能地使用可回收、可降解的材料进行产品包装,按照国际上通行的3R原则,对产品包装进行有效地控制。⑥

商品过度包装立法的具体设想。第一,严格界定商品过度包装的标准。对商品过度包装进行立法规制,首先要明确商品过度包装和合理包装的界限,尽管我们反对过度包装,但合理的包装还是必需的。我国在制定商品过度包装的标准时,可以借鉴国外的部分经验,如对商品包装物的容积、包装物与商品之间的间隙、包装层数予以规定。⑦当然,具体的标准还需结合我国的实际,必须经过实地调查、研究之后方能最后确定。但在界定商品是否过度包装时,可以通过具体的指标进行量化,一方面可以限定包装价格与实际产品的价格比,该比值超过一定的比例即可视为过度包装;另一方面,可以限定包装所使用的材料,如果所使用材料为稀缺性资源,比如钢材、木材等,便可认定为过度包装。这样的标准在现实中更具可操作性,更易在司法实践中予以落实。第二,运用税收杠杆进行调控,对过度包装的商品开征包装税。如果企业对商品进行过度包装,那么就必须缴纳一定的包装税,这无疑就会增大生产成本。这样就可以直接引导企业进行适度包装,促使它们努力提高商品质量,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减少包装物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第三,在对商品过度包装进行立法规制的时候,应该对过度包装的责任人即商品生产商的行为责任予以明确,确定其法律责任及处罚标准,明确执行机关和法定的程序。⑧对那些积极进行适度包装及开发绿色包装的生产企业,可以给予特定的产品标识,以此来鼓励商品生产企业积极进行适度包装,减少资源浪费,减少包装废弃物的产生。

结 语

在当今社会,过度包装的商品充斥着市场,这不仅会误导消费者、损害消费者利益,更为重要的是浪费资源和能源、污染环境。因此,治理商品过度包装是整个社会的责任,这对发展循环型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发达国家的治理经验,我国很有必要制定专门的法律,对商品过度包装进行有效的限制。同时,还要积极宣传环境保护的理念,促使商品生产企业主动停止过度包装,自觉承担社会义务和责任。总而言之,产品包装也应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路,我国的商品生产企业必须积极提高环保意识,以产品质量求得发展,而不能依赖华而不实的包装功夫来赢得市场。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层次也不断地得到了提升。近年来,“绿色消费”、“低碳生活”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这对于建设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是大有裨益的。与此同时,反对过度包装也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普遍认同,在这种情形下,政府部门更应该采用法制手段对过度包装行为进行严格的控制。(作者单位:山东大学威海分校法学院)

注释

①周斌:“从科学发展观看我国对过度包装的立法规制”,《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08年第4期。

②诸江:“对我国包装废弃物的立法思考”,《商场现代化》,2008 年第21期。

③金玄武:“探求‘公司社会责任’的法律属性―-基于法理学和法解释学视角的考察”,《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年第4期。

④参见省略/world/20070430/103957.

shtml。

⑤王俊华:“德国规制商品过度包装的立法及借鉴”,《特区经济》,2006年第10期。

⑥袁晓莉:“论包装废弃物治理的3R原则与对策”,《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年第2期。

产品包装管理制度范文3

1.1食品包装材料的生产过程不规范

相关数据表明,我国当前已经有六千余家企业专门从事食品包装材料的生产工作,小型企业占据着相当大的比例。拿塑料袋的生产来说,在全国范围内百分之九十的企业都是小型企业,而且企业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偏低、技术水平相对落后等问题明显。此外,由于缺乏规范化的管理,有部分生产企业为了降低生产成本获取更大的经济利益,采用劣质的原材料,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加入各类添加剂来掩盖由原材料所引起的产品质量问题。

1.2食品包装材料安全的监督管理力度不够

我国虽然有很多专门的法律法规对食品包装材料的生产经营,进行管理约束,但是由于食品安全管理机制与政府职能划分之间不协调等因素的限制,当前的法律体系并不能够得到深入贯彻的执行。在食品包装材料的生产企业当中,没有高效的行业准则和管理体系,很多类型的食品包装材料依然没能实行市场准入制度,这无疑会在一定程度上对食品安全造成一定的影响。

1.3食品包装材料的质检标准不够完善

由于生产能力在内的多种因素的影响,当前国内在食品包装材料方面的管理工作还不够全面,市场上流通的一部分食品包装材料的检测项目不够完善,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在食品包装材料中,用到的很多成分和产品没有专业的质检标准,导致包装材料中的有毒有害成分得不到有效的控制。众所周知,在复合包装材料的生产过程中,会大量的使用油墨和胶粘剂,但是目前相关管理部门仍然没有制定明确的卫生标准和产品质检标准。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未来会有更多新型的食品包装材料进入市场,这就要求我国政府的相关部门加大工作力度,加快完善各项标准的制定、更新工作,为食品包装材料的质量安全提供制度保障。

2食品包装材料安全的预防措施分析

2.1建立健全食品包装材料的相关法规,加强行政执法力度

由于起步较晚,我国当前的食品包装材料的相关标准和西方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我们需要建立健全食品包装材料的相关法规,并且加大监督管理力度。对于违法犯罪的行为要严厉打击,政府内部应该设置高效有力的监督管理系统,明确各部门的职责,以此加强行政执法力度。

2.2加强食品包装材料的检测手段

当前,食品包装材料的检测手段主要分为感官检测和仪器检测两种。感官检测就是通过人体的认知器官对食品包装材料进行一定的检测,借助感官检测能够方便快捷的发现外包装是否存在破损、异味等问题;同时,还能够对包装上的标签、商标的合法性进行检测。但是,受人体感官能力的限制,食品包装材料当中还是会存在很多像有毒害物质残留、重金属含量等的问题,这通过感官检测是不能够发现的,这时就需要借助仪器检测进行质量检测。

2.3消费者应该加强对食品包装材料的安全认识

除了政府部门和厂商以外,消费者本身也要对食品包装材料的安全性有一定的认识,在购买食品的时候,首先要检查外包装是否存在破损或污迹。但是,对于重金属含量等安全隐患,就需要政府部门加强包装安全教育活动,借助媒体的力量对食品包装材料的安全知识、食品营养价值等知识开展广泛的宣传,从而提升广大消费者的安全意识和隐患识别能力,将食品包装材料所对人体造成的危害降到最低。

3食品包装材料的发展趋势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会更加注重生活质量,对于食品包装材料的安全性要求也会随之不断提高。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食品包装材料的发展将会更加注重低碳环保,而且整个包装材料的使用循环系统也会更加合理,对环境的次生污染也会降到最低。而且,未来的食品包装材料在安全的前提之下,肯定会更加注重发展其多功能化,这样某一种食品包装材料的应用范围,就会得到扩展,从而在客观上节约资源,增加经济效益。

4结论与建议

产品包装管理制度范文4

【关键词】存货;物资;会计核算

一、引言

2017年10月24日,财政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以下简称“会计准则”)制定并颁发了我国《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以下简称“新会计制度”),并要求于2019年1月1日开始实施。然而,在资产管理方面,新会计制度依然存在一些不足,有的内容还需要进一步探讨、补充和完善,以促进顺利实施,促进工作效率的有效提升。

二、政府会计制度关于资产管理及会计核算相关规定存在的不足

(一)政府会计制度资产管理及会计核算的相关规定

2015年10月23日,财政部了《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1],准则第四章第二十八条规定,流动资产是指预计在1年内(含1年)耗用或者可以变现的资产,包括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及预付款项、存货等。非流动资产是指流动资产以外的资产,包括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长期投资、公共基础设施、政府储备资产、文物文化资产、保障性住房和自然资源资产等。除此之外,再无进一步的解释与说明。2017年10月24日,财政部的《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2]中删除了“存货”会计科目,同时新增加了“在途物品”“库存物品”“加工物品”三个科目对原“存货”项目所涉内容进行核算;其中“库存物品”用于核算单位在开展业务活动及其他活动中为耗用或出售而储存的各种材料、产品、包装物、低值易耗品,以及达不到固定资产标准的用具、装具、动植物等的成本。在对“固定资产”核算内容的解释上,新会计制度将固定资产分为六类,包括房屋及构筑物,专用设备,通用设备,文物和陈列品,图书、档案,家具、用具、装具及动植物。除此之外,同样再无进一步的解释和说明。对随买随用的零星办公用品,新会计制度规定,“对单位随买随用的零星办公用品,可以在购进时直接列作费用,不通过本科目核算”。对于“无形资产”,新会计制度规定,“非大批量购入、单价小于1000元的无形资产,可以于购买的当期将其成本直接计入当期费用”。

(二)关于新会计准则和新会计制度存在的问题

1.内容缺失不完整

2017年10月24日,财政部在“关于印发《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2]的通知”中明确表示,自2019年1月1日起财政部将启用新的政府会计制度,并要求不再执行现行的行政事业单位行业会计准则和制度。然而,令人迷惑的是,新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中既没有关于单项固定资产(比如专用设备、通用设备、用具、装具及动植物等)的价值认定标准,也没有就相关内容的进一步诠释,是否继续参照现行制度和准则执行并不明确。

2.新会计准则和和新会计制度个别内容规定不一,内容粗放,执行困难

第一,新会计准则中流动资产依然将“存货”列举其中,但新会计制度中并无“存货”这一提法,而是将原来“存货”的内容分解成了“在途物品、库存物品、加工物品”三项内容进行核算和管理,不同的表述对新会计制度的理解和执行带来困惑。第二,新会计制度规定,“库存物品”核算的内容主要包括材料、产品、包装物、低值易耗品,以及达不到固定资产标准的用具、装具、动植物等的成本。固定资产的标准是什么,“材料”“产品”“包装物”“低值易耗品”以及达不到固定资产标准的“用具”“装具”“动植物”等各自所包含了哪些基本内容,这些都缺乏进一步的解释与说明。这样的规定似乎显得简单粗放,不具可理解性。

3.用词不严谨不科学,易引起操作多样化

新会计制度规定,单位随买随用的零星办公用品,可以在购进时直接列作费用,不通过“库存物品”核算。也就是说,对于单位随买随用的办公用品,可以购进时直接列支,也可以不直接列支。对于无形资产,新会计制度规定,“非大批量购入、单价小于1000元的无形资产,可以于购买的当期将其成本直接计入当期费用”。也就是说,对这部分无形资产,在会计处理上既可以计入当期费用,也可以不计入当期费用;同时,在量词的使用上,不定量词“大批量”的使用让人缺乏明确的口径,什么样的数量才叫“大批量”在认知上无法进行统一。试想一下,如果根据这样的规定开展工作,不同学校就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需求进行办理。这不仅会造成不同单位核算口径的差异,还影响会计报表数据口径的一致性和可使用性。

4.有的条款内容值得进一步探讨和完善

(1)将动植物纳入存货或固定资产管理值得再思考(什么样的动植物作为固定资产管理,什么样的动植物作为流动资产管理)由于动植物特有的生物属性,其单项价值会因其持续生长时间而发生较大变化,比如不少高校里面有不少长年生长的名贵古树苗木,其单项价值巨大,不少就是从所谓的“库存物品”逐渐生长成了“固定资产”。事实上,具有生物属性的动植物与非生物性资产在价值的形成与转移上有很大不同,将动植物纳入“库存物品”和“固定资产”管理显得简单粗放,里面所包含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值得进一步的思考和研究。(2)核算内容不明确,有的地方内容重叠新会计制度规定,“库存物品”核算的内容包括材料、产品、包装物、低值易耗品,以及达不到固定资产标准的用具、装具、动植物等的成本。1)参照《企业会计准则》[3]关于低值易耗品的定义,对“未达到固定资产标准的用具、装具等物品”,在实际工作中通常被列入低值易耗品进行核算和管理。2)“包装物”和“装具”按汉语词义二者部分语意重叠。3)“包装物”核算的内容可以归结到“材料”“低值易耗品”“固定资产”中,将“包装物”单列核算没必要,实际工作中也难以区分。4)“动植物”与“自然资源资产”怎么界定,自然生长的动植物是否属于自然资源资产不明确。

5.“低值易耗品”词语引用不准确

在《企业会计准则》[3]中,“低值易耗品”通常是指单项价值在规定限额以下或使用期限不满一年,能多次使用而基本保持其实物形态的劳动资料,包括一般工具、专用工具、替换设备、包装容器、劳保用品、管理用具以及其他低值易耗品等。而政府会计新准则和制度并没有对“低值易耗品”进行定义,也缺乏对相关内容的阐释。单就这一概念所体现的词义上看,“能多次使用并能基本保持其实物形态的劳动资料”在汉语词义上不仅不属于易耗品,而是属于“耐耗品”,把耐用的物资叫做“易耗品”,不仅在词意上相互矛盾,也不符合大众对汉语基本词义的理解和认识。

三、关于完善新会计准则和新会计制度中资产管理和会计核算内容的思考

(一)尽快完善资产管理制度,明确资产确认口径

鉴于财政部明确要求政府新会计制度启用后,现行相关行业会计制度和准则必须停用,因此新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补充和完善显得更加重要。第一,将《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1]第四章第二十八条规定中所包含的“存货”删掉,用“在途物品、库存物品、加工物品”进行替换,以此保持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内容的一致性。第二,对新会计制度中资产所包含的内容做进一步的阐释和完善,明确相关科目核算口径和标准。包括非流动资产中单项“固定资产”“自然资源资产”“动植物资产”的核算内容和确认标准;流动资产中“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以及达不到固定资产标准的“用具”“装具”“动植物”等的核算内容和认定标准。比如低值易耗品,如果将其定义为“单项价值在规定限额内(比如:单项价值大于10元),能多次使用并能基本保持实物形态,并且不能作为固定资产进行管理和核算的劳动资料”,就会更加便于理解和执行,并更有利于工作的全面有效开展。

(二)对“库存物品”所包含的内容重新定义和阐释

新会计制度规定,“库存物品”核算的内容包括材料、产品、包装物、低值易耗品,以及达不到固定资产标准的用具、装具、动植物等的成本。实际工作中,“包装物”通常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用于储存包装各类物资而储备的、并可以多次重复使用的包装容器,比如桶、箱、坛、瓶等;另一部分是直接用于包装、盛放各类物资的一次性包装物和包装材料,如包装纸、一次性包装纸箱、绳索、包装用铁丝铁皮、一次性盒子等。根据不同包装物的使用情况及价值转移过程分析,一次性包装材料和包装物统一纳入“材料”核算更为科学合理;对用于储存和保管各类物资和材料并能多次使用的包装物,可以根据其价值大小和使用年限长短,分别在“固定资产”和“低值易耗品”科目核算。同时,在《企业会计准则》[3]中,所谓“低值易耗品”,就是指单项价值在规定限额以下或使用期限不满一年,能多次使用而基本保持其实物形态的劳动资料,包括一般工具、专用工具、替换设备、包装容器、劳保用品、管理用具以及其他低值易耗品等。因此,借鉴企业会计准则中的规定和解释,“达不到固定资产标准的用具、装具”同样属于“低值易耗品”核算的内容。因此,新会计制度中关于“库存物品”核算的内容可以表述为:本科目核算单位在开展业务活动及其他活动中为耗用或出售而储存的各种材料、产品、低值易耗品,以及达不到固定资产标准的动植物等的成本。这样的表述与实际工作更为相符。

(三)用“低值耐耗品”替换“低值易耗品”,并对其核算内容进行界定和阐释

在现行《企业会计准则》[3]中,“低值易耗品”通常是指单项价值在规定限额以下或使用期限不满一年,并且能多次使用而基本保持其实物形态的劳动资料。从定义上看,能多次使用并能保持实物形态的劳动资料与“耐耗品”词义更为接近。因此,参照企业会计相关基本概念及核算规定,如果将“低值易耗品”改为“低值耐耗品”,不仅会大大增强汉语词义与核算内容的相关性和可理解性,而且更有利于促进相关制度的理解和执行。

(四)加强资产的分类核算和管理的研究,新设“生物性资产”科目

动植物作为具有生命的活体,其价值的变化与非生命类物资价值变化完全不同,动植物可否作为生物性资产单列进行管理和核算,值得广大会计人员思索;实际工作中,不少动植物早已从“库存物品”成长为“固定资产”并还在继续成长,并且不少单位动植物资产价值不菲,尤其是高校里面几乎都有不少长年生长的名贵古树苗木,价值巨大。结合动植物资产生物属性和实际管理需求,专设“生物性资产”类别进行单独核算和管理符合会计学基本理论和要求,符合生物性资产实际管理的需要。

(五)科学准确表述相关制度,不定量词、表述模棱两

可的词语少用或不用,或者斟酌使用1.新会计制度中“对于随买随用的零星办公用品,可以在购进时直接列作支出”,这句话中“可以”一词建议删掉;或者直接改为“对于随买随用的零星办公用品,在购进时经物资管理部门验收后直接列作支出”。2.无形资产条款中“非大批量购入、单价小于1000元的无形资产,可以于购买的当期将其成本直接计入当期费用”这句话可以这样描述,“单价小于1000元的无形资产,于购买的当期将其成本直接计入当期费用”。这样的改动更符合财务会计严谨性要求,有利于新会计制度的理解、实施和完善。

(六)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低值易耗品”进行精细化管理

为科学有效对低值易耗品进行全面核算和管理,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该类物品可采用“批量记账、单项管理”的方法,充分利用二维码生成、识别、扫描技术,在低耗类物品购进验收合格后,以同类批量(单件)物资的总金额直接记账列支,同时利用二维码技术将每一项(件)低耗品自动生成唯一对应二维码并进行系统保存记录,通过二维码生成和扫描识别仪,对单项低耗生命周期及价值运动进行完整的记录和管理,包括购进、验收、领用、维修、报废报损等,使用过程不计提折旧。二维码技术的运用,将极大提升低耗物品管理绩效,全面提升资产管理效率。

四、结语

新会计准则和制度随着2019年的临近将很快实施,加强准则和制度相关问题的收集和研究,尽快完善相关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对建立起科学、全面、有效的资产管理及核算制度体系,提升相关单位资产管理绩效和办事效率,促进新会计制度的顺利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A].2015.

产品包装管理制度范文5

[关键词]药品包装;药品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U4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4-0342-01

我国的药品包装质量在近年来得到了有效提升,但是我国的整体药品包装水平还是较低,这样就影响到了药品质量,药品质量问题的存在,使得药品流通问题以及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均暴露出来,严重影响到医疗行业的发展。因此,就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不断的对药品包装质量进行提升,有效的针对药品质量进行管理,以此来提升我国的药品包装水平,从而使得药品质量也可以得到提升,促进药品行业的发展。

一、药品包装与药品质量管理进行质量提升的重要性

由于我国药品生产低水平重复,低水平生产十分普遍.对药品包装质量重视不够、片面追求低成本生产,低成本包装,包装材料使用不当,工艺落后,甚至用生活用品作包装吸引购药。药品包装成了影响药品质量的潜在因素,以至于在药品流通环节和临床应用中逐渐暴露出来,同时在经济上造成巨大损失.在医疗上造成严重危害。因此,广大医药工作者所迫求的质量目标应该是药品的整休质量,是药品的设计目的与治疗效果,药品包装与药品质量的稳定和协调与统一。我国的医药商品正面临着国际市场的严峻挑战.要巩固国内市场,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必须在继承和发扬中国医药传统和特色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药品质量,改进药品包装的技术水平,淘汰落后的药品包装和包装技术工艺。

二、完善管理体系,严密管理环节,加大执法力度

我国的药品总局为保障流通到市场中的药品的质量,制定并颁布了相关的药品保障质量管理办法,在该办法中,着重对药品生产的全过程以及药品最后的包装进行了严格的质量要求。并规定了药品包装所需要采用的包装材料以及在药品生产过程中容器的应用标准等。这一办法的提出,使得药品包装变得更加科学化和规范化。

然而,我国很多的地区对于该办法的执行力度并不强,而且在监管上也不严格,使得该办法形同虚设。而造成这一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就在于部分管理单位在对药品包装进行管理的过程中,管理力度并不强,而且既定的管理制度也不够严密。其次,就是相关的监管制度在制定的过程中,存在细节上的问题,在既定的管理办法中,虽然对管理的标准要求进行了论述,但是却没有针对药品流通的包装质量要求进行明确的规定。最后,就是在新药的申请以及审批上存在疏漏,审查力度并不严格,特别是在包装材料的稳定性上以及在包装材料的渗透性等检验上,存在严重的偏差情况,各个材料以及容器之间的配比并不符合试验参数的设置,在测试方法以及包装质量报告的审核上存在马虎大意的情况。

上述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使得流通到市场中的药品包装质量无法满足质量检验标准的要求,药品质量也或多或少的存在一定的问题。所以,就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针对相关的管理体系进行完善处理,使得管理体系中的各个细节内容均得到良好的补充,而且要保障管理环节的严密性,努力提高执法力度,从而确保进入到市场中药品包装的质量。

三、重视药品包装的设计与包装材料适用性的选择

药品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收到了包装材料以及包装设计的影响,所以应该对包装材料进行合理的选择,并针对包装设计进行有效的监控,加大重视力度,这样才能够使得药品的整体质量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

包装材料的适用性选择是保证药品质量稳定的决定因素然而我国现在许多药品生产企业所采用的包装材料是不适用的,如解热止痛散用双层普通纸包装,极易受潮使其中的乙酞水杨酸吸潮水解变质,反映了散剂的普通纸包装的不适用性。十滴水的石蜡封口极易受药液渗漏使蜡质裂隙而长霉,反映了液体制剂石蜡封口的不适用性。糖浆剂用塑料桶包装,由于塑料桶体积大,不坚固,易变形,封口不严而极易染菌,造成药液产气,包装膨胀,药液外溢污染,反映了液体制剂用塑料桶灌装的不适用性。由于包装材料的不适用而造成药品质量问题的现象是十分普遍的,在各种剂型上均有反映。

药品包装设计在满足适用性和保证药品质量的前提下,应符合三个原则:①特异性设计原则:针对药品销售的地域不同,温湿度差异,及不同的运输、贮存环境进行特异性的设计,保证在不同的地域、不同的环境下都能使药品质量稳定。②美学设计原则:包装设计的美学性不仅是为了吸引顾客,满足感观上的需要,也是企业文化的一部分,是企业精神和企业形象的表征,是防伪防冒的重要手段。③方便性设计原则:从医疗需要和患者使用的角度考虑,包装要易于开启,使用方便,剂量合适,便于保存,不造成药物资源浪费。

四、加强包装工艺与药品稳定性研究,对药品包装实行严格的规范化管理

药品稳定性研究是静态的留样观察、实验室动力学试验与流通过程中的动态稳定性研究相结合,广泛地征求经销商和医疗部门对产品的质量意见,实行质量跟踪,找出影响质量的包装缺陷,不断改进包装工艺。采用新材料、新技术,对包装工序按GMP的要求实行严格的规范化管理。

五、加强流通环节的药品质量管理,防止劣质药品扩散

针对我国药品质量的现状,加强对流通环节的药品质量管理,防止劣质药品扩散尤为重要。由于流通环节进货渠道广,品种多,数量大,贮存时间相对较长,产生的质量向题较为集中,表现突出。该环节是医药商品、药品质量的集散地,管理不善,在经济上、医疗上造成的损失和危害是重大的。据本站历年的统计,质量退货每年都达数10万元。由于药品包装问题引起的质量退货金额>l/3。因此医药商业企业必须加强对购进药品的质量管理,重点抓好:①改变重经营轻质量的旧观念,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举、经营效益与质量效益相结合的原则,在企业内部严格实行全员的GSP管理。②经营部门不断充实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增强营销人员的质量意识,加强对购进药品的资格审查和质量考查。

六、结语

综上所述,有效的针对药品包装的管理体系进行改进,使得管理的各项环节均能够保障严密性,并注重贯彻落实相关的管理规定, 选择适宜的包装材料,在保障药品稳定性的基础上,来对药品实施科学化和系统化的包装,针对药品的流通加强质量管理,从而确保流通到市场中相关药品的质量。通过本文所论述的这些方式,就能够有效的保障药品包装的质量,同时能够使得药品质量得到高效的管理,从而可以进一步的推动药品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严槿,药品包装的现状及对未来之展望[J],现代食品与药品杂志,2011(05).

[2] 赵霞,胡昌勤,金少鸿,药用胶塞及其应用现状[J],中国药事,2012(07).

产品包装管理制度范文6

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作为印刷行业行政管理部门,长期以来,在致力于行业健康与科学发展的同时,也在不断加强和完善行业监督管理职能。为加强包装装潢印刷品质量监督管理,推动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印刷品质量水平的不断提高,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在2012年开展包装装潢印刷品专项质检活动的基础上,决定于2013年继续组织对月饼包装装潢印刷品进行质量监督检测,重点检测月饼包装装潢印刷品的印制加工质量和过度包装情况。

活动开展

2013年3月,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下发了《关于开展2013年“3?15”中小学教科书绿色印刷和月饼包装装潢印刷品质量监督检测活动的通知》,决定对月饼包装装潢印刷品进行质量监督检测。检测工作由新闻出版广电总局“3?15”质检活动办公室组织实施。总署质检中心具体负责样品抽取和技术检测的组织、协调工作。

4月中旬,“3?15”质检活动办公室在福州市召开了质检工作座谈会。邀请相关省(区、市)新闻出版行政部门、质检机构的负责人,对月饼包装装潢印刷品质量监督检测的对象、范围、内容、检测要求、活动步骤等进行研究,统一活动步骤和工作要求,并确定月饼包装装潢印刷品质量检测的重点地区为北京、上海、石家庄、沈阳、南京、福州、南昌、郑州、武汉、广州、成都、西安等12个城市。对当地具有较高知名度、广大群众关注的重点企业的重点产品进行检测。

5月下旬,“3?15”质检活动办公室又组织有关地区质检机构的负责人、技术人员在南京市召开了检测技术研讨会,研究起草了质量检测的技术方案,对月饼包装装潢印刷品质量监督检测的技术依据、抽样要求、检测项目、技术指标、检测条件、数据处理、合格判定等进行了讨论,规范了质量监督检测的工作程序、检测方法与技术要求,以确保活动的有序开展,确保检测结果客观有效。随后,“3?15”质检活动办公室下发了《关于2013年月饼包装装潢印刷品质量检查样品抽取和技术检测的通知》、《月饼包装装潢印刷品质量检查抽样规范》、《月饼包装装潢印刷品质量技术检测规范》等技术文件,指导各地开展样品抽取和质量检测。

文件下发后,相关地区“3?15”质检活动办公室认真筹划,提早介入,通过多种渠道了解月饼包装装潢印刷品的生产、印制、加工情况,及时掌握相关信息,组织相应工作人员,提前做好抽样准备。样品抽样完成后,按照检测规范要求,及时进行编号、封样、包裹等前处理,并及时送交总署质检中心进行检测。

认真检测

月饼包装装潢印刷品质量监督检测工作开始后,相关地区“3?15”质检活动办公室从北京、上海、石家庄、沈阳、南京、福州、南昌、郑州、武汉、广州、成都、西安等12个重点城市,以及长春、济南等城市,共抽取月饼包装装潢印刷半成品27种,月饼成品包装装潢印刷品70种。

根据抽样情况,总署质检中心组织成立了专家检测组,以GB/T 7705-2008《平版装潢印刷品》、GB/T 7706-2008《凸版装潢印刷品》、GB/T 7707-2008《凹版装潢印刷品》、GB 23350-2009《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 食品和化妆品》等国家标准为依据,对印制加工质量和过度包装情况进行检测。印制加工质量重点检测成品外观、印制加工和表面整饰等,过度包装情况重点检测包装层数。

经过专家组的认真检测,结果显示,今年的月饼包装装潢印刷品整体质量良好。与往年相比,月饼包装装潢印刷品的设计加工、材料选择、成本控制、印制加工、装饰造型,以及可回收、便于循环利用等多方位的精细化控制效果较为突出。综合来看,今年的月饼包装装潢印刷品的多色套印、外观要求以及规格尺寸均符合相关国家和行业标准要求。月饼包装装潢印刷品主题突出,色调明快,色域较宽,颜色亮丽,图案质感明显;图文信息完整准确,印制清晰。

同时,检测发现,个别月饼包装装潢印刷品存在质量瑕疵。主要表现为:非关键部位覆膜少量起泡;局部压凹凸、UV上光、烫箔烫金套印不准(误差为±0.2mm),光油有流淌现象;包装盒轻微翘曲变形;外包装盒黏结不牢,个别部位有开胶现象;外包装开合的连接拉带黏结不牢,易脱落;外包装盒内部表面有个别溢胶、野胶现象等,但均未出现影响产品正常使用的严重缺陷,也未对产品的整体印制加工质量构成损伤。

结果分析

1.落实“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要求

经过检测,受检月饼包装装潢印刷品充分落实了党中央、中纪委今年以来下发的关于“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要求,主要特点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销售价格定位合理

受检月饼包装装潢印刷品反映的销售价格相对合理,未发现价格虚高的现象。绝大多数保持在100~300元,月饼制作成本和包装装潢印刷品印制成本较为合理。

(2)厉行节约简化包装

今年以来,党中央提出“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八项规定的号召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衷心拥护。这不仅表现在三公经费使用等方面,在节庆食品方面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受检的70件月饼成品包装装潢印刷品的印制加工较为简洁,包装层数均未超过3层,未发现过度包装和豪华包装的产品,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其中,仅有一种为3层包装,其他均为2层。有的月饼生产商以手提袋直接作为外包装,体现了简约、实用、节俭。

(3)包装空间尺度合理

与往年较多出现的小月饼大包装的过度包装相比,今年受检的月饼包装装潢印刷品尺寸适度。外包装、内包装空间尺度合理,与月饼产品的重量、大小基本一致,布局紧凑。有些还使用了简单包装。

2.呈现新特点

除了以上几个方面落实党中央要求,简化包装、厉行节约外,今年的月饼包装装潢印刷品呈现如下特点:

(1)创意设计凸显文化

受检月饼包装装潢印刷品还积极展示了传统的民族风俗与文化特色。如花好月圆、六帽秋思、花伴月、江南忆中秋、意江南、秋雨琴心、月上西楼、明月情等月饼名称的运用,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意蕴;包装装潢图案设计方面有的以国粹京剧脸谱布局,有的以官窑青花瓷工艺为主,有的突出传统中国符号―龙、牡丹花等,印刷时多用简洁、明快的线条、图案、符号勾勒出清新淡雅的风格,个性鲜明,以此吸引消费者;外观设计方面讲究新颖多样,有的采用手提半月包装形式,有的整体外观及图案简洁明了,有的开启与闭合方式新颖别致。

(2)纸质为主,有利环保

此次检测未发现使用贵重材料进行加工制作的现象,只有个别月饼包装装潢印刷品使用了仿绸缎的织物和塑料材质作为内衬,绝大部分产品都选用了纸质制作的内部支架与内衬进行填充布置,不仅有效降低了成本,而且有利于废料回收、自然降解,有利于环境保护。

(3)印制精美,特色鲜明

为突出包装的装饰效果,吸引顾客,在印制方面,多数月饼包装装潢印刷品都采用了丝网印刷、柔性印刷、平版印刷、凹版印刷等多种复合印刷方式,使得产品变得五光十色,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有的产品还采用磨砂油墨、UV油墨、仿绢特种纸、植绒图案等新型材料,使得成品触感鲜明;有的采用压凹凸工艺实现浮雕效果;有的采用覆膜工艺保护印刷面;有的采用局部上光、烫箔、烫金等工艺,既有效突出图文重点,又兼具防水、防损功能等。

(4)印后加工标准规范

印后加工是产品成型并交付使用的关键,包括裱糊、压痕、模切、折叠、成型等。多种工艺、多个工序叠加进行,每一环节的缺陷都将影响最终效果。检验发现,绝大多数月饼包装装潢印刷品的内、外包装盒模切整齐,黏结牢固,成型规范,表面整饰平服,版面光洁干净,无明显翘曲变形,符合包装装潢印刷品标准与规范要求。

(5)工艺选择注重环保

今年的月饼包装装潢印刷品中非常突出的一点就是注重环保。一些产品外包装、内包装、内衬等均整体采用无胶工艺制作加工,通过整体模切、折叠成型,保证了VOC零排放,有效地做到了无害包装,绝大多数产品在材料使用上都采用了纸质材料,保证了材料的可回收与再利用。检测结果反映出,月饼生产厂家和包装装潢印刷品的印制加工企业的环保意识正逐步加强。

下一步建议

通过此次活动的开展,对包装装潢印刷品质量检测工作进一步加深了解,深化认识,并提出如下建议:

1.加强宣传,理顺流程

在食品药品包装装潢印刷品质量检测中,受检样品一般需要从食品、药品生产企业抽取。工作中出现了食品药品生产企业对新闻出版管理部门开展质量监督检测的监管行为不理解的现象。建议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通过多种形式,进一步加强包装装潢印刷品监管职能的宣传,促进相关企业对质量监管活动的理解、支持与配合,保证质量检测工作的正常开展。

2.明确重点,加强管理

包装装潢印刷产业作为市场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所有商品的生产、销售和宣传都离不开包装装潢印刷品的配套支持。食品、药品包装装潢印刷品的质量问题已引起大家的重视。建议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及时组织开展食品、药品包装装潢印刷品专项质量检测活动,推动其质量水平的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