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设计理念范例

产品设计理念

产品设计理念范文1

关键词:简约设计;灯具;策略

一、简约设计理念概述

文艺复兴催生了各种艺术思潮如百花齐放般繁荣滋生。出身高贵的巴洛克与洛可可等艺术风格,将艺术设计的视觉呈现雕琢刻画到极致,错珠镂金的装饰与不惜人工物料的塑造,赋予产品的是不含情感的高贵美艳,以及永远难以流入寻常百姓家的奢靡浮华。工业革命的开启沉重的打击了精工细琢的手工业,机械化的大规模生产方式在艺术设计领域带来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产品设计在粗制滥造的工业产品与余烬未消的繁复手工作品当中左右徘徊。经历了新艺术运动与西方现代艺术运动等一系列革命,产品设计逐渐确立了将对人的尊重作为设计的核心,服从“功能”的同时满足“审美”需要。随着时代的推进,工业化改变了整个世界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在繁忙的钢铁森林中穿梭往来,大众愈加倾向于视觉上更加简约、功能上更加纯粹的产品设计理念。简约设计理念应运而生,其秉承了工业革命后西方现代主义中“以少胜多”的设计理念,摒弃冗余装饰、突出产品的功能性,将宁静与秩序赋予产品设计当中。将简约设计理念融入到灯具产品设计当中,能够从细分层面切入,将简约设计理念渗入到大众常用的用器当中,探究其在细分领域的应用模型,为同质同类产品提供可借鉴意义。

二、简约设计理念视域下的灯具产品设计策略

1.灯具产品造型的简约设计

简约理念在全世界掀起的这股潮流,从一定程度上映射了社会心理对“少而简”的期待,无论是以简约理念为核心的处世哲学还是审美需求,都反映了大众对于繁杂程序与冗余装饰的厌倦。将简约理念反馈到灯具产品设计当中,首先体现在造型设计上。对于灯具产品造型的简约设计,一方面应当保障其基本功能上的实现,能够以人为服务的对象,满足其使用需求;另一方面应当从审美层面上反映出以少胜多的视觉效果,摒弃冗余的造型装饰,回归产品本身。以图中的灯具产品为例。其造型设计遵循了“简约”的基本宗旨,木质的边框与磨砂质感的灯体,传递出温暖的色调;简单到极致的圆柱造型使之能够合理的搭配各种室内装修风格;自然的木纹与饱满的圆形仿佛隐然暗合了“包容”与“中庸”的处世哲学,使简单的造型中传递出深远的文化意境。该灯具的造型设计最大程度的满足了受众采光的基本功能需求,同时传递出一种古朴的自然之美,与博大的精神哲学,反映了简约设计理念中对“以少胜多”核心的遵循,见图1。

2.灯具产品色彩的简约设计

色彩是传递设计风格与趣味的重要部分。简约设计理念指导下的色彩表达,更具有人性化的温度和人文情感,色彩不仅仅作为装饰的组成,更隐然传递着设计者对受众的体贴与用心。简约设计理念指导下的色彩设计,一方面应当考虑产品的整体审美效果;另一方面也不能忽略产品所针对的受众人群的审美趣味,只有充分考虑到受众的喜好,才真正实现了简约设计中对人的尊重的理念。以家用灯具为例,客厅、餐厅、厕所、儿童房的灯具需求各有不同。客厅的灯具色彩设计应当更加贴合其整体装饰风格,大气而典雅,能够对客厅的整个顶面起到装饰的作用;餐厅的灯具色彩需要衬托食物的美味,营造舒适的用餐氛围;厕所的灯具色彩应当更加单一而干净;儿童房的色彩则需要在配合整体装饰色彩的同时,符合儿童的审美需求。在儿童的世界中,充满了对五彩缤纷的童话世界的美好想象,其审美品味也更加倾向于色彩斑斓的产品,因而在灯具设计中,应当在秉承简约理念的指导下,使色彩更加丰富而不失大方。以图中灯具为例,其采用了红、黄、蓝、绿四个基本色调,并降低了色彩的饱和度,使整体色彩搭配活泼鲜亮而不刺目,更加温和与美观,富有温馨的情调,能够顺应儿童审美的同时,呈现简约稳重的视觉效果,见图2。

3.灯具产品材质的简约设计

产品的材质承载着产品功能的基础,同时也能够给受众带来不同的质感体验与心理感受。简约设计理念指导下的产品材质设计,一方面需要通过材质体现出更加简约高级的视觉美感,另一方面也需要在材质的加持下更好的实现产品的功能,更为重要的是,简约设计理念中的材质设计,应当意味着对于低污染、可循环、低能耗的绿色材质的选择,从设计层面上体现可持续发展的低碳理念。如图中所示的家用灯具设计中,主体采用了速生木材料,速生木生长周期短、成材快,能够极大解决人类工业产品生产中材料使用对于自然平衡的破坏,同时降低了大量塑料制品不可回收、低污染的问题,并且避免了化学合成材料可能给受众身体带来的危害,极好的从材质方面解读了简约设计理念为产品设计提供的巨大助益,见图3。

三、总结

灯具是伴随大众生产生活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其为人们驱赶黑暗、带来光明。随着时间的推移,灯具已经超脱单纯的“用器”而具备了更多的审美与文化内涵。在现代社会中,灯具被赋予了更多的功能意义,在人类社会中担负的作用更加重要;同时还需要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基础上,符合大众的审美期待与精神需求。将简约设计理念融入到灯具产品设计当中,不仅能够充分迎合当前大众对于灯具的功能需要,同时能够在审美呈现层面进一步提供以少胜多的视觉之美,在为大众带来光明的同时,开辟出一片澄净安宁的精神净土,提供更加简约的视觉效果。

参考文献

[1]陈旭.产品形态设计中的心理学因素分析[J].机械设计.2013(03):95-96.

产品设计理念范文2

关键词:服务设计;产品设计;融合;设计策略

后工业社会是以服务为基础的社会,制造型经济逐渐转变为服务型经济[1],服务设计逐渐介入健康医疗、银行业转型与金融服务创新、移动互联、智慧城市等领域。经济的转型也不断地驱动着设计的转型。服务型设计理念给产品设计带来的最直接的影响是产品服务系统PSS的产生[2]。在互联网及信息技术的驱动下,产品设计不仅是解决形式与功能的问题,而且是转向提供产品和服务集成的综合解决方案,即从塑造“物质化产品”扩展到对于“有形产品及无形服务”的设计。在对功能、造型等因素的研究上,进一步融合体验、流程、系统、商业模式等因素,更多地关注产品所带来的体验和服务。设计中心逐渐由实体产品向服务转化。未来产品创新的发展方向将从对生产制造产品本身,转换到通过提供服务来创造价值[3]。以创造价值为主导的服务型设计理念将逐渐成为产品设计的主流[4]。

1服务型经济下的产品设计

1.1产品设计与服务设计

产品的本质是有型的物质,而服务则是由一系列无形的体验所组成的[5]。不同于实体化产品,服务无法被拥有和储存,因此用户无法成为彻底的服务拥有者和掌控者[6]。服务关注用户及与用户相关的设计因素,同时,也关注设计全局中的各类利益相关者与各个组织结构。虽然产品和服务存在本质上的不同,但是在实际价值创造过程中,两者相互依托,相辅相成,无形的服务需要有形的产品来承载,有形产品的价值通过无形的服务来提升自身价值。产品设计强调形式美学在技术领域的应用,辅助技术提高产品的形式美感。它是通过材料、结构、功能、加工工艺、造型、色彩等,将某种需求或目的用设计语言转换成某个具体的实体形式,通常被视为创造一个或多个实体物品的过程。服务设计则是一种设计思维方式,通过整合有形的产品与无形的服务来改善现有的或创造新的服务,让服务变得更加有用、可用、高效、有效和被需要,成为全新、具有整体性、多学科交融的综合领域[7]。

1.2从设计产品到设计服务

在产品生产型社会向服务型社会转变的背景下,用户体验被越来越多的提及,单一的产品已经很难满足用户日益复杂的需求,设计工作者考虑的问题已经从“人们需要什么产品?”转向“人们需要解决什么问题?”。从单一的产品模式转向产品服务系统来满足用户的需求,从对物品的占有到共享服务系统。消费者无需拥有产品,而是共享使用权,产品只是实现服务价值的手段。Amazon“PrimeAir”多层无人机物流中心见图1,用户只需要在家里下单,无人机配送运营中心就会自动发货,将货物送到家门口,并且其送货时间不会超过30min。Amazon“PrimeAir”将产品与服务相融合,产品领域的无人机设计与服务领域的配送系统设计,使得用户无需自己拥有无人机,就能享有极致的无人机送货服务。

1.3为服务而设计

在“为服务而设计”的模式下,服务被视为设计的主要对象[8],强调整合性解决方案的服务系统创新,而产品则根据服务的需要进行设计。各类有形的产品作为服务过程中的重要接触点被包含其中,并协同服务体系中的其他元素,为用户创造积极、正面的体验。颠覆实体零售模式的亚马逊AmazonGo无人商店,见图2。此无人商店借助互联网打造了“智能零售+体验式消费”的商业模式,为用户提供“拿了就走”的购物服务。在这个服务系统中包含闸机、摄像头、压力传感器、红外传感器、体积位移传感器、光幕等产品设计,这些产品作为服务系统中的重要接触点,共同为用户提供极致的体验。服务经济时代要求设计者不能只停留在“设计”的维度,服务设计与商业模式密切相关,设计师要用新的观点和思维方式,并考虑借助商业模式,从而提升服务的价值。

2服务设计理念下产品设计三种策略

在服务型经济时代,用户的需要已经逐渐超出了单一实体产品本身所带来的价值,并朝着更加综合化的方向发展。由单纯的设计产品转变为“产品+服务”的设计趋势成为必然,具有系统化、综合化特性的服务成为了产品设计中的新价值创造点。基于上述研究,笔者提出了三种将服务设计理念引入产品设计创新过程中的策略。

2.1P+S

从“产品”(Product)设计角度来讲,在产品的基础上搭载“服务”(Service),最终产出“P+S”(Product+Service)的系统解决方案。产品在整个服务系统中比重较大,产品是主体,服务是产品的延伸,产品依赖搭载的服务来提升自身的价值。这种策略在可穿戴的电子消费产品设计中尤为明显。例如AmazonEcho智能音箱与“Alexa”语音助手,GoogleHome系列产品与“GoogleAssistant”,苹果手机与“APPStore”,小米手环与“小米运动”APP,Nike跑鞋与“Nike+Running”,都是产品与服务相结合的案例,并通常表现为产品+APP或是软件与硬件整合+APP的形式[9]。

2.2P+E

P+E(Product+Experience)策略以“用户体验”而非“产品”作为设计出发点,从思考“人们需要什么产品?”转向“人们需要解决什么问题?”。例如,从设计自行车到设计解决出行问题的“ofo”共享单车或“滴滴出行”,从设计汽车到设计无人驾驶服务系统,这些现象表明产品思维逐渐弱化,产品在整个服务系统中的比重变小,甚至人们无须拥有产品也能享受产品及系统带来的服务。P+E策略从聚焦单个产品的“点”状设计转换到能满足用户复杂需求的“线”状服务流程设计,并以全局观考虑服务系统中的各类利益相关者。从体验出发,完成由“点”到“线”再到“系统”思维的过程。这种策略在健康医疗、共享出行、银行业转型与金融服务创新、公共事务管理、智慧城市中表现得尤为显著。

2.3P+B

服务设计与商业息息相关,在创造体验价值的同时,也应平衡商业价值。P+B(Product+Business)从服务和商业模式的角度切入,其设计结果通常能提出全新的服务系统和商业模式。产品只是服务系统中的一小部分。例如,最近大火的新零售无人商店——盒马鲜生,其服务人员、产品、程序、环境等都可被视作服务过程中的接触点之一。有形的产品作为服务过程中的重要接触点被包含在内,并且协同服务体系中的其他元素,为用户创造积极、正面的体验。

3策略有效性观察

为了探究在产品创新设计中,运用以上三种设计策略是否能驱动从“产品”到“产品+服务”融合创新设计的转变,以及对其有效性进行验证,笔者开展了设计观察实验。

3.1实验设计

实验时长共130min。测试者围绕主题“安全”,以个人为单位,进行“产品+服务”创新设计概念的衍生与方案输出。实验参与者共十二人,均为产品设计专业的学生,无服务设计的学习背景及实习经验。参与者共分为三组,实验过程中向每组介绍一种设计策略。实验分为三个阶段:(1)概念衍生,围绕“安全”进行信息搜寻并绘制思维导图,筛选出思维发散阶段中能进一步设计的点,进行初步方案的衍生;(2)策略引入,向被试介绍设计策略及服务设计概念,服务设计方法与工具(顾客旅程地图、服务蓝图、商业模式画布)[10]见图3,向被试介绍“产品+服务”融合创新的实际案例;(3)方案设计,对概念衍生阶段的方案进行改进与完善,生成最终的设计方案。

3.2实验数据

采用现场观察法对个体设计过程进行观察与记录,收集草图、思维导图、方案构思图等设计过程资料,并采用视频的形式记录了各个阶段的方案汇报过程。最后运用扎根理论(GroundedTheory)将收集的所有设计过程资料、视频资料进行分析。实验发现,十二个参与者借助P+S、P+E、P+B三种策略,其中有十人成功完成“产品+服务”的创新设计。例如,P2借助P+S策略,从设计具备SOS急救功能的老年人可穿戴产品,到设计“APP+产品+服务”的老人疾病紧急救助服务系统。P6借助P+E策略,从设计具有人脸识别、动作识别、武器识别的智能摄像头,到与医院、警局等多方共同打造“银行安全”智能监控服务系统。P9借助P+B策略,从设计记录宠物活动的云摄像头,到设计“全天云端查看+宠物接送+个性化喂养+陪玩”为一体的宠物寄养服务,致力于打造五星级宠物酒店。P2、P6、P9的设计过程见表1,设计草图见图4。

3.3实验结果

通过实验可以发现,将服务设计理念引入产品设计的过程中,使用P+S、P+E、P+B三种设计策略,能推动“产品与服务融合”这一创新设计过程,帮助设计者从单一地关注产品逐渐转变为产品设计与服务设计相结合的模式,系统化、综合化特性的服务成为了产品设计中的新价值创造点。然而,实验结果也显示仍有两位参与者的最终方案局限在产品设计上,未能将产品与服务融合在一起。笔者发现,P+S策略相比较于P+B或P+E策略更容易被理解与应用。P+E策略从“用户体验”而非“产品”出发,设计者需要跳出传统产品设计的桎梏,从聚焦单个产品的“点”状设计,转换到能满足用户复杂需求的“线”状服务流程设计。P+B策略从商业模式的角度切入,其设计结果通常是提出全新的服务系统,并且伴随着商业模式的创新,产品只是服务系统中的一个接触点。这种跨领域的设计模式,对产品设计者来说是一个挑战。

4设计讨论

基于上述服务设计理念下的产品设计创新策略,进行了深入实践,通过以下设计实例来讨论此设计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首先,设计师借助P+S策略设计了一款为用户提供AR虚拟试妆服务的设备,它可以分析与记录用户的皮肤状况,“MirrorMirror”智能镜子见图5。镜子的LED能模拟太阳光、室内光等不同光源和色彩,内置摄像头及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对人们的面部特征进行捕捉,将各类化妆品如眼影、口红等,借助AR技术,实时“涂抹”在脸部的精准位置,使用户从不同角度观察其上妆效果,从而体验各大彩妆品牌的AR试妆服务。此外,智能摄像头还能评估面部皮肤的健康状况,分析肤色、暗斑、皱纹、黑眼圈、毛孔等情况。“MirrorMirror”智能镜子可以使人们通过手势和屏幕互动来播放美妆视频、“Spotify”音乐,还可以显示本地天气信息,并与谷歌日历同步。其次,设计师运用P+B策略,结合无人销售的商业模式,设计了实现新零售时代智能刷脸、指纹开门的身份识别服务系统。“OpenSesame”身份识别系统见图6。产品只是该服务系统中的一部分。在进店环节,指纹识别与人脸识别技术可以准确识别顾客身份。“无人经营”的互联网商业模式,为消费者提供了便捷、高效的消费体验。这种“无人”商业模式的形成不仅有赖于移动支付,而且有赖于整合了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科技的智能硬件设计。这背后更深层的含义是,人们都在探索“如何结合商业模式,给产品设计制造带来新的机遇”。

5结语

产品设计理念范文3

随着社会由经济富足需求向精神富足需求的转变,文化创意产业应时而生。借由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乡村文创产品得以蓬勃发展。一方面,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保护与传承乡村文化是乡村振兴的应有之义,而乡村文创产品恰好契合了乡村文化走向大众的内生需求;另一方面,乡村文化凭借其内容多元性和价值厚重性成为文创产品设计的“灵感宝库”,能为乡村文化产品的设计提供源源不断的驱动力。

文创产业在我国农村起步较晚,经历了由上层市场下沉的历时性过程。目前,我国的乡村文创产品的发展总体向好,但在理念、实践层面还存在一定的掣肘。一是产品导向设计。其缺乏消费者立场,在产品理念向服务理念的过渡上略显乏力。二是产品内容设计。其没有深耕本土资源,缺乏地方特色,文创产品同质化泛滥。三是产品市场设计。其缺乏宏观视角,产品分发通路受堵,消费者画像匮乏也使得渠道被困在本土。产品思维占优、服务理念示弱,导致当前我国乡村文创产品设计存在诸多桎梏。而服务设计理念的介入,恰好可以疏通乡村文创产品设计的堵点。

“服务设计”一词最早出现于 20 世纪 90 年代,它是伴随世界经济转型而诞生于当代设计领域的全新概念。在由国际设计协会于 2008 年主持出版的《设计词典》一书中,服务设计是这样定义的:从客户的角度来设置服务的功能和形式,让客户觉得可用、有用、想用。服务设计理念倡导参与者共同合作、切入痛点提升服务质量、重塑价值并建立情感连接,这些新理念给乡村文创产品设计带来了新的思路,即:摒弃孤立的产品思维,拓展广泛的服务思维。一是乡村文创产品的外观设计要优化产品视觉形象。文创产品外观很大程度地决定了消费者对产品的“眼缘”,因此必须提炼当地最具民俗文化代表性的视觉艺术元素,在材质选用、色彩搭配上“精耕细作”,做到老少皆宜、雅俗共赏。二是乡村文创产品的内涵设计要突出本土文化特色。文创的根基是文化,文创产品的意义正在于将创意融入产品,由此架起文化沟通的桥梁、奉上文化享受的盛宴,这才是乡村文创产品设计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因此,乡村文创产品应特别注重对当地文化的挖掘和提炼,就地取材、返璞归真,增强产品的内在黏合力。如,皮影和年画的融入可为乡村文创产品设计增色不少。三是在乡村文创产品的流程设计要建立产品服务系统。针对产品产业链并结合当地服务业,如结合旅游业等不断优化乡村文创产品设计战略、生产、管理、流通、回收等各环节的系统性设计。这些举措可以使文创设计的微观环节立体化呈现,让无形的服务物质化、具体化及可视化。

从文创设计的认识论上回归到文创产品的本体论上,文创产品的设计过程是不断挖掘和追寻文化、民族、地域等特殊元素的过程,也是使用典型元素实现创意、文化、内涵的多重表达过程。它与普通产品的差异本质上在于其对文化性和审美性的突出强调。从消费者角度来说,乡村文创产品所包含的审美价值和情感价值才是触发其购买行动的主要诱因。因此,当谈及基于服务设计理念的乡村文创产品设计策略时,我们所探讨的其实是乡村文创产品如何回归消费者审美与情感的设计初衷。乡村振兴背景下,下至具体产品、上至服务链条,乡村文创产品设计亟待服务设计理念的引进与革新。但如何让服务设计理念在乡村文创产品设计上“活性长存”,实现乡村文创产品“自我造血式”发展,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将是一个“进行时”话题。对此,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于 2021 年 12 月出版了《文创产品设计及应用研究》一书,为探究当下乡村文创产品设计的发展进路提供了新的视角。全书共 5 个章节,先追溯文化产业的起源,逐步深入至具体设计元素的提炼和创新,如插画艺术、剪纸艺术等的创新性发展,为我们承继乡村文化提供了有益的参考。此外,该书还探讨了基于移情法的文创产品设计,为我们提供了乡村文创产业发展新的理论切口。总之,该书框架结构清晰、案例选取得当,可为我国乡村文创产品设计带来启示,并为整个乡村文创产业发展带来契机。

作者:李翠 吴寒 单位:武昌首义学院

产品设计理念范文4

慢设计是现代设计领域较为新型的理念之一,其主要内涵是针对现代人类文明以及经济高度发展所带来弊端,包括生态问题、人类心理问题、能源问题等。对现行的设计理念进行的反思,逐步使用“慢”的力量,改善现代商业化快的设计模式带来的缺陷和不足之处,并能够很好地达到现代潮流、社会形势、文化的流动变化要求。“慢设计”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其影响力也在不断的扩大,其本质上属于设计原则,并不是实际的设计技巧指导,其能够作为设计的指导方向,包容性极强,内涵极为丰富,也使得设计者能够无限扩大自身的创新思维。其在应用的过程中,能够直观地表现出设计者的特征,包括身份、性格、反思设计过程等,十分个人化,并可以根据上述信息来评价设计工作的成效,反思也能够使得设计者可以对自我的潜能及作用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二、基本原则

(一)感情的表达

人与人之间的感情需要在生活的点滴中慢慢积累起来,人与物品之间的感情也是在预期接触和各项操作中逐步建立起来的,但是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得人们在快速的活动中忽视了基础的接触及情感的交流,无法看到事务的变化。“慢设计”的理念则揭示了这一不良现象,并对现代的生态价值产生了一定的质疑,逐步开始将注意力转移至感性的情感经历。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在产品上留下了痕迹,属于其与产品一段专属、独特的生活经历。该理念对产品赋予了人性化的思维,其与使用者在生活的过程中,积累了深厚的感情。

(二)内涵丰富

一般的设计理念较为重视产品在环境中的感知功能、物理性质以及使用性能等现要素,而“慢设计”理念中重点关注的是产品直观和潜在的表现形式,与现代设计中的形式主义、功能设计、优良设计等理念有一定的差异。曾经有众多的工程师、艺术家提出一项学术倡议,即由设计类及工程专业类的学生对日常生活进行跟踪调查,掌握各个物品产生到消亡的过程,包括材料的来源、生产加工、使用情况、报废消亡等,分析出的结果使得参与的人员设计思维逻辑发生变化,对于“慢设计”的理念理解更加透彻,并能够对设计的实践工作起到良好的指导作用。

(三)参与交流

在设计过程中,“慢设计”注重用户的参与、交流互动,认真体验设计过程,并与设计人员进行思想交流。制造商不断深入研究人性化关怀的产品关系,使得陶瓷产品更加有亲和力。人们在使用各项工具或者产品,发挥其创造力时,才会逐步改变生活结构,其参与设计中,也使得产品更加具有价值,内涵更丰富。

三、“慢设计”中陶瓷作品的设计分析

(一)装饰要素

人们在选择商品的过程中,往往十分注重对于产品的第一印象,这基本决定了人们是否会购买该商品,色彩是人们对于产品印象感受的重要来源,对于人们购买情况的影响最大。因此,在设计日用陶瓷产品的过程中,需要重视颜色、质感、造型等要素,色釉装饰是陶瓷产品极为重要的方面。一般来说,人们对于色彩语言存在普遍、共通的认知,即如果看到暖色系的颜色,会有温暖的感知想象,而对于冷色系的颜色,则会产生寒冷的感知想象。但其固定性也并没有绝对的统一,不同文化、信仰的人,对于色彩的理解也有一定的差异。因此,色彩语言特性可以在日用陶瓷产品设计过程中形成典型的特点及风格,从而产品的外观和感性的体会高度统一起来,使得日用陶瓷产品色彩与其要素形成丰富的组合关系,包括功能、性能、质量等。日用陶瓷产品设计装饰方法十分丰富,除了色彩装饰之外,还可以运用到手绘图案、花纸贴图等。每一个个性化的手绘图案和花面图案,都倾注了设计者的感情,表达出一种心情、体验、人生哲理等,表达出深厚的人情味。

(二)造型要素

“慢设计”理念中,陶瓷产品的造型要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比统一。对比是指存在差异的视觉要素相搭配,使人的视觉感受较为冲击而统一的现象,该现象能够使视觉效果更加生动,主题鲜明。统一的主要构成因素包括颜色、形状、排列组合、数量等,其集中体现出了矛盾统一的哲学概念。在设计日用陶瓷产品造型的过程中,其造型的主要形态、附件形态,均需要综合考虑其他部分的变化,并达到整体上的高度统一。各个陶瓷产品的使用方向、艺术表达、处理手法不同,其造型的规格、体积大小也不同,使得许多产品呈现出高度、体量、粗细的区别,但是其核心风格则是一致的,整体造型较为协调,而细节有变化。第二,和谐要素。和谐在艺术作品中的具体表现是存在差异的线型或者体态,整体和局部表现的有机结合。视觉效果上需要产品造型的形态富于变化、情趣以及深远的韵味,让人们在使用中获得情感共鸣。第三,平衡要素。设计日用陶瓷产品造型时,其平衡要素包含了两项内容,即力学平衡及视觉心理平衡。将力学的基本原理和心理学现象相结合,运用于陶瓷产品的造型方面,包括茶具、咖啡、杯、碟、碗等,形成等量但是不等形的平衡,且群体组合后,重心处于中间位置,平衡效果良好。

(三)工艺要素

工艺是决定陶瓷产品质感、造型效果以及美感的直接因素,工艺的魅力在于对传统的传承,利用特殊的自然资源制作出韵味悠远的陶瓷产品,其也是日用陶瓷产品设计核心要素。自然界的力量,对材料的形态、纹路、色彩等要素的影响是决定性的,天然魅力的积累是人工无法比拟的,工艺之美即为材料之美,如果没有对材料予以高度的重视,也就是忽略了工艺的重要性。“慢设计”理念充分尊重传统技艺,遵循就地取材的基本原则,使得作品更加凄然朴实,具有自然的亲和力。现代科技的高度发达,许多图案、造型均可以使用电脑进行设计,但是自然界的力量及鬼斧神工的创造力拥有科技无法企及的高度。在设计日用陶瓷产品时,不同的材质,其表达方式也有较大的区别,且应用范围也有一定的限制,特殊陶泥的视觉感受及制作者的手感,是材料与制作者之间的交流。因此,设计者需要尊重材质的本性而进行设计,这能够有效保护自然环境,充分利用自然资源。

四、“慢设计”理念下的陶瓷产品设计分析

(一)真实需要之“慢”与陶瓷设计

将设计时间延长,能够为“慢设计”争取到更开阔的空间及更长的思考时间,保证在设计产品时可以从多个角度,包括调查与分析、模拟与体验等,实践慢设计理念。基于“慢设计”的陶瓷产品与基于功能设计的产品有着根本上的不同,前者更注重于产品的玩味层面、精神层面,而后者则是更关注产品的功能性。对此,在运用“慢设计”理念时要考虑到人们对于陶瓷产品的真实需求,避免因重功能而忽视其他精神层面的设计,并由此保证陶瓷产品可以在慢设计的层面上得到全面、健康、充分的发展。

1.脱离利益的束缚

急功近利是导致陶瓷设计无法有效融入“慢设计”的重要因素,为了脱离急功近利思想与利益的束缚,应注重考虑产品使用者的真实需求,避免浪费资源。例如,寿司餐盘“堆雪”具有表面洁白、光滑的特点,餐盘轮廓呈裙角状,裙角的变化式设计不但能够美化餐盘轮廓,使餐盘造型独具美感,还无需依靠表面堆积花纹等装饰让产品的价值获得提升,而是充分考虑到了用户真实需求,同时也使陶瓷餐具拥有了一定的趣味性。另一方面,在设计时要考虑激发产品使用者的情感共鸣,让陶瓷产品能够承载美好时光的回忆。例如,设计陶瓷捕蜂器时,可以将器物形态与黄蜂外形融合在一起,使器物使用者在看到陶瓷产品时能够马上与日常印象联系起来,并由此产生情感共鸣,从而被产品所吸引,并留下良好的印象。

2.融入生活细节元素

“慢设计”需要设计者将行进的脚步放慢,用心发掘生活中的设计灵感,通过观察、思考等将生活细节元素融入到产品设计当中。要在深思熟虑中对多种设计方案做出选择,避免在匆忙中做出决定,以便把握好“慢设计”之精髓,使设计灵感取源于生活,并同时为生活需要服务。维持平衡与把握节奏是保证“慢”的力量与生活真实需要可以实现结合的关键点,维持平衡重在维持精神体验与物质体验的平衡,把握节奏则重在以慢生活节奏体现出人文关怀。例如,“tescoma陶瓷手动榨汁器”具有使用方便、形态小巧以及便于清洗等特点,避免了电动榨汁机规格较大、不便存放及清洗麻烦等特点,同时还可以作为餐桌摆设的装饰物。

(二)自然而成之“慢”与陶瓷设计

重视效率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生活的主旋律,生活忙碌、工作节奏加快不免使人们丧失部分“慢下来”的耐心,会导致陶瓷设计过程无法真正找到与他人、世界的连接点。因此,要真正做到“慢设计”,则应注重把握住自然而成之慢,投入充足的精力与时间深入分析人们对于陶瓷产品的真实需求,明确定位产品设计工作,避免将“慢”理解为产品设计速率方面的慢。

1.生态平衡与产品设计

在设计陶瓷产品时不可忽视生态保护与生态平衡理念,要充分考虑如何对本区域可用资源进行优化,避免破坏生态平衡。需要考虑产品原料,如调配色釉、瓷泥及陶泥等开采量是否过度,开采过后是否会影响环境等,以便通过陶瓷设计高效利用产品原材料,避免出现浪费或污染环境等问题。例如,美国EOSD公司为了使生产的陶瓷产品更自然、更具有亲和力,在设计时采用了软瓷工艺,改变泥土原有的排列结构。如此一来,不但增强了产品的弹性,同时也使陶瓷产品变得柔和,不再具有坚硬或冰冷的质感,最重要的是能够为产品造型设计提供更多选择,降低了陶土资源消耗量,并避免了高污染及高耗能的设计形式,这对于生态平衡的维持有重要作用。

2.协调、公平与产品设计

协调、公平是持续发展得以实现的根本保障,因此在设计陶瓷产品时应兼顾协调及公平,坚持环保设计与绿色设计,以实现自然而成的慢设计。例如,在设计时应注重缓解过度消费的状态,以多样性及多元化作为设计的立足点,减缓资源新陈代谢的速度,从而避免因不必要的更新换代而造成资源被浪费。此外,在设计陶瓷产品时运用“慢设计“理念,还应积极摆脱现代化的快速生产模式,将环保作为吸引客户群的设计要点,迎合现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自然环保”的慢生活理念。

(三)耐久性之“慢”与陶瓷设计

过度消费不利于产品实现持续利用,新产品虽然不断出现,但呵护旧物并保证旧物可以继续发挥功用是慢设计的重要任务。通过慢设计,不但能够重新利用已经被闲置的陶瓷产品,在部分情况下甚至可能让陶瓷产品发挥出原来不具备的功效。

1.保证陶瓷产品具备经久耐用的特点

陶瓷产品的制作工艺标准较高,且所采用的材料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耐久性通常优于钢铁制品或铜制品,耐热性能优于玻璃制品,且比塑料产品更环保。因此,在耐久性设计方面,陶瓷产品更具优势。在运用慢设计理念时,可以利用陶瓷制品的特点,并根据人们对于环保、卫生以及审美的需求,设计出具有市场前景的产品。例如,可以为室内培育鲜花设计专门的陶瓷花盆,花盆宜设计为洁白色泽,以便衬托出花草的娇嫩,同时考虑到花草更换、花盆清洗因素,将花盆外形设计为质地厚实、大方简洁的形态,以便在保证陶瓷花盆耐久性的基础上,注重人们的审美需求。

2.赋予陶瓷产品历久弥新的情感

陶瓷产品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生活在快节奏与高负荷状态下的人们更渴望通过身边的器物重新找回原始纯真的生活状态。对此,在设计陶瓷产品中运用“慢”设计理念时,应注重采用独特的设计形式赋予陶瓷产品特殊的情感,让人们能够在陶瓷产品中获得缓解压力的介质,让陶瓷产品可以为人们带来舒适感与亲切感。此外,基于“慢设计”的陶瓷产品应为人们发挥想象力“留白”,让人们可以产生与陶瓷产品相互交流的渴望,并确保陶瓷产品能够传达健康与平衡的信息,启发使用者与自然和谐共处、关心生活与快乐的本质。生活体验与文化熏陶是激发人们对器物产生情感的主要因素,因此在运用“慢”设计理念时,要注重融合生活体验与文化传统。例如,丹麦皇家陶瓷厂设计了一套唐草蓝花餐具、茶具,在陶瓷餐具与茶具上绘有钴蓝色唐草图案,而器具形态则被设计为西方传统茶具、餐具样式,形体主干压纹与顶盖造型均具有西方传统色彩。此外,由于丹麦人的文化中已经融入了较多的唐草元素,唐草图案不仅象征清闲雅致与和谐柔美,传承了历史的厚重感,因此有助于激起人们的审美体验,同时还具有一定的情感寄托功能。

五、结语

产品设计理念范文5

老年人在闲暇时间的活动排名靠前的有看电视、阅读书籍杂志、锻炼身体等。大多数老年人热衷外出参加集体休闲活动,但是集体性的休闲活动会受天气以及环境的制约。

二、老年人休闲产品

随着现代社会老龄化进程的发展,老年人成为社会经济中的主要消费群体之一。目前,针对老年人休闲产品的设计与研究相对比较缺乏。对产品的交互系统而言,提高可操作性、安全性、便捷性,满足老年人深层次的产品需求,有着积极的社会意义和经济效益。老年人使用的休闲产品体现出多样化和功能强大、易用等特征。老年休闲产品主要分为以下几类:锻炼身体为主、陶冶情操为主、电子娱乐为主、公益活动为主。老年人也很喜欢进行益智类休闲活动,在很多公共场所可以看到老年人三五成群地下象棋、打扑克。研究表明,老年人在使用休闲产品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大多与产品的交互系统设计有密切关系。目前,市场中有一些老年人休闲产品样式过时、品质较低、安全性差,给老年人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诸多的不便,没有发挥休闲产品应有的作用。从我国现状来看,老年人休闲产品行业作为起步不久的产业,还处于初期发展阶段,产业的发展空间是非常大的。在未来,老年人休闲产品会迅速得到普及,走进千家万户。

三、老年人生理心理分析研究

1.老年人生理特点分析

老年人生理功能的衰退,导致适应能力减弱,抵抗力下降,自理能力降低,感知功能衰退。老年人感知能力的变化影响着他们对周围环境信息的接收。老年人的视力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衰退,容易出现青光眼、老花眼等现象,这对于老年人参加休闲活动、使用休闲产品是有一定阻碍的;老年人的听力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衰退,对于声音、音乐的敏感度下降,但对于噪声相对比较敏感,需要安静的环境;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肌肉的强度和控制肌肉的能力会出现减退,体型也会相应萎缩,肌肉与骨骼系统机能下降,反应迟缓,灵活度减退;老年人的记忆力和判断力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衰退,反应速度的下降更为明显。

2.老年人心理分析

部分老年人随着生理功能的衰退,往往会出现不服老的情况,有时候心态会出现偏差,容易敏感多疑,情绪不稳定。这就需要社会、家庭给予其更多的关爱,以解决“老小孩”现象。产品设计师也需要充分考虑老年人的这些心理因素。

四、老年人健康休闲产品设计原则

笔者根据以往的参考标准,考虑老年人的特征与需求,提出了老年人休闲产品设计的相关原则。

第一,产品说明简单明了,功能流程层级少。

从现代休闲产品设计的理念可以看出,产品操作的层级普遍减少,让用户可以快速拣选以满足操作需要。老年人随着身体机能的下降和器官功能的衰退,更需要快捷有效的信息处理和操作系统。这时,设计师需要将休闲产品交互系统的层级减少,大大提高老年人接收信息的有效性。

第二,产品的选项精简化。

如,2个菜单,每个菜单各有4项,用户就必须最快地从有8个项目的菜单中进行选择。7±2法则也经常被用在休闲产品设计中,应用的选项卡不会超过5个。休闲产品的设计全程应尽量较少输入,老年人只需要进行菜单的选取和流程的操作,不用输入任何内容即可满足需要。

第三,提示明确化。

在色彩处理上,应尽量用提示明确的间色和醒目的亮色进行色彩设计与区分。文字尽量选用大字号,把主要功能区域和交互系统很好地区分开来。

第四,容错冗余。

要使老年人在操作上尽量宽范畴地处理系统的流程,产生模糊处理的效果,产品应能很容易察觉老年人的误操作或能够推荐合适的替换选项。

五、结语

产品设计理念范文6

【关键词】绿色理;机械产品设计;工业发展

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相辅相成,在经济得到相应的提升后,生态和环境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这样对我国经济的长远发展起到了阻碍。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更好的新型机械生产设备逐渐被引用到工业厂房当中,虽然提升了生产的效率,但是同时也为环境带来了很大的污染,河水变脏变臭,雾霾天气频频出现,这样不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严重的影响了生活质量。另外,自然中的资源相对短缺,长期的过度开发,使得很多的资源趋向匮乏的方向发展。因此,使用可再生的资源来作为工业产品的设计和生产的材料,已经成为现今重要的发展趋势。

1绿色理念对机械产品设计的重要作用

在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下,环保节能逐渐成为我国提倡的一项发展政策。对资源进行最大化利用,建设环境良好的社会应将绿色理念深刻在各大型生产企业经营者的思想当中。机械设计和制造的行业,和我国经济总值的增长存在较大的联系,将绿色理念作为设计和生产的重要指导思想,采用新的生产电气设备,能推动经济的高速发展,这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重要的便利[1]。其中对新型材料的使用能降低对一些不可再生资源的浪费和挥霍,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采用先进的设计理念和设备能降低污染物的大量的排放,实现节能减排,这对环境的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2绿色理念应用到机械产品设计的实施策略

2.1方案设计过程中融入绿色理念

在工业设计当中,重要的环节是产品的设计方案,对于绿色理念下的机械设计来说,在产品的设计阶段,便要对产品流转的不同环节中涉及的问题,其中包含了选材、工艺设计和结构设计等,对各个设计和生产阶段的方案进行合理的安排,进而形成最终的工业设计生产流程,为了实现这样的要求,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设计师需要对机械的工作原理、运动方式以及结构予以深入的分析,构建相对完善绿色机械设计的相应数据库[2]。把机械制造阶段需要的相应的数据予以备份,方便以后的查询,为了新产品的更新换代提供相应的维修和维护提供相应的依据。与此同时提高零部件的利用率。以此来形成绿色和集成性的机械设计理念系统。

2.2制作工艺要遵循绿色理念

工业企业在实际设计和生产的过程中,制作工艺的优劣与机械产品的质量存在紧密的联系。因此,要充分的考虑新产品在实际设计和生产的过程中要遵循绿色理念,在其影响下,应充分考量在制作与装配阶段降低对环境的破坏,要最大化减少零件的数量,便于装配提升产品自身质量、实用性和可维护性。在实际的设计和生产的过程中,要使用干式切削、精确成形、准干式切削、生产废物再次利用、快速原型制作和虚拟现实技术等[3]。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对新机械产品应予以加工,进而最大化的实现环保和获得更多的经济利润。

2.3材料的选择遵循绿色理念

绿色的理念下的机械设计当中,材料的选用对整个机械产品设计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传统机械制造时大多数的材料具有汞和铅等相对有害的化学物质,不仅对参与生产的工作人员身体造成较大的危害,同时还对环境造成极大的影响,如若未能得到有效的治理和控制,将会严重污染人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鉴于该种状况,在现阶段的机械产品设计的过程中,绿色加工原材料的受到工业企业的重视,并在实际的应用中范围相对较广。绿色环保材料在实际选择的过程中,不仅要满足产品自身的实用性,还要保障材料的无毒和环保性,并要具有耐高温和抗冲击性能等。而材料真正的投放到实际生产和实际中,要注重对生产产品的动态管理,进而能及时的回收与有效利用废弃物,这样不单是为了降低对材料和资源的消耗,同时也是为了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

2.4将绿色理念应用到排放物处理中

工业机械产品的设计也要注意到最终的排放环节,废弃物的排放对环境具有深远的影响,如若任意排放置之不理,则对环境和水源将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绿色理念对环境的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鉴于该种状况,在对工业企业机械产生的废弃物予以处理过程中,应注重回收、转化以及燃烧的方式,将有毒和有害的化学废弃物进行深度处理,将其适当的转化成无害的物质,然后再排放到环境中去。而对于报废的工业机械产品应以回收再利用的方式来降低排放和浪费,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提升其使用经济价值。

3结论

通过本文的分析和研究得知,绿色理念属于一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重要的工作内容便是对环境和生态进行最大化的保护。因此,在工业机械产品进行设计和生产的过程中,应充分的将绿色理念思想融入到其中。在此次研究中,分别从方案设计过程中融入绿色理念、制作工艺要遵循绿色理念、材料的选择遵循绿色理念、将绿色理念应用到排放物处理中等四个方面对绿色理念的应用策略予以分析,望能为现今工业企业机械产品设计提供相应的建议和帮助,进而推动我国经济的长远发展,最终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

参考文献:

[1]马骉.绿色理念在机械设计制造中的应用探究[J].内燃机与配件,2016(10):1~3.

[2]沈忠良.坚持绿色设计理念及在工业机械产品中的应用[J].湖南农机,2013(07):82~83.

产品设计理念范文7

产品人性化思维设计自从被人提出到实施以来一直受到各界人士的关注,特别是在科学技术、设计理念飞速发展的今天,由于经济发展迅速、市场竞争比较激烈,使人们更加关注绿色理念,人性化思维设计也成了产品设计的焦点。产品设计思维人性化的一个关键是不能忽视对人类自身的关系,从全球乃至全世界的政府机关、普通群众的环保意识越来越增强,产品设计师必须增强自己的环保设计意识。人性化思维设计的主要核心是以人为本,在进行产品设计时把用户放在首位,通过用户的要求生产出适合用户要求的产品,与此同时,绿色产品概念也将满足人们的不同心理要求。通过产品中的各种功能来满足用户不同需求。

2绿色理念产品设计

绿色理念产品设计也就是生态设计(EcologicalDesign)“,环境设计”(DesignforEnvironment)“,环境意识设计”(EnvironmentConsciousDesign)。虽然称呼很多,但内涵是一样的,基本思想也是统一的。因为产品的生产和环境因素有很大关系,象征生命个体、世界和平、食品安全、天然环保、大自然、理想等。它是2l世纪人类绿色消费浪潮下的必然产物。在产品设计时就把环境因素考虑在内并融入生产当中,使生产出的产品在满足用户的基础上还应当把环境的污染降低到最小化。绿色理念产品设计主要是通过改善之前产品的设计方法、降低产品成本和减少进入市场周期来提高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并且保证产品的环境属性。在进行产品设计时,设计师把用户利益和环境保护考虑在设计中,采用绿色理念进行不断创新设计,在绿色概念的约束下降低产品对环境的破坏。在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设计理论家维克多•巴巴纳克(Victor•Papanek)便提出了“绿色设计”的概念,同时在他出版了一本专著《为真实世界而设计》(DesignfortheRealWorld)。该书专注于设计师面临的人类最紧迫的问题,强调设计的社会及伦理价值。他认为,设计的最大作用并不足以创造商业价值,也不是包装和风格方面的竞争,而是一种适当的社会变革过程中的元素。他同时强调设计应该认真有限地使用地球资源,并为保护地球的环境服务。特别是在70年代“能源危机”爆发后,他的“有限资源论”得到人们普遍的认可。绿色设计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和认同。

3人性化思维对绿色设计的拓展

3.1人性化思维融入绿色设计理念

绿色设计理念日趋成为全世界设计领域研究的课题,它关注人与自然的生态平衡关系。绿色理念产品设计包含了非常广泛的内容。在设计过程中不但要采用绿色设计理念处理好产品和人们生活环境之间的关系,而且还要解决好人和产品、产品和社会之间的关系,努力做到产品、人和环境三者之间有一个比较好的协调关系。由此可见,绿色理念设计倾向于绿色产品技术方面的因素,对产品的外观不是特别注重,所以,工业产品设计的影响和社会作用相对比较小。随着人们对绿色理念的不断深入,人性化思维的不断融入,人们开始意识到只对产品结构中清洁性和易折性的注重是远远不够的,需要从影响消费者行为入手,进行可持续发展方式的引导。很多工业设计师在这方面产品设计有很大的优势,具有很多其他专业设计师所不具备的条件。所以,把人性化思维融入绿色产品设计中去,这种以人为本的产品设计能够很好地弥补单纯以绿色技术为基础的各种产品设计,很好地把绿色概念不断扩展。人性化思维往往和人的情感联系在一起,情感是人与人之间的行为,但是随着物质不断丰富,在市场销售中出现了依情论点,所以,人和物质之间也存在着某种感情,工业产品设计完全可以运用这种情感进行表现,采用人性化的产品来引导消费者绿色消费。德国伦理学家汉斯•约纳斯(HansJonas)在其著作《责任原理》中提到:维持生存是伦理的第一律令,人类必须存在,绝不能允许任何人“拿人类孤注一掷”,同时他呼吁一种对人类世代生存的责任感,呼吁一种对前代的感激的态度和对后代的预先关怀的态度,呼吁一种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人类要认识到自己所处的时代是置于一代一代相续的链环中的,要有一种维护生命的共同体一代一代相续蔓延的情感。

3.2人性化思维融入绿色设计的方法

虽然我国经济发展较快,技术更新步伐很大,但是绿色产品设计也只局限于产品的某个环节,不能在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和整个功能项做到完全的绿色,所以,在进行产品设计时需要根据产品的自身属性,力求使设计出来的产品对人类的生存环境的污染减至最低程度,运用人性化思维明确产品绿色设计的涵义,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出更好的绿色产品。绿色设计程序是解决绿色设计的一种标准程序,也是解决绿色设计问题所要遵循的基本步骤。首先,绿色产品设计时需要对不同层次消费群体进行产品需求状况的分析,对不同的需求进行产品兼容性的详细研究,设计者通过对产品进行合理的优化来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者,合理的优化包括了在不影响产品使用寿命的基础上对产品的造型、材料和设计标准化等进行合理优化。完善绿色产品设计中的人、产品、环境三者之间的协调目标。工业绿色产品设计时通过设计向人们展示简洁的产品,使人们在正确消费的前提下,来调整人性化产品对环境的协调性。

4绿色理念产品设计的结构与应用

4.1绿色理念产品设计的结构

在进行绿色理念产品设计时,通过不同的改进方案,绿色产品能够给环境带来不同的改善。绿色产品设计主要目的就是利用产品的性能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从环境的角度来看绿色产品设计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生态环境的恶化。因此,很多的长远发展战略设计方案能够有很好的体现,在新概念开发中对改进的方案有很好的战略目标。@是新概念开发战略中最为代表性的标注符号。这种标注符号和其他符号有本质上的区别,@代表了一种革新,它形象的代表了绿色产品设计中的创新系统。新概念开发战略不是产品概念,主要是对产品系统怎样才能更好满足消费者需求的讨论,这在很大程度上为更好的产品开辟了一条道路。

4.2绿色设计战略的应用

战略@、产品宜人性的优化和使用中减少对环境的影响,这些应该在绿色产品设计初级阶段进行使用,由于这些方面和产品系统层面之间有很大的联系和不确定性,能够对整个产品概念进行改变。分销系统的优化、生产技术优化和材料使用的减少等这些战略的确定进行必须要在目录完成之前,因为这些战略很有可能影响到产品结构的变化。低影响材料的选择和新概念开发,是绿色产品设计的初始点,产品的材料选择和尺寸选择非常重要。以上战略的形成一定程度上和不同类型产品有很大关系,并且如何实现这些战略也非常关键。绿色产品设计战略体系应当对自然环境、产品和消费者进行全方位定位和考虑,还需要对产品生命周期有一个很好的把握,产品的设计不但满足消费者而且还应当和生态环境有很好的协调。

5结束语

产品设计理念范文8

1.和谐理念

和谐这个词语在中西方都给予了很高的认同度。在西方,和谐源自古希腊的harmonia一词。和谐是很多西方哲学家论述的重点,例如和谐是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核心概念。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美是和谐”。例如学派对音乐的解释,认为音乐的美在于高低、快慢和强弱的不同声音的和谐统一。我国对和谐的强调一点不逊于国外,“和谐”一直是中国文化的审美内涵,是中国人精神追求的制高点。西方很多哲学家强调和谐对于美的重要性,并用黄金分割等客观事实来证明这个哲理。在中国文化中,一直讲究天人合一,甚至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的起源。对于产品设计文化而言,和谐是一种衡量标准,表现了一种博大的思想关怀。

2.产品设计文化

产品设计文化是一种包含众多学科及多方面的因素对人们所用到的产品的一种设计理念。产品设计要考虑非常多的因素,例如要考虑到美学的内涵、材料学的内涵,还要重视经济学的应用。所以,产品设计是一种综合了多种手段的一种设计手法,如果在设计产品的时候仅仅考虑了某方面的因素而忽略了其他方面的因素,就会使最终的产品得不到使用者的喜欢,最终也难以实现多方的共赢。

3.产品设计文化体现和谐的重要性

在中国对和谐的重视程度更高,可以说和谐理念已经渗入了中国人的血液,甚至成为一种集体无意识。在中国无论是道家还是儒家他们思想的核心都是与和谐有关的,道家天人合一的理念不必细说,就是儒家中庸的理念,其实就是一种体现和而不同的和谐理念。在社会主义发展的今天却有很多设计师为了追求标新立异,视创新为生命,殊不知这样的设计经常是昙花一现,有的时候只能是哗众取宠罢了。在我们今天这个物质和精神都有了一定的发展的基础上,和谐的理念仍然没有过时,反而应该得到强化。设计师更应该强调和谐设计的重要性,而且要将和谐提高到更高的层次上来。

二、产品设计文化和谐理念的主观表现

1.以人为本

产品设计的本质在于为人民服务。那么这个审美的重心就是以人为中心的“实用、经济、美观”的审美标准。以人为本也就是产品设计追求与人们需求的和谐,这一点在不同的时代的考量标准是不一样的。在物质匮乏、科学技术落后的时期,产品设计能有实用的效果就能称得上是以人为本了。现代产品设计已经不能是单纯为了满足实用这一简单目的,而是要关注到人们“易用、认知、情感、体验”等多方面的欲求。因为在现在这个物质高度发达的时代,同质的产品已经数不胜数。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是很实用,但是缺乏其他元素的设计已经越来越被人们忽视,相反蕴含人情温暖和艺术设计品位的产品设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在淘宝的水杯市场,有一款娃娃的水杯得到了很多买家的青睐,每家的销售量都爆棚。这是因为这款杯子的设计采用了一个娃娃的形式,杯帽是娃娃的帽子,杯子的中间是娃娃的腰。人们在看到这款产品的时候都一致觉得非常可爱、有个性,而且非常实用———中间细细的腰部人们拿起来非常方便。这款杯子自从问世,连续几年在中国销量领先。产品设计中的以人为本不是说要以人为重心,人类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已经出现了很多为了人们的利益而使自然的生态环境发生破坏的例子。所谓的以人为中心的设计理念应该是在保护自然基础上的以人为中心的设计理念。

2.满足人们的需求

马斯洛将人们的心理需求分成五个层次:从低到高分别是生存、生理上的需要、安全需要、爱的需要被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其中低一级的需求是高一级的需求的基础,只有当满足了低一级的需求的时候才会产生高一级的需求。马斯洛对人们心理需求的阐释一直是心理学中对人们心理需求定位的核心理念。当产品设计上满足了人们多方面的心理需要的时候,产品的以人为本的目的才能体现出来。人们的多方面的心理需求表现在产品上可以说是实用性和艺术性的结合。

三、产品设计文化和谐理念的客观性表现

1.产品设计文化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产品设计如果有损于生态环境的话,是不可能具有和谐性的。有意识地去强化这种和谐设计文化,是人们非常及时的一种对自然环境破坏后反思的行为,也是对生态保护与现代文明和谐建设的一种应该具有的认知。进入21世纪,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产品设计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是和谐共生的关系。例如,现在非常流行的绿色设计、生态设计等设计理念就是最受生态环境尊重的一个表现。不当的设计会导致自然环境的被破坏,如果设计中的材料因素设计不合理的话,会造成大量的自然能源被破坏;大排量汽车的设计会导致更多原油的消耗,及大量废气的产生。不当的设计给自然带来了巨大的负累,人们在享受便利的同时,也为将来的生活环境带来巨大的隐患。这种与自然不和谐的设计应该被设计者摒弃,应该提倡一种低碳化的设计。举一个低碳化设计的例子来进行说明,木质的洗澡桶要耗费大量的木材,而有的商家设计了一种替代品,洗澡桶的外圈是厚厚的防水布,内充的是保温的材料,这种材料的设计就避免了消耗大量的木材。另外,这种类型的洗澡桶还设计了可靠型的后背,增加了使用者的舒适感,不仅保温性更强,还能折叠,省却了大量的空间。更为可贵的是这种类型的洗澡桶比木质的洗澡桶造价更低,大约是木质洗澡桶造价的三分之一。所以,这种类型的洗澡桶不仅满足了人们实用性、便利性的要求,更重要的是为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做出了贡献。

2.产品设计文化与环境美的和谐

设计师不仅要有很强的审美观念而且要有很强的环保观念。要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有责任有担当,因为设计师对材料及形状等的设计对自然材料的使用效率具有最关键的作用。设计师要兼顾设计与自然生态的和谐,在兼顾“美”与“善”的同时,还应该贯彻生态意识。

四、实现产品设计中和谐理念的途径

1.产品设计与科学的共融

产品设计与科学的共融是指设计中要体现合理性、实用性、便利性的和谐理念。作为设计师一定要具有丰富的科学知识,当然这种科学知识既包括自然科学知识也包括社会科学知识。在自然科学知识上要懂得不同材料的性能、不同造型的效果。在社会科学知识上要尽量去丰富自己的知识面,对大众心理、社会学、民族历史等都要有一定的经验积累。有的设计师只是在设计产品时稍微动了心思,就使这种产品非常走俏。例如,在喝汤勺的勺把的上端做了个笑脸,就让人们觉得非常有创意,从而销量大增。这种设计就是对人们心理的一种正确把握。还有的设计师设计出的产品非常科学,如海尔设计了一种新型的空调,可以根据人们是否在屋里而自动调节温度。这种设计不仅节约了能源,还节约了人们的经济付出,可以说是一种科学的设计。也有很多设计,看上去非常好看,但是却没有用,成为“美丽的垃圾”。现在设计师的水平差距很大,是否具有丰富的科学知识是决定设计师能否设计出和谐产品的重要因素。而很多的设计师往往在这方面的知识比较贫乏,经常以自己的喜好去设计产品,这是一种不好的倾向。其正确的做法是设计师一定要在设计的时候多考虑科学的因素。

2.产品设计与艺术的共融

产品设计与艺术的共融表现在产品设计上往往更直观,缺乏艺术品位的设计将被明显地视为是不和谐的设计产品。产品设计与艺术的共融需要设计师有很强的审美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高明的设计师可以发现现有产品设计中的不和谐因素,从而利用艺术化的设计来提高产品的艺术美。所谓的产品设计与科学和艺术的共融,就是其中蕴含着科学与艺术的共融。科学与艺术在很多人的潜意识里是不具有共通性的,但是实际上二者却经常是彼此共生的关系。在国外有很多大科学家非常酷爱艺术,例如,爱因斯坦就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小提琴大师,而且非常喜欢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文学作品。在西方像爱因斯坦这样文理兼备的科学家是很多的。艺术与科学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很多的时候,科学也是一种艺术,艺术在某种程度上也或多或少地表现着科学的性征。在产品设计中科学与艺术也经常表现出了共通性,高明的设计师会考虑艺术和科学的这种共通性。以服装举例,现在服装档次的差距非常大,而这种差距已经不仅仅在于衣服材质和质量方面,衣服设计的艺术效果已经成为重要的考量因素。在服装行业是这样,在其他行业也是如此,设计已经成为产品是否受欢迎的最关键的因素。

五、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