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文化建设论文范例6篇

行政文化建设论文

行政文化建设论文范文1

高校行政管理是指高校教员职工为了完成教学目标,依靠一定的部门和制度,采取一定的手段和措施,利用高校各种资源,发挥管理和行政职能。文化建设方面是高校工作中的一个重点,在工作开展中要志存高远,更要脚踏实地,要狠抓落实,更要坚持不懈。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当今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瞬息万变,校园文化建设也要紧跟时展的步伐,全方位多角度的把握各种新资讯,高校要及时更新思想观念,与时俱进。高校逐渐建立以人为本的行政管理模式,同时还要制定相应的绩效考评机制,督导和推动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高校行政管理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保障,其具有服务功能。高校行政管理包含校园日常管理的方方面面,事无巨细,是一个复杂浩大的工程,必须把行政管理任务执行到位,保质保量的完成各项任务,这样才能避免一系列的安全隐患和安全事故,才能保证校园文化建设正常进行,才能加深文化建设的内涵,才能确保高校这个巨大机器正常运转以达到良性发展。高校行政管理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剂。高校中各个部门都具有自己的特点,无论在工作程序、工作日程安排、工作方式上都不尽相同。高校是一个庞大的集团,要想各个部门分工协作,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将各项工作目标落实到实处,就需要行政管理的这个剂,起到调配、协调、督促的作用。高校行政管理要对校园文化建设工作采取定时或不定时的研究总结,及时发现和反馈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和措施,及时改正。避免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各部门理解程度不一致、协作上的问题、配合上的不和谐,这样才能使校园文化建设高效高质量的完成。

2高校行政管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问题分析

第一,高校行政管理过于“行政化”,严格的管理制度,强制性的纪律规范,制约校园文化建设,缺少活力,毫无生气。有些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与进取心,使其对工作失去了兴趣,产生了消极怠工的心理,缺乏深入的学习和研究,这样不利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发展。第二,对于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我国高校行政管理机构庞大冗杂,其组成人员也相对复杂。有些行政管理人员并没有经过层层选拔进入工作岗位,在工作中存在着不正之风如形式主义之风、之风。部分行政管理人员不重视自身理论的学习,不努力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工作中存在拖延、懈怠等问题,导致很多工作不能落实到位,这样不利于校园文化建设高效高质量的开展。

3提高高校行政管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作用的对策

第一,大力加强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能力与素质的培养。队伍的好坏直接影响工作开展的质量。首先要从源头上把关,切实做好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录用工作,层层选拔,认真挑选,要将综合素质过硬的人才安置在行政管理的位置上。其次要加强行政管理人员素质的培养,重点是两个方面,专业化素质和思想政治素质。不断加强高校行政管理队伍建设,营造宽松舒适的氛围,提高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更好地为校园文化建设服务。第二,建立以人为本的高校行政管理机制,努力激发师生职工的能动性。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应该摆脱过度“行政化”的影响,对自己有清楚的认识和定位,端正工作态度,加强服务意识,树立大局观念,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尊重管理对象,及时掌握管理对象的困难和需求,督促并协调好校园文化建设各项工作的健康、顺利发展。建立符合校园实际情况的指导性组织,提高行政管理人员的积极性,有主人翁意识,献计献策,真正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推动者和引领者。第三,积极组织开展校园文化活动,营造文化建设的良好氛围。高校行政管理应该充分利用各种有利资源,组织开展活动宣传文化建设的理念,提高校园文化的影响力和渗透力。例如高校社团就是很好的文化传播主体,学校要加大对社团的扶持力度,促进其汇集人才,鼓励其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同时高校也要扶持一些理论型社团组织、学术研究团队,为学生提供宽松自由的发展平台。

4结束语

行政文化建设论文范文2

1.行政文化概念与主要内容

行政文化是行政方式在文化领域的一种反映,是一种社会现象。关于行政文化的理解,不同的学者观点不一样,我国学者对行政文化的理解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几点:一是广义的行政文化。它的出发点是文化的广义概念,即人们的生产劳动中创造的一切物质的和精神的财富总和,包括制度文化、组织文化和精神文化,具体说来有行政机构的一般设置、人员的分配和行政人员的思想状态、行为方式等等。二是狭义的行政文化。这种观点是源于狭义的文化观念,认为文化就是人们的行为方式和体现出来的价值观念。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行政文化包括行政管理理念、行政习惯和原则、行政思想和道德等等。三是综合的行政文化观点。认为行政文化是行政方式和行为在文化领域的反映,即行政文化可以通过行政中的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物质文化三方面加以概括。

2.行政管理现代化概念与内容

行政管理现代化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它是指行政管理的发展过程。行政管理的现代化经历了长期的发展,是由落后向先进、由野蛮向文明发展的过程。行政文化的发展与一定的社会经济文化因素紧密相关,具有十分明显的社会性。在我国当前社会中,社会性质的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阶段是初级阶段,行政管理就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的,行政管理的现代化必须与社会现代化相适应。从整体上说行政管理现代化就是要在行政管理的广度和深度上实现现代化。从广度出发,主要是在经济领域、政治领域、文化领域和社会领域实现现代化;从深度出发,主要是从行政管理的制度层面、物质层面、精神层面实现现代化,以现代化的制度管理方式实现行政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

二、行政文化建设与行政管理现代化之关系

行政文化是行政管理之中的重要一环,在行政管理上起推动作用,行政文化通过一种物质上的保障、精神上的鼓舞、制度上的规范来实现行政管理现代化。我国行政文化发展至今,取得了一些成效,也面对着一些不足:受传统观念影响,封建思想浓重,在行政上专制、集权思想比较浓重,法治程度不高,民主程度低下等,因而有必要针对其不足性进行行政文化建设。行政文化建设就是要从制度上、物质上、精神上加大影响力,保证行政文化在行政管理上的推动作用,促进行政文化管理的现代化。另一方面,行政文化对行政管理方式有很大影响,这种影响通过行政管理的结构组织形式表现出来。我国的行政文化之中,集权成分较多,因而在行政管理上表现为相对集中;在西方,由于行政文化的不一样,其行政管理方式则表现为权力的分散与制衡。行政文化与行政管理的关系还表现在行政文化对行政管理有重要影响。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首先是行政文化透过影响行政行为从而影响行政管理。行政文化通过一种意识上的、心理上的、思想上的影响,影响行政人员的行政行为,一般而言行政意识比较强的行政人员,在行为上表现为果断、坚定、有执行力,反之则表现为犹豫不决、缺乏决断力、行政效率低等。其次,行政文化通过影响行政体制从而影响行政管理。行政文化的影响一般是一种潜在性的影响,它通过对文化传统、社会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等条件影响着行政体制。通常来说,在文化传统较为开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社会条件下,其行政体制相对民主性较好、法治程度较高;然而当一个地区这些条件较差,其行政体制就朝着专制化、集权化发展。最后,行政文化通过影响行政观念从而影响行政管理。行政文化通过作用于行政人员之上的观念、习惯,从而影响行政人员的行政方式,这种影响是一种深层次的长远的影响。行政人员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受教育和接触到的一些社会现象的影响,这些影响也会体现在之后的行政管理之上。如行政人员的行事风格、任命习惯等等,都会受到行政文化的影响。

三、基于行政文化建设的视角探讨促进行政管理现代化的措施

行政文化对行政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文章从行政文化建设的视角,从行政文化对行政管理的作用和影响发面作了一些探讨,认为加强行政文化建设,促进行政管理的现代化主要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1.行政文化建设要把握好行政管理现代化的方向

行政文化对行政管理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一种潜在的方式实现的,所谓潜在的方式即不明显的方式,主要是通过与行政管理有直接影响的因素从而对行政管理产生影响。因此在行政文化建设中,首先要把握好行政管理的现代化方向。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种制度还不健全,行政管理制度也较为落后,主要体现在行政效率偏低、法制化程度不高等方面,要明确行政管理的现代化目标,就是在行政管理之中坚持推进政府职能的转变,提高行政工作的效率,建设服务型政府、法治型政府。所以,在行政文化的建设上,也必须坚持文化建设的方向,在文化建设过程中,始终向着服务型、法治型、高效型方向前进,努力创建与行政管理现代化相符合的行政文化。

2.积极进行行政文化本身的建设,带动行政管理的现代化

行政文化作为行政行为和行政组织方式在文化层面上的反映,对行政管理本身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因而要实现行政管理的现代化,就必须重视行政文化本身的建设。从行政文化的内涵来看,创建优秀的行政文化,就要从行政思想和道德、行政心理等方面着手。具体的做法是,首先要认真审视行政文化,对行政文化进行系统的总结和归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行政文化经历了长期的发展,具有丰富的内容,因而可以从中借鉴许多有益的东西,同样也会存在一些落后的东西,因而要学会取舍。其次就是积极引进先进的行政文化理念,如西方的分权思想有利于促进我国的行政管理的民主化、法制化,因此可以借鉴,结合本国国情,变为自己的东西。通过创建优秀的行政文化,形成一个良好的行政氛围,让行政文化对行政管理施加积极的影响,以行政文化带动行政管理的现代化。

3.积极推动社会改革,创建有利于行政管理现代化的氛围

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达程度不高,政治民主的程度也偏低,在这一阶段,我国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精神需求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要解决这一矛盾,就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有利于推动行政管理民主化的经济社会环境。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当我国的经济水平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人们的认识水平提高了,观念也会产生相应的变化。行政管理水平也会相应的提高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另一方面,经济与政治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当经济形态发生了重大变化,政治形态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因而经济的发展有利于行政改革的推进,行政改革使得行政管理朝着现代化的方向不断前进。

四、结语

行政文化建设论文范文3

廉政文化涉及的领域较为广泛与复杂,是当代中国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有学者认为,廉政文化是指关于廉洁从政的先进思想,道德观念及其指导影响下的廉政制度、组织、体制、机制、社会风气、社会意识形态以及相关法律规范,包括人们关于廉政知识、信仰、规范、价值观念和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方式和社会评价的总和,是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有机集合。也有学者认为,廉政文化就是以建立廉洁政府、廉洁政治或规范的公职人员从政行为为目的所形成的各种思想、理论、规范、制度、价值理念、道德、法治传统以及行为方式、价值评价的历史积淀,其存在一定社会群体并内化在该社会群体成员生活中,以“尚廉”,“耻贪”为核心内容的一套程序设计,是中国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廉政文化本身具有多元的文化结构,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学者认为,廉政文化内涵具有五个层面,一是廉政的思想文化,要具有先进的思想理念、科学的理想信念、崇尚和谐的心态和思维方式;二是廉政的道德文化,是指对从政人员的道德要求,形成廉洁从政的道德约束力;三是廉政的政治文化,表现为掌握公共权力的各级干部廉洁从政;四是廉政的职业文化,是指各职业阶层的从业人员恪守职业道德;五是廉政的社会文化,是指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廉洁从政的文化氛围,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社会风尚。也有学者认为,廉政文化是以崇尚廉洁、鄙弃贪腐为价值取向,融价值理念、行为规范和社会风尚为一体,反映人们对廉洁政治和廉洁社会的总体认识、基本理念和精神追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廉政文化建设中亟需关注的重点问题

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基础性课题,是在源头上防治腐败、保持党的先进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举措。有学者认为,公职人员作为廉政文化建设的重点,要以公民文化作为基础,树立对公职人员行为敢于监督、积极监督的意识与依法维权的意识,达到防止腐败滋生和蔓延的目的。也有学者指出,在廉政文化建设中要组织好廉政文化建设的内容,重视廉政文化建设的传播形式,还要确保廉政文化建设的持续投入,在推进廉政文化建设中进行科学的评估,切实促进廉政文化建设的实际效果,积极防止形式主义的发生。

以廉政制度规范行政权力为保障,实现伦理文化到制度文化的超越。有学者认为,廉政文化建设的核心在于树立廉洁权力观,通过对从政行为起到规范、控制作用,形成崇尚廉洁的行为习性,筑起抵御腐败的心理防线。根本任务在于建立廉洁制度,以制度来保障廉政文化建设走向普遍化与大众化。也有学者指出,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必须实现伦理文化到制度文化的发展与提升,要强化廉政文化制度意识,注重廉政文化制度建设,树立制度权威意识、制度平等意识、制度约权意识和制度改革意识。还有学者指出,廉政文化建设是实施《廉政准则》的先导和基础工程,促进各级领导干部贯彻实施《廉政准则》,是廉政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目的在于促进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新成效取信于民。

廉政文化建设既要立足本国实际,又要具有开放性的国际视野。有学者认为,廉政文化建设的着力点在于尊重与适合国情的需要,不仅要立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来进行廉政文化建设,批判地继承我国传统优秀廉政文化,而且还要借鉴国外廉政文化的有益成分与科学总结我国廉政文化建设的基本经验。对此,也有学者指出,廉政文化建设要注重国家意识的创新与培育,加深国民的爱国情怀和奉献精神;重视宗教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以宗教文化中的神圣感、崇高感和敬畏感来形成完善的廉洁意识;发挥领袖人物与知识阶层的作用,引领社会的高尚道德情操,为广大人民群众树立廉洁的榜样和楷模。

廉政文化建设应符合文化生态学观,以整体的、关联的、互动的视域宏观审视廉政文化生态系统。有学者认为,廉政文化生态系统决定了其自身平衡性的建构和维持应由内生态系统来主导,即在精神层面以共识营造廉政文化生态环境;在规范层面以制度保障廉政文化生态平衡;在物质层面以多元形式促进廉政文化建设长效发展。有效遵循廉政文化生态系统运行规律,合理配置廉政文化三要素,以充分发挥其在维持廉政文化生态系统平衡中的主导作用。

三、廉政文化建设中不容忽视的实践问题

以历史和逻辑的互动关系来看,推进廉政文化建设是反腐败斗争实践和长期的党风廉政建设经验累积的必然结果,也是加强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与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必然要求。但就廉政文化建设实践来看,必须要审慎的对待以下几个问题。在廉政文化建设实践理念上,由于相对单一和工具化的廉政观长期主导着我国反腐败和廉政建设,加之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关于廉政文化论述的相对稀缺性,增加了系统建设廉政文化理论的难度。有学者认为,国家廉政发展的特殊阶段对理论有特殊的要求,以及传统的廉政宣传模式存在着重宣传轻理论的思维定势,致使现在依旧采用不系统的理论碎片和政策措施来指导廉政文化建设。

在廉政文化建设实践环节上,难以让全体公务人员自觉自愿、身体力行地加入到廉政文化建设主体中来。有学者认为,让廉政文化如何转化为公务人员的自觉理念或追求,现实过程中还存在很大的差距。这既体现在精神成果“物化”到廉政文化建设实践的过程中,也表现在廉政文化建设的具体形式上。此外,廉政文化建设在营造经济、政治、文化和素质环境上还存在一定困难,怎样才能符合实际反腐倡廉建设的要求,仍然值得进一步令人深思与探索。

在廉政文化建设实践趋势上,大体上存在四种不利倾向。有学者认为,一是“文艺化”,简单地把廉政文化等同于廉政文艺化。二是“被动化”,在廉政文化建设中或多或少还处在一种“盲目”状态,而未真正达到“自觉”境界。三是“孤立化”,使其脱离反腐倡廉建设的实际要求,缺乏廉政文化建设的全局观。四是“夸大化”,过高估计廉政文化的实际功效,夸大廉政文化创建活动的短期效果。在廉政文化建设实践效果上,存在一定的形式主义倾向,不利于建设的长久性。有学者认为,廉政文化建设偏重倡导廉政文化而忽视反对腐败文化,未能在根本上让广大人民接受廉洁的概念。同时,廉政文化建设过分强调政府组织作用,而忽视大众的、普遍的、广泛的参与廉政文化建设,甚至局限在以文化抓文化,而忽视非正式制度与正式制度的相互配合,偏离了实现廉政文化建设的真正目的。

四、推动廉政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与方法

为了进一步铲除滋生腐败的社会与文化土壤,各位学者不仅对廉政文化建设的实践问题进行了深刻反思,也对推进廉政文化建设提出了许多富有建设性与可操作性的指导建议。首先,遵循廉政文化自身的发展规律。有学者认为,廉政文化建设必须要做到以下四个原则,一是要坚持文化建设的原则,以文化的手段来建设廉政文化。二是必须要坚持先破后立的原则,把清除腐败文化作为建设廉政文化的前提和基础。三是要坚持建设廉政文化必须强有力地辅之以正式制度手段的原则。四是要坚持社会动员和全员参与的原则。

其次,以立体创新思维营造廉政文化建设氛围。有学者认为,推进廉政文化建设不仅要用时间打造浓郁的廉政文化氛围,而且要用空间打造美好廉政文化图景,更要用创新思维打造廉政文化氛围,以此形成人们对廉洁精神的信仰与追求。同时,还要运用多种方式推进廉政文化建设。有学者指出,要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必须创造出多样化的廉政文化产品,这样才有利于实施廉政文化精品战略,促进廉政文化市场全面繁荣。在此基础上,还要大力扶持健康文化产品,消除“文化垃圾”,反对“文化渗透”,逐步建立健全文化法规,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将文化市场的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

第三,要深入挖掘中国共产党苏区廉政文化资源。有学者认为,要开发苏区廉政文化资源形成适时性的建设资源,以此为契机把其有效转化并提升为当代廉政文化的理论形态,并用这种廉政文化的理论形态来指导于当代社会生活的廉政实践,进而构建起廉政实践成果转化为廉政文化建设的新平台。另外,还要合理借鉴国外廉政文化建设的成功经验。有学者指出,要以建设廉政制度文化为保障,完善廉洁从政的行为规范,并且把培育廉政道德意识作为根本,营造廉洁从政的社会氛围。不断加强新闻媒体监督为抓手,拓宽廉洁从政的监督途径,积极促进中国廉政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

第四,推进廉政文化建设要注重三个层面的有机结合。有学者认为,一是坚持党对廉政文化建设的统一领导与集中群众智慧相结合,鼓励群众的廉政文化建设热情,推广群众喜闻乐见的廉政文化建设新形式。二是坚持反腐倡廉的社会基础制度建设与廉政文化建设相结合,继续完善预防和惩处腐败的法律法规体系,健全党内反腐倡廉的规章制度。三是坚持推广廉政文化建设普遍经验与因地制宜、创造特色相结合,认真总结廉政文化建设的基本规律,指导各地做好基础工作,创造出既规范扎实又生动活泼的廉政文化建设新局面。

第五,在新时期大力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必须努力实现廉政文化建设路径的创新。有学者认为,在建立平等有序的社会结构基础上,应逐步建立个人职业自由选择机制和扩大共同生活的社会机制,将社会联系的枢纽和关键作为廉政文化建设的重点,这样才有利于形成更为全面、更为科学、更为持久的工作方案和工作局面,从而有力推进中国特色廉政文化建设。也有学者指出,推进廉政文化建设科学化是提高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根本要求。有学者认为,在推进廉政文化建设中要引领廉政文化向社会各领域深入,适时有效地开展廉政文化宣传活动,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打造廉政信息平台,进而探索推进廉政文化建设科学化的长效机制。

五、新时期廉政文化建设的启示与展望

综上所述,通过众多学者对廉政文化建设的热切关注与共同努力,在理论与实践研究方面都取得了一大批的优秀成果,尤其在“廉政文化是什么”、“为什么建设廉政文化”、“怎样建设廉政文化”等问题上深化了认识,有力推进了中国廉政文化建设。主要体现在:第一,尽管各位学者对廉政文化的理解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这种“探索与争鸣”深化了廉政文化建设。第二,由于我国廉政文化建设研究起步较晚,整体处于基础性的积累阶段,对于如何有效建设廉政文化尚存争议。第三,廉政文化建设领域相对宽泛,为廉政文化建设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奠定了基础。第四,学者们偏重于廉政文化建设的对策性研究,为现阶段顺利开展廉政文化建设提供了精神动力与智力支持。

论者认为,当前推动廉政文化建设有待解决以下四个难题。第一,廉政文化建设中的文化博弈问题。从文化层面来看,传统非廉文化的消极影响短时间难以消弭,进而如何批判与创新当代中国廉政文化,就成为当前廉政文化建设中的首要问题。第二,廉政文化有效遏制腐败文化的科学评估问题。科学评估廉政文化建设不仅能正确应对实践中存在各种问题,同时还能让广大人民群众更好接受、认同以及参与廉政文化建设。第三,廉政文化理论与廉政文化实践的深层对接问题。“实践是理论之母”,只有从廉政文化实践中概括经验,提炼理论,揭示规律,才能用科学理论指导廉政文化建设。第四,廉政文化建设的外在动力与内在动力问题。廉政文化建设不仅需要政府的外在推动,而且还需要人民群众的内在支持,只有两者协调发展才能在更深的层次上推进廉政文化建设。

以廉政文化建设研究现状来看,仍然具有较大的探索空间。第一,廉政文化建设在进行哲学理论思辨过程中,要注重廉政文化建设的实证研究,重点剖析廉政文化建设的案例研究,在研究方法与研究方式进行新的突破。第二,廉政文化建设应该坚持从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历史学等多学科开展研究,以跨学科的多维视角进行廉政文化建设,全面提升其治理腐败文化的效果。第三,大量引介国外关于廉政文化建设的相关资料,从中整理与凝练出国外廉政文化建设的成功经验,打开中国廉政文化建设的国际视野。第四,严格划分廉政文化建设主体,有针对性开展廉政文化教育,积极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廉政文化体系。

六、总结

行政文化建设论文范文4

【关键词】廉政文化;经验;问题;思考

党风廉政建设和党组织内部的反腐败斗争都是扫除党组织内部的不正之风,保持党员党性的重要举措。在我党的发展历程中,从未停止过对廉政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完善,仅从十以来党的廉政建设来看:党的十将“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确定为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的奋斗目标,并用“致命伤害”“”来警示腐败问题的潜在危险;党的十八届一中全会以来,警示全党“打铁还需自身硬”,“物必先腐,而后重生”;2012年12月,党中央出台八项规定,带头改进作风,号召狠刹奢侈浪费;党的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着重就严明纪律、改进作风、反对腐败作出了重要部署。这一系列的举措都旨在强调,反腐倡廉的重要性,也是对我国廉政文化体系建设的不断补充和完善。

只有不断推进廉政文化体系的建设,从严治党,从根源上防止腐败现象,才能完成政党的廉政建设。反腐倡廉是一个不断推进的过程,并非是一段时间的任务,需要深入、持久、经常化的工作,只有不断加强廉政上的建设,才能保证我党的纯洁性,保证党的思想、观点、举措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真正地切合人民的利益,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而我党在推进廉政文化体系建设的过程中,仍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形势依旧很严峻,需要立足当下,积极创新方式方法,保证廉政文化体系建设工作的有效性和科学性,建立健全相关的运行机制,推进廉政文化体系的建设。

一、我国廉政文化建设的基本经验

通过近几年内各级党组织开展的各类加强廉政文化体系建设的活动来看,我党廉政文化建设主要表现出活动内容丰富、具体,活动组织形式多样、贴合群众需求,活动主题鲜明、深刻的特点。其次,通过对一系列建设活动的总结和反思,可归纳出以下几条基本经验:第一,将培育秉公用权、廉洁从政的价值理念作为推进廉政文化体系建设的核心要求;第二,将加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作为推进廉政文化体系建设的有效途径;第三,在开展廉政文化体系建设时,坚持抓主要矛盾、顾全大局的基本原则,保证活动的有序性;第四,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或者规章制度,为廉政文化体系的建设提供根本性的政治保障;第五,开展贴近实际、丰富多彩的活动是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

二、我国廉政文化体系建设呈现出的问题

(一)廉政文化体系建设机制匮乏,监督性差。总体说,我党廉政文化体系建设的机制包括两大方面:一是实施机制,二是保障机制。实施机制又包括领导层面和工作层面两部分,廉政文化建设在领导层面上缺乏有力的体制,主要表现为各级党组织在进行廉政文化建设过程中,没有建立明确的领导体制,大多采用“自发”的形式来组织相关活动,未真正将廉政文化体系建设纳入到日常工作进程中;工作机制的缺乏体现在缺乏行之有效的实施队伍,只进行舆论上的宣传,而忽视了实践行动的落实。从保障机制上来看,缺乏有效的监督,既没有调动人民群众的监督,又没有建立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而且,廉政文化建设也缺乏有效的保障机制,包括物力、人力、财力等多个方面,都未明确要求,工程建设无法系统化,更不能达到有序性推进的效果。

(二)廉政文化体系建设形式单一,广泛性差。从目前的形式来看,我党开展的廉政文化建设多采用加大宣传力度的形式,方法相对单一;而且将廉政文化建设的对象加重在党员干部层面,范围不够广泛,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廉政文化建设的进程。其一,廉政文化建设并非只关系到党员干部,而是关系到社会生活中的每一个人,固然要加强党员干部内部的廉洁从政教育,从而保证党组织的纯洁性和先进性,同时也要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加强廉政建设的教育,增强人民参与廉政文化体系建设的积极性和热情,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力量,推进廉政建设的进程。其二,廉政文化建设活动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才能增强舆论宣传的范围和力度,渗透到人们日常的生活之中,从而推进廉政文化体系的建设。

(三)廉政文化体系建设意识薄弱,自觉性差。廉政文化建设并非是党组织内部自身的任务,需要社会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因此,两证文化思想意识相对薄弱,主要体现在党员队伍与人民群众两方面。从党组织内部来看,一方面党内领导廉政文化意识不够,对廉政建设的重要性重视度不高,不能发挥带头模范作用。少数党内领导设置认为廉政文化建设耗费的人力、物力大,见效还慢,效果不明显,可以忽略不计;也有的党内领导指示将反腐倡廉作为口号来看待,没有落实到实处。另一方面,党组织成员对于自身的约束不够,没有认识到廉政建设关系到党组织内部的每一个人,自我意识不够。从人民群众的层面来看,由于对于廉政文化建设的概念认识不清,使得一部分群众认为,廉政文化建设是关系领导干部的事情,与自己无关,因此也就没有热情参与到廉政文化建设之中,从而减慢了建设的进程,失去了群众的力量。

三、关于推进我国廉政文化体系建设的思考

(一)创新我国廉政文化建设的载体和形式

首先,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模式,把廉政文化建设与干部队伍作风建设、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联系在一起,增强廉政文化建设的覆盖面积、涉及范围,既可以有效地推动廉政文化建设的进程,又能够推动相关部门或单位工作的开展。其次,要创新廉政文化建设的载体和形式,来增强廉政建设的吸引力,从而切实增强廉政文化建设的有效性。文化、思想层面的建设必须要依赖各种活动或载体的形式进行。在廉政文化体系的建设过程中,要始终坚持围绕“注重监督、预防为先、以人为本、文化促廉”的思路,采用各类新型的媒体作为载体,开展多样化的活动,推进廉政文化的建设。最后,加强与各行业文化建设的有机融合,如,可通过开展主题鲜明的廉政文化活动、创立一批富有特色的廉政文化示范点、创建一批有内涵的廉政文化宣传阵地、创作一批群众喜闻乐见的廉政文化精品来打造廉政文化的品牌,增强廉政文化的影响力,推动廉政文化建设的发展。

(二)构建我国廉政文化建设的理论体系

积极构建具有特色的廉政文化体系,离不开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理论的武装下,才能确立廉政文化建设的指导体系;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才能切实有效地推进廉政文化体系的建设。坚持理论武装上,可以采用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指导,多层析进行理论学习的方式,此外,还要有效地增加文化和思想在廉政文化体系建设中的比重。其一,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继承传统文化中的优秀资源,再结合廉政文化建设的特点,融入到具体的实践活动中,能够使廉政文化建设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其二,要在借鉴的基础上发展,可借鉴国外的优秀文化,结合实际,融合多种元素,从而丰富廉政文化建设的内容和形式,有效地指导廉政文化建设的开展。坚持丰富廉政建设的实践活动形式,将理论和实践结合,有效地解决在廉政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情况。第一,可利用中央党校分校、康铭论坛和部门党组(委)中心组等载体,建立理论辅导体系;第二,可利用理论武装在线、部门门户网站和报刊等媒介,建立宣传交流平台;第三,可通过开展调查研究、理论研讨、征文比赛等活动,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理论研究,加快研究人才队伍建设。

(三)强化我国廉政文化建设的思想自觉

开展廉政文化建设,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广大人民群众作为社会的主体,是廉政体系的重要服务对象,在廉政文化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或缺作用,因此,要采取多样化的策略,着力强化人民群众推进廉政文化建设的主体意识。一,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宣传力度,采用下达文件、组织会议、领导带动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开展廉政文化形式教育。二,发挥人民群众的力量,提高人民群众的廉政文化建设意识,为廉政文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三,树立正确的廉政文化建设观念,既开展廉政风险教育与廉政文化教育,消除廉政建设与己无关的片面思想,引导全体社会成员参与到其中。第四,采用重点突破的方式,在领导干部以及党组织内部开展行政道德教育,重点加强对于党员们的廉政教育,提高从政人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行政文化建设论文范文5

【关键词】 公路行业;廉政文化;思考

党中央颁布的《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明确提出要大力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公路行业廉政文化是廉政文化在公路行业中的反映和表现,是指公路行业各部门以及干部职工在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中,所形成的关于廉政方面的思想理念、思想道德、精神品位、生活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它的内涵包括公路干部职工对廉政的认知程度、干部的廉政文化素质、生活观念和价值取向等精神层面,;包括廉洁从政、公开工程招投标、依法治路、优质服务的规章制度、行为规范等制度层面;包括公路部门廉政教育场所、专栏、文字及影像资料、公路廉政文化景观等物质层面。

一、加强公路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公路行业点多、线长、面广、量大,工作服务范围涵盖了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加强公路廉政文化建设,具有全局性的战略意义。

1、加强公路行业廉政文化建设是形成拒腐教育长效机制的内在要求

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全党要“坚持深化改革和创新体制,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形成拒腐防变教育长效机制、反腐倡廉制度体系、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党风廉政建设的基础是教育,加强廉政文化建设,说到底是抓好廉政文化教育。一方面通过总结、归纳、提炼,形成适合党员干部思想实际、容易被党员干部接受的廉政文化;另一方面运用廉政文化,教育、熏陶、感染干部职工,占领党员干部的思想阵地,抵制腐败文化的影响和侵蚀。

2、加强公路行业廉政文化建设是推进反腐败斗争的紧迫任务

当前公路违纪违法现象时有发生。从披露的腐败案件可以看出,少数党员干部抵制腐败思想和腐朽文化侵蚀的能力还不够强。因此,要加快廉政文化建设的步伐,不仅要为反腐败斗争摇旗呐喊,鸣锣开道,而且要对预防腐败和廉洁从业进行舆论引导。只有形成党员干部“思廉不思贪”的思想保障和文化支撑,营造“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浓厚文化氛围,才能有效预防腐败。

3、加强公路行业廉政文化建设是拓展防腐源头治理领域的重要举措

公路部门先后在工程、养护、路政和收费领域下大力气进行源头治理和规范管理,减少了违法违纪案件的发生。随着形势的发展,各级公路部门把源头治理工作的范围拓展到文化建设领域,在源头治理上瞄准党员干部的思想实际,把廉政文化建设摆上党政工作的议事日程,放在公路工作的重要位置,纳入精神文明建设的各项工作之中,较好地筑牢了党员干部思想防线。

4、加强公路行业廉政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公路的重要保证

公路干部队伍必须具备“政治坚强,公正清廉,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纪律严明”的基本素质,必须具备职工群众认为“可亲、可敬、公道正派”的良好形象,才能为构建和谐公路提供坚强保证。如果没有廉洁勤政的党员干部队伍,没有党群、干群的和谐关系,我们怎能完成公路发展的各项任务,怎能确保职工队伍的和谐稳定?因此,加强公路行业廉政文化建设,不仅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需要,也是构建和谐公路的重要保证。

二、加强公路廉政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反腐倡廉战略方针,把廉政文化建设融入公路行业精神文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的全过程,着力培育廉洁价值理念,广泛开展廉政文化创建活动,大力营造崇尚廉洁的行业氛围,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提供思想保障和文化支撑。

三、加强公路行业廉政文化建设的具体途径

1、以廉政理论为统领,着力提高干部职工的认识水平

我们党成为执政党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和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实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出发,创立和发展了一系列廉政建设理论,赋予了廉政文化崭新的内涵,形成了社会主义廉政文化。近几年,由于国家对发展公路事业高度重视,公路事业在短时期内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式发展,但是一些领导干部禁不住金钱的诱惑,丧失了党性,迷失了方向,修筑高速公路成为腐败案件高发区,修一条高速公路,倒下一片干部已屡见不鲜。这一方面有腐败分子自身素质问题,另一方面则是我们公路行业廉政文化氛围不够,预防腐败和惩治制度还不是很健全。所以需要我们紧密结合公路工作实际,以廉政理论为统领,着力提高干部职工的认识水平。

首先,廉政文化建设必须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根本指导思想,以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公路为宗旨,坚持廉政文化建设的政治性、人文性、文化性、审美性和实践性。

其次,要重视廉政文化理论学习,通过学习的方式,广泛宣传党的廉政方针、政策、要求,以廉政文化理论武装党员、干部和职工的头脑,培养其廉洁理念,丰富其精神内涵,提升其思想道德境界,增强公路职工参与廉政文化建设的信心和信念,扩大廉政文化建没的群众基础。

第三,要充分发挥干部职工的聪明才智,总结公路行业预防腐败的成功经验,创新廉政文化理论,以科学的廉政文化理论成果拓展公路行业的先进文化,以丰富的廉政文化建设实践进一步完善本行业廉政文化理论,使廉政文化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形成良性互动,相互促进,不断取得新成效,逐步从根本上铲除公路系统内部滋生腐败的文化条件。

2、以廉政思想为核心,着力构筑预防腐败体系

廉政文化思想是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行业廉政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在廉政建设中具有引领和先导作用。

首先,要充分认识《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和《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等在廉政文化建设工作中的重要性。公路行业廉政文化建设要以上级精神为指导,扩大覆盖面,减少空白点,在行业内部真正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社会风尚。

其次,要将廉政文化建设纳入公路行业整体发展战略,与行业文化建设相结合,与创建文明行业活动相结合,紧紧围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实际,着眼于反腐倡廉工作面临的各种实际问题,加大思想、意识和心理构建力度,在教育、制度、监督各个环节中增加文化建设的含量,将廉政认识变为廉政意识,将廉政意识变为廉政制度,将廉政制度变为廉政机制,将廉政机制变为廉政行为,将廉政行为变为工作的动力,构筑以廉政思想为核心的行业廉政文化建设体系。

第三,要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切实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监督,尤其是当前要认真贯彻落实党内监督条例,加大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力度,进一步畅通渠道,充分发挥职工监督、舆论监督的作用,坚持严格依纪依法办案,严肃查处违纪违法行为,让腐败者付出沉痛的政治、经济和社会代价,形成震慑力,促进党员干部廉洁用权,不犯或少犯错误。

3、以文化活动为载体,着力营造廉政文化氛围

从公路实际来看,要围绕构建“大宣教”格局,突出廉政文化建设的制度化、经常化、大众化和阵地化,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廉政文化活动,讲廉政事、唱廉政歌、写廉政书、拍廉政片、倡廉政风,要让廉政文化进机关、进家庭、进工地、进站队,努力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风尚。

首先、建立廉政文化传播阵地。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内部刊物等各种媒体,发挥本单位局域网、宣传橱窗等宣传工具的作用,设置反腐倡廉工作网页,开辟党风廉政建设专栏,宣传反腐倡廉工作,组织开展反腐时评,巩固廉政文化阵地,促进廉政文化的传播。

其次、创新廉政文化建设形式。利用中心组学习、报告会、座谈会、研讨会、知识竞赛、参观考察、交流读书心得等多种形式,结合本单位存在的实际问题,突出重点,分层设计,组织开展各类符合干部职工特点的廉政文化活动,坚持教育与管理、自律与他律相结合,使党员干部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

第三、更新廉政文化载体,整合廉政文化资源。积极整合公路部门各种文化教育资源,充分利用现有的公路文化设施,举办廉政成果图片展览、播放廉政影视作品,收集整理古今中外清正廉洁的故事、格言、图片和漫画汇编成册,及时传播一批寓教于乐、健康向上、群众喜闻乐见的大众化廉政作品,使廉政文化渗透公路坡面、大院墙面、办公桌面、书籍页面等各个方面,真正形成睁眼见廉、抬头见廉、心里想廉、同事促廉、组织督廉、民主评廉、行动见廉的氛围,不断拓展廉政文化的时间和空间,使廉政文化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4、以廉政制度为基础,着力强化遵章守纪意识

廉政制度是廉政文化的规范化表现形式。加强廉政制度建设,不仅是现代法治社会对廉政建设的基本要求,也是廉政文化建设取得实效的有力保障,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一方面着力抓住容易滋生腐败的权力行使的各个环节、重点部位,建立起一整套便利、管用、有约束力的制度机制,也就是抓好公路建设、养护、执法和管理等重点环节,使规章制度成为党员干部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充分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维护和保证党员和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另一方面要大力推进廉政文化建设,形成良好的制度执行环境,培养干部职工遵守制度的自觉性,将反腐倡廉工作融于制度建设,融于公路工作各个环节,立足于用制度管人、按程序办事,做到源头防腐、综合治理。

总之,加强公路行业廉政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公路的有效手段,也是深入开展反腐倡廉工作的内在要求,我们必须紧紧抓住这一重点环节,着眼行业的长远发展,努力营造出浓厚的廉政文化氛围,确保公路行业廉政建设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参考文献】

中央纪委、中央宣传部、监察部、文化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意见》.

【作者简介】

谢 箭(1968.8-)男,江苏连云港人,中共江苏省委党校在职研究生毕业,高级政工师,主要研究方向:党建、政工类.

(上接第43页)

状况等。因此,政府及时的信息有助于企业在对外投资活动中提前认识并防范风险。(2)给予企业有效的法律保护。政府可通过制定相应的国内法律规范和参与国际法律规范保障对外投资企业的利益。在国际投资法律领域,我国今年签订了大量地双边投资保护协定,旨在通过双边协定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进行保护。据我国商务部的《对外投资国别产业指引》,我国已与其他国家签订了100余个双边投资保护协定。(3)为企业做好外交协调。外交协调不同于外交保护,当我国企业在对外投资时遭遇风险,很难说不与政治相关联,此时单纯凭借企业自身难以解决问题,而往往通过国家外交方面的协调能有效地化解矛盾。

三、小结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提高,企业开拓新的市场、寻求新的盈利增长点的需求不断增强,因此,我国对外进行投资的需求也是日益增加,而在此过程中的风险如果不能有效防范,那么企业寻求盈利的目的将无法实现,国家通过企业实力增强提高国家实力的效果也无法实现。因此,在对外投资活动中,不仅企业要审慎实施,国家也应给以有力的支持与监管。

【注 释】

[1] 主要经济体指欧盟、美国、日本、俄罗斯和东盟.

【作者简介】

曾 莉,甘肃政法学院讲师.

(上接第48页)

对于保荐机构也增加处罚条例,保荐机构也需要负连带责任。同时要规定保荐机构需要定期对保荐人提供培训等。而且需要明确保荐人与保荐机构的责任范围,使保荐人与保荐机构在履行保荐责任时可以保持独立。

4、增强对保荐人和保荐机构的监管

增强自律监管的同时,积极强化证券交易所的监管。我国一直是政府监管为主,自律监管一直是处在次要位置。保荐制度的引进就是在逐渐地改变这种现状,提高监管效率。同时中国证券监督委员会要增加现场检查制度,细化监管范围,建立各监管措施的联系,随时了解保荐人和保荐机构是否有对被保荐企业进行实质性追踪调查,一旦发现违规行为,立即查处。

【参考文献】

[1] 史敏勇.证券保荐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2] 创业板:中国实践VS外国经验[J].Fortune World.2009(5).

[3] 陈薇荔编.保荐制度的发展历程与现状――访孙昌群博士[J].中国风险投资,2009(5).

[4] 王道高.全球主要创业板上市比较[J].工业技术经济,2009(1).

[5] 王双.论我国证券发行保荐人制度[D].西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6] 邢剑琛,王孟夏,王林.关于我国创业板市场的理性思考[J].新金融,2009(11).

(上接第55页)

――激励奉献得人心。企业领导坚持走进基层、走进现场、走进职工,通过召开专题座谈会、设立领导接待日等多层次多形式的方式,广泛听取职工意见,不断改进生产管理经营工作,增强职工的责任感和参与企业民主管理的热情,提高职工的主人翁地位和工作积极性。

大量实践充分说明,思想政治工作不是可有可无的,企业越是要发展壮大,越是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发扬优良传统,以创新的精神加强和改进企业战略转型期的思想政治工作,以适应新时期的需要。

行政文化建设论文范文6

关键词 电力企业 廉政文化 文化建设

企业廉政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廉政文化既是先进政治文化,也是先进的组织文化,是在党风廉政建设中占主导地位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的具体体现。它的功能在于能通过知识体系、制度安排、言论评价、视听传播等宣传教育方式发挥舆论和意识的导向作用,营造以廉为美、以廉为乐、以廉为荣的党风政风,从而逐步铲除滋生腐败现象的社会思想根源,推动党员干部自觉廉洁从政。

1 企业廉政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企业廉政文化的本质属于思想道德文化建设。它与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相互结合渗透,是企业文化建设在企业廉政工作上的支持力和渗透力的结合。企业文化是企业所形成的具有自身个性的一种经营宗旨、价值观念和道德行为准则的综合,其含义表现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是物质文化,表现为看得见、摸得着的为社会提供的产品。第二层次为行为文化,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企业家(经营者)的行为,指企业家的风格及其在企业内外的形象和对企业的影响。这是行为文化的主要方面;二是企业内模范人物、骨干人物的行为,这对企业文化形成有直接影响;三是企业员工的群体行为,反映企业员工总体的精神面貌。第三层次是制度文化,主要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改变家长制作风,倡导民主作风和团队精神。第四层次是最高的精神层,指的是企业理念、精神、价值观。这对企业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支撑性作用。它主要是通过领导干部率先示范和员工行为规范体现出来。

由此不难看出,企业文化建设包含了企业廉政文化建设的全部内容。企业廉政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为指导;必须接受廉政理论的指导,吸收世界范围内廉政理论、我国历史上廉政思想和不同企业廉政经验的营养成分;必须接受企业文化理论的指导,遵循企业文化运行的一般规律,突出企业廉政文化的内涵和特征。而企业廉政文化通过企业文化作为载体渗透在企业的经营管理当中,与企业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党风廉政责任制建设有机结合,相互渗透。加大企业廉政文化建设力度,就能更有效地推进企业的反腐倡廉工作。

2 国有企业廉政文化建设的意义

文化是一种精神,是一种存在于社会中的普遍信仰和共同遵守的规范、惯例,对人的行为具有内在驱动力。文化因素被认为是发展中国家腐败高发、易发的主要因素之一。当今社会,廉政文化在廉政建设的基础性和导向性作用越来越显示出来,廉政文化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所谓廉政文化,是指人们关于廉政的知识、信仰、规范和与之相适应的生活方式、社会评价。它着眼于提高全民族的道德素质,倡导人们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着力解决好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问题,在全社会营造讲法纪、讲道德、守诚信的良好氛围和健康向上的精神境界。国有企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有企业中建设廉政文化,倡导廉政文化,是适应新形势发展要求,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推进反腐倡廉工作深入开展的必然要求;有利于企业职工全面、科学、准确地支持和参与反腐倡廉工作,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有利于加强企业党组织建设,发挥企业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以良好的党风带动企业风气的不断好转,进一步推进企业精神文明建设,为企业发展壮大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电力作为国有垄断性的服务企业,其垄断地位更容易滋生腐败行为,因而,开展廉政文化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3 加强电力企业廉政文化建设的着力点

最近,党中央颁布的《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明确提出要大力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领导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的一个重要创新。胡锦涛总书记强调,要把廉政文化建设作为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并进一步完善反腐倡廉教育的工作机制,形成反腐倡廉教育的整体合力。笔者认为要加强企业廉政文化建设应从以下四个方面着力:

3.1 以廉政理论为指导,着力提高干部职工思想认识

我们党成为执政党以来,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实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出发,创立和发展了一系列廉政建设理论,赋予了廉政文化崭新的内涵,形成了社会主义廉政文化。这是在充分吸收借鉴古今中外一切优秀廉政文化成果,深刻总结我们党长期以来反腐倡廉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在文化形态上的反映,是我们党执政实践的进步和提升,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因此,电力企业首先要重视廉政文化理论学习,广泛宣传党的廉政方针、廉政政策、廉政要求,以廉政文化理论武装党员、干部职工的头脑,培养其廉洁理念,丰富其精神内涵,提升其思想道德境界,增强企业员工参与企业廉政文化建设的信心和信念,扩大企业廉政文化建设的群众基础;其次要重视企业廉政文化建设,不断总结和概括广大干部职工的智慧和创造性,积极创新企业廉政文化理论,以科学的企业廉政文化理论成果拓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指导企业的各项工作,以丰富的企业廉政文化建设实践进一步完善企业廉政文化理论,使企业廉政文化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形成良性互动,相互促进,不断取得新成效,逐步从根本上铲除企业内部滋生腐败的文化条件。

3.2 以廉政思想为核心,着力构筑防腐拒变体系

首先,企业要将廉政文化建设纳入企业整体发展战略,与企业文化建设相结合,与企业创建文明行业活动相结合,紧紧围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实际,着眼于反腐倡廉工作面临的各种实际问题,加大思想、意识和心理构建力度,在教育、制度、监督各个环节中增加文化建设的含量,将廉政认识变为廉政意识,将廉政意识变为廉政制度,将廉政制度变为廉政机制,将廉政机制变为廉政行为,将廉政行为变为生产力,构筑以廉政思想为核心的企业廉政文化建设体系;其次,要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切实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监督,尤其是当前要认真贯彻落实党内监督条例,加大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的监督力度,要进一步畅通信访渠道,充分发挥职工监督、舆论监督的作用,要坚持严格依纪依法办案,严肃查处违纪违法行为,让腐败者付出沉痛的政治、经济和社会代价,形成震慑力,促进党员干部廉洁用权、不犯或少犯错误。

3.3 以文化活动为载体,着力营造廉洁自律氛围

企业要将党风廉政建设教育的丰富内容融于本行业、本单位生产经营活动和特点之中,并采取文化活动寓教于乐的方式表现出来,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中显现出教育效果,营造出依法经营、诚实守信、廉洁自律的企业环境和氛围。一要大力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广大党员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地位观、利益观、权力观,自觉做到以职工群众为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为杂念所扰,不为亲情所困,不为私利所动;二要大力加强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着力解决领导干部在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和艰苦奋斗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三要大力加强党的基本理论、路线、纲领、经验和廉政理论教育,使广大党员干部自觉以廉政理论武装头脑,紧密联系实际,不断指导实践;四要大力加强党纪政纪和法律法规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自觉遵守“四大纪律、八项要求”,做到廉洁自律,遵纪守法,依法办事;五要大力开展腐败风险意识的宣传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分辨是非、美丑、善恶,促使党员干部常修从政之德,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自觉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

3.4 以廉政制度为基础,着力规范制度建设

廉政制度是廉政文化的规范化表现形式,加强廉政制度建设,不仅是现代法治社会对廉政建设的基本要求,也是廉政文化建设取得实效的有力保障,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当前,一方面,企业要着力抓住容易滋生腐败的权力行使的重点环节、重点部位,建立起一整套便利、有效、有约束力、从严治党的制度机制,使法规制度成为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加强对领导人员廉洁从业的规范,对广大员工行为的规范,充分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维护和保证党员和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另一方面,要大力推进廉政文化建设,形成良好的制度执行环境,培养干部职工遵守制度的自觉性,将反腐倡廉工作融于制度建设,融于生产经营管理,立足于用制度管人、按程序办事,做到源头防腐、综合治理。

3.5 以培育优秀企业文化为目标,提炼核心的价值观

廉政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不断培育先进的企业文化,才能为廉政文化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电力行业是关系到国基民生的垄断行业,长期积累下来的优秀文化传统,为廉政文化的培育提供了良好的基础。笔者认为,企业的廉政文化应从企业的价值观入手。企业价值观就是最基本的要求与内核,一般来说,企业选择核心价值应考虑以下因素:①根据企业性质,判断企业文化的类型;②要考虑企业成员及构成;③要考虑企业外部环境对企业成员的思想意识和行为影响。总之,核心价值观的提炼既要体现企业特征,又要体现企业员工和社会所接受的价值观。只有树立了正确的企业价值观,在一个企业内部,才能够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企业员工个人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才有了一个正确的方向。“以廉为荣、以贪为耻”就容易被全体员工所接受,我们应该看到在社会上的一些企业、行业所发生的“窝案、串案”,就是企业廉政文化出现了偏差,价值取向发生错位,“廉不荣、贪不耻”。因此,我们只有从企业核心价值观入手,以培育先进的企业文化为目标、以廉政文化入手,才能保证企业的长治久安。

3.6 以现代信息技术为载体,着力渗透性建设

在推进企业廉政文化建设中,借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增强廉政教育的直观性、灵活性,是廉政文化建设与时俱进的必然要求,也是反腐倡廉工作加大科技含量的具体体现。当前党员干部家庭购置微机已成普遍现象,占领这个阵地进行企业廉政文化建设,通过建立专题网站,进行有效的信息交流,解惑释疑,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关心、理解和支持党风廉政建设的大政方针,树立正确的廉政理念。充分运用手机短信资源,快速传递传播廉政信息,保持廉政建设主体与客体之间的沟通联系,充分发挥先进文化的渗透、影响和制约功能,形成一种社会文化强势,为广大党员干部弘扬正气,克服不良风气,抵御各种诱惑和腐蚀,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和精神动力,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也是今后一个时期推进企业廉政文化建设的一条重要途径。

之,加强企业廉政文化建设,不能急于求成,要整体设计、稳步推进;不能唱独角戏,要齐抓共管、全员参与;不能舍本求末,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不能贪大求全,要量力而行、贴近实际;不能照搬照抄,要学会拿来、继承创新;不能固步自封,要丰富内涵、持续发展。企业廉政文化建设是一个大课题,也是一个新课题。这个课题的研究意义重大。我们坚信:只要大家努力去探索、实践、创造,企业廉政文化建设就一定会结出丰硕的成果。

参考文献

1 钱艳霞.关于企业廉政文化建设的思考[J].科技创业月刊,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