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直播营销的方式范例6篇

企业直播营销的方式

企业直播营销的方式范文1

关键词:网络餐饮;营销模式;优化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ki.16723198.2017.04.023

互联网的发展对传统商业的营销模式造成越来越大的影响。“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传统经济形态与互联网的融合变得越来越有可能,一方面,互联网连接传统行业,为传统行业的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并且成为推动传统行业发展的强劲动力;另一方面,传统行业拥抱互联网是其商业营销模式创新的体现。在此背景下,以互联网为依托的各类网络移动服务平台应运而生,并且推动着社会中不同领域资源的重新配置与优化;餐饮业作为与人们生活紧密相关的行业之一,也在这一发展趋势的影响下成为网络服务平台的一员,并且在较短的时间内飞速兴起。新的网络餐饮营销模式充分地运用了互联网跨地域、无边界、数字化的特点,挖掘潜在的消费者,以达到扩大市场的目的;同时,随着网络餐饮的发展,网络餐饮服务平台也积极的为消费者提供多样化的产品和网络订餐、网络团购等消费模式。由于我国网络餐饮尚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各种网络餐饮营销模式在一段迅猛崛起后也纷纷呈现出不足之处,本文根据我国目前的网络餐饮发展现状,就网络餐饮营销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以促M我国网络餐饮业的健康发展。

1网络餐饮营销模式发展及现状分析

中国的餐饮企业在经历了互联网时代的网购热潮后已经逐步意识到传统餐饮的营销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其自身的发展需要,更不能满足消费者对餐饮企业的需求,处于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餐饮行业必须要在营销模式上进行创新。网络餐饮营销模式是伴随电子商务的兴起而发展起来的,它把传统的餐饮业营销与互联网结合,通过网络平台展示一些餐饮商品及服务的信息并推送给消费者从而实现销售的新兴营销。目前网络餐饮营销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自建网站式营销、手机APP营销、微商式营销、直播营销。

1.1自建网站式营销

自建网站式营销是餐饮企业自己建立一个企业网站,用以展示其企业独特的餐饮文化和相关的餐饮商品,大多依赖品牌效应和口碑营销来实现盈利。采用自建网站式营销的一般是连锁的餐饮企业,由各商家自己在其建立的网站网页上进行企业线上线下的运作、维护和管理。网站一般设有网络订餐功能,把企业的餐品样式、制作原料、营养价值以及价格等信息展示在网站上,以便消费者选择。另外,网站加有注册会员账号的功能,为每一位消费者建立消费惯性,为消费者和企业之间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此类企业一般通过各社交网络进行线上宣传,提高企业知名度;以线下实体店的优质服务来吸引顾客,获取消费者的认同感,培养消费者对于企业的忠诚度,增加顾客二次消费的可能。

1.2手机APP营销

餐饮类的手机APP是一个为消费个体提供各种餐饮信息的网络移动客户端,是依托互联网的优势与传统餐饮业务相结合的一整套餐饮服务系统。它不做实体餐饮,它做的是建立一个网络平台让餐饮商入驻。餐饮商家可以在这个网络平台上餐饮的相关信息,通过互联网使消费者及时了解餐饮商家运营情况、优惠套餐,可以运用在线点菜、在线下单、提供配送等方式进行网络营销。餐饮商家与消费者以互联网为载体,利用电子货币进行网上交易,消费者可以直接到店消费或是商家提供配送服务给消费者的一种线上线下的电子商务模式。其目的在于为餐饮消费者提供更便捷、更快速、更优质的餐饮消费信息,以连接消费者和餐饮服务提供商,力求为餐饮消费者获取优质、价廉的餐饮消费品提供可能,为餐饮企业提供更准确的市场消费信息和消费倾向。

1.3微商式营销

微商式营销包括微信营销、QQ营销等,在这些社交平台上餐饮企业的广告宣传,能免费宣传给大量的消费者,通过连续的宣传吸引消费者的注意,逐步挖掘出潜在顾客群。它们的盈利模式是以团购实现薄利多销,另外推出满减红包、优惠价、限时折扣、首单优惠等一系列活动来促进销售以达到增加盈利的目的。同时,由于微信、QQ等社交网的言论自由性较高,从而能将顾客对于餐饮企业的真实反馈表现出来,进而能促进企业随时调整战略。

1.4直播营销

网络餐饮的直播营销主要依靠人气高、知名度高、关注度高的直播博主在直播中为企业做推送,或直播线下餐饮店体验的方式为企业聚集人气,达到营销的目的。例如,博主在直播中介绍某一餐饮店的美食,或者直播他们在某一餐饮店的消费全程,边吃边分享餐饮中的体验,并实时与粉丝互动,以抽取几位在线互动的粉丝来送给他们该餐饮店的优惠券或免单福利的形式,为餐饮企业宣传、增加企业知名度。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直播凭借其互动性、实时性、真实性迅速盛行于人们的娱乐生活中,其中有许多美食直播备受追捧。博主的粉丝团将作为餐饮企业的潜在消费者被充分吸引。

2网络餐饮营销模式的问题分析

2.1自建网站式营销模式存在的问题

2.1.1网站系统不完善

餐饮企业自建的网站平台系统不完善,操作系统的处理不够流畅,而且网站的功能较少。对于餐饮企业,网络餐饮服务平台的用户越来越多,而且网站主要以网上订餐为基本功能,解决消费者需求;如今各网站平台的客单量都在不断的持续增加,然而平台的系统尚不完善,势必会导致一部分订单程序错乱,进而影响了消费者满意度。

2.1.2消费者的忠诚度不高

面对众商家的价格战,消费者的忠诚度低,大多数消费者是为了低价而来。对于不同网站的同一类型商品,一旦出现更优惠的价格,消费者就会放弃原餐饮商家的消费。对于企业来说,原有的消费者不断减少,餐饮企业就不得不去重新吸引一批新的消费者,而这样无疑又增加了餐饮企业的运营成本。

2.2手机APP营销模式存在的问题

2.2.1盈利模式单一,缺乏创新

网络餐饮企业目前的盈利模式就是简单的低价引诱。靠低价来吸引消费者的盈利模式在短期似乎能带来较多的订单量,但餐饮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不是价格。由于餐饮食品的原材料、人工费、租金等生产成本的不断上升,餐饮企业的低价只能在餐饮食品上压缩成本,最终使消费者的满意度降低,仍然达不到高盈利。餐饮企业缺乏创新的能力,难以发挥出网络服务平台的最大优势,也不能为餐饮企业和消费者带来预期的效果。

2.2.2平台审核与监管力度有限

由于网络餐饮服务平台入驻的商家店铺过多,且入驻的门槛较低,平台监管人员对于商家店铺的监管制度尚不完善,平台上许多商家的卫生、食品安全问题依然存在。2016年3.15央视曝光了网络餐饮服务平台“饿了么”的诸多黑心作坊事件,平台上存在大量卫生及食品质量安全不过关的店铺,网络餐饮平台上色泽诱人的美食图片,可能是在极其差的环境中用各种手段或化学物品的处理后烹饪出来的,对人们的健康存在极大的威胁。深探其原因是监管部门在对商家店铺的审核及检查上没有做到认真负责,在一些具体的检查上敷衍了事、走走形式而已。

2.3微商式营销模式存在的问题

2.3.1缺乏复合型人才

餐饮行业加入到微商之中,需要经常做微平台推送,推送内容多是餐饮企业文化及近期策划的活动,所以餐饮业微商营销对懂管理会营销的复合型人才有较大的需要。这种复合型人才不但需要懂得网络运作管理、营销,还要懂相关餐饮的内容;但是,餐饮微商这种新兴模式很难在短时间内培训或培养足够的相关复合型人才,没有办法满足餐饮微商对这种复合型人才的需求,缺乏复合型人才可以说是餐饮业微商营销模式发展以及运营过程中的一个棘手问题。

2.3.2配送时间不可控

对于微商营销,以微信营销为例,平台的一些外卖服务,其配送时间是消费者关注消费的重中之重,然而,目前微商后台的配送服务时间普遍过长。一方面,微商运行有各级,消费者在其中一位处下订单需要通过将订单信息传给商家,商家进行进一步的确认。这一过程耗费了一段时间;另一方面,餐饮食品在配送过程中配送餐饮商品的人员有限,其他问题也比较多,例如上下班高峰期的堵车、强降雨、暴风雪等恶劣天气的影响。餐饮食品其本身的特性对配送时间要求非常高,时间过长会严重影响食品的口感。

2.4直播营销模式存在的问题

2.4.1线下体验不足,重复购买率不高

在餐饮直播营销模式中,最重要的内容是直播体验与线下消费体验的统一,然而如今的情况是,线上直播的一些产品以及服务或多或少都是经过包装的,与真实效果有一定的差距,消费者在线下店铺进行餐饮消费体验的过程中,可能有消费体验缺憾以及一些服务缺失的状况出现,从而导致消费者的实际体验效果较差,造成消费者对相关餐饮企业有所失望,相关餐饮企业也没有办法实现让消费者重复进行消费或者购买的目标,这并不符合直播营销模式的最初目的,从而导致餐饮企业在运营这种直播营销模式的过程中取得的效果并不是很理想。

2.4.2诚信问题堪忧

直播营销对消费者的影响主要在于博主在直播中的表现,由于餐饮业直播营销相关制度并不完善,难以避免一些商家借人气博主的直播打虚假广告,过分夸大实体店的一些情况,以此实现短期销售居高。目前,直播营销模式的诚信问题堪忧,对于这些直播推送的信息,消费者难以辨别是否真实,而直播的受众中很多是博主的忠实粉丝,可能不会对推送的信息做考察,盲目消费。

3网络餐饮营销模式问题的优化建议

3.1自建网站式营销优化建议

3.1.1完善网站建设,优化客户体验

首先,建立一套完整的ERP系统,实现线上线下的数据库中资源信息的有效统一。其次,提高企业的信息技术水平,简化消费者操作界面,改善系统操作的流畅度,以此提高消费者在该网站的一些操作体验上的满意感。第三,增加社交模块,以此为用户之间的分享或讨论提供更为方便的交流区,也为企业调整方向提供依据。第四:建立标准化的订单格式,并规定其程序流程,以保证订单处理过程有序进行。

3.1.2实施品牌化营销策略

企业实施品牌化营销策略需要先进行广泛的市场调研,深入了解消费者需求及喜好,调查之后对调查得到的数据进行合理的市场分析,然后根据企业的定位来不断调整企业自身的营销策略。除此之外,推出特色餐饮商品,并提供相应的优质、个性化的服务,以获得消费者对于餐饮企业体验的满意度,提高消费者黏性、加强品牌效应。通过网站宣传和线下店铺相结合,不断向人们传播其企业品牌的一些相关信息,影响消费者对企业的认知,扩大认同企业品牌的消费者群体,培养消费者对于企业的忠诚度。

3.2手机APP营销的优化建议

3.2.1采取个性化营销策略

随着同一类型产品的差异性越来越小,平台之间的同质化也在逐渐增大,为改变单一的价格战的盈利模式,可以推出个性化APP。平台创新首先需要了解消费者的潜在需求,了解市场发展趋势,塑造出与众不同的、个性化的网络服务平台形象,以此与同类型APP区别开来。例如:推出个性化的餐饮产品或一些私人定制的服务;在平_上进行消费者分类、设立不同的模块,并定期在各模块一些相关的餐饮信息,消费者可以选择进入自己喜欢的模块,从而为同一类型消费者提供沟通平台;定期或不定期推出一些互动活动,增加消费者与平台上各餐饮企业的联系。

3.2.2加大平台审核与监管力度

平台审核与监督可以分为内部监督、相关部门监督和社会监督。对于内部监督,可以采取同类商家监督机制来进行相互牵制,减少环境差、卫生不过关的商家。对于相关部门监督,应该完善对商家店铺的审核及检查制度,并认真执行,做到认真负责。对于社会监督,鼓钕费者对上级店铺进行客观评价,并设立投诉渠道及投诉属实的有关奖励政策。分别从各个方面加大对餐饮网络服务平台的审核和监督。

3.3微商式营销的优化建议

3.3.1增设人员培训机构、建立校企合作

针对人员配备短缺的问题,一方面,建立相关的培训机构,定期对新老员工进行相关技能培训,培养复合型人才,并做好人员储备工作;另一方面,可以与高校建立联系,在校园举办一些企业招聘宣讲会,吸引有想法有相关技能的高校学生,建立校企合作,为培养适合企业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做准备,为企业注入新鲜血液。

3.3.2提高配送速度

一方面,根据配送数量及店铺到配送目的地的距离来选择合适的出行工具;另一方面,根据店铺到配送目的地的路段交通状况来合理规划配送的路线,以提高配送的效率。除此之外,还应规定合理的配送时间,并使用手机定位系统对配送人员进行实时追踪,即可以清楚了解配送进度,也可以调动配送人员的积极性并提高配送速度。

3.4直播营销的优化建议

3.4.1提高产品及服务质量,实施体验化营销策略

由于餐饮行业属于服务业,消费者比较重视在餐饮消费过程中体验到的服务,消费者线下体验差,源于线上线下信息不统一,线下店铺的运行没有跟进线上的宣传,导致消费者消费期望高而体验感差。首先,餐饮商家需要提高其产品质量,增加餐饮产品的种类以及主题化的消费服务,然后根据不同的主题消费跟进相应的环境设施,并细心提供优质的服务,以提高消费者线下体验,拉近消费者期望与实际体验的距离,获得消费者肯定,优化直播营销中消费者体验不足的问题。

3.4.2建立完整的诚信体系

直播营销相对自由,且处于发展初期,相关制度不完善。因此助力解决解决直播营销的诚信问题,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诚信体系。对直播宣传和推广的内容进行严格的规定,对虚假推送进行相应的处罚;对商家店铺制定一个相应的营业资质的门槛,杜绝产品及服务质量差、卫生差、食品安全存在隐患的商家在直播平台做推送,从根本上维护直播平台的信誉;另设用户反馈平台,对商家和直播宣传的诚信问题保驾护航,形成完整的诚信体系。

参考文献

企业直播营销的方式范文2

关键词:事件营销;传播原理;策略

一、企业事件营销传播的内涵与特征

1、事件营销的内涵

事件营销是指营销者在真实和不损害公众利益的前提下,有计划地策划、组织、举行和利用具有新闻价值的活动,通过制造热点新闻效应的事件吸引媒体和社会公众的兴趣和注意,以达到提高社会知名度、塑造企业良好形象和最终促进产品或服务销售目的的手段和方式。企业的事件营销传播具有明显的商业营销宣传性质。按照其中传播事件的性质,企业的事件营销传播的运作手法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利用现有的社会热门事件或话题;二是人为制造媒体和公众关注的热门事件或话题。“借势”、“造势”就是社会对这两大类型运作手法的通俗表达。

2、事件营销的特征

(1)有高频率的大众媒体作传播支持,有广泛的消费者受众面。

(2)利用具有轰动效应的传播话题,借用或者策划密切相关的事件,产生事半功倍的传播效果。

(3)事件作为营销传播的核心,贯穿于过程的始终;事件营销传播作为一种阶段性的营销策略与传播手段,传播周期较长。

(4)投资回报率高,是建立企业知名度与接触媒体较为廉价的工具。

二、企业事件营销传播的动因

1、营销传播时代的到来。营销大师菲利普·科特勒在《市场营销管理》一书中提出营销必须与市场沟通:“现代市场营销不仅要求公司开发出优秀产品,为其制定有吸引力的价格,并使之易于为目标消费者买到,还必须与现有和潜在的消费者沟通。每个公司都不可避免地承担起沟通者和促销者的角色。”企业导向型、产品导向型的市场已经成了昨日黄花,营销传播的时代已经到来。现代的企业要学会与消费者沟通,将企业的各种正面信息及时传递到外界。“请消费者注意”,已经变成了“请注意消费者”。企业必须开展各种形式的营销传播活动,与消费者进行正面、积极的沟通,才能保持企业与品牌的生命力。事件营销传播则是其中一种营销传播新方式。

2、传播超载的信息时代。现代经济社会中的人们每天都在商业信息的海洋中,不断增长的商业信息造成信息的传播量超载到信息爆炸的程度。针对消费者的大量商业信息超出了人们的负荷限度,产生自然的心理防御。为了在复杂的媒体环境中脱颖而出,为了有效突破消费者越来越严密的心理,企业急切需要新的、富有成效的营销传播方法,需要加强营销传播活动的创造性,增加营销传播活动给消费者带来的附加价值,事件营销传播由此应运而生。

3、不同于广告传播等传统营销传播方法的独特优势。国内媒体收费居高,许多企业好的产品却无广告宣传经费。媒体费用的高涨,使得企业的广告经营成本相应提高,广告传播的投资更为谨慎。媒体的多元化趋势,传统传媒的广告效益因受新媒体的干扰而不断下降。导致了众多企业纷纷降低广告传播支出在营销传播总支出中的比例,重新评估广告传播的贡献,重新分配营销传播资源。实施事件营销传播带来的新闻价值,比普通硬性广告更具可信度和易传播性。事件营销传播利用媒体与社会公众关注的话题、事件,突出广告传播环境复杂盼重围,在营销传播成本投入较低的情况下,成为比较有效的一种营销传播方式。

三、企业事件营销传播的原理解读

(一)大众传播媒介的“议程设置功能”

“媒介议程设置功能”理论认为传播媒介的效果和作用在于引起人们的注意力。大众传播只要对一些问题给予重视,集中报道,并调动受众的注意力,就能间接地影响公众舆论。“议程设置功能”理论隐含着媒介观,即传播媒介是“环境再构成作业”的机构。当今社会,信息已成为公众生活的主要方面,人们认识、了解客观世界的基本途径除了学校、社区,就是大众媒介。大多数人接收着传媒相同的信息,传媒作为重点报道或介绍的东西,也会引起重视,将它作为日常交际谈论的话题,通过口头传播、人际传播的扩散途径,加强社会公众对传媒报道重要性的感知与肯定。

(二)大众传播媒介的议程设置功能在事件营销传播中的应用

(1)传媒对各种事物有选择性的报道,将影响着受众对周围事物重要性的判断。传媒对事物有选择性的报道,源于大众传播媒介在社会公共传播活动中的把关人角色,不是先天有的,而是社会大众和那些代表大众利益的社会主流阶层和力量赋予的。所以,媒介提供给社会的议程并不完全是媒介自己设置的,而是替别人或者就是由别人通过媒介设置的。

(2)“借势”与“造势”是企业在开展事件营销传播活动中,为了扩大事件的声势与影响力,经常使用的两种运作方法。“借势”与“造势”都是为了引起媒体和公众注意,借以营造有利于企业的社会舆论环境,增加事件的影响辐射力,最终促成企业的市场销售与品牌传播目标的达成。企业无论是通过借势还是造势的舆论营造方式,在事件营销传播运作上凭借传媒开展的新闻传播、广告传播等大众传播活动。正是大众传媒的“议程设置功能”,为事件营销传播活动营造一个有利的社会舆论环境。

(三)争取宝贵的注意力资源

(1)注意力资源对企业及营销传播活动的重大影响。托马斯·达文波特在《注意力经济》中为“注意力”下定义道:“注意力是对于某条特定信息的精神集中。当各种信息进入人体的意识范围,人将关注其定的一条信息,然后决定是否采取行动”。“注意力是信息加工的一种内在机制,它的基本作用在于对信息进行选择,用以调节行为”。“注意力”对于企业的含义在于:目标受众群体关注企业的某一个事件、某一种行为或传播信息的持久尺度,是他们维持对企业和产品的正面态度、或扭转负面态度乃至采取实际购买行动之前所必须经历的一种心理过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争取注意力资源在事件营销传播中的体现。营销传播的目标是让消费者从注意、理解、购买到建立忠诚度的一个过程。1、注意力资源是大众传播媒介议程设置的目的,而大众传播媒介的议程设置又是取得注意力资源的有效手段与途径。2、传播活动是注意力资源消耗最多的领域,而媒体是现代社会人们进行思想和信息传播活动的主要场所。媒体可以通过注意力的导向作用,将受众的注意力导向一个特定的对象、企业和某个特定的事件,从而实现社会注意力和个人注意力的分配与再分配。唤起消费者强烈的共鸣,改变消费者对企业产品、服务的态度,促使消费者对企业有利的购买决策。

(四)营销传播资源的整合

1、营销传播资源加以整合,才能达成高效传播。著名学者唐·舒尔茨认为,整合营销传播就是一种适合于所有企业信息传播及

内部沟通的管理体制,而这种传播与沟通就是尽可能与其潜在的客户和其他一些公共群体保持一种良好的、积极的关系。企业要使营销传播活动获得高效率,首先,必须对各种营销传播资源加以科学、有规划的整合。资源一旦获得整合,能够产生更强的一致性,提高企业把信息送达顾客的能力,更加有效率地完成营销传播的任务。其次,“消费者导向型”的市场环境也迫使企业必须对营销传播资源加以合理整合。随着消费者越来越多,市场营销的功能正由战略型向策略型转变。企业的营销者只能通过各种营销传播资源的整合,来实现传播效果的最优化。

2、营销传播资源的整合在事件营销传播中的体现

(1)整合多种媒体渠道:传统的营销传播活动中,营销传播者通过对付费与非付费媒体的配比,控制信息的流动。企业一方面通过电波传媒进行事件信息的高空传播,另一方面配合平面、户外、路演、终端等多种形式的地面推广活动,整合信息传播的多种媒体渠道,通过立体交叉的媒体网络传播同一个核心事件。

(2)整合多种媒体渠道传播的信息:我们常说“从一千个角度说一件事情”,使受众能够多角度地接收企业发出的信息,累积企业的品牌认知度。企业要传播的核心事件,应成为多种媒体渠道传播的核心内容。企业在事件营销传播活动中的传播对象有消费者、供应商、经销商、企业的内部员工以及企业的股东等人。即使传播信息的内容与角度有所不同,企业也必须确保通过多种媒体渠道的信息在呈现的语调、态势都具备一致性。

(3)整合多种营销传播工具:企业想要圆满完成某项事件营销传播活动,需要综合运用多种营销传播工具譬如广告、促销、公关等,事件营销传播可以说是一个多种营销传播工具协同合作的传播平台。广告、促销、公关三者各有优势。要想更好地完成事件营销活动,必须对三者加以整合。

四、企业的事件营销传播策略

(一)营销传播渠道策略:大众媒介的角色定位。大众媒介在事件营销传播中担任两种角色:一是单纯的信息传递者;二是协同的事件组织者。大众媒介资源是否得到优化配置、使用,关系到企业事件营销传播是否能由个体策划传播顺利转化成公众传播,从而关系到最终传播效果的实现程度。

(1)大众媒介充当单纯的信息传递者。“信息传递者”,是大众媒介在企业事件营销传播活动中最基本的角色定位。企业在事件营销传播活动中围绕的事件如有不错的新闻报道价值,将引起传媒的争相报道,而企业无需花钱购买传媒的版面、时段,传媒在此中充当的正是单纯的信息传递者,发挥的正是大众传播重要的“议题设置功能”。企业在开展事件营销传播活动时,为增加传播的辐射力度,利用大众媒介的传播资源,配合着事件营销传播的进程,进行相应的广告传播等,履行的是“广告投放功能”。

(2)大众媒介充当协同的事件组织者。“协同的事件组织者”,是大众媒介超越传统角色的突破。对于成熟品牌,媒介资源已经成为企业战略资源的一部分。品牌栏目将成为企业开展事件营销传播、传递品牌文化与内涵的有效平台,大众媒介与企业合作开办品牌栏目,将企业所要传播的核心事件贯穿于节目制作的始终,借品牌栏目的开播而传播开来,能够在目标受众群体中形成热点话题,给媒体和企业带来宝贵的注意力资源,带来媒体品牌与企业品牌的双赢合作创举。企业借品牌栏目的平台策划各种话题事件,不仅彰显了大众媒介不断增强的客户经营意识,还突出媒体在企业的事件营销传播活动中更为主动、更具发展潜力的角色定位。

(二)营销传播方式策略:接触管理推陈出新。唐·舒尔茨在《新整合营销》中提出了“接触管理”一词,并解释它:“接触管理的定义是选择并决定营销者在什么时间、地点,或者在什么状况下与消费者沟通。表明的是‘信息的传达’和‘信息的内容’分量相等,甚至更为重要。”企业在事件营销传播实施的过程中如果不重视“接触管理”,不注重与消费者沟通方式,传播出去的信息可能石沉大海,不知所终。反之,如果企业重视“接触管理”,注重营销传播方式的创新,传播的信息可能就会脱颖而出,先发制人,占据市场先机。

(三)营销传播事件选择策略:切合品牌核心价值。企业产品的品牌核心价值是选择何种类型、性质的事件进行营销传播的衡量中心。品牌核心价值是品牌资产的主体部分,它让消费者明确、清晰地识别并记住品牌的利益与个性,是驱动消费者认同、喜欢、爱上一个品牌的主要力量。品牌核心价值是一个企业开展任何形式的营销传播活动的原点,即企业的一切营销传播活动都要围绕品牌核心价值而展开,必须是对品牌核心价值的体现与演绎,并丰满和强化品牌核心价值,使企业建立恒久不衰的竞争优势。随着市场的不断成熟,产品同质化程度越来越高,营销手段也日趋同质化,通过产品差异营造的优势有效期越来越短,品牌核心价值带动的品牌整体优势随之越来越可贵。

(四)营销传播时机策略。把握时机,将会使事件营销传播活动事半功倍。事件营销传播活动中的企业之所以要利用大众传媒的议程设置功能,就是为了营造一个有利于自身的社会舆论环境。而当代社会舆论的特点既有与过去相同的一些属性,如集合性、复杂性、变迁性等,也有一些新的时代性、突出性,放大极为迅猛,生存的生命力极为短促。这就要求事件营销抓住时机,找准事件切入的时间点,以引起公众的广泛关注和事件传播的巨大影响力。如何选择事件传播时机,以配合企业同期开展的市场活动,关键是企业应该站在产品品牌周期的立场去综合考虑,并结合产品的特性以及品牌形象加以选择。

(五)营销传播效果策略。企业事件营销传播所要达到的直接效果是引起受众消费行为的正面转化,带来直接的市场反应,体现在事件传播后的企业产品市场占有率、份额、产品销量等销售数据的正面增长。对一个竞争品牌的拥护者,消费行为的正面转化表现为试用品牌的产品,试用之后继续使用及增加使用量,促使转换原用品牌,建立对品牌的忠诚度。向旁人推荐本品牌,进一步增强对品牌的使用信心和满意度,令吸引品牌转换者试用本产品,增加不经常使用者的购买频率,掀起购买高潮,加快新产品的市场渗透。企业事件营销传播在带来直接的市场反应的同时,还带来间接的品牌提升。间接效果是要在消费者心中树立企业与产品的品牌形象,提高品牌关注度、美誉度、认可度,最终实现品牌资产累积效应。

内部沟通的管理体制,而这种传播与沟通就是尽可能与其潜在的客户和其他一些公共群体保持一种良好的、积极的关系。企业要使营销传播活动获得高效率,首先,必须对各种营销传播资源加以科学、有规划的整合。资源一旦获得整合,能够产生更强的一致性,提高企业把信息送达顾客的能力,更加有效率地完成营销传播的任务。其次,“消费者导向型”的市场环境也迫使企业必须对营销传播资源加以合理整合。随着消费者越来越多,市场营销的功能正由战略型向策略型转变。企业的营销者只能通过各种营销传播资源的整合,来实现传播效果的最优化。

2、营销传播资源的整合在事件营销传播中的体现

(1)整合多种媒体渠道:传统的营销传播活动中,营销传播者通过对付费与非付费媒体的配比,控制信息的流动。企业一方面通过电波传媒进行事件信息的高空传播,另一方面配合平面、户外、路演、终端等多种形式的地面推广活动,整合信息传播的多种媒体渠道,通过立体交叉的媒体网络传播同一个核心事件。

(2)整合多种媒体渠道传播的信息:我们常说“从一千个角度说一件事情”,使受众能够多角度地接收企业发出的信息,累积企业的品牌认知度。企业要传播的核心事件,应成为多种媒体渠道传播的核心内容。企业在事件营销传播活动中的传播对象有消费者、供应商、经销商、企业的内部员工以及企业的股东等人。即使传播信息的内容与角度有所不同,企业也必须确保通过多种媒体渠道的信息在呈现的语调、态势都具备一致性。

(3)整合多种营销传播工具:企业想要圆满完成某项事件营销传播活动,需要综合运用多种营销传播工具譬如广告、促销、公关等,事件营销传播可以说是一个多种营销传播工具协同合作的传播平台。广告、促销、公关三者各有优势。要想更好地完成事件营销活动,必须对三者加以整合。

四、企业的事件营销传播策略

(一)营销传播渠道策略:大众媒介的角色定位。大众媒介在事件营销传播中担任两种角色:一是单纯的信息传递者;二是协同的事件组织者。大众媒介资源是否得到优化配置、使用,关系到企业事件营销传播是否能由个体策划传播顺利转化成公众传播,从而关系到最终传播效果的实现程度。

(1)大众媒介充当单纯的信息传递者。“信息传递者”,是大众媒介在企业事件营销传播活动中最基本的角色定位。企业在事件营销传播活动中围绕的事件如有不错的新闻报道价值,将引起传媒的争相报道,而企业无需花钱购买传媒的版面、时段,传媒在此中充当的正是单纯的信息传递者,发挥的正是大众传播重要的“议题设置功能”。企业在开展事件营销传播活动时,为增加传播的辐射力度,利用大众媒介的传播资源,配合着事件营销传播的进程,进行相应的广告传播等,履行的是“广告投放功能”。

(2)大众媒介充当协同的事件组织者。“协同的事件组织者”,是大众媒介超越传统角色的突破。对于成熟品牌,媒介资源已经成为企业战略资源的一部分。品牌栏目将成为企业开展事件营销传播、传递品牌文化与内涵的有效平台,大众媒介与企业合作开办品牌栏目,将企业所要传播的核心事件贯穿于节目制作的始终,借品牌栏目的开播而传播开来,能够在目标受众群体中形成热点话题,给媒体和企业带来宝贵的注意力资源,带来媒体品牌与企业品牌的双赢合作创举。企业借品牌栏目的平台策划各种话题事件,不仅彰显了大众媒介不断增强的客户经营意识,还突出媒体在企业的事件营销传播活动中更为主动、更具发展潜力的角色定位。

(二)营销传播方式策略:接触管理推陈出新。唐·舒尔茨在《新整合营销》中提出了“接触管理”一词,并解释它:“接触管理的定义是选择并决定营销者在什么时间、地点,或者在什么状况下与消费者沟通。表明的是‘信息的传达’和‘信息的内容’分量相等,甚至更为重要。”企业在事件营销传播实施的过程中如果不重视“接触管理”,不注重与消费者沟通方式,传播出去的信息可能石沉大海,不知所终。反之,如果企业重视“接触管理”,注重营销传播方式的创新,传播的信息可能就会脱颖而出,先发制人,占据市场先机。

(三)营销传播事件选择策略:切合品牌核心价值。企业产品的品牌核心价值是选择何种类型、性质的事件进行营销传播的衡量中心。品牌核心价值是品牌资产的主体部分,它让消费者明确、清晰地识别并记住品牌的利益与个性,是驱动消费者认同、喜欢、爱上一个品牌的主要力量。品牌核心价值是一个企业开展任何形式的营销传播活动的原点,即企业的一切营销传播活动都要围绕品牌核心价值而展开,必须是对品牌核心价值的体现与演绎,并丰满和强化品牌核心价值,使企业建立恒久不衰的竞争优势。随着市场的不断成熟,产品同质化程度越来越高,营销手段也日趋同质化,通过产品差异营造的优势有效期越来越短,品牌核心价值带动的品牌整体优势随之越来越可贵。

企业直播营销的方式范文3

关键词:社会化媒体;体验式营销;微博营销;加多宝

美国Twitter的崛起迅速掀起了微博热潮,作为中国较有影响力的门户网站“新浪网”也紧随时代步伐,于2009年推出“新浪微博”,从此微博正式步入中国网民的视线。微博不仅作为人际交流的工具,也是传播媒介的有效途径,庞大的用户群体蕴藏着巨大的商机,这种高速率、低成本的新兴社会化媒体促使企业营销战略发生变革。然而,国内企业至今尚未寻找到理想的微博盈利模式,归根结底企业还没有真正找到形成用户忠诚度和畅通有效的传播方式,而体验式微博营销未尝不是一种值得尝试的方式,企业通过创造颇具吸引力的体验式微博营销,拉近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助推企业品牌建设、产品促销和推广,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微博隐藏的价值。

一、社会化媒体体验式营销的概念及特征

1.社会化媒体的概念及特征

社会化媒体是指用于撰写、分享、评价和相互讨论沟通的网站和技术,一般由较多的网民新闻资讯、传播新闻或视频的过程,其本质是用户群体创造内容,用对话沟通的方式参与营销过程,从而形成互相影响的人际网络。社会化媒体基于社会化网络而建立起来的互联网营销手段,主要具备了体验性、社会性和对话性三大特征,具体表现在:(1)传统媒体通常采用单向信息传播模式,而社会化媒体让媒体与消费者之间的界限变得更加模糊,实现信息在媒体与用户之间的双向传播,社会化媒体用户可以免费参与营销过程,对信息进行评论和反馈,也可以分享自身消费体验,这给用户留下充足的体验发挥空间;(2)传统媒体没有有效借助互联网最大限度地搭建人际关系,而社会化媒体促使用户在互联网上形成一定的人际关系,并可以模拟真实生活环境进行人际交往,如通过实名制等方式可以添加好友并按人际关系进行分组,用户基于共同话题或爱好形成一个朋友圈或社区,从而为深度交流搭建了基础。(3)社会化媒w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势,可实现多对多的信息传播,不仅能满足众多用户参与交流,实现实时对话,而且信息传播的方式也呈现出多样性,有别于以往简单的网络途径传播模式。

2.体验式营销的概念及特征

体验式营销是指企业为消费者提供特有的感官体验,从而提高消费者对企业品牌的认可与美誉度,进一步强化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最终吸引消费者产生消费欲望,促成购买或再次购买行为的发生。体验式营销的特征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1)以客户需求为核心。体验式营销的目的是为了给消费者留下良好产品印象,以及完美的用户体验,因此企业在产品设计、生产以及销售或服务环节,都遵守客户需求为核心的原则,根据消费者需求设计产品体验的内容,从而有效提升消费者购买欲望;(2)落实消费者主动参与。随着产品自身差异化的逐渐削弱,企业必须以消费者的视角最大限度地挖掘出产品的亮点,让消费者参与营销活动,形成可靠的品牌信赖度和忠诚度。反之,消费者主动关注和参与产品体验过程,有利于企业开展营销活动,达到预期的营销效果;(3)激活个性化体验。消费者私人定制等个性化服务越来越被重视,这也对企业提出了新的挑战,体验式营销找准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策划个性化体验主题活动,让个性化概念贯穿体验活动的始终,从而给消费者留下深刻印象,并对产品产生好感;(4)关注消费者感受。传统营销更加注重产品的功效,而会忽视消费者消费过程中的感受,体验式营销可以显著弥补这一不足,促进企业在整个消费过程中都重视消费者的内心感受,形成点线面全方位的消费感受,进而直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意向和品牌忠诚度。

3.社会化媒体营销的概念及传播方式

社会化媒体营销概念最早是由国外营销专家提出,指的是借助社会化媒体营销工具在社会化媒体平台、在线社区等开展市场营销活动、客户服务或公关。由此可见,社会化媒体营销与社会化媒体平台密不可分,其核心思想就是围绕社交网络的用户体验,通过公开透明的营销手段建立企业与用户的多方交流,最终形成企业既定的营销目标。因此,可以看出社会化媒体营销的传播方式集中于口碑传播和受众体验,其中受众体验又包含了浏览体验、感官体验、交互体验、情感体验和信任体验。

二、国内企业微博营销传播的发展现状

近几年,微博营销作为社会化媒体营销的代表,开启了社会化媒体的窗口,让大众充分感受到了社会化媒体的效应。微博因其具备即时性和便捷性的特征已逐渐成为社交网络的新宠。纵观愈演愈烈的微博市场,新浪、腾讯微博以高速增长态势引领国内微博平台,无论在流量、用户数量,以及知名度上都明显优于搜狐、网易等微博平台。通过百度指数也明显可见新浪微博具有较高的搜索量,甚至一度超过了腾讯QQ平台。2010年是国内微博蓬勃发展之年,进入2011年后微博的发展趋势较为平稳,后期随着微博实名制的全面实施,微博用户群体进入洗牌阶段。根据新浪微博用户群体的结构可见,微博用户群体年龄段主要集中于80后、90后,大部分用户都具有大专以上学历,而男女比例不存在较大差异,这反映出新浪微博的用户群体呈现出年轻化、知识化的特点,也给微博未来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变数。

国内企业微博快速发展归功于复制国外微博的成功模式,充分借助微博平台进行营销策划,把握住用户群体特点,着眼于全局高效实现网络营销目标。如京东官方微博为一年一度的“光棍节”造势,在其微博平台上添加了“不光低价,快才痛快”的标签,借此调侃淘宝平台快递效率不高的弊端,同时,在微博平台上一系列幽默搞笑风格的组图,引起微博用户的热烈围观,实现24小时内微博转发次数高达近400次。然而,国内企业微博营销依然存在不足之处,这与我国数字化人才缺乏以及定性定量的效果分析管理不足息息相关。微博营销活动碎片化、缺少营销管理和系统性指导的现象较为普遍,真正发挥出微博高效率、低成本的成功案例显然不多,下文将通过加多宝公司微博营销的传播策略探讨成功微博营销案例的影响因素。

三、加多宝公司微博营销的传播策略

1.加多宝微博营销的矩阵策略

微博矩阵指的是以一个跨功能的组织为核心,对其他不同的节点进行统一的规范和协调。加多宝在新浪微博拥有三个官方账号,按照功能定位的不同进行划分,其中设置了一个代表广药集团加多宝微博,代表广州加多宝有限公司的官方微博以及加多宝健康产业的微博,当前,加多宝微博矩阵粉丝数量超过200万。加多宝微博矩阵的协作模式较为清晰,以加多宝官方微博作为核心,发挥其展示企业品牌,企业产品和服务的功能。另外,以其他两个微博账号开展有组织的信息转发,传播营销活动相关信息,从而起到关键节点的辅助作用,这种形式的微博营销充分体现出一个中心多向辐射的特点。加多宝微博营销呈现出的传播方式特点较为显著。首先,信息通过加多宝微博账号以中心辐射式传播,实现了信息传播路线最短化的优势,并且能直接快速覆盖局部用户;其次,加多宝微博账号落实三位一体的营销策略,既可避免单独账号信息繁杂、投放不够精确的缺点,又能确保重要信息多次及时转达至用户群体,最大限度增强了信息的流通性;最后,微博账号之间的协作关系很清晰,不同账号吸引不同群体的用户,同时账号之间又能形成内容与功能上的互补,既为客户群体精准的提供了产品广告,又能与客户群体展开互动营销,不同账号的统一管理确保了微博信息后的影响力最大范围扩散。

2.加多宝微博营销的互动策略

营销内容是企业微博营销的重要依托,真正引起消费者关注的核心要素还是营销具体内容,营销成功的关键是找准企业微博营销的内容并提供给尽可能多的目标客户群体。2013年加多宝通过与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节目组合作,推出了高质量且极受欢迎的微博营销内容,依托新浪微博平台进行大型微博直播活动,全程实时动态直播现场,通过营销广告语的贯穿实现品牌与民族元素的紧密结合,首次引入大额积分奖励机制与微博用户开展在线互动,引起网民的疯狂转发与评论,单条微博转发量高达700条,单条微博评论达到300条。加多宝微博营销互动策略取得的良好效果主要归功于微博活动平台对活动本身的大幅度扩散,通过前期活动信息的进行微博预热,短期内圈粉效果明显;再者,大力度的活动奖励刺激也吸引了大量粉丝参与微博直播,由于加多宝中国好声音微博直播的高参与度、高转发和评论量助推到新浪微活动的首页,这间接地推动了更多粉丝参与互动,进一步加强了加多宝微博的品牌推广力度。

3.加多宝微博营销的品牌策略

微博互动时如果需要多次表达同一意思的词语,重复使用的词汇会显得语言疮白和无力,导入生动形象的网络语言文字可以成为企业微博互动的亮点。加多宝微博的昵称是“宝宝”和“宝叔”,不仅赋予了企业品牌较为拟人化的特性,还有利于拉近于粉丝之间的距离,给企业标签化的方式一方面加强了企业的辨识度,又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用户对品牌的熟知度。值得一提的是2013年加多宝微博独具创意的设计了加多宝红罐凉茶的表情包,这组表情包由喜怒哀乐等不同系列的卡通表情组成,再配合不同姿态的瓶装,显得俏皮又可爱。加多宝微博信息时,融合了表情包的创意内容更易激发与粉丝的互动,也会引发粉丝主动下载表情或使用表情进行互动交流,增强了互动趣味性的同时也获得了更多的品牌认知度。企业文化作为品牌的强有力支撑,能够有效建立品牌差异化形象。基于粉丝角度将企业文化融入品牌,传达亮点至微博信息,从而获取粉丝对企业产品的青睐。

4.加多宝微博营销的整合策略

社会化媒体营销不能仅仅依靠单一渠道进行单打独斗,而需要借助多种渠道配合执行。如结合传统营销手段的社会化媒体营销,形成整合营销机制,并与客户服务体系相融合,才能发挥出营销的最理想效果。尽管报纸、杂志的读者群体正在萎缩,但当下依然存在传播的价值,加多宝微博不仅分享企业产品信息,也分享报纸、杂志电子版文章。如加多宝独家冠名的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该节目的收视率占全国娱乐节目类收视的前五。通过微博组织线下活动也是企业微博的一种方式,然后通过多种方式进行直播,这类方式能便捷地组织较多数量的客户参与企业的商业活动。企业微博线上组织,线下开展营销活动,活动中可以直接活动现场信息,附上活动照片达到现场直播感。

5.体验式企业微博营销传播方式的探讨

微营销是社会化媒体时代不可或缺的营销方式。比如采用微电影的方式传播企业品牌内涵,通过情节化、故事化的内容开展社会化传播,而且制作成本相对较低的微电影可以源自W友的自发传播。加多宝以凉茶为主题制作而成的《凉茶的前世今生》微电影,紧扣网络流行元素,准确把握了市场年轻化的走向,以融合科普知识和凉茶功效的动画模式贯穿整个微电影,让凉茶更加贴近年轻人的日常生活,这个围绕凉茶文化制作而成的品牌宣传微电影契合了网友的情感期待,有效地将品牌文化传递到年轻消费群体心中,最终取得了较为理想的市场效果。除此之外,借助粉丝群体形成媒介社区化聚合的话题营销,以及微博大V激发的网络意见等都是当前体验式营销传播有效渠道。

结语

微博营销作为企业社会媒体营销的重要方式之一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当然,由于我国企业受到传统营销方式的束缚,以及缺乏系统性的体验式营销规划方针和意识,导致很多企业依然缺少微博营销策略,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市场消费者的归属,在网络危机公关事件发生时也显得准备不足。因此,在遵循体验式营销的大原则下,企业应当制定具有战略性规划的微博营销策略,这也是互联网环境下企业优先选择的道路。

企业直播营销的方式范文4

[关键词]大众期刊社会化媒体社会化营销整合营销

1大众期刊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期刊业蓬勃发展,据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年底,全国共出版期刊总数10130种,定价总金额223.89亿元[1]。信息技术与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为全球的传统媒体产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消费特性显著的大众期刊作为期刊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正遭遇新媒体浪潮的冲击,数字阅读悄然兴起,传统媒体的读者逐渐被数字媒体分流,发行量和广告收入锐减。对此,实现与社会化媒体的融合与创新,创造数字时代大众期刊营销新途径,从而为期刊与用户创造深层次价值,是数字化转型与品牌拓展的关键。目前,多数大众期刊对社会化媒体的认识仍停留在开通微信、微博账号后杂志内容的照搬或简单宣发,新媒体矩阵与传统媒介之间存在明显的脱节现象,导致内容冗余,收效甚微。

1.1大众期刊定义及特性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将“大众出版”定位为“专注于少儿、文学、社科、生活、艺术等细分出版领域”[2]。除专业期刊与教育期刊之外,其他类型的期刊均属于大众期刊的范畴。大众期刊涵盖小说、非小说的各类大众读物,譬如大众理论读物、大众文史考古收藏读物、大众财经读物、大众心理读物、大众生活健康读物、大众艺术读物、非教材教辅类大众文教读物、大众军事读物、大众科普读物等,以及少儿出版、居家生活、各种实用手册等,这些都属于大众期刊[3]。从形式上看,大众期刊包括传统纸质期刊与数字期刊两种。大众数字期刊是一种制作精美、内容精粹、信息集束、具有更大书刊效果的,综合运用图文、数据、音视频及动画效果的数字出版物。本文对两种类别的大众期刊均有涉及,但不做详细区分,以“大众期刊”代指传统期刊与数字期刊。从目标群体看,受众大众化是大众期刊最重要的特征。大众期刊面向广泛的受众群体,内容涵盖兴趣、情感、时事、娱乐等各细分领域,主题多样,读者群的阅读目的不是单纯地寻求知识增量,而更多地是为了获得生活资讯等消遣型信息,享受轻松愉悦的阅读体验,其发行渠道更加开放,更具市场化,恰好与社会化媒体覆盖面广、丰富精神文化等特性相对应。可以说,大众期刊进行社会化媒体营销有其天然的优势,探讨如何构建一个完整合理的解决方案拓宽大众期刊的营销渠道、创新出版企业的运营模式是非常有价值的。

1.2移动互联环境下大众期刊营销现状

伴随着数字出版与移动互联技术的日益成熟,读者的阅读需求和阅读习惯正在悄然变化,传统纸媒也正在媒介融合和数字转型的浪潮中摸索前行,进行很多积极的尝试。在期刊界,以普及科学文化知识、丰富人们精神文化生活为主要功能的大众期刊,也陆续开始在移动互联网中开辟自己的新天地。目前,国内大众期刊移动互联网营销平台主要包括三类,分别是聚合阅读客户端,大众期刊App以及新媒体平台。以网易云阅读、ZAKER、读览天下等为代表的聚合阅读客户端,通过整合第三方资源满足用户移动阅读需求,但资源少、下载不便、缺乏互动等弊端一直是困扰聚合阅读客户端的“顽疾”[4],用户无法与出版企业形成直接的互动也导致平台无法进一步激活潜在用户。《意林》《时尚芭莎》等大众期刊移动出版App,一方面会将纸质版刊物已有的部分内容进行数字化,同时也包含原生数字平台的内容周期更新,可视作传统大众期刊在智能移动终端的延伸或推广[5],但目前高成本的开发及运营投入始终未能解决,众多出版机构仍在为合理的付费模式和最佳的运营模式而苦恼。微博、微信、知乎等新媒体平台作为新兴的移动接入口,以低成本、受众广泛、强互动等优势逐渐成为数字化出版的突破口,但信息过剩、广告干扰、效果局限等问题难以解决。如何利用新媒体创造最优的营销方案也成为许多出版机构探索解决的关键问题。

2社会化媒体平台的基本构成及对比分析

随着全球信息化的不断深入,优兔(Youtube)、脸书(Facebook)、推特(Twitter)、微博、微信等新型社会化媒体应运而生,迭代更新,开创市场营销的新纪元。它们与传统媒体相互借鉴、融合发展、共同进步,有效促进企业传统营销渠道和网络营销渠道的优势互补。这些平台早已取代传统的广告模式成为市场营销的新主角,而社会化媒体营销模式也成为拓宽企业盈利空间、实现引流变现的新方式。美国有全世界最发达的期刊市场,在互联网和移动终端吞噬杂志读者的市场冲击下,最早开始探27期年第第卷PUBLISHINGJOURNAL索大众期刊营销策略的转型,社会化媒体营销的相关研究也源于此。学者将社会化媒体定义为“一组在Web2.0思想和技术基础上构建的基于互联网的应用,这一应用允许用户生成内容并在群体中互相交换内容”(KaplanMichael,2010)[6]。《玩赚社会化媒体》一书将社会化媒体定义为促进顾客与公司双向交流的数据化工具组成,并将其分为三类平台,分别是社交型、推广型和分享型[7]。社会化媒体营销指的就是通过社会化媒体网络获得网站流量或注意力的过程(TrattnerKappe,2012)[8]。在实际环境中,许多社会化媒体工具(微信、微博等)可以同时归属于多个平台的分类,融合社交、推广、分享三类平台的基本属性,是多元的社会化媒体工具。本文挑选三种国内典型的社会化媒体工具(微博、直播、微信)进行简要介绍,并对其各自在营销方面的优劣势进行对比分析。自2009年微博诞生以来,作为一款新兴的移动接入口,微博以其低成本、传播快、互动强成为出版企业宣传营销的必备平台,但由于其信息流常由事件引爆,且呈裂变式的传播方式,可控性较低,存在着信息过剩、冗余信息干扰等问题。其次,由于微博开放式的信息环境,信息停留时间短,用户微博阅读多为跳跃式的“浅阅读”,粉丝之间的互动的差异性也会分散出版企业的目的性信息和导向话题。许多出版企业的官方微博受限于平台服务功能,仅将微博作为信息的平台,并没有获得实质的营销收益。微博之后,微信的诞生与广泛应用为出版企业开辟一条全新的道路,微信作为一款及时通讯与社交相结合的社会化媒体工具,为出版企业营销服务延伸创造契机,即时语音、公众号、二维码、微商城[9]、基于LBS的定位、小程序等功能使微信营销更垂直、便捷。相比微博而言,微信一对一的信息传播方式可以保证信息精准到达各位用户终端,提高信息的曝光率;其次,区别于微博的显性营销,微信平台的信息分享较为隐形,且用户与企业之间的互动更加私密,用户接受度高。但由于消息传播方式的限制,信息传播范围较窄,且用户面对大量公众号推送的消息时,同样会产生信息被淹没,影响用户阅读效果。伴随着虚拟现实(VR)产业兴起并逐步成为重要产业趋向的各类直播平台也在近年呈现井喷式增长。2017年可谓是直播行业洗牌整顿的一年,目前直播行业正在朝着健康稳定的发展方向努力。从市场规模看,直播答题、线上抓娃娃等泛娱乐化直播增长迅速,垂直领域直播占比逐渐增大;在移动直播方面,2017年中国移动直播行业市场规模达119.5亿元,随着行业技术的成熟以及行业盈利手段的多元化,市场规模仍将进一步增长[10]。直播作为继微信、微博等平台之后崛起的又一新媒体产物,也成为传统媒体试图进军的新领域。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共计约200家直播平台,平台资源与流量呈集中式分布。直播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实时性与沉浸感,直播平台以明星、网红直播为优势,其快速吸粉能力以及一对多的传播能力都昭示着这款新媒体的发展潜力。但对于目前的直播市场,仍存在巨大的缺口——直播内容没有系统化的纵深内容,用户无法沉淀。而这个缺口恰好是传统媒体所具备的优势,强大的内容生产力以及高质量内容的生产运作都是直播内容价值最大化开发所必不可少的优势方。企业营销注重平台的品牌、功能独特性、受众数量、平台持久性和用户黏性[11]。本文从营销途径、平台影响力、营销效果以及平台特点四方面对微信、微博以及直播进行了营销能力的对比,如图1所示,并进一步将各对比项拆分成11个具体指标进行综合评估。总体而言,三大社会化媒体特点各有不同。微信的平台影响力较为稳定突出,其一对一精准传播,强保密性和高可控性成为它区别于其他两种平台的重点;微博作为成熟的开放式社交网络,其裂变式传播及热门话题可快速引发信息爆点,吸引大量潜在用户;直播平台作为新兴的社会化媒体平台,强粉丝效应及VR直播等特点成为直播平台快速发展的有利条件。虽然三类社会化媒体平台都拥有强时效性、高传播性等优点,但平台信息量过大、信息易沉没、优质内容无法沉淀等却成为社会化媒体平台的通病,垂直化纵深的问题仍需探讨。对于大众出版企业而言,有效将微博、微信和直播等社会化媒体工具进行优势整合,构建完整的社会化媒体营销体系,可以发挥“1+1>2”的效应,无缝对接影响目标用户,从而实现营销效益的最大化。

3大众期刊社会化媒体营销项目模型

从某种程度上讲,社会化媒体有时确实能被看做解决营销问题的“灵丹妙药”,甚至已承担起出版企业营销部门的角色,但社会化媒体却存在过分夸大的嫌疑。各个企业蜂拥而上,开通企业微博、微信平台,却忽略了社会化媒体活动不单单是简单上传几张图片,写一段文字,坚持定期更新就可以轻而易举获得营销收入的,很多企业并不清楚如何构建盈利的社会化媒体营销方案,战略性的针对社会化媒体活动进行规划部署,反而使得社会化媒体的效用大打折扣。如何高效利用社会化媒体,通过协同工作产生可观的投资回报率就成为出版企业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成功的社会化媒体活动应当达到“滚雪球效应”,一旦触发,就会越滚越大,释放出无限的循环动力。成功的社会化媒体营销应该同时注重深度与广度,即在每一个社会化媒体平台中投入精力并且尽可能跨平台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化媒体活动。本文将先前所分析的三种社会化媒体工具进行优势整合,针对大众期刊提出社会化媒体营销的项目模型,从而实现社会化媒体之间的有效整合,构成社会化媒体活动的循环效应,促进出版企业大众期刊的数字化营销。图2大众期刊社会化媒体营销项目模型要想达到社会化媒体活动的“滚雪球效应”,必须取长补短,将各类新媒体有效整合,形成大众期刊社会化媒体营销的长线循环,实现潜在用户挖掘与营销盈利。通过先前的社会化媒体优劣势对比可以发现,各类新媒体之间营销手段、长效发展的优劣势各不相同。对此,本模型在构建时,紧紧围绕各类新媒体的主要特点,并有机组合,以发挥社会化媒体活动的最优效应。第一步,事件引发。微博这类平台其最主要的传播方式是一对多裂变式传播,传播速度非常快,传播面积广,通常成病毒式传播,因此,可以作为整个社会化营销项目的导火索,通过创造事件来引爆受众的好奇心,实现将潜在客户引向社会化媒体活动的第一步。事件的前期策划、寻找事件的引爆点成为事件营销成功的重要前提。前期战略分析做27期年第第卷PUBLISHINGJOURNAL好之后,要对事件传播进行合理规划,积极引导,做好信息的预埋,利用热门话题、明星转发等对事件进行良好的扩张。最重要的是让用户实现自传播,让用户真正理解并热爱,产生认同自愿成为口碑营销的传播者,达成更佳的营销效果。第二步,持续吸引。直播平台作为一类新兴的非延时视频平台,其信息传播的时效性和极其快速的吸粉能力让人叹为观止。通过事件成功引发的社会化媒体活动的第二步就是利用直播平台持续吸引受众,让受众对事件有深入的了解并积极互动,有效利用明星效应,通过置身其中的沉浸感增强受众对营销活动的心流体验,吸引更多的受众成为潜在用户。直播平台虽然吸粉能力强,互动性高,但其最大的缺点就是无法生成真正意义上的纵深内容,且直播内容无法沉淀,而这刚好就是传统大众期刊的深度内容所能弥补的漏洞。第三步,品牌价值的建构和精准营销实现。大众期刊的深度内容可以有效将潜在客户转化为目标消费者,促进大众期刊的销售与盈利。虽然经过微博的事件引发与直播的持续发酵,已积累一批有效用户,但这也仅仅只是受众的一小部分。微信作为一款优秀的社交传播类平台,以其一对一精准营销的优势成为这个模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一方面,通过优质营销内容的推送,将部分潜在用户转化为购买用户;另一方面积极与用户互动,全方位了解用户需求,利用微信营销能充分挖掘微信用户的独特性需求。针对读者用户的回复和关注程度实行个性化的专题推荐,从而建立起与用户之间的强关系链接,为用户提供更优质更切合其需求的产品与服务,增强出版企业的品牌效应。以国内时尚杂志《ELLE》为例,它在其实现品牌价值,促进营销推广的探索中就曾做过类似尝试。时尚杂志一直都与明星、各大秀场、时尚前沿有着密切的关系。《ELLE》从纸质杂志,到ELLEPLUSApp上线,这个过程中离不开其优秀的社会化媒体活动的运营。“巴黎时装周”是每年时尚圈的热门话题,ELLE微博首先发起“#ELLE直播时装周#”热门话题,吸引微博受众阅读量达5828.2万,随后再通过在直播平台美拍上全程直播范冰冰在巴黎时装周的动态吸引眼球,高峰时同时在线观看人数达到30万人的惊人数字,成为明星直播热潮的首个引爆点。通过这场直播,《ELLE》杂志的美拍账号一小时吸粉10万,有力宣传了其手机应用ELLEplus,幕后花絮及独家专访等深度内容也促进《ELLE》杂志的发行量,其微信公众号ellechina也与Elle中文网相互绑定,及时推送春夏巴黎时装周的相关信息,并为用户提供时尚穿搭技巧与时尚单品推荐。同时公众号内嵌“时髦商店”小程序,巧妙地将电商购买环节融合到整个社会化媒体活动中,实现完整的潜在用户的挖掘和老用户的关系巩固的流程,为大众期刊高效利用社会化媒体进行营销活动提供了鲜明的实例。

4大众期刊社会化媒体营销活动重点

社会化媒体营销项目模型为大众期刊在移动互联时代的跨媒体融合创新营销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在进行社会化媒体营销活动时,企业更应以用户为核心,积极提升品牌核心价值,同时以数据为基础,利用数据分析工具及时反馈并修改营销策略,量化评估社会化媒体营销活动。

4.1以用户为核心,与用户建立深度关系

使用社会化媒体的正确方法就是和用户进行交流,其区别于传统营销方式的不同点在于不再是以营销方法为核心,而是以用户思维为核心。利用社会化媒体进行营销,出版企业要想尽一切创意将所要营销的产品和内容呈现在用户面前,并将其转化为盈利,这就要求出版企业站在用户角度构思,转化为买方语言,刺激消费。积极与用户保持沟通互动,积极了解用户实际需求,让用户需求引导大众期刊的生产,实现出版企业与用户之间的互利共赢。

4.2巧用多平台挖掘和提升品牌核心价值

品牌作为出版企业最重要的无形产品,通过社会化媒体准确表达出版企业的品牌核心价值,是营销活动成功的关键。品牌核心价值的深度开发与挖掘需要出版企业的产品、服务、分销渠道、付费媒体以及自有媒体等每个品牌接触点都能发挥自身独特的作用和功能,以实现相关出版产品和服务信息的及时有效触达[12]。然而,通过社会化媒体清晰地传达出版企业的品牌内涵和核心价值并非易事,立足于出版企业品牌核心,高质量、有吸引力的内容,与消费者沟通并发展更深层次的关系和交流,改善用户体验,在品牌与目标顾客之间发展强关系链接,提升出版企业品牌价值,这都需要出版企业在社会化媒体上付出更多的心血和努力。

4.3善用社交数据进行方案评估与反馈改善

成功利用社会化媒体开展营销活动必须进行规划、培养、追踪及管理,完整的社会化媒体活动就是一个全新的营销系统,其系统完善离不开重复的反馈。这就需要一系列指标来帮助测算活动是否有效,使用互联网媒体监控、测量工具,全方位地对社会化媒体进行管理,对社会化媒体的粉丝数量、评论转发、阅读量、点赞数等指标进行检测,社会化媒体管理人员可依据这些数据进行数据分析,不断改进完善社会化媒体营销策略和内容,以数据为基础,按照数据分析行动。比较重要的几个测量工具包括:Socailbakers、Rapleaf、OracleSocial等[13]。

4.4利用投资回报率评估社会化媒体活动

企业直播营销的方式范文5

【关键词】网络时代;事件营销 ;营销策略

一、事件营销的内涵

进入二十一世纪,经济的全球化使得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为了迎合消费者的需求,纷纷寻找新的营销方式来壮大自己。于是,事件营销作为一种集新闻、公关、广告、形象传播等于一体的市场推广手段被广泛应用。然而很多企业在采用这种营销方式时出现了许多不符合其自身现状的问题,不仅没有提高其品牌的影响力和美誉度,反而给企业带来了经济损失、造成了不好的企业形象。运用事件营销的关键还在于如何量体裁衣对事件营销进行整合运作,最终达到提升企业品牌形象的目的。

1、事件营销的定义

事件营销最初的概念来自国外,英语里叫做Event Marketing,国内直译成“事件营销”,也有翻译成“活动营销"。在国内的营销学术界,普遍认为事件营销是制造新闻性事件来提高企业或产品的知名度、美育度,树立良好品牌形象,是一种非广告的公共信息传播方式。然而,作为商业企业,运用事件营销的最终目的还是要促成产品或服务的销售,这其实也是企业开展一切营销活动的根本目的。因此,事件营销虽然不是直接推销企业自身的产品或服务,而是通过事件的传播展示企业的品牌形象,提高企业或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但是事件营销的背后还是要销售企业的产品或服务的。

企业有计划地制造或借用“事件”,以“事件”为载体形成注意力来满足不同利益相关者的体验需求,与利益相关者形成相互沟通传播,传递企业信息,最终形成产品或服务的销售和企业品牌的建立。

2、事件营销的特点

(1)依托外部事物

事件营销 的本质就是事件,无论是企业自行策划事件还是借用已有的社会热点,事件营销始终围绕着一个主题以此实现企业的销售目标,建立企业的良好形象。

(2)双重目的

事件营销的目的有两个,一是提高产品销售,二是塑造品牌形象。

(3)第三方公正

企业实施事件营销时通过借助第三方公正组织或权威个人,将其产品、服务、理念较真实地传递给目标市场及目标群体,提升其关注度。

(4)信息接收干扰小

事件营销由于借助或制造了能迅速吸引消费者眼球的事件,牢牢抓住了大众的注意力,排除了大量垃圾信息的干扰,提升了传播的有效性。

(5)宣传成本较低

事件营销避免了其他营销方式的高额宣传费用,可以产生低投入高回报的宣传效果。

3、事件营销的方式

在研究中发现,以往的事件营销分类多是按事件本身的不同进行分类,现就企业选取和实施事件营销的角度进行如下分类:

造事与借事

造事型与借事型是按企业选择事件的方式进行分类。所谓造事型是指企业整合自身资源,通过策划、组织和制造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吸引媒体、社会团体和消费者的兴趣与关注。 “空调价格白皮书”等一系列的营销活动都是成功的“造事”型事件营销。借事型是指企业及时抓住广受关注的社会新闻、事件,结合企业或产品在传播或销售上的目的而展开的一系列相关的活动。在借事上成功的典范是蒙牛,2004年借“神五”飞天,2005年借《超级女声》热播,从此蒙牛牛奶全国揭晓。在事件营销的实践中,经常是造事与借事两种方式相互融合运用,造事中有借事,借事中有造事。

单一与复合

单一型和复合型是按企业在实施事件营销过程中是否使用其他营销工具或活动来划分的。2012年,如果加多宝只是冠名浙江卫视的《中国好声音》,仅仅以冠名权的形式出现与公众之中,那这就属于单一型事件营销。但是,加多宝在冠名《中国好声音》的同时,还开展了大量的营销活动配合此次活动赞助,如在各赛区城市举行促销路演活动,在超市进行产品促销等。附加的这些营销活动与冠名《中国好声音》一起组成了一次完整的事件营销,这样的事件营销就是复合型的事件营销。

隐性与显性

隐性和显性事件营销是按实施事件营销的企业是否实际公开露面进行划分。对活动的赞助或冠名是最直接的显性事件营销。隐性事件营销的应用并不是很多,因为隐性事件营销中企业不直接出现在事件中,降低了受众对事件与企业之间的关联性。由于我国的法律、法规限制烟草和性用品企业广告,因此这两类企业经常运用隐性 事件营销来进行营销活动。

二、中国企业事件营销实践的现状分析

随着技术的革新和文化需求的多元化,以及经济政策和法律体制的日益完善,尤其是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事件营销作为集各类传播工具和传播渠道为一体的营销方式越来越被企业所关注。通过各种媒体渠道,一个事件或话题可以快速的传播到公众之中,引起巨大的轰动效应,企业开始主动应用事件营销进行企业品牌传播。在这阶段涌现出许多成功并不乏经典案例例如:

2012年“度娘”刘冬看事件营销。年会上“度娘”刘冬的风头竟然盖过日本女星苍井空,更盖过李彦宏,着实让业界佩服百度公司的公关策划能力,“众里寻她签百度”或许是百度公司2012年的招聘的最大活广告,百度公司也借助了“度娘”刘冬成为2012开年便出现在各大媒体焦点的网络公司,更是2012开年网友最热议的网络公司。由近12年来中国成功的事件营销案例来看可见当前能审时度势熟练运用事件营销的企业已经为数不少。

企业实施事件营销存在问题与误区

同广告与其他传播活动而言,营销具有速度快、时间短,但创造的影响力大的优势。于是越来越多的企业对其趋之若鹜,甚至盲目跟风,但由于很多企业受制于经济实力和企业文化底蕴的限制,因此,往往很容易陷入事件营销的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事件营销是小企业做的,大企业不必进行事件营销;不讲究事件营销策略;企业运作事件营销忽视风险的存在;只强调事件,没有构建有效的营销体系

三、网络时代,事件营销的方式与原则

网络的飞速发展给事件营销注入了无限能量。一个事件或者一个话题可以以更为轻松甚至是以毒攻毒的方式在网络上迅速传播,2009 年的“贾君鹏”到2010年的“凡客体”,再到2012年“加多宝”,无一不是网络时代事件营销的经典案例

随着互联网在全球范围内的高速发展,网络媒体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网络新闻已成为越来越多的网民获取新闻的一种重要形式。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调查显示,截止2008年6月底,网络新闻用户已经超过网民的八成,使用率达到81.5%,用户规模达到2.06亿人,在网络应用中排名跃升至第二位,仅次于网络音乐。

网络新闻 ,顾名思义,就是基于网络的新闻。网络新闻的本质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基于互联网,以互联网为传播介质;另一方面它属于新闻范畴,是新闻的一种表现形式。

四、网络时代,事件营销的原则

网络媒体的特性,造就了企业事件营销的独特优势,利用事件营销能够使企业在品牌推广时更具有效力。但是在实际的营销运作中,为了发挥事件营销的巨大威力还需要坚持一些事件营销的原则,注意一些事件营销操作上的策略,才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如:良好的创意、把握网民关注动向、抓住时机,善于“借势”、传播与推广、诚信为本。

五、网络时代,事件营销的实施策略

首先确定传播目标、分析网络舆论环境、制定话题传播方案、组织话题实施。同时,事件营销也是有一定风险的,有的事件虽然能让企业或个人品牌知名度提高,但是面临的却是严厉的社会舆论和负面的评价。KFC “秒杀门”事件,是一起典型的事件营销失败的案例。这起事件的典型性在于该事件的非典型性结果,其由于效果太猛而无法收场,最终在消费者心目中形成了极其负面的影响。由此可见,借助网络进行事件营销是有风险的。企业要学会趋利避害,对风险有足够的估计,事先做好应对风险的准备,以保证事件的顺利实施。否则很可能就像KFC这次“秒杀门”事件一样,最终以失败告终。

六、结语

虽然在传统的营销理论中,事件营销一直处于被忽视的地位,但是近几年在国内外的营销实践中,事件营销出现的频率却丝毫不少于其他的营销策略。虽然我国企业在使用事件营销策略方面与跨国大企业相比略显幼稚,时而过于谨慎、时而又过于冲动;时而计划周密,时而又十分盲目,并且和网络结合的程度还比较低。但是随着国外众多知名企业和蒙牛、王老吉、百度等国内知名企业的一次次在我国对于事件营销的灵活使用,以及事件营销自身所具有的低成本和效果好的特点,必将会受到我国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在营销实践中的追捧。而这些营销实践的大量涌现也必将为营销学者今后的研究提供材大量的研究素材。

但在本论文行将结束之际,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由于互联网的存在,企业在制定事件营销策略时不再仅仅局限于对消费者生拽硬拉,而应充分利用网络的互动性:提出一个想法,然后敞开大门接纳四方来客的参与,让参与者在活动中获得对企业的深刻体验。企业在营销活动中的角色转换,有一个最基本的前提,那就是:人们不再仅仅满足于充当观众和消费者,他们正越来越积极地创造自己的网络生活。只有这样企业才能真正的在网络时代,赢在事件营销。

参考文献:

[1]王宜.赢在网络营销―经典案例与成功法则[M].第2版.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48-80.

[2]陈明.网络营销[M].广东: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3]王进明.企业事件营销研究[D]. 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08.

[4]吕博.网络虚拟社群营销:特征、策略和局限[D].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0.

[5]戴永.我国企业当前市场环境下的事件营销策略研究[D]. 大连:东北财经大学.

[6]徐可塑.网络事件营销策略与实施[J].经济研究.2011.149-150.

[7]网络营销[DB/OL]..

企业直播营销的方式范文6

关键词:时变因素;龙头企业;营销传播;市场响应模型;策略

中图分类号:F20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9-0094-04

前言

网络时代的到来,伴随着新兴的营销理论与广告观念的结合,逐渐使企业营销活动进入了一个不断规范化和理性化的轨道,营销传播(Marketing Communication)也成为营销组合(Marketing Mix)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新兴的信息媒体以惊人的速度进入千家万户,网络媒体逐渐成为营销传播的主渠道。在信息渠道和信息流量大规模增加的同时,传播和沟通的地位越来越突出,也变得越来越困难。这就要求不论是广告、公共关系等手段,都必须进行有机的整合才可能发生优良的效用。此外,全球化和多元化也导致了营销中的差异化,在这种状态下,实现营销价值的核心指向已经发生了根本转变,不再是传统的基于产品主体的通路促销模式,而是消费者对产品或者品牌的认同的促销模式。这就要求企业与消费者建立良好的沟通,营销在很大意义上取决于传播,正所谓营销即传播,传播即营销。

1989 年,美国广告商协会(American Association of Advertising Agencies,The 4As)促进了 IMC 的研究和发展,他们认为整合营销传播的重点在于通过评价广告、直接邮寄、人员推销和公共关系等传播手段的战略作用,以提供明确、一致和最有效的传播影响力。1993年美国西北大学麦迪尔学院的唐・舒尔茨(Don E.Schultz)教授和该校的斯坦里・田纳本(Stanley Tannenbaum)教授,以及北卡罗莱纳大学 Chape Hill 分校的罗伯特・劳特朋(Robert F.Lauterborn)教授将整合营销传播定义为“把品牌等与企业的所有接触点作为信息传达渠道,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为目标,是从消费者出发,运用多种手段进行传播的过程。”他们认为整个整合营销传播 (Integrated Marketing Communications,IMC)过程就是一个与顾客沟通的过程,要让顾客了解产品/服务的价值以及它是为谁设计的。广告、公共关系、促销、直销、商品陈列及店头广告、售后服务等都是一种沟通和传播。企业传播的信息只有与顾客大脑中既有的信息相契合,或与外在的来源相契合,传播才有效力。

George E.Belch及Michael A.Belch在1993年以“广告与促销”为核心思想的 IMC促销流程理论模型体系的内容主要包括营销计划回顾、促销方案态势分析、传播方案分析、预算决策、发展整合营销传播方案、整合与执行营销传播战略以及监控方案。Jeri Moore及Esther Thorson于1996提出IMC 理论模型,他们试图用系统的方法解决营销传播问题,从研究消费者购买循环阶段开始,到品牌知名度和忠诚度管理,要经历传播信息、媒体计划和资源组合阶段。整合的对象是媒体计划和资源,其构成要素除了舒尔茨等人提出的广告、公共关系等内容以外,还有资源。这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了新的领域,即资源整合和传播整合才能同时达到企业和消费者价值的最大化。

SHIN Kwang Yong于2001在研究诸多 IMC 理论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利害关系者分析的 IMC 理论模型体系,它非常全面而细致地将 IMC理论的实质和精髓体现出来,利害关系者(Stakeholders-Interest Groups)亦称环境集团(Environmental Groups),是对企业经营及其效果产生影响的集团,既有来自市场的利害关系集团即直接利害关系者,又有来自非市场的利害关系者即间接利害关系者。直接利害关系主要包括有:企业与消费者的关系、企业与商业客户的关系、企业与投资者的关系和企业之间的关系等。间接利害关系主要包括有:企业与社区的关系(Community Relations)、企业与政府的关系(Business and Government Relations)和企业与媒体的关系(Media Relations)等。建立 IMC 战略最重要的前提条件是充分满足企业利害关系者的需求,必须诱导利害关系者积极参与,并广泛地收集他们的意见。

此外,近年来,如Mantrala and Albers、Shankar.等大量学者也应用实证研究的方式研究了具有时变参数的营销动态规划问题。但现有研究对于如何在具有时变性的营销效力、营销成本及有限营销周期条件下,进行营销传播决策的问题缺少足够的理论研究。因此,本文基于经典Nerlove―Arrow模型,在营销媒介成本,产品利润率等参数随着时间变化的条件下,研究某一行业龙头企业的有限层动态营销传播组合优化问题。

一、模型建立

首先,本文在建立市场响应模型中将基于经典的商誉积累模型―NA模型进行构建,NA模型的基本假设为企业商誉这一指标随营销活动支出的增加而不断积累,但一旦营销活动终止,该指标将呈现指数衰退的趋势。现实中,商誉与销售额等的绩效指标直接相关。一个典型双变量NA模型如公式(1)所示:

=-δS+β1ut+β2νt (1)

其中S表示产品销售额,δ表示销售衰退率,u和ν分别表示两种不同营销活动投入的数量,β1和β2分别表示不同营销活动对销售额提升所起的效力。不失一般性,在研究中我们假设销售增长率是与营销活动相关的线性函数,营销活动成本具有时变性,并随销售增加而增长。基于此,我们将公式(1)扩展为包含时变效率参数形式:

=-δS+β1(t)ut+β2(t)νt (2)

与式(1)相比,除β1(t)和β2(t)分别表示营销活动效率函数外,其余参数定义不变。

其次,我们考虑某一行业龙头企业其目标为在有限营销计划周期T内使其收益最大化。这一有限时段可以是一个为期数年的中长期营销计划,也可以是一些为期数周的短期营销活动,企业的销售边际利润也具有时变性。令ρ为企业税收贴补偿现率,且每一计划时间段T期末,企业都会寻求从其上交税收m(t)S(T)中按比例θ获取一定补偿性残值,可表示为m(T)Sθ-ρT。则企业最终目标为在计划周期T内合理投入其营销活动u (t)及ν(t),使其总体收益最大化,该问题可由式(3)表示:

MaxJ(u,ν)=e -ρTπ(S(t),u(t),ν(t))dt+mSθ-ρT (3)

其中J为企业目标函数,同时

π(S,u,ν)=m(t)S-c1(t)u2-c2(t)ν2 (4)

服从公式(2)中的动态性。同时,两种营销活动单位成本c1(t)与c2(t)也各不相同,并具有时变性。当c1(t)>c2(t)时,营销活动u单位成本在t时刻高于活动ν。

二、求解过程及分析

根据前述文献综述,在解决营销资源动态规划问题时,现有研究普遍假定营销效能恒定,也有部分学者在整合营销传播研究中,将这一问题归于无时限条件下的营销资源分配规划问题。尽管无时限限定这一假设在数学上简化了动态规划问题,但现实生活中多数营销计划都是在有限时段内进行的。基于此,本文设定求解步骤为:

1.定义价值函数。求解过程中最关键一步首先是对价值函数的定义:

V(s,t,T)=[e-ρwπ(S(w),U,w)dw]

V(.)表示企业在剩余周期时间段[t,T]内应用最优营销组合策略后所能达到的利润最大值,s为任意起始状态变量,U表示控制向量,U=(u(t),v(t))。即时利润为π(t)=m(t)S-

c1(t)u2-c2(t)ν2,其中S(t)表示在t时刻的即时销售率。

2.建立满足HJB方程的形式。价值函数V(s,t,T)需要满足HJB方程:

Vt+[e-ρtπ(s,U,t)+Vsf(s,U,t)]=0

其中Vs=?V/?s,Vt=?V/?t。函数f(s,U,t)由公式(2)右侧部分定义。

3.定义临界值。企业寻求在营销计划期结束时能够保证获取所得税贴现残值。在t=T时刻的价值函数为V(s,t,T)=

m(T)Sθe-ρT

4.确定价值函数。整个求解过程中需要确定一个合适价格函数V(s,t,T)以满足HJB方程。因此,本研究应用待定参数方法解决所需要面对的双点临界值问题。

基于上述求解过程,可得最优营销活动u*(t),v*(t)安排为:

u(t)=,v(t)= (5)

其中:

F(t)=e- (δ+ρ)(T-t)

(e- (δ+ρ)T

-e- (δ+ρ)s

m(s)ds-e- (δ+ρ)s

m(s)ds+

θm(T)) (6)

为营销活动时段效果。当我们设定βi(t)=βi,并且ci(t)=ci,即此时营销效果及营销成本参数被限制为恒定,同时,假设m(t)=m时,即边际利润恒定,并将税收补偿残值设定为0,则可得经典NA模型解。

对模型(6)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最优营销活动规划与营销活动效果成正比,但与其成本成反比。这也能够解释为何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倾向于将如百度等网络平台作为主要营销平台,这类平台的成本花费相比于电视台等传统媒介显然价格更低。

从最优函数解中,我们可以看出最优营销策略值u*(t),v*(t)随计划期内不同时刻会呈现不同趋势性。同时,即使营销活动效果保持不变,营销投入最优策略也会受到营销媒介成本波动的影响。

对于营销活动时段效果函数,当企业边际利润及媒体平台成本恒定时,函数F(t)可以简化为:

FHE(t)=1-e- (T-t)(δ+ρ)

(1-θ(δ+ρ)) (7)

对公式(7)进行分析,首先:

[FHE(t)]=[1-e- (T-t)(δ+ρ)

(1-θ(δ+ρ))]=1 (8)

可得当营销计划时段趋于无限时,营销活动时段效果函数具有单一性。因此,当效果参数βk(t)、媒体成本ck(t)及边际利润m(t)都随营销计划时段趋于无限收敛于某一稳定水平时,有限计划时段营销策略可以近似为无限时段策略。

其次,将函数FHE(t)对t求一阶偏导可得:

=(δ+ρ)e- (T-t)(δ+ρ)

(1-θ(δ+ρ)) (9)

当时θ>为负值,当θ

这一方面体现出在有限时段营销预算及资源配置问题中,税收补偿残值参数θ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也可以得出最优营销策略函数性质实际上主要由βk(t)、ck(t)及m(t)这几个函数决定。

将函数FHE(t)对T求一阶偏导可得:

=(δ+ρ)e- (T-t)(δ+ρ)

(-1+θ(δ+ρ)) (10)

式(10)实际显示出营销计划时间长度对其效力所呈现出的反作用的影响效果。

将函数FHE(t)对θ求一阶偏导可得:

=(δ+ρ)e- (T-t)(δ+ρ)

(11)

该值为恒正。同时,当θ=0时,有限时段营销计划效果值为1,并随θ增大,营销效果值亦随之增大。假定β1(t)随时间推移而增长,效果衰弱率及贴现率足够大,有限时段营销效果衰弱率会比β1(t)增长率高,此时的最优营销决策会是不断减少营销手段u(t)尽管其营销效果在不断增长。由此可以看出,由于受到计划时长的影响,有限时段营销与无限时段营销的最优资源规划策略是完全不相同的。

从我们所建立的模型中可以得出:(1)对于由具有时变性营销活动构成的营销决策目标函数,求解所得到的最优分配策略也具有时变性;(2)营销活动单位成本直接影响着最优营销投入分配比例。令x*=u*(t)/v*(t)代表营销计划期内投入分配比例,则

x*(t)= (12)

可以注意到>,即某一营销活动相对效力与其相对成本比值越大,该营销活动的投入应该越多。此外,式(12)也表明,由于β1(t)、β2(t)、c1(t)、c2(t)四项的时变性,营销活动投入的最优分配规划随时间的推移也会不断改变。

公式(6)、(7)应用于企业实际营销活动时,企业经营者在做企业营销传播策略计划时应首先做好时变市场响应模型中的预测工作,基于应对一般最小二乘方法中自由度问题的有效性,卡尔曼滤波算法可以作为首选预测计算方法。其次,当时变相关系数预测完成后,企业决策人员则可利用并计算出计划期内任意时间点的最优营销传播策略。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