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教育培训案例教学范例6篇

干部教育培训案例教学

干部教育培训案例教学范文1

(一)加强培训需求分析

学习领会党和国家新时期关于干部教育培训的精神,结合气象部门实际情况和事业发展战略部署,将干部教育培训理论知识、政策背景与组织需求、岗位需求、个人需求结合起来,对目标、知识、技能等进行系统鉴别与分析,确定青年干部培训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培训内容和实施方案。

(二)科学设计教学模块

1.政治理论与党性修养模块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党性教育,着力提升思想理论水平、政治素质、道德修养;了解中国共产党奋斗历程,深入领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中国共产党肩负的历史使命;掌握社会调查研究与分析方法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深入了解气象事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准确理解和把握党的十八精神、系列讲话精神、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及中国气象局贯彻落实上述精神的战略部署。本模块课程共计52课时,占总课时量的27%。

2.气象现代化与全面深化改革模块理解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全面深化气象改革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和科学内涵、以及面临的挑战、目标和主要任务,深入了解基层气象现代化、县级机构综合改革的思路、要求和进展。该模块针对管理类和业务类青年干部,设置3门不同课程,管理类干部着重了解气象事业科学发展总论、气象部门人才队伍建设、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与公务员管理等内容,业务类干部则学习气象预报预测业务新发展、综合气象观测业务新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与气候资源利用等内容,使培训更具针对性。本模块课程共计60课时,占总课时量的31%。

3.任职综合能力培养模块掌握科学管理、领导科学与领导艺术、突发事件与应急管理、财务体制和财务管理等相关知识,培养良好职业素养的管理心理学方法,提高引导媒体、调节情绪的技巧,以及公文、文字材料写作能力,侧重对青年干部自身技能、综合素质及领导能力培养。本模块课程共计44课时,占总课时量的23%。结合国际国内形势、时事政策,设置《国情世情民情》专题讲座,使青年干部了解社会主义发展中世情、国情和民情概况,科学合理处理三者的关系,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提高实干兴邦的勇气和能力。挖掘湖湘文化资源和湖南红色资源,设置特色专题讲座《湖湘文化———圣贤人格与英雄气质》,使青年干部了解湖湘文化,增强人文素养。

4.多种教学手段并用《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指出,综合运用讲授式、研究式、案例式、模拟式、体验式等教学方法,提高培训质量。《2010—2020年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纲要》要求,推广研究式、案例式、体验式、模拟式教学。《2013—2017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强调,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加大案例教学比重,2015年前省级以上干部教育培训机构案例课程占能力培训课程的比例不低于30%。因此,在本教学计划编制过程中,综合运用课堂讲授、研究式教学、案例教学、现场体验式教学、研讨与交流、座谈、考核与汇报等多种培训方法,同时,根据学员的需求与现代气象业务需要增加案例教学,加深理论知识理解,提高实际应用能力,如,设置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基层综合改革和气象社会管理等案例教学。根据干部教育培训特点,安排了专题研讨、座谈交流和学员论坛等。案例教学、体验式教学、研究式教学等占总课时量的46%。

二、气象干部教育培训延伸思考

(一)创新教育培训理念

以现代教育培训管理理念为支撑,培训项目的开发,教学计划的编制,遵循培训需求分析、培训项目策划、分类组织实施、培训评估反馈“四环节”,教学组织遵循学计划、学要求、统一培训教材、统一考试考核、统一效果评估“五统一”的要求,创造性地运用项目管理的方式开展青年干部教育培训工作。

(二)拓宽师资选聘方式

加强与高校、党校院所、社会主义学院、干部培训机构的合作,聘请有影响力的专家和教授授课,丰富学员信息、拓宽学员视野,使青年干部既了解国内外形势、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又明确部门重大决策部署、重要工作任务,坚定理想信念、提高综合素养、增强综合能力。

(三)丰富培训教学方式

遵循成人培训规律,针对培训对象和培训内容,采用专题讲座、研讨、座谈、体验式、拓展活动等教学方式,培训效果良好,受到广大学员普遍欢迎。

(四)提升教育培训能力

干部教育培训案例教学范文2

我国检察机关自恢复重建以来,十分重视检察官的职业教育工作,并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近年来,根据人员学历结构的变化,检察机关的职业教育将由学历教育为主转入专业培训为主,因而在检察官职业教育教学的许多方面需要重新进行设计和改进。本文将结合笔者多年从事检查干训工作的实践,试就检察官教育教学工作改革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设想,供领导及干训同行参考。 一、检察官职业教育的正规化建设 检察官职业教育工作的正规化建设,涉及到培训类别设计、课程体系安排、师资培养、教材编写以及教学评估等项内容。 (一)培训类别设计 设计培训类别,是科学地安排各类专业培训教育的前提。笔者认为,培训类别的设计涉及到的首要问题是检察官轮训制度的建立。我国目前还没有关于检察官轮训的具体要求规定,只是在个别培训计划中针对特定检察官规定了轮训时间。我国法院系统规定,法官每年轮训时间不少于半个月。日本检察官平均每年轮训一个月(三年轮训一次,一次三个月)。目前检察官专业轮训的实际情况是,已经完成学历教育的基层院中,只有少数检察官可以达到每年平均轮训半个月以上,有个别基层近年来已经超过了一个月,而大量基层院的检察官长期得不到专业轮训,平均起来每年不超过四天。笔者今年考察发现,检察官参与轮训的时间与检察机关的绩效成正比。因此,笔者建议高检院建立检察官轮训制度,这是有针对性地进行相应培训设计的前提。 笔者认为,检察官培训可按照任职培训需求分为基本上分为上岗培训和在岗轮训两大类。 上岗培训,是指检察官在担任新的工作岗位时进行的与新任岗位业务有关的培训。目前,我们已经实行的上岗培训,主要是新任检察长培训、新任检察技术人员培训,个别的基层院进行过其它岗位的上岗培训。未来上岗培训,需要作为制度规定,并涉及到各类检察官和辅助人员。分类方法:一是,新任职务培训,即原来没有从事过检察工作的人员培训;二是,调任职务培训,即原来在检察机关从事其他工作而转任新职务的培训。培训时间:新任职务培训应当不低于三个月;调任职务的培训,不低于一个月。培训内容:新任职务培训包括各类检察业务的普训和岗位基本技能培训;调任职务培训,主要是新岗位涉及的基本专业技能培训。 在岗轮训,是指对在特定岗位已经工作一定时间的检察官进行的专业轮训。由于轮训会涉及到经费、工作量等方面的限制,根据目前的情况,在岗轮训平均每年应当不低于20天,即在一定岗位工作满三年,应当接受为期两个月的在岗轮训。 在岗轮训的培训内容,应当根据岗位不同以及轮训的层次不同进行不同的设计。基本思路包括:一是,按照专业岗位(如侦查、批捕、公诉、监所等)不同,设计出该岗位所需的知识点和技能范围,并按照轮训进次进行划分,确定不同进次应当培训的内容;二是,按照岗位的层次(如检察院层次和干部层次等)不同,设计出不同层次的岗位所需知识点和技能范围,并按照轮训进次进行划分。在岗轮训应当力求通过多次轮训后,为骨干检察官、专家型检察官的培养从职业教育方面的提供必备的基础素质。 (二)课程体系设计与教材编写 与培训类别设计有着紧密联系的是课程体系设计问题。1996年,山东省检察官培训中心对检察官培训的课程设置和教材问题进行了调研。结果发现,适合检察官培训的课程和教材不多。从课程设置上讲,重复培训的课程较多,如宪法、刑法、刑诉法等;从教材看,专业课教材的通用内容多,检察官的专用内容少;基本理论的内容多,实务理论的内容少。还有一种情形是,一些专业课程中基本理论与实务 理论之间缺乏联系。如职务犯罪侦查课程,基本理论部分基本上是从刑事侦查学中抄袭而成,缺乏职务犯罪侦查的基本理论,因而导致实务理论部分仅限于侦查经验的无序堆积。 检察官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具体设计,尚需要通过专门的调研后才能确定。但在骨干课程体系设计方面,笔者建议应当根据检察机关人员知识结构的变化,进行调整。特别是应当区别于大学法学专业的骨干课程体系,建立具有检察机关特色并适应不同类型培训需要的骨干课程体系。 检察官培训的课程体系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法律、科技等诸多方面。在课程体系的设计方面的基本思路应当是围绕检察业务的需求来设计课程类别。以轮训课程设置为例:政治方面,主要考虑设置与新立法和执法环境变化有关的政治理论、社会形势等项课程;经济方面,主要考虑设置与检察业务相关财务、会计、证券、期货、税收、金融等项课程;法律方面,主要考虑设置新出台法律讲座、各科法学新进展等项课程;科技及技能方面,主要考虑设置与搜查、司法会计、法医、物证科技、信息技术等专用技术的应用以及侦查指挥等项课程。 具体的课程内容的设计还需要考虑到不同岗位和不同层次检察官的需求。笔者以司法会计学课程成为例:司法会计学课程包括司法会计概论、司法会计检查学和司法会计鉴定学三门,其中,一般检察官只需开设一门,侦查人员需要开设两门,司法会计专业人员则需要开设三门。就培训所需时间而言,由于课程内容设计不同,司法会计专业人员的培训需要300课时,侦查人员的培训需要150课时,其它岗位检察官培训需要30课时,而检察长培训只需要8课时。 关于教材编写工作,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教材的编写工作应当根据课程设置的需要,做到体系科学化,内容系统化。从体系上讲,不同类型课程的培训均应有相应的专用教材或混合型教材;从内容结构看,在照顾到必要的知识点前提下,重点应当放在检查实务中经常遇到的一些问题的解决思路,以保证一门课程内部以及与其他课程知识点的衔接。 第二,教材应当在保证内容适用性的前提下,具备一定的前瞻性。所谓适用性,即应当强调密切联系检察实务,并适应不同检察官培训的需要;所谓前瞻性,即教材中既要考虑到对现行法律、司法解释的学理解释,也应当适当指出现行做法中的一些不符合法律精神的做法,提出相应当解决方案,以指导司法实践。 第三,在教材编写方法方面,建议每一具体教材的编写工作都应当通过申报课题的形式进行,避免过多的抄袭行为,这对于具有检察官职业教育特色的专用教材形成也是有力的保障。 第四,在教材编写的组织方面,建议高检院根据国家检察官学院及各地师资力量的特点,建立一些具有特色的教学培训基地,以促成具有不同特定科研目标的师资培养和教材编写工作格局的形成。 (三)师资培养 师资培养涉及到师资的配备、培训和管理三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师资的配备问题。目前各地检察官培训中心(检察院分院),统一配备高学历人员担任教员,从长期发展来讲是必要的。但也应当看到,由于历史的原因,目前高学历者往往缺乏实践经验,而我们的培训对象大部分是具备相当实践经验的检察官,他们需要通过理论培训掌握新的知识点和将经验进行提升, 这一点对缺乏实践经验的教员来讲往往力所不能。因此,在目前检察官专业化教育教学工作的创业期间,应当考虑将具备相当理论水平和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检察官充实到教员队伍中,以老带新,大约用 十年左右的时间培养建立一支适应检察官职业教育工作的专职教员队伍。 第二,师资培训问题。师资培训工作是检察官职业教育工作正规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检察机关的干训部门,应当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根据师资的自身知识特点、工作经验等,制定中长期师资培训计划,并利用多种多样的形式进行师资培训。师资培训主要方法包括师资进修、师资集训、科研和实战锻炼。师资进修,是指师资(在职或脱产)到相关大学进修相关专业;师资集训,主要是指检察机关组织的师资专项业务培训;科研,是指通过课题研究、教材编写等科研活动,提高师资的专业素质;实战锻炼,是指专职教员定期到实际工作部门通过参加具体检察业务来增加检察工作经验,了解检察官所需培训内容、培训重点等;另外,教学观摩也是师资培训的一种常用方法。 第三,师资管理问题。除了师资培训外,师资的管理工作还包括职称评聘、待遇等问题。检察官专业教育培训涉及的专业门类很多,省级及省级以下培训中心很难配备门类齐全的各专业教师,目前各地培训中心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途径包括专职教员的一专多能和配备兼职教员。检察机关需要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这是建立具有检察机关特色的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前提。笔者认为,对于对专职教员的管理与检察官的管理应当有所区别。专职教员的管理,应当参照大学教师的管理模式进行,以便于解决职称、待遇等问题。同时,省级以下培训中心(检察分院)也应当十分重视兼职教员具体管理问题,与兼职教员所在单位加强沟通和协调,使兼职教员在知识结构、教学能力等方面能够适应检察官职业教育的需要。 (四)教学评估工作 教学评估工作是检察官职业教育工作中一项新课题。这项工作的开展对于提高检察官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加强师资管理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关于教学评估工作笔者提出以下设想: 首先,教学评估的工作应当包括课程设置效果评估、教材适用性评估、授课能力及效果评估、学习效果评估等诸多方面。 其次,检察官职业教育的教学评估工作,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具体评估,即针对每一次具体的培训活动而进行的教学评估活动;另一类是综合评估,即针对某一时期或某类培训活动而进行的教学评估。具体评估只涉及教学活动本身,可以在具体的培训中采用不同形式实施;综合评估则应当结合检察业务绩效评估工作一并进行。 第三,为了搞好教学评估工作,笔者建议高检院教育培训部门根据检察官职业教育的教学特点,通过调研,建立一套评估方法和评估体系。 二、关于强化专项技能培训 检察机关实现法律监督职能的主要途径是进行各类诉讼活动,而诉讼活动的是一个在一定诉讼规则的指导下实施各种诉讼技能的过程。因此,检察官职业教育培训中应当十分重视各种专项技能的培训。 检察官的岗位很多,在专项技能方面,有些是共性的(即检察官应当普遍掌握的),有些则是不同岗位专用的。因此,专项技能培训也应当按照共性与专用的不同需求进行。这里笔者先以司法会计技能培训为例来说明专项技能培训的差异。司法会计技能培训,根据岗位不同,应当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称为普及级培训。培训对象是所有检察官。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司法会计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主要课程是司法会计学概论。培训目的,是使检察官能够了解司法会计的科学性,掌握办案中常用的司法会计检查方法与程序,掌握基本的财务会计资料证据的收集、固定和审查手段。第二层次称为业务级培训。培训对象是从事自侦工作的检察官。培训内容在普及级基础上增加职务犯罪案件中进行司法会计检查的手段和对策。培训课程需要增加司法会计检查学。培训目的是培养能够掌握发现线索、侦破案件的各种司法会计手段的侦查专家。第三层次称为专业级培训。培训对象是从事司法会计工作的专业人员。培训课程增加司法会计鉴定学。培训目的是培养能够适应各项司法会计业务工作的 专业技术人才。实际上,技能培训的差异表现在各种技能培训方面。笔者再以预审技能培训为例,刑事监督部门的预审工作内容主要是核实证据,其预审技能的主要表现形式对证式审讯;而侦查部门的预审工作内容,除核实证据外,其主要任务还包括发现破案线索,查明余罪,其预审技能的主要形式为挖掘式审讯, 目前存在专项技能培训中存在问题较多的是职务犯罪侦查专项技能培训方面。导致这一问题产生的原因很多,包括观念、培训课程设计和教学方式等方面。 从观念方面讲,传统的认识中,职务犯罪与其他犯罪侦查的差异在于职务犯罪侦查的“人”,而其他犯罪侦查的是“事”,这不仅影响了检察机关侦查制度的设计,也对职务犯罪侦查专项技能的培训工作带来不利的影响。笔者经过科研发现,职务犯罪侦查与其他犯罪侦查相比,其突出的特点是“历史现场”多,而 “可视现场”少。这导致了许多刑事侦查专项技能(如现场勘验)在职务犯罪侦查中很少应用。而检察机关对如何解决“历史现场”的侦查问题方面研究成果不多,即使有了成果(如司法会计技能)在职务犯罪侦查技能培训中也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从职业教育角度讲,需要加强转变检察官诉讼观念方面的职业教育,否则,即使我们设计出新的技能培训项目,一方面,可能因受训人员认为无用而不愿接受培训;另一方面,即使接受了培训在实际工作中也很难用上。 在培训课程设计方面,从技能类型分,侦查技能的培训主要包括侦查谋略、预审、司法会计、现场勘验、秘密侦查、搜查、跟踪等课程;其次,要考虑到各类知识的归并问题。职务犯罪涉及领域十分广泛,要求侦查人员特别是侦查骨干需要掌握的知识面较广(特别经济和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笔者认为,这些知识的教学不一定非要通过开设相关专业课程进行,而是应当贯穿于侦查技能的培训中。因此,在侦查技能课程设计中,应当考虑到相关知识的渗透问题,例如:证券知识,可以通过涉及证券业务案件的司法会计对策教学中一并进行,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在教学方式方面,上岗培训采用教员授课为主效果尚可,但轮训中,由于职务犯罪通常带有一定的地域特点,单纯采用传授式教学模式,往往难以接受和消化。尤其是授课中涉及到的一些复杂案例,由于教学人员没有参与其中,对一些侦查技能的使用方法、时机等缺乏体会,常常导致教学效果不佳。笔者在侦查技能培训中,就曾有受训同志提出使用本地成功案例进行教学的要求。因此,在侦查技能培训方面,笔者建议采用参训人员自带案例进行研讨式培训方式进行。 三、关于教学方法的改进 关于教学方法问题,笔者根据自身18年来进行检察官培训工作的经验教训,谈几点体会: (一)关于目前教学方法的弊端 检察官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包括教授方法和学习方法两个方面。 目前检察官培训所采用的教授方法,从方式上讲,主 要是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堂教学中常用的授课方法是传授式。大部分检察官也比较习惯于这种形式。但是,由于学员通常比较注重培训的测试成绩,如果测试要求比较严格,且只能按照教师所讲内容进行答题,学员听课认真程度较高;而实际上,由于多年来的培训测试往往很难进行严格的要求,因而无论培训时间长短,学员的学习过程往往是先热后冷,难以持续。 从学习方法看,由于缺乏轮训制度,目前除检察长外,大部分检察官除了上岗培训,很少得到连续、系统的轮训。参与培训的学员中,缺乏实践经验的,只能死读书;实践经验丰 富的学员,半数以上读书热情不高,听课的精力集中程度也相对较差,但他们通常会采用比较学习法,在研讨问题时十分活跃。 适应检察官职业教育的特点,今后在教授方法方面,应当提倡发现式教学、案例教学、电化教学等新型教学方法;在学习方法方面,应当提倡比较学习法和创造学习法。 (二)发现式教学 发现式教学,是以启发式教学为基础,由教员引导学习的方向,让学员参与探索有关理论的形成原因、过程,探索有关技能的原理与运用方法的一种教学方法。发现式教学相对于传统的传授式教学而言,其优点是能够调动学员的思维积极性,是其能够知其所以然。 采用发现式教学,通常是由教员提出问题,学员利用案例或原理对问题进行阐释并归纳出答案的教学方法。发现式教学中,要求教员在备课中应当考虑到课堂上可能出现的不同结论,并事先分析不同结论产生的原因(如案例的个案性、原理的运用的恰当性、结论产生过程的逻辑性等),以便在课堂上能够把握住讨论的方向,控制住不同意见的之间的无谓争论。 (三)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是十多年前从国外引进的先进教学方法。笔者在一些培训工作中,也在试验将案例教学引入培训课堂,但目前效果往往不佳。 案例教学中遇到的困难,主要是教员的备课不到位和学员的参与积极性不足。探究原因,一是,受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一些学员认为参加培训就是教员提出问题并给出标准答案的过程,因而教员不应当向学员提问;二是怕讲错,特别是在大课堂上,如果回答的结果与教员的答案不一致,会感到尴尬。 在未来的教学中,特别是轮训中,案例教学应当成为主要教学方法之一。针对前述问题,笔者提出两个解决方法:一是,由学员自带问题找答案,而不是教员出问题要答案。笔者曾经设想过这样一种侦查技能的轮训教学模式:由受训人员自带案例,按照参训人员的人数制作份数,事先交付培训部门,教员根据教学内容的逻辑结构和顺序,安排专题交流,并根据原理和相关规范准备点评,开训时即将案例下发,这样做可以增加学员考虑案例的时间。在教学中,案例由提供者介绍,其他学院就案例本身提出的问题由提供者负责解答。二是,缩小案例讨论的范围,将受训人员分为若干小组,分组讨论,再通过大课集中讨论。 (四)电化教学 电化教学,是指利用多媒体、网络系统的教学工具进行教学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这一方法比较适用于各类专项技能教学中。例如,在秘密侦查方法的教学中,可以在课件中增加一段秘密侦查的录像;在技能讲解中,增加有关技能适用对象的图片等,使教学内容的形象化,并取代实物教学。 与其他教学方法比较,电化教学除了教学工具不同外,本质上并不属于一种专门的教学方法。因此,在电话教学中,并不影响各类教学方法的使用。只有网络教学不同,网络教学中由于受到软硬件方面的限制,目前还只能采用传授式教学方法。 在检察官职业教学培训中可以采用的教学方法很多,哪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其适用的教学环境和教学内容。关键是应当根据教学内容,采用最适当的方法。 四、关于促进检察官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措施 为了促进检察官职业教育及教学改革,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开展有关检察职业教育培训的调研工作。检察机关的职业教育工作,既有一般职业教育培训特点,也有其特殊的规律性。加强这方面的调研,主要是从当前检察业务工作的实际需要出发,并着眼于未来发展对检察官素质的要求,探索检察职业教育工作的规律和特点。通过调查研究,确定适合检察职业需要的教育培训内容及方式方法,为检察机关职业教育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打下良好的基础,也为检察职业教育的发展探索出一条新的路子。 第二,重视检察官职业教育工作在检察人 才战略、培养专家型人才中的具体作用,改进干部教育培训机制。检察机关应当逐步改变功利式的干教机制,建立起专业化、实用型的干教模式,以造就一大批能够适应当今及未来检察业务需求的合格检察官。 第三,充分发挥检察教育职能部门的枢纽和服务作用。检察职业教育工作的任务是提高检察干部的业务素质。但是,这项工作仅依靠教育部门是难以完成的。干教部门应当加强对教育工作信息的收集和反馈工作,加强与各检察业务部门的联系。这包括:①及时了解和掌握各部门干部业务素质状况,制定并不断修正教育培训计划,使之适应各部门对提高干部业务素质的需求。②及时收集和反馈各类培训信息,减少交叉培训,提高干训效果。如:收集各级各类培训计划及时反馈到各个部门,保证各部门能够及时输送干部进行培训;收集培训效果信息,及时反映给培训承办部门,以提高培训质量等等。③通过有偿培训等途径,筹错积累干部培训基金,为开展经常性职业教育活动建立一定资金来源。 第四,在检察官中大力倡导研究业务之风,并建立相应的奖励机制,鼓励检察干部自学成材。判断教育工作绩效的主要标准是干部业务素质的提高程度。倡导研究业务之风,可以促使检察干部在研究中,巩固和深化已学知识,实现自我教育和自我训练,提高各类培训效果。各级检察机关需要转变观念,并建立相应的奖励机制,激发检察干部研究业务的积极性,这不仅有利于干部业务素质的整体提高,对干部(特别是业务骨干)队伍的稳定、促进检察官职业教育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山东省济南市人民检察院·于朝

干部教育培训案例教学范文3

关键词:党校;干部教育;党的理论建设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194{2007)05-0190-03

伴随着新兴重庆直辖市的建立,1997年9月,中共重庆市委党校、重庆行政学院应运而生。十年来,在中共重庆市委和重庆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重庆市委党校、重庆行政学院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提高领导干部的素质和能力为核心,紧密结合重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着力在增强干部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上下工夫,积极深化教学改革,圆满地完成了干部教育培训任务,较好地发挥了育人咨政的作用,为重庆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一、培训规模不断创新高

轮(培)训在职领导干部是党校的主要工作任务。重庆市委党校按照中央“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的战略部署,进一步完善和规范了各类轮(培)训班次与学制,充分挖掘办学潜力,整合培训资源,在强化分层培训的基础上,大力开展分类培训,主体班次培训规模不断创历史新高。十年来,共举办各类轮训班、培训班、专题研讨班359个,培训在职领导干部25000多人次,较好地发挥了党校在干部教育培训中主阵地、主渠道作用。

二、教学格局日臻完善

科学合理的教学格局及由此决定的培训内容体系是确保干部教育培训取得实效的关键所在。新世纪新阶段,党中央做出了培养造就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高素质干部队伍的战略决策。干部队伍建设目标的确立,为党校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重庆市委党校全面贯彻联系实际创新路,加强培训求实效的要求,以“一个中心,四个方面”的教学新布局为基础,积极探索教学新布局的具体实现形式,构建起了符合重庆干部培训特点的“强化中心、扩展知识,研究问题,提高能力,增强党性”五位一体的教学新格局。

“强化中心”就是在教学中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作为中心内容。近年来,重庆市委党校始终把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研究和教学放在突出位置。在每个主体班次都开设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系列专题课,通过专题课,使学员及时、准确、全面、系统、深入的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从而真正做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进工作。“扩展知识”就是在教学中把反映当代世界发展的新知识,干部做好领导工作、管理工作必需的相关知识,以及必须了解的前沿知识和必须掌握的新技能充实到教学中。“研究问题”就是在教学中从“问题”出发,选择现代化建设中的新问题,热点、难点问题作为研究对象,组织学员深入研究、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对策。“提高能力”就是根据实际需要,增加能力培训的新内容和新方法,比如在相关班次中专门安排了领导岗位能力提高单元的教学。并且把教学的主要内容、过程和环节,与提高学员的能力结合起来,加快理论、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增强党性”就是通过学习党的学说、政党理论、党性分析等活动对学员进行党的忠诚教育,增强党性锻炼。近年来,重庆市委党校一直把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和“红岩精神”作为党性修养的核心内容。

在具体的培训实践中,重庆市委党校根据“五位一体”的教学新格局,十分注重针对不同班次、不同轮(培)训对象分层、分类的细化教学内容,以增强培训的实效性。轮训(进修)类班次主要是学习理论、研究问题、提高理论思维能力和战略思维能力,以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和党的重大方针政策,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以研究战略和对策性问题为主要内容。培训类班次主要是学习基本理论,掌握必备知识,提高理论素质、领导能力和综合能力。专题研究班主要是围绕研究的专题,开设专题研究课,组织学员研究有关重大问题,把研究问题与提高能力结合起来。

三、教学方式精彩纷呈

党校的培训对象不仅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而且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研究问题的能力。因此,重庆市委党校针对党校培训对象的特点,在充分发挥党校传统的各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的基础上,不断深化教学方式改革,研究式教学、两段式教学、案例式教学、基于网络的研究式教学、体验式教学、菜单式教学、模拟式教学等教学方式在于部教育培训中被广泛运用,干部教育培训的方式呈现出多姿多彩的态势。活跃的课堂互动、高质量的研讨交流、典型性的案例分析、前沿性的课题研究和务实性的现场体验,不仅极大地增强了学员的学习兴趣,而且增强了学员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近几年,重庆市委党校在推行以下几种教学方式方面取得了较大突破。

一是以探索和完善A班教学为重点,形成了“紧扣中心出题目、资源整合筑平台、老师引导给方法、学员研讨出成果、成果转化促发展”的研究式教学新模式。研究式教学新模式较好地做到了“五个相结合”,即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员的主体作用相结合,教师引导与学员研究相结合,课堂讲授与实地考察调研相结合,学员对自身思想工作实际的反思总结与对重庆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思考相结合,提高学员的素质和能力与为重庆发展献计献策相结合。近年来,重庆市委党校在强化学员理论武装的同时,组织学员重点围绕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开展专题研究,形成了120余篇研究报告。这些研究报告紧扣重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具有较强的理论性、针对性和现实指导性,其中的许多观点和对策建议,已经转化为推动重庆经济社会发展和学员工作的措施和制度。

二是两段式教学迈出新的步伐。为了进一步拓宽学员工作思路、切实增强学员推进发展的本领,在对比中找差距、在借鉴中添措施,重庆市委党校从2003年起就开始大力推行两段式教学,即学员在培训期间除了在党校学习培训外,还将到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进行考察调研。2006年,两段式教学进一步深化,并实现了两个转变,即在外出培训的目的上,由考察调研为主向培训为主转变,培训的特色更加凸显;在外出培训的施教机构选择上,由党校为主向高校为主转变,深度学习和研究的特点更加突出。

三是案例式教学跃上新的台阶。案例式教学注重学员素质培养和能力训练,是提高学员的素质能力的有效途径,是适合成人培训的重要方法。近年来,重庆市委党校加大了对案例教学的专题培训,采用案例教学的教师和案例教学的学科、专题越来越多。同时,教学所用案例的针对性大大增强。过去教学中选用的案例多数是从国外或市外引进的,“本土”案例、本地案例较少,从而存在与地方实际和学员经历不够贴近的弊端,难以达到案例教学的预期效果。针对这种状况,重庆市委党校加大了案例建设的力度,在学习借鉴的基础上,注重编写、使用“本土”案例、本地案例,并形成了一批自主编写、针对性强、受学员欢迎的典型案例,如“重庆开县麻柳乡八步工作法”、“居者有其屋房地产价格调控中的利益主体博弈”、“模拟经济仲裁”、“重庆綦江彩虹桥事件”等。

四、开放办学迈出新路

有效整合各种优势教学资源运用于干部培训,是新时期干部教育培训的必然要求,也是确保干部教育培训取得实效的基础。重庆市委党校立足于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进一步扩大办学视野,拓展干部教育培训内涵,大力实施“请进来,走出去”战略,建立并完善了多层面、开放式的干部教育培训体系。

着力创新干部培训体制。为更好地满足重庆特殊市情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需要,2003年,建立了重庆市委党校万州、涪陵、黔江三所分校,形成了以市委党校为主体,以分校为补充,以区县党校为基础的具有重庆特色的干部教育培训新格局,既增强了重庆市委党校的培训能力,同时也提升了全市干部教育培训质量。在全国率先探索省级党校创新办学体制的新路子,得到了中央党校的充分肯定。

着力构建一支多层次、开放式、高水平的“大师资”队伍。重庆市委党校除了充分发挥自身师资的作用外,还加大了从市内外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及国外有关教育机构选聘兼职教师与客座教授的力度。现已选聘兼职教师和客座教授100余人。

着力打造“重庆党政干部论坛”,为“请进来”提供平台。通过这一平台,每年都从市内外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及国外有关教育机构邀请50-80位领导和著名专家学者来校为学员授课,从而为学员提供丰富的政策和学术前沿信息,以开阔学员视野、启迪学员工作思路。比如,仅2006年就从校外邀请了近80位领导和著名专家学者来为学员授课。

着力加强教研基地建设,为学员“走出去”培训提供载体。充分发挥现场教研基地在提高学员实践能力方面的作用;市外教研基地在开阔学员视野方面的作用;党性教育基地在增强学员党性方面的作用。目前,重庆市委党校已在市内外建立了专供学员进行深度调研和考察的教学基地30多个。

着力在信息化的建设和使用上下工夫。一是通过中央党校远程教学平台,充分利用中央党校的优质资源,提升教学水平。二是通过加强“网络党校”建设,将全市党校系统之间的教学信息资源连为一体,为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干部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三是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积极探索网上教学、网上培训、网上研讨,为干部学习提供新路径。基于网络的研究式教学受到了中央党校有关领导的肯定。四是充分运用信息化建设的成果,建立学员电子档案,提高了教学管理和学员管理的现代化、规范化水平。

五、学科建设成效明显

学科建设是一项基础性工程,是党的教育事业繁荣发展的基本保证。建立适应干部培训和理论创新需要、具有党校特色的学科体系是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为了适应新时期干部教育培训的新要求,充分发挥党校的职能,建成与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相适应的省级先进党校,重庆市委党校于2004年制定了《2004-2010年学科建设规划》。

根据学科建设规划,学科管理的体制和机制进一步完善,各教研部门的实施计划全部出台;基本理论学科得到提升,传统学科得到创新,重点建设学科优势增强,短缺学科得到培育和建立,学科体系基本形成;通过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到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高校、国(境)外进修,有目的地选派教师到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农村、沿海发达地区挂职锻炼或调查研究,有针对地对教师开展专题培训,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高;教学专题和课程体系基本形成,教学新布局得以完善和全面实施;科研工作实现新突破,承担市级和部级课题明显增加,科研成果获奖项目增多,而且社会作用日益增强。

通过学科建设,有效地整合了学术力量,凝练了学科方向,改善了教师队伍结构,提升了教学、研究水平。2003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批,重庆市委党校成功增列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这标志着该校高层次、高学历的研究生教育正式起步。2005年又新增了4个硕士授予点,到目前为止,已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中共党史、行政管理、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宪法学与行政法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7个硕士学位点,成为全国省(市、区)级党校中硕士点最多的单位之一。

干部教育培训案例教学范文4

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自查报告范文(一)

一、我县贯彻落实《干部教育条例》的总体情况

中央《干部教育条例》和省委《实施意见》颁布以来,╳╳县结合县域实际,迅速行动,在全县干部队伍中掀起学习高潮,并认真制定贯彻意见,通过深入宣传、加大培训、强化管理等措施,使我县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1、及时汇报,争取县委支持。县委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干部教育条例》和省委《实施意见》的要求,就贯彻《干部教育条例》提出具体工作意见,专题向县委常委会进行汇报,积极争取县委的支持,从资金、人员等方面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近两年来,我县在县财政特别紧张的情况下,先后安排干部教育专项经费近百万元,并为县委党校等干教机构安排专项资金100余万元。

2、多种形式,广泛组织学习。县委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全体成员全文认真学习《干部教育条例》全文,进一步提高认识,明确职责,增强抓好新形势下干部培训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县干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下发了《关于学习贯彻〈干部教育条例〉的通知》,要求全县各单位迅速组织全体干部认真学习《干部教育条例》,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严格按照《干部教育条例》要求,抓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全县共下发《<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学习辅导》、《干部教育条例》单行本等资料3000余本(份),

3、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针对当前干部队伍的实际情况,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认真贯彻落实。一是按照大规模培训干部的要求,加大干部教育培训力度。来,我县在完成中央、省、市干部调训的同时,还举办各类党政干部、专业技术人才培训班102期,共培训各类人员13425人次。二是科学制定规划,明确干教任务。根据中央、省市精神,在《╳╳县“xx”干部教育培训规划》的基础上,通过调查研究,我们制定并下发了《关于贯彻实施<干部教育条例>的实施办法》的文件,根据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新形势、新要求,要求各级各单位在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机制、途径、方法上进行创新,不断加大本单位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力度,不断提高干部素质,实现培训规模、质量和效益的有机统一。

二、近年来我县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总体情况

近些年来,我县按照中央“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队伍素质”的要求,结合全县实际,以落实大规模培训干部任务为目标,以提高全县干部的执政能力为核心,通过整合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资源,加大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创新力度,全面落实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主要目标任务,有效的提高了党政干部队伍及其他各类人才队伍的素质和能力。

1、领导重视,加强干部教育的宏观管理。县委高度重视干部教育的宏观管理,为加大干部教育培训的管理,我们针对干部培训工作的实际,制定了《╳╳县-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对干部培训的指导思想、主要任务、总体目标和培训原则、培训的方式、方法及干部培训的保障措施进行明确规定。

2、合理分工,确保干部培训职责明确、切合实际。我们按照分级管理、分类实施的原则,对干部培训工作进行合理分工,县委组织部主要负责制定全县干部教育培训的宏观计划,重点抓好中央、省、市干部调训和全县主体班的培训;县委宣传部负责指导全县干部的理论学习、宣传等工作;县人事局负责国家公务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培训和继续教育并组织实施;县委党校负责党校各培训班的教学管理等工作。县委组织部每年都要对全县干部培训情况进行总结和调研,确定下一年度干部培训的目标、任务。由于各单位分工具体、职责明确、切合实际,为完成大规模培训干部任务提供了组织保障。

3、重点突出,干部综合素质普遍提升。在培训对象方面,我们坚持以领导干部、中青年后备干部、基层党建干部和紧缺型专业人才为重点,按照“重点干部重点培训、优秀干部优先培训、年轻干部加强培训、紧缺人才抓紧培训”的原则抓好干部教育培训。据统计,五年来,全县共举办各类培训班237个,其中主体班21个,共培训干部32800人次,按照大规模培训干部的要求,实现了干部五年轮训一次的要求。通过培训,广大干部的政治素养、思想品德、业务能力、知识水平等综合素质得到普遍提升。

三、贯彻执行《干部教育条例》的具体做法

《干部教育条例》实施以来,我县以此为指导,紧紧围绕加快经济发展,以创建学习型机关和效能建设活动为契机,紧密结合本县干部队伍素质现状和教育培训工作实际,以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为核心,积极探索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新机制,全面积极推进全县各级干部的能力素质建设。在立足于抓好各类常规性培训的同时,不断改进、创新干部教育培训方式,整合干部教育培训资源,推进干部教育培训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真正把中央提出的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的战略任务落到实处,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1、强化管理,严把部门办班审批关。近些年来,我县按照制定的办班计划申报、审批备案等管理制度,严把办班审批关。一是严格实行办班计划申报制度。各相关职能部门因工作需要举办培训班的,年初必须将办班计划统一报县委组织部,经县干教领导小组和县委常委会审批同意后,方能纳入年度干部教育计划。在审批年初干教计划过程中,我们本着“能并则并”的原则,较好地防止了多头培训、重复培训的现象发生。二是严格实行办班审批备案制度。已纳入计划的培训班在办班前,必须报组织部备案;凡办班未纳入年度培训计划的,原则上不予审批。对特殊情况确需办班的,先由办班单位报归口管理单位和分管县级领导审批,经县干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审批同意后方能办班,并填好《╳╳县干部教育培训办班审批(备案)登记表》报组织部干部二室备案。同时,审批备案制度对办班收费进行了严格规范。各办班单位必须凭县委组织部的批复函和县物价局下达的收费许可才能举办收费培训,有效地杜绝了乱办班、乱收费的现象。

2、强能提质,创新干部教育培训模式。我们以提高素质和能力为重点,不断创新培训内容,加强课程开发的针对性、适应性和超前性,加大培训内容的开发和更新力度。培训内容在适应世界经济一体化技能教育的同时,充分体现“按需施教”原则,即办学单位必须树立以学员为主的指导思想,办班前先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了解不同培训对象最想学什么,最缺什么,然后对课程设置、教学内容、调研选题进行充分细致的论证,使课程内容能针对干部级别、行业等差别和中心工作的发展需要,分别实施培训,避免出现“上下一般粗、左右一个样”的一般化教学。培训结束时,我们还组织学员对授课老师的授课质量进行测评打分,凡考核测评达不到标准的教师歇岗锻炼,直至提出申请并经考核合格才能重新上岗。

3、加大财政投入,确保干部教育培训经费。针对以往由于干训经费保障不到位导致基层干部参训积极性不高的现象,今年我县将主体班的培训经费纳入了财政预算,按照年初制定的干部培训计划,培训经费共计80万元,其中村支书、村主任班45万元,科干班、青干班35万元。今后,培训经费随着县级财政收入的增长而逐年增加。具体操作办法就是根据县委年初制定的干训规划,由县委组织部对纳入预算范围的班次严格把关,对培训的人数、时间进行严格审核,然后向县财政局出具详实的培训费列支情况,由县财政局将培训费拨付给县委党校。

4、严格把关,狠抓干部教育培训的考核评估和管理。一是认真落实双层面的考核评估。即在干训工作考评过程中,坚持做到一手抓参训干部个人培训效果的考评,一手抓相关单位送训干部情况的考评。对于参训对象个体考评,把其培训的效果与本人年度考核、职称评定、评先评优等严密挂钩;对培训不合格,拿不到合格证书者以及不按照组织安排参训者,当年不得评优评先;对业务素质较低,长期不接受培训者,不得晋职晋级。对于送训单位,把其是否按要求落实干训任务作为年终评先的重要依据,并根据责任制考核兑现。二是加强主体班封闭教育管理。对于科级干部培训班、中青年后备干部培训班等主体班,我们一律实行全封闭管理,要求学员所在单位在学员入学前对工作进行统筹安排,学员入学后一律在党校食宿、学习,严禁学员擅自离校从事与党校学习培训无关的事务。在办班过程中,组织部都派员全程跟班管理,及时了解掌握学员的思想动态、学习表现、学识水平等多方面的情况,确保了学员能安心在校学习,有效地保证了教育培训的效果。三是实行参训人员培训通报制度。点名调训人员和分配名额调训干部,都必须按时报到学习。无特殊原因并不履行请假手续的,我们予以通报批语。点名调训的直接通报到个人、分配名额调训的通报到单位。

5、强化机制,建立健全干部教育培训与使用相结合制度。我们始终坚持干部教育培训与使用相结合“三不”原则:一是现职领导干部任职期内无正当理由不按要求参训的,一般不异动;二是年轻干部未经党校脱产培训或培训不合格的,一般不能提拔使用;三是在对拟选拔任用干部进行资格预审时,把其参加干部教育培训的情况作为重要条件之一,对学历教育没有达到一定要求的,一般不予提拔任用。如在的乡镇人大政府换届中,有三名干部因学历没有达到相应要求就未提拔。

6、规范管理,充分发挥党校干部教育培训主阵地作用。近些年来,我县为落实中央大规模培训干部的要求,在政策上为强化干部培训,突出党校的办班主体做了大量工作。首先,制定了科学详细的培训计划。在出台的-干部教育规划中,县委干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都结合县域实际,对全县的干教工作进行了研究部署,明确了每5年将全县各级各类干部轮训一次的总体目标,严明了“统一领导,集中管理,分级负责,分类培训”的原则要求。其次,突出党校干部教育培训主阵地的作用。在出台的《关于进一步规范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等规范性文件,进一步规范了干部教育培训的管理,强调各级各类干部培训、各类班次的举办,都应经县委干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审批同意,并且“必须归口到党校进行,由党校和部门联合举办”,从而强化了党校在办班资格、培训地点、合理收费等方面的责任和权利。

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自查报告范文(二)

在举国上下贯彻落实“xx”规划的重要时刻,中央颁发《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是加强和改进干部培训工作的重要举措,对于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近一段时期以来,我坚持学习《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收获很大,体会很深。

一是提高了对学习贯彻《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重要性的认识。通过学习,使我认识到《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对于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推动学习型政党、学习型社会建设,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是提高了对做好党校教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通过学习,使我认识到干部教育工作与党政其他部门工作一样,都是在党的领导下,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工作,是其他部门不可替代的重要工作。要做好干部教育工作,必须要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一要有较高的政治水平;二要有较高的道德修养;三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四要有奉献精神。所以,通过学习,使自己对干部教育工作重要性有了一个正确的认识。

三是开阔了视野 。通过学习讨论和交流,联系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联系干部教育工作的实际,无论是理论和实践,都有许多问题需要总结,特别是在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势下,有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要研究、要探索。通过学习讨论和交流,使自己对开展干部教育工作进一步开阔了视野,惟有不断学习,努力实践,积极探索、不断创新,才能做好新形势下的党校工作。

干部教育培训案例教学范文5

(一)时展要求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

当今时代,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围绕资源、市场、技术、人才的竞争更加激烈,人才已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战略重点。党的十八大作出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战略部署,对加强和改进干部教育培训、提高干部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进一步发挥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战略性、基础性作用。

(二)党校在干部教育培训中承担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党校是党委的重要部门,是在党委直接领导下培训党员领导干部和理论干部的学校,是培训轮训党员领导干部的主渠道。“三个阵地”和“一个熔炉”是党校的根本性质。因此,加强党校教育培训,不仅关系到党的干部队伍建设,而且关系到构建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能否实现,甚至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能否成功。市级党校是培训党的市级理论干部队伍的重要阵地,是全市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增强党性锻炼的熔炉。市级党校是市委的重要工作部门,是主要负责全市县处级党员领导干部和乡科级党员领导干部培训的专门学校。

(三)市级党校教育培训的特点决定了要有独立的研究和分析

由于市级党校处于承上启下的中间位置,对中央党校、省级党校的教育工作目标起着上传下达的重要作用,同时,对下属区域的众多县级党校起着指导作用。所以与上级党校和下级党校相比,在办学方向、教育定位、教学内容、培训形式、考核方式等方面都有共性和相同特点。但同时由于针对的培训对象不同,所以在教学内容的侧重点上,与上级党校相比更加注重针对性、实效性,更加紧贴实际并解决实际问题,与下级党校相比又要更加强调理论性;在服务范围上,市级党校要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做好调查研究,为市委市政府的决策提供理论支持,向学员贯彻解读市委关于党的相关政策的意见看法。这些特点决定了市级党校需要有自己独立的理论研究来指导当前的干部培训工作。

二、市级党校教育培训存在的问题

(一)党校学员在教育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1. 学习兴趣不高、动力不足。不少学员不同程度地存在思想重视不够、学习动力不足的问题。一些受训单位把干部培训当作软任务,往往不是派出真正需要需要学习、热爱学习的人员到党校培训,而是谁工作清闲就派谁去。在安排人员培训的同时,还继续给被选调人员安排工作,导致学员无法安心学习。基层干部对当今社会的急剧变化反应不敏感,认为自身已有的知识够用、不必再学的大有人在,有的满足于以干代学,认为到党校培训是务虚,有的认为只要勤勉工作,不学习、不培训照样出成绩。还有一部分干部学习的主动性不强、兴趣不浓,从而产生重在参与、不在结果的心态,根本没把主要心思放在学习求知上,消极怠学现象比较严重。

2. 学习目的不明、学习态度不够端正。从整体上看,在学习上存在三种不良态度:一是应付态度,由于来党校学习不是出于本意,而是政治任务,为保头上“乌纱帽”,不得不来党校学习。因此,反映在学习态度上便是应付性。最大的特点是以各种理由为借口中断学习,或以身体有病为由而请假,或以工作太忙,要亲自处理单位事项而请假。二是随意态度,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时间不保证,想学就学,想走则走,这主要反映在居住市区的干部身上。有的学员班,经常借党日活动为名,要求学校调课或要求教员中断授课时间或压缩课时,实际上是搞班级文体活动、联谊会或到学员单位互相拜访。三是功利态度,这在青干班中尤其突出,他们中不少人认为,来学习就是要提拔重用,抱着这个动机,在进校前便向组织讲条件,要官阶官帽。也有的人则把党校当作交友的重要场所,把学习过程变成了同学老乡间的联络感情。

(二)党校教师在党校教育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1. 教学方法单一。古人云:“事必有法,然后可成,师舍是则无以教,弟子舍是则无已学。”只有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将教师的教学活动与学生的学习活动有机联系起来,才能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以商丘市委党校为例,目前教学方法仍然以传统讲授法为主。虽然作为基本教学方法,讲授式有其特点和优势,但是党校教学内容、教育对象决定了党校教学无法将讲授法作为“通吃”的方法。虽然这几年来党校大力推广案例教学、项目教学等方法,但是尚未取得很好的效果。如案例教学,由于对所选案例,教师掌控水平甚至管理部门组织水平等要求很高,而党校并没有形成完整的案例教学体系,如收集案例形成典型案例库,教学前组织相关教师对案例的要点进行研讨,这无疑加大了案例教学的难度,所以实行率和教学效果都不是很理想。

2. 教学内容实效性、针对性不强。目前,在党校教育中,与实际脱节、形式单一等问题比较普遍,老题目、老面孔占的比例大,不同程度地存在培训内容不分层次“一般粗’,对象不分类别“一锅煮”的现象,针对性不强,质量和效果不好。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干部学员在党校培训的积极性。市级党校的教育对象以基层干部为主,基层干部是直接面对实际问题的人,他们希望能在党校学到能解决实际工作中具体问题的办法,对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要求很高。而由于缺少对全市情况的了解,缺少调查研究,所以学员认为有些教学内容流于形式,简单说就是“没用”。也有人比喻市级党校“上不着天,下不着地”,意思是说在理论上无法达到一个很高层次,而在实践上又偏离较远。

(三)党校在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大部分市级党校都建立了教学管理制度、学员管理规定、班主任工作条例、学员班委会管理条例等规章制度,但过去这些制度都存在要求很高、执行不严,内容很宽、考评不细,形式很多、效果不佳等问题,特别是对学员出勤、纪律、考试等重要方面的制度不够完善、不够严厉,公开公示制度、量化管理制度、考核与评价制度、学员自我管理制度、学习档案管理等制度缺乏或不健全,制约学员不愿、不敢、不能方面的制度还不够配套、科学和全面。到党校参加学习培训的学员都有一定的领导职务,有的职务甚至还比学员管理人员的职务更高,权更大,而学员的人事关系又不在党校,这在客观上给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再加上党校学员多数都是在本市有一定职权的,所以管理人员也存在不敢管的情况。因此,虽然各级党校都制定了比较严格的学员管理制度,但在执行上可操作性不强,学员逃课难管,不认真听课难管,论文叫人难管。直接导致党校管理流于形式,管理活动权威性形同虚设。

三、改善市级党校教育培训工作的对策

(一)合理布局,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教学是党校的中心工作,学习是学员的中心任务。因此抓好教学布局,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是党校教育的目标。在党校教学课程设置上,应该分为两类,一类是理论基础课程,一类是能力提高课程。据2004年7月中共十堰市组织部会同十堰市委党校等有关部门就该市干部教育培训效果情况进行的一次问卷调查在“你最需要学习哪些课程”的选择中,管理理论占48.44%,市场经济理论占47.66%,演讲写作等基本技能占42.19%,法律占39.84%,排在前列,进一步凸显了干部对专业知识的第一需求。这与各级党校近几年来所有班次的教学布局均是按“理论基础、世界眼光、战略思维和党性修养”系统设置显然是矛盾的。在党校组织的学员座谈中学员代表也提出,由于这几年建设学习型社会学习型政党的规划,老五门课程(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党史、党建)中有相当一部分都是领导干部应组织部门要求日常学习的内容,希望在党校的课程安排中不要重复过多。而希望加大干部最急需的业务知识,综合素质等方面的课程安排。

(二)提升教师教学质量

1. 丰富完善教学方法。方法是达到目的的方式和手段。教学方法是师生在教与学双边活动过程中为有效完成一定的教学目的和任务所采用的方式和手段的总称。教学方法是否灵活多样,直接影响着干部教育培训的效果。针对当前党校教育培训中存在的教学方法灵活性、多样性不够的问题,必须要结合实际,认真研究和把握不同层次、不同类别干部的学习规律和特点,改进教学方式,注意把学员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结合起来,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促进教学相长,提高培训效果,实现从传统的“灌输式”、“说教式”方法向现代的多样化教学方法改变。

2. 多种方法提高教师水平。《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要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中央多次提出,要安排干部教育培训机构专职教师进行学习进修、调研挂职,提高综合素质。《干部教育培训条例》进一步提出,要“建立专职教师知识更新机制”,并规定“专职教师每年参加教育培训的时间累积不少于1个月”。综合各地的做法和经验,建立专职教师知识更新机制,需要建立和完善以下制度:一是在职进修制度。选送教师外出学习,到上级干部教育培训机构、高等学校进修,利用网络教育、远程教育等方式学习,自主教师攻读学历学位等,提高教师的知识素养。二是挂职锻炼制度。有计划地组织中青年骨干教师到基层、到机关部门挂职锻炼,增强教师的实际工作能力。三是社会实践制度。组织教师开展社会调研、专题调研等活动,到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发达地区考察,加深对国情的了解。四是内部辅导交流制度。考虑到市级党校资金紧张,所以要建立内部辅导交流制度。可以采用组建教员学习小组,让教师之间取长补短,互相交流提高;组织个别辅导,老教师要向年轻教师传授经验教训;教师跟班学习交流,与学员在沟通中共同学习。

(三)提高教学管理水平

干部教育培训案例教学范文6

第二批15种全国干部学习培训教材的编写出版,是全面落实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战略任务的重要举措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对干部的教育培训,坚持把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作为保证党的事业顺利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和党的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提出了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的战略任务。建设了浦东、井冈山、延安干部学院,胡锦涛同志为三所干部学院开办发去贺信。今年1月28日,胡锦涛同志视察了延安干部学院,强调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要“联系实际创新路,加强培训求实效”。今年1月中央颁布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规定:“干部培训教材建设应当适应不同类别干部教育培训的需要,着眼于提高干部的综合素质和能力,逐步建立开放的、形式多样的、具有时代特色的教材体系。”这一系列重要指示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和教材建设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强大动力。

近年来,中央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作出的一系列重要指示,采取的一系列重大举措,使党的干部教育培训事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为了进一步适应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新需要,进一步提高干部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从2004年开始,全国干部培训教材编审指导委员会针对干部在工作实践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组织20几家单位和200余位专家学者、领导干部,历时两年编写完成了第二批15种全国干部学习培训教材。这批教材包括《“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科学发展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中国共产党历史二十八讲》、《宪法学习读本》、《当代世界问题概论》、《世界历史十五讲》、《外国艺术精萃赏析》、《外国文学》等9种全国干部学习读本和《领导科学概论》、《人权知识干部读本》、《公共危机管理》、《中外企业经典案例》、《中国公共财政》、《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等6种全国干部学习专业知识读本。这是在“十五”期间编写出版的15种全国干部学习培训教材的基础上,又一批面向全体干部主要是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的教材。

这批教材本着保质量、出精品的原则,每一本教材都组建了强有力的编写班子,由有关部委的主要领导同志和学术领域的权威人士任主编和副主编,吸收知名专家学者和有关领导同志参与编写。每一本教材都经过了反复论证和多次修改。各教材编写单位和编写人员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开展工作,积极探索教材编写的新思路、新办法,确保了本套教材的质量和水平。

第二批15种全国干部学习培训教材,是干部学习培训教材建设取得的新的重要成果

第二批15种全国干部学习培训教材的编写,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学习和传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作为中心内容,切实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新性,是干部学习培训教材建设取得的最新的重要成果。

这批教材及时吸收和充实了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各方面发展的新成果。如《科学发展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书稿形成后,结合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及时对书稿进行了修改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注意围绕党在新时期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展开,反映社会保障领域内的新成果和发展趋势。

这批教材充分体现了干部培训教材建设方面的新发展。如《宪法学习读本》大量采用案例、图表、图片等形象化表现手段来阐释宪法知识,增强了全书的可读性和吸引力。《中国共产党历史二十八讲》在体例上采取历史线索和专题叙述相结合的形式,把党的历史过程中的重要阶段、重大事件和重点问题梳理出来,按历史顺序分成二十八讲进行专题讲解。《外国文学》尝试把东方文学和西方文学按时展顺序排列在一起,创造了外国文学教材编写的新体例。

这批教材充分满足了领导干部学习的新需求。如《公共危机管理》、《领导科学概论》、《人权知识干部读本》、《世界历史十五讲》在一些干部学习培训的相关班次中进行了试读、试讲,征求了学员的意见。《中外企业管理经典案例》一书向国内30多家企业征集案例素材,部分作者还深入有关企业,实地研究开发案例。

总之,第二批15种全国干部学习培训教材主题突出、内容丰富,充分体现了党中央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反映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适应了广大干部的学习要求,具有很强的思想性、科学性、针对性和实用性,是面向广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学习培训的一套好教材。

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学好用好第二批15种全国干部学习培训教材

胡锦涛同志在《序言》中强调,加强干部教育培训教材建设,是增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实效的重要途径。要使干部学习培训教材在建设一支宏大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中发挥积极作用,就必须认真贯彻胡锦涛同志《序言》精神,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学好用好第二批15种全国干部学习培训教材。

一是要把学习这批教材同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结合起来,不断增强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二是要把学习这批教材同学习贯彻党和国家的政策法规和重要文件结合起来,同落实“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任务结合起来,真正把理论上的提高转化成为驾驭全局的能力、宏观决策的能力、综合协调的能力、知人善任的能力和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