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级集体经济范例6篇

村级集体经济

村级集体经济范文1

关键词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力量;政策措施;村级资源;帮扶力量;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 F321.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1-0301-01

近年来,农村集体公益事业加快推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局面得到进一步巩固[1-4]。截至2011年,溧水县村级经营性收入15 283万元,村均经营性收入达163万元,比2010年增加16%,村级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的村,占全县总村数89%。进入市“百强” 的村比2005年增加4个,占全县行政村的13.2%,高于南京市郊县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

1 整合组织力量,形成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向心力

溧水县高度重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形成县镇村三级联动、群众热情参与、积极支持的局面,汇聚成了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强大向心力。一是县级加强组织领导。县委、县政府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组长,分管副书记、副县长任副组长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集体经济发展各项工作。二是镇村实施奖惩制度。为强化村级集体经济工作考核,溧水县把相关指标纳入对镇的千分制考核,镇对村签订目标责任状,考核结果与镇村奖励挂钩,形成了一级抓一级的良好氛围。三是村民分享强村果实。溧水县通过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量化村级集体资产,使村民分享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成果。

2 整合政策措施,营造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宽松环境

近年来,溧水县结合实际,整合各类政策措施,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营造宽松发展环境。一是制定政策。溧水县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扶持村级经济发展的配套政策。二是明确地方税收奖励政策。对村引进落户在镇工业集中区的企业实现的税收,地方留成部分奖励给村比例高于60%,全县每年在2 000万元左右。三是落实土地扶持政策。对村引进的项目、企业,优先安排进驻镇工业集中区;各镇工业集中区都预留一定面积的土地作为村级创业园;鼓励行政村在明晰土地权属关系的基础上,将合法的非农建设用地以使用权入股形式与外单位或个人经营合作。

3 整合村级资源,夯实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基础

溧水县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过程中,坚持以规划为指引,引导各村发挥比较优势,优化“资金、资源、资产”利用,同时积极化解村级不良债务,夯实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基础。一是规划引领。溧水县组织53个经济薄弱村编制村级经济发展规划,各村通过认真梳理自身“三资”要素禀赋,挖掘资金、土地、山林、水面、区位、产业等比较优势,坚持特色、错位发展,理清了思路,找准发展方向,分解出各年度的确保目标和力争目标。二是错位发展。县财政加大扶持力度,坚持错位发展,避免同质竞争,城镇周边村利用区位优势,扶持建设门面房、商业楼出租,山林、水面等资源丰富的村扶持发展现代高效设施农业,无资源、资产的村扶持在镇工业园区建设标准厂房或其他投资途径,增加村经营性固定收入。三是化解村级债务。制定出化解村级债务的途径和方法,同时强化对各村村级债务和收支变动情况的动态监测,2012年溧水县村级不良债务比2011年年末下降15.8%,解除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绊脚索”。

4 整合帮扶力量,培育经济薄弱村内生增长能力

溧水县在支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中坚持“扶持两头、带动中间”的原则、整合各类帮扶力量,重点突出经济薄弱村内生增长机制的建立。一是支持村级在各镇工业集中区统一兴建标准厂房。2010年根据南京市政府加强村级能力建设的要求,该县及时研究出台了《加快村级工业标准厂房建设实施方案》,实施了村级标房2年项目建设,配套资金一年到位,全县38个经济薄弱村分别建设5 000 m2以上的工业标准厂房,县财政按每村100万元予以配比,共配套村级标房建设补助资金3 800万元,并对标房建设县权范围内的各项规费进行全额免除,镇级配套道路、供电、供水、土地等基础设施建设。二是设立专项扶持资金。从2007年开始,该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100万元,重点扶持经营性收入在50万元以下的经济薄弱村发展经济;同时镇级财政也按一定比例配套,累计配套资金逾800万元。三是建立村企挂钩机制。该县从2007年开始,借助南京市实施村企挂钩政策,协调组织了市级50个企事业单位和科研院所、县级37个大中型企业与经济薄弱村挂钩帮扶,帮助行政村发展村级工业、设施农业、旅游观光、农产品开发等建设。四是巩固结对帮促成果。1989年以来该县组织县级机关部门与行政村结成对子,利用机关部门的资源、资金优势帮助村一级发展经济。初步统计,近几年全县机关部门每年帮助村级协调、落实扶持资金达2 000万元以上,平均每个行政村达20万元以上。同时在镇内开展强村帮弱村活动。

该县将继续开拓村级经济发展新途径,确保2015年所有村级集体经营性年收入达到70万元以上,力争100万元,实现村均集体经济指标进入苏南先进县市行列。

5 参考文献

[1] 倪春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现状与对策[J].江海纵横,2006(4):14-15.

[2] 赵兴泉.创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途径[J].农村工作通讯,2006(12):32-34.

村级集体经济范文2

在和田地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不仅在制度层面是巩固和完善农村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这一基本制度的应有之义,是统筹城乡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强大经济基础,而且在现实层面更是巩固党在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执政地位和执政基础的重要保证,是促进南疆地区农村和谐稳定的重要途径。墨玉县推进村级集体经济可采取如下有效模式:国企援建模式———注入启动资金,实施产权多元化,扶持带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资源开发模式———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延伸产业链,带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资产优化与服务创收模式———盘活闲置资产,推进股份合作制,创新村级集体经济的运作机制;土地运营模式———以地为媒,多种形式,多轮驱动,发展高收益产业。

关键词

墨玉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迫切性;难点;对策

在沿海发达地区及部分内陆省份,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不仅走出了理论探索的困境,而且也已形成了许多较为成熟的经验,诸如山东省烟台市南山村、云南省昆明市福保村、广东省中山市南朗镇崖口村等,而且新疆尉犁县兴平乡达西村也榜上有名。然而,对新疆和田地区墨玉县而言,村级集体经济尚处于起步探索阶段,这也为后发赶超留有较大空间。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后,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已经刻不容缓,必须尽快研究,高位推进。现根据笔者参加“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工作的经历和调查,就有关墨玉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迫切性、难点与对策加以思考探索。

一、墨玉县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迫切性和现实意义

在和田地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不仅在制度层面是巩固和完善农村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这一基本制度的应有之义,是统筹城乡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强大经济基础,而且在现实层面更是巩固党在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执政地位和执政基础的重要保证,是促进南疆地区农村和谐稳定的重要途径。当前,困扰和田地区尤其是墨玉县乡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问题相当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贫困问题———“地少人多”的矛盾致使当地人均收入较低和田地区自然环境恶劣,沙漠和戈壁面积占90%以上,绿洲面积不到5%,资源匮乏,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农业生产水平低,属于南疆贫困地区之一。截至2012年末,和田地区总人口212.3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72.26万人;现有耕地面积258.92万亩,农村人均耕地面积仅为1.5亩,远低于自治区人均耕地3.45亩的水平。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895元,只有全疆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0.5%。而在墨玉县普恰克其乡巴西普恰克其村,全村366户1698人,人均耕地面积更少,仅有0.68亩,人均收入2012年为3840元,2013年增至4257元;全村享受国家低保政策98户240人。该村家庭承包土地只解决了村民的生存问题(况且尚存部分无地户),生活质量的提高主要靠农闲打工、到阿克苏拾棉花、发展庭院经济等,但与致富的目标还相去甚远。

(二)就业问题———区域经济相对落后,年轻人非农就业面窄,劳动力严重过剩由于墨玉县农村地少人多,又主要以小规模分户经营为主,家庭承包土地难以容纳相对过剩的劳动力。加之,农业生产的季节性特点,以及核桃等林果业的扩大,使劳动力过剩问题显得更为突出。同时,受现代社会生活方式影响,农村青年不愿也不可能在承包土地上就业、致富,大多数选择从事非农就业、谋生。但墨玉县区域经济欠发达,矿产资源匮乏,工业化发展程度低,旅游、服务等行业发展滞后,造成年轻人就业面极窄,与天山北坡经济带同类群体相比,反差巨大。女青年主要在家织地毯,但由于原料低端、图案花色传统简单,一般都是就地就近销售,且售价一般不高(2000~3000元左右),每年仅能织一、两个地毯,收入微薄。男青年主要从事低端传统手工业,诸如打馕、建筑小工、理发、修电器、做木工、卖水果、厨师等,很少有从事产业工人的,且人员流动大,工作稳定性差。墨玉农村年轻群体失地失业现象严重,劳动力相对过剩问题严重。

(三)青年管理问题———80、90后群体教育管理过程中,集体经济这一社会组织的作用未能有效发挥自治区党委八届七次全委(扩大)会议指出:当前新疆最大的危害是民族分裂势力相互勾连、兴风作浪,最直接最现实的威胁是暴力恐怖活动多发、频发。根据近年来的各类案件侦破结果来看,参与者绝大多数是80后、90后青年,他们中大多数又是文化程度较低、无固定职业者,有固定职业者参与人数少。一般来说,对人的管理,一要靠法律,二要靠社会道德约束与规范,三要靠家庭,四要靠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墨玉县农村由于集体经济不发达,社会组织对年轻人的教育管理作用缺失,以现代文化进行教育、引领作用薄弱。

(四)村党组织向心力问题———村级集体经济薄弱,集体积累少,事事都需村民筹资筹劳,严重影响村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墨玉县村级集体经济尚处于起步阶段,少部分村委会有小型面粉厂、门面房、养殖场等,大多数村委会收入都来自集体土地的出租和林果业承包费。例如:对于每年修防洪渠这类任务,农户每家都需出劳力,不出劳力者交一定金额义务工费用,这样才可以解决人力和租用大型机械的费用。村委会基本无资金搞基础设施建设,有时村委会的日常办公用电也要靠村干部垫付,村小队长、值班勤杂工的工资常有拖欠,更谈不上购置环保垃圾桶、美化村容村貌等问题。没有财力基础,村委会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的能力就不足。一般情况下,集体富,村民富;集体穷,村民穷;集体空,民心散。这一点无论是从集体经济实力雄厚的村,还是集体经济脆弱的村,都能得到印证。集体经济的发展,不仅意味着村民负担的减轻、收入的增加,在更大程度上意味着村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凝聚力、向心力。

(五)自我发展问题———新农村建设主要依托“等、靠、要”,自我发展、自我创新意识不足目前,墨玉县村委会的文体室、卫生室、篮球场、乡村道路以及村民的抗震安居房、庭院禽舍等都由上级政府出资逐年解决,对于集体积累较少的“空壳村”而言,只有“等、靠、要”。

二、墨玉县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难点

(一)缺乏启动资金,这是当前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最为突出的问题近年来,墨玉县各级政府充分利用党校、科技示范基地、远程教育等培训资源,对村支书、村干部开展股份合作、企业经营管理、村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等知识的培训,以及组织其走出去参观学习,他们的观念得以更新,思路进一步开阔,发展集体经济的愿望十分强烈,对于县乡政府要求报送的短平快项目,与住村工作组一起认真论证,热情极高,干劲十足。但还是受困于村委会配套资金不足,即使能争取到项目,发展的规模也十分有限。若是自主上项目发展集体经济,则启动资金问题更是难上加难。

(二)资源单一,县域未形成产业集群墨玉县矿产资源不丰富,相应工业企业较少,但林果业已具备特色优势和比较优势。近年来,墨玉县以市场为导向,以基地建设为重点,以示范为带动、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农业增效、农村发展为核心,使特色林果业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尤其是核桃、大枣、玫瑰、维吾尔医用药材等已形成品牌效应。但墨玉县林果产业化总体上处于起步阶段,缺乏大型龙头企业带动,还以初级产品销售为主,产品深加工不够,产业链条短,尚未形成产业集群,对村级集体经济的拉动效应未形成。

(三)部分资产闲置,未能整合利用目前,墨玉县各乡村均有一些多年改革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闲置资产,包括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以巴西普恰克其乡为例,闲置资产有破产的老纺织厂、旧村委会大院、家家户户配发的扶贫地毯架、部分淘汰农机具等。作为享誉全国的“桑皮纸之乡”,手工桑皮纸制造者已经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人,无形资产品牌价值极高;但目前也仅限于保持两个家庭式作坊,仅供参观与传承,没有充分利用这一品牌实施产业化发展。而作为同类产品的安徽省宣城市的宣纸,早已打出品牌,并实现了笔墨纸砚一体化、产业化的发展。

(四)土地管理方式落后,未能充分发挥资源效应墨玉县农村普遍实行一家一户分散小规模经营,制约了土地流转,影响现代农业向集约化、产业化发展。农民在耕种、施肥、施药、收割等劳动生产方面,多用小型机器或传统的劳动工具,工作量和劳动强度大,生产成本高,生产效益低下,基本仍然处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初期的状态。加之,计划生育政策执行不力,人口增长速度过快,已经使原本较为紧张的宅基地资源更为奇缺,巴西普恰克其村村民院落内一块0.5亩的宅基地就卖近5万元,未来村民宅基地需求的矛盾将更加突出。

(五)县域缺乏行业龙头企业,未能产生链接带动效应据统计,目前和田地区特色林果面积251.04万亩,果品总产量48.04万吨,打造了“和田玉枣”“皮亚曼石榴”等区内外知名品牌。但这些特色林果基本处于初级产品,没有引进国内知名品牌和行业龙头企业进行深加工,既没有带来高附加值和高税收,也未能带动原产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面。和田作为维吾尔女性标志的“艾德莱斯绸”发祥地,没有整合发展形成大型现代生产企业,仍然处于手工作坊生产阶段,缺乏政府部门的扶持和产业升级,未能产生链接带动效应。

三、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对策建议

墨玉县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走市场化、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化的新路,推动村级集体经济由粗放发展向集约发展转变,由封闭发展向开放发展转变,由孤立发展向集群发展转变,由以集体经济为主向集体经济和股份制经济等多种经济形式并存转变,全面推进村级集体经济快速持续发展。当前,墨玉县推进村级集体经济可采取如下有效模式:

(一)国企援建模式———注入启动资金,实施产权多元化,扶持带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目前,随着“访惠聚”工作的深入推进,自治区政府各部门和央企驻疆单位均立足实际,发挥自身优势,给所住村给予了一定的经济支持,诸如:修乡村道路、修防渗渠、村委会亮化、无电户供电、兴建养殖场、培育面粉厂、修建门面房及宴会厅等,当年扶持资金就达几十万、上百万。但这些工作仍处于无序和自发探索阶段,缺乏县域统筹与规划。根据笔者的调查分析,和田地区及墨玉县要想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目标,久久为功,除了意识形态领域的问题外,核心问题是要解决致富和年轻人就业问题,因此,急需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针对村委会发展集体经济缺乏启动资金的问题,可以采取两条途径解决:一是由政府根据产业布局和发展规划,给各村安排“短频快”项目,并配套给予几十万的启动资金,再由村委会根据项目具体情况配套相应资产、资金,村民也可以资金、自有资产作价出资,以股份合作制等形式实施项目建设及运营。二是要求驻疆央企与所住村协商筹划,发挥自身优势和特色,选定合适项目,由央企出资启动资金,村委会、村民以各种形式出资参与,形成多元化产权结构,迅速发展一批村级集体经济。政府与央企出资部分可计入集体经济股权,每年所产生的收益可赠予村委会使用,这样政府和央企既可参与集体经济决策与管理、指导,又可真正帮助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或许有人对央企出资有疑义,但笔者认为这是央企履行社会责任的一个重要体现。一则近年自治区对部分大型能源企业要求义务配套修建水库,已有先例;二则各央企对所在村目前本身就自发投资扶持,与其自发、凌乱,撒“胡椒面”,不如统筹规划,规范推进,增强村委会自身造血功能。同时,也可避免简单捐赠造成的负面效应,取得积极社会成果。

(二)资源开发模式———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延伸产业链,带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针对和田地区特有的林果业优势,应尽快出台类似喀什开发区、霍尔果斯开发区的特殊政策,引进相关行业龙头企业,拉长产业链,增加特色农业附加值。例如,针对核桃产业,要引入汇源果汁、河北养元智汇公司等知名企业,开发核桃的深加工,可以生产核桃粉、核桃保健胶囊、核桃营养品、核桃饮品等,也可以利用核桃皮生产天然色素、天然染料等。在此过程中,村级集体经济就可以围绕这些行业龙头企业,配套开展供应链上下的延伸服务,诸如:包装箱、包装袋的生产,原材料的收购、仓储、运输,核桃皮等晾晒、初加工等,季节性劳动服务提供等。如果大枣、石榴、杏、玫瑰、维药材等都能引进相关龙头企业,不仅可以带动大范围的村级集体经济,而且也将有力地扩大农村就业面,解决劳动力相对过剩问题。

(三)资产优化与服务创收模式———盘活闲置资产,推进股份合作制,创新村级集体经济的运作机制培育村级集体经济增长点,开拓新的发展领域,当下首先要盘活优化闲置存量资产。一是将村集体所有的旧村委会土地及办公用房、破产废弃厂房、机器设备等闲置资产,以股份合作、使用权有偿转让、租赁、公开招投标等形式,使物尽其用,变废为宝,变“包袱”为财富,变存量为增量,实现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二是将配发农户的地毯架集中,利用村委会闲置的办公用房,兴办股份合作制的地毯厂。村委会、村民适当出资,并引入诸如和田地毯公司、雅克西姆公司等知名地毯企业参股,按照这些企业的产品设计,开展来料加工,提升劳动效率和经济效益。村民既可以是股东,也可以是职工,参与管理,参与生产,共享集体经济发展成果。三是对于“桑皮纸之乡”“艾德莱斯绸”这样的知名品牌,以无形资产和品牌评估作价,引进相关知名企业和现代生产技术,以股份合作、股份有限公司等所有制形式开展合作,并给予配套的优惠税收、金融、财政、项目政策,推动传统手工业向现代化企业的转化提升。在此类企业发展的过程中,村级集体经济应抓住有利时机,走服务支柱企业和联合发展之路,在支柱企业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共同进步,共同发展。

村级集体经济范文3

关键词:集体经济;农村经济;管理;发展

农村集体经济是村民集体所有,是农村经济发展以及农民实现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加快对农村集体经济的管理,使其规范化、制度化、信息化,有利于促进农村社会的稳定以及农村经济的发展。

一、现阶段农村集体经济管理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一)农村集体经济的管理制度尚未属实

现阶段,国家和各级政府对于农村村务的公开以及民主管理制度虽然在积极的改进中,但是依然存在着执行能力差的问题。在很多的重大项目的表决、民主监督、民主决策、村务公开、财政公开等制度上都亟待进一步的推进。

(二)集体经济的资金、资产、资源存在着底子不清的问题

农村集体经济的资金、资源、资产的底子不清,特别是台账的记录不全或者是台账没有进行登记和记录,资金的管理混乱,资产的流失也比较严重,资源搁置造成浪费,相关的资料没有进行及时的归档整理,甚至出现资料丢失情况,对于资料档案的管理存在着缺乏完整性的问题。

(三)集体经济的信息公开缺乏规范性

首先,在信息公开内容方面过于简单。其次,对于集体经济的债务、收益以及投资情况等数据的公开过于笼统,内容上不够具体。第三,公开内容上存在着虚实结合的问题,很多数据都是假公开,没有真正的把实际情况公布给村民。第四,信息公开具有随意性,在内容的公开方面主要由村支书一人做主,很多是为了应付检查才进行公开的,只做表面功夫。第五,公开时间上具有随意性,想何时公开就何时公开,缺乏信息公开的时效性。第六,对于集体的重大支出项目缺乏专项公布的态度,没有取得良好的公开效果。第七,信息公开的程序不够合理。很多事情都是事后才公开,事前不公开。

(四)集体经济存在着财务管理无序、管理不规范、资源闲置的问题

首先,财务管理状况混乱无序。由于村级会计制度的基础相对薄弱,普遍存在着有账无实以及有实无账的状况。有的村存在着收支项目记录混乱,账目不清的问题,而且很多项目用白条入账。另外,村干部公款吃喝以及铺张浪费的情况严重,存在着以考察为名的公款旅游现象。其次,资产管理无序。由于固定资产是不入账的,没有固定资产的账目登记簿,存在着固定资产的处置不当以及流失严重等问题。很多村子存在着集体资产的租赁、出让、承包以及资源的开发利用都没有公开的招标投标和竞价。资产的出租存在着合同不规范,条款不完善,低价承包或者承包期限过长等问题,资产保值以及增值都难以得到保证,集体利益极易受损。再次,限制资源的浪费现象极为普遍。由于资源的权属不清,以及经济管理方面缺乏人才,再加上资源管理模式上的落后,导致资源很难得到合理有效的开发和利用,因此,集体资源的壮大极为困难。

(五)对集体经济的监管力度不够

由于农村的集体经济其党内监督以及群众监督都显得极为薄弱,职能部门的监管很不到位。首先,党内监督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缺少党员议事会以及监督员,对于集体经济没有进行公开的监督。其次,缺乏党员、以及村民代表组建的理财小组,集体经济的资金、资源、资产的公开没有形成一种有效的监督。第三,街道办或者乡政府的农经站没有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对于农村集体经济工作的实际情况缺乏了解。

二、促进农村集体经济管理方面的对策和建议

(一)完善制度建设,借以促进集体经济实现制度化管理

为了能够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农村改革的需要,建立健全农村集体资产、资金以及资源作为主要内容的经济管理制度,借以实现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的制度化管理。实现有法可依、有规可循的依法治理的管理局面。利用制度管理的方式,实现事前、事中以及事后全程监督,借以完善集体经济的制度化管理。

(二)规范农村的集体经济管理,实现规范化

首先,加强对于农村资金、资源、资产的管理,做好资产评估,摸清家底。对于集体三资一次性的清查,做好登记。其次,切实的对财务管理制度进行规范,对账务进行清理。对农村集体经济的收支、资源、资产进行统一的村集体账目核算管理。借以确保账账相符以及账实相符。对于小金库、白条等情况严格杜绝。实行财务预算与决算制度。第三,建立村民为主要参与者的理财小组,对审批程序以及审批权限进行严格的核查,规范收支程序,规范合同资料。第四,规范资产的承包和租赁以及出让制度,对合同文本进行统一。第五,做好农村集体资产的租赁、承包、合同的档案管理工作。第六,实行资产承包的公开招标以及发包制度,借以实现农村集体经济规范化管理。

(三)加强三资的信息公开力度,借以实现集体经济的信息化、公开化管理

首先,信息公开制度不要流于形式,要制定硬性规定,规范公开内容、公开时间、公开形式以及公开程序。在信息公开方面一定要坚持及时、有效、全面、透明、真实。第三,公开形式一定要多样化。主要以公开栏方式进行信息公开,同时还可以运用广播、会议等其他形式进行信息公开。第四,对存在的问题以及群众提出的具体问题由村两委进行解答,接受全体村民监督,进行专项核查。第五,对于清查结果交由民主理财小组进行审核,对于结果进行公示。第六,构建三资管理平台,实现农村经济管理的信息化。

(四)对农村集体经济管理的模式进行创新

创新管理模式,进行因地制宜的创新。首先,建立农村集体经济的管理队伍。其次,建立健全完善的财会队伍。第三,实行村级会计的委派制度。对财会人员一定要加强培训和管理,借以提高政治素质以及业务素质。第四,实行委托社会上的专业会计进行的制度。第五,推进村账乡管制度的规范化建设。第六,逐步完善财务工作,实现会计信息化、电算化。第七,积极创新工作模式,发挥职能作用。

(五)建立健全农村的集体经济管理过程中的民主监督机制

第一,推选村民为主要组成成员的理财小组,发挥理财小组对集体经济的监督和管理职能。第二,严格农村集体经济的资产租赁、承包、资源开发以及处置的民主程序。第三,强化民村的集体经济监督审核制度。

三、结语

现阶段,农村的集体经济管理依然存在着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严重影响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因此,我们一定要注重研究和开发相关的管理对策,借以改善农村集体经济的管理,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付贤.加强村级集体经济管理 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J].农家参谋(种业大观),2014(10).

[2]金添,罗轩.加强村级财务管理 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J].农业经济,1998(12).

[3]杨兴龙,许玉粉,赵兰花.加强村级财务管理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J].延边大学农学学报,1998(03).

[4]梅芝凌.增强村级资金积累 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印江县板溪镇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现状与思考[J].中共铜仁地委党校学报,2007(01).

[5]李瑞玉,张超,胡顺金.加强村级资产管理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对村级公有资产管理的调查与思考[J].今日湖北,2005(12).

[6]刘伟,刘庆廷,陈玉海.加强村级财务管理促进农村经济发展[J].农业经济,1994(04).

[7]李定如,刘海贵.加强村级财务审计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健康发展[J].江西审计,1996(03).

[8]许永兵.提升农村竞争力 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评《中国农村竞争力》[J].经济与管理,2013(10).

[9]李颖.加强村级文化建设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J].剧影月报,2012(06).

村级集体经济范文4

关键词:村级财务;规范管理;农村经济

中图分类号: F302.6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6.09.029

1 村级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云南省兰坪县乡(镇)一级均成立了村级财务代管中心,其机构主要设在乡(镇)农经站,由乡(镇)农经员承担相应职能职责,认真执行《兰坪县农村集体财务及资产管理办法》,实行统一记账、统一制度、统一审核、统一提供财务公开资料、统一建档、分村核算的制度,对村级财务收支情况按月、按季度公示,全面实现了电算化管理。但在财务规范性建设上缺乏有效的运行机制,部分村委会(社区)的民主理财、民主监督、村务公开等流于形式,造成农村村集体资产流失,农民集体收益分配权得不到保障。

1.1管理制度不健全

兰坪县自实行村级财务委托代管以来,一方面资金管理制度基本上还沿用2010年的资金管理办法。随着新农村建设逐步推进,村集体经济组织不断壮大,村级资金不断增加,旧的资金管理办法难以跟上经济社会的发展步伐,亟需探索新的农村财务管理制度,强化村级财务运行机制,从而使财务管理跟上时代的步伐。另一方面,由于少数农经站干部和村组干部思想认识不到位,遵章守纪意识不强,在村级财务活动过程中执行制度不严格。主要表现在:一是部分乡(镇)、村经济业务发生后报账不及时,甚至出现跨年报账的情形。部分收入未及时入到农经站账户,甚至直接拿单据报账,坐收坐支问题突出;二是部分村委会报账员手内现金余额过大,在换届时,又将上届所移交下届的应收款单据进行入账代管,所代管的应收款有可能变呆账、坏账,一方面挫伤应收款催要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占有村委会的资产。

1.2 财务管理监督亟需加强

一是开支审批手续不够完善。少数开支单据或无事由,或无经办人签字,或无审批人审批,或无民主监督委员会审核盖章;二是部分票据不规范。部分村组仍有使用三联收据收款或白条单据付款的情况,本应取得正规合法凭证的经济业务,却以非正规票据代替,附件单据缺乏相应的印章或发放人员签章;三是民主监督委员会未能履行监督职能。部分村(社区)民主监督委员会主任与村委会主任为同一人,失去了监督职能,而有的民主监督委员会由于无报酬或民主监督意识不强,不愿参与或不按要求参与村级财务监督管理工作。

1.3 收支管理不规范,财务公开不完全

农村财务收入主要来源为上级补助、村集体经济组织上缴、村提留、土地补偿款征收等方面,收入来源单一,支出也主要用于村干部补助、平时村级日常事务开支。但由历史与文化因素的影响,有些村干部法制意识不强,民主理财小组的职责不明确或未起到民主监督的作用,部分村干部在财务支出上未严格按照相关财务管理规定执行,部分村委会在村务经济业务办理过程中,日常生活开支及会议生活费用金额、非生产性费用过大。在财务公开上不明确公开本村财务活动及账目,怕村民反对或有怨言,影响干群关系。

1.4 历史原因造成旧账处理不及时

部分村委会应收、应付款中部分款项年限太长,有的己达10年以上,大部分应收、应付款已成呆账、坏账;固定资产中含有以往农村电力输送线路、农村通组公路等,按现有“双代管”,不符合列入固定资产的要求,但代管资产或负债资金,没有统一的相关要求及指导,对于日常的代管工作,部份资金长期挂账,却失去实际意义,反而使村委会资产虚增,应付款使村委会负债增加,从而使村集体资产与实际情况不相符,失去财务管理的实际意义。

1.5 村级财务管理人员配备薄弱,经费紧缺

乡(镇)农经站人员编制少,工作量大,队伍力量薄弱,部分财务管理人员因工作变动导致业务不熟悉,在开展工作中无法统筹兼顾;另一方面,没有专项的村级财务代管和农村财务专项审计工作经费,在财务管理和审计工作中比较被动,只能按部就班,缺乏统筹规划。

2 规范农村集体村级财务管理,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2.1 建立健全财务制度,完善村级财务委托代管机制

建立健全村级财务委托代管机制,注重资金管理的同时并重资产、资源管理,出台相应的资金管理办法,建立相应的资产、资源台账,认真记录村集体“三资”增减变动情况,让村集体“三资”有账可查,有册记载,确实保障村级资产家底清、账册明。积极探索新的经济形势下,制定相应的村级财务账户管理制度、库存备用金制度、开支审批制度、财务公开制度等。细化管理规定,以制度建设规范工作程序,以制度管理人,层层落实责任到具体的人和事;切实加强民主理财,强化民主监督机制,让农民群众参与到村级财务决策管理当中来,保障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促进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化、规范化运行。

2.2提高思想认识,加大监管力度

村级财务管理工作是农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民群众比较关注的热点问题。做好村级财务管理,对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构建和谐乡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要将村级财务管理工作作为一项常规性工作来抓,统一思想认识,常抓不懈。各级党委、政府和县级业务主管部门明确职能职责,认真抓好村级财务管理工作,严格制定切实可行的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并针对本地农村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及时纠正和完善,创造一个干部清白、群众明白的农村财务管理环境。

2.3 加大审计力度,严肃查处违规违纪行为

做好村级财务审计监督是加强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要把村级财务审计监督作为一项常规工作,作为督查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手段,针对乡村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配备专门的农村财务审计队伍,加大审计力度,提高村级财务管理的规范性和严肃性。进一步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审计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审计督查,明确村干部任期和离任的经济责任。对审计中查出的问题,严格按照财务制度的规定处理;对于情节严重的由纪检监察机关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确保农村社会的稳定。

2.4 完善财务清查制度,制定切实可行的村级债权债务化解实施方案

对至今挂账的应收款、应付款、固定资产进行全面清查,将部分已形成事实的坏账、呆账进行核实,做好登记处理。制定相关的债权债务清查方案,针对具体情况做出处理,该销账的进行销账,该清偿的进行清偿,认真化解村级债权债务,使村集体的资产、负债、账面代管金额真实、具体,从而使村级账务更具有参考性和实际意义。

2.5 加强支出管理,完善财务公开制度

村级财务委托代管中心在执行财务管理制度时应严格按照村级财务管理的规定对村级财务实行预决算制度,充分发挥民主理财小组和村民代表的监督作用,严格控制每个村委会资金使用额度,启用备用金限额制度,控制大笔支出和非生产性支出,有条件的村可启用预决算方案,并经民主程序形成决议张榜公布。在财务公开中,按照村民能明白、能接受、通俗易懂的方式将财务收支情况逐笔逐项进行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并向村民征集意见建议,充分尊重村民意愿,行使民利,让农民真正当家做主。

2.6 加强基层财务人员的素质教育

基层财务人员的政治思想素质、业务技术水平、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村财务管理工作质量的好坏,因此指导及培训现有乡镇农村财务管理人员显得尤为重要。定期或不定的请财务专业人员进行培训,对未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的财会人员,加强管理,对有条件的财务人员做硬性要求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加大对村组财务人员及镇会计的财经纪律、思想素质教育,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提高遵纪守法意识,增强其责任感和使命感,是提高村级财务管理水平的必经之路。

2.7保持村级财务人员的相对稳定,配备财务代管工作经费

参照财务管理的相关规定,确保中心和村级财务人员的相对稳定,如果确实因工作需要调换的,必须经乡镇人民政府批准,根据工作要求及人员情况,按实际工作需要调配,并报县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另一方面,配备一定的农村财务管理审计经费,开展定期不定期的村级财务清查、清理和村干部任期及离任审计工作,使村级经济活动逐步制度化、规范化。

村级集体经济范文5

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是加强和改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巩固基层组织政权的一项重要举措。近年来,永仁县通过财政扶持、政策引导及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实行集体资产承包经营、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强化农村审计监督等办法和措施,加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扶持发展力度,树立了一批诸如:小汉坝榨房队、中和村委会、龙头山社区等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典型。带动了当地农民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巩固了基层组织政权,促进了农村各项工作的发展。但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以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面临发展不平衡,“空壳”现象严重发展后劲不足,集体积累少;管理体制不顺,队伍不稳定;财政扶持力度小,难以形成规模等制约因素。通过对近年来永仁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状况的调查,分析资源、区位、基础等优势,浅析发展对策与措施。

1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现状

永仁县位于滇中楚雄州北部,辖6乡2镇60个村民委员会和3个社区687个村民小组2004年末,全县实有农业人口9.22万人,农户2.3万户,年末实有耕地面积14万亩。有村级集体经济组织63个,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专业协会)29个,其中:种植业19个;畜牧业6个;农机1个;其他3个。村级集体资产总额5153万元其中:固定资产4145万元;在建工程227万元;货币资金31万元;短期投资441万元;应收款项39万元。村级负债总额381万元,其中:短期借款54万元;应付款项97万元;长期借款213万元长期应付款17万元。乡村集体资本金4768万元2004年末,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155万元,比2002年增加91万元,增长154.1万元。其中:农业税附加返还收入40万元;财政补助收入15万元;其他收入100万元。总支出151万元,比2002年增加98万元,增长184.9%。其中:管理费40万元;其他支出111万元。

2永仁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

2.1资源优势全县国土面积2189平方公里山区面积占总面积的97%,海拔高差在925米2884米之间,呈立体气候。一是土地资源丰富,有利于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实行土地规模化经营。永仁县的农业人口人均占有耕地、轮耕地和二荒地3亩左右,远远高于全国和全省的平均水平。特别是实施异地扶贫搬迁以后,新垦土地2000多亩,使现有的1260户搬迁户增加了土地面积。对于在县内搬迁的农户,村组可以按照法律规定收回原驻地承包土地,实行集体统一规模经营或发包经营。二是水利资源丰富。全县村组集体所有的大小水库有1016件,可通过产权制度改革,实行集体承包经营或转让,也可以集体统一经营发展水产养殖业。三是林业资源丰富。全县有林地面积134.7万亩,覆盖率达36.2%,活立木蓄积量达711.4万立方米。已发展各类经济林果13万亩,其中:板栗和核桃已达10万亩。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可利用所属的“三荒”发展林果业。四是生物资源丰富。境内有松茸、牛肝菌、香菇等名贵食用菌,有茯苓半角、黄芩、龙芽葱木、苦良姜等中药材,有利于村级集体发展协会,实行购销服务,增加集体收入。五是建材原料丰富。通过调查了解很多村委会有丰富的石材,有可烧砖、瓦的土质。如:维的村委会有几十万立方的石材可开采,大坝村委会有可烧砖、瓦的土质。随着国家对农业基础设施和乡村道路建设投资力度的加大,对石材等原料需求增大;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改扩建房增多,对建材原料需求也增大。这些都是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好“门路”

2.2区位优势永仁县位于彝州边陲,与工业城市攀枝花仅一山之隔,距攀枝花市中心只有87公里,随着武永高速公路的开工,永仁与攀枝花的交通更为便利。与其他城市相比,攀枝花是永仁最理想的农副产品销售市场。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可以充分利用已建立的蔬菜、畜产品等营销协会,创办实体型的村级专业协会提供农产品供、销服务,提高农产品经济效益达到农民增收与村级集体经济实力增强双赢的良好效果。攀枝花重工业的飞速发展也为永仁县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发展二、三产业带来了极好的机遇。同时,永仁县境内有108国道和省道南永线穿境而过,距部级商品蔬菜基地元谋县仅有60公里,永仁县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可以充分利用有利的区位优势,开展农民承包土地经营权流转,由村级组织实行适度的规模经营发展优质稻产业,为攀枝花、元谋等地提供商品粮。

2.3基础优势首先,有一定经济基础。全县63个村委会(社区)集体资产总额达5153万元,其中:银行存款、现金等货币资金有31万元,平均每村集体资产总额达80万元,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其次,取得了一些典型的成功经验。2004年,中和村委会在促农增收工作中,积极争取州、县扶持,投资5万元购买35亩荒山,种植5450棵龙芽葱木和400棵核桃。预计到2010年后,基地400棵核桃将全部挂果,每棵产量按5-10公斤计算,将实现总产量2-4吨,可实现产值2.5-5.5万元,村委会每年可收益至少3万元。苴却社区利用社区建设机遇,购买原县食品厂库房,实行房屋出租与承包,每年收入近万元。小汉坝社区榨房队充分利用好征用集体土地补偿费资金,创办了以服务业为主的实体型经济组织—“福海园”年承包收入达6000余元。再次,加大农业推广力度,强化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提供保障措施。永仁县积极推广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村账乡管”等新的农业科技管理办法和措施,在维的、莲池乡试点取得了成功为村级集体经济科学化管理打下良好基础。

3制约因素

3.1发展不平衡,"空壳"现象严重。全县63个村委会(社区)有集体经济经营收入的只有20余个,仅占总数的30%。山区、半山区由于经济比较落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滞后,甚至有很多村委会出现赤字现象。出现了“无钱办事”导致“无力办事”“办事难”和“难办事”现象,因无钱而无法实行村级干部管理的有效激励机制,影响基层领导干部积极性的发挥。

3.2集体经济积累少,发展后劲不足2004年末,全县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仅为155万元,平均每村收入只有2.46万元,而且部分是农业税附加返还,村级集体经济积累少,发展后劲严重不足。2005年取消农业税后,村级基本无自收收入,村级集体经济将更加困难,按照当前村组干部设置情况计算,全县有三职干部189人,每年应开支经费80.14万元;计生、卫生、兽医、护林兼治安四大员274人,每年应开支经费48.02万元;村民小组干部893人,每年应开支经费19.37万元;村委会办公经费平均每村每年3000元,每年应开支经费18.9万元;年均供养五保户285人,每年应开支经费5.82万元。综合上述项,每年维持村组运转共需开支经费172.47万元。目前,虽然靠中央财政转移支付,但是集体经济积累少,发展后劲不足,若不加快发展集体经济,今后将难以维持村组正常运转。

3.3管理体制不顺,队伍不稳定一是村级组织无法人资格,从事经营活动受到制约。虽然《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赋予村级组织强有力的自治权力,但是村级负责人没有法律意义上的法人资格,从事经营活动受到制约,且在需要资金时无法在金融部门申请贷款扶持。二是管理队伍不稳定。村级集体经济管理是一个复杂的工程,各级乃至乡镇均赋予了农经部门这项管理职能,但农经部门又是均为行使行政职能的事业性农技推广机构。目前,全县农经管理人员少,文化程度和专业水平不够高,基础设施建设、工作设施条件未能跟上形势的需要影响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

3.4财政扶持力度小,难以形成规模。许多村委会都有一定的资源优势,只要有一定的资金扶持就能创办一些经济实体。但是,近年来各级都缺少对村级集体经济的扶持,从上世纪80年代到现在各级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方面的扶持少之又少,村级的固定资产又基本上都属于乡镇级所有,在金融信贷方面,随着体制改革的深入,村级无法人资格、无质押资产而无法贷款。如:维的乡维的村委会有丰富的石材资源,面临武永高速路的开工和乡村道路建设的机遇,市场前景广阔,但由于缺乏启动资金而无法付诸实现。

3.5村级不良债务大,集体经济包袱沉重。乡村债务沉重,已成为制约村级集体经济和农村经济发展,影响农村基层政权稳固的一大障碍。目前,全县村级债务有743万元,每村负债额高达18.58万元,农民人均集体负债额达8元面对农村税费改革与减轻农民负担工作的不断深入,村级靠收提留搞集资摊派取得收入的年景一去不复返,大部分村委会除了上级补助收入,经营收入微乎其微,维持正常运转都困难更不用说有钱还债。这种收支矛盾和沉重的债务负担成为集体经济发展的障碍。要寻找切实可行的化解方案,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是一条捷径。

4对策措施和建议

4.1完善制度,加大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扶持力度整合各部门资源,加大对村级的扶持力度,积极引导集体兴办二、三产业,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实力。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专业协会)的管理,将专业协会办成实体型的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促进当地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带动农民增加收入。一是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对此项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与加强和改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相结合,将其融入到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来,群策群力,加强领导。把把解决“空壳”村问题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树立“发展一个带动一方”的思想,切实为基层办实事,并力求取得实效。二是结合实际,健全完善扶持的政策措施。要通过深入细致地调查研究工作,全面了解掌握基层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扶持办法和措施。如:对年收入在万元以下的实力较弱的,可通过出台政策,鼓励发展土地规模经营;对年收入万元以上的,通过贴息贷款扶持发展二、三产业,创办有一定发展前景的村办企业。村委会也可充分利用资源优势,以土地等无形资产入股积极招商引资,创办实体型经济组织。三是加大财政扶持力度。要创造条件,抓住时机,积极争取省、州列项扶持。同时也要把该项经费列入县级财政预算,整合县乡财力,分批分期重点扶持,树立典型,带动全县发展。

4.2健全机构,完善监督机制,加强管理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要抓发展,而且更要抓好管理,以确保其健康发展一是规范村务财务公开,强化民主监督。根据农业部、监察部颁布的《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公开暂行规定》,建立健全民主理财组织,开展村务公开活动,强化监督管理,做到村务公开与集体经济管理相结合;财务公开与民主理财相结合。二是搞好农村审计,推动规范化管理。进一步强化农经部门的工作职责,采取有力措施搞好村级集体经济的审计监督,结合村务公开搞好农村审计,推动规范化管理。三是推行“村帐乡管”工作。总结试点的成功经验完善各项制度和管理措施,在全县逐步推行“村帐乡管”工作,规范财务收支行为,加强民主监督,提高村级集体经济的管理水平,积极维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利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版权所有

村级集体经济范文6

为了进一步加快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积累,夯实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物质基础,增强村级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充分发挥村级组织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战斗堡垒作用,**委在成功总结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积累八条有效途径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积累的实施意见》,力争利用五年时间,切实把增加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举措,作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要实践活动,坚定不移地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一是明确责任,强化对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领导。县委要求,全县上下要从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出发,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和农村工作的一项政治任务,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抓紧抓好。县委组织部要按照全县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实际对各行政村按照村集体收入高低进行分类排队,建档立卡,分类指导。并按照扶优扶强的原则,坚持每个乡镇确定1—3个有资源、有项目、有市场的村,在发展村级集体积累上给予重点支持。乡镇党委要积极指导村党组织开展壮大集体经济实践活动。乡镇党委要立足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依据本乡各村区域经济的特点,指导各村制定发展规划和措施,督促村级组织认真组织实施。对村上形成的重大经济决策,乡镇党委要认真研究,严格把关。特别要切实加强村级财务管理,在组织村级集体收入的同时,切实加强支出管理,并纳入乡村管理的议事日程,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核算,实行财务公开,定期公布,接受群众的监督。村党组织是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直接组织者,要组织村干部和广大党员、群众,对本村集体经济发展进行认真讨论,集思广益,并根据当地实际,确定经济发展的方向和目标,选准村级集体经济增长点,制定切实可行的经济发展计划和措施,认真组织实施。

二是齐抓共管,形成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合力。全县各单位都要关心、支持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结合业务工作,各负其责,帮助村级组织解决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切实做到:一要资金扶持。积极为有项目无资金的村协调解决启动资金;二要项目支持。各涉农部门要积极提供信息,在项目审批、土地转让等方面给予倾斜;三要技术保证。农口各部门要发挥技术优势,开展一些科技强村、科技扶贫活动,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提供智力支持。

三是强化措施,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提供保障。一要建立目标责任制。要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做到年初看思路、看措施,年终看做法、看成绩。各乡镇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本乡镇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五年目标和任务,并分解到有关责任人;要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考核乡、村两级干部政绩的一项重要内容,并逐年进行检查、考核、总结和奖惩。二要实行“一票否决制”。在新一轮“三级联创”活动中,对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行“一票否决制”,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达不到要求的,村不能评“五个好”村党支部,乡镇不能评“五个好”乡镇党委。在新一轮“三级联创”活动结束后,仍未达到“五个好”目标的,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对村党支部书记、乡镇党委书记给予组织调整。三要建立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县、乡党委各成员要分别建立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联系点。要把联系点办成全县、全乡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示范点,以点带面,推动整个工作的开展。

四要建立部门定点帮扶责任制。结合每年包村扶贫工作,各部门、单位帮助包扶村发展集体经济,实行定点挂钩包干责任制,帮扶三年,跟踪一年,不达标不脱钩。帮扶单位要指派专人深入各村,认真调查研究,帮助各村制定村集体经济发展规划,积极主动地提供信息技术、选项目、筹集资金、进行具体指导。五要运用典型推动工作。各乡镇要及时总结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上有思路、有办法、有实效的先进典型,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充分发挥示范、辐射带动作用,以促进全县村级集体经济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