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产业现状范例6篇

煤炭产业现状

煤炭产业现状范文1

关键词:矿区静脉产业 现状 特征

中图分类号:F407.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1-048-03

一、引言

我国煤炭矿区开发利用历史已久,传统生产模式导致矿区废弃物得不到利用,长久堆积不仅占用矿区土地资源,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还污染了矿区环境。据统计,目前我国累计煤矸石堆积量为45亿吨,占地超过1.5万公顷;矿区累计塌陷土地资源为40万公顷;2005年矿井水外排量达到23.5亿吨。

我国是一个富煤、缺油、少气的发展中国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煤炭生产仍是我国基础能源的支柱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增长仍具有巨大作用。但由于煤炭企业长期实行“高增产、高消耗和高污染”的生产模式,环境污染问题和废弃资源堆积等问题成为制约煤炭矿区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在煤炭矿区发展静脉产业是解决矿区环境、资源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创建和谐矿区的有力保证。研究我国矿区静脉产业的发展现状和特征,对全面系统地构建矿区静脉产业体系,探索适合矿区静脉产业的发展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煤炭矿区静脉产业的涵义

静脉产业是指以保障环境安全为前提,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目的,运用先进的技术,将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废物转化为可重新利用的资源和产品,实现各类废物的再利用和资源化的产业,包括废物转化为再生资源及将再生资源加工为产品两个过程。基于对静脉产业理论的研究,笔者认为:煤炭矿区静脉产业是指在煤炭生产、加工、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回收、加工、处理和再利用的产业系统。根据这一定义,煤炭矿区静脉资源主要包括煤炭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废旧物资、废弃基础设施、废旧设备、塌陷的土地资源、矿井水资源和矿区附属资源等七部分内容。

三、煤炭矿区静脉产业的现状

1.矿区静脉产业发展已初见端倪。上世纪90年代,河南平顶山煤业集团、冀中能源井陉矿业集团、淮北矿业集团、山东新汶矿业集团等一批煤炭企业在国家政策的引导和推动下开展了矿山废物的综合利用工作,主要包括矿井水处理、煤矸石制砖、煤矸石发电等方面,这标志着我国矿区静脉产业的雏形基本形成。

2005年,我国开始组织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工作,主要集中在煤矿和有色金属矿山两个方面,内容涉及再生资源回收体系的完善、资源循环再利用模式的建立等方面,当时虽然没有提出煤炭矿区静脉产业这一概念,但根据目前对矿区静脉产业的界定,当时的主要工作内容却是属于静脉产业的,因此也可以说,从2005年开始我国矿区静脉产业开始试点发展。

近几年,我国各主要煤炭矿区静脉产业的发展已全面展开。2006年,河南平顶山煤业集团设计了一条矿山废弃物再利用的静脉产业,主要内容有:建设了以劣质煤、煤矸石等为主要燃料的发电厂,并在电厂建设粉煤灰的配套利用设施,基本实现了煤矸石和粉煤灰的综合利用。另外,利用电厂有利位置,建设矿井水集中处理厂,将处理后的矿井水代替水库优质水作冷却水、锅炉和热网的补充水,节约了水资源。新建五座煤矸石砖厂,扩建一座煤矸石砖厂,并开发粉煤灰的建材用途,满足了建筑市场的需求,增加了企业的效益。重视矿区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和新产品开发研制工作,在集团内部建设新型建材研究基地。另外引进一系列先进技术设备,如高效脱硫循环流化床锅炉,充分利用电厂和建材企业余热,降低了企业的能耗。加强矿区静脉产业与矿区其他企业之间的废弃物交换和利用,使得矿山废物利用社会效益最大化。

同年,山东新汶矿业集团下属的华丰煤矿成功构建了一条“煤―电―建”的静脉产业链,该静脉产业链条主要包括:“煤炭”是指该矿年产130万吨原煤,排出40万吨煤矸石等废碴的煤矿;“电力”是指该矿发电总量132MW的两座坑口矸石热电厂和一座水泥低温余热发电厂;“建材”是指该矿年生产水泥总量450万吨的两条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和年生产总量1.1亿块煤矸石砖的两条隧道窑煤矸石承重空心砖生产线。这条静脉产业链分为三级,第一级产业链上的产品和废物是煤和煤炭开采洗选过程中产生的煤矸石,它们同时又成为第二和第三级产业链的原料,第二、三级产业链上产生的新产品(电力、水泥、矸石砖)等又反过来供应到煤炭生产中去,实现整个链条上的资源得到循环利用。

2007年,大唐锡林浩特矿业集团利用煤矸石发电、粉煤灰制水泥等技术构建了一条煤―电―灰的循环链条,根据矿区静脉产业的内容这实际上是一条静脉产业链。矿区静脉产业发展至此,主要涉及了煤矸石、粉煤灰、矿井水这几种煤炭开采洗选过程中产生的静脉资源,虽然这些资源的综合利用得到了极大提高,但矿区静脉产业的发展内容太过于局限。2009年,中国中煤集团下属的平朔矿区确定了开展煤矸石及煤系伴生矿物的综合利用,另外还积极发展以矿区土地复垦为主线的农―林―牧―生态旅游的生态工业园。目前,矿区静脉产业的内容逐渐完善,很多矿业集团开始注重开发新的静脉产业链条,主要集中在坍陷区土地的综合利用、伴生共生矿物的综合利用等方面。

综上所述,近几年我国煤炭矿区以煤矸石、矿井水等静脉资源综合利用为主要内容的静脉产业得到快速发展,但对全部静脉资源的回收、加工、利用还有很大差距,矿区还未形成完善的静脉产业体系,诸如健全的静脉资源回收体系、规范的资源拆解产业、完善的资源再生再造产业、先进技术理论支撑体系等还没有建立起来。

2.矿区静脉产业的理论体系还未真正形成。煤炭矿区静脉产业的产生离不开矿区循环经济的发展,它是矿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必然产物。矿区静脉产业最初只是作为矿区循环经济体系的一部分而被人们所认识的,至于矿区静脉产业的概念界定、具体内容、构成等却没有涉及。2006年,卞丽丽、黄辉、邹奇清等学者正式提出了“矿山静脉产业”一词,但却未对这一概念进行定义。随着矿区循环经济研究的深入,人们越来越意识到静脉产业在矿区循环经济体系中的重要性,部分学者开始以静脉产业为视角来研究煤炭企业循环经济的发展,虽然在这些研究中,矿区静脉产业始终没有脱离循环经济自成体系,但它却引起了学术界对矿区静脉产业的重视,为矿区静脉产业的发展铺设了道路。

近年来随着静脉产业理论研究的日益完善,部分学者开始深入研究矿区静脉产业。2009年,任一鑫教授在《新汶矿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一书中,提出矿区静脉产业的概念,并对此进行了详细介绍,内容涉及矿区静脉产业的组成、作用及效益情况等。

目前,虽然我国一些学者开始注重研究矿区静脉产业的发展,但矿区静脉产业理论的研究成果还很少,矿区静脉产业的理论体系还没有真正形成起来。

3.矿区静脉产业发展缺乏统筹规划,导致静脉产业发展体系不健全。(1)相关法律法规缺失。立法先行,依法推动循环经济和静脉产业的发展,是许多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目前煤炭矿区发展静脉产业所依据的法律法规大多都参照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等方面的有关规定,而专门针对矿区静脉产业的法律法规现在还没有,这是造成矿区静脉产业发展缓慢的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尽快制定矿区静脉产业方面的法律法规,使我国矿区静脉产业的发展有法可依,有律可循,是规范矿区静脉产业发展的强力有效的途径。(2)相关扶持政策体系不健全。矿区静脉产业的发展主要是对矿区废弃物进行回收、加工、处理和再生再造等,这一过程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依靠企业单方面的投资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政府根据矿区实际制定相关的扶持政策。目前静脉产业相关的扶持政策主要有所得税优惠政策、信贷优惠政策等,但所得税优惠政策未将废弃物的回收列入优惠项目,部级信贷优惠有指标和额度限制,地方自筹款项不足,这些问题制约着煤炭矿区静脉产业的发展。政府应该适当制定一些扶持政策保障矿区静脉产业的发展,诸如对一些税收项目要给予相当的优惠甚至免税,对于废弃物的回收可以给予煤炭企业一定的补偿金,针对静脉产业发展资金不足等问题可以制定相关的投融资政策,另外各级银行要大力支持,建立专门的信贷项目。(3)政府监管力度不够。矿区静脉产业目前是一个资金投入高、经济回报少的产业,大多数煤矿企业又将经济效益放在首位,因此仅仅依靠煤矿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去发展静脉产业是不行的,这需要政府加大监管力度。目前政府对矿区发展静脉产业的监管力度不够,主要表现在废弃物的回收、再生再造过程中的二次污染、新技术的研发等方面,政府应该在这些方面加强监管,保障矿区静脉产业的发展。(4)资源回收体系不完善。近年来,随着矿区对静脉产业认识的深入,矿区废弃物的价值也得到了煤矿企业的认同,相应的废弃物的回收也得到了重视。目前矿区废弃物中煤矸石、粉煤灰、伴生共生资源、废旧机械等一般都由矿区统一回收,而生活区、办公区的一些废弃物却以低价卖出,成为了城市静脉资源的一部分。另外矿区静脉资源的回收还处于简单的回收阶段,至于分类回收、精细回收等方面却还未真正发展起来,矿区资源回收体系有待进一步的完善。(5)先进技术发展迟缓。矿区静脉产业的发展需要经济学、产业学、生态学等多学科的集成、交叉和融合,而先进技术对矿区静脉产业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矿区静脉资源的综合利用技术有了一定的发展,如煤矸石、矿井水等综合利用技术已日趋成熟,而废旧机械设备设施的再利用、伴生共生资源的利用等方面的技术发展缓慢。矿区应该以煤炭企业技术创新为核心、以相关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为依托, 致力于开发新技术、新工艺,提高矿区静脉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6)矿区信息服务体系不完善。矿区静脉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发达的信息系统。静脉产品的市场状况、先进技术的获得、矿区内部资源的整合、矿区与外部企业的资源交换等都离不开发达的信息系统。目前矿区现有服务体系的规模和技术手段都不能满足静脉产业发展的需求,全方位的矿区信息服务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

综上所述,我国矿区静脉产业的发展体系存在着体系内容缺失、体系内容不健全等方面的问题,矿区静脉产业的发展整体缺乏统筹规划。煤炭矿区今后在发展静脉产业时切忌跟风、模仿,应该根据本矿区的实际情况在发展静脉产业之前对其进行科学规划,实现整个矿区统筹发展。

4.市场运行体制不完善,市场竞争无序。煤炭矿区静脉产品的供求不平衡。煤炭矿区的静脉产品种类繁多,但大多数都是作为替代品或互补品出现在市场上的,由于这些静脉产品都是新生产品,消费者对其抱有怀疑和观望的态度,加之缺乏必要的政策引导,使得某些矿区静脉产品销路受阻,产品供求不平衡。例如:水煤浆是一种新型清洁的燃料,这是市场所公认的,但笔者通过调研枣庄矿业集团和新汶矿业集团的水煤浆生产发现,目前水煤浆的销售情况并不乐观。新汶矿业集团良庄煤矿水煤浆生产线2002年10月建成投产,设计年生产能力为20万吨,但2005年生产了不到8万吨,2007年则降到了4万吨,生产上不去的原因主要是水煤浆的销路受阻。现今水煤浆的市场主要集中在南方,由于水煤浆的保存运输需要密封罐运输,经济销售半径是200――300公里,南方的订单虽然不少,但鉴于高昂的运输成本,企业无奈只有拒接订单。而北方煤炭资源丰富,企业的锅炉也是以燃煤设计的,换用水煤浆需要改装锅炉,另外北方大多数企业还未意识到水煤浆的优点,这些问题造成了水煤浆在北方市场上的需求不高。

静脉市场价格调控失灵。价格机制是市场运行的核心内容,产品价格与供求关系之间相互影响,供求的变化会引起价格的变动,价格的变动又会引起供求的变化。目前矿区静脉市场缺乏有效的价格调控,矿区静脉产品在市场上比同类型其他产品缺少价格优势。市场上矸石砖的竞争产品主要是粘土空心砖,粘土空心砖由于制作工艺简单、成本低,目前大多是小作坊生产,不用缴纳任何费用,因而粘土空心砖的价格要比矸石砖低,矸石砖处于竞争劣势,而且矸石砖本身定价就很低,价格调节对它而言作用微乎其微。另外在北方市场上,2006年煤卖到650元一吨,而水煤浆价格低至500元一吨都无人问津。

最后,矿区存在着一些不正规的私人静脉企业,由于不缴纳排污费、治理费等,即使资源回收价格相同,正规企业也缺乏竞争力。另外,政府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之一,对矿区静脉产业缺少必要的引导和监督,也是造成静脉产业内部竞争不当的一个原因。

综上所述,目前矿区静脉市场的供求机制、价格机制和竞争机制等方面还都不完善,存在产品供求不平衡、价格调节失灵、竞争不当等问题,这些不可避免地造成了矿区静脉市场的竞争无序。煤炭矿区在发展静脉产业时,应该尽量减少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增加技术投入,增强产品的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另外,政府应该加强监督和引导,充分发挥政府对市场的宏观调控作用,规范静脉市场的竞争行为。

四、煤炭矿区静脉产业的特征

煤炭矿区静脉产业既有静脉产业的一般特征,又具有煤炭矿区所特有的特色,本文主要从矿区静脉资源的角度分析矿区静脉产业的特征。

1.煤炭静脉资源种类多、数量大。煤炭矿区的静脉资源主要是煤炭开采、生产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和附属能源,还有就是矿区生活区、办公区产生的废弃物等,这些资源涉及生产、生活等多个领域,而且煤炭生产、洗选、煤发电、煤化工等都是资源大量流动的生产领域,这就造成了矿区静脉资源比一般静脉产业的种类多、数量大。矿区静脉产业主要发展的是数量足够在矿区直接发展的静脉资源,对于数量不足以发展静脉产业的资源建议采取对外输送或从外引进的方法发展静脉产业。

2.煤炭矿区有些静脉资源不是废弃物,而是一些伴生物。目前大多数学者对静脉产业的定义为:静脉产业是承担从生产或消费后的废弃物排放到废弃物的收集运输、分解分类及资源化或最终废弃处置的过程的产业。由此定义可知静脉资源是生产或消费后的废弃物,而矿区静脉资源除了煤炭生产、加工等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还包括一些伴生共生矿物,如油页岩、石灰石、硫铁矿等,这些并不是生产、加工后产生的废弃物,而是一种伴随煤炭开采而发现的自然资源。这是矿区静脉产业区别于一般静脉产业的一个显著特征。

3.矿区静脉产业的回收体系中,矿业集团的内部调控占主导地位。在一般静脉产业的回收体系中,静脉资源一般都是由静脉企业从各个领域分别回收本企业所需要的静脉资源。而矿区静脉产业的回收体系中,矿业集团的内部调控起着主导作用,矿业集团一般都建有专门的物流中心,负责调配各个矿区的资源供给,而且有些静脉资源不进入物流中心,而是在集团的调配下,由产出地直接运往需要地,这大大节约了回收成本,加速了资源间的流动。

4.矿区静脉产业的加工体系中,可以直接利用的静脉资源比较多。在矿区静脉产业的加工体系中汇集着各种各样的静脉资源,根据它们本身属性的不同分别采取不同的加工工艺。矿区静脉产业中可以直接利用的静脉资源比较多,比如煤矸石可以直接用来修路、填充塌陷区等,煤层气可以直接用作生活区的燃料,粉煤灰可以直接用作水泥原料等等,这是一般静脉产业所不能比的。

5.矿区静脉产业的再利用体系中,可再利用的领域比较集中。矿区静脉产业与一般静脉产业最大的区别就在于静脉资源的再利用领域,矿区静脉产品主要有矸石砖、水煤浆、余热、化肥等,再利用的领域主要集中在能源、建材、农业等方面,这是由矿区静脉资源的属性特征决定的。另外,矿区有些静脉资源是不适合再利用的,如塌陷区土地资源,只能对其进行综合治理修复,而一般静脉产业中的土地资源都是可以再开发利用的。

6.矿区静脉产业的市场相对狭小。由于矿区静脉资源的再利用领域比较集中,那么矿区静脉产品的消费市场就不可避免地会相对狭小。另外,与一般静脉产业相比,矿区静脉产业发展起步较晚,静脉市场的机制还不完善,静脉产品的产销还未形成一定规模,这也是造成矿区静脉产业市场相对狭小的原因。

五、发展矿区静脉产业的建议

基于上面对矿区静脉产业现状和特征的分析,我们对我国矿区发展静脉产业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统一规划建设矿区静脉产业的回收、加工和再利用体系。矿区静脉产业的回收、加工和再利用体系不是相互独立的,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完善的回收体系,才能为加工体系提供充足的原材料,健全的加工体系,才能提高矿区静脉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合理统筹规划矿区静脉产业的发展体系,才能更好协调矿区内外部的资源配给、内外部关联企业的技术合作等,才能将矿区的点、线、面连接起来形成一定规模的矿区静脉产业链或静脉产业网络,实现矿区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2.充分利用和重视国家赋予综合利用产品的优惠政策,密切关注国家发展静脉产业的动态。矿区静脉产业是一个耗资高的产业,国家相关优惠政策的扶持可以打破产业发展资金不足的僵局,提高矿业集团发展静脉产业的积极性。另外,密切关注国家发展静脉产业的动态,有利于矿业集团把握静脉产业的发展方向、立法情况等,及时调整产业规划,规范矿区静脉产业的发展。

3.加大对新技术研发的投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目前科技创新在企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矿区静脉产业是近年来兴起的新产业,更需要新技术的指导,来改善资源利用水平不高的局面,加强资源的再生、再制造领域的发展。只有采用最先进的技术和装备,才能在高起点上进行静脉产业的建设。

4.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规律,注重矿区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市场开拓能力和污染控制能力的建设,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矿业集团发展静脉产业的目的不仅是追求生态和社会效益,更重要的还是经济效益,因此矿区静脉产业应该积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努力开拓静脉产品的市场,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另外,矿区静脉产业的发展对象主要是矿区符合生产规模的静脉资源,这就意味着企业要进行规模生产,而企业经营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生产的顺利进行与否、产品销售市场的占有情况、生产加工过程中的二次污染控制的情况等。因此,矿区在发展静脉产业时一定要注重企业经营管理能力的加强。

六、结论

静脉产业是一个朝阳产业,煤炭矿区发展静脉产业,是促进我国矿区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必然要求。本文通过对我国矿区静脉产业的现状和特征的深入分析,明确了我国矿区静脉产业现阶段的发展特点和存在的不足,为煤炭矿区静脉产业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基金项目:山东科技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YCA110420)]

参考文献:

1.静脉产业类生态工业园区标准(试行)(HJ/T275-2006)[S].

2.卞丽丽,黄辉,邹奇清,周敏.以静脉产业为切入口推进煤炭企业循环经济的发展[J].煤炭经济研究,2006(10)

3.吴天祥.煤炭矿区循环经济发展初探[J].中国煤炭,2010(11)

4.任一鑫,房建国,胡书林.新汶矿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M].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5.李艳.静脉产业发展的困境与对策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08(9)

6.李伟,刘星厚,侯文宣,任一鑫.煤炭产业循环经济发展原理[M].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煤炭产业现状范文2

关键词:内蒙古 煤炭工业 发展对策

内蒙古煤炭企业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在不断的进步。2011年,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了2010年全国煤炭企业100强和全国煤炭企业产量50强名单,中国煤炭工业企业100强采用国际通行的排序方式,以企业销售(营业)收入为标准进行排序,50强以煤炭产量为标准排序。内蒙古自治区煤炭企业有14家进入100强,8家企业入围50强。近年来,内蒙古煤炭工业在政府的重点扶持下,使煤炭生产企业得以快速发展,煤炭工业的主导地位也日益突出,但重点煤炭企业发展水平还很不平衡,煤炭企业的规模较小,产品结构也很单一,人才短缺,管理落后,生产力水平低,这些都制约着煤炭企业的发展。在此次的排名中,除伊泰集团位居19名外,其他的入围企业排名还很落后,这与内蒙古自治区作为产煤大省的地位很不相符。因此,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产业制度,优胜劣汰,加强煤炭工业的建设,使其对内蒙古经济的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内蒙古煤炭工业的现状分析

(一)内蒙古煤炭工业经济发展现状

近年来,内蒙古煤炭工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煤炭工业在全部工业中的主导地位日益突出,尤其是2009年以来,煤炭长远的快速增长与其他行业增长放缓并存成为工业经济运行中的显著特点,2009年前11个月,煤炭对内蒙古工业的利润贡献率高达55.7%。煤炭工业总产值和总资产都有很大幅度的提高,增长速度明显,内蒙古煤炭工业的工业总产值增长率从2001年的0.13迅速增长到2008年的0.85,增长速度提高了5倍。

此外,内蒙古煤炭工业也成为带动内蒙古经济快速增长的源泉,对内蒙古的GDP有突出贡献,对内蒙古经济的增长具有直接贡献,并且这种贡献是在逐年递增的。煤炭对GDP的贡献主要体现在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的工业增加值对GDP的直接贡献。根据数据显示,2001-2007年内蒙古规模以上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的工业增加值占内蒙古GDP的比重由1.62%增加到7.77%,平均占比4.12%。

(二)内蒙古煤炭工业社会发展现状

人力资源是第一生产力,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产业职工的贡献,因此,职工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也格外需要重视。煤炭的安全生产已经是煤炭企业永恒的主题,煤炭企业安全工作的成败直接牵动着全局,尤其在如今可续发展观的思想下,坚持以人为本。近年来,虽然内蒙古煤炭产量在全国所占的比例不断增大,而死亡人数和百万吨死亡率所占比例不断减少,全国煤炭生产的百万吨死亡率从2000年的5.71下降到2009年的0.892,内蒙古煤炭生产百万吨死亡率从2.9下降到0.052,安全生产水平遥遥领先于全国水平。 同时,内蒙古煤炭工业的科技人员投入不断加大,科技人员比例有所提高,但煤炭工业的总体科技投入还比较低,技术装备水平也不高。

(三)内蒙古煤炭资源利用现状

内蒙古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在可预见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内蒙古都将是我国最重要的煤炭资源战略储备基地和供应基地。内蒙古自2004年开始设立地质勘查专项资金以来,国家已累计向内蒙古投入地勘资金12.1亿元,自治区政府投入专项奖金44.73亿元,从而拉动社会投入投资勘查资金105.73亿元,基本形成内蒙古地质勘查多元化投资勘查格局。同时,近5年来,内蒙古发现和新探明煤炭资源矿产地共212处,大型矿产地有92处,新增煤炭资源储量5100亿吨,通过自治区专项勘查自检项目的实施新增的煤炭资源储量有4046亿吨。此外,内蒙古已查明煤炭资源不断增加,到2010年内蒙古已探明煤炭储量达到7413.9亿吨,居全国第一。

(四)内蒙古煤炭工业生态环境现状

近年来,内蒙古煤炭消费量在逐年的上升,并且增长幅度较大,煤炭消费量从2000年的5739.52万吨增加到2009年的24047.30万吨,增长了158.18%,年均增长率为17.58%。能源利用率也在逐年提高,但提高幅度较小。根据近10年的统计分析表明,内蒙古大气环境污染与煤炭生产和消费有直接关系,二氧化硫、烟尘与废气排放量随着煤炭消费总量的上升而不断增加。二氧化硫排放量从2000年的7932吨增加到2007年的27607吨,从2000年到2009年,二氧化硫排放量增长了330%,平均增长36.71%,烟尘排放量从2000年的7312吨增加到2009年的6737吨,排放量增长了273%,平均增长了30.38%,但近两年,我区开始重视煤炭工业的污染物排放治理,污染物的排放有明显的下降。

二、内蒙古煤炭工业的发展对策研究

通过对内蒙古煤炭工业的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等因素的分析,对内蒙古煤炭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如下相关政策建议:

(一)增强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促进煤炭工业节能减排

环境问题是影响内蒙古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最主要的负面因素,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作用很大。因此,要保证煤炭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加强环境保护的力度,减少煤炭工业的污染物排放,真正做到节能减排。

(二)合理配置煤炭资源,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内蒙古煤炭工业的发展一直受传统理念的制约,内蒙古煤炭工业走的是高开采、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的粗放式发展道路,对煤炭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严峻挑战。内蒙古煤炭工业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资源问题也是必须要重视的问题,要合理配置有限的煤炭资源,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

(三)提高产业集中度,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目前,内蒙古煤炭产业的经济发展状况良好,工业总产值和工业总资产不断的提高,但产业结构还并不完善,对煤炭工业以后的持续发展势必会带来一定影响,因此,要保证煤炭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就要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结构升级。

(四)加强煤矿安全管理,提高科技水平,培育专业人才

社会指标是影响内蒙古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正向指标,对煤炭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积极的影响作用,为保持煤炭工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不断的加强煤矿安全管理,科技水平是第一生产力,增加科技投入,提高科技水平,并加强煤炭企业的专用型人才,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参考文献:

[l]杨茂生.发展内蒙古煤炭工业的条件和基础[J].内蒙古煤炭经济,2008(5).

[2]韩凤永.内蒙古煤炭工业面临的挑战及对策分析[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3).

煤炭产业现状范文3

关键词:煤炭行业;发展趋势;现状

中图分类号:F407.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9-0-01

一、我国煤炭行业的发展现状

1.能源生产和消费中占主导地位

我国“富煤、少气、贫油”的国情特点决定了我国煤炭将在能源生产与消费中占据主导地位并且很长一段时间不会改变。我国既是全球第一的产煤大国,也是消费大国。

2.供需地理分布不均

我国煤炭产量已超过35亿吨。进口量增多,出口量减少,而我国煤炭需求量最大的是沿海省份,可是我国几乎90%的煤炭资源与生产能力分于北部和西部地区。

3.无法满足煤炭运输的需求

我国煤炭运输仍然呈现“北煤南运”与“西煤东运”的状态。煤炭资源的需求地理位置分布不平衡是制约我国煤炭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即使我国政府已在煤炭运输上做了很大的努力,但仍然无法满足煤炭运输的需求,运力短缺的情况在近期内始终无法得到根本上的改变。因此,煤炭企业具备了充足稳定的运输能力就具备了关键的竞争优势。

4.煤炭价格小幅度上扬

有效地供给、需求是决定煤价最直接、最主要的因素。以目前的情况看来,一个时期的煤炭产能过剩,会对煤炭的价格产生很大的影响,因为煤炭企业势必会控制煤炭的产量以维持市场的供需平衡。

5.煤炭行业集中度较低

我国除了有大型的国有煤炭企业外,还有很多的小型煤炭开采与销售企业。由于我国工业化的迅速发展,能源紧缺的问题日益显着,环保、安全和合理利用煤炭资源越来越重要,因此我国政府加大了对煤炭行业的整合调控力度,促进大企业集团和大型煤炭基地的发展,整顿小煤矿。虽然暂时我国煤炭产业的集中度较低,但在未来大型的煤炭企业势必成为煤炭产业的主体,在平衡国内市场的供需关系上起关键性作用。

6.煤炭行业管理范围宽广、要求严格

政府对煤炭行业的监督范围很广,譬如煤炭相关的勘察、投资、开采、生产、贸易、销售、运输以及出口等。坚持“国家监察、地方监管、企业负责”的监管原则,煤炭安监局负责煤矿监察、煤矿安全监察以及指导地方政府来监管煤矿安全的工作,国土资源部对煤炭的资源勘查和开发进行监督管理,严厉查处无证开采和超界开采等等违法行为。

二、我国煤炭行业的发展趋势和目标

1.充分利用促进煤炭行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1)能源不可动摇的基础地位。我国的主体能源是煤炭,煤炭也是关系到国民经济命脉和能源安全的重要基础产业。我国的能源发展格局坚持“以煤炭为主体,以电力为中心”,把煤炭放在我国能源规划的关键位置上。煤炭是保证我国在未来20年内经济可持续增长战略性资源,它的经济价值会得到稳步地提高。因此煤炭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产业的支柱,在我国能源消费者占据不可替代的地位。

(2)有助于煤炭产业健康发展的产业政策。近几年,国家改善和加强宏观调控,在抑制不合格能源的需求、控制高耗能产业增长速度的同时,坚持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和非法的小煤矿,清理在建的项目,大力整合煤炭资源,抵制超能力生产,很好地抑制了煤炭生产总量和固定资产投资的过快增长,提高煤炭产业的安全生产水平。国家在确定煤炭的基础能源的主体地位的同时,还未煤炭行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这便有助于我国煤炭产业长期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3)宏观经济的迅猛发展,加大煤炭的需求量。国民经济的增长会带动我国煤炭需求的增长,由于经济增长迅速,从而带动煤炭需求量的飞速增长,呈现出供不应求的状态。再加上相关下游产业的发展也给煤炭行业带来巨大的发展空间。如钢铁、电力工业用煤持续快速增长,建材工业用煤维持不变,因而煤炭产业有了新的增长点。此外电力需实现“南北互供与全国联网”,促使高成本的全国范围内煤炭运输变为在网上快速调度和输送电力,进一步促进煤炭行业的发展。

(4)创新技术是煤炭行业发展的动力。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给煤炭行业带来勃勃生机,随着煤炭行业技术水平的发展,大批的生产效率高、经济效益好、技术含量高的现代化矿井纷纷建成投产,很大程度的提升了煤炭行业的整体生产水平,逐步实现综合机械化采煤。

2.煤炭行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1)煤炭行业安全风险依然很高。煤炭行业是一种高风险行业,如水、瓦斯、煤尘、火、顶板等自然灾害,严重威胁从业人员的生命安全。一旦有重大安全事故发生,将会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行。虽然近些年国家不断加大煤炭行业的安全管理力度,但是安全风险仍然很高。

(2)煤炭资源日益减少。煤炭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根据目前的生产能力计算,我国开采煤炭资源的年限是有限的,无法确定行业的长期发展趋势。

(3)煤矿建设规模过大,产能过剩。随着煤炭国定资产投资的快速增加,建设规模逐渐扩大,产能也迅速增加。

(4)集中实施政策性增资政策,煤炭成本急剧上升。目前,由于提高技术设备水平、补还安全欠账等问题,煤炭行业生产成本急剧增长。再加上一大批正在酝酿或已出台的政策性增资政策,这些政策在促进可持续发展上是必要的,但是太过于集中的实施,会造成煤炭成本急剧上升。如果无法形成上下游产业的价格传导,由煤矿一力承担,会对煤炭行业经济运行造成严重的影响。

参考文献:

[1]臧文栓,陈甲斌,郭宝峰.煤炭行业形势分析及政策研究[J].中国矿业,2007(09).

[2]王永光.中国煤炭市场供需平衡分析与对策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07.

[3]云天宝.国内煤炭行业发展趋势分析[J].西北煤炭,2006(04).

煤炭产业现状范文4

[关键词] 煤炭物流;现状分析;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 F470 [文献标识码] B

煤炭是我国最重要的基础能源,相比其它资源,储量比较丰富,但质量参差不齐,分布不均匀。从整体上看,山西和陕西等中西部地区的煤炭资源相对比较集中,但东部沿海的经济发达地区却是煤炭需求集中地。即使在产煤区当地,开采现状也各自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新疆储量第一但开采难度较大,内蒙古产量第一但地理位置比较偏远,云南小煤矿多且开采水平落后,除东北地区的煤炭能够自给自足外,其他产区的煤炭都要进行输出外销。

煤炭运输主要依靠铁路、公路以及沿海和内河水运。据不完全统计,在我国铁路和水路年货运总量中,有40%是煤炭运输,由此可见煤炭物流在我国流通领域一直占据重要位置。煤炭物流系统由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回收物流、废弃物物流以及整个过程的信息流所构成,存在于煤炭产品的开发准备、生产过程和销售活动的全过程之中。其重点是煤炭产品在煤炭企业和用户之间的实体流动,即煤炭销售物流。销售物流由煤炭的外部运输和煤炭利用两个重要的部分组成。

一、我国煤炭物流现状分析

分析我国煤炭物流现状,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我国煤炭行业上游生产企业与下游的电力、冶金等工业企业分布较为分散,流通距离长,环节众多。因此要实现物料的移动,往往要经过多种运输方式、多种运输工具才能实现。(2)由于煤炭物流自身具备的大宗散货运输的特点,这决定了规模经济和距离经济效应的产生。也就是说,运输的规模大、长距离等特点可以带来单位运量的经济性。(3)铁路是煤炭运输主要方式,但目前铁路运力不足、分配不平衡制约了煤炭供应的发展。再者,公路、水运的运输能力的发展速度也难以满足煤炭物流的需求。(4)煤炭运销公司或部门是煤炭物流的主力军。煤炭物流多是由传统的煤炭运销业务发展转变而来,因此在各产煤大省或大型企业,煤炭运销公司或部门充当煤炭物流的主力军。(5)煤炭物流市场无序竞争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顺利发展。

目前,我国煤炭企业主要的物流方式有以下几种:

第一,个体运输户。因为我国煤炭生产存在“散、小、乱”状况,小型煤炭企业中从事煤炭铁路、公路发运的个体运输户数量庞大。以山西省为例,2008年在山西铁路部门立户从事煤炭铁路发运的经营业户就有几千家,从事公路煤炭销售的个体运输户有50多家,他们正逐渐成为山西煤炭销售的主力军。这些小企业将煤炭贸易作为业务的中心,因此主要的赢利点来自煤炭贸易价差。管理粗放、技术落后,导致整个流通环节信息滞后、效率低下,存在严重的资源浪费,同时也给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污染。

第二,自建物流公司。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加上政府政策支持,近年来,煤炭产业市场化进程加快,众多小企业被合并,形成大型煤炭集团。大企业倾向建立自己的附属煤炭物流企业,如下属销售公司。除此之外,也有用煤大户如大型发电厂、煤化工企业等自己组建物流公司,在进行煤炭贸易的同时,提供煤炭运输服务和配煤等加工服务,但主要盈利点仍然是煤炭贸易,专业服务水平较低。

第三,第三方物流。企业将自己的物流运输外包给专门的物流公司,或者与大型煤炭企业成立的向外拓展业务的物流公司建立物流业务联系。与上述两种方式相比,第三方物流的效率较高,但目前这种方式运用的较少。核心业务从煤炭贸易转型为煤炭流通,在从事流通贸易的同时提供专业化的煤炭加工和数字化配煤等服务,这种准确、高效、全过程的煤炭供应链服务将作为企业创造价值的主要基点。

二、煤炭物流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信息化程度低,缺乏配套的物流数据支持

目前计算机信息技术在煤炭企业的应用面仍然十分狭窄,煤炭物流行业的网络化并没有实现。这导致了行业中的信息壁垒大量存在,信息共享也因为传输效率的低下而无法进行,“信息孤岛”随处可见。虽然ERP系统在大部分企业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由于系统内部的信息交流传播的范围比较有限,实现高效物流所需要的信息交流平台并未有所体现。这就导致了现有的管理系统只能够被动地管理现有物资,而无法为物流体系的构建提供相应的数据信息支持。

(二)自营物流现象普遍,第三方物流产业发展缓慢

由于历史和体制的原因,我国的煤炭物流效率和世界一流水平相比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这主要是由于煤炭物流的专业化程度不够所造成的。物流在煤炭企业中一直扮演着辅助角色,长久以来并没有被纳入企业利润增加的主要渠道。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大多数企业一直关注的是如何降低开采成本、物资消耗成本以及如何提高矿区的开采效率,忽略了非生产领域的“第三利润源”。尽管这一概念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被引入我国,但源于行业的特点和传统观念的制约,“第三利润源”在煤炭行业中并没有得到全面落实。在资源数量一定和生产技术水平相当的条件下,企业的物流水平成为了限制企业的发展瓶颈。除此之外,“大而全,小而全”的企业发展观念在煤炭企业中仍然有着重要的影响,许多企业之所以将更专业更高效的第三方物流拒之门外,就是担心采购、销售权的外包,会导致额外利润的流失。然而,由于缺乏配套的管理体系,往往不但没有赚取超额利润,反而为此投入了不必要的人力、物力,影响到了企业整体的运转效率。

(三)煤炭物流市场混乱,造成了过高的交易成本

由于我国煤炭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支撑作用在未来的时间内仍然是长期而稳固的,如何科学的向市场高效地供应煤炭成为物流产业关注的重点。然而,我国煤炭资源地区储备和消费的分布不平衡,为煤炭物流带来了管理不足、流通环节过多等方面的问题,抬高了物流的成本,对市场煤炭价格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目前煤炭物流产业结构规划同一性较差,这造成了地区、行业、部门之间条块分割现象严重。尤其是相对大型的煤炭企业,纷纷建立自己的附属物流公司,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浪费。与此同时,由于政府部门尚未制定系统的行业标准对企业的行为进行标准规范,造成了部门监管的缺失,阻碍了煤炭物流行业的进程发展。

(四)缺乏专业的煤炭物流人才以及企业内部缺乏专业指导

目前煤炭企业吸收的高层次人才主要集中在生产领域的技术型人才,而从事企业管理尤其是物流领域的人才却严重缺乏。目前煤炭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主要通过技术层面提拔,并不具备专业的管理知识,要找到既熟悉煤炭行业背景知识又具备企业管理、物流管理和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并不容易。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矿区的工作条件限制,往往集中在比较偏远的地区,远离城市,即使收入可以保证,仍然不是相关专业人才的职业首选。另一方面,由于煤炭企业内部的自身限制,传统的管理和控制方式与从事物流研究的人才的知识结构并不能很好地相匹配,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管理人才在煤炭企业的发展空间。

三、关于煤炭物流发展模式的几点建议

(一)企业要提高煤炭物流管理的观念,提高对煤炭物流管理的重视

由于煤炭物流在提高经济运行效率,降低运行成本中的重要作用,被人们称为是继降低原材料成本和劳动力消耗之后的“第三利润源”[5],从而逐步受到各级政府及企业的重视。但是基于对煤炭物流的现状分析,发现各煤炭企业对物流的重视程度不足,并没有将物流真正视为企业的“第三利润源”。各个企业要从企业的基层人员到高级管理人员要充分认识到煤炭物流管理的重要性,企业要把一部分在生产领域的注意力转移到煤炭物流上。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的生产效率得到提高的可能性较小,而且效果不明显。但是基于煤炭物流现状的分析,煤炭物流存在很多问题,有很大的改善空间,企业要从根本意识上注重煤炭物流的管理,因为煤炭物流的管理不仅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成本,还可以提高企业的服务质量。

(二)注重煤炭物流人才的培养

为从根本上促进煤炭物流的发展,培养专业性的物流技术人才是非常关键的。企业可以根据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培养适合自己的物流技术性人才,也可以通过直接聘用高级物流人才,直接实施企业物流方式的改变和提高。还有一个更长远合适的方法—企业和学校建立合作关系,企业为学校提供资金和实习场地,学校为学生提供技术和知识,培养出拥有专业的物流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物流人才。

(三)企业内部建立完善的煤炭物流评价体系

为促进煤炭物流的发展,企业可以建立物流评价体系,来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该体系应涉及到煤炭物流的成本、效率和社会责任(比如: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程度)等方面的评价,而且这些评价尽量使用量化指标,以便于企业内部和不同企业之间的比较。降低煤炭产业物流成本、提高效率同保护环境有机结合,构建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物流评价体系将是企业煤炭物流快速发展的捷径。

(四)发展绿色物流

我们在过分追求煤炭物流成本和效率的同时,不能忽略煤炭物流带来的环境成本。煤炭物流过程中都有可能引起一系列的环境问题,从煤炭开采、流通加工、销售到废弃物,这一系列的程均包含着大量非绿色因素。而这些因素的存在不仅影响着煤炭企业的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对资源、环境产生的不可估量的影响。所以企业要注重发展绿色物流。

(五)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促进煤炭物流业向产业化、集约化发展

对于中小型煤炭企业,由于专业化物流服务和经营管理水平有限,利用第三方物流可以把更多的注意力转移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上,以便企业不断扩大规模。而且第三方物流有专业的物流服务,可以提高企业的物流效率和降低成本,同时专业的物流服务还可以给企业赢得更多的客户。

(六)建立物流信息交流平台

物流信息交流平台可以延伸到国内各主要产煤区、矿业集团的平台办事处,构建服务平台网络,也可加强国际合作,做到资源共享、信息共享。平台通过建设信息期刊及平台信息网站,及时供销采购信息。平台要不断创新,不断寻找低成本、高效率、低污染的物流模式。该平台还可以为企业提供物流技术的咨询服务,促进企业煤炭物流的发展。

[参 考 文 献]

[1]汤希峰.余静.煤炭物流系统体系结构的研究[J].物流技术,2004(10)

[2]侯瑞刚.煤炭物流产业初探[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15)

[3]李嘉琪.资源整合下煤炭物流的发展策略[J].经济视角,2010(14)

煤炭产业现状范文5

淮北市是一个因皖北地区煤炭开采而设立的新兴城市,1960年建市。特殊的工业结构使煤炭工业产值一直在淮北市工业产值和国内生产总值中占据着较大比重,煤炭税收则是淮北市税收的主要构成部分,煤炭企业同时也是淮北市机构的重点和大额贷款客户。淮北市煤炭企业在金融中的这种特殊地位,决定了煤炭行业的经营状况对淮北市经济金融运行有着较大的:当煤炭企业的经营效益较好时,淮北市经济增长也随之加快;当煤炭企业的经营效益较差时,淮北市的经济增长随之减缓,并且对金融机构的贷款风险暴露也有着同样的影响。

一、煤炭企业经营状况对淮北市经济增长影响的对比。

1、低谷时期。在1996年以前,淮北市煤炭企业的产销状况总体上是比较平稳的,煤炭企业产值在全市工业产值中的比重基本保持在60%左右,没有过大的波动。但是从1997年开始,在经济实现了“软着路”以后,能源需求减少,使淮北市的煤炭企业经营陷入了困境,煤炭工业经济步入了罕有的低谷。全市煤炭产量从1995年的2236万吨下降到了1996年的2200万吨,下降了1.6%,之后煤炭产量继续减少,直到2000年才开始恢复性增长,达到了2320万吨,仅比1999年增长1.7%,比1995年增长3.8%。在1996-2000年间,淮北市的煤炭价格也不断下降,从1995年的210元/吨下降到了2000年的165元/吨,最低时只有140元/吨。煤炭产量的减少和价格的下降,使煤炭企业产值增长缓慢,对淮北市工业经济的贡献率也大幅度下降。煤炭工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从1995年以前的65%左右下降到了2000年56.8%,在GDP中的比重从1995年以前的40%左右下降到了2000年的26%。由于煤炭产业在淮北市工业经济中占据着支柱地位,煤炭工业经济增长减缓也拖累了淮北市经济的增长。在1997年到2000年间,煤炭工业增加值年平均增长率仅为1.4%,同期淮北市工业增加值年平均增长率为1.7%。是改革开放以来最低的几年。

2、高峰时期。2000年以后,由于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宏观经济增长加速,能源需求迅速增加,淮北市煤炭企业逐渐摆脱了经营困境,煤炭生产和销售向好,煤炭工业经济快速增长,全市煤炭产量从2001年的2679万吨增加到2004年的3279万吨,年平均增长16.2%;煤炭价格从2000年的162元/吨上涨到2004年的396元/吨,年平均增长23.6%。2001-2004年间,煤炭工业增加值年平均增长25.8%,其中2001年淮北市煤炭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51.4%,创下了最高水平。

在煤炭工业经济增长加速的带动下,淮北市工业经济同时呈现增长加速的状态,2001-2004年,工业增加值分别比上年增长13.5%、15.8%、16.4%、25.2%,是淮北市工业经济增长最快的时期。这期间,煤炭工业增加值对全市工业经济增加值的贡献率分别为68.6%、74.3%、72.5%、74.0%,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6.2%、42.6%、45.8%、42.8%。下图显示了煤炭工业增加值在淮北市工业增加值和GDP中所占的比重。

煤炭产业现状范文6

1.1煤炭营销市场供应现状分析

当前国内煤炭企业的产量己经出现了明显的增加,这主要得益于前几年的生产技术改造、但是,近两年由于国内通货膨胀的幅度较大,政府在宏观经济调控过程中的首要目标就是稳定市场价格,而煤炭作为基础性能源,在经济调控方面一直是主要对象,政府不愿因产量受到限制而导致煤炭价格上涨,因为这将导致供电企业价格上升趋势明显,对整个市场的物价上涨造成刺激作用,因此,政府相关部门依然会要求煤炭企业持续扩大产能,通过增加产量来保证煤炭的供应,加之其他国家对我国的煤炭出量增加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市场煤炭供应问题。

1.2煤炭营销市场需求情况分析

我国近年来的经济一直保持在高速运行的状态,国内煤炭市场需求量也对应保持稳定增长的趋势、而国家在治理通货膨胀的过程中,必将通过产业调整政策以及货币政策等对经济模式进行修正,这必将造成煤炭需求量降的问题,但是,当前我国依然处于城镇化阶段,因此房地产建设拉动的钢铁、铜价等依然会一定程度上拉动煤炭需求量,据相关数据统计,我国的粗钢年产量达到了1.74亿吨,而且呈现出稳步上升的趋势,从上面的分析来看,在后续较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的煤炭市场需求量都将处于一个相对平稳的阶段,但是铁路运力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有效供给量小于需求量的情况出现,这将会在区域形成供求失衡的问题,尤其是部分沿海工业发达区域,其对电力需求较大,这种影响更为明显。

2煤炭营销市场前景展望

根据上文针对当前煤炭营销市场的基本特征以及市场的发展现状等进行分析,可以明确广大企业在建设过程之中应当遵循的宗旨以及核心思想。将针对煤炭营销市场的发展建设前景进行系统化的分析,以更好的明确企业的建设方向以及发展的工作思路,为更好的适应当前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奠定坚实的基础。故在今后还应当着重的对相关行业建设前景进行探析,真正意义上促进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在当前的发展趋势之中,将客户的满意程度作为工作的核心原则。全面的制定出可行的方案,为工作的发展寻求出新的改革途径。从价格来对煤炭市场进行分析是煤炭营销前景预测的主要方式之一。当前煤炭市场呈现出供不应求、煤炭市场价格机制持续完善的状态,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与市场规律作用相互结合,推动了煤炭价格的持续上涨。将来的煤炭市场发展过程中,国家集中调控的政策指导性将更加明显,政策的扶持将成为煤炭市场价格稳健的基础。同时,必要的市场价格同样有利于促进煤炭生产结构的调整实现煤炭生产及营销技术的稳步前进。煤炭营销市场的发展需要适时的引入新的理念和新的机制,以更好的响应当前时代和经济发展的趋势。

3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