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方案的要素范例6篇

教学设计方案的要素

教学设计方案的要素范文1

关键词: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优化设计

在知识经济时代,人才培养与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诸多方面将发生更加紧密的联系。在高职高专教育中,专业教学改革是牵动教学全局的根本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是专业教学改革的关键,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设计和实施是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的核心问题。

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设计的指导思想

高职高专教育的专业针对性强,人才培养对实践动手能力要求高,又多为学科交叉专业,其人才培养的目标是企事业单位从事工程生产第一线技术和管理工作的高等工程技术应用性人才。因此,必须根据各专业的特点、人才培养目标、行业发展趋势等基本情况,根据我国“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理论,优化设计各专业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优化设计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

我院试点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按照“边研究、边改革、边实践、边优化”的思路开展工作,至今已进行了三次大调整,具有“学做交替、内强外联、一主两辅、实践创新”的人才培养特征,形成了“贯彻一条主线、采取两个结合、构建三个体系、实施四个循环、形成五大模块”的基本思路,其内涵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交替进行,两者既相对独立又互相联系、互相促进,以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在做中学”的教育思想;对内加强教学基本建设,对外加强与企业和社会的联系,建立产学研联合体;以专业技术应用为主,兼顾技术管理和相关技术应用为辅,拓宽学生就业口径;重在改革、重在实践、重在创新,重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

“贯彻一条主线”是以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工程素质培养为主线来优化设计人才培养方案;“采取二个结合”是采取企事业单位与学校相结合(产学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设计;“构建三个体系”指构建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和素质养成体系,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进行全面素质教育;“实施四个循环”即实施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基础、基本技能训练、专业技能综合训练和工程能力综合训练四个教学循环,四个循环的具体内容体现“以目标为中心,在评价中学”和“以学生为中心,在实施中学”的教育理念;“形成五大模块”是基本素质模块、通用技术模块、专业技术模块一、专业技术模块二和计算机应用技术模块。

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设计

根据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设计的指导思想和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的专业要求,我院优化设计的水电站动力设备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曾于1999年11月和2000年6月被教育部高教司收编为全国8个指导性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方案之一,2003年2月供用电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又被教育部高教司收编,在全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一)人才培养方案的理论教学体系

考虑各专业毕业生的工作岗位主要面向专业领域企事业单位的生产第一线,将理论教学体系分解为专业技术和人文素质两大模块,每模块又由若干子模块组成,子模块由若干课程组成。以水机电多学科交叉的水电站动力设备专业为例,具体如图1所示。

(二)人才培养方案的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学生的基本技能训练和专业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其分解为专业技术和人文素质两大模块,每模块又由若干子模块或课程所组成,以水电站动力设备专业为例,具体如图2所示。

(三)人才培养方案的素质养成体系

素质养成体系使培养的学生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等方面得到提高,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及就业能力。素质养成体系在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提高教育效果的同时,增设了人文社会科学和经济管理等选修课程,并积极开展社会实践和第二课堂活动。经多年实践,试点方案形成了以“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做人”为中心的素质养成体系,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以水电站动力设备专业为例,素质养成体系融合在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中,具体如图1和图2所示。

(四)课程设置、课时分配和课程内容的优化

在优化设计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对传统课程进行了改革和重组,对基础课程内容以必需和够用为度,对专业课程内容以掌握概念和强化应用为主。不强调学科的系统性,不追求内容的深广度。对于实际工作中极少用到或与专业教学内容没有直接关系的课程内容进行大幅度的删减;大幅度增加适应我国专业领域发展的新技术和工程生产第一线需要的课程及内容。

在进行课程整合和课时优化的同时,再进行每门课程内容模块化优化设计和课程教学方案的优化设计,使课程教学方案、教学内容、教学课时及课程设置符合人才培养目标,这样,便于课程衔接、减少课时、增加选修课学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学习的机会。

(五)教学过程的实施、监控和管理优化

为了保证该人才培养方案的顺利实施,我院对各试点专业拟定了才培养方案实施过程细则,完善了与之相配套的措施。对教学过程的四个循环,建立了一系列的监控、管理和信息反馈制度。如成立了各专业的产学合作指导委员会、专业改革领导小组、专业改革协调小组和教学质量监督小组;对理论和实践教学环节分别要求20%~30%和30%~40%的课时由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授课;在试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过程中,所有考试课程实行教考分离制度等;改革课堂的教学方式,建立了学生学习网络交流平台;开放实验中心及完善其管理监督制度等。教学过程的设计和管理优化为人才培养方案的顺利实施提供了保障,使学生能做到早实践、多实践,做到学中做、做中学,边学边做,边做边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六)教师配备结构优化

在重视人才培养方案实施的过程中,必须不断优化教师队伍,大力引进有工程实践经验的高学历高职称人才,使人员配备在职称、学历和年龄等方面更趋合理。要求多数教师不仅具有比较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而且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一定的科研工作能力。如动力工程教研室现有教授2人,副教授6人,讲师以下7人,其中硕士8人,50%以上的教师具有教师和工程师的双师素质。除此之外,在该专业产学研合作的15个水电行业的单位中聘用了19位理论课教师和实践环节指导教师。

经过多年的改革实践,我院已有2001~2006六届毕业生走向了工作岗位。从毕业生反馈调查结果分析,试点专业的毕业生在一次就业率、用人单位满意程度、可持续学习能力、职业素质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均有明显的提高。这充分表明经优化设计的人才培养方案具有高职高专教育特色和鲜明的时代特色,适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需求。

作者简介:

教学设计方案的要素范文2

[关键词]高职 教学计划 培养方案

一、问题的提出

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是确定专业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构建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人才培养方案是一所学校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集中体现,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中心环节,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学校的办学体制与运行机制必须为贯彻人才培养方案,适应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保障。在新一轮的高职教育教学改革中,人才培养方案的研制和使用作为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核心内容正在逐渐推行。回顾我国高等教育的办学历程,国家对编写教学计划有过指导性文件,但对人才培养方案还未曾颁布过相关的文件。目前,缺乏制订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方案共同遵守的框架和质量标准,导致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及实施的随意性,并带来质量标准考核的不可操作性。因此,对人才培养方案相关问题的研究,对规范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的研制工作,系统规划人才培养各个环节,促进学校教学基本条件建设,深化教育教学管理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人才培养方案的内涵

1.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含义。关于人才培养方案的定义,不同学者表述不同,但核心内容都基本相同。关于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含义,我们认同的是:人才培养方案是根据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所制定的实施人才培养活动的具体方案,是学校指导、组织与管理教学工作的基本文件。其内涵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文本形式,是对专业人才培养的逻辑起点、培养目标与规格、内容与方法、条件与保障等培养过程和方式的描述和设计;二是人才培养方案是对学生的全面发展,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培养过程的整体设计,包括课内课外的统筹安排等;三是人才培养方案不仅包括培养计划,还包括师资、教学环境、教学实施建议和教学管理制度等各种因素;四是人才培养方案除了计划性,更侧重它的系统性和实施措施;五是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教学工作稳定运行、各项政策和规定制定与实施、专业、课程、师资、实训基地等教学基本建设的基础,是组织和管理教育教学过程的基本依据。

2.人才培养方案的框架与基本内容。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结构由学制与招生对象、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专业核心能力与就业岗位(群)等九部分组成,这种人才培养方案框架,将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及教学实施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学制是指修读年限,高职的标准修读年限一般为3年(2年),根据学生学分修读情况可实行弹性学制2~5年(2~4年);招生对象是指应届及往届普高(中职)毕业生等。培养目标是专业教育教学活动的预期结果,包括专业的具体培养要求,所培养人才的层次、类型、毕业生的质量标准及所从事的工作等;培养规格是对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的规定,是培养目标的具体化。专业核心能力是指学生应掌握的具有竞争优势的、独特的情商、专业知识和不易模仿的专业能力,使学生能在专业的不同层次和方向找到其合适的位置;就业岗位(群)是指学生的目标就业岗位以及拓展或发展目标岗位。课程体系是指一个专业所设置的课程相互间的分工与配合,主要反映在各种类型课程的结构,必修课与选修课之间的比例关系等;课程设置是指选定的各种各类课程的设立和安排,包括合理的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课程开设的先后顺序等。专业核心课程主要包括:课程名称、类别、学时、学分、课程目标、主要内容、考核与评价要求等。毕业标准包括应修读总学分、职业资格证书及其他证书获取情况等要求。教学安排主要包括各学期周数分配表、专业教学周历一览表、各类课程学时学分比例表、课程设置与教学进程一览表。实施建议包括考核与评价方法、师资队伍及实训条件的配备、教学制度保障等。其他说明是对人才培养方案中出现的一些主要术语进行解释和对专业调研情况、人才培养模式设计、课程设计等相关事项的说明。

三、人才培养方案与教学计划的区别

1.在设计思路和原则上。人才培养方案是对于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培养过程的整体设计,除了计划性,更侧重它的系统性和实施措施。教学计划是按照专业要求制定的学科模式,更侧重教学的计划性规定,缺乏对职业性、学生素质及学生个性培养的设计。

2.在编写体例框架上。人才培养方案无论从要素、要求还是结构、体例上都是全新的,内容更加丰富。教学计划在结构和内容上都比较简单,基本上指我们通常看到的实施部分。

3.在教学目的上。人才培养方案的目的在于人才培养,既包括培养计划,还包括师资队伍、实践教学条件、校企合作机制等相关条件和制度等各种因素。教学计划虽然为人才培养服务,但主要目的是教学。

4.在教学内容上。人才培养方案与教学计划相比:一是增加了突出围绕职业岗位能力设定的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标准相衔接;二是可根据与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等实际情况进行课程置换或设置单独的课程模块,既方便学生就业,又能促使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更好地与社会需求接轨。教学计划则注重对讲授内容的系统性和知识体系完整性的计划与规定。

5.在课程体系结构上。人才培养方案在课程体系结构方面改变了教学计划 “学科本位”的课程观,打破了注重知识体系完整性的牢笼,遵循“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的理念,构建以职业岗位(群)所需的知识、技能和素质为主线的课程体系。以我院为例,将长期以来教学计划沿用的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三段式课程体系结构,改为基本素质、专业基础能力、专业核心能力、专业综合性实践、专业拓展能力、综合素质6个模块,各个模块的课程既自成体系,又相互联系,相互衔接,突出职业能力和就业能力的培养。根据专业的实际情况,还可增设特殊的专业方向模块,主要是为了实现因材施教,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和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化。

6.在教学模式和方法上。人才培养方案改变了教学计划那种“粉笔加黑板”的普通教室、多媒体教室、实验(训)室等教学模式和方法,提倡将企业的工作任务与学生的学习任务结合起来,根据不同类型的课程和教学目标,选择不同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如在真实的环境中实施教学,采用引导性教学法、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使学生在做中学,教师在教中做,融“教、学、做”为一体,有利于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

7.在教学环节上。人才培养方案为加强学生对创新、创业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提高了教学环节的要求,实践教学环节所占的学时从30%增加到一般不低于总学时的50%。第六学期原则上全部安排顶岗实习,顶岗实习时间上不少于半年,根据专业实际还可单独设置有利于创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模块。

8.在教学安排上。一是学制及学期的变化,学制上,由原来的学制3年(2年),根据学生的学分修读情况,可弹性为2~5(2~4)年;学期安排上,根据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具体情况,每一学年由原来的两个学期可灵活设置成多个学期,将常规的教学时间安排与寒暑假、周末和节假日打通安排教学任务。二是课程学分计算方法的变化,课程的学分计算方法可从传统的理论课每18学时计1学分,实践课每36学分计1学分,改为除集中实训的项目每周计1学分外,其他统一为每18学时计1学分,突出构建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课程的导向。

四、制订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的注意事项

1.明确人才培养方案与人才培养模式的关系。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学校在一定的教育理论、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对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进行系统思考与设计而形成的比较稳定的专业教学活动的结构样式和运行方式。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要具体化为人才培养方案,才能在人才培养的实践中得到运行和实施。在编制人才培养方案时,要明确培养目标定位,为了实现培养目标应该构建的培养模式、课程体系、设置的课程、采用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考核与评价方式,需要组建的教学团队,建设的实习实训条件和配套的相关教学制度等。只有理清了这些问题与关系,在此前提下所编写的人才培养方案才能真正成为指导专业建设和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才能避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盲目性、片面性和孤立性。

2.依据人才需求确定培养目标。要通过广泛的市场调研和人才需求预测分析,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家长和学生的就业期望,确定培养目标,使其与市场需求相吻合。培养目标定位的准确性与区域性是培养模式定位的依据,同样的专业在不同区域的高职院校中培养目标应有所区别,应体现出区域性特点。不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支柱产业和重点产业不同,对人才的规格、层次的要求不同,这些不同都要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有所体现,最终反映在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人才培养实践中。

3.根据培养目标确定职业岗位能力。在确定就业岗位(群)的基础上,要认真分析所需要的职业岗位能力,明确职业岗位(群)的业务范围、工作任务和素质要求,构建具体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的设计要突出职业性,使培养目标不脱离高职教育的实用性、技能性和职业性的特点。

4.按照职业岗位能力设定教学内容和构建课程体系。要将以职业岗位(群)所需的知识、能力与素质为目标确定的标准转化为课程,以真实的工作任务或过程为依据整合和优化课程内容,把职业资格标准融入教学内容,将学科教学转化为能力培养,使教学内容对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具有直接的意义和价值。构建以职业岗位(群)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为主线的课程体系,构建以工作任务或过程导向的渐进式职业能力培养的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以理论教学内容围绕就业岗位(群)所需能力的专业基础与职业知识,实践教学内容以学生就业岗位(群)所需技能的获得及胜任工作为目标的相关课程的课程体系。同时,课程的设置还应注重学生对职业岗位变化的适应性,根据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不断更新教学内容,调整课程结构,体现知识的先进性和适用性,凸显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和实用性。

5.围绕课程设置选择教学模式和方法。教学模式要注意贴紧企业岗位工作实际,把企业生产过程与教学过程结合起来,把企业的工作任务和学生的学习任务结合起来,根据不同专业和不同类型课程内容及教学目标,选择不同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胡秦葆,刘雨涛.高职院校学生专业核心能力培养初探[J].人才开发,2010(6).

教学设计方案的要素范文3

关键词:基础图案 教学方法 创作引导

基础图案课程在中职美术专业已有多年历史,它使学生能了解图案的内容与特点,并运用于设计中。基础图案课程是美术设计专业中很重要的一门课程,也是学生学习设计的一个转折点。图案创作设计使学生从写实转向设计,从具象思维转向抽象思维。以往学生学习素描、色彩,都是根据实物进行绘画,将基础图案创作与设计从实物转换为具有设计理念的图案形式,这对培养学生创新意识非常重要。本文对图案设计与创作这一课题进行教学分析与研究,并探索了更科学、更灵活的教学方法,以使教学达到更好的效果。

一、基础图案创作的内容与教学目的

基础图案课程教授内容主要有图案写生变化、单独纹样与适合纹样、连续纹样等。基础图案创作是基础图案课程的内容之一,基础图案创作与设计主要内容是图案写生变化、图案造型设计、图案色彩设计等。这个课程可以培养学生的创作思维,提高学生想象能力,为学生今后学习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基础图案创作现存的教学问题

1.重技能,轻理论。无论学什么,技能要进一步提高,都要建立在一定的理论基础之上。

2.教学形式呆板、不灵活。一些教师对基础课学习不够重视,不能根据学生现状灵活采用教学方法。目前中职学生就业需求与学生基础情况较以前有所改变,所以要调整教学方案。

3.注重图案技能技法,不注重学生设计创新素质的培养与素材的积累。一些教师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创作与创新能力,在教授图案时只讲授图案变形常用的方法,不注重引导学生的创作过程。部分学生根本不能创作或很难进行创作,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新能力。

4.教师不注重专业知识更新。部分教师的图案知识一成不变,常年用同样的模式进行教学,用的参考书也比较陈旧。一些教师的教案甚至没有改变,教授的知识不能适应当前学生的实际情况与就业需求。

三、教学改革的措施

1.理论讲解要明白透彻

一些学生在学习基础图案这门课程前,对基础图案了解甚少,此时老师就要对图案的概念、特点、发展历史等知识点进行讲解。比如,写生变化包括写生的方法、写生变化的基本技法、写生变化设计的思维等,使学生从以往的素描、色彩对实物描绘的思维转入设计思维方式,达到能借鉴优秀作品进行自我创作。各种纹样也要讲解它们的概念、特点以及色彩搭配的技巧。一些学生不能很好地区别适合纹样与单独纹样,此时教师就应多讲解它们的不同点。

2.图案创作引导“三步走”

第一步,要让学生胸中有“竹”,从临摹中积累创作的素材。教师第一阶段可以通过临摹,让学生对图案的技法和形式有一定的了解。但是课程时间有限,不能临摹很多作品,教师可以布置一些收集资料的作业,比如,到图书馆阅读或用速写的形式收集几十张图案作品,或在网上存储一定量的作品。通过收集作品这个作业,学生可以用较少的时间阅读大量作品,提高知识面与阅读量,积累一定量的素材,无形中提高了审美能力。胸中有“竹”,创作起来就会更加得心应手。

第二步,用以旧换新法(半创作形式)引导学生创作。何为半创作形式?即让学生做同一主题作业,学生找一个跟自己想法相似的优秀作品作为参考,然后对其中某一部分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修改,以完成自己的半创作作品。这样一来,学生创作难度降低,能循序渐进地接受创作的方法。在教学实践中,笔者用此法进行教学,效果比直接让学生创作明显要好。这种方法就是让学生学会借鉴别人的作品,以达到自己创作的目的,这不是抄袭,是以旧换新法。例如,作业是菊花花头变形,学生可以用几何法、摹似法或是意象法等常用设计方法进行设计。

第三步,进入全创作。前面两步使学生对创作有了进一步认识,继而进入全创作阶段,就会更顺其自然了。头脑中有了一些素材的积累,技能上更熟练,也具备了设计的理念。教师此时再设计一个主题,布置一些创作作业,要求学生在设计时多画几个方案进行对比、选择,教师给予指导,说出一些方案的优缺点,使学生对设计的方案有深刻的认识。选择好设计方案,就可以做正稿了。教师在指导学生创作时注意不能说得太全,以引导的方式较好,避免让学生全按教师的意思去改,这样会限制学生的创造力,不利于今后的学习。

3.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

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媒体、画展、网络、美术专业刊物、新书等不定时搜索或阅读一些专业资料与作品,或去进修学习,多听公开课,参加专业教师之间的一些有主题的专业交流会,以提高自身知识结构。

4.更新教材

学校不定时引入一些新的参考资料。参考书也可以让学生购买一些,分组进行购买,每组买不一样的书,然后交换看。这样既减少了学生负担,又可以互相分享新书与知识。

结语

如今的中职美术专业生源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培养目标与社会就业需求也有所变化,我们要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对新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与探索,寻找最适合现有教学状况的教学方法,要因材施教。改是为了教得更好,研究是为了教得更精。笔者在图案课教学过程中,针对中职院校学生学习的一些情况,以创作“三步走”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在教学实践中收效良好。

参考文献

[1]映雪,梅林.设之“计”思之“维”[J]. 美术观察,2006(7):97.

[2]杭间.设计的民主精神[J].装饰,2010(7):13.

[3]陈池瑜.美术基础理论研究的新收获[J].美术之友,2009(5):24-25.

教学设计方案的要素范文4

摘 要:新一轮课程改革中,课堂教学改革的目标之一是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针对英语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在课堂上还是实行“满堂灌”或标榜为启发式的“满堂问”、“满堂讨论”等满堂灌翻版的教学模式。笔者通过大量文献的研究,发现“双动两案”教学模式是一种既能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师生双向互动的新型教学模式。它是一种将“教案”与“学案”视为统一整体,并以此作为师生课堂交流媒介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双动两案;高中英语;教学实践

一、“双动两案”教学模式的内涵

迄今为止,“双动两案”教学模式的应用还仅限于地理教学,还未应用于其他学科,因而对此的定义未归于统一。笔者认为可以用“教学模式‘双动两案’‘双动两案’教学模式”的思路分析、解释此概念。双动两案教学模式研究始于2003年,该模式早期被称作“双线两本”教学模式,经过四年多的发展完善,到2007年被正式命名为双动两案教学模式。其中,“双动”指的是学生的学习活动和教师的教学活动,““两案”是指学生的学习设计方案和教师教学设计方案。学案和教案并不是简单的相加,而是学案要中包含教师有目的性、有方向性的指导,教案中要包含对学生学习过程生成的预设,二者必须相互联系、相互融合,要把“两案”有机结合成为一整体。因此,“两案”可整体的视为教与学的方案。该教学模式从2003年到现在已取得了阶段性的研究成果,主要是对该模式进行了理论构建和实验研究。理论构建研究方面主要是探讨了该教学模式的含义及特点、理论依据、教学目标和功能、操作程序,以及该模式的实施策略,并从总体上对学案和教案的组成及设计原则进行了研究。

二、“双动两案”教学模式的理论研究

(一)“双动两案”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1.个体素质结构论

素质结构是一种结构化的人的天赋,它包含三个结构化的组成要素,即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非智力因素结构。在个体素质结构中,知识结构主要决定个体工作专业的适应性,能力结构只要决定个体的创造性,非智力因素结构主要决定个体做出的制动性和能动性。个体素质结构具有差异性、发展性、耗散性、动态性等特点。因此,作为教育教学工作者,要把发展学生的个体素质结构放在第一位,使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非智力因素结构协调发展,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一定要与发展能力、培养非智力因素结合起来,并使三个要素内部形成结构,只有结构化了的要素才对个体素质结构发挥最大功效,才对个体发展期最佳的推动作用;要促进个体素质结构的发展,就要设计与个体实际相吻合的学习活动,最大限度的开展个性化学习。因此,课堂教学就应该使学习个体的非智力因素结构、能力结构、知识结构都处于激活状态。基于此,教学中就应包括教师的指导、辅导、讲解、评价、调控和学生的自悟、交流、讨论、评价、调控,以及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讨论。“双动两案”教学模式中的“双动”的提出即使基于此。

2.有意义学习理论

美国当代著名认知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按照“意义――机械”与“发现――接受”两个彼此独立的维度,对学习进行了分类。他认为,发现学习未必是有意义学习,也可能是机械学习;接受学习也不等同于机械学习,也可能是有意义学习。什么样的学习可以认为是有意义学习,必须满足两个前提条件:(1)学生表现出学习的意向,即学生希望在新的学习内容之间建立联系;(2)学习内容对学生具有潜在意义,即学生已掌握的知识结构能够与新内容有机结合,建构出新的知识网络。知识结构就是学生头脑中的知识结构。广义上,认知结构是学生已有的观念的全部内容及其组织;狭义地说,它是学生在某一学科的特殊知识领域内的观念的全部内容及其组织。奥苏贝尔提出了三个主要的影响有意义学习和迁移的认知结构变量:观念的可利用性、观念的可辨别性和观念的稳定性与清晰性。“双动两案”教学模式为学习和记忆新知识提供了必要的固定点,该模式关注了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是否能与新信息的有关概念建立联系。教师在设计“两案”时,考虑如何将新信息融入学生的已有的认知结构,使之与其发生相互作用,使之有意义的同化。

三、高中英语“双动两案”教学模式的教学实践

笔者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发现裴亚男在其硕士论文《高中地理双动两案教学模式构建研究》中针对高中地理双动两案教学模式的教学程序做了相当详细的阐述,简单的可以概括为“明晰双动,创建两案”。笔者通过研究,认为该教学程序对高中数学“双动两案”教学模式同样适用,在此就不再赘述。笔者针对高中英语的学科特点,对高中英语“双动两案”教学模式做了实践研究。

1.高中英语“两案”的编写内容

英语“教案”的编写需要包括以下几部分内容:教材地位、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法、学法、教学用具、教学设计、教学反思。其中教学设计中必须包括预设师生“双动”,这一环节是“双动两案”教学模式中教案的特色而部分。

英语“学案”的编写需要包括以下几部分内容:学习目标、重点、难点、学法、学案探究,其中学案探究是学案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英语“教案”与英语“学案”中所设计的问题串应该是一致的。但在“教案”编写时对问题串中的每一个问题的解决方案和对学生的引导方案以及学生对该问题可能出现的解答的预设应该是具体详细的,而“学案”中只要给出引领学生自学本节内容重点的问题,从而给学生留出更多的学习、思考空间。

2.高中英语“两案”的编写原则

基于高中英语“两案”的内容要求,在编写高中英语“两案”时应遵循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原则和问题探究性、层次性原则。

3.基于“两案”的高中数学课堂的“双动”

高中英语“双动两案”教学模式的实质是以英语“两案”为文字载体,为师生、生生的双向互动搭建平台,通过“双动”提高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课堂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生命整体,处处蕴含着矛盾,其中生成与预设之间的平衡与突破,是一个永恒的主题。预设与生成是辩证的对立统一体,课堂教学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的两翼,缺一不可。教学既要重视知识学习的逻辑和效率,又要注重生命体验的过程和质量,但是生成对教学目标的达成有利亦也弊。笔者认为,将“双动两案”教学模式应用与高中英语课堂其实质是寻求预设与生成之间的一种有效的动态平衡。精彩的生成离不开之前的精心预设。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笔者以人教版英语《必修1》中《Earthquake》为例,本节的重点是了解地震时发生的现象。笔者在“两案“中设计了“导学”这一环节,在课前把“学案”发放给学生,且在“教案”中呈现出了几个问题,让学生从生活中想,实际教学中,学生不仅完成了预设,还出现了意想不到的情况,正是这出人意料的情况把整堂课推向了高潮。(作者单位:重庆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 裴亚男在其硕士论文《高中地理双动两案教学模式构建研究》

教学设计方案的要素范文5

关键词 基础图案教学方法创作引导

基础图案课程在中职美术专业已有多年历史,它使学生能了解图案的内容与特点,并运用于设计中。基础图案课程是美术设计专业中很重要的一门课程,也是学生学习设计的一个转折点。图案创作设计使学生从写实转向设计,从具象思维转向抽象思维。以往学生学习素描、色彩,都是根据实物进行绘画,将基础图案创作与设计从实物转换为具有设计理念的图案形式,这对培养学生创新意识非常重要。本文对图案设计与创作这一课题进行教学分析与研究,并探索了更科学、更灵活的教学方法,以使教学达到更好的效果。

一、基础图案创作的内容与教学目的

基础图案课程教授内容主要有图案写生变化、单独纹样与适合纹样、连续纹样等。基础图案创作是基础图案课程的内容之一,基础图案创作与设计主要内容是图案写生变化、图案造型设计、图案色彩设计等。这个课程可以培养学生的创作思维,提高学生想象能力,为学生今后学习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基础图案创作现存的教学问题

1.重技能,轻理论。无论学什么,技能要进一步提高,都要建立在一定的理论基础之上。

2.教学形式呆板、不灵活。一些教师对基础课学习不够重视,不能根据学生现状灵活采用教学方法。目前中职学生就业需求与学生基础情况较以前有所改变,所以要调整教学方案。

3.注重图案技能技法,不注重学生设计创新素质的培养与素材的积累。一些教师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创作与创新能力,在教授图案时只讲授图案变形常用的方法,不注重引导学生的创作过程。部分学生根本不能创作或很难进行创作,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新能力。

4.教师不注重专业知识更新。部分教师的图案知识一成不变,常年用同样的模式进行教学,用的参考书也比较陈旧。一些教师的教案甚至没有改变,教授的知识不能适应当前学生的实际情况与就业需求。

三、教学改革的措施

1.理论讲解要明白透彻

一些学生在学习基础图案这门课程前,对基础图案了解甚少,此时老师就要对图案的概念、特点、发展历史等知识点进行讲解。比如,写生变化包括写生的方法、写生变化的基本技法、写生变化设计的思维等,使学生从以往的素描、色彩对实物描绘的思维转入设计思维方式,达到能借鉴优秀作品进行自我创作。各种纹样也要讲解它们的概念、特点以及色彩搭配的技巧。一些学生不能很好地区别适合纹样与单独纹样,此时教师就应多讲解它们的不同点。

2.图案创作引导“三步走”

第一步,要让学生胸中有“竹”,从临摹中积累创作的素材。教师第一阶段可以通过临摹,让学生对图案的技法和形式有一定的了解。但是课程时间有限,不能临摹很多作品,教师可以布置一些收集资料的作业,比如,到图书馆阅读或用速写的形式收集几十张图案作品,或在网上存储一定量的作品。通过收集作品这个作业,学生可以用较少的时间阅读大量作品,提高知识面与阅读量,积累一定量的素材,无形中提高了审美能力。胸中有“竹”,创作起来就会更加得心应手。

第二步,用以旧换新法(半创作形式)引导学生创作。何为半创作形式?即让学生做同一主题作业,学生找一个跟自己想法相似的优秀作品作为参考,然后对其中某一部分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修改,以完成自己的半创作作品。这样一来,学生创作难度降低,能循序渐进地接受创作的方法。在教学实践中,笔者用此法进行教学,效果比直接让学生创作明显要好。这种方法就是让学生学会借鉴别人的作品,以达到自己创作的目的,这不是抄袭,是以旧换新法。例如,作业是花头变形,学生可以用几何法、摹似法或是意象法等常用设计方法进行设计。

第三步,进入全创作。前面两步使学生对创作有了进一步认识,继而进入全创作阶段,就会更顺其自然了。头脑中有了一些素材的积累,技能上更熟练,也具备了设计的理念。教师此时再设计一个主题,布置一些创作作业,要求学生在设计时多画几个方案进行对比、选择,教师给予指导,说出一些方案的优缺点,使学生对设计的方案有深刻的认识。选择好设计方案,就可以做正稿了。教师在指导学生创作时注意不能说得太全,以引导的方式较好,避免让学生全按教师的意思去改,这样会限制学生的创造力,不利于今后的学习。

3.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

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媒体、画展、网络、美术专业刊物、新书等不定时搜索或阅读一些专业资料与作品,或去进修学习,多听公开课,参加专业教师之间的一些有主题的专业交流会,以提高自身知识结构。

4.更新教材

教学设计方案的要素范文6

[关键词]教学设计;内涵;特征

教学设计是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中的一个基本问题。正确地理解和把握教学设计的内涵及其特征,不仅有助于教师解决教学设计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提高教学实效性,而且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自觉地、科学地指导教学设计,提高教学设计水平。有人曾撰文对教学设计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但篇幅有限,缺乏系统。教学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需要进行拓展性研究,努力形成系统、全面、深刻的认知,准确地反映教学设计的基本规律。

一、教学设计的概念及其分类

(一)教学设计的概念。教学设计也称教学系统设计。它是指以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系统学、设计学等理论和方法为指导,针对教学实际问题,在全面分析教材、学生、教学条件和教师的基础上,通过创新思维,运用最佳的理论、方法和途径解决教学问题,对教学目标、内容、方法、手段和教学环节等诸要素进行系统的有机整合,形成优化的教学设计方案的活动过程。(二)教学设计的分类。从课程类型上,教学设计可划分为理论教学设计和实践教学设计;从任务范畴上,教学设计可划分为广义的教学设计———基于一门课程的教学设计,它是说课的基础;狭义的教学设计———基于一堂课的教学设计,它是上课的基础。

二、教学设计的内涵

(一)教学设计是教学目的和教学目标的统一。教学设计是为了解决教与学的问题而形成的最优化的设计方案。优化的教学设计方案不仅要解决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教到何种程度等问题,也要解决学什么、怎么学、学到何种程度等问题。这些问题是教与学实践活动中最一般性的问题。因而,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也自然成为教学设计的基本目的和目标。找到最有利于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手段是教学设计的目的,形成优化的教学设计方案是目标。优化的教学设计方案是教学设计工作的直接性的目标,它包含教与学两个方面。一是教学效果最佳,即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这是教师方面的目标;另一方面是学习效果最佳,即促进学生高质量地完成学习任务,这是学生方面的目标。前者是教师职业工作性的要求,后者是教师职业目的性的要求。教学设计的终极性目标,是按照高职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设计好每一堂课、每一门课,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实现“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二)教学设计是教育教学理论与技术的统一。教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不仅包含教与学细微的心理、思维、知识等意识领域里的规律与现象,也包含现代信息技术、媒介传播、行为活动等实践领域里的规律与现象。处理如此复杂的关系,必须具备一定的能力,这种能力表现在合理、科学地运用教学策略、方法和手段,集中表现在技术层面。但是,这种技术的拥有,是需要一定的教学经验和教育学、心理学、系统学、设计学、信息技术等理论为基础的。如果没有教学经验和教育教学等诸理论为基础,缺失了理论的指导,不可能拥有这种技术。即使掌握了一些教学设计的手段、方法和环节,但在合理运用、科学设置、策略把握上难以实现优化教学设计目标的要求。(三)教学设计是各种教学要素的有机统一。教学设计工作涉及校情分析、学情分析、专业分析、课程分析、教学条件、教学评价、教学反思等内容环节。其中,课程、学生、教师和教学条件是教学系统中的四个主要要素。以上要素不是简单的排列和组合,而是以最佳的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为指向,以符合学习者的学习基础、兴趣、需要为要求,以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校的办学条件为保障,按照教育学、心理学诸理论的要求,统筹兼顾,综合设计,使各教学要素融为一体,形成整体功效。

三、教学设计的特征

教学设计特征是进行教学设计方向性的基本要求和基本遵循。(一)思维创新性。从本质上看,教学设计属于思维活动。它是根据教育学、心理学等原理,统筹思考,科学安排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诸个教学要素的思维设计活动,属于意识领域内的活动。其直接的结果是把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但是,它不是简单地把教材内容转化为教学内容,而是基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条件可行性分析、教学反思,结合学生学习实际能力和学校教学条件,依据教与学的原理,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制定科学的学习任务和学习目标,并采用适宜学生接受、易懂、易学的教学方法与手段的策略,形成内容合理取舍、重点难点分析深入浅出、环节严谨有序、语言通俗易懂、教学媒介合理运用的创新性的设计活动。教学设计方案,凝结了教师的认知、分析、判断、探究、主观倾向和解决现实问题的途径、办法等心智活动,充分发挥了设计者的主观能动性,是设计者创新思维的结果。(二)过程实践性。1.在本源和目的上,教学设计来自于教学实践,为教学实践服务。教学设计是循环往复教学实践总过程中的一个环节:教学实践—教学反思———教学设计—教学实践。每一次的教学反思、经验提升、设计方案的构建,都起源于上一周期的教学实践。在目的上,教学设计服务于教学实践;同时,教学设计方案的优劣,仍需要教学实践的检验。教学设计来自于教学实践,用之于教学实践,教学实践是教学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点。2.在形成路径上,教学设计始终是一个动态的实践过程。从教学反思到教材内容的取舍,从案例的选择到教学环节的设置等,是一个严谨周密的规划性过程。这种规划的思维过程紧紧地制约于教学实践的过程。最终成型的教学设计方案,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随着教学的需要,教学情境的演变,教师灵感的激发,原设计好的逻辑顺序、案例、语言体系等都可能发生变化。这种情境的变化,表面上看是教师主观世界的驱使,但造成这种主观思维变化和教学设计方案的变更,是课堂环境因素(客观条件)变化所形成的。优化的教学设计不是僵化的教条,是随着教学实践的变化而变动的。(三)目的实效性。教学设计的基本任务就是要解决教与学的问题。对于高职而言,教学实效性旨在通过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教师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实效性,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术,更大幅度地提高所需要的各方面能力,达到最佳学习效果,“教学设计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习者的学习”,以便在未来职场中获得良好的发展。因此,教学设计是以教与学双方面获得实效性为目标而展开的一项工作,它既不是为了教师单方面的发展,单方面地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更不是为博得教学改革的虚名,追求形式化的设计方案。(四)要素系统性。教学设计也称为教学系统设计,是系统化的思维活动。思维的对象是一系列的教学要素。前导性的要素包括专业分析、学情分析、教学资源等;核心性工作内容和环节包括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媒体、教学方法和策略、案例、教学进度、教学环节、时间、教学风格、语言体系等要素;后续性要素包括教学评价、教学反思等。一系列的要素需要在周密的计划下进行技术处理,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整合成为有机的整体,使每一要素在系统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而不是把各要素简单地组合、堆积和排序。深刻理解教学设计的内涵,有利于我们自觉地进行教学设计;准确把握教学设计的特征,有利于我们按照教学设计的规律和基本遵循,保持研究的正确方向,科学地指导设计教学活动。

作者:孙卫国 单位:山西林业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