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实训报告范例6篇

传媒实训报告

传媒实训报告范文1

在当前全媒体时代来临的大环境下,传统媒体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和挑战。电视作为最具大众影响力的传统媒体,要在逆境中求发展,需要一支具有前沿战略眼光、高尚职业精神和过硬工作本领的干部职工队伍。在我国现有的电视网络中,地市级媒于整个产业链的最末端,是中国传媒产业的庞大而复杂的群体。据统计,我国总共有地级市260个,几乎每个地级市都有电视台,覆盖人口3.5亿,平均每天播出自制节目4.2小时,地市级电视媒体是我国电视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地市级电视媒体在稳定地方政治、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地方社会和谐运行、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地市级电视台也具有一些先天不足的问题。地市级电视台从业人员一般学历较高,但大都非科班出身,特别是县级及以下电视台,从业人员很少受过专业传媒教育,基本上是半路出家。因此,地市级电视台面临着严重的发展“瓶颈”:从业人员缺乏理论素养和实践动手能力,接触不到前沿的行业信息和知识,没有开阔的视野和鲜活的创造力,大大限制了地市级电视台的发展。因此,对各地市级电视台媒体人进行科学系统、细致到位的在职培训势在必行。进行在职培训的前提是考虑到电视台的发展战略、培训资源等重要因素,明确电视台各个岗位工作需求和电视台员工的实际情况,了解员工现有的知识储备和专业技能状况与电视台岗位要求之间的差距,确定最需要最实用的培训需求,从而能进一步有针对性地进行课程设置。

二、地市级电视台的岗位分析

地市级电视台的人员基本可以分为四大类:行政管理人员、一线采编播人员、市场经营人员、工程层技术人员。具体来看:

1.行政管理人员

通过分析,各类行政管理人员的培训目标有所不同。台领导层次的培训目标是开阔视野、启发思路、塑造理念;在培训内容上注重前沿、宏观、理念、信息量;在培训形式上注重研究、对话。部门领导层次的培训目标包括深化各自主管业务的专业能力水平和提高作为现代传媒行业管理者的经营管理能力;在培训内容上注重前沿、精深、理念、实用、系统化;在培训形式上注重案例。普通行政管理人员的培训,最主要的是文秘人员的培训,培训目标是提高公文写作的规范性,在培训内容上注重实用,在培训形式上注重实效。

2.采编播人员

通过分析,我们较清晰地了解采编播人员的培训需求。实用型、复合型人才是新闻实际工作中最需要的人才,培训方式应注重培训内容的实用性,课程内容要开门见山、简要精炼地涉及采编播业务的精华和要领,同时也要有坚实的基础理论作支撑。

3.市场经营人员

从市场经营人员岗位要求来看,管理学、市场营销学、经济学、财务学、人力资源管理等多门学科知识都是需要的,针对这类人才的培训也应当把各学科的理论与传媒管理实践相结合,形成系统化的课程内容。

4.工程技术人员

工程技术人员的培训需求分为两个层次:技术骨干和管理人员层次、一线技术人员层次。技术骨干和管理人员包括科技事业中心、网络传输中心、数字电视公司、移动电视公司等部门中的技术骨干人才和负责技术研发与应用的负责人。一线技术人员包括各个岗位上从事技术操作工作的人员,如非编技术、视频技术、电视播出技术等。从培训需求来看,技术骨干和管理人员需要提高他们的技术视野和对传媒新技术新业务的跟踪和理解能力;一线技术人员需要着重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培养专业型人才。

三、地方电视媒体人的构成分析

1.学历结构

当地市电视台的人员学历层次在本科及以上的为43.9%,专科层次为23.2%,高中及以下层次仅为14.9%。通过对电视台人员学历结构的统计可以看出,研究生和本科学历的高学历人员占据了较大比重,地市级电视台的工作人员逐步向高学历水平迈进。2.学科背景地市级电视台的工作人员,学科背景丰富、文理科兼备,覆盖了经营管理类、人文社科类、理工技术类等各类学科。

3.年龄结构

地市级电视台的工作人员,50岁以上占10%,40—49岁占21.3%,30-39岁占35%,20—29岁占33.8%。其中,一线采编播人员的年龄最具有年轻化特征,行政管理人员则总体年龄偏大。

四、课程设计方案应涵盖内容

根据对地市级电视台人员的岗位分析,在给他们课程设计方案时需要有针对性。

1.行政管理人员

对集团及所属单位领导班子成员涵盖中国广播电视的发展改革、国际广播电视发展的现状与未来、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等内容;集团总部部室主任、副主任涵盖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团队管理、沟通技能等内容;频率(频道)总监、副总监,中心主任的课程可包括频率(频道)定位与品牌塑造、大型电视活动策划与操作、广播和电视栏目综合评估体系等内容;普通行政管理人员的课程方案要涉及各类公文的写作方法和技巧,如请示、报告、通报、通告、计划、总结、会议纪要、简报等。

2.采编播人员

对频率(频道)内设部室主任、制片人等的课程需涉及重大主题宣传报道的策划与实践、国内外主要热门节目形态、制作广播节目创新及核心竞争力等内容;对记者、编辑、制作人员的课程要涵盖新闻媒体如何应对突发危机事件、广播电视新闻采访、电视解说词写作,广播电视优秀作品分析等内容。而播音员、主持人的课程要涵盖新闻播音、广播电视节目主持艺术、口语表达、主题性业务研讨等内容。

3.广告经营人员

广告部室主任、副主任的课程包括电视媒体运营模式的创新与展望、媒体整合传播与广告客户投资价值分析、品牌营销经典案例赏析等内容;广告策划及业务人员的课程包括广告环境与广告市场、广告设计基础、媒体市场调查及收视率解析等。

4.工程技术人员

传媒实训报告范文2

关键词:独立学院;媒介经营与管理;校内实训;仿真杂志社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0)11-0154-02

伴随我国媒介市场化脚步的加快,《媒介经营与管理》课程从早期只是少数院校开设的选修课转成为大多数新闻传播专业的必修课程,在独立学院新闻专业培养方案中也大多增加了《媒介经营管理》这门课程。但是,对媒介经营管理教育进行考察时却发现,独立学院在教授这门课程时照搬照抄一本院校的教学模式,导致教学方法上“理论讲得多、实践机会少”、教学内容“重管理轻营销”、严重脱离独立学院教学层次,以致不少独立学院新闻院系的学生认为这门课“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有鉴于此,我系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针对独立学院教学特质和新闻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结合该门课程的内容和教学目标,初步搭建了“《媒介经营与管理》课程的校内实训平台”。

一、《媒介经营与管理》课程的定位

在教授《媒介经营与管理》课程之前,必须首先准确地定位该门课程的教学理念,才能科学设计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喻国明教授认为“《媒介经营与管理》课程既是一门通识课,也是一门技能课”[1]。新闻专业学生不仅要学习新闻采写方面的理论知识,也必须了解传媒业运行的机制和过程等基础知识;不仅要掌握采写编评摄等业务技能,而且也要掌握一些必备的媒介经营管理技能,如媒介产品设计、媒体市场调研等。本文所搭建的“媒介经营管理实训平台”也正是基于这一教学理念。

二、校内实训平台的搭建

鉴于新闻单位的日常运作不能满足所有学生参与实践的要求,故采用校内“模拟实训”的方式,根据杂志社工作流程,在校内建立仿真的杂志社运作实训环境。其具体做法是将学生分成若干个杂志出版小组,模拟一个杂志创刊的全部流程。整个流程分为7个步骤:针对一份即将创办的期刊进行市场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撰写期刊策划书――根据策划书制作第一期期刊――印刷和发行期刊――进行读者反馈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撰写期刊改版策划书――根据改版策划书制作第二份期刊。期间共提交5 个成果,包括一份调查计划(附问卷)、一份策划书,一份期刊成品、一份改版策划书和一份改版后的期刊成品。在实训期间,将由《新闻采访学》任课老师、《新闻写作》任课老师、《新闻摄影》任课老师、《编辑与排版》任课老师协助《媒介经营与管理》的任课老师对实训的相关流程进行监控,并提供必要的指导。

三、搭建《媒介经营与管理》课程校内实训平台的动因

(一)立足于独立学院的教学层次

从教学内容上看,现有的《媒介经营与管理》方面的教材和教学大多“重管理轻营销”。虽然各校的名称各不相同,如《媒介经营与管理》、《新闻事业经营管理》、《媒介管理研究》等,但内容大致接近。涉及“生产管理、财务管理与成本核算、计划与统计、人力资源管理”[2] 等管理方面的内容居多,关于媒介经营方面,只有“媒介经营模式、广告与媒介经营”等少数章节。片面强调管理脱离了“独立学院学生没有媒介管理经验,而且很难一毕业就走上管理岗位”的实际,学生很难对书上介绍的管理知识产生切身体会,导致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从教学方法上看,一本院校在教授该课程中多采用了“理论教学”和“案例教学”相结合的方法,而且所引用的案例都是业界中的翘楚。如发行创新的《中国青年报》、首先进行集团化改革的广州日报报业集团、上市的北青传媒以及品牌运作十分成功的凤凰卫视等。这种“对国内外著名媒体的经验进行解读”的案例分析法,与一本院校的学生在毕业之后所进入的大多是国内外知名媒体、平台比较高有关。但是,独立学院的新闻专业学生在毕业之后多半进入的是中小型的企业内刊、行业期刊杂志,刻板的参照一本院校进行案例教学不符合独立学院实际。学生普遍反映这些案例在工作中的可模仿性和可操作性并不强,希望增加更多动手的机会,仅仅用“案例分析”辅助这一课程已经不能满足独立学院学生的要求。此外,与一本院校新闻专业学生较高的就业平台,独立学院新闻专业学生在毕业之后多半进入相比中小型的企业内刊、地区性的行业期刊杂志等。而建立仿真的杂志社运作实训环境给学生搭建实践平台,与独立学院新闻专业学生的毕业去向较为一致,是根据独立学院的实际而进行的创新和调整。

(二)业界亟需营销人才

调查显示,目前国内共有5000多家新闻媒体,从业人员达55万人,但懂得经营管理的人才却不到1%[3]。目前,传媒行业最缺乏的是经营管理人才,有专业营销管理经验的人才极少。业界对人才的争夺也集中在这个层面,包括主编、美术总监、经营总监、广告经理、发行经理、品牌推广经理等。

2003年《北京青年报》的总编辑张延平在“21世纪教育学峰会”上也提到“既懂媒体又懂经营”[4] 的人才是报业最急需的三种人才之一。张延平自1998年任《北京青年报》总编辑,2002年任社长。在他的经营管理之下,《北京青年报》取得了骄人的经营成绩:2002年该报的发行总量在北京报业市场上排在第二位,固定订户排在第一位,广告收入在全国位居第二。他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专业和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专业, 本人就是一名典型的“既懂媒体又懂经营”的人才。随着我国新闻体制改革的推进和市场化脚步加快,新闻教育必须适应业界对“既懂媒体又懂经营”复合型新闻人才的要求。本专业在教授《媒介经营与管理》过程中,在理论讲授和案例分析之外加上一个实训环节,也是基于就业市场的需求而进行的尝试。

(三)“纸上得来终觉浅”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比起阅读和听课,实践更有助于学生理解知识。 甚至有人说“阅读的信息,我们只能记得10%,听到的信息,我们也只能记得20%,但所经历的事情,我们却能记得80%”。有鉴于此,我们在教学中增加了实训环节,通过实训方式来模拟媒体的运作全过程,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整合新闻的各种技能

新闻专业学生在大学四年中学习了大量实践性较强的业务课程,包括《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报纸编辑与排版》、《新闻评论》、《新闻摄影》、《广告策划与设计》等。根据调查发现,新闻专业的各门业务课程多处于各自为政的断裂状态。学生在修完一门业务课程之后,如果没有实践,这些技能将无法相互贯通,也无法内化成为学生的综合能力。由于《媒介经营与管理》课程具有学科交叉和实践性强的特点,一般放在大三阶段开设,学生在之前一般都已经接触了采访、写作、编辑排版、评论、新闻摄影摄像、广告设计等业务课程。此时,在大三才开设的《媒介经营与管理》课程拟通过成立杂志出版小组的方式将各个相互独立的专业技能,包括“问卷制作、市场调查、期刊策划、采写编评摄、发行、广告运作”等新闻业务和运营管理等业务技巧有机串联起来,模拟传媒运作的整个流程,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增强学生对媒体各个流程的理解和认知。

(五)督促学生在实训平台上学习锻炼

2005年12月15日,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赵振宇教授质疑“新闻学博士不会写消息,算合格吗?”[5]的报道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如果说,用“一部分新闻学博士是跨专业报考的,从来没有接触过新闻业务”来为这些新闻学博士开脱,还情有可原。那么,现在普遍存在的新闻专业本科生连简单的消息、通讯、言论都不会写的现象,也为我们的新闻教育敲响了警钟。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传统的新闻教育偏重于理论教学,对学生的实践不够重视。或者因为校内外实践的机会比较有限,或者因为学生实践的主动性不高,都导致学生在动手方面缺乏锻炼。因此,基于杂志社工作流程,在校内建立仿真的杂志社运作实训环境,能够为所有同学提供平等参与实践的机会。同时,也变实践的自愿参与为强制参与,施加适当的压力让学生从事新闻实践,通过模拟实训提高学生就业的竞争力,也有助于提高整体教学水平和质量.

四、存在问题和未来设想

虽然,《媒介经营管理》校内实训平台实施的时间并不长,但学生们的积极性、自学能力和动手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这是一个大胆而全新的尝试,少有经验可循,在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困难,如调查有效性的监控、组员之间的团队合作、广告赞助难以操作、课程之间的相互衔接以及指导老师的分工合作等。

由于本门课程的“试验”特性,在诸多方面仍需要完善。一是鉴于本专业还没有一本属于学生的专业期刊,可从学生的方案和作品中评选出最佳的创刊方案将之作为我系新闻专业期刊的蓝本,从而将实训平台常态化、规范化和组织化;二是增强实训内容的多样化,鼓励学生走出去,与媒体、企业合作,为其策划活动、制作节目或进行调查等等。

媒体环境的变化和独立学院的特质,都要求教师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积极进行探索,探索面向就业市场、面向学院实际的教育思路和教学特色。

参考文献:

[1] 王斌.喻国明.媒介经营管理课程包建设:实践导向的体验式教学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10(3).

[2] 陶建杰,张志安.高校媒介经营管理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新闻知识,2007(2).

[3] 万辉.传媒经营管理人才拉响警报[N].市场报, 2003-9-5.

传媒实训报告范文3

自1609年报纸诞生后的近400年时间里,它不但首先受到广播的强大冲击,而且随后又受到了电视的毁灭性冲击。在美国,上世纪80年代,很多人开始不爱读报,转而被电视所吸引,报纸销量一落千丈,报业老板一筹莫展。在这一背景下,1982年创刊的《今日美国》报宣称创办一张“电视时代的报纸”,要和电视图像一争短长。历史证明,《今日美国》报成功了,正是因为它抓住读者偏爱电视图像化表达的特点,寻求与其他大报的差异化竞争而取得了优势。

虽然当时新媒体的概念还无从谈起,但《今日美国》报的确为报业新闻转型开了新路。其主要做法是在报纸上大量运用彩色图片,而且在天气预报版面上创造性地使用彩色地图和彩色图标来表达天气状况,深刻地影响了美国乃至世界天气预报版面的风格。①随后,美国的主要报纸都纷纷改版,大量增加摄影报道和使用大图,大力借鉴电视画面的视觉化表达的优势。有业界学者进一步指出:报纸新闻的视觉化传播和表达方式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图表,报纸也需要录像;报纸新闻的视觉化传播和表达方式也不仅仅拘泥于报纸媒介本身,它完全可以用图片或者录像的方式通过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途径来传播表达,以实现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相互延伸、相互补充和相互融合。②

在报业实现与网络迅速融合的背景下,2004年11月底,《华尔街日报》的网站率先推出“视频中心”,其做法是在网站的首页显示播出视频框,网民可以观看当日的视频新闻。目前,《华尔街日报》的记者手册要求记者在采写报纸稿件的同时采回视频、音频原始材料,由报纸专业人员剪辑和后期加工,为制作报纸视频新闻准备素材。《华盛顿邮报》自2006年10月开始尝试利用网络播放录像新闻,如今已有1000多家报纸的网站都可以制作高质量的报纸录像。在过去的两年时间里,美国甘尼特报业集团已经培养了500名报纸摄影师学习摄像技术,《圣何塞信使报》已经为全部摄影记者配备了高清摄像机,10多家报社选送记者到国家新闻摄影协会学习摄像技术,《休斯敦纪事报》的记者前不久还获得了摄像最高奖。显然,视频新闻已成为数字报业新一轮竞争的撒手锏。

目前,美国已经有92%的报业网站提供网络视频,而在2006年,这个比例只有61%。最近,美国多家报业还在网站上开辟电视频道或电视演播室。一年前,《那不勒斯每日新闻报》(The Naples Daily News)开辟“55演播室”,开始了网络电视播放,节目时长15分钟,每天播放两次,内容涉及本地新闻、体育报道和天气资讯。加州的《温图拉郡星报》(Ventura County Star)几个月前也开辟了“805视听室”,通过网站播发新闻。其发行经理约翰・摩尔说,这些做法无意也无法与电视相提并论,视听室也不打算进行现场报道,也没有派出出镜记者,只是播发片段式视频图像,甚至只是随意的新闻照片,不对新闻配发任何解说词。与其他视听新闻制作所不同的是,弗吉尼亚的《洛诺克时报》( Roanoke Times)和《弗吉尼亚向导报》(Virginian-Pilot)在特色服务上有很大改进,它们制作的视频新闻大多是闲话类、非正式的视听新闻,专为网络用户量身定制。赫斯特报业(Hearst)已计划年底在其报业网站开辟电视频道,其他的报业公司也在紧锣密鼓地筹办之中。③

更让人惊喜的是,KXTV正在借鉴电视的优势进行新尝试,即模仿电视打造网络报纸的名主持人,计划调任电视女主播沙伦担任网络报纸的主播,但她的任务不是播报新闻,而是与网络观众聊新闻,内容包括编辑部的报道计划、突发新闻的采访和观众感兴趣的新闻热点话题等。甘尼特报业的另一电视台KARE-TV的做法稍有不同,它是通过网络视频把观众“请”进网络报纸的演播室,通过网络与观众互动聊天。

二、背包记者横空出世

视频新闻无疑已成为报业竞争的新起点,甚至被看作关乎报纸的生死与存亡的关键。那么,报纸视频新闻所需要的录像记者哪里来?他们需要担负怎样的历史使命?就目前全球来看,为采访和制作报纸视频的需要,录像记者队伍也应运而生并迅速壮大。在传统的报业记者队伍中,摄影记者与文字记者是有严格分工的,他们各自承担报纸文字和图片采集的主要任务。但在报纸融入网络数字报业新时代,纸版报纸的新闻传播功能已无法满足受众需要,视频新闻成为数字报业的必备素材和网络受众的共同偏爱。于是,传统报纸记者就不仅仅只报道文字与摄影新闻,还要采集和制作视频,以此实现新闻信息的多次开发和市场增值。

在西方,录像记者也被形象地称呼为“背包记者”(Backpack Journalist),也就是具有文字、摄影、摄像技术的全能记者。有学者指出,他们可以采访新闻,可以做各种新闻业务,所有设备都放在一个大背包里。他们掌握了全面的多媒体技能,能够同时承担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报道任务,为多种不同媒体提供新闻作品。因此,一些媒介集团对数字报业需要的融合新闻人才的需求,成为推进新闻教育改革的动力。美国已经有一批新闻传播学院开设了此类专业课程,要求学生能给报纸和网站同时写作,也许还包括电视。有些学院还试图教会每个学生怎么使用视频和音频编辑技术。④学者蔡雯研究指出,美国媒体已经对新闻从业人员有新的要求,他们需要培训一些技能融合的复合型记者。比如堪萨斯的一家重要报纸,特别希望招聘到能够报道体育盛会和美式足球的记者,他们既能给报纸写个故事,也能给网络写个不同的故事,还能为网络做一些视频、音频的节目。现在,有多家新闻学院要开设一个将各种媒体融合在一起的新专业来培养这样的人才。

背包记者的培养不但成为新闻教育的新任务,而且也成为报业实践领域的新要求。在美国等西方国家,各大报业开始全面要求记者采集视频新闻。《那不勒斯每日新闻报》专门成立了多媒体视觉中心,不但要求摄影记者采集新闻照片等图片新闻,而且要求所有文字记者采集视频新闻、广播新闻和摄影新闻。《华盛顿邮报》计划培养100名专职记者采集视频新闻,目前正在对文字和摄影记者进行技术轮训,学习电视新闻的采集与制作技术。《坦帕论坛报》正在对60名文字记者和摄影记者进行摄像技术培训,其目标是将所有的记者都培训成为视频新闻的高手。《迈阿密先驱报》已有4名专职从事视频采访任务,其培训部主任查克・费德利说:“报业目前已进入发展困境,每一家报社都不得不为生存考虑,视频新闻几乎是所有报社的唯一亮点。”为适应这一形势的需要,美国国家报业摄影者协会在2007年成立多媒体训练中心,虽然训练收费高达650-680美元,但报名者还是蜂拥而至。训练中心主任塞思・吉特纳表示,2008年,训练中心的规模将增加一倍,以满足报社对摄像记者培养的需求。

过去的十多年,面对报业发行量下滑和广告收入锐减导致的经营危机,许多报社开始压缩新闻版面,少用、不用或缩小新闻照片,这一做法不但挫伤了摄影记者的积极性,甚至威胁到摄影记者的饭碗。但视频新闻为摄影记者提供了新的机遇,也为报社走出困境带来了希望。实际上,摄影记者在技术融合上比其他记者做得都多。在美国,有一些摄影记者把自己拍摄的作品放到网上,将摄影作品同新闻故事结合在一起。同时把音频报道也放到网站上,有的还可以做成幻灯片,解释这些图片,边讲故事边放图片。他们有的也会摄像,成为一个全方位的记者,回来后可以编写自己的作品,编辑自己的录像。很多摄影记者都喜欢这样,这使他们感到有更大的施展空间。⑤

不但如此,在有些新闻场合,其他报道方法无用武之地,而摄像,却成为唯一可行的办法。在美国遭受卡特里娜飓风袭击的时候,资深记者利森意识到这样的环境使用照相机就不合适,于是他就选择携带一部高清便携式摄像机,其功能是每秒可以拍摄30张照片,这样就可以用视频抓拍功能抢拍飓风肆虐的“瞬间”画面。随着报纸对视频新闻的大量采用,视频抓拍必将成为摄影新闻实现突破的新起点。随着视觉媒介和网络技术的日益普及与进步,任何记者都不可能只作纯粹的文字记者或摄影记者,网络时代的全能记者必然是那些迅速成长的“背包记者”。

有人设想:未来的报纸会成为一个立体的多媒体,即记者采访的新闻文字、图片、录像等在第一时间先到达受众,随后在报业网站上事件的实时进展情况,然后是报纸上的全面报道,最后是新闻事件的图文视频深度报道和分析。美国媒体风暴公司总裁布莱恩・斯道姆认为,新一代报纸记者学习制作类似电视新闻一样的文件,这将会成为一种趋势。在报纸数字化与媒介融合的浪潮中,单一载体的新闻报道必将被多渠道的新闻报道所取代。在媒介本身也逐渐视觉化的时代,视频新闻是实现新闻资源多次开发和市场增值的必然选择,必将成为报业数字化战略突围的唯一路径。

三、视觉时代的战略突围

在人类传播史上,视觉传播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最普遍的信息传递方法。在当今媒介技术飞速进步的时代,视觉传播已成为信息社会最重要的传播方式。对于视觉表达的画面,不管是动态视频还是静态照片,都可以说比文字描述传递得更多一些,更复杂一些,有时更自我一些。因而,只要有条件,人们总是希望借助画面来欣赏画面。互联网时代来临后更是如此,它把人们心中潜伏着的视觉化表达欲望激发出来。⑥因此,以视觉传达为目标的报纸视频新闻的出现,不仅会影响到新闻传播业务的深刻变革,而且必将为报纸提供新的盈利模式和市场机遇。

国外权威调查发现,不只是读者偏爱视频新闻,很多传统报纸的记者也有同样的感受,认为视频材料可以为文字新闻提供更多的视觉表达,让故事的叙述和呈现更加生动与真切,视频新闻部分取代文字新闻将是必然趋势。美国《底特律自由报》数字媒体总编南希・安德鲁斯说:“以前我们用文字和照片报道新闻,现在我们又多了一把尚方宝剑。”显而易见,视频新闻瞄准的目标就是那些年轻人,他们是高收入群体和知识精英,更喜欢通过视频观看新闻、体育和评论。因此,视频新闻前景一片光明。

但是,一个关键的问题必须首先解决,就是视频新闻的质量问题。显然,把电视的运作方式平移到报业网站上,这也许是对人们视觉满足的理想状态。但步电视的后尘显然不是报业网站的目标。制作与电视视频有差异的新闻,这是报纸网站的唯一选择。但是,报纸显然不具备电视媒体的专业技术水平,视频里的背景音比如冰箱和风声这类声音,对电视技术人员来说不是问题,但对于报纸视觉记者来说却面临困难。虽然,网络视频者偏爱原声,但毕竟人们更愿享受艺术化的视觉表达。另一个问题是视频制作的时间问题。英国兰开夏中心大学的调查发现,制作一分钟的视频新闻需要一个小时的时间,一个完整的视频新闻大约需要2-4个小时。而且,这还不包括采访拍摄花费的时间,这样的速度显然无法满足新闻生产的时间要求。

如果以上的问题得以顺利解决,数字报业还无法最终实现战略突围――如何与强大的电视媒体争夺受众,就成为数字报业突围的关键问题。成功的做法是选择差异化的竞争模式,即刻意把18-34岁的年轻一代作为主要目标受众。同时,视频新闻要成为报业新的盈利模式,必须从根本上实现“同一内容,反复开发”的商业目标。正如新闻集团副总裁露茜・胡德所说:“在这样一个竞争日益激烈,受众日益‘小众化’的环境中,商业模式需要随之变化,这就要求传媒公司加强其所开发内容的移动性及其适合多平台的特征,通过在不同媒体上反复使用同一内容,进行多次开发,以求商业利益的最大化。”⑦美国报纸网络协会主席贾森・克莱因认为,未来的5年,大多报纸还会转向一种复合式的经营模式。报业只需投入一份成本,就可以同时赢得印刷版本和网络版本双重收益。现实表明,网络消费市场已经形成,盈利模式日渐趋于成熟。

网络视频广告是数字报业盈利的新模式,其技术形态表现为静态或动态的视窗广告,显示在类似盒子的小型电视机屏幕上,与电视广告极为相似,它不仅包含了电视广告的所有特性,而且广告的有效性更胜一筹。因此,报纸在视频领域争夺广告商,与电视相比显示了巨大的优势。在美国,2007年富媒体和视频广告的市场价值达到15亿美元,占整个网络市场的9%。据调查预测,在随后的5年里,这一市场价值将达到62亿美元,占网络广告的比例将达到17%。这一业绩为报业的持续盈利带来足够的市场信心,但只有成熟的盈利模式才是报业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

广告学原理认为,广告的运营模式是注意力经济的典型表现,要吸引广告主投放广告,广告媒体必须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只有当注意力达到一定规模,才可能因规模效应而带来广告收益。一般而言,注意力与广告收益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媒体吸引的注意力越多越持久,则媒体的广告价值越高,越有可能获得更高的广告收益。网民的绝对量增长和网民媒体使用习惯的变化是推动互联网打破广告市场格局的外驱力,而网络广告能实现精准投放的独到优势则是内驱力。在视频广告盈利模式逐渐成熟的背景下,报业的产业链得以拓展和延伸,渠道开发和市场增值潜力充满巨大的空间,这已经被普遍认为是数字报业发展的新“蓝海”,市场信心成为报业数字化战略突围的决定性动力。■

(作者系河南理工大学副教授、浙江大学传播学博士生)

注释:

①刘铮:《网络冲击下报纸的生存之道》,《新闻传播》2007年第12期

②王荣:《难道报纸不需要录像吗》,《青年记者》2007年9月(上)

③郜书锴:《“视听报纸”渐成网络新宠?》《网络传播》2008年第2期

④蔡雯:《融合新闻:应用新闻学研究的新视野》,《淮海工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⑤蔡雯:《培养具有媒体融合技能的新闻人才》,《新闻战线》2005年第8期

传媒实训报告范文4

2008年对中国人注定是非常特殊的一年。从年初到5月,相继发生了冰雪灾害、拉萨暴力事件、胶济线火车相撞惨案与汶川地震等一系列天灾人祸。沉重与痛苦成为传媒业的最突出的主调,古人论诗有一句名言“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挪用过来,可以说,由于短时期集中发生了如此重大的突发事件,一方面挑战了新闻传播的应对能力与危机处理能力,另一方面,也进一步锻炼了队伍,在客观上促进了观念的突破与事业的改革。

不必讳言,在纪念改革开放30年之际,新闻传播业有必要加快改革开放步伐。中央主管部门近来出台的政策表明,改革开放是大势所趋,没有什么行业是例外,新闻出版业的改制已经启动,在这一大的政策背景下,那些突发事件,为新闻报道提供了探索与尝试的机会。

灾难报道没有

“报喜不报忧”的毛病在中国新闻传播事业可谓根深蒂固。尽管结束后有识之士就都认识到这种痼疾的危害,可是,直到今天也还大有市场。最极端的情况,便是在发生重大灾难事件时,形成了一种不成文的习惯做法,便是封锁消息,不仅不作任何信息披露,甚至不让任何新闻工作者进行采访或调查。

以2003年SARS事件为例,教训在于知情不报,在于新闻传播失职,在于部门官员渎职,使得原本可以有效控制的传染病,在瞒报甚至颠倒是非的“辟谣”之后,扩散成为一场可怕的瘟疫。遗憾的是,尽管经过全社会艰苦努力战胜了瘟疫,有关方面仍然没有认识到新闻传播的不作为是灾难的一大根源。

在文明世界,在一般性的灾难现场,除了关系到军事或国家安全的高度机密,或者是出于人道主义的安全或健康考虑,普遍都不会禁止记者采访。

中国的记者不乏敬业精神,也不乏献身事业的勇气。这一点在SARS事件中后期表现得非常明显。政府部门逐步认识到新闻传播对于抗灾的意义,于是,今年的冰雪灾害,以及汶川大地震,新闻工作者都得以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为公众提供了及时的、第一手的信息。

不过,据说在胶济线火车相撞惨案发生后,出于众所周知的原因,现场实行了,记者被谢绝入内。显然,传统观念还有巨大的惯性。

在中国,新闻单位是党的新闻事业,是官方组织,新闻工作者都是为政府服务的,可以说,与各部门或各地政府本来是一家人,从大局的角度出发利益与立场应当是一致的,因此,如果不是出于本位利益甚至个别官员的私利考虑,绝对不应对记者设。

灾难报道亟需技能培训

前段时间我收到过一本袖珍的战地记者培训手册,是某一国际记者协会为采访伊拉克战事的记者提供的专业培训内容。在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全国各地的新闻单位都派出了记者赶往四川,以中央电视台为代表的新闻传媒以空前的力度全面直播报道救灾新闻,但是,就我所知,可能没有哪家新闻单位曾经为采编人员提供过专门针对地震等灾害现场报道的培训。

地震,以及洪涝、冰雪等灾害的采访工作都有着各自的特点,专业性很强,古人反对“不教而使之战”,让没有受过任何专业训练的新闻工作者深入到潜伏着很多危险的地区工作,是极不负责的冒险行为。以汶川大地震为例,连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部队官员都如临大阵,而我们新闻工作者却能够无所畏惧地匆匆赶赴第一线,不知道是该值得自豪骄傲,还是该警醒反思?

中国的行业组织在组织形式上是非常齐备的,从中央到地市一级都有新闻工作者协会,但是在评奖以及开会之外,有很多原本应当做的正事却没有做,这当然是因为过于机关化与本位化,而不是真正为从业人员服务。

到灾难现场一线工作的新闻工作者,大都是普通的年轻记者编辑,也就是说不会是新闻单位的领导,这样,报道灾难的一线人员多的是勇气,少的是经验,多的是奉献,少的是保障。

灾难报道有必要专业化分工灾难报道,在各家新闻单位一般都会划给社会时政新闻或突发新闻部门来采编,但是,在性质上灾难报道却与一般社会时政新闻有着很大的不同。危险程度与事态变化的不可预知是灾难报道最大的特点。

各地新闻单位对两会报道都有相对固定的采编队伍,对奥运报道也都组建了专门的队伍,依我拙见,对灾难新闻也该有专门的部门或队伍来对接,按照灾难的大致类别,如洪涝、地震、空难、瘟疫等等,安排受过专业训练的采编人员分工负责,兵来将挡,水来土囤。尤其是在多事之秋,没有相应的准备,遇到情况全靠临时现抓人手,必然就手忙脚乱。

一些主流新闻单位在编辑部会设一个由资深记者组成的机动记者组或机动记者部,重点任务就是重大报道或机动报道,有的后来由于新闻机构的市场化与企业化,渐渐淡化了机动记者的角色。其实,在常规采编任务之外,非常规采编任务往往更需要精兵强将,而且最好是准备充分、训练有素的。

从冰雪灾害到汶川大地震,现实已经在提醒新闻单位,在机构设置与部门人员分工上,到了安排专人负责灾难报道,并强化培训的时候了。

新闻丰收与广告歉收

重大灾难事件中没有赢家。2003年非典已经证明了一个媒介经济学规律:新闻传播的高效益不等于必然创造广告收入的高效益。传媒业在重大灾难期间,新闻的被关注度会大幅度提高,传播效果也会剧增,不过,收视率、收听率与阅读率在这一特殊时期,不仅带不来广告的创收,反而会直接导致歉收。

在汶川大地震中,无论是广播、电视还是报纸,都出现了这种现象,事实上,由于灾情的严重,以及持续时间较长,相当多的传媒机构全年的营收进度都不得不进行调整,从5月中旬以来,不少传媒的广告锐减,有时甚至会把全部广告都撤下。这并不完全是新闻单位出于全局考虑,如在地震之后特别是全国哀悼日期间有意识地调整压缩广告,以免产生不利于肃穆气氛的负作用,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企业在面对突然的灾难时,信心会受打击,而对市场预期不再乐观而主动压缩广告投放。

新闻传播事业本身就应同时兼顾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而且,新闻传播的存在意义与价值,也有着多重性,因此,不能用单一指标来衡量得失。在面对重大灾难时,新闻事业的社会效益应该追求最大化,相应付出一定的经济损失是值得的。也正因为新闻事业的社会效益属性,才赋予这一职业以神圣感与使命感。新闻传播不是纯粹的商业企业,一连串的灾难带给传媒从业人员的是荡涤拜金主义的洗礼,从这个角度来看,即使是广告歉收也不全是坏事。

对灾难的质疑、问责与预警

舆论引导是新闻传播最重要的职责,而在灾难发生时,新闻传播除了报道事实以外,还应担负起思考与分析的任务。无论是天灾还是人祸,都应通过新闻传播向公众传达质疑、问责与预警的信息。

在抗震救灾期间,首先通过网络,披露在成都市区出现了救灾帐篷,而有关部门经过查处,认定这是相关人员假公济私的挪用。于是,灾区如何做好预防救灾物资与资金的腐污、挪用与浪费,便被提上议事日程。在以往的类似灾区,基本上不公开报道这种负面信息,理由是怕“社会效果不好”。

汶川大地震后,全国都在募捐,而且是由传媒全力宣传、动员,各种组织齐头并进分别同时募捐。新闻单位也都组织了全体员工进行捐款,不少单位都规定了具体数额,并且在员工捐款之外,还由单位另行捐款。

安徽电视台的朋友告诉我说,就在募捐最热闹的时候,合肥街头有一个人挂了一条横幅,上书“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不长时间募捐箱里收到了4000元,后被公安局查处,此人显然有利用人们善心进行诈骗之嫌。

即使是在特殊时期,心术不正的坏人也不会改邪归正。另一位广电系统的朋友告诉我,单位在定向募捐后,又由某党群部门出面发起不限数额、自愿性质的募捐,结果公布的数额明显较之参加募捐的同事们实际掏出的要少得多。由于募捐是特殊时期的非常措施,没有财会规范,也很少有相应的监督,于是,便出现了灰色地带,容易让某些别有用心的人钻空子。无独有偶,另一家地方报纸的同行告诉我,当地民政部门组织一次募捐,居然直到夜里都提供不出准确的数额,而从技术上讲这是很荒唐的,惟一的解释就是当事人想上下其手。其实,发挥金融机构的专业优势,减少现金捐款,力争多通过转到指定帐户的方式,显然更科学、更合理、更容易堵住可能的漏洞。

这些新闻对于大众传媒的报道来说,也许不大合时宜,所以,都没有公开报道出来,成为新闻界内部的新闻。不过,屏蔽掉的这些质疑与问责信息,难道对社会公众来说,真的就只有负面效果、没有正面效果吗?■

曹鹏博士现任经济日报研究部副主任,河北大学、上海大学等多所大学兼职教授,著有《中国报业集团发展研究》、《中国媒介前沿》、《闲闲堂茶话》、《大师谈艺录》(一、二)、《把脉中国传媒》、《传媒市场创意策划实务》等专著多种,亲手创办与参与创办或改造多家报刊,是若干媒介机构的咨询顾问。作者长期致力于媒介经济与市场研究,欢迎同行联系交流。

电话013901034346

.cn/xianxiantang

传媒实训报告范文5

解放思想,开拓进取,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尹韵公;(5-6)

思想解放:新闻传播必须以人为本孙德宏;(7-8)

中国传媒:到世界舞台上博击风云李良荣;(8-9)

深刻总结本土经验,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胡智锋;(10-11)

新形势下军事外宣工作研究蒋乾麟;(12-16+110)

基于刻板思维的国家形象符号认知——以《纽约时报》的“事件”报道为薛可;梁海;(17-22+111)

新闻与传播学理论以及新闻与传播学科学研究李喜根;(23-28+111)

激活历史——评30年中国新闻传播史研究张谦;(29-35+111)

自由与责任的冲突——报禁解除20年后台湾新闻媒体现状透视吴琳琳;(36-41+111-112)

电视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修补”——以青海“长江源村”藏族生态移民为张瑞倩;(42-50+112)

论大众传播中历史建构的困境:以历史题材电视剧为例蔡骐;(51-57+112)

透过烟雾缭绕的荧屏——以《士兵突击》为例分析作为道具的香烟周培勤;(58-64+113)

流动的家园:新媒介技术与农民工社会关系个案研究丁未;田阡;(65-74+113)

传播技术与社会性别:以流移上海的家政钟点女工的手机使用分析为例曹晋;(75-81+113)

多维视野下英美广播制度差异形成的根源刘建明;秦志希;(82-90+114)

关于“传播交叉领域”的研究——对新闻、公关、广告之互动的思考董天策;(91-98+114)

中国广告中的情理诉求——从“非位”(Etic)到“主位”(Emic)林升栋;(99-105+114)

地市党报营销策略研究忻志伟;(106-109)

普世价值与文化安全尹韵公;张满丽;刘瑞生;何伟;吴信训;韩智冬;(2)

社会责任:传播学研究的学脉所在——在第十一届中国传播学大会上的致辞王伟光;(5-6)

关注新媒体:当前和未来的一个重大问题——在《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李慎明;(7-8)

传播思想文化的重要载体——在《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0)》会张虎生;(9)

网络传播需要理论创新——在第十一届中国传播学大会上的开幕致词尹韵公;(10-11)

《中国传播学30年》一书近日出版君先;(11)

试论“互媒体性”杨霜;(12-18+109)

西方媒体对中国的环境形象建构——以《纽约时报》“气候变化”风险报道(郭小平;(19-31+110)

从西方三大通讯社对北京奥运开幕式报道框架看舆论同化问题刘小燕;NancyVanLeuven;(32-38+110)

传媒与城市软实力关系的实证研究陶建杰;(39-45+110)

1998-2009重大网络舆论事件及其传播特征探析钟瑛;余秀才;(46-53+111)

讣告(53)

博客社区内的互动交流结构:基于评论行为的实证研究王晓光;(54-60+111)

微博互动的结构与机制——基于对新浪微博的实证研究夏雨禾;(61-70+111-112)

五四时期广告教育与广告学研究初探陈培爱;杜艳艳;(71-78+112)

图说中国近代知识普及化传播——以《启蒙画报》为中心的视觉解读吴果中;(79-85+112)

穷媒体、无序民主与国家动荡——解析吉尔吉斯斯坦中的传媒之争赵永华;(86-93+112)

汉语特质与中文新闻易读性公式研究黄敏;(94-98+113)

政府新闻效果评估要素初探侯迎忠;(99-105+113)

新闻图片、职业操守与媒介公信力刘波;(106-108)

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增强我军国际传播能力蒋乾麟;(5-9)

2010年《新闻与传播研究》征订启事(9)

传播实证研究:从中层理论到货币哲学胡翼青;(10-17+109)

美国跨文化传播研究形成发展的理论脉络姜飞;(18-28)

报料人参与媒体议程设置情况的实证研究王晓华;(29-35+110)

媒介使用、权威信息的可信度与民众对传言的信任王正祥;(36-46+110)

大禹治水:中国古代组织传播的前科学叙事胡河宁;(47-54+110)

汉代朝政消息的——布告黄春平;(55-63+111)

试论“文人论政”的流变——以报人的自我期许为中心朱至刚;(64-70+111)

报道中国:抗战时期在华美国女记者研究张威;(71-78+111)

商议民主视野下的新媒体事件韩敏;(79-82+111-112)

SNS网络空间中“意见领袖”特征之分析——以豆瓣网为例丁汉青;王亚萍;(83-92+112)

美国“网络中立”争论:在接入控制与开放之间罗昕;(93-99+112-113)

“广告中心”还是“用户中心”?——美英报纸网站商业模式转型分析刘学义;(100-104+113)

党报理论宣传品牌建设的创新路径李磊明;(105-108)

由《鲁迅回忆录》恢复原貌出版想到的(2)

中央苏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学研究张品良;(5-11+109)

规范协商与职业认同——以阮玲玉事件中的新闻记者为视点田中初;(12-21+109)

共同参与的表演:人际互动对美国竞选政治的影响沈荟;(22-31+109-110)

德国主流媒体重构的“问题”——德国媒体涉藏报道内容分析王异虹;张晓玮;何苏鸣;丁洁;江晓川;(32-41+110)

媒介即控制及其理论想象单波;王冰;(42-50+110)

论大众媒介对粉丝形象的建构蔡骐;(51-57+110-111)

卡通成人化的传播学辨析燕道成;(58-69+111)

阅读识别身份:数字时代阅读方式变革与文化身份认同研究南长森;(70-76+111)

QQ群聊会让人更相信谣言吗?——关于四则奥运谣言的控制实验周裕琼;(77-88+112)

信息传播技术采纳在北京外来农民工城市融合过程中的作用探析雷蔚真;(89-99+112)

审视传媒转型中的中国新闻业——读《重建美国新闻业》的启示雷跃捷;严俊;(100-105+112-113)

2010年《新闻与传播研究》征订启事(105)

强化媒体社会责任提升城市文明品质朱学文;洪放;(106-108+113)

中国新闻事业发展阶段新论倪延年;(5-12+110)

邸报是古代报纸吗?——中国古代报纸发展线索再梳理廖基添;(13-21+110)

元代“邸报”新证孔正毅;(22-24+82+110)

近代中国一次成功的新闻舆论:“秋案”研究新视角何扬鸣;(25-34+111)

网络媒介的文化解放价值——一种基于媒介传播偏向的研究范明献;(35-40+111)

参与式传播:发展传播学的范式转换及其中国价值——一种基于媒介传播偏向韩鸿;(41-50+111)

再论媒介时间:电子媒介时间观之存在、影响与反思卞冬磊;(51-56+112)

描述乎?规范乎?——新闻专业主义之于我国新闻传播实践芮必峰;(57-63+112)

元语言与换喻的对应合谋——符号传播意义的深层机制之一隋岩;(64-71+112)

框架与归因——关于乌鲁木齐7.5事件报道的比较研究陈红梅;(72-78+112-113)

文本与快乐:受众理论视野中的女性阅读张大伟;(79-82+113)

从传播技术到生产工具的演变——一项有关中低收入群体手机使用的社会学研樊佩佩;(83-89+113)

电视对西部农村社会流动的影响——基于恩施州石栏村的民族志调查刘锐;(90-100+113-114)

“绿色”广告的“灰色”地带——广告的环保诉求内容分析周培勤;薛飞;(101-109+114)

论晚清时期对外新闻传播思想徐新平;(42-48+110)

大陆时期新闻传播制度评析(1927-1949)向芬;(49-56)

中国传媒产业区域非均衡发展实证研究向志强;黄盈;(81-90+112)

追思钱老的科学创新精神尹韵公;张满丽;刘瑞生;何伟;吴信训;韩智冬;(2)

中国文化国际传播影响力提升的AMO分析——以大众传播渠道为例蒋晓丽;张放;(6-11+112)

传播学发展30年历史阶段考察王怡红;(12-26+112)

批判研究方法的科学性问题何志武;(27-32+112-113)

论符号象似性曾庆香;(33-43+113)

中国表情:古代微笑传播的文化内涵胡河宁;(44-51+113)

数字时代中国电视内容产业知识产权的保护与经营彭祝斌;阳美燕;(52-59+113)

媒介融合时代传媒规制的国际趋势及其启示肖赞军;(60-71+114)

2010年《新闻与传播研究》征订启事(71)

网络舆情及社会性网络信息传播模式顾明毅;周忍伟;(72-78+114)

从大众媒介到公用媒介:媒体权力的转移与扩张周笑;傅丰敏;(79-83+114)

中国传媒产业间的广告资源竞争:基于生态位理论的实证分析强月新;张明新;(84-92+114-115)

“Advertising”为何是“广告”——现代“广告”概念在中国的祝帅;(93-98+115)

广告学的核心研究问题和研究视角唐乐;(99-105+115)

我国关于传教士中文报刊的研究吴潮;赵晓兰;(106-111+115)

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

关于研究方法思考尹韵公;张满丽;刘瑞生;何伟;吴信训;韩智冬;(3)

全球新政治:手机短信传播与公共治理胡春阳;(5-11+111)

我国互联网管理目标的设定与实现刘瑛;张方方;(12-19+111)

网络转载传播实证分析与DSCCA模型研究沈阳;王丽丽;刘晓兰;刘扬;(20-25+111)

“政治家办报”的历史起点与逻辑归点朱清河;张荣华;(26-37+112)

“中国新闻史学会2009年年会”在南京胜利闭幕(37)

神权政治与商代信息传播巫称喜;(38-42+112)

试论中国古代新闻观念的历史嬗变——以“消息”内涵变化为中心孔正毅;(43-48+112)

“传—受”博弈过程的本土化诠释——中国道家“可传而不可受”思想对传播吴景星;姜飞;(49-56+112-113)

作为媒介景观的政治仪式:国庆阅兵(1949-2009)的政治传播学研王海洲;(57-64+113)

“冷战”与“”:中美南海对峙的媒体框架分析黄敏;(65-74+113)

超越宣传:变革中国的公共政策传播模式变化——以教育政策传播为例李希光;杜涛;(75-83+113)

新中国成立初期新闻活动的历史考察周庆安;卢朵宝;(84-88+114)

政府新闻发言人语言传播初探赵琳;(89-95+114)

实体传播与传播分类探讨赵建国;(96-100+114)

试析跨国广告传播及其文化取向高胜林;(101-106+114)

探索构建高素质新闻人才高地——宁波日报报业集团人才队伍建设调查朱迪;(107-110)

谦虚谨慎应是学者的本能尹韵公;张满丽;刘瑞生;张秉礼;吴信训;韩智冬;(2)

论范长江“研究红军北上以后中国的动向”的目的之不能成立尹韵公;(5-14+110)

2009年《新闻与传播研究》征订启事(14)

范长江死因探析陈玉申;(15-18+110)

试论南宋临安的新闻事业何扬鸣;(19-26+110)

是经验总结,还是理想追求?——从胡政之入手探悉“四不”方针的来源王咏梅;(27-36+111)

上海新闻记者联欢会与近代新闻业的职业化赵建国;朱颖;(37-45+111)

媒介进化:沉默的双螺旋崔林;(46-53+111-112)

大众传播、人际传播及直接经验的议程设置与涵化效果——以深圳的社会治安王晓华;(54-63+112)

金融危机中的中国动漫产业态势研究徐群晖;(64-68+112)

精英艺术与大众文化的媒介偏倚及其传播理想隋岩;(69-71+113)

“仪式”、“共同体”与“生活方式”的建构——另一种观念框架中的民生新姜红;(72-80+113)

中日跨文化传播的障碍以及超越——以纪录片《靖国神社》为例黄月琴;(81-85+113)

中国中产阶层的传播学特征——基于五大城市社会调查的跨学科分析杜骏飞;(86-96+114)

社会的喉舌:中国城市报纸如何再现公共议题曾繁旭;(97-104+114)

探索重大典型报道新模式何英杰;(105-108)

真理与真相——写在前面的话尹韵公;张满丽;刘瑞生;张秉礼;吴信训;韩智冬;(2)

解放思想,开拓进取,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尹韵公;(5-6)

思想解放:新闻传播必须以人为本孙德宏;(7-8)

中国传媒:到世界舞台上博击风云李良荣;(8-9)

深刻总结本土经验,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胡智锋;(10-11)

新形势下军事外宣工作研究蒋乾麟;(12-16+110)

基于刻板思维的国家形象符号认知——以《纽约时报》的“事件”报道为薛可;梁海;(17-22+111)

新闻与传播学理论以及新闻与传播学科学研究李喜根;(23-28+111)

激活历史——评30年中国新闻传播史研究张谦;(29-35+111)

自由与责任的冲突——报禁解除20年后台湾新闻媒体现状透视吴琳琳;(36-41+111-112)

电视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修补”——以青海“长江源村”藏族生态移民为张瑞倩;(42-50+112)

论大众传播中历史建构的困境:以历史题材电视剧为例蔡骐;(51-57+112)

透过烟雾缭绕的荧屏——以《士兵突击》为例分析作为道具的香烟周培勤;(58-64+113)

流动的家园:新媒介技术与农民工社会关系个案研究丁未;田阡;(65-74+113)

传播技术与社会性别:以流移上海的家政钟点女工的手机使用分析为例曹晋;(75-81+113)

多维视野下英美广播制度差异形成的根源刘建明;秦志希;(82-90+114)

关于“传播交叉领域”的研究——对新闻、公关、广告之互动的思考董天策;(91-98+114)

传媒实训报告范文6

2012年是高等教育的“实践年”,为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创新华文传媒人才培养模式,中国新闻史学会、中国新闻史学会台湾与东南亚华文新闻传播史研究委员会于2012年10月27日至28日在重庆工商大学举办了中国新闻史学会2012年会暨“实践育人:人才培养与华文传媒的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近60名中国新闻史学会的专家学者、传媒业界的资深工作者和重庆市内相关高校传媒学院的领导齐聚重庆工商大学,共话新闻传媒发展,旨在交流海内外新闻传播院系和华文媒体在实践育人方面的经验,探讨存在的问题与发展的对策。

重庆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周波、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中国新闻史学会会长程曼丽,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中国新闻史学会副会长丁俊杰,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中国新闻史学会副会长陈昌凤,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董广安,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书记处书记、中国新闻史学会副会长顾勇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常务副院长、中国新闻史学会副会长黄瑚,中国新闻史学会副会长、中国传播学会副会长吴廷俊,中国传播学会副理事长蒋晓丽,中国传播学会副会长邱沛篁,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院长张昆,重庆广播电视集团总裁刘光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牟丰京,重庆晨报总编辑张永才,新浪(重庆)总经理周燕,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新闻研究所所长耿晓东等出息了研讨会。重庆工商大学党委书记李春茹、副书记朱伯兰、副校长郑旭煦等领导嘉宾出席开幕式。郑旭煦副校长主持了开幕式。

会议前,重庆工商大学党委书记李春茹、重庆广电集团总裁刘光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总裁牟丰京、中国新闻史学会会长程曼丽分别致辞,重庆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徐海荣对会议的举办专门发来贺信,周波副部长宣读了贺信。贺信中,徐海荣部长对本届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的开幕表示祝贺,对重庆新闻事业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进行了介绍,对中国新闻史学会20多年来促进新闻传播学发展所做出的贡献给予肯定,衷心希望专家、学者们一如既往地关注重庆的建设与发展,关心支持重庆的新闻事业。

来自中国新闻史学会和国内外传媒领域的专家学者、资深记者编辑,围绕新闻教育、新媒体发展等议题展开了探讨,并实地参观了重庆工商大学长江传媒学院传媒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专家们对重庆工商大学注重培养新闻专业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打造产、学、研“三位一体”的办学模式给予肯定。

美国华文媒体协会理事、美国《世界日报》记者刘伟在会议中作了“美国大纽约地区华文媒体的发展与未来思考――兼谈华文媒体人力资源状况”的报告,介绍了美国大纽约地区华文媒体的地位,梳理了美国大纽约地区华文媒体的发展演变,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了美国大纽约地区华文媒体发展与人力资源的状况,最后提出了对对美国大纽约地区华文媒体未来发展的几点思考。他认为,面对变化的华人读者,华文媒体应考虑发展双语媒体;应立足美国华人立场,强调中华文化为主,多元文化为辅的媒体价值观;平面、网络同时推进,互为补充;此外,稳定和提高原有人才,吸引年轻采编人员和新传媒技术人员是华文媒体发展和未来的关键。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中国新闻史学会副会长陈昌凤作了《网络时代华语传播的新格局》的重要报告,对西方主流媒体和华文传媒争占华语市场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就微媒化是否应该成为华语媒体传播方向提出了思考,陈院长还介绍了近年来华语传播市场的基本情况,重点探讨了传统媒体在网络时代“如何突围”。他认为,以博客、播客、维基、社交网站(如Facebook、Twitter、MySpace)为代表的Web 2.0的网络工具有个人化、互动化、集体贡献内容等典型特征,是网民在虚拟空间里的“生活面貌”、资源分享和社交方式的大变革,是21世纪知识型经济主导下的人类社会的缩影。在网络时代传统媒体应当实现由传播新闻到运营信息的转型,携手新媒体打造“智能新闻”,拓展社交媒体的视野,积极探讨新模式、新方法和新手段,不断提高新闻传播的社会化和全球化。

铭传大学大陆教育交流处处长陈耀竹作了《台湾数字媒体发展概况》报告,介绍了台湾数字电视发展概况,探讨了新形势数字媒体面临的挑战。他指出,数字电视时代,电视节目将走向分众化与客制化,广告形式也会逐渐转向个人化与互动化,应用服务范围更为宽广(生活服务)。他认为,台湾数字媒体发展中面临着挑战,具体为:一是2012年7月1日起的无线数字化,对收视习惯产生了一定冲击;二是在法令修改后,核心竞争取决于品质,中华电信MOD成为绝对优势很难讲;三是有线系统业者数字化后,电视的使用机能发生了改变,顾客才是王道;四是分组付费或计次付费制度实施后会产生一定的排挤效应,仍须通过市场的检验;五是同业间将持续的恶性竞争及大陆的磁吸效应,对内容供应者的经营压力将有增无减;六是以公民评鉴来决定节目的上下架机制过于“民粹”;七是在当前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备的情况下,如何进行电信、广电管制架构的调整;八是如何提升宽带、电视数字化普及率。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中国新闻史学会常务理事王润泽就主流媒体从业者的培养思路提出了一些看法,他强调人才培养应该加强文史哲基础教育、提升学生对客观事物的分析判断能力。作者援引著名新闻教育家罗列教授的话,“新闻专业的学生在学校四年里究竟学些什么课程,是一件颇费踌躇的事情”。王教授认为,高端新闻人才的训练应加强文史哲基础训练,特别是研究型大学的新闻传播学科,应在教学中突出这个特点。通过强化文史哲的基础学科,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判断,增强理性思维,训练他们在纷繁复杂的社会活动中,准确发现问题,科学分析问题,客观提供解决思路。加强文史哲基础教育,要明确新闻的选择需要价值理性的判断,加强对客观事物的分析与判断能力,既要呼吁社会各方面给与媒体进行舆论监督的权力和更大的空间,更要警惕媒体所进行的伪舆论监督,此外还要正确认识新媒体的作用。

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曹立新作了《什么实务,如何导向:新闻教育中的实务导向刍议》的报告,对当前新闻教育中的实务及导向问题进行了探讨,指出“未来新闻教育计划”之“课程充实计划”,应当增加历史、政治、哲学、古典文学甚至科技等课程。他认为,新闻教育应当回归新闻,一是新闻艺术不同于媒体技术,即新闻学作为独立的社会实践不能与传播或者媒体混淆;二是新闻职业不同于新闻产业,新闻是民主的另一种表达,或者说,没有民主就没有新闻。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教授吴廷俊作了《“增强核心竞争力,减少“可取代性”――二论中国大陆新闻教育改革的出路》的报告,他在报告中检视和深入分析了中国新闻教育的“可取代性”,对如何培养合格记者,提高新闻教育核心竞争力进行了探讨,他还指出无论“公民新闻传播”时代下新闻业的开放程度有多大,专业新闻记者永远都是需要的,且时代信息化水平越高,新闻业越开放,人才构成越复杂,对专业新闻记者的需求度就越高。他认为,新闻教育不应培养“万金油”,而应培养合格记者;所以新闻教育只有培养出合格新闻记者,提高核心竞争力,才能使自己在高等学校有立足之地。

重庆工商大学长江传媒学院执行院长殷俊作了《构建真实传媒环境,推进协同创新实践》发言报告,他首先向与会专家介绍了长江传媒学院坚持“构建真实传媒制播环境,完善产学研一体化实践”教育的办学思路,在具体的教学体系中,将大学生顶岗实训纳入具体的教学内容,推荐和鼓励本科生、研究生进入传媒协同创新中心参与不同节目、各个具体岗位的顶岗实训,让资深传媒工作者和大学教师共同指导学生成长,构建“记者编辑-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学生顶岗实践、教师-记者编辑相互挂职”三位一体的办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