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专业论文范例

传媒专业论文

传媒专业论文范文1

一、坚持优质内容创作的意义

针对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普遍存在的内容质量不高的问题,需从科技期刊的特点和内容的互联网属性等方面考量微信公众号内容创作的范围。从内容的来源来看,应为科技期刊编辑创作,或由作者创作、投稿并授权首发。从内容的内涵来看,内容应体现创作者的创新性智力加工,既包括全新内容的首创,也应包括对已有内容进行的独创性改编、汇编,或进行创作性的多媒体加工。从传播的角度来看,应注重观察、分析用户喜欢阅读和转发分享的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创作。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坚持进行优质内容创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内容为王”的内涵是创作,创作是内容质量的保障。高水平的原创内容较易获得用户的转发,从而扩大微信公众号的影响力,是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打造品牌、锻炼新媒体编辑队伍、挖掘和培养原创作者,科技期刊进行新媒体融合和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二、优质内容的创作思路

1.论文精简碎片化改编

论文虽然是科技期刊最核心的内容资源,但将论文直接在微信公众号,并不符合移动互联网时代读者的阅读习惯,且未体现基于互联网传播的智力加工。对论文进行精简和碎片化改编,是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最容易切入的内容创作思路。如重点保留作者的中心思路见解,提炼归纳核心技术和重点难点,删减引言、原理、公式推导,保留关键图表并注重全文的版式设计,将其浓缩成一篇读者可以进行碎片化阅读并快速了解其核心内容的“微文”。微文形式十分适合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进行此类的内容再创作加工,并可以获得很好的传播效果。以《电力系统自动化》微信公众号为例,其《我看能源互联网》栏目首推的《薛院士的困惑》等5篇微文,阅读量较以往有了突破性的提升[5]。此外,《中国中药杂志》微信公众号2017年11月2日的《中药马兜铃,我到底有没有错/专家权威解读》,系对该刊论文《马兜铃酸的毒性研究及思考》精简改编而成,以相对简短的篇幅对当时引起全网热议的中药致癌话题给出了解释,受到用户的广泛关注,留言近30条。

2.综合汇编二次加工

针对某一个选题,搜集与之相关的书籍、论文、互联网文章、新闻、图片、视频、动画等公开素材,对素材进行梳理提炼和初加工。编辑需建立逻辑,谋篇布局,对素材进行组织和深加工。编辑还需撰写承上启下的段落来将素材流畅地穿引起来,最终组成一篇逻辑通顺、内容丰富的汇编作品。《金属加工》微信公众号特别擅长进行综合汇编和二次加工,并获得用户的广泛认可,拥有数十万粉丝。例如,《金属加工》微信公众号2017年10月30日的《亮剑江湖!京东方打破三星柔性液晶技术的超级垄断》,是在对爱上早读、手机吧测评团、5G网通信等媒体素材进行深度加工整理的基础上完成的,以图、文、视频结合的形式展现,获得了较高的阅读量。

3.全面信息的局部提炼

一些广受关注的新闻资讯和信息一般都由官方或主流媒体,通常覆盖面较广,涉及多个行业领域。科技期刊可以对这类信息进行局部定向提炼,归纳整理出与该刊所在行业关系密切的内容,在微信公众号上。由于这类内容通常与用户所在行业或单位产生直接关联,通常会吸引用户在朋友圈和微信群分享转发,取得较好的传播效果。以“煤传媒”微信公众号为例,2017年4月21日中国工程院官网新增院士候选人553人名单,“煤传媒”第一时间梳理了煤炭行业的候选人18人名单并,获得大量转发。2017年8月3日网上了2017年中国企业500强,“煤传媒”统计了其中15家煤炭企业2016和2017年的排名、营业额和利润,制成表格,并分析了排名变化和相关数据,获得较高关注。

4.创作科普帖

科技期刊应承担普及科学知识的社会责任,利用行业优势开展科普教育工作,实现广泛的社会效益[8]。微信公众号为科技期刊开展科普创作和传播科普知识提供了适合的平台,打破了基于纸刊模式的诸多限制,同时也为科技期刊扩大影响打开了通道。专业技术科普素材丰富,与科技期刊关联密切,容易进行选题,是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创造优质原创内容的重要方向。此外,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还可以从历史、人物、相关专业名词等角度丰富科普的范围。但是要将科普帖创作得通俗易懂,阅读起来轻松畅快,并且具有鲜明的风格特色就比较有难度。在这方面,专业科普期刊《航空知识》微信公众号就给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的科普创作提供了很多可借鉴的思路,即通过时效新闻类、知识技术类、人文类、深度类等选题策划优秀的科普原创内容。如《中国中药杂志》微信公众号以科普为特色运营,紧密围绕中药、养生等大众感兴趣的内容进行选题,注重文案风格的流行化,善用热点,注重策划,创作出了大量优秀科普作品,受到广泛的好评和大众的认可。“煤传媒”微信公众号系煤科总院出版传媒集团主办。该公众号擅长创新,尝试以原创幽默漫画的形式进行科普。例如,“煤传媒”2017年7月30日《液压支架就是个葫芦娃》科普漫画,用21幅搞笑漫画将煤炭开采设备液压支架的工作原理解释清楚;2017年7月25日《99%的作者都曾想过的……》科普漫画,用17幅原创漫画将作者可能对科技期刊误解和不了解的内容轻松直观地表达出来,引起了读者和科技期刊编辑的共鸣。

5.抓新闻蹭热点

通常来说,新闻热点传播爆发力强、关注度高。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应积极挖掘新闻热点中可能与所在行业或相关专业的契合点,并组织好材料进行内容加工。采用该种方式进行内容原创通常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可预见的新闻或热点,可以提前策划,充分准备。例如,电影《空天猎》于2017年9月29日上映,《航空知识》微信公众号分别于9月26日、27日,10月3日、13日、24日创作和与该电影有关的内容,蹭足了热点。另一种是突发热点,需要科技期刊新媒体编辑思维灵活、响应快速。例如,2017年8月17日一套名为“我们是谁?”的漫画爆红互联网和微信朋友圈,各行业分别创作各自行业的“我们是谁?”文案。“煤传媒”创作了《刷爆朋友圈的煤矿工人》组图;《航空知识》微信公众号创作了《我是谁?不重要!来看看“战狼”是谁》,配合幽默文案和飞机图片介绍了“轰20”等国产航空重器,获113个点赞。

6.H5创作和改编

H5是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多媒体展现形式,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招聘、会议通知、产品和企业宣传,并且非常适合在朋友圈和微信群扩散。笔者认为,将已有的公开内容,通过H5等多媒体形式进行创新性加工,使其产生与原内容完全不同的视觉效果和阅读体验。更多更好地应用新媒体技术也应是科技期刊探索媒体融合的重要尝试。以“煤传媒”微信公众号为例,其创作了刊物宣传、论文征集、新闻事件深度报道等H5,其中制作了基于H5的增强出版论文,将三维动画和作者谈感想的视频等无法在论文中呈现的内容进行展示,给读者以新鲜直观的阅读体验。

7.征集原创内容

事实证明,优秀的原创内容是阅读量的保障,客观上促使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努力创作和更多的原创内容。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坚持进行内容原创是件难度较大、消耗精力多、强度高的工作,需要新媒体编辑具有较强的新闻敏感度和创新、创作、承压能力。仅仅依靠该刊新媒体编辑显然不能满足需求,所以一些科技期刊邀请、挖掘优秀的作者为公众号撰写优秀的原创内容。在《金属加工》、《中国中药杂志》、《航空知识》、“人呆手户”等微信公众号中,作者投稿的原创内容已占一定比例,说明这些公众号已经建立了稳定的原创作者队伍,并积极发挥作用。其中,《航空知识》微信公众号还邀请到“知乎”专栏作者为公众号撰稿,为其他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提供了新的思路。

三、内容创作技巧

第一,注重策划。对于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来说,尤其需要重视选题和内容策划,策划可分为长期策划和临时策划。一般来说,很多用户关注的大事件和热点是周期性或可预见的,这些是长期策划,可以提前进行策划和准备,以创作出优秀的原创作品。比如《中国中药杂志》微信公众号会针对24个节气创作与之相关的中药科普帖;很多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也会在某些奖项公示期策划对获奖项目和获奖人的深度报道,并在官方信息后第一时间相关内容。临时策划是针对突发新闻和事件进行的策划,需要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反应迅速,除了要保证在第一时间将内容出去,还应预设读者感兴趣的点来组织可延伸的材料,使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个突发新闻和事件。第二,注重素材。无论是素材综合汇编二次加工、创作科普帖,还是临时策划,若要创作出优秀原创内容都需要有较为丰富的素材储备。科技期刊新媒体编辑应注重在平时进行素材积累,并锻炼自身的内容敏感性,能够在适合的选题下提炼相关的素材内容。第三,利用思维导图理清创作思路。好的选题就要在进行策划时理清创作思路,根据逻辑关系搭建内容框架。思维导图软件可以帮助新媒体编辑高效完成这部分工作,新媒体编辑亦可以通过该软件筛选适合的素材进行内容组织。第四,关注和学习优秀原创微信公众号。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应关注和学习擅长内容原创的微信公众号,向其学习选题思路,留意其公开的素材来源,借鉴其运营模式。这不仅限于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更应关注极有影响力的科技微信公众号,如漫画科普公众号“混子曰”,主打重工业、轻阅读为特色的公众号“核电那些事”,介绍科技趣闻的公众号“酷玩实验室”等。第五,原创标签树立口碑。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负责人可只对用心创作、质量较好、传播预期较高的原创内容打上“原创”标签,这样可使原创标签成为内容质量保障的标志牌,同时可以提升读者对原创内容的认同感,从而使用户更关注标注“原创”的内容,进而提高内容的传播质量,打造品牌,树立口碑。

传媒专业论文范文2

1维护“老”作者

所谓“老”作者是指在期刊发展历程中持续提供优质稿件的作者,即期刊已有的作者,能够持续地投稿的作者。作者持续地将自己科研成果撰写成科技论文投稿到期刊编辑部,说明了作者对期刊办刊质量和学术影响力的信任和认可。因此,不论选题角度、研究水平、文章质量是否符合期刊办刊宗旨,期刊编辑部都要为他们提供全面、优质和细致的服务,进而与作者建立起良好的关系。选题方向偏离办刊宗旨,或科技论文接近发表水平的文章,经过编辑与作者的沟通,对稿件的研究重点,呈现方式等进行修改后,是可以发表的。编辑与作者互动沟通的这一个过程,不仅仅有利于打造期刊的品牌形象,也能从中发现、培养一批忠实的、高水平的作者群。因为期刊本身培养出来的高水平作者对期刊的忠实度比较高。

1.1建立良好的信任

在行业内影响力比较大、受到专家和读者认可的期刊,往往都有规模较大且比较稳定的作者群,有一大批能提供优秀科技类论文,代表行业科技研究前言和重点稿件的作者。当然这些成熟科技期刊的作者群也都有各自从无到有,由弱到壮的成长过程。以“机工传媒”科技期刊群为例,“机工传媒”主办的科技期刊有21种,大部分都是当下行业内影响力比较大的科技期刊。其实,这些期刊在创办初期都经历了稿件数量较少,作者数量较少;稿件质量参差不齐,有不少稿件距离发表还有较大的距离等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机工传媒”的编辑们对每一篇稿件都进行了认真阅读和检查,对文章的选题和文章内容给出了详细、系统、全面的意见和建议,与作者就稿件的修改意见进行了良好的沟通,再加之编辑对文章进行润色和校对。经过编辑们审稿和修改的稿件,文章的科技含量和整体水平得到明显提高。编辑在与作者进行沟通和交流的过程中,也了解了彼此的情况,建立了彼此的信任,形成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比如,通过沟通编辑比较全面地了解作者的行业背景、研究方向和论文撰写能力,同时,作者也较为系统地了解了杂志的投稿要求、期刊定位和办刊宗旨,彼此之间的信任程度日益提升。渐渐地,“机工传媒”的科技期刊刊群的投稿数量不断增长,稿件质量和研究水平也不断提升。当年的作者陪伴着期刊一起长大和成熟,当年的“新”作者,如今已成为各个行业领域、企业单位中的资深专家、高端学者和技术领军人物。他们对“机工传媒”有着浓厚的感情,一旦在技术上有新的发现和创新,在自己研究领域有新的突破或技术热点都主动将自己的科技论文投到“机工传媒”的期刊。

1.2缩短审稿周期,提升服务质量

期刊的审稿周期是影响作者期刊满意度的重要因素之一。众所周知,学术类、科技类期刊的审稿期一般为3个月至半年,有不少学术影响力大的期刊,其审稿周期则长达一年或更久。随着社会和科技的进步,当今审稿周期的长短已经成为严重影响作者投稿积极性和主动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这个大背景下,有一部分优秀作者将稿件投到了审稿周期较短且学术影响力较好的科技期刊。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不断创新工作方式和方法,优化审稿流程,提升审稿专家和编辑的工作效率,最大程度地缩短审稿周期的长度。比如为了尽力缩短审稿周期,期刊编辑部一方面精准选择审稿专家,依据审稿专家的研究领域和方向以及审稿专家的空闲时间推送稿件,施行动态化审稿制度。专家对稿件专业领域越熟悉,审稿积极性越高,审稿时间越短;另一方面,适当增加审稿专家的人数,比如一篇论文需要2份审稿意见的,编辑部将论文推送四到五位审稿专家。这样便能较快地收集齐2份专家审稿意见,以便于编辑尽快将具体科技论文的修改意见反馈给作者,最大程度上缩短审稿周期,同时也最大程度上保障科技论文的质量。

1.3充分利用传播工具,提升传播效果

科技期刊是科学技术传播的载体和平台。科技期刊加大对作者科技成果传播的力度,一方面能够较好地提升作者对期刊的满意度和忠实度;另一方面也较好地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提升科研成果的传播范围和效果,有利于科技成果的转换,促进科研成果社会价值的实现。可以说,对科技成果传播的过程,既能提升期刊的影响力,也能促进科研成果的转换,是一个良性循环。

2发展“新”作者

所谓发展“新”作者,指的是杂志编辑根据作者培养计划寻找、发现和发掘一大批具有潜在研究能力、有较高潜在有影响力的作者,并对其写作方向和写作内容进行沟通和交流,最终邀请他们撰写科技论文。

2.1寻找、发现“新”作者

期刊发展过程中,老作者固然重要,新作者是期刊优秀作者群壮大和发展的动力源泉。很多影响力大的期刊,都在不断挖掘和发现新作者,不断充实和壮大作者群规模。寻找和发现期刊作者的方式和方法有很多。比如科技期刊编辑可以在日常来稿中寻找和发现具有一定学术水平,研究方向、文字撰写能力等尚未本杂志要求的作者,与他们进行沟通和交流,引导他们撰写与期刊编辑计划相关的内容,发现学术水平相当,但是文章质量距离发表还有一段距离的作者,对其进行培养和指导,进而使其成为期刊主力作者。另外,还可以通过阅读其他单位优秀期刊,从中发现研究能力较高、研究方向和研究重点与本杂志有关的作者。同时,还可以通过高端学术论坛、科技沙龙等活动,从中发现一批优秀的作者。

2.2利用专家资源发掘“新”作者

科技期刊一般都有各自丰富的专家资源,比如审稿专家、编委会委员、资深编辑等。这些专家在业内都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和学术影响力,学术人脉关系也比较丰富,且比较热衷于科技论文的撰写。科技期刊编辑部可借助这一优势资源,从中发掘和挑选一大批优秀的、资历比较深的作者,这种方式比较省时省力,也能较好地得到专家的认可,沟通起来也比较顺畅。另外,期刊的审稿专家都有一定的人脉关系,特别是科技人员的人脉关系,科技期刊编辑部可以充分利用这一资源,请期刊审稿专家推荐优秀作者。这种方式同样可以省去调查和了解作者行业背景和行业学术研究能力的时间,且都是优秀的作者。

2.3给潜在作者发约稿函

科技期刊编辑部要定期向自己的老作者约稿,同时还要积极地向国内外行业内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尚未在本单位期刊上发表过文章的作者,发约稿函。约稿函中要明确写出期刊的定位、办刊宗旨、近期研究热点、以往典型案例,专栏特色等,重点是说明约稿原因,简要说明杂志研究方向与作者研究方向的切合点。总之,约稿函的目的是使潜在作者能够通过约稿函选择你的科技期刊投稿,自己的科研成果。

传媒专业论文范文3

大传媒环境下,期刊编辑应该具有如下几方面的能力:

(一)策划能力

编辑人员的策划能力是最基本的专业能力,新时期的编辑人员如果想做一个优秀的编辑,首先就要做一个优秀的策划者,策划出论文的主题进而引导舆论的导向,并且为大多数读者所喜欢。也就是说,编辑不仅要有传统的质量意识、读者意识和服务意识,并建立规划意识、导向意识、效率意识、价值意识、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和现代意识。新老编辑需要找到自己的位置,新编辑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紧跟时代潮流,比如可以通过网络来进行论文、期刊的推广及后期服务,如建立专门的期刊网站,网站内容可以设立作者注册、投稿、专家审稿、编辑办公等模块,这样就可以增加期刊的知名度。编辑者完全可以通过发挥自己的策划能力来把论文写好,把期刊办好。

(二)前瞻能力

编辑人员每天要接触很多的科研论文,所以会对某一方面的研究内容有着一定的了解。但是最近几年浮躁的社会风气造成了科研论文的粗制滥造,其中不乏有重复投稿以及实验还没做完就的现象。编辑人员在进行文章改动的时候就应该具有前瞻能力,严格遵守工匠精神,在初读论文,初改论文,初审论文等每一个步骤中严格把关,发现规律及问题,避免重复发表及错误论文的发表等现象。现在有很多的学生学者会有一稿多投的现象产生,如若编辑人员不具备基本的前瞻能力,没有工匠精神就很难,进而导致严重的后果。在学生作者方面,编辑部或期刊社可以与研究生院、教务处、研究团队合作举办“学生与工匠精神”的征文比赛或演讲活动,或在网站编读园地举办“作者与工匠精神”类似的征文或讨论,以提高作者的品质意识。编辑可以将本刊或国际顶级行业刊物的优秀论文作为样板,以身边的优秀作者、优秀论文为示范,塑造作者及编辑的工匠精神。

(三)求实能力

编辑实务包括策划、组稿、初审、外审、退修、终审、编辑排版、校对、发表等环节。在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编辑努力践行工匠精神。编辑人员在进行编辑的时候不仅要调整论文的格式,更是要核对文章内容。根据以往的编辑常见错误来看,很多论文中出现概念错误,数据错误等一系列问题就将其发表。因此编辑需要在每一步都严格审查,修改格式的同时也要修改论文中的学术错误。编辑人员需要在完成自己本职工作的过程中积累经验,总结教训,提高自己的编辑能力,进而编辑出优质的论文,为读者更好地服务。

(四)校对能力

校对工作似乎不是一项技术活,也不需要多高的学历水平,与工匠精神的关系似乎也不大,但是校对工作更能体现出编辑的工作态度,是否脚踏实地、有足够的耐心来对待一篇论文。往往校对工作出现的错误最多,返稿现象也屡见不鲜。科技论文常有复杂的公式图表、较多的数据,在编排过程中难免出现错排漏排。就需要编辑严谨认真地对待论文,进行细致地校对,核实实验数据与图标。校对能力是每一个编辑需要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在校对工作中,要秉承着“失之毫厘,差之千里”的心态,校对每一个可能出错的细微之处,这也是一个编辑份内的工作。

(五)疑难问题处理能力

在编辑过程中,偶尔会遇到“人情稿”。毕竟每个人都会有一定的社交圈子。论文的发表可能会影响到学生的毕业,朋友的年终奖等等。但是编辑必须坚持“在质量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平等地对待各式稿件,对于那些质量不过关的稿件就要严肃处理,达不到学术标准的坚决退稿,对学术质量好但语言功底欠佳的论文坚决返修。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一个编辑的职业道德。正确处理“人情稿”也是工匠精神的一种体现。编辑需要时刻秉承着一颗公平公正之心,严格把控的质量,只有这样才对得起自己,对得起读者。如果发表了质量不好的论文,不仅自己可能会有丢工作的可能,更会影响到科技期刊的名誉。编辑在初审与编修校对过程中需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总会有些稀奇古怪的论文需要你来应对,这个时候就需要一颗平常心。有一些论文也有可能因为期刊范围、版面数等局限的原因不能发表,因为大多数期刊只能发表优秀投稿,有许多稿件未能采用,就需要对作者耐心地提出意见以及合适的慰藉。在期刊界也有过论文被返修无数次的例子,作者修改的总是达不到你的要求,也有一些作者只是急于发表,对于科研成果并没有积极的态度,这些时候就需要编辑自我情绪的控制力。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耐心地修改稿件,对返修的稿件提出意见。编辑要努力做到客观公正、严谨求实,对作者的不理解大可不必解释,时间会证明编辑人员是为了保障与期刊的质量,也是为了爱护与保护作者及读者。因此,必须培养与树立科技期刊编辑宽广的胸怀,提高编辑的情绪控制力。

二、大传媒环境下期刊编辑的培养方法

在新的时代,新闻出版业的发展需要大批优秀的编辑。从企业到学校、社会,要重视编辑的培养。只有建立高素质的编辑人才,才可以使中国新闻出版业健康持续发展。在大媒体环境下,编辑人员的培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优化人才引进机制,改善目前编辑人员的素质

中国的新闻出版业总体上不向外资企业开放,但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国内外各种进入出版业的方式出现在中国出版企业。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给我国新闻出版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在竞争中,中国的企业不得不提高自身实力,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新闻出版企业必须树立“人才第一”的理念。编辑人员队伍建设是期刊发展壮大的前提,没有人才的支持,期刊就失去了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因此,出版企业要结合市场需求,优化人才引进机制,通过公开招聘和吸纳优秀人才,提高编辑队伍的整体素质。

传媒专业论文范文4

关键词:工作室制;创新创业;传媒人才;培养模式

一、前言

这些年来,创业创新的教育理念被广泛应用于高校教育中,是培养高校人才全新的方向。工作室制重视理论、实践的结合和知识、技术的一致性,由于传媒专业的实用性,使其在很多学科领域上得到了应用与研究,受到了国家、社会的重视,其人才的培养也就成为高校重点关注的问题。

二、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特点和基本内涵

(一)基本内涵

工作室指的是一人或者多人创立的组织,是可以进行创意工作的空间,具有多样化的形式,很多都是只有公司的基本模式。该模式最开始用于培养艺术的设计人才,主要的办学核心是为了让知识和技术能结合在一起,完成教育与传授的结合,进而让学生能全面掌握理论的相关知识与具体的实践才能。

(二)特点

技术方面的知识称为没法说出来的知识,其有着实践的层次性与情景性的特征。要求工作室以培养技能和技术型人才为基础。工作室作为平台,主要以学生作为培育的主体,老师进行专业导向,结合理论和实践,增强教学作用,培育学生的实践能力,推动教学模式和就业道路的新型人才培养,完善专业技术的综合训练,采用工作室的教学模式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实操能力,还利于学生形成新市场理念,使应对市场竞争能力和管理企业能力得到提高,利于院校对创新创业人才的培育。

三、考核方式

为确保工作室教学能有效进行,老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应该成为实践部分的人才培养规划,给学生规定一定的学分和给老师规定课时的工作量。传统的考核以成绩或学期的论文作为重点考核,有片面性问题存在。其考核不只重视考试成绩,还注重考核的过程,全面考虑在工作室里的工作能力与业绩创造,设立老师、市场和企业单位多方位的考核制度,着重凸显出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能力。

(一)学习成绩考核

其考核模式主要是对学生掌握的专业知识和应用作为具体的考核标准,让专业的老师、工作室人员的评价及调查工作满意度这三方面的结合来进行考核。调查工作的满意度应该在进行工作时给工作室成员发放满意程度的调查问卷,比如:在摄影工作室里,学期结束的时候,老师依据学生所拍摄的作品、团队同事的评价和顾客的满意度来评定成员所获得的成绩情况。

(二)毕业成绩考核方式

教育部规定,毕业论文是达成培养目标的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其论文的设计可以培育学生寻求实际真理、增强社会服务意识和综合素养与能力方面的提高,有着较为重要的培养人才需求,结合毕业设计和学术论文的考核模式,明确学生必须拍摄出一个完好的毕业作品或制作出一档电视节目,或是其他的作品设计,依据学生作品的优良程度来评价学生的毕业成绩状况。采取工作室制的教学符合了毕业设计的要求,学生经过工作室实操锻炼的提升则会更快完成学生在毕业时的设计创作。

四、实施意义

工作室制度的教学方式,不但能够增强传媒专业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还能为学生在创业与就业时创建一个好的平台,有效推动传媒专业老师结构优化工作的完成。

(一)提升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

传媒专业是重点强调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结合的类型专业,而工作室为该专业的学生供应了一个把理论专业知识运用到了实践当中的平台。组织学生们承担校园内外部的专业工作,这样学生就可以在实践中把理论运用到工作中,能培育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提升学生动手实际操作的能力,也可以培育学生之间相互协作的能力与沟通能力。在承接校园内外项目的时候也需要承担工作室所面临的各种压力和市场竞争状况,提升学生在企业管理与市场营销方面的能力,这对培育新型的创业人才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

(二)建设强大的教师队伍

在工作室中实现专业老师的负责制度,根据老师的专业能力、业务能力设立合理的机制,为老师事业的发展构建一个平台,开阔发展的空间。教师身为工作室专业的负责人,需要具有较强的理论基础知识和高超的才能,这也需要老师在不断学习与进步,为全面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准,帮助老师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发展,推进教师建设强大的队伍,为此,引入该行业的专家,帮助优化院校师资队伍的具体结构。

(三)促进师生的互动

在进行工作室制时,需要打破传统的老师授课,学生处于听课教学方式,让师生在工作任务当中有机会进行交流与讨论,达成思想之间的碰撞。这样不仅拉近了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还有效地开拓了学生的思路方向,让学生们可以灵活使用所吸收学习到的专业知识与才能。

(四)建造良好的创业就业平台

在其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锻炼时,应该提前让学生进入到工作室的工作环境中,全面开拓学生在认知层面的范围。引进任务方式进行驱动,让学生能知道该专业目前的市场动态。在单位完成项目时,学生自然会对该行业有一个更清晰了解与认识,从而使学生依据自身的能力情况和行业的要求,对自己的职业实行进一步的规划。许多优秀的学生在校期间就已经创业了,其在和企业合作的过程里,达成与行业进行无距离的接触,为该行业的企业先选择优秀人才和学生就业及时进入工作状态供应一个发展平台。

(五)优化教学资源

让工作室的指导老师带头,组成多个小组成员,展开教学的科研活动和作品创作创新,协助团队能够对大型的社会项目进行服务,和单一的实验室教学相比较之下,既优化了院校的教学资源,还提高了教学资源的被使用率。若是该行业的企业单位能够达成深程度的合作,开展联合性的服务,可以施展出双方的资源优势,产生巨大的资源效果。

(六)增强服务能力

工作室制的模式是以项目作为主要的载体,积极开展为学校和社会经济发展进行服务,随着承接项目的完成,其服务的能力也在逐步变强。首先,和该行业的企业进行合作,或是承接行业的业务订单,施展出高校资源与人才集中的良好优势,为去实行服务;其次,充分使用信息传播和制作等方面的优势,连接院校精细课程和线上网络课程,对工程的技术与平台的服务进行全面建设。

五、结束语

总之,对目前的新建院校而言,改革工作室制的教学模式是推动发展的契机,但需要院校的通力合作才能完全实现。在新媒介的环境背景下,采用工作室给学生的创新能力与独立思维的发展建造了一个空间,能够大程度的提升学生在实践方面的能力,让学生拥有全面的职业素养和专业知识,称为具有综合能力应用型创新的传媒人才,为学生的就业、创业道路打好基础,推动其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雪娇.工作室制的创新创业型传媒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钦州学院学报,2015,30(10):89-93.

[2]刘渭,黄晓洲.创新创业背景下艺术类专业“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艺术科技,2019,032(004):47-48.

[3]邱源子.基于工作室制的新闻学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特征分析[J].新闻研究导刊,2015(006):18,59.

传媒专业论文范文5

1国内外科技期刊发展现状

1.1发展情况

国外科技期刊发展情况大体呈现为以下特点。在学科分布方面,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医药卫生(STM)领域的学术期刊为主流期刊。在运营模式方面,注重集群化发展。少数大型出版企业占有主要的市场份额,大量小公司或非营利机构发挥自己的专长,在市场上也占有一席之地;期刊出版商广泛与各国的期刊编辑部开展合作,编辑部负责内容,期刊出版商负责期刊的运营、宣传和管理。在内容质量方面,注重打造期刊品牌,形成品牌优势和效应。在盈利模式方面,注重数字出版与知识服务。国外科技期刊出版业已经做到了从引导科研到投资科研,把科技期刊置于知识创新、知识推广、知识应用的中心环节。

1.2出版规模

国外科技期刊集群化规模大。以STM领域的期刊为例,施普林格·自然集团出版2241种、爱思唯尔集团出版1670种、约翰·威立出版1300种、泰勒弗朗西斯出版827种[1]。2016—2018年度,我国科技期刊出版规模变化情况见表1。从表1中可以看出,我国科技期刊的主管、主办单位众多,各刊分散经营,集群化程度较弱,2016年、2017年出版期刊数大于10种的出版单位仅有8家,而2018年这个数据迅速增长,达到了32家,可见我国科技期刊出版整合的趋势逐渐显现。

1.3对我国科技期刊发展的认识

一是集群化势在必行。我国科技期刊数量少,且呈现“小、散、弱”特点,在全球学术话语权争夺上,处于明显劣势。没有规模就没有效益,应该加快进行集约发展与资源整合。二是中英文期刊应协调发展。英文科技期刊是提升我国国际科技话语权的重要载体,而中文科技期刊由于语言优势,其内容更便于在国内传播,面向的读者也更广。2018年我国期刊年检数据显示,英文科技期刊333种,占比6.7%。在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设中,英文科技期刊获得了广泛关注,而占据我国科技期刊绝大部分比例的中文科技期刊在基金经费、科研评价、编辑队伍等方面存在很多不足,内容质量持续下滑,严重影响其在国内科学知识普及、科学思想传播中发挥作用。做好中文期刊是出版机构的重大社会责任和使命。三是应融入国家科技、经济建设实践中。我国科技期刊要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发挥作用,根本就是要为中国企业、科研做好服务工作,使科研与实际结合。期刊布局要紧跟科技发展趋势,服务国家建设。四是出版与传播并重。科技期刊出版的最终目的是传承和传播其承载的知识信息。我国科技期刊出版单位绝大多数“重出版,轻传播”,对科技期刊传播的理解和认识不够深刻,知识的价值并未完全发挥。应加大知识挖掘与传播力度。

2我国信息通信领域科技期刊发展现状

信息通信作为战略前沿方向之一,正成为世界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领域,也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突破口。我国在全球信息通信领域的技术优势较明显,而自主品牌科技期刊的学术水平却与领先的科研实力极不匹配。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公布的《2019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2]显示,我国在2018年卓越科技论文学科TOP10中,电子、通信与自动控制学科以及计算技术学科分别以19638篇、15177篇位列第4和第5位;在发表SCI论文最多的学科TOP10中,电子、通信与自动控制学科以及计算技术学科分别以21514篇、14304篇位列第6和第9位。尤其是计算机科学学科,其产出论文比例超过世界该学科论文的20%,被引用次数排名世界第2位。2018年,在国内数最多的学科TOP10中,电子、通信与自动控制学科以及计算技术学科分别以24647篇、27608篇位列第3和第2位;在国内论文被引次数最多的学科TOP10中,电子、通信与自动控制学科以及计算技术学科分别以131586篇、119726篇位列第3和第5位。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我国信息通信领域产出的科技论文的数量和质量世界领先。然而,我国信息通信领域却缺乏高水平期刊,顶尖的学术期刊更是凤毛麟角,作者和读者对国内科技期刊的认可度持续下滑,其原因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1)运营意识较弱。大多数期刊由高校、科研机构和政府事业单位管理,依赖政府的资金投入和支持,编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差。(2)推广和传播力度小。信息通信技术发展较快,而传统的运营模式、单一的销售渠道、局限的受众面等限制了期刊自身的推广和发展,甚至对学术传播和进步产生了阻力[3]。(3)运营能力薄弱。每本期刊都有一个对应的主办单位,很少有独立的期刊出版机构,单刊影响力小,无法形成品牌效应和规模效应。因此,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期刊集群化运营是必然趋势。

3信息通信领域科技期刊集群建设

3.1集群发展现状及困境

我国科技期刊集群借鉴国际期刊集团化建设经验,初步取得了一定成效,形成了两种相对成熟的集群模式[4]:一是行业科技期刊集群,即以相同行业而聚集起来的期刊集群,如中华医学会期刊集群、中国光学期刊网、中国地理资源期刊数据传媒网等;二是综合性科技期刊集群,即容纳多个学科的科技期刊集群,这类集群主要来自于出版社,如北京卓众出版有限公司、北京中科期刊出版有限公司、浙江大学期刊中心等。然而,我国科技期刊集群大多是形式上的虚拟集群,刊群聚合力有限、数字出版与知识服务能力弱,集群发展存在以下难点。一是期刊布局方式单一。我国科技期刊大多基于政策导向布局期刊方向,很少以数据为依据来细化期刊方向和定位,因此常出现集群内部同类期刊的重复办刊和资源竞争,同类期刊之间无法有效协调、形成合力。二是数据资源少。海量数据是期刊集群的重要资源,我国现有科技期刊集群规模有限,且仅有少数集群真正实现了数据整合、信息共享。而基于少量数据进行知识图谱分析,无法精准掌握前沿热门方向、学者科研动向、学者关系等,对集群内各期刊策划选题、寻找优质作者、遴选同行专家审稿等支撑有限。三是时间和经济成本高。与国际期刊出版集团相比,国内同量级的数字化知识服务平台较少,很多功能都是定制化,在系统开发和测试环节耗费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很高,很少有期刊集群能够承担。四是国际化能力弱。英文科技期刊比例较低,而占很大比例的中文科技期刊的价值一直未被广泛重视,国内优秀稿源流失严重,也无法有效吸引优秀的国外作者和读者,集群的国际品牌影响力建设困难重重。

3.2集群建设实践及未来发展思路

本文以北京信通传媒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信通传媒”)运营的科技期刊集群为例,分享信息通信领域科技期刊集群建设经验。信通传媒隶属于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的中国工信出版传媒集团,于2012年整合《通信学报》《电信科学》《电信技术》《通信世界》,成立了学术出版中心,并逐步整合行业资源,凸显内容特色,树立集群品牌,为了进一步扩大领域范围,自2015年以来,分别创办了《大数据》《网络与信息安全学报》《JournalofCommunicationsandInformationNetworks》《物联网学报》《爱上机器人》《智能科学与技术学报》,形成了统一管理、数据共享、资源互通的信息通信领域期刊集群。其发展目标是“创办和建设符合信息通信领域及行业需求的国际一流科技期刊,提供一流的学术服务”。集群拥有信息通信领域背景优势,且中国工信出版传媒集团对期刊创建、人才引进、集群市场运营也给予专项基金支持。因此,集群已建立了5000余人的专家库,深入参与期刊建设的编委会成员达到400余人;拥有一批从事出版工作数十年的优秀编辑和营销队伍,分别负责集群期刊管理、内容策划、新媒体运营等,基于期刊资源,每年还出版图书上百种。

3.2.1集群建设实践

近几年,信通传媒的信息通信领域科技期刊集群在出版结构布局、专业管理能力、市场运营能力建设方面做了一些探索。

3.2.1.1优化集群期刊布局

同类期刊优化布局,注重差异化、特色发展。《通信学报》《电信科学》《电信技术》报道内容分别定位在理论前沿、创新技术、工程实践,并以优势期刊带动弱势期刊,实现优秀作者群、审稿专家群、读者群等资源的共享,3本期刊共同发展、互相补充,在电信领域有较强的影响力和号召力[5]。在新兴交叉与战略前沿领域,布局新刊。立足信息通信领域,在大数据、网络安全、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方向创办新刊,扩大集群的学科领域范围。以数字化重构科普生态,运营和创办《通信世界》《无线电》《爱上机器人》等科普期刊,覆盖不同层次的读者群。

3.2.1.2建设集群专业管理能力

一是分类施策,增强期刊发展活力。传统通信领域老刊注重刊登原创和科学突破的研究成果。新兴交叉领域新刊注重刊登创新性和实效性强的研究成果。二是严格执行出版规范规定。借鉴国际科研诚信伦理做法,严格执行三审三校、匿名审稿等国际主流的编辑出版流程,严格执行国际、国内版权管理规则和规章制度,保障集群内期刊的内容质量和原创作者的合法权益,筑牢学术诚信和出版伦理底线。

3.2.1.3建设集群市场运营能力

一是与学会、国外出版机构、学术组织协同办刊。以专家办刊为原则,通过开放协作的办刊模式,与通信学会、计算机学会、网络空间安全协会、电子学会、自动化学会、Springer、IEEE、Elsevier、中国科学院等知名学术组织在期刊建设方面进行深度合作,共同挖掘相关高校、科研院所和科技企业资源。二是打造统一的数字化传播与知识服务平台。集群内各刊采用统一的稿件在线处理平台、多刊协同采编平台、期刊在线出版平台、知识挖掘和知识服务平台、会议管理系统,真正实现了多刊专家、数据的整合共享。三是延伸学术服务,“刊、书、会”协同发展。基于集群各刊的优质资源,紧跟科技前沿,打造原创精品。多刊联合策划学术丛书,并多次获得国家出版基金支持,以《5G丛书》为代表的多套丛书入选国家“十三五”重点规划项目,精品图书《空间多维协同传输理论与关键技术》获得“第四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此外,多刊联动,每年共同策划并承办大数据科学与工程国际会议、信息与数据科学国际会议等高端学术活动和科普活动20余场,邀请学术组织和科技企业深度参与,提升集群的显示度和影响力。

3.2.2未来发展思路

结合《意见》的重点发展任务和信通传媒的信息通信领域科技期刊集群现状,未来将在以下方面进一步提升集群的运营能力。

3.2.2.1多种方式扩大集群规模,提升学术组织力和国际影响力

一是自己建设一批。以数据为依据,立足国际视野,分析各细分学科发文总量、增速、中国作者在该学科的发文量及占比、高被引文献量及占比等数据,寻找具备创办期刊优势的细分学科,建设一批新刊。二是国内联合一批。抱团取暖,立足信息通信领域,基于数据资源,分析指定学科全球学术期刊发展状况,了解国内相关期刊的稿件竞争环境、生产环境、经营模式,整合一批老刊,帮助其优化学科定位、编委结构、作者结构等,并提供运营平台和传播渠道。三是国外合作一批。与国外专业同行加强在世界一流英文科技期刊的合作,如在各自的优势学科领域互相支持创办新刊、联合进行优秀文章的国际化传播、建立专家和稿件互荐机制、共同策划高端学术会议等合作方式,吸引国外期刊加入期刊方阵,扩大国际影响力。

3.2.2.2多层次加强对国内外学术圈的影响,提升创新引领力

一是引入国际一流科学家办刊。统一集群期刊对科学家的评价和激励机制,激发科学家对建设一流期刊的积极性。借助其国际影响力,提升期刊的全球拓展能力。二是吸引全球优秀学者。大力推动学术首发,不拘泥于形式,使“好思想”以最快速度发表。集群设置评选奖励机制,吸引全球优秀学者,尤其是本土学者贡献优质稿源。三是推动读者全球化分布。成立国际化工作小组,将集群期刊的优秀中文文章向国际推广,深度参与全球学术治理的程度,扩大集群的全球影响力。四是打造一流国际学术会议。邀请全球知名学者在会议上和交流最新高水平学术思想,实现刊群对全球高水平成果的虹吸效应。

3.2.2.3持续推动数字化知识服务平台建设,提升集群运营能力

一是完善学术出版知识服务平台的运营管理模式、内容出版模式,使科学家和科研群体都可在平台上获得想要的服务,增加与用户的黏性。二是与具备一定数据支持能力、平台技术支持能力、传播支持能力的企业开展战略合作,优势互补,实现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国际化的运营管理。

3.2.2.4建设一流编辑团队,提升一流人才凝聚力

一是自主人才培养。建立“名编辑出版家”培养制度,鼓励青年编辑参加培训、调研学习,拓展国际视野,成为学者型编辑。二是吸纳高水平办刊人才。广泛吸纳国内外具备学术、出版、传播等不同专长的高水平办刊人才。

4对信息通信领域科技期刊的建议

我国科技期刊运营的市场化趋势不可阻挡,将逐渐形成自负盈亏、编营分离的运营模式,集约化的数字传播平台建设也势在必行,知识创新与知识服务将成为保障科技期刊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在这种发展趋势下,本文针对信息通信领域科技期刊发展提出以下3点建议。一是加强协作协同,统一内容评价导向。信息通信领域的期刊主编、编辑部主任、编委及学术编辑应加强交流,及时分享领域发展趋势和期刊建设经验,开拓办刊思路。加强“领域期刊共同体”的发展意识,例如以信息通信期刊方阵的合作形式,形成一致的内容评价导向。二是合作运营信息通信期刊集群。例如以“信息通信期刊方阵”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资本为手段,整合行业资源和出版资源,完善利益分配机制,通过信息通信期刊集群,增强优质知识资源的高度凝聚力、网络运营服务质量的公信力,在全球信息通信领域形成绝对的科技评价影响力和话语权,引领前沿发展。三是联合推广信息通信领域科技期刊评价分级标准。发挥学术评价指挥棒作用,定期公布信息通信领域科技期刊评价分级结果,并推广应用到相关评审推优工作中,吸引高水平论文在中国科技期刊首发。

传媒专业论文范文6

一、研究人员和教学人员的更替

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进行和发展,新闻传播界的研究人员也在断的更替。旧的研究人员不断退休,以前的老教师也开始逐渐离开教学岗位,新老人员的更替为新闻传播学的发展制造了新的契机。一批新的研究人员和年轻教师开始走上工作岗位。他们陆续接替先前一批工作人员的工作,在他们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不断进步。在新一代年轻研究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各高校的新闻传播研究出现了一批丰硕的成果。年轻的一代作为各高校新闻院系和新闻研究的主创人员,他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视野更为开阔,知识结构较为合理,科研成果也将更为突出,为新闻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随着经济发展,新闻学专业开始在各高校普遍建立并发展,但是在发展的同时,由于基础设施和高质量新闻传播学教师的缺乏,其配套发展仍有很大的难度。

二、近年新闻传播学研究的重大进展

数套传播学的译丛(数十本)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起的连续几年内陆续出版了,这对这回影响和促进新闻传播学研究和新生代的持续发展。当前来看,我国新闻处奥博教学的应用教材多为翻译版本,而且这些翻译教材大多来自国外教材。传播学研究方法的研究开始受到重视。随着学术会议和交流增多,传播学论文数量和质量也大有改观。在高校各新闻传播院系中,传播学发展成果显著,作为新闻传播学的学科基础课程的地位己经得到确立。许多受到传播学界认可的教材被积极引进,并得到广发应用,这些教材多为国外教材,国内自己的研究性著作极为匮乏。随着传播学的快速发展,与传播学相伴而生的传播学批判学派也开始出现,批判学派的研究获得发展,符号学、舆论学随着批判学派的发展也有所进步。

三、发展新闻学研究的重大进展

《中国新闻事业通史》陆续出版,这是中国新闻史中提综合研究的丰硕成果,这一成果已经得到了业内的公认,并且不断丰富和完善。中国新闻史的个案研究在今年来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很多高质量的研究论文不断展示给大众,研究发展蓬勃进行。中国新闻史的个案研究促进了马克思主义新闻传播思想的研究,各个时期的新闻传播的研究思想都在这个时间段得到了新的重视也研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随着最近你年来的各项发展,成套的新闻传播学教材在各主要高校的新闻传播院系出版或重新出版,这些教材注人了较新的材料和思想。随着新世纪的到来,研究人员在回顾历史、拓展研究的基础上出版了一些成套的历史性研究著作,这对于总结过去,继往开来有重要意义。

四、新闻学与传播学的融合

较强的使用性质和较弱的理论色彩是传统的新闻学研究的一大特点。现在的新闻学研究范围广泛,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报学。一切与人类相关的食物和活动中都贯穿这传播学,传播问题散发在各个学科中。新闻学和传播学在学科管理上有着众多的共同点,在学术研究中,会有很多的相同性,在学术活动中已很难区分,或者说区分的必要性已经很小。新闻学和传播学的融合已成定局。

传媒专业论文范文7

关键词: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稿源;精准定位;拓展

随着2018年国家关于清理“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专项行动(简称破“四唯”)[1]的开展及2020年教育部、科技部《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的印发,破除“唯论文”行动具体到了破除“唯SCI”上[2],这为中文科技期刊提供了相对公平的竞争环境。不“唯论文”并不是摒弃论文,而是鼓励发表高质量论文,即优秀论文[3],而优秀论文需要优秀的载体。2019年起实施的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4-5](以下简称“卓越计划”),以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为核心目标,针对中国科技期刊在编辑、出版、传播、服务全产业链上的关键短板,系统构建了支持体系。由此可见,我国的科研环境得到了一定优化,人才的评价指标更客观,科研等学术活动逐渐回归本质,高质量的中文科技期刊拥有了与外文期刊公平竞争的平台。然而,在当前时代背景下,很多优质稿件都流向了“卓越计划”科技期刊,这使得非“卓越计划”科技期刊的发展面临稿源不足等诸多困惑。非“卓越计划”科技期刊拓展稿源,并不是好高骛远,而是出于办刊初心,进一步提高办刊水平、提供高质量的学术交流平台,充分发挥办刊主动性与积极性,谋求期刊高质量发展,这是一种对作者和期刊负责的担当意识。非“卓越计划”科技期刊必须努力总结并探索提升思路,才能在激烈竞争中以质量和特色吸引更多作者投稿。本研究基于对部分优秀“卓越计划”和非“卓越计划”科技期刊的分析与我们的工作实际,从更好地服务作者的初衷出发,从提升、推广、求新等角度提出非“卓越计划”科技期刊吸引稿源的几点思考。

1提升服务质量

在当前时代背景下,同类科技期刊之间的竞争激烈,特别对于非“卓越计划”科技期刊而言,期刊的品牌影响力相对较低,在吸引优秀稿源方面优势欠缺。这类科技期刊如果能在服务上有所提升并彰显自身优势,也能吸引更多作者关注,从而获得更多优质稿件。

1.1提升投稿体验。出版科技期刊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服务作者、促进学术交流。作者的投稿体验、读者的阅读体验[6]是反映科技期刊服务质量非常重要的因素,科技期刊编辑可以从作者角度换位思考,更好地做好服务工作。本文通过对一些口碑、影响力均较好的科技期刊的做法进行分析总结,得出新形势下非“卓越计划”科技期刊提升投稿体验及阅读体验的几点思考。1.1.1做好投稿前的引导工作编辑部如果根据自身收稿情况为作者提供投稿前的参考,可避免无效投稿,节约作者、编辑部时间。在这方面,领军期刊《园艺研究》(《HorticultureResearch》)做得很好。2020年6月,《园艺研究》编辑部在微信公众号上发表了题为《〈HorticultureResearch〉受青睐与“不待见”的文章》,关于“什么文章投上来肯定被拒稿呢?”“什么样的文章会被考虑”等一系列问题进行解答。通过这样的引导,作者在投稿中就会更有针对性,避免了盲目的尝试性投稿。对于非“卓越计划”科技期刊,这样的做法非常值得借鉴,可以节约大量审稿时间,使编辑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其他提升工作中,加速期刊周转。1.1.2缩短审稿周期审稿周期是作者在投稿中考量的重要因素。作者一般会在投稿前通过已投稿作者或编辑部了解审稿周期,因其长短直接影响作者的投稿决策、投稿体验及对期刊的评价。目前不少优秀科技期刊通过多种方法缩短审稿周期,并取得了明显效果,做法大致有以下几点:1)提高初审判断力与效率。不少优秀科技期刊由专业编辑人员严控初审,此过程可淘汰大部分内容、题材、学术性等不合要求的稿件,仅将符合要求的高质量稿件提交外审,避免部分作者的无效等待。2)控制外审时间。在审稿环节中,外审用时最长且最不易控制,同时审稿周期因外审专家不同而存在较大差异。以《江苏农业学报》(以下简称《学报》)为例,当前不仅外审周期较长,而且最长与最短审稿周期之间的差距较大。这是提升期刊服务质量的主要问题,原因在于审稿专家队伍不固定、专家评分数据库不完善、编辑未充分发挥督促作用等。因此可以先从这几点寻找突破,同时严格执行“一催二等三替换”的做法,对于超期的专家,催审后如再次超期未审,则替换为其他专家。1.1.3优化稿件退修流程稿件的退修过程反映了期刊编辑的专业性与效率性,是作者投稿体验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需要编辑部用心优化。目前,许多优秀期刊通过设置规范可控、内容—格式同步修改的退修流程,使工作更加高效。对于《学报》而言,当前的稿件退修过程存在周期长短不一、编辑与作者交流的效果差异较大等不足。参照其他优秀期刊的经验,可以试行如下优化措施:由编辑部根据稿件的不同处理状态(初修改、需要返修、反复修改后仍不理想)拟定统一的编辑—作者沟通模板,避免编辑将私人情绪传达给作者;拟定严格退修时间,对于超期作者及时催促其修改;设置邮箱、微信、QQ、电话、官网留言等多样化的沟通渠道,提升沟通效率。

1.2提升编校质量。编校质量是衡量科技期刊办刊水平的标准之一[7-9],是编辑能力建设的重要考量指标,高水平期刊一定是在编校质量上对作者、读者负责的期刊。在当前时代背景下,非“卓越计划”科技期刊寻求自我提升不能好高骛远,应该从扎实做好编辑出版工作开始,以高水平期刊为目标,逐步提升,才能得到作者认可,吸引更多稿源。通过分析部分优秀期刊的经验,我们认为非“卓越计划”科技期刊可尝试如下提升措施:1)制定具体的编校规范。根据各个期刊的学科特点,结合实例制定专业、统一的编校质量规范,客观地评价编辑的工作质量。2)与同类高质量期刊编辑部进行深度交流学习。通过深度的交流学习,可以从细节上促进期刊编校质量的提升,对于处于上升期的非“卓越计划”科技期刊获得先进经验知识的捷径。3)完善线上互动与知识共享平台。2020年年初的肺炎疫情,对于各个期刊编辑部的应变能力都是极大的考验,居家办公、线上办公、云审稿、云校对、云会议等成为2020年上半年编辑工作的特征词汇。各个期刊纷纷采取多种途径维持编辑出版的常态。以《学报》为例,云校对的尝试,不但节约了纸张与时间,而且办公地点灵活;校对稿的电子化也方便了编辑与作者的沟通,在此过程中还规避了一些易出现的排版问题。今后,还可以进一步完善线上互动与知识共享平台,实现实时、共享、可参与等多种功能,更好地服务编辑出版工作。

2加强推广与宣传

目前,对于大部分非“卓越计划”科技期刊而言,稿源不足或不佳的原因之一在于推广宣传力度不够,过分依赖于自由投稿,应结合期刊实际进行有效的宣传推广,才能突出自身的价值与优势,吸引来稿。

2.1立足主办单位进行有效宣传推广。任何一个科技期刊的发展壮大都离不开主办单位的支持与帮助,尤其对于影响力相对较小的非“卓越计划”科技期刊,要充分利用主办单位的资源进行宣传推广。一方面,主办单位本身的学术影响力对于期刊的宣传推广有支撑作用;另一方面,主办单位的学术产出(尤其是论文产出),不但可为科技期刊提供优质稿源,而且可以通过有影响力研究者的学术活动间接宣传期刊。以《学报》为例,作为省级科技期刊,虽然该刊目前接收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中文来稿,但是投稿作者主要来自江苏省内或者是国内其他省级农业科学院等兄弟单位。并且,江苏本地作者构成了《学报》的优势作者群,为《学报》优质稿源提供了重要支撑。在利用主办单位资源进行宣传推广的过程中,应结合地域优势,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进一步做好江苏省农业科学院院内作者的维护与推广工作。对于优质来稿,在审稿时间、出版周期上给予适当的“提速”,从而形成良好的合作基础,从长远上充实优质来稿量。2)主动约稿院内知名专家与优势学科课题组。通过其个人在专业领域的学术引领作用与影响力间接宣传期刊,提升期刊品牌价值。3)与主办单位所属的其他同类期刊协同发展。在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科技期刊中,《学报》与《江苏农业科学》都是综合性农业期刊,在2刊发展过程中,很多经验可以互相借鉴,资源可以协调共享,从而实现协同发展。4)依托主办单位做好新时期的知识服务工作。主要是依托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的学术资源,通过举办学术会议、多媒体形式的科普、基于微信或QQ的院内作者服务群等形式为院内作者提供知识服务,从而拓展作者圈。5)探索局部区域同类、同级科技期刊的协同互作模式。我们前期的研究发现,江浙沪地区的农业综合类中文科技期刊共有10类,但是其栏目类别有差异[10]。如果这10类期刊互相合作,协调稿件资源,可以形成强大的竞争团队,提升整体竞争力。6)依托现有影响力,挖掘邻近地区的稿源。目前,在《学报》来稿中,除江苏外的江浙沪、华东6省1市地区的稿件量占比不是很高,这说明今后这些邻近地区的拓展空间较为充足。

2.2面向全国进行精准宣传推广。当科技期刊面向全国进行宣传推广时,不能遍地撒网,应基于不同的平台类型、学科对主要受众进行精准定位,再分类设置宣传重点,从而缩小范围,精准宣传,找到潜在投稿作者。以《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为例,该刊编辑积极参加各类专业学术会议并在会上做组稿宣传,不但为自己争取了优秀稿源,而且扩大了影响力,是非“卓越计划”科技期刊中的佼佼者。相比之下,《学报》在这方面有待提升。具体有以下几点思考。1)由于农林类高校、农林科学研究机构等受众的专业领域与本刊相同,在拓展这类单位的优质投稿作者时,应基于已有学科范围和已有作者资源,精简宣传内容,将宣传重点放在期刊的学术影响力与服务优势上,具体可通过线上、线下形式,通过已投稿作者的经验分享、编辑部专题讲座、征稿通知等实现。在实施过程中,应进一步结合高校类、研究机构作者的特征(如年龄、学历、投稿习惯等)精细化宣传信息。2)对于其他类型高校、研究院所,与本刊相关的专业大都为交叉学科,可挖掘潜力较大,宣传方式应采用便于传播、可回放的线上模式,以编辑部名义相关领域专家讲座、已投稿作者经验分享等内容。3)对于公司(如农林公司、生物技术公司等)来源的投稿作者,初步分析可知,其投稿或是为了对公司的技术进行推广、宣传,或是基于产学研课题的研究需求。考虑到这部分作者的时间不是很充裕,且的动力不足,进行现场讲座的关注度可能较小,因此其宣传途径主要是新媒体、网站等,宣传内容与其他类型高校、研究院所相似。

2.3丰富宣传媒介。丰富宣传媒介,为的是在更广的范围内挖掘期刊的潜在作者,特别是对新媒体使用率较高、学术产出处于上升阶段、未来期刊作者主力军的年轻作者。在丰富宣传媒介的过程中,还能拓展编辑部的服务功能,丰富编辑的工作内容。目前,不少科技期刊已经开始重视这个问题,注册申请微博、微信、QQ、抖音、快手、头条账号,部分科技期刊账号的内容也较为丰富。对于非“卓越计划”科技期刊而言,更要把握这一宣传的机会,特别是大部分科技期刊尚未深度挖掘的新媒体(如抖音、快手等),努力探索,做出有特色和实用的内容,从而获得更高关注度。

3更新办刊思路

在当前多样化的办刊模式下,非“卓越计划”科技期刊只有及时更新办刊思路,才能应对新的变化,更好地服务作者,在新环境中拓展稿源,赢得新发展。

3.1以优质的知识服务工作提升期刊的影响力。知识服务是期刊发展阶段更高的信息服务[11],期刊在做好编辑出版工作的同时,做好知识服务,本质是为了吸引更多的关注,从而拓展稿源,提升编辑出版质量。以《Science》在亚太地区合作出版的第2本期刊《植物表型组学》(《PlantPhenomics》)为例,该刊于2019年1月正式上线发行,2020年7月入选2020年度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高起点新刊。作为领军期刊《园艺研究》的姊妹刊,该刊在创办之初便吸纳了《园艺研究》的办刊经验,建立了作者服务群。群内不定期开展主编答疑会、作者分享会、审稿人培训会等优质的知识服务活动,这不仅有利于学术交流,而且提升了编辑服务的附加值,值得非“卓越计划”科技期刊借鉴。此外,非“卓越计划”科技期刊做好新时期的知识服务工作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求突破:1)基于移动应用软件[12],使科技论文中的结论性知识以碎片化形式传播,扩大传播范围与影响。2)举办线上、线下研讨会,促进知识传播,提升知识服务水平[13]。3)借助多元化的知识传播途径、先进的出版平台[14]等实现知识服务模式的多样化。

3.2知识新闻—文献协同传播。科技论文出版的本质是为了科研成果,促进学术交流。科技期刊如果能够借助社交媒体,将重要科技成果以科普的形式进行传播,不仅有利于提升科技期刊的影响力,而且有利于体现其对社会发展的价值,特别是一些受到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和热点问题的研究进展。2020年,新闻媒体关于病毒相关研究进展的报道便是很好的例子,各大媒体紧跟国内外知名期刊的论文动态,争先报道新的研究进展,这充分体现了重大科研成果的社会关注度,知识新闻—文献协同传播效果甚佳。目前,《学报》在这方面的尝试处于起步阶段。2020年,2位作者以新闻稿的形式在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网站上了其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并在文末附上了论文链接。这2篇论文获得了较高的下载量和关注度,这为我们今后更新办刊思路提供了启发,今后应增加这方面的尝试。

3.3错位竞争,寻求差异化发展。在当前背景下,非“卓越计划”科技期刊在拓展稿源的过程中不能脱离自身实际,一味追求“高精尖”类来稿,而是应根据自身实力合理定位,与同类期刊错位竞争,才能有效拓展稿源,在差异化中获得优质发展[15]。以《学报》为例,在拓展稿源的过程中,一度与同一主办单位的《江苏农业科学》存在一定的同质化竞争。但是,《学报》突出的是学术性,《江苏农业科学》突出的是应用性,2刊在定位上凸显了差异,在实际运作中也逐步实现了良性互通与协同发展。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2刊还可以通过重组栏目以避免重复,并突出各自特色学科,开设不同的交叉学科栏目来吸引不同类型稿件投稿。

传媒专业论文范文8

1.复合型编辑人才缺乏

媒体融合不是不同媒介形态的简单拼接,而是技术融合、渠道融合、平台融合、内容融合、经营融合、管理融合等全方位的调整,新技术的采用、传播渠道的改进、内容生产方式的创新、传媒组织形态的升级、传媒产业链条的重构、管理体制与政策的改革都要随之发生相应的变革。技术融合是整个媒体融合的基础,其中最重要的是数字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它们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过程中能发挥巨大的推动作用。然而,目前传统学术期刊的人才储备与技术支持无法满足媒体融合建设的需求。我国学术期刊的主办单位以高校、科研院所以及学会为主,由“体制内”任命的部分期刊领军人物,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和很好的学术理念,却缺乏驾驭新媒体业务的技术素养,没有树立拓展新媒体业务的基本目标,更没有规划新媒体业务的长远战略。目前很多学术期刊已通过集成的采编系统实现了审稿、编稿、发稿过程数字化,以及这一流程与PC端和互联网的融合,但这一流程与移动互联网的融合却进展迟缓。其关键在于,缺乏新型的复合型编辑人才。老编辑对新融合、专业技能(信息检索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与多媒介转换能力等)的缺乏了解和掌握影响了他们对学术新媒体的热情和探索精神,影响了互联网思维在学术期刊领域的运用和发展,更制约了行业借助融合业务技能实现对多种媒体的资源整合。

2.媒体融合主导权缺位

我国现有传统媒体管理制度产生于计划经济时代,形成了以审批制度、主管主办制度、行业管理制度、属地管理制度为核心的规制政策。在这种体制下,传统学术期刊一直保持主流学术传媒地位,发挥着主体性作用。“其一,拥有公开出版的刊号,具有体制授予的合法身份,不存在‘无米之炊’的生存威胁;其二,牢牢把控着学术信息源(专业边界)和作者资源(学术水准),目前还没有任何学术新媒体能够与其分庭抗礼,对其构成挑战;其三,在现行的学术评价与期刊评价机制之下,只有具有正式刊号的期刊才能得到行政权力部门与专业评价机构的承认,尽管纸本期刊的传播功能早已名存实亡,但其‘记录功能’仍然受到学者们的重视。”[15]然而,恰恰是这类媒体,在媒体融合的道路上走得跌跌撞撞,深陷“不做等死,做了找死”的困惑之中,无法承担起媒体融合的主动权。其主要原因有三:一是缺乏国家主导的大型公共服务数字出版平台,表现为具有公益性质的学术期刊没有公共技术平台的强力支撑,盲目“嫁接”或重复探索;二是学术期刊的市场主体地位模糊,身份尚为事业单位或改制后只是换块牌子的“翻盘企业”、改制后依然没有建立现代法人治理结构的传统媒体,在与新媒体融合过程中必然遭遇体制障碍与规制约束;三是学术期刊分散弱小、技术落后、经济实力不强,作为媒体融合中的被动者,它们根本没有实力与能力去主导媒体融合。互联网企业与新媒体公司是否具有媒体融合的主导权?答案也是否定的。从技术、平台与资本实力来看,它们有舍我其谁的优势。然而,在深入思考探究媒体融合发展的趋势时,我们会察觉到一些悖论的存在。首先,民营力量主导媒体融合,势必与党和政府强调的媒体的政治属性、舆论导向冲突,很难满足“可控可管”的传播要求;其次,中国知网、万方等大型期刊数据库虽然在数字传播方面几乎取代了纸本传播,但其在学术信息源、专业编辑权威性、学术共同体关系等方面存在明显的短板,因而无法替代学术期刊承担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再次,互联网企业与新媒体公司并没有获得体制授予的合法身份,还不具备与学术期刊刊号相当的学术传媒地位。目前流行的微信公众号与论文在线网站,不过是学术期刊的附庸或补充,暂时不足以动摇学术期刊的主流地位。

3.政策与规制缺陷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也给政府的媒体管理工作带来严峻的挑战。一是多头管理、权责不一。在互联网的监管上,工业和信息化部是行业主管部门,公安机关负责打击利用网络实施的各种犯罪活动,文化部门对文化产品、文化活动实施监督管理,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负责全国网络出版服务的审批和监督。这种管理体制职能交叉、条块分割,致使在监管的具体过程中,形成政府管理越位或政府管理缺位两种现象。比如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我国是把互联网和手机作为信息产业来定位的。但互联网和手机既有产业属性,又有媒体属性。单纯由产业部门管理,很容易造成行业管理和舆论监管的脱节。特别是新闻出版广电部门实行严格的内容监管,而电信部门只管传输不管内容,结果因传输平台的不同,就会产生天壤之别的规制差异。二是法律“跟不上、管不住”。近些年,虽然我国在新媒体管理方面已出台数部法律法规,但总体上立法层级不高、法律效力较低,“一方面,行政机关对现行行政法律文件的修改、补充滞后于新媒体的快速发展,造成法律制度不该有的缺位;另一方面,各行政机关进行听政活动所参照的法律文件多为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规定,效力较低,仅限于本部门范围,造成有法可不依的尴尬;且各行政机关在制订、执行部门规章和行政规定时往往各行其是,又造成了行政法律制度执行的冲突”[16]。在学术传播领域,“双重管理体制”使传统媒体在发展新兴媒体业务时,远不如商业新兴媒体那样能够放开手脚大胆创新,经常是稍有创新、稍越雷池,就可能被“约谈”、批评。在媒体融合的大潮之下,尽管互联网与新媒体具有快捷、方便、及时、聚合等优势,但所在企业仍然拿不到体制所承认的正式刊号,那些仅在网络平台或新媒体上发表的论文统统被排除在体制认可的评价之外,这不能不说是体制壁垒与规制政策滞后性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