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成效范例6篇

新农村建设成效

新农村建设成效范文1

1.立足实际,谋划新农村建设的工作思路

新农村建设是系统工程。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延边州遵循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规划先行,扎实推进。

1.1科学谋划,加强组织领导 州委、州政府制定并下发了《延边州2006~2020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意见》和《关于深入推进全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意见》,先后召开了“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动员大会”、“新农村建设现场会”、“推进新农村建设‘示范提升’工程视频会议”等专题会议,对新农村建设进行部署。各县(市)党委、政府也都把新农村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明确思想,精心组织,积极探索,确保新农村建设工作顺利开展。

1.2明确目标,推进城乡一体化 按照“千村示范、万村提升”工程建设要求,延边州一方面抓好120个示范村建设;另一方面推动农村土地流转,提升土地规模经营水平,加快城镇化步伐。先后出台了《延边州人民政府关于发展专业农场,促进土地流转,推动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指导意见》、《延边州委州政府关于坚持城镇化方向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意见》,举办了由县(市)主管领导和乡(镇)书记、镇长参加的专题培训班,召开了州政府涉农助业融资对接会议,组建了州县两级领导机构。目前,专业农场已发展到51个,其中推进村、示范村32个,带动全州土地流转面积42377公顷,占承包土地总面积的20.4%,比2009年增长16.4%,流转农户数41179户;30公顷以上规模经营户159户,面积8706公顷,占总流转面积的22%。

1.3创新载体,强化工作指导力度 在工作实践中始终坚持从实际出发,创新活动载体,引领全州探索具有延边特色的新农村建设之路。其中延吉市的“以奖代补办法”、安图县的“整合资金捆绑投入机制”、敦化市的“四级联动整体推进模式”等先进典型经验,在全州得到普及推广。同时,在全州农村工作会议上开展表彰活动,先后表彰新农村建设先进单位41个、先进个人56人、先进村15个。

2.把握重点,开拓新农村建设新局面

在实践中,延边州坚持农村城镇化发展,注重发展特色产业,突出改善民生,加强农村环境治理,新农村建设水平明显提升。

2.1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依据独特资源,构建特色产业带,全州围绕延边特色的黄牛、人参、食用菌、绿色米业等七大产业,构筑了山区“参林药”型、半山区“林牧特”型、河谷平原区“种养加”型和城郊区“贸工农”型四个优势产业带。注重在示范村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形成“一村一品”产业格局。目前,在推进村和示范村中形成特色产业格局的村有222个,占71.2%。示范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328元,比全州平均水平高10.3%。

2.2整合资金和项目,强化示范村建设 为全面提高示范村发展规模,加快建设速度,全州加强了对现有国家和省级涉农项目、资金的整合。明确提出泥草房改造、农村道路、安全饮水等17个方面的项目和资金重点向示范村倾斜。目前,全州通过整合投入新农村建设的资金达20271.46万元。延吉市政府制定了支农资金整合办法,整合各类涉农资金3500万元;珲春市将涉农项目资金1032万元,集中投向示范村建设;汪清县整合交通、水利、扶贫等部门下达的道路、河坝、种植基地、养殖基地等项目资金2977.48万元投入示范村建设。

2.3突出环境治理,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省委常委、州委书记邓凯多次深入基层考察农村环境卫生状况,多次召集有关部门研究解决办法,多次批示要求扎实推进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州、县两级分别制定环境整治意见或方案,以公铁沿线、旅游沿线为重点,以“四清”、“四改”、“三化”为内容,集中开展了各种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载体活动。同时着重于建立长效机制,建立保洁队伍,配备专门的垃圾清运车辆,集中建设村屯垃圾无害化处理场点,实现统一收集、统一转运、统一填埋处理。仅2010年全州改造围墙17.4万延长米,改厕1.5万个;新建垃圾站53个,垃圾填埋场676个,购置垃圾清运车316台,清运垃圾19万立方米,清柴草垛、粪堆13万立方米;栽树82万棵。

3.凝聚力量,形成新农村建设合力

按照中央提出的“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要求,延边州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力量,上下联动,相互配合,形成建设新农村的合力。

3.1明确职能,健全工作机构 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新农村建设工作体系建设,州和县(市)都成立了由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并设立了办公室,落实了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职责。到目前为止,全州8个县市都成立了经编委批准的常设机构,全州新农村建设工作办公室在编专职人员共51人,州及8个县(市)落实办公经费100多万元,形成行之有效的新农村建设工作指导体系,有力保证了新农村建设的顺利开展。

新农村建设成效范文2

1.加强组织领导,夯实工作基础

1.1建立完善组织工作体系 为加快新农村建设,磬石市建立了由市委书记、市长挂帅,主管副市长具体负责,市直相关职能部门参与的组织领导体系。形成了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包村干部重点抓,村组干部经常抓的长效联动机制。市政府规定凡涉及示范村建设项目的收费,相关部门要按市委、市政府制定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收取。并出台了《关于减免示范村建设占地费用的意见》、《关于允许示范村自主采石的意见》等59项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相关文件。

1.2建立完善资金投入体系 市政府自2010起每年除安排配套资金外,还安排150万元资金专门用于奖补进度快、成效好的示范村,起到了“四两拨千金”的激励效应。市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对发改、交通、农业综合开发、一事一议等项目进行整合,按照“渠道不乱、各计其功”的原则,尽可能地把项目匹配到示范村。同时,在省、市部门帮扶的基础上,由15位副市级以上领导分别包保一个乡镇,将重点建设村确定为联系点,选取82个部门和32户企业作为新农村建设帮扶单位。3年来,帮扶单位共为示范村争取项目59个,争取资金1.8亿元,落实帮扶资金1822.1万元。

2.以示范村为点,突出示范带动

2.1实施梯次发展 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全市15个乡镇街3年内,每年重点打造一个高标准示范村。3年来共建设符合省级标准示范村48个,其中,2010年建设16个;2011年建设15个;2012年建设17个。

2.2强化服务功能 磬石市将农村社区作为党在基层的战斗堡垒和示范村发挥服务功能的平台,投资3885万元建成41个集村办公室、村文化科技活动室等七位一体的社区服务中心,使乡镇的服务功能延伸到了示范村。

2.3改善基础设施 共投入资金3.2亿元,新建水泥路251公里、边沟28万延长米、围墙和栅栏18.7万延长米;改造自来水2542户;新发展有线电视用户和直播卫星用户4726户;新建卫生厕所9000个。示范村基本实现了院墙标准化,道路水泥化,排水沟渠化,饮水安全化,厕所卫生化,畜禽饲养圈舍化,卫生保洁经常化。

3.以主要公路为线,实施环境整治

3.1打造绿色长廊 3年来,全市公路沿线共修建植树台586公里,植树20.3万株,栽花种草785公里,道路两边实现绿满栽严,打造出绿树成荫、鲜花锦簇的公路风景线。

3.2打造洁净长廊 全市出动人力3.5万人次,挪除公路沿线柴草堆4200座,清理粪堆850个、清除垃圾700吨,清除路障2600余处,拆除私搭乱建350处。使困扰全市多年的公路沿线三大堆(柴草堆、垃圾堆、粪堆)得到有效治理。

3.3打造靓美长廊 92个公路沿线村屯,共拆除破损栅栏3.5万延长米,新建水泥板围墙4.2万延长米,砖墙1.2万延长米,铁栅栏7700米,艺术围栏3600米,沿线村屯环境进一步改善。

4.以提升村为面,实现全面提高

4.1以“四清”为重点整治村屯环境 全市共出工9.3万人次,投入资金550万元,出动车辆1.8万台次,清除垃圾8万吨,清理粪堆2850个,清理卫生死角1450个,修排水明沟和暗沟600条,新填死水塘和污泥坑585处,清除路障4500余处。

4.2以“四改”为重点建设新设施 3年来提升村总投资9883万元,共开工建设项目628个。其中新建围墙栅栏14.3万延长米;新建卫生厕所1.6万座;新建安全饮水工程128处。

4.3以“两化”为重点美化环境 全市共投入资金3017万元,绿化美化村屯234个,植树970万株,栽花种草1240万平方米。

4.4以示范村为目标推进提升村晋位升级 三年来,磬石市将16个条件好、群众积极性高的提升村逐步升级为磐石市级示范村,按照省级示范村标准进行打造,显著提高了建设水平。

5.强化督查考评,确保取得实效

5.1制定新农村建设考评方案 每年初由市新农村办公室负责制定全市新农村建设考评方案,方案涵盖乡镇街经济工作、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农民致富增收、稳定、安全生产、精神文明等项内容。其中,除基层组织建设与廉政建设的20分外,其余80分都由新农村办公室确定工作任务,负责工作考评。

新农村建设成效范文3

一、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认识上存在三大误区

针对新农村建设,各级领导和干部群众在思想认识上都能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都认为新农村建设是一项民心工程、凝聚工程、生产力工程。但对新农村建设的具体实施,认识上还存在三大误区:

一是将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举措”等同于“目的”。“重大举措”是采用更多的手段和方法,是过程,是实实在在的项目,“目的”则是方向和最终结果。二者混为一体,就必然带来两种错误倾向。特别是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期望过高,与眼前国家、社会各个方面提供的有限财力支持不一致。

二是将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等同于新农村建设的具体实施项目。新农村建设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统筹规划村镇建设、产业发展、新型农民的培训等等,必须突出重点、做好近、中、远期的有序安排;新农村建设的具体实施项目是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的部分实现。二者是“点”和“面”的关系,混为一谈,就会必然导致:一是重项目、轻规划,重建设、轻管理,重眼前、轻长远;二是按申报审批的项目办事,搞“一刀切”;三是忽视农业生产发展条件的改善;四是抓新农村建设变成了抓项目、抓资金。

三是将新农村建设工作队一年的建设工作等同于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工作队一年的建设工作只是拉开了新农村建设的序幕,而新农村建设和发展,农村的现代化则需要50年,上百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关键在于如何建立一支永远不走的工作队,如何建立“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长效机制,如何发展集体经济,以形成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性。

新农村建设是一个既包括解决民生问题,又包括扶贫开发的有具体项目支撑的综合性概念,而绝不仅仅是眼前实施的具体项目,无论是生态村、文明村、小康村、和谐村的四村建设,还是典型示范村、重点突破村、扶贫攻坚村的项目村建设都是有重点、分步骤、全方位推进的一个长期过程。

(二)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的主体作用未能充分发挥

在新农村建设中,部分农民“等、靠、要”的思想严重,很容易形成对人的依赖和对物的依赖,自主、自强的“主体意识”不强,也就没有很强的“外援意识”,也就不会珍惜“外援”,对新农村建设造成不利影响。从而导致对农民主体地位的认识不清,不相信依靠农民能够建设新农村。在行为上,一方面,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即使事关农民自己的切身利益,农民往往不会主动参与,基层组织协调难度加大;另一方面,不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不注意发挥农民的主体性作用。主要表现在:新农村规划、新农村建设的具体实施项目不是由农民民主协商、反复讨论,最后制定出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规划和项目,而是由乡(镇)、县一级甚至市一级帮助村一级制定规划,往往把上级部门主观设想的模式强加给农民,其结果是好心办了坏事,政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农民并不买账。

(三)基层组织和基层党员干部的领导核心作用未能充分发挥

无论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还是生态文明、政治文明建设,都需要有组织有领导地进行,不可能是农民群众的自发行为,而直接组织领导的责任,必然是由基层组织和基层党员干部来承担。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最终还是要靠农村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团结带领广大农民群众通过艰苦奋斗的努力来完成。因此,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必须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引领农民脱贫致富方面的积极作用。

然而近年来,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落后于农村改革发展客观形势的需要,面临着年龄结构老化,整体素质不高,党员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较弱等诸多问题。同时,由于农村村级经济薄弱,集体经济发展严重失调,“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名存实亡,特别是农村税费改革和农业税全部取消以后,原有的农村收费项目被取消,村干部与村民打交道的环境消失,与村民的关系趋于淡薄;再加上国家财政转移支付维持村级正常运转和村干部误工补贴都不够,农村基层组织经费保障措施不到位,农村工作难度加大,导致村干部工作动力不足,有些地方甚至出现村干部无人担任的状况。村级根本就拿不出钱来兴办村级公益事业,一些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缺失,甚至破坏严重,新农村建设及后期管理、良好的民风习俗等方面的培养等都难有保障。

(四)各个涉农部门之间缺乏资源整合、齐抓共管、协调统一的工作机制,没有发挥整体效益

关于“三农”和“新农村建设”的理论准备非常充分,道路和方向非常明确,真情实意和真金白银的优惠政策很多。而现行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体制不完善,涉农部门多,条块分割严重,导致资金使用分散,效益不佳。财政支农资金按行业分,有农业、林业、水利、水产、畜牧、农垦、气象等7大类;按部门分有近20 个部门之多。各部门之间还没有形成一个有效的协调机制,基本上是各自为政,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不同部门从各自的角度进行新农村规划和建设,资金使用分散和投入交叉重复现象比较多,资源浪费严重。同时,财政支农资金往往是通过中央、省、市、县、乡、村六个层级,财政资金拨付不及时,再惠及到农民,中间的“跑、冒、滴、漏”问题严重。因此,部门利益、“条块”管理、各自为战、交叉重复,必然导致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率低下,整体效益不好。

(五)重视生活性建设,轻视生产性建设,新农村建设后劲不足

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和长期目标是发展农村生产力,促进农业增长,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而解决农民生活中的困难是近期目标。两者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前者是根本的,是长远的;后者是直接的,是暂时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我们既要解决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矛盾,更要立足长远,抓住主要矛盾。而新农村建设,总投入力度较小,其中,用于生活性建设支出比重过高,用于农业生产性支出比重过低。都突出了“三位一体”、村庄道路建设、村庄房屋改造等生活问题的解决,而对于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生产发展”,特别是农业发展机耕路、农业灌溉用水、基本农田改造等扶持资金的投资力度都较小,缺乏可持续的发展理念和长远的发展规划,造成新农村建设中重点错位的现象,导致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比较缓慢,规模难以壮大,新农村建设后劲不足。

(六)新农村科技文化活动室的功能未能得到利用

新农村建设科技文化活动室(农村科普和信息化的推广室、村民的会议室和文艺活动室、农家书屋、综合培训室、体育健身室、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等等),是具有综合功能的村民集体活动空间,是农民获取精神食粮的“充电器”,是农民建设新农村,致富奔小康的“加油站”。是用先进科技文化武装农民群众,引导群众、提高群众,帮助群众培养新的文化、道德标准,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社会生活的状况、方式和观念的一项重要举措。

在所看到新农村建设的各个村寨,一方面,科技文化活动室建设资金来源渠道单一,都是由政府出资建设;另一方面,科技文化活动室虽然都已建好,电脑、电视机、影碟机、桌椅等都已配齐,但科技文化活动室都只是作为仓库和展览室使用,其功能远远未能发挥,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其根本原因在于农村科技文化工作没有引起地方党政一把手的足够重视,管理机构综合能力不强,缺乏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统一协调的工作机制及一套长效的“建、管、学、用” 科学运行机制。

二、对策和建议

在有关“三农”和新农村建设的现行政策体系下,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

(一)加强对新农村建设的前期调研和规划

我国“三农”问题是长期积累形成的,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越来越突出。建设新农村,缩小城乡差别,彻底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这是一个需要付出艰辛努力的长期过程,不是朝夕之功,不可能一蹴而就。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任重道远,头绪繁多,既需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生活环境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又需要逐步建立和完善均衡的城乡福利政策和基层民主制度,加强文化和思想道德建设,还需要考虑各地的差异和具体情况以区别对待。

因此,需要广泛开展调研,抓住新农村建设短、中、长期的核心问题,统筹规划,有序安排,既要立足当前,又要着眼长远,牢固树立“打基础、谋长远”的思想。必须把总体规划与阶段性目标结合起来,做到既要有中、长远的规划目标,又要有近期工作安排。要突出重点,分步实施,注重实效,逐步完善。我们既要坚持从农民最关心、要求最急迫、受益最直接的事情做起,从农民最积极、条件最成熟的村子抓起,一步一个脚印,见到实效,既让农民充满信心,又要让农民得到实惠,树立农民立足家乡、建设家乡的信心,进而推动农村经济发展、自治管理和文化建设,使新农村建设积极稳妥地向前推进。为充分做好前期的调研和规划工作,建议成立“乡村建设规划研究所”,从体制上提供保证。

(二)充分发挥和实现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力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将农村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根本途径。一是注重宣传政策。通过对新农村建设政策全面准确的宣传,将党中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决策转化为农民建设新农村的自觉行动,有效地保证政策执行;二是注重办实事。要立足本地实际,找准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和突破口,让农民真正得到实惠,激发农民建设新农村的热情‘三是注重典型带动。大力宣传新农村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典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让农民看到新农村建设的美景,把农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四是完善民主管理机制,保证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知情权、商议权、参与权和决策权,尊重和实现农民的合理意愿;五是基层干部必须起表率作用。基层干部必须讲原则、讲章法、讲程序,起模范带头作用,来引导群众和带动群众,避免过去那种行政推动的强制式、命令式工作作风;六是强化“主体意识”和“外援意识”的教育;七是注重树立新风。大力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优良传统,树立农村良好民风,营造农民自主建设新农村的浓厚氛围;八是加大对新型农民的培训,提高农民的素质。

(三)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培育发展新组织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就是要抓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农村基层政权建设,不断提高基层党员干部的素质和能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一是加大对基层党组织教育培训力度,并形成长期的教育培训机制;二是有组织、有计划地引导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培育各类协会和专业合作社,不断提高农民参与市场的组织化程度。要打破过去以自然村建立党组织的传统做法,围绕产业发展和新型经济组织发展建立党组织;通过组建党群共富产业链等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发挥经纪人与中介组织作用;三是积极扶持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在资金、税收等政策方面给予优惠,完善运行机制,加强规范管理。

(四)强化领导,建立统一协调的工作机制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需要各级部门、社会各方面共同参与,但是,多方参与必须建立一个统一的协调机构,来协调、整合各部门的力量和资源,共建共享、齐抓共管、协同工作,形成新农村建设的合力,集中使用新农村建设的资金、资源,形成规模效应,避免新农村建设的各自为政、“多龙治水”的局面。因此,很有必要加强领导,积极探索统一协调的工作机制。

(五)加大农业产业化发展投入和扶持力度

农业产业化发展是新农村建设发展的根本,它不仅是促进农民增收的基本带动力量,也是引导千家万户农民走向大市场的桥梁和纽带,因此,必须加大农业产业化发展投入和扶持力度。一是积极争取中央财政支持和省财政配套投入,有重点、连续地投入到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发展中,做大做强一批产业化龙头企业;二是积极发展各类农业产业化组织,鼓励和引导农村各类主体创办专业合作组织和建立行业协会,提高带动农户的能力;三是重点扶持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辐射面大的特色优势产业中的龙头企业,推动其在技术、质量、经营等方面上档次、上规模、上水平;四是支持具备条件的地方建设农副产品加工园区,将提升水平与精深加工相结合,提高附加值;五是大力扶植和培育农产品品牌,培育国家名牌农产品,增强产品竞争力;六是将延长产业链条与基地建设和市场开拓结合起来,提高整体效益;七是加大科技扶持力度,运用科学技术支持和引导农业产业发展,增强农民的农业生产能力,提高了农业效益,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八是积极给予贷款信用担保,不断加大农业产业化经营和扶持力度。

(六)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民的收入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非农收入已成为重要增长源。要实现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就必须建立促进农民增收长效机制。一是加大引导扶持力度,促进全民创业;二是加大就业技能培训力度,增强农民转产转岗就业的能力,拓宽农民就业和增收渠道;三是充分挖掘农业内部的增收潜力,促进传统产业的发展。要积极整合土地资源,发展规模经济,以规模增效;要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安全农业和特色农业,以比较优势增效;要提高农业科技含量,以科技创新增效;推进农业产业化,以经营机制增效;要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着力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以管理增效;四是积极发展乡镇企业,推动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五是促进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使新农村建设能促进农村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让农民分享更多的社会福利。

新农村建设成效范文4

[关键词]宅基地整理 新农村建设 发展对策

一、开展宅基地整理与新农村建设的意义

农村宅基地整理是近十年来兴起的土地集约节约利用工程。农村宅基地整理的内涵是指通过撤并、整合农村宅基地,盘活存量土地,将原有多余的宅基地(包括废弃工矿等其他建设用地)进行复垦,以增加有效耕地面积的行政、技术、工程行为。

开展农村宅基地整理已成为我国土地整理的一项重要工作。一方面,农村宅基地整理对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缓解用地矛盾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城镇化;缩小城乡差距,解决“三农”问题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另一方面,农村宅基地整理将在我国加快城市化进程、缩短城乡贫富差距中发挥积极作用,同时可以一定程度上增加对城市建设用地的供给,保障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因此,各级政府、部门要充分认识农村宅基地整理的重要意义,增强做好该项工作的自觉性。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在深刻分析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因此,各级政府、部门要充分认识农村宅基地整理的重要意义,增强做好该项工作的自觉性。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切实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加快农村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建设步伐。

二、当前宅基地整理与新农村建设成效与存在的问题

2006年浙江省开展了“千村示范、万村整治”新农村建设工程,各地市亦相应编制了“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规划,并确立了一批新农村示范村建设;一批规划整齐,设施完善,社会和谐,环境优美的农村新居脱颖而出。如丽水市确定了139个村为新农村示范建设村;莲都区雅溪镇江弄村全部入住新村新居,已成为当地新农村建设中真正的示范村。

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当前,从新农村示范村建设规划来看,几乎都是独立的、与外界隔绝的农村居民集聚区,很少地考虑城镇对其的辐射和对外的接口,这对促进农村城镇化具有一定的反制约性。

新农村建设目前起决定作用的是村集体经济的实力,但即便是村级集体经济实力较强的村,由于新农村建设中的公共建设成本过大,村级经济也渐露危机。

三、宅基地整理与新农村建设新机制的探索

对农村宅基地整理与新农村建设,浙江省出台了农村宅基地整理以“以奖代补”、“拆迁补偿”等直补农村集体、农户的优惠政策,全省各地市、县均出台了相应的财政激励性政策,并安排专项资金提供财政支持。如丽水市,2006年度安排12.43亿元财政专项资金用于新农村建设;松阳县在财政较为紧张的情况下,2006年安排1600余万元资金用于新农村建设。

在因地制宜的基础上,建立农村建设用地集约节约安置余额土地出让的有效转让机制,是新农村建设中的一大尝试。这不仅可以增强农村居民集中居住和进入城镇居住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有效建立农村产权制度,并可以增加集约节约利用土地的积极性。如莲都区碧湖镇郎奇村通过整理旧村宅基地,把本村村民安置后多余建设用地用于出让,出让所得返还用于该村新农村建设。

以“旧村改造工程”为载体的农村建设用地和农用地建设的平衡机制正在积极探索,通过土地预支,有效解决新农村建设的用地,加快农村村庄集聚;通过整理旧村宅基地,并经过一定的改良,成为新的农田。既解决农村集中居住,又解决农田连片耕作。

为了加快实施“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浙江省各地市、县相继出台了一些目标考核办法和奖励政策。如丽水市对项目实施乡镇奖励“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而产生的折抵指标,并将其实施情况列入乡镇干部的年度目标考核内容,建立与奖励相挂钩制度,极大地调动了乡镇及乡镇干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既充分发挥乡镇干部的主观能动性,加快项目工程实施的进度,又保证项目实施能达到项目实施的预期效果。

四、对策建议

新农村建设要与小城镇配套建设,着力形成以“功能互补、基础共享、规模适度、布点合理”的一个系统整体。尽可能按照“一村一品、一点一景”的要求,力争形成各自的特色。如松阳县界首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可结合该村当地的特殊历史文化,建设成为当地的新农村文化村,逐步提升知名度。

在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前提下,应出台相关试点政策,允许农村宅基地、农民房产、村集体资产股权,依据市场法则进行产权交易。这将会极大地刺激农民的有效转移,对新农村的建设也将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农民将在产权的转移中获得最大收益。通过收益,权衡选择进城还是进村,并通过投资获取资本收益。

要不断增加财政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新农村建设的公共基础部分原则要由财政负担,结合本地实际,并参照韩国“新村运动”的做法,逐步出台对农民的补政策。新农村建设中的相关建设工程,可由村集体组织组织本村农民工自主建设,将新农村建设与农村劳动力就业有机结合起来。

政府要鼓励和支持社会各界力量参与新农村建设,逐步形成“政府补一点、村集体出一点、老百姓筹一点、企业老板捐一点”的长效机制,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百千工程”建设,鼓励企业家为建设家乡、美化家园出钱出力,确保新农村建设资金的到位。

稳定村级集体经济是稳定基层组织和政权基础的关键。当前村级集体经济的资产性收益日益减少,资本收益又极不稳定,不少农村仅依赖于土地承包收入来维持村级组织的运转。过去几年,各级政府、部门曾相继出台了经济薄弱村、贫困村的扶贫解困政策,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政策均未能解决根本性的稳定经济收入来源。丽水市于2004年曾经出台了在土地征用中11%-15%的村级预留地,对城郊的农民生活稳定发挥了效益,带来了积极的影响。因此,在当前建设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大环境下,逐步出台以“工业反哺农村”、“城镇支持农村”的具体扶持政策,加大财政对村级集体经济的转移支付力度,也不失为是一个有效的补偿机制。

参考文献:

[1]叶艳妹,吴次芳.我国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的潜力、运作模式与政策选择[J].农业经济问题,1998,(10).

[2]胡新民.农村宅基地整理纵横谈――来自金华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土地,2002,(10).

[3]高向军.搞好土地整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国大地出版社,2006,8.

新农村建设成效范文5

按照《农业农村厅关于开展农业项目资金使用和绩效情况核查的通知》(农函[2020]47号)文件要求,我办组织开展了2013至2019年度“厕所革命”项目资金绩效评价。现将自评情况报告如下:

一、项目实施情况

2013至2019年,***共实施建设了1386个省级新农村建设村点,共涉及省级财政资金2.079亿元。省级新农村建设村点属于民生基础设施改善项目,是以项目属地乡镇作为项目建设主体和实施主体,以省、市、县三级财政专项资金,项目集成资金,村民投资投劳,企业和社会捐赠等作为项目资金来源的建设项目。项目建设主要用于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项目主要内容包括以“三拆三清”(拆违建房、危旧房、围墙;清垃圾、 塘沟、废弃物)环境综合整治和“七改三网”(改路、改水、改厕、改房、改栏、改塘、改沟,完善电力、广电、电信网络)公共基础设施为重点的村庄整治建设等。

二、项目管理情况

为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加强组织领导,于2006年就成立由县委主要领导任组长、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第一副组长、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的***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并及时进行了人员调整,现在已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整合为***新农村建设领导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县农业农村局,具体负责开展新农村建设工作,并由专门领导负责,由专门科室承担各项职责。对照省市县要求,各乡镇(管委会)都成立了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下设了乡镇(管委会)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乡镇的新农村建设工作。各新农村建设点都成立了村民理事会,负责落实村点新农村整治建设任务。通过建立自上而下的工作组织,保障了新农村建设的有序开展。

选好点是做好新农村建设的基础,为此,我办按照省市要求,结合我县实际,每年专门制定下发了《全县新农村建设工作方案》,从选点规模、选点原则、报点要求、建设内容、推进时序、竣工验收等方面对全县年度省级新农村建设村点的选点报点和组织实施等工作进行了明确。为督促乡镇推进项目建设,我办通过全面督促检查与重点跟踪督促相结合的方式,每年共开展新农村建设专项督查4次,年底还组织开展了一次全县范围的考评验收,有效保障了全县新农村点整治任务的顺利完成。各乡镇(管委会)结合各自实际,分别制定了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方案和操作细则,组织开展督查考核,保障了新农村建设的顺利实施。

三、资金使用情况

***共实施建设了1386个省级新农村建设村点,总财政资金投入达4.158亿元,其中省财政资金2.079亿元,市财政资金8316万元,县本级财政资金1.2474万元。省市县三级财政预算新农村项目建设资金到位率100%,实际支出省级财政资金2.079亿元,,预算支出比率达100%。

为有效规范我县新农村建设资金的拨付和使用,确保专项资金发挥效益,我办严格按照《新农村建设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制作并填写了《新农村建设点项目资金预算表》,下发了《***新农村建设财政资金下拨制度》,确保专项资金不截留、不套用,不挤占、不挪用和不虚列支出等情况。并严格按照文件要求进行实施,切实防范和杜绝资金分配、拨付和使用过程中出现违规问题。***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在本级预算批复后六十天内拨付至县级新农村建设专账,通过县级财政国库支付系统支付。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的拨付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进行,实行分批下拨制,原则上按资金总额3:5:2的比例分三次下拨。对已启动新农村建设项目的村点(中心村点需提供项目中标通知和施工合同),经村点申请、乡镇(管理处、管委会)新农办审核,报县新农办、财政局核实后,拨付总补助资金的30%用于项目启动;在建设项目完成70%时,经乡镇(管理处、管委会)新农办审核,报县新农办、财政局核实后,再拨付50%的“以奖代补”资金;余下的20%部分,待整个建设项目完成并经乡镇(管理处、管委会)新农办、经管站(或财政所)检查验收合格后,报经县新农办、财政局核实后,于程序核实结束2个月以内拨付到位

四、验收考评情况

根据历年《新农村建设方案》安排,县新农办要求14个乡镇严格按照方案要求组织施工建设,在每年11月底完成全部建设任务,12月初先后开展村级、乡镇两级验收,县新农办根据乡镇验收结果到各乡镇进行随机抽查,对施工质量、工程量不达标的立即下达整改令,要求施工单位限期整改到位,最后根据第三方评审金额足额拨付资金新农村建设村点资金。同时不断加强对新农村建设项目的考核,将考核结果纳入农业农村工作考核和全县重点工作定期交账考核机制,以考促进,以评促优,促使全县新农村建设项目取得全面进步。

新农村建设成效范文6

关键词:新农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效性建设;社会价值

中图分类号:G8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90(2010)03-0056-04

Abstract:The new sports fitness of rural farmers effectiveness of construction is to ensure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ports undertakings in rural areas essential element of service system for building an important fitness component. Based on the context of the new building of the rural farmers develop fitness backgrounds in China, exploring rural sport fitness project reconstruction effectiveness based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in socialism new rural, study summary new fitness project farmers in rural area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effective social value of rural farmers for new construction and sport fitness development of theory and practice of reference.

Key words: socialism new rural; rural sport fitness project; reconstruction effectiveness; social value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建国60多年来,由于我国历史原因造成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农村体育明显落后于城市,城乡体育发展差异较大的状况一直未得到根本改善[1]。根据“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统计,我国现有场地850080个, 乡(镇)村66446个,仅占8.18%。全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仅有1.03m2,农村农民人均体育场面积仅有0.6 m2,且功能单一、设施简陋、标准较低[2]。随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进步,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农村公共体育场地设施严重不足已经成为制约新时期农村体育发展的瓶颈,影响着农村建设的大局。200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一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推动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任务。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是新农村建设的子系统,应站在国家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来认识和支持实效性建设。新农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效性建设是推动农村体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作,从理论与实践的视角研究新农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效性建设的社会价值,这对正确把握新农村建设中我国农村体育事业与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之关系,对于全面建设小康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1 对全面促进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新农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实效性建设是一项“亲民、便民、利民、惠民”的民心工程,是塑造社会主义新型农民的必要途径。新农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实效性建设既是构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又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3]。

自从2006年国家体育总局发起在全国试点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以来,新农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效性建设发挥的功效是有目共睹的[4]。以山东、江苏、河南和安徽为例说明。

山东省截止到2009年年底,共投入体育公益金4000多万元,实施了7期“体育下乡,篮球进村”工程,为山东省1915个乡镇、3927个行政村、2800多个宣传文化体育中心捐赠了体育器材,山东省初步实现每个行政村建有一片以上篮球场的目标,同时投入公益金为山东省大部分乡镇文体站捐建体育场地,改善体育设施,有力地促进了农村体育活动的开展。山东省体育局组织实施的“一点三线” 全民健身工程和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进展顺利,已经形成了以济南市为中心点、以16个市级城市为支点的“沿海、沿黄和历史文化” 3条全民健身景观线[5]。目前山东省政府资助建设的157个全民健身中心已竣工105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已经完成近3.8万个,力争到2010 年年底完成40000个行政村建设有以水泥硬化篮球场为主、小型实用的体育设施,方便农民就近就地参与健身活动。如潍坊市昌乐县在2006-2008年度第一批就为全县的435个行政村中的 174个行政村安装了健身器材,顺利完成了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任务。截止2009年年底,昌乐县的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任务已完成96%。如今在昌乐县昌乐镇的东风村,新建成的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场地由标准的水泥硬底化篮球场和几张室外乒乓球台等健身器材组成,篮球场周围还开辟了宽不少于5m的平整空地供村民观看比赛使用。每天清晨或傍晚,在东风村新的健身广场上,不少村民前来打球和开展其他健身活动,该村还把篮球场当成多功能场所,村里的聚会、文娱表演、放电影等均在此举行。目前,山东省通过新农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效性的建设,推动了农村体育活动的开展,逐步形成了一些地方特色的全民健身品牌和体育活动项目,如潍坊的风筝节,泰安、青岛的登山节,青岛、威海的沙滩运动,菏泽的武术表演,日照和聊城的水上运动等。这些特色的全民健身品牌和体育活动项目,为山东新农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效性建设提供了支持。

江苏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就把农村文体工程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十大工程之中,省政府把100%的行政村建成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列入2006、2007年的50项重点工作。截止到2007年年底,所有行政村100%建成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其中苏南绝大部分村、苏中苏北部分村还增建了健身路径、室内健身房、室,乃至健身广场、体育公园等场地设施,在全国第一个高标准实现“村村有体育场地设施”的目标[6]。

河南省体育局从2006年开始与省发改委联合实施了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仅2006年就在全省完成了570个行政村的建设任务。2007年在焦作市武陟县三阳乡小刘村举行了河南省万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启动仪式[7]。从2007年正式开始启动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争取利用4年的时间在全省48064个行政村完成1/5惠及约1400万名农民体育场地设施。目前,河南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如淇县2007年已建成13个高标准的农民体育健身工程。2008年建成6个村,2009年建成17个村,计划2010年建成的16个村,现以完成10,争取提前全面完成省下达的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任务。

安徽省近年来随着新农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效性建设的速度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参与到体育健身中。如铜陵市截止2009年年底,全市所辖15个乡镇(办)和140个行政村,已有13个乡镇(办)、127个行政村建成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村、镇(乡、办)工程覆盖率高达90.3%(超过城市社区健身路径79%的覆盖率),力争到 2010年将在全省率先实现全覆盖。铜陵市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追求的不仅仅是在农村建成体育场地,更重要的是推动农民体育发展。在工程建设之初,就考虑到使用率的问题,5个省级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有4个建设在农村学校,1个建设在人口集中的村部,极大的解决了农村学校无体育场地的问题。工程建成后使用率十分高,学校体育课走上正轨,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成为孩子们的游乐场和农民的休闲地,得到了群众的高度认可,群众知晓度达到95%,满意度98%,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被广大群众亲切地称为体育下乡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

截至2009年底,我国各类体育场地设施已经超过100万个。中央和地方总投入资金超过36亿元,全国已建成7.9万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正在建设的2.1万个,覆盖31个省、市、自治区及新疆建设兵团, 使长期落后的中国农村体育设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给新农村建设中农民体育事业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目前,随着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第二期工程实施的加快以及国家体育总局加大对西部地区(重庆、广西、河南、福建)乡镇农民体育工程支持的发展机遇。新农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效性建设的成果更加深入人心,农民更加关注体育健身工程的实效性问题,并更多地参与体育健身工程建设活动之中。新农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效性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对于增进农民体质健康、提升农村的文明程度和农民的文明素质、丰富农村业余文化生活、移风移俗、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将发挥重要作用,对全面促进我国农村社会事业的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2 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近几年来,党中央、国务院不断加大对农村各项工作扶持的力度,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卫生、文化和体育事业都得到快速发展,农村各项基础设施明显得到改善,农民余暇时间增多,消费需求逐步增长,消费结构也逐渐发生了改变。根据国家统计局2007年2月公布的统计公报表明:我国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由2004年45.6%下降到2006年的43.02%,这标志着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已经从温饱型步入小康型。国际上通常用“恩格尔系数”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状况。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70%以上为绝对贫困,60%左右为相对贫困,50%-60%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30以下为最富裕。恩格尔系数的下降,农村居民的体育文化生活得到了进一步充实,文体活动日益丰富,精神面貌日益更新。新农村建设中实施农村体育健身工程日渐有了物质基础。2006年国家体育总局在《关于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以行政村为主要实施对象,以村级公共体育场地建设为重点,把场地建到农民身边,把体育服务体系覆盖到农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是构建农村体育服务体系的一项系统工程。在着重抓好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的同时,各级体育部门要全面加大农村体育工作力度。推进农村各类体育组织和体育活动站(点)的建设,培养和建立以社会体育指导员为主体的农村体育骨干队伍,发挥其对开展农村体育活动的组织、带动和指导作用。利用传统节日和农闲季节,组织开展体育下乡活动,坚持与生产劳动和文化活动相结合,组织开展具有地方特色、农民喜闻乐见、易于参与的体育健身和竞赛活动,并形成制度。做到组织到位、骨干到位、活动到位,引导更多的农民群众投身到体育健身活动中来,切实发挥体育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8]。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是一项全社会共同参加的事业,它以广大农村居民为参与主体,以健身、健心、益群、合作为基本特征,与全面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一致。传统的农村社会通过宗族关系联结,但随着生产活动的家庭化、社会工作的流动性和独身子女制度的实施,以宗族血缘为联系的社会结构在不断地瓦解,同时农村社会分工日趋细致,农村居民在利益、目标、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等方面的出现了较大的差异,因此通过一定的途径和手段促进农村社会发展的整合就非常必要。

新农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效性建设应围绕“一个理念的转变”(由偏重富裕乡镇农村建设到贫穷乡镇农村全面重视建设的理念)和把握“两个重点与难点”(发展农村特色体育健身工程、农民体质持续增长和西部贫困山区农村和偏远山区少数民族农村)及“实现四个提高”(各级领导意识、健身锻炼率、竞技体育人才和综合体质);使新农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实现融自然、人文、场(馆)于一体,充分体现“以农民为本”的体育理念,突出“健身促进健康”的主题,建立科学的新农村建设中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施的总体目标[9]。通过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开展的一些集体性体育健身活动,如篮球、乒乓球、体育舞蹈、健身秧歌、体育趣味运动会等,使农民在体育健身活动过程形成同一个集体,消解村民之间潜在的冲突和矛盾,增加了农民对生活的认同感,增强了农村居民的凝聚力,减少了农民因无所事事而引发的吵架斗殴等矛盾发生的机率,维护了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如山东省广饶县大王镇党委和政府近年来以每年一次的农民运动会为平台,将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发展,实现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共同目标结合起来。在举行农民运动会期间,把招商印资对象作为贵宾请来观看农民体育表演盛会,使农民体育运动会成为展示全民健身和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成果、物资交流、招商引资3大功能。通过农民运动会,不仅吸引成功人士返乡投资、也把本地的农产品推向了更广阔的市场。2009年大王镇实现生产总值113亿元,镇级财政收入2.57亿元,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8840元。镇政府对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投入也逐年增加,仅2009年,镇政府对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和农民体育活动的投入达80万元。大王镇的实例表明,建设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发展农民体育不必仅仅把体育资源作为一种福利向农村输入,在可能的情况下,应当把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发展农民体育作为一种推动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促进和谐社会构建的手段。根据2009年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新农村建设中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效性调查及目标评价体系研究》课题组在山东省的调查研究发现,新农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效性建设对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促进和谐社会构建的作用是显著的(见表1)。

从调查表1中可以看出,在被调查的1156位当地农村居民中,有574人认为新农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效性建设对实现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有190人认为对促进新农村和谐乡村建设有重要作用;有156人认为对促进和谐社区建设具有重要作用;有76人认为对促进体质健康具有重要作用;有44人认为对休闲娱乐与放松具有重要作用。

新农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效性建设是提升农民开展科学健康文明健身活动的载体,是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和促进和谐社会构建的基础。在利用这个载体提供新农村体育服务的过程中,使农民身心素质的提高促进了自我发展需求的不断增长。第一,农民通过利用这个载体开展的体育活动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农民的生理和心理的需求,给农民更多的满足和愉悦,使农民身心获得平衡,而这种身心平衡是农民自我实现,获得幸福感的基础。农民依个人意愿选择喜欢的体育健身器材和活动场所进行健身活动,更易获得有意义的体验和生活自由,更利于农民的自我满足、自我实现。第二,农民通过利用这个载体开展的各种体育活动有利于提高综合素质,激发农民个体发展完善的热情与活力;农民在闲暇时间里从事的体育休闲娱乐活动,不仅让农民可以得到娱乐和休息,还可以净化了自我心境和提升自我情操,发展丰富多彩的兴趣,意识到自己的生存权和发展权不断得到重视的农民与社会的矛盾逐步化解,维护了社会的安定团结,促进了和谐社会的构建。当前新农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效性建设中涌现出了一些经验典型特色模式,为新农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效性建设维护社会安定团结,促进和谐社会构建提供了借鉴,这些成功典型主要有:山东省惠民县胡集镇胡集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与胡集书会相结合”的文化体育广场建设发展模式;河南省温县番田镇东口村――在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效性实施的基础上,开发以休闲娱乐为特色的体育服务发展模式;山东省广饶县大王镇刘集村(中共山东省第一个农村党支部的诞生地)“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与小学体育资源共建、共享”的发展模式;天津市西青区中北镇――以政府为主导投资建成的“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与假日风景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山东省青州市弥河镇张家洼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与花园建设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山东省平阴县玫瑰镇丁口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与玫瑰之村建设相结合”的发展模式;河南省温县赵堡镇陈家沟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与中国太极拳文化研究基地建设相结合”的双赢发展模式;广西省桂林市龙胜自治县和平乡平安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吉林省四平市伊通满族自治县河源镇德胜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与农家书屋、农村文化大院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山东省邹平县 “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与社区体育建设相结合”的发展模式。这些经验典型特色模式使农民对体育健身工程得到认同,新农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效性建设一定程度上美化了村居环境,为村委会广泛联系群众和村民之间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构建了平台,为农民的体育文化生活方式的改善提供了重要条件,满足了农民体育活动的需求,维护了社会的安定团结,促进了和谐社会的构建。

3 满足农民健身需求,体现 “以农民为本”理念

新农村建设中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实施是全民健身事业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十一五”时期体育场地建设的重点,既是贯彻落实国家体育大政方针的重要举措,又是落实让广大农民共享公共体育资源服务的成果展示。新农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效性建设要从“以农民为本”的体育理念出发,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全民体育健身纲要》和《“十一五”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规划》等文件为指导,综合运用体育社会学理论、农村体育发展理论、农村体育管理理论等,采用现状分析与预测未来相结合的方法,在全面分析新农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施的建设环境、健身资源、发展潜力和发展障碍要素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新农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效性建设的保障机制和服务体系,制定新农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效性建设的发展策略,更好地满足不同地域、不同层次、不同群体、不同年龄农民多样化的体育健身工程需求。

新农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效性建设是由于农村社会的需求和农民生活需要而存在和发展的。就农民体育体育健身工程的生存与发展而言,是社会选择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而不是农民体育健身工程选择社会;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必须附属于社会,服务于社会才能找到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的空间。新农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效性建设的关键问题是解决提高农民身体素质,增进身体健康问题。提高农民身体素质,增进身体健康总体目标所具备的能够从事社会和经济活动的人力资本能力是农村生产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引擎;既是是农村乡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村容整洁的内在要求;又是农民增收和劳动力平稳转移的根本之计;更是农村民主管理的重要前提和保障。但在我国农村医疗保障服务体系尚不发达和完善的今天,新型农民健康的人力资本投入不足,使农民的身体素质差,造成机体免役功能的下降,削弱了生产力的发展。新农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有效性建设能够引导农民形成科学健康文明的健身意识,开展既健康文明又简单的体育健身活动,建设花钱少、对场地要求不高、健身养生效果明显的健身活动场所,使农民“少吃药,多流汗”,获得强身健体之益,享受新农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效性建设带来的乐趣,满足农民的健身需求,是 “以农民为本” 体育理念的具体体现。

“以农民为本” 体育理念,就是以农民为主体,坚持一切为了农民、一切依靠农民,广泛听取农民意见,切实尊重农民意愿。在坚持农村、农民实际和慎重发展的前提下,明确 “三个重点,一个标准和一个难点”的建设思路,即: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主要以行政村为实施对象和重点在有经济条件的农村建设发展;以村级公共体育场地建设为重点,把场地建到农民身边,把公共体育服务体系覆盖到整个农村;重点提倡在经济条件较好、人口较多的地区和在尊重农民体育意愿的前提下,增加健身面积、体育器材,形成体育文化广场;坚持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效性建设应以“一块混凝土标准篮球场,配备一副标准篮球架和两张室外乒乓球台的场地建设”标准;突出解决在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效性建设中的难点,即:从农村体育实际出,遵循因地制宜、综合利用的原则,农民喜欢什么,我们就做什么,当地需要什么,我们就建设什么。在总体投资不变的情况下,建设与农民体育项目相适应的场地和器材,特别是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要根据当地环境和农民健身习惯,选择与当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相适应的场地与器材,使新农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不仅能够建得起来,更要用得普遍。通过新农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效性建设使广大农民形成健康的休闲方式,形成健身运动与农村体育文化的有利结合,这种结合不仅有利于农民的身体健康,更能缓解心理压力,促使被压抑的个性得到张扬,提升生活的质量。

4 培养了农民健康文明的生活和体育娱乐方式,为文明乡风和村风建设提供了人文精神支持

新农村建设应包括新房设、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美德、新风尚和新的体育风貌等诸多方面。新农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效性建设应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要求的宗旨为以农村居民(包括学生)为主要参加者的体育健身活动提供场地,逐步改善农民的健身环境,提高农民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根据课题组在河南、江西、湖北、广西、重庆、陕西、山东、浙江8个首批试点地区不同类型新农村建设中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施的80个行政村的调查发现,通过各级政府的投入和广大农民的共同参与,把体育场地建到农民身边,为农民提供了最基本的健身条件,为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体育组织的建立和完善以及体育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平台,有效地推进了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体育服务体系的构建,使农民健身不再打“游击”,体育广场、健身路径、场所等实实在在地改变了农村体育设施落后的面貌,农村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明显增加。

通过新农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效性建设,培养农民健康文明的生活和体育娱乐方式,革除农民身上的不良传统和习惯,防止不良风气的形成,这是乡风和村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新农村体育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利用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成的体育场所开展的健身活动形式上看是一种人的有机体物质运动形式,但伴随着人体运动时,更突出的是人的精神活动产生了变化,从快速、多变的动作过程、动作的效果、目标实现中,在成功与失败、竞争与合作、顺利与挫折中,体验在体育健身运动中的娱乐感、参与感、自我效能感和满足感,人的精神思想产生超越,促使人的身心健康整合与调适,在塑造健美身体的同时,健全人的心理,实现着健心和健身活动的统一,达到“身心双修”,“身心和谐”的健身与健康目的,为文明乡风和村风建设提供了人文精神支持。

5 结论与建议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是我国群众体育工作的重点,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难点,应该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创新理念,实现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绩效的最大化。农民体育健身作为一种新型的深受农民欢迎的“新民、便民、利民、惠民”的民心工程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

实施农村体育健身工程是一项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更是推进全民健身活动、提高农民健康水平及生活质量、促进农村基层体育事业全面发展的重要措施[10]。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作为提高农民身体素质和幸福指数的民心工程是投资少、见效快、农民看得见、摸得着的项目,不仅较好地满足了农民的健身需求,而且还带来了人们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等方面的悄然变化。政府应在抓住《全民健身条例》和“全民健身日” 颁布实施的契机,组织专家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研究新农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效性建设的现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不断完善镇(乡)、村级体育健身工程的制度管理,将好事办好,使人民满意,为不断发展农村社会的进步作出贡献。

新农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效性建设是制度化、全民化、社会化的生动反映,是促进农民健身与农民健康同行长效化、机制化,提高农民健康素质的重要举措,是更加充分地发挥竞技体育和社会体育的综合效益和巨大社会作用的重要杠杆,是推动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巨大力量。建议在正确认识新农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效性建设重要社会价值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发挥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试点工作的示范效应,做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规划和建设,加强与健身工程建设配套的其他系列建设。

参考文献:

[1] 周登嵩,李林,茹秀英.新农村体育服务体系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32(3):1-7.

[2] 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办公室.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公报[N].中国体育报,2005-02-03.

[3] 曾翰民.论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科教文汇,2007(7):37-39.

[4] 胡庆山,王健,王维等.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体育发展的文化审视[J].体育科学,2007,27(10):40-48.

[5] 关博,懂新秋.对影响我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施效果若干因素的研究[J].体育与科学,2010,31(1):60-63.

[6] 李一宁,戴伟,金世斌.新农村 新体育 新生活――江苏省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调查[N].群众,2008(3):67-69.

[7] 赵金龙.省万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启动[N].焦作日报,0007-12-07.

[8] 国家体育总局.关于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意见[Z].2006-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