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信息工作总结范例6篇

医保信息工作总结

医保信息工作总结范文1

[关键词] 医院信息系统;HIS;制度管理

[中图分类号] R197.324[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10(b)-076-02

医院信息系统(HIS)是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实施的现代化医院管理模式和优化医疗工作流程的一种重大变革。我院也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医院信息化建设工作。经过13年的不断升级改造,整个医院信息系统已初具规模。总结13年来医院信息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的经验,深感建立和制定相应医院信息系统管理制度,用制度保证整个医院信息系统的建设、维护和管理的重要性,也在此方面做了一些探索,现总结如下:

1结合实际,制定医院信息系统管理制度

医院信息系统是把医院产生的各种信息输入计算机网络系统,由计算机完成信息的储存、处理、传输和输出,在院内形成信息共享,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工程。但这些最终都是由人来操作和掌握的,医院信息系统只是得以完成这些任务的工具和手段。而一个好的管理手段必须要依靠健全的制度来保证落实,切不可以为上了医院信息系统就万事大吉,存在的问题都可以解决了[1]。要使医院信息系统安全运行,达到科学管理的目的,一定要有与之相配套的制度来管理医院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

我院实施医院信息系统伊始,就将制度的建立作为首要工作,依据医院信息系统建设的实际状况,逐步制定了各项规章制度,以制度规范医院信息系统的安全操作,以制度促进系统医院信息系统的发展。目前已形成一整套较为完善的医院信息系统管理制度。

我院医院信息系统管理制度涉及工作流程、操作规范、岗位职责、工作制度四个大类,每类都有若干种。具体为《医院信息系统管理总则》、《医院信息系统安全保护规则》、《医院信息系统管理各项制度》、《医院信息系统工作流程》、《医院信息系统管理奖惩细则》。

1.1 《医院信息系统管理总则》

《医院信息系统管理总则》是一个公共性的制度,分为四章二十三条。从总则、技术管理、工作站管理等共性管理的角度规范了医院信息系统的操作,确定了整个医院信息系统管理的意义及目的,对医院信息系统的技术管理提出了要求,对所有接入医院信息系统的工作站点做了统一要求。

1.2 《医院信息系统安全保护规则》

《医院信息系统安全保护规则》共有五章二十六条。从安全保护、安全监督、相关责任等方面对医院信息系统中的数据信息及网络中一切设备的安全进行了详尽规定,并提出了对违反规定而应承担的责任。要加强医院信息系统的网络安全管理与维护[2]。

1.3 《医院信息系统管理各项制度》

《医院信息网络系统管理各项制度》共有九章六十六条,具体针对计算机信息中心工作职责、机房的管理、信息储存及保管、互连网站、数据备份、应急恢复、网络设备的购置等方面进行了规定。

1.4 《医院信息系统工作流程》

《医院信息系统工作流程》涉及到实际操作的各个环节,共有二十四项流程。实践证明,如果不及时制定相应的流程规范,在医院信息系统的运行中必然会出现混乱,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1.5 《医院信息系统管理奖惩细则》

《医院信息系统管理奖惩细则》分为十一条,依据上述各项规定及医院规范化管理的要求,对平时医院信息系统应用中易出现的不规范操作而造成的各种损害所制定的奖惩办法,是对上述各种规定的有力补充。

2狠抓落实,确保医院信息系统管理制度的实施

建章立制并不只是写在纸上,订在墙上,而是要落在实处。自制度建立以来,狠抓制度的落实也就成为医院信息系统成功运行的关键因素。只有严格执行这些制度,才能保证整个医院信息系统的安全运行,达到建设和应用医院信息系统的目的。

2.1组织学习,领会制度的实质

整套规章制度在颁布后,印文下发到各个部门,要求有关人员认真学习。不但对原来在岗人员,而且对新上岗人员更是广泛宣传,组织学习,并将其作为岗前培训的重要方面,列为上岗考核的内容,使之人人知晓,从而强化这些制度的执行意识。

2.2加强监督,促进制度的执行

有了规章制度还必须要有一定的监督机制来督促这些制度的执行。为此,我们将医院信息系统管理制度的监督执行纳入医院综合目标责任考核中,形成以制度监督制度执行情况的局面。通过这种方法,促进了制度的执行,使制度的执行成为全院各类人员的自觉行为。

2.3建立记录,细化制度的管理

可操作性是建立制度的基本要求,也是制度得以落实的前提。为此,我们根据制度内容,建立了各种相应的记录本,如《服务器维护记录表》、《网络系统维护记录表》、《系统软件维护记录表》、《HIS应用软件维护记录表》、《计算机及网络设备维护更新记录表》、《数据备份日志》、《日常工作日志》等各种表格和日志,从而细化制度的执行,明确各级各类操作人员的职责。

3拾遗补缺,进一步完善医院信息系统管理制度

医院信息系统管理制度实施后,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要根据医院管理的要求和整个医院信息系统的运行,做相应的调整,原有的规章制度必然要随着新的要求的提出而补充和修改。而且规章制度多半是在医院信息系统建设过程中制订的,当医院信息系统运行一段时间后,往往会有一些不适应的地方,也需要补充和修改[2]。如社会医疗保险政策实施后,我院对医院信息系统中有关费用结算部分做了新的规定,流程也有一定的改动;再者医院信息系统中增加的一些新子系统上线后,也都对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医院信息系统能够正常运转和有效应用和推广的重要保证。同时,医院信息化系统的建设也提升了医院的管理水平[4]。

[参考文献]

[1]梁珂.医院信息化建设成功的关键因素.中国医药研究,2005,3(2):168-170

[2]宋颖杰,于明臻.医院信息系统的网络安全管理与维护[J].中国现代医生,2007,45(17):104,110.

[3]傅征,任连仲.医院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

医保信息工作总结范文2

论文摘要:根据军队干部医疗保健例行体检工作的特殊需求,特别开发了《军队干部体检信息管理系统》,其目的是充分利用军队现有医疗信息资源,规范管理体检数据,为体检工作搭建一个全新的信息化平台。该系统于2006年度在全军干部体检中推广使用,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论文关键词:军事人员 体格检查 软件设计 医院信息系统

军队干部担负着我军现代化建设和推进中国特色新军事变革的重任,维护和促进干部健康是增强部队凝聚力和提高战斗力的重要内容。中央军委对干部的体检工作一直十分重视,特别是师以上干部的保健工作,每年定期组织体检,并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保障体检工作的顺利进行。过去,由于没有一个规范的管理模式和科学管理手段,体检工作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鉴于这种情况,2003年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受总后卫生部委托,开展《军队干部体检信息管理系统》课题的研发,先后通过了总部组织的专家测试、驻京部队师以上干部体检试运行,通过不断修改完善,该系统在各大军区及各军、兵种已全面推广使用。通过2006年全军师以上干部体检过程跟踪、反馈及体检数据上报和汇总质量来看,该软件的运行,为全军干部体检工作搭建了一个全新的信息化应用平台,对提高体检质量、全面掌握军队干部健康状况等提供了强有力的信息技术支持,对常见病患病情况、变化趋势和防治提供了参考,为规范军队体检工作创造了条件。

1软件编写指导思想

1.1与全军卫生信息化接轨,实现医疗数据共享“军卫一号”工程在军队医院全面开通及军队医改全面实施的形势下,以往军队干部体检工作自成体系,与军队卫生信息化建设规划脱节,不能共享医疗卫生信息资源。《军队干部体检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要充分利用各医院现有网络数据资源,使体检软件成为医院信息系统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1.2加强各环节的自动化管理,提高体检工作效率年度例行健康体检时间紧、任务重、工作量大,必须优化体检工作流程。体检前的准备、体检过程管理、体检后数据汇总是一项复杂而又细致的工作,必须提高各环节的自动化管理程度,强化各个环节数据采集质量,从而达到提高体检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的目的。

1.3完好保存个人体检资料,建立干部健康档案体检资料的完整性是掌握干部健康状况的重要依据,必须自动、连续地保存每个体检人员的健康档案,从动态变化中发现疾病的发生、发展,针对不同的健康状况制定健康计划,把疾病消灭在萌芽状态。

1.4及时提供健康保健指导,有效预防疾病发生以预防为主,帮助体检人员了解和掌握自身的健康状况,并在医生指导下建立一套适合自己的科学养生方法,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系统要能够自动判断体检结果,针对每个人的情况制定出健康指导,减少一些对健康影响的潜在因素。

1.5加强数据统计分析功能,提供可靠保健决策军队体检与地方个人体检最大区别在于体检结束后的数据统计分析,如何准确地将体检信息通过有效的方法上报、接收、汇总,并根据不同需求灵活地统计、分析,形成各类报表,是保健部门最关注的问题。要将体检合格率、疾病发生率、成本费用等繁杂的数据快速分类统计出来,为保健工作的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2解决方案

2.1建立统一标准,实现军队干部体检全过程信息化管理。

2.1.1确定一套符合我军实际情况的基本数据模型所有的数据元素都经过认真考证,严格按照国标、军标进行规范。无标准可循的,按军队长期使用的习惯暂定,使全军体检数据有了统一的标准。

2.1.2加强体检前期准备工作的信息化管理集中式查体是军队体检的特点,每年必须在规定的时间段内完成。过去每年体检要提前两个月做准备工作,要为每个人填写十几张检查申请单,非常繁琐〔本系统将过去所有手工完成的准备工作全部计算机化,自动按人员性别、年龄、级别选择套餐,并打出全部申请单和体检导引单,个人持单直接体检即可,既省时省力,又节约纸张。

2.1.3加强查体结果采集信息化管理检验及设备检查结果直接从网上提取,专科查体结果的采集比较复杂,要使录入方便、快捷,必须提供多种编辑方法,本项目研究出几种适合健康体检的独特编辑功能,如健康指标默认值法、常见异常选择法、组合式文本描述语法等;同时,提供分科医生工作站录入和集中录入两种模式,将模板与数据库链接,方便医生填写。

2.1.4加强体检结果数据上报过程信息化管理陆、海、空三军联勤后,整个医疗保障体系重组,所有干部就近在体系医院体检,打乱了原有的各军、兵种只保障本系统人员的状况。建立顺畅的信息接收、上报、反馈渠道,既满足医疗保障体系需求,又满足各军、兵种准确获取本系统人员的体检信息及健康情况的需求。

2.2建立共享机制,合理利用卫生信息资源。

2.2.1依托军队医疗改革的成果实现体检人员信息共享。体检人员信息不用人工录入,直接提取军队医改人员信息库信息,既快捷,又准确,解决了长期以来承检单位对受检单位、受检人员的具体信息难以掌握的难题,保证了体检率、发病率等统计信息真实可靠。

2.2.2依托“军字一号”工程实现检查结果信息共享。与全军应用的“军字一号”医院信息系统无缝连接二采用接口技术.提供多种连接方式,直接提取网络中的检验、检查结果信息,实现医疗信息和体检信息的共享,提高效率,保证了体检结果的严谨性。

2.3采用多种数据库,单机版与网络版数据统一针对部队计算机应用水平差异较大的特点,软件采用了ORACAL数据库、ACCESS数据库、SQLSERVER数据库,分别编制了单机版和网络版供承检单位选择。单机版和网络版的数据结构完全一致,两者之间可以进行安全的数据交换。利用接口技术,通过自行设置,单机版也可以与网络相联,直接提取网络数据。

2.4建立数据仓库,应用多维数据挖掘技术针对全军体检信息量大、统计需求复杂的特点,运用数据仓库理论为基础的数据挖掘技术,用户可根据需要,自行定制查询内容,更加灵活,更有针对性。同时提供灵活、可调的报表设计和独具创新的打印功能。

2.5提供知识库,建立体检结果自动分析系统在提供体检结果的同时,运用专家知识库,自动生成个性化的体检报告,包括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等方面的体检建议,指导干部的自我保健。

3体检工作流程简介

军队体检的特点是以单位为主体,统一在特定时间段内完成,人员集中、时间紧、任务重。软件针对这一特点,优化了体检流程,尽量简化过程,减少中间环节,使体检流程规范、合理(见图)。

3.1体检人员数据准备为了满足部队健康统计的需要,人员的基本信息内容比较多,除了普通的信息外,还涉及许多影响身体健康的客观因素,如兵种、驻地(高原、高寒、高温)等信息。人工录入一是信息量大,二是不容易准确。软件对人员数据准备进行了一次大的改革,取消了人工录入,应检单位信息直接从网络军队医改中提取,再按应检单位提取人员信息,保证信息完整、准确。

3.2体检导引单生成大批量体检申请单据的准备是一个费时的工作。军队人员体检项目是根据级别、年龄、性别等条件统一规定的,针对这一特点,设定了自动判断批量打印的功能指弓}单的打印又分为单张打印、多张打印,以适应不同承检单位需要。体检者持导弓{单即可完成所有检查项目。

3.3申请信息自动发送体检人员的各种检查申请自动发送到相关科室,体检者本人或标本到该科后即可进行检查。

3.4体检医生工作站在各专科医生站检查时,医生将体检者的检验结果、仪器检查报告、检查图象等调从网络中调出,综合分析各种情况后,作出体检结论、建议。

3.5体检报告打印具有批量打印和个别打印功能,供单位和个人选择,为了节省纸张,报告可选择全部打印,也可选择非止常结果打印,一般情况下,检验、检查结果是必选项。根据各种检查结果,系统自动作出分析报告,包括睡眠和心理、运动和户外活动、饮食等方面的健康指导,如尿高则提示低嘿吟饮食、少吃海鲜及豆类品、不吃动物内脏等,提高以个人预防为主的保健意识。

3.6体检数据上报汇总数据上报是军队体检特有的,从基层卫生所、门诊部上报到体系医院,医院再上报大单位医疗管理机构,直至总部。上报、接收、汇总关系到许多层面,数据量大,必须确保上报方便、快捷、准确。各级利用汇总后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为保健工作的决策提供依据。

4软件运行后的效益分析

该软件已在全军推广使用,特别在2006年度师以上干部体检中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4.1规范体检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本系统将过去所有手工完成的准备工作全部计算机化,体检前的准备、体检过程管理、体检后数据汇总实现了体检全过程信息化管理,使体检工作高效、有序。

4.2明确人员信息,提高体检率过去人员漏检情况严重且无法掌握,系统采用军队医改人员信息库后,可以准确地判断应检和实检人员情况,及时督促未检人员进行补检,使体检人员数量明显高于往年。

4.3上报渠道畅通,汇总数据准确根据联勤后的体系保障关系,按不同级别逐级上报,保证了上报体检数据的安全、准确、快捷。系统运行后,信息采集质量由过去的65%左右提高到83%。

4.4数据分析真实,极具指导意义运用数据挖掘技术进行科学分析,通过多维分析处理,从不同年龄、身份、驻地、军兵种等多项条件组合、对照,对疾病的病种、发病率、发病原因等作了客观分析,对部队“以预防为主”的保健决策及进一步合理利用卫生资源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4.5增强保健意识,做好自我保健通过系统提供的体检分析报告,每个人对自己的健康状况有了详细的了解,及时发现与“亚健康”有关的各种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脂肪肝等,并能获得相关的保健提示,从饮食、生活习惯等方面加以调整,预防疾病进一步发展,促进向健康转化。

5软件改进措施

通过系统在各个体检单位的应结合用户提出的修改意见,我们反复论证,不断完善设计方案,拓展了新系统的应用功能。

5.1增强智能化功能不断增加知识库的内容,使对疾病及阳性体征自动判断能力进一步加强。

医保信息工作总结范文3

关键词:数据信息;医院;医疗保险

很多医院现如今已经成为医疗定点机构,加强医疗保险管理成为医院日常管理的重要内容。特别是在医疗保险管理方式不断改进完善的情况下,更是要求医院应该进一步加强医疗保险管理,完善医疗保险业务管理的信息化体系建设,通过提高信息数据库的建设管理水平,为医院医疗保险管理提供有力的支撑。

一、数据信息技术在医院医疗保险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分析

(一)为医院的医疗结算业务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目前,医院的医疗结算业务流程主要是首先核定参保人员的身份信息、挂号、诊疗项目等有关信息,在就诊病患的各项费用到账后,形成账目清单,进行医疗结算支付。建立科学系统的信息数据库以后,病患有关的住院登记、治疗费用、结算账目等都可以一目了然,提高了医疗保险费用结算的效率。

(二)为医疗保险监控工作开展提供数据支持

我国的医疗保险管理系统仍然较为复杂,特别是不同的参保项目、参保人群对应的医保享受程度也有着较大的不同。为了确保医保报销的客观公正,无论是医保管理部门还是医院,都要求必须加强对相关项目的审核监督。通过数据信息库,重点的监督审核项目,特别是患者的自费项目、要求获得审批的药物、有关的治疗方式、限量使用的药物以及诊疗服务等等,都可以通过数据信息库进行全程动态记录,确保了医疗保险费用保险的真实可靠。

(三)为医院的经营管理决策提供科学指导

很多地方的医疗保险管理方面,都已经实现了总额预付的管理方式,医疗保险精细化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这也要求医院在内部管理中应该加强管理,提高总额基金测算的准确性,以免出现总额基金核减的问题。通过信息数据库,则可以实现这一目的,通过相关的费用结构数据,调整总额费用的分配方式,并制定医疗管理方案,这对于促进医院的长远稳定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基于医疗保险管理的医院信息数据库建设管理

(一)加强数据的深度挖掘分析

实现医院医保管理数据的高效利用,在数据信息库的建设方面,关键应该做好数据的深度挖掘和分析。首先,应该加强对医院医疗业务开展过程中各项基础信息的数据采集,可以通过医院内部的信息化诊疗系统与信息数据库进行关联,实现医院端数据库与医疗保险端数据库的规范整合,确保将患者分布在医嘱、检验、检查、影像、用药、收费等各个系统中涉及到医疗保险的各项数据,及时、准确、完整地归并,为医疗保险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详尽的数据支持。其次,应该加强对数据的统计分析,选择合理的数据分析软件,对收集到的有关信息数据进行智能化的分析,经过提炼、计算、归类以及分析等,形成准确的医疗保险费用数据资料,确保医疗保险结算业务的精准性。

(二)提高医疗保险有关业务数据的真实性

如果医疗保险数据出现信息失真的问题,不仅不利于医院的内部管理,同时也容易给医院带来违规的风险,所以在数据信息库的建设管理中,务必高度重视有关费用数据真实性的审核。在这方面,医院应该按照总额预付制的相关要求,按照总额预付制测算的相应管理指标,对医院内部各项费用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特别是针对药品环节、医疗服务项目环节等关键的环节,计算分析不同的医疗业务科室的次均费用、自费比例指标、医保费用的实际支付变化等等,加强对各项医疗业务数据的审核监督,最大程度的确保医疗保险数据的真实可靠,促进提高医院的医疗保险管理水平。

(三)提高医疗保险数据信息的共享共用水平

在数据信息库的建设过程中,提高数据信息的共享公用水平,不仅可以确保不同医疗业务科室之间有关业务数据口径上的一致,同时也能够避免多次反复采集基础数据的问题。具体来说,首先应该共享基础的费用数据,特别是加强医院内部的门诊、药品、住院等部门的沟通,加强对各项医疗费用的确认核实。其次,应该进一步规范数据的录入,确保与医疗保险费用有关的各项数据填报全面、准确、及时,便于后续结算流程的开展。此外,还应该在医保管理部门业务处理中加强协同管理,真正将汇集到的数据有效利用。

(四)确保数据信息库的安全

在医院医疗保险信息数据的建设管理方面,必须要确保信息数据的安全,只有数据库安全,医疗保险业务处理的信息化才能得以实现。在数据库信息建设方面,也应该注重将工作重点要放在网络安全上,特别是设置完善的防火墙以及安全软件,加强信息平台数据库的数据隔离防护,同时做好操作系统的安全授权登录,确保数据库信息的安全完整。

三、结语

提高信息数据库的建设水平,加强医院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对于提高医院的医疗保险管理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数据库的建设管理中,应该重点确保数据的真实可靠性,并加强数据的挖掘、统计与分析,提高数据的共享利用,真正发挥好数据信息库的作用,提高医院的医疗保险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刘侃,王小玲,南凯,等.医疗不良事件数据结构设计与流程再造[J].中国数字医学,2015(06).

[2]吴野,兰利莹.浅谈医疗统计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J].东方企业文化,2015(09).

[3]张立佳,但秀娟,史洁,等.军队医院医保总额预付管理信息系统构建[J].医院管理杂志,2015(01).

医保信息工作总结范文4

关键词:医院;人力资源;信息化

作者简介:李建群(1971-),男,河南省内乡县人,河南省南阳市第九人民医院工会主席,会计师、经济师,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

中图分类号:F243.5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3.07.27 文章编号:1672-3309(2013)07-61-02

随着我国新一轮医改工作的实施,医院的管理机制需要进一步优化,通过制度创新和管理手段优化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任务。医院在发展过程中需要从教学、医疗、康复、科研、预防、保健等方面采取措施,才能发挥医院综合性信息管理的作用。医院在新的形势下需要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按照医疗绩效的基本原则,积极稳妥的优化各项人力资源,形成强大的团队,从而发挥人力资源的效能作用,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为医院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信息平台。

一、医院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分析

(一)通过信息系统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医院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需要一个懂得技术、善于管理的行政后勤人员,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是整个医院各项事务的管理者,也是医院全面发展的重要后勤保障,承担医院各项事业发展的主体性作用,医院人力资源需要依靠保障系统,才能更好的管理好各项事务,推进各项事务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因此医院在发展过程中要有效配置好人力资源,必须依靠信息化管理系统,通过信息管理实现数据的自动化处理,优化各项资源的配置[1]。通过信息化系统可以建立合理的人力资源比例管理,通过实施合理的智力结构,建立稳定的人力队伍,对提高医院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信息化系统对建立动态人力资源管理的必要性

医院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需要根据员工实际情况,建立动态管理模式,需要对人员信息进行动态跟踪,因此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对动态人力资源管理会产生积极的作用。医院只有建立员工动态发展与人员流动的基本原则,才能保持人员队伍的稳定性,通过绩效管理的方法,对员工的工作业绩进行数据统计,按照量化处理的原则,积极稳妥的推进人力资源管理向科学化、信息化方向转变[2]。合理的人力资源配置,可以优化人员结构,形成良好的团队能力,对医院走质量发展、效益发展道路具有重要的帮助。

(三)通过信息化系统实现医院人力资源的核心管理

医院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需要对核心管理进行全面优化,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涉及到的管理方面较多,因此需要抓住主要管理方案,实施有效的信息管理,从而全面提升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信息化系统建设需要从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核心要素出发,比如绩效管理、薪酬管理、保险、工资、劳动保护、培训技能等方面进行核心管理,才能更好的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对人力资源效率提升和机制转变具有重要的意义[3]。通过信息化系统可以定期对人力资源信息进行汇总、统计,然后进行合理的数据分析,对科学决策具有重要的作用。信息化系统对医院人力资源实施核心管理之后,对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信息化系统对规范医院用工和管理的必要性

系统建设的目标是规范各项用人制度,从而能够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提高人力资源的电子档案管理水平。信息化系统对推进医院员工社会保险、劳务收入、劳动保护、培训技能方面管理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信息化系统改变传统医院人力资源用工模式,从而更好的实现人力资源的标准化、规范化和信息化管理,对人力资源优化配置,提高员工总体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需要从人员信息管理、组织机构管理、劳动合同管理、收入管理、保险福利管理、技能与培训管理、报表统计管理等方面采取有效的措施。文件信息管理过程中需要对各个服务对象进行全面分析,确保医院信息管理符合人力资源核心管理的要求。

二、医院实施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的目标分析

(一)医院实施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可以提高效率

医院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过程中需要通过多方面措施,对其实施有效的管理。从医院员工招聘、劳务收入、保险福利、员工档案管理等方面采取策略,提升人力资源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对人力资源科学化管理、规范化管理、效率化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从传统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看,人工管理模式占用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效率很难得到全面的提高[4]。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医院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建立了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从根本上实现了人力资源的信息化管理,对共享数据信息、提高工作效率具有重要的影响。医院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需要对信息系统进行分析,全面提高工作效率,从而全面降低手工操作的错误率。

(二)信息化系统对规范人力资源业务流程的作用

人力资源管理是集事务、流程、信息一体化的管理,因此人力资源的业务流程规范化管理对其进行全面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周期时间长,从医院员工进入医院开始到员工退休或离休都要进行全方位的管理,保证各项事务能够符合医院具体情况,提高工作质量,完成工作流程,提高制度管理水平[5]。在信息化平台支撑下,各项事务整合在一个系统下进行管理,从多方面提高信息化水平。医院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需要通过信息系统对其进行模块化管理,保证人力资源管理中通过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对业务流程进行规范,确保人力资源管理中各个流程符合规范化、系统化、集成化的要求,提高人力资源的信息化水平。

(三)信息化系统需要对医院员工提供增值服务

信息化系统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对员工进行全方位管理,从而提供更好的增值服务,确保医院各项管理工作水平提高。信息系统对更好的服务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协调好各个科室关系,对信息进行汇总和分析具有重要价值。医院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需要对人员信息进行优化,确保数据统计报表按时汇总,并产生管理效益。医院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需要从管理模式、管理手段、管理机制、管理策略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全面提升医院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水平。信息系统建设需要从数据信息处理角度,把医院各项业务流程整合在一起,更好的为医院提供增值服务,对医院各项管理水平提高具有重要的价值。

三、医院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的措施

医院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过程中需要建立一支会管理和懂技术的团队,对人力资源各项工作进行操作和管理,对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医院在新形势下要完成各项发展目标任务,需要从信息化角度出发,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从而能够对医院人力资源比例管理、智力结构、员工流程性进行动态信息管理,提高员工的综合管理水平。通过信息化管理可以对医院各项人力资源事务进行管理、审核、评定,避免人工管理中效率低下、容易出错的问题,当前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人力资源信息管理系统,通过对数据模块的管理,可以让医院更好的掌控人力资源信息,对合理利用人力资源信息具有重要的帮助。从实践来看,现在的很多医院在人力资源管理上依然沿袭着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模式,管理方式仍然处于人事管理和手工管理的初级阶段。在新的历史时期,应当将人力资源提升到一种战略性的高度来对待,即通过对医院的人力资源管理进行全面的改革,将传统人事管理中的人员管理模式转变成具有现代化色彩的人力资源管理开发上来,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具有本单位特点的方案,从而实现各尽其才的良好局面。在手段上也要改变原来的方式,将现代信息化技术应用于医院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之中,由此可见,医院人力资源信息化建设迫在眉睫。

四、总结

医院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需要一个懂得技术、善于管理的行政后勤人员,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是整个医院各项事务的管理者,也是医院全面发展的重要后勤保障,承担医院各项事业发展的主体性作用,医院人力资源需要依靠保障系统,才能更好的管理好各项事务,推进各项事务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医院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需要对核心管理进行全面优化,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涉及到的管理方面较多,因此需要抓住主要管理方案,实施有效的信息管理,全面提升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信息化系统建设需要从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核心要素出发,比如绩效管理、薪酬管理、保险、工资、劳动保护、培训技能等方面进行核心管理,才能更好的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对人力资源效率提升和机制转变具有重要的意义。信息化系统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对员工进行全方位管理,提供更好的增值服务,确保医院各项管理工作水平提高。信息系统对更好的服务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协调好各个科室关系,对信息进行汇总和分析具有重要价值。医院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需要对人员信息进行优化,确保数据统计报表能够按时汇总,同时能够产生管理效益,对医院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帮助。

参考文献:

[1] 夏旭.无线网络在医院信化中的应用优势及不足的探讨[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1,(06):12-15.

[2] 韩煜.加强医院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及有效措施[J].中国医药导刊, 2009,(11):28-29.

[3] 孔轶.医院信息化建设与系统风险分析[J].信息安全与技术, 2011,(12):31-32 .

医保信息工作总结范文5

【关键词】信息技术;医保管理;数据挖掘

医疗保险制度作为当前我国基本的社会保障体系,将传统的医院与患者的服务模式,转变为医院-患者-保险经办-政府的复杂多元模式,通过财政补贴、医保投资等方式来实现对我国基本医疗保障体系的构建,以此达到解决我国社会医疗问题的目的。同时,信息化条件下,我国的市场竞争变得更加激烈,为提升自身的服务水平,构建信息化的医疗服务成为当前医院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如何构建信息化条件下的医院医保管理,降低医院成本,提高效率和控制医疗费用成为当前医院医保部门思考的重点。

1 医保制度对医院管理产生的影响分析

1.1 给现代医院的医疗支付方式带来了变化

费用结算在现代医保管理中具有杠杆与主导的作用,其费用的支付则是关键。而我国在尝试采用不同的方法来对医疗费用进行控制,如按照项目进行付费、病种付费或者是定额付费的方式。付费单位也由患者变为医保经办机构、医院和患者三方。因此,构建与该方法相适应的医疗收费保障系统是落实各种医保政策的关键。在医保构建的初期,相关的信息系统则主要是针对基本的业务流程,也就是满足对基本的数据交换和结算的需求。而随着我国现阶段医保参保人数的扩大,对医保信息管理系统的需求也在不断的扩大。

1.2 对医保的病历质量和收费等有更高的要求

病历作为患者在就医的过程中病史、诊断等重要的记录,在一定的程度上可反映医院的服务水平和服务的质量,而这也是医保经办机构执行费用偿付的主要依据之一。因此,病历必须保证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全面性。

1.3 医院成为当前各种社会矛盾的聚焦点

作为对现代医疗服务的主要载体,医保管理聚焦着现代社会的主要的矛盾。在这个过程中,不同的需求面临着不同的冲突,如医务工作者强调临床的需要,而患者则强调医疗的需求,医保部门则强调费用的控制。如何解决其中的冲突,做好对不同资源的协调,成为在新时期的医保部门面临的工作的重点。

2 现阶段利用信息技术的主要措施

2.1 医保质控系统,实施对医保的宏观管理

利用现有的计算机技术,研发医保管理的模块,将医保系统与政策紧密结合,从而满足将医保的财务管理信息化,通过系统可获取不同的统计数据,将原本的业务管理提升到了决策的阶段,为宏观的管理提供了大量的信息。可对各种不同数据、指标的查询,包括费用清单、费用对比、大病报销,同时还可对出院人次、人均费用、自付率、药费比等进行统计。在这些数据的基础之上,构建医院内部的医保主控的体系,并将医保经办机构对医院考核的指标进行归纳分析,从而更好的制定医院对医保的管理目标和具体的措施,将各个不同的措施细化到具体的科室,形成通过指标考核,通过指标进行奖惩的整体规范化的管理。

2.2利用信息化技术实现对医保住院的动态监控

以病历和缴费作为依据,对参保人员的报销、病历情况等进行动态的把控,从而医院的医疗行为实行全方位的动态的监控。通过系统可对不同的患者的费用清单进行汇总,并可总结出患者在什么时候用过什么药,做过什么检查等;同时审核人员可对患者进行检查对照,并检查患者是否符合出院的的标准;检查用药是否符合相关的要求,并对病历当中存在的缺陷及时与临床方面进行沟通,从而在保证医疗质量的基础上控制相关的医疗费用;通过对入院方面的诊断、费用的组成等信息的跟踪,从而为新的临床路径实施优化,并为不同的科室提供相关的建议和意见。总之,通过动态的监控,发现其中的问题,由医保管理科室给各个部门提供相关的建议,从而使得医院的管理有着质的提升。

2.3 利用信息技术实现丢医保政策的多方位的宣传

构建良好的医疗环境,是当前维护社会和谐的关键。而导致现阶段医院与患者存在诸多问题的原因,是因为患者缺乏对相关政策的了解,从而在两者中国形成误解。针对上述的问题,医保工作者在在门诊部门设置医保触摸系统,方便参保人员通过系统进行信息从查询,包括余额查询、医院医保目录的查询等,并在护理站中增加医保清单,从而方便对个人医保信息的查询。通过设立不同的医保信息网络,对国家政策、医保信息等进行宣传。

3 信息技术在医保管理中的实证分析

数据挖掘作为计算机技术的代表,被广泛的应用在各个不同行业。而数据挖掘技术在医保管理中的应用,其不仅可有效的对医保费用进行挖掘,同时通过对数据的挖掘,检测出医保骗保等违法的行为,以此加强对医保的管理。

在医保管理中,存在着某人持多张不同的医保卡,同时同地在医院消费,从而达到骗取医保的目的。而这种行为则属于医保支付欺骗行为。针对这样的问题,其具体的挖掘则结合医保卡的特点,针对其中的就诊医院、就诊时间和就诊的卡号作为基本的要素,通过在Apriori算法的基础上延伸出来的CBM算法,结合其中的水平数据和垂直数据格式的优点,首先对数据进行扫描,并预先删除在数据中的不可能存在的相关数据模式对象,由此生成新的垂直数据和一维的频繁模式。再通过其中的一维频繁模式间相互交运算生成二维频繁模式,之后由k维频繁模式与一维频繁模式的交生成k+1维频繁模式,直至无更高维频繁模式出现。通过上述的挖掘,从而得出频率比较高的数据,在对其进行具体的分析,得到其中存在的骗保的行为。

4 结语

总之,信息技术的发展在不断的改变着对医保的管理,同时也在提升这医院的服务的水平。本文对现阶段的信息技术应用的措施的总结,并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在医保管理中的应用,从而证明了信息技术对医保管理的促进的作用,而这也必将是未来医院管理的趋势。

参考文献:

[1]池永华.信息化在医保管理中的应用[J]. 硅谷,2013(01).

[2]谢宇光.数据挖掘技术在医疗保险行业的应用研究[D].厦门大学,2013.

[3]孙伟.基于数据仓库的医保决策支持系统[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4.

医保信息工作总结范文6

1.1方法

1.1.1启动流感监测信息化管理在医院HIS系统基础上开发流感监测管理模块,成功实现ILI上报信息化管理。

1.1.2ILI填报信息化临床医生接诊患者,在诊间HIS系统中填写患者的发热状况,选择体温≥38℃(腋温)时,系统自动提示该患者是否流感样病例,医生根据患者症状,是否伴有咳嗽或者咽痛,对符合ILI定义的患者选择“是”,其他的选择“否”,最后数据保存在医生的诊疗日志,通过局域网传输到防保科。

1.1.3ILI数据统计汇总信息化专职人员每日通过诊间HIS系统将前一日各监测科室“门/急诊日志”导出保存Excel,按照科室、年龄段统计,汇总流感样病例。

1.1.4加强培训应用医院局域网、手机短信平台等方式对监测人员进行培训,让其充分掌握ILI的定义及新的填报方式,强化其对监测工作的敏感性。

1.1.5加强检查与考核专职人员每日通过门、急诊日志检查ILI报告情况,发现问题及时与联系监测人员。每周抽查1天,在预检分诊台随机登记体温≥38℃(腋温)的患者信息,与医生诊疗日志中发热状况进行比较,发现错误要求当天整改。对监测人员的工作质量进行年度考核,通过物质和精神奖励,充分调动其积极性。

1.2统计分析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与统计,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监测工作影响因素对20名监测人员进行工作质量影响因素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目前ILI上报方式繁琐及临床医疗工作繁忙成为主要因素。

2.2监测工作时间通过信息化管理,ILI的填报方式简化,减少了填报时间。工作流程得到优化,ILI数据通过局域网传输到防保科,降低了数据采集时间。专职人员通过HIS系统直接导出Excel,降低了数据统计、汇总时间。结果显示,信息化管理后医生每例ILI填报时间(273±059)s和专职人员每天ILI数据整理汇总时间(3286±567)min较前明显缩短,效率显著提高(P<005)。

2.3填报准确率工作流程优化,减少了填报时间,提高了临床医生的依从性。专职人员通过HIS系统实时监控,发现问题,及时整改。通过以上两方面的情况,将信息化管理前与信息化管理后每周抽查数据进行比较,显示信息化管理后准确率从8707%上升至9882%(P<005)。

3讨论

当今社会已经跨入了信息化时代,各级政府对卫生信息化建设非常重视,自新医改以来政府在卫生信息化建设方面的资金投入不断加大,预计2013年中国医疗行业的IT投资规模约2255亿元,较2012年同比增长215%,国家已经将卫生信息化建设纳入《“十二五”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规划》,必将进一步推进卫生信息化的发展。信息化技术在公共卫生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传染病监测、慢性病监测、急诊伤害监测、儿童预防接种等公共卫生工作中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