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业务拓展范例6篇

新兴业务拓展

新兴业务拓展范文1

关键词:江苏;战略性新兴产业;市场环境建设;对策

本文为2014年度“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课题《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背景下常州高端装备制造业与生产业协同发展研究》(14SWC-132);2014年度江苏省科技厅软课题《江苏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市场环境建设研究――以常州高端装备制造业为例》(BR2014013)阶段性研究成果;江苏省“2014年度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基金”资助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11月3日

近年来,随着江苏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和坚强宏观政策的引导、加大体制机制改革、加大要素支撑、加强科技创新、积极培育市场、推进开展国际合作等各项政策措施的逐步落实,江苏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与发展实现了较快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新医药、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业等重点产业成长壮大,江苏战略性新兴产业呈现出集聚快速发展的姿态。然而,由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处于产业周期的初期阶段,并且发展有着很强的特殊性,一方面不仅需要突破技术瓶颈、科技成果应用与产业化,另一方面更需要加强产业市场环境的建设与优化。而目前江苏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市场环境建设方面,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要求也有一定距离,市场环境建设已成为发展江苏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需要突破的瓶颈之一。在江苏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过程中,如何发挥市场基础性的作用,建立适应江苏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良好的国内外市场环境,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和发展,是江苏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江苏战略性新兴产业市场环境建设思路

目前,对江苏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已经出台了一系列发展规划以及促进科技创新和市场环境改善的政策措施。但是,由于战略性新兴产业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目前仍然存在市场体系不统一、地区分割、地方保护、部门利益冲突的情况,缺乏有序的市场竞争和有效的资源配置。因此,江苏战略新兴产业市场环境建设,要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基本特性,以市场为主导,利用我国市场需求巨大的优势,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通过政府规划引导、政策激励和组织协调,创新模式,培育市场需求,规范市场,营造市场环境,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技术市场、人才市场、商业市场、服务市场、资本市场体系,促进产业快速发展。同时,要考虑对接和适应复杂多变的国际市场,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扶持江苏战略性新兴产业及企业利用国际资源、吸纳领先技术、开拓国际市场,拓展江苏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国际市场环境建设,充分参与国际化市场的竞争。

二、江苏战略性新兴产业市场环境建设对策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市场环境建设,面临着国内市场环境与国际市场环境,同时面临诸如技术、融资、政策、体制和法制等市场障碍。根据主要发达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市场环境建设的经验和教训,从完善市场需求、财税金融政策、技术创新、市场机制等多方面入手,开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市场环境建设。

(一)优化和完善江苏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国内市场环境

1、加大财政扶持,完善税收政策,优化财税政策环境

(1)建立稳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财政投入增长机制。在江苏省、市、县三级层次,设立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专项资金,支持和引导各类资本投向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领域、重要环节、重大关键技术、重大工程、重大成果产业化、重大应用示范工程及创新能力建设等。同时,利用科技财政资金支持项目,积极向上争取国家和省专项扶持资金,帮助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申报国家和省科技重大专项、高新技术产业化专项、重点行业结构调整专项和发展等各项专项资金。

(2)完善、落实战略性新兴产业税收支持政策。对照国家和省级税收优惠政策标准,对符合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领域的企业或项目给予税收优惠,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出口企业在产品技术开发、融资信贷、更新改造、税收减免和出口退税等方面给予扶持。对重点领域高技术企业研发投入税收加大抵扣力度。加大对地方的税收返还扶持政策,增加部分用于支持地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明确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企业获得的政府补助资金免征所得税,种子生产企业免征所得税的政策。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支撑的高新技术产品参与国际竞争及与税收减免和出口退税扶持。

2、拓宽融资渠道,发展创业投资,创新投融资环境

(1)拓宽产业发展与技术创新的融资渠道。支持发展不同层次的资本市场,发展债券市场,扩大公司债、企业债、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中小企业集合票据等发行规模,推动股权投资基金等机构与上市企业联动发展,建立有利于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的系统推动机制,通过市场化的方式,不断发掘战略性新兴产业优质企业;其次,发展不同层次市场之间的转板机制,逐步实现各层次市场有机衔接;第三,实施金融服务创新力度,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差别化信贷优惠;第四,抓紧建立完善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评估、担保、质押贷款机制,加大对发展势头良好企业的信贷支持。积极支持保险机构开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开发、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的保险业务。引导民间资金逐步转向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领域。

(2)大力发展创业投资。积极推动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设立多元化的产业投资基金,优先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园区、产业链。通过设立引导资金和税收优惠等方式,鼓励和吸引更多社会资金创建创业投资基金或股权投资基金。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带动社会资金投向处于创业早中期阶段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型企业。健全投融资担保体系。引导民营企业和民间资本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

(3)开拓直接融资方式。积极推动业务规模大、综合实力强、在国内同行业领先的企业在境内主板上市;支持业绩突出、成长性好的高科技中小企业在中小企业板或创业板上市,引导有条件的企业境外上市融资。探索设立非上市新兴产业创新型公司柜台交易系统,增加非上市公司柜台交易场所,活跃非上市企业的股权交易,扩大股权融资规模。

3、完善市场机制,建立统一、开放市场体系。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市场经济本质上就是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市场培育和市场环境的建设,同样要发挥市场决定作用,建立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市场体系。政府的各种产业规划要着重于提供权威、及时的信息引导性规划,避免出台计划性、指令性规划;其次,要打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地方、部门利益的市场壁垒,加速建设有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发展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技术市场、人才市场、商业市场、服务市场、资本市场体系。同时,政府要公平支持各种不同的技术路线,通过制定资源、能耗、安全、环保等标准,建立市场准入的技术门槛。让市场选择新兴产业的技术方向,充分发挥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的主体地位作用。加快资源型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建立反映稀缺性和环境要素营销的资源价格和税收体系,利用市场机制推动和引导企业创新。

4、推动政府采购,开拓市场应用环境,培育和创造市场需求

(1)对国有企业和政府投资项目的招标条款进行审查,在满足需要的情况下,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品为主。对引进国外重大技术装备和产品的国有企业和政府投资项目进行审查,杜绝盲目引进和重复引进。尽快研究出台政府采购的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加快统筹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品政府采购工作;积极探索在政府投资项目工程招投标领域中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品的优惠政策,在更大范围内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品的市场应用。

(2)组织重大产业创新及示范应用。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规模化发展为目标,选择部分较为成熟、有望取得突破的重点方向,依托优势企业和重点科研单位,实施重大产业创新工程及示范工程。扩大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应用试点范围,进一步深入组织实施太阳能光伏和并网输配、高性能宽带信息网(3Tnet)、医疗健康、智能制造、材料换代等示范推广工程。

(3)创造市场应用环境。借鉴发达国家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国际通行做法,在市场准入、示范应用、政府采购、财政补贴、知识产权、市场秩序等方面加大扶持,引导培育市场消费。建立以市场准入和运行监管为核心的监管体系,放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市场准入政策,鼓励产业内的价格适度竞争,保证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和市场活力。充分运用价格杠杆、完善基础设施等手段,优化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市场应用环境。例如,在电动汽车方面,可采取电动汽车充电电价优惠、加快电动汽车充电网络建设、实行电动汽车优先策略等措施;在新能源产业方面,可采取提高可再生能源发电上网电价、加快智能电网建设等措施;在节能环保产业方面,可实行节能减排差别价格。

5、建设技术公共服务平台,推进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体系建设,健全技术创新公共服务环境

(1)推进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各项实际服务需求,从政策、资金、环境、人才、技术各方面致力于培植产业服务平台的专业化、系统化、市场化。大力推动创新信息、共性技术交流、技术交叉对接、专业数据库共享等知识密集型的高水平、国际化的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以完善有利于促进区域技术创新、产业发展的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形成产业联盟、技术交流、品牌创建以及创新创业集聚的良好市场环境。

(2)加强知识产权体系建设。加强重大发明专利、商标等知识产权的申请、注册和保护,鼓励国内企业申请国外专利。健全知识产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制定适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知识产权政策。建立公共专利信息查询和服务平台,为全社会提供知识产权信息服务。针对我国企业在对外贸易投资中遇到的知识产权问题,尽快建立健全预警应急机制、海外维权和争端解决机制。大力推进知识产权的运用,完善知识产权转移交易体系,规范知识产权资产评估,推进知识产权投融资机制建设。

(3)加强技术标准体系建设。制定并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标准发展规划,加快基础通用、强制性、关键共性技术、重要产品标准研制的速度,健全标准体系。建立标准化与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协同跟进机制,在重点产品和关键共性技术领域同步实施标准化,支持产学研联合研制重要技术标准并优先采用,加快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步伐。

(二)开拓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国际市场环境。根据当前国际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态势和发展趋势,江苏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要明确在国际市场的产业优先发展次序、竞争水平和关键环节。与国际市场需求有效结合,开拓和利用国际市场,提升产业适应国际市场能力,拓展江苏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国际化市场环境。

1、完善国际市场合作机制,推进国际贸易政策环境的改善。建立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机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要融入国际贸易体系,必须要积极拓展国际市场。首先,可以借助政府力量推动发达国家放宽对中国高新技术及设备的出口限制,扩大江苏高技术产品国际贸易的范围。同时,引导外资投向江苏战略性新兴产业,丰富外商投资方式,拓宽外资投资渠道,不断完善外商投资软环境。其次,简化江苏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境外投资、国外资本入境投资江苏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审批程序。加大对江苏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境外投资的外汇支持,鼓励有条件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在境外以发行股票和债券等多种方式融资。同时,加快落实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海关分类管理措施,大力推进分类通关改革,为江苏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培育企业提供相关通关便利措施,也为江苏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引进的海外专家通关便利提供有效支撑。完善相关出口信贷、保险等政策,支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标准在国外推广应用。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通过境外注册商标、境外收购等方式,培育国际化品牌,开展国际化经营,参与高层次国际合作。

2、畅通国际市场信息渠道,促进产业与国际市场需求的信息对接。目前,经济发展已经进入高度发达的信息经济时代。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要建立畅通的国际合作信息渠道,建立及时跟踪国际市场需求和国际领先技术的信息平台,组织引导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国际需求对口,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鼓励和扶持举办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国际展会和产品推广活动,促进中外技术创新型企业信息交流和项目对接。同时,结合国际市场需求和江苏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的技术、产品分类,引导参与不同的国际市场竞争,避免企业国际化市场的同质竞争;其次,要注重关注国际市场的未来需求,鼓励江苏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开拓发达国家市场和国际新兴市场,促进江苏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领先。制定具有领先性、针对性、鼓励性的贸易投资指南,以支持江苏各类经营主体创造新产品开拓国际市场、提升应对国际未来市场的先见性。

3、加强国际市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创造平等竞争的国际市场环境。加强以国际贸易准则咨询、人才培训、企业海外维权、建立海外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产业预警体系等为主要内容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拓展国际市场、吸纳国际资本、参与国际并购、设立海外研发中心、建设海外生产体系、采购国际先进技术设备、引进国际创新商业模式、利用国际人才资源发挥积极作用,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在高附加值环节开展国际合作、提升参与国际分工能力提供高水平的全流程市场化服务。同时,通过建立支持产业发展的公共服务平台,积极协同行业组织帮助企业做好反倾销、反补贴的防范措施,专业应对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指导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积极利用世界贸易组织通报咨询机制等方式应对国外各种非关税壁垒,减少国际贸易摩擦,创造平等竞争的国际市场环境。

主要参考文献:

[1]钟云.基于竞合的高端装备制造业市场成长路径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14.3.

新兴业务拓展范文2

一、当前国内外形势分析

国内形势分析。电力“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国家将优化发展煤电,积极推进新能源发电。全国规划煤电开工规模3亿千瓦,风电规划容量将达到1亿千瓦。电源投资约为2 .75万亿元,电网投资约2.55万亿元。在电源工程的投资中,水电、气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能发电、风电、垃圾发电等电源投资增速逐年增加,火电投资增速逐年下降。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能源需求持续增长,能源与环境的矛盾变得日益突出,节能减排压力越来越大,清洁可再生的新能源正引起全球的关注。在国家节能减排政策鼓励下,风电、太阳能也将大规模开发利用。

国际形势分析。我国加入WTO后,一些国家对我国企业的市场准入限制逐步取消,更多的国家和地区市场开始对我国企业开放。同时关税壁垒的减少也使对外承包工程的成本得以降低。到2035年,全球能源投资将达35万亿美元,其中电力投资达17万亿美元,尤其是非洲、中东、南美、东南亚等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迅速发展,对能源产生了巨大需求,而其本身生产建设能力难以满足需要,给火电施工企业带来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二、建立多元化产业结构,提高企业综合竞争能力

火电施工企业要转变观念,积极应对形势的变化,紧跟国家能源发展的步伐,建立多元化产业结构,积极抢抓市场机遇,大力提高市场开拓能力,全力抓市场、保订单。在保持传统业务应有份额的基础上,大力开拓新能源建设市场、非传统业务市场、电网工程建设市场、海外市场和电力检修等市场,不断拓宽市场领域,提高企业综合竞争能力,提升整体盈利水平,实现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巩固传统火电市场,做精主营业务。根据国家对电力市场的中长期规划,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加强与发电集团的沟通与联系,巩固火电建设传统市场,确保应有的市场份额。同时,要树立“精品”意识,加强工程施工管理,围绕安全、质量、成本、工期四要素,抓好项目全过程管控,提高项目管理科学化、标准化、精益化水平,打造优质工程,保持国内火电主力军地位,塑造企业良好形象。

大力开拓新能源建设市场。在节能减排的大政策体系下,新兴能源发电的方式得到了国家的重视和鼓励,推进环保、节能减排、高效清洁的新能源建设成为电力能源发的新趋势,在后期发展中将会有更大的投资进入这些行业中。火电施工企业要强化新能源建设市场跟踪和信息收集,积极开发核电、风电、垃圾发电、太阳能、生物能发电、光伏电站等新能源建设市场,不断拓宽业务领域。

大力开拓电网工程建设市场。目前,电网工程建设完成投资增速稳步提升,火电施工企业要加强与网省公司的沟通联系,加大电网工程开发力度,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做大、做强输变电业务。加强对输变电工程的管理,整合输变电工程的管理和施工力量,加大工程管理和技术人才的培养力度,选择核心协作力量,提高送变电施工能力。

大力开拓电力检修市场。随着大量新建电厂的投产发电,电厂检修市场逐步变大,且电厂检修时间紧,任务重,地域性相对较强。火电施工企业对于急、难、险、重的工作有着一般电厂检修队伍所无法具有的特殊优势。要通过不断充实和培养检修力量,加强安全质量管理,积极开拓“从附属工程向主机主炉发展、从小修向大修发展”的火电厂检修维护市场和输变电检修运维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

大力开拓非传统业务市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持续发展,新能源等新兴战略产业的开发都为火电施工企业实现多元化发展和转型升级提供了可能。火电施工企业要树立“大市场”的理念,坚决摒弃那种对火电传统市场过度留恋的心态,克服畏难情绪,创新经营机制,大力开拓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非传统业务市场,加强区域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创造新的发展空间。

新兴业务拓展范文3

最近,天津市出台政策措施,大力拓宽中小企业投资发展的领域和范围:一是鼓励中小企业投资建设基础设施。天津市积极鼓励和支持中小企业投资发展可市场化运作的基础设施、市政工程和其他公共服务领域。鼓励和引导中小企业进入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领域。鼓励中小企业以独资、控股、参股等方式投资公路、水运、港口码头等交通运输建设。建立收费补偿机制,实行政府补贴,通过业主招标、承包租赁等方式,吸引中小企业投资农田水利、水资源综合利用、水土保持等水利工程建设。鼓励中小企业以参股方式进入基础电信运营市场,支持开展增值电信业务。二是支持中小企业兴办学校、卫生院。鼓励和引导中小企业进入市政公用事业和政策性住房建设领域。支持中小企业投资城市供水、供气、供热、污水和垃圾处理、公共交通、城市园林绿化等领域;支持投资建设经济适用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等政策性住房,享受相应的政策性住房建设政策。鼓励和引导中小企业进入社会事业领域。支持兴办各类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疗养院、门诊部、诊所、卫生所(室)等医疗机构。参与公立医院转制改组。支持兴办高等学校、中小学校、幼儿园、职业教育等各类教育和社会培训机构。鼓励投资建设专业化服务设施,兴办养(托)老服务和残疾人康复、托养服务等各类社会福利机构,在用地、信贷、税收、财政补贴、政府采购等方面予以支持。三是支持中小企业开拓新兴产业。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现代服务业。重点支持中小企业在软件开发、服务外包、网络动漫、广告创意等新兴领域拓展。鼓励和引导中小企业进入商贸流通领域,投资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新型业态,发展批发、零售业。积极促进中小企业在科技研发、工业设计、技术咨询、信息服务、现代物流等生产业领域发展。四是吸纳困难人员给予一定补贴。加大信贷支持。支持金融机构建立健全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专营机构,引导和鼓励各类投资主体设立小额贷款公司。支持符合条件的小额贷款公司转为村镇银行,逐步形成覆盖城乡、辐射各行业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体系。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提高担保机构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担保能力。对符合条件的担保机构,可按贷款担保额的一定比例给予补贴(由国家资金支持,对未能获国家资金支持的担保机构,可由市财政参照这一比例支持)。此外,还将加大对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支持中小企业稳定和增加就业岗位。加大对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支持力度,鼓励中小企业不裁员、少裁员,稳定和增加就业岗位。对吸纳就业困难人员的服务型企业、商贸企业。给予3年社保补贴和1年岗位补贴:非服务型中小企业给予1年社保补贴和岗位补贴。

新兴业务拓展范文4

(1)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标本兼治、保稳促调”目标,进一步坚定发展信念,扎实开展工作。切实应对当前外贸经济运行的严峻趋势。制定出台引导、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政策和支持企业转型升级的新政策,着力指导和帮助企业用足、用好国家和省里的扶持政策。同时要走进企业,急企业之所急、帮企业之所需、解企业之所难,形成政府与企业齐心协力、克难攻坚的良好氛围,积极引导企业调整经营策略,破解当前外贸难题。

(2)积极拓展新兴市场,深度开发市场。在巩固欧美等传统市场的基础上,积极拓展中东、东欧、拉美和非洲市场,分散市场风险。同时,努力提高开发市场的深度,力争在国际市场直接面对消费者销售产品,提高外贸经营实力。

(3)运用区域关贸经济协作优惠条件,全力开展反贸易壁垒工作。针对国外反倾销、保障措施调查等贸易壁垒接踵而至,进一步加强与企业间的信息沟通,提高分析和鉴别能力,形成合力,逐步建立贸易壁垒通报和快速反应机制;同时充分运用中国与邻近国家或友好区域缔结的关贸经济协作优惠政策,合理采取调整和适应措施,规避贸易壁垒。

(4)实施科技兴贸和品牌兴贸战略,加快产品升级换代步伐。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将自主创新、引进创新、模仿创新相结合,加快技术改造的步伐,提高出口商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促进传统产业升级换代。大力实施品牌兴贸战略,鼓励企业开展境外商标注册,扩大品牌产品出口,建立和完善出口品牌评价、促进、保护和推广体系。

2、继续做好利用外资工作

(1)大力推行选优招商策略,积极引进先进制造业项目。根据我区的区域特点和产业结构,进一步发挥我区的比较优势,加快利用外资工作的转型,创新利用外资方式,依托开发区、化工区、机电园区初步形成的产业链,加强有针对性的招商引资,积极引进机械装备、精细化工等先进制造业项目。

(2)积极拓展领域,加强现代服务业的引资力度。现代服务业项目一直是我区引资工作的一个薄弱环节。依托高教园区、北欧园区和区内大型企业,重视与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的引资、引智合作,努力引进研发中心、金融等现代服务业项目,抓住“两桥一路”和大宗货物海铁联运物流中心建设、打造浙东生产性港口物流中心的契机,积极引进现代物流等服务业项目。

(3)积极推进服务外包工作,做宽招商引资工作。服务外包是招商引资的新领域,要依托区科技创业大厦、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中软技术园)、科技创新创业孵化基地(软件工程基地)和北欧园区研发中心等园区积极发展服务外包;出台强有力的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鼓励政策,加大对服务外包人才培训的扶持,积极引导、培育和扶持区内服务外包企业做大做强,鼓励企业产业转型和技术升级,提高承接服务外包的能力和水平。

新兴业务拓展范文5

大家好!在丹桂飘香,花好月圆,喜迎国庆的美好日子里,面对充满生机和活力,挑战和希望并存的伟大时代,看着我们兴业银行蓬勃发展、奋发向上的喜人形势,我作为一名中共党员、兴业银行员工,能够站在大家面前发表演讲,心情十分激动;能够抒发自己的心声,和大家一起分享,互相交流,共同勉励,感到无比的幸福。今天,我作“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演讲。

我是负责银行信息系统软件开发、系统上线、业务培训的员工,自进入兴业银行参加工作以来,就牢记“进兴业门、做兴业人、办兴业事”的兴业情怀,决心做到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刻苦勤奋、兢兢业业工作,做出不平凡的事业,让自己的人生在兴业银行蓬勃发展的进程中发光,闪耀时代的光彩,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成为一名真正的兴业人,办好兴业事,促进兴业银行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要有崇高的政治思想觉悟。自进兴业银行来,我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兴业银行的各项制度规定与工作纪律,切实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觉悟,在思想上与兴业银行保持一致,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树立全心全意为兴业银行服务的思想,增强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和水平,做到与时俱进,增强大局观,能较好地结合实际情况贯彻执行兴业银行的工作精神,去完成较为复杂、繁琐的工作任务,力争取得良好成绩。同时,我培养自己吃苦耐劳、善于钻研的敬业精神和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工作作风,服从兴业银行的工作安排,紧密结合岗位实际,坚持“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原则,认真对待每一件事,认真对待每一项工作,坚持把工作做完做好,实现工作的完美与卓越。

“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要勤奋学习,提高本领。当前银行信息系统发展迅速,各种软件层出不穷,作为一名负责银行信息系统软件开发、系统上线、业务培训的员工,我必须要做到勤奋学习,始终不断地坚持学习,争当一名终身制的学习型员工。勤奋学习是我掌握IT知识、增加工作本领的必由途径,是完成系统软件开发、系统上线工作任务的根本保证。为此,我十分珍惜大好时光,抓紧一切时间发愤学习,刻苦钻研,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和不断学习的习惯。我只有勤奋学习,掌握当前最新的IT知识,才会有真本领,能够担负起自己的责任,完成兴业银行赋予我的工作任务,不存在“知识恐慌”、“能力恐慌”和“经验恐慌”,有知识、有能力、有经验,去完成每一项工作任务,实现高效与完美,促进兴业银行信息系统发展,始终处于国内商业银行的前列,为兴业银行经营业务发展提供信息系统保障。

“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要开拓进取、艰苦创业。我始终想道,兴业银行招聘了我,我成为一名兴业人,就要为兴业银行开拓进取、艰苦创业。兴业银行让我负责银行信息系统软件开发、系统上线、业务培训,就给了我发挥作用,施展能力的机会。在兴业银行蓬勃发展的进程中,处处都有我施展身手的庞大舞台,处处都有我发挥作用的广阔天地,我一定要不辜负兴业银行领导的关怀与厚托,要刻苦勤奋、兢兢业业工作,要发奋图强、顽强拼搏、大有作为,干出骄人业绩,让青春在开拓进取中闪光,让人生在艰苦创业中升华,为兴业银行的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努力与贡献。在开拓进取、艰苦创业中,我累计参加了“支付密码系统”、“商业汇票交易管理系统”、“不间断银行服务系统”、“信用卡系统”、“佛山商业银行收购项目”、“客户资产管理顾问系统核心版”、“兴业理财卡项目”、“损益核算及利率市场化项目”、“自在增利项目”、“银银平台二期项目”、“交易处理中心项目”、“东营商业银行核心业务系统输出”等兴业银行总行级的大中型软件开发项目,自己也从一个普通软件程序员逐步成长为技术骨干和项目经理。在开发这些大中型软件开发项目中,我不怕辛苦、加班加点,按时完成了软件开发项目;我不因循守旧,积极创新,取得了优异成绩,其中,不间断银行服务系统是国内第一家以“实现不间断服务的数据处理方法和系统”获得国家发明专利证书;佛山商业银行收购项目是按照市场化原则,国内首个股份制银行整体收购城市商业银行的成功案例;客户资产管理顾问系统有效支持了兴业银行财富管理业务的快速发展;兴业理财卡项目是积极贯彻落实全行业务发展模式和盈利模式“两个转变”的战略要求,适应兴业银行零售业务发展战略需要;损益核算及利率市场化项目是推进兴业银行公开上市的基础工作之一;交易处理中心项目是兴业银行业务流程再造的战略性项目;东营商业银行核心业务系统输出开创了银行业科技输出的先河,市场影响巨大;银银平台二期项目是兴业银行重要的创新项目,既扩充兴业银行渠道外延,又提升了兴业银行产品服务能力,为兴业银行打造同业领先的业务品牌奠定坚实基础。

“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要刻苦务实,顽强拼搏。我深刻知道,衡量一个人的成绩,是不看起点看终点,不看苦劳看功劳,不看过程看结果。而要真正取得成绩,就必须做到刻苦务实,顽强拼搏。刻苦务实就是要脚踏实地、勤奋努力工作,不管自己的能力如何,工作环境如何,具有岗位责任心,勇于承担责任,认真做好每一件工作,只要人在岗位,事情就要做足到最后一分钟。顽强拼搏就是要下定决心,勇于担责,瞄准目标,诚实而自信地努力,要有锲而不舍、永不放弃的精神,要想方没法完成任务,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最终实现结果。2006年12月——2007年8月,开发东营商业银行核心业务系统输出,该项目是银银合作的一个重大创新,开创了银行业科技输出的先河。我除了负责核心业务系统的移植切换工作外,还承担了核心业务系统差异性开发工作、批处理系统模块的整理和优化、小额系统人行验收工作、系统初始化参数整理、核心业务系统功能讲解、配合管理系统的联调测试等工作。在科技人力资源严重不足的前提下,我发扬刻苦务实,顽强拼搏的精神,把自己的全部时间和所有精力投入到项目工作中,经常加班加点,工作是三点一线,从宾馆到开发室到食堂,经过9个月日日夜夜的苦战,终于克服无数困难,取得了项目开发胜利,使东营商行核心业务系统于2007年6月1日成功上线,系统稳定高效运行,推动了东营商行的业务发展。

“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要树立服务意识,真诚服务客户。我在信息系统软件开发成功、系统上线后,切实做好后续服务工作。在服务客户中,我以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精神,以诚信履约,诚实待客为客户提供贴近的服务,让客户感到满意;把真情融入对客户的一言一行之中,坚持以人为本,以客为尊,一切为客户着想,坚持把客户利益作为第一考虑,真心真意展示自己优质服务形象。我真诚服务好客户,与客户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一次我服务完毕,到机场乘机回家,竟有20多人来送我,机场安检人员也感动了,说有这么多人送我,他们还是第一次看到。

新兴业务拓展范文6

【关键词】 CPA; 非审计服务; 独立性

非审计服务在飞速发展,从传统的会计、审计向电子商务认证、信息系统认证、绩效评价认证、管理咨询等方面进一步拓展。CPA非审计服务的拓展在带来了巨大收益的同时对审计独立性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而引发了关于非审计服务拓展中影响审计独立性因素的探讨。

一、非审计服务和审计独立性

(一)非审计服务

非审计服务,是相对于审计服务而言的,是会计师事务所向客户提供并收取一定费用的除审计服务以外的多种服务的总称。

IFAC(国际会计师联合会)将CPA的服务划分为两大类:保证业务(assurance engagement)和相关服务。其中,保证业务按照其业务对象是否与历史财务信息有关又被分为历史财务信息的审计和审阅以及除历史财务信息审计和审阅之外的保证业务。相关业务包括商定型程序、代编会计报表等。

林启云认为非审计服务可划分为传统非审计服务与现代非审计服务。财务报表审核、代编财务报表、税务服务等可归入传统非审计服务;而鉴证和咨询服务则是现代非审计服务。路远志、郭彦斌认为非审计服务包括咨询服务和除审计服务外的鉴证。

(二)审计独立性

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在1947年的《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审计职业道德概念》中将独立性定义为“正直、客观的行为能力,其中客观性是指审计人员对所有被检查事项保持公正态度的能力”。国际审计实务委员会颁布的《国际审计准则》对独立性作出解释:审计人员必须公正,而且不抱有有损于客观性的偏见或成见。

美国托马斯・希金斯(ThomasG.Higgins)提出“注册会计师必须拥有实质上的独立性和形式上的独立性”。所谓形式上的独立性,又称为“外在”独立性、“表面”独立性,指注册会计师必须与被审查企业或个人没有任何特殊的利益关系。所谓实质上的独立性,又称“内在”独立性、“事实”独立性,即认为独立性是一种精神状态、一种自信心以及在判断时不依赖和屈从于外界的压力和影响。审计独立性是实质独立与形式独立的统一。实质独立是根本,而形式独立是实质独立的保证。

二、CPA非审计服务的拓展

随着会计师事务所加大非审计服务的份额,实行多元化全方位发展的到来,新兴鉴证服务和非鉴证服务成了CPA非审计服务拓展的主要领域。

新兴的鉴证服务相对于法定的审计业务而言,盈利能力增强,风险降低,是CPA非审计服务拓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它主要包括网誉认证、系统认证、养老服务认证、企业业绩评价认证、风险评估鉴证等,CPA可以依靠自身独立、客观、公正的优势选择各种新兴的鉴证。

非鉴证包括会计服务、税收服务、内部控制、资金运筹、管理咨询等。其中咨询服务是企业需求量最大、也是非审计服务领域中非常具有潜力的增值服务。

三、CPA非审计业务拓展中影响审计独立性的因素

CPA非审计业务拓展中影响审计独立性的因素有四个方面:非审计业务的性质;非审计服务的收费水平;会计师事务所的规模;CPA的自身素质。

(一)非审计业务的性质

非审计业务的性质决定了对审计的独立性影响有所不同。如新兴的鉴证业务中包括的认证服务,其目的在于提高信息质量,对审计独立性没有影响。而CPA向审计客户提供的非鉴证服务,则会由于非鉴证服务的性质,使它可能对独立性产生不同的影响。如税务服务、会计决策辅助、资金运筹被认为对独立性的影响较小;而如果CPA进行管理咨询服务,则会由于自我评价、自身利益等产生对独立性的不利影响,如内部控制设计与评价、管理人员选择、制定政策、市场可行性研究、管理层薪酬计划、兼并收购服务、投资顾问、精算服务等对独立性的影响较大。

再例如从事管理顾问和企业业绩评价认证两种非审计服务。管理顾问的工作性质可能将CPA置于公司的管理者位置,则容易与客户管理层达成共同利益,导致在进行审计业务时,扮演管理角色的CPA可能难以客观地评价与判断企业的业务活动和交易性质,丧失了应有的独立性。而从事企业的业绩评价认证,则完全是站在第三方的立场上对企业活动效率和效果的真实性、公允性等进行验证并发表意见,所以不会对审计的独立性有影响。

(二)非审计服务的收费水平

非审计服务的收费水平影响了CPA的独立性判断,并且随着非审计服务占审计收入比重的增加对独立性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当非审计服务的收入超过审计收入时,被列为是影响审计独立性最严重的因素之一。

CPA向同一客户同时提供审计服务和非审计服务,当管理咨询等非审计服务有超过审计服务成为会计师事务所核心业务的可能时,便会在非审计服务与审计服务之间形成市场竞争,CPA会将更多的精力集中于非审计服务,造成审计服务竞争力趋弱。这对审计的独立性有一定影响。另一方面,高额的非审计服务收入可能导致事务所对客户增加经济上的依赖性,进而导致注册会计师在与客户发生意见分歧时,CPA可能担心坚持原则会失去这些购买非审计服务的客户,从而失去获得超额利润的机会。因此,在坚持独立性的立场和利益获得之间会进行博弈,一旦利益占了上风,便会放弃独立性,难以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上去发表审计意见。

(三)会计师事务所的规模

会计师事务所的规模与CPA在从事非审计服务时能否保持审计独立性有重大关系。越是规模大的事务所,在提供非审计服务时,认为向客户提供非审计服务能够增加事务所的信誉资本,为了树立CPA在广大公众面前客观公正的良好形象,事务所将自觉提高其独立性。同时这样做的根本原因是大型会计师事务所经济实力强,资产雄厚,客户数量较多,收入比例均衡,来源某一客户的收入损失小于信誉损失,失去客户代价小于信誉代价,有能力抵抗被审计客户的经济压力,能拒绝被审计单位的不法要求,维护审计独立性。相反,小型会计师事务所经济实力较弱,客户数量较少,收入比例不均衡,有经济依赖性,失去客户代价大于信誉代价,来源某一客户的收入损失大于信誉损失,无能力抗衡施压客户,容易受被审计单位的控制,接受被审计单位的不法要求,从而丧失审计独立性。

(四)CPA的自身素质

CPA的专业胜任能力、职业道德等自身素质使得CPA在非审计业务拓展中对审计独立性的影响不同。

专业胜任能力是对CPA专业素质的需求,是保证审计独立性的重要条件。CPA对会计和审计知识的掌握比较充分,但对其他方面的知识却比较缺乏,而现在的非审计业务涉及各行各业,要用到多方面的知识,如从事系统认证需要CPA对基础设施、软件、人员、程序、数据的可靠性进行评价和测试并发表意见,需要CPA有较强的综合能力,有计算机专业知识背景,有实践经验,在审计过程中才可以不被动依赖被审计单位的指导和协助,形成独立的审计意见,不会影响到审计的独立性。

恪守职业道德,是对CPA在非审计业务拓展中最基本的要求。要求CPA在从事非审计业务工作中必须遵守职业行为规范。CPA要对所从事行业的职业性质有全面认识,要有强烈的风险意识、责任意识和道德意识。

四、正确处理CPA非审计服务的拓展和审计独立性关系的对策

CPA非审计服务的拓展对审计独立性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但对审计业务的开展也有积极的影响。为此,笔者从CPA非审计业务拓展中影响审计独立性的因素方面提出以下建议。

(一)拓展对审计独立性影响较小的非审计服务,积极探索前沿的非审计服务

拓展对审计独立性影响较小的非审计服务,如新兴鉴证对审计独立性影响小,这是今后非审计服务拓展的主要方向;税务服务对独立性影响较小,而且税务服务历来也是向客户提供的传统服务项目,应该继续发展,保持并开拓市场份额;CPA可以做一些为企业编制会计报表、记账,会计决策辅助等会计服务;另外,在不损害审计独立性的前提下,CPA可以进入管理咨询领域,从事部分管理咨询服务。

对于较为前沿的非审计服务,这些服务在国外已经较为广泛,且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但这些服务在国内的事务所开展较少,社会公众对其认知度不高,需要探讨这些服务的开展方式、内容及对独立性的影响是不是在可以接受的程度之内。如提供内部控制、内部审计、管理人员选择与CEO的聘用、制定政策、市场可行性研究、管理层薪酬计划等,这也是CPA非审计服务拓展的未来发展领域。

(二)发展大型会计师事务所,增强抗压能力

我国事务所经营规模小,业务比较单一,应对会计师事务所进行整合,采取紧密型的组织结构来扩大规模,开展规模化经营,即内部每个成员之间统一事务所名称、执业标准,质量监管等以发展大型会计师事务所,提高其抵御外部环境压力的能力,增强审计的独立性。大型会计师事务所具有更强的组织能力,即更有能力在从事非审计业务时抵制客户不许披露盈余管理行为的压力;大型会计师事务所在内部建立健全的人才培训和质量控制系统,对CPA进行专业训练,有利于保证提供非审计服务的质量;大型会计师事务所更能积极主动地采取各种策略拓展非审计业务,扩大非审计业务市场占有份额。

(三)对非审计服务的收入进行充分披露,严密关注非审计服务占审计收入的比重

首先,要求对客户和事务所充分披露与非审计服务有关的信息。客户应在其财务报告中披露CPA提供的非审计服务的类型、非审计服务费用明细数据等。事务所首先应披露提供非审计服务而增加的收入,因为非审计服务的收入占审计收入的比重越大时,对独立性影响越大。其次,应披露对同时提供审计和非审计服务的客户时非审计服务所占的比重,因为当向同一客户同时提供审计和非审计服务时,当非审计服务所占收入比重达到一定程度时,会使审计独立性受到严重威胁。最后,还应加强对非审计服务类型的披露,因为不是所有的非审计服务都会对审计独立性产生威胁。只有进行充分披露,才能够判断CPA提供的审计、非审计服务是否恰当,是否还能够保持其应有的独立性。

(四)对CPA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提高专业胜任能力

首先要对CPA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其职业道德水平。在CPA执业中存在不少缺乏职业道德的现象,这都需要通过强化职业道德约束加以解决和规范,使其不受利益诱惑,使CPA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去维护独立性。要使CPA意识到保持审计独立性是职业道德的精髓所在,从而避免对独立性的要求流于形式。其次,CPA必须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在提供非审计服务中还应努力学习法律、技术等相关的专业知识,不能局限于书本上的理论,充分吸收和借鉴国外先进的技术方法和成功经验,提高CPA深入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才能立足审计业务并拓展非审计业务。

【参考文献】

[1] 林启云.注册会计师非审计业务研究[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115-120.

[2] 郭焰.非审计服务与投资者感知的审计质量――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数据[D].上海:上海复旦大学,2009(5):27-28.

[3] 陈丽蓉,孙芳城,蒋荣,等.基于审计视角的非审计服务与审计独立性[J].当代财经,2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