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市场危机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新兴市场危机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新兴市场危机

新兴市场危机范文1

2009年新兴市场的表现将出现较大差异,一些国家会面临债务危机、国际收支危机,而也有些国家则可能出现资产泡沫。

美国金融危机开始的时候,新兴市场被认为是全球经济增长的救命稻草,尤其是“金砖四国”被寄予厚望,甚至有许多投资机构的经济学家鼓吹“两个经济增长极”、“新兴市场风景独好”的说法。然而,2008年的情况充分说明,在美国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新兴市场国家也受到了重创,应了“覆巢之下,焉有完卵”的老话。更严重的是,新兴市场国家面临的不只是外国资本的撤退和经济的衰退,而且还有经济体制的倒退。

2008:对新兴市场的乐观

情绪发生转折

回顾2008年,由于美国金融危机的冲击,新兴市场在多个方面受到不利影响:

经济增长速度放缓。

2008年俄罗斯、中国、韩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明显减缓,部分国家出现负增长。2008年12月,俄罗斯经济首度出现负增长,同比下滑1.1%,是1999年3月以来的第一次负增长。中国经济增速在2008年仍然保持9.0%的高水平,但从季度数据可以看出,一至四季度,经济增速一直保持下行趋势,同比增长速度从一季度的10.6%下降到四季度的6.8%。根据韩国央行公布的数据,韩国2008年第四季度GDP环比下滑5.6%,可能步入衰退。

资本流入严重缩减。

在过去几年中,由于新兴市场国家保持了较快的经济增长以及存在不完善的证券市场,导致了流向新兴市场的资本规模不断扩大。然而,2008年的情况发生了变化。根据国际金融研究所(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Finance)的估计,2008年新兴市场资本流入(不包括FDI――外商直接投资)为4660亿美元,只有2007年的一半左右。其中,受影响较大的是拉美和亚洲新兴市场国家,资本流入分别从1840亿美元和3150亿美元下降到890亿美元和960亿美元。欧洲新兴市场国家资本流入也从3930亿美元下降到2540亿美元。

流入新兴市场的信贷资本也出现严重萎缩。2007年,新兴市场国家新增信贷资本流入达到历史性的4100亿美元,到2008年中期,外资银行对新兴市场的贷款余额达到了历史性的4.9万亿美元,是2002年同期水平的四倍之多。但2008年信贷资本流入剧减一半以上,只有1670亿美元。

部分国家FDI出现萎缩先兆。

2008年,全球范围内FDI流入下降21%,发展中国家的FDI流入也同步减少。到目前为止,尚没有新兴市场国家FDI的具体统计,新兴市场国家FDI的情况也较为复杂。部分国家的FDI仍然在增长,中国2008年全年FDI流入为923.6亿美元,同比增长23.6%。但是随着美国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日益明显和严重,新兴市场国家的FDI流入会受到冲击,在巴西已经出现了FDI萎缩的迹象。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联想、力拓、Vale、宝钢、现代汽车等跨国公司都减缓或放弃了在巴西的投资项目或合作计划,预计这类负面消息将会持续出现,对新兴市场国家FDI流入造成影响。

贸易顺差增长减缓与失业问题显现。

2007年,中国贸易顺差增长速度为47.7%,而在2008年,中国贸易顺差增长速度仅为12.7%,明显受到了美国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受贸易顺差增长速度减缓等因素的影响,中国的外汇储备在2008年10月曾出现暂时性下降。

而在韩国和俄罗斯,贸易顺差减少和石油价格下跌,也是导致经济增长放缓的重要原因。新兴市场国家失业问题也逐步显现。2008年12月,巴西共裁员65.5万人,为近10年来最高值,是2007年同期的两倍多。2008年底,中国、俄罗斯、印度企业倒闭数不断增加,制造业采购指数的下降也预示着下一步的失业问题将会日益严重。

经济制度有倒退风险。

新兴市场国家不只是经济表现有所走弱,经济制度方面也出现了倒退的迹象。2008年中期,受美国金融危机影响,俄罗斯股票市值蒸发7000多亿美元,导致俄罗斯政府关闭Micex和RTS两大交易市场,并对外汇市场进行行政干预。在其他新兴市场国家,也或多或少对市场采取了行政措施进行干预。随着金融危机的影响进一步扩散和深化,新兴市场国家对市场进行非市场手段干预的可能性将会增加,干预的规模和深度也有可能加大,这对于许多处于市场化进程中的新兴市场国家而言,无疑是严重的倒退。

2009:新兴市场更为艰难的一年

2008年是对新兴市场的乐观情绪发生转折的一年,与2008年初的盲目乐观情绪相比,全球对新兴市场的看法趋于理性。2009年将是新兴市场更为艰难的一年,新兴市场不仅要面临更为严重的外部冲击,还要处理更为复杂的国内经济问题,甚至要处理金融危机引发的政治和社会危机。

经济增长前景暗淡。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09年1月再次下调了经济增长预测。根据最新的数据,2009年俄罗斯、中国、印度、巴西、墨西哥的经济增长率预计分别为-0.7%、6.7%、5.1%、1.8%和-0.3%;而在2008年,这些经济体的经济增长速度分别为6.2%、9.0%、7.3%、5.8%和1.8%。相关机构估计,2009年新兴市场的经济增长率仅为1.1%。不过,IMF、世界银行等机构仍然对中国、印度和巴西抱有较为乐观的看法。

随着新兴市场经济增长速度的下降,市场有待于重新认识新兴市场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新兴市场并不像《经济学人》所描述的,是一个全球经济中的“惊奇”,是独立于欧美经济之外的庞然大物。新兴市场国家大多都是全球经济的新参与者,由于劳动力、资源等方面的优势,依靠贸易顺差、能源出口在全球经济中占有一席之地。全球之所以对新兴市场抱有盲目乐观,一是这些经济体增长速度较快,二是新兴市场作为一个整体时容易产生统计意义上的“强大”印象。但是,对新兴市场的乐观看法难以掩盖其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首先,新兴市场仍然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还无法摆脱依靠资源、成本优势发展经济的初级模式;其次,新兴市场的发展难以与欧美经济发展脱钩,其发展依赖于欧美的商品和能源需求,一旦外部需求下降,新兴市场的发展将会受阻;最后,新兴市场国家的证券市场是一个不完善的市场,投资(投机)者看好新兴市场的原因,很大程度是因为它的经济增长速度和易于操控的证券市场,而不是新兴市场的成熟和完善。

资本流入进一步缩减。

2009年,新兴市场的资本流入将会进一步缩减。根据前面提到的国际金融研究所的估计,2009年新兴市场国家的资本流入将会从2008年的4660亿美元进一步下降到1650亿美元,其中欧洲将从2540亿美元下降到300亿美元、拉美将从890亿美元下降到430亿美元、亚洲将从960亿美元下降到650亿美元。而且,资本流入缩减过程中,短期资本、证券资本的减少是最为明显的。相对而言,2009年新兴市场的FDI流入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看法也不尽相同。世界银行预测2009年新兴市场FDI将比2008年减少31%,而国际金融研究所则预测会上升12%。

我们认为,虽然2009年流向新兴市场的资金规模总量上难以判断,但结构性的变化是肯定会发生的,估计流向中国、印度、韩国和东南亚的短期资本和FDI会进一步增加,但流向其他新兴市场国家的资本则会出现较大程度的缩减。这将会导致2009年新兴市场的表现出现较大差异,一些国家会面临债务危机、国际收支危机,而另外一些国家则可能出现资产泡沫。

部分国家可能出现汇率贬值和国际收支危机。

根据上面的分析,在2008年,新兴市场国家的资本净流入已经大大减少,已经出现了大规模的资本流出。受资本流出的影响,部分国家可能出现汇率迅速贬值,甚至发生国际收支危机。除中、印、韩以及东南亚之外的新兴市场国家出现汇率贬值和国际收支危机的概率大大提高,尤其是拉美和东欧地区的新兴市场国家,2009年可能会在汇率危机和国际收支危机中度过。

中国、印度、韩国可能出现资产泡沫。

这一次的金融危机在产业、国别上有很强的结构性特点:产业上,受影响最大的是金融部门,实体经济在经历裁员、减产后,仍然能够保持正常的运转甚至实现正常的利润。国别上,美国、欧洲是受影响最大的,欧美的流动性会出现一定的困难,但是部分欧洲国家和部分亚洲国家(尤其是日本)仍然有很充足的流动性。流动性富足的国家会把资本从欧美转移到一些新兴市场国家,或者在新兴市场国家之间进行转移,因此,在一些国家出现汇率贬值的同时,另外一些国家可能会出现资产泡沫。

我们认为,2009年,流向中国、印度、韩国和东南亚的短期资本会增加,来自日本和美国的资本在上述国家和地区进行套利交易的规模会大大增加,这将导致上述国家和地区出现资产泡沫的风险大大增加。

新兴市场危机范文2

原有世界经济格局有待重构。

金融危机带给世界“好日子结束”的精神惶恐,不过也伴有全球经济体排名更迭带来的新鲜感——美国经济实力相对下降,欧盟各国艰难复苏,日本政治经济动荡不安,“金砖四国”等新兴市场大方购买IMF债券,这一切信号都在宣告世界经济格局已悄悄发生改变。展望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天平已逐渐向新兴市场倾斜。

对此,中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李春顶博士认为,此次危机使全球减弱对美国信心。专家表示,本次金融危机发端于美国,传染全球,可谓“美国感冒,全球打喷嚏”,由此传递了两个信号:一是美国在全球经济中处于重要地位;二是美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有些失职。正是由于危机的爆发,引起了全球各国的反思,即过度依赖美国和美元的世界经济格局需要有所改变。

新兴市场引导世界经济复苏。

但与此形成对比的是,新兴市场国家在金融危机中仍然保持了相对较快的经济增长,显示了较强的抗危机能力,给世界经济的恢复带来了信心和支持。李春顶称,金融危机对于世界经济秩序的影响,主要在于动摇了世界对于美国的信心,以美国为主导的格局受到了一些挑战,世界多极化趋势进一步显现,同时新兴市场国家作为脱颖而出的一支力量,受到了世界关注。然而,实际情形并没有实质变化,美国为主导的国际经济体系短期来看不会改变。

金融危机让新兴经济体看到国际。

经济旧秩序改革势在必行,但在与发达国家博弈过程中,新兴经济体能否掌握更多话语权?李春顶强调,新兴经济体同样受到了金融危机的影响和冲击,而随着这些国家自身实力的增强,在世界经济增长中所起的作用提高,它们希望在国际经济秩序中有更多的话语权和参与权,得到与其经济实力相对应的权利。另外,它们希望建立能够考虑新兴市场经济体利益的全新国际经济体系。

李春顶表示,能够掌握话语权和增加谈判筹码不是一次危机就可以实现的结果,新兴经济参与到国际经济新秩序的重构,需要国家实力的不断提高。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弗雷德·伯格斯腾表示:中国经济去年第二季度已经开始恢复快速发展,“中国经济带领全球经济复苏”。很多经济学家都认同,在当前各大经济体中,中国经济已率先复苏,而且,与以往经济复苏情况有所不同的是,新兴经济体正成为牵引世界经济复苏的主要火车头。[]

全面复苏尚需时日。

近期不少国家经济景气指数显好,对于世界经济复苏前景,李春顶强调,未来世界经济仍然存在不确定性。虽然近期各经济体均呈现了触底反弹的迹象,但能够维持全球增长的长期动力尚没有找到,近期的反弹不排除只是全球各国经济刺激方案的结果;同时,宽松的货币政策还有可能引起全球通胀的危险。所以,总体看,全球复苏趋势已现,但预计仍需要经历一个缓慢的恢复期,短期内全面复苏的概率不大。

布局新兴市场:企业家在行动。

分析人士认为,有远见的企业选择在经济低迷期、经济调整期建厂,经过两三年的生产建设周期,经济恢复时也正是这些工厂生产能力最强的时候。事实上,国内外许多知名企业的触角早已延伸到新兴市场。据沃尔沃集团高级副总裁潘伟博介绍,沃尔沃做了很多工作来挖掘中国的市场潜力。沃尔沃在生产轮式装载机的山东临工工程机械有限公司控股70%,在中国还有两家合资企业,在上海有独资的沃尔沃建筑设备工厂,此外在无锡还有一个重要的船用引擎和发电机的工厂。由于新兴市场具有反经济周期的特性,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和公司盈利循环周期与西方国家的股票指数相关度很低,有的甚至是负相关,因此,在欧美出现不利的经济循环时,对新兴市场的投资可以有效对冲掉上述不利影响。

新兴市场危机范文3

不过本币贬值对于旅游者来说也有坏的一面,那就是这些地方的治安更差了。在旅游备选地中,我推荐马来西亚,除了这个国家民风淳朴以外,它的货币在过去半年兑美元贬值了近40%。

虽然人民币兑美元也有贬值,但是从2元兑1马币变成1.45元兑1马币,在中国超级城市生活惯了的人会觉得那里东西真够便宜。虽然,这对马来西亚人来说并不那么美好。

令上一代东南亚人毛骨悚然的1997年,马币兑美元的汇率是4.88,而在今年9月的最后一个星期,马币兑美元的汇率已经接近这个临界值。

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是从那一年的7月开始的。泰国政府放弃了固定汇率开始实行自由浮动汇率制度,泰铢兑美元汇率当天就下跌了17%。由于政府对经济和社会局势控制能力有限,泰国汇率问题引发的金融市场剧烈动荡传递到了整个经济领域,并引发了可怕的社会问题。然后,危机通过国际资本市场引发了和泰国经济发展类型非常相似的马来西亚、印尼的金融危 机……

其实,在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之前,日本和美国一样,是这个危机的震动策源地。但是,由于国内经济缺乏活力以及和东南亚国家经济往来密切,也在这场金融危机中受害。

在1990年代初,美国和日本都采取非常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刺激其经济复苏。但是,日本和美国的商业银行并不愿意把钱贷给国内的企业。同时,很多国际资本投机商以非常低的价格从美国、日本贷款,然后把钱放到当时更有利可图的新兴市场上。

不过,当美国经济复苏,美元升值,美联储为了防止经济过热选择加息。而东南亚国家由于美元债比率过高(当时日元兑美元保持升值态势)造成流动性问题。继而本币贬值又引发了外资逃回复苏的美国市场,以寻求更稳定更高的收益。

看1997年的金融危机,背景和现在是多么相似啊,那么那场危机会再来一次吗?的确,因为有了那次的经验,东南亚国家都在预防危机问题上花了不少心思,比如增加外汇储备水平,并且加强了区域经济合作,以及与一些大国签署的外汇互换协议,以便在危机时渡过难关。

不过,如果查一下这些经济体的资产负债表,还是那么令人担心。在2009年后,大量资本进入新兴市场使这些国家资产负债表规模扩大。就拿马来西亚来说,其私人家庭负债规模已经占到整个国家GDP的86%。这个债务水平是什么状态呢?在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之前,同一指标是47%。

另外,全球大商品价格迅速下跌给资源出口依赖型新兴市场国家带来的问题,也比1997年要严重。

很多统计报告把中国(内地)定义为最大的新兴市场国家。不过,幸亏中国和其他成员有一定差别。首先,中国的外汇储备足够多。中国和其他市场不同还在于其强力政府主导下的银行为主的金融体系。

新兴市场危机范文4

内容摘要:本文选取国际储备对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国际储备与进口的比率以及国际储备对短期外债的比率三项指标,论证了主要新兴市场都采取了大量囤积国际储备的模式。但是当金融危机发生时,他们对国际储备的使用呈现了两种不同的方式:一种是大量减持国际储备;另一种是保持国际储备规模基本稳定。国际储备变动方式的不同反映了囤积国际储备的不同动机。大量减持的国家是为了发挥储备的自我保险作用,而保持储备基本稳定的主要动机包括提升国家信用和经济实力、综合考虑下的谨慎使用以及重商主义动机。

关键词:国际储备 外汇储备 金融危机 新兴市场

国际储备(International Reserve,IR)是指各国中央政府为了弥补国际收支逆差和保持汇率稳定而持有的国际间可以接受的一切资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可的国际储备包括黄金、外汇储备、特别提款权、各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头寸(普通提款权),其中,外汇储备构成国际储备的主体。国际储备是一个国家确保经济和金融稳定的关键决定因素,特别是对于新兴市场而言,当面对易变的国际资本流动开放时,充足的国际储备显得尤为重要。

新兴市场的国际储备模式选择

(一)分析指标的选取

鉴于国际储备的重要性,一国需要拥有充足的国际储备,但是其规模应该控制在适度的范围。根据传统的国际储备理论,持有储备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平衡经常账户下交易对外汇的供需。因此,传统经验法则认为一国拥有的适度国际储备数量应该是相当于3个月的进口。

20世纪90年代金融全球化时代开始后,由于经验显示持有大量国际储备的国家在抵御金融危机时比储备较少的国家要做得好,因此,传统的经验法则受到质疑。人们越来越坚信,在确定适当的国际储备数量时,应该考虑到资本账户,对于正在逐渐开放资本账户的新兴市场而言,应该持有更多的国际储备。其理由是,如果新兴市场国际储备的持有数量超过短期债务会减少其在国际金融风暴期间的危机深度。实际上,这就是格林斯潘等人提出的使用未到期的短期债务作为衡量充足储备的标准。此外,IMF的研究也建议:当一个国家在资本市场有可观的不稳定的资产时,国际储备的持有相当于短期债务是一个适当的出发点。但这只是一个起点。国家可能需要持有超过这一起点的储备量,这取决于多种因素:宏观经济基本面、汇率制度、个人风险管理和金融部门的监督质量、外债的规模和货币组成。

根据国际储备理论的发展,本文选取目前常用的衡量国际储备适度规模的三项指标对新兴市场的国际储备模式进行考察。这三项指标包括国际储备对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IR/GDP)、国际储备与进口的比率(IR/ M)、国际储备对短期外债的比率(IR/ST)。三项指标中,IR/GDP的比率可以很好地反映国际储备的增长情况。R/M比率则因为其传统性在分析中使用得极为普遍,并且美国耶鲁大学教授罗伯特•特里芬(Robert Triffin)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可供参考的适度值,即以40%为衡量国际储备的适度线。IR/ST比率则反映了一国对即期债务的清偿能力。根据国际经验,这一比例不能低于100%。

(二)数据分析

本文选取阿根廷、巴西、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墨西哥、俄罗斯、南非、土耳其十个主要的新兴市场国家以及美国、英国、德国三个发达经济作为样本进行三项指标的计算分析。

1.IR/GDP的比率。表1的结果显示,主要新兴市场国家的国际储备增长异常迅速,其平均IR/GDP的比率从1990年的5.39%增长到2007年的23.34%。2008年,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IR/GDP比率有所下降,但依然保持在平均19.65%的水平。实际上,新兴市场国家这种国际储备大量增长的趋势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开始,20世纪90年代后表现得尤为明显。这种增长趋势与发达经济的选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过去20 年,发达经济的国际储备水平没有发生重大变化(日本、韩国除外),基本稳定地维持在GDP5%以下的水平。

2.IR/M的比率。主要新兴市场国家国际储备数量的持续增长当然与贸易的增长有关,但是其增长的数量比例却从1990年平均相当于3-4个月的进口增长为2007年相当于将近全年的进口(根据表2的数据计算可得,主要新兴市场IR/M平均比率达到99.96%),其中金砖四国和阿根廷的国际储备已远远大于全年的进口。显然,根据特里芬提出的40%的适度线,新兴市场的国际储备超出了必要的防范数量。即使随着发展变化,适度线或许应该有所提高,但是以目前新兴市场的平均IR/M比率而言,也应该属于对国际储备的过量囤积。

与此同时,发达经济的这一比率却没有发生变化,维持在不多于3个月的进口。

3.IR/ST的比率。随着20世纪90年代金融全球化的发展,国际储备理论在考虑国际储备的适度规模时开始考虑短期外债,同时IMF也提出了相同的建议。虽然IMF数据库仅提供自2003年以来的部分短期外债数据,但表3的计算结果已经充分显示出主要新兴市场国家IR/ST比率的迅速增长,说明各国在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金融危机后,几乎都采纳了IMF的建议,国际储备的持有数量成倍地超过了短期外债数量。主要新兴市场国家IR/ST的平均比例从2003年的223.6%持续上升,到2009年上半年该比例已经达到453.82%。

通过对以上三项指标的分析显示,新兴市场国家的国际储备数量在为进口提供支付保障和清偿短期外债方面都绰绰有余。三项指标都说明,新兴市场国家的国际储备已经超出了适度范围,也就是说,包括我国在内的众多新兴市场国家在过去至少20年间选择了大量囤积国际储备的模式。

金融危机下新兴市场国际储备模式的变动

1997年发生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几乎所有的新兴市场国家都采取了增加国家储备的方式来缓和对金融不稳定性接触的大量增加,表现最明显的就是直接受到危机冲击的几个新兴市场国家,例如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见图1)。所以将国际储备用于防范金融危机已经成为各国的一个优先考虑。基于此,各国在遇到危机时就应该动用国际储备来进行调节。

在2007年的金融危机中,新兴市场国家对国际储备的使用呈现了两种不同的方式:

一种方式是大量减持国际储备。这类国家大部分从2008年第三季度开始大量减持国际储备。大量减持国际储备的新兴市场国家包括:印度、俄罗斯、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墨西哥、土耳其等,这些国家都至少减少了10%的外汇储备(见表4)。但是2009年第一季度部分国家又开始恢复储备数量,虽然还没有达到危机前的水平。采取该种方式的国家的特点是具有大量初级产品出口,特别是石油出口;或者具有中等金融开放水平和大量的短期债务比例(见图2)。

第二种方式是保持国际储备规模基本稳定。例如,目前巴西的国际储备几乎与一年前相同,南非的国际储备基本保持不变,而我国的国际储备则一直保持增长的态势。

采取不同国际储备变动方式的原因分析

(一)大量减持国际储备的原因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新兴市场国家选择了大量增加国际储备的持有,这种国际储备的囤积可以被看作是受到金融危机冲击的国家为了对冲金融一体化的风险而进行的自我保险。实际上,预防措施或者自我保险正是国际储备的主要作用之一,Aizenman and Woo (2005)提供了一些系统的证据表明自我保险的动机已被作为一个主要的囤积国际储备的驱动力。

虽然一些经济学家仍然对从金融一体化获得的收益存有疑问,但是更深入的金融一体化是快速贸易一体化不可避免的结果。而现实已经证明,金融一体化趋势的副产品就是越来越多的金融不稳定风险。大量囤积的国际储备可以使新兴市场在面对金融一体化增长的金融暴露风险时做出快速的调整,避免在危机中受到过度的冲击。

在2007年危机发生后,一部分新兴市场国家选择了大量减持国际储备,这正验证了在危机的第一阶段这些国家把国际储备作为其调节储备,同时也说明了储备所提供的自我保险的重要性。大量减持国际储备的国家的特点是具有大量初级产品出口,特别是石油出口;或者具有中等金融开放水平和大量的短期债务比例。当金融危机发生时,如果一个国家的出口主要依赖于初级产品的出口,那么危机导致的世界经济大幅下滑会使这类国家经常账户下对外汇的需求难以平衡,因此就有必要动用国际储备。同时当发生流动危机时,大量囤积的国际储备作为一项预防措施,也可以为国内当局提供硬通货以支付必要的开支,以及当该国无法在国际上贷款和国内税收能力迅速缩减的时候,为大量短期债务提供后盾。

(二)保持国际储备稳定的原因

二分之一的新兴市场国家之所以在金融危机下保持国际储备的基本稳定,其原因可能是多重的。本文对三个主要动机进行分析:

1.提升国家信用和经济实力。很多新兴市场国家保持国际储备基本稳定的原因在于这些国家普遍存在着“浮动恐惧”。如果新兴市场是债务国,那么会恐惧本币贬值浮动,因为这些国家的对外债务将因本币贬值而加重,进而对整个金融体系产生巨大冲击。如果新兴市场是债权国,那么会恐惧本币升值浮动,因为这些国家的对外债权将因本币升值而贬值,从而使债权企业和金融机构蒙受重大损失。在“浮动恐惧”的驱使下,新兴市场国家愿意大量囤积国际储备。但与“浮动恐惧”相比较,很多新兴市场国家更加恐惧国际储备减少会传递国家信贷可靠性衰退的信号。

一般认为,国际储备的增加是对外经贸发展的必然结果,无疑可以提升国家的信用水平和经济实力。同时,对于新兴市场国家而言,本国货币不具备世界货币的地位和作用,只有凭借储备资产的多寡来判断所拥有的国际购买力。这种外力的作用会刺激政府为提升国家实力和形象而努力,即使在金融危机发生的时候也要促成国际储备的基本稳定甚至增加,其目的是避免国家信贷可靠性受到怀疑,并充分显示本国的实力。

这种“保持信心”的国际储备管理理念似乎开始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继传统的应付汇率波动、应付国际收支赤字等管理目标之后的新的重要国际储备管理原则之一。

2.综合考虑下的谨慎使用。在全球流动危机和衰退的深度以及持续时间不能确定的情况下,具有较低的储蓄率和较小的财政扩张空间的商品出口国,例如一些拉丁美洲的新兴市场,可能不愿动用其外汇储备。如果它们的贸易条件出现长期疲软,政策制定者也可能宁愿通过汇率贬值进行所需要的大部分调整,以便能够将储备留给更加不景气的年份使用。事实上,这种调整方式与俄罗斯在危机早期阶段愿意花费四分之一强的国际储量来减轻汇率相对贬值的调整方式相比较是更加审慎的调整路径。

因此,在危机不确定性仍较大的情况下,部分新兴市场国家可能将预期的全球经济未来走向、国内的调整能力和金融一体化程度纳入到综合考虑之中,在危机发生后宁愿采取审慎的方式管理国际储备。比如,如果一个国家只是部分地与全球金融体系一体化,那么就会更少地接触资本外逃和去杠杆化,于是可能会动用国际储备进行调节。例如,印度与全球金融体系一体化的程度较低,而印度政府由于巨大和不断增长的财政赤字已经没有财政调整的余地,因此,印度用大规模的储备减少以及卢比贬值来调整危机。相反,我国与全球金融体系一体化的程度要高于印度,而且我国国内的调整能力相对较大,因此我国采取了不同的调整方式,国际储备基本保持稳定甚至还在继续增加。

3.重商主义动机。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囤积国际储备也存在一种重商主义的动机。根据重商主义的解释,囤积国际储备是出口促进政策的副产品。为了提高出口竞争力,国家通过囤积国际储备干预汇率从而促进出口。这种解释虽然吸引人,但是存有争议。而且,目前实证研究还无法验证囤积国际储备的强有力的重商主义经济作用。

在危机中,如果其他国家采取大量减持国际储备的方式进行调节,那么按照重商主义动机的说法,保持国际储备稳定或者有所增加的国家此时本币就会相对贬值,在世界市场就会获得更多的竞争优势。目前,我国政府如何调整和管理外汇储备已经成为发达经济体关注的问题。事实上,我国的国际储备规模在危机中几乎未受到影响,甚至还在持续增加。

各国重商主义动机的调整如果做得过度,其风险是会诱使其他国家采取类似的策略用以防止。首先使用重商主义动机进行国际储备囤积的国家获得任何的竞争优势,这将导致竞争力的贬值和以邻为壑的贸易政策,从而进一步动摇全球经济。

参考文献:

1.陈文政.中国外汇储备最优规模的再思考[J].上海经济研究,2009(9)

新兴市场危机范文5

净私人资本流向的突然逆转。在较短的时间内出现资本流的大规模逆转对一个国家的经济会造成实质性的损害。

汇率下跌和货币贬值。大部分遭受金融危机的国家都有较好一体化的资本账户并实行固定汇率制(或浮动钉住汇率制)。金融冲击迫使中央银行放弃钉住汇率,更普遍的是让汇率下跌。

银行活动与资产价格。银行的重建被证明是代价高昂的。银行重建所带来的财政负担平均约为GDP的10%或更高。进一步地,不管银行是受到清算还是仅仅被施加更紧的约束,重建的结果都会导致信用紧缩,再加上企业本身的困难,导致了严重的衰退,尤其是不可交易品部门。

证券和房地产价格下跌。例如,在韩国经历了货币贬值50%(相对于美元)以及证券市场价值缩水近40%(按本国货币计算)之后,出现了极其低价的境外直接投资(FDl)。

蔓延。关于危机的蔓延机制,存在几个竞争性的假说。

“资产组合重新平衡假说”指出,国外投资者在一个国家遭受损失之后,不得不重新调整他们在其他国家的资产组合。

第二个假说是“交易关联假说”,它有两个不同的版本。第一个版本是,一国的危机会波及到与其具有紧密商贸关系的其他国家。第二个版本是竞争性贬值版本,它指出,危机导致实质性的贬值,并加剧了具有类似出口产品的国家间的竞争。

第三个假说与共同冲击的存在(如利率的上升、石油价格的上涨、国际社会拯救危机态度的变化)有关。虽然共同冲击不会造成全局性的影响,但金融危机会呈现出较强的相关性。

第四个,是“预期变化假说”。闹钟的故事说明了投资者意识到了某种类型的经济缺乏可靠性或者IMF不愿帮助重组债务。

上述的每一种假说都有其一定的合理性,当前的研究也正在揭示各种因素在特定危机中的相应的影响。

拯救方案。国际社会通常通过IMF设计一个规模空前的拯救方案。1995年墨西哥金融危机的拯救方案涉及500亿美元,是该国配额的1~8倍(而IMF传统的贷款限额是该国配额的3倍)。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提供的类似规模的拯救方案涉及的基金为:韩国570亿美元,印度尼西亚400亿美元,泰国172亿美元。我们必须牢记的是,尽管拯救方案涉及金额巨大,但它们本身并不能够制止对该国货币的投机性攻击。

投资者套牢。在不同的危机中,国外投资者的风险分担程度是不同的。根据布雷迪计划(关于拉丁美洲国家的债务规定),债权人可以得到其权益面值1/3的偿付。在1995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机中,投资者最后得到了全额兑现。而在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和1998年的俄罗斯金融危机中,投资者却总共损失了3500亿美元。

相对于证券投资者(国外直接投资和证券组合投资)而言,全局性的解决方案有利于债券持有者。在国家债券中强迫私人投资者分担债务很难实施。

一个典型的债务重组过程如下:当双边官方债权人(巴黎俱乐部)同意转滚或重组某些债务,以及多边投资者(1MF、世界银行和其他多边发展银行)输入新的资金时;会要求当事国做出财政和其他方面的调整。其他的外部融资缺口则指望由私人债权人通过“私人部门介入”(PSI)来填补。多边支持的程度相对较为确定。IMF和世界银行的贷款具有优先权;双边债权人的权益次之;最后是私人权益。

条件制约性。除了诸如根据协议条款规定引入新的汇率限制等普遍性的行动限制外,IMF通常还会根据国别情况施加不同的限制。传统上,IMF会对经济失衡的根源进行深入分析。直至20世纪七八十年代,IMF提供贷款的先决条件一般集中在经常账户的平衡和一些宏观经济的决定因素上(尤其关注货币和财政政策)。但是,由于受到对其视角狭隘的强烈批评,IMF增加了对中期增长因素的考虑。

近期,尤其是在亚洲金融危机之后,IMF在追求传统的经常账户平衡的同时,增加了微观经济因素的考虑,如:

――关闭破产的金融机构(用于韩国、印度尼西亚和泰国),并且利用有限的公共基金对其他的金融机构进行资产重组(用于所有国家);

――加强谨慎的规制(所有国家);

――外资对国内银行投资的自由化(韩国、印度尼西亚和泰国);

――关闭无法生存的企业(韩国),并且重组公司债务(印尼、韩国和泰国);

――加强基本法规的建设,强化执行机制(如竞争政策、破产法、公司治理以及私有化等);

――降低进出口关税(印度尼西亚);

――制定保护低收人群体和失业者的社会保障政策,以及健康和教育规划。

即使像戈尔茨坦(Goldstein,2001)这样提倡各种条件制约性的观察家,也怀疑IMF是否受到“使命扩张”的困扰。而许多经济学家,包括费尔德斯坦(Feldstein,1998)提倡IMF回归到追求宏观经济和货币稳定的最初使命。

新兴市场危机范文6

这场罕见的金融危机,颠覆了许多人习以为常的思维。

新兴市场过去一直被认为是世界的二等公民,可是它们在危机中表现出色,汇率稳定、财政健全、经济复苏迅速。发达国家曾是世界经济的精英、新兴国家的楷模,却在危机中捉襟见肘,既暴露出制度上的缺陷,又昭显着复苏无力的尴尬,最危机时还需要依靠新兴国家的资金来挽救自己的银行。

这种反差的关键,其实只是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的身份转换。

在历史上新兴国家多是借贷国,庞大的债务负担,导致过去对美元债务的依赖,每次美联储收紧银根,冲击波便在新兴国家中放大产生,形成“美国打喷嚏、新兴国家感冒”的历史性惯例。不过如今情况不同了。全球化和商品牛市,使多数新兴国家的经常收支出现明显的改善,外汇储备激增,不少新兴国家更摇身变成净资本输出国。因此,雷曼兄弟倒闭后所触发的信贷市场断流,对许多新兴国家便影响有限。其次,新兴国家多数杠杆不高,是逃过金融海啸的另一个重要因素。亚洲金融危机与阿根廷债务危机,为两个地区的信贷扩张打了免疫针,银行不敢过度贷款,于是危机发生时没有出现重大的坏账。

这次危机中,新兴国家整体经济复苏情况,远好过发达国家。新兴国家的工业生产已恢复到5%的增长,而发达国家的却收缩8%;新兴国家的零售增长已超过雷曼倒闭前的水平,而发达国家则仍处负增长;新兴国家的银行已经开始借贷,而发达国家的银行仍然挣扎在坏账中,信贷复苏暂时无望。

这场危机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新兴经济与发达经济之间的脱钩。这不代表新兴经济在全球恐慌中没有受到冲击,也不表示高负债新兴经济已经脱离危险,但是新兴经济整体的复苏能力的确令人瞩目,部分新兴国家的内需更成为拉动全球经济摆脱衰退的主要动力。

中国是新兴经济中的佼佼者,也是这场危机的最大赢家。全球经济在2009年收缩0.8%,其中美国和欧洲分别拉低全球增长0.6个百分点,而中国则为全球增长贡献了1个百分点。如果没有了中国的经济拉动,全球衰退会更难看。如果没有中国的经济刺激政策,商品市场和亚洲经济会面临更大的挑战。印度、巴西的内需在危机中也很抢眼,新兴经济中的大国率先打破依赖出口的增长模式,依赖自身的庞大国内市场,在危机中转型,在危机中走向新的繁荣。

在股市中,发达经济与新兴市场的此消彼长也十分突出。在2003年MSCI世界指数中,美日英占股市权重的73%,2009年则降到59%,笔者估计2014年可能进一步下跌到38%。随着新兴市场折让的减少、新IPO的涌现,新兴市场成为环球股市中的新王者、资金的新去处。

然而,新兴市场所取得的骄人成果,是在流动性泛滥的大环境下取得的。美、日、欧、英等主要发达国家的利率水平均低过1%,应该说是特例而非常态,央行实施货币环境正常化,恢复正常的反映实际风险的利率水平,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套利交易中大量资金流向新兴市场,也是新兴市场股市大旺的一个原因。但是美元不可能一直贬值,一旦美联储开始谈论退出或爆发突发性地域政治事件,美元随时可能反弹,这个可能触发美元套利盘的减仓,导致新兴市场股市的大幅震荡。另外东欧地区和个别海湾地区国家债务情况,其实没有实质性的改善,随时可能爆发新的危机,并可能触动资金流出新兴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