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文化的美学范例6篇

饮食文化的美学

饮食文化的美学范文1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其所蕴含的文化内容涉及诸多方面,自古以来衣、食、住、行,为人类生产生活的基本要求,而“民以食为天”,可见食物的重要作用必然会促使饮食各方面内容不断扩充,随历史发展形成具有地域与民族特色的中国饮食文化。哲学是人们观察分析世界的思想工具,而中国饮食文化中所包含的物质与精神财富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联系非常密切。由贺正柏主编的《中国饮食文化》一书,从中国饮食的技术文化、茶酒文化、宴席文化、审美文化等方面着手,系统论述了中国饮食文化的特点与分类。此书以培养人才为主要定位,以普及饮食知识为基础准则,并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体现出全新的教学理念,既是广大学者学习中国饮食文化的优秀教材,也是推动中国饮食文化走向世界的有益读本。

《中国饮食文化》全书共涵盖八个章节的内容,第一章按照时间顺序重点论述中国饮食文化的生成发展成熟阶段到现代中国饮食文化的新内容,层层递进逻辑严密;第二章主要介绍中国饮食的风味流派文化,包括中国饮食的基本特点、风味流派、主要菜系等;第三章从中国饮食的原料文化、技术文化、命名文化三处着手,整合分析了中国饮食的原料与技术知识;第四章以茶文化和酒文化为主要叙述内容,详细描写了中国茶酒文化的衍生过程;第五章为中国饮食宴席文化,包括其起源发展和菜肴组成各部分;第六章为中国饮食审美文化,为饮食主体对饮食各方面的主观审美要求;第七章主要描写了中国饮食的民俗礼仪;第八章以中国饮食的名人趣事和科学思想结尾。

自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便与中华文化产生了诸多火花碰撞,不同文化内容交叉融合,形成新时代的文化理念。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饮食文化相互影响共同发展,可从《中国饮食文化》一书中,研究中国饮食文化的整体框架和内部结构,探索其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深层次关联,以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推动中国饮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哲学理论助力。一方面,从理论角度看,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类社会由物质世界组成,人类为获得生存手段而进行的活动是物质活动。在饮食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正是伴随着石器、陶器等饮食器物的发明,使得饮食烹饪技艺不断发展,美食种类更为丰富。其次,事物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在中国饮食文化的形成时期,统治者地位的不断更替促进了农牧业的发展,夏朝形成的复合型农业形态使得烹饪原料范围得到扩充;手工业的分工使得饮食生产方面更为细化,烹饪工具不断更新换代,陶器取代了木制工具,油脂的使用进一步丰富了饮食产品的种类;平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升,饮食需求推动饮食市场范围逐渐扩大,涉及祭神、宴会等各个方面,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哲学理念与中国饮食文化的融合之处。除此之外,科学技术作为先进生产力的重要标志,对人类社会的生产和思想方面产生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科学技术表现在饮食文化中,有以“拌、呛、酱、卤、酥、腌、熏、冻”为主的冷菜制作技术,以“炸、炒、爆、熘、烧、扒、炖、焖、涮、蒸、烤”为主的热菜制作技术。与饮食技术相对应,中国饮食文化中的科学思想也值得探究,《周礼》《礼记》和诸子百家的哲学思想丰富了饮食文化中的科学制作工艺。如传统的“五味调和”烹饪技艺,指将“酸、苦、甘、辛、甜”五类风味的食材原料相互调和,由此制作的事物可以促进食欲帮助消化,进而使得人体体格强健、筋骨柔和。因此五味是否调和直接影响饮食之人的身体健康,是一种经过证实的有效科学饮食思想。另一方面,从实践角度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在中国饮食文化中应用颇多。第一,实践的客观实在性给人们提供现实技术成果。在中国饮食文化中,人类依靠广博的华夏美食原料,凭借精湛的技艺制作出精细微妙的中华美食,开发出色香味俱全的饮食材料。第二,实践活动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主观能动性活动,在饮食文化中,如书中所述闽菜注重原料的本味和质地,因此制作时非常注重刀工,其工艺有“切丝如发”的美称,且闽菜善用糖、巧用醋,菜品去腥爽口,尽力保持食材的自然风味。第三,实践是一种社会历史性活动。中华大地幅员辽阔,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影响与制约,构造出南北海陆各具特色风格迥异的中国饮食形式。例如沿海地区因海鲜丰富,虾鱼蟹等食法多样形成海滨风味;崇山峻岭之地山野盛产动植物,飞禽走兽都是当地人喜爱的食材,形成山乡风味;广阔无垠的草原上牛羊成群,肉类鲜嫩肥美,形成平原风味;信奉伊斯兰教的民族又衍生出具有代表性的、口味清淡且食材要求严格的清真风味。可见饮食文化中的客观实践受历史制约并不断向前发展。除上述几点之外,马克思主义哲学所蕴含的辩证法、历史观、唯物论等思想,与中国饮食文化的融合之处不胜枚举。中国美食满足了人们的生存需求,马克思主义哲学丰富了人类的精神世界。借助《中国饮食文化》一书,将形而上的哲学思想与形而下的饮食制作进行跨学科融合,既提升了饮食制作技巧,又丰富了相关哲学知识,既助雅兴又增知识,可谓一举两得。

作者:张爽 单位: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饮食文化的美学范文2

关键词:饮食;文化;旅游产品;旅游开发

中图分类号:F59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6-0099-02

看八方美景,品天下美食。出门旅行,我们不只是看风景,在美好的旅途中,品尝当地美食是每一个旅游者的愉悦期待,也是旅游过程中最生动的记忆。地方美食都经过历史的积淀,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因此在大街小巷、大店小铺,饱享独具特色的舌尖上的美味的同时,也能直接感受到一个地方的市井民俗、历史文化。作为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饮食文化的开发,对于地方旅游特色和独特旅游吸引力的形成,对旅游产业的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

一、饮食在旅游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饮食,是旅游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中必不可少的一个要素。但随着人们对旅游品质的追求,旅游目的地的特色饮食正在得到更多关注。在旅游中,享受优质、愉悦、特色、富有文化韵味的饮食,是重要的旅游体验,因此饮食正在成为重要的旅游吸引力之一。

饮食,是地域文化的重要体现。饮食与一个地方的自然地理、历史文化、民族风俗等密切相关。饮食文化,是地域文化中最直观、最生动的部分。在旅游中品享当地风味美食,是了解目的地文化习俗最直接的方式。

饮食,本身就可以独立地成为旅游产品――美食旅游。从简单的品尝美食佳肴,到关注饮食的医疗保健功能,到探寻独特的饮食文化,饮食文化生动鲜活,内涵丰富,联系面广,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餐饮消费,在旅游消费中有重要地位。据国家旅游局数据,2012年,散客外地游花费构成为交通37.5%、餐饮20.4%、购物18.6%,散客本地旅游花费构成为餐饮30.5%、交通25.7%、购物23.8%。饮食支出的比重在不断提高。

因此,对饮食文化的旅游价值进行挖掘和开发,让游客享受到特色鲜明的饮食体验,激发出潜在的旅游需求,是促进旅游发展、发扬地域文化的重要途径。

二、哈尔滨的饮食文化资源

哈尔滨的饮食文化与其地域特点、移民文化密切相关。首先,哈尔滨是最北的省会城市,周边及整个黑龙江丰饶的物产为饮食烹饪提供了优质天然的食材原料。其次,哈尔滨是一座移民城市,闯关东群体、各国侨民、京旗屯垦移民、土著少数民族等交错杂居,共同生活,形成中西合璧、南北兼容的饮食文化。

哈尔滨饮食融合了满族传统饮食、西餐、京鲁菜的特点,形成了包容多元、中西合璧、南北交融、冷食突出的特点。具体包括:满族菜、西餐、哈埠菜(官府菜、民间老字号)、清真菜等,以及川、粤、日、韩等风味菜肴。

(一)哈尔滨菜(又称哈埠菜)

既保留了满族炖菜的做法及淳朴粗放的精髓,又吸收了京鲁菜和西餐讲求精致的特点,还融汇了西餐的一些烹饪技法。现代的哈埠菜“清、淡、雅、补”,呈现出颜色净爽、外形清利、口味香鲜等特点。

哈埠菜代表菜肴有锅包肉、酸黄瓜炒肉丝、溜三样、溜肉段、熏酱、扒肉、狮子头、酱骨等名菜,还有红扒熊掌、飞龙汤、鹿茸羹、美味鼻、白松大马哈鱼、白扒猴头、什锦蛤蟆油等野味名菜。

经营哈埠菜的饭馆遍布市区,以餐饮老字号为代表,如六合顺、厚德居、老仁义、范记永、宴宾楼等,尤以老厨家文化底蕴深厚,规模较大,知名度较高。

(二)西餐

西餐盛行,是哈尔滨饮食文化的重要特色。据统计,1937年哈尔滨有大小西餐馆260多家,仅中央大街就有西餐店37家。目前,哈尔滨共有西餐厅60余家,具有一定规模的有20家,其中半数以上为俄式西餐厅。知名度较高的马迭尔、华梅、塔道斯、露西亚、波特曼等,多为俄式、法式西餐。

常见西餐菜肴有凉菜、汤类、鱼类、肉类、面盘等九大类500多种,如什锦冷盘、鱼子酱、酸黄瓜汤、鱼肉包子、黄油鸡卷、奶汁桂鱼、鸡肝牛排等名菜。西方饮食中的啤酒、面包、肉灌食品已成为哈尔滨人日常饮食中的重要部分。

(三)满族菜

哈埠菜深受满族菜的影响,炖菜、火锅、黏豆包、饭包、烧烤、酱制熏制肉食等都是典型的满族菜肴,满族菜多肉食,在烹调上多烧、烤、煮、炖等。如今,这些满族风味的饮食早已成为哈尔滨饮食文化中习以为常的内容。炖菜就是炖菜中的典型代表,杀猪菜也是最典型的炖菜。满族菜特色最鲜明的当数赵记老铺。

(四)冰冻食品

冰冻食品是高纬度的寒带地域特有的风味饮食,哈尔滨仅冻水果就有冻柿子、冻梨、冻苹果、冻花红(海棠)、冰糖葫芦等,还有黏豆包、冻豆腐、冻饺子、冻年糕等。冬季冰淇淋日产量能达到150余万支,冰天雪地吃冰棍成为哈尔滨街头的独特景观。

三、哈尔滨饮食文化资源的开发现状

(一)哈尔滨饮食业的发展现状

1.我市饮食行业规模继续扩大,但增速放缓。据哈尔滨市统计局数据,近十年哈尔滨餐饮业零售额以年均16%的速度增长。2007―2012年,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行业结构中,餐饮业占比分别为:11.4%,12.5%,12.0%,12.9%,13.1%,13.1%。2013年餐饮业营业收入328.5亿元,同比增长12.3%。而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 728.3亿元,同比增长13.9%。这表明,我市餐饮业规模持续壮大,但发展速度减缓。

2.饮食文化的旅游价值开始得到重视。2014年,多次大型的饮食文化活动相继举办,扩大了哈尔滨饮食文化的影响。其中,7月,哈尔滨市旅游局主办了首届“哈埠菜”评选活动,“哈埠菜”推广还被纳入“迷人的哈尔滨之夏”旅游文化时尚活动。7月,中央大街还举办了首届西餐饮食文化节,使哈尔滨的西餐业第一次得到集中展示,让外地游客见识了哈尔滨西餐的特色与盛况。哈尔滨市旅游局还推出了“美食哈尔滨”主题旅游。

(二)哈尔滨饮食文化资源开发方面的问题

1.企业规模偏小。哈市餐饮业大多数规模较小,短期利益主导的自我发展模式较为普遍。单店经营的占90%以上。多数企业经营理念、管理手段与技术落后,缺乏特色,接待能力不够。

2.发展环境有待改善。据相关数据,哈市餐饮企业的运营成本较高,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目前哈市餐饮企业的综合税负为15%左右,在全国各大城市中是偏高的。加上原材料成本偏高,人员薪酬偏高,企业盈利空间严重压缩。

3.饮食文化开发不够。哈市的饮食文化特色鲜明,内涵丰富,餐饮老字号和传统名店众多,历史文化遗产丰厚,但是,史料挖掘整理工作开展不够,哈埠菜的研究和培育不够,与旅游相结合的开发、宣传不够。

四、对哈尔滨饮食文化旅游开发的思考

(一)拍摄《舌尖上的哈尔滨》美食纪录片

随着央视《舌尖上的中国》系列纪录片的播出,在全国引发了美食探寻热潮。《舌尖上的重庆》大胆跟进,为重庆美食文化的传播开拓了巨大空间。风靡全国、遍布哈尔滨街巷的重庆小面就是最好的例证。笔者建议,借助《舌尖上的中国》热潮,哈尔滨拍摄《舌尖上的哈尔滨》美食纪录片,充分挖掘、展示哈尔滨的风味美食和饮食文化。拍摄一定要借鉴《舌尖上的中国》系列的成功经验,力求使呈现出来的美食,店面可寻、原料可买、产地可游,为旅游发展创造条件。

(二)编辑出版《哈尔滨美食手册》

我们建议,对哈尔滨饮食文化进行全面梳理,对哈埠老菜馆的历史进行挖掘,对全市的酒店饭馆进行摸底调查,进而编辑出版《哈尔滨美食手册》,全面收存各类型、各层次饭馆的信息,包括电话、乘车线路、特色菜品、文化内涵等,作为市民和游客全面了解哈尔滨饮食文化、寻味美食的指南。

(三)举办综合性的哈尔滨美食节

我们建议整合各类饮食文化活动,在夏季举办美食节,作为“迷人哈夏”系列文旅活动的重要内容,打造哈尔滨的美食活动品牌,推动哈尔滨饮食文化的开发以及餐饮界的对外交流与合作,从而带动旅游和消费。美食节期间可举办厨艺大赛、西餐节、啤酒节、清真美食汇、名菜名店名厨评选、饮食文化研讨会等活动。美食节可广邀全国餐饮界人士和演艺界、文化界人士,来哈尔滨品美食、览美景,感受冰城夏都的清爽魅力,扩大影响力。

(四)开发“美食之旅”旅游产品

1.旅行社要开发美食之旅线路,开展美食专题旅游。旅游中的餐饮消费有限,必须扩展内容,从特色哈埠菜品尝到饮食特产选购、饮食文化体验、哈埠菜学做、中西餐对比、特色小吃与大餐结合等,打造丰富而新鲜的旅游内容,推出哈尔滨美食一日游、乡村美食游、冰雪美食行、啤酒美食行等饮食文化旅游产品。

2.将美食作为旅游中的重要内容和特色卖点,提升其在旅游过程中的地位。旅行社在行程安排中可把美食街、哈埠菜馆、西餐厅以及哈埠饮食特产采购等列入活动。这符合旅游者对旅游品质的追求。

(五)提升餐饮企业的竞争力

1.餐饮企业要树立品牌,改进管理。要靠品质和特色立足,重视服务质量。要学习连锁经营模式,运用信息化手段,提升运营管理的效率。充分利用“线上线下”,开展移动互联网的团购、预订等营销服务。

2.要积极开拓旅游餐饮市场。餐饮企业要积极开拓旅游客源。在菜品安排上既要突出哈埠特色,又要照顾外地游客的口味。要扩大规模,提高接待能力。

3.研发速食便携的哈埠菜。突出便于携带、耐于保存、富于纪念意义等特点,推出一系列半成品包装,作为特色旅游纪念品。

(六)在宣传和营销上要协同用力

在整体宣传和宏观营销上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在微观宣传和营销上要发挥企业的直接作用,各类新闻媒体则发挥着关键作用,三方要形成合力。电视广播、报纸杂志、手机、网络等媒体可开设饮食文化的专栏或专题,及时推送哈埠饮食信息,形成全面、持续的宣传攻势。政府要侧重于搭建平台、政策引导,利用迷人哈夏、冰雪节等重大节庆开拓美食宣传和营销的空间。

参考文献:

饮食文化的美学范文3

【关键词】饮食;文化;差异

0 引言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开放的中国已经融入到了全球经济和文化当中。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饮食文化特点,不同的饮食文化已经成为跨文化交流的重要因素。我国有多样的饮食文化,西方国家同样有各种各样饮食文化。无论在西方还是在东方,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饮食都是人们生存的关键。在人类的发展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随着中西方饮食文化的碰撞,中西方饮食文化一直被人们广泛关注。在跨文化交流当中,饮食文化占其中很大一部分。通过学习和探讨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不仅仅能够了解西方饮食文化特点,通过饮食文化更好地理解西方文化特点。同时,也能够推广我国饮食文化特点,以及推动中华文化向全世界传播。在跨文化交流当中往往会存在很多的文化差异,造成交流苦难,带来不必要的麻烦。通过饮食文化的沟通和培养能够有效增加跨文化交流的适应能力。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悠久和多元的民族文化以及地域风情养成中我国丰富多样的饮食文化及其特点。最具中国地域代表性的就是中国的菜系:徽菜、粤菜、湘菜、川菜、苏菜、闽菜、鲁菜以及浙菜。每一种菜系都有其独特的烹饪方法和味觉感受。其中,川菜主要以麻辣为主,其味觉变化多样,美味无穷;鲁菜主要走清香路线,菜品味道较纯;闽菜色调美观多样,味道清新,烹饪主要以炒、溜、煎为主;粤菜口感鲜嫩爽滑;浙菜口感清香、鲜嫩、脆爽,烹饪方法多样化,炒、炸、烩、烧、溜、蒸多种方法并用。湘菜则是以辣椒、熏腊为主要原料,用油较多、色调较浓;苏菜更注重保留食材的原汁原味、味浓但不腻、咸中带甜;徽菜则是以擅长烹饪山野海味著称,对于火攻要求较高,讲究火功,重色重油,要求食物保持原汁原味。同时,中国饮食具有较强的季节特点,不同的季节做不同特色的菜品,中国饮食上讲究医食结合,将有一定药用价值的食材做成美味,对于一些疾病具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效果。

西方饮食文化经过长期的积累和演化形成很多不同地域和文化特点的饮食文化。西方饮食主要以肉食为主,素食为辅。在长期的生活和实践当中逐渐形成著名的几大西方国家饮食特点,其中有意大利菜、俄罗斯菜、法国菜、美国菜等几个主流菜系。每个国家由于地理环境和文化特点不同拥有不同的饮食文化特点,其中法国菜最为出色,特别讲究味、形、色、香之间的巧妙搭配,常用酒进行调味,取材十分广泛。意大利菜则常用橄榄油和西红柿进行调味,烹饪过程注重保留食材本来味道。俄罗斯也是一个非常讲究饮食的国家,菜的品种多样,较为喜欢甜、酸、辣、咸等味道。烹饪过程用油较多,口味比较重,对菜色要求较高。德国菜在食材选取方面比较偏好于生鲜,一般用啤酒进行调味,口感以酸咸为主。因此,可以看出西方饮食文化具有自身的特点,且菜系以比较复杂,拥有自身文化传统。

1 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的外在变现

首先,中西方饮食文化之间最大差异是对于营养和美味观念的不同。中国传统美食在烹饪过程中一般会经过长时间的油炸或炖煮,这样使得食材当中的营养成分遭到破坏,造成营养流失。这样的烹饪方法会造就中国传统美食丰富的口感、多样的色泽、已经变化多端的香味,但不可忽视的是营养的流失。西方饮食文化注重食材营养搭配,西方饮食最大原则就是营养。西方饮食将蛋白质、维生素、脂肪等营养合理搭配,使得这些营养成分能够充分吸收。但是西方饮食文化对于菜的色、香、味等考虑较少,口感变化单一。总的来说西方饮食文化注重饮食营养,但轻口感、色泽等。

其次,在中国传统文化当中,请客吃放时,菜的数量越多、质量越好、食材越珍贵,才能体现主人的慷慨与热情,至于客人能够吃完这些饭菜确不会考虑。相反,如果饭菜恰好够吃,主人将被视作为小气。因此,在传统中国饭桌上普遍存在铺张浪费情况。这也从侧面反映中国的民俗民情,我们在饮食方面是需要努力改进的,特别是中国人的爱面子、讲排场这种不好的习惯,但这种不好的习惯似乎是很难改变的。然而,在西方饮食文化当中则十分重视节俭,在盛大的宴会当中也就五六道菜而已,其中上菜也就二三道而已,其他则是陪衬。在平时请客吃饭更是讲究够吃就好。因此,可以看出在西方饮食文化十分重视节俭,不讲排场。这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优秀文化传统。

再有,中西方饮食文化上别一个大区别在于就餐方式的不同。在中国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人们喜欢坐在一起吃饭,这样才能体现团结、友好的用餐气氛。但是在西方,无论是宴请还是平时一般都采用分餐纸,一人一份,各吃各的。文化的差异造成了这一区别。在中国文化当中认为共餐制能够营造一种和谐的就餐氛围,人们通过敬酒等方式,沟通情感、增进友谊,因此,在中国共餐制已经成为中国饮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西方饮食文化则讲究分餐制,各自点菜,各自享受,能够很好的体现节俭用餐的特点,保证了每餐都吃完,而且还有益于身体健康。

2 结束语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开放的中国已经融入到了全球经济和文化当中,不同的饮食文化已经成为跨文化交流的重要因素,随着中西方饮食文化的碰撞,中西方饮食文化一直被人们广泛关注。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悠久和多元的民族文化以及地域风情养成中我国丰富多样的饮食文化及其特点,中国饮食具有较强的季节特点,不同的季节做不同特色的菜品,中国饮食上讲究医食结合。西方饮食文化经过长期的积累和演化形成很多不同地域和文化特点的饮食文化,其中有意大利菜、俄罗斯菜、法国菜、美国菜等几个主流菜系。

中西方饮食文化之间最大差异是对于营养和美味观念的不同。中国传统美食在烹饪过程中一般会经过长时间的油炸或炖煮,这样使得食材当中的营养成分遭到破坏,造成营养流失,西方饮食最大原则就是营养。西方饮食将蛋白质、维生素、脂肪等营养合理搭配,使得这些营养成分能够充分吸收。中国饮食文化讲究排场,西方饮食文化讲究节约。学习和探讨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不仅仅能够了解西方饮食文化特点,通过饮食文化更好地理解西方文化特点,推广我国饮食文化特点,以及推动中华文化向全世界传播。

【参考文献】

[1]林丽瑞.中西方饮食文化之比较[J].消费导刊,2009(09).

饮食文化的美学范文4

[关键词]敦煌饮食文化;敦煌烹饪学;敦煌餐饮学院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6)20-0036-04

一、绪论

1984年11月,全国铁路系统首届烹饪大赛在新落成的铁道部机关食堂举行,原铁道部部长、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的开国上将吕正操在接见获奖选手时,问到兰州局获得“最佳厨师”选手的我时,提到1964年陪同中央领导视察敦煌时的情形,并说出敦煌莫高窟有道“神仙粥”,他风趣地说:“这‘神仙粥’,旧社会是神仙吃的,新社会了可以研究一下为铁路的职工家属服务嘛。”

1985年3月,我从天水乘火车西行,第一天上车,第二天到玉门,再乘一天一班的长途班车到敦煌县,开启了对敦煌饮食文化的探索和研究。

1993年5月,由铁路部组团代表国家参加“第三届国际美食节暨国际青年厨艺大赛”,以敦煌的色彩与造形艺术,我们夺得团体比赛铜牌,我在个人项目(主菜项)夺得金牌。

1993年7月,第三届中国烹饪学术研讨会在杭州举行。首次提出“敦煌菜”这个概念,在外延上它涵盖了丝绸之路及以敦煌为中心的广大地域;从内涵方面,我《敦煌菜构思与创作》,受到专家学者的好评。自此敦煌菜理论体系有了一个清晰完整的表达。

1994~1995年,我撰写的《敦煌菜构思与创作》获兰州市自然科学类论文三等奖。

1996年1月,在筹建兰铁综合服务大楼时,提出用敦煌文化艺术装饰餐厅的构想。

1998年5月,新落成的金轮宾馆美食城中有可以对外的餐厅“飞天厅”。

2001年11月,第二届中国美食节在杭州举办,“长安餐饮”代表甘肃参赛,敦煌菜荣获新菜展示金奖,入选“中国新菜系”,结束了甘肃无菜系的历史,填补了敦煌菜烹饪研究的空白。

2001年11月,甘肃对外贸易合作厅、甘肃烹饪协会,在“长安餐饮”挂牌,敦煌菜研究中心成立。

2001年12月,在甘肃敦煌学学会的年举会上,提出关于建立“敦煌烹饪学”学科体系的构想。

2002年1月,甘肃敦煌学学会在“长安餐饮”设立分支机构,饮食文化研究中心成立。

2002年8月,我的专著《敦煌烹饪》《敦煌菜典》和《长安餐饮创新管理》出版;同时,应香港京华国际酒店的邀请,我赴香港举办“敦煌菜美食节”,引起轰动,被誉为大陆最具文化口味的文化菜,亚洲卫视黄金时间播出专题专访。

2003年3月,甘肃省对外宣传办公室与兰铁合拍摄《感悟敦煌菜》。

2003年6月,甘肃敦煌学学会组织多位专家学者,对“敦煌菜”、“敦煌宴”、“敦煌烹饪”等多项敦煌饮食文化研发成果进行鉴定。

2004年12月,甘肃敦煌学学会通过“敦煌烹饪学”学科体系认证,并授予“长安餐饮”敦煌饮食文化研究杰出贡献奖。

2004年,研发“敦煌宴”及其“六大名宴”。“大梦敦煌宴”、“汉武大帝宴”、“炀帝万国宴”、“藏王盛典宴”、“丝路花雨宴”、“金城全牛宴”荣获中国名宴、敦煌文化名宴。

2005年3月,香港京华国际酒店再次举办“敦煌美食之旅”,敦煌美食二度走进香港。

2006年2月,我作为敦煌菜创立者应邀做客CCTV-2“财富故事会”,讲述了敦煌菜的故事。

2007年9月,我被CCTV-10“人物”栏目选中,拍摄《西部奇人赵长安》。

2008年7月,应香港赛马会邀请,我第三次赴香港举办“敦煌菜美食周”,受到政务司司长唐英年的赞扬。

2011年元月,敦煌学会与兰州市主办首届丝绸之路之敦煌饮食文化论坛。

2012年7月,举办第二届丝绸之路敦煌饮食文化论坛,甘肃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长连辑同志题词:味觉敦煌艺术。同时,举办“味觉敦煌艺术周”。

2015年4月,举办第三届丝绸之路敦煌饮食文化论坛,同时,举办“敦煌菜民间美食节”。

2015年7月,应中国名厨委邀请,我作为国际中餐领军人物赴法国巴黎出席2015年巴黎杯“中国美食国际文化节”,现场烹制敦煌菜经典佳肴“昭武古法羊肋”,获得本届美食节最高奖“五星钻石金奖”。

2015年9月,应香港中华厨艺学院邀请并为我举办敦煌盛宴厨艺示范及主题晚宴,敦煌菜在香港备受推崇。

2015年10月,敦煌盛宴参加“亚洲国际厨神(宜兴)挑战赛,”荣获“展台特金奖”、“团体赛金奖”、“团队五星奖”。

2015年11月29日,甘肃省委宣传部及文博会组委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首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博会总体方案将敦煌饮食文化论坛列为七个主要论坛之一。

2016年1月,在兰州组工大厦举办第四届丝绸之路饮食文化论坛暨2016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饮食文化论坛预备会,取得圆满成功。

2016年4月23日,甘肃敦煌学学会第四届理事会在兰州敦煌盛宴举办。敦煌学会罗华庆会长在工作报告中,对敦煌饮食文化研究的成果给予充分肯定。

二、敦煌烹饪学

敦煌烹饪学是敦煌学的分支学科――敦煌文化学中敦煌饮食文化研究的一个组成部分,所要研究探讨的是千百年来敦煌菜肴的结构组合、原料处理、制作方法、口味特点以及餐饮习惯等方面的实践、规律及其演进发展的学科。从本质属性来说,属于一般烹饪学。但敦煌烹饪学的任务却并不研究一般的烹饪学,它仅研究敦煌这一特定地域居民的饮食烹饪,这就使它区别于一般烹饪学及其他区域烹饪学而独具特性、独树一帜。

什么是敦煌烹饪,它的性质如何,有什么特点?这些问题,须从敦煌说起。敦煌位处甘肃河西走廊西端,早在战国时期到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之前,这里就有月支、乌孙、匈奴、羌戎等古代民族居住。汉武帝于元狩二年(前121)领有敦煌以后,陆续从内地征发一批批将士到敦煌戍边,又从关东、江淮及燕赵等地迁来一批批中原移民到敦煌屯恳。这些来自中原各地的将士和移民,先是带来了各地的饮食、口味及烹饪技巧,随后互相吸收、取长弃短,逐渐融合成新的饮食口味和烹饪方法。另一方面,由于敦煌境内同时还散居有乌孙、匈奴及羌戎居民,周边又同匈奴、楼兰、羌戎、突厥、回纥、吐蕃等兄弟民族地境连接,多有往来,加上敦煌地当“西域三道”交汇的枢纽咽喉,与西域诸民族邦国及印度、波斯等国多有往来,这些远远近近的民族及外国居民也将他们的饮食、口味、烹调手法带到敦煌。敦煌居民加以吸收消化,不断增添新的食点菜肴,丰富提高烹制技巧和烹调手法,使敦煌烹饪发展成为以本地为主,兼取西北诸名族及印度、波斯之长,消化改造,融入自我,大约从魏晋以来便形成了敦煌特有的饮食谱系。南方的米饭、茶茗,北方的粟米饭、馓子,游牧民族的炸油饼、烤肉、奶酪、酥油,西域的胡饼、烤饼、饽手揪面片(今西北地区名曰“揪片子”)、葡萄酒、葱、蒜,波斯的烤包子、荜拨,印度的糖,以及烹、炒、炸、烤、蒸、焙、煨、烩、煎、沃、榨、拌等,这些敦煌常见的食、饮、佐料及烹制手法,充分反映着敦煌饮食四方福辏、中西兼融的特点。

敦煌饮食烹饪融合东西南北、兼收外国成分,这既是敦煌饮食烹饪的特点,也是敦煌饮食烹饪的优点。敦煌饮食烹饪的这个特点,使其自始至终不断破局限,趋向开放,从而造就了敦煌饮食烹饪的博大宏容、丰富多彩,足以使他区别于我国其它地区饮食烹饪体系而独秀一枝。另一方面,又为今日之敦煌饮食烹饪研究、开发、改进、创新,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和广阔的空间。

那么,什么是敦煌烹饪学?敦煌烹饪学赖以成立的依据和研究材料是什么?顾名思义,敦煌烹饪学是探讨研究敦煌饮食烹饪的学问。其赖以成立的依据和所研究的基本材料,乃是从汉代到北宋千百年间在敦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烹饪实践和敦煌地区保存下来的记录、反映这种实践和与这种实践相关联的文字资料、图像资料和考古发掘所得的实物遗存。

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敦煌郡,即唐、五代、宋的瓜、沙二州,其地域范围包括今甘肃省玉门市玉门镇以西到罗布泊以东,马鬃山以南、祁连山以北的地区,大致包括今敦煌市、安西县、肃北蒙古族自治县、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及玉门市的玉门镇以西的地带。在这一区域之内,散布着多处古代佛教艺术石窟群,最著名和较著名的有敦煌莫高窟、西千佛洞,安西榆林窟、东千佛洞、碱泉子、下洞子及旱峡石窟,肃北蒙古族自治县五个庙及一个庙石窟等,在上述石窟群数以千计的动洞窟内,保存有近7万平方米的佛教艺术壁画。其中多有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画面,同饮食烹饪有关的,如生老病死、婚丧嫁娶、商旅往来、衣食住行、农耕种获、园圃林果、酒店肉铺、歌筵饮宴、食品餐具、炊事炊具等种种画面,内容丰富,情景生动,形象逼真,为我们研究敦煌饮食烹饪提供了大批图形资料。又在古敦煌郡境内及周边地区多次出土古代遗书、汉晋简牍,其中有相当丰富的有关饮食烹饪的文字资料。敦煌烽燧、坞堡、城障及墓葬遗址内还出土不少饮食烹饪或与饮食烹饪有关的实物遗存,如粮食、食点、瓜果、灶具以及宴设账单、食余残留等,上述种种,或为文字之著录,或为图像之显现,或系实物之遗存,都对当地饮食烹饪作了相当全面的反映,为敦煌烹饪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加上近年来敦煌学者关于敦煌饮食文化研究的成果及我近十多年来在敦煌烹饪方面的实践与探索,又有今时敦煌饮食、烹饪的实践与经验为参考,为我们从事敦煌烹饪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正是这样一个基础上,我才得以提出“敦煌烹饪”的命题并撰成此书,一则从一个特定的角度窥视敦煌古代居民的日常生活与美味追求;一则继承、研究和弘扬博大宏富的敦煌烹饪遗产,让曾经耀彩千载的敦煌烹饪继续为当今人们的生活服务,给当今人们的餐桌增添一簇敦煌美食。

敦煌烹饪本来是古今敦煌一直存在、与古今敦煌居民终身相伴的切身事物。然而作为继承、研究、弘扬敦煌烹饪遗产的“敦煌烹饪”,则是我们今时才提出的命题。

“敦煌烹饪”是以敦煌的历史存在和生于斯长于斯的居民及饮食烹饪为基础和前提才得以建立的。这个基础与前提,对于“敦煌烹饪”无疑至关重要。但是,仅有这个基础和前提,“敦煌烹饪”还只是有了建立的可能,并不必然会成为现实。要把可能变成现实,还须有相应的促成条件,这就是对古代敦煌的研究,尤其是敦煌历史、地理、居民生活、文化状况等方面的研究达到一定程度,敦煌饮食文化资料的发掘、研究及敦煌烹饪的分析、把握、复原、创新取得相当成果的情况下,“敦煌烹饪”才被催生出世。

目前,“敦煌烹饪”这一学科刚刚建立,甚至还正处在建立过程中,无疑有待于进一步充实和完善,然而它毕竟已经孕育出世。作为我国烹饪学园中一枝古老而重生的旧蒂薪葩,我们期望而且相信它能在敦煌学家、烹饪学家和美食家携手打造之下,日趋完善,日益精进;我们期望而且相信它能为当今生活很好的服务;我们期望而且相信它能为我国丰富多彩的饮食烹饪科学提供有益的借鉴;同时,我们期望而且相信它会被当今人们所接受,所欢迎。如今,15年的时间过去了,我们完成了学术上的积淀和论证,在实际经营中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应变能力。

三、敦煌餐饮学院

在打造“生态敦煌”、“人文敦煌”总目标的指导下,关于“人文敦煌”的构想,是在充分分析甘肃实际和诸多因素,打出“敦煌菜”之品牌在甘肃应该是最有条件的。甘肃若从餐饮着手,并着力打造敦煌美食文化,把敦煌菜、敦煌宴做强做大,就一定能成为甘肃的亮点和经济增长点。兰州大学应扛起这杆大旗,把“餐饮强省”列入甘肃经济发展目标。

其一,中国曾有“烹饪王国”之美誉。2015年7月,应中国名厨委的邀请,我以中餐领军人物和敦煌菜掌门人的身份赴法国为总理访法进行厨艺展示和交流。两国领导人的会谈是从美食的话题开始的,法国总统奥朗德说:“世界上只有三种菜,一是以中国菜为代表的东方菜,二是以法国菜为代表的西方菜(西餐),三是以土耳其菜为代表的伊斯兰菜(清真菜)。”李总理也盛赞法国美食渊源流长,因此,此次李总理访法也被誉为“美食外交”。兰大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学研条件,若能把餐饮列入高校发展规划,则为捍卫“烹饪王国”之地位做出贡献,也势必成为兰大教育的新亮点,继而形成甘肃经济增长点,把相对优势变为绝对优势。

其二,民以食为天。在中国乃至世界吃不仅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条件,中国之历史无一是饮食文化的发展史和饮食文化的进步史。吃成为了人类繁衍生息中最大的事、最大的专业。甘肃已创立敦煌菜、敦煌宴,在此基础和条件下,兰大据天时、占地利,若有识,则人和俱来,所以重新规划和规范人类最大的餐饮工程不仅有现实意义,还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其三,饮食是大文化。文人雅士都说饮食是文化,大文豪陆文夫有“饮食是大文化”之著名论断。即使是这样,旧社会做饭的人被称为“火夫”和列为“上九流”之备。而唱戏的当时还被列为“下九流”。然而,在新中国“唱戏的”被纳入文化艺术,有了长足的发展,而“上九流”的做饭行业,并未得到根本改善。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发展促进了餐饮发展,烹饪专业也开始在中专、大专院校设立,但终未纳入文化体系。有识之士和大专院校必须重新审视这一问题和由此而引起的后果。

其四,餐饮是产业而非专业。烹饪其实有着丰富的内涵,而现代它只是一个技术代名词,而“餐饮”也非专业,建立餐饮学院就是把专业上升为产业,设置不同的课程与不同的模式相适应。“烹饪”可能只是餐饮学院中的一个技术或技能的形态。那么,“餐饮”的内涵和外延将会被大大地丰富,这是在大学里设置餐饮学院的意义之所在。新东方烹饪学校风糜全国这是一个很好的见证,但若不能将餐饮做全面乃至于纳入产业进行规划,烹饪的繁华也会昙花一现。所以,餐饮产业观的形成,须有大学新体系方能实现。兰大若有此担当,必能实现餐饮产业报国的宏伟蓝图,那么中国的软实力(餐饮),就有了硬基础。

饮食文化的美学范文5

关键词:大运河文化带;饮食类非遗;非遗美食;保护传承;融合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大运河无锡段全长40.8公里,是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无锡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项目众多,非遗类别涵盖了传统技艺、传统音乐、传统舞蹈、曲艺、传统体育、传统医药等多个项目,饮食类非遗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的重要内容。饮食类非遗与其他非遗项目相比,与人们的生活联系更为紧密,承载着一座城市的记忆。旅游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中“吃”排在首位。因此,进一步挖掘无锡大运河文化带饮食类非遗文化的内涵,保护、传承、利用好特色鲜明、内涵丰富的非遗美食,可以丰富旅游活动的内容,提升旅游活动的品位,增加无锡大运河文化带的形象魅力,带动旅游消费发展,在增加经济效益的同时弘扬和传承无锡传统饮食文化。

二、无锡饮食类非遗保护传承现状

在“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工作方针的指导下[1],无锡开展了一系列非遗保护工作。政府和行业协会大力扶持具备基础的饮食类企业和个人申报省市级非遗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认定“无锡老字号”,成立非遗保护中心、江南饮食文化遗产研究基地、无锡市技能大师工作室等机构,组织饮食类非遗项目参加各级各类非遗宣传展示活动,出版《无锡菜典》《无锡味道》等饮食文化普及读物,召开饮食文化研讨会等,建立了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行业协会为桥梁的保护体系,一大批饮食类非遗得到了有效保护。

(一)无锡现有饮食类非遗项目

截至2020年,《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显示,无锡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共51项,其中饮食类遗产项目主要集中在传统技艺类,有无锡酱排骨烹制技艺、玉祁双套酒酿造技艺、锡帮菜烹制技艺、太湖船菜、太湖船点、清水油面筋、酱油酿造技艺(华士冰油酿造技艺)、王兴记小吃、黑杜酒酿造技艺、糕点制作技艺(惠山油酥制作技艺)等10项,另有传统医药类1项,即梨膏糖制作技艺,共计11项。《无锡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显示,无锡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共有10类133项,饮食类非遗项目主要集中在传统技艺、传统医药和民俗三个类别,其中36项属于传统技艺类,2项属于传统医药类,5项属于民俗类,共计43项,饮食类非遗项目占总项目数的32.3%。

(二)无锡现有饮食类非遗传承人

截至2020年,无锡省级饮食类非遗传承人10位,市级饮食类非遗传承人61位(其中7位已入选省级传承人),目前还没有部级饮食类非遗传承人。省级饮食类非遗项目每个项目至少有1位传承人。无锡市级饮食类非遗项目中27个项目至少有1位传承人,米酒酿制技艺(小阿姨甜酒酿酿制技艺)、烧饼制作技艺(杨巷葱油饼制作技艺)、高塍猪婆肉制作技艺、皮虫糖制作技艺、阳山水蜜桃栽培技艺等16个项目没有明确传承人。

(三)无锡现有饮食类老字号企业

截至2020年,无锡共有9家经商务部认定的“中华老字号”企业,25家“江苏老字号”企业,53家“无锡老字号”企业,10家“无锡老字号”培育企业,主要涉及餐饮、百货、医药、洗染等行业。其中饮食类企业入选“中华老字号”的有无锡三凤桥、玉祁酒业、王兴记、真正老陆稿荐、穆桂英、聚丰园等6家,占比达66.7%;入选“江苏老字号”的有杜圆坊、拱北楼、谢禾丰、邵府肉品、苏之酥等17家,占比达68.0%;入选“无锡老字号”的有无锡大饭店、振太酒业、蔡阿水羊肉等41家,占比达77.4%;入选“无锡老字号”培育企业的有迎宾楼菜馆、二泉园老菜馆、慎馀肉庄、皇亭小吃等7家,占比达70%。饮食类老字号企业在老字号企业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是保护和传承饮食类非遗的重要阵地。

三、无锡饮食类非遗保护传承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文化内涵挖掘不够充分

自古以来,无锡便有着鱼米之乡的美称。无锡饮食文化源远流长,早在春秋末期“专诸刺王僚”的历史事件中就有了无锡名厨太和公传全鱼炙于专诸的传说,吴王阖闾泛舟太湖宴请宾客留下了船菜、船宴的传说;苏轼留下了“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的品茗佳句;元末画家倪云林的《云林堂饮食制度集》蕴含着无锡饮食文化的精髓,是元代江南饮食生活的生动反映。近现代,无锡餐饮名店林立,聚丰园、迎宾楼等老字号正是在这一时期发展壮大,刘俊英、费祥生、丁子坤、刘祥云等名厨誉满沪宁线,锡帮菜作为全国十四个著名菜帮之一,曾一度名扬四海,在上海、浙江乃至港澳台地区广为传播。饮食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饮食类非遗的保护和传承不应只是停留在技艺上,还应注重文化的传承。无锡饮食类非遗大都有着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内涵,在申报项目时进行了梳理,但在申报成功之后相关的历史典故、民间传说以及节令食俗并没有得到充分挖掘,更没有在群众中得到有效的普及,大多数无锡市民尤其是年轻一代并不了解饮食类非遗背后的故事和节令食俗;非遗传承人背后的故事也没有得到有效挖掘和传播。

(二)宣传推广渠道传统,整体知名度偏低

无锡饮食类非遗宣传推广以传统媒体为主,如电视台,有中央台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味道》栏目,江西卫视《非遗美食》栏目以及无锡本地电视台民俗类节目等,还有《江南晚报》《无锡日报》等报纸的相关报道,取得了一定的效果。随着新媒体不断发展,新技术催生了新的传播方式,无锡饮食类非遗也开始使用微信、微博、短视频、直播等新媒体平台进行宣传推广,以当前最具代表性的自媒体短视频平台“抖音”为例,一些老字号如三凤桥、醉月楼、新万鑫等入驻了该平台并申请了企业认证,非遗传承人倪志宏也开通了“倪志宏太湖船点工作室”,但还有更多的老字号和非遗传承人未使用新媒体进行宣传推广。以“无锡非遗美食”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去除明显不相关的和没有作品的用户,共有19个用户了相关的视频,用户数相对较少。从现有用户来看,认证账号匮乏,权威性有待提高;从视频内容来看,的非遗美食视频分布在探店、美食攻略、无锡传统美食推荐等门类中,鲜少有专门推荐非遗美食的用户,也缺乏有影响力的KOL(关键意见领袖,KeyOpinionLead-er,简称KOL)进行推广;从视频拍摄质量来看,质量参差不齐,传播的影响力也受到一定的局限[2]。当前,无锡饮食类非遗虽然宣传渠道多样,但在开展新媒体宣传方面较为薄弱,除三凤桥酱排骨、王兴记小吃在全国范围内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其余的非遗美食及老字号知名度局限于无锡或周边地区,无锡饮食类非遗在全国范围内整体知名度偏低。

(三)对“Z世代”年轻消费群体缺乏吸引力

无锡非遗美食主要消费群体是中老年顾客。以无锡最有名的餐饮老字号三凤桥为例,每到逢年过节,三凤桥中山路总店门口都会排起长队,队伍中70%以上都是中老年顾客。王兴记、穆桂英、聚丰园等老字号的消费群体同样也以中老年顾客为主,主动前往消费的年轻人较少,然而不可忽视的是“Z世代”(指出生于1995-2009年的年轻人)逐渐成为餐饮消费的主导群体。非遗美食对“Z世代”缺乏吸引力主要有以下原因:首先,从非遗美食本身来看,传承的是传统老味道,同时从就餐环境到产品包装等视觉形象也偏向传统,这与“Z世代”求新求变的消费心理不匹配;其次,从外部环境来看,非遗美食面临火锅、烧烤、轻食等国内外各种美食的竞争,在争取年轻消费者方面,各类网红美食凭借网络营销的优势成功地吸引了偏爱社交性消费的“Z世代”。

(四)运河沿线饮食类非遗旅游资源缺少系统规划

无锡运河沿线饮食类非遗资源丰富,分散在惠山古镇、崇安寺、小娄巷、南禅寺、阳春巷、南长街等美食街区。这些街区虽然开发时间有先后,知名度有大小,但美食品类众多,口味覆盖面广,街区与街区之间品类多有重合,同质化严重,特色不明显,非遗美食在其中辨识度不高。以紧邻古运河的南禅寺、阳春巷、南长街沿线为例,该区域有南禅寺美食街、南门头上美食街、南下塘老字号特色街等,涵盖了小吃快餐、火锅、烧烤、面包甜点等各种品类,汇集了国内外各地风味,其中也有一些主打无锡菜、无锡小吃的餐饮店,但质量参差不齐,经营非遗美食的老字号数量偏少。该区域内仅有中华老字号王兴记、穆桂英、真正老陆稿荐,还有一家“无锡老字号”培育企业新万鑫,其中王兴记以小吃著称,穆桂英以太湖船点、特色糕团闻名,真正老陆稿荐则主营酱排骨等熟食制品,新万鑫以银丝面为特色,缺少经营锡帮菜、太湖船菜的老字号。

四、基于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无锡饮食类非遗保护传承对策

(一)深挖文化内涵,打造无锡运河地标美食

IP无锡饮食类非遗是江南饮食文化的重要代表,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人文底蕴。首先,就已有项目进一步深挖其中包含的历史典故、民间传说以及节令食俗。其次,继续梳理资源,深挖内涵,将符合条件的项目及时申报非遗,加强保护。再次,深挖传承人背后的故事,强化传承人队伍建设,加强对传承人基本利益的保护,支持他们的各项传承传播活动。最后,深挖老字号品牌的功能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美学价值等,实施运河沿线饮食类非遗老字号品牌价值提升工程,以非遗为核心,以老字号为载体,以传承人为纽带,形成名店、名厨、名菜、名点、名宴口碑,打造无锡运河地标美食IP。

(二)用好新媒体,推进饮食类非遗活态传承

新媒体在信息传播方面具有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双向互动性强、表现形式多样、受众群体年轻等方面的优势,新媒体正成为饮食类非遗传播新途径。基于此,一是建立数字化资源库,对无锡饮食类非遗相关的文字、图片、视频等资源进行收集整理,形成数字资源。二是搭建非遗传播平台,如餐饮行业协会或非遗保护中心在新媒体平台开通“无锡非遗美食”官方认证号,确保信息的权威性,展示非遗技艺,讲好非遗故事,推荐非遗美食,培育一批非遗“网红”。三是饮食类非遗相关企业、个人与新媒体平台积极合作,鼓励传承人参与直播,进行全域营销,让非遗美食对接新消费,让非遗保护传承获得新动力。四是政府或行业协会定期组织相关企业、非遗传承人学习新媒体技术,加强选题策划指导,提升其利用新媒体开展非遗传播的能力。

(三)跨界融合,培育“Z世代”年轻消费群体

饮食类非遗的保护传承离不开年轻消费群体,要充分考虑该群体的特点和喜好。“Z世代”追求新颖、时尚、潮流的生活方式,偏爱社交性消费,近年来老字号品牌与新零售企业跨界联名颇受青睐,跨界融合渐成文化发展新常态。饮食类老字号也可借鉴该做法,在全新市场体系下进行重新定位,通过跨界联名实现品牌间的战略共赢,提升老字号品牌的识别度与欢迎度[3]。此外,非遗美食还可通过与文学、音乐等领域的合作,策划味觉、听觉、视觉融合的艺术活动;与现代设计融合,在店铺设计、产品包装等方面在保留非遗文化特征的基础上赋予当代审美内涵,“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让传统与时尚完美融合,打造中国式的生活美学。

(四)文旅融合,开发饮食类非遗特色旅游产品

无锡应以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为契机,将原有美食街区进行合理优化。如将南下塘老字号特色街改造成非遗美食主题街区,引入更多饮食类非遗老字号和非遗大师工作室,增加非遗美食制作技艺表演和制作体验项目,增设无锡饮食文化博物馆[4],将该街区建成集美食体验、民俗休闲、文化旅游于一体的特色街区,让非遗美食看得见、听得到、能品尝、可体验、易传承;对运河沿线饮食类非遗资源进行系统规划,以饮食文化体验为重点来设计运河旅游线路,如恢复以省级非遗项目“太湖船菜”“太湖船点”为核心的“太湖船宴”,打造非遗美食文化主题核心旅游产品。

五、结语

饮食类非遗是大运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传承和利用好无锡饮食类非遗,对弘扬运河文化、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无锡应充分发挥政府和社会两方面力量,加强饮食类非遗的保护传承,提升资源利用与活化的程度,展现运河无锡段饮食文化特色,擦亮“千里运河独一环”的金字招牌,助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

参考文献

[1]胥铭倩.文旅融合视角下饮食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以四川省乐山市为例[J].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新论),2020,22(3):56-61.

[2]杨铭铎,孙文颖.中国饮食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现状与路径研究[J].四川旅游学院学报,2020(2):6-9.

[3]陈兆倩.无锡老字号品牌建筑空间的创新设计研究———以餐饮类老字号建筑空间为例[J].城市建筑,2020,17(23):108-110,126.

饮食文化的美学范文6

(一)体验性饮食文化旅游

近些年来,美食旅游在我国愈发受到了旅游者的喜爱,饮食文化旅游产业开展得如火如茶。要开发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关键还是在于“文化”的开发。要在吃中讲究饮食文化,在饮食过程中弘扬旅游文化,使得游客在品尝美食的同时达到愉悦身心的目的。美国学者约瑟夫•派恩(B-JosephPineII)与詹姆斯•吉尔摩(James“H”Gilmore)认为:“人类的经济生活,自诞生之日起,经历了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服务经济与体验经济4个发展阶段。体验己经逐渐成为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服务经济之后的一种主导型经济形态。”[4]更多的消费者期望得到体验,也有愈来愈多的企业在精心设计。在体验经济时代下,企业不仅仅是销售商品或服务,它将提供最终的体验并充满感情力量,给顾客留下难以忘怀的美好回忆。在旅游业己有不少将饮食文化与体验旅游结合的成功案例,如法国的葡萄酒庄园,将葡萄酒制作的过程展示给游客,游客可以参与采摘葡萄、挤压葡萄、榨汁和封存等过程。“葡萄酒对法国人来说是文化、是生活、遍布全法国的葡萄酒庄园正是凝聚了这种葡萄酒文化和生活的灵魂”。[5]种植、酿制和品位葡萄酒的过程都是一门艺术,都是一种文化上的积淀,也是在游客的旅游过程中所期盼得到的一种精神享受。因此,葡萄酒庄园扬名海外,成为游客游览法国的必到之处。在观光旅游期间,要增加旅游者在甘肃的停留时间,除了旅游活动项目以外,还可设计一些体验项目,让游客参与其中,真正融入到饮食旅游的过程中来。如组织观看兰州拉面技艺,欣赏陇菜雕刻菜品,向旅游者介绍菜点的典故,向游客展示菜点的制作方法,还可由游客参加学习制作一些菜点等活动,扩大旅游收入。[6]

(二)美食文化节庆旅游

我国的美食节旅游最早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其主要内容是制作、展示以及品尝美食。甘肃过去已举办了不少美食节,如2007年“名优小吃节”、2008年“风味名优小吃展销会”2011年“陇菜美食节”,2011年甘肃甘南州“雪域牦牛”美食文化节等,美食节的成功举办,可使人们十分全面、详细地了解和认识甘肃悠久的饮食文化,扩大各地特色小吃,地方菜的影响力。美食节上有来自全省各市县的名优小吃,如“天水呱呱”、“庆阳臊子面”、“嘉峪关的雄关烤肉”、“靖远的宋二元卤鸡”、“会宁的五花洋芋泥”等。通过美食节吸引旅游者,不仅带动甘肃旅游经济的发展,还宣传和推广了甘肃的酒店和餐饮企业品牌,带动了旅游其他行业的发展,从整体上发展了甘肃旅游,提升了美食文化。美食文化节庆旅游应定期举办,在开展美食文化节庆旅游时,要突出特色和主题,令游客耳目一新,可举办一些有号召力、吸引力的主题性美食节。如成都曾举办以“辣欢天”为主题的美食节,聚集各类以辣味为主或选用辣椒为材料的菜肴、小吃,使美食节更加丰富多彩,吸引中外游客的眼球。[7]同时,美食文化节庆旅游应配合甘肃的旅游市场,更好地打造甘肃饮食文化品牌。

(三)规划设计和建设

在全省各个市县建立一个或多个甘肃风味小吃城,集甘肃风味饮食、风味小吃为一体,分成不同的档次,从环境气氛到饮食内容,从服务员的着装到饮食习俗,充分显示陇人的饮食文化,把分散在大街小巷的风味小吃汇集在一起,既方便了游客的购买,又形成了规模效应。

(四)饮食旅游商品

旅游商品是指专门供旅游者购买的这部分商品,如旅游工艺品、旅游纪念品、旅游用品、旅游食品、文物复制品、免税商品、土特产品及中草药等。甘肃位于中国偏西北地区,是中国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加上深居内陆,对外贸易不发达,甘肃旅游购物收入占旅游总收入比重较低。我们从饮食文化的角度人手,开发出能传递饮食文化旅游购物品,这类购物品主要是馈赠品,例如,兰州百合,白兰瓜、松花蘑菇等,但众多的甘肃风味小吃如兰州清汤牛肉面、高担酿皮等尚待开发成旅游购物品。在开发这类产品时,一定要考虑到旅游者的购买心理,要便于携带,体面大方。因此,这类旅游购物品在开发的过程中一方面要注重商品的质量要过硬,另一方面要注重饮食文化旅游商品的包装和设计,使得饮食文化旅游商品不仅具有实用性,还具有艺术性,从而在满足旅游者需求的情况下,也创造了饮食文化旅游商品的经济附加值。

(五)饮食文化展示馆

甘肃饮食文化展示馆的建立,有助于弘扬甘肃饮食的魅力。甘肃于2007年在兰州青城古民居群落中建成国内首家牛肉面博物馆———“兰州•中国拉面博物馆”。这座博物馆的建成,标志着兰州牛肉拉面的饮食文化背景开始从“草根文化”层面上悄然转型。在此基础上,甘肃饮食文化展示馆还应包括:(1)名人、名事、名宴回顾展,展出甘肃饮食名人、文化名人、历史名人在饮食领域留下的轶闻趣事;(2)组织甘肃饮食类书刊、画册在现场展销,以营造更浓郁的饮食文化氛围;(3)制作专题短片,播放甘肃饮食历史、名特小吃制作工艺等;(4)展示当今甘肃众多名店饮食文化时尚,包括餐饮环境(大堂、厅房)设计、用具、服饰、名人菜谱、菜单书法等。

二、甘肃饮食文化旅游开发注意事项

(一)注重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的发展基础,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其他旅游资源开发相比,投入少回报高,并且可重复利用,所以不应把饮食文化摆在其他资源附属的或可有可无的地位。甘肃饮食文化现存的状况是单、散、小、弱,饮食文化与自然景观还没有很好地融合。由于开发功能较单一,对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水平不高,在旅游景区的开发建设上,着重于对自然景观的开发,忽视了饮食文化的开发,参与性、休闲性不足,从而降低了对游客的吸引力。我们要树立大旅游的观念,要走大旅游、大市场、大发展的路子。高度重视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要立足当前,着眼未来,制定合理的发展政策和发展规划,使之在旅游业发展中占有一席之地。

(二)突出甘肃饮食文化特色

著名餐饮企业要提高自己产品的内涵,使就餐的旅游客人购买到的不仅仅是一餐饮食,一顿饭,还应包含附加的心理享受,精神享受,诸如牛肉面原汁原味的餐饮气氛。因此,开发中要全面详实地搜集关于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文化背景、民间传说、神话故事、风土人情、历史渊源等资料。一些名菜小吃往往伴有传奇故事,旅游部门如能将这些加以开发利用使游客在品尝的同时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加强饮食文化旅游的宣传

对饮食文化内涵的发掘和宣传不力,使得绝大多数外的游客根本无法了解甘肃饮食,对于甘肃饮食文化的认识更无从谈起,这不仅影响到饮食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和销售,甚至影响了旅游业的综合经济效益。对饮食文化旅游的宣传,除了餐饮、烹饪界本身要注重宣传外,更重要的是在旅游业的对外宣传促销中,把饮食文化作为必不可少的内容,有些景区和旅游城市,还应将饮食文化作为专题隆重推出。在旅游线路的编制中,也应考虑饮食文化的介入,或穿插在一些线路中间,或编制专门的饮食文化旅游线路。在各地各类旅游节庆活动中,可以把饮食文化当作一种富有特色的人文景观和促销项目,借机推上旅游市场。[8]

(四)提高餐饮企业的服务管理水平

有位营销专家曾说:“未来的竞争不在于工厂生产怎样的产品,而在于向顾客提供怎样的服务。”服务质量、服务水准的高低不仅关系餐饮企业的效益、声誉,更关乎甘肃旅游市场的生存与发展。政府应加强对餐饮企业服务管理水平的监督,经常性地通过各种检查评比活动,提高餐饮企业的就餐环境、服务态度、饭菜卫生、饭菜质量、后堂管理等。实行当地名吃、小吃挂牌经营,鼓励积极开发和开创饮食品牌,从而吸引更多的旅游者,促进甘肃旅游业的发展。

(五)重视饮食文化专业人才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