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型经济规划范例6篇

开放型经济规划

开放型经济规划范文1

关键词:重庆;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西部地区;架构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1007―5194(2009)05―0098―05

把重庆建设成为我国内陆开放高地,是重庆市贯彻落实总书记“314”总体部署(以下简称“314”总体部署)和《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国务院意见》)做出的重要决策,是启动和推进以“重点地区的重点开发”为标志的新的西部大开发战略而采取的重大举措,是重庆站在新的起点上,为把重庆建设成为21世纪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和国际贸易大通道必须实现的阶段性目标。为促进这一决策的顺利实施和目标的尽快达致,笔者拟就重庆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的架构进行分析探讨。

重庆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的架构,是由“314”总体部署和《国务院意见》所决定的。在“314”总体部署和《国务院意见》中,都特别突出了重庆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例如在“314”总体部署中,提出重庆要“建设成为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在《国务院意见》中,多次强调重庆“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推进改革开放大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要求重庆“全面提高对内对外开放水平,加快建立内陆开放型经济体系。”与此相适应,重庆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的架构,应该包括两个层次:一个是面对重庆市自身的,我们把它叫做核心架构体系;一个是面向整个西部地区的,我们把它叫做依托架构体系。这两个架构从内到外,由高到低,形成一个体系比较完整、功能比较齐备的真正经济学意义上的增长极的概念。按照增长极空间组织理论的观点,考虑到区际不平衡较长期的演变趋势,将经济系统空间结构划分为中心和两部分,二者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二元空间结构。中心区发展条件较优越,而区发展条件较差,经济发展必然伴随着各生产要素从区向中心区的净转移。在经济发展初始阶段,二元结构十分明显,表现为一种单核结构;随着经济进入起飞阶段,单核结构逐渐为多核结构所替代。

一、重庆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的核心架构

建设重庆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首先需要搭建起属于重庆自身的核心架构体系。这是重庆之所以能够成为“高地”的必要支撑。重庆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的架构,包括有多个层级,例如区县各个工业园区、五大支柱产业体系、部级市场体系等等,但其核心架构主要由北部新区、保税港区和“两江新区”组成。这三个区作为重庆内陆开放高地的主要标志和象征,在功能上发挥不同作用,在西部地区形成一个对内对外开放、产业集聚辐射、物流通关、对内对外市场拓展的制高点。

1、北部新区。

北部新区,是在原来部级重庆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基础上在重庆北部地区拓展而成的,拥有管辖面积73平方公里,包括石桥铺高科技开发园、二郎科技新城和北部新区高新园的部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作为重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基地,目前高新区内已注册科技企业近4000余家,其中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200家,日本、美国、德国、法国、意大利、新加坡、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三资”企业300余家,已孵化培育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产品,建成了重庆生物生化制药技术开发园、软件园、出国留学人员创业园等专业园区,初步形成了电子信息、生物工程和新医药、新材料、机电一体化四大主导产业。经过10多年开发建设,北部新区已成为重庆市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基地,对外开放的窗口,技术创新的示范区,培育科技企业家、孵化高新技术企业的学校。截至2008年底,北部新区累计引进外商投资企业984户,合同外资27亿美元,世界500强在北部新区投资的企业(项目)已达34个,占全市三分之一,已入驻的知名企业包括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康师傅、长安福特马自达、格力电器等国际国内知名品牌。2008年全区进出口总额占全市16%,居主城各区之首,其中外资企业完成80%,高出全市近10个百分点北部新区已然成为重庆市最具活力的地区。

北部新区拥有中国西部唯一的集水运、航空、公路、铁路于一体的立体交通运输网络。驱车30分钟即可到达重庆江北国际机场;北部新区紧邻长江上游的航运中心、中国西部最大的港口寸滩港,年吞吐能力将达70万标箱;重庆北火车站就坐落在区内,是中国西部地区铁路枢纽的重要节点。8条连通全国的高速公路在北部新区交汇。

今年2月,《国务院意见》明确提出:“设立重庆北部新区内陆开放型经济示范区,形成高新技术产业研发、制造及现代服务业聚集区。支持北部新区在土地、财税、金融、投资、外经外贸、科技创新、管理体制等领域先行先试。继续发挥北部新区内各类部级园区的特色和辐射带动作用,形成一区多园、良性互动、错位发展的格局。”

北部新区拥有部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出口加工区的优惠政策和西部大开发、三峡库区建设的优惠政策,以及重庆市政府给予的特殊优惠政策,可谓重庆乃至西部招商引资在优惠政策上的聚集地。

2、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

国务院以国函[2008]100号文件日前正式批复同意设立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由寸滩港、江北国际机场和出口加工区三部分构成,采取“水港+空港”的模式,组建一个“一区双功能”的内陆型保税港区。

保税港区规划控制面积8,37平方公里,分水港和空港两个功能区。其中,水港功能区面积6.00平方公里,涵盖长江中上游重要港口――寸滩港及其周边主要交通枢纽。空港功能区面积2.37平方公里,其范围覆盖了重庆江北机场和附近的出口加工区。

除水港及空港功能区外,还将根据发展情况,适时建立铁路保税功能区。目前划定的保税港区与重庆新建的龙头寺火车站近在咫尺,一旦规划中的铁路网络搭建完成,铁路保税功能区指日可待。

两路寸滩保税港区的设立,将大力推动重庆和整个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西部内陆省市 的物流成本将大幅度降低。重庆保税港区不但将吸引西南地区,而且将吸引西北地区外贸货物到重庆经长江水运出口,从而带动和推动整个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从这个意义讲,重庆保税港区将推动西部快速发展。

3、两江新区。

“两江新区”总面积约960平方公里,除了包含现有的北部新区之外,还将包括江北区大佛寺大桥以东的寸滩、鱼嘴、复盛等地,以及渝北两路组团和龙兴镇、石船、木耳、古路四镇,以及北碚蔡家组团和水土、复兴两镇。

在重庆设立两江新区就是指在划定区域范围内,实行开放引领、开发与开放紧密结合,政策先行先试的特定经济区域。在两江新区内建立适合西部内陆地区特点的开放型经济体制机制,探索先进制造业和服务业发展新模式,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区域。

重庆对两江新区的战略定位是:西部内陆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长江上游地区现代商贸物流中心、长江上游地区金融中心、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和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内陆国际贸易大通道和出口商品加工基地、长江上游的科技创新和科研成果产业化基地。

关于两江新区的管理模式,有人建议不增加新的管理层级,实行精简、高效的扁平管理模式。具体来说,由核心区和拓展区两部分组成,其中核心区包括经开区、高新区及出口加工区,由北部新区管委会管理。拓展区则分属不同街镇,仍由原来的行政区管理。而对两江新区的业务指导,可由商务部牵头,与发改委、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等相关部门组成部际联席会议,直接进行指导。

重庆两江新区的设立,将赋予重庆更大的金融制度改革的自,在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方面给予两江新区财税支持,支持两江新区进行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支持两江新区以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发展,支持两江新区建立高效、灵活的管理体制。

两江新区的设立,将极大地增强重庆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政策优势,极大地提升重庆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在整个西部,乃至在全国各个增长极中的地位,有效提升高地的辐射力和影响力。

二、重庆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的依托架构

建设重庆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除了需要搭建起属于重庆自身的核心架构体系外,还必须搭建起面向面向整个西部地区的依托架构。这是确保重庆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真正能够在西部地区发挥作用的平台和载体,是重庆经济高地与西部在经济上的桥梁与纽带。重庆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的依托架构,包括重庆与西部各省区的各种联系平台、城市合作协作体系、资源市场横向联系渠道、上下产业链联结网络架构等,但最重要的架构当属于成渝经济带和拟构建打造的西三角经济圈。这一带一圈就是一个支撑和基础,使重庆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能够真正耸立于西部地区,有利于充分发挥高地的聚集、辐射、带动、促进的作用。

1、依托架构有利于放大重庆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的聚集效应。

作为重庆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首要的职能就是能够形成巨大的聚集效应,最大限度地吸引来自于包括西部地区在内的国内外的资源、资金、技术、人才、品牌和企业进入,形成超强的经济实力和创新能力。而成渝经济带和西三角经济圈将会在放大重庆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的聚集效应上发挥积极、重要的作用。

成渝经济带,又称成渝经济区,是经过专家学者多年论证,并得到国家和社会认可、肯定的一个比较成熟的区域性经济合作区。这个经济带集中了重庆市和四川省相对发达的城市群,彼此间的合作及其合作机制已经大体成型,其经济的关联性较强,能够较好地实现互动与协作。作为重庆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的依托架构,实际上起到了一级放大器的作用,产生一种类似于经济学中的“蝴蝶效应”,通过重庆“三区”的发力,在成渝经济带形成更大的规模,产生更强的磁场吸附力,使之更深入地延伸到长江上游地区乃至整个西南地区。

拟构建的西三角经济圈,不但包含成渝经济带的全部内核,而且还历史性地将以西安为核心的关中城市群也纳入其中,这样西三角经济圈就涵盖到了整个西部地区12个省区市。这样,重庆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就有了第二级放大器:重庆原本不是很强的吸引力,通过一带一圈的整合和聚集,能够有效地扩大规模、增加容量、提升档次、拓宽渠道,形成新的、跨区域的巨大磁场,从而放大重庆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的聚集效应。

2、依托架构有利于拓宽重庆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的辐射范围。

重庆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作为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要想将其影响力辐射到整个西部地区,需要通过成渝经济带和西三角圈的逐级传递而达至。分析整个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可以发现,虽然经过十年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各省区市普遍得到很大发展,但这种发展总的来看,是一种低水平的发展,普遍状况是城市较好,农村较差;大城市较好,中小城镇较差。受交通、经济差异度等因素的制约,重庆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与广大西部地区之间的联系存在诸多盲区,需要通过中间层次进行承接和传递,才能够使二者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这个中间层次,就是成渝经济带和西三角经济圈。如果没有成渝经济带和西三角经济圈作为依托和纽带,重庆就是一个空中楼阁,要想将影响力辐射到整个西部地区是很难办到的。

3、依托架构有利于增强重庆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的带动能力。

重庆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不可能是直接点对点的,而是间接的、通过产业企业集群、上下游产业链整合、市场层级分工、共建共享合作机制等,分层逐级传递的。例如重庆的汽摩产业,可以通过成渝经济带和西三角经济圈,形成相对紧密的西部发达地区汽摩产业集群,推动西部相对发达地区汽摩产业的发展,而西部相对不发达地区则通过与汽摩产业集群形成更深入的配套合作关系,促进和推动西部相对不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类似地,资金、技术、人才等也可以通过这种或那种方式有效地逐级传递到其他地区,带动和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4、依托架构有利于提升重庆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的品牌价值。

依托架构之所以有利于提升重庆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的品牌价值,主要在于以下两个原因:第一,从组织构成上确保了重庆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的(合法性)存在。不管是中央的意图还是重庆自己的决定,建设重庆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的目标都需要得到西部地区的鼎力支持和积极协作配合才能够得以实现。成渝经济带和西三角经济圈可以从实体、体制机制上加强西部地区的联系,构筑起多方交流交往的平台,高地共建利益共享的合作机制,从法理上获得西部地区的认可和支持,可以大幅降低行政区划不同而带来的建设成本。第二,为重庆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建设打下了牢固的基础。成渝经济区和西三角经济圈是西部相对发达的地区和城市群集中区,各个城市群互有优势,产业互补、协作性较 强,能源、资源丰富,基础设施条件相对较好。在这样的基础上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起点高、实力强、发展速度快。

三、打造重庆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依托架构的思路

建设重庆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需要打造与此相应的两个架构。目前由于核心架构是属于重庆市内自己的事情,重庆市对此已经做出了相应的部署、规划和安排,因此本文重点探索打造重庆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依托架构的思路。

1、大力推动尽快完成成渝经济区规划的制定。

在西三角经济圈还没有得到国家确认以前,应该大力促进成渝经济区的制定。目前国家发改委已经承诺并正在制定成渝经济区的规划,现在的工作任务是要联合四川省,共同促进这一工作的完成。即使西三角经济圈获得国家的认可,要把它落实,并争取进入国家十二五规划,也是一项难度比较大的工作,此期间不能留有空白,必须充分发挥成渝经济区的作用。到最后,如果西三角经济圈进入国家十二五规划,成渝经济区也能够发挥铺垫、借鉴的作用,甚至在局部仍然具有实用的价值。因此,决不能因为我们提出了西三角经济圈的概念就不管成渝经济区的规划和发展了。步步为营,是建立依托架构的核心。

2、尽快完成并向中央提交西三角经济圈的论证报告。

目前重庆市提出了打造西三角经济圈的建议,并且已经初步获得社会的广泛认同和肯定。接下来的工作应该是尽快向中央上报论证报告。论证报告的内容很多,但主线应突出和强调“西三角经济圈”的国家战略性质,这是极其重要的。当前,全国许多地方都在争相建立有特色、有支撑的经济区,例如大武汉中部经济圈、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东北经济区等等,并且都希望成为中国第四增长极。要想在全国各经济区中脱颖而出,除了要有实力、有总量、有特色以外,一定要有独一无二的“杀手锏”。而“西三角经济圈”的杀手锏就是国家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国家重庆战略这两个重要法宝。西部大开发是国家在20世纪末做出的我国面向21世纪的重大战略决策,而重庆的改革发展则通过总书记的314总体部署和《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统筹城乡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将其上升至国家发展战略层面。这两个国家战略都需要“西三角经济圈”作为实施的平台和载体。特别是重庆构建内陆型经济高地需要“西三角经济圈”作为支撑,《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统筹城乡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的10条38项意见需要通过“西三角经济圈”得到落实。总之,要让论证报告与国家战略结合起来,成为获得国家认可的重要依据。

3、要争取“西三角经济圈”获得西部地区各省区,特别是四川、陕西、贵州等的肯定和支持。

获得西部地区各省区,特别是四川、陕西、贵州等的肯定和支持,是争取“西三角经济圈”纳入国家十二五规划的民意基础。为此,市委市府领导层有必要广泛、频繁地与西部地区各省区市的领导层进行互动,交换意见,争取赢得川陕黔各省党委政府的认同和参与,争取其他地区的配合和支持。如果条件允许,最好能够与川陕黔等省达成共建共享合作意向,形成备忘录;与“西三角经济圈”所在城市,特别是成都市、西安市签署城市协作纲要(备忘录与协作纲要可以作为附件放入论证报告中)。市级各部门可以与其他地区进行对口流通、交流,了解彼此的观点意见、探讨未来发展的框架和思路;市委党校、市社会科学院、市综合经济研究院、高等院校等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单位则要广泛开展对“西三角经济圈”的理论研究,加强与西部地区,特别是川陕黔等省市的理论研讨活动和论证分析,交锋观点,创新思维,争取在理论界达成共识。宣传部门、各种媒体、报刊等则需要加大对打造“西三角经济圈”的宣传报道,做好舆论宣传工作,营造有利于促进和推动“西三角经济圈”形成的良好氛围。进而影响和感染其他地区的参与。

4、及时做好组织、技术、规划的前期准备工作。

是否建立“西三角经济圈”,并争取纳入国家十二五规划,成为中国第四增长极,对于重庆今后的改革发展、对于贯彻胡总书记314总体部署、对于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统筹城乡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对于加快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重庆市必须要有只能成功、不容失败的信心和决心,采取措施,尽快做好相关的组织、技术和规划的前期准备工作,保证工作做到万无一失。组织准备工作,是指需要专门成立一个由市领导亲自挂帅、市发改委具体承办的“西三角经济圈”筹划办公室,负责“西三角经济圈”的组织、公关、协调和督办工作。办公室下设若干专门小组,负责专项事务工作。技术准备工作,是指为“西三角经济圈”纳入国家十二五规划,争取成为中国第四增长极所需要完成的全部技术、业务和论证工作。这部分工作可以由发改委牵头,抽调市里有关部委职能部门人员、有关研究院所专家学者来完成。规划准备工作,是指必须预先对“西三角经济圈”进行规划。“西三角经济圈”不是重庆一个市能够规划得了的,但是本倡议是由重庆市率先提出来的,因此,重庆需要发挥领头的作用,预先制订一个规划草案出来,提供给国家有关部门参考。

开放型经济规划范文2

 

关键词:低碳经济

一、主要发达国家加快低碳经济转型,构筑全球竞争新格局

(一)大规模投入低碳领域,促经济复苏,培育新增长点。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欧盟和日本推出前所未有的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都将低碳领域作为投资的重点。

1 美国奥巴马政府推行绿色新政,培育新能源产业。

2009年2月,美国新任总统奥巴马签署《复苏与再投资法案》,实施总额为7872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内容包括开发新能源、节能增效和应对气候变暖等方面。其中,开发新能源为核心内容,与开发新能源相关的投资总额超过400亿美元,按计划,在未来三年内,美国可再生能源的产量将翻一番;制定严格和实施的汽车排放标准,大力促进绿色建筑等的开发,以及建设全新的智能电网;通过一系列节能环保措施,发展低碳经济,在全球应对气候变暖问题上掌控主导权。奥巴马政府以开发新能源为核心的绿色新政并非仅追求经济复苏的短期目标,更着眼于经济的未来,培育新能源产业,使其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重振美国经济。

2 欧盟促经济复苏与低碳经济转型战略结合。

在德国、英国等多个欧盟成员国先后出台本国经济刺激计划后,欧盟委员会为协调各国行动,最大限度发挥各国经济刺激举措的潜力,以形成规模效应,于2008年12月,推出总额为2000亿欧元的(约合252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其中,为实现欧盟发展低碳经济的“三个20%目标”(2007年,欧盟提出到2020年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基础上至少减少20%,将可再生清洁能源占总能源消耗的比例提高到20%,将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消费量减少20%。)的投资为480亿欧元(约合605亿美元),显然,欧盟把促进经济复苏和增加就业机会的短期措施与向低碳经济转型的中期战略结合起来。2009年3月,欧盟宣布将在2013年之前投资1050亿欧元(1323亿美元),用于绿色经济建设,以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抵制全球气候变暖,并稳固欧盟在环保技术领域的世界领先地位。

3 日本投资低碳革命。

2009年4月,日本公布总额为15.4万亿日元(154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包括紧急对策,稳定就业和金融体系;投资未来,着眼于今后的增长战略;以及刺激日本的活力等方面。投资未来的核心内容就是低碳革命,投资规模达1.6万亿日元(合160亿美元)。目标是到2020年太阳能利用达到世界第一;对可再生能源的利用规模达到世界最高水平;在世界上最早实现普及环保汽车;推进低碳交通革命,发展世界最先进物流;成为资源大国,领导世界低碳再循环潮流。

(二)制定和实施中长期战略规划。主导世界低碳技术和产业发展。

低碳经济作为新的发展模式,成为后危机时期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力。主要发达国家凭借低碳领域的技术和制度创新优势,制定和实施发展低碳经济的中长期战略规划,力图在新一轮的世界经济增长中获得强有力的竞争优势。

1 美国立法推动温室气体减排,发展清洁能源,向低碳经济转型。

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竞选之初就明确表示,将在美国实行温室气体减排、促进清洁能源及能效领域发展、并且重返国际气候谈判舞台,2009年6月通过的《美国清洁能源法案》是美国在这个方向上迈出的重要一步。《美国清洁能源法案》明确规定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到2020年,温室气体排放量要在2005年的基础上减少17%,到2050年减少83%。自2012年起开始实行温室气体总量控制与排放权交易制度,发电、炼油、炼钢等工业部门的温室气体排放配额将逐步减少,超额排放需要购买排放权。到2020年,电力生产中至少15%为太阳能、风能、地热等清洁能源,另有5%通过节能措施减少能源消费,两项相加必须达到20%。投资1900亿美元用于发展新的清洁能源技术和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包括可再生能源、碳捕获和储存、电动和其他先进技术交通工具、基础科学研发等。《美国清洁能源法案》构成了美国向低碳经济转型的法律框架,表明美国在气候变化政策基调上的根本性转变。

2 欧盟推进低碳经济转型,要引领世界低碳技术发展。

在发展低碳经济方面,欧盟国家走在了世界前列。英国是低碳经济最为积极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为了推进低碳经济转型,英国《2008气候变化法案》,规定到2050年温室气体削减80%,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为温室气体减排目标立法的国家。2009年7月,英国政府《低碳转型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在世界上首次将温室气体量化减排指标进行预算式控制和管理,确定“碳预算”指标,并分解落实到各领域。《规划》要求英国到2020年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在2008年水平的基础上减少18%,即相当于在1990年排放水平的基础上减少34%。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在能源供应中要占15%的份额,其中40%的电力来自绿色能源领域,这既包括对依赖煤炭的火电站进行“绿色改造”,更重要的是发展风电等绿色能源。在住房方面,英国政府拨款32亿英镑用于住房的节能改造,对那些主动在房屋中安装清洁能源设备的家庭进行补偿。在交通方面,新生产汽车的二氧化碳排放标准要在2007年基础上平均降低40%。同时,英国政府还积极支持绿色制造业,研发新的绿色技术,从政策和资金方面向低碳产业倾斜,确保英国在碳捕获、清洁煤等新技术领域处于领先地位。《规划》标志着英国政府正主导经济向低碳转型。

欧盟委员会在平衡与协调各成员国的基础上,于2007年提出发展低碳经济的“三个20%目标”。2008年12月,又通过为实现“三个20%”的目标而制定的欧盟能源气候一揽子计划。该计划包括欧盟排放权交易机制修正案、欧盟成员国配套措施任务分配的决定、碳捕获和封存的法律框架、可再生能源指令、汽车CO2排放规划和燃料质量指令六项内容。目前,能源气候一揽子计划已经成为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法规,将会推动欧盟经济继续向高能效、低排放的低碳方向转型。

2009年10月,欧盟委员会建议欧盟在未来十年内增加500亿欧元(约合630亿美元)发展低碳技术,以应对气候变化和能源供应安全方面的挑战,保持欧盟的经济竞争力。根据欧盟委员会的这项立法建议,欧盟发展低碳技术的年资金投入将从目前的30亿欧元增加到80亿欧元。欧盟委员会已联合企业界和研究人员制定了欧盟发展低碳技术的“路线图”,计划在风能、太阳能、生物能源、二氧化碳的捕获和储存等六个具有发展潜力的领域发展低碳技术。

开放型经济规划范文3

关键词:绿色理念;经济发展;生态化转型;路径;南京市

中图分类号:X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 01(a)-0000-00

Abstract: A series of crucial ideas have been identified to guide development during the 13th Five-Year period,one of which is the ”green development” concept. Adhering to the Win-Win in Economy and Environment is the strategic selection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s well as the only way to improve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quality. The deficiency of the ecological economy development is analyzed, from the aspects of Idea, industry development,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system. Finally,it puts forwards some suggestions on how to develop the ecological economy , based on the green development concept.

Key words: green development concept; ecological economy; path; Nanjing

h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南京围绕建设“强富美高”新南京和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目标,确立了发展“创新型、服务型、枢纽型、开放型、生态型”等“五型经济”的战略构想。南京市提出的发展生态型经济正是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积极寻求经济和环保协调发展的一种体现。发展生态型经济,实现绿色发展,为南京培育增长新动力指明了方向。

1南京市发展生态型经济的现实背景

1.1绿色发展理念坚定了践行生态型经济的道路抉择

绿色发展理念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坚定了南京践行生态型经济的道路抉择。近年来,南京立足建设现代化国际性人文绿都的城市定位,大力发展生态型经济,既符合追求人与自然的生态和谐这一价值取向,又遵循了国家发展战略的主导方向,这进一步坚定了“凝心聚力建设强富美高新南京,争当江苏发展排头兵”的信心。

1.2四个城市目标定位指明了生态型经济的发展方向

南京确立了“一带一路”节点城市、长江经济带门户城市、长三角区域中心城市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创新型城市“四个城市”的目标。大力发展创新型、服务型、枢纽型、开放型和生态型“五型经济”,正是南京市委、市政府推动建设“四个城市”的战略举措。发展生态型经济,将倒逼南京从目标设置、动力支撑和实践方法,全面调整思路和摆脱路径依赖,在现代化建设中占得先机。

1.3发展生态型经济源于对转型发展阶段特征的科学认识

当前,南京传统工业生产效率的提升空间已接近临界点,现有的生产力要素投入和产出方式已经难以为继,重工业发展惯性依然很大。偏重的产业结构导致了能源消耗的居高不下。环境压力高位呈现,突发性环境事件呈增多趋势,产业结构型环境风险客观存在,绿色发展、转型发展迫在眉睫。发展生态型经济,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是南京谋求功能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1.4发展生态型经济是破解资源环境约束的战略考量

南京市能源利用效率依然偏低,单位GDP能源消耗在13个省辖市中排倒数第3位;生态环境质量不容乐观,空气质量优良率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位于第8位,在13个省辖市中列倒数第3位;水环境好于Ⅲ类水质比例低于小康社会标准,城区河道黑臭现象较为普遍。随着南京被定位为长江三角洲唯一的特大城市,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将进一步加速推进,资源环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和约束将更加凸显。

2南京市发展生态型经济的探索实践

2.1发展战略演进

南京较早认识到绿色发展对实现现代化和提升民生质量的重要性,并不断加大绿色发展落实力度。根据具体推进情况,可将生态经济发展实践分为三个时期:研究探索期(1978-2004年),南京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对生态经济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务实举措不多;强基筑本期(2004―2013年),2004年作出“实施绿色南京战略,建设生态市”的战略决策,2006年批准实施《南京市生态市建设规划纲要》,2011年出台《关于坚持生态为基加强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意见》;创新提速期(2013年至今),出台《关于印发推进可持续发展“1+2”实施意见的通知》、《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创建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意见》和《南京市生态文明建设规划(2013-2020)》,在“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实施绿色引领战略、大力发展生态型经济。

2.2具体实践与成效

绿色发展水平有所提高。多年来,南京坚持以创新为核心动力推动转型升级,协调推进创新型、服务型、枢纽型、开放型、生态型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2015年,三次产业比例为2.4:40.3:57.3。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45.3%,石化、钢铁等高耗能产业占工业比重进一步下降。2014年,南京市绿色发展综合指数居于全省第4位,绿色发展指数由2010年的65.7%提高到2014年的79.1%,增长幅度高于苏南地区平均水平。

能源资源利用更加集约。能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2015年,南京万元GDP能耗为0.62吨标准煤,比2016年的1.31吨标准煤下降了73%。通过实施铁腕控煤,倒逼产业转型、结构优化,在保持经济高速增长的前提下,南京近三年的煤炭消耗量呈负增长趋势。水资源利用效率逐年提高,单位GDP用水量以平均9%的速度逐年递减。

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在经济快速发展、重化工业规模明显扩张、能源消耗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全市环境治理力度不嗉哟螅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逐年下降,生态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2015年,空气环境质量达到或优于二级标准的天数比例达到64.4%,比2013年提高了9.1个百分点;PM2.5年均浓度为57微克/立方米,比2013年下降26.9%。水环境质量有所改善,地表水省考断面好于Ⅲ类比例提高至45.5%。

绿色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不断深化制度改革,颁布实施了《水环境保护条例》等法律规章,制定施行《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等基础性、强制性、约束性的规划,出台实行了节能减排、脱煤降耗、治水减污、大气治理、环保改革等一系列政策和行动宗旨。在考核评价方面,坚持把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核心指标体系,在今年的区域发展绩效考核评价体系中,生态环境指标占比达到21分(百分制),生态文明建设在五大建设体系中占据较大比重。

3南京市发展生态型经济的问题与制约

虽然南京城市发展与环境改善呈现良性循环,但传统重化工业发展惯性与产业绿色转型发展之间、经济总量不断扩大与资源环境承载力不足之间、环境质量不高与群众更高诉求之间、优质生态产品供给不足与群众对优美生态期盼之间的矛盾依然突出。

3.1绿色发展理念尚未真正达成共识

长期以来,由于受经济指标至上的政绩观的影响,政府部门在处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二者关系方面,更多地倾向于追求经济发展的数量,而忽视了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环境保护让位于经济发展,这是既是一种尴尬的事实,也是普遍存在于现实中的现象。公众生态文明意识呈现“认同度高、知晓度低、践行度不够”的状态,认为政府和环保部门是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责任主体。部分企业环保责任意识不强,超标排放、非法排污和恶意偷排等现象依然存在。究其原因,就是绿色发展的理念尚未牢固树立,还停留在口头上、文件上,没有真正转化为行动。

3.2产业结构偏重是资源环境问题的根源

南京重化工特征明显,高污染、高能耗的重化工产业仍占较大比重。2014年,南京轻重工业产值比是20.5:79.5。与综合实力相当的副省级城市相比,南京重工业比例高于武汉(23.1:76.9)、大连(24.5:75.5),宁波(27.5:72.5),明显高于杭州(38.9:61.1)、成都(48.5:51.5)、青岛(38.8:61.2)等城市。南京工业煤炭消耗量在副省级城市中排第2位,二氧化硫排放量居第5位,氮氧化物排放量居第3位,烟粉尘排放量居第4位。单位GDP能耗在13个省辖市中排倒数第3位,单位GDP用水量是北京、深圳的2-3倍。

3.3经济增速换挡制约了产业绿色转型能力

“十三五”期间,南京经济将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在短期经济下行压力、财政收支压力以及企业与产能清出后的就业与社会保障压力下的“合并阵痛”下,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矛盾可能会短期激化,并波及到社会稳定。产业的绿色转型,包括淘汰落后产能、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能源结构调整等均需要一定的财政支持;重化工产业的发展转型面临着资金投入、市场、社会稳定等诸多因素制约,短期内难以根本转变,产业绿色转型压力巨大;随着污染企业关停搬迁整治力度的加大,企业环境准入标准的不断提高,地方政府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压力不断增大,保生态与稳增长之间的矛盾仍然突出。

3.4生态环境质量依然是最突出的短板

全市空气环境质量达到或优于二级标准的天数比例与环保部新颁布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市指标(试行)》(2016年)中“优良天数比例≥85%”的目标还有较大差距;空气环境质量总体水平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位于第8位,在13个省辖市中列倒数第3位。水环境质量达标率较低,地表水Ⅰ-Ⅲ类水质比例低于小康社会60%的标准;城区河道黑臭现象较为普遍,城区黑臭水体占所测断面的50%左右;乡镇饮用水源地水质尚未100%达标。噪声污染投诉居高不下,建筑施工噪声扰民现象较为突出。环境安全风险依然偏高,固定风险源单位得规模数量在全省位次居前,环境风险的防范形式依然严峻。

3.5绿色发展的协同保障机制亟待健全

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发展考评体系、法规保障体系、联动管理体制、政策激励机制、目标倒逼机制还有待建立健全。按照“发挥市场作用,转变政府职能,管治各类污染,引导社会参与”的要求,在生态建设、环境保护、污染防治、环境治理、监督管理等方面,如何建立健全污染防治的全防全控、联防联控体系,如何有序整合不同领域、不同部门、不同层次的监管力量,如何充分激发全社会参与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仍需要进一步深入破题。

4以绿色发展理念引领经济生态化转型的路径

4.1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在全社会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必须坚决杜绝“环境保护让位于经济发展”的现象。必须树立底线思维,合理设定资源能源消耗上限,依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确定制革、制药、电镀、印染、有色金属、农药等重点行业规模限值,切实将经济活动限定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范围内。必须强化红线意识,按照“生态红线面积不减少、功能不降低、性质不转换”的要求,对生态红线区域严防死守,限期清理现有不符合保护要求的建设项目,确保生态红线区域环境质量不降低。只有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并重,才能实现经济的绿色增长,才是真正的发展生态型经济。

4.2切实发挥规划引领作用

规划引领发展,科学规划才能引领科学发展,必须充分发挥规划的引领和规范作用。深入实施“多规合一”,推进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的“多规合一”,以功能定位约束空间规划、约束开发强度、约束用途用量,实现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合理布局,从源头上控制污染、防止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促进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必须发挥规划环评的源头预防作用,推进土地利用的有关规划和区域、流域的建设、开发利用规划,以及工业、农业、交通、城市建设等有关专项规划等领域规划环评,从源头控制污染产生;开展江北新区规划环评试点,探索重大政策环境影响评价试点,对实施五年以上的产业园区规划,进行规划环境影响跟踪评价;建立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的联动机制,开展重点产业园区规划环评“负面清单管理试点”。

4.3以绿色助推产业转型升级

充分发挥环境保护在供给侧改革中的引导作用,强化环境硬约束,倒逼产业转型升级,用高端、高质、高新“三高”实现耗能、污染、排放“三降”。严格环境准入要求,以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优化新增产能布局,积极探索对新增产能实行资源环境承载力、总量控制指标“双控制”;健全产业结构、生态空间和总量控制“三位一体”的环境准入模式,全面实行产业准入负面清单,严把项目准入关;对于不符合环境准入要求的,必须坚决否决,严禁环境保护让位于经济发展。严格控制“两高一资”行业发展,显著降低石化、钢铁等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在全市工业中的比重;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严格控制轧钢、水泥、船舶及国家和省明确的产能过剩行业新增产能,分类有序淘汰相对低端和过剩产能企业。

4.4打好补齐生态短板攻坚战

良好生态环境是支撑生态型经济发展的最大本钱,也是实现全面小康、建设“强富美高”新南京的关键环节。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民生优先,聚焦社会关注和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深化大气污染防治,在确保完成空气质量考核目标的前提下,力争让人民群众看到更多的蓝天白云;系y开展水污染治理,铁腕治污,让城乡水体清水长流;科学防治土壤污染,协调推进污染防治、风险管控、治理修复三大举措,从源头上保障好人民群众的米袋子、菜篮子和生产生活环境。尽快实现生态环境质量的突破性改善,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生态文明建设获得感。

4.5用最严格的制度提供保障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绿色发展的硬指标,严格的制度体系是绿色发展的硬保障。必须抓住江苏省作为国家生态环境管理制度综合改革试点省份的机遇,大力推进南京市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制度对建设生态文明、发展生态型经济的引导作用。完善法规标准体系,加快清理和修订现行制度中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冲突或不利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内容,制定土壤环境保护、排污许可证管理、排污权交易管理等法规规章,修订大气污染防治、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等法规;按照严于国家和省标准的要求,制定修订一批能耗、水耗、地耗等方面的地方标准。制定南京市委、市政府及相关部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按照依法依规、党政同责、归属明晰、权责一致、多方联动的原则,建立管发展必须管环保、管生产必须管环保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责任体系。

参考文献:

[1] 朱坦,王天天,高帅. 遵循生态文明理念以资源环境承载力定位经济社会发[J]. 环境保护,2015 (16): 12-14.

[2] 路云霞,李文青,刘海滨等. 基于生态文明的地方环境立法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15(8): 1-3.

开放型经济规划范文4

【关键词】低碳城市规划;内涵;措施

一、低碳城市的内涵

低碳概念最初产生于经济发展领域,英国政府在2003年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在世界上首次提出“低碳经济”的概念。而日本于2007年开始致力于“低碳社会”的建设。笔者认为,低碳经济是通过更少的自然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获得更多的经济产出,创造实现更高的生活标准和更好的生活质量的途径和机会,并发展、应用和输出先进技术、创造新的商机和更多的就业机会。

而城市作为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聚居地,也是能源消耗和CO2等温室气体排放的主体和集中地。因此,城市应该成为低碳发展的空间载体,成为人类验证“低碳经济”和“低碳社会”理论,实现低碳发展的首要区域。国际社会于2007年开始关注“低碳城市”(Low Carbon City)的概念。低碳城市是“低碳经济”和“低碳社会”的融合,既强调低碳生产又强调低碳消费;既是符合低碳理念的经济发展,也是符合低碳理念的社会发展。因此,低碳城市可定义为:城市经济以低碳经济为主导模式、市民以低碳生活为理念和行为特征、政府以低碳社会为建设蓝图、城市规划以低碳理念为指导的城市。“低碳城市”的内涵必须把握两个方面:一方面城市必须保持经济的高速发展;另一方面必须保持能源低消耗和CO2低排放。低碳城市要求在城市化进程中实现“低排放、高能效、高效率”的规划设计与建设;在城市发展中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模式转变,优先发展低碳经济;同时在城市建设中要求推动地方政府与金融企业的政策激励与融资支持,驱动技术创新和资本流动,推广有效节能减排的低碳技术。

二、发展低碳城市规划的几点建议

1、低碳城市规划建设的制度设计。城市发展向低碳转型需要实现生产与生活2个层面的低碳化转型,政府应是低碳城市建设的主要推动者和政策供给者,同时协调社会各方包括企业、非政府组织以及公众的共同参与,制定完整的低碳城市管理政策,全面促进城市低碳化转型。具体而言,制定低碳城市的管理政策体系,必须首先从低碳城市内涵、低碳城市评估标准、低碳产业发展模式、低碳生活发展模式等层面明确低碳城市的发展模式,在此基础上制定强制性、激励性和自愿性三类政策。强制性政策可能包括法律法规、考核制度、总量控制和技术标准等,激励性政策可能包括税费、交易、补贴和投融资等,自愿性政策可能包括消费引导、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等。

2、明确低碳城市规划的定位。为有效促进低碳城市规划研究和建设实践的深入,必须明确低碳城市规划的定位。结合我国现有城乡规划编制体系,可以有以下三种编制类型:一是现行城乡规划编制体系以外的低碳城市规划,作为一种新类型的规划;二是作为现行城市规划的组成部分进行编制,以专项规划或独立篇章的形式纳入现有城乡规划体系;三是低碳理念融入现有法定城乡规划编制体系中,在城市各项规划内容中实现低碳目标,落实到用地布局、交通模式、产业发展和设施建设中。从今后的发展看,笔者认为低碳理念融入现有法定城乡规划编制体系应是主要方向,是城市规划自身发展创新的一个重要方面。

3、注重低碳城市建设中的生态调控。低碳城市作为生态城市的先锋军,其规划建设需要以生态学原理为理论基础,对低碳城市进行符合生态学原理——自然原理调控。一是城市空间结构模式要结合自然。城市空间结构是城市建设的框架,决定了城市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城市形态。低碳城市的空间结构要充分的结合自然,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二是基础设施建设要结合自然。低碳城市的生态调控须构建城市生态安全格局,促进生态服务功能的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河流、水系、森林、防护林带、公园等要素形成绿色基础设施的基本空间格局,从而保证城市生态系统与自然环境之间生物要素的流通。三是空间设计结合自然。低碳城市空间设计主要是通过空间要素的生态化规划布局达到系统自我循环和自我调节,减少对环境的消耗和污染,实现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的改善。

4、注重低碳城市产业规划。进行低碳城市产业规划,要求产业结构应以低碳化为落脚点,包括改造传统产业与发展新型产业两方面,最终使传统产业清洁化、多元化与高效化生产,产业结构升级。传统的产业具有的特点主要是资源与能源消耗量较大,利用率不高,在生产中,废弃物与中间产物均排放到自然环境中,碳排放量非常大。因此,必须在以传统产业为立足点的基础上,加大力度进行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在进行升级改造时,要加强高能耗、高污染产业的节能减排工作,减少资源与能源的损耗,并将落后产能淘汰、关闭经过多次整改还不达标的企业。通过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逐步实现传统产业清洁化、多元化、高效化的生产,整体效益达到最大化。同时,不仅要注重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也要注重发展低碳绿色新型产业,依托现有资源与能源,加大力度进行新能源与新材料的自主创新力度,并积极发展太阳能、生物能、城市垃圾发电等新型产业,减少城市碳排放量。

5、强调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相结合。技术创新是低碳城市发展的关键领域之一。紧跟世界低碳技术发展潮流,通过积极引进低碳发展相关技术,加快我国低碳技术与世界先进水平接轨。在技术引进的基础上,通过消化、吸收、再创新,不断提高我国低碳技术竞争能力。同时,加紧自身创新能力修炼,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加强和高校及科研机构合作,提高关键领域技术开发和创新能力,占领未来全球低碳技术制高点。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充分发挥科技在低碳城市发展中的基础和先导作用,促进关键领域自主创新与科技进步,依靠自主创新推进节能减排,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增强适应全球气候变化的能力,加快低碳城市发展步伐。

6、低碳城市规划指标体系的建立。城市规划指标体系制约着城市规划的编制和实施。目前城市规划的各项指标均是在工业化过程中形成的。在当前我国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的形势下,城市规划指标体系需要加入新的能够反映城市低碳情况的指标,但是要注意这些指标的可操作性与对各地区的适用性。以此为基础,要加强低碳城市规划成果的评估。城市规划成果具有滞后性,低碳城市规划成果更是如此。低碳城市规划中的各项措施是否有助于温室气体排放的减少,这是在短期内无法测度的。因此,需要建立长期的低碳城市规划的评价与监督机制,对低碳城市规划的绩效进行综合的评估。

综上所述,在进行低碳城市探索时,要对城市经济发展阶段和发展模式做出充分的战略评估,结合城市自身特征,确立低碳发展的思路,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低碳城市规划研究的理论框架,这对我国低碳经济发展和低碳城市的建设将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迅,曹广忠,徐文珍.中国低碳城市发展战略[J].城市发展研究.2010(1)

开放型经济规划范文5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是国家批准的首个以航空经济为主题的实验区、示范区。它是郑(州)汴(开封)一体化区域的核心组成部分,包括郑州航空港、综合保税区和周边产业园区,规划范围涉及中牟、新郑、尉氏3县(市)部分区域,面积415平方公里。《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是河南省委、省政府在清醒把握国际、国内宏观环境和省情基础上制定的;是客观趋势、发展需要、理论支持、基础保障、体制创新、理想勾划等要素系统集成的结果。它与中原经济区规划、国家粮食战略工程河南粮食生产核心区规划一起,构筑形成了我省三大国家战略框架。这三大战略既相辅相成又各具特色,既相互融合又各有侧重,形成了引领河南今后一个较长时期持续健康跨越发展的战略规划体系,使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的宏伟事业站在了一个新的战略起点上。

一、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谋划的时代背景

(一)交通方式的变化成为区域发展新的动力引擎

在全球化趋势不断深入的当今时代,交通运输联系不再囿于一国之内,早已扩大到国与国、洲与洲之间,对区域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1992年,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的卡萨达教授总结历次交通运输方式变化对区域发展产生的影响,提出了“第五波理论”,即在海运、内河航运、铁路、公路引起区域经济发展变化之后,航空运输会对区域发展带来划时代的变革。主要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航空运输适应了国际贸易距离长、空间范围广、时效要求高等要求,因而成为经济发展的新驱动力,是现代化国际经济中心城市迅速崛起的重要依托。航空经济正在成为继陆路经济、海洋经济之后又一新的增长点,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的综合带动作用正在日益凸显。

(二)经济全球化时区域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提出了新要求

在全球化迅猛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种新的商业运行模式——供应链中心,尤其是随着互联网、物联网、航空运输的发展以及新工业革命的出现,带动了服务外包、离岸制造、电子商务发展更加迅猛,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流动更加快捷。因此,城市竞争力的强弱取决于其参与服务外包、离岸制造、电子商务等的深度与广度,城市的发展乃至区域的发展必须围绕着这几个方面做文章,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调整发展思路,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这是经济全球化向纵深发展对区域经济发展提出的新要求。

(三)国家民航业战略布局调整为河南谋划航空港经济带来新机遇

受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影响,我国民航业存在着发展不平衡、布局不合理、结构不协调等问题,主要表现为机场建设呈现出“东密西疏”的格局。如北京、上海、广州机场承担着门户机场和中转机场的所有功能。但是,随着产业转移带来的航空客货运输量的增长,特别是受空运资源稀缺的限制,当前我国三大门户机场空域资源运营已经接近饱和。为了提高三大门户机场国际航空枢纽的地位,三大门户机场现有的空域资源要进行结构的优化调整,这就有必要在中西部区域挑选一个发展前景好的机场来承担北京、上海、广州三大门户机场的部分中转功能,缓解三大机场的运输压力。去年7月8日,国务院出台的《关于促进民航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将民航业上升为战略性产业,提出要“选择若干地区发展航空经济示范区”。在这样的背景下,河南通南达北、连贯东西的地理位置与“铁公机”综合交通枢纽的优势使得郑州机场已经具备成为我国中部枢纽的条件。

2011年11月,在国家民航局的支持下,我省提出了发展航空经济的初步构想。2012年2月,省政府与国家民航局首次签订协议,双方将共同推进郑州国内大型航空枢纽建设,加快以郑州机场为核心的航空大都市建设,共同申报郑州航空经济综合实验区;4月,省诿常委会讨论航空经济综合实验区,进一步提升了认识,决定向国务院申请设立;7月,我省联合国家民航局向国务院正式上报建设实验区的请示;9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向国务院上报同意建设实验区的请示;10月,国务院批复同意规划建设实验区,要求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编制规划;11月17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中原经济区规划并同意规划建设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今年3月7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了《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2013—2025年)》。这是全国首个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航空港经济发展先行区。

二、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的基础条件和优势

国家决定规划建设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既是着眼于中原经济区建设、中西部地区对外开放和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又是基于河南发展航空港经济的优越条件和基础。

一是区位优势突出。郑州航空港地处内陆腹地,空域条件较好,便于接人主要航路航线,适宜衔接东西南北航线,开展联程联运,有利于辐射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等主要经济区。有关专家认为,在全国现有机场形成的城市对运市场中,经郑州机场绕航率小于125%的对运市场达到6000多个。在郑州建设国内大型航空枢纽,可以高效便捷地为国内航班提供经停中转服务。

二是陆空衔接高效。郑州机场是国内大型枢纽航空机场,规划建设4条跑道,发展空间大。郑州是全国高速铁路网和高速公路网的重要枢纽。目前,我省铁路营业里程达到4822公里,以郑州为中心“米”字形布局的高铁网正在加快建设;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了5830公里,居全国第一位,所有县城均可在20分钟内上高速公路,陆空对接、多式联运、内捷外畅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日趋完善,货物集疏的物流成本和时效成本优势明显。

三是产业基础和发展态势良好。目前,郑州航空产业区已聚集了电子信息、航空物流和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成为了郑州机场空运货物的重要来源。美国联合包裹、俄罗斯空桥、富士康等国际知名企业已进驻发展,郑州已成为全球重要的智能手机生产基地,航空枢纽建设和航空关联型产业互动发展的良好局面初步形成。

四是开放条件不断完备。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航空运输正成为在全球范围内配置高端生产要素、提升国家和区域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航空港经济日益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为此,郑州正以开放的姿态迎接在此聚集的高端生产要素,开放活力已经彰显。目前,中部地区首家综合保税区毗邻郑州机场落户,保税物流中心、出口加工区、铁路集装箱中心站等在实验区范围内集中布局,航空、铁路、公路口岸功能不断完善,各类园区与航空港联动机制初步建立,郑州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即将启动,开放型经济发展势头强劲。

三、建设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重要意义和战略定位

(一)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的重要意义

1.有利于优化航空货运布局,提升我国民航业国际竞争力

近年来,随着我国民航业的快速发展,民航业尤其是航空货运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机场功能定位不清、空域资源配置不尽合理等问题显得更加突出,制约了民航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竞争力的提升。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规划获批,就是可以充分利用郑州航空港的交通、区位优势,顺应产业转移带来的物流格局变化新趋势,通过大型航空枢纽建设,增加运力和开辟航线,有效缓解航线资源紧张的压力,加快在内陆腹地形成国际货运集散中心,更好地分担北京、上海、广州等三大门户机场的货运集散功能。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将形成全国重要的国际航空物流中心,可以促进我国民航布局战略性调整,提升民航业整体竞争力。

2.有利于推动我国航空港经济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

当今时代,民用航空业已不再只是传统意义上的单纯运送旅客和货物的交通方式,而是已经成为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建设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就是通过大力发展与航空运输紧密相关的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飞机维修、航材制造等航空关联产业发展,吸引尖端科研、总部经济、仓储、物流、金融、会展等现代服务业集中布局,在机场周边形成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与周边地区实现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的产业协同,带动产业转型升级,在内陆地区探索出一条发展航空经济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之路。

3.有利于建设内陆开放高地,探索中西部地区全方位扩大开放新途径

中西部地区地处内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不仅缺乏资金和技术,更缺乏市场机会,因而成为我国经济版图中的发展“洼地”。近年来,河南省委、省政府一直在不懈地探索区域经济发展的新路径,申报的《中原经济区规划》《国家粮食战略工程河南粮食生产核心区规划》先后获得国务院的批复,为河南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然而,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河南怎样参与国际产业分工体系、更好地融入到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一直是困扰河南省委、市政府的难题。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扩大开放是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和河南振兴的必由之路。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规划建设,可以打破河南不沿边、不沿海的区位劣势,充分发挥航空港作为中原经济区乃至中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的窗口和联系世界最便捷的通道作用,高水平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加速融入全球产业链和产业分工体系,吸引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在实验区集聚。中西部地区可以在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全球经济合作,形成中原经济区和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平稳发展。

4.有利于构建中原经济区战略突破口,带动新型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

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发展的路子,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核心任务。要完成国务院赋予的这项重任,必须为中原经济区建设寻求一个战略突破口。区域发展实践证明,区域经济增长通常是从一个或数个“增长中心”逐渐向其他地区传导的。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层面之后,要实现其五大战略定位,需要面对一个问题,那就是找到一个关键的突破口。这个突破口既能吸引和集聚高端要素,又能辐射和带动区域发展,还能推动扩大对外开放,但什么样的突破口能担此重任,至关重要。规划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就是通过建设郑州大型航空枢纽,增强要素集聚功能和辐射带动作用,加快建设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形成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战略突破口和核心增长极,推动与周边区域互动联动发展,带动中原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科学发展。

(二)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战略定位

1.国际航空物流中心。国际航空物流中心作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首要定位,在整个航空港规划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宏观方面讲,大力发展航空物流经济,既是打造全国重要的航空港经济集聚区和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极,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助力河南振兴、中部崛起的需要,又是建设我国内陆开放高地,探索中西部地区全方位开放途径的需要。从产业行业方面讲,发展航空物流是优化我国航空货运布局,提升民航业和物流企业国际竞争力,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的需要。

2.以航空经济为引领的现代产业基地。就是要发挥航空运输综合带动作用,强化创新驱动,吸引高端要素集聚,培育壮大与航空关联的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形成全球生产和消费供应链重要节点;依托航空货运网络,形成特色优势产业,带动航空偏好型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重点打造全球重要的智能手机生产基地和国际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3.内陆地区对外开放重要门户。作为国家唯一的航空港经济示范区,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增长极,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承担着建设内陆地区开放高地的重要任务。建设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能充分发挥河南作为内陆开放前沿,和拥有综合保税区、保税物流中心的开放优势,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建立内陆地区开放型经济体系,提升参与国际产业分工层次、提升开放平台服务功,能、创新对外开放体制机制,为全方位扩大内陆开放探路示范。

4.现代航空都市。就是要在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过程中,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坚持集约、智能、绿色、低碳发展,优化实验区空间布局,以航兴区、以区促航、产城融合,建设具有较高品位和国际化程度的城市综合服务区,形成空港、产业、居住、生态功能区共同支撑的航空都市。

5.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极。把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作为河南对外开放、打造内陆开放高地的综合性抓手,作为率先创新体制机制、为全省改革发展探索路子积累经验的有效平台。通过提升实验区的产业集聚和综合服务功能,增强综合实力,延伸面向周边区域的产业和服务链,推动与郑州中心城区、郑汴新区联动发展,建设成为中原经济区最具发展活力和增长潜力的区域。

四、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中需要破解的问题

按照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到2025年,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要建设成为“大枢纽”、“大都市”、形成“大产业”。这是很大的挑战,在建设过程中需要破解以下问题。

(一)临空产业遴选与发展问题

航空港区在发展中,应突出其产业特征和优势。具体来说,应发挥航空运输综合带动作用,强化创新驱动,吸引高端要素集聚,大力发展航空设备制造维修、航空物流等重点产业,培育壮大与航空关联的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

(二)创新体制机制问题

学习借鉴浦东新区、滨海新区等成功地区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建立“两级三层”的管理体制,成立省、市两级实验区建设领导小组,设立实验区管委会,省级负责宏观指导协调和推进政策落实,市级负责实验区建设具体工作,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形成省市联动机制,共同推动实验区建设。

(三)建设资金筹措问题

借鉴先进地区经验,积极探索创新融资模式,提升国有投融资平台功能,鼓励扩大社会投资,拓宽创新融资渠道,破解实验区建设资金短缺难题。

(四)与其他区域协调互动问题

除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以外,郑州还有郑东新区、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郑州中心城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在建设过程中既面临加快发展的重要任务,还应与郑东新区等其他组团形成分工和优势互补格局,实现区域协调互动。

(执笔人:贺卫华)

思考题:

开放型经济规划范文6

关键词:低碳经济;城市规划;变革;实质性

低碳经济最早是在国外提出的,在我国,它主要是根据我国提出的新的发展形势—可持续发展而建立的,实现低碳经济主要是通过一些新型的科学技术产物,最大程度的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从而给人们创造一个无污染的生活环境。但是,我国的人口数量虽然近些年来有所控制,却仍然对化石能源的需求量很大,这就给城市规划与低碳经济的结合上产生一定的难题,本文就根据城市规划变革的问题出发,简单讨论一下低碳经济与城市规划变革的关系。

1低碳经济对城市规划变革的重要性

自从我国实行的改革开放政策之后,我国的城市化建设道路迎来了一个新的机遇与挑战,在这种新的发展形势下,城市的规划变革面对一系列的问题,例如:需要制定新的发展思路、寻找新的能源、研究新的发展策略还有制定规划新的计划,面临着一个又一个巨大的挑战,尤其是在低碳经济方面。低碳经济在城市规划中的变革十分重要,现代化城市规划思想的发展重点就是着重研究城市规划与全球气候、区域发展等之间的关系,研究城市生命体和城市人民的和谐发展,成功的将新的城市理念融入到市民的生活中。我国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刚刚结束了重工业发展阶段,在这段时期里,我国的经济水平有限,只能先发展后治理,在环境保护问题上留下了巨大的隐患,直到二十一世纪初,这种问题开始逐渐恶化显现出来,尤其是城市地区的环境污染问题十分严重,由此可见,低碳经济在城市规划变革中扮演者十分重要的角色,所以在当今社会,城市的规划变革必须走低碳经济的发展道路。

2我国低碳经济和城市规划变革的实质

我们处在一个新的时代中,这个社会在不断的进行更新变化,因此,人们对资源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但是地球资源是有限的,因此,发展低碳经济,并研究开发新的能源技术和产业结构,低碳经济的发展实质其实就是改变全球的温室气候,减少对有限资源的浪费,组织科研小组开发新能源,从而有效保证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但是因为我国还出于一个发展中国家阶段,我国的低碳经济必须建立在城市的发展规划变革上,通俗的说就是在保证我国城市经济发展的前提下,进行低碳经济的建设,例如:我国的制酒企业—茅台集团一直在保证经济发展的前提下,寻求最新的经济循环体系,建立绿色循环生产模式,虽然这样会提高一定的生产成本,但是,这会为实现我国城市化的规划变革做出了不小的贡献。在一个城市的规划变革中,分为许多阶段,每一个阶段都需要一种经济体制作为参考依照,其中,在城市规划变革的初期,主要是低碳经济,最根本任务是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而另一些经济体制例如循环经济强调的是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率,生态经济强调的是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但是在现阶段,低碳经济主要的任务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向,以“绿色生活”为依据,保证绿色产业的发展,去带动城市经济的发展,并有效达到低耗能、低排放和低污染,从而实现城市规划变革的可持续发展。

3城市规划变革中实现低碳经济的措施

随着城市规划变革的进行,给人民的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好处,但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例如:环境污染、大气污染加剧、生态破坏等,这些都需要结合低碳经济的发展实质才能有效解决。3.1发展复合开放型的思想方法。在现代城市的规划变革中,依靠的经济体制是低碳经济,因此,转变以前的发展理念并接受新的思想方法是十分有必要的,对于一个城市的规划变革本身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城市所涉及的方面比较多,并且十分复杂,它不是单一的,在进行低碳经济的过程中,要从各个方面出发,例如从社会、环境、人文、经济等方面进行分析,制定出复合开放型的发展思路。3.2制定城市规划变革的方案。在对城市进行低碳经济的建设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建设合理有效的发展方案,例如:今年新提出的“国际绿色范例新城倡议”就很好的对城市规划做出了一定的评估与指导,它通过提供创新概念、综合战略和方法、检测认证系统和问题解决方案,进一步规划城市的投、开发、运营、管理等方向,避免了在发展过程中会出现盲目性。3.3有效开发并利用新能源。在我国新提出的“一带一路”的新政策中,就提出了要求在城市规划变革中要实现能源的转型,在企业发展中,多投入新的能源利用方案,在发展经济的前提下,实现对太阳能、电能、热能、可燃气体、可燃冰等新型能源的利用。

4结语

总而言之,我国在低碳经济的发展方面的经验很少,在城市规划变革的道路上,仍然有许多问题和困难需要解决,有效避免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为代价的发展策略,才是低碳经济在城市规划变革中的重中之重。

作者:曾祥福 单位:济宁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参考文献

[1]李晨曦.探讨低碳经济与城市规划的变革[J].智能城市,2016(7):172.

[2]代瑞刚.新时期低碳经济与城市规划变革分析[J].江西建材,2015(24):7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