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感悟心得体会范例6篇

教学感悟心得体会

教学感悟心得体会范文1

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关系到民族的兴旺和国家的前途。因此,教育和保护好下一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学阶段是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时期,中学教育尤其是中学生安全教育的成败直接关系到一个人将来是否成为人才。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形形色色的网吧如雨后春笋般在各个城镇应运而生。它们中有一些是正规挂牌网吧,但多数是一些无牌的地下黑色网吧,这些黑色网吧瞄准的市场就是青少年学生。一些学生迷上网络游戏后,便欺骗家长和老师,设法筹资,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上网。

有许许多多原先是优秀的学生,因误入黑色网吧,整日沉迷于虚幻世界之中,学习之类则抛之脑后,并且身体健康状况日下。黑色网吧不仅有学生几天几夜也打不“出关”的游戏,更有不健康、不宜中学生观看的黄色网页。抓好中学生的网络安全教育与管理,保障中学生的人身财产安全,促进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突出课题。

针对这种情况,一是要与学生家长配合管好自己的学生,二是加强网络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提高中学生网络安全意识,在思想上形成一道能抵御外来反动、邪恶侵蚀的“防火墙”。三是向有关执法部门反映,端掉这些黑色网吧,四是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的安全管理工作,让中学生参与学校的安全管理工作是提高中学生安全防范意识的有效途径。最后,争取相关部门协作,整治校园周边环境,优化育人环境。

学校在加大对校园安全保卫力量的投入、提高保卫人员素质和学校安全教育水平的同时,要积极争取地方政府、公安机关的支持,严厉打击危害学校及中学生安全的不法行为,切实改善校园周边治安状况,优化育人环境。对校门口的一些摊点,校园附近的一些黑色网吧,对中学生存有安全隐患的一切问题,该取缔的取缔,该打击的打击,该解决的尽快解决。

教学感悟心得体会范文2

刘贞福

(课程教材研究所,北京100009)

摘要:感悟一词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核心概念,出现在新大纲、义教课标中,对语文教学的影响已见端倪,而且还日益显著而深远。但是新大纲、义教课标仅提概念,未作详说,本文顺着新大纲、义教课标的思路据以推断、演绎出它们的应有之义。感悟是语文学习的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心理意识活动,是学习者对语文材料的积极反应,联想、想象和理解得以展开、跃进,情感体验得以加深,才性得以发挥,人格得以升华。感悟是认知与情感相融合的心理意识活动。感悟是认知与情感相区别的心理意识活动。感悟是客体呈现的确定性有限性与主体认知的不确定性无限性相结合的心理意识活动。感悟是求知学习与人生体验相一致的心理意识活动。

关键词:感悟;新大纲;课程标准;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433.3  文献标识码:B

收稿日期:2003-06-26;修回日期:2003-12-30

作者简介:刘贞福(1959—),江西南昌人,课程教材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方向:语文教学,阅读学,文学鉴赏。

感悟成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的词语进入人们的视野,是语文教学界人士始料不及的。它是蕴含许多新思想元素的一个核心概念或复合概念,刚一问世便引起普遍的关注,对语文教学的影响已渐露端倪,而且还将日益显著而深远。我们说它是核心概念、宏大概念和复合概念,是因为它本身有着十分丰富的含义,代表着一种理念,而且可以衍生出一系列的概念、方法来。

但是,当一个新的重要的教学概念问世之后,人们往往会把它与教学实践联系起来,骤见感悟一词会想到:它的准确而全面的含义是什么?理论依据是什么?大纲、课程标准写进这一概念的意图是什么?既然阅读要实施感悟的教学策略,写作是不是也要实施这一教学策略?在教学中如何贯彻实施其要求?要防范哪些偏向?也许人们还会从各自不同的角度提出更多的问题。对这些问题,新大纲、课程标准可以说是语焉不详的。笔者听到许多教师说,感悟概念新则新矣,只是对它既无“感”也无“悟”,甚至连感悟一词作何解说都不甚了然,更难据以探索适合自己实际情况的教学策略,急盼有关人士详作申述。鉴于这种情况,笔者试以一个学习者的身份和态度,对新大纲、义教课标有关感悟的内容加以观照领会,引申发挥。

语文教学的感悟该如何定义?这是谈论感悟话题时无法回避的问题,也是本文立论的一个起点。工具书得不到合适的答案,试看几种解释:《现代汉语词典》(新版410页):“有所感触而领悟。”《辞海》(新版4547页):“受到感动而醒悟。《后汉书·丁鸿传》:‘鸿感悟,垂涕叹息。’”《辞源》(缩印新版622页):“有所感而觉悟。《汉书·刘向传》:‘上感悟,下沼赐(萧)望之爵关内侯。’”如果用一般工具书来解释语文教学中的感悟一词,显然是缘木求鱼,我们还得在更广泛的文化背景下对它进行思考、下定义。

语言学常识告诉我们,语言诸元素中语义一项最富有与时俱进的特点。感悟一词流传至今,成为指导、评议教学的一个重要的信息符号,必定带有文化语义、思想蕴含;它作为新大纲、义教课标的核心概念,也要求人们将它的意蕴深挖、推究到极致。总的说来,感悟一词积淀着深厚的文化意蕴,它教人们所体认的不仅是一种认知性活动,还是一种情感活动(“动人心也”);甚至不仅是一种教学心理活动现象,也是一种具有东方民族特色的文化心理现象。佛教最善于讲悟,古代文人学士携禅悟入诗,传统的语文教学也重在培养悟性,现代学者更是自觉运用文艺学、美学和文学鉴赏理论来阐发感悟的现象及原理。其中的道理可以推广移用于语文教学,作为建立语文感悟观的思想资源。当然,将文学、美学理论意义上感悟的思想和语言转换成语文教学的思想和语言,其间尚有相当大的一段路要走。

这里试着从语文教学的角度下一个定义,未必是合适的,只是尝试的:所谓感悟,是语文学习的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心理意识活动,是学习者对语文材料的积极反应,联想、想象和理解得以展开、跃进,情感体验得以加深,才性得以发挥,人格得以升华。语文的感悟具有综合性特点,它综合了多种心理意识的能力和品质(感觉、知觉、表象、意象……);语文的感悟具有循序性特点,它依循心理意识发生发展的规律,表现为情感和思维由平缓推进到突发式跃进;语文的感悟具有升华性特点,从根本上说,它是学习者接受心智挑战的胜利,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实现,从一个感悟到又一个感悟的积累,养成人的灵气、悟性和才华,乃至全面充实人的内在素质。

下面从几个方面进一步阐述有关语文的感悟的学理性质,并延伸论及它的教学意义、教学策略等问题。

一、感悟是认知与情感相融合的心理意识活动

感与悟作为心理活动的两个阶段、两个方面,其连续性、互融性决定了它们之间没有截然分明的界限,彼此交融,我中有你,你中有我。感以悟为归宿,靠悟来暗中牵引、规范,悟以感作升华的基础。感不能脱离悟而独存,悟也不能脱离感而产生。词典里说的“有所感触”而“领悟”不是完全分开的两种心理活动。用较为通俗的话来说就是,感悟感悟,有感有悟,又感又悟,不感不悟。感使悟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悟使感得以进展、深化。感与悟的相辅相成、水乳交融,是认知性、体验性的感悟或感悟性的认知、体验的理想状态。别林斯基说:“在美文学方面,只有当理智和感情完全融洽一致的时候,判断力才可能是正确的。”他所说的判断力源于康德学说,意思也一样,就是审美鉴赏力,类似于我们常说的审美感悟力。

从这意义上说,感悟教学既要重视训练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又要重视增强和培养学生的情感、情趣,也就是说在发展智商的同时又发展情商。新大纲、义教课标的有关说明值得关注:

“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意之间的联系……”(初中大纲);“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义教课标);“根据新时期高中语文教育的任务和学生的需求,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出发设计课程目标”“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高中课标)。

注重语文素养的各个构成部分之间的“综合”“联系”,强调语文的“情感”特点,突出语文的感情色彩,这是富有时代意义的,既总结了几十年语文教学的研究、探索、改革的经验和教训,又借鉴了外国母语教学经验,还着眼于纠正当前语文教学的偏向,可见新大纲、课程标准的制订者们用心良苦。母语教学尤其是汉语文教学中的认知与情感的不可分离性,是感悟教学的突出特性之一。我们将认知与情感分开来说,具有理论意义,在教学操作中却是相通相融的。语文材料本来就是认知元素与情感元素的集合体,在进行认知性教学的时候,自然要渗透感情教育的内容,舍此不成其为语文的认知性教学;在进行情感性教学的时候,又必须以语文认知为依托,舍此不成其为情感性教学。但时至今日,如何进行改造或抵制“无情教育”并倡导和实施“有情教育”,仍是教学工作者、考试命题者和教材编写者所面临的十分陌生而艰巨的课题。

二、感悟是认知与情感相区别的心理意识活动

整体地看,感与悟合二而一,不能分离;细究起来,它们在心理流程上毕竟先后有序,是性质不同的两种认知活动。如果我们把感当作以感性认识占优势的前一心理阶段,把悟当作以理性认识占优势的后一心理阶段,并引进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原理的话,那么,感性认识是一个完整认识过程的起始,起着基础性的作用;理性认识是整个认识的终端,起着终结或完成的作用。用较通俗的话来说就是,感悟感悟,有感有悟,由感到悟,先感后悟。感性认识的直观性形象性特点较为明显,理性认识的抽象性理论性特点较为明显。感表现心智的沉潜,悟表现为神思的飞跃。

从这意义上说,感悟教学要了解和把握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区别的意义,把握好感悟的规律、次序。感悟教学的循序渐进可以从在不同学段和在所有学段的实施策略中体现出来。先说在不同学段按循序渐进规律实施不同的感悟教学策略。义教课标从3年级开始即已提到“体验感情,领悟内容”,初步涉及感悟教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也许要早于这一学段),这是有教育心理学依据的:小学中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已有了萌芽,但感性思维仍占主导地位;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水平大体能力齐平,难分主次,他们既能感也能悟,但主要还是以感为主。7~9年级(相当于初中)学生抽象思维占主导地位,高中学生的抽象思维占绝对主导地位,但这两个学段的学生的形象思维仍起着重要作用。7~9年级似乎更多地借助感来达到悟,即感多而悟少;高中则无须经过过长的感的过程来达到悟,即感少而悟深。但这里的区别不只是数量上的,也有性质、品质上的区别。高中教学同样也要着力利用和发展感性思维,高中生感的能力应强于小学生、初中生,他们感的内容应更丰富、更深广,悟的内容也赖此得以深广;另一方面高中生的理性思维也依凭他们的心理条件可以着重发展,不光要训练从感到悟,还要训练从悟到悟。因此,应该利用不同学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有所区别地采用不同的感和悟的教学策略。

再说在所有学段按循序渐进规律实施不同的感悟教学策略。任何学习者在学习的任何时候,都要遵循由感到悟、先感后悟的规律。既然感应该占据思维活动大半的进程和阶段,为悟作量变的积累,悟只是在充分感的基础上的突变或质变,那么从教学策略来说,不应过分执著于培养学生悟性思维的目标,还应重视感性思维的训练和发展,在感性认识方面多多启发学生,感得充分了,悟也就获得了生成的基础,理性认识则应被视作水到渠成之事。然而课堂上普遍见到的是感与悟贴合为一,即有悟无感或有悟少感,用“满堂灌”的方式将结论过早地告诉给学生,然后在结论的分析上絮叨不休,在学生那边悟已饱和而感已枯竭。就这点来说,在教学中区分感与悟的不同性质、作用,实施由感到悟的策略,也是很有必要的。

三、感悟是客体呈现的确定性有限性与主体认知的不确定性无限性相结合的心理意识活动

在本文语境中,客体是指感悟的客观对象,主体是指感悟者主体。感悟的对象包括人类创造的语言文字和其他形式的符号,以及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客观内容,即有字书和无字书。感悟的客体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它的客观性自然生成感悟的确定性因素,它是感悟的起点,在一定程度上对感悟的性质和走向起着规范、制约作用;感悟的主体的认知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因人而异,因时地而异,因心态、心情和视角而异,这些可以总括为感悟的不确定性因素,它是感悟的终结形成,对感悟起着主导作用。主体认知客体时,可以在有限的对象中感悟到无限的意义,这就是感悟中的有限性与无限性的对立统一。

从这意义上说,感悟教学要充分利用这种对立统一规律,实行教学民主化,采取“趋异避同”策略,在承认并遵循感悟材料的客观性、确定性,养成学生规范性思维品质的前提下,着力激发、鼓励学生的求新求异思维,对同一语文材料取用不同的视角,尝试不同的体验,有勇气有能力质疑权威性结论,努力避免循规蹈矩,株守成见,避免甘于平庸,丧失灵性。新大纲、课程标准在这方面作了良好的宣传、引导:

“对课文的内容、语言和写法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看法或疑问。”(初中大纲)“……尤其要重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高中大纲)“……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义教课标)“根据自己的特点,扬长补短,逐步形成富有个性的语文学习方式。”“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高中课标)

统观新大纲、课程标准,在诸项教育、教学目标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包括感悟能力)是最重要的一项,“创造”“创新”“创意”之类的词语出现频率很高。然而,多少年积淀、沿袭下来的惰性惯性导致这种创新教育的要求、呼唤不能实现或难以实现,本来最富有挑战性、创新性和最富有鲜活的感悟力的一代又一代青少年,经过学校的“塑造”,很容易变成认同、趋同、求同的“标准产品”。随着语文教学改革如火如荼地进行,创新教育已成为语文教育改革的历史性必然要求,新局面正在缓慢而艰难地形成、演进。

四、感悟是求知学习与人生体验相一致的心理意识活动

求知学习需要感悟,东方人、中国人的求知学习从一定意义上说也是以感悟为重要特征的。传统的语文教育历来注重通过对语文材料的感悟来体认其中的伦理意义、政教意义。孔子说:“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孔子教育学生读诗要善于感受、引发、领悟、提升,并据以指导实践。《中庸》里有句名言:“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其中的“笃行之”即是人生体验之一种。再有,司马光说:“所谓学者,非诵章句、习笔札、作文辞也,在于正心、修身、齐家、治国、明明德于天下也。”这也是强调人生体验的。传统的教育教学固然打上了落后、过时的印记,我们不必全面认同,但是考虑到传统文化、传统教育的沉淀影响在不知不觉中影响和铸成一代代人的认知模式、人格模式,我们可以剔除其糟粕性的内容,继承其可以利用的东西。

教学感悟心得体会范文3

汉语是一种表意的语言,它的许多妙处往往只能“意会”,不能“言传”。遇此情况教师如果搞繁琐分析,硬性灌输给学生一些自己或教参上的理解,一堂课下来,学生记住的只是有关课文的干巴巴的骨架。文章的形象、情感都不见了。究其实质就是教师在以自己的思想去代替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针对这一情况,“感悟”便显得尤为重要。

“感悟”是由感而知、而觉、而悟,这是一个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由低级到高级的认识过程。汉语言自身的“偏重文理,略于形式”的特点就决定了“感悟”应作为理解语言的目标和手段。

一、“读”而悟之—学会感悟。

重视感悟体验有利于语感的培养。语感是一种直觉的语言思维现象,是人头脑中深层言语结构水平的“外化”表现,是在长期的阅读活动和规范的语言训练中逐步养成的一种带有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领会语言的综合能力。在课文教学中启发学生读通读懂课文,对学生的心理、情感、思维有所触动,使课文的语言、情感、文字在学生心中沉淀,久而久之形成文化基础,形成思想意识,学生的语感将会变得更加敏锐。

感悟必须以充分地“读”为前提。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则能悟”。都是强调了“以读为主,以读促悟”。让学生有感情、有节奏地朗读,用内心去感知,甚至是投入到文字所描绘的情景中,和作者的情感形成共鸣,就能悟出仅凭语言分析难以真切理解的思想内容。正如前苏联理论家卢那察乐斯所说:“许多隐蔽的美,无究无尽的艺术想象,一切心理上的微妙都是在那种对文字作品朗读的高度中弄明白的。”因此在每一节课上,我们应该坚持为学生提供足够的自读、自悟的机会,让学生在读中悟情、在读中悟理、在读中悟法。

苏教版小学语文课文第四册中的《穿山甲问路》,是一则童话故事,写小穿山甲在雨林中迷了路,多次问路都没有结果,最后在小溪流的启发下,通过自己的观察辨别,终于找到了要走的路。学生似乎很容易理解,但要准确感悟出:“路就在自己脚下”的含义还是较难的。教师引生入境,以“读”促“悟”,启发学生在练读课文的基础上,展开想像,进入童话世界,领悟课文情境。在指导朗读的过程中,抓住关键词语,体会小穿山甲迷路、问路时的情态。同时了解小松鼠、老葛藤、织布鸟们所走的“路”和它们活动(或生长)的方式。再让学生根据小溪流自身的重点,认真思考、理解“我总是在探索中前进”和“路在自己脚下”的意思。最后抓住静下心来“观察”、“辨别”、“找到”等词语,明白小穿山甲是靠自己大胆“探索”,从自己的“脚下”找到自己要走的路的。而这,也正是小穿山甲听了小溪流的话“忽然明白了什么”的结果。当然,不同的孩子所理解的含义应该是不一样的,似乎清楚,却又朦胧,给学生的思维留有一些空间,在其以后的人生中,也许会用不同的理解去填满它,这就是“读而悟之”的妙之所在。

二、册繁就简—保证感悟。

重视感悟体验有利于学生提高分析理解能力。现代学习活动不仅着眼于如何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而且注重使学习者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有效的体验,积累有益的经验,实现经验的再创造。加强感悟体验,可使学生知识内化的过程加速,从而提高其阅读能力。

语文课应该做到:初读课文时,让学生感知性读;细读课文时,指导性读;最后鉴赏性读。大部分时间应始终围绕一个“读”字。因此看来,学生能否读好,能否去“感悟”,关键看老师如何册繁就简地“精”讲。重点处点拨,点到即止,留给学生充足的感悟时间。

在教学《“黑板”跑了》这课时,老师对学生说:“这节课我们来改变一下以往一段一段细读地方法,请小朋友自己细读整篇课文,看看你读懂了什么,或者你还有什么问题需要提出来与大家讨论的。”学生读了一段时间后,纷纷举手,有的说:“读了这篇课文,我知道了:安培是法国著名的物理学家。”有的说:“我知道:安培是一百六十多年前的人。”有的说:“我知道安培搞科学研究非常专心。”还有的说:“读了这篇课文,我知道了‘黑板’跑了中的‘黑板’不是真的黑板,而是一辆马车车厢的后壁。”……有一个学生说:“老师,我想问一个问题:为什么安培会把一辆马车车厢的后壁当作黑板呢?他难道看不到马车的车轮吗?”老师说:“你提的问题很好,你非常动脑筋。有谁能回答他的问题吗?”这时没有学生举手回答,老师说:“请小朋友再细细地把课文的第2、3、4自然段读读,想信大家会知道答案的。”学生又读了一段时间后,举起了一双双小手,有的说:“因为安培正在思考一道数学题,他对街上的行人、来来往往的车辆都好像没有看见,马车的车轮就更不会看见了。”有的说:“因为他需要找个地方来计算一下才行,他在聚精会神地演算,眼里只有‘黑板’,没有马车的车轮。”……在这里,老师放手让学生去读书、思考、讨论、感悟,学生的主体地位既得到了落实,教师的主导作用也恰到好处。转贴于

高林生老师曾经这样说道:“最高明的雕塑家,是把石块多余的一部分恰到好处地凿掉。最好的老师理所当然的是那些册繁就简,为孩子的成长指明捷径的人。”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深知,课堂繁琐讲解的减少,就是学生入境体验、进行感悟时间的增加。

三、学会做人—升华感悟。

重视感悟体验有利于对作者情感的体会。文章不是无情物,作者在创作时,不管选取什么题材,也不管运用什么表现形式,他们所着力的是抒发内心的情感,表达内心的体验。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情感体验等去感受作者这种对社会人生的“心理体验”,去积极参与作品的再创造。学生边读边思,毫无拘束地畅谈心得,将自己的领悟都表达出来,这些心得和感悟融入了学生自己的情感和体验,都是与课文情感相碰撞产生的火花。

有这样一句话:“我们的教学如不能让学生得到人生的感悟,那么这种教学便是苍白无力的。”中华民族的精神在教材中都得到了体现,应让学生在读中去感知、感爱、感悟、感染,直到内化为自己的行为,这就是所谓的“悟则能化”。

从《母亲的恩情》中感悟伟大的母爱;从《劈山救母》中感悟孝心;从《“闪光的金子”》中感悟助人的乐趣;从《学棋》中感悟学习要专心致志;从《一株紫丁香》中感悟小朋友赞美老师、热爱老师的一片真情;从《永远站在孩子们中间》中感悟周总理对少年儿童的关怀、爱护以及孩子们对革命前辈的热爱之情……

教学感悟心得体会范文4

感悟教学就是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学生对知识的初步感受、心灵感悟的一种新型教学法,它强调自悟、感悟以及教师策略的运用。

一、感悟教学法的定义:

感悟教学法强调的即是“自悟,顿悟”。我们从现代心理学角度推之。所谓的“感悟”,就是“感受,领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就是感受的过程,它就是“领悟”。自觉、灵感等的产生都在领悟中突发,这种突发的领悟就是“顿悟”也可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运用感悟式教学法,意义是重大的。

二、感悟教学法的基本原则:

感悟教学法的基本定义强调的是“自悟,顿悟”,于是需要考虑的第二个问题则是“感悟教学法的基本原则”。“自悟”,即告诉我们“悟”的主体是“自我”,即学生自我阅读,自我感悟。所以基本原则是要尊重学生的“自悟”。在此我们强调学生在阅读中的“自悟”,但并不排斥教师的引导。教师的引导是非常重要的。能读懂的课文,学生并不能读懂其深刻含义。教师在这种情况下,则应激励学生仔细揣摩,激发学生深入思考,获得更加深刻的领悟。孔子云“导而弗牵。”说的也是这个道理。例如教学郁达夫写的《故都的秋》。我考虑的是要根据阅读材料的主体情趣,提供条件和环境,让学生把自己的最先感知,最深感受表达出来。但在设想教程时,我觉得有难度。《故都的秋》的作者,在作品中所表达的心境是二十年代人物的心境。作为现在的年青人要去体会那时人物的心情,恐怕很难产生共鸣。于是我作三步尝试:(1)引导学生把握全文的主体情趣即“清、静、悲、凉”。(2)引导学生感"语"悟情。如文中有这样一段描写:“皇城人海中一椽破屋,清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里一坐,仰头看见的是那很高很高碧绿的天地;耳边是飞鸽的飞声,低头细数着槐树底一丝漏下的月光和破壁腰中蓝色牵牛花加上那疏落尖细且长的秋草的陪衬。”让学生品味选段中的“破屋”“破壁”“疏落”“秋草”,悲凉秋意早上心头。特别是文中一段"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上去即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学生体味眼前所描绘的景物,引发心中皆有的感情,他们便心领神会,觉得无比真切,无比自然。(3)引导学生感文悟情。“文”即作品的整体。感“语”是作品的局部阅读,但更应注重的是整体阅读。格式塔心理学派的研究表明:感觉并不是各种感觉要素的复合,所谓知觉并不是先感知到各种成分再注意到整体,而是先感知到整体的现象而后才注意到构成整体的诸成分。再以《故都的秋》为例。引导学生理解此作品可以从表现手法、结构、表达方式等方面入手,但都离不开内容。任何孤立的理解都没多大的意义。前面我谈到的利用《故都的秋》的语言悟情,但离开作品的整体,所悟的情则显得淡然。如果把文中的议论抒情一段与借景抒情一段综合起来理解,使学生感悟更深刻。因为作者在议论抒情一段中强调不同时代,不同国别,不同阶层,不同境遇的古今中外文学人士,尤其是诗人都有着共同的感受即“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作者将自己的主观情思作纵向考察和横向比较,强调秋给人的悲凉感受。学生读之,仿佛自己的某些感触也得到恰到好处的表现,从而更深层次地感悟郁达夫先生创设的“清、静、悲、凉”的意境,理解作者特有的苦闷、阴郁、落寞的心情。

三、感悟教学法的策略:

实施感悟教学法,教师是关键。首先教师要改变原有的教学观念,大胆发现,大胆创设情境,把学生导入“思考的境地”,让学生“知情”“知美”“明理”。确定了这一前提,那么,谈的便是策略问题。

策略(一)引发想象。想象对于文学作品的审美感受的重要性在于"有了它才能提供感受的广阔天地。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必须以作品的语言为根据去充分发挥想象力。它才会以具体、生动的面貌呈现于头脑中。而只有当在头脑中或多或少地有了形象在浮动,才有体验和感受。引发想象可利用幻灯、画片,实景等情景教学手段。例如我收集古诗词中关于月的吟颂的诗句,把这些诗句分成四类主题(1)望月思乡,这是人类咏月的永恒的主题。(2)望月怀人,包含有情人之间的怀念之情,征戍之人对亲人的怀念。(3)月的阴睛圆缺变换的规律。(4)月的多种意象。如“月明如镜”“残月”“朦胧月”“松月”“水月”“烟月”“霜月”。从其形状特征中领悟人生百相。根据这例主题,用电脑制作出各种“月”的画面,再配上诗句,使学生有深刻的感悟。例如对月圆缺变换的规律,学生悟出“阴”与“睛”,“圆”与“缺”是辩证的统一,不能分割。“阴”与“缺”是“睛”与“圆”的基础,而“睛”与“圆”又是“阴”与“缺”最终目的和必然趋势。坚定认识到这一点,学生能站在历史的高度审时度势地踏上人生之路,对未来充满信心。

策略(二)引发联想。感悟离不开联想。例如纵横交错的联想,从视、听、味、闻、触等知觉上激起反响,给人以深刻感悟。有的联想具有深远感,给人崇高和壮美。如让学生读王之涣的《登鹳鹤楼》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杜甫诗中的名句“星垂平野阔,月滴大江流。”王维诗中的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都是收放得宜的联想,从中感悟其深远、壮大、崇高的美感。

教学感悟心得体会范文5

法强调的即是“自悟、顿悟”。我们从现代心理学角度推之。所谓的“感悟”就是“感受、领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就是感受的过程,它就是“领悟”。自觉,灵感等的产生都在领悟中突发,这种突发的领悟就是‘’顿悟‘’。也就是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运用感悟式教学法,意义是重大的。

【关键词】自悟 ;感悟;领悟

一、领悟教学法的基本原则

领悟教学法的基本定义强调的是“自悟,领悟”,于是需要考虑的第二个问题则是“感悟教学法的基本原则”,“自悟”,即是学生自我阅读,自我感悟。所以基本原则是要尊重学生的“自悟”。很长时间以来,教师或以自己的心得加于学生;或是参考的答案固定了教学方向,限制学生的自由;或强调阅读技法,而忽视个体的情感体验;或以群体阅读代替个体阅读;或以作者的感受来人为的提升学生的领悟。这种不以接受者的角度引导学生阅读的教学造成主体错位,使学生认为阅读就是应付老师的提问,就是琢磨作品的答案,而与自己无关,以致迷失了自己,这样谈何“自悟,领悟”?以别人的“感”使学生“悟”甚至用别人的“悟”取代学生的“悟”,这是剥夺学生感悟,剥夺学生感悟就是扼杀学生思想活力的教学专制。

在此我们强调学生在阅读中“自悟”,但并不排斥教师的引导。教师的作用应是激励、引导、评价学生的阅读活动“引”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确定阅读的目标,制定阅读步骤;“导”则是引导阅读方法,组织交流,进行评价。教师的引导是非常重要的。能读得懂的课文,学生并不能读懂其深刻含义。教师在这种情况下,则应激励学生深入思考,获得更加深刻的感悟。孔子云“导而弗牵”说的也是这个道理。例如教学郁达夫写的“故都的秋”。我考虑的是根据阅读材料的主题情趣,提供条件和环境,让学生把自己的最先感知,最深感受表达出来。但在设想教程时,我觉得有难度。“故都的秋”的作者,在作品中表达的心境是二十年代人物的心境。作为现在的年轻人要去体会当时人物的心情,恐怕很难产生共鸣。于是我作三步尝试:

(1)引导学生把握全文的主体情趣即“清”“静”“悲”“凉”。

(2)引导学生感“语”悟情。如文中有这样一段描写:皇城人海中有一椽破屋,清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里一坐,仰头看见的是那很高很高碧绿的天地;耳边是飞鸽的飞声,低头细数着槐树底一丝漏下的月光和破壁腰中蓝色牵牛花加上那疏落尖细且长的秋草的陪衬。让学生品味选段中的“破屋”“疏落”“秋草”,悲凉的秋意早上心头。特别是文中一段扫街的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尘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上去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学生品味眼前所描绘的景物,引发心中皆有的感情,他们便心神领会,觉得无比真切,无比自然。

(3)引导学生感文悟情。“文”即作品的整体。感“悟”是作品的局部阅读,但更应注重的是整体阅读。格式塔心理学派的研究表明:感觉并不是各种感觉要素的复合,所谓知觉并不是先感知到各种成分再注意到整体,而是先感知到整体的现象而后才注意到构成整体的诸成份。再以“故都的秋”为例。引导学生理解此作品可以从表现手法、结构、表达方式等方面入手,但都离不开内容。任何孤立地理解都没多大的意义。前面我们谈到的利用“故都的秋”的语言悟情则显得淡然。如果把文中的议论抒情一段与借景抒情一段综合起来理解,使学生感悟更深刻。因为作者在议论抒情一段中强调不同时代,不同国别,不同层次,不同境遇的古今中外文学人士,尤其是作者中都有共同的感受即“深沉、悠远、严厉、萧索的感触。”作者将自己的主观情思做纵向考察和横向比较,强调秋给人的悲凉感受。学生读之,仿佛自己的某些感触也得到恰到好处的表现,从而更深层次地感悟郁达夫先生创设的‘’清、静、悲、凉‘’的意境,理解作者特有的苦闷、阴郁、落寞的心情。

二、感悟教学法的基本规律

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他在青少年时目睹社会人世变幻无常,感到生老病死难以解脱。于是,他来到你尼连禅河边静坐沉思,实行苦行,经过6年仍未获得人生解脱之道。他决定抛弃绝食和苦刑,在菩提迦叶一棵树下,练珈跌坐,静思冥索,最后终于觉悟,“行道成佛”。释迦牟尼的这一经历给我们的启示有三:

(1)核心是“自悟,顿悟”,但“悟”离不开对事物的认识,即感知“社会人世变幻无常”。

(2)思接千载,即释迦牟尼的“静坐沉思”“静思冥索”强调了“思”的重要。

(3)强调过程的艰辛,即“历经6年仍未获得人生解脱之道”“最后修成正果。”于此我们推论出:感悟教学法的三条规律:

(1)感知(2)凝思(3)过程。

(1) 感知。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总是从感知开始的。释迦牟尼感知人世终成正果。作家感知社会生活终写成优秀文学作品。除去对社会生活的感知,学生主要还是对作品的感知。这种感知带有审美倾向。刘勰在他的“文心雕龙”中将这种感知特点形象的描绘为‘’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如阅读“林黛玉进贾府”,学生对林黛玉这种寄人篱下的弱者形象以及趋炎附势故作姿态的扭曲形象有所认识。再调动自己记忆海洋中得这类形象,于是在认知中产生认同感,调动起同情和厌恶的情绪。“物色之动,心亦摇焉”,感知和情绪活动高度和谐,学生的感知力在不知不觉中充分激发。

(2)凝思。思维是学生掌握知识的中心环节。要正确的理解事物,牢固 掌握知识,就必须通过积极的思维活动。孔子说的‘’学而不思则罔‘’就是在这个意义上说的。感悟教学法很重要的一点便是引导学生会思。会思则要敢于质疑。‘’疑‘’是探求知识的起点,也是激发学生的支点。南宋理学家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却要无疑,到这里是长进‘’。陆九渊也说:“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顾颉刚先生也说过:因怀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别是非;经过“怀疑”“思索”“辨别”三步以后,那本书是自己的书,那种学问才是自己的学问。可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否思考出问题,然后质疑,解疑,就是他能否真正学到知识,并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关键。(3)过程。感悟重在过程,即对文章感受、理解、吸收的过程。很多文章不是一读就懂的,感悟首先在于读感,有所得。如读“荷塘月色”,可以让学生自己去领会美词佳句;让学生自己去感受“朦胧的月色”“幽幽的荷香”“斑驳的树影”“渺茫的歌声”;让学生自己去感受“颇不宁静”的心思,去感受“独处的妙处”。这样一个过程,说来容易,学生读来便难了。一要认真读,讲究心定,而要仔细体会,讲究慧悟。三要寻根问底,讲究毅力。以上论述的“感知”“凝思”“过程”三条规律,既有它们的独立性,但有是统一的。

三、感悟教学的策略

实施感悟教学法,教师是关键,首先教师要改变原有的教学观念,大胆发现,大胆创设情境,把学生导入“思考的境地”,让学生“知情”“知美”“明理”。确定了这一前提,那么,谈的便是策略问题。

策略(一)引发想象。想像对于文学作品的审美感受的重要性在于有了它才能提供感受的广阔天地。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必须以作品的语言为根据去充分发挥想象力。它才会以具体生动的面貌呈现于头脑中。而只有当在头脑或多或少的有了形象在浮动,才有体验和感受。引发想象可利用幻灯、画片、实景等情景教学手段,例如我收集古诗词中关于月的吟诵的诗句,把这些诗句分成四类主题(1)望月思乡,这是人类咏月的永恒的主题。(2)望月怀人,包含有情人之间的怀念之情,征戍之人对亲人的怀念。(3)月的阴晴圆缺变换的规律。(4)月的永恒存在。(5)月的多种意象。如“明月如镜”“残月”“朦胧月”“松月”“水月”“烟月”“霜月”。从其形状特征中领悟人生百相。根据这5例主题,用电脑制作出各种“月”的画面,在配上诗句,使学生有深刻的感悟。例如对月圆缺变换的规律,学生悟出“阴”与“晴”,“圆”与“缺”是辩证的统一,不能分割。“阴”与“缺”是“晴”与“圆”的基础。而“晴”与“圆”又是“阴”与“缺”最终目的和必然趋势。坚定认识识到这一点,学生能站在历史的高度审时度势的踏上人生之路,对未来充满信心。又如‘’月的永恒存在反衬出人世的短暂,让学生悟出生命的重要。

(二)引发联想。感悟离不开联想。例如纵横交错的联想,从视、听、味、闻、触等知觉上激起反响,让人以深刻感悟。有的联想具有深远感,给人崇高和壮美。如让学生读王焕之的“登鹳雀楼”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杜甫诗中的名句“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王维诗中的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都是收放得宜的联想,从中感悟其深远、壮大、崇高的美感。

(三)激感。情感激发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读,可以有表情的高声朗读,可体验作品崇高,悲凉或激昂或欢悦。听,让学生配乐朗读,加深体验。其次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导出他们的真情。这种方法较适宜写作引导。例如高三的学生,普遍认为生活枯燥,没有快乐可言。我设计了一个话题作文,内容如下:一群年轻人到处寻找快乐,却遇到了许多烦恼、忧愁和痛苦。他们向苏格拉底求救:‘’快乐到底在哪里?‘’苏格拉底说:‘’你们还是先帮助我早一条船吧。‘’这群年轻人暂时把寻找快乐的事放在一边,找来造船的工具……终于造出了一条漂亮的船。新船下水了,他们把苏格拉到请上船,一边合力荡桨,一边齐声唱起歌来。苏格拉底问:“孩子们,你们快乐吗?”他们齐声回答说:“快乐极了”。请同学们根据这个故事一“快乐”为话题,写篇作文。出这道题的意图是:让学生明确什么是快乐,明确快乐是时时存在的,关键在你如何去寻找,感受快乐。真正的目的还在于让学生摆脱忧郁的心境,去寻找快乐体会快乐。有位同学在作文中写道‘’快乐就像个精灵,活动在人体内,有时会蹦出来,绽放出快乐的光芒;有时它会故意躲起来,与你捉迷藏。‘’这段话确有真情实感。他们体会到生活中快乐地存在,而进一步认识到‘’快乐‘‘在人们的心灵间。有的同学在文中阐释自己对快乐的理解,如劳动创造快乐;从生活的烦恼,忧愁中去感受快乐;有从自己经历的点滴小事中去感受快乐。有的同学理解更深刻,他认为人对快乐的态度不尽相同;有人剥夺快乐,有人奉送快乐。也有同学谈到快乐的高境界,如范仲淹的‘’后天下之乐而乐‘’。在作文中大家‘’放飞快乐‘’确确实实的感悟快乐。我想这次作文真是一箭三雕,即引领学生做了一次“快乐”的旅游,放松了高三忧郁心境,也提高了学生追求快乐的境界,又是一次作文实践,写作能力得到提高。岂不快哉,乐载。

(4)用导语或深情并茂的解说使学生入境。“入境”即“产生感情上的共鸣”。我曾经组织过一堂话题讨论课,话题是‘’感悟生命‘’。我用画面‘’奥马尼拉的痛苦‘’,再配上解说词,大意是1985年11月的一天,哥伦比亚的一座火山猛然爆发,滚烫的泥浆摧毁了阿美诺镇。一位美国联系图片社的记者发现了废墟瓦砾中的一位12岁的小女孩奥马尼拉,她身陷泥浆中,只露头脸和(颈胸,她被塌下的断壁卡住,脊椎严重受伤,并在岩浆中浸泡了长达六十多个小时而无法动弹,但她凭着意志坚持着。由于无法抢救,大家眼睁睁看着她死去。那位记者用相机记下了这悲壮的场面。让学生进入这种情境,对生命产生深刻认识。接着提出三个问题给学生思考

(1)如何关注与生俱来的生命。

(2)如何看待死亡。

(3)对生命所处的恶化环境状况,人们生命意识的淡薄,你是如何思考的?通过讨论,大家对生命的感悟更深。有一位学生在讨论到生死问题时,一直抹眼泪。课后我问她,她说想到自己的亲人总有一天会死去,便很伤心。她后来在作文中写道: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脑子里便会浮现出这样一幅画面:‘’四面白色的墙,一张白色的床,妈妈静静的躺在上面……我一个人蹲坐在角落里,脸上什么表情也没有,眼神呆滞……我不敢想下去,我不知道失去亲人朋友有多恐怖……‘’最后她悟道:“家人的离去只是身体上的隔绝,而心灵是不会遭到遗忘的,生命的失去只是一种自然法则。”‘’……只要带着充满爱、充满感激的心去体味人生的潮起潮落,无论是自己的死亡还是家人、朋友的离去,我们都不会在恐惧了。‘’我想这位同学对生死有了深刻的感悟,她会更珍惜生命,珍惜生命的每时每刻。她会去创造生命的辉煌,而面对死亡她将是坦然的。除此之外,有的学生谈到生命的价值,谈到要热爱自身珍贵的生命,不仅要爱惜人类的生命,更需要承担对具有连带关系的生命的责任。学生们的感悟越加深刻,而人生的意义更加明确。

结束语:

可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运用感悟教学法,意义是重大的。学生的感悟、领悟到的情感宣泄,不仅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净化了学生的心灵,激发了学生生命的活力,从而有力的促进了学生的成长。

参考文献

[1]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探索:陕西教育,2005年7月;

教学感悟心得体会范文6

关键词:心理健康 教学模式 建构主义

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强调认知,忽视了学生的体验和感悟,使课程失去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影响了德育的实效。而体验与感悟是时刻伴随人的认识的两种生活形式。就学习而言,体验和感悟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教学内容消化后的内心反省、内在反应或内在感受,是学生的认知、情感、态度、价值观综合作用的结果。

为此,在心理健康教育新课程教学大纲的指导下,通过一系列学习研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在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上,我运用“活动――体验――感悟”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非常有帮助,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

一、“活动――体验――感悟”教学模式研究的理论依据

1.心理健康教学大纲。

心理健康教学原则第一点:科学性与实践性相结合,重在体验和调适。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要依据心理健康的理论知识和方法,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强调科学性;同时要重视实践性,加强活动和体验环节,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提高学生的自我调适能力。

2.建构主义理论。

(1)“建构主义基本的前提是把知识作为一种关系体系来建构。儿童通过重复、反应和再现来组织他们在广泛的关系体系中一次次经历所获得的体验。”美国教育理论家布朗等人认为,在非概念水平上,活动和感知比概括化具有更为重要的、认识论意义上的优越性,人们应当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活动和感悟上。

(2)建构主义理论教学观中提倡情境性教学。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的知识是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如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交流,利用必要的信息等等,通过意义的建构而获得的。理想的学习环境应当包括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四个部分。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习者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在教学设计中,创设有利于学习者建构意义的情境是最重要的环节或方面。协作,应该贯穿于整个学习活动过程中包括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协作。交流是协作过程中最基本的方式或环节。其实,协作学习的过程就是交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学习者的想法都为整个学习群体所共享。交流对于推进每个学习者的学习进程,是至关重要的手段。意义的建构是教学活动的最终目标,一切都要围绕这个最终目标来进行。

二、“活动――体验――感悟”教学模式的内涵和教学举例

“活动――体验――感悟” 教学模式是以活动为教和学的中介组织教学,在教学中教师积极创设各种教育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进行体验,通过体验获得感悟,从而达到完成教学目标的教学形式。其特点是使学生由被动到主动、由依赖到自主、由接受性到创造性地对教育活动进行体验,并且在体验感悟中学会避免、战胜和转化消极的情感和错误认识,发展、享受和利用积极的情感与正确的认识,使学生充分感受蕴藏于体验活动中的欢乐与愉悦,从而达到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目的。

“活动――体验――感悟” 教学模式可以适合于课堂教学,也可以适应于开展团体心理健康活动,对环境的要求较为简单,但对心理教师的素质有较高的要求。心理教师要注意活动的设计科学合理,既符合教学目标又符合学生实际。活动的设计既要注重形式,又不能忽略教学目标,要注重学生能从活动中体验到什么、感悟到什么、碰撞出什么情感,从而达到完成教学目标的效果。下面以团体活动“同心协力”为例进行说明。

活动目标:使学生认识到团结的重要性。

活动程序:

1.热身活动――“进化论”活动。

过程:

(1)全体成员先蹲下作为鸡蛋,而后相互找同伴进行猜拳,赢者进化为小鸡;然后找同是小鸡的同伴再猜拳,猜赢者进化为凤凰,猜输者退化为鸡蛋。

(2)一直进行几分钟,直到大部分的人进化为凤凰为止。(活动目的:为主体活动做热身,让学生首先感觉到轻松的课堂气氛。)

2.主体活动――“同心协力”。

过程:

(1)让学生两两组合,组与组之间一字排开,然后组员背对着背坐好,两位成员再一起同时站起来。原则是手不能撑地,两位成员的背也不能分开,一定是背靠着背,运用背与背之间的协力,一起站起来。

(2)两位学生一组的站立成功后,再把组员的人数依次加到3人一组、4人一组、5人一组……直到挑战到极限。(此活动看似简单,但实际做起来很困难,特别是人数加多了以后,协作能力一定要十分强,才能够站立得起来。此活动也意在让学生体验到什么是团结与协作、团结与协作的力量。)

3.活动分享。

活动完成后,可以让学生进行讨论。比如:

(1)你能仅靠一个人的力量就完成起立的动作吗?

(2)如果参加游戏的组员能够保持动作协调一致,这个任务是不是更容易完成?为什么?

(3)你们是否想过一些办法来保证组员之间动作协调一致?

(4)通过些活动,你认识到了什么?

学生讨论完之后,再一起把在活动中的体会和在活动中的经验写到纸上,并站起来把在活动中的经验和体会说出来大家一起分享。(此环节是特别重要的,在经验的分享环节中,有的学生总结得特别好,能把教师要讲的教学点总结出来。而学生在和大家一起分享经验的过程中,也锻练了胆量与表达能力。)

4.教师点评。

要想自己能够站立起来,关键在于成员之间的协调一致。单单依靠一个人或几个人的力量是不可能完成的,任何一个人的不配合都会对小组的行动产生负面效果,就算力气再大也不可能顺利完成。只有大家通力合作、密切配合才可能成功。也只有学会团结、学会协作,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才能在以后的工作中站稳脚跟,才能成为时代的骄子。

三、“活动――体验――感悟” 教学模式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积极影响

1.“活动――体验――感悟”教学模式有利于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个体在以兴趣为基础的活动中,才会具有主动性,才会使活动真正成为他们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教育也如此。职业学校的学生由于本身知识底蕴相对薄弱, 对于学习,缺少的是积极主动性。对于“心理健康”这样的文化课则更加难以提起兴趣,无形中就直接导致了教学效果的低效性。而在心理健康课中,“活动――体验――感悟”教学模式的操作是以兴趣和动机为基础,在符合学生心理特征的前提下,以活动为契入点,让学生充分地进行体验,并分享和感悟活动体验,从而不自觉地形成了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去认识和感悟世界的能力。这种在快乐中学习的方式,无疑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活动――体验――感悟”教学模式更易于使学生获取知识。

在心理健康课中,运用“活动――体验――感悟”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就是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相对应的心理活动,以活动来进行教学,并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感悟,从而达到教学目标。这样的教学模式,首先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是尤为重要的。学生在参与活动过程中会不断地发现问题,而问题的解决可能需要更多的“外援”,这就在无形中加强了学生间的合作。学生相互间通过不断地沟通与合作,从而完成了问题的解决。而在“发现问题――寻找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所获得的知识往往比教师在课堂上讲授所获得的知识要多得多。学生对活动的体验和感悟,往往比教师在课堂上的讲授来得更真,体会更深,这对学生来说,收获的知识更多,对以后生活等各方面的认识也更理性。

3.“活动――体验――感悟”教学模式能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学过程往往是以教师为主体,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灵魂,学生则以被动者身份参与教学过程。这样的教学,学生主体作用几乎没有体现,只是被动地吸收,而这样的吸收注定是无味的,效果也会相应地下降。但是, 在“活动――体验――感悟”教学模式中,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对学生活动进行指导,并协助学生主持活动,同时适时地进行鼓励与支持,以促使活动的顺利进行。学生则以参加者而非旁观者的角色,始终参与教学活动过程。在这样教学模式中,活动诸环节的调节,对活动过程的控制,无不需要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参与,这就在无形中使学生的主体特征得到了培养与发挥。这正如恩格斯所说:“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变自然现象而发展的。”

4.“活动――体验――感悟”教学模式能激发学生潜能,促进其健康和谐地发展。

发生认识论的创始人皮亚杰认为,个体智慧、思维的发展,是通过个体的认知结构从物理环境、社会环境的经验之间同化和顺应的相互作用――活动而实现的。为此,运用“活动――体验――感悟”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学生通过活动会不断地感受到外界对他的各种要求,一旦这些要求被内化,新的需要就会产生,这是个体潜能的贮藏形式,随着活动的继续进行和深化,个体的潜能就会逐渐被开掘,并转化为现实的力量和新的能力。因此,“活动――体验――感悟”教学模式的教学,也是学生潜能不断被挖掘过程。

5.“活动――体验――感悟”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在活动过程中,不管是学生本身还是学生与活动之间,或者与同学之间,最讲究的是“融合”。而“融合”又是我们的学生最欠缺的。学生之间通过在活动过程中不断地进行“融合”,从而学会了调整或改变其观念或行为,达到使每位成员成长和发展的目的。

而在活动过程中,一些情节的设计需要学生之间学会发挥其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等主体特征。在活动中,通过让学生去参与,会不自觉地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创新性和独立性等品质。而学生在活动中完成任务的一致性,也让他们学会了在竞争中合作,这就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心理品质、健康的人格心理,实现了优化心理品质的目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