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发展现状及前景范例6篇

中医药发展现状及前景

中医药发展现状及前景范文1

【关键词】药王山;文化;景区规划

引言

药王山是唐代医学家孙思邈晚年隐居著书之地,后人尊称他为“药王”,因此而得名。它是以人文景观为主题的风景名胜区。南庵、北洞的古建筑群、碑碣石刻、摩崖造缘,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还有隋墓石棺、元代传说故事壁画,一直延续到明清历代的历史文化沉积,其涉及范围之广,保存实物之多,历史文化价值之高,实属国内罕见。这是药王山景区资源的一大特色,也是其优势所在。本文以药王山景区规划设计为例,阐述在尊重自然、保护现有文化的前提下,结合景观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将药王山建造成为能充分展示历史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的旅游胜地。

一、景区现状分析

1、景区综合分析

药王山位于铜川市南北旅游轴线的交叉点,是南北轴线的最南端旅游景区,距离铜川城区较近。景区以西为水泥厂区,其工厂皮带廊由西北角穿越主景区而过,且东面有较大面积的采土采石区,对景区的景观影响较大,景区的主要交通道路——药王大道,是连接主景区西面的主入口。烈士陵园位于主景区西北角,景区东、南、北面为自然山地和林地,自然环境较好,仅零星村庄散布其中。

景区现有北洞、南庵、碑林和磨崖石刻四片景区,大小景点分布其中,在入口处有中医养生园、石大医、法水神井、虎守杏林等景点。此外,主景区内还有起云台、齐天台、瑞应台和关东庙等遗址区。景区南庵东南方向现有较大面积的墓群区,以及景区内北面多年前的采石区,岩石,严重污染视觉。

2、人文景观资源分析

药王山保留了众多金、元、明、清历代古建筑群,依山就势,气势巍峨,殿宇轩昂。景区的古建筑群中南庵是当年隋唐时期著名的道教观庵,也是孙思邈晚年归隐著书之地,又是明代中叶以前历代祭祀孙思邈活动中心,北洞则是明代中叶迄今,祭祀孙思邈的活动中心。西麓与山道两旁,现存石牌坊12座,木牌坊1座,以及通元桥、戏楼等古建筑遗址群。

药王山的古迹文物,都与孙思邈密不可分,体现了他的高尚医德与精湛医术,他晚年在药王山的医学巨著,充分表现出极为丰富的中医药文化内涵,是中国中医药文化的重要宝库。北洞的医方碑护罩着《千金宝要》、《孙真人三方碑》、《历代名医神碑》等6通,刻录医论、单验方1027个,这是我国古代医药的珍贵史料,引起了医药界和民间的高度重视。

药王山碑碣、石刻、造像,是我国古代书法、石刻艺术的珍宝,驰名中外。现有历代碑碣350余通,以及摩崖石刻23处、摩崖造像45尊。各类碑碣、石刻、造像,雕工精细,线条流畅,栩栩如生,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石雕艺术水平,为研究中华民族史、宗教史、文字书法史、地方史、中医史,以及古代民俗、美术、雕刻等提供了珍贵资料。

药王山历史人文资源丰富,但是景区旅游开发投入不足,仍有许多资源尚未转化为景区旅游景点,且景区缺乏明确并相互交错的旅游线路规划设计,没有带头的人文景点及核心人文主题。应在保护的前提下科学适度的规划设计已有资源,并继续深入挖掘景区人文潜力,使药王山高品位的人文景观潜在的优势展现在大众面前。

3、自然景观资源分析

药王山自然风光独具特色。清耀州知州顾曾吐亘曾诗赞曰:“古柏千株翠作堆,城东佳气若浮来。非关黄白飞升事,胜概莫如北五台”,这是对药王山自然风景的真实写照。景区属典型的黄土丘陵沟壑地貌,其特点:丘陵起伏,原面破碎,沟壑纵横,峡谷深邃,这些典型的地貌决定了药王山景区明显的地域范围和自然风光特色。在今后的规划设计中,必须充分认识和利用这一地貌特色,扬长避短,强化植被建设,大力植树种草栽花,绿化美化环境,改善环境质量,保护和恢复药王山的自然地貌,以适应景区旅游发展的需要。

药王山景区地处温带阔叶落叶林地带。天然植被以侧柏林为主,有少量刺槐、油松人工林以及天然旱生灌草群落,自然界限明显。景区内侧柏林立,四季常青,但景色单一,四季变化不够明显。观叶、观花、观果植物较少,因此,宜适度进行林相改造、景观抚育,利用宜林荒山、林中空地,填空补稀,营造补植观叶、观花、观果乔灌木,以丰富森林景色,提高美学观赏价值与森林景观品味。

二、总体规划构思

1、总体布局与规划结构

规划强调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体现人与自然、城市、景区共生的绿色生态建设理念。将所在城市生产生活与景区旅游功能有机结合,城市生态环境与山体自然生态环境相互渗透,使景区的人文及自然空间资源得到有序发展,因此,在药王山景区原有的旅游景点基础上提出“一谷、三区、五台”的总体布局和规划结构。一谷:药王山谷沟(以药王山沟谷作为景区空间发展轴);三区:景前盛世(西部景区 现代功能及入口形象展示区)、五台圣景(核心景区 历史遗迹及人文景观旅游区)、涧灵佳境(东部景区 自然景观及休闲娱乐游憩区);五台:五台核心(围绕瑞应、起云、升仙、显化、齐天五台打造药王山核心景区)

2、功能分区规划

为了理顺各个功能区块的关系,有序组织游客,功能分区将与交通路网结合,保证各个地块的相对独立性与可进入性。在规划结构空间关系的基础上,具体安排项目及景点的空间布局可分为“七个功能分区”

入口区:位于景区西入口处,也是景区的主入口。结合景前城市道路条件,逐步建设完善各类公共基础配套设施,作为整个景区的服务中心,配置综合接待服务设施,设计入口服务中心、交通换乘站、自行车租赁点等。

峡谷景观区:贯穿药王山景区,长1200米,自入口区以“凡尘——修行——仙境”为主题,渐进设计三段带状生态景观区,形成天然氧吧和峡谷步行旅游线,沟底铺设木栈道,两侧雕刻摩崖石刻,辅以景观小品和休憩设施。峡谷尽头豁然开朗,与谷地景观片区相接。

药王山文化展示区:规划设计以药王山核心人文资源为主题的“医道同源”真人宫道教建筑群和碑碣石刻艺术馆。主要功能是作为药王山庙会活动场所,以及收藏和保护药王山珍贵的碑碣石刻资源。

北山古迹观光区:为了便于游客参观和旅游组织,将现有的北洞景区(显化台)和磨牙石刻、碑碣景区等文物史迹合并为北山片区,不再新建景点,对现有古建筑、碑碣石刻进行归类、整理和保护,作为药王山核心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南山古迹观光区:以现状南庵景区(升仙区)为起点,以瑞应台、齐天台、起云台等台地地形为基础,向东、向南扩展景区空间。复建、修建宝云寺、崇福阁、三圣殿、三教堂等古建筑群落,与北山(显化台)片区组成“五台圣景”核心景区。

谷地自然景观片区:位于峡谷景区东尽头端。以自然景观肌理和村落布局为原型,规划设计“仙人坊”自然景观群落。

源地自然景观片区:位于东部景区的源地,规划设置纪念园林(药王植物园)。采取退耕还林措施,种植乔灌木、果树、药材等。内设名人种植园、名医长廊、药材园、纪念雕塑园。

3、景观系统规划

根据总体布局和功能,景观系统规划将水体、山地、植被等自然生态元素与人工环境塑造有机结合成为一个整体,形成药王山“幽谷、灵水、圣山”景观已有的山水格局,以“峡谷景观、山体自然林地景观、道路绿化景观、院落庭院景观、形象标识景观”五大景观系统为主要组成部分,与各片区功能紧密结合的绿化景观体系格局。

绿化种植意向:以本土植物为主要品种,并具备水土保持、防风、降尘、观赏等特点。以现状侧柏林为基础,以林地为主体,结合四季变化进行植物配置,采用自然林、色叶林、树阵林地、带状防护林等具体形式。

4、旅游服务设施规划

在总体规划范围中,不设置大型餐饮、娱乐和住宿设施。规划的旅游服务设施的内容,主要包括:餐饮、商业网点、服务点、医务点、厕所、游览车停靠站点等设施,并根据近、中、远期高峰日客流量的大小、游览路径、人均建筑面积和周转量、场地条件等因素规划设置。

5、保护培育规划

依据风景区风景资源的价值、级别特征、生态敏感度的分析结果,以及对缝进去生态环境全面保护和适度开发的要求,将规划范围划分为一级、二级两个等级保护区,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一级保护区:文物古迹保护区,包括药王山风景区南庵、北洞、碑碣、关帝庙、关平牵马、摩崖石刻等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自现有围墙向外延伸50米,这是风景区最核心的人文景源,也是规划设计中的重点,旅游价值高,以保护为主。

保护内容及措施:除保护景点自身原有风貌和完整性外,同时对保护区内整体环境进行控制保护,不得安排旅宿床位,严禁增设与其无关的人为设施,严禁机动交通工具及其设施进入,区内浏览交通以步行为主。控制人流,保持合理容量,制定有效的防火措施,确保重点文物的绝对安全。

二级保护区:规划范围内除一级保护区以外其他区域,是药王山风景名胜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核心区域,生态敏感性和视觉敏感性都较大。

保护内容和措施:对本区域内山体、水体、植被、动物等应严格保护,实施针对性的自然保护措施,采取迁旧坟、退耕还林、严禁捕杀野生动物、乱砍滥伐和开山采石;合理引导游人规模和活动性质,加强游客的自然保护知识的宣传教育;在集雨、流域范围内营建水源涵养林,保护水源环境,严禁污水、污物直接排入水体。除必要的生态修复、安全防护、景观服务、景点建设设施外,不得修建其他任何建筑构筑物,并且其设施要严格控制建筑的风格、体量、尺度、色彩、规模和选址。

规划范围以外的其他区域(以药王山风景名胜区管理范围为界)划定为三级保护区,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三、结语

药王山是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是我国中医药养生文化、宗教文化与其他文化艺术的宝库,是历史留给铜川最宝贵的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药王山景区是以药王山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积淀为基础,融合了佛教、道教、儒家的孙思邈药王文化为特色,以保护风景区的景源特征及其生态环境的完整性,保持历史文化与社会发展的连续性与地域单元的相对独立性为规划总体指导思想,充分利用药王山景区现有的文化和自然资源,科学性的规划建设国内一流景区,发展提升地区价值,推动所在城市资源有效利用发展。

参考文献:

[1]伊恩·伦诺克斯·麦克哈格.设计结合自然[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6.

[2]西蒙兹.景观设计学:场地规划与设计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3]康文凤,李东和.济南市华山风景区传统文化景区规划设计[J].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11(6).

[4]王赵民,秦凤岗.关于建设药王山旅游文化名胜的构想[J].现代企业,2008(2).

中医药发展现状及前景范文2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2015年1—6月江苏省中医院肿瘤内科南东九病区住院且登记在中医护理技能登记本上的患者。纳入标准:(1)经病理性和(或)细胞学检查确诊为恶性肿瘤;(2)住院期间采用中医护理技术操作≥1项。中医护理技能登记本为本院自制,主要登记在住院期间应用过中医护理技术的患者。2015年1—6月该记录本上共登记1193例肿瘤患者,其中男672例,女521例,年龄23—89(66.7±13.6)岁。

1.2方法

1.2.1调査工具  参照马小蓓等研究的基础上,自行设计肿瘤患者中医护理操作技术运用状况调查问卷展开回顾性调查,内容主体包括3大部分:患者一般资料、中医护理操作技术运用状况、护士对中医护理操作技术临床实施的认知。调査者先通过査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并结合本专科的临床工作经验形成问卷初稿,后经本院5名中医护理小组核心成员和5名肿瘤科护士2轮Delphi函询后修改确定终稿。10名护理专家验证了问卷的内容效度;首次调查2周后,对这10名护理专家进行了重测,验证了问卷的重测信度。结果显示,问卷终稿内容效度(Content Validity Index,CVI),为0.91。在最终形成的调査问卷中,患者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疾病诊断、病程、平均住院时间。中医护理操作技术运用状况是指2015年1一6月期间肿瘤科中医护理操作技术开展情况以及开展中医护理操作技术主要针对的症状类目,问题回答设计分为2类:"是或"否及主要针对的症状。护士对中医护理操作技术临床实施的认知主要包含护士对中医技术临床实施困难的原因分析、中医技术在肿瘤科发展前景的认识这2个方面。

    1.2.2资料收集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调査,现场向责任护士发放调査问卷,由责任护士负责问卷的填写。共向15名责任护士发放1193份调査问卷(技能本上登记患者数),回收1193份,有效1193份,有效回收率100%。问卷的“中医护理操作技术运用状况”部分主要针对院内肿瘤科5个病区的82名护理人员展开调查。

1.2.3统计学方法  采用Epidata 3.0双人录入数据、SPSS15.0进行分析处理。定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定性资料用率(%),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肿瘤科护士一般资料82名护理人员中,男1名(1.2%),女81名(98.8%);工作年限方面:〈5年31名(37.8%),5-10年33名(40.2%),〉10年33名(22.0%);学历结构:90.3%。为本科,2.4%为硕士及以上学历,其余为专科;职称方面,中级及高级职称达47.6%;毕业院校分布中,具有中医院校背景的工作人员仅占总人数的40.2%。

2.2肿瘤科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开展基本情况  在护士开展的中医护理操作技术中,排名前3位的分别是:艾灸、耳穴埋豆和中药外敷。而传统中医操作项目如针刺、湿敷等在肿瘤科室仅排在第7、第10位,详见表1。

2.3肿瘤科中医护理技术主要针对的症状表现  肿瘤患者住院治疗期间,恶心呕吐、盗汗和乏力成为本科室中医护理操作技术开展主要针对的症状。由治疗措施化疗、手术等引起的胃肠道反应如食欲不振、便秘、呃逆等也成为开展中医技能的重点对象,其频率紧随其后,详见表2。

2.4护士对中医护理操作技术实施困难的原因解析  调査发现,50%以上的护理人员认为“缺乏医嘱”、“中医护理项目收费偏低”、“护理人员较为紧缺”是目前中医技能操作临床实施较为困难的主要原因,详见表3。

    2.5护士对中医护理操作技术在肿瘤科发展前景认识  对于中医技能项目发展前景,90.2%的护士认为其前景尚可,评价其“非常好”、“好”、“较好”的护士分别有8.5%、51.2%和30.5%;另外有6.1%和3.7%的护理人员对中医护理发展前景持“一般”和“不确定”态度。

3讨论

3.1肿瘤科中医护理操作技术应用现状  中医护理操作技术是临床中医护理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其“简、便、廉、验”的特点可充分体现中医护理特色。2006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了可以由护士独立实施的15项临床常规中医护理操作技术操作规程:针刺、灸法、拔罐、穴位按摩、刮痧、熏洗、全身药浴、中药湿敷、中药换药、中药涂药、敷药、贴药、药熨、坐药、中药煎煮。本调查结果显示多种传统中医护理操作技术已在我院肿瘤科广泛开展,排名前6位的中医技术按使用频次从髙到低依次为艾灸、耳穴埋豆、中药外敷、穴位按摩、中药涂药、中药熏洗。针刺法使用频率紧随其后,资料显示针刺疗法在诸多病症治疗中效果确切,但此次调査排名仅列第7,这与王俊杰的研究结果一致分析原因可能与目前中医护理技术的学科范畴尚未形成统一定论有关。目前临床上普遍认为针刺作为一种侵入性操作,与腰穿等各种穿刺术一样属于医疗技术范畴,护士一概无权操作。值得一提的是,2项传统中医护理操作项目拔罐和刮痧在本院肿瘤科室未展开推广,因科室多名主任达成共识:拔罐和刮痧均可改善血液、体液和淋巴循环,这对肿瘤(癌细胞)转移甚至是癌栓的脱落有较大的风险;且癌症术后或化疗患者体质虚损,化疗患者尤甚;存在骨髓抑制、凝血机制和免疫力差,容易导致大面积出血和严重感染。

现今化疗已成为主要的抗肿瘤手段之一,但化疗所致恶心呕吐(chemotherapy-induced nausea and vomiting,CINV)对患者的生活功能和治疗依从性造成严重影响。本调查也发现癌症患者住院化疗期间恶心、呕吐成为中医护理操作技术开展针对最主要的症状。在癌症患者周期性化疗期间,责任护士会根据患者的自身状况选择性使用穴位指针、耳穴埋豆或隔姜灸法治疗化疗所致恶心呕吐,5-FU或顺销长期静脉化疗首日则预防性干预化疗所致恶心呕吐。除恶心、呕吐外,盗汗、乏力也是各项中医技术开展针对的主要症状。中医认为盗汗多为虚劳之症,因阴虚热扰而心液外泄,肿瘤患者因手术、化疗等攻伐措施体质更加虚弱,乏力、盗汗症状较甚。调查结果显示,肿瘤科现多采取五倍子敷脐、足三里艾灸等中医技能加以干预,因此在科室开展的中医技能项目中,艾灸和中药外敷分列一、三位。值得一提的是,消化道毒性反应在抗肿瘤药物使用过程中表规较为突出、发生率最高,本调查结果显示:胃肠道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食欲不振、便秘、呃逆等均成为本院肿瘤科中医技能开展主要针对的症状,其干预方法分别有耳穴贴压、隔姜灸、协定方(砂仁、木香等)外敷结合TDP神灯照射、大黄粉敷脐以及吴茱萸涌泉穴外敷等。

3.2肿瘤科中医护理操作技术临床实施困难原因分析

    3.2.1护理工作性质成为中医护理操作技术临床实施受限的主要原因  本调查结果显示的护士认为无中医护理操作技术的相关医嘱是肿瘤科室中医技术开展受限的主要原因。这与部分学者的观点一致,究其原因:部分医生对中医护理技术开展的必要性认识不够,缺乏主动开中医技术相关医嘱的意识。根据国务院2008年出台的《护士条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06年出版的《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护理人员在执行每项中医操作前必须先核对医嘱。可现有多数中医护理技术的开展都是责任护士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征评估是否有实施中医措施的必要性,若有则主动与管床医生沟通,而后根据补开相关医嘱给予相应的中医措施。部分护士毕业于西医院校,虽接受过医院组织的“西学中”教育学习,但中医基础仍较为薄弱,缺乏主动实施中医技术的意识,无医嘱时更不会主动与医生协商沟通。因此,加强医护沟通、培养医护双方共同开展中医护理操作技术的意识是解决此问题的关键。可通过医护配合在本科室优势病种、特定化疗药物等诸多方面开展中医护理操作技术,充分发挥中医护理的优势和特色。现有大部分中医护理技术巳经过实效验证,在临床实施过程中可与医生协商形成特定的化疗套餐。如耳穴埋籽联合穴位按摩(内关、合谷、足三里)在干预化疗所致恶心、呕吐方面疗效确切,医生在开出当日行顺铂或氟尿嘧啶(5-FU)长期化疗时,可同时下达耳穴埋籽和穴位按摩等相关医嘱;行奥沙利铀化疗的患者末梢神经麻木发生率较高,而中药熏洗法已被证实具有较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医生在开化疗医嘱时可同时下达中药熏洗相关医嘱。同时也建议卫生管理部门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明确护士开展中医技术操作的权利和义务,以免医疗纠纷的发生。

3.2.2中医操作收费低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中医护理操作技术临床实施  本研究发现53.7%的护理人员认为中医护理操作收费过低是阻碍中医护理技术操作临床开展的重要原因。这一结果与马小蓓的研究结果相统一,分析中医操作收费低的原因:(1)耗材少是导致收费偏低的原因之一。“低耗高效”是中医护理的特色和优势,中医护理操作简便、安全有效,可降低医疗成本、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但现有研究表明“低耗”仅限于材质消耗,却忽视了人力、信息等其他护理成本的分析护理成本是指护理服务过程中消耗的护理资源,包含直接成本费用和操作耗时2部分。以耳穴埋籽这一操作为例,其人均直接成本55.3元,操作耗时(10.0±0.7)min/项,而我院耳穴埋籽目前收费为15元/人次,按2次/周,合计收人仅为30元。由此可见现有中医护理服务成本分析滞后于实际护理成本价格管理,以致收不抵支。而成本的正确核算可保证护理劳动得到合理的价值回报,进而激发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基层护士更多关心自己的劳动收入,护理收费低直接影响收入,再加上肿瘤科护士白日治疗量(静脉输液、PICC换药、化疗宣教指导等)甚大,更不易促发护士的工作积极性。(2)卫生管理部门尚未出台相关政策使中医收费标准化。在《全国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试行)》规定的3966项服务项目中,只有97项(2.5%)为中医收费项目,很多传统中医操作技术尚未统一定价。因此目前促使中医技术收费标准化和合理化仍需多个部门的共同协作。

3.2.3人力资源紧缺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了中医护理操作技术的临床实施  人力资源配备不足是导致中医技术临床实施受限的原因之一,本调查中51.2%的护理人员赞同这一观点。现今床护配置比例是护理人力资源是否合理的主要体现,我院肿瘤科病区床护比1:0.31,远达不到国家卫生部规定的普通配置标准1:0.4,与部分研究中所示的三级中医院所需床护比1:(0.41-0.46)更是相差甚远。而我科作为中医特色浓厚、护理项目相操作开展较多的科室,其常用中医护理操作隔姜灸、耳穴埋籽、穴位按摩等操作耗时较长,再加上操作前的中医辨证施护、操作后关于此项操作的中医健康宣教、护理记录、中医技能登记以及中医临床护理路径的填写,均直接导致工作量增加。多数护士在完成常规治疗和护理之外,很难有多余时间实施中医护理操作技术,这在较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医护理质量、限制了祖国传统医学优势的充分展现。因此解决护理人力资源紧缺现象尤为重要,医院应根据临床护理实际需要加快护理人员数量建设,按需设岗、切实落实分级护理,实现中医院内护理岗位的能级对应,提高中医护理质量、充分发挥传统医学的优势所在。

中医药发展现状及前景范文3

1 资料与方法

本资料取自肿瘤医院2000~2001年药库微机管理系统出库消耗的抗肿瘤药的数量及批发金额,并参考了部分手工帐用药出库数据。为了明确体现各类抗肿瘤药的用药情况及发展前景,采用了金额排序的方法进行比较分析。

2 结果

2.1 2000~2001年抗肿瘤药类别、金额排序及增长率

2.1 2001年药物类别及金额 辅助药34种,占金额59.03%;其他抗肿瘤药36种,占17.23%;抗生素12种,占5.85%;烷化剂12种,占4.11%;植物药16种,11.54%;

2.2 2000年药物类别及金额 辅助药34种,占金额55%;其他抗肿瘤药28种,占19.35%;抗生素14种,占7.96%;烷化剂12种,占6.21%;植物药16种,8.40%。

3 分析与讨论

3.1 抗肿瘤药与药品总消耗情况 我院作为肿瘤专科医院,抗肿瘤药占有较大比重,现全院有病床1000余张。2000年,2001年抗肿瘤药消耗金额分别为这两年药品消耗总金额的70.09%。

3.2 抗肿瘤药物的开发前景 2000~2001年抗肿瘤辅助用药的金额均居首位,分别占肿瘤用药消耗总金额的55%、59.03%,是抗肿瘤治疗药消耗金额的1.2、1.4倍。由于辅助用药可减少放、化疗的毒副作用,增加患者的耐受性,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促进临床化疗方案的顺利进行,越来越受到广大医务工作者和患者的青睐,具有良好发展前景。但由于抗肿瘤辅助用药的新品种增加过快,且价位较高,造成了抗肿瘤辅助用药消耗金额的持续增长。

抗肿瘤植物药增长迅速。2001年比2000年增长了72.61%,2000年前10位抗肿瘤治疗药中植物药只占1种,2001年上升为3种。已有几种植物来源的抗肿瘤药物在临床上推广应用,但继续从植物中开发亲的抗癌药将极具潜力。

植物用药发展的前景是非常可观的。2001年前10位抗肿瘤辅助药中,植物用药跃居榜首,3种植物用药的消耗金额占前10位辅助用药总金额的1/3以上。与传统的中草药相比植物用药具有有效成分含量高、分剂量准确、便于携带服用等优点。近年来临床上已逐渐推出了几种抗肿瘤植物用药,对肿瘤具有一定缓解作用,能抑制瘤体生长,提高人体免疫力,且毒副作用较轻,受到医药工作者及患者的普遍关注。但这些新药较原来的老药价位普遍偏高,且价格提升幅度较大,给患者带来了一定的经济负担。

3.3 抗肿瘤资金消耗集中于少数新、特药品 2000~2001年前10位抗肿瘤药消耗金额分别占抗肿瘤药消耗总金额的31.11%。合资厂药品所占市场的份额增长明显,提高了临床抗肿瘤用药层次,与进口药相比具有明显价格优势,已有逐步取代进口抗肿瘤药的趋势。

3.4 临床用药还存一些不合理现象 大量资金集中于少数品种。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①生产销售方面的不适当宣传,甚至夸大疗效,使医师和肿瘤患者存在盲目崇尚心理。②现行的药品促销政策很不规范,有待医药行政部门不断完善。疗效是决定药品用量的重要指标,但临床用药中有促销方式对用量的影响更大,一些疗效一般配以精致包装的药品,在强有力的促销方式刺激下往往成了医院的畅销品种。③医药不分,以药养医的状况影响着临床医师的处方行为。④新药的价格制订体系存在着一定弊端,致使一些新上市的药品价格普遍偏高。大量厂家纷纷抢占市场,势必造成一些不合理竞争,产、销、用三个环节对经济效益存在着共同的追求目标,其过猛的增势是市场刺激的必然结果。

3.5 基本医疗保险用药目录对我院抗肿瘤药使用影响重大

我院共使用抗肿瘤药品种达100多个,金额排序前十位的药物除欧必停、卡培他滨外,其余皆为医保用药。自执行省医保药品目录以来,目录中新增加的品种如紫杉醇、奥沙利铂和拓扑替康则进入金额排序前十位的药物,而原在市医保药品目录中的氟铁龙未进入省医保药品目录,则用量大减。可见,医保用药目录很大程度影响临床对抗肿瘤药的使用。

中医药发展现状及前景范文4

关键词:临床药师;药学服务;三级医院

随着我国医药卫生事业改革进程的不断加快,医院药学也在不断深入发展,开展临床药学服务工作成为了一个普遍的趋势。药学由原本单纯的药品供应向临床服务转变,在此背景下,临床药师的作用及重要性也越来越大[1]。临床药学是指医院药师结合临床开展药学工作,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参与到临床治疗中,提高患者药物利用率,发挥药物疗效[2]。临床药学对于"以患者为中心"服务理念的实现以及对医院药学的发展意义重大。

1临床药学的发展背景

早在20世纪50~60年代,美国就兴起了"临床药学"学科,历经了几十年的发展,目前美国已经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善的临床药学的培养服务模式:人才培养、实践培训及临床医疗服务模式[3]。此外,美国还设有部级临床药师专业协会,卫生系统药师协会(ASHP),全面的制定了临床药师的工作内容、服务规范等标准,为临床药师规范、系统化的培养奠定了基础。

在我国,临床药学工作的开展、临床药师的培养稍显艰难,发展较为缓慢。1989年我国卫生部最早颁布了医院药剂工作条例,明确指出了药剂科应结合临床来开展药学科研工作,提高业务水平,确保药物的使用安全有效。2002年,卫生部再次颁布了医疗机构药事管理的暂行规定,明确了药学服务中的新理念"以患者为中心";随后又陆续提出了其他活动,以期能达到推进临床药学发展,规范临床合理用药的目的。

2医院开展临床药学的必要性

2.1临床药学的重要性 在许多国家的医疗体系中,临床药学已经成为医院医疗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临床药学是药师结合临床探寻药物的应用规律,是促使临床合理用药的药学的重要分支之一。开展临床药工作,使临床药师参与到临床治疗中,利用其专业知识服务于医护人员及患者,帮助医生监测患者的用药效果及不良反应,为患者提供较为安全有效且经济适用的药物,能够提高患者依从性,促进医师的合理用药及医院药学的实际发展。有研究显示,有临床药师参与的治疗团队可以使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大幅降低,费用花费也可降低近1/3。

2.2我国临床药学的发展、培养现状及不足 临床药学是医院药学的核心内容[4],虽然强调了其重要性,但在我国一直以来却未得到大众以及专业人员的足够重视,常将药师与配药拿药等琐碎的工作对等;而部分临床药师还有认识上的偏差及不足,认为临床药学就是进行科研、做实验,背离了临床药学的初衷;再加上我国的医疗及保险体制等的影响,导致临床药学服务工作在我国发展进程缓慢。

在卫生部下发的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中提出了医院要逐步的建立临床药师制度,开展各项药学工作;在我国的医院管理评定标准中,也有要求三级医院开展临床药学工作。在这种背景趋势下,越来越多的三级医院开展了临床药学服务,使药师参与到临床治疗团队中,并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提出了全程、立体化等多种药学服务模式,培养出了一批专业的专科临床药师。但不同医院之间在医疗方面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因而临床药师的培养方式也因院而异,不能相互照搬照抄,临床药学的培养尚未行成一个系统的体系。

3推动临床药学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其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健康的意识也越来越强,对于临床治疗过程中药品的安全使用及效果也日渐重视。因此,临床药学服务工作的开展,是医疗机构未来发展的重点之一,也是时代不断进步的需要。

3.1改变观念,明确临床药学服务模式 临床药师与普通药师不同,不仅仅局限于药品的处方调剂、配药及核发药物、药剂制备等一般工作,还需要走进临床,与医护人员一起参与到临床诊治中,与患者直接接触,了解患者病情,并为临床医生合理开药提供建议。临床药师要认识到其主要任务不是一味的科研、做实验,而是在临床实践中促进医生的合理用药,使药物治疗趋于科学合理,尽量提高药物治疗效果及医疗质量,向医护人员及患者提供较为专业的技术服务与知识服务。

3.2全面开展临床药师培养工作,强化综合技能 对于临床药师的培养包括两个方面,学校里的临床药学教育以及在职临床药师的培养。目前开设了临床药学教育的高校并不多,且培养模式也较传统药学无太大差别,与临床实际需求不相符[5]。因此,构建新的更贴于实践的临床药学培养体系十分有必要。

在职临床药师的培养是为了改进医学院校的教育不足,从各方面弥补药学专业人员的医学知识。临床药学是医院药学工作的重点,在我国,一些实力较强的三级综合医院已有较为完整的培养模式,但还有其他部分三甲医院尚未行成自己的培养模式,这些医院应继续加大临床药学的培养,尽量调动药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药师能够把药医结合重视起来,早日形成完善的临床思维,提高其临床综合业务能力。在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基础上,争取早日达到以患者为中心,为其提供安全、高质、经济的临床药学服务。三甲医院作为先发展者应当好领头,为二级以及基层医院临床药学的发展提供参考和方向。

参考文献:

[1]甄健存,王育琴,孙路路,等.关于加速构建临床药学服务体系的思考[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3,29(11):849-852.

[2]王铁,袁芳,张希栋.我国临床药学的发展现状[J].中国民康医学,2011,23(2):233.

[3]菅凌燕,何晓静,汪珊.美国临床药学发展带给我们的思考[J].中国执业药师,2013(10):39-43.

中医药发展现状及前景范文5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大株红景天注射液; 疗效

Therapeutic Effect of Sofren Injection in Treatment of Acute Exacerbations of COPD/QU Qiu, XU Jian, LI Shu-yun.//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4,11(32):014-016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Sofren injection combined with conventional treatments on acute exacerbations of COPD (AECOPD). Method: A total of 60 patients with AECOPD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each group contained 30 cases, two groups were given conventional treatment, and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added Sofren injection intravenous drip, the course of treatment was 10 days. The changes of clinical symptoms and objective indexe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ere observed in both groups. The arterial blood gases of patients i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ere determined. Result: The efficiency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P

【Key words】 AECOPD; Sofren injection; Curative effect

First-author’s address: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Kunming Medical University, Kunming 650032, 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4.32.00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是一种发病率非常高而且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疾病,它所导致的肺功能下降常常伴随着缺氧的发生,而缺氧会对人体的各个系统的机能造成影响,严重者致残甚至危及生命。目前尚无明确的能有效抗缺氧的化学药物,因此研究具有抗缺氧作用的中药制剂,有着重要的意义。近年来中药红景天制剂在抗缺氧损伤的研究中取得一定进展[1]。笔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大株红景天注射液静滴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s of COPD, AECOPD),通过观察该药对AECOPD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情况及血气分析指标变化的影响,以探讨大株红景天注射液治疗COPD的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0年1月-2013年10月住院患者60例,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制定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COPD急性加重期诊断标准[2]。排除标准:癌症晚期,严重心功能不全,肝肾功能不全,糖尿病,肺结核,对红景天过敏者。患者年龄64~89岁,平均(78.0±5.7)岁,男44例,女16例。

1.2 方法 将60名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严重度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对照组给予常规氧疗、抗感染、抗炎、祛痰、平喘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红景天注射液10 mL加入5%葡萄糖液250 mL静脉滴注,每天1次,两组疗程均为10 d。

1.3 观察指标 详细观察临床症状及肺部体征变化,每天观察患者咳嗽喘息情况,痰量及性状,记录呼吸、血压、心率、体温,用药前后行血常规、血气分析、电解质、肝肾功能、胸片等检查。观察用药过程中有无不良反应。

1.4 临床疗效判断 根据以上指标综合评定,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将临床治疗效果分为治愈:咳、痰、喘、发绀症状基本消失,其他客观检查指标基本正常;显效:咳、痰、喘、发绀症状明显好转,其他客观检查指标明显改善;有效:咳、痰、喘、发绀症状好转,其他客观检查指标有改善;无效:咳、痰、喘、发绀症状无减轻,其他客观检查指标无改善。其他客观指标包括肺部哮鸣音及细湿性罗音体征减轻,体温,白细胞计数、血气分析、胸片等。总有效率=(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处理 数据分析使用SPSS 17.0统计分析软件,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以P

2 结果

2.1 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有效率93.3%,对照组有效率7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效果比较 例

*与对照组比较,P

2.2 治疗组与对照组血气分析相关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动脉血氧分压及二氧化碳分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加用红景天注射液治疗10 d后治疗组PaO2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271,P

表2 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比较(x±s) mm Hg

2.3 不良反应 所有受试患者常规进行肝、肾功检测,未发现毒副作用及过敏反应。

3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呼吸系统中常见疾病之一,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病理变化主要累及肺脏,但也可引起全身的不良效应,可存在多种合并症。急性加重和合并症影响患者整体疾病的严重程度。随着慢阻肺的进展,外周气道阻塞、肺实质破坏和肺血管异常等降低了肺气体交换能力,患者呼吸功能呈进行性下降,极易伴发呼吸衰竭,出现动脉血氧分压下降伴或不伴二氧化碳分压上升。COPD还可以导致全身不良效应,包括全身炎症反应和骨骼肌功能不良,并促进或加重合并症的发生等[2]。AECOPD的患者治疗上除了控制感染、抗炎、祛痰、平喘等治疗以外,重要的是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增强抗缺氧能力,改善全身炎症反应及其合并症。近年来,国内外大量的实验研究和临床观察表明,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可以显著提高临床治愈率和总有效率[4-5]。大株红景天的主要有效成分包括红景天苷、黄酮、酪醇、多糖等,具有显著的抗缺氧,提高缺氧耐力的作用[6],主要通过调节机体有氧代谢过程,增强组织携氧能力,增强氧利用率等方面来实现的[7]。造成机体组织缺氧情况下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自由基浓度的异常增高,主要表现为抗氧化能力的下降和脂质过氧化反应增强,红景天可能通过调节COPD患者体内抗氧化系统,抑制氧自由基的产生并增强其消除而发挥良好的抗氧化作用,使氧化/抗氧化失衡改善,氧化应激减弱,气道炎症和阻塞程度减轻,从而改善肺功能和动脉血气[8]。COPD患者长期慢性缺氧可导致肺血管广泛收缩和肺动脉高压,常伴有血管内膜增生,某些血管发生纤维化和闭塞,导致肺循环的结构重组。晚期即出现肺动脉高压,进而产生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及右心衰竭。肺动脉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在肺动脉血管收缩和缺氧性肺动脉壁构型重建中起着重要作用。红景天苷可降低缺氧对肺动脉平滑肌细胞DNA合成和增殖的促进作用,抑制缺氧所致的G2/M期细胞比例增多,使更多的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处于G0/G1期,从而有可能对缺氧性肺动脉高压和肺动脉壁增厚的发生与发展起防治作用[9]。此外,还可以通过选择性作用于肺血管,抑制ET-1而增加NO的合成与释放,降低肺动脉压和改善右心功能[10]。长期服用大红景天能够改善COPD稳定期患者肺弥散能力、增加肺毛细血管床容量和调节红细胞代谢增进红细胞携氧能力[11]。红景天苷还能提高骨骼肌内RNA含量,促进三磷酸腺苷(ATP)再合成,为骨骼肌提供能量,可能对缓解AECOPD患者呼吸肌疲劳起到一定帮助。此外,有研究还证实红景天对体外诱导的肺组织细胞纤维化状态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主要通过抑制转化生长因子β1诱导肺细胞纤维化作用来实现[12]。

本组研究的60名AECOPD患者,红景天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且经过治疗后,治疗组动脉血氧分压高于对照组,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对照组。本研究表明,在常规氧疗、抗感染、解痉、祛痰等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大株红景天注射液疗效确切,可以明显改善AECOPD患者的症状、提高患者动脉血氧分压和降低二氧化碳分压。此外文献报道红景天还具有抗心肌缺血[13]、降低血黏度、抗疲劳、抗衰老[14]、抗肿瘤[15]、保护肝肾功能、增强免疫系统能力等药理作用[16-17],不良反应少,适合老年人多病于一身的治疗。

参考文献

[1]梅蒙.抗缺氧中药的研究现状[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2,33(9):74-76.

[2]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13年修订版)(一)[S].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13,11(5):484-491.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57-58.

[4]孙传峰.中西医结合疗法对于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27):26-27.

[5]杨艳明.中医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研究进展[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6):160-162.

[6]王永新,詹皓,魏日胞,等.复方红景天抗缺氧作用的研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0,16(15):152-153.

[7]刘琳,莫丽春,郭艳,等.提高缺氧耐受力的红景天口服液的实验评价[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2,33(5):1-4.

[8]杨生岳,冯恩志,闫自强,等.高原地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慢性肺心病抗氧化治疗的研究[J].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2013,6(1):30-34.

[9]刘明成,张得钧.红景天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亚太传统医药,2013,9(6):65-69.

[10]冯恩志,郭振援,杨生岳,等.红景天对高原慢性肺心病患者肺动脉压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10,12(4):261-263.

[11]赵世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大红景天治疗后肺膜弥散和肺毛细血管床容量的改变[J].山西医药杂志,2012,41(7):722-723.

[12]孙钰,张好好,金东日,等.高山红景天抑制转化生长因子β1诱导肺细胞纤维化作用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45(4):130-134.

[13]刘硕,陈玉芬,吕克诚,等.红景天苷对心血管保护作用的研究概况[J].中国实用医药,2013,8(9):239-240.

[14]迟淑梅.红景天抗衰老药理研究进展[J].中医临床研究,2012,4(11):111-113.

[15]吕红梅,赵云波.红景天抗肿瘤机制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2,9(11):15-18.

[16]李凤林.红景天苷药理作用的研究现状[J].现代食品科技,2013,29(4):916-920.

中医药发展现状及前景范文6

关键词:大学生 中医药 思维 兴趣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10(a)-0152-02

思维是决定人类生存状态和发展走向的因素之一。中医药发展的思维方式直接决定着其存在状态和发展。因此,作为高等中医药院校而言,提高大学生中医药思维方法和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更是开启中。医药殿堂大门的金钥匙。作为高校教师来说,如何在日常的教学、科研以及临床等活动中体现中医药思维和提高学生的兴趣?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与同行作一探讨。

1 在突出传统的基础上要更新观念

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中医药学的理论体系和临床实践也属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并有着深刻的生命科学内涵。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对培养学生的中医药思维,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

同时,也恰恰因为惯性思维,缺乏对新生事物和现代高科技的敏锐感和认知力。另外现在仍有所谓的“铁杆中t”局限于传统中医药理论,排斥融合现代科学知识。这些旧思想、旧观念无形中束缚了中医药事业前进的步伐。事实上,任何学科都是开放发展的,没有一成不变的真理。中医理论来源生活实践,若不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因循守旧则只能滞后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2 要紧密结合当前的形势、政策

主席也曾把中医药比喻为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曾经说过:“作为一个中医局局长,希望中医理论和现代科学技术结合,能够研制出一台具有中医思维的设备,属于中国人的设备”。中药产业是我国的优势产业之一,也是最具活力的新增长点。同时,国际天然药物市场的竞争也在日益加剧,世界植物药市场连续30年呈活跃发展态势,全球性“中药热”正在升温。因此,无论从国内还是从国际环境看,中医药产业都保持着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但是伴随着机遇而来的是巨大挑战。挑战之一就是如何正视中医药产业发展进程中的思维限制的瓶颈,进而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和对策。因此,对于中医药院校大学生思维方式的养成,要结合当前的发展形势,在理论学习及实践活动中渗透中医药思维[2]。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中药起源于中国,进而发展于中国。

3 要善于回顾中医药历史,激发学生兴趣

河南,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之一,是华夏民族始祖、人文初祖黄帝的故里,是医圣张仲景的故乡。自古以来,中原医林兴盛,名医大家辈出,中药资源丰富,群众基础深厚,是中医药文化的重要发源地。特别要以该校的“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和河南中医药博物馆为平台,向学生介绍中医药发展的悠久历史,以此来增强学生中医药思维感悟,树立对民族的自豪和自信,激发为继承和发扬祖国传统医学的激情和斗志,有助于学生开阔思路,研发出更多的具有知识产权的中药新药。

4 要把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

如讲药用植物学课程人参时,因一年生的人参只有一枚具有三片小叶的复叶,东北俗称三花;两年生的人参只有一枚具有五片小叶的复叶,东北俗称巴掌;三年生的人参生有二枚具有五片小叶的复叶,东北俗称二甲子。教师在授课时可以把人参的腊叶或者浸制标本带到课堂,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让学生面对面观察并体会其中的涵义和韵味。特别是对东北的文化、人参的文化,东北人参采参习俗的理解会有所不同,以此培养对中医药理解和热爱的思维。另外,要以该校的药用植物野外实习基地和中药植物园为平台,加大实习实训的力度,只有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中医药内涵的深入理解。

5 要懂得诠释药名,激发学生的新奇和兴趣

还可以为学生讲授关于中药的传说、动人的故事。比如金银花的由来,就非常有趣:古时候,有一个村子里,一对善良的夫妻,生下一对可爱的女儿,一个叫金花,一个叫银花。俩个长如花似玉,聪明伶俐,乡亲们都非常喜欢这对姐妹。 两姐妹很快都到了十八岁,求亲的人络绎不绝,几乎都要踏破了门槛。可俩姐妹谁也不愿嫁,生怕从此分开。俩人私下发誓:生愿同床,死愿同穴!父母也拿她们没有办法。谁知忽然有一天,金花得了病,这病来势凶急,浑身发热,起红斑。医生看了病后惊叹地说:哎,这是热毒,无药可医,以是悬脉。银花听说姐姐的病没法治,整天痛苦欲绝,在一旁守候着。一天金花对银花说:离我远点吧,这病传染。银花说:我都恨不得替姐姐得病还怕什么传染。金花说反正我活不成了,可妹妹还要好好过。银花说:姐姐忘了,咱们有言在先:生愿同床,死愿同穴。姐姐要是有个好歹,我绝不独活!没过几天,金花病危,而银花因照顾金花也被传染,卧床不起。俩人对父母说:我们死后,要变专门治热毒的草药。不能再让得这种病的人无药可医,让得病的人只能等死!俩人死后,乡亲们帮着其父母按其生前遗愿,把俩人合葬在一起。第二年春天草木发芽时,金花银花的坟墓上什么草也没有生,只生出了一株绿叶的小藤。每当到了夏天开花时,花先白后黄,黄白相间。乡亲们都很奇怪,从没人见过这样的花,于是便认为黄的是金花,白的是银花。又想起姐妹俩临终前的话,于是就采下花来服用来治疗热毒,果然有效。从些人们就把这种藤上的花称为金银花或二花。每一个植物的背后都有一段故事,以此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对中医药文化的理解。

6 要打好河南“仲景牌”,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

河南作为中医药学的重要发祥地和医圣张仲景的故乡,中医药自然资源和人文非常丰富。河南中医药大学、南阳医圣祠、宛西制药的中华医圣苑、大宋中医药文化博物馆被命名为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张仲景展览馆被命名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建设单位。成立了河南省中医药学会文化建设与科学普及分会,组建了河南省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专家团,开封市中医院庞国明等13位专家当选全国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专家。推出《精诚大医》《大国医》等一大批中医药文化产品,深受群众喜爱。深入开展中医中药中国行河南站活动,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中医药文化与科普宣传。成立许敬生中医药文化研究工作室,开展古籍遗迹的整理与研究,并设立了《中原中医药文化遗迹与文物整理研究》项目。洛阳正骨、焦作四大怀药加工与炮制等先后入选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高等中医药院校,对于学生中医药思维和兴趣的培养,要在中西并重的基础上,突出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培养学生的“中医药思维和科学思维”,使其成为“传承有特色,创新有基础,服务有能力”的“三有”人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