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期刊数字化平台构建与发展

中医药期刊数字化平台构建与发展

中医药期刊作为中医药学基础理论、中医药学知识的普及刊物,是中医药科学研究成果的重要载体和传播平台,对中医药学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当前,大数据正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期刊出版产生了巨大的冲击。目前,已经出版发行的中医药期刊有100多种,仅占国内医学期刊的1/7,学术水平也存在参差不齐的现象,能够进入国际优秀期刊行列的尚少。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抓住大数据发展带来的契机,构建现代化的数字平台,开创中医药期刊的现代化发展模式,是突破中医药期刊发展瓶颈的重要途径。

1中医药期刊的发展现状

根据刊载内容,我国中医药期刊可分为三大类,即中医类、中西医结合类和中药类。在目前信息化发展的背景下,中医药期刊正在大力进行网站建设。由于具有成本低、使用率高、用户体验好、信息量大的优势,网站建设成为中医药期刊数字化发展的首要工作。通过网站建设,能够实现采编系统的自动化,同时实现作者和出版单位之间交流的信息化和数字化刊物的在线阅读。网站建设已经成为中医药期刊信息的重要传播渠道,而随着移动网络的普及,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也已经成为中医药期刊数字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微信公众平台是连接期刊与用户的重要桥梁,一些中医药期刊构建微信公众号,定期信息,为用户提供服务。这种数字化服务模式不仅拓宽了期刊的服务范围,同时也对期刊的出版模式、传播途径、信息互通甚至稿件校对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然而从整体上看,中医药期刊的数字化进程仍然处于起步阶段,仅仅是将纸质内容转移到了数字化平台中,距离标准化的网络学术期刊还有很大的差距。从内容上看,中医药期刊无论是在网站还是在微信公众平台上,都仅仅是提供了信息查阅、在线浏览、网上采编、消息报道及互动平台等功能,相关的模块设置较为生硬,服务的内容相对单一,某些功能的实际操作性有待进一步完善,且与用户之间的交互性内容也存在更新滞后的现象。在中医药期刊数字化运营的过程中,评价和反馈是必须的,只有通过评价和反馈,才能对期刊进行有效的审视与改进。目前我国中医药期刊数字化发展中,大部分从业人员为中医药学专业人才,信息技术人才匮乏,这就使得期刊内容、人才资源与数字化的传播形式相脱节,数字化出版问题重重。同时,中医药期刊在整体发展规划上只是将网络作为传播的渠道,并未将其纳入发展战略中去,使得大数据平台仅仅是发挥了中间链接的作用,更多的功能如约稿、审稿、编校、出版等还有待开发。这种形式上的数字化缺乏深度且流于形式,真正实现学术期刊的网络化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2大数据对中医药期刊发展的影响

2.1应用大数据挖掘技术,提升出版价值

中医药期刊注重真实性和实效性,其中丰富的中医诊疗资料对中医药的发展进行了翔实客观的记录。运用大数据挖掘技术,能够对中医药各领域的不同研究内容进行充分的采集和分析,这对中医药教育、理论研究、临床应用等方面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大数据挖掘技术,可以根据目前临床、基础领域研究的热点、难点问题重设栏目。例如,近年来引起全球关注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禽流感、甲型H1N9流行性感冒等传染病运用中医药治疗疗效显著,应用大数据挖掘技术,可以从中医药大数据中提炼出有价值的信息应用到临床中,为中医诊断和治疗工作提供科学依据,这也是提升中医药期刊出版价值的重要体现。在中医药期刊进行转型升级、扩大发行规模的过程中,应选择具有创新性、实用性的传统医药资源。中医药期刊承载了大量有价值的专业信息,运用大数据挖掘技术建立平台,能够对同类型期刊中具有应用价值的信息进行深入挖掘。同时,运用大数据技术对当下疑难病症的发展趋势进行观察与研究,从而进行新药品和新疗法的开发与应用,进而拓展中医药期刊的服务内容,实现转型升级。

2.2利用信息技术,优化编辑流程

编辑加工是期刊出版的重要流程。目前,很大一部分中医药期刊存在出版不及时,编辑、印刷、出版、发行等环节对接不畅,出版效益不高等问题,对中医药科研成果的认定、发表和应用都产生了不利影响,期刊学术质量得不到提升,减弱了期刊的影响力与竞争力。大数据时代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够将审稿、编校、定稿等一系列流程纳入数字化的轨道中,将信息的录入、传输以及决策行为都进行数字化加工,根据需要与外部的文献数据库进行关联和共享,从而将传统编辑出版中难以控制、不能细化、不可数字化描述的流程转化成为可控制、可细化、可用数据精确描述的作业过程,将一切复杂的操作简化和量化。例如,在大数据平台中构建智能编辑管理模块,将稿件提交学术不端检测系统进行甄别,及时对文稿的原创性、前沿性等进行智能检测,从而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一稿多投、学术不端、学术腐败等现象的发生。另外,还可以应用作者分级模块,将作者的基本信息、研究成果和研究动态等信息录入存储,运用大数据信息分析,将作者进行学术等级的划分,在编辑出版的过程中可以对稿件进行个性化处理。同样的,大数据平台能够将已经出版的中医药期刊进行数据化录入,对整个行业的资料整理与量化,通过智能分析,提取出客观、准确、全面的数据信息,为期刊的选题策划、组稿及审稿提供依据。

2.3为出版新业态提供技术与平台支撑

通过大数据平台的建立,中医药期刊能够实现内容的自主优化、信息服务的个性化以及出版发行模式的多元化,实现在线投稿、在线评审、在线编辑管理及其他增值服务的一体化发展。在当下人们对阅读体验要求更高的情形下,这将有助于增强用户黏性,满足读者和作者的多重需求。期刊作为一种单一的纸质出版介质正朝着多元化出版介质的方向转变,在这种发展趋势下,中医药期刊通过大数据平台的构建与应用,可以将人工劳动与信息技术有机结合,减少校对排版、印刷出版、邮寄发行等人工劳动环节,使得人工成本大大降低,同时也提高了中医药期刊出版的时效性,使读者以最便捷的方式、在最短的时间内获知期刊动向及出版发行现状等,实现研究成果的及时、高效传播。同时,传统的纸质出版物发展为专业性、综合性数据库,能大大提升信息传播效果,编辑方式和手段也将产生重大变革,文本信息不再是唯一的表达方式,图片、音频、视频等新形式的信息相继出现,迎合了医药期刊出版新业态的发展趋势。

3大数据下中医药期刊数字化平台构建的措施

3.1建立“元数据”库

“元数据”库是指将中医药期刊的文献进行数字化存储,从而形成一个“元数据”库,对国内外中医药文献进行充分的挖掘,打破资源分散化、封闭化、孤岛化的现象,分阶段的将所有的中医药期刊纳入到数据库中,并对纳入的“元数据”库进行量化分析,通过分类整理,构建不同板块、不同层次、不同服务对象的全方位期刊集群网络版块。此外,还应当充分依托中医药学会对专业的学术资源进行挖掘。中医药期刊可通过联合中华中医药学会,依托全国性专业学会、科研机构和主管主办单位,对期刊的存量与布局摸底,统筹规划,对中医药学术前沿进行追踪。运用大数据信息技术,以文献元数据为资本,寻求与专业机构的合作,优势互补,从而构建中医药期刊联盟网络平台。

3.2自动标注关键词

利用联盟网络平台大数据、云计算的优势,按自由词与主题词相结合的原则,结合文献中词汇的出现频率,遵循计算机检索规律,编制文献关键词自动生成软件,按文献类别拟定基本关键词顺序,如临床观察类一般按干预对象、中医证候、治疗组干预药物、对照组干预药物、干预药物出处、干预对象个性化观测指标、文献分类、研究方法等顺序,实现流程化、自动化关键词选取,使之更利于用户检索。

3.3形成专家审稿平台

在审稿方面,借助联盟平台实现不同专业、不同层次、不同版块的审稿专家资源共享,让专家学者通过资源申请进行审稿,实现期刊与学科专家的双向自主选择。期刊可以根据学科范围和层次选择审稿专家,审稿专家也可以根据自身水平选择文稿,由联盟平台制定相关的量化评价标准,由学会对审稿质量进行把关,从而实现审稿的专业性,从而不断提升中医药期刊的核心竞争力。

3.4实现期刊全面评价

在期刊评价方面,需要通过联盟平台的专业化数据,运用量化分析技术,对各个项目进行评价,包括内容的真实性、重复率、创新性等,实现全方位、多维度的评价,保证期刊评价质量。中医药期刊要扩展文献评价维度,不独重文献被引率,而是从整体上评价,包含文献创新度(开拓新领域、使用新方法、阐述新观点、产生新效益)、结构完整度、参考文献标引率及引用质量等方面。首先,逐个对题名、作者及单位、摘要、关键词、基金资助、英文翻译、引言、材料与方法、结果、讨论等子项目进行评价,通过单项评价量表积分与加合,实现单项评价与综合评价相结合。其次,实施时段评价(日、周、月、年度)以及网络平台自动定量,实时评价出各项最佳并公示结果。最后,注重文献长尾效应评价,在发表一定时间后再次评价文献效益,实现循环评价。

4结语

中医药期刊是中医药研究成果的出版平台,在网络化发展的今天,运用大数据技术,实现集群化发展,通过构建元数据库,运用自动标注关键词技术,构建专家审稿平台,并对期刊进行全面的评价,是未来中医药期刊发展的必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