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心理学研究方法范例6篇

普通心理学研究方法

普通心理学研究方法范文1

关键词 特殊儿童 同伴关系 特点

分类号G760

1 引言

同伴关系是儿童生活经验中重要的社会关系之一,在儿童发展中起着成人无法取代而又独特的重要作用。良好的同伴关系有利于儿童社会能力的培养、社会价值的获得、认知和人格的健康发展。所谓同伴关系是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或指同龄人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展同伴关系研究以来,普通儿童同伴关系特点的研究已取得较好成效,现有研究中的同伴关系,主要包括同伴接纳和友谊两个层面。同伴接纳是一种群体指向的单向结构,反映的是群体对个体的态度:喜欢或不喜欢、接纳或排斥;友谊则是一种以个体为指向的双向结构,反映的是个体与个体间的情感联系。我国特殊教育的飞速发展,使特殊儿童的同伴关系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重视,产生了一些研究成果。本文旨在对我国近20年特殊儿童同伴关系的已有研究进行梳理与归纳,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特殊儿童同伴关系的研究趋势,以期为特殊儿童同伴关系的进一步研究,促进特殊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提供一定理论指导。

本文使用中国知网、维普和万方数据库,以听觉障碍、视觉障碍、智力障碍、学习困难、自闭症、脑瘫、注意力缺陷多动症、聋一盲双残、言语/语言障碍、情绪行为障碍和超常儿童共十一类特殊儿童为检索对象,以同伴关系、同伴交往、同伴接纳和友谊为主题,查找1990至2011年的期刊与硕博论文,共检索到以视觉障碍、听觉障碍、智力障碍和学习困难四类特殊儿童为研究对象的研究文献。但从时间上看,主要文献集中于近十年。纵观近十年来我国特殊儿童的同伴关系研究,已有文献主要从两方面探讨特殊儿童同伴关系的特点:(1)特殊儿童之间的同伴关系特点;(2)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的同伴关系特点。

2 特殊儿童之间的同伴关系特点

当前关于特殊儿童之间同伴关系的特点研究主要集中于听力障碍、智力障碍和学习困难三类特殊儿童。已有文献主要通过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同伴关系的对比研究,探讨特殊儿童之间同伴交往、同伴接纳和友谊的特点。

2.1 听力障碍儿童的同伴关系

首先,在听力障碍儿童同伴交往的特点方面,马珍珍较为全面的总结听障初中生的同伴交往特点,指出与普通儿童相比,听障儿童的同伴以同性朋友为主,在同伴交往方面表现出对聋人群体、家庭和学校较大的依赖性,与朋友之间的交往活动更依赖于学校提供的时间和空间,倾向于交年长或同性朋友,主动发起交往的能力不足,同伴交往层次不深,友谊观相对稚嫩,友谊质量极显著低于普通儿童,同伴交往感受显著差于普通儿童。而刘扬对听障小学生同伴交往的研究却认为,虽然听障儿童的社会交往技能水平比普通儿童低,但他们在聋校中表现出的交往技能并不明显低于普通儿童,听障儿童由于听力残疾造成与普通人交往过程中出现被动、不完整和不准确的特点,但聋校中听障儿童之间可以通过手语进行大量的交往和沟通互动,社会交往技能已在彼此的互动过程中得到提高。

其次,在听力障碍儿童同伴关系方面,马珍珍使用同伴提名法、同伴评定法和友谊质量问卷调查听障初中生的同伴关系发现:(1)在同伴接纳上,听障儿童的同伴接纳关系受听力障碍程度的影响,表现为重听、后天聋以及同时掌握手语和口语儿童的同伴接纳情况优于全聋儿童,但年级与性别在此方面并未有显著性影响;(2)在友谊关系上,听力障碍程度、安置情况、性别和年级在友谊质量上均没有显著性差异,表明低质量的友谊在听障初中生中是普遍现象。李环采用包括生活、学习、游戏和活动四个维度的自编《聋生同伴关系问卷》,调查聋校五年级至高中二年级的听障学生,发现听障学生同伴关系的总体发展水平随年龄增长呈现先增长后降低的趋势,由于研究者未进行显著性检验,故无法判断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而该研究得出各年级听障学生的同伴关系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与马珍珍的研究结果一致。但也有研究发现,年级与性别对听力障碍儿童同伴接纳具有显著性影响,如魏瑞丽使用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对听障初中生人际交往的调查结果显示,听障初中生的人际交往存在显著年级差异,交往状况随着年级升高而明显改善;关威使用同伴提名法对小学阶段听障儿童的研究表明,听障儿童的同伴接纳水平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男生在正提名和负提名上均高于女生。

可见,听力障碍儿童的同伴关系得到较多关注,但因研究对象的年龄、听损程度和研究工具的不同,使听力障碍儿童同伴交往和同伴关系的特点研究尚未取得一致性结论。

2.2 智力障碍儿童的同伴关系

首先,在智力障碍儿童同伴交往方面,谭雪莲使用观察法分析学前阶段智障儿童的同伴交往特点,指出智障儿童向同伴发起交往的方式以身体语言为主,但身体语言常常被旁人误解;与同伴的交往过程简单,难以形成互动,从而反映出学前阶段智障儿童同伴交往能力不足。罗帅则采用张元编制修订的《4―6岁幼儿同伴交往能力量表》,调查8―16岁中度智障儿童同伴交往能力的发展状况,研究发现:(1)智障儿童的同伴交往能力总分在13岁以前基本随年龄增长而呈现上升趋势,13岁智障儿童的同伴交往能力己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13岁至16岁间同伴交往能力随年龄增长而呈现下降趋势;(2)8―16岁中度智障儿童在同伴交往能力各维度上,均不存在性别上的显著差异;(3)8―16岁中度智障儿童只有在同伴交往能力中的语言和非语言能力维度上,低年龄组与中、高年龄组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

其次,在智力障碍儿童的同伴接纳方面,王娜、田宝和赵志航使用《同伴关系调查问卷》调查12―15岁智障儿童在与他人相处中自我感觉,由儿童自己填写被同伴接纳的情况,结果显示,智障儿童的同伴关系与普通儿童存在显著性差异,智障儿童在同伴接受方面差于普通儿童,在交往过程中的恐惧自卑感也多于普通儿童。

由上可知,由于智力障碍儿童同伴关系特点的现有研究相对较少,尚未出现一致或矛盾结论,因此有必要对已有结论进行验证。

2.3 学习困难儿童的同伴关系

首先,在同伴交往方面,张利总结出学习困难儿童倾向交往同性朋友和与自己相似或比自己低成就的朋友,由于有部分是校外人员,因而交往范围较广泛:邱悦和何源运用个案研究法调查一名学习困难学生的同伴关系,发现该名儿童与性格开朗、邻桌及学习成绩也不好的同伴交往更为密切,受同伴影响较小,对同伴的依恋也较弱。

其次,在友谊关系方面,刘在花使用友谊质量问卷

在多篇研究中指出,小学阶段学习困难儿童的友谊质量较差,并且显著低于非学习困难儿童。喻轲对初中阶段学习困难儿童友谊关系的研究也证明,学习困难儿童拥有的好朋友数量少于非学习困难儿童,友谊质量也总体较低,并且进一步提出学习困难女生的友谊质量显著高于男生。此外,已有研究均证明,学习困难儿童比非学习困难儿童的同伴关系差,并且在同伴中的地位偏低。

可见,在学习困难儿童同伴关系的表现上,已有研究结果较为一致。但年级是否会影响学习困难儿童的同伴关系,研究者的结论不尽相同。杜向阳的研究显示,学习困难儿童的同伴关系在年级上不存在明显差异,班级同伴关系差在学习困难儿童中是一个普遍现象。喻轲则指出学习困难儿童的友谊质量存在显著的年龄差异,初一和初二的学习困难学生的友谊质量高于初三学习困难学生。因此,学习困难儿童的同伴接纳关系和友谊是否存在年级差异,仍需进一步探究。

3 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的同伴关系特点

随着我国随班就读工作的开展,越来越多的特殊儿童进入到普通班级,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的同伴交往和同伴关系也日益引起学者关注。当前研究主要集中探讨听力障碍、智力障碍和学习困难三类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的交往特点,以及普通儿童对特殊儿童的接纳特点。

3.1听力障碍儿童与普通儿童的同伴关系

听力障碍儿童与普通儿童同伴关系的研究只涉及学前听障儿童,研究者均通过观察法调查听障儿童与普通儿童的交往特点。王永华、舒红和顾蓓观察发现,在普通幼儿园中,普通儿童与普通儿童的交往明显多于与听障儿童的交往,但即使如此,普通儿童向听障儿童主动发起交往的次数也明显多于听障儿童,此外,由于普通儿童对听障儿童使用手势表达的次数少,导致他们与听障儿童交流的有效度较低。夏滢和周兢则进一步观察到学前听障儿童不但向普通儿童主动发起交往的次数低,发起交往的有效性也低,他们提出交往的要求经常与情境不符,时常使用攻击行为引起他人注意;他们维持交往的形式单一,持续时间较短,而且常因无法相互理解而中断与同伴的交流;他们解决交往冲突的方式也不成熟,倾向以抱怨或诉求的方式解决冲突。

3.2智力障碍儿童与普通儿童的同伴关系

学前阶段,智力障碍儿童与普通儿童同伴关系的研究是在普通幼儿园中进行的,研究者通过观察法分析普通儿童对智障儿童的接纳特点,研究指出虽然智障儿童难与同伴建立稳固的良好同伴关系,并且缺乏来自普通儿童主动和自发的帮助,但学前阶段的普通儿童还未意识到智障儿童与自己的差异,基本能接纳智障儿童,并以普通眼光看待,而且经常与智障儿童接触的普通儿童会表现出较大的容忍性,可以提高普通儿童对他人情绪感受的敏锐度,有利于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等行为特点。

小学阶段,智力障碍儿童同伴关系的研究集中于同伴接纳关系的探讨。吴支奎在2003年使用自编《普小学生对随班就读弱智生接纳态度问卷》,由随班就读班和非随班就读班的普通儿童填写对智障儿童的接纳态度,结果显示,两组普通儿童对随班就读智障儿童普遍持消极和不接纳的态度,但非随班就读班儿童的接纳态度比随班就读班儿童的态度明显积极。而王娜从另一角度出发,使用《同伴关系调查问卷》了解智障儿童在与他人相处中自我感觉,由12―15岁轻度智障儿童自己填写被普通儿童接纳的情况,结果显示,相较于特殊学校中的智障儿童,随班就读儿童认为自己被同伴接纳的状况显著较好,交往过程中的恐惧自卑显著较轻。

由已有研究可知,相较于其他学龄阶段,学前智障儿童更易被同伴接纳;但小学阶段非随班就读班儿童的接纳态度是否比随班就读班儿童的态度积极,以及智障儿童自我感觉的被接纳状况是否能反映其真实的接纳状况,仍需进一步研究。

3.3 学习困难儿童与普通儿童的同伴关系

学习困难儿童与普通儿童的同伴关系最早引起研究者关注,研究内容以普通儿童对学习困难儿童的接纳状况为主,得到的研究结果也较为一致。首先,小学阶段学习困难儿童比非学习困难儿童的同伴关系差,同伴接受性远远低于普通儿童,受到更多的同伴拒绝,已得到诸多研究证明。其次,初中阶段学习困难儿童的同伴接纳水平也较低,属于被忽视儿童,得到很少的正面提名和反面提名,拥有好朋友的数量也少于非学习困难儿童。此外,学习困难儿童的同伴接纳存在性别差异,也得到一致肯定,研究显示,因为学习困难男生较多存在注意力分散、多动、冲动及更多的行为问题,所以比学习困难女生更容易遭到班级同伴的拒绝。

4 总结与展望

综上所述,我国特殊儿童同伴关系特点的研究对象主要集中于听力障碍、智力障碍和学习困难三类特殊儿童。研究维度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特殊儿童之间同伴交往和同伴关系的表现及发展特点,另一方面是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之间的交往特点及被普通儿童接纳情况。虽然已有研究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如证明特殊儿童的同伴接纳水平和友谊质量均低于普通儿童,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的同伴关系不乐观,但总体看来,我国特殊儿童同伴关系特点的研究仍需深入探讨,如扩展研究对象和研究视角,验证不一致的研究结果等。据此,本文针对现有研究的局限性,指出未来研究趋势,表现为:

第一,从研究对象来看,可以进一步扩大特殊儿童的障碍类型,如自闭症儿童、脑瘫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症儿童、聋一盲等多重残疾儿童、言语/语言障碍儿童、情绪行为障碍儿童等其他障碍类型儿童的同伴关系也亟需探讨。研究对象的障碍程度也需细化,区分出儿童的障碍特征和轻重程度,若以听障儿童为研究对象,可分为轻度、重度和全聋儿童,或分为手语交流、口语交流和同时掌握两种交流方式的儿童;还可以比较不同安置环境殊儿童的同伴关系特点。

第二,从研究维度来看,我国对特殊儿童同伴关系的研究集中于同伴接纳和友谊两个维度,国外研究者在九十年代已将同伴欺侮(peer victimization)加入同伴关系的类型,今后也可将特殊儿童的同伴欺侮特点加入其同伴关系的研究范畴。

第三,从测量工具来看,研究主要使用同伴提名法测量特殊儿童同伴关系中的同伴接纳水平,使用友谊质量问卷调查友谊关系,也有研究采用自编同伴关系问卷或同伴接纳态度问卷进行测量,或者通过观察法探究特殊儿童的同伴关系,但已有研究较少综合使用多种方法进行测量。此外,现有测量方法还无法反映出一个同伴群体中是否存在多个小团体,以及特殊儿童在小团体中的同伴接纳特点。因此,研究者今后可结合问卷调查、观察、访谈等多种研究方法,为研究提供更全面和科学的依据,或探索新的测量方法与工具,对特殊儿童同伴关系的特点进行更加深入地分析和探讨。

第四,从现有研究结论来看,由于研究对象和研究工具的差异,已有研究结果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出现较多不一致研究结论,仍有待进一步验证。因此,研究

者既可以对已有研究的矛盾结果进行验证,也可以加强不同阶段特殊儿童同伴关系特点研究的一致性和衔接性,还可以拓展研究视角,对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和不同国籍特殊儿童的同伴关系进行跨文化研究。

5 教育建议

针对我国特殊儿童同伴接纳水平、友谊质量和同伴交往能力普遍低于普通儿童;随班就读特殊儿童容易受到普通儿童的拒绝,更愿与自己同类儿童交往的特点,本研究对学校和教师提出一些教育建议。

第一,在学校方面,特殊学校与普通学校均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兴趣小组、主题社交活动、角色扮演、才艺竞赛等,促进特殊儿童与同伴的了解、互动和交往。共同参与的活动可以为特殊儿童提供积极参与和表现自我的机会,扩大特殊儿童之间或普通学生与特殊儿童之间的交流,增加特殊儿童与同伴的相互了解,使儿童在宽松的氛围中增进交往。

第二,在教师方面,首先,特殊教育教师或随班就读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学活动增加特殊儿童与同伴的互动机会,如通过小组合作,使儿童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在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增进交往。其次,积极寻找特殊儿童的特殊才能,如绘画、体育、组织能力,一方面增加特殊儿童的自信心与自我成长,另一方面,也改善普通儿童对随班就读儿童的错误观点,提高接纳水平。再次,针对性地指导特殊儿童的交往技能,比如教会儿童如何对同伴发出邀请,友好地提出要求,维持交往等,改善冷漠、攻击、逃避、退缩等情绪行为问题,从而提高社会能力。最后,特殊儿童可能由于学业成绩低下导致同伴接纳水平较低,教师可以建立同伴辅导制度,教导特殊学校中成绩优秀的特殊儿童或普通学校中的普通儿童,为特殊儿童提供生活与学习的帮助,增进双方的认识与接纳,从而促成良好同伴关系的建立。

参考文献

1 邹泓.儿童的孤独感与同伴关系.心理发展与教育,1993,(2):12―18

2 张文新.儿童社会性发展.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33

3 杨霞.儿童同伴。关系研究综述.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1(5):85―88

4 邹泓.同伴接纳、友谊与学校适应的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1997,(3):55―59

5 马珍珍.初中听力障碍学生同伴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硕士论文.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

6 马珍珍,张福娟.聋校初中学生同伴交往情况的调查研究.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2008,(5):35―37

7 刘扬.1―6年级聋生与普通学生学校社会行为的比较研究.中国特殊教育,2004,(11):42―46

8 马珍珍,张福娟.听障初中学生同伴关系特点的调查研究.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2010,(6):43―46

9  李环.沈阳市聋生同伴关系研究.硕士论文.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09

10 魏瑞丽.河北省初中聋生人际交往状况及干预研

究.硕士论文.河北:河北师范大学,2008

11 关威.聋校学生的同伴关系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硕士论文.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07

12 谭雪莲.幼儿园智力落后儿童与普通儿童同伴关系研究.硕士论文.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09

13 罗帅.中度智障学生同伴交往、心理理论及其关系的研究.硕士论文.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

14 王娜.智力落后儿童的适应行为及其与父母教养方式、同伴关系的相关研究.硕士论文.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6

15 赵志航,王娜,田宝.轻度智力落后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同伴关系对适应行为的影响.中国特殊教育,2006,(9):48―52

16 张利.对小学学业不良儿童班级同伴关系的探析.社会心理科学,2005,20(5):90―93

17邱悦,何源.学业不良儿童同伴关系的个案研究.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9(6):140―141

18 刘在花.学习困难儿童自我定向、友谊质量、孤独感的特点及其关系.硕士论文.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1

19 刘在花,许燕.学习困难儿童友谊质量、定向、孤独感的研究.心理科学,2003,26(2):236―239

20 刘在花,张承芬.学习困难儿童社会性问题的研究.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49(5):127―130

21 喻轲.初中学习困难学生与非学习困难学生友谊关系的对比研究.硕士论文.四川:四川师范大学,2007

22 杜向阳.小学学习困难儿童同伴关系的调查研究.中国特殊教育,2004,(12):68―72

23 易莲英.小学优、差生班级人际关系差异探析.江西教育科研,1990,(3):33―37

24 俞国良,辛自强,罗晓路.学习不良儿童孤独感、同伴接受性的特点及其与家庭功能的关系.心理学报,2000,32(1):59―64

25 张妍,刘爱书,武丽杰.学习困难儿童行为问题与同伴关系的研究.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7,16(5):450―452

26 朱冽烈,许政援,孔瑞芬.学习困难儿童的注意、行为特性及同伴关系的研究.心理科学,2000,23(5):556―559

27 王永华,舒红,顾蓓.聋儿与普通儿童在自然交往中障碍表现的观察研究.中国特殊教育,1998,(1):23―24

28 夏滢,周兢.融合环境下听力损伤幼儿同伴交往特点研究.学前教育研究,2008,(3):41―45

普通心理学研究方法范文2

关键词:研究生;体育健康课;健康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08-0178-02

从2003年研究生开始扩招到现在,在校的研究生已成为一个庞大的受教育群体。高等学校和科学研究机构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德、智、体全面发展,在本门学科内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然而,目前我国研究生的教育培养体系明显还存在一定的漏洞和不足,虽然在研究生培养目标和专业技能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善和提高,但对于德、智、体全面的发展还有一定的差距。研究生体质健康课是研究生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成分,体育教育又是整个研究生教育体系的重要部分。加强研究生体育锻炼,提高研究生身体素质,是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保证,高校不应只重视研究生的专业教育和科研能力的培养,而忽视提高研究生的全面素质,特别是身体素质,为研究生开设高质量的体育健康课程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高校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1]。

一、广州市普通高校硕士研究生开设体育健康课的现状

在被调查的广州市10所普通高校硕士研究生开设体育健康课的情况中,大部分高校没有开设,对研究生的体育健康问题,基本上是属于放任自流型的。在被调查的10所高校中,只有华南师范大学和广东工业大学对研究生开设体育选修课。其中华南师范大学开设的体育选修课只有理论课,并没有上实践课。其他高校的研究生锻炼基本上靠自觉,可见广州市高校对研究生体育健康方面的认识方面存在严重的不足,广州市地处我国改革开放的最前沿,经济发达、学术开放、高校林立。天然优越的自然地理位置使得经济迅速腾飞,改革开放的最前沿,人们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和速度比较快[2]。

经济的飞速增长为人们体育锻炼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基础,人们有能力去享受生活,享受快乐,体育运动作为快乐的重要手段,体育锻炼是人们去掉忧愁烦恼,调节身心的重要方式[3]。体育与健康是现代人们共同关注的话题,经过“2008北京奥运”和“2011广州亚运”,体育健康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人们的体育意识和运动健身欲望也越来越强烈。研究生是马上要步入社会的准工作人员,研究生阶段,人们更关注的是生活的质量。所以学习科研之余的体育活动在研究生在校的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4]。

二、影响广州市普通高校硕士研究生体育与健康课开设的主要因素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影响广州市普通高校硕士研究生体育健康课开设的主要因素一共有以下几方面。

1.体育法律法规体系不够健全

2002年8月,教育部颁发的《全国普通高校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第6条指出,“普通高校对三年级以上学生(包括研究生)开设体育选修课”。《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第三章,第18条明确规定:“学校必须开设体育课,并将体育列为考核学生学业成绩的科目。”第17条还强调:“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当将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是我国第一部体育方面的法律法规,它对各项体育事业、体育活动及体育工作都有直接的指导意义。但《体育法》与其他法律不同,他更多的是对体育领域的一种规范,使体育的各领域有序的发展,而没有对违反法律的进行强制的刑事或行政处罚。这就使《体育法》的效力大打折扣。高校应为研究生开设体育健康课程,使他们充分享受最高、最后的体育教育权利。

2.校领导不够重视,没有把工作落到实处

在调查中,虽然有90%的校领导认为应该开设体育健康课,但落实到实处的只有2所学校,领导关心的一般是学生能不能顺利毕业,学分修够了没有。据调查,硕士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至少修26个学分,公共学位课5个学分,专业学位课10个学分,选修课9个学分,读书报告2学分。校领导应该积极制定方案,可以考虑把体育选修课纳入选修课教学计划。从而更加完善教育方案,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相关的主管部门应建立研究生健康档案,把研究生的健康列入研究生档案的重要内容。

3.学生自己的维权意识不强

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学生对体育方面的法律法规不清楚,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全国普通高校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等体育方面的更是知之甚少,在调查中5.8%的人基本了解,53.1%的人了解一点,41.1%的人根本就不了解。学生不明白应该行使的权利,向学校领导及有关负责部门反映,积极地利用法律武器去维护自己的利益。

4.学生自己的惰性

从调查数据得出,研究生认为影响自己参加体育锻炼的因素中,自己的惰性占第一位,占44.1%,认为学业科研负担重,缺乏时间的占31.3%,认为锻炼场地器材缺乏的占26.1%,不懂得锻炼方法的占24.4%,缺乏体育兴趣的占18.7%,认为锻炼缺乏体育氛围的占14.0%,经济实力不足的占1.8%。从上面数据可以看出:这说明研究生的惰性是影响研究生体育锻炼的最主要因素。体育活动本来可以锻炼人的意志品质,增强人的忍耐力和意志力,然而研究生阶段因为研究生学习的特殊性,所以在时间安排上有很大的自主性,研究生可以有更多的时间供自己支配。另外再加上思想上的放纵,情绪上的懒惰,久而久之就会养成一种习惯。研究生可以为自己找各方面的原因,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自己的惰性。

三、结论

研究生对于开展体育健康课认识不足,广州市普通高校硕士研究生开设体育健康课的现状不容乐观;在被调查的10所高校中,只有2所对硕士研究生体育教育开展了体育选修课,而且其中一所只是开展理论课,没有实践课;高校研究生体育健康教育形势严峻,研究生对体育方面的法律法规不了解,法律意识淡薄;虽然大部分高校领导表示对研究生的健康状况重视,但具体工作没有落到实处,没有建立起研究生健康档案,没有把学分和体育健康直接挂钩,没有注重研究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学生自己的维权意识不强,不积极关心自己应得到的利益,没有维权意识;另外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自身,学生自己的锻炼意识不强、懒惰、思想上的放纵等严重影响了研究生课程的开展。

四、对策建议

1.设置体育健康课程,构建完整的研究生体育健康课体系

根据时代的发展,形势的需求和研究生的实际需要,设置研究生体育健康课程。根据研究生的兴趣需求选择开设的项目,并合理安排上课时间及组织形式。在课的考核形式上,应以考察为主,以教师点评和学生自己的自评为主,重视体质的增强和提高,不注重实际分数。

2.设置研究生体质健康标准,完善评价体系,充分发挥竞赛杠杆作用

设置研究生体育课身体素质测试标准,根据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项目及标准制定研究生的测试项目及标准,并根据研究生的年龄结构,生理情况设定具体的评价指标。每学期定期对研究生的体质健康状况测评,建立健康档案。考虑把研究生的体育健康课纳入选修课的学分计算。在课余活动中,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各种体育竞赛,通过竞赛增强学生的锻炼兴趣。

3.改善教学环境、提供必要的教学资源,建立新型的体育模式

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是学生学习的保障,我们在观念教育的同时,还要改善我们的教学环境,提供必需的教学资源,加大学校对教学经费的投入和政策支持,保证有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借助经济发达的优势和亚运会后的氛围,借鉴优秀的办学模式,开展体育俱乐部或兴趣小组的锻炼形式。针对研究生阶段年龄特点,开展相应的体育锻炼形式,并根据地域性特色,大力开展区域性运动项目。增强研究生运动热情,提高锻炼兴趣,开展以俱乐部为主各种形式的体育健康课,依据研究生喜欢体育锻炼项目以及形式灵活安排。

4.做好宣传工作,提高研究生对体育健康的认识程度;加强心理健康的指导,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增强同学们的法律意识,维护自己的权益

广州市普通高校应通过各种不同形式开展体育锻炼的教育和宣传,借助一切广播、电视、媒体、讲座,讲解体育锻炼的价值和意义,使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加强对研究生心理干预和指导,贯彻“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提高研究生对健康的认识程度,彻底摆脱无病就是健康的观念,使研究生认识到开设体育健康课的必要性,使研究生认识到经常参加体育活动可以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愉悦身心、完善个性、促进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

呼吁国家的教育主管部门加大对普通高校开设研究生体育课程的监督管理力度,全面推进普通高校开设研究生体育课程的进程。至今尚未开设研究生体育课程的普通高校的各级领导都应关心研究生的身心健康,加强研究生体育工作,把贯彻研究生培养目标重要内容之一的体育教育落到实处,研究生必须尽快开设体育课程,专项拨款,成立相应的教研室或专门工作小组,把研究生体育纳入到学校体育工作计划之中,统筹安排,发挥高校体育教学的整体效应。

参考文献:

[1]王道平.研究生体育导学[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78.

[2]孙静,陈宜泽.在读研究生体育锻炼与身体自我概念的调查研究[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9,(4).

普通心理学研究方法范文3

关键词:中介语 普通话教学 语言迁移 训练迁移 僵化现象

中图分类号:H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6-0057-01

中介语理论创设于20世纪70年代,对第二语言的教学和测试产生了巨大影响。上世纪80年代初中介语理论传入我国,学者们最初利用这种理论来分析外国人学习汉语过程的偏误、习得过程和习得心理等问题。随着中介语研究的深入,学界开始用中介语理论来分析普通话学习和教学,并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关于普通话中介语,具体可以这样描述:如果把标准普通话称为目标语言的话,人们学习普通话的过程,就是从零起点或以某种方言、某种母语语言为起点向目标语不断进发的过程。这个过程中人们使用的语言称为“普通话中介语”。在这个过程中,习得者的学习效果将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从普通话教学者的角度来说,我们尤其要重视以下几种因素对教学的影响。

1 “语言迁移”对教学的影响

语言的正迁移和负迁移,最早是用于描述第二语言习得中母语和目的语的差异,研究者认为通过对比分析两种语言结构的异同可以预测第二语言习得者的语言错误和难点。当母语的某些特征与目的语相类似或一致时,容易产生正迁移。负迁移,亦称干扰,则往往产生于母语与目的语的结构差异,差异越大,干扰也越大。以往的研究过于强调负迁移对第二语言习得的消极影响,后来的研究则越来越多的倾向于认为,语言的负迁移是一种学习策略和交际策略,促使学习者不断内化自身知识结构,逐步向目的语过渡的过程。由于母语知识干扰而产生的错误可以当作一种反馈,学习者可以从中认识到自己某些方面的不足,通过进一步学习和纠错,可以内化自己的知识结构,形成正确的语言习惯。某种意义上来说,错误的出现,分析和纠正到新的语言习惯形成或新的假设的成立这一过程,可以视为是学习者建构中介语知识的一种学习策略。母语负迁移也可以作为一种交际策略,帮助学习者克服交际中出现的问题。这种理论在普通话教学中的运用,主要体现在方言与普通话对比教学中。母方言对普通话中介语的“语言迁移”,表现在很多方面,在语音方面有发音方法的负面影响,在词汇和语法方面也有负迁移影响。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对比方言和普通话在语音、词汇和语法以及语用方面不同,抓住这些异同点,进行重难点教学。例如,四川地区大多没有翘舌声母,只有平舌音,这个平舌音的发音方法就会“迁移到”普通话学习中,造成学习者在发翘舌音时,总会出现舌尖靠前的缺陷;少数地区,如宜宾自贡等有翘舌音,但发音部位比较靠后,这又会“迁移”到中介语学习者在发翘舌音时舌尖过于后卷等缺陷。另一方面,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普通话学习中的各种错误和缺陷。正是不断出现的各种错误和缺陷,才会促使我们不断检查学习机制和方法是否适当。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要引导学生不要过于恐惧学习中的错误和缺陷,把它们当做是检查我们学习效果和学习方法的武器,这样更有利于学生正视自己的错误和缺陷,养成自我纠偏和主动纠偏的良好意识。

2 “训练迁移”对教学的影响

学习者们在学习中介语的过程中,总是要受到培训或训练。教师在训练中,由于自己的普通话水平不够,或者训练方式不恰当,都会不同程度的“迁移”到学习者身上,最终在学习者的中介语面貌上体现出来。如,有些教师受方言的影响,读上声时有“拖腔”的缺陷,即把上声的音长发的过长,显得十分夸张,特别是在单音节字朗读时比较明显。学生受这种影响,就有可能在自己的发音中也出现“上声的拖腔”。再如,来自西南方言区的一些老师由于过于强调前后鼻韵母的区别,特意在发后鼻韵母时把后鼻韵尾发的特别靠后,形成特别夸张浓重的后鼻韵尾,这些发音的“缺陷“也会迁移到学生上去,最终让他们也形成夸张的后鼻韵尾发音方法。但其实这是不必要的,后鼻韵尾只需和前鼻韵尾区分开来即可,不用发的特别夸张靠后。以上这些实例都提示我们在普通话教学中,要注意不要过于强调训练某种发音特征,要把着眼点放在对综合语感的培养和训练上。

3 “僵化”现象对教学的影响

中介语这种语言系统的发展,本身就是忽快忽慢,有时还会出现停滞不前的“僵化”状态。同样的,在普通话学习的任何一个阶段,初级阶段,中级阶段和高级阶段,都会有“僵化”的现象发生。这提示教师在面对学生虽然非常努力但进步不大,语音面貌停滞不前,词汇和语法总带有方言的影响的情况时,要克服急躁和沮丧心理,认识到这不是自己的方法不对,而是学生出现了“语言的僵化”。更重要的是,要把这一认识传递给学生,让他们也认识到这是一种必然现象,在面对这种状况时,不要急躁和厌烦,更不要沮丧灰心,认为自己学不好普通话,就放弃学习,而是引导学生改变学习策略,运用交际策略,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打破“僵化”状态,使自己的普通话学习向更高阶段迈进。对学生的这种情绪处理是否适当,对于普通话教学的效果起着非常微妙但又十分重要的影响。要让学生认识到,普通话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时进度快一点,慢一点,或者一度停滞不前,都是正常的。只有看到这个事实,师与生在教与学的关系中才能摆好彼此的位置和心态,形成教学的良好互动和循环。

参考文献:

[1]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普通话培训测试中心编制.普通话水平测试实施纲要[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2]四川省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心组织编写.普通话水平测试训练教程[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6.

[3]于根元.应用语言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4]王建勤.关于中介语研究方法的思考[J].汉语学习,2000(3).

[5]吕必松.论汉语中介语的研究[J].语言文字应用,1993(3).

[6]鲁健骥.中介语研究的几个问题[J].语言文字应用,1993(l).

[7]董洁茹.普通话话中介语研究初探[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5).

普通心理学研究方法范文4

关键词:音乐审美教育;概念;复合性;普遍性;特殊性;个别性

中图分类号:J6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104(2009)07-0209-03

当今,音乐审美教育越来越受到音乐教育界的重视。其研究现状表现为:1、对音乐审美教育的内容及作用的探究。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对音乐审美教育与人的素质培养之间的作用和影响力的解释与论述;2、将审美确定为音乐教育的核心价值,由此推出可培养多种能力的结论,如审美鉴赏力、审美创造力、审美认知能力等;3、在既有的音乐美学理论的引导下,把情感表现视为音乐的主要特征,由此进一步推演出音乐表现情感的功能与人的素质之间的对应关系。

上述三种研究方式使研究结论呈现出诸多功能结论,如情操得到陶冶;情感得到升华;道德得到提升;意志品质得到锤炼;行为方式得到规范等等。

在具体解释何谓音乐审美教育时,其概念界定表述为:

作为美育目的和手段之一的学校音乐教育,对德、智、体诸方面有巨大的渗透和潜移默化的作用,但最本质最核心的东西,是培养少年儿童具有感知、理解、感受、体验、评价、鉴别和创造音乐艺术美的教育,我们可以称之为“音乐审美教育”。即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

从美育的角度洞察、研究音乐教育行为的理论,就是音乐审美教育。

音乐审美教育是以音乐为媒介,以审美为核一心的一种教育实践活动。

从上述对“音乐审美教育”的定义可以看出这样几个特点:

首先,反映出我国音乐教育理论研究所沿袭下来的传统封闭式研究方法。所谓传统是指对研究对象只做认识论范畴的讨论与研究的理论研究视域,其方法是从概念的界定开始来圈定研究对象的范围,然后以主客二分的方式对其作出静态的分析与阐述,并由此得出结论。

其次,对概念本身的使用没有层次的区分和相关的限定。在连接上下文的具体过程中,只要认为是概念圈定下的研究范围,就对具体概念作出界定,然后再用所圈定的研究范围来证明这个概念的正确性,对概念的准确性、有效性范围从不质疑。显然,这里掩藏着为了目的而设置前提的逻辑错误,其中不难看出研究者为自圆其说而付出的思虑和手段。

其三,对概念的使用,不究其具体所指和能指的关系,呈现出默认状态,并竞相效仿。似乎只要使用这个概念的人数逐渐增多,概念本身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就自然形成。

“音乐审美教育”概念的界定和使用正处在这样一种状态之下。

当今的理论研究,特别是作为理论研究基础的哲学领域,一个最为显著的变化是,在人与世界关系中,仅仅就认识论范畴的结论已经无法满足理论研究的需要,而且其研究结论是静止的、局部的,有时甚至与具体实践活动相距甚远。因此,目前的理论研究已发展到“五论”――即存在论、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实践论,并由封闭式研究方法逐渐走向开放式研究方法。所谓开放式研究方法是指,不把概念的界定作为研究的起点和研究范围卷定的唯一条件,而是从具体存在的实践现象出发,来逐一描述所感知和理解到得东西,并逐步向前推移;最后,依据自身的研究能力,在能够有效、准确作出概念界定的情况下,对概念加以界定;反之,则不作界定。

事实上,类似的理论研究方法早已有人为之。俄国音乐家鲍里斯・阿萨菲耶夫的《音调论》一书,从头至尾也未曾对“音调”这一概念作出界定;英国的音乐学家戴里克・柯克在《音乐语言》一书中,也未对“音乐语言”作出概念界定;美国的音乐教育家贝内特・雷默的《音乐教育的哲学》。一书,也不曾给“音乐审美教育”下定义。如按传统理论研究的思维方式来看,这种研究方法似乎连自己的研究对象“是什么”都没有确定下来,看到什么说什么,很难接受,但事实上,这不仅仅预示了研究方法的改变,更加深层的原因是人的认知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改变。为此,笔者试图以开放式结合封闭式的研究方法,尝试对“音乐审美教育”概念作出能力范围之内的描述或界定。

一、概念所指的“音乐审美教育”

对“音乐审美教育”概念作直观描述可理解为三个概念的复合,即“音乐”、“审美”、“教育”。其所指既区别于单纯的“音乐学”;也有别于单纯“美学”和“教育学”,而成为一个复合学科,我们常称为“新型交叉学科”。“音乐审美教育”概念的所指内涵是通过“音乐”、“审美”与“教育”三个方面体现出来。“音乐”是这一复合概念的本体论和认识论范畴,“审美”是这一复合概念的价值论范畴;而“教育”则是这一复合概念的存在论和实践论范畴。在这一复合概念中区分而来的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存在论和实践论,是针对这一复合概念而言的。但对于各自单一的音乐、美学、教育三个学科来说,各自都有“五论”的具体研究视域和范畴。这里,笔者只是从这个复合概念本身来作这样的区分。以下从三个概念分别所属的学科以及所对应的研究领域,对其作出概念复合以后所指的具体描述与分析。

首先,音乐本体论、认识论的教育实践活动。其着眼点是对音乐本体(哲学的本体――即本质)的认知过程,从具体音乐音响形态出发,复合教育的具体行为实践活动,使之成为学习和延续音乐样式的有效手段,达到学习和传承的目的。即是说,以有效的本体论和认识论研究结果,借助于适当的教学形式和手段,在音乐本体论、认识论范围有效认知的前提下,促进其知识和技能的发展,增强其实践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最终实现音乐本体论和认识论视域下的音乐教育目的。音乐本体论、认识论结论下的音乐教育,既可以对应专业音乐教育,也可对应普通学校的音乐教育。

其次,审美的价值论教育实践活动。其审视的是音乐美的构成与价值,而非其他的美(如自然美、社会美)的构成与价值,即通过教育实践活动,以培养人的正确的审美观念为目的,提升人的审美情趣和美的鉴赏能力。审美取向的价值论教育实践活动,对应的应该是所有学校。至于音乐教育实践活动是否“以审美为核心”,首先取决于音乐自身的内涵和外延,同时,还取决于受教育者自身的主观因素,审美无法离开主观因素,它是双向合力的结果。教育者强调审美价值并不等于受教育者实现了审美价值。因此,“以审美为核心”能够在多大可能性上成为学校音乐教育的“核心”概念,仍然是一个有待进一步深入探究的重大课题。

其三,教育的存在论和实践论视域。其着眼点在人的存在和教育本身,即以教育作为人的存在论意义的实践活动,来看待音乐教育的价值。事实上,在“音乐审美教育”这个复合概念中,核心概念是教育,音乐只是教育的手段,通过音乐所 具有的美的属性,来辅助实现教育学意义的各种功能。即是说,通过音乐试图达到教育中的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的目标。在这个全面发展目标中,美――只是其中目标之一。这也正是“音乐审美教育”所要实现的主要目标。但从根本上讲,教育的存在论和实践论视域所遵循得是以人为本的原则,在其前缀了音乐概念之后,并不改变教育概念的核心地位和教育规律,只是增加了一个手段。

以上将复合而成的概念所具有的内涵和外延做了拆解以后的孤立性描述,这显然与具体实践活动的事实不符,在实际的音乐审美教育活动中,三个层面的视域同样呈现为复合状态而共在,并互为条件,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辅相成,并非单一状态、单一视域和单一结论。

二、理解认知下的“音乐审美教育”

黑格尔认为,概念本身包含三个环节:(1)普遍性,作为在它的规定性里的自由的自相等同性;(2)特殊性或规定性,在其中普遍东西真纯不变地依然与自身等同;(3)个别性,作为普遍性和特殊性这两个规定性在自身中的映视,这种否定的自相统一性是自在自为地得到规定的东西,同时,也是自相同一的东西或普遍的东西。

在黑格尔看来,任何概念都存在着不可分割的三环节,即普遍性、特殊性、单一性,三者并不相等。任何概念也都存在着三者的相互联系。任何事物,它既然是单一性的存在,必有其单一性特点;它也是某一类特殊事物中的某一个体,与该类事物之间存在着共同的特殊性;它又是一种普遍性的存在,具有普遍性特点。应当承认,黑格尔的认识是符合概念存在的逻辑规律的,但遗憾的是,我们长期的理论研究并没有重视概念不同层次的区分。

依据黑格尔的原理来理解“音乐审美教育”这一复合概念,可将其理解为:在普遍性层面,其归属于教育的范畴,它所承担的是普遍性任务――即全面育人要求;作为特殊性层面,它又归属于审美的教育范畴,担负着普遍性任务之下的特殊性任务――即提高审美素质的要求;在单一性层面,它归属于“音乐”的教育范畴,担负着一项具体的个别性任务――即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当强调这一复合概念的普遍性时,必然要把培养合格的人的目标――即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作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教育宗旨来看待。如果片面看待这一过程,音乐审美教育的单一和特殊必然受其普遍的制约,由此而产生的实践活动就会影响到这个复合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使其失去这一复合概念的具体所指。因而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强调普遍性的同时,特殊性和单一性仍然包含其中,同样不能被忽略,不能把审美教育的使命和传承音乐文化的功能弃之不顾。在这个逻辑中,既能体现普遍性、特殊性和个别性三者之间的存在关系,同时,又能很好地理解普通音乐教育中之所以强调通过音乐来实现审美价值和其他功能的重要性。

当强调这一复合概念特殊性时,所体现的是以音乐审美素质及音乐知识技能为主要目标的教育实践活动,但如果片面加以强调,就会影响普遍性教育目标的实现,音乐审美教育的普遍和单一就可能被抑制。就目前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强调音乐教育实践活动的现实来看,“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理念就是在这一层面上加以提出,但在强调特殊性的同时,必须兼顾普遍性和单一性的功能要求。

当强调这一复合概念的个别性时,所体现的就只有音乐知识与技能为目标的教育实践活动。此时的普遍性和特殊有可能受到制约,甚至有可能完全丧失,因为个别性就是单一性,单一性不可能呈现普遍性和特殊性所具有的全部功能,它只对个别性的教育实践活动产生意义。

三、实践描述下的“音乐审美教育”

针对音乐审美教育具体实践活动所面对的具体对象来看,可分为中小学音乐审美教育;普通高校音乐审美教育;专业院校音乐审美教育。由于具体对象的不同,从而构成了这一复合概念不同的内涵和外延。内涵体现的是教学内容的不同和教学对象的不同,外延体现的是教学形式的不同和具体环境的不同。

音乐审美教育在三个不同教育实践活动下分别表现为:

1、中小学教育实践活动下的音乐审美教育是侧重于音乐感染力的教育;

2、普通高校音乐教育实践活动是侧重于受教育者自身修养与音乐文化认同感的情感教育;

3、专业院校音乐教育实践活动则是侧重于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能力教育。

音乐是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之一,由于美育本质被表述为情感教育,因此,通过情感教育来实现音乐教育的其它功能,应该是符合音乐教育规律的认知理念。因此,不论“中小学”、“普通高校”还是“音乐专业院校”,其音乐审美教育核心特征首先应该是具有特殊文化传统的情感教育,它是第一要义。

其次,音乐审美教育是建立在音乐学科基础之上的,音乐的特殊性决定了音乐审美教育的特殊性,使之有别于通过其他艺术渠道通达的情感教育。也就是说,音乐审美教育要使情感教育遵循音乐声音材料所具有的艺术特性和规律,通过听觉对音乐进行感受和理解,当然,听觉并不是感受和理解音乐唯一条件,但它一定是必须的条件和途径。

其三,音乐审美教育离不开人的心理活动和具体社会环境的影响。就学生的心理特点而言,中小学与普通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差异明显;就具体社会环境而言,大学生社会化程度较高,因此,普通高校大学生的音乐审美教育与中小学的音乐审美教育虽同属普通音乐教育,但二者有着明显不同。因此,大学生在音乐审美活动时,出现超越听觉感受的主观化思维认知活动,是一种正常现象。但无论中小学生还是大学生,在接受音乐教育时,把自己的生活阅历、文化素养与理解音乐结合起来,也是多数人理解和接受音乐的常见现象。

普通心理学研究方法范文5

(一)理论依据:素质教育与课程改革的需要

为了迎接新世纪的挑战,为了适应国际形势的发展,我国开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加快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步伐。在2001年6月,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加快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任务。同年9月,教育部颁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聋校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聋校课程改革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同处于一个大背景之下。2007年8月,上海市教委正式颁发了《上海市聋人高级中学课程方案》,提出:“上海市聋高中课程改革纳入普通中小学课程管理体系,实行市、区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因此,积极开发校本课程是聋校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发展趋向,是一项非常迫切的课程革新任务,这为聋高中政治课校本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现实依据:聋高中政治科教学现状

聋高中政治课是主要的德育课程,在帮助聋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上海聋哑青年技术学校自1996年创办高中班来,一直根据1998年上海市教委正式颁发了《上海市聋人高级中学课程方案》,使用上海版普通初中七、八、九年级和高一年级“一期课改”的政治课教材,没有编写专门的教材。在教学实践中,随着时间的推移,日益感到聋生的认知水平、身心发展规律与普校学生相比有不同,“零拒绝”政策使得聋高中学生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等等,普通中学的教材对于聋生来说“难、繁、旧”,不符合聋高中生学生的认知水平、生理、心理发展特点,不适合聋高中学生使用。

二、研究的目标

本研究拟结合聋生的认知水平、身心特点,分析聋高中目前政治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删减、弱化普校教材中不适合的部分内容,增加适合聋生终身发展、具有时代性的内容,编写聋高中政治教学大纲。力求提高政治教学的实效性,为聋生的终身发展服务。

三、研究意义

(一)有利于聋生的身心发展和个性成长

校本课程注重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设计,让每一个学校都可以结合自身的传统和优势开发特色课程,让每一个学生都能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在聋校政治课教学中,通过明确教学目的和任务,校本课程与学生的差异性、兴趣、爱好和特长等方面相结合,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最终能促进学生的均衡全面发展。

(二)有利于提高教师素质,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聋校的课程校本化,表面上看难度稍有降低,其实对于教师来说,实际难度却提高了,课程的校本化,要求教师进行角色转变,从“教学”向“教研”转换,为了使课程内容和更适合聋生,要求教师对聋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有个更深的了解,激发教师对聋教育这一特殊教育的学习,提高教师的聋教育的理论水平,进一步开发自身的潜能。

(三)有利于提高政治课程的质量,充分发挥德育功能

由于课程的校本化利用了本校师生自身的优势,结合了学校周围的环境和社区资源,因此,课程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更符合学生的现实需求,譬如,普校的高中哲学、经济常识的课程,对于正常学生来说是必修课程,但是对于聋生来说,由于受到抽象思维能力的限制,他们会感到非常深奥,难以理解,我们就不用其教材,而是改用心理、法律和就业指导等课程,这样更加接近聋生的现实生活,更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政治课程的教学质量,对于聋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充分发挥政治课德育主渠道的作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四)有利于学校创办自己的特色和优势

课程校本化是学校走向开放、创新的必由之路,也是创建特色学校的重要手段之一。课程校本化意味着学校之间的教学思想、内容和方式的差异化,也意味着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独特性。

四、研究方法

本研究贯彻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科学指导思想,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辅助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经验总结、个别访谈等具体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在课题起步阶段,组织政治教师进行一次政治理论学习。主要包括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方针、聋教育的理论知识和国内外有关德育校本课程方面重要文献,使课程改革理论借鉴国内外研究成功并与聋生的特点相结合,全面科学地研究政治教学校本化的方法和途径。

(二)问卷调查法。在课题实施阶段时,对聋高中学生进行了一次全面的问卷调查。分不同年级从学生对政治课程的认知水平、态度、方法等方面做了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归纳、总结。

(三)行动研究法。首先,根据问卷调查分析结果,组织教师进行讨论,根据学校能提供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探究,初步拟定校本化新课程改革的草案,并实施实验性教学。然后,收集教师在实验教学中碰到的有关教材、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等方面感到困惑的问题,组织分析讨论并加以解决,对新课程进行不断地完善和提高。

五、研究过程

聋校中学政治教学校本化的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开题和准备(2008年5月———2008年12月)

(1)组织理论学习:组织政治教师学习新课程改革的相关文件、特殊教育理论知识,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统一参与课题研究的成员的认识。

(2)总结以往政治教学经验:通过回顾过去的政治教学经验,每位教师总结出自己教学实践中所遇到的困惑和难题,集中讨论,归纳出共性的问题,作为校本化探究要解决的问题。

(3)按不同年级落实新政治课程改革的研究计划。

(二)第二阶段:调查研究(2009年1月———2009年4月)

(1)设计学生调查问卷,调查当前政治课程教育的的现状以及存在问题。

(2)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个别学生访谈,通过谈话和交流,

(3)按不同年级分析总结调查结果。

(三)第三阶段:制定校本化教材草案(2009年5月———2010年1月)

(1)在理论学习和分析问卷调查结果的基础上,结合上海市聋高中政治课程标准,组织教师讨论,初步确定校本化教材的基本框架和内容

(2)确定聋高中政治课校本教材初稿。

第四阶段:实践与反思(2010年2月———2011年1月)

根据校本化新教材的草案,实施实验性教学,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进一步加以修改和完善。

第五阶段:整理,撰写结题报告(2011年2月———2011年3月)

六、研究内容

(一)聋高中政治科教学现状调查和分析

为了进一步落实新课程改革,提高聋校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探索出适合聋高中学生的政治课教学模式,本研究选取上海市聋哑青年技术学校为个案调查研究对象。编制了《聋高中学生政治课学习情况的调查问卷》,问卷一共设计五个方面的内容:一、对政治课的认识与兴趣。二、政治课学习内容与教材。三、政治课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四、政治课教学教手段与评价。五、政治课实践活动与课外资源等。通过问卷法、分析法、访谈法,目的是掌握广大的聋生对政治课的看法和认识,了解聋高中生课堂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结论与思考:

(1)聋高中生对政治课学习还是有一定兴趣的,但因自身的生理因素或者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尤其他们的自主学习的能力比较薄弱,学习自觉性较差,手语沟通的局限性,大部分学生在政治课学习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2)课程内容不符合聋校学生的实际情况,使用普校“一期课改”的教材,对聋生来说“繁、难、偏、旧”,并且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不同步,没有关注学生的需要,没有精选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就相当于教师给学生准备了自认为有营养的丰富的大餐,但都不对学生的胃口,学生并不愿意吃一样。因此我们在设置教学内容时要根据学生的需要,增加心理、就业、时事等方面的内容,多增加一些聋人的案例。

(二)聋高中政治课程具体教学内容的研究

教学内容是政治课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聋高中与普通高中政治课的基本目的是一样的,都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为他们自主、自立、自强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因此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与普校有相同之处。但是由于聋高中学生的文化知识远远低于普通高中的学生,据调查得知相当于普通学生六年级的水平,聋高中生的心理特征与普通高中生也有差异,因此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与普校有不同之处,聋高中的政治课的难易程度应该低于普通高中,与普校初中的思想品德课内容相当。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聋校在课时安排、教学内容、社会实践安排等方面进行了校本化,具体如下:

(1)聋高中政治课程的课时与普校不同。普通高中总课时为196课时,每课时以40分钟计,每学期以20周计。高一、高二每学年以40周计,高三以36周计。而聋高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总课时为204课时,每课时以40分钟计,每学期以17周计。高一、高二和高三年级每学期34课时,每学年68课时,高四年级因为学生分流,一部分同学到实习单位顶岗实习,一部分同学要准备参加各地聋人大学高考,聋人大学的高考是不考政治的,因此四年级不开设政治课。

(2)在政治课程内容的选择上,与普通高中也不同。普通高中高一是经济常识教学、高二是政治生活的教学,高三是哲学的教学。而聋高中是结合学生所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时事政治,进行法制、思想品德、心理健康、国情国策、社会责任、就业指导和职业道德教育,每个年级的学习内容各有所侧重,前后贯通和相互渗透。

七、研究结论与研究成果

聋高中的教学内容是根据聋生的就业和升学的实际情况设计的,只有源于聋生生活的教学内容,他们才会特别感兴趣,才有强烈的参与意识,才可能让学生们在教学过程中保持高涨的热情,产生独特的感受。因此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只有设计源于聋高中学生实际生活内容,才能为切实提高政治课的实效性。

八、研究的进一步思考

普通心理学研究方法范文6

【关键词】:社会心理分析法;文艺心理学;基本原则;方法

【引言】:随着社会的进步,沉睡在人类内心深处的主体意识开始觉醒,这一变化主要表现在现阶段所开展的一系列文化艺术活动逐渐开始对人类的心灵空间进行探索,文艺心理学也由此而成为了构成文艺学的重要部分。对我国而言,针对文艺心理所开展的研究,大部分是以西方国家的研究方法和成果作为基础,西方心理学又往往过于简化人类的心理,这一现象的存在制约了文艺心理学的发展,因此,基于社会心理分析法对文艺心理学进行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1、 文艺和社会心理之间的关系

首先需要明确的一点是,如果文学艺术开始通过不同形式对人类的心理现象加以反映,那么人们关注的重点就应当放在审美主体所具有的社会心理方面,当然,这里说的审美主体包括群体和个体,所以研究的主体心理也包括群体心理和个体心理两个方向。对文艺心理学来说,属于宏观角度的群体心理和属于微观角度的个体心理均在研究过程中占据着一定的位置,并且呈现出相互交融、相互影响的状态。对上文所提及内容具有独特见解的人主要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但是对群体和个体而言,能够产生心理现象的前提都是实践活动,作为在社会环境中开展的一系列活动,实践活动的社会性决定了心理的社会性。以艺术创作为代表对其进行分析,艺术家能够进行艺术创造的前提在于其自身固有的生理特性,但并不代表只要具有生理特性,就可以进行相关的艺术创造活动,想要完成由“可能”向“现实”的转变,在这一过程中具有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则是艺术家的社会生活条件[1]。可以说艺术家身处于所生活社会的关系和生活条件,决定了其所具有的创造潜能能否转变成为现实,以及能够转变成为怎样的现实。当然,对主要用于刻画人物心理的文学作品而言,作家在对其进行创造的过程中,应当借由所创作的作品对自己想要揭示的社会关系、人物性格、心理和种种行为加以呈现,因此,作者如果无法对不同人物所对应的社会关系和心理变化历程进行准确的了解,也就无法对存在于现实社会中的人物的心理加以掌握,那么自然无法创作出直击人心、富有独特魅力的艺术作品。

2、文艺心理学研究方法的确立

在恩格斯晚年的时光里,曾经就自己与马克思论战一事多次指出,他与马克思在对唯物史观进行阐发的过程中,往往出于反驳论敌的目的,而重复强调已经被他们明确否认的多项原则,从而将论述的重点向经济作用方向进行转移,用恩格斯自己的话来说,就是过于关注“以经济事实为基础,对法权、政治和其他所涉及的思想观念进行探讨,并延伸至由于上述观念的存在而被制约的种种行动”,却由此而忽略了“对这些观念的产生方式进行探究”。恩格斯始终为自己与马克思二人“并没有将关注的重点始终放在对参预到交互作用过程中的其他因素进行探究的方面”而感觉到遗憾,也正是因为如此,恩格斯才在认识到这一点后,时刻提醒人们在开展研究工作的过程中应当将唯物史观作为参考指南,就是说不仅需要对经济因素和社会中存在的各种思想之间存在的相互关系引起足够的重视,同时还需要将关注的侧重点放在对“参预到交互过程中的其他因素”所对应的“中间环节”方面。虽然上文所叙述的热莸侥壳拔止仍旧没有得到清晰、具体的研究成果,但是恩格斯还是认为“仍旧有大量与理论相关的工作需要去完成,尤其是经济史,以及经济史和文学史、法律史、文化史和宗教史之间存在的关系,只有对这部分内容具有清晰、科学的理论分析,才能保证在极其复杂的事件中找到正确的方向和道路”。

上文提出了一个理论,即“中间环节”的理论,该理论的问世可以被看做对唯物史观的重要补充,普列汉诺夫则在此基础上将“中间环节”进行了具象化,并形成了“社会心理中介”理论,这一理论主要说明的内容是:社会心理存在的主要作用在于为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以及思想体系的沟通搭建桥梁,也就是说对社会信息具有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经济基础,而对社会心理具有间接影响的因素是政治制度,除此之外,社会心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对思想体系产生影响。通过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社会心理中介”主要讲的是能够对历史发展产生影响的社会因素以及各因素之间具有的相互作用[2]。

通过对普列汉诺夫的生平进行研究可以发现,普列汉诺夫始终将研究的重心放在马克思、恩格斯所开展研究工作尚未涉足的领域,因此,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他对“中间环节”的内容进行了延伸,并随之形成了“社会心理中介”理论,普列汉诺夫指出,“中间环节”作为存在于经济基础与意识形态互相适应过程中的一个环节,从本质上来说是对处于某种特定政治制度以及经济环境中的人类心理所呈现出的一种状态,也正是因为如此,对文艺和社会心理之间具有的关系进行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在普列汉诺夫所进行的研究中,曾就“文艺和经济基础的关系”进行了反复的论证,并得出“在讨论文艺的过程中,人们需要对中间环节加以考虑,保证对通过文艺作品所反映出的社会生活进行准确揭示”的最终结论。可以说,作为第一位对文艺和社会心理学具有的关系加以明确的人,普列汉诺夫通过对文艺问题考察过程中适时参考社会心理因素具有的实际意义进行阐述的方式,真正实现了文艺领域和社会心理学的结合,并且为社会心理分析法的提出和确立提供了便利,从“社会心理中介”理论提出至今,人们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对社会心理分析法进行了完善,针对文艺心理学展开的研究工作也实现了质的飞跃。

结论:综上所述,上文所论述的重点始终落在“文艺心理学”方面,通过对文艺和社会心理之间存在的关系可以看出,文艺的产生和发展均无法离开社会心理而独自存在,因此,在对文艺心理学进行研究的过程中,研究人员应当对社会心理分析法的应用引起足够重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研究工作取得应有的进展,也才能为文艺事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持。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