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传达设计展望范例6篇

视觉传达设计展望

视觉传达设计展望范文1

POP广告在商业空间中的功能性作用,主要是针对不同种类的商品,和处在不同时期的商品,以及从消费者的年龄、性别、文化背景、经济状况出发,设计出视觉上满足消费者心理需求的广告,从而达到激发消费者购物的消费欲望。文章通过分析POP广告视觉的表现和消费者心理需求,归纳出POP广告在商品空间中的视觉性、推广性、促销性的作用。

【关键词】

POP广告设计;视觉性;推广性;促销性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消费者在市场中的地位越来越得到重视。现代商业的发展也离不开其与消费者密切的沟通互动,POP广告作为沟通商品和消费者的桥梁之一,在商品的整个市场周期都起着积极的作用。POP广告能够向消费者传达直接的商品信息,不拘泥于某一类型的媒介,能够和环境密切地融合,是真正的宣传系统。POP广告丰富多样的视觉形式和不同的类别形式决定了其在商品空间中的视觉性、推广性、促销性的作用。

1POP广告在商业空间中的视觉性

POP广告是近年来风行于各商业场所的一种活泼有意味的新型广告形式。POP广告是以商品或品牌的营销为中心的,通过视觉语言的设计、实施和管理等形成信息的有机分布,达成有效的商业传达,为商业策略和广告策划服务,唤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从而达到广告的目的。它不仅能起到规范和美化商业环境的作用,而且在商业领域对商品的推广、促销方面同样起到积极的作用。POP广告中的视觉元素的应用很重要,夺人耳目的视觉元素具有延展性、系列化、统一性,使其广告表现具有整体风格,以形成反复的视觉冲击力,并在每一次的营销活动中达到宣传累积的效果。POP广告的视觉形式丰富多彩,图形、造型、色彩和光等视觉元素以及动态影像、立体造型等都充分展示POP系统视觉表现的多样性。

POP广告设计中的文字设计和色彩设计是其重点。文字的设计主要解决阅读问题,突出品牌个性,具有符号化的视觉特点。POP广告中文字的字体、字形应符合商品信息的内容。在确保突显主题的前提条件下,POP广告中的文字应具有视觉审美性、层次清晰、疏密得体的特点。而对于以文字作为宣传主体的POP广告,更应易认、易懂,使消费者能够迅速、便捷地了解和掌握广告信息内容。

色彩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可以制造气氛、烘托主题,强化版面的视觉冲击力,直接引起人们的注意与情感上的反应。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人的感觉器官在观察物体的最初20秒内,色彩感觉占80%,形体感觉占20%;两分钟后色彩占60%,形体占40%;5分钟后,各占一半,并且这种状态将继续保持。可见色彩给人的印象是迅速和持久的。此外,色彩还可以更为深刻地揭示主题与形象的个性特点,强化感知力度,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在传递信息的同时给人以美的享受。色彩在POP广告设计中具有符号性的传递功能,帮助人们识别、表达特定的主题外,还可以利用色彩的相互配合,创造出表达设计主题本身特点的完美的艺术效果。在POP广告设计中,运用商品的象征性和色彩的联想等色彩规律,可增强商品的视觉传达效果。例如食品、电子产品、化妆品等在用色上有较大区别。同一类产品根据其用途、特点还可以细分,如食品可选用纯度较高,感觉干净的颜色来表现;其中红橙黄等暖色能较好地表达色、香、味等感觉,引起人们的食欲,故在表现食品方面应用较多。绿色给人新鲜的感觉,常用来表现蔬菜、瓜果;蓝色有清凉感,常用来表现冷冻食品、清爽饮料等。色彩的应用不是固定不变的,在设计时应灵活运用。POP广告经常放在零售环境中,确定广告的主题色调还要考虑店面的照明设施影响。因此,主色调的运用是色彩设计的第一步,与品牌息息相关。在视觉上还应追求整体的平衡感,POP广告多为短期促销广告,字体和图形的色彩变化及有规律的节奏能让人产生活泼的、幽默的心理感受,激发人们的消费心理从而产生购买。而色彩的强调对比能够刺激消费者的购买兴趣,从而起到引导作用。

2POP广告在商业空间中的推广性

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和煽动性的POP广告会让消费者产生停下来浏览的意向,加上卖场销售人员的现场沟通操作,配合各种营销手段,如赠送、试用等,可充分调动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同时,POP广告把商品和品牌联系在一起,能及时地把企业和消费者的联系建立起来,让消费者在驻足停留的短暂时间内产生消费行为。POP广告在向消费者传达着直接的产品信息,在商业销售空间具有新产品告知的作用。每当新产品上市时,POP广告配合其他媒体宣传,在商品销售区域或公共场所,向消费者宣传产品的特性、功能、外观和价格等,让消费者记住产品品牌特征和产品特征,刺激消费者的消费欲望,进而在最短的时间内扩大销售的目的。对于新生事物,人们普遍存在好奇和观望的心理。一部分人有主动尝试和了解的意愿,另一部分人则处于自我保护和防备心理,抑制住好奇心,处于观望的状态。在商业空间里,商家希望新产品借助消费者积极的认知心理,形成快速有效的商品信息传达,以此来促进购买,获得认知,进而获得利润。在很多新产品会上,我们总会见到各种色彩搭配协调的显示屏和各种摆放在会场入口的X展架等,这些都是起到新产品告知功能的POP广告。POP广告有“无声的销售员”与“最忠诚的推销员”的美誉。早期,经常使用POP广告的主要是超市。超市具有自主选择购买方式的特点。消费者面对诸多商品而无从下手时,摆放在商品周围和陈设在场地区内的POP广告就会忠实、系统地向消费者提供商品的各种信息,起到推广商品的作用。

3POP广告在商业空间中的促销性

POP广告的目的是促进商品的最终销售,但作为商业空间中直接参与销售活动的广告媒介,它是最直观且具有及时更新的特征,具有较强的灵活性,能够唤起消费者的消费意识。企业在大众媒体下采用各种形式宣传自己的产品,目的是给消费者留下良好的企业形象。但是,在电视、广播、直邮广告饱和的环境下,都难以刺激消费者的消费诉求。但是,新颖的POP广告在卖场中能够引起消费者的注意,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在琳琅满目的商场中,POP广告采用柜台展示、展示卡、展示架、手绘广告等形式,起到了无声销售员的作用,以此来诱导消费群体发生购买行为。当新产品投入市场以后,POP广告配合其他宣传媒体共同完成销售流程,促使消费者在营销现场对新产品进行了解,提高购买欲望。此外,POP广告还可以营造出不同时节的特定广告,使消费者体会到强烈的时间感,诱导消费。

POP广告是一种直观的广告表达形式,以多元化的表现方法浓缩在商业销售场所之中。POP广告作为一种最直接、最独特且行之有效的广告终端形式,将一切广告因素融合于产品营销之中,它能把商业情报、生活情报及时地传播给消费者,具有极强的商品视觉性、推广性、促销性的功能。

参考文献

[1]于讴,王春英.POP广告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2]曹方.视觉传达设计[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2.

[3]吴国欣.广告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4]陈青.POP广告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视觉传达设计展望范文2

创新是指以现有思维模式提出有别于常规或常人思路的见解为导向,利用现有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环境中本着理想化的需要或为满足社会需求而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方法、元素、路径、环境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简单来说就是创造或改造出别人没想的、之前没有的。而这种思维方式在视觉传达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本文阐述创新思维在视觉传达中的一些应用及对视觉传达更进一步的认识。

关键词:

创新;思维方式;视觉传达设计;应用

一、视觉传达设计的含义

视觉传达设计这一术语流行于1960年在日本东京举行的世界设计大会,兴起于19世纪中叶的欧美国家。那么什么是视觉传达设计?简单来说,视觉传达设计是通过视觉媒介表现传达给观众的设计。也就是说眼睛能够看到的所有设计都可以称之为视觉传达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一般包括:字体设计、标志设计、插图设计、编排设计、广告设计、包装设计和展示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包括文字、图形、色彩三个基本要素,其中,文字是人们思想感情的图画形式,是记录语言信息的视觉符号。所以,文字在视觉传达设计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每一个作品的完成都有文字的足迹。视觉传达艺术设计能大量宣传,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对艺术设计的欣赏水平和能力不断提高。

二、创新性思维

(一)何为创新性思维

一切需要创新的活动都离不开思考,离不开创新思维。可以这样说,创新思维是一切创新活动的开始,而创新思维是思维的一种高级形态。因此创新型思维既有一般思维的基本性质,又有自身独特性。与常规思维相比,创新思维的最大特点在于它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创性,而这些特性的产生在于巧妙地创造出新事物、发现新路子的思维都属于创新思维。

(二)创新性思维与设计者

作为美术专业中的新秀,视觉传达设计得到了很多界内界外人士的关注。同时由于各类因素的影响,如人才市场的供大于求、难以预测的经济危机,都加大了应聘者应聘工作的难度,这对设计者来说亦是如此。那么作为一名设计者要如何让自己拥有与众不同的创新思维?首先要明白两个概念,一个是创新,一个是思维。不同于一个微不足道的、十分普通的东西就可能激发你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了。这是思维+创新的共同作用。“水立方”的设计不就是设计者在毫无思绪的情况下把玩手中的无盖纸盒,灵光一闪设计出来的吗?

(三)创新性思维对视觉传达的作用

正所谓:不创新,就灭亡。作为刚提出不久的新名词,人们都对它抱有很大期望。一个被人们赋予希望和关注的新事物,必定是希望它能有利于人类发展的。所以视觉传达设计这个专业如果想一直做人类的“宠儿”,就必须拥有绝对的创新能力。就好像是设计者与创新、创新与视觉传达之间的关系:视觉传达设计的创新发展需要设计师不断提升自己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进而革新设计理念,设计理念的创新关系到视觉传达设计作品的传播效果。彼此之间缺一不可。

三、视觉传达中创新思维的应用

(一)应用于教育

书本上的知识只是一个结论、一种理论,它的可信度到底有多高,具有多少偶然性对于一个只在书本上有所认识的人来说都是个未知数。并且对于一个要适应社会发展的大学生来说,光会纸上谈兵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实践教育的作用就显得尤为突出。父母培养孩子上学是很艰苦的事,一个小孩从上小学到大学毕业就需要16年,中间还不包括托儿所、幼儿园和留级复读。如果辛辛苦苦十几年后,孩子还找不到工作,那么做父母的就太可怜了。所以学校是一个为了能够更好找工作而进行培训的训练营,本着以就业为目的进行教学,提供更好的条件,以更大限度地提高就业率。学校可以与一些与视觉传达对口的企业进行合作,增加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经验。实现校企之间的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学生有更为全面、更为系统的理论知识,而企业有更加丰富的实战经验和应急应变能力。另外就是在师资力量方面,学校可以聘请专业教师教授课程,让学生接受更高水平的教育。

(二)应用于经济发展

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养活全球近五分之一的人口,压力是很大的。经济发展是每一个国民共同的心声,一个国家的经济底子足了,那这个国家的国际影响力定不会差。当有了充足的资金,才能有这个心思考虑国防建设,考虑文化建设,才能无后顾之忧地搞研究、搞发明、搞创造。民间有句俗语说得很在理:钱不是万能的,但没钱是万万不能的。话虽俗,但理不俗。视觉传达这个新兴专业涵盖的范围很大,已经不是单单的平面设计。同样的,它的发展前景是不可预测的,好的发展前景代表着源源不断的金钱利益。不管是对国家还是设计者来说都是一次机遇,但更是一次挑战。人类近代史经历了三次工业革命,从蒸汽机到发电机再到电子计算机,每一次革命都代表了一次革新,都代表了一次创新和进步。同时以英国为代表的欧美国家在经济上得到很大发展。足以说明一个引领世纪产业革命创新的国家定是一个时代的标志。所以,视觉传达设计的创新性思维需要得到长足发展。在如今信息时代,社会快速变化常常让人感到措手不及,设计的创新也是在适应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要求。创新是这个时代的代名词,“苹果”都不知道换了几代,手机电脑是更新再更新,在这样一个大环境影响下,视觉传达设计的创新更加令人期待。设计者要改良自身装备,完善自己,设计出具有自己独特风格、能够引领时代的作品。

参考文献:

[1]翟颉.谈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的创新设计理念[J].时代装饰:理论,2014(1).

[2]刑莉莉.浅析视觉传达创新思维的内涵及原则[J].设计,2014.

视觉传达设计展望范文3

关键词:视错觉;平面设计;应用;研究

对于事物的认知,是人们生存和发展中,必须经过的道路。而不同的环境能够给人的机体与心理带来不同的影响。很多时候,在受到外界刺激下,人会存在应激反应,进而称为所谓的错觉。看似错觉会给人带来负面影响,其实不然。目前,已经有实践证明,对错觉加以利用,也可以得到很好的经济效果。视错觉就是在该种背景下发现,且运用于实际,取得了一定效果。平面设计作为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视错觉在其中的应用,有效地推动了该设计的发展,获得了更为丰富的设计效果。

一、视错觉现象及应用

视错觉是人类所共有的一种错觉。通常,在受到外界因素的刺激下,人们的心理和生理会产生一定的应激反应。而该种反应的出现,会使得人本身对于实物的常规认知存在出入,进而造成了错误的认知,也就是所谓的错觉,而视错觉主要是指人们在观看某一事物上出现的错觉。通常,人们会把与物体形状和颜色相关的错觉称为视错觉。早在19世纪中期,人们就已经发现了视错觉的存在,并对其进行研究获得了一定的理论成果。当前,视错觉已经被广泛运用于实践之中。很多设计师将视错觉融入其作品之中,有意识地去引导人们的错觉,使其作品呈现出一个崭新的状态。当前,视错觉被广泛应用于建筑设计、平面设计、室内设计、包装设计、机械设计、服装设计等多个与设计相关的行业,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二、平面设计中视错觉的产生

平面设计是一种有目的的策划。希望可以用视觉元素来传播一些设计者本人的设想与计划,将信息转变为文字或者信息,然后传递给大众。通常来说,人们会将平面设计定义为二维平面设计,也就说,它所呈现出来的状态相对直白、呆板。然而,很多时候,会因为作品本身的表现手法,或者外界因素的刺激引导,从而使得观赏者在看到该平面作品的时候,会产生一种立体感,使得原本应该以二维方式呈现出来的东西三维化。可以说,平面设计中视错觉主要产生于作品的变现手法或者特殊的设计材料,以及外界的引导。

三、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视错觉的出现,会导致视觉影像与真实存在的实物存在一定的矛盾性,使得人们对自身的视觉系统产生疑惑。将该种方式运用于平面设计之中,可以刺激到人们的视觉感知,以提高平面信息的传播度。

(一)以视错觉来拓展创意思维

由于平面设计本身所受局限性,所以,在一些思维的表达上,难以取得应有效果。视错觉可以讲传统的表达拓展化。设计创意是设计中最为重要的,也是其核心部分。而设计创意的过程就是一种将思维转化为现实的过程。利用视错觉来进行,可以打破设计者思维的局限,扩展其视角,从而激发起思维的其潜能。

(二)利用视错觉实现平面设计的空间性

通常,艺术设计都存在多层次性。然而,平面设计受到其表现方式的制约,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其所呈现出来的状态,都是相对枯燥。尤其是在多媒体传播方式的冲击之下,传统的平面设计更加缺乏发展的市场。而视错觉不仅会让受众感受到跟事物不同的效果,还可以将其立体化,使得其表达更具有空间效果。一维度空间由线构成,二维度空间由长与宽组成,而三维空间则需要在长宽的基础上加上深度组成,越多的维度需要用更为复杂的表现方式来实现,而视错觉就是这样的一个表现方式,可以将其简单化。

(三)利用视错觉强化视觉冲击力

视觉冲击力也就是运用视觉艺术,让人的视觉感官可以受到强烈的震撼,从而使人对其产生印象。通常来说,视觉冲击力不仅是指对其观看的视觉感受,也是对其心灵的震撼度。

四、视错觉对平面设计作品产生的影响

当前,在平面设计作品中使用视错觉原理来进行其思路的表达,不仅是对设计者本人多种思路的表达方式拓展,同时,也是对该行业的一大推动。传统的平面设计受到信息时代下多媒体传播的冲击,已经无法达到原本的实用效果,其传播市场也在逐渐缩小。然而,平面设计具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因此,不可以将其取代,而只能对其进行发展。视错觉原理的运用,就是对其的有效发展,它可以讲原本枯燥化的信息传播立体化、生动化,其存在价值也有所提高。可以说,视错觉的运用,使得平面设计作品更容易获得超越文化背景与地域局限的美感,从而传达出深层次的内涵,使人过目难忘。

五、讨论

平面设计的初衷就是以图案或者文字的形式,来表现出某种信息,从而达到传播的目的。而由于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平面设计与传播的实用效果逐渐降低,使得很多人不愿意采用该种方式来实现信息的传播。因此,很多平面设计者都希望找到一个突破口,可以打破该种现状。视错觉就是这样一个突破口,它可以有效地将原本二维化的平面设计,呈现出三维立体的效果,进而提高其信息传播。

作者:李明娟 单位:山西大学

参考文献:

[1]刘洋,田可,王晓玉.浅析视错觉在设计中的应用[J].科技风,2011,07:204+206.

[2]李皎.视错觉原理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J].现代装饰(理论),2011,09:74-75.

[3]达志翔.视错觉在平面海报设计中的运用[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5:73-74.

视觉传达设计展望范文4

    关键词:招贴  海报  虚无主义  技术主义  享乐主义

招贴的出现丰富了人们的视觉和精神生活,对于招贴设计的研究是广告研究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充分理解招贴广告的形式是深入理解广告形式的关键。招贴设计的研究为招贴设计和招贴教育的实践提供理论基础,国内外诸多专家从视觉和设计的层面对其进行研究,有了丰富的理论成果。然而,我们在研究、设计招贴的同时,忽略了其所显现的问题。

一、招贴释义

所谓招贴,按其字义解释,“招”是招引注意,“贴”是张贴,即“为招引注意而进行张贴”。在国内,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海报。它是户外广告的主要形式,广告的最古老形式之一,是比较大众化的一种载体, 用来完成一定的宣传鼓动任务, 或是为报导、广告、劝喻、教育等目的服务。据传说我国清朝时期有洋人以海船载洋货于我国沿海码头停泊,并将招贴张贴于码头沿街各醒目处,以促销其船货,沿海市民称这种招贴为海报。依此而发展,以后凡是类似海报目的及其他有传递消息作用的张贴物都称之为“海报”。但我们没有看到一本中文词典对“海报”一词进行专门解释。

招贴的英文名字为“poster”,意指展示于公共场所的告示(placard displayed in a public place)。根据“poster”的词根结构及掌故来剖释招贴的词义,“poster”是从“post”转变而来,“post”词义为柱子,故“poster”是指所有张贴于柱子上的告示。在伦敦“国际教科书出版公司”出版的广告词典里,“poster”意指张贴于纸板、墙、大木板或车辆上的印刷广告,或以其他方式展示的印刷广告。

二、招贴的历史沿革

众所周知,设计是由西方传入中国的。所谓西方是与东方的中国相对的,“西方的历史大致可以分为五个阶段:古希腊、中世纪、近代、现代和后现代。每一个时代的主题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1]招贴设计作为一种艺术, 在其长期的发展过程中, 不断的受到各种艺术流派和潮流的影响、渗透, 推动着招贴的风格不断演变,每一个时代的思想主题导致了其招贴风格的变化。

世界上最早的一张招贴目前保存于英国伦敦博物馆。这张古老的招贴其实是埃及的一张寻人广告,内容为悬赏捉拿一个在逃的奴隶,写在一张精制成纸莎草(莎草纸)上,纸幅尺寸为20*25cm。这张海报的出现还是因为埃及的某个小镇发生火山爆发瞬间被淹没,人们在遗址中发现了这张海报。

中世纪思想的主题是上帝、世界和灵魂。在中世纪,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和精神生活水准都非常低,然而中世纪的文化并不是黑暗一片,而是充满创造性、丰富多彩,带有浓厚的宗教背景,由此形成的招贴主要是以绘画为主,表现当时的宗教思想。

近代是招贴设计大变革的一个时代。新的印刷技术导致了印刷业的繁荣,新的传播需求导致了新的招贴设计风格的产生,招贴成为大宗传媒的主要媒介。因为技术的进步,海报具有了图画、色彩等元素,日益成为流行的广告形式。朱尔斯·谢雷特( jules cheret 1836- 1932) ,法国著名的画家和设计家,他于1866年在巴黎自己的印刷厂设计制作的第一张彩色石板招贴,在现代招贴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标志着着现代招贴的诞生。[2]

现代招贴诞生后,因为受到很多新的社会因素、政治因素、文化艺术的改变的影响,特别是艺术上的后印象主义、立体主义、达达主义、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等纷纷出现,导致招贴设计出现了新的设计风格和形式,对以往的艺术内容进行了改革,也对传统艺术的思想方法、表现形式、创作手法、传达媒介进行了改变,招贴设计出现了抽象性、几何化、平面化和规则化的形式特征。由此,招贴设计迈向了崭新的阶段——后现代。

而所谓的后现代则是现在之后,我们区分现在和后现代的招贴不是时间性的,而是思想形态性的,所以后现代可以在现代之后,也可以在现代之前。“这个时代是视觉形式走向多元化甚至‘无形式’时期。这种‘无形式’并非指形式的缺失——一切视觉艺术,都有它的构成关系和结构特征,形式是视觉艺术存在的载体——而是指多种视觉形式并存的状态。”[3]这个时代的招贴设计多元化、异质化,反对英雄性的、叙述性的方式,在视觉形式上更注重张力,表现出不同的范例,需要以不同的标准去评判。

招贴设计走向了多元化。招贴设计的各种元素都被设计师玩弄着,随心所欲的自由设计大行其道,无论是欧洲的几何构成还是具有东方色彩的招贴都被人们所接受,一切都在发展和变化之中,只是,人们在注重发展的同时忽略了其所呈现的问题。

三、当代招贴的现状

我们处于21世纪的开端,我们进入了全球化的浪潮,我们遭遇了中西思想和文化的撞击,我们面对着许许多多的问题。但究其根本,大致有三:其一,虚无主义;其二,技术主义;其三,享乐主义。[4]这三种思潮是我们的生活世界所呈现出来的问题,我们的招贴设计是生活世界的设计,招贴设计超不出生活世界,于是,招贴设计深受这三种思潮的影响。

首先是虚无主义,它否认一切存在的根据和目的。在虚无主义那里,丧失了最高的原则和理念,道德价值的最终来源不是文化或理性的基础而是个体,这些观点都在招贴中被体现着。例如henrik plenge jakobsen 于1996年设计的“everything is wrong”, freydis 于2002 & 2005设计的“out of order”,在他们认为,一切事物都是错误的,我们不需要道德和纪律,我们应该拒绝一切权威、道德、社会习惯,拒绝一切既定的信仰,认为那些对于权力的掌控都是无效的并应被对抗。

其次是技术主义,它将人与万物技术化。在技术主义那里,一切以技术为先导,相信技术万能,把技术思维贯彻到人类的各个领域,招贴设计自然不能幸免。我们常见的一些诸如《骇客帝国》之类电影的海报,它们都是技术为先,总是渲染电脑的特技,这样就阻碍了人与招贴之间的交流。技术化的东西很容易产生一种偏执,我们不难看到只要有特技的电影海报都是类似的表现形式。

最后是享乐主义,它超过了欲望实现的正当边界。“食色性也”,人都有欲望,人最本初的欲望是食欲和性欲,是身体性的,但在身体之外,人又产生了其它欲望,比如财富和权利等。在享乐主义那里,一切皆有可能,一切欲望都是可以实现的。招贴设计为了满足人们的欲望就走向了色情化、萎靡的风气,为了满足人们渴望醉生梦死的非理性欲望而变得夸张、浮躁、没有内涵。

在我们如今生活的时代,这三种思潮是相互关联的。尤其是享乐主义,因为受到虚无主义和技术主义的推动而流行,虚无主义切断了欲望和人的存在等方面的关联,技术主义又成为欲望的手段和工具,招贴如何在这三种思潮下找到属于自己的路,就需要智慧的指引。

四、招贴的未来发展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日益频繁,现代科技、文化、艺术都从不同的方面给招贴带来新的理念。每一个民族都有其文化传统和智慧的根源,我们在要求招贴设计多样性的同时就应该想到每个民族的民族性。“国际主义风格以其高功能化和理性化的特征,形成了一种国际化的视觉语言,但是国际主义风格在视觉传达上的刻板和单调,造成了民族性的削弱,设计日益趋向相似,有些设计家开始关注设计的个性和民族性等问题。”[5]

当下,各个国家的设计师都在不断探索自己民族的风格,日本的招贴设计在这方面值得大家称赞。日本的著名设计师田中一光,在这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对招贴设计他有自己的独特见解。他说,即使是损失一些告知和传达功能,也想尽力表现出自己的感性和个人独特的风格,在设计中追求传达功能和感性个人风格两者的平衡是他的理想,他认为探索这种平衡也正是设计师的乐趣所在。他于1993年设计的《文字的表现力》正是他的理念体现。还有佐藤晃一于1988年设计的《富士山系列招贴之夏》就是在招贴设计中体现了日本的佛教禅宗思想和日本文化的隐喻性;栗津澈于1989年设计的《世界设计博览会招贴》,作品中力求体现日本的传统民族风格;浅叶克己于1990年设计的《展览招贴》利用象形文字的表意功能探索文字设计在造型表现方面的可能性。

日本招贴设计的发展也影响了韩国、台湾、香港、新加坡等亚洲国家,韩国的安尚秀、香港的靳埭强都是民族风格的代言人。靳埭强很早就在招贴设计中探索自己民族传统风格,他的设计大量采用中国的传统视觉要素,特别是借鉴水墨和书法的表现方法,例如其在1985年设计的“水墨的年代”展览招贴,1990年设计的《香港著名画家十三人展》的招贴都是这方面的代表作。

在这种趋势的指引下,中国也在探索自己的民族设计风格,而且在这方面中国有着自己的优势。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遗产,中国的传统文化很多,中国书法、篆刻印章、中国结、京戏脸谱、皮影、甲骨文、剪纸、龙凤纹样、刺绣、国画、对联、泥人面塑等,数不胜数,另外我国有各种各样的传统节日,很多事情有各种礼仪和习俗,每个地方还有地方和民族的特色。我们将这些元素运用到招贴设计中,中国的招贴设计一定在东西方视觉对话的局面中独树一帜。

当今世界已进入信息时代,现代高新科技的发展,使各种新的广告媒体、新的传播手段、新的制作技术以及新的设计理念不断涌现,招贴设计的视觉语言变得越来越多元化,风格也越来越丰富多彩。设计家们打破各种常规,一方面注重招贴的信息传达功能,另一方面更加注重招贴的新颖创意和独特风格,他们将招贴视为人与人、人与物之间沟通媒介,并把情感融入到设计之中,使招贴拥有了更为虏获人心的力量。今天,具有中国独特风格的招贴,在世界性的招贴展中频频获奖,取得了具有历史意义的突破性进展。明天,我们深信中国设计师将会在招贴设计领域取得更为辉煌的成就。

招贴是视觉形式最普遍的一种表现方式,招贴设计已经运用到各个领域。目前,我们的招贴设计还停留在最基本的传达功能上,如何真正将民族文化与招贴设计结合运用,设计出更多有内涵、有视觉冲击力的招贴,是每一个设计师都该思量的问题。我们正走向一个崭新的时代,招贴设计也将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找到新的设计语言、理念和风格。

参考文献:

[1]彭富春.哲学美学导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2]汤义.勇招贴设计.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版.

[3]杭间.设计道.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视觉传达设计展望范文5

【关键词】色彩;视觉信息;禅意

中图分类号:J50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7-0162-01

2009年坐落在日本京都下京区的京都9h胶囊旅馆正式开业,旅馆内部平面标示导向设计由著名日本平面设计师广村正彰操刀完成,广村正彰属于日本新锐设计师,其设计风格延续了最为节约空间的理念,简约时尚,运用极简的设计美学进行表达。朱锷撰写的《广村正彰的设计世界》曾记录他是如何对设计进行思考,广村正彰说:“在其童年生活记忆中,经常会有静寂中伴随混沌,有一种大家族里的孤独感,认为这种下意识中存在于自己体内的东西就是他进行创作的原点。”他一方面对大环境中的设计感兴趣,一方面又经常考虑“有意识和无意识,有为和无为能否同时在一张作品中进行表现”这样一个问题。对他来说,创作的“原点”是非常重要的,而更重要的是要去发现这一“原点”,并按着自己的“原点”,把设计工作进行下去。在属于自己的“原点”进行工作,从内心出发,主宰自己的“灵魂”,才能做出最为纯粹的设计。

一、旅馆视觉表现和颜色的选用

胶囊旅馆首次出现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发展已有30多年的历史。胶囊旅馆的革新是属于时代进步的产物,而京都9h胶囊旅馆是在原先胶囊旅馆视觉导向上进行创新,将原有具象物体简约化、符号化,化繁为简,将朴素、清新、人性的情感表达出来,给欣赏者带来一种既舒适又符合时展的商业视觉冲击感。视觉传递的主要功能是凭借视觉符号来传达消息,有别于产品和环境设计,注重视觉感受。作为京都9h胶囊旅馆标示设计者广村正彰曾说过:“思考信息是如何被传达比如何去传达信息更为重要,对于设计师而言,最重要的事情并非表达,而是去找出事物的本质。我始终在思考信息和人之间的关系。我认为,最理想的标识系统是就是不需要任何标识,我希望它可以直达对方的脑海”。视觉设计的整个过程,是利用视觉来进行信息传达过程的一种方式,设计者在对设计对象进行材料整合后,然后将自己的思想和概念转变为视觉符号来用于表达的一个过程,设计者是视觉信息的表达者,欣赏者是信息的接受者,而所设计的作品是信息的载体。

色彩是视觉艺术中一种重要表现手段,视觉传递的信息媒介需要被视觉化,所以恰当的色彩选取在视觉传递过程中拥有更好的效果。京都9h胶囊旅馆共有9层,有125个“胶囊”房间,旅馆主体颜色由黑白搭配组成,导向标示颜色是由灰红两种颜色,颜色深浅的不同给人心理上造成视觉差,即使在光线不好的地方对标示也有辨别。9h胶囊旅馆舱体式房间的容积为2.15*1.08*1.07米,就尺寸数据而言比较狭小,人居住面积过小和对建筑隔得太近都会对心理产生一种压抑和压迫的感觉,长期居住在这种环境内极大程度上会影响自身对生活的态度,焦躁不安,会变得容易愤怒。人类学家霍尔认为:每个人所需要的个人空间就有如一个独立的气泡,如果离得太近,就特别容易破碎。9h胶囊旅馆在视觉所能看到采用都是纯净的白色,我们知道,同样大小的两个物体,白色的似乎比黑色的要大。这是因为白色具有膨胀感,而黑色具有收缩感。从个体视觉出发,白色成为主体颜色,让消费者视觉产生膨胀感,降低狭小环境的压抑感,自身感觉置身于一个大环境之中。旅馆标示导向颜色多以灰色为主,9h胶囊旅馆主要的消费者是以商务人士为主,而对灰色的选用就是为了迎合商务人士的沉稳的性格,不会过度兴奋,很稳重,对于生活,工作都井井有条。

二、禅意在9h胶囊旅馆中的运用

在广村正彰在对设计过程中追求设计日常化的同时,也将最有代表性的“禅的艺术”带入设计之中,似有若无的设计将产品升华至文化层面,这种设计精神,接近于中国古人所说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境界。

正如无印良品的设计者原研哉所提到的,他将“欲望”视为创意的起点,每一个非凡的创意设计都是为了满足人们的“欲望”而诞生。广村正彰在构思9h胶囊旅馆颜色和标示导向时,就很大程度上注重勾起人们的“欲望”和“心中的禅意”。对每一件设计品朴素化,简约化,让使用者内心不再“狂躁”,减少一定的压力,将似有若无的设计元素升华至文化层面,将艺术广泛渗透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把平凡的事情做到极致,在生活的“基本”与“普通”间寻得新的价值观,在造型的“朴素”与“简约”中塑造出新的审美形态。

三、结语

京都9h胶囊旅馆的设计风格是对诗意的居住环境的追求,用游戏人生的态度面对生活,设计风格的简约美,形式的美感来创造一个舒适环境,让久在都市的人追寻属于自己内心的那片“净土”。

参考文献:

[1]曹耀民.设计美学概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11.

[2]肖明超.无印良品的美学启示[J].经营管理者,2014(3).

[3]屠浩,钟彦臣.空间的哲学――小户型设计[J].中国科技信息,2013(11).

视觉传达设计展望范文6

关键词 视觉传达设计;美学;存在;发展

1.存在

这个命题有点唬人,何以发展呢?首先要保证生存吧,那么视觉传达设计是否会有消亡的可能呢?我想这还是有可能的吧,随着技术进步,市场细分,各门学科交叉融合加剧,那么视觉传达设计可能也会被另外的什么所取代吧,就像一直都在消失的物种一样。

但是,在如今这个被称为消费时代的时代里,视觉传达设计也不会非常神速的退出历史舞台。在这一点上,我想从美学发展的轨迹中找寻些许证据,毕竟各门艺术的发展还是要以美学为宗的。

在步入了消费时代之后,美开始转向以感觉为核心,于是追求视觉成为美的生产的主要原则。对此,贝尔曾说:“当代文化正在变成一种视觉文化,而不是一种印刷文化,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这一变革的根据与其说是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电影和电视,不如说是人们在19世纪中叶开始经历的那种地理和社会的流动以及应运而生的一种新美学。”这也就是说,此种新美学乃是人类历史告别前工业社会的必然产物,是美和美的生产真正还于大众、还于社会的产物。

康德把有关美的领域看作是一个无关利害的自律的领域。所以前工业社会的美的生产者们无不以审美的价值追求为天职,美的生产也因此成为一种贵族式思维游戏。而在消费时代,商品成了无孔不入的社会力量,资本与资本运营控制着美的生产和传播,昔日因其为精英垄断而自律的美的生产进入消费的逻辑轨道从而转向他律。随着生产美的自律性质被打破,美便向人的日常生活领域急剧扩张并成为人的现实生活的一部分。美也因此不再是供少数人享受的精神专利,而成为与日常用品无异的大众消费品。也正因为如此,美才终于得以历史性地回到其本身――首先成为视觉的对象。

诚如马克思所说,再美的色彩对于盲人而言都是没意义的。因为我们人类所命名的美在其严格意义上首先应当是人的视觉的对象。现代生理学业已证明,从感官特性上来说,视觉是人最发达也最重要的感觉组织。所以在生活中人们主要用它来把握事物形象特征,进而我们意识中的有关美的概念总是更多地与事物的外在形象相关。站在发生学的立场上看,只有在视觉艺术中才有严格意义上被称为美术的门类。所以,从信息接受和感知的意义上说,事物美或不美,其实并不首先来源于我们的理性判断,而源于我们当下的视觉经验。我们言说一个具体的现实视觉对象是美的,是因为我们从中看见了“美”。

2.发展

世界上没有永恒不变的什么东西,包括这里所说的视觉传达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之所以发展还是有自身发展动力的。那么创造与创新就非常有共识的被人们提了出来。作为创造新事物的一种方式,它把各种先进的科技与艺术成果转化为符合社会文化发展的需求。

不言而喻,人类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无不与人的创造能力有关,而人类进步的历史实际上就是一个不断创新创造的历史。人类社会的发展及其与自然的关系,都可以归结为创造力的竞争。创造力应是人们一切智慧能力、技巧才华、心理素质的最集中反映。回过来看,从现代主义设计到后现代主义设计,包括未分工的“前设计”在内,在这一设计历史长河中,每一个设计理念或思潮方法等,都各有所长和不足,存在一定的时代局限。但当人们回顾每一发展阶段的成功和失败时,都不能不考虑到“设计是在限制中取得自由”。设计实践与人们的社会生活密切相关,人们生活的“内外环境”都是通过各种设计方式创造出来的。其重要性还在于,设计史上的任何发展变革和“进步”理念追求,都是跟随着社会生活和生存环境的转变而转变。

所谓对未来的思考,只能是在已有的经验上进行推论,那么我对视觉传达设计未来的推论总体上有两个部分:

采用新技术、新材料并且最大程度的与多学科进行融合。随着新技术的推广和新材料的发明发现,任何学科都不能摆脱与其发生关系,这当然也包括视觉传达设计。于是视觉传达设计在发展中的新课题便不断开拓,寻找其与新技术、新材料的契合点,能够使新技术、新材料为我所用。也正是由此,视觉传达设计与更多的学科进行融合,并且不断迸发新的学科。比如传达媒体由印刷、影视向多媒体领域发展,视觉符号形式由平面为主扩大到三维和四维,形式传达方式从单向信息传达向交互式信息传达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