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允价值的应用范例6篇

公允价值的应用

公允价值的应用范文1

关键词: 公允价值 应用环境 应用系统 规范

公允价值的应用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有活跃的资产交易市场、成熟的证券市场、完整的资产评估和审计体系、完善的法律法规、专业的执业人员队伍、诚信的社会氛围等外部支撑条件。如何完善我国公允价值的应用环境,建立并优化公允价值应用系统,提高相关执业人员的素养,是促进公允价值在我国会计实务中得到广泛应用所必需解决的问题。

一、完善公允价值的应用环境

公允价值的应用有赖于发达的市场体系、完善的公司治理和严格的市场监管。没有这些必要的环境支持,公允价值无异于海市蜃楼。为了在我国顺利地推广公允价值会计,必须首先从以下几方面完善公允价值的应用环境:

1.建立健全活跃的市场体系

公允价值广泛应用的最基本条件是拥有健全而成熟的生产资料市场、证券交易市场和产权交易市场,因为活跃市场中的公开市场报价是公允价值的最好证据。市场体系健全程度,包括有关生产要素市场是否完整、是否统一、是否开放、是否允许充分竞争等几个方面。其中,完整是指市场存在而无残缺;统一是指没有地区分割;开放是指没有市场准入封锁;充分竞争是指没有垄断或行政干预。

2.不断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公司治理结构,是由所有者、董事会和高级经理人员三者组成的一种组织结构。在这个组织结构中,董事会作为公司最高决策机构不仅形式上是由股东选举的董事所组成,实质上也是股东大会决议的执行者,其权力由股东大会赋予,对股东大会负责。高级经理人员的经营管理权限来自董事会授权并对董事会负责,其中对会计工作有直接管理权力的高级财务经理接受董事会指令,按照董事会决议具体安排公司日常的财务和会计工作。很显然,在这个典型的公司治理结构中,会计构成了公司治理结构的一部分,董事会和高级财务经理对会计工作存在着实际控制权。但与此同时,会计信息又具有对董事会和高层经理人员的能力、业绩、道德水平等进行监督和评价的功能,由此就形成了评价董事会功过的尺度实际就掌控在董事会手中这样的悖论。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独立董事制度应运而生,由独立董事来牵制内部董事,从而保证会计信息的客观与公正。因此,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是高质量会计信息的保证,公允价值的决策相关性需要在治理结构比较完善的企业中才能发挥作用。

3.构建全方位的市场监管机制

目前我国公允价值的运用还存在诸多现实条件的限制,如市场不够发达,估价技术不成熟等等,公允价值极易被某些违法乱纪者利用。为了防止公允价值重蹈被“禁用”的覆辙,必须实施更为有力的监管,加大滥用公允价值的成本。

二、优化公允价值应用系统

外部环境的完善不可能一蹴而就,而公允价值估价方法的局限性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得到解决。在我国现有的市场条件下,要真正提高公允价值的可靠性,还必须苦练“内功”,即把公允价值的应用看作是一个系统,通过不断优化公允价值应用系统本身,来弥补应用环境的缺憾和估价方法的局限性,增强公允价值的应用效果。这里所说的公允价值应用系统,是指为保障公允价值的可靠性和可操作性而依据一定原则建立起来的严密有效的公允价值应用程序规范以及按计量项目的性质对有效估价方法进行合理选择的机制。

1.建立严密有效的程序规范,保证公允价值的可靠性

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不仅仅是指会计数据本身的真实、可靠,还包括经过会计人员判断、分析、加工、汇总后在财务报表上呈现的数据的可靠性。由于会计准则给予会计人员进行合理的估计、判断并对不同的会计政策进行选择的权利,所以会计信息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会计人员自身能力和职业判断的影响。为了保障会计信息的可靠性,最大限度的减少会计人员主观因素的影响,就必须建立严密的规范,找到在程序上和结果上更为客观和有效的方法,使得会计人员对数据的处理和加工有章可循,只有这样公允价值才能更好地发挥在企业资源计量上的作用。

(1)建立完善的公允价值计量备查簿。对有关业务和资产负债项目采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时,应当建立完整的公允价值计量备查簿,认真记录公允价值计量的依据和过程,确保公允价值计量的准确性、可靠性。

(2)建立健全金融工具初始确认和后续计量管理制度。企业应当根据会计准则的有关规定,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本企业特点的金融工具初始确认和后续计量管理办法,统一规范金融工具管理。一方面,应当在认真清查、准确核实的基础上,根据经济业务实质和业

[1] [2] 

务经营的特点,合理划分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类别;另一方面,应科学确定金融工具后续计量的估价方法,在依据新会计准则有关规定采用公允价值对金融资产、金融负债项目进行计量时,应当综合考虑包括活跃市场交易在内的各项影响因素,科学合理地确定相关估值假设以及主要参数选取原则,一经确定后,不得随意调整。

()进一步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企业应当把会计准则的要求和自身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及时梳理和改造业务流程,调整完善各项内部控制政策、程序及措施,尤其是要补充完善新准则规定的公允价值计量、金融工具核算、职工薪酬管理等内控管理规范。企业应当定期开展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评估工作,及时发现内部控制的缺陷和薄弱环节,促进完善制度、加强管理、堵塞漏洞。

()建立估计公允价值的政策和程序。目前我国评估机构所采用的评估方法不外乎重置成本法和收益现值法。重置成本法是对原有的实物资产的现在重新制造或购置所需资金作价评估的一种方法,很显然侧重于投入的成本而忽视收益能力;而收益现值法虽在重视收益能力方面强于前者,但其计算过程中利润基数和折现率的确定都很困难,资产所有者所提供的预测往往起了重要的作用,因而资产评估机构一样面临着“道德风险”,至少是很难抑制住“道德风险”的发生。为此,应为企业建立一套估计公允价值的适当政策和程序,这是保证公允价值得以良好应用的一个重要条件。

.完善估价方法的选择机制,提高公允价值的可操作性

计量对象的不同性质,决定着公允价值估价方法的选择和有效运用。在资产负债表日,恰当地考虑企业某一项资源的未来现金流量,恰当地选择合理的估价方法,以正确地披露其风险和不确定性,才能给财务报表的使用者提供更好的参考,才是对经济事项的如实反映。例如,对于以交易为目的而持有的有价证券来说,按其现行市场价格报告是可行的。有价证券容易变现,具有活跃的交易市场,现行市价可以取得,企业持有目的一般为获得投资收益,以现行市价计量可体现外在价格变化引起的持有利得,从而客观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但对于短期应收应付款项来说,则必须按照它们的可实现净值报告,才能如实反映其价值,例如,应收账款必须按扣除合理的坏账准备后的净值反映,才能如实报告其可收现金额。而对于长期应收款和长期应付款项目,采用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计量最具可操作性。因此,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必须根据具体决策需要选择不同的计量属性,才能如实反映报告日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提高公允价值的可操作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其最初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追求真实反映;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并不是对历史成本的全盘否定,公允价值更不是与历史成本完全对立的计量属性。

三、建立会计人员行为规范体系

公允价值的应用归根结底离不开会计人员的操作,没有一个技术能力强、道德水准高的专业队伍,公允价值也不可能得到很好的运用。为此,必须从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能力和道德修养入手,培养会计人员的诚信意识,完善会计人员行为规范体系,为公允价值的应用提供人员保障。

.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培训

在西方发达国家,由于其市场经济历史较长,会计人员素质普遍较高,公允价值会计得以迅速发展也是必然。相比之下,我国会计职业队伍的业务素质和专业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要在我国推广公允价值计量的应用,就必须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培养一支熟悉理论、精通业务、道德高尚的会计人员队伍。

.培养会计人员的诚信意识

公允价值的应用范文2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 公允价值 上市公司

一、引言

新会计准则的应用已近6年,公允价值在我国上市公司中的应用效果如何,这应是目前市场投资者最关心的话题之一。在我国的新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理论在资产减值准则、投资性房地产准则、债务重组准则、非货币换准则、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等准则中均有所体现。然而由于金融危机的产生,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再次成为大众争论的焦点。因此,本文就将对公允价值会计计量模式在我国上市公司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和探讨。

二、上市公司公允价值应用总体分析

为了深入调查和研究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在新准则中的应用情况,本文对深市的1470家上市公司,沪市的939家上市公司采用了随机抽样调查方法,共抽取了120家上市公司,对其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经过调查研究表明,选取的120家样本公司中,第3号准则—投资性房地产中有7家采取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占全部上市公司的5.5%。研究表明在各家上市公司中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计量投资性房地产的还属于少数,绝大多数还在使用成本模式计量。上市公司多数不选择以公允价值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计量,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原因:1、一般房地产企业开发出售的商品属于存货,不属于《投资性房地产》规范的范畴。我国地产类上市公司有90%是开发类公司,因此绝大多数房地产公司被排除在外。2、公允价值计量下的税收问题是房地产公司的一大顾虑,成本法下,虽然投资性房地产提取折旧或按期摊销可以抵税,并且可以通过减少相应的上市公司账面盈利金额来减少现金支出金额。

在调查研究的120家上市公司中,第7号准则———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利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上市公司共有3家,占全部上市公司的比例为1.98%。而且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使用条件非常严格,必须包含两点:交易是否具有商业实质和公允价值能否可靠计量。新准则的规定大大增加了会计准则的可操作性,减少了操作过程中的随意性,从而能够从整体上来提升会计信息的质量,从而防止了企业利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来操纵相关利润现象的发生。

120家上市公司中,运用12号准则———债务重组的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有26家,占上市公司的21.3%。采用公允价值对债务人用非现金资产偿债时的非现金资产进行计量,从而可以反映出资产的虚实与否,提高了信息的相关性及质量性,有利于债权人和债务人正确的判断。由此债权人、债务人的信息更加真实可信、更公允,体现了会计谨慎性原则。

抽取的120家上市公司中,运用第22号准则——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公司中应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有34家,占上市公司总数的27.78%。从2011年120家上市公司年报分析中可得,金融工具占股东权益差异调节针对公允价值调整额的52.34%,调整金额高达8.313亿元,占调整金额的135.56%,影响最为突出的是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和变动计入当期损益且用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120家上市公司的披露信息由于新旧准则不同,从而致使股东权益占总调整金额的135.12%,总额为7.82亿元。

在选取的120家样本的2011年年报披露中可以发现,11家上市公司发生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而在公允价值的确定方式上,这些公司3家以审计或评估价值后的净资产作为公允价值;有2家将账面价值作为公允价值;4家是使用其他方式确定公允价值;还有2家公司没有具体指明如何确定其公允价值的;1家则以市场交易价或协商价作为公允价值,从而使得无法确认其公允价值确定方法的合理性。而且,将账面价值作为确认公允价值依据的公司,其方法的合理性也值得商榷。再者如选择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18 家上市公司中对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其中有11家采取的是以房地产评估计价方法来确定公允价值,从而比较可靠。然而其他企业则用房地产公司调查报告来确认和计量,而有的甚至通过自己的评估来确认和计量。这些方法各不相同,有些企业甚至对准则生搬硬套,模糊其概念。很明显,这些企业采取的方法都不符合新准则中所要求的公允性和客观性。

三、结论

由于国内一直对如何进行公允价值计量争论不休,所以对上市公司的公允价值计量进行更完善的监管就迫在眉睫。但是如何进行公允价值计量,这需要会计人员进行准确及时的判断:如何分类金融资产、如何选择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计量方法等。这些问题在急需被解决的同时也给了众多上市公司可趁之机,从2011年上市公司年报中可以得知,很少有企业运用债务重组形成公允价值,但是仍然有59.21%去年亏损的企业运用债务重组的方式,并且有62.5%的企业在本年盈利。这些都说明了我国监管公允价值的体系还不够完善,还需我们加强相关方面的监管,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从而使得上市公司利用债务重组方式扭亏为盈的现象不复存在。

公允价值计量会导致牺牲可靠性来满足相关性现象的产生。但是从目前情况看来,公允价值的必备条件是存在活跃的市场。但是迄今为止,我国的生产交易市场还不够完善,价值很难通过价格准确及时地反映出来,所以很难获得资产的公允市价。虽然可以通过限制估价法来评估公允价值,但是我国还缺乏折现率和现金流信息,所以正常的判断不太准确,大部分的估计是主观的。因此,通过牺牲可靠性为代价,这不仅不能完善公允价值计量方式,反而可能会给公允价值计量带来反面效果。

参考文献:

[1]孙富梅.新准则下公允价值的几点思考[J].会计之友,2010(02)

公允价值的应用范文3

关键词:公允价值 应用 财务会计

近年来,国际市场竞争激烈,为了进一步提升企业和国家的竞争力和综合实力,加强我国公允价值在财务会计中的应用变得十分重要。公允价值为适应知识经济的发展,需从全方位角度去分析探究,使公允价值的应用能全方位的为企业和国家提供良好的计量方法,以此促进企业和国家财务能持续高效健康发展。

1.公允价值在财务会计中的应用现状

相对发达国家而言,我国公允价值在财务会计中的应用较晚,公允价值的应用力度和应用机制不完善,且应用时间短,存在顺周期性及可操作性等问题。随着经济时代的迅速发展,我国财务会计中公允价值的应用逐渐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目前,我国公允价值在财务会计中的应用逐渐得到推广,应用面日益扩增,应用方式也从国家情况以及企业自身特点进行完善。为我国交易市场和评估市场提供了良好的评估标准和交易准则,提升了我国财务会计的财会能力和性能[1]。

2.公允价值在财务会计应用的重要性

公允价值通常被称为公允价格或公允市价,一般情况下是指买卖双方在公平交易的前提条件下及自愿交易基础上,对交易价格进行确定。或无关联双方以公平交易为基础,一项债务可被清偿或者一项资产可被买卖的成交价格。在公允价值的计量中,负债和资产应根据在公平交易中,双方了解市场情况且自愿交易的基础上,进行债务清偿或者资产交换的金额计量。实务中,由评估单位进行评估。

随着经济时代的发展,金融市场的崛起,历史成本法在财务会计中应用的问题日益凸显,无法有效的反馈会计要素中的现时价格。而公允价值在期货、期权等衍生的金融工具中得到广泛应用,且提议得到更多国家的认可和使用。公允价值的应用对我国经济时代的发展有着其必要性和重要性,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2]。

3.公允价值在财务会计中的应用策略

3.1加强公允价值在金融项目中的应用

历史成本是金融负债和金融资产的计量基础,随着现代化经济的发展,金融产业不断加速发展,历史成本的评估方式阻碍了金融工具衍生项目的扩大化。因此,应加强公允价值在金融项目中的应用。公允价值计量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在一定程度上优于历史成本对金融工具的价格评估。在公允价值对金融工具进行确定时,一般以金融工具市场的活跃性为标准,以活跃性市场的价格来确定公允价值。金融工具无活跃性市场,则应用估量方式来判定其公允价值。同时,应用估量方式得出的结果,对金融工具中的公平交易有着很好的反馈作用,并以公平交易中交易价格为基准。因此,要加强公允价值在金融工具项目中的应用[3]。

3.2强化公允价值在房地产投资中的应用

从我国目前实际情况出发,投资性的房地产在采用公允价值进行资产评估中,对投资者掌握上司公司的价值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变化中的公允价值使净利润产生波动幅度加大现象,从而误导投资者,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上市公司市场形象。我国投资性房地产正处于加速发展过程,应用公允价值进行判断,在总体上会增加增值额,上市公司的财务利润将会持续提升。同时,对投资性房产中的摊销以及折旧等问题不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计量,而应以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二者之间的差额进行计量。另外,公允价值的合理性将成为投资性房地产的计量标准,意味着公允价值在投资性房地产上的应用在一定阶段一定程度上给投资者判断价值上产生影响,在新形势下,则应强化公允价值在房地产投资中的应用。

3.3提高公允价值在财会人员意识中的应用

公允价值在企业财会中的应用具有一些不稳定因素,极易导致公允价值计量中计量的主观性加强。因此,在公允价值计量过程中,需要财务人员具备丰富的职业判断经验和判定能力。而充分将公允价值运用到企业财务中,则需要加强对财务人员的公允价值应用观念。通过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素养,促进公允价值在财务会计中充分有效的应用[4]。财务人员需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加强对财务人员法制教育,消除公允价值计量中的主观性,避免公允价值应用中出现假借以及造假等问题。第二,加强对财物人员公允价值应用的后续教育,改革教育方法和内容,并更新教育观念,以此提高公允价值的使用效率和应用力度。

综上所述,从现阶段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角度出发,财务会计中公允价值的应用是企业发展的必然方向。在企业财务会计公允价值的应用实务中,需积极探究公允价值的作用,以此促进企业财务会计能跟上时展的节奏,使传统的财会工作能有效的转化成现代化财会工作。为企业不断的提高经营利润,进而有效的促进企业的发展,为企业和社会经济实力总体水平稳步发展提供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郭照蕊.公允价值会计及其在中国的具体应用[J].上海经济研究,2012,45(02):1193-1194.

[2]马智福.关于财务会计对公允价值应用的探讨[J].经济生活文摘(下半月),2012,19(2):264-266.

公允价值的应用范文4

关键词:中国会计实务 公允价值 应用建议

1、中国公允价值会计的应用现状

公允价值已经是中国目前主要的计量方式。中国财政部在2006年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其中38项具体准则中有17项不同程度运用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其中《金融工具》等七项具体准则要求全面或基本全面地应用公允价值会计。中国新《企业会计准则》引入的公允价值是适度谨慎和有条件的,只有存在活跃市场公允价值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的情况下,才能采用公允价值计量。

2、中国公允价值会计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2.1、公允价值执行保障机制不健全

虽然中国上市公司设立了董事会、监事会等机构,聘请外部独立董事,但实际中监事会、董事会、独立董事的监控作用被弱化,企业未能从根本上建立符合企业发展需要的公司治理机制。同时,很多公司没有设立内部审计机构或者形同虚设,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管理当局往往是会计信息的垄断提供者,为了达到自己的预期目的就在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选择最为有利的会计政策,公允价值会计很容易被用来作为盈余管理的工具。

2.2、取得公允价值计量的基础数据比较困难

在完全市场条件下,公允价值的计量操作简单,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公允价值计量的过程就是寻找市场参照价格,而这种价格也是存在的。中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是:从活跃市场获取公允价值是非常困难,因为中国确定公允价值的市场条件还不完善,没有公平价格的形成机制,市场不活跃,各方交易信息不对称,交易中存在很多不公平的因素,很多需要公允价值的事项无法找到最直接的市场价格来计量。当无法从活跃的市场上取得报价时,需要采用估值技术来确定公允价值,这时用未来现金流量的折现值计量,这是估计公允价值的最好估值技术,而在估计未来现金流量的金额、时点、折现率通常过多地依赖于会计师事务所和会计人员或专业团队的职业判断。

2.3、缺乏统一的公允价值计量指南

中国《企业会计准则》在明确要求或允许对某些会计要素进行公允价值计量的具体会计准则中,只有《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与《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的确认与计量》两项准则提供了计量公允价值的具体指南,但是这两个具体主要是从资产 减值和金融工具这两个事项的特点出发去考虑公允价值计量问题的,对其他交易和事项只存在参考意义。按照金融工具的确认与计量准则,金融工具公允价值计量的首选依据是在活跃市场中的报价,其次是最近交易日的市场价格,最后才是使用估值技术测算的未来现金流量的折现值。

3、完善中国公允价值会计应用的建议

3.1、进一步完善和优化公允价值的估值技术,畅通公允价值的获取渠道

首先应尽快完善中国市场经济体系,努力培育各类市场,积极完善金融市场和资本市场,建立活跃的市场报价机制和交易体制,使企业在应用公允价值计量时能够从市场上直接获取更多的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信息,这是降低公允价值应用成本和改善公允价值应用环境最有效的方法。其次建立统一完备的公允价值计量指南,进一步优化公允价值的估值技术。中国可以借鉴国外先进的研究成果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中国国情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公允价值计量指南。最后应在关注并借鉴国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研究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公允价值会计的相关理论,在建立系统的公允价值会计框架的基础上制定独立的公允价值计量准则,重点研究公允价值的定义、计量指南、披露框架和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协调与趋同,有效地指导公允价值计量的操作。

3.2、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和道德素质,建立良好的职业环境

公允价值的运用是要求从业人员具有较高的诚信度,公允价值成为利润操纵的工具与会计审计人员职业道德的缺失有直接的联系,我们应该借鉴国外的先进做法,加快建立完善企业、会计师事务所和个人的信用档案。建立一套完善的企业及个人信用体系,把企业负责人、财务负责人、注册会计师和会计人员作为会计信息真实性的重要责任人落到实处。加强守法意识和道德教育,强化继续教育,提高会计人员甄别会计信息能力,提高会计人员职业判断水平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同时应该加强会计业务培训,不断提高相关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水平。加强对新会计准则,特别是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广泛宣传,使每位从业人员从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

3.3、健全会计法律法规制度建设,强化政府对市场的和企业的引导和监管

很多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盈余管理的预期的风险收益远远大于风险成本。因此在政府层面应当健全法律制度,加大惩处力度,使操纵被揭露的成本远远大于其可能的收益,如建立民事赔偿机制,追究有关责任人的民事赔偿责任;对粉饰报表的企业及其高管人员从重处罚,并对协同粉饰报表的注册会计师进行重罚,提高造假者的造假成本,使造假者无利可图,构成犯罪的坚决追究其刑事责任;另外中国现行公司法和证券法过于刚性化,三年连续亏损作为上市公司暂停上市的依据之一,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企业为了保住上市公司而滥用公允价值。为了配合新准则的实施,有必要对此类条款加以修改和完善;同时,在现行法规中,应对如何界定虚假会计信息、如何追究披露虚假信息会计人员的法律责任、责任人之间如何划分责任进行明确规定。

4、结束语

公允价值目前己成为企业准则体系中的主要计量模式。中国财政部于2010年4月了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趋同路线图,作为衡量金融工具唯一相关的计量属性,扩大公允价值应用范围是金融创新发展的必然。

参考文献:

公允价值的应用范文5

虽然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我国对公允价值分别作出了不同的定义,但通过对比分析发现其都承认公允价值属于时点计量方式,注重持续经营和公允价值形成交易过程的公平性,交易市场兼容特征明显,现阶段公允价值在国际会计准则、美国会计准则以及我国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一、财务会计中应用公允价值存在的问题

(-)为利润操作提供空间

现阶段实际会计实务中对公允价值的运用范围已经超乎活跃市场交易界定,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公允价值被应用的持有时间持续计量中大量存在并未真正发生市场交易的计量,例如部分计量发生在虽建立交换价格但完成的是非市场评价的情况下,并未真正发生交易行为;一方面是公允价值自身的客观价值寻求作用在实际中被迫发生转变,例如现值估价作为公允价值获取的主要渠道,其选择贴现率或估计现金流量都需要人们主观针对不确定的因素进行判断,人的主观判对公允价值构成影响,必然导致财务会计进行中存在利润操纵空间,这在一定程度上并不利于资本市场的规范发展,为公允价值在财务会计中推广应用设置了阻碍[1]。

(二)信息获取及时性差

经济学中明确提出活跃市场中非货币性资产的市场实时价格可以反映出其公允价值,所以市场价格和活跃市场在对公允价值进行研究中具有一定的作用,其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公允价值的存在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但现阶段我国大部分非货币商品的公允价值需要相关的协会或机构颁布,而颁布程序、验证环节等都需要消耗一定的时间,使公允价值的及时性较差,而存在及时性缺陷的公允价值的相关性也会受到影响,严重削弱了公允价值在财务会计中的应用价值。

(三)提升企业信息成本

公允价值的应用需要建立在一定的条件上,例如在计量日应尽可能保证有与资产或负债有相同或相似的活跃市场,为一级和二级估计的实行提供可能,不应脱离市场进行三级估计;而与资产或负债有相同或相似的活跃市场的数量应在一个以上,通过对比分析确定最有利的活跃市场;而且财务人员的整体素质、注册会计师的素质等都要达到一定的标准,保证公允价值估计、判断和审计的水平,而这些条件的满足不仅加大了财务会计的工作任务,而且对企业人力资源队伍建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成本在无形中增加,而企业作为追求经济利润最大化的主体,其财务会计中应用公允价值的积极性必然受到打击。

二、完善财务会计中应用公允价值的对策

(-)用渐进式方式逐步推进公允价值的应用

提升会计信息质量是公允价值应用的主要目的,所以在应用中应避免以趋同作为应用的主要衡量标准,结合美国和国际会计准则中对公允价值的应用经历可以发现在财务会计中应用公允价值是一个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但近期两者都未对公允价值的应用范围进行扩大,而是强调在原有的应用范围内对计量和披露公允价值的方法进行完善,而我国现阶段相比美国市场环境发育较不成熟,公司结构和内部控制机制建设不全面,所以结合美国公允价值在会计准则中的应用经验应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推进公允价值在财务会计中的应用[2。在渐进式逐步推广范围确定中,针对能够获取可靠公允价值的非金融类资产和负债应直接推广应用公允价值计量,而可靠性难以保证的范围应在可靠性得到保证后再全面应用公允价值,当现实情况要求必须应用公允价值的某些信息,需要舍去表内确认,单独完成表外公允价值披露;在渐进式逐步推广主体确定中,上市公司和金融类企业由于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较高,应推广应用,而其他企业可结合实际情况确定。

(二)为公允价值的应用提供依据

确定公允价值、获取和披露公允价值相关信息等环节得到规范可以使公允价值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得到保证,为公允价值的应用提供依据,确定公允价值,需要明确确定的程序和计量方法,使财务会计人员的自主空间得到缩减,提升财务会计中公允价值的可操作性,例如建立公允价值计量三级层次;规范资产、负债类似项目选择标准;明确非活跃市场的界定及公允价值应用的基本条件;规范公允价值可利用估值技术的条件并对其估值模型的选择进行确定等。获取公允价值相关信息,需要确定公允信息价值获取的来源,现阶段由于公允价值信息的流通渠道主要包括国内、国际以及第三方三种市场,所以应结合交易的性质针对性的确定其获取公允价值信息的对象[3。披露公允价值相关信息,披露公允价值相关信息是反映主观因素在计量中产生的实际干扰的主要方面,对改善公允价值为利润操作提供空间方面的不足,提升公允价值的可靠性,所以在披露公允价值相关信息的过程中应注重主次分明和简单易懂。

(三)完善应用的外部环境

财务会计中应用公允价值的外部环境主要包括市场经济环境、企业内部环境和企业财务会计队伍三个方面,所以应针对市场经济进行改革,在强化各要素市场的同时加大市场监管;针对企业内部环境从法律和制度等多方面进行不断的完善,建立科学的内部治理结构,在大型企业真正落实以董事长为中心的董事会制度,给监理会足够的实权,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诉讼支持制度、内部控制制度等,通过建立统一的内控口径、评价报告体系等方式规范企业财务会计中公允价值应用;针对企业财务会计队伍要不断提升其专业性和综合素质,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定期开展专项培训。

(四)建立应用的支撑体系,全面落实监督检查工作

财务会计中有效的应用公允价值,需要市场信息数据库、第三方定价市场予以支撑,需要注册会计师的外部审计进行监督,所以应从两方面为其创造条件,首先,有关部门针对公允价值在应用中及时性不足的缺陷建立行业市场信息数据库,通过此平台的信息共享,实现公允价值计量相关信息的及时获取,为公允价值信息的传递提供有效的途径;针对公允价值在应用中可能被操纵利润手段应用的不足,结合西方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通过第三方市场的培育,使定价服务的准确性得到提升,进而保证公允价值的应用作用B。其次,落实有效的监督是保证公允价值应用效果的重要途径,但结合现阶段我国会计准则并未真正实现统一的现状,注册会计师外部审计的作用突显,所以全面提升注册会计师外部审计的综合能力、使其掌握全面准确地评价方法具有重要的作用。

公允价值的应用范文6

[关键词] 公允价值 公允价值会计 计量属性

所谓公允价值会计(Fair Value Accounting),是指以公允价值作为资产和负债的主要计量属性的会计模式。而公允价值是指熟悉情况并自愿的双方,在公平交易的基础上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结算的金额。公允价值作为一种新的计量属性,最大的特征就是来自于公平交易市场的确认,是一种具有明显可观察性和决策相关性的会计信息。目前公允价值主要以市场价值或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表示。当存在市场交易价格的情况下,市场交易价格即为公允价值,但市场交易价格必须具备两个条件――活跃市场和公平交易。当不存在活跃市场的公平交易价格时,就以现值作为公允价值,即资产按照预计从其持续使用和最终处置中所产生的未来现金流入量的折现金额计量,负债按照预计期限内需要偿还的未来净现金流出量的折现金额计量。

一、美国公允价值会计应用现状分析

公允价值会计起源于美国,在美国的应用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在1967年12月,APB(会计原则委员会)的“1967年总括意见”中要求企业对应付债务用现值进行摊销。这可能是美国现有会计文告中应用公允价值的最早记录。此后,APB又在的第16、18、21、29号意见书中要求企业对一些资产运用公允价值计量。1975年12月,FASB(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颁布SFAS(美国财务会计准则)12“某些可交易证券的会计处理”,要求对可变现的普通证券用公允价值计量,这是FASB的第一个涉及公允价值应用的会计准则。

80年代美国对公允价值的使用主要是针对资产类项目,范围比以前有较大拓展。在这一期间了16项与公允价值有关的会计准则。90年代美国公允价值会计的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又了23项涉及公允价值的会计准则,与金融工具公允价值有关的准则有9份。这一期间公允价值的应用重点突出两点:一是加大现值技术的开发和使用力度;二是突出公允价值在金融工具确认、计量和披露中的核心作用。进入21世纪后,美国对公允价值的使用力度再次加大,将公允价值全面融入新的准则,对一些先前的准则进行修订并同时将公允价值融入准则,或者对先前已经应用公允价值的准则进行改进。但随着公允价值使用范围的扩展,现行准则中公允价值计量方面存在的缺陷逐渐暴露出来,零散于众多准则中的公允价值计量指导造成了实务运用的混乱,缺乏一致性,特别是对于那些没有活跃交易的事项来说尤为明显,迫使FASB从全局角度形成统一的“公允价值计量”准则。FASB在相续了“公允价值计量(Fair Value Measurements)” 征求意见稿和公告工作草案之后,于2006年9月正式了美国财务会计准则第157号(Statement of Financial Accounting Standards, SFAS NO.157)――公允价值计量。本准则阐述了公允价值计量的目标、范围、计量、披露以及生效日期和过渡期等,在公允价值计量中详细论述了公允价值的定义、资产或负债及其应用、主市场或最有利市场、初始确认和后续确认、估价技术和公允价值等级等内容。SFAS NO.157的出台对国际财务会计理论和实务界将产生一定的影响,对推动财务会计计量的改革和发展有重要作用。

二、我国公允价值会计应用现状分析

我国对公允价值会计的运用,经历了“先用后弃、弃后又用”这样几个阶段。1998年的《债务重组》中,首次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在2001年1月修订前的债务重组、非货币易等准则中有公允价值的运用。但由于企业滥用公允价值以粉饰经营成果的情况严重影响了企业真实财务状况的披露,2001年准则修订时,又取消了公允价值。2006年2月15日、2007年1月1日首先在上市公司中实施的新会计准则体系中大量涉及公允价值的应用。但基于我国生产要素市场尚不发达,开放的市场体系的建立尚需时日,大多数会计要素不容易甚至不可能取得公允价值的国情,对公允价值的应用我国采取审慎的态度,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我国会计基本准则规定计信息的首要特征是可靠性,因此,企业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坚持历史成本原则的主导地位。 第二,对应用公允价值给出了苛刻的条件提出,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一是该会计要素所在地有活跃的市场;二是能够从市场上取得同类或类似会计要素的市场价格及相关信息,从而对会计要素的公允价值做出合理地估计。从中可以看出,准则制定者为防止企业在实务中滥用公允价值。第三,公允价值的应用范围有限,只在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债务重组、非共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及货币性资产交换等准则中限制使用。通过上述中美公允价值会计应用现状的分析比较,我们可以看出美国关于公允价值的研究更深入,更成熟,应用范围更广,有专门的公允价值具体准则进行规范。这主要是因为:第一,公允价值计量拥有传统计量属性所不具备的优越性,更符合经济和会计发展的需要。美国发达的资本市场带来金融工具日新月异的变化,对计量属性提出新的要求,高度分散的股权结构带来的信息使用者更倾向于关注信息的相关性。第二,美国成熟的市场经济有一个成熟的信息系统,有相应的机构每个月相关信息,有很多公允市价和相应的行业参考价格、模型、指数和参数,公允价值较容易取得。第三,美国的会计准则完善,会计造假的空间很小,法制也比较健全,对会计舞弊的惩罚力度大,会计造假成本很高,在一定程度上揭制了企业利用公允价值进行会计造假,这对公允价值的推广应用起到了一定作用。

三、加强我国公允价值会计应用的建议

1.更新会计人员观念,提高会计人员专业素质。公允价值的合理估计和运用有赖于高素质的会计人员,因此,要在我国推广公允价值的应用,就必须不断加大会计教育投入,培养具有公允价值观念,懂理论、会实务、职业道德高尚的会计人员。这是公允价值得以全面应用的必备条件,也是降低公允价值应用成本,为公允价值应用扫清障碍的需要。首先,会计人员在业务素质上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和形势的发展,不断更新观念,接受新知识,不能墨守成规,拒绝新生事物。其次,要加强对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广泛宣传和对会计人员进行知识更新,使广大会计人员能尽快熟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同时能尽快掌握对其的具体运用。

2.我国应尽快制定“公允价值计量”准则。目前,我国涉及公允价值的相关准则分布较为零散,缺乏系统指导公允价值理论和实务的公允价值准则体系,我国是否也可借鉴美国的经验建立一个指导公允价值运用的“公允价值计量”准则,是值得深思和借鉴的。正如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在经过多次的研究讨论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才推出“公允价值计量”准则一样,我国会计准则制定部门需要对各项要求公允价值计量的交易和事项的计量指南进行系统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单独的“公允价值计量”准则。 因为美国的准则是基于其发达的市场经济环境和对游戏规则的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制定和执行的,而我国运用“公允价值”计量的相关条件和市场基础相对于西方的发达国家还略显不完善,关于公允价值计量的许多内容也尚处于探索阶段,如果试图将美国的东西照搬照抄到我国的话,可能会适得其反,因此,为了方便执行和运用,我国在制定“公允价值计量”准则时,其相应的格式和内容也应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要在具体准则中对运用公允价值的细节问题应尽可能详尽地予以规定或说明,例如何时采用公允价值,何时采用历史成本;在二者均可采用时,何者为首选方案等。另外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现象还比较严重,会计人员职业判断的经验还比较缺乏,这就需要尽量详尽的会计规范,这样可以减少粉饰报表的行为,也有利于实务操作。

3.建立完善的市场环境和成熟的市场价格体系。在我国现阶段,公允价值计量所依存的市场环境不完善,市场价格不成熟,其信息数据并没有在一个公开的网络或相应的全国性行业价格平台披露,因此无法给公允价值一个统一的标准或者评价,公允价值难以达到公允,并有可能成为利润操纵的工具。因此要完善与公允价值应用相关的市场环境,如健全成熟的生产资料市场、产权交易市场、资本市场以及发达的专业评估技术等,形成成熟的市场价格体系。

从公允价值的国际应用来看,公允价值可能发展成为未来价值计量主要属性的趋势。美国会计界目前早已越过应不应该运用公允价值的争论阶段而进入如何运用阶段,公允价值的广泛采用是不可回避的。因此扩大公允价值应用范围,加大公允价值应用力度应该是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在未来一个发展阶段的目标和任务。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