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化营销的概念范例6篇

精准化营销的概念

精准化营销的概念范文1

成功的处方药概念营销,能够确立新的竞争框架,在众多的竞品中脱颖而出,达到迅速在医生心目中确定领先地位的效果。

处方药的营销有三重境界:

第一重境界:概念营销

第二重境界:循证营销

第三重境界:关系营销

国内医药企业的处方药营销几乎全部停留在第三重境界;绝大部分外资和合资企业的营销属于第二重境界;个别有远见卓识的外资和合资企业采用了第一重境界的营销,取得了有目共睹的骄人业绩。

靠第三重境界的关系(带金)营销完成原始积累的国内企业,如果不提升营销的水平,必然会在越来越严峻的市场竞争中落败。而概念营销并非外企的专利,只要有想法、有办法,国内的产品同样可以进行成功的概念策划。

处方药概念营销分类

1.疗法概念营销

定义:一种新的治疗常规或标准(类似于临床治疗指南或真正发展为指南)。

策略:

(1)将自己的产品置于疗法概念中的有利位置;

(2)向临床医生推广该疗法;

(3)临床接受了该疗法,就自然确定了该产品的竞争地位。

案例:北京萌蒂(专业生产治疗癌痛的处方药)推出的《癌痛治疗三阶梯》,遵循了根据个体病情轻重逐级给药的原则:

轻度疼痛给予非阿片类(代表药物为意施丁),为第一阶梯;

中度疼痛给予弱阿片类(代表药物为奇曼丁),为第二阶梯;

重度疼痛给予强阿片类(代表药物为美施康定),为第三阶梯。

《癌痛治疗三阶梯》因为有理有据,又能简化临床医生的处方选择过程,在作为一种治疗规范在全国推广后,迅速被临床接受,从而确定了萌蒂的意施丁、奇曼丁、美施康定等多个产品的竞争地位,营销取得极大的成功。

2.机理概念营销

定义:对药物发生作用的原理进行提炼,创造新的概念。

策略:

1.深度挖掘该产品发挥药理作用的各个环节,找出关键点;

2.全面梳理临床分类标准和概念,找出机会点;

3.用上述关键点弥补机会点,并赋予逻辑的概念名称。

案例:杨森吗叮啉的“胃动力”。吗叮啉为外周多巴胺受体阻滞剂,直接作用于胃肠壁,可增加食管下部括约肌张力,防止胃一食管反流,增强胃蠕动,促进胃排空,协调胃与十二指肠运动,抑制恶心、呕吐,并能有效地防止胆汁反流。

上段所述是药理和生理学专业术语,这些专业词汇虽然医生都能够理解和接受,但是不容易记忆,所以杨森经过加工,提炼出一个词:“胃动力”。 “胃动力”指的是胃肠道平滑肌蠕动,是一个生理学范畴的概念,但是经过提炼和后续推广,胃动力不足从一种消化不良的内在表现变成了病因,变成了一种分类标准,并快速造就了吗叮啉的成功。 “胃动力”概念的成功还表现为很容易被普通消费者接受,吗叮啉转为OTC后,这个概念更是被表达得淋漓尽致,为营销成功立下汗马功劳。

发展处方药概念的思路

处方药的概念发展不能信马由缰,必须遵循严密的流程,总体思路包括以下三个步骤:

1.建立假设:结合市场机会、临床进展、竞品策略,对产品进行深入分析,寻找关键点和机会点,提出概念假设。

2.收集证据:在此概念下寻找证据,收集国内外专业文献,听取专家意见,按照循证医学的原则罗列出A类、B类和C类证据。

3.建立逻辑:对所有证据进行结构化处理,在逻辑推理的基础上提炼出概念。

最终的概念必须符合以下评价指标:科学性、创新性、引导性。

科学性指的是不但要有循证依据,还要符合逻辑,这样才能够被专业人士接受;创新性指的是不但概念要新颖,还要符合国内外主要学术潮流;引导性是最终目的,指的是或者在新概念中明确自己的竞争地位,或者成为新概念的代表药物。

发展处方药概念的原则和方法

一个原则

发展处方药必须坚持以科学证据为本的原则。

处方药的概念发展不是一个创意过程,而是逻辑推理的结果,像目前很多OTC尤其是保健品那样凭空编撰概念是行不通的。

三个方法

1.联合其他产品共同形成治疗常规,并赋予临床学或医学哲学高度的概念。如通过医学模式,由生理学治疗模式向社会――生理――心理模式的转变,可以带动抗抑郁药的推广。

2.将生化、生理、解剖学的机理运用到临床。如上述的吗叮啉案例。

3.对现有临床概念进行梳理和整合,创造新的概念。如笔者2003年为丽珠的“达吉”创造的新的消化不良概念:“酶缺乏性消化不良”。

丽珠销售的韩国产品“达吉”含有多种消化酶和熊去氧胆酸,其中多种酶能够在消化道内精确定位释放,可以说在消化酶制剂中,“达吉”确实是一个好产品。此前,丽珠以200万元人民币的年服务费聘请一家著名外资广告公司制定了推广策略,主推消化酶的精确释放优势,市场反应不佳。

笔者通过研究发现,“达吉”面临的难题不是在消化酶品类中的地位问题,而是整个消化酶品类整体低迷的问题。当时的消化不良医学分类有两种:一是分为器质性和功能性,二是分为动力性和化学性。如图1所示。这种分类对“达吉”有两个不利之处:第一,分类中没有提到酶缺乏,“达吉”没有根基,不容易被医生想起;第二,即便是“达吉”能够成为化学性消化不良竞争框架中的代表产品,和动力性的、器质性的产品也是并列、对立、排斥的关系,和吗叮啉会形成直接的竞争。

笔者进一步对国内专家进行探访,发现了两个关键点:第一,所谓的化学性消化不良,其实就是消化酶缺乏造成的;第二,消化酶缺乏与否与其他分类不排斥,也就是说,动力性的、器质性的和功能性的消化不良都有可能有消化酶缺乏,当然也可能不缺乏。

现在的情况比较明朗,那就是推出“酶缺乏性消化不良”概念,把消化不良分为酶缺乏性和酶不缺乏性,其中酶缺乏性消化不良与器质性、功能性和动力性是交叉关系,而不是并列排斥关系(如图2)。把“达吉”定位为“治疗酶缺乏性消化不良的第一选择”,将含有多种消化酶、精确定位释放等产品特点作为支持理由。

这样,“达吉”将原来的化学性消化不良概念淡化,从一个“边缘人”变成了不可或缺的治疗药物,和其他治疗胃病的药物由原来的竞争关系变成了联合用药关系。由此,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小结

处方药概念营销的意义在于:

精准化营销的概念范文2

今天,中国的消费者比过去的消费者有着更成熟的消费观念。面对新型的消费者,烟草尤为严峻,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品,各大品牌间的竞争很难在“差异性”上下功夫,所以以产品独霸市场的时代一去不复返。

今天,控烟形势越来越严峻。不久前,就有消费者与某中烟公司“对簿公堂”。国内烟草品牌的传播路径将会越收越窄,这从侧面导致未来的烟草消费者的数量必然会越来越少。

肉少了,习惯了吃大肉的“土豪”们如何分?答案很明确,竞争将不可避免,烟草在营销上“亮剑”的时刻来了!

过去提倡精准营销,今天我们将探索精准营销如何在“精准”的基础上“精益求精”,这或许是烟草“营销上水平”需要迈上的新台阶。“精益营销”已经脱离了“精准”“准确”的狭义概念,而是在将消费者放到烟草营销的核心位置。从消费者层面看问题、从消费者身上求答案、从消费者身上挖需求,这也许是未来烟草在营销上的真正发力点。

“精准”到“精益”,硬实力走向软价值

――“精益营销”的另类解读

撰文:阮双元

从“精准营销”到“精益营销”,是当下烟草“营销上水平”的关键台阶。

过去几年,精准营销一直是烟草界津津乐道并大力倡导的。准确地说,中国烟草行业推出的“精准营销”始于2009年。2009年9月3日,国家烟草专卖局副局长何泽华到上海进行协同营销的专题调研,基于上海烟草集团多年的销售经验,提出了“三纬五率”的精准营销。所谓“三维五率”,即以“时间、区域、分类”为三个维度,“覆盖率、铺货率、动销率、断货率、成长率”等常规销售指标为五个概率。建立在这个分析框架内的市场分析,在一定程度让烟草行业的营销上升到一个新水平。

何泽华副局长强调的精准营销,其核心精神是“精确”和“准确”。具体而言,可以从两个层面来讲:一是以顾客为中心,针对不同区域的消费者,在不同的时间段投放恰当的产品,即对卷烟消费群体进行精准定位,在货物投放上做到有的放矢,在组织生产上做到有所依据;二是以市场为导向,在加强国家专卖体制的前提下,让各中烟公司、各大品牌参与到市场竞争中去,让市场说话,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者的利益和市场的真实需求。

在这一精神的指导下,中国烟草各大品牌的调控从“总量调控”的粗放型模式向“精准调控”下的集约型模式转变,市场信息的采集与分析从“多层节”向 “通道式”转变。

也正因为精准营销的有效实施,我国烟草开始对卷烟市场需求进行比较科学的市场需求分析,使得卷烟脱离了过去的产品主导式影响,开始向市场主导式营销转变。

但是,精益营销在这么多年的实践中也逐渐遭遇现实瓶颈。

瓶颈首先体现在烟草市场,市场从过去少有竞争变得空前激励。具体而言,在实行工商分离的十年来,尽管各大中烟、各大品牌在渠道上(即对各地市级烟草专卖公司的货源投放上)有所竞争。但过去十年大致可以看作是烟草的“黄金十年”。由于这个十年中,市场空间还远远未封顶,各大品牌有足够的生存空间,各大品牌并未形成剧烈的渠道争夺。但随着市场的饱和,各大品牌必然由过去的共荣式增长,转变为挤压式增长。

市场环境的变化,自然要求烟草在营销理念上跃升至一个新的层次。笔者认为,如何在“精准”的基础上“精益求精”,或许是烟草“营销上水平”需要迈上的新台阶。

在烟草行业内,提到“精益”,大家首先想到的是行业内流行的“精益物流”、“精益管理”及“精益生产”。而本刊提出的“精益”则是将精益的对象对准营销,姑且叫做“精益营销”。

时代变了,市场变了,营销也得变

现实操作中,精准营销借助烟草行业整齐划一的专卖体制,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条件,在对消费群体进行精确划分的基础上,把握不同区域、不同时间段内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在货源投放、组织生产上更加科学地依据终端销售情况,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烟草企业对产品生产与投放的精确调控。

我国烟草行业有其自身鲜明特点,即烟草专卖体制度,在这一制度设计下,烟草除了产品及品牌由各工业企业负责运作外,烟叶采购、烟草分销、终端监督管理都由市级烟草专卖局(公司)负责,而零售环节则由取得烟草专卖许可的烟草零售户负责。这种制度设计决定了我国烟草行业具备其他行业在销售上不具备的强大执行力和高效率;此外,随着近些年信息技术系统的不断完善和升级,分布在全国各市级(地区)的烟草专卖局(公司)可以明晰地看到该区域卷烟零售户的销售数据和该地的消费偏好(当然,这需要网建工作的进一步完善)。这都增强了烟草工业企业对下游销售环节的预测和把控。

从某种意义上讲,工商分离后的烟草专卖体制让烟草行业具备其他完全竞争性行业不具备的庞大营销资源和优势。因为在中国的市场环境中,“渠道为王”一直是市场营销的最核心竞争力,尤其是对于普通大众消费品而言,掌握了渠道可以说是掌握了一切。

这种渠道优势在“精准营销”的引导下,对打破地方封锁,引来市场竞争发挥了重要的机制作用,让中国卷烟营销跃升至一个新阶段,即由过去完全以产品导向转向了在一定程度上以市场为导向的新时期。也正是在这个时期,烟草行业 的“461”、“532”也即将实现。

尽管重点品牌在过去几年获得了持续发展,“大市场、大品牌、大企业”的“三大战略格局”有了长足进展,但卷烟的营销水平在“精准营销”的精神指导下并没有获得“实质性”的提高。笔者所强调的“实质性”,是指营销这个概念在今天的市场环境下已经发生了空前的、质的变化,今天的营销已经不可与过去几十年的营销同日而语。

今天,中国市场在经历了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井喷式爆发后,市场不再像过去那么大红大火,所有的公司都面临前所未有的激烈竞争,甚至“市场失灵”之说在经济领域成为经常讨论的话题。在全球经济危机回暖还看不到头的当下,各行各业都面临着销售的增长瓶颈。

此外,今天的消费者比过去的消费者接受过更多的教育,能够获得更多的信息,他们还能够用更多的工具鉴别公司所宣传的产品究竟是否“物有所值”,他们会寻找更多其他的替代品。面对新型的消费者,以产品独霸市场的消费年代已经一去不复返。

更加严峻的是,在控烟形势越来越严峻的今天,国内烟草品牌的传播路径将会越收越窄,这从侧面导致未来的烟草消费者的数量会越来越少,烟草品牌的竞争会愈加激烈,以过去的营销模式很难适应未来的烟草市场。

综合以上经济环境、消费者及控烟形势的变迁,如果烟草还像过去那样,仅仅从产品哲学和推销哲学发力,而在营销哲学上少有建树,可以想象,将来会有多少“后发制人”的烟草品牌在惨烈的竞争中败退或倒下。道理很简单,时代变了,市场变了,营销也需要跟着变。

要想先发制人,就要对新时期的营销概念进行深入思考。毫无疑问的是,营销的概念已经从产品哲学向消费者哲学发生了“乾坤大挪移”。营销的核心不再是你的“产品多好”,而是你的“消费者多好”,不再是从“我生产什么,你买什么”,而是“你买什么,我生产什么”。一句话,营销的导向将由传统的产品主导型向消费者主导型转变。因为,消费者的选择将是未来营销的真正的命题所在,消费者“用脚投票”的时代来了。

消费者沟通:精益营销的基础

上图是两种不同的销售渠道组织图,烟草行业在营销上的种种不足,也可以从烟草的销售渠道上管中窥豹。我们可以将烟草的销售渠道与其他一般消费品的渠道进行简单梳理、略做对比。

烟草渠道链:

烟草工业公司―各市级(地区)烟草专卖局(公司)―烟草零售户―消费者

其他消费品渠道链:

产品生产厂家―大区经销商―区域经销商―终端店铺―消费者

看上去,烟草行业和其他多数消费品行业的销售渠道没有多大差异,除了在国家专卖体制下的市场监督工作及烟叶采购由各地级市烟草公司承担(这两个职能不属于销售环节),销售的渠道链几近相同。在工商分离后,烟草的销售渠道实现了扁平化,而近年来多数其他消费品行业的渠道也在逐渐扁平化,很多企业在渠道上已经由大区经销商作为一级经销商过渡到区域经销商为一级经销商。

那么,烟草的销售渠道和传统的消费品渠道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呢?从静态上观察,是没有什么不同之处的。但市场是动态的,顾客的消费观念在与市场环境的互动中是不断变化的,而且这种变化在经济环境、消费者消费观念下的影响下,其变化频率也越来越高。要使企业适应这样的变化,传统的单向销售方式已经难以奏效,需要积极的双向营销沟通方式取而代之,建立起消费者与品牌的长期、稳定的互动关系。然而,现有的烟草销售渠道仍然是一种传统的市级(地区)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与消费者直接的沟通和联系被生生地切断,烟草专卖局(公司)的职能更像是单纯地负责烟草物流和烟草供货,除了与零售户在货物投放上接触较多外,与消费者的沟通几乎为零。

在未与消费者“打成一片”的情况下,各地的烟草专卖局(公司)虽然能够对辖区的卷烟消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预估,但并不能与消费者进行有效直接的沟通,也不能对消费者的长期消费趋势进行准确预测,更别提对消费者需求进行引导了。

烟草行业实行精准营销的目的很明显,意图很好,就是为了产品更加贴近消费者的真实需求;烟草行业在实行精准营销后所取得的效果也非常显著,在国家烟草专卖总局加强烟草专卖制度,强有力推进企业重组、工商分离后,让产品更加贴近消费者,最大化地满足市场需求。

在精准营销的影响下,烟草工业企业的供应链也开始“倒逼”。近年来,烟草行业内屡屡谈起的“以订单组织货源”就是这一倒逼的结果。

仔细推敲这一理论,“以订单组织货源”在烟草行业并不能真正有效地运用于实践当中。究其根源,还是订单的预测与市场并未完全接轨。不可否认的是,根据“精准营销”的销售理论,在某一时间段内,烟草专卖局(公司)能够对某一区域的消费者喜好进行准确分析和预测,并将这一信息传递给上游的烟草工业公司组织生产。但这并不能有效预测消费者趋势。比如,某一款卷烟在某一地域,某一段时期内受消费者热衷,但下一段时期可能已经失去了消费者的热衷,假如工业企业还在根据过去的市场预测不断地按订单生产、铺货、销售。产生的结果毫无疑问:根据订单生产的卷烟并不能与消费者的真实需求有效对接,市场变了,产品和品牌却没有变,长期这样下去,可能会导致产品在该区域知名度越来越差,甚至会给品牌带来稀释效应。

有个众所周知的现象也许可以从侧面印证这点。我们经常听到很多地区的“老烟民”在抱怨:“怎么XXX牌的香烟越来越差?”这背后的原因固然有降焦给“老烟民”带来的口感不适,但也不排除老烟民的真实需求已经发生了变化。

在新品推出和消费者维护上,烟草也缺乏对消费者、消费市场有所依据。

笔者多次就这个问题与多位烟草行业的资深人士探讨,了解到,烟草工业公司在推出新品的时候往往是基于一厢情愿式的,造概念式的,如打出醇香型、低焦型、环保型等等。

不否认,先入为主式的新品策略也能够俘获消费者的真实需求,近年来风靡全球的iphone就是明证。Iphone就采取先入为主的产品创新和设计俘获了大量消费者。但这样做的风险也巨大,对于电子、通讯产品而言,乔布斯的创新颠覆了传统消费者对产品的认知,这种颠覆是革命性的,消费者在新事物带来新享受的过程中自然会对其产生短时期的膜拜效应。

对于卷烟这个品牌众多、产品差异化很难突破的普通消费品,一个品牌很容易被另一个品牌替代掉。所以,先入为主的产品、品牌策略很容易导致品牌速盛速衰。可能在新品刚刚入市阶段,很大一部分消费者会尝试新品牌,然而一旦这个品牌并非是消费者的真实喜爱,就会被消费者抛弃。

说到这一层,“精益营销”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脱离了“精准”“准确”的侠义概念,而是在如何将消费者放到烟草营销的核心位置,从消费者层面看问题,从消费者身上求答案,这也许是烟草精益营销的真正发力点。

如何与消费者进行良好沟通?如何引导消费需求?如何增强消费者对品牌的黏性?如何构建客户的长期价值、即客户的满意和忠诚?如何利用当下新媒体、新信息技术对消费趋势,对消费数据进行长期评估和观察?如何增强烟草品牌的服务质量,实现顾客对品牌长期忠诚的价值最大化?……不一而足,这些需要烟草行业认真面对的待解决问题。

当然,这一系列问题也不是一下子能够解决的,需要烟草界认真思考对待,更需要烟草界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探求。

新时期的营销升级

在“532”、“461”即将实现或初步实现之虞,烟草行业也面临新的营销转型。尤其是近几年国内外经济环境长期不振、消费低迷,大品牌间的竞争势必更加剧烈,更需要建立起系统性的营销,从思维、能力和体系上来一次升级行动。

这也是本刊提出卷烟要由精准营销向精益营销转型的意义所在。

我们所谈的“精益营销”,已经脱离仅仅是在组织上、硬件上、信息系统上做到“精准”“准确”的狭义概念,也有别于行业内近些年热衷讨论的“精益管理”、“精益物流”、“精益生产”,而是将精益的对象用在营销这个“大概念”下探讨,即营销如何做到“精益求精”。

众所周知,营销是一项系统性工作,营销是保证企业能够赢利的基础,如果没有充足的对于产品和服务的市场需求来为企业创造利润,那么企业的生产、管理、物流、财务等等其他方面的努力也只不过是镜中花、水中月。

所以“精益营销”不是指某一单方面做到精益,而是在各方面都做到精益。说白了,“精益营销”是一门系统活儿,有别于传统营销。

下面将“传统营销” 与“精益营销”从营销的观念、目标、手段、方式、目的、宗旨上做以下几方面的对比:

可见,从传统营销向精益营销转变,从营销的观念到营销的手段、从营销的方式到营销的宗旨都需要来一个大转变,这个巨大的转型并不是一朝一夕、也非一招一式可以解决的,需要烟草行业进行系统性的变革。

首先,需要烟草行业改变长期以来的家长制的品牌决策思维,烟草作为一种商品,有其商品属性,和其他商品一样,消费者对其也有选择权和排斥权。尤其是这个消费者“挑三拣四”的年代,让品牌决策从“我”的角度转为“消费者”的立场,远比传统的营销路径风险更低,也更容易让消费者接受并喜欢品牌。

其次,烟草在精益营销上要做到系统性、连贯性和可执行性,要围绕产品、品牌的核心消费者定位、主体风格和市场策略进行系统设计,不能停留于过去粗放式的见鱼撒网阶段,更不能在品牌操作上先入为主或朝令夕改。

再次,精益营销要融入这个时代,烟草要学会向这个时代的新事物“借力打力”。比如当下网络营销、数据营销、文化营销、事件营销等,都可以帮助烟草品牌脱离过去那种刚性、生硬的营销手段,提高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地位。

目前,已经有一部分中烟公司在迈向精益营销的路径。比如陕西中烟依托目前的信息、科技、媒介等手段,突出“天赋”好猫品牌引领作用,积极运用网络营销、体验营销、口碑营销等手段,增强了品牌与消费者的互动沟通;湖北中烟协同商业企业发挥“大数据”的消费跟踪功能,建立“黄鹤楼”品牌的消费跟踪档案,对意见领袖开展个性化沟通活动,体现了精益营销在消费数据和消费者沟通上的运用;安徽中烟则开展“鲜活的黄山”文化万里行活动,走近零售客户和消费者,把文化营销辐射到消费者群体。

这些都是烟草界可以借鉴的鲜活营销案例,在某种程度上也搭上了精益营销的快车。

著名营销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曾经这样说过:

营销的目的就是要使推销成为多余。营销的目的在于深刻地认识和了解顾客,从而使产品或服务完全适合消费者的需要而形成产品自我销售。理想的营销会产生一个已经准备来购买的顾客。剩下的事情就是如何便于顾客得到这些产品和服务。

烟草,在精准营销的实施下,很大程度上已经脱离了过去的推销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认识和了解了顾客需求。但距离“使产品或服务完全适合消费者的需要而形成产品自我的销售”还很远。怎么缩短这一距离?笔者认为,由精准营销向精益营销过渡,在精准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向精益讨要烟草的下一步“发展潜力”,是烟草缩短这一距离的必由之路。

精准化营销的概念范文3

关键词:概念书店;文化营销;营销策略

1研究背景及意义

1.1研究背景

随着人们物质条件的改善,精神需求日益提高,文化营销成功地满足了消费者消费需求从低层次向高层次的转变。概念书店的优势在于其产品包含丰富的文化因素,实施文化营销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1.2研究意义

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电商迅猛发展的今天,一部分面向小众群体、知名度不高、书本种类不多的书店经营步履维艰甚至逐步走向末路,概念书店的出现,为这类独立书店另辟蹊径。本文通过分析文化营销的内涵、特点,结合概念书店现状及其特征,提出概念书店的营销策略,对提高概念书店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2文化营销的概念及内涵

2.1文化营销的概念

文化营销是把商品作为文化的载体,通过市场交换进入消费者的意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消费者对物质和精神追求的各种文化要素。文化营销既包括浅层次的构思、设计、造型、装潢、包装、商标、广告、款式,又包含对营销活动的价值评判、审美评价和道德评价。

2.2文化营销的内涵

从企业文化来看,文化营销是以消费者的满意作为最终目标,在市场营销中,有意识地通过发现、甄别、培养和运用某种独特的核心价值观为手段,来达成企业经营目标的一种战略性营销活动。因此文化营销强调的是物质需要背后蕴含的文化内涵,是通过文化为媒介,将各种利益关系群体联系在一起,发挥协同效应,以形成企业长期竞争优势,由此可见文化营销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文化价值传递的全过程。

3概念书店实行文化营销的可行性分析

3.1概念书店介绍

所谓概念书店是指由民间私人创立经营的,注重以独特自由的精神、反对以默守陈规的形式来经营的独立书店的一种创新形式。相比传统的实体书店而言,概念书店具有鲜明的特色。它个性丰富、主题鲜明、追求创新,服务周到、环境舒适,所售书籍种类较少,主要偏向于文学、艺术、旅游、生活等类型的书籍。除了书籍的销售,还经营特色创意文化产品、饮料点心等。除了销售文化产品,其店面环境也是一大特色,它的店面装潢富有文化气息和舒适的感觉,给顾客提供了一个静下心来阅读的环境。这样的概念书店,其经营者往往对于书籍有其独特的执着,将所售的书籍和文化创意产品融入了自身的喜好和选择,有的甚至于理想高于盈利。

3.2概念书店文化营销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随着经济与科技的飞速发展,概念书店一方面承受大型图书卖场的压力,另一方面又受到电子商务网站和数字化媒体的冲击,自身盈利能力有限,生存状况很是不乐观,内忧外患亟需解决。通过文化营销,可以在尊重经营者人文价值观的基础上应对各项经营问题。从概念书店自身特征来看,概念书店都有着各自的主题,表达的是经营者的个人理想和文化追求,商品除了书以外,其他的明信片、饰品、纪念品等都是很好的文化传播媒介,这种特质正与文化营销的内涵高度一致,非常适合文化营销。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随着生活质量和教育水平的提升,人们对文化知识越来越重视,消费重心逐渐向文化商品和服务转移。而概念书店的经营目的就是传达文化理念,如果能够合理利用文化营销手段,就能够获得更多消费者的青睐。

4概念书店经营的现状及问题

4.1概念书店经营的现状

概念书店新的书店形式,虽然经营模式有着独特之处,但仍然面临一系列窘境:铺面租金不断上涨、图书销售利润过低、电商冲击猛烈,一路坚持走来实在艰难。现有的概念书店为读者提供一个文化氛围浓厚的、安静的读书环境,其售书的收入只占很小一部分,收入大多来自于茶饮点心及纪念品等。

4.2概念书店经营的问题分析

(1)书籍类型少且更新慢。概念书店书籍种类主要局限于旅行、艺术、绘本、文学或其他主题类图书,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经营者的兴趣爱好和人文情怀,因此书籍种类和整体数量往往有限且更新较慢。(2)知名度不高。目前市场上概念书店越来越多,但大多类似,很少有其突出的特色而使得其品牌能够深入人心。为了提供一个幽静的阅读环境,概念书店一般不会开在喧闹的繁华街区,而且经营者大多广告意识薄弱,概念书店的宣传力度不够。(3)价格偏高。概念书店主要经营的是文化产品,文化产品的独创性、非同质性和生产过程中的垄断性,为其价格的提升提供了依据。另外,概念书店喜欢销售精美的手工艺品,人力成本的提升,增加了文化产品的成本。以此为基础的文化产品定价对于概念书店的主流消费者,即20~29岁的群体而言是偏高的,他们都是些在校学生或者毕业没多久的人群,没有稳定的或丰厚的收入经常购买这类产品。

5概念书店文化营销策略

文化营销是一个全面、系统的整体工程,从产品定位、价格制定、渠道建设、促销策划等方面都要渗入文化因素,充分发挥文化的影响力,将文化理念用正确恰当的方式和途径传达给消费者,才能使概念书店在强敌环绕的市场环境中站稳脚跟,实现长期、健康发展。

5.1概念书店文化营销的产品策略

根据问卷调查,概念书店的顾客群里主要是20~29岁人群及学生,因此这类人群是书店的主要目标顾客,产品定位需以这类消费者的需求为基础。种类的局限性是概念书店不可避免的弊端,但可以根据消费者的需求进行改善。这类消费者钟爱的书籍主要是小说、文学或历史类作品及艺术作品等,可以将这些作为主要书籍类销售对象。除了书籍之外的产品和服务是概念书店相较于传统书店的特色,在文化营销中,可进一步挖掘产品的文化内涵,提升产品附加值,开发更加丰富的文化创意产品,不仅可以获取通过文化带来的附加值,更可通过产品向消费者传递企业自身的品牌文化理念,与顾客形成观念上的交流。

5.2概念书店文化营销的价格策略

概念书店在制定商品价格时,要注重年轻消费群体的价值判断准则和他们的消费水平,以此作为定价参考。顾客群体主要是学生等年轻人,收入不高,他们在选择商品时也比较在意价格。面对这样的顾客群体可以实行差别定价,对于这类顾客所喜好的普通商品和书籍种类可以适当地降低价格,增加销量,树立口碑,扩充顾客数量,但店里的创意性产品或特色手工产品在定价时则应坚持其价值导向。另外,老顾客可以提供权益消费,可以分期付款或者延后付款。

5.3概念书店文化营销的渠道策略

电商的发展给概念书店带来了竞争压力,但是互联网是把双刃剑,如果合理利用,是可以给概念书店开辟新的“战场”。首先,概念书店可以开通自己网店,线上线下经营,其本身具有的实体店给网店带来了品质的保证,会增加更多的顾客。其次,网络除了销售,还是一个与消费者交流的平台,也是重要的宣传平台,可以将产品销售、品牌营销及客户关系管理三者紧密结合,与线下互补融合,增加用户粘性,吸引更多新“粉丝”。

5.4概念书店文化营销的促销策略

概念书店品牌文化的传递,需要经过消费者的体验,并产生情感的共鸣,才能获得消费者的认可。概念书店的促销可以采取体验营销和情感营销相结合的方式。通过体验营销,免费提供一些杂志读物和舒适的阅读环境以吸引消费者来体验概念书店的服务,同时带动其他产品和服务的销售。还可以给店里的老顾客建立档案,在节日和其他重要日子为顾客送上问候等。概念书店也可以不定期举行一些读书交流活动和作家签售会,以吸引一些爱书人士。

参考文献

[1]杨溢.从消费者心理及行为透视企业市场营销[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2(7).

[2]杜燕,卢东宁.对文化营销的理论基础探析[J].经营管理者,2013(29).

[3]唐凯芹.独立书店生存危机与数字化运营策略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15(06).

[4]蔡鎏.猫空书店:经营的是一种生活态度[J].投资北京,2012(12).

精准化营销的概念范文4

当前,一些医药企业在开展产品营销时似乎走进了一个误区,高投入、大制作、炒概念等营销理念正在流行,原来一些朴素的营销方式正在被一些营销者遗忘。按理,营销创新是必须的,也是诸多药企所热衷的。然而,不少操盘手们打着“创新”的旗号却在进行着营销的游戏,一番折腾下来效果并不明显。其中存在的问题,药企应引起足够的重视,以避免营销资源和市场机会的浪费。

高投入低水准产品的同质化使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于是有的药企开始关注一些流行的新运作模式,或者在众多普药中“扶持”某一重点品种,或者把某个老药改头换面后重新打入市场。这时候,就靠营销的差异化来弥补产品同质化的不足了,营销策略因此而显得尤为重要。药企在高成本运作的过程中往往容易忽视运作水准,看似在创新,由于运作水平低下,却难以有令人满意的效果。

药企应遵循“低成本高水准”的运作原则,聘请名人做广告时要考虑到产品的特性和适应人群,要根据目标人群的需求特征来选择有个性的名人,以利于真正发挥名人效应。运作产品时要分析产品的市场容量和发展前景,进而确定适合的营销战略。盲目采取礼品促销、高返利促销等手段,并不一定就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细规则粗策略营销需要管理。药企的营销策略再高明、再与众不同,如果没有合适的规则来制约和协调,营销的执行力就会很弱了。因此,制定详细的营销规则有利于产品推广的持续性。但药企在制定规则时又往往容易犯僵化的错误,经常把营销行为当成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来管理。直到销售人员和客户在运作过程中发现困难重重,才发现看似高明的营销策略后面有许多条条框框制约了策略的实施。药企把过多的精力放在了制定营销规则上,就容易忽视对营销策略的及时调整,这是不少药企在采用延续了多年的粗放型营销手段时不能很好地开拓市场的主要原因。

药企还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把营销规则当成了开发市场的营销战略,殊不知这样会忽视市场需求,错失获取更大市场份额的机会。因此,药企应把注意力放在营销战略上,即使制定一些规则也应是为市场战略服务的。

宽环境窄渠道由于受浮躁营销的影响,一些药企乐于宏观操纵市场,把营销战略和手段看得过重,又因为发现了一些商机,便认为自己的产品在市场上一定能够风光无限。这使得一些药企忽视了渠道建设,由于推广渠道单一,市场运作起来就显得有些吃力了。

精准化营销的概念范文5

    关键词:营销创新 层次分析 营销理念

    0 引言

    营销创新是当前我国营销界的热门话题,从上世纪末到现在学术界和企业界都在为此做着不断地探索。然而,当合作营销、文化营销、定制营销、体验营销、网络营销、数据库营销、关系营销、精准营销等一系列新的营销思想摆在我们面前的时候,很多人却又茫然不知所措。大家在认识和学习这些营销创新丰富成果的同时,也可能在思考着另一个问题:营销创新的未来在哪里?如果要回答这个问题,就需要对现有的营销创新思想进行一下归纳分析。本文将从营销创新的相关理论出发,利用营销创新的层次模式来尝试分析营销创新的未来。

    1 当前部分营销创新理念

    1.1 关系营销 1985年,巴巴拉,本德·杰克逊在总结“协商推销”时最先提出了关系营销的概念,但现今它的内涵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关系营销已从企业与中间商和顾客建立关系的思路,转到了企业不仅与中间商和顾客建立起长久的关系,而且还将这种关系建立的范围扩大到了沿企业生产产品的价值链纵向和横向以及那些与企业有关的各类公众。关系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营销将交易视作营销活动关键和终结的狭隘观点。企业应主动沟通、互惠互利、承诺信任的关系营销原则的指导下,利用亲缘关系、地缘关系、业缘关系、文化习惯关系、偶发关系等关系与顾客、分销商及其他组织和个人建立、保持并加强关系,通过互利交换及共同履行诺言,使有关系各方实现各自的目的。

    1.2 文化营销 文化营销是近年来企业运用比较多的一种实际的营销操作理念。把文化与营销相结合,是从深度上充分挖掘市场上消费者文化观和价值观内涵的又一营销创新。而所谓的文化营销,简单地说,就是利用文化力量进行营销,是指企业营销人员及相关人员在企业核心价值观念的影响下,所形成的营销理念以及所塑造出的营销形象,两者在具体的市场运作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营销模式。

    1.3 网络营销 “网络营销”来源于意译的英文词组“Internet Marketing”以及“Internet Promotion”,基本概念是通过互联网进行市场推广活动。其突出特点就是互联网,是“电子商务”(E-Commerce)以及“电子商业”(E-Business)等,包容了计算机、互联网、电子交换等数字化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21世纪最有代表性的一种低成本、高效率的全新商业模式之一。网络营销与传统营销比较,它能有效缩短消费者购物寻找的时间,降低交易成本,有利于企业与广大消费者进行不受时间、地域等的限制,随时随地参与进来进行交流和沟通。企业可以对客户进行筛选,找出企业的优质客户,通过为他们建立数据库的形式,为他们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培养他们对企业产品、品牌乃至企业本身的忠诚,锁定一批客户,以保证企业长期利润的获得;网络营销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尊重消费者的某些个人隐私,并为企业的虚拟经营提供了可操作的平台。

    1.4 定制营销 定制营销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开始在企业营销界普遍运用的一种新型的营销创新理念。它被美国着名营销大师菲利普·科特勒誉为21世纪市场营销最新领域之一。现代定制营销是指企业在大规模生产的基础上,将每位顾客都视为一个单独的细分市场,根据个人的特定需求来进行市场小组合,以满足每位顾客的特定需求。定制营销可看作公司划分细分市场的极端化,即将每位顾客看作一个细分市场,因此定制营销在西方被称作顾客化营销。

    1.5 合作营销 合作营销作为一种营销理念,已经被许多企业纳人战略规划的范围之中。它最早来自于1966年着名营销专家艾德勒(Adier)的《共生营销》。所谓合作营销,现在主要是指处于同一分销渠道的两方或多方成员(供应商与分销商)之间通过签订协议的方式,形成风险—利益联盟集团,按照商定的分销策略和游戏规则,共同开发市场,共同承担市场责任和风险,共同管理和规范销售行为,并共同分享销售利润的一种战略。这里所指的供应商,是指渠道中上游的概念,可以是制造商,也可以是具有批发性质的商或经销商。由于产销联盟是企业从长远角度进行的重大决策,所以把这种联盟称为产销战略联盟。合作营销具有方式灵活、层次较多的特性,所以供需企业在实行其联盟时有从低到高的多种形式。根据营销大师菲利普·科特勒的观点,供需双方企业通常可采用三种方式——合作、合伙与分销规划。

    1.6  “一对一”营销 这种营销理念强调营销者通过与每一位顾客的一对一沟通,明确及把握自己的每一位顾客的需求,并为其提供方式不同的满足,以更好地实现企业利益。这就需建立顾客数据库,重视对顾客数据库中顾客的识别与区分,有针对性地在互动中了解顾客的需求,从而通过定制营销技术来满足所有顾客的个性需求。

    1.7 体验营销 随着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现代社会中人们消费的观念不再停留于仅仅获得更多的物质产品,而更加注重通过消费获得个性的满足。企业要想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根据消费者需求的特点,引导和创造满足个性需求的市场。体验式营销立足消费者的感官、情感、思考、行动、关联五个方面,重新定义、设计营销的思考方式。这种思考方式突破传统上理性消费者的假设,认为消费者消费时理性与感性兼具,消费者在消费前、消费时、消费后的体验,才是研究消费者行为与企业品牌经营的关键。与传统营销更多专注于产品的特色与利益相比,体验营销则把焦点集中在顾客“体验”上,让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得到更深刻的体验,从而实现销售目的。

    1.8 精准营销 20世纪末,随着数据库营销、网络营销等新营销理念的出现,营销学在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上取得了新的发展,企业营销更加重视自身科技应用能力的培养。数据库营销与网络营销侧重对客户资源的管理和对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但似乎对客户个性化行为的内在机理缺乏重视。因此,精准营销在统合数据库营销和网络营销理念的基础上,重视对客户需求和动机的分析,强调对客户行为的挖掘,并突出了客户差异化行为在营销管理中的应用价值。精准营销是营销思维的改变,是不同于传统大众营销的一种营销新趋势,是在现代IT技术和数据分析基础上的一种新型营销方式,它可以将直复营销、数据库营销、网络营销等现代化的营销手段纳于其中。精准营销意味着营销活动的精确化、深入化、细致化,以及利用有限的资源获取最大的收益。精准营销是营销手段的变革,传统的营销模式好像是过去战争中的狂轰滥炸,而在现代战略中更多的是利用先进的定位系统来有效击中目标。采用精准营销模式可以大大提高营销的效率,节约大量的营销成本,从而跳出营销“红海”,以帮助企业获取市场竞争优势。

    另外还有,面向全球市场开发的“全球营销”,维护生态和社会利益的“绿色营销”,体现知识经济时代特点的“知识营销”,建立在4C和4R基础上“整合营销”,采取横向思考的“水平营销”,针对企业员工的“内部营销”,满足顾客个性化需求的“柔性营销”,利用新闻媒介等途径传播的“事件营销”和通过群众意见领袖评价传播的“口碑营销”等等,它们代表了市场营销的一些新动向,并进一步促使了营销思想和理念的大发展。

    2 针对营销创新途径的一些理论思考

    目前国内针对营销创新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理念层面和方法层面两个方面。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学者是卢海涛(2006)和王雪飞(2007),他们都将营销创新归纳为理念(观念)和方法两个方面,其中属于理念创新的营销思想主要包括:全球营销、知识营销、绿色营销、文化营销和体验营销等。相对来说,事件营销、柔性营销、网络营销、关系营销、事件营销、互动营销以及整合营销等则归入方法创新类。应该说,营销理念创新和方法创新的说法非常具有代表性,有很多学者都采用了这类说法,但在具体表述略有不同。像卢海涛和王雪飞就在体验营销这个营销思想上存在争议。另外,杨莉(2007)则认为整合营销应该也是营销理念创新的发展。所以,即使人们认同营销创新主要包括理念和方法两个方面,但仍存在许多问题。因此,王艳玲(2006)在《市场营销创新的全面思考》中就指出营销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任何单方面的创新,其效果都将受到削弱,只有整体的、系统化的创新才是中国市场营销目前真正所需要的。

    不过,针对营销创新的途径,除了理念(观念)和方法外,还有学者做了进一步的分析。比如,王艳玲(2006)就提出营销的创新首先从理念开始,其次是营销手段的创新,其中包括数字化营销、物流整合营销、科学营销等,接着是市场创新和客户创新。这就让营销创新更进了一步。田梅(2008)将市场营销的创新又分为营销观念创新,营销产品的创新,营销方法的创新三个步骤。其中营销观念的创新包括了绿色营销观念,知识营销观念,文化营销观念等;产品创新观念包括产品品牌创新,产品包装创新,产品服务创新;营销方法创新包括网络营销观念、关系营销观念、互动营销观念等。邓思波(2008)则提出了企业营销创新的四个途径:观念创新、策略创新、产品市场创新、营销管理创新。易磊(2008)综合了多人的思路,提出了营销创新的七大途径:观念创新、市场创新、产品创新、方法创新、策略创新、管理创新和人才创新。

    通过上述学者的研究成果我们可以发现,目前关于营销创新的主要集中于理论创新和方法创新,现有就是在此基础上的进一步市场和管理延伸,而对营销创新之间的关联关系却很少涉及,这也就造成对营销创新研究的“分割”和条块化,不能形成系统的分析,因此也就无法对营销的未来发展指明方向。

    3 营销创新的层次模式

    通过我们对营销创新的相关文献研究发现,营销创新这个概念应该具有层次性,也就是说可以分为狭义和广义。狭义的营销创新主体主要指企业,属于企业创新的一部分,但广义的营销创新则应该是整个营销界,是营销理论在理念和实践等方面的全面创新。基于这种认识,我们可以将当前的营销创新分为三个层面:理念层、技术层和应用层

精准化营销的概念范文6

【关键词】 设计;营销策划;现代企业;产品及服务;市场

设计涵盖技术,设计亦蕴含营销。现代的企业一般具备两种实力,制造实力和设计能力。现代设计已完全进入社会生产、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市场激烈竞争环境下企业设计制造水平的参差不齐,营销策划对市场及消费群体判断的捉摸不定等现象仍屡见不鲜。因此,设计与营销策划间关系是极不明确的。

一、企业理念和品牌概念:联系设计与营销策划的纽带

消费型社会结构中,商品从需求型转变为欲望型,企业也从制造型转变为设计型(亦称:创新型)企业。企业间竞争并非发生在产品或服务之间,发生在企业核心价值观(理念)和品牌战略(概念)的设计打造之下。企业理念(Corporate Philosophy)和品牌概念(Brand Conception)越来越受到设计界以及企业的高度重视。两者是企业从设计、制造、策划、销售等系列行为带给市场的印象总和。企业所提供的产品服务都可归结为企业理念和品牌概念的载体,这应是整个设计及营销策划工作的精神内核。构筑在企业所供应市场的产品及服务背后除企业系列行为外,企业理念和品牌概念的设计则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以包豪斯(Bauhaus)为标志所兴起的设计革命就诠释了企业理念和品牌概念与顾客价值观之间的对接。

现代设计及营销策划一直是倡导回归原点的,回归原点,其实就是企业产品与服务的提升,即本企业所提供的产品及服务:不一定性能最强大,但应是用户最需要;不一定功能最完美,但应是功能最齐备;不一定材料最昂贵,但应是造型最富美感;不一定价格最便宜,但应是性价比最高。可以这样理解:饱含企业理念和品牌概念的产品所倡导的物质享受、精神升华、科技创新、人文关怀等方面的注重,正是消费者意愿、产品设计创新和营销策划意图的一致性追求。对企业而言,则希望其所提供的产品服务结合本企业理念和品牌概念的影响力,由“被动市场细分”转为主动细分市场,从而为自己的产品服务在市场上找准定位并以此进行设计及营销策划工作,进而实现企业所追求的利益、价值最大化。由此看来,任何企业的设计及营销策划工作应是在注重企业理念和品牌概念塑造并融入产品服务后水到渠成的结果。

二、把握消费者心理:设计与营销策划的共识

设计与营销策划相互促进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已被无数案例证明。对于设计及营销策划人员而言则更必须具有:把握消费者心理需求;识别企业产品及服务的长期战略;制定消费企业及市场定位策略的能力。只有综合具备上述三项能力才有可能成功实现产品设计直至销售全过程。这就对企业设计及营销人员对消费者心理的准确把握及灵活运用提出了更高要求。现代设计不再仅仅是一项技术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工作,它的工作性质和范围已从技术、操作职能扩展到思维模式的层面。只关注产品的美感及造型是不够的,设计人员不仅要有丰富的创造力,更要关注消费者在使用产品过程中更加方便舒适、安全省力、兼具个性且富于人性化。对消费者心理准确客观地把握,亦是决定企业营销策划成败的关键。优秀产品并不需要拼死追求技术、外观、功能突破,更重要的是企业需对市场消费群体进行理性判别从而精准地策划并营销。以美国Apple公司2010年6月发售的移动电话产品iPhone4为例:此款产品前,每隔一段时间都会透露关于新版本的信息:预计未来两月内上市、外形会稍做改进、性能将有大幅提升等,Apple对于消费者心理的把握确是深蕴此道的,于是发烧友捕风捉影地猜测细节、IT测评媒体争先恐后地竞相报道、全球消费者万众期待,令人兴奋的产品总是让市场及消费者心甘情愿地付出时间和金钱。

由此看来,不论是企业内的设计部门还是自由设计实体,都必须在更富协同性基础上开展工作;不但要与企业营销策划部门形成互动,而且是更为深入和紧密的合作来探究产品服务所面对的市场。市场反馈的“畅销与否”是评价企业所提品及服务好坏的成败因素。具有商品化、市场化的人本设计思想,具备对消费心理换位思考式的把握,对企业的设计及营销策划工作来说至关重要。

三、设计所蕴含的主动营销力的决定作用

二十世纪初工业设计运动兴起,美国人把外观设计看作销售的必要手段称其为“式样化”,提倡设计的唯一目的就是促进销售。美国人认为:设计的任务既要研究产品的创造者如何设计,又要探索市场意愿消费何种产品的心理需求。以设计为依托的激烈市场竞争,最终成为美国制造打遍世界发轫点。如此动机现今看来是偏颇的,在当时却极为现实而实用。且不论是非曲直,毕竟事实最终证明其有效地促进了企业销售,显然设计的主动营销力功不可没。“设计是将本企业与竞争对手进行划分最重要的手段。”韩国SAMSUNG集团CEO寅中隆先生曾如是表达自己对设计的理解。其实寅先生所言更为深刻的含义是:设计是硬实力、是生产力,更是潜在的营销力量。设计是所要营销策划的产品重要卖点,它是以销售为目的的。营销策划则是一种把固定及潜在消费群体作为市场,紧密地围绕消费者为中心来服务的市场理论。这与设计始终以“适应人的需要,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是相一致的。

现在企业对于设计的注重已成为企业竞争核心动力。许多企业甚至将其视为摆脱同行同质化竞争,实施个性差异化品牌竞争策略的关键手段。如日本SONY、韩国SAMSUNG等都把设计作为自身的核心技术手段。从产品看日、韩两国有其独特优势:那就是通过精美外观、巧妙设计、相对廉价赢得市场。日、韩企业生产的数码、电器、汽车在国际上有极强竞争力,两国传统设计崇尚的“小、巧、轻、薄”特点更是发挥得淋漓尽致,成为日、韩企业显著优势。由此可见设计对产品外观和性能的决定,更重要的是对企业生存发展产生最直接的影响。芬兰Nokia公司则是一家在科技人性化设计颇有建树的通讯企业。它将北欧设计的“简洁、实用”特色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创造众多充满人情味且极具个性化的通讯产品。尤其是该公司继之前机体外壳随心换概念后又于2010年初研发如魔方拼图一般可自由变换图案的机身,再次为追求个性化的现代人提供了多种色彩并可快捷方便随时更换的简易装配拼图外壳,使“高、精、尖”技术普及为一种时尚生活方式。与时俱进、智能化、人性化的设计理念,从而使其牢固地把握市场占有份额。据有关资料分析,在品牌产品中设计的价值占到80%,因为这类产品所开辟的市场是靠设计实现的。优秀的设计可降低成本提高产品附加值,以提高市场接受概率,随着产品更新换代,企业也将获得更为长远的利益与价值。上述例子均不可辩驳地证明设计可以创造市场、促进销售。

四、结语

设计植根于人而发展于产品,它是企业生产系统运转以及营销策划的起点。营销策划注重企业理念和品牌概念提炼、客户需求分析、推广策略制定、销售渠道安排及产品信息传播。市场竞争最终是靠设计发言,消费者则用“购买与否”表达其真实消费需求的方式直接投票。设计对企业所提供的产品及服务的营销策划等系列行为产生重大影响,企业应当真正把设计作为一种长期、稳定的战略投入。在市场化的运作过程中,企业的营销策划与设计结合将是“站在参天巨人肩头的高瞻远瞩”,其优化整合必将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关键所在,设计作为重要手段与营销策划结合将为企业产生惊人利益与深远价值。

参考文献

[1][美]Peter・Merholz.《应需而变:设计的力量》[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5)

[2]徐江华,张敏.《工业设计与营销》[J].《包装工程》.2005(4)

[3]倪海清.《设计成就品牌,品牌传递价值》[J].《企业家信息》.20 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