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工程研究方向范例6篇

纺织工程研究方向

纺织工程研究方向范文1

项目名称:新形势下纺织工程类专业多元化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完成单位:东华大学

完成人员:郭建生、邱夷平、王府梅、王 璐、章 倩

随着我国纺织行业的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纺织类专业教育也必须与时俱进地进行改革与调整,以培养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的具有较高创新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工程人才。同时,由于大纺织行业的不断发展,专业内涵不断丰富,需要各层次和多元化专业人才,而不是千人一面。因此,早在2008年东华大学纺织学院就针对纺织行业面临的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大众化高等教育等新形势、新挑战,对纺织工程类专业进行分流培养、分层教学等多元化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实践。

为适应现代制造业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仓储物流、产品贸易、批发经营、零售加制造的“6+1”模式理念要求,对纺织类专业的内涵进行改革与充实,对相关专业及柔性专业方向进行调整与建设,实施纺织类专业分流培养,满足专业学生对不同专业方向的兴趣和个人专业发展的定位。同时,纺织类专业多年来持续根据社会和行业需要调整柔性专业方向,实施按大类招生,进行“厚基础、宽口径”的专业基础教育。

纺织类专业从2008年开始实践分层次培养,切实落实学生的多元化成才途径。先后设立了纺织学术实验班和纺织品设计实验班。纺织学术实验班实践知识、能力、素质俱佳的“准研究生”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基础、因材施教、分层次培养,营造“视野宽阔,自主发展”的培育环境。突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和国际视野。纺织品设计实验班实施“艺术”与“工程”结合、产品与市场结合的纺织品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选拔新生中有一定艺术基础的学生,在学习工程基础上,加强艺术方面的学习,培养学生具备全面艺术素质,具有图案设计、纺织品造型的设计能力,获得纺织品设计原创能力。

通过成功申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 ―― 功能材料专业,更大程度地与交叉学科融合,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具备坚实的医用纤维材料、纺织工程技术、生物医学基础等多学科基础理论知识,具有材料、工程与医疗保健相结合的科学研究能力,能在生物功能材料、医疗纺织品、卫生保健用纺织品等领域从事研究、开发、生产、教学、管理及贸易等方面工作的具有与多学科(多领域)对话能力的全新的复合型本科人才。

为了使纺织专业学生能多了解国外(境外)纺织学科发展,开拓眼界,学习不同纺织院校的特色知识,东华大学纺织学院积极拓展与境外相关院校的本科校际交流项目,学生在完成 3 年的学习后,可前往交流学校进行为期半年到一年的学习,学习了解境外纺织学科情况,扩大国际视野。

纺织工程类专业实施多元化人才培养实践取得了明显效果。纺织工程类专业学生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以及专业素质不断提升,交叉学科的吸引力使学生学习积极性得到很大提高,职业发展潜能得到了极大的激发。同时,境外校际交流学习增强了学生对国外(境外)纺织学科发展的了解,学到了不同纺织院校的特色知识。

校企合作、知行合一、五位一体培养现代纺织服装产业创新创业人才

项目名称:校企合作、知行合一、五位一体培养现代纺织服装产业创新创业人才

完成单位:东华大学

完成人员:赵晓康、刘长奎、王晓峰、张科静

本项目针对纺织、服装行业创新驱动、转型发展需求,立足管理人才综合培养的规律,依据布鲁姆“掌握学习”理论,探索形成了校企合作、知行合一、“理论教学+案例研究+仿真训练+实战活动+经验分享”五位一体的纺织服装行业管理人才综合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改革教学授课方式,引入国际著名商学院的案例教学方法,实现师生角色互换;建立了多家校企合作的教学培养基地和合作项目,从企业征集“活生生”的管理问题带到学校课堂,并把部分课堂直接搬到企业现场开展“头脑风暴”研讨;依托部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和上海市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将企业竞争决策和创业经营加以仿真,实现了学用的有机结合,并带来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1)校企合作对接纺织服装产业需求,定制化产业发展所需课程和项目。成功举办高级工商管理人才(EMBA)“纺织高峰班”,与知名纺织服装企业密切合作,引入定制化目标明确的教育培训项目(如零售管理、时尚营销),以及特设纺织系列讲座,形成了管理教育与行业融合驱动的人才培养过程,提高了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有效解决了传统创新型人才培养“不接地气”的缺憾。

同时引入用友集团开发的沙盘模拟实训课程,结合校内管理决策仿真实训课程,通过学生角色扮演、情境模拟、团队合作,避免了学生拿真实企业“练手”一旦失败所可能带来的损失,更增强了学生团队合作的能力,特别是学生带着问题自己去寻找解决方法,提高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意愿,大大提升了学习的积极性。

(2)建立工商管理专业教育研究生实践基地和教学基地,引入国际知名商学院的案例教学和研究方法,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思考,在应用中理解、巩固、反思、创新。头脑风暴、小组激辩、网上探究、书本精读,多元化构筑了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体系,更有助于创新思维的迸发。

全案例教学方式的引入,将理论知识隐藏在案例里,由教师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自己抽丝剥茧加以提炼,训练其分析问题的思路,实现了师生角色互换,达成了布鲁姆教育目标由“知道”向“领会”乃至“分析”的迈进。

(3)创新模块化教学模式,实现知识体系的平台化融合,促进创新创业人才的成长。基于真实项目的模块化教学培养方式,解决了工商管理“分科式”教育与管理实践“综合化”需求不匹配问题,部分完成了“应用”、“综合”以及“评价”等更高层次的教育目的。

平台化融合打破了原本专业间固有的藩篱,解决了跨专业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难题。以真实项目为基础的模块化教学模式,将已有的工商管理专业知识,以解决问题的需要为导向,综合了传统教学模式中的若干门课程的内容,由若干学习项目组成,针对企业在战略、市场、财务、运营等领域的真实而具体的问题来展开教学。学生在分析、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自主学习,于应用中理解、掌握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提升综合分析、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4)多元化构筑学生知识来源体系和能力培养途径。现代工商管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除了课堂知识的传授外,经验分享也是一个重要途径,尤其是当前分享主义盛行的时代,知识、经验的获取早已突破了学校的“篱笆”,个人分享的强烈欲望已经战胜了人类本能的自我保护意识。

通过邀请商界成功人士、学界精英和杰出校友现身说法,定期开展工商管理知识、方法、技巧等方面的经验分享会 ―― 系列讲座、文化节活动和专题沙龙,分享成功经验、研究成果或是学习感悟,极大地解决了管理经验和技巧缺少传播载体的问题。

项目实施以来,工商管理专业学位教育质量稳步提升,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取得丰硕成果,连续 3 年为东华大学蝉联上海市创业项目数量第一名做出突出贡献。该项成果除广泛应用于校内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外,定制化的课程还受到业界的普遍欢迎。不但参与教师的教学内容得到显著更新,课程受学生欢迎程度也普遍提高。

纺织类研究生“333”培养模式创新实践

项目名称:纺织类研究生“333”培养模式创新实践

完成单位:江南大学

完成人员:魏取福、王鸿博、王潮霞、黄锋林、蔡以兵

目前,纺织产品由服装用向装饰用和产业用发展,要求纺织技术与材料工程结合;纺织生产由机械化向自动化和智能化发展,要求纺织技术与控制技术结合;纺织贸易由国内向全球化发展,要求纺织技术与国际贸易结合。显然,纺织工程研究生培养受传统教育模式影响已无法应对行业的发展需求。

针对纺织行业创新能力薄弱,研发能力不足以及国际合作经历缺乏等三大问题,该项目通过建设“学科协同创新、校企合作和国际联合培养”三大实践平台,构建“交叉学科理论、企业教学实践和国际化课程”三大课程体系,参与“产学研合作重大科技项目、企业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和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三大课题的“333研究生培养模式”,打造“加强交叉,注重实践,力求创新、面向全球、服务行业”的高层次纺织人才。

(1)以行业共性技术为创新导向推动研究生创新实践。项目以“研有所学,研为产用”为研究生实践创新的教育理念,推动研究生在“教学-研究-产业化”三位一体培养过程中的创新实践。同时打造与材料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生物技术、化学工程、国际贸易等学科交叉创新实践平台。

依托部级特色专业纺织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和生态纺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经编技术教育部工程中心、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浆料检测中心等高水平科研平台,承担国家和省重大科研项目,推动产学研联合攻关突破行业共性关键技术及研究生创新实践。并以江苏省成果转化项目和产学研联合创新基金项目为依托,将产学研合作成果进行产业化,提升了研究生创新实践的水平和能力。仅2012年就获得纺织类产学研合作创新基金项目10项,立项占全省同类项目70%,凸显产学研合作的成果。

(2)以研究生工作站为基础构建产学研研究生实践创新平台。项目以“研学融合、产学合作、做学结合”为指导思想,依托已建立的31家江苏省企业研究生工作站,建立研究生专业教学、学术研究和企业实践相结合的产学研研究生实践创新平台,形成了极具特色的研究生实践教学课程群,实践基地群以及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合作项目,共同打造纺织创新型企业。

依托研究生实践创新平台,建立了江南大学 ― 江苏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纺织工业产品检测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等企业型实验室,并通过聘请行业专家担任校外研究生指导教师,形成校内 ― 校外互动培养的“校内外333人才双师培养制”,造就了一批具有鲜明工程实践背景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项目积极推进大学科技园创业孵化基地建设,推动研究生研究成果在企业的应用及研究生自主创业技能的培养,闫彦红等同学在国内外1 000多所大学参与的“赢在常熟 ―― 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中获得一等奖;殷允杰同学获得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银奖和第六届江苏省“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特等奖。

(3)以联合培养为契机构建产学研合作国际化人才培养高地。为引领和支撑纺织科技和产业的可持续创新,培养研究生的国际化视野,项目结合国际化留学渠道的多样性和培养模式的差异性教育方案,构建了产学研国家化合作平台。研究生留学攻读学位、联合培养、短期交换和项目合作等多层次培养模式,同时加强产学研国际合作基地的建设,培养出了具有国际化视野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如成立了中德经编研发中心等国际产学研基地,利用承担的教育部外国专家“学校特色项目”,聘请在纺织专业领域具有国际公认的较高造诣的外籍知名专家、学者、海外高端人才和学术团队来学校任教、合作科研和联合指导研究生。该项目实施过程中,积极探索和完善研究生国际化人才培养新模式,共申报获得了研究生国际化人才培养项目 2 项。

该项目思路新颖,实施成效显著,构建培养模式对同类高校具有示范性和借鉴性,为现代纺织行业人才培养提供了新途径。江南大学纺织服装学院经过应用实践,研究生创新课程体系初步形成,国际化培养模式不断拓展,研究生在自主创新、开发和创业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纺纱工程》课程体系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项目名称:《纺纱工程》课程体系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完成单位:江南大学

完成人员:谢春萍、徐伯俊、刘新金、苏旭中、张 洪

《纺纱工程》课程是纺织工程专业的基础性专业课程。我国纺织工业的全球化需要大量的现代工程师,而实践动手与工程技术的综合素质一直是用人单位反映的弱项。因此该项目立足于《纺纱工程》专业课程的改革,本着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弥补目前本科教学中的实践难点与不足,强化学生工程适应能力,从而达到真正造就深受用人单位欢迎的工程技术人才的目的。

首先,该项目构建了全新的《纺纱工程》课程体系以及优化改革的教学过程。将学生理论知识的积累深化到教学每个环节中去,宽口径教育将学生知识链条拓展到纺织工艺最终生产产品中,解决了纺织工程专业人才普遍不“专”的问题。

同时,实施《纺纱工程》专业学生工程素质培养实践教学,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动手能力。构建纺纱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环境,融合现有校内外优质实践教学平台,解决专业实践教学严重弱化的问题。

其次,注重知识的实时更新与网络共享课程教学的结合。该项目成功构建国家精品课程 ――《纺纱原理》,该课程同属国家精品课程共享课程平台,实现了网络视频教学,让学生在课余能够随时随地开展专业知识的补充。

更进一步地,该项目改革了以往学生教学仅限于课堂传授的方式,创新性地指导学生展开企业实践计划,以国内一线纺织企业为基地,开展“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配备一线企业技术骨干作为企业指导老师,坚持学生独立动手的原则,有问题现场解决。

该项目通过革新教学模式,强化了学生的基础理论教学;通过构建纺织工程本科实践教学虚拟工厂,提高了学生的工程适应性;通过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升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因材施教,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学习过程评价,加强实践环节,培养了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该项目成果还实现了教学资源、教学实践、教学方法与教学评价等 4 个方面的创新和突破。

(1)教学资源形式多样,类型丰富创新性突出。以国家精品课程共享课程 ――《纺纱原理》、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 ――《纺纱工程》、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 ――《新型纺纱》为依托,教材内容凝练有内涵,涉及课程中的引导性资源、过程性资源和巩固性资源,形成了多层次、多类别的立体化结构。

(2)构建了纺织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新模式。以现代教育方法和手段为支柱,在构建纺织工程专业实践实验工厂的基础上,形成了校内实习基地与校外实践生产基地相结合,实习顺次递进的实践教学模式。建立了专业教学库平台对课程教学资源实施动态的管理和更新,教师实施课程教学的过程也就是对教学资源库进行更新和完善的过程;同时拓展资源突出强化实践效果。

(3)网络资源与企业生产案例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网络资源内容部分来源于企业的实际应用,既有供教师教学使用的资源,也有供学生课后学习的资源;基础资源建设面向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同时体现学生的认知过程。

纺织工程研究方向范文2

关键词:轻化工程;生物技术;学科交叉;专业硕士;培养策略

专业硕士与学术型硕士不同,其目的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业人才。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于2013年11月公布了《关于深入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意见》,强化了专业硕士应以实践为导向,重视理论水平与实践的综合应用[1]。江南大学轻化工程专业硕士培养侧重于染整方向,即以纺织纤维制品为原料,探讨、研究与纤维制品相关的前处理、染色、印花及功能化整理新方法与新技术,以培养染整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兼备的人才。

1培养学科交叉复合型人才的必要性

染整作为纺织产业链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对提升纺织产品质量和附加值有重要影响,但近年来在发展中也暴露出不少问题,并日益成为制约本行业发展的瓶颈[2]。这主要包括:(1)染整企业生产中水、电、汽能耗高,导致能源紧张和生产成本不断上升,企业净利润下降,影响了可持续发展;(2)染整废水排放量大(占纺织行业污水排放量的60%),且废水处理成本较高;(3)部分企业仍以粗放型和低水平方式生产,产品多为常规中低档产品,附加值不高。因此尽管国内染整行业产能水平不低,但从纤维制品前处理到染整废水处理各环节成本不断上升,导致多数染整企业利润走低。为解决上述问题,有必要将相关学科的新技术与传统染整生产技术相融合,借助于信息技术、数字技术、应用化学技术、生物技术等来改造和提升传统的染整生产,通过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助剂的应用,促使染整行业向着高效率、低能耗、少污染的方向发展[3]。近年来江南大学发挥学科门类较齐全的优势,在轻化工程专业硕士教学中推行了基于学科交叉互融的教改研究。目前通过与机械工程、颜色技术、应用化学、生物技术等学科交叉,培育出了包括新型染整装备、纳米印染技术、纺织生物技术等多个轻化工程专业硕士的教学和研究方向。其共同点在于培养具有复合技能的应用型专业硕士人才,立足于从纺织纤维制品前处理、染色、印花及功能化整理环节,最大程度地减少生产过程中水、电、汽等资源的消耗,降低生产排放,实现纺织品的清洁化生产。

2轻化工程与生物技术交叉复合型专业硕士的培养策略

生物技术是利用生物体制,以生物工程技术加工底物为原料来提供所需的各种产品或达到某种目的的新型跨学科技术。生物技术与纺织纤维制品的染整加工具有相关性,尤其在最近30年得到了快速发展。轻化工程与生物技术交叉研究的思路是借助于生物酶进行纤维前处理、染色后处理和功能整理。与传统纺织品化学加工相比,生物技术与轻化工程相结合后能降低染整生产排放,实现温和条件下高效节能加工。江南大学在生物工程、生物技术学科方面具有教学与科研优势,其中生物工程为部级一类特色专业、江苏省首批品牌专业。为顺应生态染整的发展要求,我校结合这一优势将轻化工程与生物技术相交叉,形成了纺织生物技术研究方向,并构建了应用型轻化工程专业硕士人才培养体系。具体包括下述四个方面。

2.1导师队伍建设

由于生物技术在染整中的应用以酶技术为主,因此对导师队伍组成也提出了较高要求。一方面要求导师熟悉纤维的原料特点,染整加工原理,工艺和设备,纤维制品质量评价;另一方面也要求导师对生物技术的相关专业知识(如生物酶种类、酶学特性、应用效果评价方法等)有相当的了解,力求同时拥有两个学科的知识结构。通过近10年的建设,我校纺织生物技术研究方向已建成了符合上述要求的导师队伍。目前纺织生物技术方向的导师队伍由10人组成,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6人,具有轻化工程专业背景的博士4人、具有生物技术相关发酵工程专业的博士3人。在与生物技术交叉的纤维制品染整加工研究中,能从生物酶的菌种筛选、酶作用机理与酶学特性等方面,与纤维制品酶法加工很好地结合起来。在专业硕士培养过程中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企业课题实施效果,鼓励专业硕士导师走进染整企业,与学生一起分析和解决企业遇到的现场技术难题。另一方面依托企业设立的省企业研究生工作站、博士后流动站,聘请企业内硕士生导师共同参与到课题实施中,以充实师资队伍。

2.2课程体系和平台建设

培养与生物技术交叉的轻化工程专业硕士,课程体系和研究平台建设是基础工作。为体现专业硕士课程的实用性和学科交叉性,教学改革中对原有课程组成、学时分配、课程考核方式进行了优化。除了与纺织化学相关的专业课程外,增加了纤维素与蛋白质化学、纺织生物技术基础、仪器分析等,其中纤维素与蛋白质化学区别于一般的纺织材料学,更多从分子和超分子结构层面分析其结构组成与其化学加工、生物酶处理的相关性;纺织生物技术基础是专业知识交叉的主要课程,阐述生物酶种类、酶学特性、酶对纤维的作用机制、纤维结构与酶整理效率相关性、纺织品生物酶应用等内容;仪器分析课程除介绍常见的高分子及纤维材料分析方法外,还补充介绍了与生物技术相关的测试手段如凝胶电泳、氨基酸分析等。通过上述理论课程学习,为后续纤维制品化学和生物酶加工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在平台建设方面,依托我校生态纺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立了纺织生物技术研究室,为基于生物技术交叉的轻化工程专业硕士培养提供了保证。纺织生物技术研究室不仅拥有常规的纤维材料相关实验设备与仪器,还建立了与生物技术相关的检测与评价手段,满足了常规从菌种筛选到纤维制品酶处理应用研究的大部分实验需求。以纺织生物技术研究室为基础,我校还联合葡萄牙米尼奥大学成立了生态染整国际联合实验室,通过定期召开纤维生物加工技术学术会议,拓展了轻化工程专业硕士生的研究视野。

2.3构建以染整企业需求为导向的论文选题策略

由于轻化工程专业硕士不同于学术型硕士,论文选题应强化理论与应用实践技能的结合,优先考虑源于工程实际且对节能、减排和降耗有促进和引领作用的课题。我校论文选题立足于企业需求的酶法纤维制品染整加工研究,确立了纺织生物技术研究三个子方向:生物酶前处理;生物酶染色后处理;酶促功能化改性加工。(1)生物酶前处理包括纤维制品的酶退浆、酶煮练和漂白脱氧加工等。其中酶退浆是指采用商品淀粉酶和自主菌种筛选得到的PVA降解酶,取代烧碱法或氧化法进行棉型织物退浆,通过酶制剂水解布面淀粉或PVA浆料来降低前处理废水的COD值。酶煮练应用于棉麻织物和彩棉织物,不仅可达到用碱法精炼的果胶去除效果,而且还避免了传统碱煮练易造成的纤维损伤,对彩棉织物还可减少碱法易造成的色素流失和布面色变现象。在真丝织物加工中,生物酶前处理主要是借助于蛋白酶去除桑蚕丝表面的丝胶。(2)生物酶染色后处理旨在去除深色织物表明的浮色,提高织物的湿处理牢度。与传统高温皂煮相比,采用漆酶与较少用量的净洗剂复配,不仅能有效去除织物表明未固色或结合力较弱的浮色染料,而且生物酶能有效对水洗液进行脱色,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染色水洗残液的色度值,降低了染色废水处理的负担。(3)生物酶功能化改性是借助生物酶进行纤维制品的功能化加工,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酶法纤维制品功能化改性的内容较广泛,包括以纤维素酶改善棉麻织物外观光洁度和织物仿旧整理;以蛋白酶提高羊毛纤维制品的防毡缩性能,以谷氨酰胺转移酶催化接枝氨基整理剂进行羊毛抗菌阻燃整理加工;以酪氨酸酶进行真丝织物抗菌防皱整理等。相较纤维制品的化学法功能化加工如高温焙烘(如阻燃整理)、含氯整理剂(如羊毛防缩)、含醛树脂(如防皱整理),尽管酶法加工成本略高,但在赋予纤维功能性的同时,能减轻化学法整理易造成的纤维损伤和环境不友好性。在上述子方向论文选题和实施前,专业硕士要先制定课题初步实施方案,探究酶法纤维制品染整加工工艺的可行性并开展预研工作。在此基础上再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并定期汇报课题进展情况。在研究中既要考虑纤维制品酶法加工的效果,同时也要兼顾在企业应用中工艺设备、生产成本和加工效率的匹配性。

2.4构建学科交叉复合型轻化专业硕士质量评价体系

传统上对硕士质量与水平高低的评价主要是参照论文,包括完成的硕士论文、发表的期刊论文(SCI、EI、CSCD)的数量与等级。而轻化工程专业硕士是要培养掌握染整专业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宽阔专业知识、拥有较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满足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因此专业硕士在培养质量评价方面要与学术型硕士有所不同,不能简单照搬其评价体系[4]。参照既有部分高校实践经验[5-6],结合本专业实际情况,我校主要从专业知识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学术研究能力和创新应用能力四方面进行综合评价。专业知识能力是指在研究生阶段专业理论课程的学习成绩,在实验工作中表现出的对染整、生物技术知识的掌握与运用能力;实践动手能力是指在实验室或生产现场,对纤维制品酶处理加工过程合理安排和现场操作的技能,此方面企业导师的评价也是重要组成部分。学术研究能力评价侧重于两个方面:一方面评价学位论文阶段性进展和完成情况,从开题报告、中期检查结果、预答辩和答辩情况四阶段,结合平时例会课题汇报来综合评判课题工作量与论文水平;另一方面考察是否有与课题相关的学术或发明专利申请。由于多数论文课题与染整生产的相关度较高,因此专业硕士是否可公开或专利需与课题合作企业商榷确定。创新应用能力是指专业硕士在课题研究、实验实践中表现出来的个人综合拓展能力。在纤维酶处理研究和实践中,对能提出新方法、新工艺并有突出业绩表现的创新型专业硕士,纺织生物技术研究室会给予适当的激励与表彰。

3交叉复合型轻化工程专业硕士培养成效

纺织工程研究方向范文3

关键词:多元化;人才培养;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5-0190-03

随着科学技术、社会格局及经济水平的发展,高等教育不再是独立封闭的象牙塔,需要面对各利益主体的直接干预和间接影响,由于利益分配及社会价值观念的多元化,使得高等教育逐步形成了培养目标、教育形式、学习方式等方面多元化的格局。本文以我校教育教学改革工作思路为出发点,结合纺织学科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对纺织工程专业多元化人才的培养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一、多元化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和科技经济的迅猛发展,世界的竞争更多地表现为综合国力的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关键是人才的竞争。21世纪我国高等教育面对知识经济激烈竞争的新时代,接受着人才培养的巨大挑战,高等教育必须改变传统培养模式专业范围狭窄、教学计划不够灵活、课程设置固定、服务面向单一的状况。只有积极进行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综合素质高的人才,才能实现科教兴国的战略目标,才能适应经济与科技的发展。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生态化发展之路,要求我们必须提高自主创新的能力,必须致力于创新型国家的建设,迫切需要我们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同时,培养一大批基础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强、视野开阔、团结协作的复合型、研究型人才来支撑和引领发明创造、创意设计、集成创新等工程技术。因此,构建多元化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应用型”、“复合型”、“研究型”人才的培养是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当务之急。

二、纺织学科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21世纪以来,我国各院校纺织学科随着纺织工业的扩大和发展,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纺织学科的研究正在向高技术纺织品、纺织机械自动化、智能纺织品、高能物理技术、纳米及生物技术、纺织新材料、功能纺织品等方面集中,各个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体现了高、精、尖的发展趋势。面对这种新的形势与背景,纺织专业的培养方案如何改革、培养目标如何定位、教学内容如何做到删繁就简、吐故纳新,专业理论如何与前沿科技的结合、如何建立适应行业发展的教学教材体系等等,都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研究的问题。目前全国总体的纺织高等教育和纺织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所培养的学生其知识结构与知识体系已不能满足现代纺织企业的需求,应该给学生补充向前延伸到高分子材料等基础知识,向后延伸到高分子化学、纳米技术、生物技术等基础知识及中间改造传统纺织的数字化、信息化基本原理与技术。

三、我校多元化人才培养的促进措施

1.转变观念、积极开展高等教育思想的研究。积极开展高等教育思想的研究,全面贯彻“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现代教育理念,将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结合,以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为基准,以学生内在素质的普遍提高为目标,以拓展学生的知识结构及提高实践能力为切入点,强调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以适应社会和学生多样化的要求,使不同的知识水平、智力和能力的学生都有不同的发展目标取向。重视发展协调人文学科,人文学科能够对大学生的人生境界人格特征未来的发展与成就产生重要影响并以各种形式对高素质高规格的人才培养产生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2.注重内涵,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是国家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重要方针。内蒙古工业大学是一所以理工为主的地方性院校,面对新形势下的高等教育,学校在注重内涵发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树立了坚持提高教学质量、人才培养为第一要务、坚持以内涵提高为主、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坚持面向全体学生的理念,在教育教学改革中提出了“12361”的工作思路,“1”是1个落实即落实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学校其他工作都聚焦于教学工作中,通过每学期教学质量奖的评定、教学能手的评选、教学技艺大赛的开展、职称的晋升等方面积极引导教师全身心投入教学工作中;“2”是指2个注重即注重教风与学风建设。通过提高教师的责任意识,规范教师的工作职责,以狠抓考风为切入点,实现学风的根本转变,形成教风的提高带动学风提高的良性循环体系。“3”是指3个提高包括教师业务能力、学生学习能力、教学管理人员管理能力的提高。采取“传、帮、带”及青年教师去企业锻炼计划等模式实现对年青教师的培养。对教学管理人员从队伍的稳定、待遇及业务培训制定相关的措施并实施;“6”是指即6项任务:(1)学科专业优化调整:我校现有67个本科专业,涵盖工、理、文、经、管5大类,在专业设置上存在多而全的现象,个别专业设置不够合理,学校在专业整合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充分改变过去专业设置偏细、偏窄的局面,进一步凝练体现办学特色。(2)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多样化:构建了主模式下的多样化人才培养子模式,建立宽口径的柔性专业方向,完修订善2013版培养方案。严格目标管理,通过选择专业、专业方向及第二学位、第二专业、辅修专业等,让不同能力的学生形成不同的成才走向,并在此基础上实施有弹性的培养计划和灵活的教育方法,使所有学生都有良好的发展。我校开设的第二学位有管理学、法学、计算机、外语四个专业,从1995年开办以来学生生源不断增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院结合地区经济及羊绒、羊毛资源优势,在大纺织工程专业下设立了数字化纺织技术、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纺织品贸易3个专业方向,学生在前两年半学平台课程,后一年半按照专业方向学习,同时还可以根据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而不断调整和充实柔性专业方向,方向设置上具备足够的开放度和弹性,以使学生能够自主选择发展方向。课程体系实施专业“基础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平台课程包括纺织材料学、纺纱学、织物组织、针织学、纺织品贸易等课程内容,模块课程根据不同方向加大纺织与其他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如开设计算机在纺织上的应用技术、加工制造(CAM)、电子商务EB和纺织企业信息化管理、神经网络技术、新型纤维、色彩学、国际结算与融资等课程,学生不能仅限于专业领域知识的掌握,而且要将大量的相关专业课程和感兴趣的课程作为自身专业的辅助课程来学习,增加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拓展了专业领域,起到了良好的效果。(3)学分制的推进与完善:我校于2011年实施了学年制下的学分制模式,2013年开始实行弹性学制,学生入学按专业大类招生,第一、二年开设的课程由学校统一,安排包括授课教师、上课时间、地点及考试。第三年学生自主进行专业方向的选择,设置课程根据专业方向的培养目标进行安排。在课程设置过中,体现“文理结合,学科交叉,共享资源,优势互补”的原则,在已有的专业方向课程设计基础上,加大选修课类型,以满足不同专业方向及学生学习兴趣的要求。各专业方向的部分专业课都进行了适当的前移,例如纺织工程专业将纺织工程概论课程由第三学期提前到了第一学期开设,纺织材料学提前到了第二年学期开设,织物组织结构及纺纱学安排在第三学期开设。专业课前移后使同学们有精力更好地学习专业知识,为以后的就业和再深造创造了有利条件。(4)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的改革:对现有教材进行科学剪裁,把一些内容较简单或学生在其他课程中有所接触的内容,只提出要点,作穿针引线的讲授,结合学科发展增加新教学内容,以适应现代化生产对学生知识的要求。打破传统的第一课堂授课的方式,实行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课堂教学采取启发式、科研性、讨论式、实验性、创新性、独立性、灵活性等多种多样的方式。开设专业前沿课程,由多名教师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及研究内容共同讲授完成。把教学作为一个动态的过程,进行考试方式多样化的改革,加强平时教学过程的考核,将课堂提问、小组讨论、阶段小测、小论文、写心得体会、技能训练、查阅资料各阶段的成绩记录到平时成绩中,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在课程结课考试中采取闭卷与开卷并举,笔试与口试、答辩并举,理论考试与技能操作并举,综合利用多种考核的形式,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教学质量,有利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5)强化实践教学,构建多样化实践教学体系:构筑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实践平台,强化实践育人的功能,拓展以学生为主体的多样化、多层次的创新实践体系,主要有导师制工作室、创新实践课程、大学生创新活动计划、开放实验、科研项目、学科竞赛活动组成。结合专业特点和实际,把实验教学、课程实习、专业实习、课程设计、社会实践、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各类实践环节纳入实践平台,加强实习基地的建设,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发挥实践教学的功能。长期以来我院与内蒙古鄂尔多斯集团、包头鹿王等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的良好关系,利用企业的资源优势进行专业课现场教学、课程实验、生产实习,毕业设计,建立了企业技术骨干与学院专业师“结对子”的专业工作室,探索了“产学研”合作育人的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连续三年纺织工程专业一次就业率分别为92%、95%、97%,毕业学生受到了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6)强化教学管理与质量监控评价:我校实施校院二级管理体制,在学管理上强化教务中心的作用,形成了校教务处、学院教务中心的上下联动机制。实施学期初、学期中、学期末学校教务处与学院教务中心、督导组联合进行教学检查,建立班级学习信息员联系制,定期召开教师、学生教学工作座谈会、同行教师课堂评价等多种形式强化教学过程管理。针对应用型、复合型、研究型不同类型的人才培养模式采用多样化评价方式,将学生评价、企业评价、家长评价、社会评价有机结合,收集反馈信息,形成评价报告,一方面向校外公布,以应对外界的关注与批评,一方面反馈给教务处、院教务中心及任课教师,推进教学改革,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

面对社会经济、技术的发展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高等工程教育担负着多元化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复合型”、“研究型”的人才,必须从教育观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管理制度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构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培养目标多元化、培养模式多样化、培养制度人性化、培养评价全程化的教育体系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朱晓莹.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考核评价方式改革探索[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0,(6):18.

[2]潘维真.地方性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改革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05,(10):32.

[3]董健康.工程教育背景下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民航大学学报,2012,(4):12.

纺织工程研究方向范文4

纺织行业教育教学成果获奖项目

成果名称:构建TPO知识系统的男装课群优化

研究

获奖学校:北京服装学院

本课题根据男装课程的特点和国内外男装市场的运作规律与发展趋势,将重点放在完善男装课群模式与优化的系统研究上,从根本上解决了男装课程的优化、教材体系化、制度规范化、教师梯队专业化问题。其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 3 方面。

①理念创新。构建了在TPO知识系统指导下,男装结构、男装纸样和男装设计课程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尝试逐步完善男装设计方法、结构理论、纸样技术课群的年轻化、专业化教师队伍,帮助学生有效地学习、掌握和体验艺术与技术的相互融合在男装教学中理性、逻辑和务实的创作训练过程。

②方法创新。男装结构、男装纸样与男装设计课群的构建可通过TPO知识系统的渗透将技术思维与设计思维结合在一起,使男装结构和男装纸样技术性课程中充满人文气息的“变法自然”;使男装设计课程流于主观、随意,变得“有法可依”,使设计对结构的理解、对技术的把握变得真实可信,从而促进创新的现代设计教育在男装课群教学中实践。

③条件平台系统化建设。男装课群的优化体现在包括教师复合型专业的知识结构培训、课程体系模块化紧密性的教学特色和教材体系化的条件平台系统化建设上。

经过 5 年多的教学实践,男装课群结构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无论在教学体系、教学方法、教师培养还是教材建设上,都表现出良好的前景和示范作用。由于重视实践环节,并实现了理论教材和实践教材一体化建设的目标,大大提升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女装课群优化也将从男装课群三位一体的优化研究中得到借鉴,进而使整个服装专业的课群建设与平衡发展得到积极推动。

据项目负责人北京服装学院教授刘瑞璞介绍,今后将加强TPO系统向服装企业的推广,同时在项目运行过程中引进更多的人才,促进和完善系统的建设。

成果名称:培养21世纪复合型染织设计人才

教学研究与实践

获奖学校:清华大学

该成果旨在培养21世纪复合型染织设计人才,其教学理念、教学结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改变了以往静态的只有知识点而无知识链、知识面的点状、线性、单向的教学结构与方法,创建了一套动态的知识点、知识链、知识面的网状、循环、多向的教学结构与方法。简而言之,是以“艺术+技术+文化+国际”打造多元化、复合型、兼容性的教学模式。该成果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 3 个方面。

①教学理念的创新。构建了教与学、教与研、教与用的兼容互动可持续发展的平台。

②教学体系(结构)的创新。将课堂实践、创作实践、理论研究、市场调研、科技创新等融为一体,形成综合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同时,体系还强调以传统染织技术的保护、继承、创新为主要内容,将濒危的中华传统染织艺术中的民间印染、民间编织及民间刺绣等工艺作为课程的训练内容。

③教学内容及硬件的创新。在教学内容上,与时俱进地进行了系统、综合而合理的改进,将以往设计教学重视视觉效果,改进为设计教学重视企业产品设计与生活用品设计,使得学以致用与教以致用紧密结合消费需求与时尚趋势;在教材方面,出版了一系列设计教材,如传统染织工艺设计系列教材 6 册,200余万字;在教学实验室方面,经过近10年的建设,已领衔全国艺术类院校,目前既有传统的手工印染设备、手工编织设备,工业生产型的机织、针织设备,还有先进的数码染织设备等,教、学、研均可在实验室完成。

据项目负责人清华大学教授田青介绍,5 年来,项目组通过整合国际学术优势资源,建立了国际化的教学交流平台;采用课堂讲授、社会调研、消费群访谈、作业展示、国际交流等方式大大开阔了学生的专业视野与学习兴趣,并组织了多个企业奖学金的颁奖活动,较好地促进了教、学、用、研一体化教学;每年举办“国际纺织艺术专业展览”与“全国纺织设计教学展览”,不仅提升了师生的专业水平和国际化视野,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实战能力与团队合作精神。

成果名称:数字化信息化纺纱系统教学实践

平台的建设与应用

获奖学校:天津工业大学

数字化信息化纺纱系统教学实践平台包括梳棉机等 6 台小型数字式纺纱设备和信息化管理系统,该系统由天津工业大学为纺织工程专业实践教学而自主开发,同时亦适用于纺织企业进行产品开发。该成果构建了纺纱全过程的实验实践教学平台,提高了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质量,并实现了教学与现代纺织产业的对接。利用该平台,学生可在任何能上网的计算机上完成产品的设计,并将工艺参数下载到相应设备上,实现学生每人单独设计一种纺纱工艺,并按工艺顺序上机操作,有利于学生深刻认识并牢固掌握数字化技术在纺织品设计、样品实现、质量控制与生产管理等过程中的应用,实现了学生培养与现代纺织生产技术的对接。

通过自主研发的小型纺纱系统,解决了以往教学过程中实验室纺纱设备不成套、无法模拟纺纱大生产工艺的问题,实现了全工艺流程的纺纱上机操作实践训练。小型纺纱系统各设备采用了先进的数字化控制技术,工艺参数更改方便快捷,操作简便,与大生产设备保持同步,使学生培养与大生产中应用的技术紧密结合。利用平台提供的工程环境,开展系列工艺实验,使学生熟悉生产工艺,掌握质量控制手段;将该平台在开发、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反映在教学过程中,深化学生对纺纱关键设备性能的理解,提高其工程实践能力。以实践教学平台为依托,组织有能力的学生积极开展基础性、工程性与创新性相结合的创新实践活动,通过导师一对一指导,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

据项目负责人天津工业大学教授马崇启介绍,该教学平台目前已在天津工业大学纺织专业实践教学中连续应用 3 届。据企业反馈,该校纺织专业的毕业生进入企业后上手快、动手能力强、设计实践能力强。

除了应用于本校的教学外,该平台还对其他一些设有纺织学科的高等院校及纺织企业起到了示范效应。据介绍,目前东华大学、武汉纺织大学、苏州大学等院校已全套或部分引入了该系统,并借鉴其综合训练模式将其应用于教学实践中;浙江华孚色纺有限公司、天津田歌纺织有限公司等30余家企业使用了系统中的数字化小型纺纱及织造设备,用于企业的产品开发与快速出样,提升了企业应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另据透露,今后该平台还将进一步加强软件的配套与完成,如:基于云计算的交互式面料设计系统开发、远程监控软件的完善等;开发小批量纺纱系统,包括清梳联自调匀整的完善,纺纱质量在线监控与追溯等。

成果名称: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课外实践

体系构建

获奖学校:天津工业大学

针对当前高等教育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不足、综合素质不高等问题,本成果以约束机制(制订了“本科生课外实践活动管理办法”和“院校教学单位考评方案”)、激励机制(制订了“人事分配制度的教学奖励制度”和“学生课外实践活动与竞赛奖励办法”)、保障机制(包括师资、组织和经费保障)和信息化管理(自主开发了“大学生课外实践活动信息化管理平台”)为机制保证条件,以校内实践基地、校外实践基地、校企联合高水平实验室为课外实践活动平台,以科技创新、学科竞赛、职业资格认证、学生专业社团、创业实践活动、专业技能俱乐部等为项目运作形式,并据此开发了“天津工业大学课外实践活动管理系统”,实现了对全校课外实践活动的信息化管理。

据项目负责人天津工业大学教授武宝林介绍,经过 4年的实践,全校的课外实践教学的软、硬件环境大为改善,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得到激发,实践能力、创新精神日益增强。2007 — 2010年该校学生获省部级以上竞赛奖励1 300余项。据不完全统计与跟踪,4年来,该校在课外实践活动中表现良好的学生,不论是在后续的毕业设计,还是就业,以及就业以后的工作业绩与潜力等方面均表现良好。

纺织之光教师奖获得者

多年来,詹炳宏教授一直工作在教学一线,热爱学生、热爱教学工作,用自己丰富的学识和国际化学术视野,潜心研究教学,以国际化视野在学术、教学与管理工作间游刃有余。

詹炳宏所负责的“数码设计基础”课程是北京市精品课程,所主持的教改项目两次获得北京市教改二等奖。在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詹炳宏积极投身科研工作,参与完成部级项目 3 项,作为核心成员参与了“国旗”、“香港区旗”、“国旗悬挂装置”等多项国家标准的起草,连续 3 年承担中国家纺行业协会流行趋势研究及工作;参与微软亚洲研究院“娱乐搜索项目”、负责“中国概念服装虚拟展示平台”软件开发等,近年来出版专著、译著多部,几十篇。研究领域涵盖中国传统色及色度学研究、时尚趋势整合预测系统研究、创意文化产业实用型人才特色培养模式研究、艺术设计多学科交叉教学模式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推广技术研究等多个项目。

自2008年担任艺术设计学院院长以来,詹炳宏带领全院教师努力探索艺工融合的特色办学之路。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提出“两条腿走路”的办学思路:一方面,利用全校的优势,在学校大服装的概念下,积极发展服装的前端纺织品艺术设计以及后端服饰设计和珠宝首饰设计;另一方面,努力探索科学技术与艺术设计的交叉融合,整合动画、数字媒体艺术、视觉传达等专业的力量,以项目带动教学,以科研促进教学,使学院的办学目标更明确,特色更突出。2011年,学院同北京市相关部门合作,在全国独家推出由全国工艺美术大师挂帅的工艺美术应用型硕士培养项目,对工艺美术高端人才培养提出了新思路。

在詹炳宏的带领下,过去几年里,该校艺术设计学院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行业和首都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成绩显著。师生获得了包括德国红点奖、国际钻石首饰设计大赛冠军、第十四届“真皮标志杯”设计大奖赛金奖等多项国内外设计类大奖,极大地提高了学院的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影响,为国家纺织服装行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提供了坚实的智力保障。

自1988年研究生毕业任职以来,钱晓明教授始终致力于纺织教育与科技研究工作,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作为天津工业大学纺织学院的主要负责人之一,除了完成学院日常的管理工作外,钱晓明还通过学科及项目研讨、聘请外籍教授进行专题讲座等形式拓宽教师的研究思路;完善研究生培养制度,促进导师队伍建设;同时积极推进学院的对外交流与合作,提高整个学院的办学水平及知名度。

天津工业大学是国内最早设立非织造专业的纺织类院校,而作为该校非织造材料与工程专业的带头人,钱晓明倡导多学科交叉,同时紧密跟踪学科前沿与行业发展趋势,积极推动该学科的专业建设,在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研究与改革、人才培养以及教学软硬件环境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得到了行业的高度认可。

在教学研究方面,钱晓明主持完成了天津工业大学“十二五”学科建设规划重点调研课题 —— 适合我校的研究生拔尖人才选拔与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培养机制的探讨,以及天津工业大学教改重点项目 —— 非织造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实践,同时主持起草了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行业专业标准 —— 非织造行业非织造材料与工程专业本科标准(应用型非织造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行业专业标准)(第一稿)”;在教材与实验室建设方面,钱晓明参与了部级“十五”规划教材《非织造材料与工程学》等的编写工作,整合实验教学资源,成功建设了一条非织造布柔性试验线,解决了非织造材料与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与科研问题。

钱晓明一贯坚持“管理、学术两手抓”的原则,在做好管理工作的同时,也十分注重自身学术水平的提高,且成果颇丰。近 5 年来,钱晓明主持完成了江苏省重大科技转化项目、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和企业委托等多个科研项目;先后发表了近70篇学术论文,其中SCI、EI、ISTP收录20余篇;获得中外授权的发明专利 6 项。

张宇峰教授于2000 — 2006年期间担任天津工业大学材料化工学院材料系(原“化学纤维教研室”)主任,2006年4月起担任材料化工学院副院长,“中空纤维膜材料与膜过程”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改性与功能纤维”天津市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在担任系主任和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期间,张宇峰坚持教学改革,积极组织或参加学科、专业建设,主持并参加了多个教学改革项目,教学研究成果显著。如:“化纤工艺学”精品课被列为天津工业大学重点课程(2005 — 2007);参加编写了《高分子加工设备》和《非织造布学》两本部级重点教材;作为主要负责人之一,参加完成了中央与地方共建项目“材料物理与化学实验室”;起草了天津市“化学与材料科学与工程发展战略研究”及天津工业大学材料学科“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2009年获得“第六届高等教育天津市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和“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教学成果一等奖”。

在科研方面,张宇峰先后主持或作为主要参与人完成了10余项“国家863计划”、“国家973计划”、天津市科技攻关项目等各级科研课题,获部级科技成果 1 项,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技一等奖 1 项,50余篇,其中SCI、EI收录20余篇,同时申请国家发明专利 7 项,目前已获授权的有 4 项。主要承担(完成)的科研项目包括:国家973计划课题“熔融纺丝法高性能PVDF中空纤维膜的基础研究(2006CB708602)”,第四完成人;国家863计划课题“纳滤中空纤维复合膜(2002AA302619)”,副组长;天津市科技攻关项目“人工肺微孔中空纤维的研制(09ZCKFSH02300)”,负责人;等。

纺织之光学生奖获得者

作为一个90后,龚子丹有着同龄人少有的成熟和视角,目标明确,有理想、有野心、有原则、有行动是她对自己的定义和要求,也是在采访期间记者所切实观察到的。

由于从小的耳濡目染,生于长于纺织之乡 —— 浙江的龚子丹对纺织服装业有着很深的情感与领悟,并且在高考填报志愿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北京服装学院的服装类专业,虽然好事多磨,她最终被调剂到该校商学院学习,但学校设立的服装工程实验班圆了她进入服装类专业学习的梦想。进入实验班后,龚子丹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向自己设立的目标不断迈进。

外向的龚子丹可谓多才多艺,是学校的“明星学生”,不仅担任着学校英语话剧社副社长、在多个英语演讲比赛中获得大奖,而且是学校的“明星歌手”。龚子丹努力平衡好学习和学生会的工作以及自己的兴趣爱好。在学生工作方面,她一直担任北京服装学院北校区学生会副主席,也曾担任班级的学习委员。在学好专业之余,积极参加校内外的各种活动,如帮助学校策划完成文艺汇演、红歌比赛等多个大型活动,很好地锻炼了自己的组织协调能力。

在谈到毕业后的打算及未来的职业规划时,龚子丹透露了自己的计划和目标 —— 出国深造,深入了解国际纺织服装行业的发展形势,学习先进经验,以便将来从事与纺织服装相关的管理工作。

郑慧是一名典型的优秀学生,除了学习能力突出、踊跃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思想上积极向上外,还是个有想法且思行合一的实力派。在校期间,郑慧连续两年获得了专业第一名的好成绩,且历年获得校长一等奖学金,并于2009 — 2010年度获得天津市人民政府奖学金。

作为一名优秀学生,郑慧坚信“天道酬勤”,在学习上有着强于一般学生的主观能动性。2009年,郑慧一次性通过了英语四、六级考试;通过选拔参加了天津市“拓普”杯物理竞赛及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和四杯竞赛;同时主动联系导师参与学术课题的研究,参加了“第三届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并获奖。

在社会活动方面郑慧同样在同学中树立了典范,利用一切机会拓宽视野,了解行业发展。2008年,郑慧参加了天津工业大学“新生杯”辩论赛并取得了第一名的佳绩。2009年,参加学校大学生艺术节取得了朗诵专场的第一名;暑假期间,自发组队并担任领队赴贵州进行为期12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期间深入走访了贵州多个地、市、县,学习了当地的纺织文化和蜡染工艺,采访了大学生村官。2010年担任纺织学院学生会外联部副部长期间,负责了2010年纺织学院“第一届女生节”的前期策划和赞助,通过团队合作,在内容和形式上进行创新,最终与恒安集团合作,活动获得圆满成功。

当记者问及毕业后的规划时,郑慧透露自己已经考取了天津大学管理专业的研究生,期待将来能够将本科所学的纺织专业与硕士攻读的管理专业相结合,以探索出适合中国纺织企业的新型管理模式,服务行业,服务社会。

作为一名纺织专业的学生,吴理制拥有理工科男生的典型特点:朴实,言语不多,思维清晰,学习效率极高。而他从进入大学之前就确立的“誓当现代纺织人”的事业目标更是让记者意外。

虽然家里的经济状况并不尽如人意,但吴理制并未怨天尤人,也正因如此,他非常珍惜大学的学习和生活,刻苦钻研,成绩突出,多次获得各类荣誉和奖学金,仅2009 — 2010年度就获得了纺织工程专业年级第一名、福田奖学金、校长奖学金一等奖、校级优秀大学生称号、校级学业突出奖类单项奖学金、“求实杯”数学竞赛三等奖等称号和奖项。2010 — 2011年度还获得了天津市大学物理竞赛特等奖。

喜欢并擅长独立思考、自学能力强是吴理制的另一特点。如在大二期间,吴理制仅用两周时间就自学学完了计算机C语言,并顺利通过该学科的二级考试。不仅自己要学好,吴理制还主动担当“小吴老师”的角色,为同学讲题,分享学习心得,有时遇到难理解的课程还会借个教室给同学讲讲课。

纺织工程研究方向范文5

以纺织化学方向学生为例,主要需加强对纺织化学基础知识以及新型纺织化学品设计、合成、分析、应用等方面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本文将重点对纺织染整工程专业近年来在纺织化学方向的差异化建设和强化教育进行梳理和总结,具体将从思路创新、课程设置、实践配套、制度保障、硬件支撑等方面对所开展的教学改革展开介绍。

教学改革中的思路创新

借鉴相近专业的教学体系和培养理念。高分子科学、有机化学和化学工程等与纺织染整工程相近的专业有较为成熟的教学体系和培养计划,其中部分内容与本专业纺织化学方向所要进行的教学内容紧密相关。因此在进行本方向的强化教学时,可以借鉴上述相近专业的教学体系和培养理念。这不但可使本方向学生的专业培养有较高的起点和较完整的知识框架,同时对于实施本方向的教学改革也会有事半功倍的作用。

以染整工程专业为导向,结合纺织化学特色。总体上,上述相近专业对染整工程专业建设有很好的借鉴和启示作用,但在具体的教学内容、培养目标等方面又会与本专业有一定的差异。因而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掌握要求等方面应该与上述专业有所区别,特别是需精简其中关联度较低的教学内容,强化其中与纺织化学密切相关部分的教学内容。例如《高分子物理》教材中的聚合物晶态结构、分子量等核心重点内容可作适当简化处理,而高分子溶液流变行为、高分子膜材粘弹性等非核心内容需进行针对性的强化教育。

教学过程中强化应用背景的渗透,突出实践动手能力的提升。上述相近专业在教学过程中较注重理论知识的系统性讲授,而本专业实质上更注重专业理论知识的应用和相关技能的实践。因而在开展教学过程中需有意识地融入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成分。例如在进行高聚物取向结构授课时,需紧密围绕化纤取向结构的形成和凝聚态结构的分析来展开讨论;在高聚物粘弹行为介绍时可引入织物涂层膜手感与结合牢度的协调处理等内容。同时,还要紧密结合配套的纺织化学相关实验,进行研究性实验教学。

课程设置的改革和创新

正是基于以上认识和创新,本专业成体系地增设了有机分析、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精细化工产品合成原理、表面活性剂、纺织化学品制备及应用等与纺织化学密切相关的系列课程。并以强化本方向特色为依据,对其中的教学内容进行了有针对性地取舍,对其中的培养目标、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学分分配进行了调整。具体是在对各课程主体内容进行框架式介绍基础上,重点突出了常见染料和表面活性剂合成,聚丙烯酸酯、聚氨酯粘合剂胶乳和改性有机硅的制备及应用,表面活性剂复配,以及上述纺织化学品测试表征等内容,以期提高学生的新型纺织化学品开发和应用能力。

实践环节的配套

在开展理论教学的同时,本方向非常注重实践环节的配套教学。在原有的基础化学和染整工艺实验之外,同步开设了表面活性剂合成、复配以及应用性能测试,偶氮染料合成、复配以及性能测试,聚丙烯酸酯乳液聚合、胶乳成膜以及膜性能测试,聚合物(包括天然和合成)的化学改性及其结构表征和性能测试等纺织化学综合设计类和研究探索类实验项目。实验中,要求学生在专业教师指导下,了解并逐步熟悉实验设计、方案制定、装置搭建、现象观察、数据处理、结果分析、总结汇报等纺织化学品开发与应用的各环节,领悟各环节中的要领和注意点。通过上述各项目的滚动实施,在有效巩固理论学习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教学改革中的师资和制度保障

要顺利并高质量地实施上述理论知识教学和研究性实验,需要有切实的软硬件保障和支撑。在软件方面,首先要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近几年本方向陆续从国内外名校引进了几名教学科研骨干,目前本方向专职教师6人,均具有博士学历,其士后4人,有国外留学经历的3人,包括国家教授1名,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培养人员2名。其次是要师生重视,形成共识。本方向专职教师会经常对如何更好开展纺织化学教学工作展开热烈讨论,在讨论基础上逐渐形成共识,形成合力。在学生选择专业方向时,会进行针对性的宣讲活动,以使学生在了解本专业本方向培养目标的基础上明确自身的定位和努力方向。此外,本方向修改并完善了原有的专业培养方案、教学大纲等理论教学纲要,编列了《纺织化学研究性实验讲义》、《纺织化学实验实施条例》、《纺织化学实验室安全教育及注意事项》等实验教学条例,并能在各个教学环节中严格遵照上述纲要和条例进行规范化的教学和培养。目前,本方向已逐渐形成了规范的运行机制。下一步,本方向将在控制培养规模的要求下,引入学生准入的选拔机制,同时积极培养学生的方向认同和荣誉情怀。

教学改革中的硬件支撑

在硬件方面,本方向在现有物质基础上,重点依托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特色优势学科实验室———纺织化学实验室的建设,开展了一系列的教学科研实践平台的建设工作。自2006年以来,建成安装有标准操作台和通风橱等基础设施的专业实验室三个,总面积达200多平方米,购置并已投入使用各类反应釜、高效液相色谱仪、红外光谱仪、全功能全自动接触角仪、自动电位滴定仪、喷雾干燥仪、高速离心机、毛细管效应测定仪、数显酸度计、电导率仪、表面张力仪、BROOKFILD黏度计、沉降式粒度仪、数控熔点测定仪、数显散射光浊度仪等与纺织化学密切相关的测试仪器和实验设备,目前已可供一个标准班学生同时进行各项研究性实验。上述软硬件的建设成功,为更好地开展本方向的教学工作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和制度保障。

纺织工程研究方向范文6

会上,领导和专家一致认为安全防护用纺织品行业竞争是产业链条之间的竞争,要充分发挥终端用户在联盟合作创新中的作用。与会人员还高度评价了陕西元丰纺织技术研究有限公司牵头的“产业用纺织品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安全与防护用纺织品专项联盟”在警用、电力、石油等防护领域的创新成果。

王天凯对中国安全与防护用纺织品研发基地和安全与防护用纺织品专项联盟举办技术论坛、开展“点对点”技术交流以及警用防护等创新成果表示肯定。他指出,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加快应用型科学组织的市场化和企业化,如何发挥产业联盟作用对未来纺织行业创新推进来说是一个重大课题。

对如何推进联盟建设并取得创新成果,王天凯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更好地发挥终端用户在联盟中的作用,把终端看明白、利用好,联盟就有了发动机;二是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上下游产业合作要有开放性思维,把资源最有效地利用起来;三是联盟如何最大程度吸纳资金、如何最大程度分担风险、如何最大程度使各方享受利益是急需研究的共性问题。

王天凯希望将安全与防护用纺织品专项联盟推向部级,同时在纺织行业选取一两家联盟进行运行机制的探索和研究。

姚穆强调,产业联盟合作要从原料、成品一直至终端用户,同时要做好后续的技术服务工作。李陵申指出,安全防护纺织品具有技术含量高、市场需求大、产品差别化等特征,“基地”、“联盟”应做好标准体系研究、提高检测手段、实行吊牌管理。陈伟提出,防护用纺织品是警察处理突发事件的最后一道安全防线,警用面料开发要以轻量化、舒适化和智能化为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