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工作方案范例6篇

人事工作方案

人事工作方案范文1

一、人事档案管理存在问题的表现

1.很多单位的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还仅停留在打印档案目录、打印档案转递通知单等最基本的微机操作上,并没有对人事档案内容进行扫描、存储和检索,对每卷人事档案内容的查询也仅仅停留在人事档案案卷是否在库房,人事档案材料是否转入或转出等最基本的查询。

2.目前许多单位采用的人事档案管理系统是中组部统一开发的计算机人事档案管理系统,使用范围小,只是用于内部简单的人事档案借阅和归还手续,限制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

3.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不太高,对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有些人甚至认为档案管理枯燥无味,没什么技术性,是一种谁都能干的工作。

4.档案的收集、整理和审核上存在收集不全、整理不科学、审核不严密,甚至出现伪造现象。

二、人事档案现代化管理对策研究

1.建立健全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制度

为了使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我们应该建立健全各项人事档案管理制度。首先,从本单位的工作实际出发,本着严谨、科学、准确,且针对性强的总原则,制定和设计查借阅、保管、保密、安全等制度以及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岗位职责。其次,将各项制度、法规上墙,将执行情况纳入年初计划和年终目标管理规范,促使人事档案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实施能有效的执行。

2.建立适合本单位的人事档案电子信息管理系统

通过人事档案电子信息库,可以方便地对人事档案信息进行检索、筛选、比较、统计和分析,并直接生成工作所需的各种表格和文档,提高人事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通过推进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利用信息化的手段及时充实更新档案信息的数据库,保证人事档案信息的时效性、真实性和准确性。

3.提高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

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责任重大,政治性、技术性、保密性强,需要“管档”人员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奉献精神。在管档队伍的建设和管理上,重点要抓“三个环节”:一是高门槛,严把入口。在《干部档案管理条例》规定的档案管理员从业资格条件上,还要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具备熟练操作电脑的技能。二是加强培养,提升能力。对新入职的档案管理员实行“三个一”,即:参加一期人事档案管理法律法规和业务理论培训班,经一个月的跟班学习,通过业务技能考核后方可正式上岗。三是关爱帮助,强化激励。在政治上关注、在生活上爱护管档人员,使他们工作有劲头,忠于职守、乐于奉献。

4.创新工作方法提高案卷质量确保信息准确

案卷质量是人事档案的生命,也是信息化系统的基础。新形势下,只有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才能真正做好人事档案材料的收集、审核和整理录入工作,全面提高人事档案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在人事档案材料的收集上,应实行“三收集二催要一追究”工作法。“三收集”即:定期收集,对阶段性形成的材料,如年度考核表、调资表等材料,及时收集归档;在年底以及档案整理录入前,对有关档案材料进行集中收集;重点收集,在审档过程中,将缺少的材料分类造册,并及时向有关单位和个人催要。“二催要”即:通知催要,针对部分人事档案中缺少原始档案材料的问题,逐单位下发通知,标注个人缺少的材料,由其单位负责收集;电话催要,对个人补交材料不及时的,按姓氏排序分配到档案管理员,由管档人员直接联系本人追索。“一追究”对不收集或不补交档案材料的人员进行点名批评,并明确将其情况与年底考核挂钩,提高单位的重视程度。

在人事档案材料的审核上,一是组织资深档案员对问题材料逐份辨析,保证档案资料“去伪存真、去粗存精、取之有据、舍之有理”;二是查清问题根源,进行组织认定,对因个人或单位粗心等原因造成的,及时通知本人补交材料;对确实是个人涂改、伪造材料,分类汇总,严格实施责任追究;三是对审核完的档案材料在录入信息库之前,由资深档案员按照一定的比例随机抽查,使档案材料内容不漏项、标准不走样。

人事工作方案范文2

通过落实整改计划、整改责任、整改措施、整改成效,集中时间、集中精力解决党员和党组织存在的突出问题,达到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基层组织、服务人民群众、促进各项工作的目的,使先进性教育活动真正成为群众满意工程。

二、时间安排

先进性教育活动整改提高阶段工作从5月中旬开始,到6月中旬基本结束,时间为一个月左右。

三、工作步骤和方法

整改提高阶段重点抓好制定整改措施和整改方案、认真进行整改和向群众公布整改情况等三个环节的工作,具体分五个步骤实施。

1、学习有关文件精神,搞好思想发动。组织广大党员继续深入学习中央领导同志近期关于先进性教育活动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学习中央、省委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关于做好第一批先进性教育活动整改提高阶段工作的通知》精神,5月10日全省先进性教育活动工作座谈会精神,以及市委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关于做好第一批先进性教育活动整改提高阶段工作的实施意见》。召开动员会议,传达贯彻市委先进性教育活动第三次会议精神。引导广大党员提高认识、端正态度,摆正位置、自觉投入,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省委和市委的部署上来,统一到整改提高阶段各项工作的要求上来,明确第三阶段工作的内容、步骤和方法,扎实推进整改提高阶段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2、制定整改措施和整改方案。在分析评议阶段工作的基础上,每个党员都要对照党性分析材料,结合党组织的评议意见,对存在的问题作深入反思,进一步明确整改措施。

党组领导班子和党支部要结合各自的工作实际,针对党员和党组织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群众反映强烈的党风、政风、行风方面的突出问题,涉及群众切身利益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突出问题,认真制定整改方案。整改方案的制定要充分考虑问题的轻重缓急和难易程度,既有近期目标,又有中长期安排;既要考虑解决问题的必要性,又要考虑解决问题的可行性,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不提过高的目标和不切实际的口号。要把群众意见最大、最不满意的事情,群众最希望办、当前能够办好的事情作为整改工作的重点。

党员的整改措施,由党支部审阅;党支部书记的整改措施,由党总支书记审阅;党员领导干部的整改措施,由党组主要负责同志审阅。领导班子的整改方案和党组主要负责同志的整改措施,要经上一级督导组审阅。党支部的整改方案,由党总支审阅。领导班子整改方案和党员领导干部的整改措施要按干部管理权限上报备案。党支部的整改方案要报党总支备案。

党组领导班子的整改方案,要注意吸收班子个人的整改措施,注意听取下级机关和群众的意见,由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定,并听取督导组的意见。整改方案形成后,要通过一定形式,在一定范围内向群众公布,接受群众监督,吸收群众的合理意见,进行必要的修订。

3、认真进行整改。每个党员要按照经审核的整改措施扎扎实实进行整改。党组织要教育引导党员把解决突出问题、落实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要求与履行岗位职责结合起来,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要明确整改提高工作的重点。要针对群众提出的意见,特别是反映强烈的意见,根据党员、党支部和领导班子查找的突出问题,按照“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基层组织、服务人民群众、促进各项工作”的目标要求来确定整改提高工作重点。每个党员、党支部和领导班子存在的突出问题不尽一样,整改提高的重点也有所不同,要从实际出发确定各自整改提高的重点。要着重抓好思想、组织、作风和工作等方面的整改提高工作。思想整改方面,要继续把学习放在首位并贯彻始终,针对查找出的在理想信念、宗旨意识、思想工作作风、遵守纪律和立足本职发挥作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搞好思想整改;组织整改方面,着重从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巩固党的执政基础,进行组织整改,重点解决机关党组织建设问题,事业单位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的问题,党员教育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作风整改方面,要以深入开展“为发展添砖加瓦争创一流业绩,为党旗增光添彩争当先锋模范”为主要内容的“两为两争”活动为载体,促进作风的转变,党员要重点围绕改进工作作风,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提高工作效率等方面的问题进行整改,党员领导干部要重点围绕克服形式主义、,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加强调查研究,发扬求真务实作风等方面的问题进行整改,机关要紧密结合工作实际,重点围绕党风、政风、学风、文风、会风等方面的问题进行整改,窗口单位要重点围绕提高服务质量,改进服务态度,方便基层和群众等方面的问题进行整改;工作整改方面,要围绕落实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和我市生态型经济枢纽建设的战略构想,坚持致力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重点对影响本单位改革发展稳定的突出问题进行整改。

党组和领导班子要将各自的整改任务进行分解,明确责任部门和完成时间,落实具体责任人,并对整改情况认真进行督查。对具备整改条件的问题,要马上整改;对通过努力能够解决的问题,要限期整改;对那些应该解决但由于受客观条件限制一时解决不了的问题,要向群众说明情况,积极采取措施逐步解决;对情况复杂、涉及面广,单靠一个部门和单位难以解决的问题,报上级党组织及有关部门进行协调,采取综合治理措施加以解决。同时给群众一个负责任的交代,努力使群众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让广大群众进一步感受到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实际效果。

4、向群众公布整改情况。集中整改阶段工作基本结束后,要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党组织、领导班子的整改情况,听取群众意见,接受群众监督。党员和党支部在本机关范围内,党员领导干部和领导班子在本机关各科室、有关单位和部门范围内,采取召开会议或印发整改材料等形式,公布整改情况。党支部要在适当时候组织党员过一次专题组织生活,交流党员个人整改情况,肯定成绩,找出差距,进一步搞好整改。

5、进行群众满意度测评和总结。整改提高阶段工作结束时,要进行群众满意度测评工作。对群众满意度测评工作要超前思考、主动研究、尽早谋划。群众满意度测评工作结束后,要对先进性教育活动进行总结,并对巩固和扩大整改成果工作作出安排。

四、工作要求

1、要紧密结合改革发展稳定的实际抓整改。要切实加强形势教育,引导党员和群众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和大局意识,充分认识我国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好局面来之不易,切实将思想统一到中央的要求上来,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每个共产党员都要认清自己肩负的责任和使命,强化组织观念、纪律观念,团结带领广大群众,以实际行动维护和发展本地本部门本单位改革发展稳定的局面。要继续做好改进作风、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工作。通过扎扎实实地抓整改、办实事、解难题、促发展,让群众进一步感受到党组织和党员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的新变化。

2、要注重发挥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的带头作用。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落实整改措施,自觉接受群众监督,要求普通党员做到的,领导干部首先做好;领导机关要带头抓好整改,进一步转变作风,改进工作,提高效率,要求下级机关做到的,上级机关首先做好。通过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带头整改,发挥表率作用,推动整改提高阶段工作的扎实开展。

3、要正确掌握政策。整改提高阶段要认真研究并正确掌握有关政策。这次先进性教育活动不单独搞一个组织处理阶段。对那些不认真履行党员义务、不完全符合党员条件的党员,党组织要区别情况,做好教育转化工作。通过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和帮助他们提高思想认识,正视存在的问题,增强改正问题的信心和决心;注意从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关心他们,激发他们的内在动力,促使他们尽快转化为合格党员。

4、要着手研究健全和完善保持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要把抓好整改与建章立制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把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与抓好经常性的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按照“让党员受教育,使群众得利益”的要求,组织精干力量,着手研究健全和完善本单位保持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问题,争取在整改提高阶段拿出一个初步方案。

5、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党组要加强对整改提高阶段工作的领导,落实领导责任和工作责任。党组主要负责同志要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职责,投入足够精力抓整改,领导班子其他成员要认真抓好分管部门、单位党组织和党员的整改提高工作。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防止出现松懈情绪。局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要加强工作指导,掌握整改提高阶段工作的进展情况,及时发现问题,认真研究解决,使整改提高阶段工作扎实开展,保证先进性教育活动取得实效。党总支、党支部要切实加强自身建设,充分发挥作用,认真组织指导党员扎扎实实地进行整改。党支部书记要切实履行直接责任人的职责,在整改工作中为其他党员作出表率。

人事工作方案范文3

一、检查目的

㈠全面掌握辖区用人单位的用工信息,做到“五清”(用人单位基本信息清、职工人数清、签订劳动合同情况清、工资支付情况清、参加社会保险情况清),建立全区用人单位劳动保障诚信档案,实现对用人单位的分类监管、分类指导、动态管理;

㈡集中整治重点行业、重点区域存在的合同签订、社会保险、工资支付等方面不规范现象,纠正用人单位的违法用工行为,使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劳动用工行为进一步规范;

㈢通过检查,大力开展“五送”、算“五笔帐”等宣传培训活动,进一步提高用人单位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的意识,从源头规范用工行为;

㈣针对修订后的《劳动合同法》,加大对劳务派遣检查力度,规范劳务派遣行为;

㈤与用人单位建立有效联系机制,做好为企服务工作,指导督促用人单位依法建立规范的劳动用工制度。

二、检查对象

检查对象为全区范围内各类用人单位,具体包括《劳动合同法》和《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规定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用人单位。重点是辖区内加工制造、餐饮服务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和小砖瓦窑厂、小作坊、租赁厂房生产经营的“厂中厂”、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无证照经营的用人单位等。

三、检查内容

㈠用人单位制定内部劳动保障规章制度情况;

㈡劳动合同签订和履行情况;

㈢劳务派遣和非全日制用工情况;

㈣参加各项社会保险和社会保险缴费情况;

㈤支付劳动者工资尤其是农民工工资和执行最低工资标准情况;

㈥工作时间和节假日加班工资报酬支付情况;

㈦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签订、履行情况;

㈧女职工、未成年工特殊保护及《禁止使用童工规定》执行情况;

㈨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情况。

劳动用工检查的重点是:劳动合同签订情况;支付劳动者工资尤其是农民工工资和执行最低工资标准情况;参加社会保险和社会保险缴费情况;劳务派遣情况;工作时间和法定节假日加班工资支付情况;有无使用童工情况。

四、检查方式

检查以实地检查为主,书面审查为辅。按照分级管理和属地监管相结合原则,重点企业(以市涉企检查备案系统公布名单为准)由区仲裁监察处负责,非重点企业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由各社区就业和社会保障办公室负责。为了减轻企业负担,根据《关于建立重点企业检查抄告等制度进一步规范涉企检查行为的通知》文件精神,2013年度内未发生劳动用工投诉举报的重点企业仅书面审查不做实地检查,其他被检查单位通过实地检查用人单位参保记录、工资支付凭证等书面资料及向劳动者询问用工情况等方式,直接掌握用人单位劳动用工情况。

五、检查步骤

㈠宣传动员阶段(8月1日至8月15日)

各社区要制定相应的检查实施方案,明确分工,落实部署本辖区的检查活动。区劳动人事局将统一印制宣传条幅、《劳动合同法》、《工伤保险条例》、《劳动合同书》等书面宣传材料,组织开展专题性宣传和培训活动,加大劳动用工检查的宣传力度,提高用人单位对专项检查的重视和认识。同时,区劳动人事局将组织社区劳动保障工作人员开展业务培训,统一检查标准、检查方式和检查步骤。各社区可结合工会组建、安全生产管理等方面工作,通过集中组织辖区企业负责人开展特色培训活动和邀请公益律师提供法律意见等多种方式,提高企业规范用工和安全生产意识,指导企业建立规范的用工制度。

㈡全面审查和整改阶段(8月16日至10月15日)

2013年度未发生劳动投诉举报的重点企业,由区劳动人事局下达书面年审通知,要求企业报送相关书面材料,进行书面审查。对有劳动投诉举报的重点企业,由区劳动人事局进行实地检查。对实地检查的用人单位,区、社区两级检查部门应当现场审查劳动合同书、工资发放记录、考勤表、社会保险参保凭证等书面材料,现场查看有无使用童工行为,并向职工询问核实实际用工情况。区、社区两级检查部门应当将检查情况详实记录在《劳动用工专项检查情况登记表》,各社区对在检查中发现的违反法律法规行为应当及时固定相关证据,填写《规范企业用工建议书》,告知企业限期整改。对逾期未予整改的应当以《企业涉嫌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情况抄告单》形式通报区劳动人事局。对拒不提供书面审查材料、有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行为拒不改正的用人单位,由区劳动人事局依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予以处理。

劳动用工专项检查,既是对用人单位劳动用工情况的掌握,对违法用工行为的规范,也是对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宣传。区、社区两级检查部门应当在检查中积极开展“送法律、送服务、送合同、送政策、送提示”“五送”上门活动和为企业算好“时间帐、成本帐、风险帐、发展帐、和谐帐”五笔帐活动,进一步提高用人单位自觉规范劳动用工行为的意识,指导协助用人单位在规定期限依法规范用工行为,同时做好跟踪督促落实工作,做到宣传到位、规范到位。

㈢抽查验收阶段(10月16日至11月15日)

为确保此次劳动用工检查落到实处,区劳动人事局将对各社区报送的用人单位检查结果进行抽查验收,抽查数量不得低于送审单位数量的5%,如发现实际检查结果与书面资料明显不符和已备案的劳动投诉举报用人单位未被列入检查对象的,不予验收通过,并由所在社区负责重新进行检查。

㈤总结上报阶段(11月16日-11月30日)

各社区要对检查情况认真进行总结,统计汇总相关数据,并及时将总结和统计报表上报区劳动人事局。各社区要根据检查结果建立辖区用人单位基础信息台帐,对辖区用人单位开展劳动保障诚信等级评价,按照一企一档的原则,建立辖区用人单位劳动保障诚信档案,实现对辖区用人单位的分类监管、分类指导和动态管理。

六、有关要求

㈠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此次劳动用工专项检查是对全区用人单位劳动用工情况的又一次整体摸排,对推进城乡统筹的劳动用工关系,提升全区和谐稳定劳动关系水平有着重要意义。各社区要高度重视,抓住此次活动的有力契机,充分发挥网格化监管体系的基层优势作用,全面摸排、不留死角,准确掌握辖区用人单位的详细信息,尤其是劳动合同签订、社会保险、工资支付等情况。同时,通过专项检查活动,使区、社区两级劳动用工监管部门与用人单位建立起有效的联系机制,通过持续有效的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宣传,进一步提高用人单位依法用工意识,指导协助用人单位建立劳动用工管理制度,从源头规范用工行为,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同时使本辖区用工信息和就业信息形成互动,促进就业。劳动用工检查期间,区劳动人事局将组成检查小组对各社区劳动用工检查进展情况进行现场督察和指导。

人事工作方案范文4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着眼于解决残疾人最关心的﹑最直接的﹑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完善以“生活照料﹑医疗卫生﹑康复﹑社会保障﹑教育﹑就业﹑文化体育﹑维权”为主要内容的残疾人服务体系,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狠抓重点项目的实施,强化组织体系的建设,增强服务能力,大力改善残疾人状况,缩小残疾人生活状况与社会平均水平的差距,努力推动残疾人事业与全县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二、主要目标

将符合条件的城乡贫困残疾人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实现应保尽保,重度残疾人的低保标准提高20%。

发展残疾人扶贫基地,扶持5000名贫困残疾人改善生活状况,依托项目对500户贫困残疾人危房进行改造,改善居住环境;

城乡残疾人参加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5%以上;

帮助500名城镇残疾人就业,400名农村残疾人稳定从业;

加大特殊教育工作力度,资助500名贫困残疾学生就学。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90%以上;强化社会康复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工作网络,扩大康复服务面。康复服务中心要尽快建立。围绕实现“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认真实施助听、助明、助行康复民生项目,对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康复率达到60%以上;基层残疾人组织全面规范达标,全县残疾人工作力量得到切实加强;

三、落实措施

(一)大力实施康复项目,全面补偿残疾人残障功能。

1.推进康复服务体系建设。要将残疾人康复工作纳入卫生工作规划,纳入县、乡、村卫生服务体系,建立和完善以专门康复机构为骨干、乡镇卫生院为基础、家庭为依托的康复服务网络;兴办残疾人康复机构,加强县医院和中医院康复医学科室建设;乡镇卫生院配备康复设施,建立康复队伍,开展康复活动,提高康复工作水平。加强县残疾人康复中心建设,力争“十二五”末,建立规范标准的县残疾人康复中心。从拓展康复项目、配备康复设施、增加人员编制、强化人员培训入手,不断提高残疾人康复中心的服务水平,使其成为全县残疾人康复技术资源中心。同时要加强康复人员培训工作,建设一支良好的康复工作队伍。

2.加大康复项目实施力度。积极组织实施公益金康复项目、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以及国内外康复援助项目,为500名白内障患者实施复明手术、为50名聋儿配发助听器、为10名精神病患者提供免费医疗救助,为15名肢体残疾儿童提供免费肢体矫治手术和术后康复训练,依托康复机构和学前教育机构,积极开展学前残疾儿童早期干预和康复。

3.加强辅助器具供应工作。加强县辅助器具服务机构建设,实施贫困残疾儿童辅助器具适配抢救性康复项目、长江新里程计划项目和残疾人家庭无障碍设施改造项目,为残疾人提供辅助器具500件,为100名残疾人装配假肢、矫形器,为50名低视力患者配发助视器,推进辅助器具服务进社区、进家庭,扩大覆盖面,提高使用率,要加大资金投入,使有需求的残疾人都能够使用上适合自己的辅助器具。

4.全面加强残疾预防工作。建立健全产前筛查诊断网络,广泛开展新生儿缺陷筛查,建立早发现、早报告、早干预制度,有效控制自闭症、脑瘫、重度智力残疾等先天残疾的发生。强化计划免疫和基本医疗卫生保健,大量减少传染病致残。普及残疾预防知识,提高公众残疾预防意识。组织好全国助残日等主题宣传教育活动,重点做好新婚育龄夫妇、孕产期妇女、有害环境地区居民、中小学生等重点人群的宣传教育工作。普及婚前卫生指导、咨询和医学检查。

(二)大力推进扶贫解困,全面改善残疾人生活状况。

1.纳入扶贫开发总体规划。将贫困残疾人作为重点扶持群体优先纳入扶贫对象,纳入整村推进和连片整流域扶贫规划及基本农田、基础设施、环境改造和公共服务等建设项目给予援助。重点要围绕残疾人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所需,着力解决残疾人家庭住房、人畜饮水、通电、通路、通广播电视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

2.落实各项扶持政策。全面落实《县扶助残疾人规定》(政办发[2012]153号),特别要做好对残疾人的各项特惠政策与低保、扶贫开发等扶持政策的有效衔接,兑现各项优惠扶持政策,扩大残疾人社会保障覆盖面,切实改善残疾人生活状况。

3.积极开展残疾人扶贫工作。将残疾人救助与保障纳入公共救助与保障范围,统筹安排并优先扶持。实施“扶贫带动”战略,加强残疾人扶贫基地建设,带动更多的残疾人脱贫致富。依靠科技、项目、产业、信息带动5000名贫困残疾人脱贫致富。对500户农村贫困残疾人实施危房改造,切实改善残疾人居住条件。

4.加大农村残疾人培训力度。强化残疾人职业培训工作。劳动保障部门要将残疾人的职业培训纳入培训规划,统一部署和组织,要以市场需求为向导,以社会化培训为重点,大力开展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建立健全残疾人职业技能优秀人才奖励制度,不断提高残疾人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帮助1000名残疾人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靠技能走上脱贫致富之路。

5.深入开展帮扶残疾人工作。把帮扶残疾人与全县干部职工“结对帮扶”、创先争优活动相结合,有序组织各部门、各单位及广大干部职工结对帮扶贫困残疾人,把帮扶残疾人常态化,强化帮扶工作组织管理,改善帮扶工作机制,提高帮扶工作实效,每年帮扶贫困残疾人200名以上。

(三)大力构筑保障体系,全面扩大残疾人救助范围。

1.扩大贫困残疾人最低生活保障覆盖面。对符合低保条件的城乡贫困残疾人家庭应保尽保,对纳入城市低保的重度残疾人本人在原来基础上按保障标准的20%上浮低保金;特困残疾人家庭生活保障覆盖率达到100%,残疾人基本生活得到稳定的制度性保障。

2.加大特困残疾人救助力度。统筹解决城乡低收入特困残疾人家庭困难,针对重度残疾人、一户多残、老残一体、流浪残疾人等特困残疾人群体,制定临时救助或定期定量救助办法。对城乡流浪乞讨生活无着落的残疾人按规定给予及时救助和妥善安置,并制定监护措施。制定贫困残疾学生及残疾人子女救助办法。

3.支持残疾人参加社会保险。鼓励和支持残疾人积极参加基本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保险,按规定给予补贴。各类企业按规定对残疾职工给予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补贴;将符合规定的残疾人康复医疗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

4.提高残疾人社会福利水平。对重度残疾人适配基本型辅助器具给予全额或部分补助,对残疾人家居环境无障碍建设和改造,以及对日间照料、护理、居家服务给予政府补贴。将所有符合条件的残疾人纳入供养范围,改善供养条件,提高供养水平。对孤残儿童实施养育、康复、教育、就业等相配套的综合利政策。落实残疾人个人所得税减免政策。

(四)大力开展技能培训,全面促进残疾人劳动就业。

1.建立残疾人就业长效机制。全面落实《残疾人就业条例》、《省分散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办法》和《省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管理暂行办法》,依法推进残疾人就业工作。

2.促进残疾人多形式就业。敦促机关、团体和企事业单位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逐步建立残疾人按比例就业制度,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30名;实施残疾人就业援助工程,落实政府公益性岗位安排残疾人就业的政策规定,落实高校毕业生就业扶持和集中安置残疾人就业单位保护政策,不断扩大残疾人集中就业规模,实现残疾人集中就业10名;大力扶持残疾人自主创业,以社区便民服务、公益岗位和家庭服务等多种形式,进一步提高残疾人个体就业水平,帮助100名残疾人从事个体经营。对盲人就业在政策、场地、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照顾,扶持10名盲人从事按摩服务业。开展职业康复项目,促进智力和精神残疾人辅就业。征收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突破200万元;

3.加强残疾人职业培训。引导职业教育培训机构开展多层次残疾人职业教育培训,着力加强订单式培训、定向培训和定岗培训,强化技能训练和职业素质培养,培训残疾人1000人。建立残疾人职业培训补贴与培训质量、一次性就业率相衔接的机制。

4.加强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建设。加强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规范化建设。推进残疾人就业信息网建设,提高就业信息工作水平,健全残疾人就业信息网络。全面开展残疾人失业登记工作,为残疾人就业提供全方位服务。劳动保障部门要加强对残疾人服务机构的指导和支持。

(五)大力发展特殊教育,全面提高残疾人文化素质。

1、教育部门要将特殊教育纳入“十二五”教育规划,统一实施。

2、全面推进随班就读,在普通中、小学校设立特教班,努力提高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采取多种形式,扫除残疾青壮年文盲;鼓励残疾人自学成才。

3、认真落实优惠政策,建立健全残疾学生就学保障机制,使全县义务教育阶段的残疾学生和贫困残疾人家庭子女全部享受“两免一补”政策;接受高级中等以上教育的贫困残疾学生享受国家有关费用减免和优先得到助学金、教育贷款和各类扶残助学项目资金。

4、加大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力度,加强特殊教育师资人才队伍建设,为特殊教育发展提供师资保障;加强盲文、手语推广工作,组织开展盲文、手语特殊教育培训。

5、广泛开展扶残助学活动,组织实施国家公益金助学等各类扶残助学项目;建立扶残助学长效机制,多渠道筹集助学基金,扩大对大、中、小贫困残疾学生辅助面,资助贫困残疾学生和残疾人子女500名,提高残疾学生的入学率。

(六)大力推进维权工作,全面维护残疾人基本权益。

1.全面落实助残法规政策。在进一步完善保障残疾人权益政策体系的基础上,重点抓好各项扶残助残法规政策的贯彻落实,通过组织人大执法检查、政府专项督查、政协工作视察、残工委定期检查等,全面落实各项扶残助残法规政策,切实维护残疾人基本权益。

2.加大残疾人法律救助力度。形成以司法部门法律援助为主导、残联和社会力量提供的法律救助和服务为补充的残疾人法律救助服务体系。建立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站,为所有有法律服务需求的贫困残疾人提供优质、便捷、高效的法律救助和服务。

3.全面推进无障碍建设。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和行业规定,加快无障碍建设。新建、改建、扩建项目严格按照国家规范建设无障碍设施,加快推进现有道路、公共建筑、公共交通、居住小区、公共场所等无障碍设施的改造。在重点公共服务行业、公共场所、公共交通工具建立语音文字提示、信息屏幕报等系统。

4.完善残疾人工作长效机制。健全残疾人事项督查督办与突发应急处置机制,畅通残疾人渠道,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力度,努力将残疾人反映的突出问题解决在基层,使残疾人办结率达到100%。加快制定实施针对不同类别残疾人特殊需求的特惠扶助政策,着力解决残疾人在医疗、康复、教育、就业、住房等方面的普遍性利益诉求。加大侵害残疾人权益的案件协调督办力度,切实维护残疾人权益及社会和谐稳定。

(七)大力开展宣传文体工作,不断满足残疾人精神需求。

1.倡导扶残助残的社会风尚。将扶残助残活动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广泛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样、富有成效的助残活动,进一步营造全社会都来关心残疾人的良好氛围。

2.加强残疾人事业社会宣传。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大力宣传残疾人事业。报刊、广播电视、网络每年开设专题专栏1期,每年刊播残疾人事业宣传稿件40篇以上,坚持经常性报道残疾人工作动态,反映残疾人关心的热点问题。

3.积极为残疾人提供文化服务。社会公共文化设施要对残疾人免费开放并提供特殊服务,增加适合残疾人特点和需要的活动内容与设施,促进残健交流。积极开展“文化进社区”、“文化进乡村”活动,为基层残疾人提供文化服务。县图书馆要设立盲文及盲人有声读物阅览室,不断增加盲文图书和有声读物种类、数量,为盲人提供送书上门等服务。

4.发展残疾人特殊艺术。加强对残疾人特殊艺术的指导和扶持,发掘、创编残疾人艺术作品,培养优秀艺术人才,推荐到省、市参加残疾人艺术汇演。

5.开展残疾人体育活动。把残疾人体育纳入全县体育发展规划。新建、改建公共体育场馆要规划建设无障碍设施,为残疾人参加体育锻炼和比赛提供便利。公共体育设施要逐步向残疾人免费开放,并为残疾人参加体育活动提供服务。建立优秀残疾人运动员人才库,积极组织参加国内外重大残疾人体育比赛。

(八)大力加强组织建设,全面夯实残疾人工作基础。

1.加强基层残联组织建设。按照基层残疾人组织规范化建设条标准,紧扣专职委员选配、误工补助落实、办公条件改善、工作制度建立、服务任务明确等重点环节,进一步提高基层残疾人组织服务能力和水平。加强乡镇残联班子建设,乡镇残联和社区残协残疾人专职委员全部纳入公益性岗位,全县所有村残协残疾人专职委员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并且采取多种补贴形式,逐年提高专职委员津贴,推动基层残疾人组织全面规范达标。

2.加强残疾人工作者业务培训。制定实施全县残联系统工作人员培训计划,以提高专职委员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为重点,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分级分类培训。同时,要全面推行专职委员公开招聘、合同管理、绩效考核制度,建立动态管理机制和激励机制,努力提高残疾人工作者的综合服务能力。

3.发挥残疾人专门协会作用。健全专门协会组织,全面落实人员、经费和场地,树立示范专门协会4个,选拔优秀残疾人或残疾人亲友负责专门协会工作,举办协会主席培训班,实现规范化运行,确保协会工作广泛深入开展,更好地发挥职能作用,密切联系残疾人,代表残疾人利益,反映残疾人需求,活跃残疾人生活。

4.加强残疾人证管理。坚持评定标准,严格评定程序,减免办证费用,认真做好残疾人证核发工作,使更多的残疾人能够享受到优惠政策。残联要结合第二代残疾人证发放工作,认真做好残疾人基本情况摸底调查工作,逐步建立和完善全县残疾人状况基础数据库,为加快推进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提供决策依据。

5.壮大助残志愿者队伍。积极组织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加入助残志愿者队伍,有序组织助残志愿者结对帮扶贫困残疾人,促进志愿者助残活动常态化。

6.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广泛开展自强活动,弘扬四自精神,培育自强典型,表彰奖励自强模范和助残先进,鼓励和帮助残疾人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充分发挥残疾人在残疾人事业发展中的主体作用。

(九)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残疾人服务水平。

1.发挥残疾人综合设施服务作用。县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要开拓服务领域,完善服务功能,满足残疾人的康复服务指导和聋儿听力语言训练﹑就业服务职业培训﹑辅助器具供应﹑法律救助﹑文体活动等综合服务需要,做到功能齐全﹑设施配套,切实为残疾人提供优质服务。

2.扩大残疾人服务设施建设规模。积极争取县级康复中心建设项目,结合医疗机构改革和社会福利院、乡镇敬老院、五保家园建设等,建立残疾人康复中心,切实扩大残疾人服务设施建设规模。

3.加强残疾人工作信息化建设。不断完善残联公众信息网,丰富信息内容,加强社会宣传,促进政务公开,为残疾人提供方便快捷的网络信息服务。建立残联综合业务数据管理平台,与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管理信息平台实现数据交换和资源共享,为残疾人享有社会保障和服务提供身份认证和基础信息,为残疾人事业发展提供客观真实的基础数据。加强残疾人工作信息化队伍建设,加大基层信息专业技术人才培养。

(十)大力构筑科技支撑,全面加快残疾人事业发展。

1.树立科学发展残疾人事业的思想。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坚持以人为本,树立残疾人事业与经济社会各项事业持续、协调、健康发展的思想,把科学发展、率先发展、持续发展的理念融入到具体的残疾人工作中,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坚持社会化工作方法,充分利用科学技术提升残疾人工作效率,加快残疾人事业发展。

2.推行残疾人事业网络化管理。加强基层残疾人工作业务台帐建设,全面推行计算机管理,网络报送,提高残疾人事业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和实效性。加强对残疾人事业各类统计数据资源的综合分析,推进相关统计指标纳入全县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统计指标体系。加强统计队伍建设,定期做好培训工作。

3.做好残疾人状况监测工作。加强全县残疾人状况监测工作,稳定工作队伍,落实保障资金,提高数据质量,加强分析利用,推进残疾人抽样调查的制度化、规范化。

4.完善县残联门户网站。完善县残联门户网站,科学设置网站版面,残疾人法规政策,交流残疾人工作经验,推介残疾人服务信息,反映残疾人热点问题,为残疾人融入社会、社会了解残疾人搭建互动平台,实现残疾人事业信息化、网络化发展目标。

四、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将贯彻落实《省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从政策上倾斜、资金上保障、项目上支持、精神上鼓励,定期召开会议研究残疾人工作,主要领导要经常性调研残疾人工作,倾听残疾人诉求,主持决策残疾人事业重大事项;分管领导要亲自组织实施残疾人事业发展规划,协调解决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问题,督促抓好各项措施全面落实。

2.加强协作配合。要进一步加强县政府残工委建设,各成员单位要将各自工作任务纳入本系统、本部门年度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范围,靠实责任,强化督查,抓好落实。各乡镇人民政府要发挥在残疾人工作中的基础性作用,将各项目标任务纳入总体规划,统筹兼顾,确保残疾人工作扎实推进,取得实效。

3.加大经费投入。建立残疾人事业经费投入增长机制。残疾人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等经费采取县财政预算安排、社会捐助、个人与单位负担等多渠道筹集。县财政在保障残疾人工作正常经费的同时,安排一定的残疾人康复经费,解决残疾人扶贫工作经费、专职委员津贴、法律援助资金,配套残疾人危房改造、扶残助学等项目资金。要定期开展扶残助残专项募捐,补充残疾人救助资金。要加大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工作力度,支持残疾人就业和培训工作。形成残疾人事业发展资金投入多元化的格局,全力保障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顺利推进。

4.强化宣传教育。宣传部门及各类媒体要采取多种方式,大力宣传加快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政策法规,宣传加快推进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目标任务、典型经验和工作成效,大力弘扬人道主义思想和中华民族扶残助残的传统美德,激励广大残疾人自尊、自信、自强、自立,倡导和鼓励社会各界关心、支持、参与残疾人事业发展,开展形式多样的扶残助残活动,为全面实施《省“十二五”残疾人事业发展规划》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

五、评估体系

1.成立评估领导小组。为确保《省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顺利实施,由县残工委牵头,县政府分管领导负责,邀请有关部门和优秀残疾人代表参与,组成县“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评估工作领导小组,加大督促检查和目标责任制管理,确保“十二五”规划既定目标圆满完成。

人事工作方案范文5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和省委八届八次全会精神为指导,以深入贯彻实施《条例》为主线,通过全省人事编制部门领导面对面接待群众,集中处理问题,进一步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切实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以实际行动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以人为本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全面推进全系统政行风建设和自身建设,为吉林更快更好发展创造稳定环境。

二、工作原则

1.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对属于人事编制部门职责范围的事项,必须立案受理。属于哪一级的职责,就由哪一级负责处理;属于哪个处(科)室的,就由哪个处(科)室具体承办。努力把问题解决在当地、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2.坚持依法办事的原则。要严格把握政策,对于事实清楚、符合政策规定的事项,要认真负责地予以解决。对工作人员不作为或工作有偏差,导致群众上访的,要实事求是地予以纠正。对人提出过高要求或无理纠缠的,要做好说服教育、思想疏导工作,不能突破政策搞迁就照顾。受理的每一个案件,都要事实清楚、程序完备、政策依据充分,经得起检验。

3.坚持切实为群众解决问题的原则。各级人事编制部门要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做工作,问题不查清楚不放过,问题不解决不放过,使人都能按政策得到一个明确的答复。对人提出的按政策应该解决的合理要求,能立即解决的,要立即解决;暂时难以解决的,要向人说明情况,并积极创造条件,抓紧解决;对按政策不应该解决的,也要给予明确答复。

4.坚持解决问题与疏导教育相结合的原则。要广泛宣传《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积极引导人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诉求,自觉维护秩序和社会秩序。对违反《条例》有关规定,不依法、无理取闹的人,要严肃批评教育;经劝阻、批评和教育无效的,由公安机关予以处理。

三、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全省人事编制部门领导接访周活动,集中处理群众问题,着重解决人长期上访未得到明确答复的问题。主要工作目标是:

1.凡是到各级人事编制部门上访的人,都能得到人事编制部门领导的认真接待;凡是按政策法规规定属于人事编制部门职权范围内受理的事项,人都能得到书面明确答复;各级人事编制部门在此期间处理过的事项,力争做到人息访。

2.通过全省人事编制部门领导接访周活动,大力宣传《条例》,大力宣传人事编制政策法规,为人答疑解惑,提供咨询服务。

3.通过全省人事编制部门领导接访周活动,形成一把手亲自组织协调、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各处(科)室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工作新格局,初步建立起畅通、有序、务实、高效的工作新秩序。

4.通过全省人事编制部门领导接访周活动,及时发现人事编制部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以便有针对性地采取整改措施,切实改进人事编制工作,加强人事编制部门自身建设。

四、时间安排

6月初,省人事厅、省编办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布开展接访周活动的有关政策措施。各市(州)、县(市、区)人事局、编办按照通知要求做好部署,提出贯彻落实的具体意见,做好调查摸底、制定方案、公布接待时间和领导姓名等各项准备工作。

第一次领导接访周活动时间为6月19日至6月23日,省、市(州)、县(市、区)人事编制部门领导利用一周时间,面对面集中接待群众来访,受理属于本级人事编制部门业务范围的事项(包括申请复查、复核的事项),并由领导班子成员分别负责,逐案进行调查处理。

7月14日前,各级人事编制部门对所有立案的事项提出具体处理意见。

第二次领导接访周活动的时间为11月13日至11月17日。12月8日前,对所有立案的事项提出具体处理意见。

五、几点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各级人事编制部门一把手是开展领导接访周活动的第一责任人,要面对面地接待人,亲自倾听人的诉求,亲自协调、处理人的问题,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事为民所办。同时,切实担负起领导责任,统筹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

2.做好宣传发动。各级人事编制部门要做好宣传发动工作,使人事编制干部充分认识集中处理群众问题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增强集中处理群众问题决心和信心。同时,要通过新闻媒体、印发宣传材料等多种形式,向群众宣传《条例》和有关人事编制政策,使人明白的基本程序,明白如何正确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3.积极争得政府主管领导的支持。各级人事编制部门要积极主动地向政府主管领导汇报开展接访周活动和集中处理群众问题的情况,积极争得领导的支持。对有些涉及其他部门、处理难度大的问题,要在吃透案情、找准症结的基础上,及时向政府领导请示报告,推动问题的解决。要充分发挥基层单位及其主管部门的作用,通过积极协调,最大限度地把问题解决在基层。

人事工作方案范文6

局各科室站:

根据3月省人口委在召开的“十二五”人口发展规划编制工作会议精神要求,为做好区“十二五”人口和计生事业发展规划(规划期为20__年至2015年)的编制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深刻认识开展“十二五”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的重要意义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人口问题是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必须研究和解决的全局性重大问题,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始终处于基础性地位,是政府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规划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专业规划。科学编制好“十二五”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规划,可以为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提供重要支撑,是促进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全面融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改善民生工程的重要载体,是推动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抓手,是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争取更大发展空间的难得机遇。

二、“十二五”规划编制的指导思想、总体要求和主要内容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探索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新路子。抓住关键、聚焦突破,控制人口总量与提升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优化人口布局并举,实现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二)总体要求

1、科学发展,战略思维。要紧紧围绕“十二五”时期加快实现发展转型的中心任务,科学确定人口发展目标和统筹解决人口问题思路,体现人口计生事业规划的战略性、基础性、引导性,注重做好与其它规划的有效衔接。

2、立足大局,把握规律。深刻把握“十二五”时期区经济环境的新变化、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区发展的新特征和新特点,科学判断人口发展变动趋势,把握人口发展规律。

3、聚焦重点,力求突破。坚持发展导向,注重发现、研究和解决影响“十二五”人口计生事业发展的重要问题和人民群众急需解决的人口计生民生问题,增强规划编制工作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三)主要内容

1、回顾总结发展现状和经验。回顾“十一五”期间区人口和人口计生事业的发展情况。分析发展历程、发展方式、发展特征和发展经验。

2、分析面临的问题和发展瓶颈。分析“十二五”时期人口计生事业面临的新环境、新条件和新要求,科学判断“十二五”人口发展态势,把握发展规律和发展方向。深入分析原有发展方式是否适应新的发展环境、发展条件和发展要求,深入分析“十二五”时期面临的新挑战和发展瓶颈、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和深层次矛盾。

3、提出发展目标和主要指标。立足于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又好又快地建设经济实力更强、城乡环境更美、人民生活更好、社会更加和谐的现代化新区,着眼于人口计生事业可持续发展和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研究提出“十二五”时期的指导方针、发展目标和主要指标,并展望到2020年。发展目标应符合国家要求,符合区的整体战略方向,符合区的总体发展目标。在提出主要指标的同时,要对“十二五”及2020年的指标值进行测算。

4、提出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围绕发展目标,从履行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角度,提出“十二五”时期的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突出重点,聚焦突破。

(四)主要发展目标

“十二五”期末,全区总人口控制在9万人以内,人口出生率11‰,自然增长率6‰,出生人口政策符合率94%以上,流动育龄人口在流入地服务覆盖率85%,出生人口素质明显提高,出生人口性别比保持在正常值范围内。

(五)工作要求

1、依法编制。各职能科室要依据国家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律法规规章以及党中央、国务院和区委、区政府有关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文件,结合新形势和新要求,提出目标、主要任务,落实保障措施。

2、科学研究。做好规划编制的基础调查、信息收集、研究分析等前期工作,全面分析发展环境,准确把握本领域所处发展阶段和发展方向,深入研究重大问题。

3、聚焦创新。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体现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注重与本区重大项目建设、重大政策制度、重要民生实事和重点工作安排相结合,创新思路方法,明确工作机制。

4、加强沟通。在规划编制过程中,要加强同上下级部门、相关部门的沟通,专项规划服从总体规划,同级规划相互协调。

三、规划编制的任务分解和进度安排

(一)任务分解

1、“十二五”区人口发展形势判断以及宏观调控对策。

责任部门:规统科负责。

2、“十二五”区人口计生综合改革和统筹协调机制建设。

责任部门:办公室负责。

3、“十二五”区人口计生利益导向机制和法制化建设。

责任部门:政法科负责。

4、“十二五”区人口与计划生育规划统计改革与发展。

责任部门:规统科负责。

5、“十二五”区人口与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

责任部门:规统科负责。

6、“十二五”区人口与计划生育宣传教育与公共服务。

责任部门:宣教科负责。

7、“十二五”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机制建设。

责任部门:流管站负责。

8、“十二五”区计划生育药具管理服务机制建设。

责任部门:服务站负责。

9、“十二五”区计生协会建设。

责任部门:协会办负责。

10、“十二五”区人口与计划生育机构和干部队伍建设。

责任部门:办公室负责。

11、“十二五”区人口与计划生育事业财力投入保障机制建设。

责任部门:财务室负责。

(二)进度安排

1、4月份,全面布置启动区“十二五”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局机关各科室站及计生协会按照任务分解要求形成本部门“十二五”规划基本思路。

2、5月底前,局各科室站及计生协会完成本部门的规划材料,并交规统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