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政治学导论范例6篇

比较政治学导论

比较政治学导论范文1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 《比较政治制度》课程

目前国内许多高校将《比较政治制度》一课列为政治学和行政管理专业本科的必修课程。该课以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和当代西方国家①的政治制度作为比较研究的对象,探寻中外政治制度的形成历史和文化背景、结构内容和基本特点、功能作用和运作机制、体制改革和发展趋势等。这是一门政治性、思想性和现实性都很强的课程,如果在课堂教学中不结合案例进行比较分析,许多学生会感到似是而非、不得要领,以至于无法科学认识中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以及不同政治制度间存在的差异。

所谓案例,是一种运用对实证的描述引入情境,引起分析、演绎、推断、归纳,解决实际问题的办法。所谓案例教学法就是指利用以真实的事件为基础所撰写的案例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让学生针对案例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以达到高层次认知学习目标的一种启发式教学方法。简而言之,案例教学法就是利用案例作为教学媒介的一种教学方法。

本人多年从事《比较政治制度》一课的教学工作,在教学中总结出一些案例教学法的心得,在此与各位同行交流。

一、 教学案例的选取

教学案例的选取是否恰当,是案例教学能否成功的第一步。笔者认为在选取《比较政治制度》一课的教学案例时应做到以下几点:

1.教学案例要具有代表性

教学案例要具有代表性,是指选择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具有典型意义的案例。《比较政治制度》一课涉及到不同国家的诸多具体政治制度的比较分析,如行政制度、政党制度、代议制度、司法制度、选举制度等。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可以在进行每一个具体政治制度学习时,提供一个或几个教学案例。教师在提供教学案例时,必须考虑案例的代表性,使学生能够通过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的学习,建立起一套适合自己的完整而又严密的逻辑思维方法和思考问题的方式,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自身素质的提高。

例如在分析我国选举制度的发展与完善时,可以以“天价村官”②为典型案例。

2.教学案例要具有针对性

教学案例要有针对性,一是指在选择教学案例时,必须考虑它与课堂教学所涉及的相关主题或理论观点的内在联系,即所选用的案例必须与本节课知识点相一致,符合教学目标的要求。二是指应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选择不同类型的案例。如对低年级学生,选用简单案例,对高年级学生,选择相对复杂一些的案例;给政治学和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与其他专业的学生教学时,也应有所不同。

例如在学习比较选举制度一章的内容时,提供“美国政府关门”③这一案例就明显是不恰当的。

3.教学案例要具有可讨论性

案例教学,不存在绝对正确的答案,目的在于启发学生独立自主地去思考、探索,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启发学生建立一套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因此,案例的编写也要考虑案例的可讨论性和讨论的多角度性,以更好地发挥案例教学的作用。首先,案例的难度也会影响到案例的讨论,设计案例时要考虑案例涉及的概念难度、资料与表达难度、案例自身难易度三个方面的因素。其次在案例表述方面,过于直白的案例会减少学生的思考量,不利于学生理解、内化知识,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过于晦涩的案例会加大学生解读案例内容的负担,冲淡推导政治制度理论的主题。为了增加案例的可思考性,可以在案例的相关段落设置悬念,启发学生,围绕悬念进行思考,进而为课堂讨论作准备。需要强调的是,应该避免教学案例本身既有描述又有评论总结,甚至有教师的个人分析,因为这样的案例会减少学生的思考空间,案例教学也就失去了意义。同时案例长度要适中,太长的案例会增加学生的阅读压力,降低阅读兴趣,如果案例太短,则无法涵盖案例的全部内容。

4.教学案例要具有趣味性

在选择案例时要注重案例的趣味性。趣味性教学案例能够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学生精力高度集中,通过对案例的分析、讨论、归纳总结,得出知识要点,实现寓教于乐、寓教于趣的目的。

此外,针对本门课的特点,教师可以广泛关注社会实践和时政热点,提供一些与时事密切相关的案例,一方面可以利用学生关注时事的心理,提高学生案例学习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例如笔者在2005年开设本门课,学习比较代议制度一章内容时,正逢英国议会下院大选,就将此作为一个典型案例导入到课堂学习中。

二、案例教学的实施

1.教学案例的展示

教学案例的展示是开展案例教学的第一步,展示案例一定要选择恰当的时机。

一是可以在一章内容开始学习前就抛出教学案例,这样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开始学习,提高学习的好奇心和兴趣,同时也可以在学习理论知识的过程中,自己尝试着解决案例涉及问题的答案。

二是在具体讲解到某个知识点时导入案例,通过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消化理论知识。

三是在一章内容结束的时候导入案例,这样的案例通常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往往涉及到本章的多个知识点,通常在一章内容结束课堂讲述后展示给学生,讨论放在下一次课进行,以便于给学生一个思考的时间。通过这种案例的学习,可以增强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教学案例的讨论

这一环节是案例教学的关键环节,案例讨论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方式。在《比较政治制度》一课的教学实践中,笔者曾经采用的方式主要有:一是自由讨论式,即由学生自由发言,大家畅所欲言,进行思想碰撞;二是小组讨论式,即在集体讨论前,先进行小组讨论,然后由小组代表进行发言,其他同学进行补充,当然这一讨论形式也提倡小组内部的思想交锋;三是角色扮演式,即由学生亲自扮演角色,切实体会政治制度的具体运作过程,例如在讲解比较代议制度一章内容时,我曾经让学生模拟演示我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讨论议案的程序,教学效果很好。除了上述三种常用的方式外,我也进行过模拟教师教学式讨论。具体做法是案例通常提前一到两周展示给学生,然后选择一名学生做讨论的主持人,五名学生做讨论的评委,在正式讨论前,教师首先与主持人和评委进行预讨论,将案例涉及的关键性概念、知识点以及问题讨论的方向加以明确。在正式课堂讨论时,由主持人主持讨论,评委针对学生讨论情况进行评分。这种方式完全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角,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能更好地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分析能力。但是这种讨论方式对学生的要求很高,如果进行不当,可能会适得其反,所以这种方式只能是一种补充,只能偶尔采用,不能作为常用讨论方式。

需要强调指出的是,在整个的讨论过程中,尽管学生是讨论的主体,但是教师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教师不仅要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自主思考,调动他们参与讨论的积极性,还要善于抓住时机,启发学生围绕案例的中心议题积极发言。当学生出现与中心议题关系不大的话题时,要及时调整讨论方向。对于讨论中可能出现的偏颇思想倾向,教师切不可急于批评,而是要抓住时机,因势利导地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从而把讨论引导到正确认识的轨道上来。在《比较政治制度》一课中,这一点尤其重要。例如在进行比较政党制度一章案例讨论时,有学生流露出对于西方国家两党制和多党制的向往之情,我就引导学生从中国共产党的产生、目前中国的国情、西方国家政党制度运行条件等不同方面,让学生切实体会到目前中国政党制度建设的关键是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而不是推行两党制和多党制,但是可以在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前提下,借鉴两党制和多党制的有益成份,例如政党间的监督等。

3.教学案例的总结和评价

总结和评价教学案例,是对前一个阶段案例教学的概括和提升,一般由教师来完成。可以对教学案例讨论作出评价,指明其中的关键性问题,为后续的课堂教学打好基础;也可以指出学生在分析、讨论教学案例中的成绩和不足,进行弥补性、提高性讲解;还可以启发学生在教师指引下进行归纳、总结,使学生受到更多的锻炼;或者提出一些发人深省的问题,促使学生开阔视野、调整视角,进行深入而广泛的思考。

三、在《比较政治制度》一课中应用案例教学法的体会

1.实施案例教学,对教师的自身的素养要求很高

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较好的知识综合运用能力,一个学科知识贫乏的教师是无法提炼出案例主旨,完成引导学生学习的教学任务的;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有张有弛的课堂调控能力,能够在学生的思路脱离了主题后,及时引导学生的讨论回归正题;要求教师有高超的应对技巧,因为在案例教学的讨论中,各种突发的问题都可能出现,需要教师有很好的应对技巧。

2.实施案例教学,要重视思想引导

鉴于《比较政治制度》一课的特点,无可避免地在案例讨论过程中会涉及到对中国政治体制与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模式的评价,能否辨证地看待中西方国家政治制度及其差异是科学评价的关键。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对学生的思想引导,引导学生从人类政治文明的角度看待当代中国和当代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让学生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对中西政治制度进行比较分析,找出中西政治制度的异同和优劣;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从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的角度,揭示中西政治制度的发展变化、真实状况和本质内容。唯有如此,学生才不会对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模式盲目崇拜,对中国的具体政治体制妄自菲薄。通过科学引导、系统的比较研究,使他们能够清醒地认识到中西方国家政治制度自各的优劣,便于借鉴和吸纳西方政治制度的有益成分,进而推进中国的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推进中国政治的民主化、制度化。

注释:

①这里讲的“西方”是地理概念,主要指西欧、北美地区,也是政治概念,泛指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包括美国、加拿大、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瑞士、瑞典、丹麦、挪威、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等国。

比较政治学导论范文2

一、研究成果综述

由于历史和其他一些原因,相对于政治学理论的其他研究,政治学理论工作者尤其是中青年理论工作者对中国政党制度的关注明显不够,研究成果的数量和质量存在明显差距,史学研究者、统一战线系统的实际工作者是研究的重要力量,但中国政党制度理论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引起我国政治学研究者的重视。通过对收集到的资料的分析,关于中国政党制度的理论研究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关于中国政党制度特点及功能的研究

中国现行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无论在形式还是运作过程中都有自己的特点并发挥着重要的功能。从收集到的资料来看,对中国政党制度的特点及功能的研究主要还是一般性阐述,是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特点、优点以及功能的陈述性介绍,缺少应有的论证和分析。

当然在这方面的研究也有引人注目的成果。王邦佐等从结构、功能与理念三个方面分析了中国政党制度的特色,论述了中国政党制度的“结构特色”、“功能特色”、“理念特色”。(注:王邦佐等:《中国政党制度的社会生态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41-149页,第15-117页。)高放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是一种新型的社会主义多党制,并对“我国社会主义多党制的历史特点”进行了具体论述。(注:高放:《再论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浙江社会科学》,2000年第1期。)

对中国政党制度的功能与作用,萧超然、晓韦指出中国政党制度主要有三方面的基本功能:政治稳定功能、政治民主化功能、组织和动员功能。(注:萧超然,晓韦:《当代中国政党制度论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41-161页。)程竹汝、任军锋认为当代中国政党制度的功能性价值包括稳定的价值、低代价的政策优化价值、社会整合的价值、合法性的价值等几方面。(注:程竹汝,任军锋:《当代中国政党政治的功能性价值》,《政治学研究》,2000年第4期。)

对中国政党制度的特点和优点,除了从其历史和现实出发进行论证和分析外,另一个视角是从中外政党制度比较研究中阐述和分析。

王邦佐等对中国政党制度特色的论述,是中外政党制度比较研究的结果。其他学者也通过中外政党制度比较研究,论述了中国政党制度的特点和优点,如《中外政党制度比较》(梁琴、钟德涛)、《政党和政党制度比较研究》(周淑真)等。应该说通过中外政党制度比较研究,可以更好地认识中国政党制度的特点与优点,并证明中国为什么没有实行西方式多党制。当然,随着对中外政党制度比较研究领域的不断拓宽,对中国政党制度的认识正在不断深化。刘宁宁分析了中国与西方两种类型政党制度的运行机制,指出中国政党制度监督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注:刘宁宁:《中西政党制度运行机制比较研究》,《辽宁大学学报》,1998年第5期。)

2.当代中国政党制度形成的历史研究

当代中国政党制度的形成有其深刻的历史根源。对于中国政党制度形成的历史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和存在的合法性。王邦佐等详细论述了中国近代政党的萌动与发展、政党政治在近代中国的实验以及当代中国政党制度的形成。(注:王邦佐等:《中国政党制度的社会生态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41-149页,第15-117页。)当然,在这方面的研究更多的还是来自一些历史学者,论述的重点放在清末民初的政党政治思想和实践,及其对中国政党制度演变的历史作用。陈宇翔考察了清末民初的资产阶级政党思想,归纳了超前性、移植性、趋同现象和过渡性等特点,指出清末民初政党思想促进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发展,启迪了国民的政治意识,提高了国民的政治觉悟。同时,它为中国无产阶级政党的建立和建设提供了有益经验。(注:陈宇翔:《清末民初政党思想的历史地位》,《求索》,2000年第6期。)

在对中国政党制度形成的历史研究中,学界对其中的主要人物孙中山、黄兴、宋教仁、章士钊等的政党政治主张与思想有深入研究,其中对孙中山政党思想的研究成果尤为突出。(注:对黄兴、宋教仁、章士钊等的政党政治思想的研究成果主要有:姜义华:《民初政党政治与黄兴政治思想的发展》,《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4期;张世敏:《黄兴的政党政治主张》,《江汉大学学报》1994年第4期;周建林:《宋教仁“政党内阁”思想述评》,《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3期;张谦:《章士钊和他的政党政治论》,《求实学刊》,2001年第1期等。)王业兴通过对孙中山有关政党的组成与作用、政党的自身建设、革命党人与政党的关系等问题的论述,指出孙中山的政党思想反映了其对政治现代化的向往,虽有局限性,但却为中国民主革命事业、革命斗争提供了理论上的思考与实践上的帮助。(注:王业兴:《论孙中山的政党思想》,《学术界》,1994年第3期。)肖铁肩较为全面和系统地论述了孙中山政党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发展的历史轨迹,并就其政党观、建党思想、党的地位、作用及党政关系思想作了分析和评价。(注:肖铁肩:《历史脚步一伴音:孙中山政党思想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从史学角度研究,无疑加深了对当代中国政党制度之所以如此的理性认识。

3.关于参政党理论的研究

1989年12月30日中国共产党发表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这一重要文件。文件第一次明确了各派在我国国家政权中的参政党地位。从此,主要围绕参政党的性质与特点、地位与作用以及参政党自身运行机制等方面的理论研究引起了学界的关注和重视。

对于“参政党”的理解,学术界尚存较大分歧。徐育苗认为“参政党,顾名思义,就是参与执政活动的政党”。强调在研究参政党内涵时,应当把握两点:一是“我国各派的参政与西方国家一些政党的所谓参政是根本不同的”;二是“我国派‘参加国家政权’与西方国家的多党‘联合执政’是有区别的”。(注:徐育苗:《当代中国政党制度若干理论问题探讨》,《社会主义研究》,1993年第1期。)王伟对这一论题提供了五点理论根据,提出了与“参政党就是参与执政活动的政党”不同的参政党概念,并通过与西方政党参政的比较进一步说明了在我国“参政党”就是参与执政的党。(注:王伟:《派作为参政党就是参与执政的党》,《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6期。)房广顺指出,应把“我国各派”的提法改变为“我国各社会主义政党”的提法。(注:房广顺:《现阶段我国各派是社会主义政党》,《社会主义研究》,2001年第6期。)黄福寿通过对参政党与执政党基本政治关系的探讨,通过对参政党与中国派的关系和参政党的阶级基础与社会基础变化的分析,提出参政党就是中国现有的八个派,是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和一部分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是自觉接受执政党的政治领导、在宪法范围内同执政党法律地位平等的社会主义政党。(注:黄福寿:《论参政党的性质和作用》,《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

对参政党在我国政治生活中的功能和作用,也有不同角度的思考。李跃雷、刘淑梅提出了派的“中介作用”。(注:李跃雷,刘淑梅:《论派的中介作用》,《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7年第2期。)楚庄区分了派的“职能”与“功能”,并着重分析了派的社会政治功能。(注:楚庄:《试论派的社会政治功能》,《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1997年第8期。)孙伟林认为参与社会整合是参政党在新时期应发挥的重要社会政治功能。(注:孙伟林:《浅议新时期中国参政党的社会整合功能》,《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1年第9期。)程竹汝认为派的功能性价值主要有:有利于中国政党政策选择的互动优势;有利于我国政治体系内部监督机制的形成;有利于中国政党制度充分发挥政治资源的整合优势。(注:程竹汝:《派的功能性价值》,《社会科学报》,1999年10月14日。)

参政党的运行机制也为学界所关注。孙瑞华从参政党的参政运行机制、自身建设机制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等三个方面对参政党运行机制做了初步考察。(注:孙瑞华:《对参政党运行机制的初步考察》,《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1998年第12期。)萧超然、晓韦提出了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运行的原则、操作程序以及运行的行为规则。(注:萧超然,晓韦主编:《当代中国政党制度论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64-207页,第42-57页。)郑宪等探讨了参政党运行中的一般规律,阐述了我国派在自身发展中应该如何实现其内部控制功能和外部控制功能的问题,说明了参政党发挥其参政议政、民主监督作用的基本原理和原则。(注:郑宪等:《中国参政党运行机制》,学苑出版社,2000年版。)

4.中共三代领导人政党政治思想研究

当代中国政党制度的形成与发展是与中共三代领导人的政党政治思想直接联系的,是其政党政治思想的直接体现。中共三代领导集体的代表人物——、邓小平、的政党政治思想是一脉相承的。萧超然、晓韦对、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的贡献与发展、关于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的思想作了阐述,并指出了、邓小平政党学说的指导意义。(注:萧超然,晓韦主编:《当代中国政党制度论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64-207页,第42-57页。)不少学者论证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的主要倡导者和缔造者。(注:见张晖:《中国政党制度思想论》,《山东社会科学》,1998年第4期;另可参阅黄继英:《对有中国特色的政党体制确立的贡献》,《新东方》,1996年第3期。)邓小平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恢复并坚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并把它确定为构成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注:陈水林:《邓小平对中国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继承和发展》,《浙江经专学报》,1994年第2期。)孙关宏和李学明比较全面地阐述了邓小平的多党合作理论。(注:孙关宏:《邓小平政治思想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98-142页;李学明著:《邓小平多党合作理论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以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共中央领导集体对中国政党制度在理论上的创新和实践中的发展也引起学界的关注。黄福寿指出,第三代中共中央领导集体全面系统地继承了第二代中共中央领导集体的多党合作政治思想,对我国多党合作民主政治的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建设进行了创造性探索,并确定了新世纪我国多党合作政治发展的基本思想,为我国多党合作政治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理论与实践空间。(注:黄福寿:《论第三代中共中央领导集体对我国多党合作政治的发展》,《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期。)

5.中国政党制度的完善与发展研究

政党制度应在实践中适应社会发展变化而不断完善与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以及加入WTO等都为我国政党制度的完善与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也提供了新的机遇。程竹汝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具有高度的整合性与适应性,是能够胜任中国社会现代化挑战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注:程竹汝:《论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压力与政党需求》,《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1期。)但这一政党制度必须适应处于变化中的中国国情和社会现实,不断地实现自我完善与发展。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中国政党制度完善与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注:梅向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我国多党合作政治制度的思想基础》,《民主》,2001年第5期;孙起孟:《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促进多党合作的进一步发展》,《人民政协报》,1995年9月28日;吴黔生:《坚持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把多党合作理论研究推向前进》,《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1997年第1期。)王邦佐等分析了社会生态环境的变化与中国政党制度面临的新课题,指出应从加强和改善共产党的领导、发挥派的参政功能以及充分发挥中国特色党际关系优势并不断优化这一党际关系模式三个方面来推进中国政党制度的完善和发展。(注:萧超然,晓韦:《当代中国政党制度论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萧超然、晓韦探讨了当代中国政党制度的发展途径问题,即以体制创新为重点,积极发展政治层面的合作与协商;提高体制张力,积极发展地方层次的合作与协商;加强具体制度建设,提高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的制度化水平;倡导宽松、和谐的政治文化,完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社会氛围。(注:伍华权:《政党制度法律化的时代积极意义》,《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2期。)伍华权指出,宪法增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的内容表明,我们国家的政党制度已经开始法律化。而政党制度法律化是我国政党制度走向成熟的标志,也是我国法律制度走向完备的表现。(注:肖祁山:《WTO棋局与多党合作战略》,《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0年第7期。)肖祁山认为我国加入WTO使多党合作面临一个新的历史条件,以此为基础,他分析了新形势下多党合作的战略任务并对“入世”后多党合作的发展作了思考。(注:王邦佐等:《中国政党制度的社会生态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前言”第2页,“序言”第2页。)

6.关于中国政党制度研究的方法问题

王邦佐指出:“研究政党和政党制度,应该有多种视角和多种具体方法。笔者认为在目前乃至今后一段时间内,似可着重从三个方面着力,即:从政党的生态环境的角度进行研究;从政党与国家、社会的关系进行研究;从比较政治的角度进行研究。”(注:对中西政党运行机制比较研究可参见刘宁宁:《中西政党制度运行机制比较研究》,《辽宁大学学报》,1998年第5期。)近年来我国政党制度研究主要也是运用了比较分析、生态分析的研究方法。

(1)比较分析的方法。比较的方法是中国政党与政党制度研究的常用方法。研究者主要从中国政党制度历史形态的比较、中外政党制度比较等角度展开研究。其中中外政党制度的比较研究主要是通过对中国和西方发达国家政党制度的比较而展开的,重点是对中西政党制度的历史与形成、性质与特点、作用与功能以及运行机制等方面的比较研究。(注:王邦佐等:《中国政党制度的社会生态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前言”第2页,“序言”第2页。)如梁琴、钟德涛著的《中外政党制度比较》,周淑真著的《政党和政党制度比较研究》等。

(2)社会生态分析的方法。王邦佐等运用社会生态分析的方法来研究政党制度问题。这种研究方法注重对政党制度的动态研究,注重对政党制度与社会环境之间互动关系的考察。在《西方政党制度社会生态分析》一书问世后,王邦佐等又于2000年出版了《中国政党制度的社会生态分析》一书,“运用社会生态分析的方法来认识和把握中国政党制度的形成、发展与完善”。(注:王惠岩:《论民主和法制》,《政治学研究》,2000年第3期;萧超然、晓韦主编:《当代中国政党制度论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页。)王邦佐等对中国政党制度的社会生态分析研究不仅研究成果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而且丰富了政党制度研究的方法。

二、评价和思考

通过对中国政党制度理论研究状况的分析,笔者感到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很多,结合近年来的思考,提出一些问题,以期学界同行共同研究。

1.要加强中共三代领导人政党政治思想研究

应该说学术界对中共三代领导人的政党政治思想研究已取得了一定成果,但这些成果相对于中国政党制度发展的客观要求还是很不够的。某种意义上,只有在中共三代领导人政党政治思想研究上的创新,才能推动中国政党制度理论研究不断发展。要从政治发展角度,在动态中把握中国政党制度理论与时俱进的品质和发展规律,尤其要在时空的现实交汇点上,认真研究第三代中共领导人的政党政治思想,推进中国政党制度理论研究在正确方向上不断创新发展。

2.进一步加强对西方政党制度的研究

当前对西方政党制度的研究,描述性、解释性的偏多,缺少对其本质和特点的深入分析和研究。对西方政党制度研究以及中西政党制度比较研究主要是为西方多党制不适合中国寻找依据,很少有论者通过研究来揭示西方政党制度的进步性和某些优点,从而为完善与发展中国政党制度提供有益借鉴。我们反对简单移植西方政党制度,但我们同样重视学习和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历史观,社会主义是高于资本主义的社会历史形态,而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在各方面优于资本主义,能在政治制度方面超越资本主义,恰恰在于社会主义继承了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切优秀成果,包括资本主义的优秀成果。因此只有在批判地吸收一切政治文明的优秀成果基础上,才能够切实加强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推进中国政党制度理论不断发展。就中国政党制度发展来看,既立足于中国的具体国情,立足于中国多党合作政治的历史、现实,又批判地借鉴西方政治文明中的某些方面和形式,才有可能最终在理论和实践上超越西方政党制度的局限性,最大限度地发挥中国政党制度的优势,推动人类文明不断向更高阶段发展。

3.中国政党制度的党际关系研究

中国政党制度的两个主体——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和参政党(八个派)的关系以及各参政党(派)之间的关系,也是当前中国政党制度理论研究需要重视的问题。

(1)执政党和参政党的关系。对这个问题,不少国内有影响的学者认为是“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注:黄福寿:《论参政党的性质和作用》,《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笔者以为无论从历史和现实看,还是从逻辑上看,都是一个需要进一步商榷和探讨的问题。我国执政党与参政党应该是领导和接受领导的关系,这既是历史和现实证明的,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关系不断完善和发展的基本出发点。(注:《新世纪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学书记“七一”讲话辅导)》,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年版,第19页,第18页,第10页。)如果把执政党与参政党的关系理解为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就容易简单化为上下级关系,这显然使人很难理解中国执政党和参政党既互相合作又互相监督的政治关系。

同时,执政党和参政党的阶级基础和社会基础正在发生变化。在“七一”讲话中指出,“应该把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自觉为党的路线和纲领而奋斗、经过长期考验、符合党员条件的社会其他方面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内来,”(注:《新世纪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学书记“七一”讲话辅导)》,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年版,第19页,第18页,第10页。)而这些对象——“社会其他方面的优秀分子”,(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86页。)一向是参政党的重要社会基础,是参政党联系和发展的重点对象。因此如何认识这种变化,也是科学把握执政党和参政党关系发展的客观要求。

(2)各参政党之间的关系。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经过几十年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的社会阶级状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各派“都已经成为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和一部分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注:《新世纪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学书记“七一”讲话辅导)》,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年版,第19页,第18页,第10页。)从派现有成员的构成看,知识分子占有绝对多数,各党派传统的界别区别(如民盟以高教界人士为主、九三以科技界人士为主等)正趋向模糊。而且如继续坚持传统界线,那么某些党派(如民革等)的存在和发展将面临严禁挑战。因此,要使中国政党制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稳定发展,必须加紧研究这些现实课题。

4.参政党理论研究

加强参政党理论研究是推进中国特色政党制度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迫切要求。对参政党理论的研究虽然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引起了学界关注,但从研究成果来看,也仅限于对其历史、特点、功能、运行机制、自身建设等的描述性陈述。就目前我国多党合作政治的具体实践来看,一个突出的问题是参政党建设尤其是参政党理论建设相对落后,不能满足参政党实践的需要,以致于参政党在实践中缺少应有的主动性,长此以往必将弱化我国多党合作制度的优势,延缓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进程。因此,应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勇于实践,积极推进我国参政党理论不断完善和发展,“不断为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打开更广阔的通途”,(注:《列宁全集》,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8卷,第423页。)为中国各阶层人民获得切实政治利益提供理论指导和有效途径。

5.研究方法问题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我们进行中国政党制度研究的根本方法。在这一根本方法指导下,运用各种具体方法是深化和拓展中国政党制度研究的必由之路。但在运用各种具体方法时,有些问题值得进一步思考。

(1)关于比较方法。比较方法是中国政党制度理论研究的基本方法,但比较方法本身也存在缺陷,运用不当会使我们的研究结果出现很大的片面性,正如列宁所说:“任何比较都不会十全十美,这一点大家早就知道了。任何比较只是拿所比较的事物或概念的一个方面或几个方面来相比,而暂时地和有条件地撇开其它方面。我们提醒读者注意一下这个大家都知道的但是常常被人忘掉的真理。”(注:王邦佐:《政治学的繁荣和发展需要理论创新》,《政治学研究》,2001年第1期。)因此要克服片面性,增强科学性,惟有提高比较的全面性。当前应拓展这样四个维度的研究:一是发展中国家政党制度的比较研究;二是亚洲国家政党制度的比较研究;三是前东欧共产党国家多党合作制的比较研究;四是中国政党制度历史形态的比较研究。通过多维度研究,才有可能科学揭示中国政党制度的历史必然性和发展的方向性。

(2)关于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理论联系实际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也是中国政党制度研究中需要强调的问题。从近年来中国政党制度研究的现状看,理论与实际分离的倾向比较明显。一方面是实际工作者缺少从政治发展尤其是从中国民主政治发展角度的理论思考;另一方面是理论工作者对中国政党制度的实践了解不够,缺少理论研究的现实基础。只有实现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的紧密联系,共同研究,才有可能实现中国政党制度理论不断创新发展,因为“政治生活为政治学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政治学研究如果离开了现实,缺乏对政治现实的回应性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中国的政治学学者更应从中国的现实问题出发,创建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43)

比较政治学导论范文3

一、研究成果综述

由于历史和其他一些原因,相对于政治学理论的其他研究,政治学理论工作者尤其是 中青年理论工作者对中国政党制度的关注明显不够,研究成果的数量和质量存在明显差 距,史学研究者、统一战线系统的实际工作者是研究的重要力量,但中国政党制度理论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引起我国政治学研究者的重视 。通过对收集到的资料的分析,关于中国政党制度的理论研究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关于中国政党制度特点及功能的研究

中国现行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无论在形式还是 运作过程中都有自己的特点并发挥着重要的功能。从收集到的资料来看,对中国政党制 度的特点及功能的研究主要还是一般性阐述,是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和政 治协商制度的特点、优点以及功能的陈述性介绍,缺少应有的论证和分析。

当然在这方面的研究也有引人注目的成果。王邦佐等从结构、功能与理念三个方面分 析了中国政党制度的特色,论述了中国政党制度的“结构特色”、“功能特色”、“理 念特色”。(注:王邦佐等:《中国政党制度的社会生态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 0年版,第141-149页,第15-117页。)高放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是一种新 型的社会主义多党制,并对“我国社会主义多党制的历史特点”进行了具体论述。(注 :高放:《再论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浙江社会科学》,2000年第1期。)

对中国政党制度的功能与作用,萧超然、晓韦指出中国政党制度主要有三方面的基本 功能:政治稳定功能、政治民主化功能、组织和动员功能。(注:萧超然,晓韦:《当 代中国政党制度论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41-161页。)程竹汝、任军 锋认为当代中国政党制度的功能性价值包括稳定的价值、低代价的政策优化价值、社会 整合的价值、合法性的价值等几方面。(注:程竹汝,任军锋:《当代中国政党政治的 功能性价值》,《政治学研究》,2000年第4期。)

对中国政党制度的特点和优点,除了从其历史和现实出发进行论证和分析外,另一个 视角是从中外政党制度比较研究中阐述和分析。

王邦佐等对中国政党制度特色的论述,是中外政党制度比较研究的结果。其他学者也 通过中外政党制度比较研究,论述了中国政党制度的特点和优点,如《中外政党制度比 较》(梁琴、钟德涛)、《政党和政党制度比较研究》(周淑真)等。应该说通过中外政党 制度比较研究,可以更好地认识中国政党制度的特点与优点,并证明中国为什么没有实 行西方式多党制。当然,随着对中外政党制度比较研究领域的不断拓宽,对中国政党制 度的认识正在不断深化。刘宁宁分析了中国与西方两种类型政党制度的运行机制,指出 中国政党制度监督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注:刘宁宁:《中西政党制度运行机制比较 研究》,《辽宁大学学报》,1998年第5期。)

2.当代中国政党制度形成的历史研究

当代中国政党制度的形成有其深刻的历史根源。对于中国政党制度形成的历史研究可 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和 存在的合法性。王邦佐等详细论述了中国近代政党的萌动与发展、政党政治在近代中国 的实验以及当代中国政党制度的形成。(注:王邦佐等:《中国政党制度的社会生态分 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41-149页,第15-117页。)当然,在这方面的研 究更多的还是来自一些历史学者,论述的重点放在清末民初的政党政治思想和实践,及 其对中国政党制度演变的历史作用。陈宇翔考察了清末民初的资产阶级政党思想,归纳 了超前性、移植性、趋同现象和过渡性等特点,指出清末民初政党思想促进了资产阶级 民主政治的发展,启迪了国民的政治意识,提高了国民的政治觉悟。同时,它为中国无 产阶级政党的建立和建设提供了有益经验。(注:陈宇翔:《清末民初政党思想的历史 地位》,《求索》,2000年第6期。)

在对中国政党制度形成的历史研究中,学界对其中的主要人物孙中山、黄兴、宋教仁 、章士钊等的政党政治主张与思想有深入研究,其中对孙中山政党思想的研究成果尤为 突出。(注:对黄兴、宋教仁、章士钊等的政党政治思想的研究成果主要有:姜义华: 《民初政党政治与黄兴政治思想的发展》,《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4期 ;张世敏:《黄兴的政党政治主张》,《江汉大学学报》1994年第4期;周建林:《宋 教仁“政党内阁”思想述评》,《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3期; 张谦:《章士钊和他的政党政治论》,《求实学刊》,2001年第1期等。)王业兴通过对 孙中山有关政党的组成与作用、政党的自身建设、革命党人与政党的关系等问题的论述 ,指出孙中山的政党思想反映了其对政治现代化的向往,虽有局限性,但却为中国民主 革命事业、革命斗争提供了理论上的思考与实践上的帮助。(注:王业兴:《论孙中山 的政党思想》,《学术界》,1994年第3期。)肖铁肩较为全面和系统地论述了孙中山政 党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发展的历史轨迹,并就其政党观、建党思想、党的地位、作用 及党政关系思想作了分析和评价。(注:肖铁肩:《历史脚步一伴音:孙中山政党思想 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从史学角度研究,无疑加深了对当代中国政党 制度之所以如此的理性认识。

3.关于参政党理论的研究

1989年12月30日中国共产党发表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 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这一重要文件。文件第一次明确了各民主党派在我国国家 政权中的参政党地位。从此,主要围绕参政党的性质与特点、地位与作用以及参政党自 身运行机制等方面的理论研究引起了学界的关注和重视。

对于“参政党”的理解,学术界尚存较大分歧。徐育苗认为“参政党,顾名思义,就 是参与执政活动的政党”。强调在研究参政党内涵时,应当把握两点:一是“我国各民 主党派的参政与西方国家一些政党的所谓参政是根本不同的”;二是“我国民主党派‘ 参加国家政权’与西方国家的多党‘联合执政’是有区别的”。(注:徐育苗:《当代 中国政党制度若干理论问题探讨》,《社会主义研究》,1993年第1期。)王伟对这一论 题提供了五点理论根据,提出了与“参政党就是参与执政活动的政党”不同的参政党概 念,并通过与西方政党参政的比较进一步说明了在我国“参政党”就是参与执政的党。 (注:王伟:《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就是参与执政的党》,《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 会科学版)》,1995年第6期。)房广顺指出,应把“我国各民主党派”的提法改变为“ 我国各社会主义政党”的提法。(注:房广顺:《现阶段我国各民主党派是社会主义政 党》,《社会主义研究》,2001年第6期。)黄福寿通过对参政党与执政党基本政治关系 的探讨,通过对参政党与中国民主党派的关系和参政党的阶级基础与社会基础变化的分 析,提出参政党就是中国现有的八个民主党派,是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和一部分拥护 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是自觉接受执政党的政治领导、在宪法范围内同执政党 法律地位平等的社会主义政党。(注:黄福寿:《论参政党的性质和作用》,《上海师 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

对参政党在我国政治生活中的功能和作用,也有不同角度的思考。李跃雷、刘淑梅提 出了民主党派的“中介作用”。(注:李跃雷,刘淑梅:《论民主党派的中介作用》,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7年第2期。)楚庄区分了民主党派的“职能”与“功能”, 并着重分析了民主党派的社会政治功能。(注:楚庄:《试论民主党派的社会政治功能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1997年第8期。)孙伟林认为参与社会整合是参政党在 新时期应发挥的重要社会政治功能。(注:孙伟林:《浅议新时期中国参政党的社会整 合功能》,《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1年第9期。)程竹汝认为民主党派的功能性 价值主要有:有利于中国政党政策选择的互动优势;有利于我国政治体系内部监督机制 的形成;有利于中国政党制度充分发挥政治资源的整合优势。(注:程竹汝:《民主党 派的功能性价值》,《社会科学报》,1999年10月14日。)

参政党的运行机制也为学界所关注。孙瑞华从参政党的参政运行机制、自身建设机制 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等三个方面对参政党运行机制做了初步考察。(注:孙瑞华:《对 参政党运行机制的初步考察》,《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1998年第12期。)萧超然 、晓韦提出了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运行的原则、操作程序以及运行的行为规则。( 注:萧超然,晓韦主编:《当代中国政党制度论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第164-207页,第42-57页。)郑宪等探讨了参政党运行中的一般规律,阐述了我国民主 党派在自身发展中应该如何实现其内部控制功能和外部控制功能的问题,说明了参政党 发挥其参政议政、民主监督作用的基本原理和原则。(注:郑宪等:《中国参政党运行 机制》,学苑出版社,2000年版。)

4.中共三代领导人政党政治思想研究

当代中国政党制度的形成与发展是与中共三代领导人的政党政治思想直接联系的,是 其政党政治思想的直接体现。中共三代领导集体的代表人物——毛泽东、邓小平、江泽 民的政党政治思想是一脉相承的。萧超然、晓韦对毛泽东、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政党学 说的贡献与发展、关于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的思想作了阐述,并指出了毛泽东、邓 小平政党学说的指导意义。(注:萧超然,晓韦主编:《当代中国政党制度论纲》,黑 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64-207页,第42-57页。)不少学者论证了毛泽东是中 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的主要倡导者和缔造者。(注:见张晖:《毛泽东中国政 党制度思想论》,《山东社会科学》,1998年第4期;另可参阅黄继英:《毛泽东对有 中国特色的政党体制确立的贡献》,《新东方》,1996年第3期。)邓小平在党的十一届 三中全会以后恢复并坚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并把它确定为 构成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注:陈水林:《邓小平对中国社会 主义政党制度的继承和发展》,《浙江经专学报》,1994年第2期。)孙关宏和李学明比 较全面地阐述了邓小平的多党合作理论。(注:孙关宏:《邓小平政治思想研究》,上 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98-142页;李学明著:《邓小平多党合作理论研究》,四 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共中央领导集体对中国政 党制度在理论上的创新和实践中的发展也引起学界的关注。黄福寿指出,第三代中共中 央领导集体全面系统地继承了第二代中共中央领导集体的多党合作政治思想,对我国多 党合作民主政治的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建设进行了创造性探索,并确定了新世纪我 国多党合作政治发展的基本思想,为我国多党合作政治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理论与 实践空间。(注:黄福寿:《论第三代中共中央领导集体对我国多党合作政治的发展》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期。)

5.中国政党制度的完善与发展研究

政党制度应在实践中适应社会发展变化而不断完善与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的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以及加入WTO等都为我国政党制度 的完善与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也提供了新的机遇。程竹汝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 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具有高度的整合性与适应性,是能够胜任中国社会现代化挑战的具 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注:程竹汝:《论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压力与政党需求》,《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1期。)但这一政党制度必须适应处于变化中的 中国国情和社会现实,不断地实现自我完善与发展。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理论是中国政党制度完善与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注:梅向明:《建设有中国 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我国多党合作政治制度的思想基础》,《民主》,2001年第5期 ;孙起孟:《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促进多党合作的进一步发 展》,《人民政协报》,1995年9月28日;吴黔生:《坚持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 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把多党合作理论研究推向前进》,《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1997年第1期。)王邦佐等分析了社会生态环境的变化与中国政党制度面临的新课题 ,指出应从加强和改善共产党的领导、发挥民主党派的参政功能以及充分发挥中国特色 党际关系优势并不断优化这一党际关系模式三个方面来推进中国政党制度的完善和发展 。(注:萧超然,晓韦:《当代中国政党制度论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萧超然、晓韦探讨了当代中国政党制度的发展途径问题,即以体制创新为重点,积极 发展政治层面的合作与协商;提高体制张力,积极发展地方层次的合作与协商;加强具 体制度建设,提高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的制度化水平;倡导宽松、和谐的政治文化,完 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社会氛围。(注:伍华权:《政党制度法律化的时代积极 意义》,《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2期。)伍华权指出,宪法增加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的内容表明,我们国 家的政党制度已经开始法律化。而政党制度法律化是我国政党制度走向成熟的标志,也 是我国法律制度走向完备的表现。(注:肖祁山:《WTO棋局与多党合作战略》,《中央 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0年第7期。)肖祁山认为我国加入WTO使多党合作面临一个新 的历史条件,以此为基础,他分析了新形势下多党合作的战略任务并对“入世”后多党 合作的发展作了思考。(注:王邦佐等:《中国政党制度的社会生态分析》,上海人民 出版社,2000年版,“前言”第2页,“序言”第2页。)

6.关于中国政党制度研究的方法问题

王邦佐指出:“研究政党和政党制度,应该有多种视角和多种具体方法。笔者认为在 目前乃至今后一段时间内,似可着重从三个方面着力,即:从政党的生态环境的角度进 行研究;从政党与国家、社会的关系进行研究;从比较政治的角度进行研究。”(注: 对中西政党运行机制比较研究可参见刘宁宁:《中西政党制度运行机制比较研究》,《 辽宁大学学报》,1998年第5期。)近年来我国政党制度研究主要也是运用了比较分析、 生态分析的研究方法。

(1)比较分析的方法。比较的方法是中国政党与政党制度研究的常用方法。研究者主要 从中国政党制度历史形态的比较、中外政党制度比较等角度展开研究。其中中外政党制 度的比较研究主要是通过对中国和西方发达国家政党制度的比较而展开的,重点是对中 西政党制度的历史与形成、性质与特点、作用与功能以及运行机制等方面的比较研究。 (注:王邦佐等:《中国政党制度的社会生态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前言”第2页,“序言”第2页。)如梁琴、钟德涛著的《中外政党制度比较》,周淑真 著的《政党和政党制度比较研究》等。

(2)社会生态分析的方法。王邦佐等运用社会生态分析的方法来研究政党制度问题。这 种研究方法注重对政党制度的动态研究,注重对政党制度与社会环境之间互动关系的考 察。在《西方政党制度社会生态分析》一书问世后,王邦佐等又于2000年出版了《中国 政党制度的社会生态分析》一书,“运用社会生态分析的方法来认识和把握中国政党制 度的形成、发展与完善”。(注:王惠岩:《论民主和法制》,《政治学研究》,2000 年第3期;萧超然、晓韦主编:《当代中国政党制度论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 年版,第2页。)王邦佐等对中国政党制度的社会生态分析研究不仅研究成果具有十分重 要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而且丰富了政党制度研究的方法。

二、评价和思考

比较政治学导论范文4

独立学院大学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首先,通常他们家庭条件优越,生活费用高,没有太多金钱观念。其次,受到社会转型期及市场经济的影响,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倾向,缺乏信仰,功利性色彩严重。再次,自控能力不强,缺乏学习的动力和自我学习的能力。如何更好地对这一群体进行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就必须要依赖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而其中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尤为重要。与单纯的理论授课相比,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可以更好地激发大学生的参与性和积极性,同时可以让大学生深入基层社会,亲身体验生活,了解现实状况,切实感受到中国正在发生的深刻变化,逐步理解并认同政府所提出的重大方针和政策,从而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但在对T独立学院师生进行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调研的过程中,却发现了很多亟待解决的现实性问题。

1.师资力量不足,教学任务繁重

独立学院相对于公办院校来说,最典型的区别在于师资力量上的差别。独立学院的师资力量相比于公办院校严重不足,简单从师生比角度讲,独立学院的师生比例比公办院校低很多。同时对T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进行访谈的过程中,他们都提到教学任务繁重的话题。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需要承担全校的公共政治课程,教师的授课任务确实繁重,部分老师一个星期20节课,这使得思想政治课课内实践教学的效果大打折扣。而课外实践教学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精心设计、规划,师资力量的不足,教师个人能力的不足就显得更为明显。

2.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不高

对T独立学院的学生进行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问卷调查的过程中发现,82%的学生认为开展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非常必要,52%的学生认为教师只是偶尔开展实践教学,40%的学生认为教师从没开展过实践教学,8%的学生认为教师经常开展实践教学。这说明,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虽有实践教学大纲,但具体实施没有统一性。问卷调查中:你的授课教师开展了哪些实践教学,选择组织案例分析的比例占39%;观看教学影片,写观后感的占36%;学生模拟授课、辩论、竞赛、讲座的占19%;行为规范训练(小品、话剧、拍卖游戏、模拟法庭等)的占3%;社会调查,参观学习的占3%。从这个数据发现,操作比较方便易行的实践教学运用比较广泛,但需要教师精心设计、计划和指导的实践教学开展得比较少。实践教学形式单一,对学生吸引力不够,所以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不高。实践教学的广度和深度有待提高。

3.实践教学基地数量少

相对于公办院校,广州很多独立学院一般在地理位置比较偏远的地方,所以开展实践教学存在地理上的劣势。T独立学院也不例外,到目前为止,只是与学院附近的某村建立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践教学基地。实践教学基地数量少,开展活动有限,这也与上面的问卷调查数据、社会调查和参观学习仅占3%的比例相吻合。

4.缺乏财力支持及相关部门的配合

T独立学院开展爱国主义及其他主题的实践教学,很多时候都需要去广州市区,由于学院离广州市区距离较远且学生较多,需要专门派车运送学生。但由于财力不充沛,经费没落实,以及相关部门不太配合,导致思想政治实践教学计划经常变动。

二独立学院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问题的解决路径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思想政治课教师是实践教学活动的策划者和组织者,独立学院师生比的合理化是有效开展实践教学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同时为了提高独立学院实践教学效果,引导和激发学生参与实践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加深他们对教学理论内容的实际感知,思想政治课教师必须打破原有的讲授模式,走出课堂,关注社会现实,不断思考实践教学的内容、意义、形式、方法,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促进教学水平的提升。而这些需要经常外派进修培训、考察学习,参加学术性会议,以扩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视野、开阔眼界、拓宽思路。独立学院应该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培养、培训纳入学校人才培养、培训的总体规划之中,并在社会考察、学术交流、思想政治课教师攻读在职博士学位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

2.实现实践教学形式的多样化

当前独立学院思想政治课的实践教学效果不佳,学生参与度和积极性不高,主要是因为过分强调以教师为中心,实践性教学的形式单一,学生大多是被动参与实践教学。应对这样的情况,独立学院应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实践教学理念,形成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中心、素质培养为目标的实践教学体系,并不断形成和完善课堂实践教学、校园实践教学、社会实践教学、网络实践教学四位一体的独立学院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模式。在实践教学活动中,思想政治课教师需要结合大学生的情感特点,创设实践教学的具体情境,并对学生在此情境中的行为进行积极地引导和回应。具体而言,除了常用的组织案例分析、观看教学影片、写观后感外,应更多组织学生通过小品、话剧、拍卖游戏、模拟法庭等形式进行行为规范训练,组织学生开展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讨论,组织学生参与校园辩论赛和小知识竞赛,组织学生参加知名专家学者的学术讲座和报告会,组织学生参与城市或社区志愿者的服务活动。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既可以调动大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探究的积极性,提高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可以促进大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3.建立健全实践教学的保障机制

比较政治学导论范文5

【关键字】支架式教学 高中政治 对策

引言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目前传统的高中政治教学模式己经不能适应时代和国家的发展,也不能满足当今社会对新型人才的需求。而随着建构主义思想不断完善和支架式教学模式的引入,为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带来了新的教学模式和活力,这也顺应了当今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和新课程发展的要求。本文分析了支架式模式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运用对策。

一、形成支架式教学的学习和教学理念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要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在外界环境的剌激下和教师的引导、帮助下,注重并引导学生主动地对知识的意义建构,在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教师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由注重教师的“教”向注重学生的“学”转变,由教师是课堂的权威者向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者转变,学生也应该由被动的接受者向主动的学习者转变,进而形成新型的、良好的师生关系,逐渐地树立起支架式教学的教学理念和学习理念,以促进支架式教学模式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

二、注重提高政治教师的综合素质,培养新型教师

1计算机水平

信息化的教学模式是指:“据目前现代化的教学环境中的信息的传递方法和学生们对所学知识的信息加工的心理过程,充分的利用现代各类信息技术的资源,为学生和教师构建一个新型的、良好的展示平台,尽可能多的调动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以及网上各种相关的信息资源开始课堂教学活动,在老师的组织和引导下,充分的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们能够真正地成为所学知识和信息的主动建构者,进而达到优越的教学效果。” 将计算机和多媒体技术应用到当今高中政治课的教学中,具有明显的、非常大的优越性,具体上讲,可以从以下几各方面进行阐述:利用计算机和多媒体技术搜集非常丰富网络上的资源,这样可以增加政治课堂上的政治信息量,使学生可以接受到比较多的、与所学课本知识息息相关的信息;将政治学科比较抽象的、难懂的、苦涩的政治知识点利用彩色图片、视频的形式展示给学生,这样就比较的生动和形象,有利于增强学生对所学课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力,这样可以使学生化难为易;利用计算机和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上创设情景,有利于激发学生课堂上学习的兴趣,这极大的调动了学生课堂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利用多媒体在课堂上展示学生的身边的现象,然后运用政治课本上的相关的政治观点来理解、分析和解释学生身边的现象,这就可以增强政治课所学知识的说服力,从而提高政治理论观点的可信度。

同时,支架式教学强调创设情境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这样以来就对老师的

计算机和多媒体水平提出了较高和严格的要求,因此,高中政治老师应该马上树立

起计算机多美技术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起到极其重要作用的观念,主动的加强并逐步提高自身的多媒体和计算机水平,学校也应该定期组织针对老师进行完善的、定期的计算机培训,使老师可以比较熟练的掌握和运用常用的教学软件,从而不断提高高中政治老师的计算机水平,达到以比较好的、顺利的将支架式教学模式运用于高中政治教学中奠定坚定的基础。

2教学目标、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

在传统的政治课教学中,教学的形式比较单调,这也导致学生出现了比较严重

的厌学情绪,教学的方法比较呆板,学生在学习中处于被动的地位,教学目标直至考试目标,这也致使学生向单一的方向发展,不少学生出现了高分低能的现象,这就是所谓的学生应付各类考试的能力比较强,但是缺乏动手、动脑的锻炼,这些都.

与支架式教学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是背道而驰的,因此,老师应该切实改变传统

意义上的教学方法,调整传统的教学形式,根据实际情况重新确定教学目标,充分的应用以建构主义为思想指导的、比较成熟的支架式教学模式,从而提高老师的综合素质,逐渐形成适应时展和社会需要的支架式教师,以实现更好的将支架式教学模式运用到高中政治课教学中,从而推动高中政治教学的改革创新和顺利实施。

三、合理的借鉴支架式教学模式,因课制宜

在支架式教学理论的指导下,老师应该根据所学知识来制定具体的教学方式,这些要和教学内容比较适应,应该合理的运用支架式教学模式,这就意味着不是所

有的课本理论知识都是适合用支架式教学的,老师要根据具体情况因课制宜,这也就要求:老师应该从课本和教材开始,认真、仔细的分析和研究课本教材,并且老师还可以充分的利用自己多年来的教学经验,对课本教材进行知识点的细化和分解,并不是所有的政治教材内容都适合用建构主义教学模式的,因此,这也就对高中政治老师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老师必须对建构主义理论进行比较深入的分析和理解,从而根据课程的内容,合理的、科学的应用建构主义教学模式,进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使老师能够比较顺利的完成教学的任务,使学生很好的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从而顺利地完成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

四、优化教学评价机制,给学生以科学的评价

在传统的政治课教学中,政治课教学效果的评价是以各类考试的成绩,即分数作为唯一的标准,而中学的思想政治课明确的要求要全面关注“能力目标”、“知识目标”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支架式教学的评价应当注重全面性,也就是说评价课堂的老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应该涉及课本知识、自身觉悟、实践能力和行为等各个方面,不能简单的从课本知识目标出发,因此,传统的教学评价应该作出比较适当的改革,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改革:课堂教学评价、考试评价、道德评价。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支架式教学模式下,我们应该不断加强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研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周玉春.谈高中政治教学的“生活化”实施策略[J].课程教研.2010. 09. 46.

比较政治学导论范文6

政治认知水平高与功利化倾向并存。大部分的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认识是“非常清楚”和“比较清楚的”的。当代大学生的政治认知水平普遍较高,他们对党和国家的基本情况、指导思想、理论成果等是比较清楚的,且基本上不存在对于国家各项理论纲领不了解的情况,这是非常可取的。从入党动机来看,大部分是为了以后的工作,只有一小部分的同学是出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愿望,还有另外一小部分是为了自身名誉;而在如何看待周围积极入党同学这一问题上,大部分的人认为,这可以为以后的前途增加资本,一小部分人觉得积极入党是要求上进的表现,其余的人则持着与自己无关的看法,这一结果的人数比例与前面入党动机问题的情况正好相符,同时也进一步表明,当代大学生围绕入党动机这一事件上,带有明显的功利性倾向,超过半数的人是为了未来的人生发展争取资本。

时政关注高与政治冷漠化趋势并存。绝大多数的大学生是“比较关注”和“非常关注”时政的。其中,男生比女生更加关注,但差别不大;大三比大一也更为关心国内外政治时事,从这里可以看出在关心国内外政治大事上,性别年级的差异与其关注度会有些差异。这些都说明当代大学生普遍对时事的关注比较高,有着较高的政治热情。但是,不难发现,也有一小部分的同学甚少关注或是不关注时事新闻,这一点也潜在地表明在大学生中,存在着相对“淡漠化”的群体。

爱国热情高与过于偏激和盲从并存。当代大学生在一些政治事件中,过于偏激和盲从,他们对于需要自己去分析、理解的政治认知的逻辑推理能力较差。同时,在改革开放的今天,他们接触到大量来自广阔世界的信息和全球化的商业产品,从上世纪80年代起,社会上就有人认为什么都是进口的好。这种思维现今依然影响着大学生,他们受西方影视书籍、文化思潮等的影响,而不假思索地推崇西方的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认为我国所实行的市场经济就是在走“西化”的道路,而没有深刻的理解这其中的原因,其政治判断缺乏深刻理论支持,易受不同政治观点的影响,出现理想信念含糊不清、左右摇摆,对本国的各项制度有着偏见,一味的盲从于西方。

当代大学生政治观教育培养路径

社会方面。良好的社会政治氛围可以促使社会成员规范自身的思想和行为,形成正确的政治观。为了大学生的政治观教育有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应加强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发挥环境育人功能,揭露和取缔不利于社会稳定和发展的行为,同时应占领网络制高点,注重发挥网络媒体等现代宣传舆论工具的作用,引导他们在网络中汲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优秀成果,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理念,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发挥环境的强化、导向、感染功能。

学校方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一元化导向原则,即在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要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绝不允许搞指导思想的多元化。要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毫不动摇地坚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共同理想。增强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并以此作为自己的精神支柱,自觉抵制各种腐朽思想和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的侵蚀,引导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学校有关部门应该积极宣传党和国家的新政策、新体制,学校工作要更加民主和开明,更能容纳新的观念与新的事物,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了解和讨论机会。学校必须从现有的体制出发,正确处理学校与社会、学校与学生的关系,加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用严肃的校纪、党纪约束学校领导、老师和学生,提高广大党员、团员特别是校领导干部、学生干部的政治素养和道德水平,提高党员在学生中的威信,以良好的党风、政风带动校风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