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范例6篇

比较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

比较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范文1

关键词: 中西方饮食文化 文化差异 形式和礼仪 观念 结构

一、引言

饮食文化是跨文化交际中非语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饮食与文化紧密相关,不同的民族因其生活地域、气候环境、风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而创造出不同的饮食文化。传统的西方文化是畜牧文化和海洋文化,而中国是农耕文化和陆地文化,两种不同的文化反映出人们生活方式的差异,而饮食的差异则深刻透露自身的文化背景。

二、中西用餐形式和礼仪的差异

中国自古以来的礼仪就有以和为贵的思想观念,以和为贵的思想体现在从古至今中国人在开席时都有一家人在一起就餐的观念,体现了中国传统的饮食礼仪。中国人的聚食制延续千年。在中国,任何一个宴席,都是大家团团围坐,共享一席。筵席要用圆桌,从形式上营造团结、礼貌、共趣的气氛。这就是聚食制,聚食制的起源很早,从许多地下文化遗存的发掘可见,古代炊间和聚食的地方是统一的,炊间在住宅的中央,上有天窗出烟,下有篝火,火上安放陶釜、陶鼎,在火上做炊,就食者围火聚食。这种聚食古俗一直延续至后世。美味佳肴放在一桌人的中心,它既是一桌人欣赏、品尝的对象,又是一桌人感情交流的媒介物。这符合中华民族大团圆的普遍心态,反映了中国古典哲学中和的思想。此外,聚食制的长期流传,也是中国重视血缘亲属关系和家族家庭观念在饮食方式上的反映。在西方,由于基督教影响深远,人们将基督教文化中对圣母的虔诚和尊敬延伸至社会生活中,因而形成了尊重女性的社会风尚。法国人赛尔在《西方礼节与习俗》一书中提及“中世纪和文艺复兴的连续影响把妇女置于社交生活的中心地位,使妇女成为受尊重的对象,这是其他文明所没有的”。故而,在西方宴会中,人们将女士优先、尊重妇女作为宴会安排的标准,在安排座位时,先将宾客的性别列出名单,再以此安排具体座位。男女同时赴宴,男士需为女士开门,让女士先行,当主人把女宾客领进大厅时,首先由男主人邀请第一女主宾入席,由男主人为她拉椅子、入座,女主人则同男贵宾最后进入。

三、中西饮食观念的差异

在中国的饮食文化中,对味的追求往往大于对营养的追求,人们在品尝菜肴时,往往会说这盘菜好吃,那道菜不好吃。然而若要进一步问什么叫好吃,为什么好吃,好吃在哪里,恐怕就不容易说清楚了。这说明中国人对饮食追求的是一种难以言传的意境,即使用人们通常所说的色、香、味、形、器把这种境界具体化,恐怕仍很难涵盖其所有意味。在中国,饮食的美性追求显然压倒了理性。这种价值理念的差别构成了中餐过于注重饭菜色、香、味的特点。这种饮食观与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是吻合的。作为东方哲学代表的中国哲学,其显著特点是宏观、直观、模糊及不可捉摸。中国菜的制作方法是调和,最终要调和出一种美好的滋味。这一切讲究的就是分寸,就是整体的配合。它包含了中国哲学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西方人对待饮食的态度主要坚持其实用性特征,从营养角度出发,重视食物对人体的健康,不追求花样和饭菜的其他功能。他们认为“吃”只是为一个生物的机器加入燃料,保证其正常的工作、生活的运行,只要吃了以后能保持身体健康,抵御病菌的攻击,则其他方面并不讲究。由此可见,饮食在他们心中只是一种维持生命的活动。尤其是在西方国家享有美食之称誉的大国法国,更是追求高质量的营养。法国烹调虽追求美味,但总不忘“营养”这一大前提。在现代西方社会,除了营养的需求外,还十分重视养生,真正做到了以人为本。

四、饮食结构的差异

据西方统计,中国人吃的蔬菜有600多种,是西方的六倍还多。在中国的日常饮食结构中,素菜占据主导位置,而荤菜只有在节假日或者生活水平较高时才进入平常饮食结构中,所以在中国自古就有“菜食”的说法。这种饮食传统,主要与佛教徒的鼓吹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视动物为“生灵”,而认为植物为“无灵”,所以,中国传统文化主张素食主义。西方国家秉承游牧民族、航海民族的文化血统,以渔猎、养殖为生,传统饮食习俗以动物性食料为主,由于西方大多数国家地理位置处于高纬度,有些国家甚至终年积雪,这就造成了西方国家大多数人喜食肉类食物,而且西方人注重营养采取了生熟结合的方式,蔬菜很多时候以前菜沙拉方式出现,饮食结构的不同有时也反映出了各个民族在生活方式和饮食文化方面的不同态度。

五、中西方饮食文化中烹饪的差异

西方烹调遵循的是规范与科学,西方人强调科学与营养,烹饪中处处显示规范与科学。在西方菜谱中,计量都以克计算。这种菜谱似乎是科学的,实际上,这种科学性,也有其弊端,缺乏特色。另外,规范化的烹调甚至要求配料的准备都精确到秒。此外,在西方,一道菜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季节,面对不同的食者,皆为同一味道,毫无变化。中国烹调推崇的是随意与特色,西方人不能理解中国烹调不追求精确的规范化,反而推崇随意性。翻开中国菜谱,常常发现原料的准备量、调料的添加量都是模糊概念。一汤匙、半碗、少许比比皆是,可究竟汤匙、碗有多大,少许是多少,没有具体标准。中国饮食倾向于艺术性。它的特点就是随意性。比如同样一道菜肴,由于地区、作用、等级等不同,可以在操作上做不同的处理。以红烧鱼为例,冬天的色宜深些,口味宜重些,夏天则色和味均清淡些。对于江浙一带的人来说,红烧鱼的调味中可加糖,如面对川湘顾客,则应多放辣。

六、结语

研究跨文化交际中的饮食文化差异将使人们增进相互间的了解,享受不同饮食带来的不同感受,增进文化间的交流、互补与融合,促进人们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欣赏。笔者相信对中西方国家饮食文化礼仪进行比较,可以增强跨文化交际的意识,从而认识到宽容、理解及尊重文化差异对提高文化交际能力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胡文仲.中英文化习俗比较[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德]茨克.跨文化交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比较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范文2

关键词:中西饮食文化;差异;名族性;多样性

随着中国的国际化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中国和西方国家除了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合作,更多的是文化的交流和融合,而其中的饮食文化则成为了最热门最贴近生活的文化,同样是饮食文化,有共同点,亦有各自不同的特色,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一、文化观念的差异

在中国,民间有句俗话:“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 味道是烹调的最高准则。所以才有了后来的“舌尖上的中国”。中国人的饮食的目,除了果腹充饥,同时还满足对美味的渴望,带来身心的愉悦,可以说,中国饮食之所以有其独特的魅力,关键就在于它的味。而西方人更注重的是营养。西方是一种理性的、讲求科学的饮食观念。他们不会过分追求食物的色香味,更注重的是膳食的均衡。西方人认为饮食只是一种手段,因而享受在饮食中并不占重要位置,故而不会过分地追求口味。西方人吃的是营养,他们很少或几乎不把饮食与精神享受联系起来。西方人熟知营养搭配的原则,以保证营养的充足和平衡,这种科学化理性化的饮食观念,是值得中餐借鉴的。如果能在享受色香味俱佳的美食的同时还能获得充分的营养,这无疑是最好的。

二、文化内容的差异

中国自古就是农业大国,又加之人口压力以及其它多种原因的存在,中国人的饮食从先秦开始,就是以谷物为主,肉少粮多,辅以菜蔬,植物类菜品占主导地位。这一饮食习惯又深受佛教文化的影响。佛教认为,动物是“生灵”,而生灵是不可以杀死的,更不能食用。加之道教亦忌食鱼肉等荤腥,从而在中国大开素食之风,同时也推动了蔬菜类植物的栽培与烹调制作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豆类制品技术的发展。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营养观念的普及,在中国人的餐桌上,正在加大肉类和奶类食品的比重。同样,在西方人的饮食结构里,蔬菜类也明显在增加,中西方饮食结构已趋向融合。而西方人秉承着游牧民族、航海民族的文化血统,以渔猎、养殖为主,以采集、种植为辅,荤食较多,吃、穿、用都取之于动物,连西药都从动物身上取料炼而制。比较注意动物蛋白质和脂肪的摄取,饮食结构上,也以动物类菜品居多,主要是牛肉、鸡肉、猪肉、羊肉和鱼等。因此肉食在饮食中比例一直很高,到了近代,种植业比重增加,但是肉食在饮食中的比例仍然要比中国人的高。

三、文化方式的差异

1.用餐工具

众所周知,中国人包括亚洲一些黄种人的国家,使用的是筷子,汤匙,吃饭也用碗盛。而西方人则是用盘子盛食物,用刀叉即切即吃,喝汤则有专门的汤匙。筷子与刀叉作为东西最具代表性的两种餐具,筷子和刀叉影响了东西方不同的生活方式,代表着不同的两种智慧。

2.用餐方式

在中国无论是家庭用餐还是正式宴席,都是聚餐围坐,共享一席,美味佳肴放在一桌人的中心,它既是一桌人欣赏、品尝的对象,又是一桌人感情交流的媒介物。人们相互敬酒、互相夹菜、劝菜,要借此体现出人们之间的相互尊敬、礼让的美德以及和睦、团圆的气氛,表现出中国人团结、和合、交融的群体意识文化精神。特别是在各种年节里,更是借饮食而合欢,这种会食方式,是中国饮食文化上的一个重要传统。而受个人主义思想的影响,西方人习惯于分而食之,有专人先行分配食物,是一人一份的定量供应。在西方宴会上,虽也围坐,但各人的食物是单盘独碟的。不必固定座位,可以自由走动,不仅可以充分满足个人对食物的喜好,还便于社交,便于个人之间的情感与信息的交流,而不必在餐桌上将所有的活动公之于众。这种用餐方式充分体现了西方人独立、冷峻、自由的个体意识文化精神。

3.赴宴方式

在中国,客人大多不会提早到宴会的现场,他们经常会迟到。对于这种“迟到”现象主客双方都习以为常,并不将之视为对主人邀请的一种轻视或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而西方国家中,正式的宴会要求准时到达,一般不超过10分钟,否则将被视为不合礼仪,是对主人以及其他客人的不尊重。

4.用餐礼仪

中国的大多数宴会上位高权重者或年长者常首先入座并坐首席,主人发话了客人才可以动筷。由于传统习惯,中国人喜欢热闹,主人常常要给别人夹菜,时时招呼大家不要客气,习惯频频给客人劝酒、夹菜,并会说些诸如“菜不丰富,请大家吃点”等客气话,宾客间也习惯频频攀谈。 而在西方宴席上,主人一般只给客人夹一次菜,其余由客人自主食用;若客人不要,也不便硬让人家再吃,也不要按中国人的习惯频频给客人劝酒、夹菜。西餐比较讲究安静,席间宾客很少大声喧哗,很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包括喝汤和咀嚼食物都几乎不发出声音,这样的安静和中国人的热闹形成鲜明的对比。

四、结束语

饮食文化的交流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并不断充当全球经济文化整合过程中,不同文化之间的“传递带”。它已经成为了一种日益增强的文化影响力,正发挥着比其他任何全球化单一力量大得多的作用,也在悄悄地改变着全世界。中西饮食文化的碰撞、交流以及融化为全人类文明起到了填补和着彩的作用。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造就了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而这种差异来自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处世哲学。当然,由于现代人生活节奏的加快,加之许多外国快餐店进入中国,并且受到欢迎,现在的中餐已开始注重食物的营养性、健康性、和烹饪的科学性;而中餐凭借悠久的历史和精巧的烹饪方法制作工艺也在逐渐的影响西方饮食;西餐也开始向中餐的色、香、味、意、形的境界发展。中西餐饮文化的合理融合,让中西方文化在交流中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2]胡文仲.中英(英语国家)文化习俗比较[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3]多晓萍.从饮食角度浅析中西文化[EJ].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

比较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范文3

关键词:中西差异;菜名英译;归化;异化;饮食文化

一、研究背景

中西方不同的文化孕育了不同的语言特征和饮食特色。中国人的表达委婉、含蓄,讲究菜名的美感与菜品的特色相得益彰。西方人对菜品的认识更加直观,饮食文化也不及东方的细腻丰富。因此,在菜名翻译的过程中需要一定的翻译理论指导,跨越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以实现较好的跨文化交际目的。

二、中西菜名反映的饮食文化差异

中西方对与饮食在态度上有所不同。中国人追求饮食的美,而西方人追求的是饮食的科学。中西饮食态度的差异自然会导致菜肴命名方式的不同。从食物的内容来看,中华饮食的选材比西方更丰富。中餐的味道是综合的,西餐则强调食材的本味及调料的独立使用。这几个方面都影响着对于菜名的确定。

西方人追求饮食的科学和功用,因此命名的方式比较单一。西式菜名通常会包括菜品的主料、配料和烹饪手法,如由食材命名的Beef Tenderloin in Red Wine(红酒牛腰肉)、Lobster Thermidor(蘑菇龙虾)、Sunshine Pork Ribs(乳猪肋)等;以烹调方式命名的Grilled Summer Lobster(烧烤夏龙虾)、Crispy Oven-Fried Cod(脆炉鳕鱼)等;以味道命名的Sweet and Sour Beef Tenderloin(酸甜牛腰肉)、Sweet&Spicy Pork Tenderloin(甜辣猪腰肉)等。西式菜名主要为写实型,追求简约易懂,重在表现菜肴用料、做法和风格。

与之相对,中国人追求饮食的美。中式菜名独具鲜明的语言特色,以及多样化的表达形式。菜名中常采用省略的方法,如“腌笃鲜”(Bamboo Shoot Soup with Fresh and Pickled Streaky Pork),呈现出简介凝练的特点。另外,巧妙运用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如“琥珀核桃”(Honeyed Walnuts),生动形象地展现菜名特色。最后,引用名人典故丰富了菜肴的文化内涵,如孔家菜“带子上朝”(Braised Pork Belly)。

三、中式菜名英译原则

了解中西饮食文化的几个主要差异后,就要谈谈菜名互译的具体内容。首先要明确菜名的翻译的目的。菜名翻译不仅是为了让译入语读者了解一道食物,更是为了向译入语读者展示源语菜单所代表的饮食文化。作为一种特殊领域的翻译,菜名翻译牵涉了较多的文化翻译。因此,在具体翻译方法上要考虑归化与异化的指导策略。

关于归化和异化的定义,施莱尔马赫(1813年)在《论翻译的方法》一文中指出,翻译含有文化内涵的文本可以通过两种路径:一是尽可能让作者不动,引导读者去接近作者;二是尽可能让读者不动,引导作者去接近读者。美国翻译理论家劳伦斯・韦努蒂把前者概括为异化,后者概括为归化。

归化和异化之争在很长时期以来一直存在。实际上,归化和异化二者不仅不是矛盾的,而且互为补充。归化会造成一定的文化失真,无法再现源语在结构形式和内容上的本色。异化法似乎是保持原文异域文化特色,但是,在采用异化法的时候,还要注意度的问题,行不通的时候还得借助归化法。只有两种方法相辅相成,才能相得益彰。对译者来说,重要的是在翻译过程中要有深刻的文化意识,即意识到两种文化的异同(庄国卫,2007)。

菜名翻译是一种文化交流活动,要以使菜单读者对一道菜有个基本概念为出发点,尽量使菜名能实际展现出这道菜的实体,其次才是考虑如何能把这道菜背后所承载的文化因素翻译出来。这就要求译员在熟悉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基础上,灵活地运用归化和异化原则。

四、中菜英译中的归化和异化

很多学者对中式菜名的归化和异化翻译都有研究,并对其进行了分类。按菜名的形式类别,对归化、异化原则的使用也进行归类。这种僵化的“套公式”法翻译出的菜名会违背真正的归化、异化原则。同一类形式的菜名既可能采取归化又可能采取异化。下面将具体分析小吃类菜名翻译中归化异化结合的译法。

1.音译法

采用音译法可以最大程度上保留源语的文化意义。不少人把“饺子”等同于‘dumpling’,其实‘dumpling’的意思是“有馅的面团”。从宽泛的意义上来说“元宵”也可以叫‘dumpling’,这样的翻译并不精准。“饺子”采用音译‘Jiaozi’,可以保留其文化身份。所以,音译法的异化程度最高。类似的音译还有“馄饨”(Wonton)和“馒头”(Mantou)。

2.音译加注法

知名度稍逊于第一类的小吃通常运用音译加注法。直接的英译很难将信息传递给译入语的读者,因此在音译的基础上还要对其进行解释。这种方法是典型的异化和归化原则并用的体现。比如“咕噜肉”译作‘Gulaorou(Sweet and Sour Pork with Fat)’,“锅贴”译作‘Guotie(Pan-fried Dumpling)’。

五、结论

菜名的翻译应该同时考虑到源语和译入语文化,主要采用归化和异化相结合的翻译方式。译者在清楚地将源语信息按照译入语文化习惯传达给读者的基础上,还要尽可能地保留在文化传播中容易丧失的源语文化。中西菜肴不论在命名方式上,还是在食物内容上都有较大差异。西式菜名单一、功用,中式菜名则独具丰富的内涵。在菜名英译时,需要在形式和内容上做必要的取舍。这就要求译者具有良好的中西饮食文化知识,能够灵活地将归化和异化原则相结合。菜名英译的目的不仅是传达食物信息,更是将博大的中华饮食文化发扬传递。

参考文献

[1]潘.再谈中西菜名翻译[J].黑龙江:北方文学,2011(3).

[2]陈怡帆.试析文化交流中中式菜名英译的归化与异化[J].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

比较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范文4

【关键词】饮食;三餐;五餐;健康

一、中西三餐五餐之别

每个人生活的地区环境不同,就会造成很多生活习惯上的差异,但是无论差异多大,同一个国家里,每天吃饭的次数还是大致一样的。而中国和西班牙是两个不同民族的国家,其差异是必然的。

1.1中国的三餐

现代中国人对养生的知识多少有些直观上的了解,所以大多数人,每天都会做到一日三餐。但实际上在秦汉以前,由于农业极端落后,粮食非常有限,人们只吃两顿饭即使是两顿饭也要视人而待。《墨子・杂守》说,兵士每天吃两顿,食量分为五个等级。第一顿称“朝食”或“饔”,在太阳行至东南方时就餐。第二顿称“飨”或“食”,在申时(下午四点左右)进餐。对于进餐时间,古人讲“食不时不食”[1] (《论语》)。在不应进餐的时间进餐,被认为是一种越礼的行为或特别的犒赏。如《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项羽听说刘邦欲王关中,曾怒下令“且日享士卒”,借此犒劳将士,激发士气。[2]

在汉代以后,一日两餐就慢慢的演变成了三餐或四餐,三餐后来又有了早、中、晚饭的分称。早饭,在汉代被称为寒具,指得是早晨洗漱之后所用的小食。到了唐代,寒具开始有了点心之称。《能改斋漫录》云:“世俗例以早晨小食为点心,自唐时已有此语。”直至当今的日常生活中,我国许多地区仍称早饭为早点。午饭时,古人曾称之为“中饭”或“过中”。一日两餐时,人们认为“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飨而始”(《孟子・媵文公上》),用过飨食,便意味着一日时间的流逝。而今天人们常用“一日三餐”之词来表示对时光的不同情感,其中包括惜时着的感慨[3]。

而生活在现代的我们,每天重复着一日三餐的饮食规律,身体机能也已经习惯一日三餐。

1.2西班牙的五餐

去过西班牙旅游或者工作的人必然会对西班牙人的每日五餐有很深的体会。西班牙人吃饭的时间主要是附和了西班牙人的工作时间。在西班牙的大城市,上班时间一般在9点半,下午一点半是午休,这个午休一直持续到下午的四点半才结束,然后开始下午班,一直持续到晚上8点;而在小城市,商店常常要到10点乃至11点才开始营业,下午一点半开始午休,午休到下午四点半,整个下午基本上就过去了[4]。工作之余的休息时间,根据人类生理需求都会适当补充能量,由于西班牙人工作日的休息时间比较特殊,所以饮食的时间也比较特殊。早餐时间一般都在7点到8点之间,主要以果汁、咖啡、饼干、面点等为主,午餐时间一般在下午一点到三点半之间,饭前喝一点开胃酒,配上些干果、火腿、乳酪、土豆蛋饼、炸小鱼等,午餐头盘一般为蔬菜或汤类,主菜为鱼为肉,甜点之后,西班牙人有饭后吸雪茄或喝餐后酒的习惯。并且有的西班牙人在10:30-11:00之间和在18:00左右有吃点心的习惯。西班牙人的晚餐时间一般在晚上8点半到11点之间,相比中国人的晚餐时间较晚,西班牙人有的餐馆晚上九点多才开门营业,晚餐与午餐相比要清淡些,但是非常的丰盛。绝大多数的中国人都能接受西班牙饭菜,因为西班牙饭菜口味和做法与中餐有一定的相似性。在西班牙,用餐的地方非常的多,除了餐馆以外,还有大量的小酒馆、咖啡馆、酒吧、速食店如肯德基麦当劳等。通常情况下,大部分西班牙用餐场所可以提供套餐,而且价格都较为便宜。

西班牙人的一日五餐从侧面上也反映出他们慵懒的性格,如果在法定节日去西班牙,对他们的这种慵懒的性格会有更深的体会,在假期的前期工作日,很多商场和机构都会人去楼空,而节日过后即便是工作日,这些地方会依旧不开门,在每年的七八月份,或者新年、圣诞期间,西班牙人往往会外出休假,这一期间西班牙几乎车满为患,在机场、车站、码头、海边等场所则人满为患,这一时期几乎无人办公,全国出于“瘫痪”状态[4]。

二、两国饮食与健康

身体健康是人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而饮食是健康的基础,食物是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饮食健康对于人类是个亘古不变的话题,无论生活在哪个年代的人对这个话题的讨论永远是乐此不疲的。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在西班牙,人们对于饮食追求的终极目标一定会回到健康这个轨道上去。

2.1中国人的饮食与健康

中国是个民以食为天的国家,吃的重要程度在世界上是首屈一指的,很多饮食习惯都逐渐形成一种民俗,甚至一种文化。比如说:中国讲究天人合一,根据不同的季节吃不同的食物,相信以形补形,以脏补脏。传统饮食以植物原料为主,主食是五谷,辅以蔬菜,外加少量肉食,且以热食熟食为主;同时饮食历来以食谱的广泛,烹饪技术的精饪而闻名于世。菜系是中国饮食文化的骄傲,让许多外国人也赞不绝口。有史书记载,南北朝时,梁武帝萧衍的厨师,一个瓜能变出十几种花样,一个菜能做出十几种味道,烹调技术之高超,令人叹为观止。虽然我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无论何时,健康是最重要的[5]。

在当今的中国,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也得了诸如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之类的富贵病。所以当今人们对于饮食健康也十分的关注,我们不仅要吃的好,更要吃的健康。

2.2西班牙人的饮食与健康

在西班牙人的心中,除了火腿还有很多事物是能够让他们骄傲自豪的,其中在饮食界里,橄榄油在西班牙人心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日常生活中,大多数人都知道油炸食品是不健康的,主要是因为制作这些油炸食品所用的油,如猪油,含有很多饱和脂肪酸,让人易得冠心病等疾病。但西班牙人常用的橄榄油和葵花籽油多含不饱和脂肪酸,因此能大大降低由于油炸食品所造成的冠心病等疾病发病的风险。并且橄榄油中还富含维生素E和酚类化合物,这些成分可能在预防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过程中发挥一定作用。

西班牙饮食属于地中海式饮食,地中海式饮食主要以鱼类、豆类、蔬菜、水果、坚果、橄榄油为主并且搭配适量的红酒,但只食用少量红肉和奶制品。因此地中海式饮食有一很明显的特点:饱和脂肪酸摄入量低,但是单不饱和酸和膳食纤维量摄入量却很高。

西班牙在烹饪方法上,非常少见中国的“炒”,这很大程度上能保存食材的营养素,并且西班牙的烹饪文化讲究变化,以尽量保持原料的独特风味为基本原则,烹饪的方法和原料之间有较强的针对性,比如为了保持海鲜原料的鲜美滋味,大多采用的是可以快速并且简单的烹调方法。

三、小结

中国和西班牙饮食文化之间的差异很大,而饮食又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了解了两国之间的饮食差异,对于两国的文化交融起着非常大的作用,能避免很多跨文化交际中的障碍,为两国的关系的友好发展,起着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德军.墨子[M].云南教育出版社,2009.

[2]司马迁.史记[M].中华书局,1982.

比较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范文5

【关键词】餐饮文化 差异渊源 尊重借鉴

民以食为天。餐饮是人类存续的最基本活动。但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餐饮方式、习惯等表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彰显出不同文化观念。

一、中西餐不同的文化内涵

中国幅员辽阔,民族多,民俗殊异,往往基于地理、气侯、风俗、民情、经济等因素,塑造了多样的文化性格,形成了独特的饮食习惯和餐饮文化。有所谓的“南甜、北咸、东辣、西酸”--随地域而变化万端,各地区均形成自己独特的菜系,且既有小吃,又有大菜,如川菜、鲁菜、浙菜、粤菜、皖菜、苏菜、湘菜、滇菜、京菜、东北风味等等。中国有着五千多年的历史,形成了灿烂丰富、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归纳起来有四大特点:

1.重食:古人就有“民以食为天”之说,见面常问“吃了没有”。2.重养:以“五谷”养“六脏”,饮食中重视人体养生保健。中国的饮食注意各种食物的搭配,以相生相克、相辅相成等阴阳调和理念指导烹饪。3.重味:中国的饮食最注重食物的味,讲究“色、香、味、形”。孙中山先生讲“辩味不精,则烹调之述不妙”,将审美视作烹调的第一要义。4.重情:注重饮食活动中的情感交流。以食表意,以物传情。朋友离合,送往迎来,人们都习惯在饭桌上表达惜别和欢迎的心情。感情上的风波,人们也往往借酒席平息。受人恩惠也常常借酒席表示谢意。

西餐,顾名思义是西方国家的餐食。西餐,是中国人和其他东方人的概念。“西方”习惯上是指欧洲国家和地区,以及由这些国家和地区为主要移民的北美洲、南美洲和大洋洲的广大区域,因此西餐主要指代的便是以上区域的餐饮文化。西餐大致可分为法式、英式、意式、俄式、美式,地中海等多种不同风格的菜肴。

其菜式料理,一般使用橄榄油、黄油、亨氏番茄酱、沙拉酱等调味料。不同的主食相同的都是搭配上一些蔬菜,如番茄、西兰花等。西餐一般以刀叉为餐具以面包为主食,多以长形桌台为台形。西餐的主要特点是主料突出,形色美观,口味鲜美,营养丰富,供应方便等。西餐文化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入席就座规矩多。一般从左侧入座。就座时,身体要端正,手肘不要放在桌面上。不可跷足,两叉。上臂和背部要靠到椅背。腹部和桌子保持约一个拳头的距离。讲究“女士优先”。2.餐具使用有讲究。从外侧往内侧取用刀叉,要左手持叉,右手持刀,将其切成小块,用叉子送入口中。进餐中放下刀叉时应摆成“八”字型,分别放在餐盘边上。刀刃朝向自身,表示还要继续吃。每吃完一道菜,将刀叉并拢放在盘中,不用刀时,可用右手持叉。若需要作手势时,就应放下刀叉,千万不可手执刀叉在空中挥舞摇晃。也不要一手拿刀或叉,而另一只手拿餐巾擦嘴;也不可一手拿酒杯,另一只手拿叉取菜。任何时候,都不可将刀叉的一端放在盘上,另一端放在桌上。3.用餐环境要浪漫。吃西餐讲究环境雅致,气氛和谐。一定要有音乐相伴,桌台整洁干净,所有餐具一定要洁净。如遇晚餐,要灯光暗淡,桌上要有红色蜡烛,营造一种浪漫、迷人、淡雅的气氛。

二、中西方餐饮观念上的差异

西餐比较理性,强调饮食的营养性,力求口味清淡和膳食的均衡。西方人认为饮食只是一种手段,故而不会过分地追求口味。对于烹饪食物,营养性就是他们的出发点和目的地。在宴席上,可以讲究餐具,讲究用料,讲究服务,讲究菜之原料的形、色,方面的搭配;但不管怎么豪华高档,菜只有一种味道,无艺术可言,作为菜肴,鸡就是鸡,牛排就是牛排,纵然有搭配,那也是在盘中进行的。色彩上对比鲜明,但在滋味上各种原料互不相干,调和。各是各的味,简单明了。中餐比较感性,特别注重饭菜的形、色、味。烹饪食物讲究调和。使食物的本味,加热以后的熟味,加上配料和辅料的味,以及调料的调和之味,交织融合协调在一起,使之互相补充,互助渗透,并加以精美的造型。可见,中餐的感性追求显然压倒了理性。

三、中西方餐饮文化差异的渊源

中西餐饮文化的差异,主要是由于中西方国家不同的哲学思想及因此形成的文化精神和思维方式而产生的。首先,从哲学思想看,中国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核心是讲究“气”与“有无相生”;西方哲学思想则讲究实体与虚空的分离与对立;其次,文化精神和思维方式也大不相同:中国讲究天人合一,强调整体功能;西方讲究天人分离,强调形式结构;第三,在认识事物的思维方式上,由于宇宙模式的不同,中国强调整体功能。中国的整体功能是包含了未知部分的整体功能。它的整体性质的显现是靠整体之气灌注于各部分之中的结果,各部分的实体结构是相对次要的,而整体灌注在这一实体结构中的“气”才是最重要的。在中国人看来,只有不同的东西综合起来才能形成美,于是生活中以和为贵,烹饪上以五味调和为美。西方强调形式结构,在西方人眼中的世界是一个实体的世界,强调尊重个性。因而,其餐饮观念也是突出个性。

四、结束语

不同的民族文化和不同的地域特征,造就中西方迥异的饮食背景和饮餐文化。但从本质上讲,“吃”的内涵并不会因为这些差异而改变,讲究品种多样,营养平衡,搭配合理,重视健康已成为中西方饮食科学的共识,随着国际社会不断地相互开放、相互融合,国人必须重视对西方餐饮文化的学习了解。在发扬中国传统餐饮文化的基础上,尊重、借鉴西方餐饮文化。以利于我国的对外开放,融入国际社会。

参考文献:

[1]罗露莎 浅析中西饮食文化差异[J]. 双语学习,2007(5)

比较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范文6

一、中西方节日比较,民俗文化巧渗透

在进行7A Module 1 Unit 3 Halloween课文内容讲解时,我着重将中西方每年最为隆重的节日“Spring Festival”与“Christmas Day”进行了比较。在介绍“Spring Festival”时,我给同学们讲了一个有趣的故事:“远古时期一种叫做‘年’的惧怕元宝形状食物的、吃人的凶猛怪兽。当时人人谈‘年’色变。后来,人们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它每隔365天窜出来一次,而且在天黑后才出没,待到天亮,它便返回山林。于是就有了除夕夜吃饺子、放鞭炮、熬夜守岁,初一大清早走亲访友、拜年、收压岁钱的风俗。”

介绍“Christmas Day”时说:“为了纪念耶稣诞生,基督教徒将每年的12月25日定为Christmas Day。从12月24日至翌年1月6日为新年假期。节日期间,人们制作圣诞树,买圣诞礼物,小孩临睡前在床头挂袜子盼望圣诞老人把礼物装进袜子里……Christmas Day既是基督教徒的节日,也是全民参与的西方新年,类似于我国的Spring Festival。”学生们都听得津津有味,饶有兴趣。

中西方国家除了新年这个最为隆重的节日外,还有很多别具特色的民族节日。比如,我国为了纪念诗人屈原而保留的Dragon Boat Festival,吃汤圆、赏花灯的Lantern Festival,起源于嫦娥奔月典故、喝雄黄酒、赏菊、吃月饼的MidAutumn Festival;西方每年4月1日的April Fool’s Day,每年11月第4个星期四的Thanksgiving Day……民俗不同,因此节日庆祝方式也不同。学生们在了解了各国节日历史背景后,就会深刻感悟中西方国家的文化内涵。

二、中西方建筑比较,地标文化一览无余

中西方国家所经历的历史、工业革命进程,以及现代文明发展程度、文化渊源都大不相同,因此双方在建筑领域,尤其是地标建筑领域的民族特色就在所难免地存在差异。在教学过程中,我特别注意通过“差异比较”教学法,使学生能对中西地标建筑文化有直观的认识。

中西方文化背景迥然相异,其地标建筑风格也不一而足。因此在开始授课之前,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制作了精美的幻灯片。在进行《牛津初中英语》 7B Module 1 Unit 1 Dream homes中Countries and Capitals内容教学时,我通过多媒体PPT课件向学生们展示了各地久负盛名的地标:中国的the Great Wall,Suzhou gardens;法国的the Eiffel Tower;意大利的the Leaning Tower of Pisa;英国的Big Ben;美国的the Statue of Liberty等。综观世界各国,有着不同文化底蕴的建筑在风格上多姿多彩。通过对各国地标建筑进行了解,极好地拓展了学生的人文知识。

三、中西方饮食比较,饮食文化美不胜收

我在开展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依托新课标,立足现行《牛津初中英语》教材,特别注意就课本中收录的西方饮食文化内容介绍进行科学合理的文化渗透,使学生能在熟知西方国家饮食风俗文化的基础上全面提升英语语言素养。

各国各地的百姓日常饮食喜好、节日饮食习惯都大不相同。因此我在进行《牛津初中英语》7A Module 2 Unit 4 Food部分“What is your favourite food?”内容的教学时,就启发学生对中餐和西餐的食物种类、烹调、食物风味进行了细致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