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国经济概况范例6篇

世界各国经济概况

世界各国经济概况范文1

我国作为一个世界大国,同样面临着科技和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极大挑战。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探讨世界意识应该成为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

世界意识也就是国际意识,具体是指站在历史高度去了解世界各国的发展史、评价本国发展概况及其在世界中的作用。在了解自身义务与权利的同时,关注广大人类未来的发展概况。世界意识具体包括对外开放意识、国际合作意识、人类共同利益意识以及国家平等意识等。

一、世界意识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1.是现代化教学理念实践的必然要求

我国的教育改革一直坚持以邓小平同志的“三个面向”作为指导思想,即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培养更多适应新时展需求的全面性人才;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通过吸收国内外先进模式和理念来推动改革的进步。整个教学理念的根本核心就是要让所有的学生在真正做到立足中国的同时向全球扩展。

2.是现代化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目前,全球化、网络化以及国际化等已经逐渐成为新世纪发展的潮流。在这种发展潮流下,国与国之间的交流日益密切,且实践证明,只有在相互不断交流与依存中才能够实现本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课堂中,教师应该多加注意世界意识的教育,让学生了解世界意识在现代全球化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从而完善自身。

3.是学生更准确更清晰认识和建设祖国的保证

世界上任何国家的发展均不可避免地要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相互联系。中国作为一个世界大国,在发展过程中势必要与世界其他国家相联系。因此,其历史也不可避免地要成为世界历史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从古代中国到现代中国,中国的发展一直都无法离开世界。

比如,近代鸦片战争爆发后,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逐渐演变成为一种密不可分的关系。但是,无论是屈辱史、抗争史还是探索史,中国近代史均无法脱离世界近代史而存在。且在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放后,祖国的发展越来越离不开世界。可以说,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贯穿世界意识,是学生更准确、更清晰地认识和建设伟大祖国的重要保证。

二、推动世界意识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落实的措施

1.立足实践,与教材相结合

世界意识在社会改革中的体现不仅仅是在社会生产力、国际格局等方面,同时还体现在科技对社会和自然环境产生的重大影响。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使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形成了更加严重的分离。科学技术在推动社会经济进步的同时,也给全球生态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比如,核泄漏、环境污染等,均给人类留下了惨痛教训。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为了能够真正落实世界意识,应该立足当前实践,并将中国近代、现代的发展放在一个世界的背景下去观察和思考。在中国近代史、现代史教材中体现世界意识的形成与完善。

2.拓宽视野,主动了解和融入世界发展潮流

当今社会,固步自封、固守国门的国家势必会无法真正跟上世界发展的潮流,必然会被欺凌与淘汰。因此也就意味着,为了实现祖国的繁荣昌盛,为了跟上世界发展潮流,为了实现引领世界经济的目标,必须要拓宽视野,主动地去了解和融入世界。

比如,为了推动国家发展,我国在改革开放初期就提出了“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在面临人与自然矛盾不断增加的问题时,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为国家生态环境友好发展提出了一个有力的行动纲领;在面临以及艾滋病等疾病的威胁时,能够从自身出发,为世界的稳定与健康做出了重大贡献。

总之,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育学生要拓宽视野,更多地关注世界,了解世界格局,融入世界,做好迎接多种挑战、实现自我和推动社会发展的准备。

3.学会在分析实践的基础上预测世界未来发展趋势

目前全球经济快速发展,世界各国在不断努力发展自身,总体上呈现一种比较和谐与稳定的发展状态。但是,在稳定状态下却存在多种矛盾。国家之间争端不断,甚至存在暴力侵略现象。

世界各国经济概况范文2

摘 要:本文认为:“北京经济”比“首都经济”的提法更适合;“京津经济圈”比“首都经济圈”和“北京经济圈”的提法更合理;北京市的近期目标应该是建成一个现代化的区域性综合型国际大都市,中远期目标是建成一个现代的全球性综合型国际大都市;北京不仅是“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而且也应该是“知识型经济中心”。 论文关键词:北京 北京经济 京津经济圈 知识型经济中心 (一) 关于“首都经济”与“北京经济”的问题 近年来,“首都经济”一词,经常出现在各种媒体之中,但笔者认为“首都经济”的提法值得商榷。理由有以下几点:一是首都是属于政治范畴。首都是全国的首都,是中央机关所在地,其影响力是全国性的。与之相对应,首都经济也应该是影响全国的。事实上,从经济辐射功能的角度上,在我国首都目前的这种影响很小;二是从国外来看,还没有哪一个国家出现“首都经济”的提法,倒是有人专门研究过大伦敦地区经济或大巴黎地区经济;三是谁也不能保证一国首都或永恒不变的,世界上不少国家的首都并非定位于大城市,有些原来在大城市后迁移到小城市或新区。而北京市作为中国的一个城市,永远不会发生改变,“北京经济”是一个永久性的概念。因此,我们认为,与“首都经济”的提法相比,“北京经济”的提法更适合。 我们知道,城市是由许多要素组成的有机综合体,其要素可分为两大类:基本要素和非基本要素。一切非地方性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及科研机构、基本建设部门、国防军事单位等都是城市的基本要素,基本要素的存在和发展对城市的形成和发展起直接的决定作用。而非基本要素的产品或服务则是为了满足本市居民(而非外埠)需要的。据此研究范式,我们也可以把“北京经济”分为“基本经济”与“非基本经济”两类。前者是指为北京以外的地区(即外埠)服务的经济,后者是为本市(即本埠)服务的经济。从“首都经济”与“北京经济”二者的关系来看,后者应包含前者,“首都经济”应是“北京经济”的一部分。其关系如下: 首都经济的一个比较流行定义是:首都经济是立足首都、服务全国、走向世界的经济;是充分体现北京的城市性质和功能,充分发首都优势,充分反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经济;是向结构优化、布局合理、技术密集、高度开放、资源节约、环境洁净方向发展的经济;是既保持较高增长速度,又体现较好效的经济。有不少人认为,这是对“首都经济”这一概念的涵义的最好界定。其实,从逻辑学的角度上讲,这一定义是过于宽泛,不太符合给概念下定义的要求。如果把上面定义中的“北京”和“首都”都换成国内其它某一城市(如上海、天津等),那么就变成“某一城市经济”(如上海经济或天津经济)的概念,这似乎没有不妥。因此,与之相比,我们认为,首都经济是“适合首都特点的经济”的定义,是一个更恰当的定义。 (二)关于“首都经济圈”、“北京经济圈”与“京津经济圈”的问题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各国各地区面临着“国际竞争国内化,国内竞争国际化”的形势,竞争空前激烈。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对各国各地区而言,利弊并存。纵观全球,以地缘与人文背景为基础的“联合称霸”、“联合抗强”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欧盟与东南亚联盟的成立与扩张、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签订、非洲联盟成立的首脑会议的召开以及目前世界其它100多个区域化经济集团的组建,正是这一背景下的产物。在国内,以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等为核心的珠江三角洲正在寻求新一轮的合作,以上海为首的长江三角洲也在加快协调整合,特别是上海市打“长江牌”,把协助周边地区发展经济当作自己的任务,在安排投资、贷款和项目时一视同仁。毫无疑问,这些做法大大增强了珠江三角洲地区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国际国内竞争力。在国内外竞争对手咄咄逼人的情况下,北京市不能不考虑同天津及周边县市加强联合,聚散为整,增强对外抗衡力。近年来,国内很多学者从区域经济的角度把北京、天津及周边地区称为“首都经济圈”或“北京经济圈”或“京津唐经济圈”。但笔者认为,“京津经济圈”这一叫法较为妥当。正如前文所分析那样,首都经济圈就象首都经济一样,也不是一个理想概念。因为,如果有首都经济圈的话,那么,整个中国都应该在这个经济圈之内,而不象现在所说的那 样,仅包括京津及其周边地区。因此,相比较而言,北京经济圈可能是一个更好的概念。 但是,北京经济圈的概念也不全面。因为它没有突出本圈层的另一特大城市——天津市应有地位。天津市也是一个人口1000万以上、行政级别与北京相同的四大直辖市之一,它对北京地区、华北地区乃至全国的影响力不能被忽视,在国外也有一定的知名度。因此,在给这个圈层命名时,应该考虑天津的地位。至于圈内的唐山、秦皇岛等城市,无论是行政级别上,还是经济、社会影响力方面,均与北京市、天津市不在同一个层次上,在这个圈层的命名上可以不加考虑。所以,我们认为,京津经济圈是一个最好概念。 (三)关于把北京建设成为“国际大都市”的问题 城市是以非农业人口集中和作为一定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为本质特征的。在划分城市等级时,通常是以非农业人口数量作为依据。在我国正式的城市分等中还没有都市这一概念。都市一词来源于日语,但在日语中,都市与城市有同等的意义。因此,大都市即为大城市。从人口规模角度来界定大城市,不能揭示一些城市在当代世界政治经济生活中的特殊作用。为此,一些学者提出了世界城市(world city)与全球城市(global city)、 国际城市(international city)、 国际大都市(international metropolis)等。 英国城市与区域规划学家霍尔(Peter Hall)认为世界城市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 (1)世界城市通常是政治中心。它不仅是国家和各类政府的所在地,有时也是国际机构的所在地。世界城市通常也是各类专业性组织、工业企业总部的所在地;(2)世界城市是商业中心。它们通常拥有大型国际海港、大型国际航空港,并是一国最主要的金融和财政中心;(3)世界城市是集合各种专门人才的中心。世界城市集中广大型医院、大学、科研机构、国家图书馆和博物馆等各项科教文卫设施,它也是新闻出版传播业的中心;(4)世界城市是巨大的人口中心。世界城市或城市集聚区都拥有数百万乃至上千万人口;(5)世界城市是文化娱乐中心。美国学者约翰·弗里德曼(J.Friedmann)和戈兹· 沃尔夫(G.Wolff )等认为,世界城市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产物。世界城市是全球经济的控制中心,世界城市的判别标准为:第一,城市与世界经济体系联结的形式与程度,即作为跨国公司总部区位的作用,国际剩余资本投资“安全港”的地位、面向世界市场的商品生产者的重要性、作为意识形态中心的作用,等等。第二,由资本控制所确立的城市的空间支配能力,如金融及市场控制的范围是全球性的,还是国际区域性的,或是国家性的。全球城市与世界城市的涵义相似。与世界城市相比,国际大都市和国际城市的内涵并不十分严密,通常是指在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城市,而且国际性有时具有世界性、全球性,有时则只具有国际区域性意义。国际大都市与国际城市相比,在于大都市的人口较多,如日内瓦只有30多万人,只能称作国际城市,而不能称作国际大都市。一个城市的国际性并不和其人口数量成正比。因此,国际城市或国际大都市是一个外延较广的术语。根据国际城市的特点,可把国际城市划分为不同类型:国际政治中心城市,如维也纳、日内瓦等;国际经济中心城市,如香港、新加坡等;国际旅游城市,如檀香山、蒙特卡罗等;综合性国际城市,如伦敦、巴黎、纽约、东京等。 国内一些学者把世界城市发展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全球性城市(Global City或 World City):是指在世界城市格局中处于最高层次、能发挥全球性经济、政治和文化影响的国际一流城市。目前公认的全球性城市有纽约、东京和伦敦,集中了远远超出常规比例的世界上最重要的经济机构(如国际金融机构和跨国公司总部等),发挥着全球性的战略作用与影响。二是即区域性国际城市(Regional City):是指经济实力雄厚,功能相对齐全,能够在世界上几个主要地区和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及社会生活中发挥主导作用的城市。处于这一层次的城市往往被看成是地区性国际城市中心或次全球性城市。它们既是国际资本和商品集散中心,国际经济、政治、文化、信 息中心,同时也是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的结合点。如巴黎、柏林、罗马、悉尼、大阪、洛杉矶、香港等大约20个城市。三是国家或地区中心城市(Central City):这是一些迅速发展起来的国家和地区的首要城市,经济规模和人口增长都很迅速,一般兼为各国主要海港或航空港口,多数为各自国家的首都或本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学术中心,联系外部世界的窗口,也是带动国内各类城市融入世界城市格局的前卫力量。在亚洲、拉丁美洲这样的巨型城市正在兴起,中国的北京和上海就属此列。这三个层次构成了世界城市格局最主要的层次,进入第一与第二层次的城市通常被人们称为国际城市(International City),处于世界城市发展的领先水平。有些学者把处于第一和第二层次的国际城市统称为国际大都市,但是考虑到它们在国际社会发展作用层次上的差别和影响力的不同,区分这两个层次是有意义的。 分清上述概念后,结合北京市目前的市情,我认为,笼统地说把北京建成“国际大都市”,不太确切。北京市的近期目标应该是建成一个区域性综合型国际大都市,中远期目标是建成一个全球性综合型国际大都市。当然,前面均还可以加上“现代化的”几个字。 (四)北京也是“知识型经济中心” 我们一直强调北京的政治、文化中心的地位,而不强调北京的经济中心地位。但是,作为一个1300万以上人口的特大城市,不可能没有很强的经济功能——这种功能对北京以外地区表现也非常明显。其实经济中心性并不一定表现在工业或制造业上。北京的巨大消费能力、发达的第三产业、国际著名的旅游胜地以及全国的交通枢纽的地位和“买世界,卖全国”贸易中心地位等,就足以表明北京是一个很有影响的经济中心。更何况北京还有着较为庞大的制造业体系呢?据北京市经贸委的权威数据显示,截至2002年11月,世界500强企业累计有159家在京投资。目前全市共有外商投资性公司119家,占全国总数的55%。跨国公司地区总部29家,各类研发机构50多家。 另椐最新一期《财富》杂志公布了2011年全球500强企业名单中,中国(未包括台湾地区)仅有15家,即中国石化、中国石油天然气、中国人寿、中国移动通信、中国工商银行、中国电信、中国化工进出口、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粮集团、国家电网公司、上海宝钢集团公司、和记黄埔有限公司以及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等,其中前12家的总部均在北京。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北京也是中国大型跨国企业的控制与决策中心。北京经济中心的地位,是谁也改变不了的事实。我们不仅不能削弱这一中心地位,反而应该强化它。考虑到北京作为首都和北京市目前的发展特点,在强化经济中心地位时,特别要强化北京市的“知识型经济中心”地位。为此,应该做好北京市经济结构的调整,禁止新建、限建或转移现有的高能耗、高污染、用水量大的产业或项目,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把与知识经济相适应的高精尖的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作为发展的重中之重。 主要参考文献: 1. 杨开忠等著:持续首都:北京新世纪发展战略(M),广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2月。 2. 王文元:东京大都市(M),北京大学图书馆。 3. 蔡来兴:国际经济中心的崛起(M),北京大学图书 

世界各国经济概况范文3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教学改革 专题教学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是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四门必修课之一,是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但从目前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的总体情况来看,该课程的教学实效性普遍不高。因此,应当积极探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教学改革。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设置的变迁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伴随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设置变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也经历了四个阶段的发展过程。第一个阶段是1978~1984年。这一阶段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学》《中共党史》《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在这一阶段,《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是以《哲学》和《政治经济学》两门课程的面貌展现的。第二阶段是1985年~1992年。根据1985年中共中央印发的《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课和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通知》(简称85方案),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了调整。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设置为四门:《中国革命史》《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马克思主义原理》《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在这个阶段称为《马克思主义原理》。第三阶段是1993年~1998年。1998年,中共中央印发了《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两课”课程设置的规定及其实施工作意见》(简称98方案),将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设置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形式与政策》。在这一阶段,《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内容体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的课程设置。第四阶段是1998年至今。2004年,中共中央印发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将98方案中的部分课程进行整合。具体表现为:《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整合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将《思想概论》和《邓小平理论概论》整合为《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将《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整合为《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另外开设了《中国近代史纲要》,原来的《形式与政策》和《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作为选修课。2005年秋季率先在部分院校试点,该方案简称05方案。当前全国各高校所开设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就是05方案后课程设置的名称。

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改革的总体方向

2005年12月23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下发的[2005]64号文件《关于调整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的通知》进一步指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反映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的本质和规律的科学真理。它既应该从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方面进行分门别类的研究,更应该进行整体性研究,完整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这个“更应该”为05方案中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在内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所有课程指明了改革方向,即要更加突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

根据05方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两门课程整合的基础上产生的。因此,在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进行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要坚持整体性原则。这种整体性原则在教学内容的设置过程中体现为以下三点:其一,是体现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内容与其他三门课程内容的衔接上。为了实现现有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整体性,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学部门宏观对四门课程的内容进行整体协调。对于各门课程的重复内容,可以在课程开始前的备课过程中,进行合理分配和设置,以避免教学内容重复引起的教学实效性不高的情况出现。其二,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自身教学内容整体性的实现。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教学内容设置好专题,要使专题内容自成系列。具体专题内容的设置可以不囿于教材的先后顺序,但是各个专题之间要有一定的逻辑线索。其三,是每一个专题的具体内容的教学要体现整体性,通过对本专题内容的合理安排,使得各专题的内容具有逻辑自洽性,才能在讲授过程中真正让学生信服。

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改革的具体方案

在遵循《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改革总体方向的基础上,我们在此对我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专题式教学改革加以介绍,以期抛砖引玉,为其他院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一些参考。

我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共计54学时,其中理论课时为42学时,实践课时为12学时。理论课采取专题教学的形式进行讲授,分为九个专题。各专题内容和学时安排如下:专题一: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信仰(2学时);专题二:探寻世界的本原(4学时);专题三:世界的存在状态(6学时);专题四:认识世界的形式和尺度(6学时);专题五:人类历史之谜(6学时);专题六:无可逾越的卡夫丁峡谷(10学时);专题七:历史的终结还是过渡(4学时);专题八:苏联的经验教训与中国的发展(2学时);专题九:最崇高的社会理想(2学时)。实践课按照实践课教学计划,结合理论课的某些教学专题,采取多样化的形式开展。专题一安排4学时的实践课,教学主题为“理论实践相结合”,实践教学内容为“大学生信仰、消费、婚恋观等状况调查”,实践形式为“进行调查并撰写报告”;专题二安排2学时的实践课,教学主题为“腹有诗书气自华”,实践教学内容为“阅读经典作家原著”,实践形式为“撰写读书笔记、读后观”;专题五安排2学时的实践课,教学主题为“天下兴亡为己任”,实践教学内容为“当年社会热点问题”,实践形式为“课堂讨论或课堂辩论”;专题六安排2学时的实践课,教学主题为“枪炮与玫瑰”,实践教学内容为“资本主义新发展与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实践形式为“讲座”;专题八安排2学时的实践课,教学主题为“执政党兴衰史鉴”,实践教学内容为“日本自民党、苏联共产党败亡的录像”,实践形式为“观后观、心得体会等”。通过以上的教学设计,使得《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内容重点突出,问题意识鲜明,并且具有贯通的理论逻辑,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

参考文献:

世界各国经济概况范文4

内容摘要: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一体化的日益加剧,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的步伐也在加快,作为国际通用商业语言的会计必然会走向国际化趋同的道路。本文概述了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现状,分析了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必要性,最后提出了促进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策略。

关键词:会计准则 国际趋同 现状 策略

2008年全球爆发的金融危机使人们认识到,制定一套全球高质量的会计准则,提高会计信息透明度,对于全球金融体系和资本市场的稳定与健康发展至关重要,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已成为全球多数国家的共识。我国会计准则在国际趋同的进程中,经过多年的发展,在企业中得到了有效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现状

(一)取得了平稳的实施效果

2003年我国设立了“中国会计准则委员会”,这标志着我国会计准则进入了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阶段。2005年,国家财政部制定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2005年11月,与国际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签署《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实现趋同联合声明》,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2006年2月,国家财政部正式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在原来的企业会计准则的基础上又了39项具体准则。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于2007年1月开始首先在上市公司、部分非上市金融企业和中央大型国有企业实施,目前已扩大到几乎所有大中型企业,这标志着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实质趋同。相比旧的会计准则,此次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强调为社会公众和企业投资者提供决策有用会计信息,更强化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的理念,更重视资产质量,并且由原来的损益表观转化为资产负债表观。几年来的实践证明,新企业会计准则实施效果平稳,在提升企业会计信息质量、规范企业会计行为、促使资本市场完善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二)立足于中国实情

我国会计准则在同国际会计准则趋同过程中立足于我国目前的具体国情。我国会计准则体系建立的总体思路是与国际会计准则实现趋同,而不是“全盘照抄”。在会计准则国际化趋同的进程中,我国现行的新会计准则体系考虑了目前的特殊国情,兼顾了我国特定的法律、税收等背景。例如,目前我国企业合并中大多数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因此,新准则的第20号企业合并准则规定,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采用的会计处理基础为账面价值,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计量基础为公允价值,同时可确认购买商誉;国际会计准则强调除非企业能证明该项交易不能以公允价值计量,否则在资产交换过程中都必须以公允价值计量;而我国新准则却规定,要求只有在证据非常充分的前提下才可以使用公允价值计量,也就是说,如果要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必须证明该项交易能以公允价值计量。对公允价值的使用如此谨慎的例子就说明了我国会计准则在国际趋同的进程中,充分考虑到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具体实情。

(三)与国际准则的趋同互动

全球应建立统一的、公认的高质量会计准则,这是全世界各国形成的共识,全球统一的会计准则对于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的经济健康发展都是有益的,但趋同不应该是某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会计准则单方面向国际会计准则靠拢,而应是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与世界各国或地区会计准则制定机构之间相互认可、相互借鉴、相互沟通。

2011年7月,新兴经济体工作组第一次会议成功在北京举行,来自世界各国和地区的40位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在这次会议上,新兴经济体工作组充分听取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的意见,比如,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按照我国的建议修订了《国际会计准则第1号—首次采用国际报告准则》、《国际会计准则第24号—关联方披露》等准则,并根据中国会计准则的实施情况放缓了财务报表项目列报进程、推迟了金融工具准则的实施时间等,这是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互动的一个很好的开端。

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必要性

(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内在要求

全球经济一体化正在对当今世界的国际经济关系和各国经济活动产生着日益深刻的影响。为了达到世界各国企业业务合作、资本运作和资金融通顺利进行,真正提高世界各国财务信息的可比性,保持国际资本流动畅通,降低各国企业开展国际经济事项的成本,节约世界各国财务报告的时间,共同基础的财务信息是必要的前提。会计作为国际通用商业语言之一,必然要走向国际化趋同的道路。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速度也日益加快,参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制定的国家越来越多,参与热情越来越高,作为世界经济中重要一分子的中国,理应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到会计准则国际化趋同的进程中来。

(二)顺应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新形势的需要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经济由于受到金融体系造成的重大冲击而出现明显下滑,提高会计信息透明度、提高财务信息质量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二十国集团和金融稳定理事会倡议建立一套全球统一的高质量会计准则,并希望G20成员国及其他国家和地区加快国际趋同速度,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在欧盟各成员国、澳大利亚、南非等国家和地区要求或允许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基础上,日本、加拿大、印度、韩国、美国等纷纷发表声明,将采用或趋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

中国作为G20和FSB(金融稳定理事会)的主要成员,应积极响应倡议,但基于对我国的法律环境、语言习惯、实务问题,以及会计国际化发展的主动性与灵活性等因素的考虑,坚持“趋同”策略是符合我国未来发展需要的最好做法。为了顺应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新形势的需要,我国在2010年4月了《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趋同路线图》,进一步向国际国内社会表达了我国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趋同的原则立场和明确态度。

(三)构建我国会计概念框架的需要

会计准则的制定必须由会计概念框架作为指导,会计概念理论框架的建立能够为各项具体准则的研究、制定、评价提供系统的理论支持,我国目前尚无真正意义上的会计概念框架。

2010年9月IASB(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宣布建立一个改进的概念框架项目,概念框架项目计划分为八个方面:目标与质量特征;要素定义、确认与终止确认;计量;报告主体的定义;财务报告的边界、列报与披露;概念框架的目标与地位;概念框架对非营利主体的应用;其他问题。随着新概念框架的提出与建立,我国会计概念框架也面临系统重构。概念框架不属于准则的内容,不具有准则的效力,而我国的基本准则却是准则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2006年,财政部对《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作了修订,在重新内容上更大程度地体现了与国际趋同的一面,但在形式上仍属于会计准则的一部分,新的基本准则能否担当起会计概念框架的作用,还需要时间的检验。

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策略探讨

(一)主动参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

2005年,在我国多年会计改革的坚实基础上,有关人士提出:“趋同是方向、趋同不等于等同、趋同是过程、趋同是互动、趋同是新的起点”。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坚持“趋同不等于等同、趋同应当互动”的原则,主张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要实现其高质量、权威性和全球公认性,还需要推动IASB在修订完善国际会计准则时充分考虑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一方面我国要遵循国际会计惯例,另一方面我国会计也要成为国际化会计的一部分,也需要全方位深入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我国要继续积极参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工作,包括继续派员参加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工作、积极参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从受托人、咨询委员会委员、解释委员会委员到未来的项目工作组成员等各个层面的工作等,同时广泛组织动员企业、专家学者等各方面力量参与研究制定和修改准则工作,使得国际会计准则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发展中国家的利益,提升我国在国际准则制定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二)积极完善相关配套体系建设

会计准则不仅仅是会计问题,它涉及到市场发育程度、会计监管体系、法律体系、文化背景等纷繁复杂的内容,企业会计准则的发展和实施与我国方方面面的建设都是密不可分的。只有全方位完善相关配套体系建设,才能真正促进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为此,我国在积极参与国际会计准则制定的同时,应全面审视我国现行经济体制、市场体系、企业制度、政府监管、财政与税收政策等,通过对照比较,发现存在的问题或不足,并从各方面加以完善和改进。在持续推进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趋同的同时,财政部会计司也正在紧锣密鼓地加强内部控制建设、信息化建设、会计监督管理等工作。财政部已于2010年了《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我国会计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目前,会计信息化工作已在全国范围內推行。同时,财政部联合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这标志着适应我国企业实际情况、融合国际先进经验的中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基本建成。

(三)全面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对我国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职业素质、工作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我国目前会计人员队伍现状来看,目前尚缺乏通晓国际会计准则和国际惯例的高素质人才,整个会计队伍的素质也参差不齐,加上近年来会计准则和制度的变化速度较快,会计人员来不及消化和吸收这些新知识,以致在理解国际会计准则方面存在一些困难。

因此,国家应该建立完善的会计人员培训制度, 全面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要积极培养既了解我国国情又熟悉国际会计准则、具有较高专业素质、职业操守和广阔国际视野的高级会计人才,建立高素质的会计队伍。要努力提升国内注册会计师行业的执业能力和国际化水平,提高其独立、客观、公正执业的自觉性,使其尽快向国际水平靠拢。我国有13.5万名注册会计师,ACCA近几年在我国仅培训了约2000名掌握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会计师,缺口很大。

我国已经将会计人才培养列入了我国中长期人才战略规划中,会计教育也将着力加强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在“十二五”时期全面实施会计行业人才规划,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素质,为我国今后一段时期的会计人才建设工作指明了方向。

我国会计准则持续国际趋同既是必然的选择,也是适合我国国情的理性决策。在趋同政策的指引下,我国应顺应趋同大势,立足国内实情,加强与世界各国的沟通和交流,全方位推进我国会计改革和国际趋同化进程。

参考文献:

1.杨敏.中国会计准则建设及其趋同的成就与展望[J].中国总会计师,2011(9)

2.刘玉廷.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国际趋同走向纵深发展阶段[J].财务与会计,2010(6)

3.刘玉廷.中国企业会计准则建设、趋同、实施与等效的经验[J].商业会计2010(6)

4.王军.齐心协力谱写会计国际趋同新篇章[J].会计研究,2009(12)

世界各国经济概况范文5

一、企业新概念的提出必然要来我国建立社会责任会计。

企业一人道主义论坛协会会长约翰·马雷斯卡在其所著《企业新概念》一文中说:“今天世界出现了一种崭新的企业新概念,即企业已不再被看作只是为拥有者创造利润和财富的工具,它还必须对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发展负责。这种企业新概念注定会改变人们对企业的看法,企业对自己的看法,以及企业在对世纪社会中的位置。”

社会责任会计是在传统的会计模式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的会计分支学科,它是探讨、研究如何更好地维护人类可持续发展,为企业管理当局、政府、社会公众的相关利益集团和个人的决策提供特定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其直接目的是通过计算和记录企业社会成本和社会效益,真实地反映企业对社会的贡献和损害,向政府及公众提供企业对社会的不良影响;它最终的目的是讲求社会整体效益,实现社会净贡献最大化。因此可以说,社会责任会计应是企业社会责任会计,其实质是把企业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作为社会责任,并以此为中心而展开的会计。

(一)企业新概念的提出,使企业从片面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转移到开始重视社会效益上来。而社会责任会计的建立是正确衡量社会效益和社会成本的基础。在社会责任会计中,社会效益主要包括质量效益、环境效益、充分就业效益、社会保险及教育效益、外援效益及其他效益。而社会成本则主要包括社会物耗成本、社会人工成本、土地使用成本、资源耗损成本、资源使用成本、环境污染成本、社会管理费用、工伤及职业病成本和其他社会成本。传统会计对效益和成本的界定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不了经济发展对企业的要求,而且单纯以交易价格作为前提,以货币作为计量尺度的会计计量方法,也难以担当对社会效益和社会成本的计量任务。

而社会责任会计却能以会计特有的技术和方法对各企业经营活动中所获得的社会效益和发生的社会成本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进行核算和管理;但对于一些难以用货币计量的指标则以一定的公认标准为基础采用科学的估计法,通过对各企业经营行业所带来影响的核算和管理,使其经营行为在经济方面和社会方面达到均衡。即各企业在进行生产经营过程中,要通盘考虑,自觉地把社会责任放在首位,最后以社会责任报告的形式,核算和监督一个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对整个社会做出的总贡献和总消耗,从而使企业的社会效益和社会成本得到充分反应。

(二)企业新概念的提出,要求企业不仅要对所有者和债权人提供会计信息,而且还应对员工、政府、社区、社团等提供其履行社会责任的会计信息。这正是社会责任会计比传统会计提供更加丰富的会计信息的所在:即社会责任会计不仅要求企业提供一些经济上的会计信息,而且还要求提供社会性的会计信息,如对人力资源状态与贡献的揭示,对自然资源保护和破坏的揭示,对这些以社会成本为代价获得经济效益的现象的充分揭示,迫使企业为维护企业声誉而必须向一般公众、地区居民及整个社会提供其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

(三)企业新概念使企业责任开始向社会扩展,因而建立社会责任会计也成为一种必然。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需求趋于多元化,公众对生活质量的期望值发生了重大变化,因此世界各国人民期望环境能得到保护,期望自己享受到作为人和劳动者的某些权利,在这种情况下出现的企业新概念,不再被看作只是为拥有者创造财富的工具,企业作为现代社会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与未来有着重要关系,并且还关系到和平、稳定和全世界人民的安康。从这点来看,企业应对更多的公众而不只是对它们的拥有者和股东负责,且它与其所在地的社区,与国际社区和世界环境有着直接关系。

而社会责任会计的宗旨是要求企业在生产新产品的同时,还应无条件履行社会责任如环境保护、就业条件等并定期报告企业为社会所创造的效益和业绩。由此可见,企业通过建立社会责任会计可以促使其与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并能切实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

(四)企业新概念的提出,使有远见的和开明的企业家认识到一个安全和繁荣的社会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和获利。前已述及,企业的社会作用新概念的发展趋势将对世界产生重大影响。今天,这种新概念可以通过对话和建设性合作而不是通过对抗,进一步扩大和加强。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新的态度呢?答案在于,过去所信奉的信条已经发生变化,已经有了新的价值观。过去,企业家认为政府干预是一件坏事。现在他们认为,大多数法律实际上对他们是有利的。同样,过去企业赞同“货物出门概不退换”的教条。现代的企业家态度则不同,大多数认为企业的目标应该有利于社会,而不是“损害社会”。企业帮助社会,实际上也是帮助它自己。企业家利用社会责任会计来检查公司业绩,评估公司社会工作的成果,找出公司应做的社会工作,教育公司中的管理人员,使其能从社会角度来思考问题。他们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企业的信誉,得到社会的青睐。

(五)企业新概念的提出,使各国组织颁布了一系列原则、协定、准则,迫使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从而建立社会责任会计就成为必然。如1999年11月在一些跨国大公司(包括壳牌国际公司和通用汽车公司等50多家公司)高级代表的合作下,由利昂·H·沙利文教立起草了一套旨在全球经济发展的新原则,这个原则被称为“沙利文原则”。该原则要求:“对社会负责的公司,无论大小,都可以作为目标来调整内部政策和惯例以符合参照标准。”如联合国提倡的公司与联合国之间签署的包括人权行为、劳动条件和环境保护等内容的“全球协定”;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制定的公司自愿执行的关于职业标准、行业关系、环境、竞争和税收的“跨国公司准则”。这些原则、协定、准则的颁布,迫使参加签约的企业密切关注本公司业绩,履行社会责任,并且就义务的实施情况发表年度报告。共2页: 1

论文出处(作者): (六)企业新概念的提出,要求企业加强对环境的保护,从而能更好地合理分配资源和满足人类长久生存的需要,而社会责任会计的建立正能顺应这一客观要求,它有助于企业尽量减少对环境的损害。众所周知,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目前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正受到严重破坏。企业是社会的一个重要细胞,大量生产、大量消耗也是现代企业的重要特征。企业生产的无限扩大和自然资源的有限性致使环境危机不断加剧,而企业对这一危机的造成显然负有直接的社会责任,因而防治和根除危机也就理所当然。生产在扩大,自然界中的资源却在锐减,并且很多资源都属于不可再生资源。为了人类的未来,为了保全这有限的资源和节约资源,为解决资源短缺问题,实现对资源的有效限制,很显然需要社会各企业提供必要的社会报告,从而也促使了社会责任会计在企业内部建立的必然性,它能正确引导和监督企业通过一定的经济活动保护资源,维持生态平衡。

二、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对传统会计产生了新的挑战,它必然要来我国建立社会责任会计。

会计提供的信息对于衡量和监督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现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传统的会计仅仅是经济效益的维护者,还不能满足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追求比较少的投入获取最大的产出,是传统会计的最大目标。至于生态环境和社会问题,会计还仅仅是一个“旁观者”。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这是传统会计的普遍现象。并且从另一个方面看,传统会计的经济效益是一种局部的、短期的利益,它阻碍着高生态效率的实现。可见,传统会计要适应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必须面对新的挑战。具体讲,可持续发展战略对会计带来的挑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l)会计目标。传统会计以经济效益为目标。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中,会计应兼顾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兼顾企业的局部利益与社会全局利益,兼顾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当二者存在矛盾时,应当把后者放在一个较高的地位,使前者服从后者。(2)会计方法。传统的会计方法主要是各种精确的计量方法。如折旧的方法、存贷计价的方法等。衡量可持续性的许多指标,如生态的破坏和恢复,环境的污染和治理等,是无法精确地计量其成本和效益的,这些指标必须借助于一定的评估方法来确定。(3)会计报告。传统会计报告不能满足可持续发展对会计信息的要求。我们应当根据可持续发展战略下的会计目标,补充和完善一系列的指标体系。新的招标体系是在原有的会计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增加有关环境保护和治理以及资源利用等方面的内容。根据需要,也可以单独编制有关生态环境和资源方面的会计报告,并向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公布。(4)会计监督。传统会计在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上基本上处于旁观者的地位。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下,会计应承担社会道义的责任,自觉监督企业的行为,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

三、我国建立社会责任会计的客观必然性。

(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必然要求企业建立社会责任会计。建立良好的、有秩序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以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建立与实践作为其保障措施之一。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应该既讲经济效益,又讲社会效益。讲求社会效益,必须依靠建立社会责任会计以反映企业的社会效益和社会成本,以弥补传统会计的不足。所以,正在建立并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培育我国的企业社会责任会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社会责任会计也必将为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提供相应的保障。

(二)建立社会责任会计既是会计发展、改革的需要,又是实现企业会计财务的要求。社会责任会计在我国尚属超前性事物,对它的研究有助于推动我国会计理论的深入研究和会计改革的深化。虽然会计也要履行其社会职能,以实现企业的社会目标。但是要真正满足国家宏观经济管理及有关方面的需要,诸如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环境保护、社区贡献等,必须借助于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作为补充。可见,企业社会责任是传统会计的逻辑拓展,特别是在我国目前情况下,建立企业社会责任会计已势在必行。

(三)建立社会责任会计是会计国际化发展的要求。由于国家之间经济交往的增多,增强了不同国家会计趋向协调的要求。中国要走向世界,世界要了解中国,中国就要建立自己的社会责任会计。

因此,在我国,建立社会责任会计存在着一定的客观必然性。它反映了企业经济运行方式以及价值判断标准的重大变革;改变了传统会计中只重利润的观念,有助于企业与社会环境的协调;它的产生和发展扩大了报表和信息的使用范围,为会计理论的深化提供了广阔前景。

世界各国经济概况范文6

企业一人道主义论坛协会会长约翰·马雷斯卡在其所著《企业新概念》一文中说:“今天世界出现了一种崭新的企业新概念,即企业已不再被看作只是为拥有者创造利润和财富的工具,它还必须对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发展负责。这种企业新概念注定会改变人们对企业的看法,企业对自己的看法,以及企业在对世纪社会中的位置。”

社会责任会计是在传统的会计模式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的会计分支学科,它是探讨、研究如何更好地维护人类可持续发展,为企业管理当局、政府、社会公众的相关利益集团和个人的决策提供特定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其直接目的是通过计算和记录企业社会成本和社会效益,真实地反映企业对社会的贡献和损害,向政府及公众提供企业对社会的不良影响;它最终的目的是讲求社会整体效益,实现社会净贡献最大化。因此可以说,社会责任会计应是企业社会责任会计,其实质是把企业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作为社会责任,并以此为中心而展开的会计。

(一)企业新概念的提出,使企业从片面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转移到开始重视社会效益上来。而社会责任会计的建立是正确衡量社会效益和社会成本的基础。在社会责任会计中,社会效益主要包括质量效益、环境效益、充分就业效益、社会保险及教育效益、外援效益及其他效益。而社会成本则主要包括社会物耗成本、社会人工成本、土地使用成本、资源耗损成本、资源使用成本、环境污染成本、社会管理费用、工伤及职业病成本和其他社会成本。传统会计对效益和成本的界定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不了经济发展对企业的要求,而且单纯以交易价格作为前提,以货币作为计量尺度的会计计量方法,也难以担当对社会效益和社会成本的计量任务。

而社会责任会计却能以会计特有的技术和方法对各企业经营活动中所获得的社会效益和发生的社会成本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进行核算和管理;但对于一些难以用货币计量的指标则以一定的公认标准为基础采用科学的估计法,通过对各企业经营行业所带来影响的核算和管理,使其经营行为在经济方面和社会方面达到均衡。即各企业在进行生产经营过程中,要通盘考虑,自觉地把社会责任放在首位,最后以社会责任报告的形式,核算和监督一个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对整个社会做出的总贡献和总消耗,从而使企业的社会效益和社会成本得到充分反应。

(二)企业新概念的提出,要求企业不仅要对所有者和债权人提供会计信息,而且还应对员工、政府、社区、社团等提供其履行社会责任的会计信息。这正是社会责任会计比传统会计提供更加丰富的会计信息的所在:即社会责任会计不仅要求企业提供一些经济上的会计信息,而且还要求提供社会性的会计信息,如对人力资源状态与贡献的揭示,对自然资源保护和破坏的揭示,对这些以社会成本为代价获得经济效益的现象的充分揭示,迫使企业为维护企业声誉而必须向一般公众、地区居民及整个社会提供其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

(三)企业新概念使企业责任开始向社会扩展,因而建立社会责任会计也成为一种必然。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需求趋于多元化,公众对生活质量的期望值发生了重大变化,因此世界各国人民期望环境能得到保护,期望自己享受到作为人和劳动者的某些权利,在这种情况下出现的企业新概念,不再被看作只是为拥有者创造财富的工具,企业作为现代社会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与未来有着重要关系,并且还关系到和平、稳定和全世界人民的安康。从这点来看,企业应对更多的公众而不只是对它们的拥有者和股东负责,且它与其所在地的社区,与国际社区和世界环境有着直接关系。

而社会责任会计的宗旨是要求企业在生产新产品的同时,还应无条件履行社会责任如环境保护、就业条件等并定期报告企业为社会所创造的效益和业绩。由此可见,企业通过建立社会责任会计可以促使其与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并能切实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

(四)企业新概念的提出,使有远见的和开明的企业家认识到一个安全和繁荣的社会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和获利。前已述及,企业的社会作用新概念的发展趋势将对世界产生重大影响。今天,这种新概念可以通过对话和建设性合作而不是通过对抗,进一步扩大和加强。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新的态度呢?答案在于,过去所信奉的信条已经发生变化,已经有了新的价值观。过去,企业家认为政府干预是一件坏事。现在他们认为,大多数法律实际上对他们是有利的。同样,过去企业赞同“货物出门概不退换”的教条。现代的企业家态度则不同,大多数认为企业的目标应该有利于社会,而不是“损害社会”。企业帮助社会,实际上也是帮助它自己。企业家利用社会责任会计来检查公司业绩,评估公司社会工作的成果,找出公司应做的社会工作,教育公司中的管理人员,使其能从社会角度来思考问题。他们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企业的信誉,得到社会的青睐。

(五)企业新概念的提出,使各国组织颁布了一系列原则、协定、准则,迫使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从而建立社会责任会计就成为必然。如1999年11月在一些跨国大公司(包括壳牌国际公司和通用汽车公司等50多家公司)高级代表的合作下,由利昂·H·沙利文教立起草了一套旨在全球经济发展的新原则,这个原则被称为“沙利文原则”。该原则要求:“对社会负责的公司,无论大小,都可以作为目标来调整内部政策和惯例以符合参照标准。”如联合国提倡的公司与联合国之间签署的包括人权行为、劳动条件和环境保护等内容的“全球协定”;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制定的公司自愿执行的关于职业标准、行业关系、环境、竞争和税收的“跨国公司准则”。这些原则、协定、准则的颁布,迫使参加签约的企业密切关注本公司业绩,履行社会责任,并且就义务的实施情况发表年度报告。

(六)企业新概念的提出,要求企业加强对环境的保护,从而能更好地合理分配资源和满足人类长久生存的需要,而社会责任会计的建立正能顺应这一客观要求,它有助于企业尽量减少对环境的损害。众所周知,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目前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正受到严重破坏。企业是社会的一个重要细胞,大量生产、大量消耗也是现代企业的重要特征。企业生产的无限扩大和自然资源的有限性致使环境危机不断加剧,而企业对这一危机的造成显然负有直接的社会责任,因而防治和根除危机也就理所当然。生产在扩大,自然界中的资源却在锐减,并且很多资源都属于不可再生资源。为了人类的未来,为了保全这有限的资源和节约资源,为解决资源短缺问题,实现对资源的有效限制,很显然需要社会各企业提供必要的社会报告,从而也促使了社会责任会计在企业内部建立的必然性,它能正确引导和监督企业通过一定的经济活动保护资源,维持生态平衡。

二、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对传统会计产生了新的挑战,它必然要来我国建立社会责任会计。

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development)就是指代际间发展机会的平等性。根据1982年4月由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出版的《我们共同的未来的研究加告提出:“可持续发展能满足现在的需要,但不损害后代满足他们自身需要的能力。”它的直接含义是:在包括资源在内的广义财富的传递上,每一代留给下一代的都应该是平等的,即代际间的交换应当是平等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包括三个子系统理论,即:(l)生态持续理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要建立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良好生态环境基础之上;(2)经济持续理论:鼓励经济增长不仅要重视数量增长,更应重视质量。优化资源配置、节耗增收;(3)社会持续理论:改善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满足需要,促进社会公正、安全、文明、健康发展。

会计提供的信息对于衡量和监督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现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传统的会计仅仅是经济效益的维护者,还不能满足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追求比较少的投入获取最大的产出,是传统会计的最大目标。至于生态环境和社会问题,会计还仅仅是一个“旁观者”。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这是传统会计的普遍现象。并且从另一个方面看,传统会计的经济效益是一种局部的、短期的利益,它阻碍着高生态效率的实现。可见,传统会计要适应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必须面对新的挑战。具体讲,可持续发展战略对会计带来的挑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l)会计目标。传统会计以经济效益为目标。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中,会计应兼顾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兼顾企业的局部利益与社会全局利益,兼顾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当二者存在矛盾时,应当把后者放在一个较高的地位,使前者服从后者。(2)会计方法。传统的会计方法主要是各种精确的计量方法。如折旧的方法、存贷计价的方法等。衡量可持续性的许多指标,如生态的破坏和恢复,环境的污染和治理等,是无法精确地计量其成本和效益的,这些指标必须借助于一定的评估方法来确定。(3)会计报告。传统会计报告不能满足可持续发展对会计信息的要求。我们应当根据可持续发展战略下的会计目标,补充和完善一系列的指标体系。新的招标体系是在原有的会计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增加有关环境保护和治理以及资源利用等方面的内容。根据需要,也可以单独编制有关生态环境和资源方面的会计报告,并向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公布。(4)会计监督。传统会计在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上基本上处于旁观者的地位。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下,会计应承担社会道义的责任,自觉监督企业的行为,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

三、我国建立社会责任会计的客观必然性。

(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必然要求企业建立社会责任会计。建立良好的、有秩序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以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建立与实践作为其保障措施之一。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应该既讲经济效益,又讲社会效益。讲求社会效益,必须依靠建立社会责任会计以反映企业的社会效益和社会成本,以弥补传统会计的不足。所以,正在建立并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培育我国的企业社会责任会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社会责任会计也必将为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提供相应的保障。

(二)建立社会责任会计既是会计发展、改革的需要,又是实现企业会计财务的要求。社会责任会计在我国尚属超前性事物,对它的研究有助于推动我国会计理论的深入研究和会计改革的深化。虽然会计也要履行其社会职能,以实现企业的社会目标。但是要真正满足国家宏观经济管理及有关方面的需要,诸如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环境保护、社区贡献等,必须借助于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作为补充。可见,企业社会责任是传统会计的逻辑拓展,特别是在我国目前情况下,建立企业社会责任会计已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