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电子技术实训心得体会范例6篇

电工电子技术实训心得体会

电工电子技术实训心得体会范文1

【关键词】中职学校 电工电子 技术 实训教学

电工电子技术实训实践教学是中职机电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实训教学环节,它具有很强的操作性。电工电子技术实训实践教学是提高学生思考能力、加强学生理论知识应用能力、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一个关键环节,是理论应用到实践的环节。电工电子技术实训教学在职业学校的教学活动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目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在实际操作中提高实际动手能力的教学活动。

一、中职电工电子技术实训教学的现状

中职电工电子技术实训教学工作已经发展了几十年了。这么多年来,中职电工电子技术实训教学的模式没有进行过全面的改革,导致目前的中职电工电子技术教学流于形式,对学生实践技能的提高起不到有效的促进作用。

1.实训教学内容老套

中职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里面本就属于低层次的教育制度,国家对中职教育的关注度不够,导致中职学校各方面资金投入的不足。中职电工电子实训内容老套,表现在两方面:(1)实训教学内容与实际脱节;(2)实训教学内容与理论脱节。实训教学的设备、机械等均使用了很长时间,与目前社会电气、电子行业的技术要求严重脱节,导致学生毕业后不能马上适应工作环境,进入工作角色。此外,很多中职学校的电工电子技术实训教学内容都脱离理论教学,不能形成实际与理论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这就导致实训教学的效率降低,教师在实训教学的过程中不得不把其中涉及的理论知识重新讲解一遍。

2.学生认识不到位,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

中职学校的生源主要来自初中毕业没能考取普通高中的学生。这些学生不仅在学科学习方面落后于整体水平,而且相当一部分学生处于一种自卑、不自信的心理状态,这种状况,影响了学生学习的进取精神。他们的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精神不饱满;敏感而自卑;自以为是却不自信;表面自主内心却缺乏独立能力,仅有抱负却显得懒惰。他们对自己的生活现状不满,对前途充满了担忧,对未来生活期望值不高,对成功的渴求不强,在生活观的选择中常是随遇而安,而不是积极上进。在实训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主动性差,缺乏毅力,纪律松懈。

3.实训教师素养水平低

实训教师大多为年轻的教师,缺乏教学经验,教学方法也存在很多问题,导致课堂教学质量差,学生学习不到有用的知识。有的实训教师本身是从事理论教学工作的,或者是从学校毕业后直接开始教授课程,缺乏实践经验。实训教师自身的实践能力都比较差,就更不可能教出具有高实践能力水平的学生。由此可见,中职学校缺乏具有较高实践技能水平的电工电子专业教师。

4.教育资金短缺,实训性差

中职学校不同于高等学校,更多的中职学校都是民办学校,得不到国家的重视和扶持,只能靠学校主办人自己筹备资金,中职学校电子专业需要购置大量的教学设备,由于资金的短缺,使得学校的设备跟不上时代的更新换代,满足不了实训课程的实训要求。中职学校在聘用教师的时候也不会花费大价钱聘用学历较高的老师,而且受资金的局限性,聘用的教师人数也有限,不能满足实训教学的需求。同时,实训课程的设置不能适应用工单位的要求,课程的实训性差,更注重的是学生对各项实验的了解,而不是通过动手操作研究更灵活地掌握各项电子原理。

二、转变传统教学模式,构建新型电工电子技术实训教学模式

1.对各专业进行相应教学体系的构建

应对电工电子技术实训教学体系进行不断改革,构建从基础到专业,再到能力拓展三大环节的教学体系。例如,对于电学专业而言,可将其实训时间设为三个星期,实行“1+2模式”,即高一设为一周,内容主要为元件的识别以及仪器的使用与制作等;高二则设为两周,重点放在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及工程能力方面,可设电子、电工及PLC实训等内容。确保整个教学过程由浅入深、从基础到前沿,形成一个逐步深化的教学体系,以便对学生实训技能及创新思维进行全面的培养。

2.构建启发式实训教学模式

为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必须重视教学方法的不断改进,采用启发式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能力。进行实训指导时,通过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导学生动手进行设计和研究,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以便使其有信心独立大胆地完成整个实训项目。此外,教师进行实训指导时应当注重引导,而非辅导,对于学生操作不正确的情况,应当引导其自主思考和分析问题,而不是直接将问题和解决办法指出,这样才能确保学生真正掌握知识,提高动手、应用能力以及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在这种模式下,才能真正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以适应知识的不断更新与时代的逐步发展。

3.注重学生工程意识及工程应用能力的培养

在电工电子技术实训教学模式中,应将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应用能力放在第一位,依照工程现场的标准来要求学生,加强安全性和规范性的培养。在学生的培养期间,应当让学生学会熟练操作将来工作会用到的机械和仪器等,保证学生在进入工作环境后可以直接开始工作。此外,在培训中,要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尽可能的学会更多仪器等的操作,提高效率。

4.注重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实训要以培养学生工作能力为前提,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学习,不仅可以加强学生的工作能力,还能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比如,在电气专业的制造元件过程中,每一步都让学生自己动手,使学生亲手将一堆原材料经过加工后变成一个合格的产品元件,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科研能力。

三、有效提高中职学校电工电子技术实训教学质量的措施

1.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教学相结合

电工电子课程一向有概念多、理解难的特点,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理解起肀冉戏蚜ΑJ褂枚嗝教寮际酰可以运用计算机一系列的动态展示功能,将课程中一些抽象、枯燥、难懂的知识点,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加以展示,使学生们可以轻松入门,并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例如讲授电动机正反转电路,先在黑板上讲解一遍交流继电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再用多媒体展示交流接触器的实物图示,使同学们对该低压电器形成一种直观的认识。接着通过动画的形式来演示电动机正反转的工作过程,使得原本抽象、枯燥的理论知识变得具体、生动,学生们也得以轻松突破难点,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2.加强实训教学与理论教学的联系

电工电子技术实训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增加学生实践操作的机会,改变传统的由教师主导实训教学的模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增加有关电工电子方面的新工艺、新技能等内容的教授,让学生在毕业以后能直接进入一线工作。此外,实训教学还要与理论教学相联系,将理论教学的内容放到实训教学中,通过实践检验理论的正确性和合理性,以此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对实践教学内容的掌握。

3.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传统的专业课实训一般采取较单一的技能训练模式,只强调单一技能的提高,即技术的提高。然而,现代工业的发展表明,参与工业化进程的劳动者其非技术因素也十分重要,因而在实训教学中要提出基本技能训练与综合素质训练两个目标。综合素质训练的目标,涵盖了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组织纪律、安全技术、环境保护、工程质量、心理素质及创新意识训练所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在平时实训教学中严格要求学生,进入实训室必须学习实训规定的有关规章制度,自觉遵守。实行按学号分组,班长、小组长分工负责,每个人都要提高自我管理的自觉性。强调安全用电的意识,了解安全用电知识。在实训中遇到挫折正确调整心态,继续努力。同时发扬各小组的团队精神,互相协作、共同进步。

在实训教学别要关注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教师要精心设计,务必使实训课题既要符合学生的水平,又要结合实际应用,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力,轻松愉快地完成实训任务,创造出富有个性的作品。在收音机组装实训中,我们可采用只给出设计指标和要求,元件参数由学生自行计算,原理图和印制电路板由学生自行设计完成。这样学生积极开动脑筋做,远比学生一成不变地照抄教材原理图,机械地进行组装所获得的知识多,更重要的是强化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4.完善实训设备建设,加大设备利用率

随着技能型人才需求的迅速增长,教育部分提高了对中职学校培养人才的重视程度,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帮助中职学校解决教育资金问题,使得中职学校的实训设备能够满足教学的需要,而且要保证实训教学设备的更新要与时俱进,跟得上时代的步伐,给学生提供更先进的设备是保证学生实训课程学习效果的前提条件。中职学校通过对企业需求的考察,以企业需求为根本,中职学校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淘汰陈旧、过时的实验设备,采购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实验设备来满足实训教学的需要。

四、总结

电工电子技术实训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我们应以学生为主体,把现代教育技术融入到电工电子技术实训教学中来,

积极探索、研究和创新,不断更新实训内容和教学方法,使电工电子技术实训教学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杭国英.突出实用性改革中职计算机教学[J].中国大学教学,2014(11):2.

[2]尹耕钦.中职电气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职教论坛,2013(10).

[3]陈庆鄂,等.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理工高教研究,2005,24(6).

电工电子技术实训心得体会范文2

【关键词】“虚实结合、系列化功能”;共享型实训基地

电子信息产业结构从“生产制造”到“制造、研发、服务”、发展方式从规模型到创新效益型的转型升级,嵌入式技术、传感器技术等新技术的飞速发展与应用,需要大批与之相适应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基于上述背景,按照电子产品设计开发、生产、技术服务流程,采用企业当前主流生产性设备和自主开发的先进虚拟仿真软件,虚拟现实与真实产品生产结合,开发基于真实产品的实训项目教学资源,满足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产品研发与生产四大功能需求的共享型实训基地[1-4]。

1 形成了“公司+车间”的实训基地模式

按照电子产品设计开发、生产、技术服务流程,建成电工电子基础实训中心、电子产品生产实训中心、电子产品研发与技术应用中心、轨道交通装备综合实训中心、虚拟仿真实训中心等“五大中心”,形成“公司+车间”的实训基地模式。

2 校企共建了“虚实结合、系列化功能”共享型实训基地

与上海ABB、苏州博众合作,新建了国内一流的自动化综合与工业机器人实训室;与南海益晶合作在校内新建了能进行工业级半导体芯片精密测试、电子产品批量生产的电子产品检测与组装车间(校中厂);与珠海伟创力科技公司合作建设了国内一流的能进行电子产品手工焊接与调试的SMT焊接实训室;与广东嘉腾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合作新建了 “AGV机器人应用中心”实训室;新建了机车车辆电气装置检测实训室和3D虚拟仿真实训中心。与INTEL公司合作改扩建了能进行CPLD/FPGA电子自动化设计的Altera联合实验室(EDA技术应用中心);与TI公司合作改扩建单片机联合实验室;与长沙科瑞特电子有限公司及苏州瑞苏电子有限公司合作;改扩建PCB制图制版实训室;改扩建ST联合实验室(嵌入式技术应用中心)。

3 实施了“电子信息技术专业群+基于项目、产品、服务综合性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运行模式, 实现“管理企业化、人员职业化”

把企业 “精益生产”的先进管理理念、和“6S”等现场管理方法与“博采众长、赢向未来”等职业文化引入到基地。在学校的统一管理下,实施以“装备制造业专业(群)+基于项目、产品、服务综合性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运作模式,协调做好教学、生产、培训、鉴定和技术服务工作。在真实的车间和技术中心中以乒羽比赛计分器等实际产品的设计开发为载体,学生在“车间、中心”中做产品、搞项目,实施生产性的项目化教学,实行“管理企业化、人员职业化”;按照企业、行业标准,结合教学要求,形成生产性实习、实训项目化、模块化教学、培训标准,规范实习实训教学实施过程与考核评价。近三年来,开展中高职院校的骨干师资培训、教学技能培训、新技术培训、企业培训等各类培训班22个, 达3981人次。校企共同完成等《可调30V、5A直流稳压电源实训装置》等技术服务22项,各类经费到账198万元,获得专利22项,其中发明专利3项。

4 体会与思考

建立良性循环体系是校企合作持续发展与深化的关键:学校和企业通过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共建实训室、共享教学资源等方式,实现“双主w育人”,为企业提供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企业通过提供“顶岗实习”与“就业”机会的方式,检验评价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只有学校的培养质量获得企业的认可,企业就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人才培养的各方面,真正实现“双主体育人”,最终形成良性循环体系。而保障良性循环体系运行的关键是建立完善的校企合作机制和制度。

【参考文献】

[1]谢永超.“公司型”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J].科技广场,2013(8).

[2]谢永超.高职院校应用电子信息技术专业群建设初探[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16(2).

电工电子技术实训心得体会范文3

闸北区基于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应用的教师培训,由闸北区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统一组织,其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基础培训

这一阶段的培训目的主要是帮助教师对交互式电子白板有初步的认识,学会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基础应用,学会最基本的操作。通过培训,教师对这一新型的信息技术从不熟悉到熟悉,对新技术的感知从排斥到了解、接受,从心理上消除对技术的畏难情绪,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激发其后续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培训内容主要包括:知道交互式电子白板的系统组成、连接方法和校准方法;认识白板工作界面和工具箱,知道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功能特点;学会电子感应笔的正确使用方法;学习工具箱中常用基本工具的使用(书写、批注、擦除等);学会常用数学工具的使用(标尺、量角器、圆规、骰子旋转器、计算器等);学会特效工具的使用(幕布、聚光灯、放大镜、照相机快照等);学习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基础应用:导入一个PPT课件,学会各类教学资源对象(文本、图片、声音、动画、视频)的添加与编辑。

第一阶段的培训结束后,教师能够运用学习到的白板工具和特殊功能,结合自身学科制作一个简单的互动教学课件并运用于教学中。该阶段属于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应用的第一个层次,即传统的PPT课件与白板工具的有效结合。

第二阶段:进阶培训

这一阶段的培训目的主要是帮助教师对交互式电子白板有深入的认识,学会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拓展应用及高级互动技巧。通过培训,教师在教学中能积极尝试并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一些互动工具,学会交互式电子白板中资源库的调用,体验并感知交互式电子白板在教学中的独特优势,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学习互动教学资源库的使用,学习工具箱的个性化设置及动态翻页效果设置,理解层的概念并学会相关工具使用(遮罩、拖动副本、显示隐藏功能等),学会高级互动技巧的使用(文件页面链接、容器、限制器、前置后置、神奇墨水工具等)。

第二阶段的教师培训,要求教师能够运用所学习的互动技术,结合自身学科制作一个高级互动功能的教学课件。该阶段属于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应用的第二个层次,即交互式电子白板互动功能在教学中的灵活应用,体现互动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

第三阶段:高级培训

这一阶段的培训目的主要是,教师能够在日常教学中开展基于交互式电子白板的课堂教学设计和单元教学设计,实现从技术走向教学,打造高效的互动课堂,体现有效教学的本质。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学习互动教学资源库的扩展与个性化设置,学会下载并导入资源包,观摩学科教学课件案例,学习基于交互式电子白板环境下的有效教学设计。

第三阶段的教师培训,要求教师根据掌握的交互式电子白板功能主动地、有针对性地开展基于交互式电子白板的课堂教学设计。同时,帮助教师解决好如何使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进行备课的问题,尤其是根据学科教学内容、学生学情、教学资源、教学环境等进行主动思考,创造性地实施教学活动,这也是当前教师面临的最大挑战。对教师而言,这一阶段也是要求最高、最难突破的。该阶段属于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应用的第三个层次,即交互式电子白板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阶段,尤其体现教学资源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

需要说明的是,培训内容的三个阶段不是相互独立的,也不是线性发展的,而是相互渗透、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

在基于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教师培训中,闸北区始终贯彻执行“一切为了应用”的方针,采取循序渐进的培训策略,有针对性地实施培训。为使整个教师培训工作面向全体,使区域更多教师参与到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学习和应用中,闸北区加强培训的组织与管理,落实一系列培训举措,拓宽培训渠道,与培训内容三个阶段同步实施、相互适应。具体做法是:采取“点带片片至面面向群”的三阶段培训模式,由点至面,由面向群,形成区域辐射,带动了一大批教师开展基于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教学,大力推进交互式电子白板进课堂的实践研究。

点带片,互助互学――尝试技术的教学应用

第一阶段,由区域各中小学校落实交互式电子白板项目负责人,学校成立校际交互式电子白板项目研究小组(或交互式电子白板学科小组)。小组成员一般都是由学校挑选出的1~2名各学科的优秀骨干教师组成,这些教师都具备良好的信息技术能力。负责人在培训学习后回到单位,对校际交互式电子白板项目小组成员再定期开展技术培训。小组成员在学科中大胆尝试新技术的使用,团队成员在互助互学中交流技术的使用经验,分享各自的教学心得体会。由此,区域的培训工作由点带片,带动了一批骨干教师的成长。

片至面,研磨交流――找寻技术与学科的结合点

第二阶段,小组骨干在学习了交互式电子白板技术后,再面向全体学科教师推广,形成校际间的合作交流。各校教师以课例为载体,在学技术中用技术,学习新技术在本学科教学中的实际应用,领悟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功能优势。随后,学校在校内组织部分教师开展基于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教学实践课,并拍摄成录像,供教师们互相学习与交流。教师边研磨课例,边交流技术的有效应用,找寻技术与学科的最佳结合点,反思技术在教学中的合理、巧妙应用。至此,区域的培训工作形成由片至面的新局面,不断延伸,推进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区域各校中的应用。此外,部分学校还开展基于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应用的课题研究,以课题带动整个培训工作的进一步推进。

面向群,观摩展示――探索常态教学中的互动课堂

电工电子技术实训心得体会范文4

关键词:职教集团;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12-0160-03

以集成电路为核心的微电子产业是国家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其发展水平与产业规模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国防实力的重要标志。在我国一系列相关政策的激励下,我国微电子产业已得到快速发展,我国也已进入世界集成电路大国。2011年,我国半导体销售额占世界半导体市场14.5%的份额,其中集成电路销售额占到世界集成电路市场的9.8%的份额。

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地处美丽富饶的太湖之滨——无锡。这里是我国微电子产业的发源地,也是当前发展最快、国内技术最先进、规模较大、产业系统最完整的国家微电子产业基地之一,云集了SK海力士半导体、海太半导体、华润微电子、江阴长电等一百六十多家著名的微电子制造、设计、封装及测试企业。微电子产业成为无锡传统的最具优势的支柱产业。

我院的微电子技术专业是学院成立最早的专业之一,伴随着我国微电子产业的成长与壮大。在近四十年的发展中,依托无锡发达的微电子产业,坚持走校企合作之路,通过创新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专业内涵建设,为我国微电子企业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是江苏省半导体行业协会的IC人才储备基地,无锡国家集成电路设计基地,集成电路设计人才培养基地。

搭建职教集团平台,促进政行

企校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创新办学体制,鼓励地方政府和行业(企业)共建高等职业学校,探索行业(企业)与高等职业学校组建职业教育集团,发挥各自优势,形成政府、行业、企业、学校等各方合作办学,跨部门、跨地区、跨领域、跨专业协同育人的长效机制。为贯彻落实这一精神,由无锡市政府发起,我院牵头组建了由无锡市信电局、无锡市半导体行业协会、微电子企业及大中专院校共三十多家单位组成的微电子职业教育集团。本着“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院校主体”的原则,紧紧围绕无锡微电子产业的发展,充分发挥各自在产业规划、兼职教师选聘、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和学生就业等方面的优势,促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高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提升职业教育服务无锡微电子产业发展的能力,也为提升我院微电子技术专业建设水平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依托微电子职教集团

为平台,深化“订单培养,

厂校互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一)加大订单培养力度,提高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契合度

依托职教集团平台,利用丰富的校企合作资源,专业先后与集团成员SK海力士半导体、华润上华半导体等多家微电子企业开展冠名办班、订单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证明,这种“校企联手,量身定制”的订单培养使人才培养的目标更贴近企业需求,人才培养的质量更满足企业要求(见表1)。

以SK海力士微电班为例,订单培养的主要工作包括:校企共商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校企共同构建课程体系,根据企业的性质和岗位需求,在课程体系中加入韩语课程和装备类的课程;校企共同建设核心课程,开发教学资源;聘请企业工程师担任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专业教师分批进入企业进行工程实践,提高教学队伍的“双师”素质;通过工学交替,顶岗实习,提高学生的岗位实践技能,实现实习与就业的零距离对接;通过企业奖学金的发放和企业文化的宣讲,企业文化与职业教育及早融合,大大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冠名班的人才培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全班39名学生,最终有26名被企业录用。与海力士的校企合作案例被评为2012年无锡市校企合作示范案例。

(二)积极探索“厂校互嵌”人才培养模式

专业积极推进“厂中校”、“校中厂”的建设。专业和无锡强芯微电子有限公司合作共建集成电路版图设计“校中厂”。企业工程师带着企业真实的项目进入“校中厂”,学生在工程师的指导下,以企业真实项目为载体,进行集成电路设计核心技能的模块化训练,并通过联网,与企业本部的工程技术人员共同完成大型设计项目。通过学生早进课题,早进团队,早进项目,在工程实践中培养高技能型、创新型人才,实现人才培养和企业需求无缝对接,企业也从中择优挑选学生直接就业。

专业还与环洲微电子公司合作共建“厂中校”,学生在“厂中校”中完成集成电路制造工艺轮岗实习。校企双方共同商定轮岗实习的教学计划。企业负责为学生安排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的实习内容和工作任务,并指定师傅指导实习,定期安排工程技术人员针对不同的岗位进行专题讲座,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学生经过在实际工作岗位上真刀实枪的训练,专业技能得到了很好的提升,同时接受了企业文化的熏陶。实习结束后,企业指导教师和专业教师根据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职业素质、专业能力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价。

通过“订单培养,厂校互嵌”这些深层次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学院培养了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企业挖掘和筛选到了优秀员工,学生训练了职业技能,提高了就业竞争力,达到了三方共赢的合作目标。

顺应产业链发展,构建

“以岗定课,课证融通”课程体系

根据微电子产业链的发展,确定了本专业所面向的岗位。通过广泛的专业调研和专业指导委员会的论证,分析了专业所需的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和综合技能,构建了与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同时将半导体芯片制造工、集成电路版图设计员的技能培训与考证嵌入课程教学,使学生在毕业的同时获得相应的职业技能证书,提高就业竞争力(课程体系见图1)。

校企合作,加强专业

核心课程的改革与建设

专业核心课程建设是专业内涵建设的核心和难点。我院利用职教集团平台,与集团内多家企业深度开展校企合作,共建核心课程,开发教学资源。以《集成电路制造工艺》课程为例,我校和SK海力士半导体公司共建。该课程主要介绍了集成电路制造的工艺原理、工艺操作过程及工艺参数和工艺质量监测,是微电子技术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在课程建设的过程中,通过对企业工作岗位设置、各岗位对应的工作任务及所需知识、技能的分析,对课程的体系结构进行了重新构建,确立了以集成电路制造工艺流程为基础的模块化教学理念。其中核心模块的五大项目完全针对企业的五大工艺岗位,突出与企业岗位对接。同时,根据企业岗位的需求选取教学内容,将企业对员工进行培训的内容融入课程教学中,使教学内容更好地与岗位实践相吻合(见图2)。该课程2009年通过院精品课程的验收,2011年成为无锡市精品课程。专业核心建设成果如表2所示。

校企合作,建设中央财政支持的

微电子技术综合实训基地

2007年,本专业获得中央财政支持的微电子技术综合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由中央财政、省财政和学院配套的近700万资金,与企业合作,建设了包含集成电路设计中心、芯片制造中心、组装中心、测试中心的实训基地,融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技术研发、生产等功能于一体。基地建设了100级的超净车间,配置了所需的动力设施、超净水设施及废气处理设施,购置了生产型设备和原材料,具备了生产性实训的条件(见图3)。

基地建成后,学生在接近真实的生产环境中进行《集成电路制造工艺》、《半导体专业实验》、《集成电路版图设计》等课程理实一体化的教学,利用真实的硅片进行氧化、光刻、封装、测试及版图设计的实训,实训结束后进行专业职业资格考证。在集成电路芯片制造中心,结合伊施德科技有限公司的薄膜传感器产品的生产进行光刻、薄膜制备工艺的生产与实训。

依托职教集团,打造“双师”

团队,助力高技能人才培养

学院建立了“校企双专业带头人制”,除校内专业带头人外,微电子技术专业聘请了集团内企业高级工程师担任校外专业带头人,把握专业建设方向,指导课程建设、实验实训室建设。专业也通过引进、企业工程实践、职业技能考证、横向课题开发、技术服务等途径,切实加强骨干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提高教学团队的“双师”素养。近年来,我们从企业引进4名高级工程技术人员,有13名教师先后到职教集团内的企业进行工程实践,有3名教师获评高级工程师,有9名教师分别取得半导体芯片制造高级工证书或国家高级考评员证书。专业教师也积极与企业开展横向课题研究,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先后聘请职教集团成员如SK海力士半导体、无锡强芯半导体、无锡派盟集成电路设计公司,无锡华润安盛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用企业的真实项目和真实案例进行教学,提高教学内容与企业需求的契合度。“双师”素质的教学团队,为高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微电子教学团队获学院首批优秀教学团队。

多年来,我院微电子技术专业依托无锡市强大的微电子产业和市政府对该产业的大力扶持,组建微电子职教集团,推动政行企校四方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培养了大批适应产业需求、有发展后劲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很多毕业生已成为我国微电子企业的骨干或领军人物。微电子技术专业也成为我院品牌特色专业,无锡市示范专业,江苏省示范建设院校重点建设专业,2012年江苏省首批重点建设专业群的核心专业。我们将继续推进体制机制的创新,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坚持走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建设发展道路,着力提升我院微电子技术专业的水平,为无锡及长三角地区乃至我国的微电子产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基本问题的思考(一)[J].职业技术教育,2006(1):5-10.

[2]董艳艳,任利华,郭三华.职教集团化条件下专业群建设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12(7):167-168.

[3]张志强.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4):62-66.

电工电子技术实训心得体会范文5

【关键词】电工技术技能 实训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5C-0174-02

在高校,电工电子技术是许多工科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的重要特点是实践性强,一般在理论教学的同时,需开设电工技术技能实训。通过实训,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学习兴趣。新形势、新技术、新产品(如触摸屏、楼宇工程技术等)对应用型人才提出更高要求。为了提高学生的应用技术能力,使他们更好掌握新技术、新技能,适应市场、就业的需要,更好地开展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实训教学就显得非常重要。以下结合南宁学院电工技术技能实训教学的改革情况,对电工技术技能实训教学模式进行探讨。

一、电工技术技能实训教学的基本情况

一是南宁学院开设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实训的专业有十几个,上课的班级多,上课的老师也多。该课程实训内容包括:电工电子类相关的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课内实验,电工电子集中实践环节,校外参观实训以及顶岗实习等。

二是每个老师开设的实训项目、实训内容与申请使用的实验室各不相同;指导老师熟悉哪个实验室的设备,就用哪个实验室上课,随意性很大,致使有的实验室利用率很高,有的实验室利用率低,设备得不到充分利用,也影响实训效果。

三是对于不同班级同一门课程,由于没有统一的实训教学大纲、实训考核要求,随着实训内容与要求的不同,有的实训内容很容易就完成了,有的项目由于时间不够或其它原因就走过场、不了了之。

四是实训场所与教学师资不足。以项目化教学为主线,采用一体化教学会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但实验室又不够用;而大部分课程理论教学与实验实训都是同一教师,有的教师教学任务比较重,很难抽出充足的时间做实验准备,所以在实训过程中有时出现问题较多,或者实训方案比较简单。

五是仿真设备不够。在实训中比较缺乏楼宇工程实际使用的设备,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技术技能提高。

二、电工技术技能实训教学改革的探索

(一)采用集中实训方式,提高学生的电工技术技能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技术技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我校13机械班学生在完成了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任务后,安排了两周电工电子集中实训。针对他们的专业特点,电工部分以机床常见控制线路为主线,电子部分以制作实际使用的功放器电路板作为检验,开展从电工常用仪表的使用,到提交成品等过程的综合实训,实训的流程如图1所示。

通过实训,让学生了解并熟悉实际线路安装调试与运行维护的操作技能,产品制作的流程及验收的具体要求等。

(二)增加仿真设备、开展仿真实训教学

增加(如楼宇工程等使用的)仿真设备,通过开展仿真实训教学,使学生在学校实训就能了解并熟悉部分楼宇工程的真实情况。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学生进行配电线路安装实训时,从工程应用的实际出发,采用了施工现场使用的开关设备,按实际要求进行照明线路、低压配电屏、低压配电箱等项目的综合实训。通过实训,使学生能体验到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并掌握一定的工艺技术要求。例如在照明线路实训时采取如图2所示的流程方式。

经过实训,学生基本掌握照明线路的布线、灯具开关的安装连接、在施工中要注意哪些事项等技术技能。开始许多同学都说不会,眼看手不动,但在老师指导和个别动手能力强的同学带领下,井然有序动起来,并按要求顺利地完成实训任务。

(三)加强实验教学管理,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

1.加强实验设备的整合,使现有的实验室可承担更多的实训教学任务,这样不仅提高实验室的利用率,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训场所。例如数字电子实验室增加模电实验箱后,可承担数电、模电与相应电工基础的实验,在同一时间又增加一个场所为学生开设模电、电工基础的实验,有效缓解基础实验室使用紧张的情况,为实训教学的开展提供保证。

2.为搞好实验教学管理,南宁学院机电实训中心正在逐步按现有条件整合实验时间、合理安排实验、落实在实训中分批分组、实训考核的具体要求等。同一门课程根据教学计划及教学大纲,结合生产实践情况,设置和安排实验实训的项目内容,统一安排实训及考核。例如开设的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实训,统一了实训项目、实训内容及具体的考核要求等,在实训中内容充实、学有所获,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较高,实训效果得到学生和教学督导的好评。

3.为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南宁学院从2014年暑假开始,要求老师每年参加不少于1个月顶岗实习的社会实践。学校出台系列政策支持教师进修培训、提高学历学位;采用多种方式联系企事业单位、寻找项目,为教师开展科研实践活动提供方便。如学校组织教师到邕宁经济开发区进行考察调研,为科研和实验实训教学提供更广的空间。

(四)理论联系实际,精心设计实验实训内容

在进行电工常用仪表的使用和基本测量实训时,根据工作现场的具体情况,不仅要学会电工“三表”的使用与测量,同时还要求掌握电工常用工具(如验电笔、剥线钳等)的使用等。在进行万用表实训时,指针式和数字式万用表都要学会使用,因为这两种表各有优点,考职业资格证是使用指针式万用表,而现场使用的是数字万用表。在进行基本测量时,除了检测基本物理量电阻、电流、电压外,还要检测一些常用物理量、低压电器与电子元器件,如电容、电感、电位器、接触器、继电器等。

三、电工技术技能实训教学改革的思考

(一)加强技术技能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培养应用技术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那么在电工技术技能实训教学中,怎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南宁学院尝试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一是全方位开放由学生管理的实验室,如创新实验室、仪器维修室和仿真实验室,利用这些实验室学生可以进行小产品制作、仪器的维修和仿真实验等。其它实验室也采取预约式开放,如数电、模电实验室,通过预约申请、审批同意后可进入实验室做实验。二是设立实验室助理岗位。实验室助理除了帮助老师做好实验室的日常管理工作外,还协助老师完成实验准备工作、实验仪器的安装调试、维修维护等。三是鼓励和指导学生参加职业竞赛、义务维修等。如每年都组织指导学生参加全国电子设计大赛和职业竞赛,在校内、校外开展义务维修活动等。

(二)重视技术技能与学习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为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和实训效果,就必须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学生普遍对基础验证性实验兴趣不高,针对这种情况在实训中注意培养学生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判断,指导学生对实验线路进行检查与排故,掌握在操作中的技术技巧等。如首先通过理论分析计算,再考虑实训产生的误差因素,便可判断出实验数据的正确与否。在做“比例运算放大电路”实验时,碰到示波器波形显示不正常等异常情况,这时就要指导学生对可能产生故障的原因逐一分析检查,直到找出并排除故障。在验证基尔霍夫定律时,注意向学生介绍节点连接、支路电流测量及独立电源选择等技巧,掌握了这些技巧,实验就做得比较顺利。

在专业实训时,注意把原理图与实训线路对照结合起来,如做继电保护实验时,把继保测试仪与继电保护装置的连接与原理图对应起来,使学生在连接线路时思路清晰,接线不容易出错。

在综合实训时,强调目标要求,介绍工艺流程,指导交流制作技巧等。如制作功放电路时,首先准备并检测好所需元器件,安装线路时,指导学生怎么固定、焊接元器件,最后怎么进行线路的检测与调试,亲自制作成品,感受成功的喜悦,学生参与积极性很高。

(三)注重社会实践与技术技能的提高

为提高学生的技术技能和综合素质,南宁学院积极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工作,并通过学校联系、老师推荐等多种方式为学生搭建这个平台,把社会实践与技术技能的提高联系在一起。

总之,开展电工技术技能实训对培养高技能应用技术人才非常重要。为了提高电工技术技能实训教学效果,我们必须理论联系实际,精心设计实验实训的教学内容;采用集中实训方式,进一步提高实训效果;增加仿真设备,开展仿真实训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加强和规范实验教学管理,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积极开展社会实践工作,从而更好地培养应用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任晓敏.关于高职院校电工实训教学问题的思考与探索 [J].陕西教育(高教版),2012(8)

[2]王晔,陈素华.关于本科电气专业电工技能实训课程的教学探讨 [J].科技信息,2010(27)

[3]徐长英,张永.《电工实训》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7)

[4]周莉,焦洋. 浅谈高职高专电工实训教学 [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26)

【基金项目】南宁学院2015年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项目(2015XJJG13)

电工电子技术实训心得体会范文6

关键词:实践教学 电子类竞赛 有效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7(a)-0177-01

坚持教育教学与实践相结合是我党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总书记就加强实践育人工作先后四次作出了重要指示。2012年1月,教育部又会同六个中央部门联合印发了《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对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常态化、长效化建设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指导意义。对于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应用电子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等等电工电子类相关专业而言,电子类竞赛能够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电路分析、设计、组装和调试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是加强专业实践教学工作的一项重要措施。

1 实践教学在高职电工电子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对于高职高专院校而言,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适应行业企业实际岗位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而高职院校中的各个电工电子专业作为典型的工科专业,实践教学环节更是重中之重。我院电子电气工程系的所有专业教学计划中,实践环节所占比重均在50%以上。

根据多年教学改革的经验总结,电工电子专业的实践教学应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将理论付之于实践之中,以贴近企业实际的校内外实训基地为场所,将课程中抽象的专业理论知识转化成具体的实践操作。在整个实践教学环节中,必须坚持以学生为学习主体,以专业实际岗位所需技能的培养为重点,通过实践尝试、基本技能应用和技术创新等环节,最终实现学生的专业技能、分析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和合作精神等方面的培养与提高。

2 电子类竞赛对高职电工电子专业人才培养的推动作用

高职院校积极参加电子类竞赛,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以及工程实践素质,还有利于实践教学手段的创新,有利于今后持续进行教学改革和新的教学体系的形成,对于培养符合行业企业要求的应用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2.1 参与电子类竞赛有利于提高专业教师和学生的整体素质

学生在培训过程中巩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掌握了实用技术,培养了科技创新能力这一核心竞争力。学生在竞赛过程中需要进行选题、分析、确定方案、查找资料、浏览文献、选择元器件、电路板设计加工、安装、调试、论文撰写、参加答辩等过程,心理素质和职业能力得到历练。更重要的是,在培训、调试、竞赛的过程当中,指导教师也能不断进步,不仅专业技能水平得到提高,还开阔了眼界,为以后的竞赛积累丰富经验。

2.2 参与电子类竞赛能够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学生参加电子设计竞赛,不仅为学校争得了荣誉,提高了学校知名度,另一方面更是为自己争得了荣誉。参加竞赛有助于培养和锻炼高职高专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实践动手能力、获取新知识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这些都是职业竞争力的几大要素。经过锻炼,他们在面对就业时的表现必定更加优秀。在日益激烈的就业环境下,根据我院近年来的就业情况反馈,用人单位特别是大型知名电子和IT企业在招聘毕业生时,往往会优先选择竞赛获奖的学生。

2.3 参与电子类竞赛将进一步促进电工电子专业教学改革

教师在带领学生参赛的过程中,能够发现学生知识和技能的一些欠缺,从而发现教学改革中的一些不足和问题。同时,教师在竞赛过程中总结得出的一些专业知识技能结构、培训方法和竞赛研究结论等也能够为电工电子类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提供可以参考的依据。

3 提高高职院校参加电子类竞赛实力的措施

3.1 做好竞赛培训平台的开发建设

培训平台是课题研究的硬件保证。通过课题组成员多年的分析研究,尤其是对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的分析解读,结合多次参赛经验,最终总结出竞赛培训平台应该是集电子技术、单片机、可编程逻辑控制和嵌入式开发系统相结合、能够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职业综合素质的场所。我系在建设所主管的学院“十大文化阵地”之一“电子制作与维修中心”过程中,完全按照竞赛培训平台的需要进行软硬件搭建。我系竞赛教师团队在2010年、2011年多次在该平台上进行学生参赛前的指导和训练,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在2010年7月的“全国电子专业人才设计与技能大赛”中,我院学生获得全国二等奖、湖北省一等奖等多个奖项。在2011年9月的“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学生获得湖北省三等奖。学院还利用本平台,多次成功举办“电子技能大赛”等电子类校内竞赛活动。这些竞赛成绩证明,电子维修与制作中心已经基本具备培养我院电工电子类学生职业素质的能力。

3.2 强化教师培训,提高指导能力

教师的设计制作能力是指导学生提高竞赛能力的前提条件。要提高教师竞赛指导能力,必须采用院系教师校内全员培训和校外重点培训两方面结合的措施。在校内培训过程中,我系聘请了“湖北省楚天技能名师”做培训教师进行指导,要求被培训教师按照往年竞赛题目进行项目实做。在校外重点培训过程中,选派实力较强的教师参加校外竞赛的相关培训,回校后传授经验。除此之外,还应加强校际交流,到具备参赛经验和成果的院校进行学习。在多项措施联合作用下,提高竞赛指导教师的整体专业技术水平。

3.3 重构竞赛所需的知识和技能结构

纵观这几年电子设计竞赛的题目可知,竞赛内容逐渐从以往单纯的模块电路搭建转向基本知识的拓展应用及创新,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涉及光电技术电路、555电路专集电路、电源电路、控制电路、微机单片机应用以及PROTEL在绘图、制作封装库、画出PCB、布线方面的应用。在竞赛之前,竞赛组必须从竞赛需要出发,结合往年竞赛题目,从不同的课程中将这些具体知识点和技能点进行拆分、总结和重构,针对重要知识点和技能点进行重点培训。

参考文献

[1] 刘思远.2010年吉林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实战经历[J].竞赛园地,2011(5):6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