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下教育模式范例6篇

线下教育模式

线下教育模式范文1

0 引言

早在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就已经明确素质教育的核心地位。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教育技术的发展,2005年教育部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也对学生跨校修读学分予以认可。在此背景下,高校间不断加深联盟与合作,建立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教学运行机制,大学生在线学习跨校修读学分模式(以下简称“在线学习跨校修读”)应运而生并广受关注,为素质教育开辟了一条行之有效的新途径。

1 在线学习跨校修读的实践探索

我国高校按地域范围或以联盟的形式,积极开展了在线学习跨校修读的探索与实践。其中,辽宁省教育厅早在2011年率先开展了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2012年又率先探索并实践了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模式,2014年9月在教学管理平台开放共享的课程范围内选择在线修读课程。经过试点,课程相关教师积极转变角色,以学生为中心,强化学生课前预习,采用问题式教学法、讨论式学习法,增强了课堂师生间、学生间的交流与互动,在引领学生主动学习、利用网络资源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另外,近年来广州大学城、北京高校教学共同体、上海东西部联盟开设优质课程并实现师资、课程共享与学分互认的做法在国内也颇具典型性和代表性,与此同时,在湖南、浙江等地多家高校也尝试实践了高校间的跨校修读与学分互认。

2 在线学习跨校修读对素质教育的贡献

2.1 体现教育公平,做到教育机会均等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内容。在线学习跨校修读在高校间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一所高校的学生可以跨校修读其他高校的优质课程,享用同样优质的教学资源和优秀的师资力量,恰好体现了教育公平,做到了教育机会均等。

2.2 实现以人为本,做到以学生为主体

跨校修读课程的开设为学生提供了充足的课程选择空间,更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学生有更大的学习灵活性,学生在网络平台上可以自由与其他高校选课的师生进行交流,感受其他高校的学术氛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有助于学生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的养成,实现了素质教育倡导的“以人为本”的宗旨。

2.3 提高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目前我国很多高校实施的完全学分制有利于对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但受师资及教学条件所限,许多高校存在着开课数量不多,课程涉及的知识面狭窄等现象,而跨校选课恰能弥补这一不足。各高校学生修读不同学校、不同学科的课程,感受到不同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风格、治学态度,开阔了视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学生成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知识结构更为合理、社会适应性和社会竞争力更强的复合型创新人才。

3 素质教育视域下在线学习跨校修读的改进对策

由于在线学习跨校修读出现的时间尚短,教师、学生及高校教学管理部门都面临极大的挑战,在运行过程中也逐渐显现出一些问题,需要不断改进与完善。

3.1 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课程视频内容

视频公开课的制作庞大而漫长,需要人力、资金与各方的配合,制作周期也较长,一般制作完成后便难有更新。然而视频的水平状况对学生会有很大的影响,如果制作不好,就有可能不受学生欢迎而被冷落,这就要求作为跨校修读的授课视频,定期进行更新,使视频授课的知识点与社会的发展与更新紧密相关。

3.2 综合评分,改革课程考核方式

?n程建设方和使用方需要建立良好的沟通与协调。除进行课程研讨外,在考核比例上,应使视频和作业、线上和线下都分别占有一定合适比例,从学习者的参与态度、学习效果等方面多角度、全方位地实施考评,使考核能够真正体现出双方尤其是使用方学生对该门课程的真实掌握水平。

3.3 完善配套,加强网络平台建设

在线学习跨校修读对于第三方平台建设的要求相对较高,否则难以对学生的学习进度以及缺课管理等环节进行监督。目前,有的平台在使用中往往会暴露出一些问题,例如网速卡顿、操作复杂不便,还有学生开着视频人却不在电脑旁等,这就要求平台的设计更加人性化、方便教学管理以及随时能够进行技术更新。

3.4 优化师资,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线下教育模式范文2

在线教育产业链及运营模式

在线教育,实质上是教育产业化、市场化的组成,巨大的市场吸引了越来越多社会角色的参与,产业链上的各类角色相互关联、相互渗透。我们认为,在线教育产业链主要包括内容提供商、平台提供商、技术提供商、电信运营商、用户等。

在线教育内容提供商:不仅包括传统的教育机构,开辟线上教育,也包括从事在线教育领域的互联网企业。内容提供商提供的内容主要包括学习视频、文档资料、教育工具及各类泛学习内容。

学习视频,包括传统网校/远程教育模式和MOOC(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模式。传统网校/远程教育模式主要集中在K12阶段的课外辅导和成人职业资格认证培训。它通过把传统的教学内容通过远程视频播放,让更多人有机会看到,但这种模式存在缺乏互动和针对性的缺点。主要产品代表有学而思网校、正保远程教育、华图网校(公务员考试)、101网校、、尚德嗨学网、新东方在线(语言类学习)等。MOOC模式是近年来出现的新型课程模式,它伴随着丰富的资源、低廉的价格,以及易于使用、开放等优势而迅猛发展,但对于那些学习主动能力比较差的学习者来讲,学习效果无法保证。目前代表产品国内有网易公开课、腾讯微讲堂、超星学术视频等;国外有edX(哈佛、MIT发起,清华北大也开始加入)、Coursera(由斯坦福大学教授创建的免费在线大学课程项目)。

文档资料,主要由互联网文库机构如百度文库、豆丁网、知乎等提供,它能为用户提供多种格式的文档资源,作为学习资料库,但缺点是直接将产品变现的难度很大。

教育工具,即帮助人们学习的辅工具。包括背单词、笔记型产品、题库型产品,主要由小型辅助工具机构提供,如拓词网、扇贝网、猿题库、印象笔记、有道云笔记、Gnote等。

泛学习内容,凡是能提供某一领域某一门知识,都可以算作知识提供平台。往大了说,这些都属于教育范畴,本质上讲,人们通过接收这些信息都会内化为自身的知识和智慧,并因此获得成长。如问答网站(百度知道、知乎)、百科网站(百度百科、维基百科)、博客(新浪博客、Qzone)、微博、社交网站、各类论坛及专业网站,以及最近火热的微信公众账号(如“和君同行”)等。

在线教育平台提供商:平台提供商主要是为很多内容提供商提供一个销售的大平台,主要有B2C、C2C、B2B2C、B2C+O2O、 C2C+O2O等几种商业模式。

B2C 模式是指教育机构直接面向用户提供教育服务;C2C 模式是指个人为用户提供教育服务。B2B2C模式是指供应商到品牌商,品牌商再到用户;B2C+O2O模式是指教育机构结合线上线下提供服务给用户;C2C+O2O是个人结合线上线下提供服务给用户。后两种模式通过线上吸引流量,授课在线下。

B2C模式探索者较多,是最有可能产生突破的领域。目前国内探索多为语言学习类产品,运营好的前提需要保证B端的教学质量和品牌。这种模式最有希望拓展至K12领域、幼教领域、高等教育领域、职业教育领域。对传统教育培训企业和互联网企业来说,该模式成功的机会比较大。代表产品有沪江网校(语言类学习产品池)、91外教(全外教在线互动口语学习)、51talk(外语学习)、优才网(提供了大量的移动互联网和互联网相关的技术课程)。

C2C平台比较难做,教学质量无法保证,难以聚到优秀的老师,学员若无兴趣则形不成付费意愿,容易形成恶性循环。代表产品主要有多贝网(UGC内容、Live上课直播后在线录制、可以二次传播)、几分钟网(生活百科分享)。

B2B2C这种模式也有非常多的探索者,但是其难点在于怎样笼络到一系列优质的供应商,如YY教育拉新东方入驻,天下网校专门给一流的健身教练、舞蹈教室拍摄课程。代表产品有能力天空(2006年创办,视频就等同于淘宝店里的商品,是视频课程销售的平台)、YY教育、传课网、天下网校、网校网等。

B2C+O2O模式是依靠供应商端的品牌优势和优质师资力量,再依托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运营模式,解决了互动与社交环节的问题,是非常有潜力的一种模式。这种模式的关键,还是在于供应商端。代表产品有和君商学院在线班(商科知识学习)。

C2C+O2O模式运营起来过重,一方面存在着C2C优质师资缺乏的问题,一方面也面临着线下教学场地、组织成本等问题。代表产品有第九课堂(让每座城市都变成一座大学)。

在线教育技术提供商:在线教育产业链中,除了提供内容、平台外,还有一些为技术支持的企业,例如华平股份为远程教育系统提供支持,立思辰、天喻息在政府或学校搭建教育云平台等。该类技术提供商虽然本身不输出教育相关的内容,但其技术支持也是整套解决方案不可或缺的,而在大量项目实践过程中所积累的经验则成为了其最大的优势。

电信运营商:电信运营商参与在线教育具备先天优势,因为在线教育的技术基础带宽是由电信运营商提供的,特别是在4G时代即将到来的移动教育时代。电信运营商在教育信息化上的参与是不遗余力的,不论是教育部与各电信运营商的战略合作,还是各地公司在教育领域的个性化业务拓展,都表明其基础建设到业务提供的综合解决能力。电信运营商手中掌握着大量的终端用户,在推广智能手机教育应用类产品上具备先天的优势,可以与第三方厂商合作提供教育类应用。如中移动的“校讯通”、中国电信的“家校通”等。目前,运营商正在扩大教育产品的服务范围,尝试新的业务模式,这也为相关的系统开发商和技术提供商提供了机会。

用户:既是互联网教育的受益者,也是产业链中的消费者。在线教育以其便捷性、经济性、灵活性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用户参与,计算机世界研究院本次开展的调查有68.0%的受访者在过去一年内参与过在线教育培训,市场前景值得期待。

在线教育的盈利模式

在线教育作为新兴的商业机会,利益是支撑其持续发展的核心。如果在线教育得不到有力的变现,那么它必将是一个虚幻的泡沫。在线教育目前正处于发展初期,各大教育机构正积极探索变现方式。总体来看,目前在线教育的盈利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内容收费。对提供的课程和资料收费,主要是提供高质量的数字原创内容,包括文字、音频、视频等。针对内容收费是在线教育平台最普遍的一种盈利模式。一些拥有知识产权的教育企业和机构依靠其专业性极强的、有独特价值的内容向用户收费。从淘宝年会的数据看,价格区间在160-700元之间的课程范围选择用户更多。付费课程的质量很关键,只有优质的课程用户才会买单,才能带来好的口碑。代表企业有梯子网、能力天空、第九课堂等。

平台佣金。在线教育平台商负责搭建平台,邀请教育机构入驻,允许教育机构在平台上提供课程和资料,而利润来源是向进驻平台的教育机构收取佣金。此模式对于在网络运营上不具优势,但想扩大分销渠道和开拓网络用户的教育机构比较适合。对教育机构来说,平台上有充足用户时,企业比较受益,但在流量小时,容易亏本。对教育平台而言,是一种风险小的模式,但如果要做大做强,需要增加机构入驻金额和入驻数量。代表企业有传课网。

广告模式。即向在网站上或APP软件上投放的广告收费。在线广告是网站比较普遍的盈利模式。从收费的方式来看,目前比较受欢迎的是按点击次数收费。Google和百度等搜索引擎网站都是主要采取此类广告方式。很多小型教育网站也通过Google Ad Words或者百度主题推广等推广工具来获得广告利益分成。几乎每一个教育类网站都会提供相关广告位,但是能够单独依靠广告来盈利的还只是少数具备品牌优势,能带来大量流量、点击量的网站。这种模式在在线教育平台中比较少见,而在手机APP软件中应用则比较多。在手机APP软件中置入广告,这是一个较大的盈利来源。

软件收费。供应商为移动终端开发的在线教育APP软件,有的是需要收费的,当用户需要安装时,必须先购买。

增值服务。在线教育机构通过为学员提供考试服务、就业咨询等服务收取费用。这种盈利模式很好地解决了网络教育过程中的互动性、个性化问题,并且提供了区别于一般数字内容的增值服务,也很好地避免了版权问题,降低了被盗版的风险。如中华培训网的会计子网提供了一种高级课程,收费是普通数字内容课程的10倍,其增加的费用部分用来提供会计学习过程的疑难解答、会计实务咨询等服务。

会员服务。用户缴纳一定的会员费就能免费观看平台内所有课程。如华图网校,980元包月能享受到免费观看所有课程,但这种模式不太好使。但未来,会员服务的盈利模式是一种趋势,也是作为在线教育平台比较适合的一种模式。在互联网思维笼罩下的在线教育,既想推行免费模式,又想走收费路径,那么会员服务是一种选择。做好会员服务,必须要做好平台的流量及内容。这种盈利模式很普通、很简单、很容易接受,但是不容易尝试。

佣金费(老师)。对于在线教育感兴趣的不单单是资本市场与创业者,老师更为关心。YY教育的做法是老师入驻平台,收取一定的佣金费用,而老师自己讲课的收入基本归于老师。YY教育在其中就相当于房租差不多,类似于淘宝同学,但是前者是软件,后者是平台模式。在线教育平台要想做佣金费盈利模式,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有着足够的用户数,不然老师为什么会理你;二是老师质量高,随便为了点佣金费而放任一批批内容的课程,那么是一个平台的失败。用户很简单也很真实,一次的欺骗或者一次的假货,基本被判“死刑”了。

众所周知,在线教育产品的供应商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传统的教育培训机构寻求互联网的方式,不断谋求与互联网公司合作,搭建平台,开办网络教室。如新东方、学大教育等拥有教育基因的传统培训机构。另一类是互联网企业,如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等开始通过投融资等方式切入在线教育领域,利用自身的流量优势,携用户进入在线教育市场。研究典型在线教育企业对于其他众多的在线教育供应商具有借鉴意义。

1. 新东方在线(新东方网校):打造全面的学习管理系统

新东方在线,又称新东方网校,成立于2000年,是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旗下专业在线教育网站,其课程服务涵盖考研、托福、雅思、外教口语、中学、四六级、新概念、职称英语等类别。新东方在线已成为用户认可的网络教育品牌。目前,新东方在线网站个人注册用户已逾1000万,移动学习用户超过300万,自主研发的多纳爱学习系列儿童App,累计下载次数超过900万。

从产品角度来看,新东方集团对在线教育的探索可分为三个阶段:

线下课程的网络化复制阶段。由于早期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还不够成熟,整个新东方在全国的学校数量还很少。新东方在线做的主要工作是把新东方名师讲解的课程移植到互联网平台上,这满足了全国各地大量学习用户的需要。

“课程+服务”阶段。当互联网进入视频和电子商务时代后,全国各地都可以接触到越来越方便的面授培训,学生会关心网络与面授的差异。在2007年-2010年间,新东方在线开始在主要的产品中附加包括学习计划制定、督学导学、作文批改、答疑等人工服务,让网络培训能够在用户体验上模拟传统面授形式,这样的变化使85后~90后的学生更愿意接受。

全面学习管理系统阶段。近两年来,新东方在线的产品进入了全面的学习管理系统阶段,在海量的云知识库的基础上,通过学习管理系统,学生的学习过程可以得到全面有效的管理,相比课程和服务的简单累加,学习管理系统通过科学的学习过程设计和智能化的学习过程监控,让学生的学习更加高效,效果更加清晰可见。在这样的产品形态下,网络培训的用户体验可以实现优于传统面授培训。

新东方在线目前最大的困难在于网络教育产品设计人才缺失。目前所需要的既懂教育又懂技术的人才,新东方基本靠自主培养。

2. 网易在线教育:构建较为成熟的生态体系

网易是中国四大门户网站之一,目前网易业务主要由门户、游戏、社交(邮箱、花田、易信等)、教育四大板块组成。网易于2010年底推出网易公开课打响了进军在线教育的重要一炮。随后2011年5月推出网易云阅读,2011年6月推出有道云笔记,2012年上线网易云课堂,2014年5月与爱课程网合作推出“中国大学MOOC”项目等等,结合网易先前具有教育属性的产品,一个在线教育产品体系逐渐形成:

综合平台:网易云课堂,包括中国大学MOOC、网易公开课,前者涵盖职业教育、英语教育、考研公考、K12、亲子教育等各个年龄阶段

英语学习:有道词典、有道翻译、有道口语大师

办公协作:有道云笔记

阅读软件:网易云阅读

沟通软件:网易邮箱、青柠(大学生社交平台)

经过几年,网易各产品在教育领域已经形成一支合力:有道词典用户量超过4亿,网易公开课已涵盖一万三千余集国内外优质大学课程,网易云课堂与“爱课程网”合作,承担教育部国家精品开放课程任务,以慕课的形式和中国所有985高校合作,让更多的人获得高等教育的机会,甚至获取证书。尽管目前网易大部分课程还是免费,盈利模式还不是十分清晰,但是如果有充足的用户流且有较好的用户黏性,盈利将是水到渠成的事。目前网易在线教育的运营模式如图9。

网易进军在线教育具有很多优势,比如良好的品牌认知(三大门户之一,数亿的用户规模)、先期的产品积累(有道系、网易公开课等明星产品)、充裕的资金投入(网易游戏仍然是现金大牛)、先进的技术水平(网易作为科技公司,其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能有力支撑在线教育发展)。

当然,网易也有它的劣势,由于整个在线教育行业仍在早期的摸索阶段,大家基本在同一起跑线上,网易的劣势其实也是整个行业的问题。比如用户的接受程度有限(当前用户更多地将其作为学习的补充工具)、盈利模式不清晰(当前大部分在线教育公司仍处在烧钱阶段,并没有成熟的商业模式)、行业严重的割裂性(从幼儿教育、K12到成人教育形式非常多样化,很难格式化)、教育产业的特殊性(教育产业需要大量的人力、内容、资源、资金的积累及支持,需要慢工出细活)。

目前,网易门户是其对外的招牌,但门户广告潜力有限;游戏是其现金大牛,但其端游增幅乏力且手游转型并不成功;社交则一直不温不火,或许在线教育将撑起网易的未来。

3. 沪江网:坚持用户互动

沪江网成立于2001年,是国内较大的互联网教育互动学习平台。旗下业务包括互联网门户媒体、网络SNS社区、B2C电子商务以及国内首创的在线互动学习平台沪江网校等。在线教育是主场,线下教育是客场。

沪江网校大部分内容是免费的,现在有2亿用户,会员近2000万,移动用户下载近千万,每天新用户(注册+移动)将近10万。网校100万付费学员,每天几万人在网校上认真学习。沪江网很受资本青睐,截至2013年共获得2000万美元B轮融资,项目估值达2亿美元。

沪江注册用户数量发展比较快,很大的原因是坚持原创、坚持用户的互动。在互动方面,沪江网从最开始就建立起了由用户上传、让用户来参与解答问题的一个平台。在沪江网校中,学院组建线上班级,有自己的班主任,每天抽固定的时间来学习购买的课程,并像真正的课堂一样提问、回答问题和做作业。沪江网校的模式就是让用户真正沉下去,每天花一两个小时以上课的模式真正去学习,这是真正有意义的,也是沪江网校最重要的一个任务。

沪江网的线上主场已经做得相当完善,最近在走向线下教育这个客场,其在线教育体验店正式对外开放, “沪江网校体验中心”是全国首家在线教育体验店。体验店会将为用户提供外语、职场技能、兴趣学习、K12等海量优质网校课程体验,以及开心词场、沪江听力酷等各类掌上学习APP体验,还将不定期举办与学习相关的各类线下活动。

4. 学而思网校(好未来):在线教育O2O的完美结合

学而思网校, 2013年8月改名为好未来,应该是目前最为发力在线教育的一家公司,即便目前在线营收占比仅3%,仍在中小学、幼儿教育等领域推出了门户网站群。2009年,学而思教育集团设立学而思网校,定位于0~18岁学生群体的在线课外辅导。从2010年1月开始提供在线课程,目前提供包括数学、英语、语文、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在内课程,收费标准为20~100元人民币每小时。具体来看,好未来旗下拥有品牌学而思、乐加乐、东学堂、智康1对1、学而思网校、摩比思维馆等。在线教育领域,学而思则发展了布局相对完整的中小幼教育专业门户网站群――e度教育网,e度教育网由育儿网、幼教网、奥数网、中考网、高考网、留学网等多个网站构成。2012年,e度教育网开始逐步向全行业开放,并推出了多款学习APP。而家长帮是对家长最有帮助的教育信息与资源共享平台,家长通过家长帮获取教育信息后,转而购买线下课程,这样就实现了O2O的完美结合(见图10)。

5.网龙华渔教育:引领K12课堂教育

网龙华渔教育,全名福建华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11月,是网龙网络(中国)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注册资金2亿元,是一家专注于移动互联网全民终身教育的高科技公司。

网龙华渔教育目前重点在打造K12教育的智慧课堂。它是由101学习平板电脑、互动黑板、智能云盒、答题器、机器人“智慧助教”等硬件,及开放平台、课堂互动系统、中小学教学教辅资源等软件、应用、资源组成,从而打造了一个K12学习生态圈,很好地将教室、老师、学生和家长连接起来。该套解决方案的优势一是网龙华渔教育将母公司网龙公司的游戏基因植入课程开发中,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趣味性。二是,通过平板电脑收集学生的所有数据,产品软件能自动分析学生行为,反馈给老师,老师能轻松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方便老师进行个性化教学。三是,助教机器人内置了“名师课堂”应用,使学生可以通过机器人头部的平板电脑,以视频通话的方式与外教开展远程英语教学互动,有利于学习到更地道的英语。“智慧课堂”目前已在国内多个城市多所学校得到较好的应用,受到很好的评价。目前在线教育供应商在K12领域发力的产品,多为课外知识辅导、工具提供等,鲜有开发课堂教育产品,华渔教育的这个产品未来将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除K12教育外,华渔教育还同时在其他细分市场发力。华渔教育正在构建终身学习的生态系统,面向K12教育、职业教育、非学历教育、企业培训以及终身教育,通过移动互联网技术设计并提升学习环境及学习效率,利用游戏化模式寓教于乐,并进行用户行为分析,提供创新型教学方式。

在移动互联时代,基于大数据对学生学习状况的分析、智能推送,家长、教师、学生三者的沟通会变得非常方便。在当前的互联网教育热潮中,大部分的教育创业项目都在试图做这样的教育智能平台。

――《2014搜狐教育行业白皮书》

线下教育模式范文3

关键词:互联网+;智慧教育;O2O法则;扁平化思维;教学系统重构

《2015中国智慧学习环境白皮书》指出,我国教育信息化融合实践开始向支持教学系统重构方向迁移[1],这是继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2011―2020 年)发展规划》之后,又一部进一步明确了“互联网+”社会条件下教学变革发展方向的文件。由此,实现基于信息和互联网重构系统的智慧教育建设,已具备现实需求的社会基础和实施践行的政策条件,智慧教育也成为我国“十三五”期间教育发展的根本任务。

在“互联网+”已在我国社会建设多领域普遍应用的前提下,线上线下有机结合亦已成为当下社会各领域工作新的方式,O2O法则作为当下具有普适意义的互联网思维范式,日益被人们所接受。鉴于此,本文拟以O2O法则为认识理据,就教育理念、教学资源、课程结构、教学模式和管理体系等构成的整体结构层次,系统探索“互联网+”视阈下的智慧教育教学模式与资源体系建设,以期进一步明晰我国教育教学转型的方向,拓展符合时展需要的跨学科研究领域,推动教学系统重构的探索实践。

一、O2O法则比照下的智慧教育可行性分析

O2O(Online To Offline)专指线上、线下商务,是一种以互联网作为交易前台、将线下商机与互联网有机融合的商务模式。当前,这一商务理念已进化为“互联网+”时代的基本价值论法则和付诸实践的基本运行模式。O2O法则的核心价值在于:它以互联网技术变革传统产业业态,并实行线上线下同步运营和系统管理,旨在使传统产业生机勃发、协调发展。在O2O法则下,运行业态不再区分线上与线下,而是一种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同步运行的新型服务体系。事实证明,O2O法则不仅适用于商务运行,同样也适用于互联网时代教育等其他社会业态的转型需要。

与传统信息化教育相比,智慧教育是技术支持下的新型教育形态,呈现出不同的教育特征和技术特征。从生态学的视角看,智慧教育是技术推动下的和谐教育信息生态,其教育特征可以概括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全球教育资源无缝整合共享、无处不在的开放按需学习、绝色高效的教育管理、基于大数据的科学分析与评价。从技术的视角来看,智慧教育是一个集约化的信息系统工程,其技术特征可以概括为:情境感知、无缝连接、全向交互、智能管控、按需推送、可视化。可见,智慧教育是当今时代教育信息化的高端形态。[2]

因此,“互联网+”教育需要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以不断革新的互联网技术提升教育创新力,形成以互联网为基础和实现工具革新的教育发展新形态。就此而言,转换传统行业服务方式和服务场所,创造一切服从大众需要、线上线下协调运行和便捷服务的O2O模式,与上述“互联网+”教育所需要具备的形态性质与根本理念恰相吻合。

二、目前“互联网+”教育存在的问题

当前,“传统教育+网络信息化”教学并未能系统整合和发挥出网络信息技术的集成优势,亦不能满足网络信息时代的学习需要,“互联网+”教育还问题重重且任重道远。

其一,信息技术应用流于形式。尽管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 年)》已久,但学校教育网络信息化仍流于形式。当前网上虽开设了在线开放课程、在线作业批改等在线教学形式,但稍加考察便不难发现:这些貌似网络信息技术化的教学形式只是将线下实体课堂搬上了网络,仍然是采用教师讲解、学生完成作业和学期考试等传统教学方法,依然属于网络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初级形态。

其二,线上课程教学目标与实践脱节。慕课(大规模开放的在线课程)是大数据时代的产物,为人类的学习方式带来了新的理念和突破。[2]在解决就学机会和教育公平等问题方面,慕课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创新尝试,也为教育变革开创了划时代的探索视角,使学校教育因此具有了告别传统教育理念、调整传统教学策略和传授模式的创新动机。借此,课堂教学有望告别传统,建构出依托大数据技术、创新强化学生知识获取与内化能动性的新型教学体系。然而,当前慕课等线上课程教学形式仍存在着种种与教育目标不甚协调的问题。首先,教学模式缺乏与学科教学对应的方法创新,现有慕课视频讲座存在形式单一、缺乏互动以致吸引力不足的问题,究其原因是课程内容与当下社会现实脱节,难以激发学生应有的学习兴趣;其次,由于慕课等线上课程规模浩大,虽然优质教学资源得到了较好的共享,但教师讲课之余与学生沟通寥寥,知识结构理解、吸收与内化的教学层面被不同程度地忽略。总之,慕课由于缺乏线下互动而使知识体验缺失,其教学实践与其设定的优质教学、激发学习者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兴趣的初衷相去甚远。

其三,资源链接不足,知识更新滞后。教学资源匮乏与教学情境不足是长期以来困扰学校教学发展的主要原因。当前虽然可用于学校教学的各类教育资源知识库、学习平台系统和作业批改网等在线教育资源比比皆是,但这些教学资源多半仅为各类教育机构独自使用,相互之间缺乏分工合作和扁平化链接。这种教育资源各自为政的状态,使国内外优质教学资源难以得到有效整合利用,严重影响优质教育资源的优化发展。

正是教学资源的相对封闭状态,致使我国课程结构与教学基本形式难有根本性的转变,即使某项课程偶有创新,也往往多年重复使用,难与迅速发展的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和生活环境等形成与时俱进的现时性关联,导致学生知识理解困难。

其四,信息递送和管理体系建设意识薄弱。信息技术与学科教育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互联网+”教育,需要相应的设备系统来获取教育资源和实现教学管理,要求线下形成的教学流程和教学评价监督与线上教学平台系统融合成统一的运营管理机制,进而形成完整的递送与管理体系,以有效保障和控制最终的O2O教学成效。然而,由于有关部门信息递送体系建设意识薄弱而投入不足,我国校园数字技术设备条件落后,网络运行速度较慢,严重影响了教学改革进程和教学效果。这是当前我国学校教学中许多教学改革难题持续存在、难以解决的根源所在。

三、基于O2O法则的智慧教育的实现路径

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如下建议对策,供有关方面参考。

1.把握教育规律与信息技术规律,实现两个领域的深度融合

首先,应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目标、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深度融合。为此,学校教学者不仅需要深谙教育的内在规律,还应熟悉信息技术的应用与发展规律,并使两个规律有机结合。也就是说,学校教育既要聚焦信息技术教学资源共享的优势和潜力,也需要重视课堂教学师生互动交流的学习体验。因为只有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发挥学习的能动性,才能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从而主动学习。

其次,由于未来的教学形态将不再有线上线下之分,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将是今后社会各领域的常态工作范式,因此,“互联网+”教育应打破在线教学与传统教学各行其道的尴尬局面,就教学环境、教学结构、教学方法、教学资源与教学评价,展开线上线下融合的创新探索。具体说来,教学环境应当由传统教室或网络环境向线上线下一切适宜学习的空间转移;教学结构应与时俱进地进行动态化更新,并实现课程体系结构的生态化,即依据不同的发展定位,设定动态开放的O2O课程结构,形成能够适应于学生终身学习、动态灵活的线上线下知识结构体系;教学方法应建构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学校教学信息交互平台和与数字技术高度融合、线上线下有机对接的O2O教学模式,以形成智慧教学;教学资源则应更多拓展使用云教育数据库,链接线上线下一切可利用的网络资源,以形成教学资源共享,方便智慧学习。与此同时,还应形成线上线下贯通的教学监督与评价的O2O系统管理体系,以保障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真正实现智慧管理、智慧科研、智慧评价和智慧服务。

2.以扁平化思维实现智慧教育资源效应的最大化

当下流于形式的信息技术教学远非“互联网+”教育,“互联网+”教育不仅需要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学科教学,并使二者深度融合,而且还需要同时实现线上线下的教学资源与管理的深度融合。

传统教育体制往往容易造成优质教学资源过度集中,难以实现教育公平。如前所述,当前互联网在线教育虽已能够广泛链接各类开放性学习资源,但由于缺乏沟通合作,大量资源仍各自为政,缺乏协作和共享。扁平化思维是O2O的重要资源策略,其能够消除层级障碍,直接实现资源链接,因而能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使资源使用者和提供者达到双赢,并实现资源生态效应。O2O的扁平化思维有望进一步加快教育资源传递的速度,使大量优质教学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这样的教育资源模式,往往极易聚合超大量的在线学习资源,进而大大降低学习和教学的投入成本。也就是说,以O2O产业链思维形成学校教学资源的多向度扁平化生态连接和充分共享,不仅可以有效地克服学校教学形式固定重复的弊端,有利于满足各种不同层次的“精准”教学和个性化学习,还可以大幅度减少资源建设费用。

以O2O法则理念建构学校教学资源体系,可以尝试在国内校际与相关国家教学机构之间,形成各具所长、分工合作的教学资源产业化链接,以加强学校教学与实践应用的关联性,寻求学校教学资源平衡协同、生态化利用的实现途径,弥补当前学校教学资源的种种不足,使教学投入效应最大化。

3.建构与时俱进的智慧教育课程结构

传统教学中的教学结构由两个阶段组成:第一阶段是信息传递,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教学互动来实现;第二阶段是理解、吸收与内化,由学生通过课后复习、阅读表达等途径来完成。长期以来,学校教学中知识内化不够,多归因于学生过度依赖教师的传授,自主学习意识薄弱。然而,学生之所以学习动力不足,除了缺乏学习意识或学习意识不强之外,更重要的是由于教学课程结构缺乏与时俱进的调整,课堂教学与现实生活相脱节。

因此,应充分利用各类共享资源,重新建构基于O2O理念的教学结构,以不同发展定位设定动态开放的课程构成,并及时进行动态化更新。除了关注课程结构逻辑性使学生理解、内化知识之外,还需要使教学结构的两个阶段课程比值恰当,为学生参与教学全过程创造更多的时间与空间,以便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等交际方式进行学习,从授课方式上建立起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知识内化机制。可采取组织学生们观看视频,学习国内外知名教授讲授的课程,并与教师进行探讨等多种开放性的线上线下学习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对知识的吸收与内化。[4]

4.创建深度融合的智慧教育模式和管理体系

(1)教学模式。如果将智慧教育理解为一种最大限度地满足教育需要的智慧性教学系统,那么教学模式无疑是智慧教育系统的核心要素。而教学模式之所以要进行变革,核心原因就在于现在的学生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3]也就是说,由于拥有高度发达和快速发展的信息网络技术,当前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方法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O2O理念下学校教学模式应切实满足并引导学生实现个性化学习,帮助其建立起强大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基于可协作的学习环境,个性化学习使学生能够在教师指导下以信息技术为工具进行自组织性质的探究式知识建构。这一目标能否达到,关乎学生今后能否适应社会竞争和能否自觉开展终身学习。因此,O2O教学模式的核心理念应是“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在实现优质教学目标的同时,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培养也必然成为学校O2O教学模式中的根本性任务。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一般要达到两个目标:一是通过运用信息技术,变革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提高教育教学效果;二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与能力,实现对人才培养标准的根本性转变――从知识积累型人才转向知识创造型人才。[5]根据这样的整合目的,凡适合线上开出的课程应尽量在线上开出,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这样做可以使教师留出精力,在线下课堂通过更为深入的解惑答疑、组织讨论等,帮助学生巩固和提升线上学习到的知识。课程作业和过程性测评考试可以在线上完成,总结性考试或考查则可在线下完成,以实现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教学与考核。总之,以O2O理念创设的课程教学,将是基于线下实体课堂、线上慕课在线教学资料,或线下实体课堂、线上答疑+在线批改等形式交替教学,整合线上线下之间、教师与学习者之间、学习者相互之间互动交流,以完成知识建构的全新教学模式(见表1)。而要实现线上线下融合的教学模式,需要教师依据自身所长分工协作,开展课程内容设计与制作等教学资源建设、线下组织面授、在线互动答疑、教学安排、课程总结评价等教务工作,即以团队方式实施课程建设和教学。

(2)课程资源。O2O教学模式下各门课程的教学资源建设应依据优化原则合理定位,对通用性程度较高的课程,可直接引进、共享国内外名校名师的优质教学资源,或使用慕课等开放性在线教学资源,也可使用国内校际合作开发区域共享的在线资源。与此同时,教学资源

建设还应根据本校特色专业教学的具体要求,开发各类具有本校专业特色的相关资源。需要强调的是,教学资源设计应避免在视频制作上过度投入。授课视频虽然在教学资源中相对重要,但与时俱进的教学阅读材料、视频和实践探索等同样重要。O2O教学模式需要教师投入更多精力细致考察和精心准备,切实做好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资源建设,使之具有清晰的逻辑框架和简洁明了的媒体呈现效果。

此外,对不同的课程内容,资源的使用应采用不同的形式。对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其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尤为重要,需要充分利用线上线下教学资源,采用学习者感兴趣的现实实例,激发学习者兴趣;对辅知识课程,则需要利用线上线下资源,尤其需要利用协作方的资源链接,采用专题讲座或访谈等授课方法,以真情实景促进和提高学习者的应用能力;对基础课程,则可利用短小精湛的线上信息资源,实现在线引导教学。总之,恰当地利用O2O教学模式下的教学资源,可充分实现与时俱进、精炼适用的学校教学。

(3)管理模式。如前所述,学校教学O2O远非以线上线下简单叠加的教学平台即可实现预期成效,其同样需要完整的运营体系来掌控教学过程和最终的教学效果。因此,需要为教学制定适合于线上线下操作评价的规范流程,这些教学规范和评价系统还需要以O2O系统化思维,使线上线下平台系统融合成一个完整的专业教学管理系统,对各个教学环节实现全方位的监督管理,以保障教学系统的职能执行力和教学效果。为保证得到资源协作各方普遍认同和有机协作,O2O资源模式应在规则制定、过程监管、冲突裁判、服务链接等方面形成系统管理的组织职能,形成学校教学实现深度融合变革的O2O管理理念与管理机制。

(4)教学资源递送体系。为了保证教学效果,促进学生自主学习,O2O教学模式课程通常需要提供大量结构化的教学视频等在线资源,以供学生自主学习。从教师制作在线教学视频到学生在线学习视频,再到构建课堂协作学习环境等,O2O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相应网络条件和与之匹配的计算机设备支持,因为其授课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信息技术平台支持的适合性。尤其是随时随地的移动学习,对学生自主学习效果影响极大,更需要相应网络技术条件的有效支持。当前Web3.0网络虽已经实现高度智能化,但大多数学校的校园设备落后,网络卡慢已严重制约正常使用数字技术进行学校教学。因此,学校需要通过提高服务器性能配置、增大宽带接入量等途径,卓有成效地解决校园网络的信息递送问题。只有切实做好学校教学资源的信息递送体系建设,方可能落实O2O教学模式,进而使教育技术与学校教学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深度融合。

(5)教学管理和业绩考评体系。为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在线教学资源质量、线上线下教学沟通与交流的效果,以及专业知识应用能力培养等,无不需要借助大数据技术手段实现有效考核。需要强调的是,O2O提倡将服务流程规范和服务评审两大系统融合成一个完整的运行体系,而不是满足于搭建线上线下简单结合的运营平台。因此,学校教学应形成线上线下教学管理和业绩考评深度融合的完整运行体系,以确保有效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

区别于传统课堂的反馈评价体系,O2O法则理念下的教学评价应由教师、学生和管理者共同参与,不但要注重对学习成效的评价,还要依据大数据建立学习者的个体学习档案,加强对学习成效的全过程监评,实现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个人评价与小组等他人评价相结合。评价需要针对线上线下教学的一切内容,覆盖学习方法选择、自主学习能力、协作学习效果、学习计划、专业表达和作业成绩等方面。形成性评价侧重评价学生阶段性学习中的具体表现,而总结性评价则需体现学生对知识技能的实践应用程度,所有这些评价都将依据大数据形成最终科学判断,并使之用于指导后续的教学与学习。

5.提升师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以O2O理念创设教育技术与学校教学深度融合的教学模式,教学必然会更多地应用信息技术与网络资源,这不仅要求学生在课余进行教学视频等形式的在线学习,还需要在线完成作业练习和进入相关网站查寻个性化的学习资料,以及与教师和同学实现在线的有效互动等。这就需要引导学生理解关联学习,培养学生的个人知识管理能力(善于将日常采集的各种碎片化信息资料,经计算机智能甄别实现分门别类的数据管理,使之成为具有系统价值的专门知识)。而个人知识管理作为网络时代的学习策略和方法,要求学习者掌握相应的数字软件技术。[6]否则,难以有效使用信息技术收集、吸收和创新知识,完善个人知识体系结构。

教师不仅应具有驾驭现代技术(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课程自主设计与实施的核心能力[7],能够熟练制作形式新颖且知识容量恰当的教学视频等教学课件,还需引导学生及时掌握各类数字软件和设备的操作技术,使其不断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与信息技能,以便熟练获取网络平台的知识信息,有效地实现自主学习。

参考文献:

[1]360doc个人图书馆.《2015中国智慧学习环境白皮书》,中国智慧学习环境十大特征[DB/OL](2015-08-21)[2016-04-20].http:///content/15/0921/16/1609415_500527901.shtml.

[2] 杨现民.信息时代智慧教育的内涵与特征[J].中国电化教育,2014(1):31.

[3] 黄荣怀.智慧教育的三重境界:从环境、模式到体制[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4(6):3.

[4] 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用大数据改变未来的学习和教育――在华东师范大学杏坛高议文化讲坛的演讲[J].世界教育信息,2014(24):6.

[5] 何立新.信息技术教学与创新思维培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128.

[6] 吴国强.能动关联:“云”时代的设计学习理念与策略[J].远程教育杂志,2012(5):82.

线下教育模式范文4

【关键词】 “O2O”闭环;“互联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现代人的思想与行为。我国社会凭借着现代化网络信息技术等新型科技产业项目,已经步入到一个高度信息化的新时代,不仅影响着新一代青年人的思想,甚至会左右其人生观、价值观及判断能力。在现代“互联网+”大环境下,我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项目亟待改进。要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培养出思想政治素质过硬的优秀人才,就必须探索出符合当下年轻人思维特征的教育途径。

一、基于新媒体环境的“O2O”闭环模式的概念

“O2O”即Online To Offline,“O2O”闭环就指要实现两个O之间的对接和循环,是在新媒体环境中产生的新概念。一次“O2O”模式的交易是指线上的营销、宣传和推广最终将客流引到线下去消费体验,实现交易,但是这样还没有做到闭环,要做到闭环,就要从线下再返回线上去。线下的用户消费体验的反馈、线下用户引到线上交流、线上体验等行为这才是实现了闭环,就是说从线上到线下,然后又回到线上。

“O2O”模式下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给我们创造了更多的方式方法和途径,深受大学生的喜爱,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工作的实效性。当然,随着互联网环境的不断变化,也对我们利用“O2O”模式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诸多挑战,比如传统教育方式的转变、海量互联网信息的选取、线上线下的互联、主题教育活动的开展等。

二、新媒体环境给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1、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机遇

新媒体较之传统媒体,具有信息容量大、信息传输快捷、交互性强、覆盖面广、形式多元化等优势,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信任度大为增强,极大提升了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水平。在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的互动性有助于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拥有更大的自主性,具有不同水平和基础的受教育者,在同一时间内可以自主选择浏览不同层次图文并茂的资料,在主动探索和感受视听内容过程中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水平。

2、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挑战

在新媒体环境下,校园信息传播的“时间”、“空间”、“资讯”处于一种无障碍状态,信息的和使用空间更加自由,信息获取具有不确定性和难以控制性,一些糟粕文化借机利用新媒体途径大肆传播,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严峻挑战。大学生深受新媒体环境影响,重视虚拟空间沟通,容易引发部分学生心理信任危机和人格障碍。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使高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受到巨大冲击,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媒介素养提出了新要求。新媒体环境下交互平台的拓展以及学生意见的“碎片化”表达,使网络监控舆情和预测面临空前挑战。

三、基于“O2O”闭环模式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

1、on line环境下,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

(1)on line环境下(就是计算机在线、联机、在网上、互联网上的意思)建立专门的网络舆论引导队伍。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是高校学生工作者的责任,更是政府乃至整个社会的责任。高校、政府等有关机构应建立相应的专家队伍,经常性的关注网络热点事件,掌握网络舆论导向,并积极参与到事件的讨论中去,传播积极的思想。

(2)建立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基于互联网环境,建立遵循生动活泼、喜闻乐见、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原则的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吸引大学生网民参与思想交流互动,使主题网站成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据地”。

(3)扩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战线。开展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能只依赖传统的说教和课堂教学模式,也不能只依赖高校自己的教育阵地。而要在此基础上动员全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而不仅仅是思想政治工作干部、教师参与到一线工作中。在热点事件、主题教育等活动中要积极拓展工作阵地,例如天涯、知乎、微信、微博等。要确保在队伍建设和阵地建设上扩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占线。

(4)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多方进行配合,齐抓共管,不可一蹴而就。传统的方式方法具有一定科学性和必要性,但是我们要在结合互联网环境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创新,开展“O2O”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主要通过线下与传统思政教育活动如开展班会、演讲、寻找身边的榜样为基础,以线上微信微博、头条号、QQ公众号等为主要媒介,寓教于乐为主要形式构建“O2O”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以引导和帮助大学生塑造正确的价值观为教育目标, 转变传统教育观念,创新教育模式。

2、off line 环境下,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

(off line ,即离线)在线下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1)结合教育主题开展线下宣传。在做好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的同时,还应该结合教育主题和工作实际开展好线下宣传教育工作。尤其是要结合时事热点、突然事件、网络舆情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点,做好线上讨论交流的同时,在线下实际工作当中采取宣讲活动、报告会、交流学习会、思政论坛等多种形式进行主流思想的宣传教育和传播,从而达到强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2)把握机遇积极开展实践活动。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正确道路。我们要紧密结合教育主题、热点事件,适时的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教育活动,并激发起他们内心的阳光正能量。

(3)做好机制保障和环境养成。要建立健全相关体制机制,确保“O2O”模式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良好的制度环境养成,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到思想引导工作上,让学生自己也成为引导者,让大学生参与到报纸编发,网络思想教育,新媒体思政栏目创建等活动中来,树立优秀学生榜样去影响身边的学生群体。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M].人民出版社,2003.

[2] 娄超.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0.

[3] 战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大众传媒环境研究[D].大连:大连海事大学,2008.

[4] 王喜忠: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与思考―基于微信公众号O2O模式[j].北京教育(德育),2016.11.

[5] 谢国旗, 荆秀萍, 宋晓晨 ,杨俊萍:以O2O的思路探索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方法――以河北水利电力学院电力工程系为例[j].河北工程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03.

线下教育模式范文5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模式 管理体系 构建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6C-0080-02

信息技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方式,赋予高等教育新的内涵和要求。高等教育的办学模式和教学模式也将随之发生变革。面对信息化浪潮给教育提供的机遇和挑战,许多国家政府都提出了相应对策。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分别提出了用信息化技术促进高效、灵活的教学及课程改革等命题,并进行了探索。以信息化技术为主要载体的慕课(MOOCs)出现,开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时代,并迅速席卷大部分国家。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了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要求。2014年教育部办公厅下发《2014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MOOCs是近两年快速兴起的一种创新教育模式,它的迅猛发展正影响全球教育的格局,也将影响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事业,它是信息技术与教育理念的跨学科创新,同时也为当前教育管理和运行模式提出全新的挑战。在此背景下,职业教育信息化迅速发展,信息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大学生的学习方式,而在线教学与课堂教学优势互补既可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可以满足学生的自主学习需要,混合式教学模式已经成为目前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和趋势。

混合式教学模式是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具有丰富的学习资源、便捷的协同交流、友好的互动等独特优势。它通过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E-Learning的优势结合起来,一方面强化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打破了时空限制,使“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学习成为现实,让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有所提高,使课堂有更多的时间开展探究研究和项目协作,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教师通过构建在线课程,解决传统教学中诸如课堂学时有限、内容拓展不够、自主学习缺乏、师生之g缺少交流等问题,并可以实践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使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注重教学过程的监督和学生学习效果的反馈。因此,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充分利用了在线教学和课堂教学的优势互补来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通过不同学习方式与不同学习技术的综合运用来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实践表明,混合式教学模式是一种值得尝试、推广的教学新模式。

一、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现状

网络辅助教学自2000年兴起以来,已经发展为MOOCs、翻转课堂等热点模式,互联网及新媒体已广泛地被应用于课堂当中,网络环境下混合式教学逐渐成为教学改革的主流。近年来各大院校都在努力推进混合式教学改革,一些院校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以下问题:院校往往对信息化硬件设施投入较多,相适应的信息化资源建设和应用却相对滞后,缺乏统一的信息化规划和管理,限制了信息共享与信息整合;教师难以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对混合式教学的了解不够深入,而学校也缺乏相应的考核评价体系和激励政策,使混合式教学在教师层面的应用难以有效推进;与院校层面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相配套的相关人力资源与培训体系、政策与支持保障机制以及研究与发展政策等一系列管理策略尚未健全,不能有效促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改革。因此,当前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管理体系的构建还处于起步阶段,有待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二、构建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的管理体系

通过顶层设计和系统推进,构建信息化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的管理体系,鼓励教师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充分利用网络在线教学优势,强化课堂互动,探索互联网技术支持下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课程建设,以此保障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有序运行,从而更好地推进教育信息化环境下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改革,全面提升高职教育的信息化、现代化水平,进一步适应经济社会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一)通过边实践、边总结、边完善,重构适应混合式教学的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体系

混合式教学改革是一场以新媒体、新技术的应用为表征,反映时代精神的教育革命,它绝不是用一种教学技术去更换另一种教学技术,而是包括教育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思想以及教学管理制度在内的全方位变革。当教学组织机构、规范体系、内在激励机制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混合式教学改革才不会流于形式,半途而废,才会持续深入。可见,教学制度重建既是混合式教学改革的外在保障,又是混合式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将通过立项建设混合式课程并试点实施的实践,探索建立有效协调教学管理、信息管理、学生管理、系部管理的混合式教学改革推进组织机构,逐步构建线上、线下课程建设规范,混合式教学课程实施管理规定,混合式教学课程评价标准,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的教师教学评价标准与激励机制,学生学习成效评价标准,以及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的学生管理规定等系列制度,以保障混合式教学模式在职业院校能顺利地整体推进,突出“互联网+”技术对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优势。

(二)通过混合课程教学的要素分析,开发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的课程教学文件模板及标准

课程与教学论的学者提出了课程教学的七要素:一是学习目的,强调数字化时代所需的信息化知识、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全面培养,以及虚拟空间中的态度和价值观的塑造。二是学生,真正成为数字化时代的学习者,从被动的信息受体、接受者和被支配者变为主动支配自己的行为、方法、偏好,甚至参与学习内容的构建。三是学习内容,从形式上体现为多种媒体的呈现方式,在知识结构上,从固定的、以课程大纲为准绳的结构化知识变成包含静态结构化和动态非结构化的各类知识。四是学习方法,混合教学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学习方法从“听讲+练习”变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多种模式。五是教师,从主讲教师到专业化的教学团队,同时还可引入在线的E-Tutor和E-Expert,教师资源得到丰富和拓展。六是学习环境,从传统教室、实验室、实习/实践场地和工作场所,延伸到学习者完全可以自己掌握的网上学习环境、虚拟仿真实验室、虚拟实习/实训基地和基于物联网工作场景等技术支撑的线上环境。七是学习反馈,借助大数据的线上评价方法,除了学习成绩外,还可以实现学生满意度、学生学业成就、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形成学生学习档案袋和学习分析,从而促进教与学的及时改进。

通过以上七要素的分析,开发出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的课程教学文件模板及标准。

(三)教师培训和基于信息技术的课程教学设计

针对教师的培训,需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是技术服务于教学的意识。教师要改变自己的动机、信念、态度和价值观,才能发展新的技能。要使教师认识到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业成就和知识、技能、能力的全方位发展。

二是技术运用的技能,这是进行网上教学的技术基础。

三是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设计的能力与经验,这是取得混合教学效果的关键。

(四)在调研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在线课程开发、翻转课堂实施、系部管理推进”组成的基本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现代职教课程线上、线下两部分的特点,构建了涵盖开发、实施两个环节的评价体系,分别构建指标体系。课程开发环节主要观测其课程整体设计和单元设计情况,包括教学视频形式、内容、质量,以及在线测试、在线作业、在线讨论、学习笔记等教学活动设计及其对面对面教学的支撑度等。课程实施环节又分在线实施、面对面实施两个方面。在线实施主要观测其在线教学活动的完成率;面对面实施主要观测教学活动的设计(细化分析),学生的参与度、学生实战项目的成果、分组情况、课堂氛围等。

系部管理则是主要考察各系部开发课程的数量与专业需求的吻合度、系部管理层面的因素,为促进系部管理积极创造条件,对学生做好引导,提升课程的效果。

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管理体系的构建就是试图研究和解决混合式教学改革的稳步推进问题,建立信息技术应用的长远发展体系。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管理体系现状,以系统质量管理思想为逻辑基础,结合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环节与过程,构建了包括混合式教学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混合式课程及资源教学文件模板及标准、教师培训与信息化课程设计和基本评价指标体系四个系统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管理体系,使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推广应用有组织可依、有标准可套、有实施可行、有效果可查。

【参考文献】

[1]嵇新江.信息技术课程现状分析[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22)

[2]李桂芳.MOOCs背景下大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反思与建构[D].山东师范大学,2015

[3]韩锡斌,王玉萍,张铁道,等.迎接数字大学:纵论远程、混合与在线学习――翻译、解读与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

[4]余胜泉,路秋丽,陈声健.网络环境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一种新的教学模式[J].中国大学教学,2005(10)

[5]孙迪.在线学习与课堂教学优势互补的模式与实施策略研究――大学混合式学习的理论与实践[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06

[6]谢幼如,倪妙珊,柏晶,等.融合翻转课堂与MOOCs的高校MF教学模式[J].中国电化教育,2015(10)

[7]陈算荣.高校混合式教学的实践意义和当前面临的问题[J].高教学刊, 2016(7)

[8]裴立妍.基于网络课程的混合教学模式研究[D].西北大学,2013

[9]管恩京.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路径研究[J].现在教育技术,2015(10)

线下教育模式范文6

【关键词】食品生物化学;混合式教学;教学改革

科技不断发展,教学手段和模式也需进行相应的改革。翻转课堂、对分课堂、慕课、微课等教学模式已经在多门课程中成功实践[1]。食品生物化学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科。该课程主要利用化学的理论和方法揭示生命奥秘。食品生物化学传统课堂教学效果较差,知识点较多,记忆难度大,学生普遍表示学习困难,课程补考重修率也比较高。在此背景下,探索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对提高学生学习食品生物化学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食品生物化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必要性

(一)符合国家教学改革理念。随着我国科技不断进步,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教育教学现代化势在必行。“十四五”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十四五”规划提出要继续发挥在线教育优势,建立互联网教育资源及应用的国家平台,完善终身学习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中共中央、国务院指出要继续推进“互联网+教育”的发展,鼓励在线教育资源开发。由此可见,高校作为教育的主体,积极探索线上线下有机结合的“互联网+”新型教学模式,符合国家教育事业“十四五”规划的指导思想。(二)教学模式转变需要。只基于教材内容的课堂讲解方式已经满足不了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需求。学生生活方式、学习习惯等已经随着科技进步发展较以往有了较大改变,电脑、手机、平板已经成为现代年轻人主要的学习工具。提高教育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需从教学方法、模式等方面进行根本式改革,需将是“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模式[2]。在此背景下,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慕课,MOOC)如雨后春笋,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模式。然而,在现有教育环境下,慕课还存在监督管理较难、课程质量参差不齐、课程没有传统课堂生动,课堂效果较差等问题,教学效果不尽人意。混合式教学是将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基于“互联网+”的网络学习相结合,发挥学生主体性、积极性以及教师的引导性,既保留传统教学优势又增加网络教学的新方式新理念,规避传统教学“满堂灌”枯燥乏味以及单一线上慕课诚信和课程质量没法保证问题[3]。因此,利用现有线上资源与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更适合现在的教学环境。(三)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应用与共享。目前好几个高校已经建立了食品生物化学慕课。大部分慕课建立的初衷就是为了实现知识开放共享,扩大课程学习受众覆盖面,实现学习交流互助,提高学习效果[4]。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能综合线上教学资源和线下传统课堂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利于开展多元化教学。线上教学可以充分借鉴优质的网络课程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实现建为所用,同时教师也可以建设适合本校学生基础的教学资源库。(四)食品生物化学课程教学需要。食品生物化学要求学生全面掌握生物大分子物质的基本化学组成、结构特点、生物功能和代谢规律。本课程涉及多学科理论交叉,不仅涉及生物学科基础知识,还涉及医学和食品安全等方面基础知识,课程教学内容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密切联系的专业课程。课程内容覆盖面大、知识点多,记忆难度大,学习难度大是本门课程的学习特点。复杂的理论知识和抽象的代谢途径很容易让学生产生畏难心理和厌学情绪[5]。如何既保障教学内容的完整性又增加学习的有趣性是教师要解决的关键问题。长江师范学院2019版人才培养方案优化后,食品生物化学课程学时为48学时,在有限的课时内,只通过线下课堂教学很难让学生全面系统掌握本门课程知识。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把课程导学、答疑、作业练习、讨论等环节放到线上,线下课程专门针对重难点展开,这样同学们自由安排学习时间,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二、食品生物化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

(一)线上导学。首先利用学习通、蓝墨云等学习平台,导入教师自主录播的授课导学视频或者资源库中已经建立好的线上课程,线上学习任务和要求,让学生提前了解即将所学知识框架,重点和难点。导学时可以设置一些与实际生活相关的案例和问题,增加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在讲嘌呤代谢这一章节,先问同学们知道什么是继发性痛风吗?继发性痛风跟哪个物质代谢异常有关?患者饮食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导学后会有简单的自测题以督促学生自主学习。(二)线下学习-雨课堂。线下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过程中最传统、最重要的环节。学生在线上提前预习的前提下,我们的线下课堂教学手段和方式也进行了改革。食品生物化学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基于问题的教学方法-PBL(Project-BasedLearning)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如果按照传统平铺直叙的讲解,食品生物化学知识内容会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由于知识点较多,尤其是高考改革后有些食品科学专业同学化学背景知识薄弱,学习显得吃力,会造成畏难心理。如果教师的讲解没有与实际生活联系,会让课堂死板无趣。教师可以构建PBL案例资源库,利用案例学习的理念和方法,再加上小组讨论的形式,让课堂有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此外,线下学习可以利用雨课堂平台,学生在手机端可以接受教师PPT课件,在讲解完一些重难点知识后可以通过简单测试来了解同学们学习掌握情况。测试题主要以单选题、多选题等客观题型为主,答题结果会及时呈现,教师可以根据测试反馈信息来调整教学节奏的快慢。此外,为了活跃线下课堂气氛,教师还可以设置主题讨论,开启弹幕评论等功能。(三)线上辅导。食品生物化学需要同学们记忆的内容较多,线下学习完后,还需要再一次通过线上方式加以练习,巩固所学知识点。所有的课程资源都存在线上平台便于同学们反复查看学习。教师可以在线上设置章节作业,导入食品生物化学题库,规定截止时间,同学们按时完成。同时,同学们有任何不清楚的地方可以在线上平台留言,方便教师及时解疑答惑。由此形成“线上导学—线下讲重点、难点—线上巩固复习”的食品生物化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

三、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效果

基于学习通,雨课堂平台的支撑,长江师范学院食品生物化学基本实现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新模式。该模式能充分利用教师和学生零碎时间,将课前、课中和课后有机结合,充分利用在线开放课程优质资源和教师自建视频资源,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食品生物化学考核方式增加了线上学习部分,占比40%,此部分成绩全部由线上学习平台统计导出。从线上学习积分可以看出,学生此部分成绩跟线下成绩相关性较高,能比较真实地反映学生学习情况。根据学生反馈意见,线上学习每位同学能够及时掌握班级全部同学平时积分情况,进而找准自己定位,在平时学习中形成“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另外,该模式教学能实现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式学习,学习不局限在教室,打破时空束缚,增加学生学习自由度和方便度。此外,教师“一对一”及时地线上答疑和辅导能帮助同学们及时的巩固和掌握相应知识。特别是针对生物大分子代谢部分内容,学生可以利用自己课余时间反复查阅相关线上课程资源,同时配合练习线上习题,加深知识理解记忆。从平时思维导图作业以及期末考试成绩可以看出,大部分同学对于代谢部分知识掌握基本清楚,能默写出生物大分子的主要代谢通路中关键步骤,关键调解酶等。总的说来,混合式教学模式让学生实现个性化学习,能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四、存在问题及优化方向

目前,长江师范学院食品生物化学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还处于初步建设阶段,课程团队虽然积累了一些经验,但是在课程内容设置、具体实施运行方案、制度与资源建设等方面还需持续改进优化。学生成绩还有较大提高空间,尤其体现在一些细节知识点掌握不透彻,容易混淆,用食品生物化学理论阐述生命现象的能力有待加强。未来教学过程中还应当积极探索混合式教学的有效应用策略,促进教学高质量发展。一是进一步优化更新扩充食品生物化学教学资源,特别注意与食品化学课程讲解内容区分,两门课程在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章节会有重复,这部分需要根据两门课程侧重点不同进行教学设计。二是优化考评体系,进一步加大线上学习积分占比,采用过程性评价激励学生自主学习,有效调控自己学习节奏。线上学习内容形式需要更加丰富多样,可以包括作业练习、提问、互动、调研思考等,考核评价机制需更细致具体,从而实现学生知识、能力和素养多方面全面考核。三是基于持续改进理念,教师团队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参与线上教学环节,及时线上答疑,线上交流,及时统计学情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案等。总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需要教师团队的精心设计和构思,也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和配合,师生共同努力才能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贾筱琴,姜英,郑英,王正兵.“病理学”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探讨和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20,53:259~261

[2]李谞,吕茜.基于“智慧树”的混合式教学在“食品生物化学”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20,24:269~270

[3]潘永贵,黎寿英.慕课混合教学法在“食品生物化学”课程中的实践与探索[J].高等农业教育,2016,5:58~61

[4]周燕,肖莉,杨志程,丁仕虹.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研究———以华南农业大学《概率论》为例[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19(24):125~126

[5]张兴丽,檀琮萍.基于OBE理念的食品生物化学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20,47:165~168

[6]贾俊强.“食品生物化学”课程思政教育路径探讨[J].现代面粉工业,2020,6

[7]潘菊素,刘锐.基于智慧教学环境的高职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策略[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4

[8]于剑锋.信息技术在机械课程效能协作的教学研究[J].电子技术,2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