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下美术教育范例

线下美术教育

线下美术教育范文1

美术教育和其他的教育形式有着一些相似的特征,那就是有着个性价值和创造价值和情感价值等,这些价值是人才人文素质培养最为基本的构成部分。美术在教育的过程中所发挥出来的价值是十分巨大的,而美术的价值并不是为了单纯的为社会培养专业的美术人才,而是在全民素质的培养过程中能够注入美术的元素,不管哪行哪业的人才,通过接受美术教育都可以获得很好的发展。

二、媒体时代对于美术教育的影响分析

(1)改变了传统艺术的传播和流通方式。传统意义上所说的美术作品主要是通过静止性的绘画、手工作品等形式表现出来,因此传播的范围很小,传播的速度也比较慢。而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美术作品的传播受到了很大的冲击,美术作品的传播突出表现为开放性和动态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美术教育的发展,美术教育也已经不再是局限于传统的小范围的封闭教学,美术教育的领域、受众以及传播手段都得到了很大的拓展。

(2)技术的发展淡化了原创的概念。由于网络技术和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可以通过网站浏览各个时期的绘画作品,甚至还可以通过计算机软件对绘画作品开展后期处理,使得整个绘画作品效果更好。媒体时代下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人们对于绘画作品原创的追求。而且数码技术的发展使得它在美术作品的处理中表现出强大的精准度,效果更加的出色,而且复制品的再复制也不会产生其他的消耗,这在技术上大大的淡化了美术作品原创的概念。

(3)美术教育全球化的趋势正在不断加强。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人们获取的信息渠道更加的多样化,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和世界其他地区的人们开展交流,也能够获得接受来自世界其他地区的美术教育。不同国家的美术作品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传播,被世界其他地区的人们所看到,在这一定程度上加强了人们之间的交流,可以通过取长补短的方式促进美术教育的发展。但这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中国的美术教育形式,过去单一化的中国美术教育方式在美术教育国际化的趋势下弊端日渐暴漏。美术教育全球化的趋势有利于美术教育自身的发展和更新。

三、媒体时代下的美术教育发展前景探讨

(1)美术教育的内容将会更加的多样化。美术教育的内容是一个时代美术教育观念的集中展现,传统意义上美术教育纯技能、单一性的状况已经逐渐的被现代美术教育的人文性和丰富性所替代,这使得媒体时代下的美术教育的内容更加的多样化。媒体时代下的美术教育的内容特别的丰富,融合了人文色彩和艺术的多重特征,对于受教育者个性的培养、潜能的开发以及激发受教育者创新思维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比如现代美术教育中所说的技能的综合,就是将折、叠、塑、画等多种技法综合运用的过程,使得美术作品的创作方式更加的多样化和综合化。这种综合观念的发展实际上也就是美术教育中大美术观念的拓展,也只有这种综合化的大美术的观念才能够更好推动我国素质教育的健康发展。

(2)美术教育会呈现出公共性的发展趋势。伴随着美术作品在传播方式和传播途径方面的变化,美术教育也不再是在传统的美术专业者的范围内进行传播。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人们欣赏美术作品、获取美术教育的机会越来越多,美术教育的普及程度以及人们对于美术的理解也都有了新的发展。美术教育是对人心灵的一种美育教育,这种教育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全民都需要的教育,适应了日常生活和人文精神进行紧密集合的发展趋势。人们在美术教育公共性的影响之下,能够对自身的审美情趣进行培养,建立起自己的美术体系。美术教育不仅仅能够对人开展美育,同时美术作品中蕴涵的人文精神也是对人实施德育的重要方式。美术教育向着公共性的方向发展,是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体现,也是优化全民美术素质的关键所在。

四、美术教育的形式会朝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

美术教育作为对人综合素质进行培养的重要形式,未来必然会发成一种终身教育和全民教育,这也充分了展示了人类社会的进步的态势。美术教育作为人们文明发展传承的重要形式,对人们的工作和学习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美术教育自身的发展也特别的重要。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也产生了很多的先进的工具和设施,美术教育在发展的过程中可以利用折现先进的教学方式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设备、网络技术等来开展美术教学,这符合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也迎合了受教育者对于美术教育发展的现实需求,美术教育的形式必将朝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

五、小结

线下美术教育范文2

【关键词】小学美术;在线教育;学习力;学生为主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发展背景下,教师应当注重为学生构建“学力课堂”,旨在将学生作为美术课程的主体,并通过培养他们的“学习力”,进一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以提升他们的终身自主学习技能和自主发展能力。另外,教师基于在线教育背景,需要深入挖掘“学力课堂”的本质含义,进而在价值取向上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为学生而教学的理念,重在优化学生的综合性发展,不断促进他们的生命智慧。另外,教师还要在小学美术实践教学中,坚持深度教学,从而把学习共同体构建成教学基础,重视生活重建与问题探究,最终让小学美术课堂充满活力,为学生个性化发展、核心素养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使其得到健康、快乐的成长。

一、小学美术在线教育所面临的挑战

小学美术教育课程的设立,本身就面临众多的问题和挑战,再加上教学途径的改变,使得小学美术在线教育更是难上加难。众所周知,小学美术在线教育同时具备众多的优点和长处,它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课程教学的质量。为此,下面针对小学美术在线教育所面临的系列挑战,进行阐述与总结。

(一)网络环境与硬性条件受限制

在当前小学美术在线教育过程中,其网络环境和硬性条件深受限制,其中包括流量费用、网络传输、延迟反馈,以及偏远区域网络不可全部覆盖等因素,从而导致学生的美术学习体验相对较差。[1]这一挑战因素也让学生的学习连贯性和学习兴趣受到了影响,使其难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在线学习能力。

(二)教师教学观念转化不够到位

在线教育和以往的教学方法不相同,这就需要教师及时转变自己的授课观念。但是,一些教师只是将实践课堂中的教学形式照搬到了在线教育之上,并没有充分转化教学者和接收者的角色,最终学生在线上课堂学习中面临着被动学习的情形,从而降低了他们参与美术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在线教育流程未达到统一化

小学美术在线教育的授课氛围相对较低,美术教师们进行学习的机会也非常少,进而限制了他们接收新型知识技能的教学信息。同时,在线教育要求美术教师具备较强的信息技能和专业素养,不仅对他们的学科专业与教学方法有着较高的要求,还考察教师将美术内容与信息技术合二为一的技能。[2]由此可见,在线教育的具体流程未能达到统一、标准的程序,从而影响了小学美术在线教育成效和质量的提升。对此,教师应该不断学习和自我提升,全面把握在线教育的具体流程,为学生构建一个高效的美术线上学习课堂。

(四)缺乏有效在线教育课堂管理

在线教育背景下,学生和教师被迫进行了物理空间分离,使得教师很难及时关注和掌握学生实际的美术学习状况,以及难以观察到他们的课堂表现。这会使得一些自律性相对较差的学生出现走神的状况,难以激发学生美术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氛围也会非常的差。特别是针对小学低年级的学生,网络空间的代入感比较缓慢,导致学生很难进入到美术学习的状态当中,从而影响了整体的美术在线教学效率。

二、小学美术课程在线教育的优势

在线教育可以为教师带来类型丰富的美术课程教学资源,进而不断丰富小学美术课堂讲解。伴随信息技术的全面普及,在线教育成为新型且高效的课程教学渠道,并且它能够更好地将文字、声音、图像、视频等内容结合在一起,进一步为学生呈现出生动、形象的美术学习课堂,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此外,在线教育背景下,教学信息可以在较快速度中得以传播,从而聚焦美术教学亮点、升华美术授课理论,为学生后续的学习与生活做铺。

三、培养学生“学习力”应注意的条件

(一)兴趣强弱影响学生学习力的提升

兴趣是激发学生探究和学习最好的教师。可见,兴趣程度的强弱,对学生探究、学习美术课程具有较大的影响,同时也影响他们提升“学习力”。为此,教师在学力课堂建设中,要注意激发学生对美术课程的学习兴趣,从而快速地提升他们的学习力。

(二)学习氛围影响学生学习力的提高

在培养学生学习力的过程当中,美术学习氛围也影响着他们学习力的提高。所以,教师需要为学生构建一个高效、积极且生动的美术学习环境,进一步对他们的美术课程学习以及学习力的提高,产生一种积极的作用影响,深入挖掘他们学习的潜在动力。

(三)师生关系影响学生学习力的形成

学生对于美术学习的情绪会随着师生关系的影响而变化。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学生形成高效的学习力。因此,教师应当注重和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那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然也会升高。在这种轻松的学习气氛下,学生还可以自觉接受教师的美术知识传播,以更好地提升美术学习效率。

(四)学习主权是学生发展学习力的途径

大部分的小学生都缺乏自主创新的学习力,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在于学生的所有都被家长和教师所承包,在生活中“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在学习中被课程作业以及学科考试牵着跑,使得学生没有任何的思考空间。由此可见,学生的学习主权受到了限制,这样是不利于他们学习力进行发展的。所以,教师在培养学生学习力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将学习主权交给他们,从而使其得到全面的发展。

(五)学习方法是学生优化学习力的关键

古言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在日常的美术课程教育中,应当将新的知识转变成旧知识,再将复杂的问题变成简易的问题。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掌握基本的美术学习方法,从而不断优化他们的学习力。

四、小学美术教育“学力课堂”的构建要素

(一)基于先学,紧扣“教”的起点

教师在小学美术在线教育背景下,构建学力课堂应注意几点关键的建立要素。构建学力课堂的基础是充分掌握学生的美术学习情况,根据学生对讲解内容的自主预习情况,进而准确地紧扣“教”的起点,并为学生的美术学习指明方向,从而达到“教”是为了“不教”而服务的理想目的。[3]与此同时,教师在构建学力课堂的时候,应该精准了解和掌握学生的美术学习动态,从中设定相应的授课目标,让学生先自主学习,之后,教师按照他们的交流反馈结果再次进行授课教育。

(二)及时引导,注重“学”的过程

在学力课堂上,教师需要给予学生更多的自学、探讨以及研究的在线学习空间。并在引导的同时,注重学生“学”的整个过程,将美术教学基于对学生终身学习技能的培养和发展层面上,不断优化他们的美术学科素养。例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解美术课程内容的时候,首先要让他们进行自主探究,接着针对他们的疑难杂问进行及时的引导,最后还要对学生的课堂学习做出相应的评价。通过这种重视学生美术“学习”的过程,从而积极践行学力课堂的教育目标。

(三)重点设计,挖掘“练”的机会

美术学力课堂构建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学生通过美术课程学习和探究,从而掌握基本的学习力。这就需要教师重点设计美术学力课堂,为学生提供多个“练”的机会,对他们进行美术训练,不断优化学生的学习力。为此,教师需要在设计学力课堂的过程中,多为学生提供一些练习的机会,以更好地拓展他们的美术学习空间。

五、小学美术在线教育背景下培养学生“学习力”的策略

(一)采用在线资源,激发学

生学习兴趣兴趣是学生求知的先导,也是他们掌握学习力的前提条件。对此,教师要在在线教育背景下,及时采用在线资源,为学生构建学力课堂的同时,不断激发他们对于美术内容的学习兴趣。[4]此外,由于当前在线教育可以为教师提供较为丰富的图像、声音、语言等交汇资料,所以有助于构建一个活跃且高效的美术在线学力课堂,从而有效激发学生对美术知识的探究兴趣。针对此,教师能够结合在线资源,并按照学生的个性特征,从中为其建立相应的在线学力课堂,指引学生对美术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以《我的地图》这一课内容为例,在讲解之前,教师可以先用在线资源为学生展示一些地图照片,待他们看完之后,再让学生创作出自己的地图作品,并述说一下自己美术作品的特别之处,以激发学生们的美术学习兴趣。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观看图文并茂的在线学习资源,不仅激起了他们对美术课程的学习兴趣,还使其提高了绘画技能与口语表达能力。

(二)结合在线教育,优化学生自主能力

和以往美术教学相比较,在线教育丰富了当前教师教学的形式。过去教师仅使用几本教材和参考书,限制了学生自主学习技能的提升。自主学习的形成,有助于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索问题。所以,在当前在线教育环境之下,教师需要结合在线教学,不断优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使其收获更多的美术知识点,为提升学力课堂成效奠定基础。比方说,在《我设计的服饰》这一教学主题中,教师首先要根据在线教育,为学生构建一个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美术知识的环境,以激起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要注意,设计具有真实性、挑战性的美术学力课堂,进一步挖掘学生的探索、思考以及分析欲望。在这种在线教育背景下,学生能够不受有限信息资源的限制,可以自由地从网络中寻找学习素材,从而更好地优化了他们自主学习能力。最后,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从中能够收获一种学习的成就感。

(三)借助在线教育,渗透思想政治教育

小学阶段正是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最佳时期。为此,教师应该在美术在线教育中,注重对学生进行道德指引,进而在培养学生学习力的基础上,不断提升他们高尚的道德品行,使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态度。这是小学美术学力课堂构建的核心内容。所以,教师要把这些内容整合到日常在线教育当中,适时对学生展开思政教育,最终使其得到全面的发展。例如,在教学《我的动物朋友》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借助在线教育,让学生了解到众多不同类型的小动物,以激发他们对动物的喜爱和保护心理,从中展开对动物外形的绘画。学生不仅可以掌握基本的美术绘画能力,而且还可以树立良好的动物保护观念。可见,在线教育带给学生的不仅仅是课本知识,还有众多道德方面的内容。

(四)利用网络资源,丰富学生学习空间

当前在线教育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进一步丰富了学生的美术学习空间。对此,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在学力课堂中为学生收集众多类型丰富的学习资源,如音频、图片、动漫等内容。此外,教师还需要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不应局限于教材课本,而要让学生学会分享网络资源,从而促进他们学科素养的提升。举个例子,教师带领学生学习《皮影戏》的内容,因为他们是初次接触“皮影戏”这一美术内容,对这方面的知识点了解甚少,这时,教师便可以通过在线教育,合理利用网络资源,带领学生深入探究这部分美术课程,进一步丰富他们的美术学习空间。同时,教师还可以将网络资源中的音乐与美术相结合,在为学生呈现优质的美术学习课堂基础上,使其学习空间得到更好的丰富。总之,在线教育对小学美术学力课堂的构建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所以,教师要充分挖掘网络教育资源,引导学生在掌握基本美术知识点的同时,使其全面提升“学习力”。

参考文献

[1]张屹.小学生美术学习力培养的途径[J].画刊·学校艺术教育,2013(9):2.

[2]胡国利.浅谈在线课堂小学美术常态化教学的研究[J].祖国,2019(14):2.

[3]孙晓.整合课程资源促学习力生长——《海洋世界-高丽纸绘本》教学案例[J].好家长,2017(73):1.

线下美术教育范文3

由于受到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许多家长和教师对于小学生的美术教育不够重视,导致小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较差,从而影响到他们今后的生活和学习水平。当前小学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第一,教师专业素质较差。当前我国许多小学美术教师没有接受过专业系统的美术教育,有的甚至是从其他岗位上调来的,这样使得小学美术教师水平参差不齐,教师在课堂上不能够正确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无法培养学生良好的现代绘画艺术技巧,不能够增强学生的绘画创作和创新能力。第二,教师教学理念比较落后。许多小学教师由于对美术教育认识不足,常常牺牲学生的美术课堂来讲解其他文化课程,占科现象比较严重,这样使得小学美术课程形同虚设,没有达到小学美术课程开设的目的。尤其是在当前小学升初中的激烈竞争下,许多学校为了赢得更好的荣誉而取消美术课程的现象更是屡见不鲜。第三,课堂教学形式单一。有许多小学虽然开设了美术课程,但是由于课堂教学形式单一,从而影响到孩子们学习美术的积极性,最终不利于培养他们良好的创新思维。大部分教师在课堂上只是单纯的让孩子们欣赏一些美术作品,没有给予他们相应的动手实践空间,学生长期在这样的课堂上学习,会逐渐失去对美术的兴趣,进而会降低他们的学习质量。

2.小学美术教育中现代绘画艺术创新意识培养策略

2.1丰富教学课堂内容

传统的小学美术课堂上,教师往往是带领学生玩游戏,要不然就是让孩子们上自习,这样就会影响到小学生的美术学习水平,不利于培养他们较高的艺术欣赏能力。所以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要积极转变自身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孩子们学习美术的热情,给予他们更多的学习空间,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在今后的学习中敢于思考、敢于实践,充分发挥自身想象,创作出属于自己心目的艺术形象。尤其是在进行小学美术教学时,教师应该要抓住孩子们的心理特点,及时调整教学方案,发动学生去提高实际操作能力,让他们养成良好的自我思考、自我分析、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够让孩子们发现美术视界的奥秘,让他们找到学习美术的乐趣。比如教师可以采用情景式的教学方式,为孩子们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比如在教孩子们画大公鸡时,就可以先让孩子们通过多媒体来了解公鸡的模样,在向孩子们展现公鸡不同形态的过程中,使他们对公鸡有一定的印象,在画画时可以将自己看到的以及心目中的公鸡形象画出来。这样的画画过程,就是培养小学生创新的过程,让他们敢于用画笔描绘出自己的心中的事物形象,增强他们学习美术的自信。

2.2丰富学生的绘画形式

通常情况下人们认为美术课程就是用画笔来绘画,这样就会约束孩子们的创造性思维,无法达到现代绘画创新意识的培养目标。小学教师在进行美术教育时,可以不断丰富学生的绘画形式,改变他们的传统思维模式,用不同的角度来认识美术,扩大学生的美术视野,增强学生的艺术素养,为他们以后美术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比如教师在教孩子们画大树时,就可以采用吸管吹的方法,将事先已经准备好的颜料用吸管吹出大树的形状。孩子们在看到这样的绘画方式时一般都比较好奇,从而激发他们参与绘画的积极性,增强他们的绘画创新意识,在美术学习过程中培养创新思维。

2.3提高教师的美术专业素质

小学生美术教学质量的高低与教师的素质有着较大的联系,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小学教师应该要积极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了解小学生的心理特点,结合他们的美术学习需求来调整教学方案,从而激发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的美术创新意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孩子们的差异性,结合孩子们不同的兴趣来引导他们学习美术,掌握更多的美术学习技巧。除此之外,小学生在进行美术创作时,教师还要给予他们相应的鼓励和认可,让学生有足够的信心进行美术实践,从而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培养他们科学的思维,提升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理念。

3.总结

线下美术教育范文4

关键词:艺术在线教育软件;美术教育软件设计;在线艺术教学

虽然通过互联网进行授课学习这种教育形式由来已久,但由于近年来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带动了在线教育行业的逐步兴起。在线艺术教育类的软件与应用也出现在大众的眼前,其学习形式多样化,不仅使艺术教育实现了简单的“人机互动”,还逐步向“人——机——人”的社群形式发展。国家对人口素质教育的发展越来越重视,城市人口的扩容,新一代网络用户线上支付意愿的提升,城市家庭对素质教育的投入占比加大,除了学历教育的投入,80、90后父母更加重视子女兴趣爱好、综合素质、能力见识的培养,在这些领域所花费的教育投入也逐步增多。对于素质兴趣教育机构、平台、产品的选择,更愿意采用快速便捷、多样化、自主控制力强、高性价比的方案。在线艺术教育市场已划分出更多细分领域,有主打教学内容开发的软件,有主打教学辅助工具的软件,有强调教学互动的软件,还有专注于培养学习社群的软件。这些不同类型的软件构成整个在线艺术教育生态体系。

1在线美术教育与传统美术教育比较之优势与缺陷

相比传统的课外美术教育,在线美术教育的方式有着更显著的优势,例如课程更开放,参与学习更便捷,教学资源更丰富,教育经济成本更低廉等;但相比传统的美术教育体系,在线美术教育也有一定的局限性:缺乏线下教育的深度体验感、对学生的自主性要求较高、部分种类美术教育还缺乏网络教学的条件和基础。所以,针对在线美术教学软件的设计研究能为在线艺术教学软件设计提供优化策略,为用户在线艺术教学活动提供参考。

2美术在线教育软件的设计研究策略

(1)功能设计。美术类在线教育软件的功能设计方面,如按年龄段分类,学前低龄儿童对美术教育的需求是以内容观赏和互动体验为主的;小学低段学生开始增加审美意识和审美评价的学习内容;小学中高段学生开始注重艺术实践和创作中的知识技能训练;初中以上的青少年社交需求扩大,更需要从艺术学习过程中找到志趣相投的伙伴。为软件设计开发制定的更多优势策略应从用户性别、地缘分布、家庭成员组成等因素入手研究。(2)端口设计。美术类在线教育软件的端口设计方面,目前,相对于PC互联网端的软件应用来说,移动互联网客户端的在线艺术教育软件应用占有绝对优势。对于新一代用户,接触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几率远大于传统pc电脑,而微信小程序的崛起也让在线艺术教育软件的设计开发更有针对性。目前常见的平台端口有PC电脑客户端、网页客户端、智能手机端应用、平板电脑端应用、微信小程序等。由于软件客户端设计与开发成本、运营成本、推广营销有直接关联,所以不同细分领域的美术在线教育软件对应着不同的开发设计策略。以艺术知识内容传播为导向的软件应用,考虑到传播范围的广泛和传播速度的快捷,可采用智能手机客户端、网页客户端和微信公众号搭载小程序的方式;以美术视频教学或直播教学为主的软件,考虑到用户的体验及技术实现的成本,应先搭建PC电脑客户端和平板电脑客户端作为主要产品线,再辅助搭建宣传推广为主要功能的网页及微信小程序;以艺术体验为主的软件应用,应强调交互性、趣味性和游戏性,最好以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为载体制作单一平台的软件。(3)视觉设计。美术类在线教育软件的视觉设计方面,特别需要针对不同的艺术门类进行界面设计和视觉元素设计。美术在线教育软件不同于一般软件,视觉符号体系的建立同时也是该软件艺术品位的表达。由于客户群、软件功能和在线艺术教育的门类不同,视觉设计的策略还要进行细分。比如低龄化的在线美术教育软件应该注意视觉用色清爽、活泼的特点,而界面布局和UI设计因简化,标题文案也应该通俗易懂。(4)交互设计。美术类在线教育软件的交互设计方面,游戏性强和体验感强的软件会更注重软件本身的交互设计的复杂度,而社交属性强的软件更注重提供社群成员间的互动体验。在线美术教育活动需要掌握的知识结构是散点式、线性式还是树状式,会直接决定软件交互设计的广度和深度。(5)教育内容设计。美术类在线教育软件的教育内容设计方面,主要涉及的软件类型是视频直播录播授课式软件和图文知识传播类软件。目前市场上的优质的教育内容属于比较稀缺的资源,课程内容是否有趣,是否属于真正的“干货”,是一个在线美术教育软件最核心的竞争力。传统美术教育的课程是否适合在线课堂,在线课程如何吸取传统的艺术教育精华,如何轻量化教育内容的生成过程,让更多传统美术教育的老师成为在线艺术教育内容的产生者,这些问题都是需要进一步探讨的。总的来说,在线美术教育软件的设计是一项技术和艺术协作的工作,在设计中应对客户与产品定位、功能、平台端口、视觉传达、交互体验、教育内容体系都进行统一的方案设计,对产品的方方面面进行合理取舍。获得在线艺术设计教育软件的最优设计策略。

参考文献:

[1]刘汉华.基于地理位置服务的O2O教育平台设计研究[J].信息化建设,2016(01).

[2]黄炜,刘璇,石沛,李岳峰.“互联网+”背景下的在线教育模式评价研究[J].情报杂志,2016(09).

[3]谈鲲.互联网时代的K12教育模式转型思考:从教辅图书到在线教育[J].新闻研究导刊,2018(06).

线下美术教育范文5

1探究互联网+视域下中职美术课堂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1.1符合最新教育改革需求

随着教育改革的持续深入,素质教育要求中职美术教师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的多元化发展,在教学中突出学生的审美素质、美术技能教育,以此来实现新时期下的教育改革目标。审美素质作为现代教育的一种,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也可以提升他们的道德、文化等品质。中职美术教育与审美教育、德育教育和创新教育的有效结合,符合当前的教育形式,也可以满足当前社会发展对高素质美术人才的需求。对此,更多的中职美术教师开始在教学中围绕互联网+,构建以学生自主学习、师生互动为主的教学环境,并在这一过程中渗透审美教育、创新教育,从而提升教学效果,顺应教育改革的发展。

1.2满足学生综合发展诉求

美术教学面向全体中职学生,学生具备良好审美素养、创新能力,则可以更好地胜任工作岗位。目前很多技术型岗位要求人才具备良好创新意识、审美素养,如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学生需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思维意识,因此发展学生美术素雅至关重要。在学生这些需求之下,传统的知识讲解法显然很难实现既定教育目标,因此更多美术教师将视角放置于创新教学方式这一视角上。通过引入信息技术、微课等教学方法,能够引导学生在知识学习中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和素养,助力学生核心竞争力发展,从而满足学生发展需求,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2互联网+视域下中职美术课堂互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互联网+教育获得长足发展,一些中职美术教师也结合自身教育经验落实了有效措施,并取得良好教育效果。但是在构建互联网+下的互动课堂时,因一些特定因素,导致既定教育目标难以实现,且学生能力得不到提升。笔者认为,其主要有以下问题:首先,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并未重视学生综合化发展,其仅是要求学生完成素描、临摹等学习任务,课堂教学内容较为枯燥,学生提不起兴趣,他们也很难主动加入学习过程。其次,教育改革不彻底。当前,虽然部分教师开始重视构建互联网+下的互动式课堂,但一些教师仅是对相关内容进行讲解,没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如在美术作品的鉴赏中,没有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作品,学生在之后遇到相关问题时,不能用有效的鉴赏技巧来欣赏,新时期下的教育改革目标难以实现。

3关于互动教学模式的解读

3.1互动模式的基本含义

互动的基本内涵是两个、两个以上主体之间彼此传递、交流信息,或进行情感交流,且都会对对方产生一些影响。这一概念映射到教学中则是,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结合班级学生特征,并运用有效教学方式和方法,让学生进一步接受课堂学习内容,且教师在这一过程中积极和学生互动、交流,构建类似课堂翻转的教学环境,从而发展学生综合思维能力,促使学生多元化、综合化发展。

3.2互动模式的核心

结合实践情况来看,互动式教学的核心在于,教师在知识讲解过程中,师生需要积极互动与交流。对此,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开始之前需做好准备工作,并在课堂上通过与学生的交流与活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加入学习过程。同时,教师需转变自身育人思想,重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同时需要借助全新教学方式打造良好学习环境,让学生可以在这一环境中发挥自身的想象力。而从学生角度来讲,此阶段学生已经具备一定认知能力,因此其在教师以及全新教学方式的引导下,能够合作、自主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从而发展自身思维能力,实现自身多元化、综合化发展。

4互联网+视域下构建中职美术课堂互动模式课堂的措施

4.1做好课前准备,开展线上预习

在互联网+视域下,教师可借助线上教育平台,积极开展线上预习活动,使学生能够主动加入学习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发展学生美术素养,切实实现新时期下的美术教育改革目标。根据当前素质教育对教师提出的要求,并结合学生的发展需求,中职美术教师应该从实际出发,在教学中顺应素质教育的发展,重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关注学生的审美素养发展,积极运用互联网+教育手段开展相应教学活动。不仅如此,在线上平台教师也可与学生进行实时沟通,或让学生交流、互动,使学生熟知教学内容,确保线下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例如,在《文艺复兴时期绘画》一节教学中,笔者借助线上教学开展了相关教学活动。首先,笔者借助信息化资源库,搜集了与本节知识相关的内容,如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作品、作品艺术特征、自学导学案、思维导图等,之后笔者将相关的内容进行整合,并将其上传到了线上教育平台,随后将平台生成的二维码分享至班级学习群,让学生通过扫码进入平台进行学习。在其了解大致学习内容并完善自测题之后,笔者大致了解学生学情,并在特定时间将学生拉至平台学习房间,让学生讨论文艺复兴具体是指什么?这一时期对绘画有哪些影响?之后让学生从绘画造型、神态、属性几个点来谈论文艺复兴时期与中世纪绘画的不同点。笔者将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讨论结果进行整合,明确学生大致学情,以便线下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4.2借助互联网技术,打造信息化教学环境

在互联网+视域下,教师可借助信息化教学手段,搭建互动式教学环境,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同时也可促使学生美术综合素养的发展。就实际情况而言,多数中职美术教师在培养学生能力的过程中,直接将实物摆出,随后让学生从整体到局部进行观察。虽然这种教学方式可以保证效果,但学生的思维能力犹如“笼中鸟”一般,始终获得不了自由,导致整体教学效果较差。从这一角度来看,美术教师不妨在教学中借助信息化教学手段,积极与学生互动,从而开展有效教学活动。例如,笔者在《色彩的感觉与象征》一节教学中,通过引入信息化教学方法,构建了有针对性的互动教学课堂。在本节教学开始之前,笔者已经借助线上教学,带领学生大致了解教学内容,同时笔者也知晓了学生学情,之后借助信息化教学手段开展了相关教学活动。在课堂上,笔者为学生呈现了《步辇图》、《星空》等著名艺术作品,随后笔者带领学生从色彩、线条以及构图几方面对艺术作品进行鉴赏。学生在笔者的引导下,可以了解到《步辇图》一作品的色彩典雅丰富、线条苍劲有力、构图错落有序,之后笔者为给学生权限,让他们借助线上平台任意选择一幅作品,之后在小组内探究作品的色彩、线条特征,从而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能力。

4.3运用信息化手段,强化与学生交流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教育教学领域注入新鲜动力,信息化、数字化教学成为职业教育重要发展方向。而在全新技术手段的支持下,中职美术教师可借助信息化手段,积极与学生交流,掌握学生学习情况、知晓其学习现状,做好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工作,通过这样的方式,教师可结合学生所说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方向,并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从而确保整体教学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切实深化美术教学改革,助力学生美术素养以及能力的发展,以此来深化美术教育改革。首先,教师可搭建微信公众号,并定期上传教学内容和专业发展情况等,之后让学生利用课下时间进行学习,当他们有不懂的问题时,则可以将问题留在评论区,等待教师解答。而教师也需要将这些内容进行整合,以此来提升后续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其次,教师积极与学生进行交流。因学生个体之间存在较大学习差异,且一些学生对美术学科的学习兴趣较大,因此教师可积极搭建线上沟通平台和交流板块,之后则可以积极与学生沟通,随时对学生进行引导,通过这种互动的方式来发展学生美术素养,切实提升教育效果。最后,搭建学生艺术作品交流平台。例如,在素描作品分享环节,笔者要求学生将作品拍摄好之后上传到线上平台,之后由各个小组对作品进行评分。一般而言,素描是美术教学中的造型艺术,对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想象力的要求较高,而学生的想象里则有来源于他们的生活实际,各类生活情境、山水石林都可以作为学生素描创造的感知源泉。为此,教师通过这种形式,不仅强化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可以发展学生学科素养,助力学生获得全方位发展,以此来实现新时期下的教育改革目标。

4.4结合学生专业,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中职学校学生在未来大多选择直接就业,因此美术教师在教学中不妨结合学生专业情况开展相应教学活动,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应用能力以及实践能力,同时也能够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以这样的方式来实现互动模式下的教学目标。为了实现既定教育目标,并开展有效教育活动,笔者认为美术教师需要对教学内容进全方位分析,之后通过了解学生专业情况,寻找二者之间的契合点,从而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助力学生美术素养、创造能力以及职业能力的发展。例如,笔者在针对“服装设计”专业的教学中,借助民族文化发展学生创新思维以及艺术素养。结合我国服装设计领域的发展过程来分析,虽然依旧存在鹦鹉学舌的现象,不过在国民意识觉醒和设计领域人才涌现的今天,中国的服装设计师已非常注重和弘扬民族特色的设计,其中不乏优秀的代表之作。因此,笔者选择传统文化,不仅可以强化学生学习兴趣,同时也可以提升学生文化传承意识。在课堂上,笔者让学生思考我国有哪些引以为傲的民族色彩文化,学生积极回答问题,有的说敦煌壁画,有的说神话故事,之后笔者为学生呈现了国内知名服装品牌上传统文化元素,随后让学生尝试创作服装图案以及草图,其中可以体现传统文化元素,同时也可以加入自己的创意。这样,教师结合学生专业,为其打开创作四思路,能够进一步发展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进一步实现新时期下的教育改革目标。

4.5重视课后练习,培养学生鉴赏能力

鉴赏能力培养对美术教育来讲也十分重要,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鉴赏能力培养,同时结合美术教育特征,这一内容可放置在学生的课后练习过程。通过这一方式,能够进一步发展学生审美素养,助力学生多元学科能力以及素养的发展,从而进一步实现新时期下的教育改革目标。例如,在讲解完《血衣》这一现代美术作品之后,笔者结合学生课堂学习情况,从画作赏析、背景研究以及内涵体会几个角度入手将相关的知识整合,随后开展课后练习活动。首先,笔者将课堂教学内容制作成一节微课,其中学生展示了这一作品及其绘画草图,引导学生赏析这种黑白对比的手法、奔放粗犷的线条,以及人物绘画方式的虚实处理。其次,第二学习板块为本艺术作品的作者,让他们了解其创作背景。作者王式廓是一位热爱农村绘画题材的额现实主义画家,他的作品受到徐悲鸿大师的赞誉。他将忙碌的一生献给了美术绘画,曾参加过救亡运动,直到他离世时,手中扔紧握画笔。《血衣》是其宏伟的艺术工程,取材于我国土地革命的场景,浑厚的黑白色调汇成了震撼人心的控诉。在此之后,第三板块带领学生分析作品内涵。通过对作者的背景以及绘画风格进行掌握,学生不仅可以掌握作品内涵,感受这一美术作品对当代艺术的影响,深刻体会我国当代画家无私奉献的高尚奉节以及忧国思想,借助这样的互动方式,能够进一步发展学生学科素养,其鉴赏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进一步提升,互联网+视域下的互动式教学改革目标进一步实现。

4.6多元教学评价,完善评价机制

在全新教育背景下,中职美术教师同样需要完善教育评价,做到从多个角度、跟深层次评价学生。第一,围绕学生的线上学习情况,如学习任务实情、学习时长等进行评价,督促学生加入学习过程。第二,线下学习情况。在线下教学中,教师为了切实提升教学效果,则会重视有效教学方式的引入,围绕这一内容,教师针对学生的合作情况、参与积极性、调研成果等进行评价,将这些内容记录。第三,学生文化素养评价。对学生的职业意识、基础能力、艺术素养等进行评价。而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需要及时调整教学方向,从而确保之后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进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5结语

线下美术教育范文6

关键词:新媒体;美术教育;高楼

在我国近代教育史中,美术教育一直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近代教育事业和现代科学事业的奠基人蔡元培先生,在《以美育代替宗教说》一文中,他把美术教育说得更加明确:“纯粹之美育,所以陶养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纯洁之习惯,而使人之我见、利己损人之私念,以渐消沮者也。”可见,从近代开始我国就很重视美术教育了。20世纪90年代开始,计算机网络的发展改变了人类的社会生活习惯,直至今日,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已完全形成了一个新的世界存在形式。4G、5G、Wi-Fi网络迅速覆盖,人们越来越离不开移动媒介,传统的美术教育该如何利用新媒体时代进行发展,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

新媒体首先出现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西方,是在数码科技与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下的新兴产物,具体表现在文化、经济和全球化等方面。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应用与相关产业的出现,新媒体的时代也随之到来。人们不再对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感兴趣,取而代之的是各种手机客户端和APP。[1]早在2015年,就发表讲话强调,要加强和改善对新媒体中的代表性人士的工作,建立经常性联系渠道,加强线下互动、线上沟通,让他们在净化网络空间时弘扬科学等方面展现正能量。与新媒体的亲密接触,正是国家对新媒体发展的高度认可与支持。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人们的阅读方式,纸质报纸、杂志销量锐减,人们更多地使用移动端阅读新闻、查找资讯。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人们的收视听方式,以往的广播、电视不再成为接收信息、大众娱乐的主要来源,人们更多使用电脑、手机等移动设备听书、观看视频。新媒体时代是一个信息快速传播的时代,高效的信息传播、快速的阅读却使停留在我们脑海的知识记忆少之又少。

二、高校美术教育现状

在我国,各高校都开设了关于美术理论相关课程,目的是培养高校学生的美术素养、审美力及道德观。但是国内高校在美术教育中均出现了一些问题:一是美术教育目的不清晰明确。高校美术教育是为了提升大学生的美术创造力、审美能力、艺术情操和品德修养。高校教师多按部就班只讲授书本上现有的知识,没有进行扩展,也没有进行有效的引导,最终导致高校美术教育不能对学生起到积极引导作用,也不能够提升高校学生的审美能力。[2]二是在高校美术教育中,教师更加重视技法、技能,而忽略了理论知识的重要性。正如所说,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不断提高政治素养一样,高校美术教育也一样要重视理论教育学习,只有拥有了深厚的美术文化底蕴,才能真正提高美术素养。三是美术教育与其他理论课程教育存在根本性的差别。高校美术教育是为了要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美术的起源、历史及美学意义,为学生在以后的生活中奠定审美基础,让学生有良好的美术素养。现有的理论考试着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只关心理论记忆和最终成绩分数,而不注重促使学生将理论转化为自身美术素养,这和美术教育的目的相背而驰。美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引导学生把理论和绘画实践进行有效的融合,而不单单只是教授学生理论知识。过多重视理论,而缺乏对理论的理解和吸收,导致高校学生的美术教育形同虚设,因此教师应当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高校美术教育应当时刻谨记以人为本的教育观。“美”是一种哲学,是人对这个客观存在世界的情感表达。美术教育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强调对美的追求是无止境的,强调美术教育是完全以人为本的、服务于人的。在高校美术教育过程中,要注重培养高校学生美的独特见解、美的创造力。

三、新媒体时代高校美术教育的机遇与挑战

新媒体的发展以势不可挡的趋势向社会各个领域扩张,大学校园也成为了新媒体用户集聚地,新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颇深。客观来说,这种影响是双面的,新媒体技术的发展给高校美术教育带来了机遇和挑战。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高校美术教育多了一种教育途径,过去针对大学生的美术教育主要通过选修课开展,还有少量美术讲座,限制性很强。新媒体的发展使高校美术教育有了新突破。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对学生进行美术引导、作品分享以及艺术探讨。新媒体增强了学生与教育者之间的互动性。社交网络的人物都是虚拟的,受众不需要承担心理压力,利于新媒体进行美术教育,有利于引导学生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新媒体的发展使学生随时随地都能接收美术信息,教师可以通过同样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艺术熏陶和道德约束。新媒体也给大学生的美术教育带来困难。网络上有很多低俗、低趣味、暴力的作品,影响学生正确的审美和认知。社交网络的一些内容,对于学生来说也极具诱惑的,如攀比、炫富、讲名牌等,这些都不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美术素养。新媒体的出现也显示了美术教育的落后性。在虚拟的世界,学生容易迷失自我,进入追求美的误区。

四、新媒体时代高校美术教育问题及其对策

在新媒体时代的今天,美术在新媒体技术支持下,也呈现出不同的状态,美术表现不再是二维的,而是超越了时间和空间,更具有科技感和趣味性。高校学生的美术教育承载着文化教育、道德教育、精神物质教育等多个方面。对于学生来说,网络中美的追求误区是急需解决的问题。[3]现如今的信息化时代的飞速发展,高校美术体系的信息化教学要求跟不上时展,由于之前的传统方式教学跨越到信息化时代,信息化程度比较低,也制约了美术学方面专业人才的培养,与此同时,很多教授都是高龄学者,其自身的信息化的教育素养比较低,并且信息化学习能力也相较学生来说有差距,这就导致了信息化教学系统的提升存在困难。课程体系的多样性、趣味性比较缺乏,师资力量也不充足,课程教育不完善,美术学大多只包括理论知识,涉及色彩、素描、设计、美术品鉴、民间艺术等方面,但是,美术学的丰富依然是靠满足以手工绘画和美术鉴赏为主的需求,这样就导致了学生接受的知识层面比较窄,在美术学的领域中很难全面进行学习。针对此类的问题,可以加强信息资源利用去完善,利用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与书本上的知识结合起来,形成更好的信息化知识传递给学生。而针对教学内容的单一,在信息化时代,可以利用网络结合具体的实例,使老师和学生同时进行学习和研究,教师在课堂上要注重交流,鼓励学生学习新的知识。

五、结语

总的来说,高校美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手段。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对于高校美术教育来说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挑战。高校只有明确美术教育目的,结合当下时展,实事求是,才能真正地培养出具有一定美术素养、审美能力的大学生,才能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新媒体背景下美术学的发展和创新,要求高校必须对其有很深入的研究和见解,充分认识并找到创新和改革的突破口,充分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达到信息化教学的目的,在课程的设置上,也要关注鼓励学生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增强课程趣味性,找到合适的快速的学习方式,达到新时代的教学要求。

参考文献:

[1]许艳.新形势下美术学创新发展路径探析[J].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202-203.

[2]羊枫.基于新形势下美术学创新发展的路径[J].艺术科技,2017(8):349.

线下美术教育范文7

1)信息技术发展对当代美术教育变革产生的积极作用。该书指出,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仅为教育教学管理事业带来诸多益处,对于实际教学环节也起着诸多积极作用。结合该书所提供的美术教学设计案例可知,依托信息技术发展,当代美术教育效果将会进一步获得提升,具体作用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在于美术教育教学管理方面的作用。首先,从课程建设来看,相关院校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构建更为高效的美术课程体系。如,院校在美术教育大纲的框架下,可通过各渠道收集学生、教师及社会环境对美术教育教学的内容要求,通过信息整合得出最符合本校美术教育的环境、符合美术人才培养需求的课程体系和课时安排,力求让各美术课程均能够突出科学性和系统性,从而能够兼顾艺术生的专业学习需求和非艺术生的基础学习需求。其次,相关院校通过信息技术开辟教学信息反馈渠道,还可以帮助后续教学管理等教学工作的革新。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完善的反馈渠道可发挥监测、预警及提供数据等作用。如,院校可以开辟网络在线评教渠道,定时定期安排广大学生对美术课堂教学、美术教师等对象进行评价和反馈,同时鼓励学生利用在线评教系统积极提交美术教育革新建议或想法,然后院校通过整合上述信息并进行分析,进而为美术教育变革提供信息支持。

另一方面,在于美术实际教学环节方面的作用。首先,依托信息技术在网络上检索可用的信息资源,将有效拓展美术教育资源,丰富美术教学内容,实现美术教学内容的多样化,还可根据学生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教学内容,如在某单元或某课时的教案规划环节中,美术教师可以利用网络信息检索技术搜集和整理符合本课时教学内容的信息资源,包括某个知识点的课外拓展知识、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美术家生平介绍、代表性的美术作品等。其次,通过各类信息媒体传播技术,美术教师还可将教学内容以“可视、可听”的方式呈现出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认识美术知识及审美对象。如该书提到的网络虚拟博物馆探究教学和微视频教学,便是利用信息技术将审美对象搬进了课堂,极大地增强了美术教学的实效性及课堂教学的互动效果,不仅有助于吸引学生深入课堂教学,还可以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简言之,基于信息技术发展推动当代美术教育变革,既符合学科发展诉求,也符合时展背景。

2)信息技术发展背景下当代美术教育的变革内因。在信息技术不断革新、教育事业发展理念愈发先进的背景下,积极应用信息技术实现教育互动的革新发展已然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在这种趋势下,部分院校开展的美术教育活动明显与时代不相符合,暴露出一系列的落后性问题,这些问题便是当代美术教育开启变革的内因。

其一,美术教育理念不明,教学模式略显落后。以艺术院校的专业美术教育为例,在传统的专业美术教育活动中,教师对学生通常要求的是“高、精、尖”,即各项绘画专业技术优越。然而,这样的专业定位忽视了美术专业学生的综合艺术水平。一味地进行重复性的美术技能培训,可能会降低部分学生的艺术感知力和审美能力,且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个性艺术风格。长此以往,艺术院校将难以培养出真正符合社会环境的优秀美术家,不利于美术专业学生综合艺术能力的提升。在如今强调综合素质培养的教育理念下,艺术院校在实施美术教育活动时,除了要关注学生的专业能力提升,更需注重对学生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让学生在美术教育活动中能够开拓艺术眼界、提升审美意识和能力。基于此,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并改革美术教学模式便具有了充足的可行性。

其二,教学资源无法满足日益更新的美术教育需求。美术教育是一门艺术教育活动,因此其整体教学活动是一个较为抽象的教学过程,需要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以理论教材为主,配合科学的讲解和实践行动,将抽象艺术的内在表达出来,以此让学生能够尽可能理解并且掌握美术核心内涵。一般情况下,在美术教育活动中,学生的美术基础水平具有非常明显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大大提升了美术教学的难度。部分教师虽然应用了因材施教的思想以推动学生的整体平衡性发展,但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也大大增加了教学资源的需求性。如,为了照顾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需要准备不同难度的美术教学资料,甚至还需要安排不同的教学环节和教学活动。然而,部分院校的美术教学可用优质资源并不多,因此,积极从网络上检索可用的教学资源非常必要。

其三,课堂教学内容编排和展示的多元性和趣味性不足。我国现阶段各艺术院校普遍采用的美术教学方法为师承法,即“口传身授”,也就是教师上课教授理论,然后再进行创作训练巩固教学,相关的拓展内容比较少,强调被动学习,忽视自主学习。此外,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学生接触到的教学知识太过生硬,部分理论内容难以理解,此时教师如果未能积极对相关理论内容进行个性化的剖析和解读,将容易打击学生对知识探索的积极性,且生硬的教学手段也不利于推动课堂教学,甚至会让学生对美术教学活动产生枯燥、无趣等心理,长此以往,学生对美术的追求可能会原地踏步,难以提升综合艺术素养。基于此问题,院校和美术教师应当积极促进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利用信息技术创新呈现课堂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兴趣。

3)基于信息技术发展的当代美术教育变革路径。结合书中构建的美术信息化教学设计框架及相关案例,笔者就基于信息技术发展的当代美术教育变革路径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从宏观角度来看,要推动教学信息化建设,搭建美术信息化教学环境。教学信息化建设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并且随着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升级,教育教学事业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将会更加紧密。因此,美术教育主体需充分认识到该趋势,积极推动美术教育的信息化建设。该书指出,教学信息化建设的突出体现在于教育环境的升级。教育主体应当充分结合实际资金情况及教学需求,适当加大财政投入,采购一定的信息化教学设备。以美术课堂教学环境为例,对于其他专业的基础美术课堂来说,相关院校需要购入投影仪、多媒体黑板、计算机讲桌等设备,打造信息化教室;而对于美术专业课堂来说,除了需要打造基础的信息化教室外,更需要积极打造智慧教室,实现信息技术与美术课堂教学环境的深度融合。

第二,从中观角度来看,要构筑美术信息化教育教学体系。一方面,相关院校可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收集美术教育教学信息,包括美术教师的课堂教学反馈、学生的美术教学评价等,通过对相关信息的整合与分析,构筑美术信息化教学课程框架,在充分满足美术课程标准的基础上构建出更加符合师生需求的课程体系。另一方面,相关院校要积极利用信息技术构建混合式课程体系。该书指出,利用信息技术的跨时空性,积极开拓美术教学课程体系,打造线上线下一体的课程学习模式,将有助于进一步增强美术教育效果。如搭建美术教育网络平台,利用平台向学生传输美术相关知识,实现移动化教学。

线下美术教育范文8

关键词:儿童;美术教育;拓展

儿童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的儿童美术教育更是受到教育界和广大家长的重视。如何正确地进行儿童美术教育和实践,并从整体的角度进行综合延伸,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一、儿童美术教育及方法探讨

笔者认为,儿童美术教育不是单纯的职业教育,也不是专门传授绘画技艺的教育,更不是仅仅以培养画家为目的的教育。儿童美术教育是提升儿童整体素质的教育,是对儿童的心理、思想、情操和人格进行的综合教育。让儿童参加美术活动并不是儿童美术教育的目的,只是手段和方法。儿童美术教育可以培养儿童的记忆力、想象力、观察力、审美能力和实践能力。在儿童对文字、语言等还不能熟练掌握时,教师可以让儿童借助美术表现并抒发自己的意念和情感。儿童美术教育的价值更在画外,也就是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加强美术教育,能够陶冶儿童的情感和情操,培养他们的人格,使其具有美的灵魂,成为更完善的人。儿童美术教育还可以使儿童获得内心的平静,保持稳定情绪。儿童大都活泼好动,其通过绘画可以发泄情感,缓解紧张情绪,使心情更加平静、愉悦。儿童美术教育可以培养儿童坚韧的性格,让儿童有追求的目标,使他们有上进心和自信心;还可以锻炼儿童的耐心、毅力,使他们不怕苦、不怕累,不被成功和失败的情绪左右,培养儿童积极探索的精神。绘画可以体现儿童的认知能力,反映儿童的情感、审美趣味和人格素养。教师不仅要向儿童传授绘画技巧,还要引导他们学会自己创作。儿童通过绘画把脑海中的意象、对周围事物的认识描绘出来,表现他们的思想、感情、兴趣和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儿童的绘画能力是按照一定的轨迹发展的,每名儿童的绘画能力发展虽然有快有慢,但发展的次序不会颠倒。刚开始学习绘画时,他们只能画一些没有形象的线,渐渐开始有意识地表现事物,这时还看不出他们表现的具体形象;接着发展为用象征符号表达意念,进而能创造个性化的绘画语言表达感情,最后能真实地表现物象。儿童绘画活动可以是儿童进行的游戏,也可以是一种创作活动。儿童画画一般只图自己高兴,并不考虑是否需要画出一幅作品。他们用画宣泄自己的情感,随意画出困扰他们的事情和问题,通过绘画表达他们快乐的心绪。儿童通过绘画宣泄心情,促进他们身心的和谐发展。因此,教师和家长可以把儿童绘画看成了解儿童的窗口,从他们的画中了解他们的认知能力,把握他们的情感、心绪、性格、兴趣和爱好,从而进一步关心和教育儿童健康成长。儿童绘画是其自我表现的一种方式,不论年龄多大的儿童,都应被看成是一个完整的人。儿童通过绘画表现自己的思想、情感和兴趣。儿童画是儿童在生活中观察、体验、思考生活后表现出来的感受。教师和家长应多给予理解和尊重,不应站在成人的角度、用成人的眼光和尺度衡量儿童的作品,更不要主观干预儿童的创作。绘画反映儿童智力的发展水平。早期绘画教育能促进儿童的智力发展,教师和家长及时让儿童接受绘画教育、参加美术活动,对儿童的成长是十分必要的。

1.如何培养儿童对绘画的兴趣

第一,教师和家长要给儿童创造一个良好、宽松的绘画环境,使其在游戏中培养对绘画的兴趣。儿童常把绘画和游戏联系在一起。因此,教师和家长要让儿童在轻松、愉快、自由的情绪支配下绘画,不能给他们太大的压力。第二,要培养儿童对绘画的自信心,教师和家长要多鼓励、少指责,提高他们对绘画的兴趣。第三,教师和家长要扩大儿童的视野、开阔儿童的眼界、增长儿童的知识,激发他们的创作欲望。第四,教师和家长要多让儿童尝试绘画的新材料、新形式,激发他们的探索精神,满足他们的好奇心,提高儿童对绘画的兴趣。

2.如何对儿童进行美术教育

笔者认为,教师要树立良好的教学动机,培养儿童自由创造的能力,使其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儿童的美学意识,提高其审美修养和基本素质。目前,一些机构的儿童美术教育存在误区。以训练美术技能为主的范画教学,使儿童丧失了自我表现的信心,不利于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师在教学时如果脱离儿童的生活经验,将难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会把美术教育变成单向的技能传授与灌输过程。儿童特有的生理、心理特征,决定了教师的教学方法要有特色,即基于儿童的直观知觉,发展其感观(包括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培养其美学意识。教师应利用多种手段扩大儿童的生活视野,激发他们对绘画创作的兴趣,培养儿童的视觉造型反应、创造能力和对情感的视觉表达能力。第一,教师在教学内容和结构上要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应将造型和色彩作为两大要素,在教材的选择上顺应儿童的年龄特点,选择儿童感兴趣的内容,适合儿童接受,帮助他们提高绘画造型能力。第二,在教学手段上,教师应以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三方面的训练培养儿童的造型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儿童不同的年龄选择不同的教材,当然,教材内容不必做过于严格的划分,有些可穿插进行,但教学要求应根据儿童的年龄差异而有所区别。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发展儿童的个性,避免千篇一律。教师可以通过观察、记忆、体验、联想、欣赏等手段进行启发式教学,避免用临摹方法,启发儿童运用各种工具进行创造性的表现。教师评定儿童绘画的成绩应以肯定为主,鼓励他们进步。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对儿童兴趣的培养,为儿童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环境,使之心情愉快,从而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3.如何对儿童绘画进行认识和评价

儿童绘画是人类从事艺术活动的一个特殊阶段,它伴随着儿童成长,反映儿童的天性,体现儿童的思维活动。儿童的心灵纯洁无瑕,他们的绘画不受任何限制,这些使儿童画呈现出特有的稚拙、梦幻甚至荒诞的特点。儿童画与成人的艺术创作从本质上说是不同的,儿童绘画是儿童情绪的自然流露,但受他们绘画能力的局限,是人类的初级艺术创造。儿童绘画的价值不容忽视和贬低。评价儿童画应从儿童的年龄、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独创性、艺术水平等多方面来看:作品是否与儿童的心理发展和绘画能力相符合;作品的内容和形式是否表现出儿童的感受和天性;作品是否能反映儿童的个性和创造力;作品构图是否饱满;造型与色彩是否大胆、具有美感、充满自信;等等。

二、做好儿童美术教育的拓展

经过科学的教育培训,儿童的审美、心理、思想、情操和人格综合素质都得到一定的提高。为了儿童的健康成长,需要拓展美术教育事业。

1.举办展览

举办展览,让儿童有交流展示的机会。展览可以是综合性的,也可以是专题性的。通过参加展览,儿童可以提升自信心,有了互相借鉴、互相学习的机会,开阔了视野,增进了交流。同时,家长可以通过观展,提高对儿童画的正确认识和了解,进一步推进社会各界对儿童美术教育的重视和关注,推进事业的发展。

2.出版相关图书

出版儿童的优秀作品,可以让儿童获得成就感和认可感,提升儿童对绘画的兴趣;同时,教师可以总结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推进教学的发展。出版的图书形式可以是儿童作品的合集,也可以是个别突出儿童的专集。组织专家系统研究美术教育事业,然后出版相关的理论著作。目前,市场上有一些相关出版物,但是从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来看还有一些不足,存在研究课题重复、定量研究少、成果缺乏可信度等问题,并且在社会上没有形成共识和普遍影响力。只有建立科学化、系统化的儿童美术教育理论体系,才能进一步推进儿童美术教育事业的发展。还要定期召开专题理论研讨会,交流思想,促进美术教育事业的发展。

3.组织艺术研学游

美术教育的课堂不应该限于室内,应该是开放的。教师让儿童到大自然中采风、写生,到艺术机构去参观和学习,这些对开阔儿童的眼界、培养他们的创意思维很有益处。艺术研学游可以在国内,也可以在国外,让儿童多接受各种信息的刺激,可以激发他们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热爱艺术的情结。

4.创办专门的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