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教育线上线下融合模式分析

创新创业教育线上线下融合模式分析

摘要:文章从分析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目的及特征入手,认为结合线上教学及线下教学的优势能更好达成创新创业教育目的,并提出了创新创业教育线上线下融合模式的途径。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模式

自我国1999年于《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计划》中首次提出开展创业教育以来,创新创业教育逐步在我国各类高校中普及并被纳入必修内容。然而目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依然存在目标不够明确、教学方法不够完善、与专业教育结合不紧密、教学效果欠佳等问题。互联网时代慕课等线上教育的兴起给高校教育改革提供了新的契机。就教学模式而言,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各有优劣,如何结合两者的优势,打造新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对节约办学资源、提高教学效果、达成教育目的有重要意义。

一、创新创业教育的特点及要求

教育目的对教育活动具有定向、调整及评价的功能,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核心,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指定教育目标、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和评价教育效果的根本根据,一切教育活动均应围绕教育目的开展。因此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前,明确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十分重要。根据2010年《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文件精神,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目的应包含两大价值取向:一是从社会价值取向上讲,创新创业教育应实现以下目标:培养具有技术创新能力及意识的人,这些人能够服务以技术创新为经济社会发展驱动力的创新型国家建设;应培养具有创业意识及能力的人,以创业带动就业,实现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二是从个人价值取向上讲,创新创业教育应重点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结合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目的社会价值取向及个人价值取向的要求,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应具备以下特征:

1.通识性与专业性并存

一方面,创新创业教育是面向全体大学生的通识教育。其目的在于培养人的创新创业精神、创业意识与创业能力,培养人的创业思维模式及社会责任感,增强人不断自我完善的动力,以此提高人在不断变化的社会经济政治环境中的适应能力,进而提高整个社会的创新能力,促进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从这一角度看,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针对人格培养的通识教育。另一方面,技术创新及创业均需依托于一定的专业知识及能力。创新创业教育更多的是一种工具性知识,只有与专业知识相结合才能转变成实际的创新创业活动。因此创新创业需要有专业基础支撑,但创新创业教育不等于专业课教育,它不教授具体的专业知识及技能,而是注重对专业能力的运用与专业知识的实践。它既不属于专业教育,又不能完全脱离专业教育而开展。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一方面,创新创业教育需要教授一定的知识理论及技巧,如创业机会的识别、市场调研的方式、企业选址技巧、创业资金筹措、创业团队管理、营销管理、企业财务及法律问题、创业计划书撰写等。其内容涉及经济、法律、管理等各个方面,具有其自身的理论知识体系。另一方面,创新创业教育更注重的是对理论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真正理解及掌握创新创业的技巧,提升创新创业的能力。

3.个性教育与合作教育相结合

创新创业教育是培养人创新创业的能力,这种能力因人而异,每个人的个性、天赋均不同,其擅长的领域也不同,创新创业教育应顺应人发展的天性,激发人的潜能及主观能动性,实现人的社会个性化,是一种个性教育。这种教育应以学生为中心,因材施教,才能最大程度发展个性。因此,创新创业教育活动本身也是一个创造的过程。此外,创新创业活动需要各个体的优势互补,强调的是团队合作,实现1+1>2的效果。创新创业的过程中需要各种能力与技能的结合,而任何个体、企业均不是全能的,只有发挥各自的特长及优势,方能实现优势互补,在竞争激励的市场中获取一席之地。因此创新创业教育在促进个性化的同时需要培养人的合作精神、教授合作的技巧、提升人合作的能力。

二、创新创业教育线上线下融合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创新创业教育主要形式为面向公共课,此类课程具有以下特点:涉及大多数专业及大学生,由于教学硬件设施及师资力量有限,故一般为大班化教学以节省资源。目前公共课存在以下弊端:

1.教学内容上强调共性,忽视个性

由于大班化教学,学生所在专业及知识基础不同,课时又有限,传统的公共课往往只能针对大部分学生的情况选择教学内容,往往选择的知识点及内容偏基础及简单,难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同时由于大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自主权,不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的教学内容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创业类公共课程尤为如此,由于每个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及创业意向存在很大区别,这种强调共性,忽视个性的教学内容严重影响学习积极性及教学效果,如有强烈创业动机的学生认为大班化公共课教学内容太浅,对创业实践的指导性不强。

2.自成体系,难以与专业知识结合

目前我国大部分院校均有专门的创新创业机构或部门,主要负责创新创业教育相关公共课程。这些机构师资背景较为单一,在课程设置上与专业课程几乎无衔接,缺乏学科间的知识渗透,自成体系。而创新创业能力更多地体现在实践过程中,是利用创新创业的工具性知识将专业知识运用于实践的能力。自成体系的创新创业教育势必难以达成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育目的。

3.教学形式单一

公共类课程有限课时及大班化教学使得翻转课堂、案例讨论、项目实践等能有效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提高实践动手能力的教学形式难以开展。因为这些教学形式均适合小班化教学,或者要求师生课前有大量的预习及准备,这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不可能实现。

4.教学评价有效性不足

传统公共课课程一般难以实施过程性评价,几百人的大班化教学大部分学生都没有上课回答问题的机会和可能性。因此传统公共课往往采用一次性的结果性评价,且评价方法多为笔试,难以针对实践能力进行考核。而创新创业教育注重的是创新创业思维及能力的培养,思维与能力的考验难以通过单一的笔试进行考核。传统创新创业公共课程存在的问题可以通过结合慕课等线上教学形式来完善。将慕课运用于创新创业教育具有以下优势:

1.节约教学资源

截止2017年,全球范围的慕课总数已达8500门,其中与创新创业相关的课程也不少。笔者统计了截止2018年9月国内“网易公开课”、“中国大学mooc”、“爱课程”三大主流慕课平台的数据。其中“网易公开课”以创新创业命名且直接相关的课程有62门,“中国大学mooc”有77门,“爱课程”则高达106门。三大平台相关课程均包含了创新创业各个方面的知识点,甚至很多知识点还存在重叠,如来自不同学校的创业基础课程。网易公开课及中国大学mooc包含了国内外各大高校及企业家的创业课程,爱课程则主要是国内各大学自己开发的相关课程。三大平台课程有所重叠,但仅看一个平台,相关资源也是相当丰富,足以满足普通学生创新创业知识的学习需求。此外,各高校也能开发属于自己的慕课,慕课的资源共享性能有效节约教学资源。

2.教学更有针对性,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

目前关于创新创业的慕课资源涵盖了创新思维、创业能力、创业成败案例、创业融资、创业法律、创业营销等与创新创业的所有相关知识模块,且各课程授课方式及角度也有所不同,还有一些课程则直接与专业知识相结合,如园林设计创新、计算机创业等,可以较好满足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需求。同时慕课均有小节标题,可按小节观看学习,因此有相关知识基础的同学不需要重复学习,学习更具有针对性,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3.可重复学习、碎片化学习

传统的课堂教学听讲的机会只有一次,慕课则可以针对没有完全消化的知识点反复学习,直到把知识点吃透。同时只要有手机、电脑、网络就可以随时随地学习,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更能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习惯。因此将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将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相结合能有效促进受教育者的个性化发展,节约课堂教学资源,使教学资源更多的向实践倾斜,有利于促进作为工具性的创新创业知识与专业知识相结合,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三、创新创业教育线上线下融合的路径

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各有优劣,如何整合二者的优势是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模式的关键。鉴于创新创业教育、慕课的特征,可以从以下方面探索融合的路径:

1.线上教学

教学内容的选取上,以创业机会及风险的识别与评价、创业融资的方法、商业模式的类型、创业计划书撰写的框架与步骤、企业的法律形式、企业开办流程、营销策略、创新思维方法等理论性知识为主,创业实例为辅。此类基础知识是线下实践教学的基础。同时线上课程如慕课可反复查看相关知识点,在实践过程中,若学生遗忘了相关知识点也可重新选学相关小节的内容。创业实例则可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从他人创业的过程中汲取经验及教训,同时提高创业的动机,增强创业意识,提升创业风险识别及应对能力。教学资源的来源上,可以直接利用现有的公开慕课或由高校出资自主研发慕课。由于目前线上公开的课程资源丰富,教学质量参差不齐,如果直接利用这些资源,任课教师应首先对资源进行筛选整理,淘汰质量差的课程,将有效课程分成基础课程、进阶课程、实战课程三个层次,基础课程是入门课程,主要普及创新创业基础知识;进阶课程是针对创新创业某个知识点深入学习的课程,是建立在基础课程之上的;实战课程则是与专业知识结合的创新创业实战课程,包含企业家创业案例。其次,任课教师应告知学生相关课程的性质定位及学习顺序,一般而言能激发学生创业动机、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课程在先,关于创新创业的理论及技巧的课程在后,实战类课程可视情况穿插在各类课程之间。如果由学校自主研发课程,则可与其他高校及企业合作,研发出具有本校特色的创新创业课程,随后的操作如前一种情况。目前线上教学的缺点在于缺乏教学互动、教学评价困难、学分认定标准缺失。因此,在教学方法上,线上课程可采用问题导向的专题教学模式,即在要求学生进行线上学习前,教师预先布置学生思考题,由学生围绕问题或项目针对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的线上课程及视频学习,然后由学生记录好学习要点及疑难点,也可要求学生撰写学习心得,通过qq群、微信群等方式沟通及交流学习要点及心得,并由教师对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答疑。还可将线上学习的评分及学分认定转移到线下来,通过考察学生的线下应用能力来考核学生线上自学的成效。师资队伍的安排方面,可以与相关学校及企业合作,各合作院校可开发自己最擅长的内容,而企业家授课则可以讲座及个案的形式充实创新创业教育案例库。由于线上课程可以反复查看,虽然前期投入可能较高,但后期只需要较低的维护成本,总体上能节约大量办学成本。由于结合了各方优势,课程质量能得到保证,优质的线上教学资源也能有效扩大学校的学术影响力。

2.线下教学

将传统课堂教学的知识传授功能交给线上教学后,线下课堂及教学则可以将重心放到知识的内化阶段中来,体现“做中学”的理念,更好地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中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线下教学可以分为线下课堂教学及线下创新创业实践两大部分。其中课堂教学以翻转课堂、案例讨论、项目汇报等方式进行。这些教学形式是对教师及学生角色的重构,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知识的引导者,学生不再是被动的学习者,而是主动的研究者,是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可靠途径。在教学过程中,由教师制订每次课的学习主题和教学的规则,掌控教学的进度,由学生课前凝练教学内容,根据教师制订的主题事先于线上对相关知识点进行学习整理,或在线下进行实践模拟,课中总结展示线上学习的成果及线下创新创业实践的经验和反思,并可将遇见的疑问和认为值得讨论的问题抛出,由全体学生进行讨论,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归纳。这样既可弥补线上教学缺乏互动的不足,也是对线上学习及线下实践的教学检验和评价,既通过主动学习加速了创新创业知识的内化,提高了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又能训练学生的思维逻辑,加强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线下创新创业实践形式可以是项目驱动,由教师布置任务如“新建企业应如何选址”、“新建企业应如何命名”等,学生组队赴实地调查,通过观察、访谈、调查等形式得出调查研究报告再于线下课堂教学进行汇报演示。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通过“做中学”加深对创新创业知识的理解,提升实践运用能力。同时,由于项目的完成需要小组成员间的分工协作,项目驱动的实践教学形式也能提升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线下创新创业实践形式还可以是创新创业竞赛,创业竞赛考验的是学生对创新创业知识的融会贯通能力和实践能力,是对创新创业教育效果的最佳检验,是从“纸上谈兵”到“真枪实弹”的过渡,是创新创业教育与市场接轨的最好方式。应鼓励有创业想法和创新观点的学生组队参加竞赛,在竞赛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深对创新创业知识的理解,还能提升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创业竞赛可以邀请企业方作为评委,更能反应市场的需求,好的项目也可推荐“孵化”,进一步扩大创新创业的吸引力。创新创业线下实践形式还可以采取顶岗实习的模式,安排学生于寒暑假时间集中赴教学实践基地或其他合作企业进行顶岗轮岗实习,实习的目的不是使学生熟练具体岗位的业务操作,而在帮助学生全方位地了解企业运作全过程,了解企业运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了解企业各部门各环节间的组织协调方式,在实习的过程中思考和创新,切实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3.融合模式中的教学评价

创新创业教育目的是激发人的创业动机、培养人创新创业思维、提高人的创新创业能力,对思维和能力的考核本身就是主观的,没有唯一的标准和答案,因此创新创业教育应注重过程的评价,而不是结果的评价,重点考察学生在线上线下教学过程中的表现,如线上学习的时长、笔记的详略,项目汇报的资料准备情况、调查感悟及现场演示情况,参赛情况,顶岗轮岗实习报告及企业方的评价。不仅要结合学生实际取得的学习成果,也要结合学生学习的态度。

四、结束语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既为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带来了机遇,也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质量及效率带来了挑战。创新创业教育本身与互联网教育并不冲突,应结合两者的优势,充分利用线上教育的优势进行知识的传递,利用线下教育的互动及实践优势实现知识的内化及应用,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切实提升教育质量,从而达成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的。这种线上线下融合的教育模式不仅是教学形式的改革,更是教育理念的改革,是对“以学生为中心”和“做中学”的教学实践。随着计算机科学的发展,线上教育的形式和内容将愈发丰富,线上线下融合的教学模式也应不断改进和完善,以适应社会和人的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Z].2010-05-13.

[2]刘志.哈佛大学创业教育课程建设的历程与经验[J].教育研究,2018(3):146-152.

[3]秦朝晖,何云峰.发挥慕课资源优势破解公共基础课教学困境[J].中国高等教育,2014(11):36-38.

作者:奉祁薇 蒋苁 刘金红 单位:湖南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