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范例6篇

早产儿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早产儿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范文1

1.l 一般资料

我院产科2009年6月一2013年5月收治的胎膜早破的病例120例,患者年龄20―45岁;破膜孕周29―4l周,平均37±47周,其中发生早产者15例,占12.5%,其中3例为经产妇,余均为初产妇;破膜时间至分娩时间或手术时间>48小时者为61例,占50.8%。

1.2 入院方式

120例胎膜早破的患者,以急症方式有98例,占81.66%。门诊方式入院22例,占18.33%。

1.3 产时情况

120例病例自娩85例,占70.8%;产钳5例,占4.1%;剖宫产30例,剖宫产率为25%。出血量的范围在60―800ml,平均在187.38±86.02ml,其中产后出血1例,产后出血率为0.83%,有3例产后出现产褥热,产褥病率为2.5%。

1.4 新生儿情况

120例胎膜早破的患者分娩新生儿118例,其中双胎2例,新生儿死亡0例;新生儿出生时发生苍白窒息者有5例,苍自窒息率为4.1%;发生青紫窒息者有4例,青紫窒息率为3.33%。(120例新生儿出生体重在875―4985克;新生儿身长范围在3l―55厘米)。

2、讨论

有文献报道,胎膜早破的发生率在5%一10%,将近60%的胎膜早破发生在足月妊娠。由于本文病例以初产妇为主,无任何的生育经验,而胎膜早破发生在未正式临产前的胎膜自然破裂,产妇可突然在无诱因的情况下自觉阴道有水流出,加之胎膜早破易引起和加重母体的感染,尤其会给围产儿带来诸多的不良并发症【1】。所有这些会给产妇及家庭带来负面影响,将会影响对产妇的治疗和预后。首先,护士必须具备专科知识和娴熟的技能,才能及时而有效实施系统化整体护理,在实施过程中,尤其在制定护理计划和提出护理诊断中注重患者的心理问题,在实施和评价中加强对家属的健康教育和各项配合注意事项,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更有利于疾病的预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2.1 现存的、可能的或潜在的护理诊断

胎膜早破病人在心理社会问题的护理诊断有:焦虑、紧张、绝望、无能为力、自尊混乱、知识缺乏、预期性的悲哀等;【2】在疾病方面的护理诊断有:感染或感染的可能,早产、胎死宫内的可能,胎儿受伤的危险等。

2.2 实施护理措施中的治疗配合

胎膜早破时产妇病率增加,且与破膜至分娩时间成正比,超过48小时者感染发生率可达5―20%。本文资料显示,破膜时间至分娩时问或手术时间>48小时者61例,占50.8%;有3例产后出现产褥热,产褥率为2.5%。有文献报道,早产并胎膜早破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产褥热11.8%。主要采取给予预防性的广谱抗生素,如青霉素或先峰类口服或静脉滴注进行抗感染治疗。配合抗生素和抑制宫缩时的保胎药物的运用,护士首先对患者进行必要的解释工作,消除患者因担心抗尘素对胎儿的影响而导致的心理负担,使患者变被动为主动积极配合各项治疗;其次,护士要准确及时有效的用药;最后要及时了解和观察患者的动态变化,随时进行正确的护理诊断,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及时的效果评价。

2.3 加强胎儿的检测及有效的促进胎肺的成熟

检测胎儿主要运用自测胎动、监听胎心、定期的胎心监护、B超和五项生化物理指标等方法,在促进胎肺成熟方面,我院主要使用地塞米松5--10mg每8小时肌肉或静脉注射一次,共9次:也采用羊膜胎内一次注射10mg。护士主要及时正确地加强对胎儿的部分检测和辅助工作外,还要及时完成治疗以及加强围术期的准备配合工作,以减少对母儿的危险性。

3、小结

胎膜早破是产科常见的并发症,鉴于其主要的危害为早产及母婴感染,从而增加围产儿病死率及母体的并发症,为降低胎膜早破引起的孕产妇及围产儿病率,对胎膜早破的治疗处理很重要,但所谓“三分治疗,七分护理”,护理的重要性可想而知。而整体护理的精髓,就是体现以“人”为中心护理,围绕一个完整的人,包括身体的、心理的和社会的完整统一和良好适应。因此对胎膜早破及时有效地护理措施,对降低产妇及围产儿病率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早产儿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范文2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梁某,35岁,孕36周,于2010年6月某日下午3点30分不慎被利器切割左食指致食指末节离断并创面大量出血,因紧张创面未作任何处理,右手持断指于4点步行入院。入院时患者神志清醒,烦躁不安,皮肤粘膜苍白,左指创面有明显的活动性出血,即用平车送入急诊抢救室,经急诊医师检查患者血压无法测及,脉搏140次/分,呼吸16次/分,胎心音185次/分,仰卧位可见到阴道口有稀薄液体流出。考虑为少见外伤断指致失血性休克并早产胎膜早破病例。首先立即建立静脉通道给予双管输液快速补充血容量、创面加压止血、心电监护、吸氧等急救措施,同时立即配血及迅速冷藏低温妥善保存断指,通知创手外科医师(骨科)及产科医师、麻醉师会诊,并完善床边心电图、b超,术前采血等处理,会诊医师指出患者除外伤断指致失血性休克并早产胎膜早破情况外,有胎儿窘迫表现,建议休克情况改善后急诊行剖宫产及断指再植术。经包扎止血,4点15分创面活动性出血已得到有效控制。经抗休克及输血治疗后4点25分患者血压75/55mmhg, 脉搏115次/分,呼吸15次/分,胎心音165次/分;根据血压调整输液滴数,4点35分患者血压95/65mmhg,脉搏100次/分,呼吸17次/分,胎心音150次/分;4点45分患者血压115/75mmhg,脉搏90次/分,呼吸19次/分,胎心音155次/分;检查患者休克症状改善,病情稳定后于4点50分安全护送患者到手术室行急诊手术治疗,术后母婴平安,断指成活,病人及家属对抢救过程十分满意。

        2  急救护理措施

        2.1  补充血容量  是治疗休克最基本和首要的措施,原则是及时、快速、足量。迅速建立两条静脉输液通道,采用16号以上静脉留置针,避开受伤肢体及部位(如头部、上肢伤选择下肢静脉通路),以防液体在受伤部位分流,加重局部水肿和出血。根据血压,安排输液种类和调整输液速度,以尽快恢复有效循环血量并维持循环的稳定。

        2.2  协助医生查体,判断伤情。有效控制活动性出血、伤处包扎、固定和制动,同时安抚病人情绪及鼓励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使其积极配合医务人员的诊疗活动。

        2.2.1  止血 局部加压包扎是手部创伤最简便而有效的止血方法,即使尺、桡动脉损伤,加压包扎一般也能达到止血目的。少数大血管损伤所致大出血且包扎无法止血时才采用止血带止血。 

       2.2.2包扎固定 方法是先将灭菌纱布或敷料填塞或置于伤口,外加纱布或敷料垫压,再以绷带加压包扎。包扎的压力要均匀,范围应够大。包扎后将伤肢抬高,以增加静脉回流和减少出血。包扎后适当加以固定,以减轻病人疼痛和避免在搬运过程中进一步加重组织损伤。

        2.2.3断指的处理 若手指未完全断离,仍有一点皮肤或组织相连,其中可能有细小血管,足以提供营养,避免手指坏死,务必小心在意,妥善包扎保护,防止血管受到扭曲或拉伸;若已完全离断,离断指用8层以上纱布包裹,置无漏孔的塑料袋中或医用手套内扎紧袋口朝上,再放置于10°c左右,有冰容器中保存。

        3   一般护理措施

        3.1抗休克治疗同时予患者绝对卧床休息,镇静、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氧气吸入,增加动脉血氧含量,改善组织缺氧状态。

        3.2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给予多参数心电、血压、血氧监测,做好记录。

        3.3 监测胎儿,以了解胎儿在宫内的情况及时听取胎心音,一旦发生异常现象,应及时报告医生进行相关处理。

        4  术前准备

        断指及孕龄超过34周早产胎膜早破并胎儿窘迫,具备急诊手术治疗指征,故应在抗休克的同时积极做好术前准备。

        4.1遵医嘱请创手外科及产科、手麻科急会诊,明确诊断并提出下一步诊疗方案。

        4.2完善床边心电图,b超,胎监等辅助检查及监测,为医师诊疗提供依据及帮助。

        4.3抽血做血常规、生化、凝血、定血型及血交叉试验、血气分析等术前血液检测(可在建立静脉通道时进行采血)并留置导尿管、备皮等术前护理措施。

        4.4电话通知手术室做好病情交接及相关麻醉、手术准备,减少中间环节,赢得抢救时间。

        5   转运

早产儿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范文3

关键词:先天性梅毒合并骨质皮肤损害;早产儿;护理

早产儿(preterm infant)是指胎龄(GA)

1 病例资料

患儿共9例(男5例,女4例),日龄30min~2h,胎龄:33+1 ~36+4w,生后Apgar评分:1、5min均10分,羊水清,出生体重:1410~2270g。收治入院后查体:生命体征平稳,反应尚佳,早产儿貌,面部及躯干部可见不同程度的片状脱皮,双手掌心可见散在红色皮疹,略高于皮肤,无鼻翼扇动,无吸气三凹征。询问家长,其母均来自周边农村,其中3位在家务农,5位打工,1位无职业,孕期未进行正规的产前检查。完善各相关检查,采血查(RPR)(+),TPab(+),X线检查:5例患儿四肢长骨骨膜稍模糊,骨干,骨髓腔密度轻度增高;4例患儿骨干,骨髓腔密度增高。"早产儿,先天性梅毒"诊断明确。遵医嘱重症监护,予温箱保暖,心电监测,青霉素每次5万单位/kg体重,q12h静脉注射7d,以后改为q8h,疗程共14d。另加强营养支持治疗,预防感染。7例患儿出院时,皮肤无破损,2例皮肤破损好转,骨质损害均未加重,未并发骨质损害的不良后果,顺利出院。

2 护理

2.1对患儿父母的心理支持 患儿入院后一旦确诊为此病,家长会相互埋怨,自责,自卑。护理人员应根据家长的心理向其解释此病的治疗、护理及预后,以消除家长的悲观情绪以取得配合。强调夫妻双方同时坚持治疗的重要性,其次医护人员与家长交谈时应注意场合,尽量轻声细语,不应有歧视的态度,应一视同仁,并予以保密[3]。

2.2 医护人员的心理调节 护理人员对本病应有正确的专业知识认知,在临床护理时,采取正确的消毒隔离防护措施,防止感染;同时也要客观对待梅毒患儿家属,具备"爱伤"情怀,对梅毒儿倾注加倍的爱心。通过组织护士特别是年轻护士的培训,消除心理障碍,自觉做好各项治疗和护理工作。

2.3 皮肤、口腔、脐部护理 患儿全身皮肤干燥脱皮,置入设有"鸟巢"的暖箱,根据日龄和出生体重调节箱温,以维持肤温在36.0~37.0℃,湿度60%~80%。皮肤糜烂处予红外线灯照射及吹氧30min,2次/d,以保护创面干燥。双手足尽量戴手套和脚套,以减少摩擦[4],并做好臀部护理,用鞣酸软膏外涂。制霉菌素1万单位/ml口腔护理,2次/d,预防鹅口疮的发生;脐部护理用碘伏溶液消毒,2次/d。

2.4 骨损伤的护理 胎传梅毒的新生儿骨膜炎、软骨炎发生率高,轻者出现疼痛,严重者可有剧痛、骨质疏松和干骺分离,以致假性瘫痪[5]。患病患儿四肢长骨均不同程度的受损,因此,治疗护理操作中,应动作轻柔,各种操作尽量集中进行,减少不必要的刺激[6],用力适度,以免引起病理性骨折。

2.5 严格消毒隔离,预防交叉感染 将患儿安置在隔离病房,与其他新生儿隔开,床旁悬挂"接触隔离"标志,认真做好消毒隔离措施。接触患儿前后彻底洗净双手或用速干手消毒剂擦拭双手,带无菌手套后方可接触患儿。在行头皮或四肢静脉穿刺时,注意避开皮肤损伤的部位,动作轻柔,不要碰破皮疹处的皮肤,以免发生交叉感染。患儿所有用物专人专用,病室用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拖地早晚2次/d,紫外线循环风空气消毒3次/d。一次性塑料奶瓶用完弃去,作为医疗垃圾处理。

2.6 做好重症监护,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24h密切观察病情,多功能监护仪监测经皮血氧饱和度、心率、呼吸,记录1次/h。隔日测体重1次,发现异常及时向医生汇报。

2.7 注意保暖及喂养 早产儿因躯体小,体表面积相对大,散热快,皮肤薄,蒸发散热多,棕色脂肪少,产热低,很难维持正常体温。应注意患儿体温、反应、意识、肤温情况。原则上提倡母乳喂养,而这些患儿母亲在妊娠晚期未经正规的驱梅治疗,则给予早产儿配方奶。根据患儿体重、喂养耐受情况逐渐增加或调整奶量。

2.8 健康教育 指导其家长应在患儿疗程结束后2、4、6、9、12个月时进行随访。并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提高对梅毒的认识,介绍梅毒的传播途径及具体的消毒隔离措施,防止交叉感染。根据临床复发现象可重复治疗,2~3 年无复发者可停止随访。

3 小结

先天性梅毒作为一种性传播疾病,临床特征比较复杂,加之患儿家长对本病缺乏了解,又涉及隐私,以致隐瞒病情,极易造成误诊和漏诊,给临床护理的安全防护带来隐患。此9例患儿入院后根据临床体征即留血标本查RPR,诊断明确,治疗措施及时正确,并给予细致全面的护理,没有发生医院感染及严重并发症,最终均使患儿顺利出院。

参考文献:

[1]霍杰,计惠民.中国护理荟萃[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5:402-405.

[2]王卫平.儿科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社,2013:134-135..

[3]陈丽坚,聂莎.28例神经梅毒患者的观察和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 (5):417-418.

[4]蒋冠华.12例先天性梅毒新生儿的观察护理及预防[J],家庭护士,2008,6(9A):2302-2303.

早产儿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范文4

【关键词】新生儿;淋病性结膜炎;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1-0155-01

新生儿淋病性结膜炎多因出生时胎儿通过患有淋病的母体产道时直接感染,少数患儿可经淋菌感染的手、纱布、棉球、被褥或衣物等间接感染,它是新生儿眼炎中最严重的一种疾病,若不及时诊治、护理,将会导致双眼失明。我科对46例新生儿淋病性结膜炎患儿进行了早期诊治和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我科于2005年1月至2011年12月共收治新生儿淋病性眼炎46例,其中男28例,女18例,均为出生(24~48)小时发病后入院。

1.2 方法 诊断:患者的双眼眼睑和结膜严重水肿充血,结膜囊内伴有大量的脓性分泌物。实验室检查:对46例患者结膜囊分泌物涂片检查,每位患儿分泌物涂片可见到革兰氏阴性淋病双球菌。治疗:(1)局部用药:先用生理盐水100ml 内加青霉素钠50万U 的青霉素液行结膜囊冲洗,之后滴用浓度为:生理盐水100mL+青霉素G 20万U―50万U的滴眼液。(2)全身用药:肌肉注射或静脉点滴菌必治,按照每公斤体重50毫克计算,每日肌肉注射或静脉滴注2次,连续注射3―4天。临床治愈标准:双眼结膜充血消失,双眼结膜囊的脓性分泌物消失,化验室结膜囊分泌物涂片检查,结果呈阴性。随诊时间为每例患者坚持随诊6个月至1年。护理:常规护理、新生儿眼部护理、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措施、健康宣教。

护理

1 常规护理

(1)入院护理:安排单人间病房或同病种病人住一间病房,以便隔离;协助医生取眼部分泌物并及时送检。(2)测体温每天2次,发热者按发热常规护理。(3)保持眼部卫生,用无菌棉棒撩除眼部分泌物,避免用手或不清洁的手帕擦眼。(4)密切观察病情,注意用药后的反应。

2 眼部护理

2.1 眼部处理 配制生理盐水100ml内加青霉素钠50万U的青霉素液行结膜囊冲洗,每天2次。冲洗双眼前用一次性治疗巾铺在患儿枕下,将消毒纱布垫放在患儿面颊,由陪护固定患儿头部及纱布垫,防止冲洗液流入外耳道。洗眼时,用一次性输液器接冲洗液,护理人员左手持去掉针柄和针头的输液器,距眼约2厘米进行冲洗,右手持无菌棉棒擦除睑缘处分泌物,直至洗净分泌物。洗眼后,擦净面部,清理污物。

2.2 局部用药的配制 遵医嘱配制青霉素滴眼液,最佳浓度为2000―5000U/ml[1],100ml注射用水加20~50万单位的青霉素,做到现配现用,在瓶子标签上注明配制时间和浓度, 2小时后重新配制。配制好的青霉素液分装在清洗干净的空氯霉素眼药水瓶内,第一天每30分钟给患儿滴一次,第二天1―2小时滴一次,第三天后2―4小时滴一次。

3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措施

患儿床边备快速手消毒液。患儿所用物品包括棉签、纱布、手套、分泌物、血、粪、尿标本等要用专用医疗垃圾袋装好,标注“淋病”字样后由保洁员送医院医疗垃圾存放处,由相关公司集中销毁,防止病原体传播。医务人员要注意自我防护,避免接触传染,接触患儿前一定戴手套,操作完毕后要流水清洗双手并用手消毒液消毒双手。为患儿检查和做治疗时,必须戴防护镜,以避免分泌物溅入眼内。病人出院时做好终末消毒处理,拆洗被服用专用袋装好标注“淋病”字样后由被服室收回消毒液浸泡后清洗,床、柜、椅、地面、门把等用含500mg/L有效氯消毒液擦拭消毒。

4 健康宣教

加强宣教工作主要针对患儿父母,指导其父母进行检查,如有淋病及时治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指导家长密切配合治疗及护理,耐心向家长解释淋病性眼炎的相关知识、治疗过程及用药情况,指导家长实行眼部护理的有关措施和注意事项。患儿使用过的物品要清洗曝晒或煮沸消毒。注意家庭卫生,家人生活用品要分开。患儿出院后在医生指导下用药,若患儿眼部出现红肿、分泌物的情况及时眼科门诊就诊。

结论

新生儿淋病性眼炎潜伏期短,来势凶猛,病情发展迅速,是盲童的主要致盲原因,应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护理方面必须细心护理、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措施,密切观察用药后的反应,对病人家属进行淋病的健康宣教才能获得满意的疗效。我科收治的46例新生儿淋病性眼炎,住院天数为3―5天,疗效显著,治愈率达100%,出院后经6个月到1年的随访无复发者。

早产儿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范文5

关键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盘早剥;临床特征;护理方法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妇女妊娠中晚期较常见的疾病,发病率约在9.4%左右[1],如果不能及时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措施,就会威胁母婴安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导致胎盘早剥的主要高危因素之一,合并胎盘早期剥离时病情危急、发展迅速,患者主要表现为休克、腹痛、阴道出血等症状,是临床上产科严重的并发症。新生儿的死亡率高,产妇也容易出现产后出血、凝血功能障碍、急性肾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本文通过对3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合并胎盘早剥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观察,并给予积极护理干预,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3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合并胎盘早剥患者作为研究组,年龄22~36岁,平均(31.4±4.2)岁;初产妇26例,经产妇4例;其中出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合并胎盘早剥不良反应后急诊入院21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住院期间发生胎盘早剥9例。将我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非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导致的30例胎盘早剥患者作为对照组,年龄21~38岁,(32.6±5.0)岁。胎盘早剥原因中,羊水过多12例,外伤3例,孕期性生活7例,胎膜早破8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临床特征 两组患者主要表现为腹痛、休克、腹胀,恶心呕吐、面色苍白、阴道出血等临床症状,研究组患者还有体重明显增加、蛋白尿、高血压、子痫症状;B超检查表现为羊水内异常回声、胎盘增厚、绒毛板向羊膜腔突出和血肿、胎盘后血肿、胎儿位于子宫前壁等。

1.3护理方法与评价指标 对所有患者采取待产、急救、术后护理措施,并对护理人员进行相应的知识培训,观察胎儿情况。研究组采取全面护理干预,内容如下[2]。

1.3.1基础护理 护理人员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的护理经验,对胎盘早剥的高危因素、临床表现、病因病机、并发症、急救方法有足够的认识。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合并胎盘早剥患者加强巡视,严密监视患者的胎心、宫缩、阴道出血、生命体征等变化情况。同时建立静脉输液通道,对患者进行抗感染、补液、降血压等药物治疗。根据患者需要进行吸氧、输血治疗,进行动态心电图监测和胎心监测,观察孕妇和胎儿的身体状况。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进行分类,缩短对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合并胎盘早剥患者的检测间隔时间,观察记录患者的阴道流血量、腹痛情况,对腹痛明显患者利用B超明确诊断,及时进行处理。对有子痫、羊水过多等危险因素的患者做好应急护理药品准备,提高应对紧急情况的护理能力。对严重胎盘早剥产妇宜尽早采取剖宫产手术,减少死胎、胎儿宫内窘迫、产后出血等严重并发症。

1.3.2心理护理 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了解患者的真实想法,拉近护患之间的关系。给患者讲解积极的心态对治疗的辅助作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合并胎盘早剥是可以预防和改善的,只要坚定信念,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治疗就会康复。引导患者家属安慰、陪同患者,让患者感觉安全感,稳定情绪。

1.3.3并发症护理 对采取剖宫产手术终止妊娠的患者采取特级护理,其他患者给予一级护理,对出血、肾衰、感染等并发症提高警惕性,密切关注和记录心电图、生命体征、临床症状的变化情况。观察患者有无皮肤出血、静脉炎、水肿现象,采集患者的血液标本进行相关检测,有利于采取下一步治疗措施。在补液过程中观察患者有无心率加快、不适反应,及时调整药量。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

2结果

研究组发生死胎1例(3.33%),新生儿中度窒息1例(3.33%),轻度窒息5例(16.67%);对照组胎儿中未发生死胎,新生儿中度窒息者1(3.33%),轻度窒息者3例(10%);两组比较,研究组死胎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合并胎盘早剥属于严重并发症,威胁母婴安全,尽早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措施至关重要[3]。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合并胎盘早剥患者有阴道出血、腹痛、腹胀高血压、蛋白尿甚至休克等先兆症状,临床上医护人员在发现患者有上述症状时要提高警惕。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外伤、羊水过多、孕期性生活、胎膜早破等高危因素导致的胎盘早剥要进行对症处理措施,对患者的病情程度进行分类,对严重胎盘早剥患者立即采取手术终止妊娠,减少病情持续发展对母婴造成的不利影响[4]。对无明显症状的患者应采集血液标本、尿标本进行实验室检查,同时采用B超检查明确诊断,减少漏诊和误诊。在孕检期间,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引起患者及其家属对疾病的重视,配合医生采取对症治疗措施,避免延误病情。同时加强对患者的基础护理干预,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并发症护理,重视生命体征监测的重要性,提高急救护理能力[5]。

本文观察结果显示,研究组出现死胎1例,两组患者中各有1例出现新生儿中度窒息,5例出现轻度窒息,说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合并胎盘早剥出现胎死率高于其他原因引起的胎盘早剥,护理干预后新生儿出现轻、中度窒息,无生命危险,说明通过全面护理干预减少了不良反应,有改善了母婴结局。

参考文献:

[1]袁丽蓉.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伴胎盘早剥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研究[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2,11(8):223-223.

[2]朱勤花,何玲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并发胎盘早剥的诊断及护理[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5,31(10):95-96.

[3]孙丽君,武军,李静,等.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甲胎蛋白水平及其对围生儿预后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04(8):15-16.

早产儿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范文6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5731-01

早产儿是指胎龄满28周至未满37足周的新生儿。早产儿体重大多低于2500g,各器官发育不成熟,据统计,围产儿死亡中,早产儿占75%,因此,早产儿护理的好与坏是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的重要因素。我院2011年出生2013例新生儿,其中早产儿86例,因孕妇妊娠并发症的早产儿有36例,多胎早产儿16例,前置胎盘3例,羊水过多早产8例,严重贫血7例,精神紧张5例,其余11例原因不明。体重1000-1250g的22例,1250-2000g的41例,大于2000g的23例。我院根据早产儿的特点,运用护理程序,并经专人护理,收到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早产儿出生后常规清理呼吸道、皮肤护理外,根据阿氏评分及全身状况,首先进行护理评估,提出如下护理诊断:

1 护理诊断

1.1 体温过低 与体温调节功能差有关。

1.2 不能维持自主呼吸 与呼吸中枢和脑发育不成熟有关。

1.3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吸吮、吞咽、消化吸收功能差有关。

1.4 有感染的危险 与免疫功能低下及皮肤粘膜屏障功能差有关。

2 护理措施

2.1 维持体温恒定

2.1.1 适中的环境温度能使早产儿维持理想的体温,早产儿室温度保持在24-26℃,相对湿度在55%-65%,护士每4小时检查室内温度、湿度是否适宜。

2.2 维持有效呼吸 早产儿易发生缺氧和呼吸暂停,有缺氧症状者给予氧气吸入,给氧指征是临床上有呼吸窘迫的表现。在吸入空气中,动脉氧分压(PaO2)小于50mmHg或经皮氧饱和度(TcSO2)小于85%者,通过吸氧使动脉氧分压维持在50-80mmHg或经皮氧饱和度达到90%-95%,吸入氧浓度及时根据缺氧程度及用氧方法而定,一旦症状改善,立即停用,以防氧疗引起的视网膜改变。呼吸暂停者给予拍打足底、拍背、吸氧处理。

2.3 合理喂养 尽早喂养以防低血糖,最好母乳喂养,无法母乳喂养者,以早产儿配方乳为宜。喂入量根据早产儿的体重、日龄及耐受力而定,原则上以不发生胃潴留及呕吐为宜。吸吮力差和吞咽不协调者可以滴管、胃管喂养和静脉高营养,详细记录每一次出入量,准确称量体重,以便分析,调整补充营养。由于早产儿维生素K依赖凝血因子,出生后应注射维生素K 1,预防出血。

2.4 预防感染 为护理中极为重要的一环,需做好早产儿室的日常清洁消毒工作。早产儿抵抗力比足月儿更低,消毒隔离要求更高。早产儿室内空气要净化,保持新鲜。工作人员要强化洗手意识,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及消毒隔离制度。室内物品每周更换消毒,防止交叉感染。早产儿的皮肤更加柔嫩,屏障功能更差,因此,更应加强皮肤、脐带的护理,保持皮肤完整性和清洁,避免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2.5 密切观察病情 早产儿病情变化快,常出现呼吸暂停等生命体征的改变。除应用监护仪监测体温、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外,还应注意观察患儿的进食情况、精神反应、哭声、反射、面色、皮肤颜色、肢体末梢的温度及大小便的情况。配制液体时,剂量要绝对精确,在输液过程中严格控制补液速度,定时观察并记录,防止医源性高血糖、低血糖发生。

2.6 发展性照顾 发展性照顾是一种新型的新生儿护理理念,是20世纪80年代在日本、美国、台湾等地区和国家发展起来的。发展性照顾的特点就在于护理时考虑到了每个新生儿的个别性,将患儿作为生命的个体来区别护理,在护理中注重环境对新生儿生长发育的影响以及新生儿在行为上对于个性护理的呼唤[1]。方法:模拟子宫环境:温度:保持患儿肛温在37℃,皮肤温度在36.5℃左右,2-4小时测体温一次;湿度:随着日龄的增长暖箱内室温从80%逐渐过渡到60%;保持相对无菌的住院环境:按保护性隔离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措施,医护人员接触患儿前要进行手的消毒,防止交叉感染。通过发展性照顾与支持护理的实践运用,该患儿在院期间体重增长良好,无护理并发症的发生,安全度过了体温、感染、呼吸、喂养、颅脑损伤等多项大关。经NBNA、CDCC的相关评分,分值均处于中等水平。脑CT、脑干诱发电位、头颅MRI的检查未见明显异常[2]。发展性照顾能减少早产儿的喂养并发症,增强早产儿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早产儿的茁壮成长,同时,缩短了住院天数,有利于疾病的康复,与对照组相比较有显著的差异。可见,发展性照顾是一种适合早产儿个体需求的护理模式。

2.7 袋鼠式护理(Kangaroo Care) 以往早产儿采以只有医护人员参加的封闭式护理,目前提倡母婴同室以满足母婴依恋需求,有利于新生儿精神发育和提倡母乳喂养,减少院内交叉感染。目前一些医院采用袋鼠式护理,即允许父母在短期内护理自己的婴儿和亲密接触。通过经皮测氧、体温、脉搏、呼吸的临时观察,对新生儿的生理状态无不良影响,甚至可以改善呼吸功能,减少呼吸暂停,降低氧的需求,以上护理仅限于病情稳定的患儿[3]。

由于我院护理诊断明确,护理措施得当,86例早产儿除了3例放弃治疗外,无1例死亡。

参考文献

[1] 周传鸾.实施发展性照顾对早产儿体重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05,20(2):215-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