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护理论文范例6篇

早产儿护理论文

早产儿护理论文范文1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5月~2015年5月经由本院收治的80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均符合《欧洲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防治指南(2010版)》的相关诊断标准,早产儿出生后7h呼吸困难,X线胸片检查显示出不良改变为2~3级,且患儿有高碳酸血症、低氧血症的症状;患儿的临床病例相关资料完整详细;均为单胎患儿;具备自主呼吸能力;患儿家属知情且同意。同时排除以下条件的患儿:具有相关治疗禁忌证;吸入性肺炎或先天畸形;患有其他严重呼吸系统疾病等。80例患儿中男45例,女35例,胎龄30~35周,平均胎龄(32.5±2.1)周,体重1000~1989g,平均体重(1450±49)g。

1.2方法

1.2.1持续气道正压吸氧治疗

固定鼻塞在患儿鼻前庭处,连接呼吸导管并检查导管有无破损、是否通畅、稳固,呼吸导管连接于持续气道正压呼吸机。呼吸机相关参数设置为:初始流速为6~8L/min,吸氧体积分数为30%~50%;依据患儿病情及其体征变化情况及时调整相关参数,直至其呼吸稳定以后给予低流速吸氧。为防止患儿后期出现感染或营养不良等状况,可在出生后2.5~7.0h时给药。

1.2.2给药护理

PS液使用前要经过温箱进行预热,护理人员再用手心温热,直至悬液均匀再使用。操作时,护理人员要戴上无菌手套,并对气管导管的外壁进行酒精消毒。药液进入注射器,其尾端会集合2ml左右的空气,此时需要利用3min左右的时间进行注射[4]。给予患儿使用药物复苏囊,方便其双肺充分扩张,药物作用后继续辅助通气。在此护理过程中密切观察并记录患儿的呼吸、血氧饱和度等情况。如果出现患儿血氧饱和度降低或呼吸频率减缓应立即停药,并对症进行相关治疗及护理[5]。

1.2.3呼吸道护理

为预防PS液分布不均,需要在给药护理后进行呼吸道护理:患儿呈仰卧姿势,并使用医用擦拭棒对患儿口腔分泌物进行处理,患儿出生不满11h不得使用吸痰器进行吸痰活动。

1.3评价指标

观察并记录80例患儿在治疗前及治疗后6h、治疗护理后12、24h时,其肺泡pH值、PaO2、PaCO2等数据,并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80例患儿治疗护理前后指标的变化

80例患儿治疗后6h及治疗护理后12、24hpH值和PaO2显著升高,PaCO2显著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并发症发生情况

患儿经过治疗护理后,患儿的、吸气三凹征、发绀等现象有所减缓,其中3例出现鼻腔黏膜红肿现象,1例出现腹胀并发症。经对症处理后,患儿均已无恙。经X胸片检查,55例患儿在护理12h后病情好转,24h后80例患儿均未出现肺不张、气压伤等并发症情况,经治疗和护理后痊愈出院。

3小结

早产儿护理论文范文2

【关键词】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循证护理;护理效果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9327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5133-01

早产低出生体重儿指的是胎龄28周-37周、出生体重低于2500g的活产儿[1],各个系统发育不完善,免疫力非常低,容易发生感染、智力低下等并发症,具有高死亡率[2]。循证护理是一种新型护理模式,是将循证思想纳入护理学科的方法和实践而开展起来的,其核心是在严格的科学研究结果为证据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工作,提供给患者最佳的护理。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64例早产儿,给予循证护理后观察护理疗效,并与常规护理比较。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是我院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64例早产儿,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其中男18例,女14例,体重1150g-2050g,平均体重1550g,胎龄29-35周,平均胎龄为(31±2)周;治疗组32例,其中男16例,女16例,体重1095-2100g,平均体重为1640g,胎龄30-36周,平均胎龄为(33±2)周。所有早产儿均无心肾脑部的疾病,没有先天畸形,均有自主呼吸微弱、吸吮能力差、进食量低,部分早产儿合并有高胆红素血症、喂养不耐受、低体温等情况。两组早产儿在胎龄、体重、性别等一般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对照组早产儿给予常规护理。治疗组早产儿进行循证护理,内容包括以下方面:

121循证护理方法①建立护理小组:护士长为组长,带领全体护理人员成立循证护理小组。组长安排组员通过查阅资料来学习如何解决护理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做到有据可依和有证可循,如果有疑问必须反复查阅相关资料或者请教资深护理专家和新生儿科医生;②详细了解早产儿发育特点;③制定护理常规:所有成员负责患儿护理工作,如果遇到难题可以共同组织讨论,找出有效的解决方法,进行护理查房和病历讨论,保证护理诊断和措施要有据可依、有证可循。通过从期刊数据库等相关文献查找并列出护理工作要点。

122循证护理实践①注意保暖:早产儿由于相对较大的体表面积导致散热大于产热,体温中枢发育不全而容易受到外界影响,其棕色脂肪含量少,所以较多见低体温患儿。保暖措施对早产儿非常重要,暖箱的温度和湿度要根据患儿的不同情况进行调节,保持相对恒定,患儿入院后立即进暖箱保暖,按照1次/4h测量体温,所有治疗、护理操作应集中进行。②喂养:早产儿生长发育需要的营养较多,早期母乳喂养能够提高其免疫力,但由于患儿吸吮力和消化吸收能力差,喂养较为困难,容易发生营养不良和消化不良等疾病,要注意合理喂养。对于吞咽能力差的早产儿进行微量泵喂养,有利于提高早产儿喂养耐受性。③呼吸道管理:早产儿由于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较少容易出现呼吸不规则,给予采取头后仰颈肩部抬高的仰卧位,利于保持呼吸道通畅,根据病情及时清理呼吸道,结合托背或者刺激皮肤的方法可缓解呼吸暂停,无效者进行复苏。④避免感染和出血:早产儿免疫力差,需采取保护性隔离措施,要严格按照消毒隔离措施和无菌操作原则进行治疗和护理[3],必须对患儿的口腔、皮肤、臀部加强护理。早产儿由于缺乏VitK依赖凝血因子而发生出血症,所以要注意补充维生素和铁剂来预防。⑤观察病情:早产儿病情复杂容易出现呼吸窘迫综合征、缺血缺氧性脑病、颅内出血等并发症,所以必须密切观察生命体征,避免出现并发症甚至死亡。

13统计学方法统计分析处理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计数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χ±s)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表示为P

2结果

给予循证护理的治疗组早产儿护理疗效要明显优于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近几年来随着医疗护理水平的提高,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抢救成功率也逐渐增高。由于早产儿组织器官发育不完善且功能低下,容易出现呼吸功能障碍或体温异常等问题,而肺透明膜病或窒息、感染等是早产儿死亡的常见原因。早产儿病情变化迅速,这就要求护理人员要熟练掌握专科护理技能和具有丰富的护理经验[4],细心呵护,为早产儿提供合理、有效的宫外环境。

循证护理是护理学的新型领域,是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护理模式,其要求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有据可依,合理地分析个体差异,提出问题并查阅相关文献解决问题,全体护理人员共同参与循证实践。早产儿的护理对保障新生儿的生命安全非常关键,所以要求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和采用合理的护理方法。在循证护理过程中,相关护理人员要通过寻找可靠的科学证据来解决疑惑或者困难,不仅能够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还能够促使他们改变不良行为,以严谨的科学态度投入工作中。本次研究中,实施循证护理的治疗组早产儿护理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的治疗组,减少了感染、呼吸暂停或窒息、喂养不耐受等情况发生,提高了患儿睡眠质量,缩短了住院时间,维持体温恒定。说明早产儿采取循证护理的正确性,通过提出问题、寻找和评价证据、应用证据、检测结果一系列步骤解决问题[5]。早产儿实施循证护理是综合考虑其自身情况、家属意见、护理人员的临床知识和科研成果等因素,所以循证护理满足了患者及其家属较高的护理和医疗要求。

综上所述,对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实施循证护理能够提高临床疗效,降低死亡率,在以后的护理工作中进一步发展循证护理能够提高早产儿的生存质量,同时对护患关系的改善起到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杨淑兰,王芳浅谈早产儿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1,9(16):343-344

[2]余桂英,邓云珍发育支持护理对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睡眠和体质量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09,24(23):35-37

[3]焦阳早产儿护理64例分析[J]医学信息,2010,23(11):227

早产儿护理论文范文3

【关键词】早产儿;护理干预;体会

早产儿是指胎龄满28周至不满37足周的活产新生儿,体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科2010――2013年,收治患儿113例,其中男孩77例,女孩36例。年龄5天-28天患儿均符合诊断标准。

1.2方法病室环境:早产儿应与足月早产儿的护理儿分开护理,室内温度保持24-26℃,晨间温度27-28℃,湿度55-65%。

1.2.1保暖体重∠2000g置于辐射台或婴儿培养箱,体重>2000g,可用暖水袋,水温为50-70℃用毛巾包裹后放置婴儿两侧和足下,应注意防止烫伤,护理时尽可能在暖箱中或暖床上进行,集中各项护理操作,并尽量缩短操作时间,以免造成体温降低,每日早产儿体温稳定在36-37℃,温差

1.2.2喂养生后2-4小时喂糖水,6-8小时喂奶。直接母乳、奶瓶或滴管或胃管喂养维生素矿物质,肌注维生素k11mg/d,连续3天,预防出血症,2周后开始补充维生素D1000IU/d,4周后补充铁剂。维生素A、C、E。

1.2.3预防感染口腔、皮肤脐部护理更换

1.2.4维持有效呼吸,弹足低托背,氧气吸入

1.2.5密切观察病情加强巡视,密切观察,异常表现报告医生。

2结果

113例早产儿患儿均治愈出院。

3结论

早产儿易发生吸入性肺炎及窒息缺氧肺出血,呼吸衰竭。早产儿体温调节功能差,缺少棕色脂肪组织,基础代谢低,产热少表皮薄易散热,体表面积大,皮下脂肪少,出生时极易受感染,散热多易发生硬肿症。早产儿大脑毛细血管非常脆弱,缺氧可能导致颅内出血早产儿吞咽反射差,容易发生呛乳而致乳汁吸入,胃容量小,易溢乳。窒息后易发生坏死性小肠炎,乳汁渗透压不可超过460mmol/L。早产儿生长发育快,1周岁时体重可达出生时的5-7倍,主要与新生儿所特有的解生理特点有关,由于早产儿皮肤粘膜柔嫩且薄,血管丰富,似一个的大创面,容易破损感染,未愈合的脐带又是细菌入侵的门户,早产儿免疫功能低下,当受到细菌感染时,屏障机能弱,淋巴结内易随着血液扩散到全身,而发展成血症。另外母亲患细菌感染性疾病或羊膜腔感染,可通过胎盘血液循环传给胎儿。分娩过程中如有羊膜早破、产程过长,污染羊水及产道感染,或有窒息如吸入羊水、胎便等,其次助产过程中消毒不彻底或因急产未按无菌操作原接生均可导致早产儿感染,产前、和产后感染血症发生较早一般产后3天内发病,产后感染在出生3-5天以后,由于医院护理用具消毒不严或工作人员带菌亦可通过皮肤、粘膜呼吸道泌尿道传给早产儿疾病,护士认真观察病情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有利于疾病的好转,减少各器官的损害。患儿身心得到全面的护理,及时抢救,制定护理计划,使之转危为安。

参考文献

[1]殷磊.护理学基础[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2]仲剑平.医疗护理技术操作常规[M].第4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8:277-279.

[3]洪黛玲,主编.儿科护理学[M].第1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226-227.

早产儿护理论文范文4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喂养不耐受早产儿50例,平均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效果。

结果:干预组早产儿在体重增加上显著早于对照组,且腹胀、呕吐消失时间、胃潴留消失时间均早于对照组。

结论:通过开展有效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喂养不耐受早产儿的肠胃功能,促进早产儿健康发育,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关键词: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1-0444-01

早产儿是指出生胎龄小于37周,体重低于2.5KG的活产婴儿。早产儿的肠胃功能发育尚不完善,各种消化酶供应不足,容易出现腹胀、胃潴留等喂养不耐受症状,这对早产儿的身体及智力的发育将产生极大的不良影响。本文选取我院2011年3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喂养不耐受早产儿50例,实施有效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对象共50例,均为我院2011年3月至2013年9月期间收治的喂养不耐受早产儿,胎龄

1.2喂养不耐受诊断标准:①患儿出生后连续3d摄入奶量不增加或减少。②呕吐次数达3次/d或以上。③胃内潴留量24h内超过前次喂奶量的25%。④有明显腹胀(24h内腹围增加1.5cm以上)。⑤胃内容物呈咖啡样,大便隐血呈阳性表现。早产儿出生后出现上述任何一项症状均视为喂养不耐受。

1.3方法:两组患儿均给予多潘立酮片囗服给药,剂量0.3mg/kg/次,每天3~4次.同时给予鼻胃管喂养,喂养奶浓度由稀至稠、由少至多,待患儿恢复吸允能力后口饲喂养。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如下。

1.3.1喂养指导:早期进行微量喂养,经口喂养早产儿选择奶嘴孔以倒置奶液能滴出最为适宜。经鼻胃管喂养的早产儿,自患儿出生后8-24h内给予喂养,初次量1-2ml/次,体重在1000g-1500g,每隔1-1.5h1次;1500-2000g,每隔2h1次;2000g以上的,每隔3h1次,并根据早产儿体重和喂养耐受情况逐渐增加奶量,每次增加1-2ml,直至20-30ml。奶的浓度据患儿消化情况从1∶1逐渐过度到2∶1、3∶1直至全奶。

1.3.2非营养吸吮:吸吮动作可促进早产儿胃肠系统的分泌功能。林名勤等[2]研究表明,对早产儿利用胃管进行喂养的同时给予非营养性吸吮可促进早产儿胃泌素胰岛素的分泌,对胃肠道的发育、生长、功能的完善及喂养耐受性的提高均具有良好效果。

1.3.3腹部按摩:按摩时,护理人员须先温暖双手,右手放在患儿下腹部,全掌接触患儿皮肤,沿顺时针方向由右腹轻推向左腹,再逐渐转向右腹,在右下腹终止,左手沿右手方向依次按摩。每次按摩时间5-6min,3-4次/d,应缓慢进行,力度以患儿皮肤出现皱纹为宜。

1.3.4回流灌肠:每天清晨用温生理盐水(30-40℃)约10-15ml清洁灌肠,每12小时1次,采用一次性吸痰管,每次保留10min,顺时针轻揉腹部,直至排出胎便。

1.4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早产儿腹胀、呕吐、胃潴留等喂养不难受症状消失时间和体重开始增加时间。

1.5统计学处理:所得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

2结果

干预组患儿体重开始增加时间、腹胀消失时间、胃潴留消失时间及呕吐消失时间均明显早于对照组(P

3讨论

早产儿的喂养不耐受多由胃肠道功能不完善引起,临床表现有腹胀、呕吐、胃潴留等,胃残留量超过上次喂养的1/3,大便稀薄,且潜血实验呈阳性。早产儿由于怀孕时间短,胃肠消化吸吮功能不成熟,吞咽和吸吮协调能力差,易出现腹胀、呕吐、胃潴留等喂养不耐受,同时胎龄也较小,一般早产儿有效的吞咽和吸吮能力在33-36周左右才基本完善,而36周以下的早产儿一般无有效的吞咽和吸吮能力,加上体重较轻,免疫系统差,也是导致喂养不耐受的因素。早期的微量喂养,刺激了胃肠激素的释放,促进胃肠功能完善,提高胃排空率,减少了喂养不耐受的发生;早期温盐水灌肠可促进排便、刺激胃肠迷走神经、刺激胃肠道的G细胞释放GAS,刺激胃酸、胃蛋白酶的分泌,增加早产儿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和利用;非营养性吸吮能更快地从胃管喂养过渡到经口喂养,体重增加加快;腹部抚触促进了早产儿喂食量的消化,减少胃残余量及反流,进而减少喂养不耐受的发生,促进了早产儿的生长发育。由此可以看出,护理干预在预防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发生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腹胀、呕吐、胃潴留等喂养不难受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总之,早期护理干预能提高早产儿的喂养耐受性,对提高早产儿成活率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早产儿护理论文范文5

关键词 早产儿 健康教育 心理护理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17.219

早产儿又称未成熟儿,是指胎龄未满37周出生的新生儿,多数早产儿体重都

资料与方法

2008年6月~2009年12月收治早产儿76例,男42例,女34例。胎龄32~36周,出生体重1300~2400g。入院时所患疾病、胎龄、出生体重、患儿家长文化程度等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产儿出院时全部达到出院标准。

健康教育方法:为所有早产儿建立档案,并根据家长的文化素质、心理状态、患儿病情来决定健康教育方式。对同一住院期间的患儿家长采取集体讲课,必要时采取个别教育或面对面教育。要做到语言通俗易懂,避免医学术语,使家长能够理解。同时要向家长发放早产儿育儿手册,指导家长学习早产儿常用的哺乳、洗澡、新生儿抚触等[2]。患儿出院后,应定期进行电话随访及家庭随访,了解家庭护理情况及患儿健康状况,如发现不正确的护理方式及时给予纠正,使家庭护理科学化,从而更有信心做好育儿工作。

教育内容:①分析早产的原因、早产儿的死亡、早产儿可导致哪些疾病的发生等,说明提高健康教育对护理质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②告知母乳喂养的好处,指导如何安全合理喂养及添加辅食。③讲解家长如何掌握早产儿口腔护理、颈部护理、脐部护理、臀部护理等基础护理知识。④说明保持奶具清洁的重要性,防止感染或交叉感染。⑤教会家长如何使用体温计和热水袋,注意早产儿的保温。

护 理

家庭护理:①预防感染:除看护人外,避免早产儿与人过多接触。在家长接触小儿前要先洗手,如家人患急性传染性疾病时,要对小孩行保护性隔离。对小孩用物如衣物、奶具等要定时消毒。②注意保暖:室温应保持在24~25℃,相对湿度55%~65%。如果室内温湿度达不到上述要求,要根据天气变化增减被服,适当控制湿度。③合理喂养:咨询专业医生采取何种喂养方式,要预防呛奶,合理使用母乳强化剂或早产儿配方奶。不同喂养方式的早产儿其各种营养素的需求不同,应及时补充维生素D和铁剂等营养物质,早产儿到纠正胎龄4~6个月时,应与足月儿一样适时适当地添加辅食[3]。

心理护理:由于早产的原因,很多家长往往出现恐惧、焦虑、紧张以及忧郁等心理,担心早产儿出生后的变化情况,为此医护人员应及时给予家长安全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减少不良刺激,主动安慰早产儿家长,鼓励其表达心中的感受,消除他们的紧张与焦虑情绪。要尽量多为家长提供孩子的信息,让家长及时了解幼儿的情况,如果条件允许时,可推送产妇去探视,以减轻其心理压力。

儿童生长发育的监测:①体格检查:纠正胎龄6个月内应每月1次,6个月后每2个月监测1次体重、身高和头围,评价其生长发育速度。适时监测血常规、生化、微量元素水平,了解其骨代谢情况。②神经心理发育检查:在早产儿2岁以内,应按照纠正月龄或年龄对其进行动态监测,及早发现脑损伤并进行护理干预,可以大大提高早产儿生存质量和改善预后。③筛查指导:眼底检查可及早发现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听力筛查可排查有无听力障碍;头颅B超、CT或MRI等可观察脑器质性损伤;心脏超声可检查小儿心脏情况。这几项筛查对早期发现小儿疾患极具参考价值,应定期检查。

早产儿健康咨询:设立早产儿咨询热线,为家长提供健康咨询。利用媒体资源和网络资源,举办早产儿健康讲座,发放宣传资料,为早产儿家长提供有用的医疗知识和相互沟通交流的平台,从多方面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

减少不必要的刺激:由于早产儿发育不健全,凝血因子缺乏,极易发生脏器出血,特别是颅内出血,所以在家庭护理中,尽量为早产儿创造安静舒适的环境,减少不必要的刺激。在叩背或变化时,动作要轻,婴儿哭闹时不要抱起摇晃。指导家长注意观察早产儿的皮肤黏膜、呕吐物及大便的颜色,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讨 论

健康教育是社会发展和医学进步的产物[4],是指对特殊人群在疾病状态下进行与疾病有关医学与护理知识教育。早产儿是特殊的人群,由于其器官组织发育不成熟,潜在疾病较多,短期的住院治疗远不能满足早产患儿的需要,更重要的是需要进行长期的家庭护理[5]。但是初为父母的家长,大多数因为缺乏科学的育儿知识,尤其是抚养早产儿的知识更是缺乏,看到又弱又小的孩子往往缩手缩脚。如果一旦护理不当,很容易发生感染或营养不良等情况,给家长及患儿带来了极大的痛苦。由此可见,提高早产儿护理水平不仅取决于医护人员,而且更重要的是靠家长的积极配合。对早产儿家长进行健康教育,提高家长对早产儿出院后的护理水平至关重要,故应把提高早产儿护理水平贯穿于入院及出院后的全过程当中。总之,重视对早产儿家长的健康教育,使患儿家长掌握科学的育儿方法和家庭护理,从而减少了患儿疾病的发生,也减轻了家长的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使育儿水平得到提高,对促使早产儿健康地成长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71-72.

2 赵敏慧.按摩疗法对改善早产儿健康状况的作用.中华护理杂志,1999,34(12):763-764.

3 张巍,童笑梅,华.早产儿医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8.

早产儿护理论文范文6

关键词:舒适护理;早产儿;感染;温湿度;;喂养

对于医院的早产儿来说,相比于普通的新生儿,其在发育方面更为落后,生活能力不强,尤其在脱离母体之后,其各项生理功能都在调整期之中。而早产儿面对的生存环境和宫内又存在着较大差异。基于此,本文以某院收治的若干例早产儿的舒适护理为例进行了探讨。

1 临床资料

本文选取了某院2014年6月~12月收治的123例早产儿,其中男婴65例,女婴58例,其中胎龄为29+3~37w,平均为33.5w,平均出生体重为2.3kg。该医院将所有的早产儿都专门安排了新生儿病房,并对他们实行舒适护理与整体护理相结合的措施,护理之后所有早产儿的体重均有了明显的增加。

2 护理

2.1病房环境护理 在病房环境护理中,主要从合理调整温湿度、光线、噪音等方面入手。

2.1.1在调整温湿度方面,最好将温度控制在25℃左右,而将湿度控制在50%左右,同时结合早产儿的体重、胎龄等客观条件对暖箱的温湿度进行合理调节,以做好早产儿的保暖工作。这是因为早产生的体温调节中枢普遍发育不成熟,而且皮下脂肪也比较少[1],不能产生足够供应体表面积的热量,同时热量又散失比较快,导致环境温度是早产儿维持生命的关键因素,因此,保温箱要保持恒温状态,最好能对其体温做1次/h测量。如果体温维持在36.5℃的时候,可以每隔4h测量1次,如果早产儿需要更换尿布,操作务必要快。同时,要确保对保暖箱进行1次/d消毒和更换蒸馏水,保暖箱还要每周进行更换。

2.1.2由于早产儿如果受到了光纤的刺激,会使得其睡眠减少,甚至会增加他们患上视网膜病的几率。同时,可以对早产儿采用周期性的光照。可以在晚上8点便对保暖箱加盖光罩,有利于生长发育和疾病的恢复,帮助树立起正常的睡眠周期。

2.1.3还要减少噪声对早产儿的刺激,临床研究发现,早产儿在受到噪声刺激后,可以产生多种副反应,比如可引起呼吸暂停、心动过缓、缺氧、颅内压增高、血压增高、窒息,还可带来长期的后遗症,如听力缺失和注意力缺陷、多动症等。因此,在开启和关闭暖箱门时要轻轻地进行,避免其他物体撞击保暖箱。

2.2调整、避免变形 在保暖箱之中,比较适合使用小包为早产儿包裹,以增强他们的安全感,同时方便护理人员为其进行的调整。要特别注意,当将早产儿调整为俯卧位时,要严格检查口鼻之处,防止呼吸受到影响。临床发现,科学合理地调整,可以有效防止早产儿未来头型和耳廓的变形。采取俯卧位可改善早产儿潮气量及动态肺顺应性,降低气道阻力,对改善早产儿呼吸及肺功能有很大作用[2]。再者,在调整过程中,还可以促进早产儿的胃排空,防止食道反流,从而有效避免新生早产儿出现呼吸暂停的现象。

2.3心理舒适护理 在早产儿的护理中采用心理舒适护理也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比如,在对早产儿进行护理时,尽量减少护理过程中对他们进行的肢体捆绑,而应该给予肢体支持。护理过程中抚摸早产儿可以有效提升他们的应激性,以及提高他们的免疫力,并能够有效促进消化功能。早产婴儿在舒适的抚摸下,也会减少哭闹,显著改善睡眠,降低婴儿黄疸指数和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以避免出现"皮肤饥饿现象"。

2.4早产儿喂养 病情允许情况下早产儿应予早期、适量喂养,以刺激肠蠕动和胃肠激素分泌,减轻黄疸症状或缩短其持续时间,减少坏死性小肠炎发生等。在早产儿的喂养中,母乳是最好的选择,如果没有母乳才考虑使用配方奶,如果早产儿具有吸吮能力,可以在出生后的5h左右喂哺2~3次的葡萄糖水,当其耐受后才开始开奶。但是,在进行鼻饲喂养之前,都要注意奶液温度并从胃管回抽以了解胃排空情况,以在此基础上对喂奶量进行确定。喂奶后取右侧卧位,抬高床头30°,根据体重决定每次喂奶量及间隔时间,并每日检测体重,理想体重将是每日增加10~15g。

2.4感染预防 早产儿一般情况下抵抗力都不强,免疫力低下,由于其来自母体的IgG是比较少的,首先,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之前,要严格在遵守相关的消毒隔离制度之下,做到空气消毒、更衣、换鞋、洗手等,对于具有感染性的患者切忌进入。在早产儿每次大便之后,都要使用温水进行臀部的清洗,以防止出现尿布疹等疾病。同时,对于早产儿使用的乳具要严格消毒,而且对于室内每日至少保证通风2次和紫外线消毒2次,并且定期对奶嘴、物表、空气等等各种相关因素进行监测,从而保证各项指标都处于正常水平之上[3,4]。

3 讨论

该院通过对这123例早产儿进行了舒适护理,显著提升了早产儿的护理质量。通过舒适护理之后,早产儿的病房环境得到了改善,不仅促进了早产儿的生长发育,降低了其在医院发生感染的几率,从而使得早产儿在精神、心理和社会方面都取得了该有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敏,闫玲,董英,等.舒适护理在早产儿发育支持护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07,01:21-22.

[2]陈玉仁,蔡庆红.胃肠道舒适护理促进早产儿生长发育[J].中国实用医药,2013,21:245-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