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日常管理规范范例6篇

实验室日常管理规范

实验室日常管理规范范文1

【关键词】基层实验室;问题;日常管理;措施

0.前言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产品的质量问题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尤其是食品的安全成为当前最受关注的热门话题。就现在的情况来说,由于在食品的加工制作过程中广泛的应用添加剂等化学品,使得食品安全恶性事件不断出现,鉴于此,只有加强对于食品的检验监测,才能保证食品的安全,增强人们的购买力,因而,基层实验室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般说来,基层实验室是一个县级的检测机构,通过对产品进行检验检测来获取准确的产品数据,并将产品的质量以报告的形式反映出来,从而让人们详细的了解企业的产品问题。由此可见,基层实验室是保证基层质量检验的基本条件,其工作水平直接反映县级监测机构的监测水平,也直接关系着企业产品的质量情况。然而在实际当中,许多基层实验室的日常管理当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严重影响着实验室的发展,因此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本文通过分析基层实验室在具体实施中的问题,提出了一些相应的解决措施,进而不断加强实验室的质量管理,保证基层实验室监测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1.基层实验室管理当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随着基层实验室数量的不断增加,规模的不断扩大,但是随之而来的是诸多的实验检测质量问题,严重影响着检测机构的信誉度。下面将从四个方面来分析基层实验室管理当中存在的问题:

1.1人员素质比较低下

基层实验室的监测水平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工作人员的技术能力和综合素质。从当前的实验室人员构成来说,主要是技术人员的队伍结构不合理问题。目前,在基层实验室当中缺少高学历、专业对口、以及年轻的科技人员,尤其是缺乏具有中级技术职称的实验技术人才。[1]除此之外,由于基层实验室当中人员不足,不仅进行人员的更新和队伍的扩建,因此有些基层机构中的检验员不具备检测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甚至于一人承担起多项检测任务,长期以往,造成了基层实验室的技术队伍力量十分薄弱。

1.2设备设施比较落后

目前,基层实验室存在着仪器设备落后的现象,由此制约着许多大型项目的开展。特别是在项目较少的情况下,一些仪器设备的使用极少,由此造成了设备的荒废,加上维护费用很多,这就使得达不到检测的目的。与此同时,基层实验室的环境条件也是十分艰苦的,往往达不到实验开展的标准,由于不具备实验所要求的环境条件,也就不能对检测过程进行有效的监控,从而导致数据的失效,缺乏准确性。

1.3实验操作过程不规范

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抽样检测作为一项基本的检测工作,为了保证抽样的代表性,需要制定合理的抽样方案。然而在实际实施当中,抽样不按照抽样标准进行,缺乏详细有效的抽样方案,待检样品不能妥善保存等问题十分普遍,严重影响着最后检测结果的科学性。

1.4日常管理存在问题

基层实验室的日常管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保证检测实验的正常进,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可是在日常的管理当中却存在很多问题,具体如下:一是一些仪器设备缺乏日常的维护,从而导致灵敏度的降低,甚至于一些化学药剂已经过期,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二是实验试剂的不合理摆放,导致在实验的时候很慌乱,本来应该有的试剂却找不到,因此试剂的不及时应用,使得实验结果缺乏准确性。三是对于实验中的废水、废弃的不合理处理,以及对有毒药品的不妥善管理,容易造成环境的污染,甚至威胁着人们的健康。[2]

2.加强基层实验室管理的具体措施

2.1加强工作人员的技术培训

鉴于技术人员的缺乏,基层实验室应该采取多项措施来引进高素质的人员,从而不断扩建技术人员的队伍。与此同时,还应该注重对于技术人员的培养,通过组织短期的培训和进修等学习形式,不断提高技术人员的检测技术能力以及素养,从而在人员较少的情况下,提高检测的质量,保证实验数据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2.2更新实验的设备和基础设施

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领导的支持,因此,基层实验室的领导应该加大经费的投入,购置一些使用频率较高、以及精密性较好的仪器,从而开展一些新的项目。与此同时,要有目的的引进一些大型的仪器设备,并选派具有专业知识的实验技术人员进行仪器的管理和使用,充分发挥大型仪器设备的重要作用,进而不断提高实验室的检测水平。[3]

2.3制定规范的实验操作制度

做好实验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是确保检测结果准确的重要因素,尤其是抽样工作的扎实与否,直接影响着后续工作的开展,也是导致实验结果产生偏差的最主要原因。鉴于此,在实验过程中要建立有效的质量管理体制,通过定期开展内部审核工作,从而不断规范技术人员的操作过程。与此同时,为了保证检测数据的准确、科学和客观,需要对工作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和考核,不断明确员工的职责,对于员工自己来说,在考核中不断发现自身的问题,通过及时的改正,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实力。

2.4改善实验室的日常管理

在实验室的日常管理中,要从细小环节入手,不断提高实验室的管理水平。首先,增强对于仪器设备的维护,从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其次,制定合理的试剂保管制度,通过不断规范保管人员的行为,从而保证实验过程的顺利;再者,对相关技术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尤其是对废气、废水、废渣的处理,以及有毒物品的保管,不断加强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从而不断规范实验室的日常管理,确保实验室的生物安全。

3.结束语

综上所述,面对基层实验室管理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改善:一是加强工作人员的技术培训,增强技术人员的综合素养;二是更新实验的设备和基础设施,为实验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三是制定规范的实验操作制度,从而不断规范实验过程;四是改善实验室的日常管理,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从而使得基层实验室成为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及为社会提供公平数据的重要检测机构。

【参考文献】

[1]张桂敏.基层实验室质量管理中的问题及建议探析[J].首都医药,2013,9(20):48-50.

实验室日常管理规范范文2

关键词:电子实验室;管理;维护;规章制度;措施

1高校电子实验室管理与维护的现状

1.1人为因素带来的问题

由于每个学生的电子设施学习能力及操作能力不一样,有时会不小心短路实验用供电电源、有时会无意中错误连接实验电子线路或使用电子仪器仪表操作失误、还有一些不遵守标准规范的学生恶意更改实验系统仪器仪表及实验器材设置或者损坏相关实验器材,导致实验设备无法正常运行甚至崩溃。这些情况都将大大增多电子实验室的管理与维护工作,影响电子实验的进程。有些人为的因素会带来实验室的卫生问题,而电子实验室对于卫生的要求较高,而且长时间不合理的使用更会降低电子设备及器材的使用寿命,因此长期下来会导致电子设施快速的老化,大大降低了其使用年限,严重增加高校的实验成本。而对于计算机等联网的网络电子实验室设施容易通过互联网的浏览及恶意程序的下载安装导致网络电子实验室设施使用异常等一系列问题。

1.2外界环境带来的问题

对于电子设施,外界环境的要求非常严格。首先供电质量对电子设施的正常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外界电压的高低与稳定和电子设备的寿命息息相关,没有合适的供配电系统可能会导致电子设施使用寿命缩短;其次,环境中的湿度、温度等自然因素也影响着电子元器件的老化的程度。参考微型计算机等电子设施的正常工作温度在10℃~26℃之间。如果温度过高,各种电子元器件产生的热量就会积累,影响电路的性能,造成机器不稳定运行,温度过高时可能会烧毁电子器件,如果温度过低,也不利于机器的稳定运行。因为,在一定的湿度下,过低的外界温度会引起水蒸气凝结现象,造成器件生锈,甚至发生短路。而且,温度过低时,绝缘材料会变硬、变脆,大大缩短设备的使用寿命。湿度方面:当湿度过高时,电路板会涨大变形,造成插拔困难。高温潮湿的环境还会加快金属元器件接触面生锈,触点的接触电阻变大,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缩短其使用寿命。但是,如果环境湿度过低,则容易产生静电。在低湿度的实验室中,人在地上行走、操作设备、机械元件的摩擦等都会产生静电,而静电是对电子元器件寿命的最大威胁之一。这就要求电子实验室需要一套适合自身的完整管理措施和方法。

2高校电子实验室改进管理和维护的策略

2.1改进与完善实验室使用和维护制度

2.1.1规范实验室设施使用人员行为标准

电子实验室制度是为规范和约束使用人员行为做出的的准则,是维护实验室管理秩序,保证实现实验室管理功能、管理人员及其行为规范不可或缺的有

效手段,其对于适合现代化发展所需要的实验室实现科学管理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并且在发挥实验室的价值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对于协调试验系统中人员所进行实验活动的规范性中具有重要的指挥作用,同时也可以调动实验室管理人员积极主动性、充分发挥其才智的激励性手段。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任何一个集体,制定规章制度是非常必要的,而制度的有效执行需要实验室管理人员有强烈的责任心并且能够与实验老师积极配合。对于电子实验室的管理,应当提高对使用人员管理的能力,如新生入学时,学校负责宣传,并且在学院团委或学生会的配合下,带领新生参观电子实验室,使新生体会到实验室的规章制度的重要性,并且可以向新生示范如何规范使用实验室的各种仪器。只有做到相关的规定才可以保证电子实验室使用的标准化、规范化,保障基础设施安全,才会有保障学校实验室的财产安全和学术价值,实现科研教师和学生实验探究的目标。

2.1.2做好实验室使用日志

通过实验室使用日志,可以对于管理以及使用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进行及时查找,并且可以完善电子实验室所需要具备的管理体质,可以有效记录和跟踪实验室的运行及使用情况。各实验室每年都应当做到实验室使用情况和日志的记录,日志主要包括实验项目名称、日期、指导教师以及设备情况等内容。

2.1.3定期对于实验设施进行维护和校对

一方面,相关的管理人员需要对于设备的清单进行保存,在日常的使用中做好设备相关的出入库的记录,以便需要时可以进行设备流失的及时查找工作,为了加强设备管理,提高实验室运行设备管理水平,在实验室设备多、比较复杂的情形下,有必要定期维护和保养各电子实验设施。另一方面,电子实验室环境的整洁十分重要,这就需要对设备的使用实验及人员做好登记,做好实验室设备故障情况表和使用日志,加强设备的维护与管理。

2.1.4建全管理队伍规范实验设施的使用

建立每一个实验设施的使用规范,确保使用人员按照操作手册使用。首先,学校可以引进一批高水平和素质的管理人员,为电子实验教学和科研工作作出更好的贡献。另外,学校应该加大投入师资力量,定期开展针对管理人员的培训,更好的对于管理人员的素质和水平进行提高和规范,保证电子实验室管理人员的数量,并且根据指导老师的要求训练出良好的实验室管理人员,使其符合实验室管理与维护的要求。

2.2做好电子实验室外在环境的保护工作

2.2.1供电系统及静电防护

电子设备的供配电系统应该根据实验室设备所需电容量来设计,电子设备容量较小时,可采用专用低压馈电线路供电;容量要求较大时,应当设置专用电力变压器。静电产生的影响是一个容易忽略的方面,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由静电引发故障事例,因此在设计实验室之初,就应考虑主实验室内所有导静电地板、活动地板、工作台面必须进行有效的静电防护。

2.2.2保证实验室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是计算机等电子设施正常工作的重要条件。温度方面:电子实验室一定要安装空调和通风设备。而对于有些存放重要设备的机房应当装配双空调系统,以确保在某一空调系统出现问题时,而不至于造成实验室系统无法正常运行。参照微机机房而言,电子实验室温度保持在15℃~30℃,湿度保持在30%~70%,这是维持电子实验仪器仪表及实验器材等电子设施正常工作较为理想的环境。

2.2.3保证实验室的整洁

除自然环境中温度和湿度外,电子实验室洁净程度也是影响电子设备工作可靠性的一个重要因素。保持实验室内干净整洁,除了可以配备一套除尘设备,更重要的是要预防外界灰尘进入实验室,如实验室使用人员进入实验室时要穿戴干净的鞋套,不带零食饮料等杂乱东西进入实验室等。

2.3加强电子实验室安全管理

2.3.1做好实验室安全防护工作

在实验室中建立专门人员,主要负责实验设备的安全以及人身安全,加强对于安全事故的防护工作,如防火、防盗等等相关安全问题的防护,如有设备失窃或者是实验事故发生,应当在保证人员安全的同时及时处理,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报告学校相关部门,同时保护好现场。学校应根据实验室周边环境及实验器材的规模,保证实验室各类灭火器的数量,并按照相关要求定期检查灭火器是否有效。如果突发火警情况,应该迅速有效的采取消防相关措施解救(拨打火警电话、初步灭火、组织人员撤离等),同时应该及时向学校汇报相关情况,并且做好现场的保护工作。

2.3.2实验前后做好安全检查

在实验开始前指导老师或实验室管理人员应做好全面安全检查,在实验的过程中需要完善相关的安全措施,其中包括人身安全以及设备安全。其中需要强调的一点是只有当设备运行停止和结束后,实验人员才能离开现场。试验结束后,在下班离开前,相关的管理人员应该断开设备的电源,并且管好实验室的门窗,,做好电子实验室应有的安全防范工作。

3结语

在当今实验教学中,高校电子实验室发挥着其不可替代的作用,而电子实验室的管理和维护又是一个繁杂的工作,这就要求电子实验室管理部门、电子实验室使用人员及安全保障人员互相配合、相互协作,保证高校实验教学的正常运转。实验室管理人员应该不断的完善自身的管理理念以及专业技术,使高校实验室达到应有的价值。

作者:王萱 单位:山东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王称.试论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管理与维护[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20:126+144.

实验室日常管理规范范文3

关键词:高校;实验室;安全;内容;建议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9-0201-02

随着高校实验室建设的投入大幅度增加、教学与科研活动对实验室资源的依赖性增强、实验室开放性和共享性程度提高,实验室火灾事故、爆炸事故、毒害事故、机电伤人事故和设备损坏事故等也时有发生[1]。加强高校实验室的安全管理,不仅是教学、科研顺利进行的保障,也是生命、财产安全的保障。

一、实验室安全管理内容

(一)一般性安全管理

主要指防火安全、电气电路安全、仪器设备使用安全、个人防护措施、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实验操作规范、紧急预案等。实验大楼建设要充分考虑实验室的通风、照明以及温度、湿度控制等设施,电路、水、气管道布局安全、规范,有防火、防爆、防盗、防破坏的基本设备和措施等。

(二)化学品安全管理

主要包括化学品的种类与特性、化学品的储藏与使用等,特别是危险化学品。目前,高校实验室已逐步成为事故发生的高危区域,各种实验室特别是化学生物类实验室成为存在隐患最为突出的场所,实验室每天使用的易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和易制毒的化学品种类不计其数,如果在管理上稍为不慎,处理方式稍为不当或不及时,都有可能酿成灾难,严重威胁学校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学校的社会声誉。

(三)生物安全管理

主要包括生物制剂安全、微生物安全、人体血液/体液安全、传染性生物防护与控制等。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新的生物安全问题不断出现,对人类健康和环境污染都可能构成极大的危害。近几年,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条例和法规,以法律形式对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进行了规范,主要包括《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WS233—2002)、《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GB50346—2004)、《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环境管理办法》、《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l9498—2004,2008年修订)等。所有这些法规政策标志着中国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和生物安全认可工作进入了科学化、规范化的发展阶段。

(四)辐射安全管理

主要包括激光辐射安全、X射线安全、电磁辐射安全、辐射性物质与防辐射措施等。为了加强对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的污染防治,国家颁布了《放射性污染防治法》、《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和防护条例》等文件。2004年5月起,国家环保总局、公安部和卫生部联合首次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为期8个月的“清查放射源,让百姓放心”专项活动,这表明了国家对放射源管理工作的重视。高校作为中国科学研究的中坚力量,在较多领域使用了核技术,因此也存在着如何加强放射源管理的问题[2]。

(五)废弃物安全管理

包括普通实验室废弃物处理、化学品废弃物处理、生物废弃物处理、辐射材料废弃物处理、锐器废弃物处理、混合废弃物的处理等。

2005年7月,教育部和国家环保总局针对高校实验室的排污问题,联合下发“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实验室排污管理的通知”,把高校实验室的环境保护工作提到了学校管理工作的议事日程上,成为高校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教学科研校园环境的一项重要工作。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分别于2005年8月和2007年9月通过并实施了《废弃危险化学品污染环境防治办法》和《电子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管理办法》,但很多高校的化学实验室对废弃危险化学品仍未按该办法处理。部分高校即使在由指定人员收集后,仍然由于处理费用昂贵的问题,将收集后的危险废弃物低价交由不规范的公司运走,其最终结果还是倒入室外某个固定的场址,这对排放点的土壤和地下水将造成更加严重的点源污染[3]。

(六)高温高压设备安全管理

包括各种气瓶、高压反应釜、气体发生装置、高温设备、高真空设备等设备的区分、使用时注意事项、日常维护等。随着高校实验室在教学科研工作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实验室承担的任务和拥有的仪器设备逐渐多样化,各种高温高压等特种设备在实验室中时有发现,随之而来的安全问题也呈现出来。2009年5月1日,国务院出台新的特种设备管理条例并正式实施。条例提高了特种设备事故的等级,提高了处理事故的部门级别,只要锅炉爆炸有人员伤亡,就要成立省级调查组对事故进行调查,同时对管理部门的监察人员也提高了问责力度,这充分说明国家对特种设备安全使用的高度重视。

(七)信息安全管理

信息安全保障实验室信息资源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等,关系到实验室良好有序的发展。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4.1.6条款要求“实验室及其人员对其在检测和/或校准活动中所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技术秘密负有保密义务,并有相应措施。”为此,实验室应制定有关的措施或文件,并有效实施,以保证利益不受侵害。

二、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探讨

(一)完善安全工作组织体系和责任体系

研究表明,思想上不重视和管理不善是引发各类事故的主要原因。据中国火灾事故资料显示,90%以上的事故与人的错误有关[4]。因此领导重视,责任明确是安全工作的关键。管理首先要解决体制问题,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要完善安全工作体系和责任体系,可采取“学校归口管理—院系集中管理—实验室具体管理,责任到人”的管理模式,成立各级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责任分工明确的安全工作管理队伍,明确各个层面所应承担的责任及应履行的职责,并签订相应的安全承诺书,确保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落到实处,不留真空地带。

(二)树立安全环保意识,加强防范措施

实验室管理要树立强烈的安全意识,重视实验室安全防范措施的建立,以“防患于未然”为指导思想,对实验室、实验仪器和实验操作进行分级管理,划分出实验室安全监控重点区域,区别对待。针对不同实验室或区域特点,了解可能导致事故的因素,并采用事故树[4]分析方法,获得各种因素的影响因子,以及每种因素发生后可能导致的破坏范围及威力,针对性地布置各种防范措施,真正做到对症下药。

(三)建立健全实验室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规章制度的制订是系统管理的起点,也是监督管理的基础。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发生有其因果性、潜在性,必须要研究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原因、表现形式以及类型,从而探讨各种消除、控制事故发生的方法,做到有据可依、有章可循[5]。为此要狠抓管理制度和管理措施的建设,建立健全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以达到规范、约束并指导实验室安全管理行为的目的,为实验室安全提供重要的保障,为教学科研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四)组织各种安全教育,加强实验室日常培训

实验室安全管理要“预防为主,以人为本”。安全教育可以提高人们的认识和安全素质,是防止各类事故发生的重要因素[6]。实现实验室的安全工作目标,不能仅靠赋予师生管理责任,还必须组织各种教育,更重要的是加强实验室日常培训。

学校应在两个层面上开展安全教育工作:(1)学校层面:一是对师生开展常规性安全知识教育,内容涉及安全规章制度、消防知识、案例教育等;二是对师生进行相应的技能培训,例如灭火器使用、报警、火灾逃生等,并且定期组织演练。(2)学院层面:组织学生学习掌握实验室仪器设备设施特别是特种仪器设备和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的使用规范、化学试剂的使用与保管规范、实验操作规范以及实验室内部的管理规定等。与此同时,还应该注重对师生进行安全知识和技能方面的考核,以促进全校师生树立安全防范意识和安全责任意识,掌握各种规章制度、规范与技能。

(五)加强实验室安全文化建设

实验室安全文化作为实验室文化建设的一部分在中国高校实验室中的应用还存在许多空白点。借鉴各行业的先进经验,构建实验室安全文化体系,充分发挥文化的“软管理”作用来激发师生内在积极性,可以促使师生主动遵守安全规范,自觉消除安全隐患。结合不同实验室特点,建立实验室安全视觉识别系统(主要包括安全色、安全标志、警示线、警示语句及根据工作场所、设备和产品等特定条件下所衍生、组合的各种警示标识),能够形象地传达安全管理理念,提高安全视觉标识的统一性、标准性、系统性和艺术性而具有良好的宣传效应。它能使人感悟到安全文化的个性与内涵,其传播力量与感染力量最为具体而直接[7]。

总之,实验室的安全与环保工作关系到学校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工作的正常开展,是创建“平安校园”与“和谐社会”的基础,是中国高校迈向世界一流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基础性工作。实验室的安全管理与环保工作涉及面广,责任重大,需要多部门的重视和协调。目前我们的实验室安全管理所开展的工作与国外相比还有差距,仍需要实验室管理部门和实验室工作人员齐心协力、集思广益、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 李五一.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概论[M].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2006.

[2] 王咏妙.对高校实验室辐射安全管理的探讨[J].实验室科学,2008,(4):91-92.

[3] 朱丽华,徐锋.中国高等学校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现状及对策[J].工业安全与环保,2008,(3):40-42.

[4] 王同顺,赵素然.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 保证师生的生命安全[J].实验室技术与管理,2004,(6):143-145.

[5] 王立达.成教学院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1):149-151.

实验室日常管理规范范文4

关键词:实验室;管理;问题;对策;分析

引 言:对于检测实验室的建设,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科学、准确以及公正。实验室是进行检测实验的重要场所,实验室内部的环境、设备、材料等都会对检测实验结果带来很大的影响。因此在日常的检测工作中,必须要加强对实验室的管理。尤其是要加强对各种实验仪器设备的管理,因此仪器设备是进行实验的主要工具,其质量和精确度的高低对实验结果有直接的影响。在当前实验室的管理过程中,对于仪器、原料等方面的管理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对实验设备只重视使用,忽略保养,对实验设备的利用效率低下等,都是当前实验室管理过程中面临的一些现实问题。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应该加强对实验室中各种仪器、设备、材料等方面的管理力度,确保质量检测工作能准确、公正。

一、实验室设备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

对于检测实验室的设备管理,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重视对设备的使用,轻视对设备的管理。长期以来,对实验室设备的使用的重视程度都要高于对设备的维护程度。比如各种实验设备的管理制度不严格、执行力度不够、管理手段比较落后,对设备的管理也没有形成正确的意识和定位。近年来,政府对于各种质量的监控力度不断加强,检测实验室的建设力度逐渐加强,但是对于相关制度的建设却是不够完善的。很多实验设备的管理过程相对比较落后,比如还是还是采用传统的账簿方式进行管理,与检测实验室在现代化背景下的发展目标不相适应。当前的实验室管理过程中,只要实验室设备能够保证使用就很少关注对其管理,一旦出现问题时,就会立即找到设备维修处进行维修,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很少对其进行管理。使得设备的管理工作处于一种比较被动的局面。

(2)对实验室设备的故障预防不够重视。当前很多实验室检测设备的故障预防工作,也是实验室管理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在很多实验室的管理过程中,不能定期对实验设备进行周期性的管理和故障的预防,而且对设备的使用也没有践行相应的预防理念,使得很多设备的故障预防工作不到位,在工作中容易导致实验室设备出现故障和问题。比如在使用分析质谱的过程中,一旦出现突发性的断电,就很有可能导致分子涡轮泵的损坏,从而影响到正常的检测工作。

(3)对各种实验室设备的维护和保养的力度不够。在实验室的检测过程中,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工作对于实验设备的性能有很大的影响。实验设备的维护和管理工作应该被当做一件日常的工作来对待,但在实际的实验室管理过程中,设备的维护和管理往往做得不到位,往往是重视对设备的使用,忽视了对设备的维护和管理。有的时候甚至为了应付检查,会填补相关的维修记录,使得很多设备在长期高负荷的使用过程中积累了很多问题。因此在实际的使用过程对各种检测结构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对于一些小问题不及时处理,会积累成为设备的大问题。最终导致各种实验设备性能的降低。

(4)对管理责任的重视程度不够。对于检测实验室的管理,一定要有明确的管理责任体系,在很多实验室的管理过程中,虽然有各种相应的规范和文件,但是具体的责任落实还是不到位,不能使得人和设备的管理进行对应,尤其是对于一些多人操作一台实验设备的情况,更是不利于设备管理责任的落实。而有的实验室管理中虽然对各种设备的管理指定了人,但是实际的管理中责任意识不强,导致实验设备的管理存在很大问题。

二、如何加强实验设备的管理

实验室设备的管理存在的问题对于实验室的检测质量有很大影响,在实际的实验室管理中,尤其要加强对实验设备的管理,提高实验设备的使用效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

(1)建立全新的管理模式。首先,要加强实验室设备管理观念的改变。实验室设备是进行各种实验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是保证检测结果准确可靠的重要基础。为了保证检测的准确性以及公正性,必须要加强实验室人员对实验室设备管理的意识。建立一个完善的管理体系,加强在日常工作中对实验设备进行管理的力度,利用各种优势资源对实验室检测的各个环节进行管理。其次,要对实验室设备进行规范化的管理。实验室的建设要规范化,建立现代化的管理制度,对于各种设备的采购,无论是配置、采购还是保养管理,点都要做到合理。在管理中要加强综合管理能力的提升。提高检测实验室中各种设备和技术的综合利用率。检测实验室的相关负责人,要带头对实验室以及各种设备进行规范化的管理,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对各种工作进行相应的细化,确保在实际的工作中能够做到有章可循。

(2)加强对各种实验室设备故障的预防。在实验室的设备管理中,要加强对各种故障的预防,以“预防为主”的设备管理方针和原则进行实验室设备的管理。在进行故障的预防过程中,要实行定期的维修,按照相应的计划进行维修工作,预防各种事故的发生,对设备的利用效率进行有效的提升。以保障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对实验室设备的故障预防,一种是进行预防性的维修,一种是进行改善性的维修,两种方式都需要定期对实验设备的使用性能状况进行评估检查,保障各种设备能够有效地使用。

(3)制定相应的管理计划,加强对实验室设备的管理。在实验室设备的管理过程中,要制定详细的管理计划,并且按照规定执行相应的几乎。如各种检测仪器的检查计划、维护和保养的计划、校准计划等。各个计划都是实验设备管理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规章文件,检测中心要按照相应的规定进行制定,并且在实际的工作中,也要加强监督作用,促进各个计划的实施。并且在实际的工作中也要对各种计划的效果进行评价,以保证实验室的仪器设备的性能能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

(4)明确实验设备管理的责任。在实验设备管理中,管理责任不够清晰,是一个实验严峻的现实问题。由于责任落实不到位,使得实验设备的管理往往也不能实现相应的效果。因此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应该要制定相应的责任管理规范体系,在日常的仪器设备的使用过程中加强对设备的管理。

三、结语

实验室设备对于实验检测结果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在具体的实验设备管理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采取相应地措施进行问题的解决,以提高实验室设备的利用效率,提高检测质量。

参考文献:

实验室日常管理规范范文5

关键词:高校医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探究与分析

1引言

高校校内的医学实验室相对较为特殊,该场所日常主要用于:主体学生们进行实践医学护理素质塑造、实践性动手实操技能提升,以及相关医学实验创新研究能力的提升等,其内部常常会放置一些相应的医用仪器设备,大多成本较为高昂,因此,强化高校医学实验室的安全性管理十分必要。近些年来,伴随各类高等院校对于学生的加大扩招等,相应的医学实验室的规模也日渐得以拓展,继而社会中各高校医学实验室系列事故现象也频频发生,因此,对于高校医学实验室的安全性管理的强化尤为迫切。当前,对于该特殊场所的安全性管理理念等依旧未具客观规范性、未成体系,这常常会对实际的系列安全性管理有极大的制约与限定。

2医学实验室具有的安全问题

高校医学实验室,其室内的安全性问题较为多样繁复。譬如,实验室职员与相应护理系学生等的安全、各系类实验产成废弃物带来的相关危害、对具体校园环境等产生的污染等。因此,应当更加关注高校医学实验室的各类别安全性问题,具体相关内容如下所示:

2.1关于化学性方面的危害

系列医学实验中,常常会运用多元化的化学物质,而化学药品,常常具有系列较剧烈的反应特性,譬如强酸、碱性,强腐蚀性,甚至包含一些内含毒素、易于挥发等的特殊药剂。日常校园医学实验室管理工作过程中,或者相应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因环节操作不够规范、重视的不够等,往往很容易诱发相关意外性状况,以至于给自身或室内操作人员等带来相应的安全性隐患。

2.2关于物理性方面的危害

众所周知,物理学系列学识汲取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其内含多类别的能量,而相应的能量在实践发挥效用时,往往也对相应医学实验室有影响,对相关的常规性管理维护人员,以及实践施行医学实操的相关学生们造成了潜在安全威胁,其中主要有以下几类:(1)实践使用电力、用水相关境况下,常常会由于操作不规范、运用不科学等,使得对应实操学生等各类意外触电、体表皮肤烧伤等危害状况频发(2)具体实验室内,常会有一系类的专业化设施、设备,而在实践运用过程中,若未理性化悉知相应的规范操作流程、未能很好地领悟其相关物理性运作原理等,常常也会很容易引发事故,相应专业化机械设备的操作不当,最终使得相应人员受到一定的伤害等。(3)除此之外,实践医用实验室内,还常常有相关的医用药品、或者定项化医用仪器等,具有一定的辐射性,或者在受自然光接触性会产生一定潜在性的反应,其常常也会对相应参与人员有一定的危害等。

2.3关于生物性方面的危害

主要是相应的特定生物,在日常生活中,或者在具体医学实验室进行系列实操项目过程中,常常对人体或者周遭的空间环境有一定的危害性。一般而言,该方面常见的危害来源有两大类别,即特定相关生物或者病毒的基础性组织切片,以及相关刺激性释放气体的具象化物体。

3关于高校医学实验室安全性管理相关要措

(1)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制度。①关于医学实验室方面各类高等院校内部,其相应医学实验室的建构,应当依据自身综合特性以及院校内部各类实际状况,来进一步细化与完善具体医学实验室的规章与限定准则,可对应定制完备的系列规定,以纸质版的形式印发出来,可以适时地张贴在实验室内较醒目的位置,以便执教者、日常管理者以及实操实验的学生们都可以更好地将各项特别注意牢记于心等。②关于各类仪器设备方面实践化的医学实验室内部,常常都会放置一系列的相关医学仪器设备,因而,在日常生活中,对于这些相应的医学设备,还应当进行较为精细化的维系养护与周期性管理。另外,这也对于实践运用的学生或管理人员,相对的有了更细碎化的限定要求。譬如,在实践运用过程中,应当明确悉知相应的实操规范流程,进行实际应用时,还应当及时进行信息记录,相应医学设备的运转等,也应当特别地予以说明和备注等。③关于具体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方面该项主要是指,对于高等院校内部的相关医学实验室而言,应当日渐建立和完备其常规化的安全性方面的管理制度,以便更好地进行日常顺利地运作。譬如,高校内部的相应部门应当适时协同并签订关于校内具体医学实验室的安全性管理的责任书,以便更好地将三级管理模式中一系类的责任等具象化地落实至每一个安全管理的参与人的实践管理中。④关于相关特殊危险品的管理高校内部医学实验室的场所较为特殊,其中各类药品种类呈现多样性,化学物质、物理特性大类、生物属性等等,因而该场所内部的相应物品,其常常含有各类别的特性,比如容易挥发、与自然空气接触易发生剧烈的反应、腐蚀性、放射性等等。因而,对于其相关的安全性管理应当格外关注,应当依据实际状况,严苛予以定性化以及定量化的限定标准。此外,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应当严苛依照既定的管理施行流程,以更好地保障实验室内人员等的安全。(2)除过以上相关所述,对于实际医学实验室的执教者以及实操学生们而言,还应当积极树立安全性管理的主观能动性意识,在实践运用医学实验室的过程中,应当时刻以安全为第一要义,对应相关的精细化管理工作施行过程中,也应当注重安全工作的进行。具体可以通过一系列深化准入医学实验室的各项规章限定,以更高效地提升执教者与受众学生们的安全性自主意识。

4深入完善与强化实验室安全性管理的相应方法

当前社会发展阶段,高等院校医学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方面依旧实存相应的亟待进一步完善之处,需要我们对其进行强化与完善等,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践切入:(1)进一步加大具体实验室的安全性宣传力度。对于高校内部相应医学实验室而言[1],为了更好地提升相应实践参与人员师生、管理人员的安全性能动意识,适时地进行相应的安全性宣传是十分必要的。具体可以利用校园内部的局域网络,适时地借助相应多媒体设备,来周期性地播放系列相关实验室安全性宣教的视频,以便更好的引导受教学生们汲取有效安全信息,从而在相应实际操作过程中,遇见偶发性状况时,可以更灵活、科学的随机应变。此外,院校还应积极组织相关的偶发境况演习活动,以便更好的为相应安全管理工作做好坚实的准备。(2)高效提升实验参与人员的综合性素养。相关的安全性事故未实际出现之前,院校就应当积极引导实践实验参与人员树立“防范于未然”的忧患意识。具体可通过对实践相应参与人员进行适时的专项化培训,对应的培训内容可以更多维度的拓展,比如对医学实验室内相应危险药品的效用及特别注意事项的讲解,对于相应危险状况的科学应对方法讲解等等,以便更高效地提升相应实际参与人员的专业化学识以及综合性素养等。(3)优化处理实验过程中系列废弃物。①关于生物废弃物方面的优化处理。该方面的废弃物按照形态划分常有两大类别,即固化物以及液体废弃物[2]。其中,前者更多是指,在相应实操学生们系列实验完成后,对于遗留于室内的动物残骸或者植物植体等。对于这些遗留物,应当进行时效性的专项化处理,不可肆意丢弃,还应当适时依据相关规定进行消毒特别处理,随后进行质密封存处理,一般情况下常运用专业化的塑料袋进行封存以及统一化集中性处理。而对于相应实验使用过的培养液体,常需要进行适时的高温杀菌,随后再进行相对集中化的处理。②关于废液、废渣的处理。实验期间产生的一系列废液、废渣,应当被有机集纳起来,统一于既定地域内进行优化处理。③对于额外废弃耗材的处理[3]。对于相应医学实验室内,在实践实验过程中,常会产生一些额外的废气、耗材。比如相关的塑料废品需要被有效处理,一般而言,常需要利用一种塑料容器,其对应制作材质较为特殊,通常将相关的废弃物,适时集纳起来,随后一并进行置放。除此之外,还应当依据既定日期时间进行灭菌以及回收等处理,这期间,对于相关玻璃材质的废弃物,还应当适时进行类别分化、优化处理等。(4)进一步强化对相应医学实验室安全性管理的监管。主要是针对院校内相应医学实验室的内部细化区域而言。譬如,校内医学实验室内,实践施行实验的场地、常规化储存各类别药品专项室、特别储备相应含有毒性或其它特殊性状的库房等等。对于以上相关的实验室内场地,都应当如期进行全面检查与监测,以及系列不定期、不定项的抽测性检查,以便更好地保障相应的安全性管理要措,可以更完备地得到落实。另外,对于既定医学实验室而言,其内部的水、电、医学仪器、各类别专业化设备等,也应当适时地进行要周期化地检测,以更好地规避相关的安全性隐患状况的发生。

实验室日常管理规范范文6

关键词:工程造价实训室;规范制度;精细化管理

1精细化管理的概念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理念和文化,它原是一种企业管理理念,是建立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对工作流程和内容进行精细化分工,落实管理责任。在保证学院规章制度文件的前提下,通过规范实训室的管理流程和要求,避免重复性、无效性工作,保证实训室正常运行并持续建设发展。

2工程造价实训室管理现状

工程造价实训室是专业教师指导实践课程,让学生能够理论实践相结合的重要平台。本案例中工程造价实训室有实训室3间,总面积445㎡,工位244个,音响多媒体设备3套,主要使用BIM系列软件、三维仿真等专业软件。随着行业需求更新和教学改革,信息化发展不断推进,实训室除满足日常专业项目实践课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以外,也要为社团、软件培训、无纸化考试和专业比赛等活动提供设备场地支持。工程造价实训室各间软硬件配置不一,各类活动和专业实验课对软件、环境需求不同,课表安排有一定难度。计算机作为工程造价实训室主要设备,使用过程中会出现硬件损坏,系统、软件崩溃、病毒感染等问题。部分学生的不良生活学习习惯也影响实训室设备、卫生环境和课堂秩序。因此,管理员需要做更多的工作、用更多的时间去管理维护设备,否则难以保证实训室正常运行,提供良好的实践教学环境。

3精细化管理措施

3.1深入剖析规章制度,精细化落实

现有学校通用管理制度适合普通机房管理,而工程造价实训室作为专业实验实训场所,根据自身管理需要,认真做好仪器设备的入库登记,验收日常维护和检修工作,对所有的仪器设备要立帐建卡,使管理流程精细化。

3.1.1设备使用、维护登记为了管理好实训室设备,落实设备损坏赔偿责任,要求管理员对设备单独编号,对耗材立档建库,以便于日常记录。课前检查实训室设备,根据开展的实践课程内容填写《设备使用登记表》,课后检查设备使用情况,若有故障或耗材更换的,应及时与实验指导教师和责任人确认,登记《设备养护、维修记录表》,实时更新耗材库存,保证在用设备的完好率。

3.1.2设备更新和配件采购为了保证实训室正常运行,实践教学任务的顺利开展,管理员日常多关注行业信息,访问各类专业软件官网,根据各专业实践项目的授课需求,及时更新软件。若需采购新设备或耗材,应按流程进行,如图1。①采购项目的论证、审核:编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②采购项目的审批(立项):对采购项目进行市场询价,编报采购预算,通过财务系统提出采购申请进行审批。③采购项目的实施:经批准立项的采购项目,由申购(使用)部门报职场管理部门组织实施。④合同签订:根据学院《合同管理办法》与供应商签订合同。⑤验收结算:按学院有关规定准备好相关材料,根据合同约定由学院有关部门会同供应方代表共同验收,无误后办理财务结算。⑥设备入库出库:采购项目验收后,资产管理部门对设备入库登记,使用部门再登记出库领用。

3.1.3实训室安全卫生为了给师生们提供一个良好的教学学习环境,管理员应日常巡查室内的电线、开关、门窗、安防、消防器材等,避免计算机设备因使用不规范,线路老化等情况给实训室带来安全隐患。另每周固定安排2次卫生清扫,保持实训室卫生环境,由相关安全员或值日员填写记录表。

3.2设备精细化管理,提高利用率

各间实训室计算机硬件、软件配置各不相同,管理员需要根据实践项目对实训室进行合理安排,保证各个专业班级都能按照课表正常进行教学,最大限度提高实训室设备利用率。安排实验课流程如图2。①实验项目通知:学期初对专业教师工程造价实训室可开展实验项目通知,确定信息报送截止时间。②收集授课计划:收集各专业教师的实验授课计划,确定各行政班在本学期实验、实训项目等信息。③查课表:查阅相关行政班的理论课表,确定实训室使用时间。④统筹安排:根据不同实验项目,错开相同上课时间,合理安排3间实训室的实践课。⑤课表:安排本学期工程造价实训室课表,在开学前一周给各科任教师。

3.3精确分析学生特性与心理,规范学生课堂秩序

现代大学生未养成良好的大学生活学习习惯,有的学生作息时间不规律,晚上看视频、打游戏等到深夜,第二天早上晚起、起不来,导致上课迟到、旷课。有的学生早餐来不及堂食就打包到实训室吃,包装袋、纸巾等垃圾随意丢弃,使实训室卫生环境脏乱差。且实践课相比理论课的教学氛围更自主活跃,课堂上学生相互讨论实操是常态,这也导致个别学生浑水摸鱼,在课堂上玩手机游戏、看视频、聊天、甚至补眠,实训室课堂纪律难管理。为了规范学生课堂秩序,根据实训室每排10个机位的布局,以10人小组为单位进行分组。分组教学需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确定各小组组长,明确组长职责,以课堂任务完成度作为平时成绩评分参考,让小组成员起到相互监督、相互学习讨论的作用,改变原有教师与学生一对多的学习模式,使课堂氛围更加积极活跃,更有利于实践课程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