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对国际商务的认识范例6篇

个人对国际商务的认识

个人对国际商务的认识范文1

IIEI的系列认证包括国际商务专员、国际商务物流师、国际商务营销师、国际商务单证师、国际商务财务风险专家认证、国际商务权威专家认证、国际商务管理专家认证等7类。

美国国际进出口协会拥有经验丰富的专家群体,它所推行的课程体系以及职业标准具有相当的权威性。国家外专局将其引进国内,这为那些有志于从事进出口贸易的人士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在推行外销员和商务师的培训和资格认证。但是这两项资格仅提供了单向的视角,即如何“走出去”。倘若能从逆向的视角,从了解国外的贸易政策和做法入手,我国外贸工作者的知识体系就会更加完备。因此,我认为,美国国际进出口协会的课程体系及资格认证体系与我国现有的相关体系不仅并行不悖,而且相辅相成…”IIEI资格认证体系的引入是中国对外贸易不断发展的要求。符合行业标准的从业人员,其技能和经验对于提高业务效率等都有重要作用,不同部门都需求能掌握规范业务技能来处理对外贸易事务的从业人员。由于传统教育体系下培育出来的人员缺乏在国际贸易行业工作的相关实践经验和有针对性的知识及技能,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所以IIEI这一唯一具有标准化、规范化教育和认证资格的机构提供的培训,就凸现起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国家外国专家局培训中心(TCSAFEA)是国家外国专家局直属事业单位,通过聘请中外专家联合讲学,国内、外结合的培训方式,为政府各部门,各类企、事业单位培训不同类型的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重点培训高层次、复合型和国际化人才。尤其近年来,先后成功引进了一些国外先进、成熟的知识体系,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国际化认证考试和培训工作。引进的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MI)的项目管理(PMP)资格认证已经在中国培养出上万名持证者。引进不久的美国国际高级人力资源管理职业资格认证项目(IPMA)已经受到广泛关注。为了顺应世界经济发展的“全球一体化”潮流,最大限度的减小贸易摩擦,回避贸易风险,美国国际进出口协会建立了IIEI职业资格认证体系,一个重要目的就是统一全球外贸用语。

IIEI职业资格认证体系被世界广泛承认,是目前国际贸易领域最具权威、最为通用的职业资格认证体系。已经有北美、欧洲、中东及非洲的接近100个国家使用该体系,包括微软、宝洁及摩托罗拉等全球知名的上百万企业,引入该体系培训员工,极大的提高了进出口业务的效率。IIEI职业资格认证体系,一个重要作用就是统一全球外贸用语,使各国从事国际贸易工作并有着不同理论背景的专业人员“说同样的话,做同样的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同行。IIEI职业资格认证体系被世界广泛承认,已经有北美、欧洲、中东及非洲的接近100个国家使用该体系。

信息社会对各行业产生了巨大影响,外贸领域也不例外。作为课题研究或是业务交往,都需要大量的信息支持。IIEI拥有20000多个人会员和遍布世界的团体会员以及包括政府部门、院校、研究机构、企业及知名专家等全球范围的合作伙伴,通过相互交流,可以获取大量有价值的信息。学习IIEI并通过认证,就有机会获得个人会员资格,从而登上IIEI设置的全球国际贸易信息平台。

我单位取得国家外国专家局培训中心进出口专员国际职业资格认证项目(简称IIEI)的,准备近期开展推广工作,IIEI体系的引进背景,国家外国专家局培训中心于2005年底与国际进出口协会签订引进协议,成为国际进出口职业资格认证(IIEI)体系在中国大陆,包括港澳地区的唯一机构.中国加入"WTO"以来,经历了五年的贸易保护期,这期间中国政府调整了外贸政策,开放了外贸审批权,使多年来外贸的国际垄断地位彻底改变.

这些都与国际贸易人才储备没有完成,缺少国际通用型外贸专门人才密切相关.官方统计,我国仅在"十一五"期间,就缺少外贸专门人才30万人.一些外贸科研部门更是预测中国缺少外贸人才180万人.国家外国专家局培训中心着眼于为中国培养急需的与国际接轨的国际贸易人才;为我国更多外贸企业减少在国际进出口贸易中的损失;为越来越多走出国门的中国企业规避风险而引入了IIEI体系.

于我国企业对国际贸易标准、环境、流程了解不够,且缺少具有良好国际沟通能力和沟通效率的专业人才,中国国家外国专家局培训中心今天宣布将推广国际贸易职业资格认证体系(IIEI)。

IIEI国际贸易认证体系以国际标准和全球公认的知识体系为基础,

集合了行业专家和全球的合作伙伴,是现今国际贸易领域最权威,最通用的职业认证体系。该体系由美国国际进出口协会开发、制定。目前,全球接近100个国家,上百万个企业依照IIEI来更新员工知识结构,提高外贸工作效率。

**年,我国入世的5年外贸保护期即将结束,包括金融、保险、制造等产业将完全对外开放,但国内却缺乏一个完整的国际贸易标准体系。快速推广IIEI认证体系有利于为我国外贸领域提高国际沟通能力和沟通效率做好人才储备。此外,正在不断涌入我国的跨国公司大多数承认并了解IIEI认证体系,推广这一体系也有助于我国本土人才与国际职业规范接轨。

本单位开展此项培训的推广方案:

一、2009年×月××日下午在××大厦举办IIEI深圳推介会,邀请专家和领导具体介绍IIEI认证体系。以及新闻媒体的朋友,以便于更好的推广IIEI培训的推广方案

二、于2009年×月、×月分别举办IIEI-CE认证培训班。培训班分为:

1、全日制班:国家IIEI-CE统一考试前一个月内,每日8课时,连续五天。

2、业余制班:滚动开班,每周六、日全天上课,每日8课时,连续三周。

3、企业内部培训班:可根据企业内部需要随时开班。

三、2009年×月××日、×月×日、×月×日、(2009年加试时间×月×日)××月××日参加IIEI-CE认知统一考试。使得大家更加清楚的了解IIEI是什么。

IIEI体系在中国推广的意义:(一)提供了进入世界知名企业或分支机构从事国际贸易或国际商务等工作的机会.

通过IIEI知识体系的认证,也就同时得到全球外贸领域的认可.(二)提高国内外贸领域的岗位竞争能力.

个人对国际商务的认识范文2

论文摘要:商务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在商务环境下既得懂专业知识又精通英语,还要通晓商务知识及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复合型外语人才。本文从商务英语教学面临的挑战和存在的问题探讨如何在商务英语教学中导入商务文化,培养学生熟练掌握语言技能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成为具备全球视野的高素质公民。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力度的不断加大并成功加入wto,英语学习已从单纯的语言交流走向多元化,对既熟悉国际商务又熟练掌握英语的高级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商务英语是目前高校英语专业中较为热门的专业方向,其最突出的特点是英语语言与商务专业知识的密切结合。

商务英语作为专门用途英语,蕴含着丰富的商务文化,包括不同国家的商务传统习俗,商务礼仪习惯等,使学生在掌握商务知识的同时,也全面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和社会风俗习惯,这一特殊性决定了商务英语教学应定位在对学生语言能力及专业技能的培养上,以提高学生在商务环境下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能熟练运用外语,熟悉国际事务、懂得并遵守国际惯例和国际礼仪,具备直接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在多元化社会中发展。

1、跨越文化界沟

1.1 文化是人的生存环境。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性,各国各民族文化都是经过了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积淀,它们的形成都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文化是人的生存环境并带有各自民族的特点,是一种人们共享的社会模式。但是,每一种文化都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完善与发展的问题,只有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才能以平和的心态去审视、吸收另一个民族文化的精华。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语言阐述文化,并对文化起着重要作用。有些社会学家认为,语言是文化的基石--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从另一个方面看,语言又受文化的影响,反映文化。可以说,语言可以折射出人们的生活环境及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它不仅包含着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蕴藏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顾嘉祖认为:语言与文化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理解语言必须了解文化,理解文化必须了解语言,语言反映着文化的内涵、价值和精华。[1]

语言是人类交际的核心因素,商务活动是离不开语言交流的,语言中丰富的文化内涵,使商务活动中的交际不单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跨文化现象。中西方的文化差异给中西方文化交际活动带来巨大的影响,呈现出不同的文化形态,这种差异反映到语言层面上,就表现为语言差异。由于文化与语言的差异,任何跨文化交际都不能只从本国文化的接受心理去理解语言差异,而应兼及文化差异。随着商业经济的全球化,文化的多样性在商务活动中与日俱增,国际市场体现了文化的功能,在一定意义上对要开拓国际市场者来说,必须重视合作管理工作中异文化语言的学习和理解与这种语言密切相关的文化。

1.2 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这个概念是从英文的“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翻译过来的,它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2] 这个看似简单的定义却蕴含着丰富的内涵,首先是文化和交际两个基本概念本身内容丰富;其次是文化几乎渗透到人们生存环境的各个层面,交际作为一个语言和非语言使用过程涉及个人的生理和心理,认识和感知以及社会文化环境,跨文化交际作为两者的结合所研究的内容也就更为丰富。

“跨文化交际已经成为21世纪的时代特征,任何希望参加国际事务、国际合作和国际竞争的国家、民族和机构都无法回避这一时代所提出的挑战。”[3]跨文化交际可以是国家之间、民族之间、个人之间的交际活动,其内容也可以涉及政策、政治观点、价值观、风俗习惯、礼貌、称谓等方面。

1.3 跨文化交际能力。“所谓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指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合适交际的能力。”[4]由于交际能力包括语法能力、社会语言能力、语篇能力和策略能力,而跨文化交际能力则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超越本族语与非本族语之间相应的具体文化的约束,了解不同文化环境中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在进行跨文化学习与对比时能更准确、深刻地认识到本国文化与异国文化的异同,跨越文化界沟,开拓视野,建立多元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2、商务英语教学中导入商务文化

2.1 商务英语教学的目标。英语是国际商务的通用语言,商务英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合格的商务人才,教师在教学中既要重视教学方法,又要注重学生文化能力的培养,商务英语教学不仅应包括语言教学,而且还应该包括文化教学,培养学生在商务环境下既得懂专业知识又精通英语,还要通晓商务文化及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复合型外语人才。

2.2 商务英语教学与商务文化的导入。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涵盖了所有学科,孤立地为语言而学语言的方法已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了,而商务英语最突出的特点是英语语言与商务专业知识的密切结合,这一特殊性决定了商务英语教学与商务文化的导入是密切相关的,是在了解非语言行为的文化差异、培养跨文化意思和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有着独特的优势。

商务文化是蕴涵于整个社会的文化中,商务文化中的任何变化都会在社会文化中体现出来,但商务文化并不涉及社会文化的每一个方面,它只包含对商务交易有用的部分。[5] 商务文化因素渗透在国际商务活动之中,并对其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能否跨越文化障碍,避免文化冲突,这是国际商务活动能否顺利开展的关键。

在商务英语教学中导入商务文化的日常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除了教授基本语言知识外,还应适时、适度地导入相关的文化知识,例如:向学生讲解西方国家中称呼语、介绍、访问、宴请、告别等社会交往的文化因素,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运用形式的正确性,重视语言应用的得体性,从而逐步获得跨文化的敏感性。这样既做到不放弃知识文化的积累又要加强交际文化的导入,使学生在掌握商务知识的同时,也全面了解外国国家的文化背景和社会风俗习惯,即可使文化的教学直接影响着语言的应用及不断加深理解和认同的过程,也可直接影响着语言学习的目的--跨文化交际,从而使英语教学与实际应用不致于脱节,这是商务英语教学成败的关键。

3、商务英语教学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3.1 商务英语教学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关系。商务英语是用于商务交际的一种文体,商务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商务环境下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使学生毕业后走向社会成为从事国际商务领域的相关工作,与外商打交道,开展商务活动的现代企业人,这就使得商务英语教学具有"跨文化"性质。因此,在商务英语教学中,“要指导学生用英语思维的习惯。按照英语语言文化的要求进行商务交际交往,也就是学会英语换位思考。经验表明,我们应结合语境,恰当地谴词造句,尽量避免因受汉语干扰而误用与当时情景不符的表达方式。同时,我们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策略,促进跨文化交流。”[6]这种教学活动不仅是传授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现代企业人应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鉴于此,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在商务英语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3.2 商务英语学习过程转变成跨文化的交际过程。在全球化背景下,商务英语教学面临着适应全球化形势新变化的挑战,借鉴“美国21世纪的外语教育目标归纳一下即为5个以c开头的单词,即communication(交际)、cultures(文化)、connections(贯连)、comparisons(比较)和communities(社区);如果把这些目标说得再具体一些,那就是:运用外语交际、体认多元文化、贯连其他学科、比较语言文化特性、应用于国内外多元社区,这5c的目标都体现了文化理解的重要性。”[7]所以,教师在做文化导入之前,必须要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真应对学生存在的独立思考能力、创造想象力、判断批判能力、实践动手能力等有所欠缺;文明礼仪修养尤其是与国际接轨的文明修养有所缺失等问题,使得学生在商务英语学习过程中除了系统的学习语言外,还必须有机会的接触该语言丰富的文化内涵,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克服"本民族文化至上"的观念,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及处理文化差异能力的灵活性,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帮助学生学会客观评价自己或他人的跨文化意识及跨文化交际。

3.3 商务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商务英语教学不是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唯一途径,但商务英语教学完全可以将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有机结合,既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又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因此,笔者认为在商务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应注重以下几点:

3.3.1 加强中西文化差异的比较。这是在教学中进行随文解说,注意寓教于乐的文化导入,将中西文化在称呼、招呼语、感谢、谦虚、赞扬、表示关心、谈话题材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自觉自然地渗透到商务英语教学中,也直接影响着英语教学活动。因此,教师必须在教学中注意社会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加强教师自身文化修养,注重中西文化差异比较,向学生讲述英汉常用语在语言形式和风俗礼仪方面的差异。

3.3.2 夯实英语基础知识和日常英语交际能力。这是因为我们的教育既要培养出会用外语表达外国的事物文化的学生,也应会用外语来表达我国的事物、文化,向外国介绍中国的优秀文化,以达到在对外交流中的平衡发展的学生。所以,通过以内容为基础的商务英语学习,交际文化的传授从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入手,才能使语言和文化学习真正情景化、语境化,提高学生鉴别与鉴赏异国文化的交际能力,同时加深其对本国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3.3.3 了解多种不同文化的特点和风格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这是由于我国传统的英语教学在理论和认识上的局限,在语言课上对文化因素的导人缺少自觉性、计划性和系统性,把精力过多地倾注在语言形式上,而对文化问题重视不足,使得学生对中西文化在传统习惯、价值观念、宗教信仰、思维方式及行为等方面的差异缺乏了解,跨文化交际能力普遍低下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在英语教学中导入跨文化的内容,经过多渠道商务英语的视听接触,可以接收大量的商务英语题材的材料,有利于学生打开眼界、开拓思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得到一定的艺术修养和中外文化精髓的熏陶,具备一种新的商务英语语言文化意识,加深对于商务文化的敏感性,培养积极的商务文化意识及跨文化交际能力。

3.3.4 文化教学与语言交际实践紧密结合跨越文化障碍。这是由于在与英语国家的商务交际过程中,却因缺乏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认识和了解,经常下意识地以本民族的思维方式和文化习惯来进行交际活动,频频出现语用错误,或是误解和冲突常常发生,使得人们对跨文化交际时常感到不安,在商务交际中语无伦次,局促不安,束手无策,或尽可能回避,因此失去体验跨文化交际实践过程的机会。所以,教师在授课时,通过对反映商务文化冲突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解释,并组织学生开展讨论,各抒己见,让他们扮演不同的角色,让学员身临其境,有时甚至有意让小组之间展开激烈的谈判。这样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复述者,学生则从听讲者转变为参与者,从理论的接受者转变为实践的创造者,能够使学生跨越文化障碍,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减少语用错误,并增加对跨文化差异的感性认识和兴趣,培养商务交际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力度的不断加大并成功加入wto,面临着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一个全球经济趋于一体化的时代,对既熟悉国际商务又熟练掌握英语,并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意识、能直接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的国际通用型的高级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跨文化交际能力已经成为现代人才不可缺少的素质。因此,在商务英语教学中必须重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按商务英语专业特点设置跨文化教学课程及科目,使教学能更好的渗透文化知识,符合与时俱进的时展要求,最终实现商务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顾嘉祖,《语言与文化》,[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0

[2] 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3] 张红玲,《跨文化外语教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p66

[4] 胡文仲, 《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

[5] 顾曰国, 《跨文化交际》[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

个人对国际商务的认识范文3

关键词: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风险;风险管理

近些年来,我国的国际贸易增速非常之快,而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我国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量也在不断地增加,虽然这些国际贸易融资业务能够给商业银行带来巨大的利润,但是在商业银行发展其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过程中,往往不可避免地会面临一系列的风险。但是就我国的商业银行而言,其在国际贸易融资风险管理上还缺乏相关的经验,所以要想使得商业银行的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取得更好的发展,首先就必须要对于国际贸易融资风险有效地进行管理,因此对于我国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风险管理进行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风险管理面临的问题

(一)复合型国际贸易融资业务人才较为缺乏

就我国的实际情况而言,在商业银行发展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过程中,之所以不能够有效地对于国际贸易融资风险有效地进行管理,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缺乏复合型国际贸易融资业务人才。因为我国商业银行开办外汇业务的时间相对较短,而人才的培养又没有有效地跟上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发展。再加之本身在商业银行之中就非常缺乏国际贸易融资人才,而有限的国际贸易融资人才又大都集中在管理层,无法直接同客户进行交流和接触,所以说就使得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失去了向客户营销的渠道,进而使得国际贸易融资风险管理工作不能够有效地得以开展。在商业银行发展其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过程中,许多的业务人员往往只了解到国际结算业务,但是缺乏对于信贷管理方面的了解,而且一些业务人员还无法有效地对于市场发展前景加以掌控,从而导致其不能够对于我国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进行整体把握,而这样就导致了我国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风险的增加。所以说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在进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风险管理的过程中所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复合型国家贸易融资业务人才的缺乏。

(二)缺乏对于国际贸易融资风险的科学认识

从我国商业银行目前的业务结构不难发现,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在所有业务之中的占比仍然非常的小,而且由于我国商业银行发展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时间也还不长,所以导致其缺乏对于国际贸易融资风险的科学认识。正是由于商业银行普遍缺乏对于国际贸易融资风险的科学认识,所以也就使得其不能够更好地对于国际贸易融资风险进行管理。许多的商业银行在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优化信贷资产质量以及提高自身盈利能力等方面都还欠缺科学的认识。虽然部分商业银行的高层管理者对于国际贸易融资及其风险都有一定的认识,但是在实际开展业务的过程中其往往并不会直接参与其中,而基层的业务人员又缺乏实际经验,所以就导致了业务人员在开展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过程中出现了两种极端的情况:一种是由于过于担心风险而不敢开展业务的,另一种是错误地认为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是不存在风险的,缺乏对于国际贸易融资业务中的欺诈行为的认识,所以就使得商业银行面临着严重的国际贸易融资风险。同时由于缺乏对其的科学认识,所以也就使得国际贸易融资风险管理工作不能够有效地得以开展。

(三)内部风险管理防范体系不够完善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在发展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过程中,融资风险之所以不能够有效地得到管理,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在商业银行内部,其风险管理防范体系还不够完善。因为我国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起步相对较晚,所以在经验方面较为缺乏。而且我国大多数商业银行的外汇业务都是一个较为薄弱的环节,所以说就使得商业银行内部不同部门之间以及不同分支行间业务的运营存在一定的独立性,缺乏统一的管理。而且对于商业银行整体而言,也没有建立起规范统一的业务操作流程,所以在开展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过程中,往往无法有效地进行相互制约、资源共享和监控风险。在许多的商业银行之中,都设立了专门的国际业务部,由这一个部门独立地对于信贷风险以及业务操作风险进行控制,但是脱离了商业银行这个整体就使得其风险管理防范体系不够完善,因而不能够有效地对于国际贸易融资风险进行管理。

二、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风险管理策略

(一)进一步提升业务人员的风险管理能力

当前在商业银行进行国际贸易融资风险管理的过程中,所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缺乏专业的人才,因为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开展需要依赖于相关的业务人员,而如果基层的业务人员缺乏对于国际贸易融资风险及其管理的认识,就无法有效地对于业务开展过程中的风险进行管理,所以说商业银行必须要进一步地提升相关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首先,商业银行需要加强对于现有从事贸易融资业务的人员的培训,通过培训使其成为合格的国际贸易融资业务人员,掌握基本的国际贸易融资风险管理手段,使其在开展业务的过程中能够有效地对于风险加以规避。同时,商业银行还可以引进高素质的、具有丰富业务经验的人才,利用他们的专业知识以及丰富的经验来更好地进行国际贸易融资风险管理。同时,还需要在开展业务的过程中不断地对于业务人员的风险意识加以强化,使之能够对于国际贸易融资风险有一个科学的认识,不断地提升其识伪和防伪的能力。只有进一步提升业务人员的风险管理能力,才能够使得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风险得到有效的管理。

(二)有效地进行业务流程风险管控

商业银行要想更好地对于国际贸易融资风险进行管理,还必须要重视对于业务流程风险的管控。首先,需要对于各规章制度加以完善,只有依赖于完善的规章制度,才能够使得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风险得到更加有效地管理。在开展授信业务的过程中,必须要保证其用于真实的贸易用途且具有真实的贸易背景。同时在进行融资的过程中必须要实行全面的资产抵押,并且对于抵押物标的加以明确,对于抵押物权属转移加以落实。其次,还必须要建立起岗位制衡制度,因为在开展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过程中,往往会涉及到许多的岗位,只有使得各个岗位有效地制衡,才能够使得整个业务的开展的流程更加透明,避免因为某一个岗位的原因而导致风险产生。国际贸易融资风险管理是贯穿于整个业务开展的始终的,必须要在全过程对于风险有效地进行管理,才能够更好地促进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进一步发展。

(三)应用先进的风险控制策略

在进行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风险管理的过程中,还可以通过对于先进的风险控制策略的应用来对于风险加以控制,而在商业银行国际贸易义务开展的过程中,常用的风险控制策略包括国际贸易融资风险分散策略、国际贸易融资风险抑制策略以及国际贸易融资风险转嫁策略。通过对于这些先进的风险控制策略加以应用,能够更好地进行风险管理,避免国际贸易融资风险对于业务开展所造成的影响。

三、结语

我国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起步较晚,相比于国外而言,其在风险管理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但是当前随着我国商业银行对于国际贸易融资业务重视程度的增加,对于国际贸易融资风险的管理力度也在进一步地加大,这对于促进我国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胡D.我国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风险管理[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5 (49):50-51.

[2]李雪梅.中国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风险管理问题探析[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138-140.

个人对国际商务的认识范文4

关键词:商务汉语教学;教学对象的汉语水平;教学目标及内容;学习需求

中图分类号:H1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3-0301-02

汉语学习的需求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升温, 与此同时,一些公司职员也由所在公司派遣、或者出于未来工作的需要自费而来中国学习汉语,由此开始了出于商务交往目的的汉语学习需求。随着需求的增加,商务汉语教学在国内的高校逐步开展起来。但是商务汉语的一些基本问题还存在争议,关于商务汉语特点、教学对象起点水平、商务汉语教学目标及内容等教学界都存在着不同的认识和看法。

一、关于“商务汉语”的特点

1.“商务汉语”与“普通汉语”的关系

在商务活动中使用的汉语也就是商务汉语, 而商务活动是以语言为媒介的交际行为, 因此商务汉语使用的主要目的是交际, 它是一种商务专业用语与交际汉语紧密结合的专用汉语。和别的专用汉语相比, 它与普通汉语的关系很密切, 界限也比较不明显, 存在相当大的交叉重叠部分。这些导致人们对它们之间不同点的忽略。

尤其是商务汉语口语, 它要根据商务情景来展开话题,其中的不少情景都和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紧密,比如接待、宴请什么的。因此,在现在的语言学界,大家普遍认为商务汉语与普通汉语关系最为密切,两者之间的边界是开放的。钱敏汝认为,在人类和一个民族的总体语言中,用于经济目的的专门用语是占比重最大的专用语,它与普通语的关系最密切,经济领域的专用语广泛地穿插在普通语中,并对普通语产生相当深刻的影响。

商务汉语是一种专门用途汉语,普通汉语则是一般用途汉语。专门用途语言与一般用途语言的最大区别集中在词汇方面,前者拥有更多的专业用语。不过由于商务汉语自身的性质,使得与其他大多数专用汉语相比专业程度比较低。

2.“商务汉语” 与“外贸汉语”的关系

过去,人们把商务汉语和外贸汉语视为一对等同的概念。提起商务汉语人们总容易联想到国际贸易当中所使用的汉语。当然经贸汉语和商务汉语之间关系密切,但是也有很多区别。

商务汉语是商务活动中使用的汉语,翻译为英语就是 business Chinese,由此界定了商务汉语的使用范围。而经贸汉语主要是介绍宏观性经济情况和贸易的磋商,是一种专业性较强层次较高的商务汉语,它的应用面没有商务汉语广,经贸汉语的内容包含于商务汉语中,商务汉语涵盖了经贸汉语的内容,经贸汉语主要是指在企业微观经营管理中使用的汉语。

总之,一方面商务汉语和普通汉语不同,但又是所有专用语中与之关系最密切的,可以说商务汉语是一种将商务专门用语与交际汉语紧密结合的专用汉语。另一方面商务汉语也不能等同于经贸汉语,它们之间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商务汉语具有更强的通用性、交际性。

在具体教学方面,商务汉语和普通汉语同中有异。商务汉语归根结底是还是汉语,所以一样要遵循普通汉语的语言规律,对外汉语教学的一般教学方法也同样适用于商务汉语教学。当然,在教学内容、所要解决的问题等方面两者又有所不同。商务汉语的场景是商务活动为场景,它要解决的是商务活动中的交际问题;普通汉语的场景则为日常生活,主要解决日常交际问题,所以商务汉语教学也有自身的特点。

二、关于教学对象起点水平

对外汉语教学界对于教学对象起点水平这个问题一直存在争议。什么阶段(零起点还是基础级以上)开始商务汉语教学?没有汉语基础的汉语学习者能否学习商务汉语?

目前在学术研究层面,大多数人不大认可对零起点学生进行商务汉语教学,最普遍的看法是,学生应该先掌握一些基本汉语技能,然后才可以进行商务词汇、术语、表达方式、交际技巧等方面的专业教学,即商务汉语的教学必须建立在基础性汉语基础之上。曾学慧认为,对外商务汉语教学是在基础性对外汉语教学的基础上,为有一定汉语基础的留学生开设的一门课程。

不过,他们只是不大认同给零起点的学生开设商贸类汉语课,而对于教学对象的起点汉语水平到底应该在哪个层次意见也不明确,一般笼而统之表述为“具有一定的汉语基础”的学生。袁建民认为商务汉语学习者的语言起点为中级以上。他是以教学对象里中级水平者所占比例,教与学的困难程度等方面作为理由。他认为的“中级”,具体点说就是至少掌握《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的甲级字和《汉语水平等级标准与语法等级大纲》中的甲级语法。

但也有学者不赞同此类看法,如李柏令从语言功能和教学对象需求的角度认为,零起点商务汉语教学还是存在可行性的,也对零起点水平在内的商务汉语课程提出设计。

基础阶段进行商务汉语教学是有一定道理的。一方面是商务汉语的通用性、交际性的特点决定的,不同的等级为零起点商务汉语教学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基础阶段商务汉语教学与普通汉语教学的教学内容上差别不大,具有相当大比例的重叠现象,因此,无法将其割裂开来。最后是学习者的需求。基础阶段的商务汉语始终是学生所需求的,这主要体现在非学历教育中、在职的商务人员等方面,这类学习者目前也比较多他们更多需要基础阶段的商务汉语学习,而汉语教学界过去常常忽视了这部分需求。

三、关于商务汉语教学目的与内容

1.商务活动中的日常交际语言是否属于商务汉语的范畴

语言交际活动涉及商务工作交际和日常生活交际两个方面, 大家都承认前者属于商务汉语范畴,但是对外汉语教学界对于后者的归属存在争议。

持否定意见的看法认为, 商务语言只是指那些涉及商务交际内容和交际功能的语言,涉及日常生活内容和交际的语言不是商务语言。而张黎认为,“专门用途语言教学就是针对从事某个领域的人员的需要而开设的, 针对的就是特定人群特定需求的教学”。他认为只要是商务人员在跨语言交际情景中使用的所有语言都可以认定为商务语言,包括跨语言交际情景中使用的日常生活语言。因此,商务汉语教学的内容不仅应该包括商务交际活动语言, 还应该包括日常生活语言。只不过这些商务人员的日常生活交际内容与其他人有所不同。商务人员会更经常出席各种商务宴会, 出入于各种较高档的场所购物和消费,也会接触公司里的中国司机,自己家的中国保姆等等,这些日常交际语言都可归入商务语言的范畴。所以, 商务汉语也应该教商务人员日常生活和社交活动所需要的语言技能。

2.商务交际活动的划分

商务工作交际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钱敏汝将其划分为企业内部和企业外部两种。张黎认为,“按照与交际对象的关系可以将企业外部交际定义为交易性活动,将企业内部交际定义为管理性活动”。他认为目前商务汉语教学的重要应用领域是交易性活动。交易性活动的交际对象是客户,其中包括商品或服务的买卖对象、公关对象、提供管理和社会服务的政府以及公共机构等。交际双方进行的是双边性的与商品或服务交易、价值交换有关的行为,与经销商、供应商、商、咨询公司、广告公司、公关公司、消费者以及相关政府管理部门等之间的洽谈、交涉等活动都可归于此类获得的。交易性活动对汉语交际能力的要求最主要的是听说,阅读和写作居后。

3.商务汉语语言交际技能与商务系统知识的关系

提高语言交际技能与商务系统知识的学习存在明显的主次关系。语言交际技能为主,系统知识的介绍为辅。商务汉语是商务活动中使用的一种交际工具。学习的目的是在商务环境中使用各种语言技能进行沟通和交际,因此训练和提高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是商务汉语学习的重点。商务汉语交际技能首先体现为语言技能,但归根结底是指在完成商务情景中的交际目的能力,它的侧重点应该是交际功能的培养和提高。虽然同时也涉及相关的经济和商务知识及目的语文化背景知识,商务专业知识的介绍绝对不是商务汉语的教学任务和目的,没必要掌握商务语言系统的结构知识。相关的经济和商务知识及目的语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只是为训练、提高语言技能服务的。

一般情况下,商务汉语教学的对象已掌握了一定的商务专业知识,如何用汉语表达自己的经营理念,处理商务问题,进行有效的商务沟通才是这些学习者的当务之急。所以商务专业知识的教学不该在商务汉语教学之中进行,而应该在课外。商务汉语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和训练各项语言技能而不是介绍商务知识。了解中国的商务环境和商务文化是为了更好地与中国客户和职员沟通,但是有关中国商务知识的介绍只能是一种补充而一定不能成为商务汉语教学的主体。说到底商务汉语不是专门商务教学,而是一种语言教学。

4.重视教学对象的不同需求

以往对外汉语教学研究比较忽视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其实由于教育的目标级别、学习的时间、教学组织方式、学习者自身的汉语水平、语言学习内容的范围等方面因素的存在,学习者对商务汉语的学习需求是多种多样的, 学习需求的层次和类型也是比较复杂的。希望学习商务汉语的主体基本上分在校学生和商界职业人士两大类。前者指各国高等学校及各类专门学校学习商务汉语及相关课程的学生, 他们希望将来从事与中国有关的经济与商务活动; 商界职业人士指那些在职的商务人员, 他们已经或计划从事对华经济交际活动, 为此而学习商务汉语。这两类学习者的共同学习需求是职业需求,但由于自身经历、生活状况、年龄因素等形成他们需求的类型和层次的不同。因此,未来的商务汉语教学重视学生的不同需求,根据学生的各种需求、分门别类进行研究、开发和设计商务汉语课程,根据学生的不同语言文化背景、不同学习条件、不同认知风格等因素来确定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钱敏汝.跨文化经济交际及其对外汉语教学的意义[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7,(4).

[2]朱黎航.商务汉语的特点及其教学[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1997,(3).

[3]张黎.商务汉语教学需求分析[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6,(3).

[4]杨东升,陈子骄.有关商务汉语几个理论问题的探讨[J].辽宁工业大学:社会科学版,2008,(3).

[5]曾学慧.对外商务汉语与基础性对外汉语衔接问题探讨[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6).

个人对国际商务的认识范文5

【关键词】高职;商务英语教学;跨文化;策略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吕叔湘先生曾说过:“学外语而不懂其文化,等于记住了一连串没有实际意义的符号,很难有效地加以运用,而且每每用错”。外语教学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这已成为外语教学界的共识。目前在商务英语专业教学过程中重视商务知识的输入与英语语言技能的培养,却忽视了对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而这严重妨碍培养学生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因此在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语言知识、商务知识、跨文化知识导入三者有机结合才能形成高效的教学, 才能最终达到培养合格跨文化商务交际的应用型人才的目的。

本文将从跨文化交际与商务英语专业学习相结合的角度,探讨关于在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的几个问题:

一、跨文化交际与商务英语专业教学

(一)跨文化交际教育的必要性

跨文化交际指本民族语者与非本民族语者之间的交际,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或者说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是“记录文化的符号系统”,它表现不同民族的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任何语言都无法脱离其文化而存在。由于不同文化背景造成了人们表达方式、表达习惯各有差异,容易产生文化冲突和交流障碍,所以学习一种语言必须了解这种语言所承载的文化,反过来对该文化的理解深度也会影响对其语言的掌握程度。

跨文化交际意识指的是跨文化交际中参与者对文化因素的敏感性认识,也就是说对异同文化与共同文化的异同敏感度及在使用外语时根据目标语文化来调整自我语言理解和语言产出的自觉性。跨文化交际能力一般来说包括语言、功能、语境、交际者关系、社会文化知识等方面。语言学习者只有充分了解这些方面,才可能在跨文化交流中根据不同的话题、语境、双方的身份、文化背景等采用得体的语言表达方式,实现有效的沟通,避免交流失败。

(二)商务英语专业教学中跨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从商务英语教学的目标来看,学习语言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实现语言的有效运用,实现跨文化交际,能够运用得体的语言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有效沟通交流。从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来看,其根本目标是培养能够从事涉外商务、对外贸易的应用型人才。

跨文化商务交际意识的培养与商务英语教学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一项持久的系统性工程。作为商务英语专业教学的教师应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作为整个教学的主旋律, 同时将听、说、读、写、译等语言技巧和商务专业知识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 这理应成为当前商务英语教学的改革趋势与突破口。

二、浙江省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跨文化教育情况调查分析

笔者2009年—2013年期间曾主持两项关于跨文化教育的课题,经过近年来的对相关职业院校的师生问卷调查、走访涉外企业人士、来华外籍人士等调研发现了如下一些现象和问题,由于篇幅有限,这里只列出部分调查数据结果。

对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等浙江省内10余所开设商务英语专业(方向)的高职高专院校英语教师发放120份问卷,收回有效答卷112份,统计结果如下:

跨文化教育问卷调查(教师)结果汇总表

Q1: ( )贵校是否开设了专门的跨文化交际课程? A. 开设 B. 未开设

Q2: ( )贵校外语教师或英语专业学生的与外宾或外教的交流情况?A. 偶尔 B. 经常 C. 从不

Q3: ( )您认为在外语教学中结合跨文化知识的传授:A. 重要 B. 比较重要 C. 不重要

Q4: ( )您主要通过什么方式对学生进行跨文化知识的导入?(可多选)

A. 结合课本知识进行讲授 B. 课堂教学中专门抽时间讲授跨文化知识

C. 开设跨文化知识讲座 D. 开设的选修课

Q5: ( )在进行跨文化教育时是否经常结合中国文化元素? A. 偶尔结合 B. 经常结合 C. 不结合

Q6: ( )您如果在跨文化教育中结合中国文化元素,主要是哪方面的中国文化元素?(可多选)

A. 中国名胜风景 B. 中国人的风俗习惯

C. 中国著名小吃 D. 其他

Q7: ( )学生对于您传授的跨文化知识:A. 很感兴趣 B. 比较感兴趣 C.不太感兴趣

Q8: ( )通过跨文化知识的传授对学生英语语言运用能力:

A. 大有提高 B.影响不大 C.没有什么帮助

Q9:( )您觉得是否有必要为英语专业学生开设专门的跨文化交际专题讲座或此方面课程?

A. 有必要 B. 视情况而定 C. 没必要

Q10:( )如果进行跨文化教学,教材来自:

A. 自编 B. 采用已公开出版的教材 C. 主要是讲授自己搜集的资料

数据分析:

从以上数据表明,所调研学校的英语专业基本上开设了跨文化交际类的课程(占90%);几乎所有师生都有与外宾的接触和交流(占98%),其中一半的人数是经常交流;绝大多数的教师认为跨文化教学重要(占82%),小部分教师认为比较重要(占18%),没有人认为不重要(0%),说明教师对于在教学中结合跨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形成共识;在选择跨文化知识交际导入的方式时,绝大多数教师会结合课本知识(占91%),一部分教师会在课堂教学中专门抽时间讲授(占24%),而一小部分教师选择开设选修课(占10%),极少数教师选择开设专门讲座(占6%);大部分教师在跨文化教育时能经常结合中国文化元素(占76%),小部分教师能偶尔结合(占24%);而选择中国文化元素时,绝大多数教师会讲中国人的风俗习惯(占96%),一部分讲中国名胜(占24%),一部分讲中国小吃(占20%),还有一部分讲其他方面(占28%);这些都说明灿烂悠久的中国文化是祖先给予我们的宝贵财富, 是维系中华民族长盛不衰的精神纽带。作为这笔宝贵财富的传承者,外语教师不但承担着语言教学的任务,而且肩负着传承中国文化的历史使命,在实施跨文化教育时大多能做到结合本国本土文化,值得肯定;绝大多数教师认为学生对于自己传授的跨文化知识感兴趣或比较感兴趣(分别占45%和53%),极少数教师认为学生对此不感兴趣(占2%),这说明学生对跨文化教育还是感兴趣的;绝大部分教师认为通过跨文化知识传授对学生英语语言运用能力大有帮助(占83%),小部分教师认为影响不大或没有帮助(占17%);绝大部分教师认为英语专业有必要开设跨文化交际的专门课程或专题讲座(占92%),仅少数教师认为视情况而定是否开设(占8%),没有人认为不必要这样做,说明教师对于开设该类专门课程或讲座持非常高的认同感;在开展跨文化教育时,半数以上的教师选用已出版的教材(占57%),其余教师选用自己收集才素材和自编的教材(占43%),这说明目前在跨文化教学中还缺乏满意的教材和教学资料,此类教材还有较大的出版机会和市场需求。

三、商务英语专业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培养应遵循的策略

(一)应遵循“教学内容实用性、教学方法多样性”的策略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将文化背景知识和跨文化意识导入相关的教学内容。这要求教师精心准备,导入与所学的语言内容紧密相连、与热点话题密切相关、或与日常交际所涉及的实用性的文化内容。这样既丰富教学的内容又增强学生语言学习兴趣,让学生尊重目的语国家的风俗习惯、价值观念、,同时也要对自己本国本土文化的产生认同感和自豪感,即站在目的语国家的文化背景下进行双向平等的交际。而且让他们学会在不同的商务交际场合运用正确、得体的语言。在采用教学方法上可灵活多样,应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可以运用“视频欣赏——情景模拟——小组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定会受到学生的欢迎和认可。例如:模拟“为外国客商赠送礼物”这一商务情景时,可以先播放相关的视频资料,再请学生分角色模拟,之后分组讨论。提示学生模拟时既要考虑对方对于礼物的禁忌喜好问题,尊重西方人在接受礼物时当场打开时的习惯做法,也要考虑赠送具有中国特色或地方特色的有纪念意义的礼品。

(二)应遵循“中外文化现象重在对比、不做褒贬”的策略

跨文化交际应该是平等且双向式的交际:一方面导入即运用外语与西方人成功交流,学习西方文化;另一方面输出即用外语准确得向西方人传递中国文化元素,介绍和传播中国的文化。对于中外文化现象的差异,重在比较异同,不要随意褒贬。例如,在汉语中红色象征“喜庆,吉祥”之意。如“红红火火”、“红包”、“红彤彤”等,而在英语中,红色有“危险、激怒”之义,如red flag 是红旗、危险信号,red rag代表斗牛用的红布、激怒人的东西。又如: “lion”一词在英语中表达“百兽之王”、“勇敢”、“凶猛”、“威严”等意义,如:“as brave as a lion”指勇猛如狮; “beard the lion in his den”表示敢于在有势力的人面前挑战;而在汉语中,老虎被视为百兽之王,用老虎替代狮子表达类似的含义,常用表达有“如虎添翼”、 “虎视眈眈”、“虎虎生威””等。

(三)应遵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培养策略

“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原则要求英语教师导入的文化内容应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注意循序渐进,按照语言习得的规律由简到难,由现象到本质。语言学习初级阶段是学外语的“学话时期”,要尽量摆脱汉语束缚,尽可能地创设语言环境,让学生感知外语、亲近外语。而进入语言学习高级阶段,学生逐渐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他们要求探讨外语语言领域里更深层次的内容和规律,能够理解并接受国外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等。

四、结语

总而言之,外语语言学习过程中始终伴随着文化因素,即使优秀的外语学习者的交际能力也会因文化因素而受到制约,学习者对外部世界的理解也会因此而产生障碍。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在掌握英语语言知识的基础上,应以学习和积累中西文化知识为起点,以培养和提高跨文化交际意识与能力为途径,以真正的跨文化理解为最终目的,提高自身的外语交际能力,满足全球化经济背景下对国际商务人才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李宏亮.融中国文化的跨文化交际导入外语教学探析.【J】科园月刊,2010(23).

[2] 徐喜峰.谈商务英语教学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辽宁高职学报,2011(7).

[3] 李静涵.浅谈全球化视角下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与商务英语教学.【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0(6).

[4] 陈钦兰,司继涛. 商务英语教学与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基于广西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研究 【J】.广西教育,2010 (9).

基金项目:

教育部职业院校外语类教指委立项课题--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教学策略研究 编号:272 主持人:李宏亮

作者简介:

个人对国际商务的认识范文6

关键词:国际商务;国际商务管理;问题;方法

1前言

早在1776年,亚当•斯密在其著作《国民财富的性质与原因的研究》中论述了国际分工的重要性,探讨了各国出口劳动生产率高的产品,进行交换,能够获取更大利益。1817年,大卫.李嘉图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提出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各国之间的贸易不仅存在于劳动生产率的绝对差异,只要存在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差异,根据“两优相权取其重,两劣相衡取其轻”的原则,各国出国劳动生产率更高(即生产成本更低)的产品,进行国际贸易,就可以获得比贸易前更大的产品数量,无论是劳动生产率高还是劳动生产率低的国家都能实现总体福利水平的提高[1,2]。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各国之间商品、信息、技术、资金、服务、咨询等方面的商务活动日益频繁。如何在国际商务活动中抓住商机,在全球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国际商务管理显得至关重要。本文根据经济全球化的现状,结合教学实际经验,就国际商务管理课程教学方案的设计提出构想,旨在提高国际商务管理活动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2国际商务及国际商务管理课程简介

国内外很多学者对国际商务的定义及国际商务管理课程进行探讨,一般而言国际商务是指为满足个人及组织需求而进行的跨国界交易活动,包括任何形式的经济资源(商品、劳务、技术和资本)的国际转移[1,2]。我国学者马述忠等主编的国际商务包括绪论全球化与国际商务、国际商务环境篇、国际贸易与投资篇、国际金融体系篇、国际企业管理篇[1]。薛求知等主编的国际商务管理教材将国际商务课程分为导论、国际商务的基本理论、国际商务环境、外国经营环境、国际商务经营方式、国际经营战略、国际商务的营销管理、国际商务中的进出口实务、国际财务管理、国际人力资源管理、国际商务组织与控制、中国企业的国际经营共十二章[2]。符正平编著的国际商务教材主要探讨跨国公司与国际直接投资,国际商务环境,跨国公司形成的宏观、微观原因,企业国际化经营过程、国际企业战略等内容[3]。通过诸多学者对国际商务的探讨分析,可以发现国际商务涉及到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国际营销、国际财务、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等多课程的理论知识,而国际商务活动经营环境、经营决策的复杂化,使得国际商务管理的理论课程教学方法亟需改变,以适应全球化的经济环境。

3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根据培养方案,国际商务管理课程是国际贸易专业、国际商务专业的核心课程,在学习过程中存在如下问题:第一,学习习惯问题,在学习过程中,部分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第二,基础知识薄弱,作为专业课程,多学科的知识系统,需要学生具备较扎实的基础知识,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往往不能把握专业术语的本质,遗忘基础理论知识。第三,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只注重理论知识,对实际问题缺乏探讨,不能将理论知识与案例实践相结合,导致理论与实践的脱节。第四,学习方法单一,学习课堂缺乏有效讨论。

4课程教学改善方法

根据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如下改进方法:第一,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坚持学习为本,课前认真预习,上课认真学习,积极思考问题,课后认真完成作业。国际商务管理课程是一门综合课程,学生在上课前可以针对每一章节的内容与相关学科相结合,并且整理专业名词、学科知识要点,搜索相关案例,采用相关理论知识进行分析,并与课后作业相结合。培养善于发现问题,努力提出问题,积极研究问题并且解决问题等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学习素养。第二,丰富理论知识,掌握学习工具。广泛阅读相关书籍,扩大知识视野,加强对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教师可以选择部分相关书籍供学生阅读,并提出具体问题进行分析,指导学生如何将不同知识点融会贯通,形成系统的思维模式,提高认知水平。学生要掌握多种语言工具,培养阅读文献的能力,并能应用互联网技术搜索文献资料,掌握多种统计软件,学会用信息技术工具解决问题,提高学习效率。第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增加案例分析的内容,选择具有创意的教学案例,增加案例分析的趣味特征,寓教于乐,激发学生的讨论热情。教师在选择案例时也要注意案例的实际应用价值,既要给学生印象深刻,又要结合知识要点,将学科知识应用到实践分析中。教师可以让同学们采用角色扮演的方法,参与到案例研究中,情境分析法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分析能力,将理论知识应用到案例分析能够提高专业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第四,丰富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丰富教学方法,比如翻转课堂就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师要充分使用PPT、网络等多种教学工具,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就某一热点研究问题,采用小组讨论的方法,应用本学科知识进行分析,由小组代表进行发言,也可以由小组成员轮流发言,然后由教师对每小组的发言进行总结,也可以请学生进行探讨,就具体问题提炼出解决方法。教师可以根据学时灵活安排小组讨论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也能加强同学之间的凝聚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理解并掌握知识,并且能够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口头表达能力。

5总结

在国际商务管理课程中,教师可以采用PPT,学术论文,网络工具等多种教学工具,以及采用案例讨论,小组讨论,作业分析,考试评价等多种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丰富同学们的知识课堂,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魅力。总之,通过国际商务管理课程的学习,全面提高学生从事国际商务活动的有效性,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在大数据时代,充分利用理论知识,掌握国际商务管理的技能,促进国际商务活动的顺利展开。

作者:肖敏 单位:上海电机学院

参考文献

[1]马述忠,曾华(2011),国际商务[M].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