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学习总结范例

个人学习总结

个人学习总结范文1

关键词:高校;个人学籍;档案管理

高校学生个人学籍档案记录了在校生的学习表现、学习成绩、个人信息等重要信息。高校学籍档案管理工作是高校管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档案管理就是用科学合理的方法管理档案。由于高校学生个人学籍档案存在人数多、信息量大、要求信息准确度高等特点,在档案管理过程中,难度较大。目前,国内高校为了提高管理效率,普遍实施电子学籍管理措施,较大地提高了档案管理的方便性和效率。但在电子化学籍管理实践过程中,仍然出现了许多问题,我们需要用新理念、新思想去解决现存在高校学籍档案管理中的矛盾,维护良好的教学秩序,使学校管理更加高效快捷。

1高校学生个人学籍档案管理特点

1.1信息多,任务重。高校学生档案是个人人事档案的成形阶段,包括小学至高中的各阶段档案。国家重视学生学习,大力发展各级各类高校,提高高校的教学水平。随着每年高考人数的增多以及学校扩招工作的逐步落实,每年的开学季都是高校最忙的时候,不仅要将每一位新入校学生的个人信息、高考成绩、分配的宿舍、专业、学号录入学校学籍档案系统中,信息种类多,涉及人数多,时间短暂,任务负担重。

1.2信息准确度高。全国在校生电子学籍的展开导致学籍的内容与学生在校学习评定、毕业生学分审查、在校表现记录以及就业信息直接挂钩,对于每个学生来说十分重要,如果出现问题,就会影响到学生未来的发展。同时学籍档案的记录也遵循学校相关管理制度而指定,任何人都不能对其中的信息进行更改,设置专人负责监督系统的健全,保证在校生的利益,因此对于学生学籍档案管理准确度要求十分高。

1.3周期性。高校学籍档案形成有一定的规律性、往复性。每一位在校生的信息都以学期初或学年初为记录开始,以学期末或学年末为记录结束,循环往复。每一学期或每一学年都根据国家和学校对于不同专业本科生的教学安排开展学业成绩评定、在校表现评定或者体能测试等,这些都需要如实记录到学籍档案中,并在学期末或学年末之前完成并修改无误。

2高校学生个人学籍档案管理问题

2.1缺乏管理规范性。每个学校每学期或学年都需要对学生信息进行更新,但就是在这么频繁的使用情况下,还依旧缺乏对于档案管理的完善的制度体系,从而造成管理规范性下降,导致信息记录错误而学生并不知情;个人学籍信息查询平台并非人人熟知;收集材料的质量参差不齐,前后信息不一;分类不明确,查找困难;信息泄露,随意更改。这些问题的发生,严重影响了学校学籍档案管理的规范性。

2.2缺乏合理管理方式。目前管理方式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时间编排混乱,同一个学校往往具有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在放置时一会儿按照年级,一会儿按照专业,一会儿按照科目。编排混乱会严重提高查找信息时的难度。另一方面是对于学校内有关学生学年或学期个人总结、个人成绩单以及个人违纪行为单的装订工作未严格按照统一专业同一年级进行,整理混乱,难以整合,导致个人信息记录不全,档案缺失。

2.3缺乏精准管理人才。在高校,一般学生学籍档案管理以及个人信息收集整理通常是通过辅导员完成,由学校保存,缺乏专业的管理人员,辅导员面对学生多,工作量大,导致信息整理质量参差不齐。且学校中不具备对学籍档案管理的反思者和改进者,不能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导致学籍档案管理问题频繁发生。

2.4缺乏高效查找信息方式。在校生学籍档案为何要进行管理,为的就是在需要使用或扩充信息时查找方便,但学校往往都会忽视这方面的需求,只注重管理和保存而不能真正发挥查找的作用,因此在众多的专业中、年级中或者学科中查找资料的复杂程度可想而知。随着电子学籍的到来,信息查找的需求越来越多,任何学生学习信息都需要同步更新,如果学校不具备高效的查找方式,会严重增加高校教师的负担和工作量,给信息资源的利用带来很多不便,因此对于高校来说改进信息的查找方式十分重要,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个人信息,提高管理效率。

3高校学生个人学籍档案管理改进建议

高校中在校生学籍档案管理的问题很多,并且高校中缺乏专业的管理人员,难以在发现问题的同时及时解决,因此对于高校学籍档案管理中问题的解决十分重要,不仅关乎到学生的各项资料的准确程度,也关乎到高校教师的工作量的多少。

3.1构建档案信息系统工作模式。高校的学籍档案管理规模的逐渐扩大,可以实现学校信息数据库与国家个人信息库相对接,实时更新,保证学生信息安全可靠。目前每个学校都有属于本学校的学生信息管理平台,其中包括课程选择、成绩查询以及个人信息查询等,但是由于学校本身技术有限导致大部分学校的信息平台一旦同时间内上线人数超过一定比例平台就会崩溃,无法使用。因此学校在开展网络信息管理平台的同时还要引用先进的设备和方法,从而使问题得以解决。

3.2构建沟通交流新机制。在学习档案管理的过程中应该提高学籍档案管理人员的沟通能力,做到能抓重点,能讲问题,能给予合理建议等,一方面倾听他人对于问题的改进建议,另一方面可以有意识地提出自己的想法,做到管理人员间充分有效地沟通,把学籍管理这一片死水变成可以不断进步的活水。如果管理人员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但没有一个好的沟通管理系统的话,那么沟通的效果就会事倍功半。

3.3促进档案管理人员档案保管工作方式创新。档案管理不能只顾沟通和管理系统的完善,还应定期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档案管理意识,使其认识到档案管理的重要性,不能只是一味地执行,忽略了自身的价值。提高管理人员的档案意识旨在积极发挥人员的创造能力并促使人员大胆尝试,解放思想,敢于试错,敢于发问,敢于挑战。利用科学观念统领档案管理工作,促进管理工作顺利开展。档案意识是每一个高校学籍档案管理的第一步,这样才能使管理人员更好地从事学籍档案管理工作,促使档案管理的合理高效,准确安全。

3.4遵循管理原则,提高管理效率。3.4.1真实性原则。真实性是学籍档案建立的首要要求,关乎在校生未来的毕业以及就业,意义重大,马虎不得。因此在每一个学籍信息录入以及更改的过程都应该严格要求,并有专门的管理人员根据辅导员递交的文件进行核实,学生确认无误,方可修改。任何人任何机构都不能随意篡改,百分百保证信息的真实性。3.4.2准确性原则。高校学籍管理工作程序应具备规范性、准确性与条理性并符合实际情况。学籍信息经过在校生本人确认后,应统一进行审核之后在录入系统,不能因纸质版档案信息字迹潦草、涂改等客观问题影响到学生的毕业就业,保证信息入档前的准确,减少后续不必要的麻烦,把更多的时间用于其他方面信息的管理,从而提高工作效率。3.4.3完整性原则。完整性是指在校生的学籍信息从入学开始到毕业结束的所有信息缺一不可,从学生入学,到整个大学学习过程,以及毕业时整个完整学习链产生的档案都应当进入档案保管。在其中产生的各种档案都应当注重日常的及时收集,使每一件事情都可以追踪与查找,保证学生各个方面记录的完整性。

4总结

随着科技的进步,高校学籍档案管理的方式也在不断地进步与发展,如今许多学校都已经形成了初具规模的体系,随着档案管理的进步,其中也势必会出现一些问题,抓住问题的关键并积极地解决是发展学籍档案管理的要义。希望高校能够通过不断地实践和总结找出最适合高校学籍档案记录与管理方式,提高学校工作效率,方便学生查找的同时保证安全性与准确性,促使高校学籍档案管理朝着更加科学化、系统化与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敏.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办公室业务,2017(11):88—90.

[2]海涛,宋文凤.高校档案数字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交际,2013(11):60—61.

[3]蒋志娟.浅淡高校档案数字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科技风,2013(04):194.

[4]高校学生档案管理工作研究[J].李海瑛[J].兰台内外,2019(31):27—28.

[5]程春玲.高校学籍管理工作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0):128—130.

个人学习总结范文2

1.对于在职学习成人日常行为方面的管理工作内容

在职学习的成人在社会中占有一定的数量,他们来自社会的各行各业,是社会成员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在生活中的行为举止都影响着周围的人、影响着整个社会。所以,学校对于学生的行为管理关键是要学生遵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与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管理者要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进行严格监督,及时发现其中的问题,督促学生加以改正。对于一些对学生品德形成影响比较大的各种问题,学校应予以充分的重视,让学生经常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自我审查,促进其积极健康发展。

2.对于在职学习成人生活方面的管理内容

对于在职学习的成人学生,其学习时间非常有限,要想让学生利用最短的时间获取更多的知识,就必须合理的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与学习方式,充分利用时间;在职成人学生到学校进行学习,学校要加强学生饮食起居与健康方面的管理,要让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理能力,促进其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二、成人参加在职学习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

近些年来,我国在职学习的成人学员数量还在进一步增多,成人高等教育向着更大的规模发展,然而在发展的过程中,学员出勤率不高成为了当下最为突出的问题,许多学员空闲时间少,难以保证出勤率,更无法保质保量完成任务,学习质量大打折扣。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出勤率不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首先,许多学生参加在职学习的目的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部分学生参加在职学习根本不是为了学到更多的知识,仅仅是为了拿到一个文凭而已,虽说我国已经步入市场经济,但是很多单位在用人方面,或许有着利益纠葛,依然存在着看重文凭而忽视个人水平、看重资历而忽视能力等情况。这就使得许多学生为了拿到高文凭、长工资、评定职称而参加在职学习,他们参加学习的目的根本不是为了增长知识,而仅仅是为了自己的个人利益。在此动力驱动下,他们把文凭当做资本在积累,所以混文凭现象造成了学生出勤率不高、缺课现象严重的主观原因,学生的这种目的是被教育界所不耻的。

其次,许多参加学习的成员正处于自己事业最重要的阶段。一方面,许多学生在自己的工作单位发挥着骨干的作用,身上肩负着重要的责任,甚至有的学生还是部门领导,工作中事务繁多,难免会影响到到校出勤听课;另一方面,个别单位存在短期行为,怕影响单位的工作效率而反对本单位人员进行在职学习,甚至对参加在职学习的员工因上课而缺勤进行批评。许多学员为了遵守单位制度而能不能按时上课参加学习。除此之外,一些家庭还要肩负起一个家庭的责任,家务繁多,因此,我们不难看出,工学之间的矛盾冲突、家务和学习之间因时间上的矛盾也是造成成人学员出勤率偏低的重要客观。

再次,笔者认为,一些单位的办学理念与办学思想不够端正也是造成学生出勤率偏低的重要原因之一。有的办学单位由于过于重视经济利益,而忽视了办学的社会效益,只考虑了眼前利益而忽视了长远利益。对成人学生的要求不够严格,迁就学生,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做法,不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教学,不管学生的出勤率多低,都会只要按时完成了考试课程就让其顺利毕业,这就使得不听课也能拿毕业证的消极因素不断扩展,从而影响成人学生整体的出勤率。

三、成人在职学习中面临问题的解决办法

首先,要强化学习目的。对于学习目的不明确、思想涣散的学员,要坚持进行思想教育,让他们能够端正学习目的,要树立起报效国家,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做贡献的远大理想。增强他们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把个人通过学习提高知识水平同国家振兴富强要结合起来,这是提高成人学员学习自觉性的思想基础和动力源泉。要充分教育成人学员,珍惜学习机会,使其懂得,知识经济不断更新将迅速打破一个人一生从事一种职业的就业模式,今后职业的不断转换将成为生存的必须。他们以后将不但面临着更多的职业选择的机会,而且也面临着激烈的就业挑战和职业竞争,严峻的这种竞争将归结为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及职业知识实践能力的较量,而不只是一纸文凭。为了自我生存和自我发展,就必须千方百计地克服困难,顽强地学习知识,掌握技能,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其次,严把考试关。(1)办学单位要严格执行教育部对成人学习的有关规定,达不到学校规定的考勤要求者,不能参加考试,对不按时听课的学员形成一种硬性制约力;(2)建立起监督机构,严格把关,负责对试题、试卷、监考等各个程序进行监督检查,实行教考分离。再次,进行课堂不定期小测和作业检查,作为平时成绩记入结业成绩,缺少课常作业和小测成绩该门课程就不能结业。(3)各级领导要加强考试的组织管理和检查,对学员要经常进行考风考纪教育;选派责任心强的教师监考,对考试过程违纪学员要按有关规定进行严肃处理。

再次,学校要端正办学指导思想,强化质量意识,不能因为教学对象是成人而降低要求,依然要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谋发展的办学理念,在提高教学质量方面要舍得投入人力、物力、财力。与此同时,不但要加强和完善教学过程管理,还要加强最后毕业环节管理。毕业环节是成人学员完成学业、取得文凭的最后一道关口,也是能制约他们出勤率的重要因素。多年来,我们广播电视大学对本科毕业生全部实行毕业论文答辩制度,答辩成绩不及格者不能毕业。专科实行毕业论文评阅制度,要求教师以提高学员综合素质为目标组织毕业环节,注重培养学生通过学习提高分析、综合、概括能力,这样才能完成毕业论文。学员如果经常缺勤,就必然影响这一关顺利通过,从而使学员重视平时的课堂学习。

四、总结

个人学习总结范文3

笔者主持的教师工作室团队以马克姆•诺尔斯成人学习理论作为理论基础,将工作室指导教师刘永东的“科组三人行”教研模式嵌入到工作室开展的培训活动中,通过开展自主与合作、示范与引领、研究与反思等培训活动,对该模式进行应用与发展,构建出一种教师培训的基本模型,让参与培训的教师和工作室团队成员达成相互学习、交流和相互促进彼此专业持续发展的培训目的。

二、模式建构与实施案例

1.理论基础。

由于年龄、心理等方面的差异,成人具有与儿童和青少年不同的学习特征。美国著名成人教育家马克姆•诺尔斯认为,成人学习具有五个方面的特征:强调学习者的独立性、已有的生活经验、以需求和问题为中心、学习动机多样化。成人在学习活动中自主性和独立性取代了对老师的依赖,成人在学习活动中更希望决定自己的行为,并对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由此,在成人培训中,不应把知识灌输给成年人,而应视其为学习伙伴,采用相互探讨、交流的培训方式。成人的经验,是学习的宝贵资源,不仅可供其个人在学习中充分利用,同时还可互相利用,取长补短,通过共同探索,能丰富集体的认识。另外,成人学习者的学习主要是为了适应社会和生活的需要,他们很了解自己的学习需求和目标,因此做好培训分析,了解成人学习的需要是开展培训的基础。而“科组三人行”教研模式运作正好与成人学习具有五个方面的特征相吻合,它本是教研组教研运作的一种活动模式,是指三所学校联盟或者同一学校的三个年级集备组,按照固定的教研模式,以问题为起点,共同制定活动内容和方案,协作组织有序的教研交流活动。由于该模式具备可行性和操作性,又与马克姆•诺尔斯成人学习理论相呼应,因此,工作室团队尝试利用该模式进行开展培训,并对模式进行完善和发展。

2.模式建构。

在模式建构之前,对以下两方面进行思考:首先是需求分析与目标内容的确定。学员需求的调查分析是培训的首要环节,是培训的基础。调查分析的内容包括:培训对象的起点水平、学习动机、工作中的需求等。由于培训的对象是成人,因此还要根据成人学习的特点,通过多种途径与培训对象建立联系,对培训需求进行沟通,明确培训者希望达成的学习目标。在此基础上,确定培训目标,设计培训内容,创设学习、交流、共享的环境。其次是实施过程与评价总结。根据既定培训计划实施,把培训实施流程设计为五个环节:自主与合作、对话与交流、示范与引领、研究与反思、总结与提升。五个环节的实施顺序将结合具体培训内容的特点进行灵活的调整。并对过程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反馈学员的学习情况,了解培训的满意度以及对培训的改进建议。基于以上思考,结合笔者主持的教师工作室团队开展的“广东省2012年省级骨干教师的跟岗学习”培训活动,对“科组三人行”教研模式进行应用与发展研究,在教师培训中通过构建可操作性强的操作流程,系统地、有效地设计培训过程与实施培训方案,探索出一套有效的、可操作性强的教师培训模式。

三、实施案例

1.培训需求分析。

培训对象是广东省省级骨干教师,培训时间长达20天。培训前,工作室对参加培训的学员做了一份调查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教龄在十年以上的达100%;在教学业务上获省市级奖励的达88%;参加各类培训的频率较大,其中参加过部级培训的占25%。由此可见,参加跟岗活动的学员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对教学问题有自己的见解和看法。显然,单一地请专家开设讲座或听课实践学习无法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因此,本次的培训活动计划要有一定的系统性,既要学员掌握系统的理论知识,促进理念的提升,也要懂得把新的理念运用到课堂教学实践中。

2.设计培训内容。

基于需求分析,设计培训内容为:借助专题讲座,开展课题研究理论和新教学理念的学习;运用“科组三人行”教研模式,开展课堂教学实践研究和课例研发;撰写学习心得、反思论文,促进自身的总结和提升。同时以这三个模块达到培训目标:以指导专家、导师和辅导团队为引领,以网络技术为支撑,以“科组三人行”教研模式为载体,通过自主与合作、对话与交流、示范与引领、研究与反思、总结与提升的实践过程,汇集群体智慧,形成教学相长、互促共赢的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相互促进彼此的专业持续发展。

3.创建培训环境。

首先是创建交流平台、组建研修团队。为了更好地协调各方力量,顺利开展各项工作,在培训开展之前工作室团队创建了教师工作室QQ群,组建了“三人行”研修团队、专家指导团队和辅导团队。其次,确定研修内容,开展自我研修。培训全过程需要受训教师先进性自我研修,学习和了解“科组三人行”教研模式的相关理论知识。以“科组三人行”教研模式开展的教研交流活动,强调的是以问题为起点,共同制定活动内容和方案,开展协作组织有序的教研交流。为了让受训教师在培训中更好地形成互动,激发他们学习研讨的积极性。在培训开展前,工作室确定了课例研究的内容: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一次函数的性质》。最后是确定培训形式,拟定培训大纲。根据前期的预设的培训内容,确定培训活动的形式,培训活动计划分为三个并行的模块。

4.开展实施过程。

培训一开始,进行开班仪式。内容包括:培训团队成员的相互介绍,工作室主持人介绍本次培训的整体计划和安排等,目的在于让受训教师明确培训的目的、内容和要求。然后根据培训需求的调查分析,把培训活动分为理论学习、教学实践和总结反思三个并行模块。第一模块:理论学习为提高培训工作的自觉性,避免盲目性,通过系统的理论知识学习,重新解读自己的教育实践,提高提升学员理论学习的效益和实践效益,基于学员已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对教学问题也已有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工作室在开展本模块学习活动时,对培训实施流程进行了如下调整。例如:在活动第一阶段,工作室组织“跟岗培训开题报告会”。会前,要求学员结合自己的研究课题,查阅有关资料,联系已有的教学经验,撰写课题开题报告初稿,并通过三人行研修小组进行组内交流,修改形成课题开题报告修改稿。会中,先由学员向全体研修团队阐述各自的开题报告,然后由指导专家对学员的课题研究开题报告进行现场的专业点评,最后再由指导专家以《怎样进行科研材料的整理与撰写》为题进行专题讲座。通过现场点评和讲座的示范引领,会后学员们开展进一步的组间交流,研究反思,再次修改完善开题报告,形成最终的课题研究方案,为培训后的课题实践活动做好充分准备。第二模块:课例研发前期调查结果显示:参与本次培训的学员有一定的教学经验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基于马克姆•诺尔斯提出的成人学习特征和“科组三人行”的活动模式,工作室在开展本课例研发的活动中时,对培训实施流程进行了如下调整。目的是希望学员和辅助团队成员能把彼此的教学经验作为学习的宝贵资源,在课例研发的过程中互相学习、交流、共享。本次研发的课例为: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一次函数的性质》。为了让学员和辅导团队成员在课例研发过程中更好地形成互动,在培训开展前,以安排课例的自主研修。学员们自主本课题进行教材、课标的研读,并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形成个人教学设计。在培训期间,先以三人行研修小组为单位,开展组内互评,完成个人设计的自我修改;借助组内协商,形成小组的优化设计。在此基础上,通过组间研讨,形成课例实施设计初稿,并尝试课堂实践。在进行课堂实践尝试的过程中,工作室邀请指导团队专家进行随堂听课,并在课后进行设计点评,并以《非线性主干循环活动型课堂教学模式概论》为题开设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专题讲座,加强理论指导。最后,研修团队对课例实施设计作进一步修稿,并通过撰写学习心得或反思论文进行自我的总结和提升。第三模块:自主体验本模块的学习活动是贯穿于整个培训活动中,通过自主研修、与他人的学习交流、撰写跟岗日志、学习心得、反思论文等活动,达到自我体验,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的目的。

5.培训评价。

培训的评价,主要是以完成培训任务的情况为依据,分为受训教师自评、小组互评、工作室评价三个方面。在跟岗培训结束后,工作室对本次基于“科组三人行”教研模式的教师培训进行了简单的评估。主要从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结果,需要改进的地方等方面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受训教师对培训内容非常满意,认为符合自身的学习需求;基于“科组三人行”教研模式的培训基本模型独特新颖,通过观摩、学习、实践该模式下的备课、授课、评课,在一定程度上有效促进自身专业发展。

四、培训的改进建议

1.完善网络学习平台。

网络学习可以为学员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更便于培训后的继续学习。在网络学习平台中除了最基本的教学资源以外,还应该有专家在线辅导,以便及时解答教师在时间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并通过定期组织教师在网络平台中进行研讨,将他们的实时工作实践体会与其他教师交流分享。

2.完善多元化评价方式。

个人学习总结范文4

关键词:幼儿教师培训;成人学习理论;教师专业发展

《教育———财富蕴含在其中》报告中指出:“教师作用的重要性从未像今天这样不容置疑,这一作用在21世纪更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教师是教育改革的关键,违背教师意志或没有教师参与的教育改革从来没有成功过”[1]。为了充分发挥教师这一关键性的作用,对教师研究的重心必须包含“育人”和“育己”两方面,幼儿教师培训作为幼儿教师就业后的正规教育,对教师专业发展、推动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公平都有着重要作用。自培训开展以来,分析存在问题,提高培训效果一直是学者们研究的热点问题,通过文献搜索,以往对幼儿教师培训的低效性成因并没有从成人学习能力、学习者特征、学习过程等相关理论视角去分析,解决策略更没有试图从成人学习视角下去建构。因此,本研究以贵州省幼儿教师为研究对象,基于成人学习理论的视角,分析幼儿教师培训中存在的矛盾及问题,探究解决的策略和建议。

一、理论基础:成人学习理论

成人教育是按人和社会全面发展的需要,有目的、有组织地为成人一生任何阶段所提供的非传统、具有自身特色的教育活动[2]。1928年,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桑代克所著《成人学习》(AdultLearning)一书中,通过实验解释了关于人的学习能力与年龄之间的关系曲线,研究证实了成人的学习能力,打破了成人不能进行有效学习的传统观念,标志着成人学习理论研究的开始。继桑代克之后,随着对成人学习能力研究的日益深入,在肯定成人学习者的学习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成人学习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影响成人学习的因素包括个人内在因素和外部因素,个人内在因素包含心理因素(智力因素、个人经验、个性)和身体健康等因素;外在因素主要包括教育、职业、生活环境等因素。在成人学习者学习特征方面,美国著名的成人教育家麦尔克姆•诺尔斯对比成人学习者和儿童学习者的差异性,总结成人学习者的五大特征:第一,成人的自我概念将从依赖型人格向独立型人格转化;第二,成人不断积累的经验,是丰富的学习资源;第三,成人具有某种学习的准备性,而学习的准备性往往与社会角色有关;第四,随着个体的成熟,个体的时间观会发生变化,从知识的未来应用型转向立即应用;第五,成人学习更多受内在因素而非外在因素的驱动[3]。20世纪80年代,研究成人学习如何发生的成人学习过程理论成为研究的重点。1978年麦基罗首次提出质变学习理论,又称为转化学习理论。他将学习定义为一种有意义的创造活动,质变学习是“运用先前解释去诠释对个体经验意义的新的或修正过的解释以引导未来的过程”[4]。他将质变学结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学习发生阶段,学习的发生源于“两难困境”,而以往的个体经验无法解决时,在对经验进行自我检验过程中,学习需求就产生了;第二个阶段是探索阶段,教育者引导学习者利用自身经验进行批判性反思,共同探讨解决的策略;第三个阶段是实践和反馈阶段,在获得新知识和技能后,形成能力和信心,将学习成果应用实践,指导实践。综上所述,通过对成人学习能力、学习影响因素、学习者特征及学习过程相关理论的研究和阐述,我们可以得出:第一,成人学习者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这种学习的能力并没有随着年龄的变化出现明显下降,由此证明了成人学习者可以学习也需要不断学习来提升自己;第二,成人学习过程中受到内外因素共同影响,内在因素起主要作用,因此,在学习中激发成人学习者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十分重要;第三,成人学习者与儿童学习者的最大区别在于经验,经验是丰富的学习资源,在学习的过程中成人学习者更注重学习与已有经验之间的联系,学习的最终目的也不仅仅是学科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方面的知识的获得,更多的是联系自身经验,进行批判性反思,实现终身学习。

二、矛盾分析:基于成人学习理论的培训问题探究

笔者参考幼儿教师培训的相关文献资料并结合自身的相关经验等发现贵州省幼儿教师培训中的矛盾问题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培训观念上:传统补偿式培训观念与终身学习理念的现代需求之间的矛盾

受生产力水平和教育水平的制约,成人教育在开展初期主要是为成人提供的一种补偿教育,以补充知识,提高学历为目的。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尤其是终身教育思想的提出和学习型社会的到来,“必须把教育看作是贯穿于人的一生与人的发展的各个阶段的持续不断的过程”[5],成人受教育的目的不再是提升学历,也不仅仅局限于学科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知识的补充,更重要的是培养成人学习者学会学习、自我反思、自我批判的能力,以适应现代社会对成人终身学习的需要,才能更好地发挥教师在社会改革中的作用。因此,幼儿教师肩负着育人的重要职责,更需要通过不断地学习更新知识,提升能力,解决工作中面临的各种困境和问题,因此,传统的补偿式的幼儿教师培训理念已经完全不在适应现代社会中幼儿教师的发展需求。

(二)培训内容上:自上而下制定的培训内容与成人学习需求之间的矛盾

成人教育与儿童教育根本区别在于教育对象的不同,通过前面论述的成人学习的相关理论,随着身体和心理上的更加成熟,成人学习者在学习和实践的过程表现出不同于儿童学习者的学习特点、学习规律、学习需求等。儿童学习具有预备性,主要是着眼于未来的实际应用,但是成人注重学习的实用性。而现在我们的幼儿教师培训在课程设置和内容的选择上还是采用自上而下的方式,没有真正进入一线幼儿教师群体中进行深入调研,归纳总结不同地区幼儿教师群体的学习需求主要有哪些。这种自上而下选择和制定的培训内容与幼儿教师实际学习需求之间的矛盾制约着培训的效果。

(三)培训方式上:被动接受和主动参与之间的矛盾

在教育活动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育者是学习过程的指导者、引导者,真正有效的教学活动肯定是学习者和教育者共同参与、合作和探讨的结果。儿童主要是依附父母的保护和监督之下长大,学习依赖性较强,随着年龄增长,个体经验的增多,自我意识逐渐增强,尤其进入青春期及以后,有着摆脱父母管束和强烈的独立意识,从他律阶段转向自律阶段。而成人学习者有着自我管理的独立人格以及丰富的经验,因此在学习活动中更渴望能积极参与,共同探讨,形成良好的平等的学习氛围和师生关系。而通过实际观察发现,现在的幼儿教师培训传统的讲授式培训方式仍占主导,参训教师互动参与、实地考察观摩等并不多,也影响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参训教师不能自由充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主体意识得不到体现,平等的师生关系也难以建立。因此,被动式培训方式与参训教师主动参与的学习需求之间形成矛盾。综上所述,本文对幼儿教师培训中存在的矛盾问题主要从培训的观念、培训的内容和培训形式三个方面来分析,而导致这些矛盾问题根源之一在于没有真正将幼儿教师培训作为一种系统的、正规化的成人教育。幼儿教师培训是一种成人就业后的正规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受教育的对象是有丰富经验、学习能力和学习需求的成人学习者,有着不同于儿童学习者的学习特点、学习规律及学习需求等,但目前的幼儿教师培训忽略了将幼儿教师的经验为学习基础,没有充分重视学习的需求,低估了成人学习者的学习能力,在学习内容的选择上以自上而下的方式来选择,忽视自下而上地考虑学习者的需求;在学习方式上更是采用过多讲授式等,学习者难以参与真正参与到学习活动当中,因此培训的效果并不理想。

三、策略探讨:完善幼儿教师培训的建议

(一)关于培训观念方面的建议

1.由“补偿论”转向“发展论”

观念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各种认识的集合体,对人类的实践具有指导作用。随着终身学习思想的提出,以及现代社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对成人学习者就业后的在教育更多注重培养成人学习者学会学习、自我学习的能力,传统的知识补偿、学历提升等培训观念已经不符合现代教师的需求,教师培训应该着眼于未来,注重教师的终身学习。当今社会的发展需要培训观念由“补偿论”转向“发展论”,关注教师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

2.由儿童教育理念转向成人教育理念

诺尔斯认为,现代成人教育的失败皆起因于把成人当作孩子[6]。在成人学习者身心发展特点、学习倾向性和准备性、经验作用等都与儿童存在很大差异,教育活动过程中只有真正掌握教育对象的特点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在幼儿教师培训开展之前,作为培训者首先要转变观念,从成人学习相关理论入手,掌握参训教师学习特点、需求等,探究更适合幼儿教师的培训方式、培训内容等。

(二)关于培训内容方面的建议

1.参训教师的经验为基础

成人学习是一种基于经验的学习,经验是成人学习者活的教科书。理解自身经验是意义创造、观点改变的前提,经验随着社会生活建构可以被解构和重新组合,作为批判性反思的基础,杜威认为所有教育都是通过经验发生的,经验促发学习必须注重经验的连续性和交互性。幼儿教师在幼儿教育一线岗位上工作,理论和实践经验都很丰富,这些经验就是学习的基础,也是学习需求的来源之一,因此,在幼儿教师培训中,培训内容选择上要真正与幼儿教师的这些经验相联系,才能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真正应用到实际的工作中。

2.以参训教师的需求为导向

诺尔斯在分析成人学习者特征的时候强调成人具有某种学习的准备性,而学习的准备性往往与社会角色有关,同时随着个体的成熟,个体的时间观会发生变化,从知识的未来应用型转向立即应用,这也就表明,成人学习者在进行学习之前就已经有某种学习的需求,因此在对幼儿教师进行培训前,要充分考虑参训教师的学习需求。第一,培训内容的选择上参考教师的实际需求,通过问卷、访谈等多种形式,深入调查并归纳总结参训教师学习需求,将参训教师的内在需求和国家对幼儿教师的外在要求相融合而形成培训内容,这样既能满足教师学习的需求,同时也能顺应时代要求,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第二,在培训的具体实施过程中,随着场景、人物的变化,前期的调查结果与具体实施中会存在一定的偏差,参训教师的具体需求会产生变化,培训内容也应该根据需求变化及时作出相应的调整和反馈,参训教师的现实需求得到体现是他们全身心投入学习的保障。

3.以解决问题为中心

成人学习侧重于以解决现实问题为中心,学习目的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诺尔斯对比成人教育学与儿童教育学中提到成人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更倾向于实际问题解决而不是系统性的学科知识。因此,在幼儿教师培训中,培训内容以问题解决为中心。第一,内容的选择上,突出内容的实用性,针对教师教育教学的现实困境,传统的系统学科知识的讲授漠视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难以引发教师学习的兴趣,同时也不利于知识的实际应用;第二,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为主,通过问题解决的过程,学习者不仅需要学习新知识和技能,同时更为重要的是,掌握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三)关于培训方式方面的建议

1.转变“灌输式”的教育,以互动参与为主

弗莱雷把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比作一种“银行储蓄”式的教育。师生之间这种“你存我储”的关系就构成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在控制关系中,对话不能存在[7]。幼儿教师培训目的是与学习者合作学习,而不是代替学习者学习,协助学习也就意味着,学习的主体还是学习者,学习的方式应该是参与式的。陈向明教授强调:学不能被教,学只能被辅导。成功的教师培训不能只依靠信息和事实的灌输,还需要学习者的参与、体验和行动[8]。系统的讲授方式容易让学习者处于被动状态。在以后的幼儿教师培训中,建议教学方式应多样化,除了系统讲授外,还可采用案例分析、角色扮演、观课议课、教学研讨等方法。

2.培训者转变角色,营造平等的师生关系

成人参与教育活动中期望以主动的态度参与教学。成人教育家RebertGessnered在研究中提到教师会发现一种新的职责,就不再是在权威的讲台上演讲的预言家,而是一个带路人,一个指导者,它同样根据其自身的论据和经验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了学习。因此有效的教师培训是学习者在培训者的指导下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创造新知识的过程,传统的“教师中心主义”的教育者形象已不再适应,培训者要转变自己的角色,在培训中作为一个指导者、经验的分享者、良好学习环境的创造者在成人学习过程中发挥着作用,激发学习者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3.加强师生互动交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个人学习总结范文5

1.学生喜欢的课程。通过调查,已毕业、大四和大三学生最喜欢的课程基本都是专业课,喜欢基础课程的学生较少。从表1可以看出,瓦斯防治理论与技术、安全人机工程、采煤学三门课程最受学生喜欢。总结学生反馈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课程知识内容、教师教学方法、个人学习倾向性。(1)课程内容。学生喜欢逻辑能力强、专业知识强的课程,特别是上课内容能结合生产实际,有实验或实践环节的课程。(2)教师教学方法。学生特别喜欢责任心强、传达知识生动形象、语言幽默、言传身教的教师。(3)个人学习倾向性。学生会根据个人的喜好,产生学习的倾向性,比如有些同学喜欢管理类课程,有些同学喜欢逻辑性强的课程等。

2.学生最不喜欢的课程。通过调查近三届安全工程专业学生,学生最不喜欢的课程每个年级比较集中在某些课程,但是每个年级不喜欢的课程却有所区别。经统计分析,学生最不喜欢课程排序如表2所示。从表2可以看出,学生最不喜欢的课程分别是劳动卫生学、英语、运筹学。此外,已毕业、大四和大三的学生没有不喜欢的课程分别占11%、36%、16%,可见学生对目前本专业所设置的课程兴趣不高。究其原因,主要也是上述三个方面:课程知识内容、教师教学方法、个人学习倾向性。(1)课程内容。课程内容抽象,公式过于繁多、复杂。课程知识偏重理论性,概念多,理解困难。(2)教师教学方法。教师教学缺乏责任心,讲课思维混乱,没有重点,上课枯燥,没有吸引力,照本宣科。(3)个人学习倾向性。安全工程专业的学生大多数不喜欢理论性太强,需要死记硬背的课程,如劳动卫生学、英语。

3.学生喜欢的教师类型。通过调查,学生喜欢的教师具有以下特质:认真负责,和蔼可亲,上课重点明确且通俗易懂,语言生动,有激情,声音洪亮。

4.理想的课堂。通过调查,学生心中理想的课堂环境是这样的:老师能够理论联系实际,通过故事或者结合生产实际传递知识;能启发学生思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寓教于乐,劳逸结合,丰富课程内容;老师能和学生适当交换角色,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二、教学模式改进启示

以上调查和分析表明,目前贵州大学安全工程专业课堂教学质量不高,存在较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根据本次问卷调查分析,笔者总结出以下改进教学模式的启示。

(1)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灵魂。教师是整个教学的总设计师,教学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把控。教师应该具有个人魅力,具备良好的人格品质,不但在教学上给学生以帮助,在做人上也可以感染学生。教师应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洪亮地传教授业。“故事”型教学模式,是学生很欢迎的,效果也很好。

(2)教学内容是教学的主体。调查发现,部分同学会根据个人喜好,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这就对本专业培养方案的设置、提高学生对本专业的兴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学内容应重点明确,充分结合生产实际,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学了有什么用。

(3)学生是教学的目的。目前,在本专业的部分课堂教学中,没有充分考虑学生,将其纳入教学过程的一部分。局限于传统的“传递—接受”的模式,学生没有被代入感、参与感,所以大部分学生很难轻松掌握所学知识,更别说开发思维、突破创新。此外,由于安全工程专业部分学生的本科第一志愿不是本专业,在根源上,对本专业有一定的排斥。因此从大学一年级开始,教师就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信心和喜爱,形成自发提高和学习。让学生能够“干一行爱一行”,主动探求专业知识,而不是为了学分、为了毕业而学习。

三、总结

个人学习总结范文6

高效学习策略为构成课程目的五个部分中的一项。高效学习策略产生于学习方式,它是对学习方式的优化筛选与合理使用。学生想拥有良好的学习成绩,要求教师给他们提供恰当的学习策略导向。中学英语高效学习策略是为学生想要合理学习英语而使用的所有做法与程序,是为学生能够掌握、习得与维持新知识的独特理解和做法。

【关键词】

中学;英语;高效;学习

一、认知策略

(一)选择性注意策略。是为学生合理筛选相关知识与关键知识的策略,其能够将输入到人脑的知识做出过滤与挑选,进而确保人脑较好地将知识做好编辑、保存与处理。

(二)记忆策略。是利用记忆将知识做到维持、提炼的策略,能够促使人脑牢记知识,增加记忆效率。

(三)精加工策略。是把新信息和旧信息关联到一起的策略,能够促使人脑将新信息进行深入了解,既有人为联系策略也有内部关联策略。

(四)组织策略。是把知识简单化、做到从无序至有序的解决策略,它旨在构成新信息彼此的内部关联,关键涵盖聚集组织策略与归纳组织策略,其可以合理增加和提升对已有信息的牢记、了解和陈述。

(五)思维策略。即了解客观物体、剖析矛盾与处理矛盾的理性程序。在中学英语教学方面,重点表现为以下几点。第一,依据需求预习。学生应该依据教师给定的预习要点,以及习题进行预习,先记忆单词,再标记重难点方便课上学习。自己预习能够找出问题,启发思维,避免课堂上无目的听课,提升听课质量。第二,提高关注度。重视重点,解决难题,细心留意,专注课堂。第三,主动思索。对准矛盾,主动思考,勤奋思考,主动回应老师,避免教、学脱节。第四,牢记知识点。切忌把老师传达的信息完全照抄下来,要挑选主要内容进行学习。第五,依靠图表及其他非语言途径进行了解与陈述。第六,及时回顾、总结、处理已有知识。仅依据老师课上的回顾、总结远远不够。学生本身要及时处理已有知识。第七,探索逻辑,触类旁通。学生应该留心寻找记单词的规律,老师应该指导和协助学生掌握规律。第八,合理使用母语。必要时可以合理使用母语信息来掌握英语,如,查看通过母语编写的相关英语材料,将母语构成和英语构成相比。

二、交际策略

这是为同学们想要得到大量的交际机遇,保持交际并且提升交际成绩而使用的策略。包括这几点:第一,主动发现利于个人的学习策略。所有学生应该试用各种学习策略,再进行对比,寻找方便个人的学习策略。避免“照猫画虎”,勇敢舍掉于个人而言成果较差的学习策略。建议通过英语进行交际。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争取用英语和他人对话。第二,擅长利用通过英语交流的机会。打破恐惧与卑微心理,勇敢交流,不回避差错;利用所有通过英语交流的机会。第三,重视想法交流。在交际方面,将关注度集合于想法陈述方面,避免局限在语法上,可以沟通想法感情,获得交流的成果。如果察觉出差错,并不需要马上修改,下次再碰到类似情况加以更正即可。第四,擅长肢体语言交流。在交流方面,需要依靠肢体、表情等来沟通。第五,擅长求助。在交际上遇到障碍,可以进行合理求助,获取他人的帮助。第六,掌握国际交际习惯的差别。所有民族在风俗习惯等方面均有所不同,民族文化也有自身特别的形式与含义。文化是语言的基础,语言体现文化。掌握国际交际习惯的不同,是发展跨文化交际的关键。

三、调控策略

(一)制定学习计划。想要学习出色,就要设置实际的学习计划,具备计划便能够有效利用时间,合理安排。有计划便有学习目的,计划应划分出长中短不同阶段。

(二)把握主要内容。学生应该把握学习的主要内容,划分出轻重。在课堂上应重点记忆所学课文的单词、句子、关键句式,争取在课上便将本节课较为关键的知识点牢记,随堂理解。

(三)与教师或同学交流学习体会。积极与教师沟通,传授个人学习策略,告知个人学习环节上的领悟和心得,还可以和同学沟通,取长补短。

四、资源策略

资源策略即学生正确利用学习途径去获取英语知识。第一,利用音像素材帮助个人学习。如使用复读机、CD及其他学习英语。第二,利用工具书寻找知识。第三,关注生活上与媒体上涉及的英语知识。收录以及学习所有物品的英语名称和英文说明;注意报纸上的英语文章;留心大众传媒中的英语知识。第四,充分利用图书馆以及互联网资源。如,到学校图书馆以及社会图书馆寻找个人需要的素材来学习英语;利用互联网资源查找资料。第五,完全并机智地运用已有资源。

作者:李佳瑶 单位:长春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个人学习总结范文7

1.学习目的明确

儿童青少年时期的学习是为了系统地掌握人类迄今为止所创造的各种科学文化知识,而成人的学习是寻求某一专业领域的发展或某一具体问题的解决,学以致用是他们学习的主要目的。参加远程学多数的是在职成人,他们的学习从属于工作,他们不可能像青少年学习者投入自己全部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学习,由于时间和精力的限制,他们的学习必须具有较强针对性,在远程学习中成人往往选择与其目前或未来将要从事的工作、生活密切相关的学习内容,其他与自身发展无关的内容则无暇顾及。同时,明确的目的性会使成人对学习产生兴趣、热忱和紧迫感,使之具有持久的学习动力。

2.具有自我导向学习能力

自我导向学习一词最早是由塔富(Tough)提出的,并将其定义为由学习者负起计划和引导学习活动进行的自我教学。可见能够进行自我导向学习的学习者应具有独自计划、进行和评价学习活动的能力。成人远程学习者正是如此,他们虽然是为了解决工作、生活实际问题或是获得学历文凭,但在学习过程中,成人学习者并非盲目按部就班地学习远程教育机构提供的内容,他们会在环境分析的基础上,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法、调整学习进度,并进行合理的自我评价,体现出自我导向的学习特征。

3.具有丰富的个人经验

美国成人教育学家林德曼(E•linderman)受杜威的“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的实用主义教育哲学的影响,他认为在成人教育中,“最有价值的资源是学习者的经验”、“经验是成人学习者的最有效的课本”。人们对新知识的感知和理解往往受已有知识经验的影响。成人学习者一般都经过一段时间工作和生活实践,积累了大量的工作、生活经验,他们的理解力正是建立在实践经验基础之上的。尤其是,随着年龄的逐渐增长,面对新知识的学习,学习者将更加依赖其过去的经验。成人所具有的丰富独特的经验反映在学习上,一方面可以成为学习的助力,另一方面可以成为学习的阻力。从自己的经验中学习,具体而有成效。但经验有时也会形成一些不良的习惯、偏见或先入为主的观点,妨碍成人接受新的观念或采用另一种思维方式。

4.流质智力减退和晶质智力增强

卡提而(R.B.Cattel)1963年提出的流质与晶质智力学说发现人类智力包括两种性质相反、互相补充的智力因素,分别为流质智力和晶质智力。流质智力反映天生的能力,与后天的知识经验无关,晶质智力则反映由经验和教育获得的知识。此两种智力交互运用、相互补充,而直接关系成人的学习活动。根据研究结果,流质智力在青少年期达到高峰,成年期后逐渐下降。而晶质智力则从儿童期逐渐增长至成年期,若不断增进知识和从事教育活动,晶质智力将持续成长。成年期由于流质智力逐渐减退,而晶质智力逐渐增长,故成人的记忆力慢慢衰减,逻辑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却日益增强,学习能力仍然相当稳定。

5.学习时间零散、不固定

远程学习者以在职工作的人员为主。与儿童青少年学习者每天除了必要的休息和有限的娱乐时间外大部分时间都用来读书学习不同,成人学习者只能在工作和必要的家务活动之余,以有限的休息时间学习,因而学习时间不固定。远程教育打破了传统学校教育固定时间、固定地点的学习,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随时随地进行学习。这点也是成人学习者选择远程教育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基于学习者的远程教学设计

远程教学设计即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设计,是运用教学设计的一般原理,结合远程成人学习者学习的特点,对教学目标、环境、资源、情境、评价等进行系统规划的过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教学设计就是通过学习目标分析、学习资源设计、学习环境和情境创设等帮助学习者完成知识意义建构。

(一)远程教学设计基本原则

传统的教学设计较多地以教师教学为基本原则,远程教育以支持学习者学习为基本点,显然传统的教学设计原则将限制学习者建构知识意义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此,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情境认知理论,本文提出了关于远程教学设计的四条基本原则:主动性原则、情境性原则、个别化原则和社会性原则。

1.主动性原则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对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的刺激接受者。它强调个体的主动性在建构知识结构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因此,在远程教学设计各个环节中,如何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调动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让学习者主动去建构是教学设计应遵循的首要原则。

2.情境性原则

情境认知理论认为,学习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即情境中发生的,不同情境中的学习是不同的。学习者要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最好是让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的真实情境中去感受、去体验。因此,在远程教育中应尽量充分利用各种多媒体手段、虚拟现实技术为学习者创设出尽量真实的学习情境,为学习者提供解决问题的原型,让学习者在自主探索中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3.个别性原则

参加远程教育的学习者个人情况参差不齐,照搬班级授课制中整齐划一的教学方式肯定行不通。斯金纳在其程序教学中强调自定步调原则,鼓励每个学生以最适合自己的速度进行学习。个别性原则就是针对学习者的差异性和自定步调原则提出的以个体特点为出发点、以个性发展为目标、以适应需要为原则、以自主学习为主要活动方式。在个别化教学中,学习者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进度、学习时间等。

4.社会性原则

社会学家指出,人类的存在并不是以一个独立的个人作基础,而是以双向理解的交往为起点的。知识、真理是在人与人的交往和沟通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共识。远程教育中师生处于准永久性分离状态,学习者以个人经验为背景的独自学习只能建构起对知识片面的理解。因此,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对话,增进彼此之间的理解和沟通,将有助于学习者全面建构对知识意义的理解。

(二)远程教学设计具体内容

教学设计具体内容一般包括教学目标分析、学习环境创设、学习资源提供、学习情境创设、学习评价等。通过对远程教学设计原则、成人学习者学习特征分析,笔者应用系统化观点,根据建构主义理论对远程教学的指导,提出了远程教学设计的具体内容。

1.确定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教学目标的确定与学习内容的选择和组织紧密地联系着。成人学习者具有自我导向学习能力,他们学习具有较强目的性,他们十分清楚自己希望通过学习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因此,在远程教学设计的教学目标制定时,要重视成人学习者的作用。应尽量多与他们交换意见,让他们参与教学目标的制定。远程教学设计者可以通过网络、电话等手段对课程学习者进行调查,了解他们想通过学习达到什么目标,并在制定目标时将他们的意见融合进去。由于成人学习者的学习起点、学习目的各不相同,教学目标设计应体现个别化,不能一刀切。让每个成人学习者都能根据自己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

2.学习环境设计

在远程教学环境设计方面到目前为止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媒体设计阶段,利用媒体开发了大量音频、视频教材以及计算机课件;第二阶段是过程设计阶段,重点强调对教与学的重新整合,资源的重新整合,及对学习过程的管理、监控与评价;第三阶段即现阶段是学习环境设计阶段,以专业学习网站建设为主,强调对学习环境、资源环境的设计。这三个阶段分别从点到线再到面体现了远程教学环境设计的逐步发展与完善。但只停留在面上的设计是不够的,应该为学习者提供一个立体化的远程学习氛围。对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创设良好的协作学习环境。建立协作学习小组,配备辅导教师。利用网络留言本、学习论坛、聊天室、公告板、电子邮件等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协作学习环境,辅导老师引导学习者就学习内容展开讨论和对话,在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中,建构对知识意义的理解。二是提供全天候的学习顾问。成人学习者学习时间零散、不固定。当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学习或技术上的困难时,很可能得不到及时的帮助,他们会感觉“孤立无援”,丧失学习信心。全天候的学习顾问正是为解决这一问题设置的。学习者无论何时提出问题他们都会立即给予回应,消除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孤立感。三是加强学习策略指导。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通过协作学习、学习顾问的引导,使学习者逐步掌握远程学习策略,并能用远程学习策略在网络环境中自主探索、学习,为自己开拓更广阔、更深层次的学习环境,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3.学习资源设计

远程教育是以学习者的自主探索学习活动为中心,是一种基于资源的学习。这就必然要求远程教育机构为学习者提供配套的学习资源。远程教育借助互联网的优势,可以迅速及时地提供教学内容和学习资源,并能通过超链接将互联网上与其相关的学习资源囊括其中。远程教育学习资源的丰富性和获取资源方式的便利性是传统课堂教学不可比拟的。学习资源包括网络课件、网络课程、专题学习网站等。网络课件主要解决学生对具体知识点的学习要求,形式灵活多样,开发周期短。网络课程用于整门课程的教学,包括了学习内容、作业、测试等完整的教学过程。专题学习网站是针对某一个专题的学习和研讨。此外,在设计远程学习资源时,除了考虑到不同类型学习资源的应用范围外,还应充分考虑到成人学习者的特点以及各种媒体手段在学习资源中的作用。首先,提供与学习内容高度相关的学习资源。成人学习时间短暂,要在短时间内完成学习,高效率是必需的。因此,学习资源的提供应尽量与学习内容相关,学习资源丰富但不杂乱,具有顺序性、条理性,让学习者顺着提供的学习资源就能全面掌握与课程相关的内容。其次,善于选择合适的媒体呈现教学内容。远程学习资源有文字的、图片的、音频的、视频的等等,恰当地运用各种媒体会使学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运用图文结合的形式清晰地阐明教学内容,运用音频实现语音教学,运用视频进行网上授课、展现复杂的动态过程。还有运用不同的媒体形式表现同样的教学内容,可以让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学习风格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最后,提供良好的导航系统。成功的远程教学应具有良好有效的学习导航系统,避免学习者因为学习资源的丰富性而迷失方向、偏离学习目标、降低学习效率。如:设计网络课程导航图,在导航图中清晰标明课程各知识点、章节及它们的关系,学习者可以直接从导航图中通过超链接选择并转入要学习的内容。在网页左侧记录下学习者访问过的内容,并给予超链接,以便学习者随时可以返回前面访问过的内容。

4.学习评价设计

个人学习总结范文8

关键词:多元式互动  成人开放式教育 能力培养

    哈佛大学校长陆登庭也曾指出:最佳教育不仅应有助于我们在专业领域内更具创造性,它还应该使我们变得更善于深思熟虑,更有追求的理想和洞察力,成为更完美、更成功的人。基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内在逻辑性、实践性、整体性、革命性、科学性,创新性、时代性、批判性、思辩性、开放性特质的要求,基于成人学生自身的特点及学习规律,我们在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下,贯彻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方法,以达到在实践中运用马克思主义能力的教学思路,提出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问题和当代社会发展的各种现实问题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探讨和追思,产生思想的碰撞和交流,以达到培养学生的能力。多元式互动教学模式是在开放教育环境下通过深化和优化教学互动,充分利用各种与学习有关的教学要素,调节它们之间的关系及其内在相互作用,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与发展,形成全方位、多层面的和谐互动,以产生教学共振、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新型教学结构形式。通过教学过程、教学要素、教学系统的互动机制,最终实现教学目标。

    一、多元式互动教学模式构建的依据

    (一)多元式互动教学模式是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混合教学理论提出来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混合教学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的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如通过人际间协作活动,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其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即在学习者内在动机的作用下,在学习活动之前自己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在学习的过程中,自己选定学习的内容、策略、方式、时间和地点,自己控制学习过程、学习资源和物质设备条件;对学习结果能够进行自我评价,并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进行调节和修正,使学习目标最终实现。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在教学的过程中既要发挥教师的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发挥体现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针对学习者原有的认知基础和学习目的不同,学习内容和要求的不同,各种媒体的适应度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学习媒体和学习方式,将传统的学习方式与现代的学习方式结合起来,使二者优势互补,使学习者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二)多元式互动教学模式是基于成人学生自身的特点提出来的。

    首先,成人学生的年龄一般在20—35岁之间,承担家庭和工作的重担,社会特征比较突出,学习过程受家庭和工作双重干扰,学习压力较大,焦虑程度高,自主学习信心不足,在学习时间、精力、记忆力、知识储备等方面存在较多问题。加之受独立性、自我指导性特点的影响,成人学生希望在教学过程中能尊重他的独立地位和活动能力,一味的灌输是他们所不能接受的。

    其次,成人学生学习的关键所在是学以致用、获得与本职工作紧密相连及急需的知识。漫无边际的知识储存对他们而言毫无意义。他们往往看重的是这门课程对工作是否有帮助,教学是否脱离实际,兴趣点集中在对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具体可操作的层面上,不重视内容的理论性、方法性、政策性。

    最后,成人有他们较偏爱的学习方法,成人是通过做而学的成人学员各有不同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式,并通过实践运用来巩固和加深,从而完成知识构建,单一枯燥的、死记硬背的方式不太适合成人学习。

    二、多元式互动教学模式的特点

    1.多元式互动教学模式的交融性。学习意识是学习的主导,为何学习,以何种态度对待学习,决定着学习的整个过程与成效;学习的责任心、责任感是学习的力量支撑;学习措施是有效完成学习任务的必要保障;学习的能力是学习效果的决定性因素,包括观察力、思考力、实践力、总结力、应变力、调控力等方面;学习的气质为学习提供良好的心理条件。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师之间、人资之间、人机之间、人网之间的有机关联、相互交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导学、自学、助学、督学等教学环节的交织,能把抽象的教育思想变为具体的操作性策略。“润物细无声”促使学生全方位地感受、判断、适应、实践、批判、调整自己,从而使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的多元互动局面。

    2.多元式互动教学模式的开放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运用思维的发散性、方法的独特性、认识的多元性,在符合科学研究的规范前提下,允许学生开展交流、质疑、争鸣与探索,引导学生发现自我,找到头脑中的火种,并使不同火种碰撞。培养其追问意识、批判精神、反思意识、信息搜集意识。

    3.多元式互动教学模式的和谐性。自由、民主、平等、公平、融洽的课堂教学与互助学习的气氛是和谐性的具体体现。教师态度的和蔼可亲,以平等者、合作者的面目出现在学生面前,能让学生在宽松的心境下积极思维、大胆想象、主动切磋、勇于探索与批判。

    4.多元式互动教学模式的创新性。多元互动教学模式注重学生主动、互动的知识获取,注重“学会学习”和“终身学习”,注重挖掘学生作为人的本质力量,引导学生实践、批判和创新,使学习成为活泼而富有个性的愉快过程。在感悟、探究、体验、分享、交流中积极参与、独立思考、相互启发,真正提高自己的分析、综合、批判、实践思维能力。#p#分页标题#e#

    5.多元式互动的有效性。学习的动力是感动,学习的入门是感觉,学习的基础是感知,学习的升华是感悟,学习的境界是感恩。五感体现了多元互动的有序和有效性,有利于知识构建、学习、领悟、创新。目的是使学习主体和教学本身有实在的效益,而不仅仅是表面上的热闹。多元式互动学习比学生单纯的自我学习更为有效,思维的训练更加深刻,能力的提高更为综合,学习的结果更为广泛。多元互动教学模式驱使教学活动的多方产生积极的互动,从而大大增强了互动的有效性。

    三、多元式互动教学模式的步骤

    1.讲授与感悟——步入思化,凸显悟学理念。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为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大部分,这三大部分之间具有内在的逻辑性和关联性,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方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核心,科学社会主义是实质。通过一个贯穿三大部分的主题思想或中心线索来把握内在逻辑性和关联性。比如说以人的解放或社会公平作为中心线索或主题思想。以社会公平为主题思想为例。把社会公平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价值目标,来分析当今国内外发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具有很强的说服力。我们从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看,资产阶级所标榜的民主、自由、平等正在被事实上的不平等、不自由、不民主所替代,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巨大的贫富差异导致经济危机,使资本主义内在矛盾无法通过自身的调节或变革解决,最终致资本主义灭亡。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公平既是人类追求的终极目标,也体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中,把社会公平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是把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价值观具体化,同现有理论体系并不冲突。多元互动是以“感”为前提,以“悟”为根本,以“感”与“悟”的有机结合作为支点,使这一过程成为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核心的重要模式。

    为了能使抽象性、概括性、内在逻辑性强的基本理论具体化、通俗化,贯穿中心思想,突出教学活动的生命性,我们对教学内容进行逻辑上的整合。分为若干个专题,如:马克思主义的永恒价值、如何进入哲学的思考、唯物辩证法的规律、真理与价值、人文精神的哲学思考、人性与人的价值、双刃剑:科学技术的作用、经济学、幸福与终极关怀、危机后的政治经济学、危机的全球化与全球化的危机、当代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新变化及发展趋势、20年后看东欧转型等,采用开放式课堂专题讲座的方式进行教学。或者依托案例实现从理论的宏大叙述向现实的经验叙述转变,案例选择要具有时代感、典型性和区域性,要贴近时代、贴近现实,贴近学生的生活。理论只有密切联系社会热点问题,才会有说服力、吸引力,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开拓学生的思维。从中感悟哲学缘于生活,哲学是生活的智慧,生活是哲学的智慧。无论你学什么专业、无论你从事什么职业,都要学会做人,学做一个怎样的人,做一个怎样的人才有价值。如果没有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知识越多办坏事的能量也可能越大,从而明确人生的意义、目的和价值何在。明白我们每个人不是孤立的个体,而是生活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社会中。在这个复杂的社会中我们如何处理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关系,如何理解价值评价,如何使价值观念的更新同社会发展的进步方向相一致,树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维方法,办事、想事要从实际出发、尊重实践,要敢想敢闯,具有创新意识和质疑、探究问题能力。

    2.互动交流与分享体验——实现与提升思化,达到教为不教,学为创新的目的。一个人的思维能力在发展过程中有时会出现“卡壳”的现象,会发生一些转折,这就是思维的障碍点。当出现这种情况时,就意味着你要学会适时地疏导、点拨,促使思维转过来,并以此为契机促进思维的发展。互动交流与分享体验是克服思维障碍点的一个必要环节。我们通过把我们所面对的问题转化、分析、综合、假设变化成已解决过问题,依据具体情况恰当地运用分析和综合、具体与抽象、一般与个别、归纳与演绎、逻辑与历史、求同存异等思维方法,使我们的思维能力有一个较大的突破。在课堂中,采用学理导入法、问题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案例式教学法、情境创设法、启发诱导法、相互交流法、激发兴趣法、抓要点法等方法,通过唱红歌、讲故事、编短信、演讲、辩论、调查、经典研读、视频播放、排座、分组竞赛、游戏等手段让学生参与其中。比如:在讲课之前通过问卷调查等形式了解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把这些问题和理论点有机结合,在讲课过程中有机穿插,既讲解理论,又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上课前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看书预习、查资料,在课堂上用5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来演讲,演说的内容是和本课程相关的社会问题、经济问题、政治问题、文化问题等有一定深度的社会热点与焦点问题,或是以学生自身及身边发生的事或人物为原型的相关内容,或是以自己的旅游经历、考察经历及旅游途中、考察活动中的所见所闻为内容,现身说法,使课堂生活化。有意识地组织几次讨论,比如,讲到唯物史观时,要求学生讨论“关于汶川大地震的哲学思考”,引发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含义。在课堂外,通过对周边的环境问题的了解、如何应对突发事件的发生及相关对策的调查了解、对大学生群体自杀现象个案调查探讨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出现用工荒背后深层次原因调查、透视强拆迁等社会问题的调查,身临其境,增强现实感,真心关切学生的疑点。使教学面向实际、面向生活、面向学生。通过这个环节加强了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学生与网络之间、学生与社会之间、学生与不同社会个体之间的互动交流,培养了协作精神、自主学习及探究问题的能力,又能克服思维的障碍点,训练其思维能力、评断问题能力,克服学生害怕失败的心理,增强了自信心、社会责任感,同时也提升了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拓展知识的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

    四、结论

    通过创建学习——思考——交流——分享——体验的多元化互动模式,使学生明了了学习的含义、学习的理论、学习的类型、学习的资源和学习的环境;做到了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决策、善于实践、善于总结;达到感动、感觉、感知、感悟、感恩的目的;提升了意识、责任、措施、能力和气质。增强了学生学习兴趣、拓展了知识面、提高了应变能力及适应社会的能力,心智不断成熟,人格不断完善。真正实现了由主客对立向主体间性转变;由叙理向叙事转变;由理论语言向生活语言转变;实现了“教为不教,学而创新”的现代教育目标。#p#分页标题#e#

参考文献:

[1]哈佛校长陆登庭 坦言挑战 中国教育报 1998-05-04

[2]李余华,李立玲,何中. 成人学员学习心理及教学模式的调查与分析[J].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5(6)。

[3]侯宝力 多元互动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J]现代教育科学,2003 (4)